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2024-09-18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通用9篇)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篇1

县委、县政府关于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的交流汇报

带着感情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

今年以来,某县县委、县政府把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三费”和生活困难问题,做为事关全县大局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带着感情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妥善解决了企业军转干部“三费”和生活困难问题。目前,已解决41名企业军转干部拖欠工资36.8万元,拖欠社会保险费14.3万元,拖欠医疗保险费26.7万元,兑现基本生活费14.5万元,为36名已退休军转干部补足养老金17.3万元,为符合条件的9名企业军转干部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29名申请提前退休的军转干部向上呈报了提前退休手续。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企业军转干部由原来的不理解甚至对抗、上访,到现在的主动为部门和企业献计献策、帮助搞好生产经营。三是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由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并且解决得彻底,无后遗症,使军转干部心服口服气顺,避免了一些过激行为和上访告状事件的发生。四是增强了各级干部的服务意识。在为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中,各级普遍形成了真抓实干、深入扎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成立组织,为企业军转干解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在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四大班子联席会上进行调度、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意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县直各有关部门都成立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副职专抓的领导机构。县政府主管领导连续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经常深入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调度,并亲自与军转干部见面、对话。在详细调查摸底,掌握一手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分工,编制了“某县企业军转干部一览表”,将全县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工作目标等编辑汇总在一起,每个部门、下属企业、单位一个板块,打印成彩图,张贴到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办公场所,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二、把握重点,分类施策,推动企业军转干解困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深入基层,摸清底数。根据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反映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召集经贸、商贸、县社、物资、交通、农机、粮食等部门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对机关和下属企业单位进行认真排查、摸底,把拖欠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工资、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费以及生活困难人员逐企业、逐人拉出名单、说明情况,建立台帐。同时,要求劳动人事部门干部与部门领导一起采取集中座谈和深入企业军转干部家中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军转干部的意见,了解、掌握他们的心态和动态。为有的放矢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二是健全网络,信息互动。1、从上到下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构和信息网络,逐级明确责任,实行下管一级的连带式责任模式;2、认真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军转干部原来所在企业为单位,明确负责人,直接管理所辖的军转干部。军转干部所在企业注销、合并、破产的,其上一级为直接责任人;3、各有关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保证信息畅通,各单位、各责任人联系电话登记在册,手机24小时待机,联络员随叫随到,各单位联络员主动与军转干部交流思想,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三是因企制宜,分类施策。由于各军转干部所在企业的情况不同,有的已经破产,有的已转制,有的正常经营,并且“三费”拖欠情况也不同,因此,在工作中,坚持因企制宜,统一标准,分类施策。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拖欠军转干部“三费”一律由企业解决;对半停产企业,采取企业筹一部分,主管部门帮助一部分的`办法解决;对停产、破产企业,采取企业筹一部分,主管部门帮一部分,县财政借给一部分的办法解决。

三、强化督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县领导小组建立了督导机制,强化工作督导落实。一是由政府督查室和人事局牵头,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到商贸局、县社、经贸局、物资总公司、农机局等单位现场办公,与军转干部座谈,交流意见,变上访为下访,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商讨对策,研究办法督促落实,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由人事局干部科抽出精干力量专门负责收集单位各种信息,并认真进行汇总,于每天下午6点以前,书面提供给各级领导,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县解困领导小组办公室耐心接待来访军转干部,带着感情做好他们的工作,为他们答疑释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逐一分析,区别情况,逐条讲解有关政策,稳定他们的情绪,取得理解和支持,今年以来,共接待军转干部来访60人次,做到了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四是实行过错责任追究,保证各个环节不出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哪个部门发生问题,哪个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直接责任,增强各级做好工作的压力感和责任感。五是加强与社保所、医保中心和各企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不分早晚、星期天,及时为企业军转干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确保他们随来随办、随办随走。

四、努力构建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长效机制

为确保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不反弹,我们建立健全了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长效机制,对目前已解决拖欠“三费”和生活费问题的企业,继续实行主管部门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副职负直接责任的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与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盘活资产,搞活经营,取得效益,从现在开始,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新的“三拖欠”;同时,对下岗失业的军转干部,积极协调,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尽快促其实现再就业。对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军转干部,做好政策性优惠、照顾工作。

五、几点体会

1、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必须要做到带着感情,心怀群众。企业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在解决拖欠企业军转干部“三费”问题上,始终把它做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高度,进行换位思考,带着感情做好每项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切切实实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解困工作。此外,还与企业军转干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必须要坚持因人制宜,分类施策。企业军转干部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拖欠养老费,有的工资发放不及时,有的要求提前退休等等。工作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大规模上访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坚决不搞“一刀切”,不做“近视眼”,而是认真坚持因人制宜,分类施策,有的放矢地做好解困工作。在工作前,委派专人深入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认真排查、摸底,逐企业、逐人拉出名单,建立台帐,并深入到军转干部家中,进行核实,确保人帐相符。工作中,及时召开军转干部座谈会,向他们汇报解决办法,听取他们的看法,进一步改进工作。

3、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由来已久,虽然经过努力,拖欠企业军转干部“三费”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如何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企业军转干部各种待遇得到及时兑现,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坚持未雨绸缪,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盘活资产,搞好经营,壮大企业实力。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建立起了一套分工详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军转干部问题不发生反弹。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篇2

积极拓宽接收安置渠道。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带头接收军转干部。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军转干部, 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 根据其军队职务等级直接安排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 首次安排管理岗位的不受接收单位竞聘上岗等规定限制;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转干部一般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 经审核确认后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其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实行单列、专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订立聘用合同的, 合同期满可续订长期聘用合同, 人事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障待遇应按照接收单位与军转干部同等条件人员的规定执行。

坚持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作为安置工作的重点。采取空出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 优先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 根据工作需要和军转干部的德才条件, 有计划地选调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到省辖市、县 (市、区) 级领导班子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任职;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 应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 原则上低一职安排领导职务;对接收团级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 也可安排一定比例的非领导职务。

