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教育

2024-07-14

五观教育(精选8篇)

五观教育 篇1

“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新疆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对这些铁的事实视而不见,与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分裂主义的宣传和渗透,妄图与我争夺人心、破坏新疆稳定。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自治区党委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个一”教育:一个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活动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后来受到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未能持续下去。

上世纪8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立足于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保证的认识,创造性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1998年初,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在全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五观”)宣传教育的指示,“五观”教育遂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使我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004年,自治区党委将“五观”内容规范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及随后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在以往“五观”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教育活动中,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把正面教育引导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要方式,持续进行,力求在内容上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与新疆历史教育、国情区情教育、政治理论(民族理论、国家理论、政治学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前途教育等。其中,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教育,达到了强化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年“四个认同”的最终目的,从而使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真正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个认同”教育是“五观”教育的升华和具体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我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实践证明,“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极大地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沙湾县第二中学

“五观”教育

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和遏制我发展的战略图谋始终没有改变;境外“三股势力”加快联合化、政治化步伐,谋求建立统一组织;境内“三股势力”不断变换手法,以更加隐蔽的手段重新聚合,暗中积蓄实力,发展组织,伺机进行破坏活动。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人民内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认真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五观教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五观教育活动中,地区及各县市区分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要求。通过面对面宣讲,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电影展放、图片展览、演讲会、板报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组织各族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深入学习,使五观教育深入到工厂、街道、学校、乡村。特别是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地区及各县市及早制订学习计划,抓好学教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办五观教育专栏专题,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通过深入持久、形式多样地开展五观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强化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激发了各族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调动了各族群众投身我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将五观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四个认同”教育结合起来,研究部署好,组织实施好。让全区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进一步凝聚起强大合力,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大好局面,为推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而奋斗。

将成长的过程还给孩子

前不久接触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书中关于学校教育的思想,让我这个教坛上的新人有了一种醍醐桄顶,耳目一新的感觉。林格先生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通过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学校,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林格先生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对比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我个人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包办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乐趣

现代社会在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后,一切事情都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凡事以“快”为主。教育也是同样的,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除老师和学子外,还包括社会、家长、国家的教育体制、老师的待遇、学校的环境等等很多软件和硬件,又快又好,成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凡事求“快”的条件下,好多老师恨不能代替学生成长,要是能拔苗助长那就更好了。理由是怕他们犯错,怕他们走弯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自私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看似无害实则自私,它剥夺了学生成长的体验。任何一个人的经验的获得是建立在个人的亲身体验之上,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这一经验的获得是肤浅的,也就容易忘记,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问题老师一再重复可是学生还是一再的错的原因了。因为这一切经验的获得不是建立在孩子本身的体验之上。对世界探索和发现的路上有快乐,有痛苦,因为怕孩子们走弯路,老师们将他们探索世界的权利剥夺了,所以现在好些孩子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不觉得很痛苦,也不觉得很快乐。对世界的探索是他们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最大成就感,最大乐趣的来源地,结果却因老师的包办乐趣全失。所以在初一的孩子中要求列举学习之苦与学习之乐时,学习之苦举不胜举,学习之乐寥寥无几,他们的体验就是学习是件苦差事,毫无任何乐趣可言。当知识的传递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的时候,那么这样的学习

是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去尝试的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老师要允许孩子们犯错,不犯错的话,就不会对比知道什么是对的。对于孩子无关原则性的犯错,老师不要轻 易给孩子

扣帽子。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师是孩子学习的“陪跑者”,陪着背书,陪着写作业,陪着默写单词,陪着扫地,陪着做操。在这一点上林格先生认为“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们一起跑到他人生的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不做孩子的陪跑者。”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做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失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他才会对成功燃起追求的愿望,当他有了追求成功的愿望时,老师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孩子自己自觉去追求他所需的。

(二)、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也有不少老师是爱着孩子的,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第一前提,可还是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企图以自己的个人意愿为蓝本,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如孩子们喜欢看“快乐男生”“快乐女生”“快乐大本营”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于新闻联播等时政性强的节目则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认为 喜欢看这些娱乐节目是浪费时间,不提倡,或是明命禁止。师生间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个人体验不同,在价值观,审美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是难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师不仅不能以平等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偶像,还要以打击孩子们的心目中的偶像为第一要务,期望在孩子们心中摧毁一个价值观后,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常常是得不偿失,不但孩子们不接受老师的价值观,还会以和老师顶着干为乐。

