真语文观点:怎么教(教师随笔)

2024-05-17

真语文观点:怎么教(教师随笔)(共1篇)

真语文观点:怎么教(教师随笔) 篇1

真语文大讨论进入第4个年头后,对很多问题的研究都更加深入具体。其中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具体到一节课,怎么衡量它是不是真语文课?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通过相关研究、大量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亲身执教,总结出真语文课12字标准--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可以说,“12字标准”是真语文大讨论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一标准提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专家撰文阐述,丰富了“12字标准”的内涵及理据。

“12字标准”让教学有抓手

依课标 一堂课好还是不好,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是有标准可依的,这一标准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课标”)。

持教材 无论是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讲哪一个篇目,老师都不能随意发挥,要以教材上的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立足于用教材,以课文为例进行语文教学。

重学情 老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情来确定、调整教学内容。

可检测 一堂课不是讲完就算了,而应该经得起检测。怎么检测?课后练习至少有80%的学生当堂会做。

王旭明说:“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这12个字,就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是真语文课的标准。”他认为真语文课一定是符合课标要求的语文课,是与教材要求相一致的语文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当堂有所学、课后可检测的语文课。

王旭明第一次提出“12字标准”,是在2016年9月16日《语言文字报》发表的《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语文课》一文中。王旭明将其视为真语文示范课的标准,但他笔锋一转,写道:“我坚定地认为,公开课或者示范课应该是平常课堂教学的样式,而不是作秀。无论是语文教学大师、语文教学名师,还是普通的语文老师,都不是表演艺术家,更不是‘角儿’。真语文教学的现场不应当是戏场和明星秀,而应当是实实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堂。”

2016年9月28日真语文郑州站活动中,王旭明提出,把“12字标准”作为检验真语文课的标准。10月28日的真语文四川郫县站活动中,他详细解释了这一标准。后又撰文《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真语文12字标准》,于2016年11月2日在《语言文字报》上发表。

“12字标准”涉及语文教学的4个领域,就单方面而言,过去专家学者、各大语文报刊都有论述,但把这4项综合起来,作为衡量真语文课、即一堂语文课的标准,还是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讲,“12字标准”的提出具有首创意义。

“12字标准”提出后,在语文界引起强烈反响,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专门对其进行阐述。西南大学副教授魏小娜认为落实“12字标准”的语文课堂正是坚守中国特色的语文课堂,并对其艺术特点做了详细的解析。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12字标准”,《语文建设》2016年第12期约请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尹逊才,分别讨论“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的内涵及理据,并对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出具体建议。

“12字标准”是4年真语文大讨论及40余场实践活动的沉淀,它继承并融合了多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精华,推出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它表明真语文的课堂正在一步步向“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可学、能学、有方向、重实效”靠拢。

在读写听说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的文章《教学有法,纲举目张--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精神之我见》。

文章指出,教师要把握课标精神的实质,以之指导课堂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他谈道,当前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野下,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在研制。较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内涵,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语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目前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尽管仍在研讨之中,但其结构要素基本上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要正确认识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其精髓。

倪文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这是因为“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审美、文化层面的要求都立足于此。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于语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体现,语言的训练也即思维的训练。“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所具有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审美的对象主要是言语作品,这一审美的专门化决定了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语文课程对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特殊的功能。把握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精神实质,深化语文课改也就有了主心骨。

遵循十二字“真言”,把课上得有实效

西南大学教授荣维东在2016年第11期《语文建设》上发文《让语文课真诚真实有效》。

文章谈到了他对12字标准的看法。他认为,重申“依课标”,是因为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大法。尽管现今语文课程标准仍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真正读过研究过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师不足三分之一,更别说遵照课程标准去教学了。大家似乎都在凭经验想当然地上课。“有法(标准)不依”,这是语文教育乱象频仍的主要根源之一。

重申“持教材”,是因为目前教材使用也问题多多。教材大都是教学专家精心编撰反复研究过的,而很多教师还根本没去研究和琢磨教材就开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很幼稚甚至荒谬的。传统教学讲究“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尽管有些过时,但“依据课程标准,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仍应是根本。抛开课标和教材,片面追求所谓的创新,是本末倒置行为。

重申“重学情”,是因为课堂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不应该离开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旨归。而当今语文教育中真正关注学生--“目中有人”,关注具体学生的教师又有几人?王旭明执教《老王》时一直都在关注学生,关注作为未来公民和大写的人的具体的学生。比如有的同学说话声音小,下课前他特别告诫这位同学“从今天这堂语文课开始,你就要好好地、大声地说话”。也许正是这样一句话,一个不一样的生命和精彩人生就此启程。

“可检测”是指现场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技能到底掌握了几何。重申“可检测”,是因为有的教师以为一检测就有应试教育的嫌疑,避之唯恐不及。其实,必要的检测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依托教材用好教材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的文章《谈语文教材使用的特殊性》。