及时解决人员编制及职数。按规定增加的行政编制, 要全部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 并实行入编审核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专项管理、专编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各部门各单位空缺的行政编制和中央、省下达各地使用的政法专项编制, 优先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所需编制, 根据有关规定增加, 并相应增加人员计划、工资和经费;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对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 责令其限期纠正, 并进行通报批评;经批准专为解决军转干部职务安排问题增加的领导职数, 地方干部不准搭车;经增加领导职数安置的军转干部, 因调动、辞职、辞退及退休等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 其领导职数应及时收回, 不得安排他人;带编安置的军转干部, 结合本人拟任职务, 可相应增加非领导职数。■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之我见 篇3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一些企业军转干部对自己的接受的待遇问题有较大看法,甚至对一些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不满,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一些日常工作不能正常的开展,更有一些军转干部利用这种情绪挑起事端,无中生有,这给社会治安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其中不仅有军转干部的问题,也有政府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情况。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协商,找到一个两全其灭的解决方案解困维稳军转干部,既不能让军转干部觉得自己委屈,也不能让政府工作因此而耽误。

军转干部安置问题

发生企业军转干部不满的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干部本身对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对其进行教育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有政府方面做得不够完善,考虑不够周全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企业干部,还是军转干部,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力量在为国家做贡献,军转干部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适当降低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实实在在的体察民情,了解军转干部的实际需要,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双方把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好,为对方着想,乐于奉献,这样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少很多,多的是一幅和谐文明的社会景象。安置好每一个军转干部是国家的义务,也是社会的需要。

军转干部安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军转干部对企业解体或是企业不景气,造成军转干部下岗失业或是待遇降低而导致心态不平衡而造成的上访,对政府的各项安排不满意,有意见,当这类问题比较普遍时,联名上访的现象就发生了;也或者是军转干部对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或措施不满意,不愿意深入实施,而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造成不满所以上访给高一级的领导或政府。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作为军转干部更应该做好的是表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上访,影响社会形象,更影响自己的工作。

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的开展

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需要做得最主要的还是理顺军转干部和政府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双方是解决和化解矛盾的关键,每一方都需要做出自己该有的行动,政府要做好政府该做的体恤民生,关怀民情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军转干部要做好配合政府,做好政策实施,及时将问题反馈的工作,两者的共同合作才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这方面我认为双方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政策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保障。政府制定政策一向是解决问题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政策的制定不是盲目的,也不依靠个人意志为转移,而且这个问题是涉及到政府和军转干部的敏感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一定会在社会中引起一场热议,因此制定政策需要合理化,公开化。近些年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包括给下岗失业、从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发放生活补贴,确保他们的待遇等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发达的网络发起问卷调查,参考群众的意见,争取采取民主的意见,在系统的整理之后,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主流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合乎民意的政策,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否则不可行或者民众不接受的意见就算制定了也是一纸空文。

增进感情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军转干部之所以不满,之所以上访其主要原因还是认为自己得到的关心不够,认为自己被忽视了,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说法。企业军转干部是不同于奇特干部的一类特殊群体,但是尽管特殊,但是仍然属于国家干部、工作人员,在解决他们的问题时,要满含热情,带着浓厚的深情去体谅他们,帮助他们。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事物,政府工作人员加强与企业军转干部的感情沟通,把他们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把他们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问题得到及时反映,也有利于他们深切体会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这样行动在平时的一件小事,有可能正是解决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最好方式,这样把轻而易举就把问题解决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做好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要有原则。任何事,任何人都有他的底限,超过这个底限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军转干部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同时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一味的迁就军转干部的,满足他们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样毫无原则的迁就只会让军转干部得寸进尺,进而提出更不合理的要求,这样工作只会变得越来越难做,解决人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坚持自己认为合理的原则,一步一步谈判,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才是正确的道路,其次解决问题更不能敷衍了事,搪塞完事。在最大程度上增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需要。

确保政策的执行、落实。努力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需要将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政策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领导,不定时抽查工作开展情况;或者是将工作具体到个人,明确工作的具体职责,定期开展工作总结、报告等,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情况、进展等,确保政策确确实实执行。

总的来说,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更有利于国家的富足安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家的重视,切切实实把这个问题处理好,解决好,不仅能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赖,更能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一份重要保障。但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的互相体谅,互相合作。单靠一方是不行的,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需要政府,也需要干部,各司其职,团结合作才是塑造一个完美大国形象的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服务中心)

军转干部安置经验 篇4

这点军转们心里应该都清楚,转业安置关系到我们后半生,对待这个事情上需要做足够细致的准备工作。

首先 应该多接触地方的人,了解地方的事情。确切一点就是多去接触对地方了解的人,如果能接触到在安置上可以有所帮助的朋友当然最好;另外也要了解各个单位怎么样,工作性质、发展、福利如何等等,这样方便我们找准努力的方向和切入点。这个方面其实在确定转业前就应该开始,甚至只要确定自己不能长留部队就要开始着手。关于人脉的问题,有些军转可能不太擅长发掘人脉,那么就要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为安置做打算,可能算是废话吧,不过仍然忍不住要强调一下。

还有些准备工作就算没有关系也是力所能及的范畴,比如个人简历。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点,在地方上关系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各单位其实也需要做事情的人,甚至部分领导需要新人,原因很多,部分原因是领导想干点工作、想要出点成绩。不管什么原因,对我们来说都是需要把握的机会,一些事情也不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当然这里面需要一些运气。其实如果不怕辛苦,甚至可以拿着精心准备的个人简历到心仪的单位试试运气。

2、充分地分析个人的实际情况。

必须要充分地分析个人在转业安置上的综合能量。分析确

定有哪些单位你有意愿去,你可以去,你有能力去,去了以后对个人有发展。这里我所指的发展其实很宽泛,主要取决于个人意向和喜好,比如是选择福利待遇还是仕途或者别的发展机遇等等。

3、正确合理地设定个人期望值。

除非有不寻常的背景和关系,否则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平常心很重要,当然个人的后路和备用方案必须要明晰,强调这点更不代表过程中个人不去努力。临到转业的年纪了,有一点应该要清楚,那就是很多事情只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运气也很重要,新年要到了,在这里也祝愿大家新年运气好,都安置到如意的单位。