在这一方面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偶像,说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后我想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他们因为自身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偶像的选择上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可是这些都是可以引导的。我个人认为,在价值观方面,老师可以不赞同孩子们偶像,但是你不能打击孩子们的价值观,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只有尊重了孩子们的价值观,你的意见才可能被孩子们接受,这样教育才可能继续。

(三)、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不够

在社会功利的要求下,教育成为了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实的教育中成了神话传说。当一切评估、考核都以成绩为主要依据时,学生的个性成了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只有能成批量的生产出某一种学生,平均成绩才会提高,评估、考核才能通过,教师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教育的成就感才能得以满足。

正如林格先生所认为的,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而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以“填鸭式”的多,忽略或是无视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只管将现成的知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将其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至于有没有用,会不会用,能不能用,是许多老师在完成了艰难的“填鸭式”教学后,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的问题了,更谈不上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了,于是成绩不好的孩子怕老师,成绩好的孩

子不喜欢老师。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四课中有一段课文是这样描述老师的:“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师生关系好些时候只是冰冷的考试分数的变化,老师无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辛劳,老师抱怨学生不体谅,学生抱怨老师不理解。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呢?因为少了情感,师生间本因是最亲密的关系,却因为建立之初时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将不少师生距离拉得更远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老师的知识从量到更新速度都比不上网络,而老师之所以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能满足孩子们情感的需要。可是很多老师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生活,心理,成长环境不闻不问,只要求学生成绩要好,无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不能成朋友也就自然不懂孩子们的需要,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林格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以爱唤醒爱,以心灵塑造心灵,重建起真正的亲密师生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将孩子成长的过程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老师不再做一个辛苦的“陪跑者”,而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拉拉队”,当孩子们失去信心时,帮他们找到希望的星星火花,当孩子们成功时,做他们的第一个粉丝,以孩子的价值观来认识他们的世界,只有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教育才

成为可能。

五观教育 篇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决定该课程必须更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及理论性。它与大学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不同, 作为大学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 它必须注重史学和哲学、政治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结合, 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发展变化的教育中提炼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课题。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 即“讲授中国近代史以来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反动统治, 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使学生通过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 正确认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原, 人生的意义, 社会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信念, 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 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五观”教学。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政治观”教学

政治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以公共权力运行为中心的政治现象和社会发展宏观大局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在我国包括大学生的公民知识、行为、责任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思想倾向、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政治心理等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现今, 少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淡薄, 不关心国家大事, 只做自己的事情, 意识不到国家与国家间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少部分学生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认知上有模糊性, 思想上有摇摆性;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入党等方面存在功利意识。有的大学生因为社会中的一些事情对我党缺乏信心, 比如说对腐败现象认识不足, 不信任党的反腐败能力, 甚至在思想上对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有鉴于此, 可以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给予大学生相应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解决他们的这些思想认识问题。

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定义、形成进行分析, 通过中西各国比较, 让他们加强政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分析近现代中国与各国之间纵横复杂的合作和斗争让学生明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永远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首要原则和因素, 引导学生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永远以国家的利益为自己做事的第一准则。再比如说, 通过弘扬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舍小家为大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身忘我、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的精神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命运和发展的热情。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世界观”教学

世界观就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所回答的是有关世界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的问题。世界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古至今, 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 人人都有世界观, 但它却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 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 反过来精神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世界观是当今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根本问题。当代西方妄图通过自由化思潮、其他政治和文化思潮、宗教及其变相形式、邪教和迷信等所控制的世界观来侵占我国的思想地盘, 甚至毒害我国人民, 以达到他们后殖民主义统治的目的。这种现象正在高校逐步蔓延和扩大。