文章认为,我们不能简单说学语文就是学课文,因为课堂上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在教师还没有从教材中发掘、提炼出来之前,其实是不存在的。一般地说学课文,只是指明了教学对象,并没有具体指明教学内容之所在。这就是语文教材的特殊性。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文本站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教师站在文本背后比较好;但最好的是教师与学生站在一起,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第一种方式,教师与文本站在一起,教师与文本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读文本,也“读教师”。教师这个时候相当于“第二文本”,或者称之为“文本的人格投影”。第二种方式,教师站在文本的后面,而文本被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把自己隐蔽在文本后面,通过隐蔽自己而使文本直接被“推送”到学生面前。第三种方式,教师与学生站在一起,教师离学生更近,离文本更远。教师的活动,不作用于文本,而直接作用于学生。

如果第二种方式我们称之为“打开文本”的话,那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打开学生”。其实质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让学生运用这些已经被激活的经验,与文本建立联系。

语文教材静静地就在那里。我们怎么用它,怎么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语文观、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好的语文课,把教材用得很充分,同时,教材又被深深、隐隐地处理过。好的语文教师,对文本不动声色,又灌注了明确的教学意志。

重学情,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的文章《课堂教学要重学情分析》。

文章阐述了学生学习前的各种情况,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生既有知识的分析,二是学生现有认知能力的分析,三是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分析,四是学生的情感分析,五是学生身心特征的分析。

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每一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对于自己的追问,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状态上。做一个清醒明白的课堂教学者,就是要从“为什么”的自我追问中去明白教学对象的内在需求、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路径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效果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确定的教学模式,根本的支点在于“学生的学习”,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得”和“习得”。教师懂多少、知多少、会多少,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问题,而学生能懂多少、知多少、会多少,才是教学目的之所在。

学情的个性化特点,集中于认知及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及水平、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及动机、生活经验五个方面,在不同学生身上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也是具体教学必须去破解的难题和克服的障碍。课堂教学更多注重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这是基于教学内容之切分,而基于学情,则是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学习盲点是隐蔽的,常常被遮蔽,更多时候被忽略,就因为学情分析不够。已知与未知、知多与知少、浅知与深知、熟知与真知、正知与偏知的差异,都是要经过学情分析来把握的。

检测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利用课后习题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尹逊才的文章《语文课堂应经得起检测》。

作者认为,课堂检测的关键原则是基于教学目标。先研读课标中相应的年段目标;再根据教材目标系统或练习系统确定课时目标;最后依据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确定适切的目标。

课堂检测的内容重点是言语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言语作品,形成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思维及素养。在设计课堂检测时,着眼点应该在于检测学生运用言语表达规律的能力。

课堂检测的材料选择要利用练习系统。教材最主要的内容并不是课文,而是教学目标和练习题。很多教师对前者足够重视,对后者却往往忽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材选文的依据,换句话说,有了目标才能有选文,选文是可以替换的,但目标却是固定的;练习题“则是达到训练目的的必要手段”,“通过练习题之间的联系,使各自封闭的课文发生联系,由此显现语文训练的序列和网络式的训练结构”。没有练习题,教材充其量不过是“文集”而已。因而,教师不仅备课时要先好好研究教材的练习题,在设计课堂检测题时也应多多研究、利用教材的练习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采用。

语文课堂应该像数学课堂一样,接受检测,并且不怕检测。

中国特色语文课堂的三重艺术特点

西南大学副教授魏小娜在2016年第11期《语文建设》发表《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堂》一文。

她谈道,中国特色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会表现为三重艺术特点。第一重艺术表现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提取。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备技能之一就是文本解读,舍此教学内容就无法落地,而对文质兼美选文的解读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气息,不少教师穷其毕生积累来品味解读一篇经典文本,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充满着“上不封顶”的变数。

第二重艺术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艺术追求上,环环相扣、起承转合等文章技法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鲜明体现,新颖的导入、巧妙的切入口、精致的提问等也都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亚于对所教文本的二度创作。

第三重艺术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艺术,语文教师的主体参与度高,倡导“感情要饱满”,教师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体验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衣着表情、动作体态都富含教育的气息,具有浑身上下都是课的综合艺术特征,甚至一些老教师会有“一生磨一课”的巅峰体验。

中国语文教学又是很讲科学性的。一是重视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基本能力训练,强调“一课一得”;二是教学训练务实有效,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训练,促进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实践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2016真语文观点:怎么教(教师随笔)]

【真语文观点:怎么教(教师随笔)】推荐阅读: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观点角度妙”亮点分析08-12

观点探讨07-18

精彩观点05-14

系统观点05-24

观点评论06-08

观点分类06-18

高观点06-24

思想观点08-23

转变观点08-26

个人观点08-28

上一篇:苏教版三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下一篇: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