4、要及时、充分了解安置地军转安置的制度、程序、进展等情况。

地方安置工作开始后会编制当年的安置单位名录和相应的安置指标。关于安置指标这里有个情况要跟大家说明,之所以要制定安置指标,部分原因在于地方安置压力大,不愿意接收军转干部。一般来说如果定下指标不会再做更改,但是如果碰到某些单位愿意多要人,单位是可以增加指标名额的,当然必须单位领导向上级申报解决。

总之就是一句话,制度是死的,具体事情是可以灵活的,况且中国的制度都会留后门的。

5、遇事不急噪,要多思考。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除了自己分析还要多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这点非常重要。

6、等待安置的过程中,多学点东西、冲冲电,为即将开始的地方工作做一些准备。比如不会开车的同志去考个驾照,熟悉熟悉安置地路况之类,否则以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领导开车你坐车的一类窘事,虽然不敢说是坏事,至少也算不很光彩的事。

需要说明一点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分析,不一定各个适用,具体事项个人把握。

以上就是个人的安置经历和小结,供各位转友参考。本人从小语文成绩不好,表述能力非常有限,另外有些话没说全,还有些事情我觉得不好说的太明白,请各位包涵,如有不正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再次祝愿军转们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工作顺利!

过完年就要上班了。一年来,经历挺多,感觉有写下来的必要,办关系之余,写了一点文字,也许能对后来人有点用。还是用三点论吧,过程,体会,建议,转友们莫见笑。过程值得回味。

我曾经努力过。我所在的省,省直是需要考试的,而且一旦考取第一(一个单位一般只招一个人),则会直接录取,没有任何繁文缛节。转业之初,我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第一,我把老婆孩子送到岳父家,两天或三天去看望;第二,饭菜多做,放冰箱里,每天热着吃,省时间。我曾经做一大盆土豆茄子豆角,热了七顿才吃完,汗啊;第三,保证每天至少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不得中断,有事必须事后补上。学习的内容就是公务员基础知识和时事。从转业离队到八月初的考试,彻底修行了一把。然而考试却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自己涉猎面有点宽,而考试大多是书上的小标题,虽然在省直考试总成绩中名列前茅,甚至可以说很靠前,但就在我报的单位中,有一个转友比我高一点点,我,挂了。

彷徨、迷茫中艰难寻找。此路不通,另开辟通路吧,等死总不是办法。交待一下,我所在的市,这几年都是警察保底,可以说也是很不错的,但自己对制服实在是谈不上什么感情,于是决定不去。市直的军转安置,既不考试,也无档案分,一句话,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果自己找不到单位,那就去当光荣的人民警察吧。转业之初,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能找的关系,可以利用的资源,一个不漏,提前打好招呼,这次考砸了,一通电话,都答应帮忙,但得运作一段时间,等吧。等待的期间,我自己也没闲着,背上包,带上简历、学历学位证明、发表文章、各种证书,自荐去了。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我碰的不是一颗钉子,碰的是体制的一块钢板。百般推拖,空话套话我就不细说了,更无法理喻的是,有的单位交待保安,军转干部自荐的,拒绝入内,大火。几天下来,舌生疮,嘴起泡,省老婆,睡不着觉啊。灯火阑珊处,我如愿了。曙光来得太及时了,在我彷徨不知何处去时,通过熟人联系到军转办人员,帮着推荐了一个很不错的单位,通知我去面试。我本着死马当活马医、宁杀一千不放一个的思维,来到了目标单位。之前,我仅知道面试我的是管人事的处长,当我推开处长的房门,兴奋指数一下子顶点,估计就是股票十个涨停板的感觉。面试我的处长,竟然是我的战友,略长我一些,曾在一个小小的政治处共事过几年,一起喝过酒,打过牌,玩过球,当时我们就感叹世界太小,寒喧了一番之后,问我自己有什么想法。我就把自己的情况赘述了一遍,想法也说了。他就拿着我的简历,直接向单位老大汇报,老大到他的办公室,又和我了解了情况,又给我曾经共事的一位领导打电话,侧面了解一下,最后基本同意进人。当然,我个人的条件自以为不错,学历、经历、材料,都说得过去。我的战友,最后和我拍板,工作包在他身上。(他在组织部工作多年,解决实职才下来当处长,见到我时,刚到这个单位一个月)。好事多磨,由于想进目标单位的人太多,都是相当一级的领导的关系,我战友最后找到市委常委一级,才把这事搞定,年前通知我办关系。天亮了的感觉真好。体会也是难免不了的。

部队不是地狱,地方不是天堂。很多转友一提起部队,恨不得扒皮割肉,敲骨吸髓,我认为,大可不必。诚然,基层的、边远的、野战的单位,确实是一些的艰苦的单位。但我们只是草根,不在最苦最累的地方努力,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吗?部队也有好地方,你自己能不能去上?就算能去上,那里都是一些什么人,干不了几年,转业时首选让你走,你没关系啊!调职也轮不上你,因为有比你更有门路的人在那等着呢。最后,只能象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的意志消沉,让你心劲泯灭。地方的情况,远不如网上说的那样,福利超好,工作超闲,办事超顺,记住一点,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好事,不会轮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更多的是做事,而没有机会给你使权。大部分转友,回到地方之后,工资收入比不上部队,有的地方会差一大截,而且花销会增大,如果没有车,天天挤公交,就会让你烦的不得了,我是烦了。工作时间卡的很紧,不象部队,说一声就可以晚一点,还可以打打球,一待八个小时,也够喝一壶的。强调一点的是,如果你是草根,不要想换个环境,就可一步登天,你,没机会的。做一个好人。做坏人也是需要本钱的,如果你不能比别人更坏,我建议你还是做个好人,是是非非会少一些,尔虞我诈会少一些。当然,我没有做坏人的本钱,我也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做好人的。我在部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也见多互相倾轧,尤其是调职的时候,同学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无根据的匿名信狂飞乱舞,背后使坏也是经常得见,如果我那样了,那么,如何在多年未联系之后仍得到哥们的信任。在前文提到的曾经共事的领导,并不是直接和主