比如说一些大学生被基督教所吸引, 原因仅仅是他们精神空虚和困惑, 而它通过做礼拜、聚会、讲座、唱赞歌、讲故事等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帮他们充实生活, 增加他们的知识水平, 开阔他们的视野, 从而使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以音乐、诗歌、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载体, 以教师讲授、放幻灯片、视频和学生讨论、辩论、讲故事、情景表演、演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教会他们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事物, 增强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他们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巩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决定着人们一生的道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客观物质条件下产生的, 有的价值观在历史的长河中长盛不衰, 有的价值观只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下被社会认可和推崇。当今我国公民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包括科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责任、人本、勤劳、诚信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但是在当今多元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 大学生不断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健康价值观的冲击, 价值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使他们善恶、好坏分明, 有自己很强的价值判断标准, 不人云亦云, 在生活中随波逐流, 另一方面要运用近现代历史名人的典型案例潜移默化地把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正确的价值观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如在提到鲁迅、孙中山时, 可以指出近现代中国有很多仁人志士像鲁迅、孙中山一样, 弃医从文和从政抱着救国的志向和决心来选择职业, 以把国人从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唤醒, 振兴中华,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指导他们处理好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在讲到“南昌起义”时, 教师要通过“1927年, 在军事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残酷迫害共产党的背景下, 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反而放弃高官厚禄, 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带领7000多士兵冒着被通缉捉拿、关押、杀头的危险, 跟着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 不顾个人安危, 踏上一条生死未卜的革命之路”这一事件指导学生端正对于金钱、地位、名利的正确态度。最后,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的评判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 抓住主要矛盾,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以偏概全。通过抨击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奴颜媚骨、崇洋媚外和殖民者一起高唱“侵略有功论”的人, 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明白不能为名利不择手段、卖国求荣, 不要国格和人格。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人生观”教学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与理想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它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正确的人生观会指导人们追求真理、成就事业、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获得自身幸福;错误的人生观则会使人碌碌无为、游戏人生或者自私自利, 为私利不择手段, 危害他人和社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包括共产主义人生理想, 强调利他多于利己, 奉献多于索取, 是积极的人生观。但是, 如今, 有些大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背道而驰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厌世主义等人生观。在这些人生观的影响下, 有的女大学生为了金钱和物质享受抛弃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准则, 出现了傍大款的行为;有的青年人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甚至出现轻生自杀现象;还有的大学生为了得到爱情、荣誉, 不择手段, 在失败后, 又伺机报复他所认为的“绊脚石”;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 只知道消费、享受和向父母伸手, 一旦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 就怨恨父母, 离家出走, 没有丝毫感恩之情;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人生意义、自身价值, “郁闷”一词成为他们的口头禅;甚至一些家境不好的大学生为了跟别人攀比, 没有把国家的助学金花在学习上, 而是花在非正当的物质享受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指导他们将个人幸福、国家民族富强、全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 将个人追求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比如,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历史伟人、名人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理想、信念、自我抉择、在磨难中的奋斗, 同时也要让学生思考伟人、名人成功、失败的客观条件, 并进行讨论: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看待人生路上的成败得失:“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 (或者社会关系) 、个人努力”在人的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前两者构成对人的客观制约, 后者体现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影响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和社会影响力。每个人所具有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 (或者社会关系) 、个人努力”都不一样, 所以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乐观而进取地生活。再比如在讲到革命烈士、英雄的牺牲时我们要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或重于泰山”。

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历史观”教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 人应在承认和尊重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前提下, 肯定存在历史规律。社会历史具有规律性、可预测性、共性、多样性、变异性、个性。历史发展的方向可以预测, 并且具有历史主体性、历史客体性, 受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影响。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表现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方向、趋势和目标, 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选择其中之一并通过努力实现它。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都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有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能仅仅讲一些社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也不能“两张皮”, 讲完历史事件直接引出历史结果, 即我们今天的“三个选择”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和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要让学生思考历史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 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 社会历史有没有规律性等, 使他们通过回顾和思考、讨论, 梳理出历史发展的深刻规律, 从而正确认识我们今天“三个选择”结果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并且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认清历史的共性和个性, 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献计献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五观”教学符合中宣部、教育部对于该课程的规定。在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历史事件联系政治历史理论、政治历史理论联系现实、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学生课前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辩论法、问题引领式教学、问卷式教学、传统的文字表达与现代多媒体实景展示相结合等, 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来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张劲松.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 2007, (1) .

[3]王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及引导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4]高朋.大学生人生观多元化倾向的流弊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3) .

五观教育 篇3

【摘 要】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才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人文观和礼仪观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素质 道德素质 法制素质 文明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69-02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大学生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精神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和思维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在各项素质中起着主导的和支配的作用。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又如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历来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如毛泽东的“德、智、体”的人才要求,邓小平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培养理论,国家教育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毫无例外的都把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才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应着力把握以下几方面:

1.进行政治观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政治素质。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加强和改进政治教育,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定性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最重大的政治就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我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坚持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决心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政治观支配着个体的政治命运和前途;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正确的政治观是须臾不可离的。因此,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更加尖锐复杂。这些都迫切要求每一位大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十分活跃。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一些负面影响,无不反映和渗透到高校中并影响大学生思想的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强化政治观教育以帮助大学生解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问题。只有抓住、抓好、抓紧政治教育才能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力量。在新时期,要给予政治教育以核心地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进行道德观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各条战线上的骨干,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他们道德素质的好坏,不仅会影响自己成才,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能否成为道德高尚的接班人,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通过教育形成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1989年,邓小平就提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实践证明,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不能抹杀的。