管的领导,但交办的事情,也会尽心尽完成,转业之后,也曾经问候过几次,也因为如此,这位领导也美言甚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此事。俗话说的好,两山到不了一块,两人总有到一块的时候,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进则想退,退则想进。在一切你认为顺利的时候,应当寻找不顺利的证据,继续完善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如果不顺利的时候,应当寻找顺利的证据,给自己以信心,同时做到全面出击。如托人找关系,一切都很顺利,自以为即将成功的时候,要寻找关系人说话、办事的纰露,佐证办不成功,以有所准备;托人找关系,如果事事不顺,步步是坎,也要寻找证明关系人有信心、有能力的事,防止过早陷入迷茫,还要做多手准备,避免竹篮打水。

几点建议

浪费时间是不对的。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军转论坛上,记住,是大量,因为你的着力点不在于此,而在于自己的转业安置,论坛里只有个别贴子能用得上,尤其是你安置省市的专属区,才会给你最大的帮助。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在涨资、裁军间徘徊,个人认为,一点用也没有,这也不是你左右的;不要为了一点点积分,顶贴子,回贴子,除了增加论坛的人气和为坛主的广告增加收益外,你什么也没得到;也不要打开军转论坛就发呆,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懈怠是最不负责的行为。给自己一个机会,虽然无法达到还世界一个奇迹的宏图,至少让你的妻子、孩子及至于周围的人,看到一个努力的你,勤奋的你,不甘为人后的你。用句俗话,思维顶天,工作落地。咱们思维不顶天,定一个蹦一蹦,够得着的目标,总还是可以的吧,连目标都没有,那就说不过去了;工作落地,一个人,不能仅有想法,而无行动,最简单的道理,从小学走到大学,历经十二载而成就一个目标,现在几个月乃至一年,就不努力了,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啊,兄弟们。继续、持续、连续的努力,因为,我们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审时度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走与留,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单位,需要审时度势。这两件事,是军转无法逾越的大山,选择好了,后几十年就会开心一些,选择差了,至少一段时间会郁闷的。如果进好单位,就要想到会不会给你好职位,如果差职位,你会不会不开心;如果给你一个好职位,你自己的能力会不会干好(有很多人自以为是全能型选手),干不好还不如不干,不然,你更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不要听别人如何去说,要度单位,度职位,度素质,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走访座谈企业军转干部活动汇报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认识

根据****省国资委,***集团总公司关于开展军转干部走访座谈活动有关文件精神,*****集团结合企业工作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集团办公室、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中心、离退休党总支等部门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认真分析***集团企业军转干部的实际情况,我****集团共有军转干部49人,其中军转离休老干部14人,军转退休干部35人,年龄最大的101岁,最小的67岁,有8人居住在外地,多年来,我****集团自始至终以讲政治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集团党委的领导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下,集团离退休总支能充分认识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二、妥善安排布署,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

3月22日,活动领导小组付组长****集团副总*****主持,人力资源中心z经理****、离退办党总支书记***、***部办公室*****、Z离退办负责人*****与19名军转干部代表在***总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

***集团副总*****简要介绍了***集团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代表集团党委对各位军转干部表示慰问,****总在发言中谈到,在座的老同志们为国家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集团党委对老同志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多年来集团领导始终坚持认真 贯彻落实军转干部的各项政策和待遇,对于老干部的医药费等也能基本及时报销,老同志们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意见可以提出来,*****集团公司一定尽力为大家解决。希望军转干部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与稳定建言献策,支持和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耐心听取和征求老同志对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的建议,以及在生活和健康方面意见和要求。

军转干部代表们踊跃发言,对集团的关心和离退办为他们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党和**集团领导的工作,从大局出发为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月23—27日,集团党委安排离退休党总支有关工作人员对未参加座谈的***名军转干部们进行了上门走访慰问与电话慰问相结合的走访形式。工作人员根据企业军转干部的实际情况,做到每一位军转干部都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有关诉求。

通过走访了解,军转干部们目前思想稳定、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纷纷感叹这些年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和一建集团的关怀。

三、走访座谈活动落实的内容如下

***离休老干部是我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他们为国家和企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切实关心、爱护服务好这批老同志,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多年 2 来集团领导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军转干部的各项政策和待遇,各项补贴都能够全部及时发放到位。

军转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均已全部落实到位。但是依据厅字*****6号文件,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纳入市医疗保险的问题***市医保中心至今未落实,今年集团医保办还会进一步与****市医保中心联系沟通,争取早日落实。

对功臣模范、因公致残、患有严重疾病的企业军转干部集团按均已按规定每年组织了体检。特困救助方面,集团党委和集团工会坚持每年慰问军转干部,今年春节集团党委书记****和有关领导对病重、困难的两名军转干部****、****进行了慰问,并发放慰问金和米面油等。

政治学习和企业的发展是老干部们非常关心的事,离退休总支在具体的工作中,定期组织老干部们交流学习,结合老干部们的实际,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好老干部。主要围绕落实“两个待遇”即: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上开展工作。解决老干部医疗、护理、生活等实际困难方面办了一些实事,受到了老同志的普遍认可,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好评效果也很好。

四、此次走访座谈活动军转干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1、**省军转办联络卡的电话联系不上。

2、党刊份数是否可以按每个小组1份订阅。

3、目前重病号人员逐年增加,重病号每年慰问金只有两个名额,建议增加慰问名额,多关心老同志。

4、每年体检省委老干部局都安排在*****医院,为方便军转干部 建立健康档案,建议每年体检安排在本单位职工医院。

5、家属区区****号楼已有近50年了,这些老旧楼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集团领导和****市有关部门多多关注职工家属的实际情况,看能不能根据国家有关棚户区改造精神,对家属区房老旧楼房进行改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家属区接大暖的问题是老大难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同热力公司沟通协商,尽快给家属区居民供上大暖。

7、离休人员养老金能否按省统筹,把企业承担的统筹外工资纳入统筹内。

8、离休人员没有医保卡,医保问题能否解决。

通过走访座谈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大家的思想状况、生活和身体情况。****集团党委表示一定尽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并在政策范围内积极解决军转干部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于一些多年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集团公司会积极与政府协商沟通,尽快解决。同时***集团党委要求一是离退休党总支从思想上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掌握各类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一些动态的信息,更好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工作。同时便于我们更好的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动态管理,以此来保证为老同志服务质量的提高。