高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高校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各环节。

3.进行法制观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法制素质。

法制观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法制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历来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制观,不仅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一切违法的行为作斗争。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用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4.进行人文观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既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还是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理应体现人文关怀,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应当以剖析人的思想变化,疏导人的心理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应当以关爱人、激励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为人”与“为学”,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5.进行礼仪观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文明素质。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从微观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从宏观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在社会交际、日常工作和社会经济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彰显,建立良好的礼仪观,拥有较完备的礼仪知识,正在成为人们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正如俄国著名的戏剧大师赫尔芩所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知识都重要。”礼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脊梁。

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大学生的礼仪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也时常会出现在他们的身上。如有的只顾自己,我行我素,有的不讲诚信,损人利己。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缺失和对礼仪知识素养的忽视不仅影响了成才成长,而且影响了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礼仪观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更应该以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下一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文明礼仪已成为全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树立良好的礼仪观势在必行。

三、结 语

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是21世纪人才首要的素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政治保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前提。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邵国平.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政治观探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 李琳琳.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与成因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

3 李海波.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

五观教育 篇4

和硕县第一小学

撰稿人:车梅 时间:2014年11月24日 ──────────────★────────────

和硕一小三年级开展“五观”“四个认同”教育活动

(通讯员:车梅)为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和自治区、自治州有关会议精神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上,有力地推动学校“五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2014年11月24日,和硕县第一小学以开班会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和“五观教育”。

通过班主任的精心讲解,学生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跟社会主义走的决心和信心,班会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通过学习,学生们也更加明白要珍惜新疆来之不易的繁荣发展的局面,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牢牢记住“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五观”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拥护党、拥护祖国、拥护人民。

五观教育 篇5

我校开展的“五观”

“三个离不开”教育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校支部直接负责,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作用,使“五观”,“三个离不开”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使“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知识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

一、领导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学校立即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五观”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有序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扎扎实实的“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工作,使各族师生对“五观”,“三个离不开”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各族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观念,推动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1)通过升旗仪式对全校300多名广大师生进行“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作用。

(2)发挥广播、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向全校师生宣传“五观”,“三个离不开”知识。

(3)通过每星期三下午的政治学习,有计划地对教职工和退休教师进行“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知识等的学习,参加学习率达100%。

(4)为把“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到实处,学校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上,做到了平时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思品课与班队会相结合,少先队思想教育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教师的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宣传了“五观”教育的重要性,把“五观”,“三个离不开”知识和江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引进了教材,引进了课堂,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邀请相关教师来校对教职员工进行“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的讲座,使300多名师生对“五观”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

(6)要求教师、学生熟知“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内容,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知识问答。

(7)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组的优势,在教研组内通过自学、讨论、集中学习等方式,开展了“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研讨活动。

(8)在全校各年级以上班级组织了以“五观”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课,学习参与率达10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五观”教育工作中,学校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学习和研讨活动,并结合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学校内掀起了一个旨在树立“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学习高潮,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三个离不开”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苏木塔什乡中心小学

学习五观 篇6

要注重教育干部。教育立德树人。加强教育,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五观”的基本前提。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锻造坚强党性。理想信念是精神大厦的支柱,是人的思想灵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切实增强各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二是强化干部道德教育,塑造优良品行。为官先修德,德高则事兴。要教育引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行勤廉之事,常存淡泊之心,常践为民之实,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敬畏之心对待人生,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以自省之心对待自己,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做一个品行端正之人、真实坦诚之人、宽厚善良之人、品德高尚之人。三是强化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履职能力。要引导党员干部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坚持学以修身、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益智,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更加有效地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岗位职责。