多年来,离休党支部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本着切实关心照顾和方便老同志的思想,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如何更好的服务于老同志,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待于研究和提高。我们决心,4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积极进取,为****离退休党总支的全面工作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

2017年3月28日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篇6

2013军转: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传递政府温暖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为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自主择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军转办于2012年12月26日召开各区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暨退役金审核汇总工作会议,会议由市人社局自择处徐朝晖处长主持,主要学习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传达第九次全国大城市军转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对明年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各区县进行退役金审核汇总工作并现场完成上报。

会上,江苏省军转办王主任、南京市人社局池天亮副局长以及丁正林处长做了重要讲话,让大家充分认识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扶持自择军转干部创业就业,多形式、多领域实现就业、自主创业。此外还要求各区县大力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认真贯彻“政府主导、依托社会、个人自愿、按需培训”的原则,结合自择军转干部自身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层次、增强培训吸引力,并将自主择业培训纳入当地就业创业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常态化。

会议强调,思想教育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社部门及服务机构要切实抓紧抓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将其贯穿整个管理服务全过程。会后,各区县针对各自情况对2012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进行了汇总上报,并现场审核通过。

我局作为高淳县自择军转干部的主要管理服务机构,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牢固树立为自主择业干部服务的意识,认真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及时为全县自择军转干部调整退役金。紧抓人社局服务优势,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特点,将自择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纳入总体就业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同时,通过各类形式的咨询、信息推介、优惠政策等,为自择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管理服务工作,真正达到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目的。日常工作中,注意加强与自择军转干部的交流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座谈活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他们的各类思想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传递给他们,为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淳县人社局将再接再厉,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加务实地为全县自择军转干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原标题]高淳县人社局: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积极做好军转工作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篇7

关键词:军转公选,张为臻,军转安置,必会知识,企业注册,政策优惠,军转干部

7月25日上午,王卫卫坐在济南市工商局的一间会议室里,作为济南华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她还不知道,几个小时后她将跟李克强总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她却以为自己仅仅是被相关领导叫来参加一场普通的新闻发布会。

可能她还不知道,就在7月24日、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省济南、德州两地考察。而王卫卫参加的那场“发布会”,正是此次李克强总理去山东考察时,专门召集10位改革后新注册的小微企业主专题座谈。

此时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近5个月,改革成效如何,后续工作怎么做,这都是总理需要考虑的问题。此次座谈会上,总理开门见山连发三问:大家办企业的动力是什么?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需要政府解决什么问题?

10家中小微企业参加座谈会

回忆起这次总理座谈会,王卫卫时至今日仍然有些激动,她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跟总理面对面进行交流。

“那是前一天下午下班了,接到电话,让我第二天带着笔和本,去工商局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王卫卫觉得,新闻发布会这种场合在电视上也看到过,自己作为一个小企业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于是她感觉也很轻松,没有特别准备什么。

到了第二天,即便是坐在会议室里,她仍然不紧张,因为直到10点多,工作人员才跟参会人员坦白,是要参加总理的座谈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参会的10家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并且是在3月1日山东省“工商21条”实施之后新注册或有增资变更的企业。

“当时我们10个中小公司的代表一听是总理的座谈会,特别激动。”王卫卫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在总理进门之前,有一位工作人员进来跟大家说,类似“感谢党、感谢政府”这一类的客套话就不要说了,要把想要政府帮助的问题提出来。

记者了解到,两年前,有过一段工作经验的王卫卫辞去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创办了这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专门为一些中小企业进行类似于企业登记注册等服务。

“我大学时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就成立了这家帮助企业代办工商登记、税务代理的公司。”王卫卫说。

自从今年工商注册登记改革全面实施之后,即作为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又作为小微企业的代表,王卫卫对这项改革有发言权。

“我们济南这边也是从3月1日开始实施的,从3月份到现在将近5个月的时间,我们公司的业绩几乎可以赶上去年全年的业绩了。”王卫卫对记者说。

政策“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在25日上午10点左右,李克强及其随行人员来到济南市工商局,在三楼的业务大厅内,他几乎与每一个前来办理业务的人握了手。

在这次座谈会开始之前,由于时间有限,每个人被要求讲话控制在3分钟之内,按照会议名单上的先后顺序,王卫卫应该是最后一个讲话,可能是因为她年龄比较小。

不过在会议现场,李克强简单明了地讲完上述三个问题后就说,女士优先,于是王卫卫就第一个发言,最终没有按照事先安排的会议名单顺序来发言。

“从3月份开始,注册登记改革就开始实施了,其中有两个重要改革,一个是登记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鼓励大家创业,再一个就是取消一些前置审批,改为后置,我建议这些改革措施能不能加快实施。”王卫卫介绍称。

针对这一建议,李克强总理回应,像这些繁琐的手续,该去掉的就应该去掉,让企业能够顺利快速地投入到运行当中。

“我做的这个行业是为企业服务的,这个建议对于我日常工作也有好处,对于我来说,来回成本去掉了,对于客户,也可以快速进入运行。客户反映给我的问题,我就综合一下传达给总理。”王卫卫对记者表示。

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工商登记改革所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也被每一个受益的企业称道。济南聚优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磊在此次座谈会上也谈到了有关工商登记改革的建议。

“我是做食品流通这一块儿的,我觉得这一方面的审批流程比较麻烦。”郭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建议食品企业贴牌代工的审批能简化。同时他还说,“有时候中央下达的文件是一样,但是每个地方执行的力度可能不一样,执行的标准不一样,建议中央明确标准,各个地方执行都一样。”

针对中央政策执行的情况,李克强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打通抓落实“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避免截留改革红利,让千千万万愿意创业的人更方便拿到市场“入场券”。同时也要完善监管,创造公平环境,让市场活起来。

改革之后落实更受到关注

改革推行之后,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成立公司进入市场,后面该怎么办?这也是总理关心的问题。

郭磊告诉记者,“很多企业以这种宽松的方式入场,是否能够存活下来,是总理非常担心的。总理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考察,看看小微企业还有哪些需要扶持,总理希望中小微都进来后,正常的死亡也就是通过竞争消失掉的,这是必须的。但是存活下来的要远远大于死亡的,不然对后面进来的企业就不好了。”

济南市工商局局长贾杰说,李克强特别关注的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像这样注册的企业出现“井喷”,这些注册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其他企业有指导性意义,如果进来的这些企业经营得很好,将带动后续企业实现持续的、长效的发展。

记者梳理10位企业代表的发言发现,其中有多位代表都提到了有关小微企业资金扶持、贷款融资难等问题。

郭磊的企业是在6月11日成立的,所以目前还没有营业收入这一块儿,也就是这样,让他很难拿到贷款。由于没有营业收入,银行就会问,“没有业务你们要贷款干什么?”

在这次座谈会上,郭磊提出,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无抵押贷款等渠道。李克强回应说,企业能做到,政府应该做得更好。

郭磊提出的建议中,就包含了关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高的问题,贷款不好拿等。他建议,政府是不是可以实行信用机制,建立正常的市场信用机制,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帮助小微企业拿到贷款。

李克强回应称,目前的大环境就是要建立这样的信用制度,在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通过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条例。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经验交流 篇8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全国性的部分企业军转干部集体性上访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如何积极预防和控制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群体性上访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妥善解决企业军转干部问题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特点、成因及其解决的对策措施谈一些肤浅的想法。

一、当前部分企业军转干部集体性上访的特点 纵观近来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群体性上访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广泛性。企业军转干部问题涉及到所有的企业军转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军转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又安臵在全国各地。就安臵的单位分布地域来说涵盖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就安臵所在的企业性质来说涉及全国所有的国有、二轻和集体企业。截止2008年底我县共有军转企干部91人省属企业12人县属部门和乡镇79人详见附表。

我县县属部门和乡镇的79人名企业军转干部主要分布 在县发改委、贸粮局、供销社、交通局、农业局、外经局、二轻总公司、建设局、莫干山开发区管委会、机关事务管理局、武康镇华之杰等12个部门其中未退休的14人退休65人。

因此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群体性上访问题不单纯是那个行业或那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

二、群体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全国每年有数万名军转干部和士兵一样为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服从党和政府的分配转业到地方工作根据地方工作需要和在部队的表现分别安臵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

其中历年来安臵到国有或集体企业中的军转干部全国就有几十万之众企业军转干部问题不只是我县一部分人的事而是涉及到全国性的一个特殊群体。

三、组织性。军转干部富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绝大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在当前企业转体改制生活遇到困难的特定历史时期能衷心拥护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解困工作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组织纪律性。但仍有不少地区的少数军转干部利用享受“一个身份二个待遇”。

即干部身份享受行政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这一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国家改革政策、不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做文章以各地补贴标准的正常标准差异为借口不断组织大规模的上访活动给各级政府加压。

少数人策划、组织煽动部分军转干部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个别人打着维权的旗号频繁跨地区串连酝酿成立全国“企业军转干部协会”公开或暗地成立非法组织有的假冒他人名义进行所谓的“签名上书”活动有的歪曲事实材料策划“起诉”有关国家机关借此制造影响有的利用境外媒体和网站寻求关注和支持极个别人与境外敌对势力和媒体钩连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四、仿效性。七、八十年代国营企业干部的来源是多样化的。在不同时期不仅有军转干部还有大批行政机关的不同职务、职级人员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与军转干部一道进入企业工作。相应地在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的工资、医疗、退休、及其他生活待遇也应该和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者、职工一样执行国家和所在企业的有关规定不能有特殊化。否则因解决企业军转干部问题会引发了同类性质的“政转企”、“事转企”人员社会问题的产生从而反映出解决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关联性和复杂性。

二、企业军转干部集体性上访问题的成因 企业军转干部集体上访是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难于避免的典型社会矛盾之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干部实行分类管理。企业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军队干部安臵十分重视。在不同时期国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制定了符合军转干部利益的安臵政策大批军队转业干部依据这些安臵政策转业到地方工作有的到了机关、社会团体有的到了事业单位有的到了国有企业。到国有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除了服从组织的分配外其本人大多数也是自愿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军转干部不论转业到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和企业不论是分配在那个行业在身份、待遇上基本没有差别。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之间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和生活待遇方面“大一统”的格局逐步实行“分类管理”。

分别建立了行政、事业、企业等不同的分类管理和分配制度国家给企事业单位用人、决策、分配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一律不再套用党政机关行政级别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企业军转干部不再比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管理其工资待遇也不再比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级别确定而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企业军转干部和大批行从行政机关调入企业的不同职务、职级人员以及从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分配到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者、职工一样在工资、医疗、退休、及其他生活待遇应该而且只能执行国家和所在企业的有关规定。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的结果。

二、企业改革利益格局调整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心理失衡。企业军转干部问题成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深化企业改革、改制、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了一些新的从未出现过的困难和问题导致企业干部职工的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相协调有的甚至下岗失业连最基本的工资福利发放也难于保障其中也包括在这些企业的军转干部在生活上也遇到一定的困难。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同类工作人员来说工资福利有财政经费作保障并建立了正常的增资机制在收入分配上相互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从而导致了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心理失衡提出了要求享受“一种身份二种待遇”不现实的要求。

三、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集体性上访问题的对策 部分企业军转干部集体性上访问题和类似的政调企、事调企问题以及一些生活更加困难的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职工、城市低保户等问题是我国社会处在深刻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突出反映。这些社会前进中、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社会矛盾是造成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正在以改革的思路、发展的眼光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变化的分配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给予统筹解决。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尽快消除部份企业军转干部期望过高、言行偏激、诉求方法欠妥的现象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对待树立信心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上来。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军转企干部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所以我们一是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建立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经常性的专项工作小组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反映的突出问题。形成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相关责任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责任到人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二落实解困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党和政府对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央、省、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的人发200282号、中办发200329号、浙委办200373号、浙人军200577号、湖委办200416号等文件。这些解困政策涉及到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下岗再就业、失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困难补助等各个方面是我们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困难问题的政策依据和最直接、有效的解困措施。