要科学培养干部。干部成长成才,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组织培养,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五观”的重要基础。一是把良好心态作为引导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心态决定人生,良好的心态对于干部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要引导干部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顺境思不足,始终戒骄戒躁,谦虚谨慎;逆境当自强,始终坚韧不拔,开拓奋进。二是把实践锻炼作为促进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是成长的课堂。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要有针对制定干部培养锻炼计划,将那些基本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到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三是把干事创业作为衡量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准。干部成长成才,归根结底体现在干事创业上。要坚持把想干事作为检验干部德行的重要内容,把会干事作为检验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把干成事作为检验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成长成才,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善于欣赏干部。欣赏出活力,出信任,出干劲,出效益。组织欣赏,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五观”的有效动力。欣赏干部,首要的是多看干部的长处。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贵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组织部门要善于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干部,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之长的“伯乐”慧眼,择善而取、择长而用,充分挖掘每个干部的潜力。欣赏干部,更重要的是善待干部的失误。美玉有微瑕不掩其光泽,良才有微瑕不掩其锋芒。对于干部,要看主流和大节,不可求全责备,过于苛求。坚持以一种宽厚关爱之心、坦诚真挚之情来对待干部,以大度的眼光看人、看事业、看发展,着力营造尊重个性、宽容失误、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要合理使用干部。事业兴衰,唯在用人。正确用人,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五观”的根本保证。一是坚持德才标准。什么样的用人标准,决定干部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必须坚持凭实绩、重德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力和智慧凝聚到发展上来。二是坚持人事相宜。“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对干部使用,要做到用当其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力求人事相宜,各展其才,相得益彰。三是坚持群众公认。“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要坚持把群众公认作为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爱戴不爱戴、公认不公认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真正把那些为民办实事谋利益、口碑佳、品行好、作风正、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要严格管理干部。严是爱,宽是害。严格管理,是引导干部树立“五观”的关键所在。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和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做到 “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以目标管理引领干部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尽其责。二是强化问责治庸。加大治庸治懒工作力度,强化干部问责,及时调整不胜任、不作为干部,坚决反对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从机制上保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引导干部忠诚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三是强化日常监督。无数事实证明,因为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必须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吹冷风”早提醒、“拉袖子”早预防、“敲警钟”早纠正。这既是对干部负责,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五观 党组织负责组织、机关成员的政治思想、单位重大事件的抉择。对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的说它在单位中是统帅、是灵魂。新时期学校建设中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组织的抉择稍有不慎,将会影响学校的全盘发展,更有甚者会影响一代或几代人的前途命运。面对知识经济到来的新形势,学校党组织务必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强化“发展性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引导全校师生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为社会的发展积极做好人才储备。为此,学校党建工作必须把好“五观”。

五观心得体会

司马依力

五观教育 篇7

一、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

胡主席指出:“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形成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议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自觉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整个军队建设的全局中去考虑,放到履行军队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去谋划,统筹抓好以高层次、高技能新型军事人才为重点的各级人才队伍建设。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高起点高要求,决定了部队建设对人才需求的高标准。要牢固确立人才是实现部队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是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桥”和“船”。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兴军强军靠人才”、“决战沙场有人才”的大人才观,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科学的、根本的、长远的大计抓紧不放。要紧紧抓住主题主线的新要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搭建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努力形成人才辈出、持续发展的局面,形成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必须时刻谨记“人才是第一政绩”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看法,包括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态度。新形势下,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又好又快,领导干部功不可没,政绩显赫。但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基础是人才。事实证明,只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部队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只有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强,政绩观不偏移,才能多培养人才、培养出好人才。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谋大局就要谋人才、抓战斗力就要抓人才的观念,把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培养人才、保留人才作为部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把识才、聚才、育才、用才作为党委领导的重要职责,作为检验衡量政绩和事业心、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标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才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政绩的政绩观,认真分析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围绕解决急需、谋划长远、立足实用,发现、培养、保留一批高素质人才,确保真正把具有符合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人才输送到部队建设的前沿。

三、必须不断增强“人才是第一效益”的培养观

牢固树立多岗位锻炼、复合式培养是造就人才必要条件的思想观念。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人才问题上,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要拓宽途径,多法并举,在开放式培养、合作式开发人才上闯出新路子。要坚持把岗位锻炼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阵地,大抓军事训练和岗位练兵,积极推进岗位交流。坚持把送学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积极创建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院校培养与部队培养互补、国内培养与留学培训结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努力搞好在职培训,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坚持把吸收借鉴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借助军地资源,定期请军地专家、教授讲课辅导;经常组织官兵走出营门参观见学。同时,加大引进地方各类高素质人才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结构。要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才流动与交叉任职,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与创业热情,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四、必须始终贯彻“人才是第一需求”的建设观