主要精神有

1、帮助因企业破产、改制后失业的军转干部千方百计安排就业。

2、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医疗费负担仍很重的军转干部企业和主管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救助。

3、从2003年9月起在职企业军转干部的工资如果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按上当地平均水平按月补足。

4、从2003年9月起失业的军转干部由社会保障部门每月发给的生活补助费从每月500元提高到800元。

5、从2003年9月起企业退休、退职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低于当地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补助到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

6、根据省市的统一布臵从2003年开始对部分特殊困难的在职军转干部根据其部队服役时间长短发放每年一次性的生活困难补助费对退休的军转干部每月发放生活补贴费并根据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补助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

7、对在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和再就业有困难的失业军转干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的如本人自愿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8、对功臣模范、患严重疾病伤残军人实行重点救助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予以特殊照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他们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9、各地根据财力状况在重大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此外对因病致贫等生活特别困难者实行个案帮扶。对照政策和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人不漏一分不欠及时兑现”切实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解困政策所需资金所在企业和主管部门无力支付时应由各级地方财政作保障确保政策如数、及时兑现。三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针对目前企业军转干部中大部分已年老体弱退休在家由于所在企业发生变化而长时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感到孤立无助有的军转干部由于所在企业效益下滑造成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大失落感较重等思想状况。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企业军转干部既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又增强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和理解。

这些措施包括一是组织上有依靠。针对企业军转干部较多且有条件的主管部门要落实分管领导开展经常性走访和正常的组织生活使企业军转干部的思想动态人员去向随时在主管部门的掌控之下对一些主管部门因下属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等发生重大变化而使军转干部长时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人员数量少而分散应想办法把企业军转干部纳入属地乡镇或社区党组织管理为他们找到新“家”。让企业军转干部思想上有归属组织上有依靠重新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二是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结合支部和老干部活动各主管部门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政策、讲传统、讲作风讲形势、讲现实宣传党和政府历年来的军转干部安臵政策和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困难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军转干部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军转干部问题正确理解以往的军转安臵政策和转业安臵政策中的“政治、生活待遇”正确对待改革转型期局部利益的调整与个人的生活暂时出现的困难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解决企业军转干部困难问题的决心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所在。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解困工作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过高要求和偏激行为要加强教育对串联、超级上访行为要坚决加以扯止。三是主管部门要建立企业军转干部联系制度。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门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分包人员定期进行走访逢年过节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对所在企业因停产破产生活困难者落实解困政策失业下岗者发放失业救济金帮助实现再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特殊困难者实行个案帮扶对离退休企业军转干部引导他们发挥余热鼓励参与社区和老年活动。达到帮助一人感动一片稳定一方的成效。

四完善解困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为确保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需要政府统筹协调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完善健全了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长效机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同时逐步加予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这些机制包括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的工作协调机制、政策完善机制、收入分配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五强化基层工作解决信访问题。

一是根据中央和全省的统一部署加强调研建立企业军转干部数据库对辖区的企业军转干部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二是加强基层工作。基层是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问题做好稳定工作的关键。要大力加强主管部门、乡镇和企业的基础工作确保基层维护稳定工作充分运转起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单位强化属地责任和主要单位的责任企业军转干部反映的问题在基层单位有人管有人负责。要按照信访工作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接待、受理、答复、处理信访问题的程序和制度办法及时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的来信来访问题提高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

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经验材料 篇9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多、困难职工多、下岗职工多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一帮一”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好再就业既是扶贫解困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贫困职工脱贫的根本出路。为此,在实施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中,我们既解燃眉之急、又施治本之策,注重从根本上抓帮扶。2004年以来,我们组织全市152个帮扶单位的17877名干部与166家困难企业的16026名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了以促进困难职工再就业为重点的创业帮扶活动。全市涌现出创业小老板1482人,实现再就业10150人,有再就业能力的特困职工脱贫率达37,实现了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解困,为我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保持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定方向,把帮扶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帮创结合上来

第一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结束后,我们就及时总结经验,认识到搞好扶贫解困,既要帮一时之需,更要解长远之难。大多数困难职工之所以贫困,主要病根在于生活无门路、就业无出路,只有把“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为此,在开展第二轮“一帮一”工作中,我们就及时地把帮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通过搞好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就业实现扶贫解困上来。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实现重心转移。市委在安排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时明确提出,第二轮城市“一帮一”工作要紧密结合全市民众创业来进行,要把帮助下岗职工着手创业,实现再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围绕“一帮一”解困、“一帮一”就业、“一帮一”创业三位一体来开展扶贫解困工作,及时把全市“一帮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上来。二是在运行机制上确保重心转移。我们把创业行动纳入全市“一帮一”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日程,在安排和部署工作时,做到创业行动与“一帮一”活动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在此基础上,还把这项工作列入每年全市的重点专项工作中实施重点推进,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分别参与推进,并建立了督办检查、信息反馈、联合办公、工作奖惩等十项推进制度,从而为创业再就业和“一帮一”工作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是在帮扶活动上突出重心转移。为了真正实现帮扶工作的重心转移,我们在开展各种帮扶活动时坚持在送温暖的同时送出路,即在对困难职工一事一帮、一时一帮、一难一帮、一急一帮的同时,大力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第二轮“一帮一”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帮扶单位共为帮扶对象送各类创业信息 条、送创业门路 个、送就业岗位 个,送创业资金 万元,使一大批困难职工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帮扶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及时把帮扶的重点转移到帮助帮扶对象通过创业和就业实现脱贫上来。市人大主任王国学同志为了扶持其帮扶对象郭志刚创业,不仅妥善帮助化解了债务问题,而且为其出谋划策,筹措资金帮助他办起小卖店、开起了小饭店,使全家从根本上实现了脱贫。