牢固确立自由宽松、优胜劣汰、机制完善的工作环境是人才成长成熟成就根本保障的思想观念。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踐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使用机制。更新选才理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比马”,公正、公开的配备使用干部,切实把德才兼备、群众认可、事业心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要建立有利于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从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政策规定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巨大推动和激励作用,引进竞争机制,拿出特殊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该提升的提升,该重奖的要重奖,要建立有利于拴心留人的保障机制。积极为优秀干部人才创造一个风正气顺、催人奋进、充满生机活力的内部环境,想方设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放手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从部队建设实际出发,统筹抓好以高学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项目和载体建设力度。

五、必须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工程”的思维观

打造人才方阵重要基础的思想观念,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更新和转变人才队伍建设观念。各级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既要靠职务领导,又更要靠过硬的素质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来领导。领导干部要当好人才选用的“开拓者”,破除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旧体制下的论资排辈壁垒,做到“优秀人才优先用”、“特殊人才特殊用”,引导人才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发展。领导者要成为“伯乐”,选好用好培养好人才,自己必须首先要成为人才,带头学习成才,做一名学者型、专家型、开拓型领导干部。第一,要政治上靠得住,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得清是非,在紧要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第二,要学识上能服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积累、缜密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要工作上有本事,善谋事、会干事、能成事,具有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破解难题的能力。第四,要作风上过硬,始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只有领导者自身素质高、能力强,才能真正做到有求才之心、识才之眼、爱才之为、容才之量、育才之方,肩负起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

五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 篇8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是啊!说起雷锋,真的是家喻户晓啊!他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每一个人都只是一颗小钉子,当只有独自怀个物品在大集体中时,每一颗钉子都很重要,也是缺一不可的„„

周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主人公乔安山同志曾和雷锋同在一个汽车连当兵。1961年冬天,雷锋同志石柱旁,指挥乔安山开车,乔安山顺着班长的手势开车,但由于技术不够熟练,无意中将一根电线杆撞倒,导致雷锋光荣牺牲!为此,他深感内疚,几十年来,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因此他坚持以班长为榜样,继承他的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复员后的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中,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一次出车时,乔安山发现站长家的亲戚不买票,不排队就上了车,便把们们轰了下去,因此得罪了站长,但他不在意,还说:“如果是雷锋开车,他也会这样做”这让我看到了乔安山的正直,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卖人情,帮别人干一些明知不对的事,那些事虽小,但做得多了,就把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弄得乌烟瘴气的,如果我们像乔安山一样学会拒绝,那匀们的生活不就会减少一些纷乱吗?

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乔安山在送货的时候,遇见一位被车撞了的老大爷,乔安山赶紧把老大爷扶上车,送去医院,又连忙通知他的家属。可这些没心没肺的儿女不分清红皂白就说是乔安山撞的老爷爷,让他赔清全部损失。当找到真正的肇事者时,乔安山的脸上没有丝毫怨意„„他只说了一句:“要是班长还在的话,他也会这样做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做一个小雷锋,感受到雷锋叔叔交没有离开我们,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向雷锋学习!电影看完了,我似乎长大了许多,可我不知为什么,总有一股激情总是在我心头不断地回荡,徘徊,怎么也不能忘记„„我低头下来,望望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不禁思绪万千。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五(1)班何春梅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雷锋生平乐于助人,在一次帮助队友乔安山指导出车时,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杆子击中了雷锋,那一年他才二十二岁,领导关他禁闭,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解决家庭困难,十分感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做了很多好事。

我最记忆犹新的画面是:一位年迈的老爷爷不幸被车撞了,而肇事者却逃离了现场,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看到老大爷痛苦地表情,虽然不忍心,但又怕家属会向自己索要钱财,把车开走了。这时乔安山路过此地,看到老大爷,二话不说,赶紧送到医院,自己垫了手续费,可家属不但不感激,反而还要向乔安山索取4万元医药费。乔安山不给,他们还用雷锋的死因来刺激乔安山,最终那个肇事者投案自守了,还了乔安山一下清白,最后乔安山爱人的一席话,感动了全场,这一幕,成了整个电影中最感人的场面。

还有一次是帮助孕妇,那时情况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就会让使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乔安山不顾阻难,直到孕妇平安送到医院,才松了一口气。

人们都说“做人难,做一个一辈子的好人就难上加难了,”是啊,谁又能做一辈子的好人呢!在这当中,就连他儿子也觉得做好事不堪有好报,甚至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的时候,一群青年志愿者帮助他们脱离困境,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顿时,“雷锋”一个高大无比形象印烙我的心间,“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更团结,更友爱!

上一篇:赣州市物价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下一篇:军训感言600字优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