二、重引导,营造帮扶对象自我创业、主动就业的浓厚氛围

为了解决帮扶对象普遍存在的创业和再就业的心理障碍,我们采取“四引”的办法,积极引导困难职工走上主动创业、积极就业的轨道上来。一是观念引领。观念一变天地宽。我们把转变观念作为促进困难职工脱困的第一位任务放在首位来抓,采取教育、座谈、示范等多种形式引导困难职工从“我要救济”转变到“我要创业”上来。在引导困难职工转变观念上,我们着重引导其破除小事不愿干、苦事不肯干的旧习,确立只要快脱困、能致富就什么都能干的艰苦创业的观念;破除计划经济形成的依赖思想,确立自己的梦自己圆,在市场经济中实现自我发展的自立自强观念;破除只有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认识,树立临时就业、阶段就业、弹性就业等灵活就业也是就业的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使一大批帮扶对象走向自我解困、自我脱贫之路。市工商局干部徐明阳包扶对象刘月兰生活十分困难,但其儿子下岗后只想找好工作,苦、脏、累的工作不肯干,在徐明阳多次深入细心的思想工作下,刘月兰的儿子终于放下架子,走上了蹬三轮车的脱贫之路。二是舆论引导。我们结合“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中如何引导职工创业和再就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了思想动员和舆论宣传力度,营造了鼓励、引导职工创业和再就业的浓厚舆论氛围。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开辟《创业再就业行动访谈录》等专栏分别对创业和再就业作了系列报导。全年编发稿件126篇,市“一帮一”办公室制作了全市职工创业再就业行动专题片,广泛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一帮一’创业再就业行动怎么干”大讨论,组织创业再就业明星进行巡回演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在全市形成了创业光荣的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了被帮扶特困职工创业再就业的欲望,有力地推动了“一帮一”扶贫解困工

作的开展。三是典型引路。为了使帮扶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们在去年年初和今年4月份,通过层层选拔,推选出全市“十佳创业明星”、“十佳创业带头人”和“创业十佳民营经济先进集体”,并召开了专场事迹报告会,让创业明星进行现身说法,并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煤体广泛宣传,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特困职工宋丽霞下岗后,接连遇到爱人去世、外债沉重、女儿上学费用大等困难,在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压下,曾经有过绝望的感觉。在先进事迹的感召下,他先是干起了食杂店,又创办了超市,现在每年利润多达几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四是成果引示。为了使更多的困难职工走上自我解困之路,我们大力宣传和展示“一帮一”帮扶特困职工成果,市创业办公室和分项创业办公室先后利用**市三江国际旅游节、国际贸易洽谈会及国庆节时机,举办了创业成果展、职工创业“百家店”成果信息展示会、下岗职工创业精品项目产品展销、职工创业展销大厅等7次展销活动,吸引帮扶干部、特困职工4万多人进行参观和购物。许多帮扶对象通过创业成果展示,加入了主动创业解困的行列。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邵树阳领着帮扶的一建公司下岗职工张景吉观看了创业成果展,使张景吉深受触发,在邵树阳的资助下,他考取了锅炉上岗证,找到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

三、帮创业,为困难职工创业和再就业拓展空间

为了使困难职工能够创业、有业可创、有业可就,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拓展困难职工的创业和再就业空间。一是项目上帮。在特困职工创业再就业中,有的特困职工有技能,却苦于无资金、无项目,有的帮扶单位有资金无项目,有的特困职工有项目无资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征集创业项目,还与全总开通了创业项目网,定期不定期的收集全总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收集适合特困职工创业再就业,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2233个,包括工业、种植、养殖、三产服务等行业。省和佳市物价局帮扶佳市第二建筑公司60名特困职工准备投入资金帮助二建特困职工再就业,苦于不知项目,市“一帮一”办公室得知情况后,从项目库中选择了养殖、种植食用菌、小加工业、社区服务等7项,供他们参考,最后确立了在桦川县星发牧业养殖场投资20万元,安置21名特困职工在养殖场养猪,每月收入500元,使这些特困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二是技能上帮。城市特困职工下岗后,往往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无法实现再就业,致使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提高知识文化水平,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的脱贫道路,是扶贫解困的根本。为此,我们大力加强了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工作,建立了市级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基地34个,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基地33个,建立了以创业培训中心、再就业培训基地、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为主,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为辅的培训体系。同时,为了使特困职工创业技能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创业人员的实际创业能力,我们组织各帮扶单位创建了创业孵化基地,组织经过SYB培训的人员到孵化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目前经过SYB培训的353名创业人员,分别到孵化基地进行了孵化,全市涌现出创业小老板1482人。三是渠道上帮。我们积极组织帮扶单位和个人为困难职工创业和再就业寻找渠道。在拓展市内创业和再就业渠道的基础上,我们还把帮扶的视野拓展到市外。我市佳纺原销售公司经理王振华自砸国企“铁饭碗”,纵身商海,埠外创业,创办了华宇物流集团,在物流领域中创造了从零起步到国内100强中第2的业绩。我们借助这一渠道,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困难职工走埠外创业和再就业之路,目前我市在埠外创业的物流企业已达100多家,有近万名特困和下岗职工通过埠外就业实现了脱贫。

四、搭平台,为特困职工创业和再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特困职工创业再就业最重要的是靠自身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为此,我们着重从两个方面为帮扶对象创业和再就业提供支持。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们积极为特困职工创业和再就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去年我们出台了全市创业行动有关优惠政策,降低了特困职工创业门槛。重点为特困职工在从事创业、再就业的经营,子女就学、看病医疗、小额借款、创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一年多来,已为4012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工商部门为2369名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相关费用291.7万元;税务部门为2369名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409万元;卫生、烟草等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行政收费195万元,使特困职工通过享受优惠政策有了创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了解决特困职工有创业愿望而无创业资金的难题,我们在资金上提供大力支持。特困职工持再就业优惠证可享受2万元小额借款外,我们又多渠道筹集150万元资金,成立扶持特困职工创业和再就业基金,规定凡是“一帮一”帮扶的对象,有项目、有担保人,上项目时每人还可享受3000元无利息的小额借款,目前已为410人提供了小额借款,借款达120多万元。特困职工崔英明是原**电视机厂的下岗职工,为了创业,他四处拜师学艺,掌握了食品加工技能,但苦于无资金而无法创业,我们为其提供了小额借款,使其创建了食品加工厂,不仅自身实现了脱贫,而且安置下岗职工50多人。好范文版权所有

上一篇:实验室制度大全下一篇:故乡的雨作文初三年级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