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优质课评课

2024-08-16

物理优质课评课(共6篇)

物理优质课评课 篇1

2013滕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紧张有序的四天评比过去了,随着最后一张公示表的贴出,我们这次优最快评选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各位评委和34位参赛教师,感谢北辛中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活动组织安排的各位领导老师、各班班主任老师,你们辛苦了!同时向各位参赛老师说声辛苦了,确实准备一节课不容易。但是我相信你们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下面我就来谈谈评委组对这次34节课的观课感受。

一、亮点:

1.学生表现精彩:评委一致认为,许多的课堂是学生的优秀表现 给讲课老师加了不少分,学生的出色展现了我们北辛中学的办学质量,展示了学校教师平时的教学功夫和管理水平。

2.教师“语文”意识的回归。大多数教师能沉下心来教语文。

(1)教的是语文的内容:目标定位比较切合文体特征,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教与学的方向基本正确。(小说—散文—文言文)

(2)人文精神的传承寓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黄果树瀑布》—《贾芸谋差》—《童区寄传》),传递正能量。

(3)注重在揣摩品味语言上下功夫,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含英咀华,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丁梦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颜雯紧扣目标“体会朴实文字里传达的深情”,引导品析背影中蕴含的关爱、牵挂、忘我,在学生心中定格经典瞬间,学生情感投入;课堂表面上没有大开大阖,但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以读、品为本的规律。

(4)语文知识随文而教,开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语法知识等的落实。并且这种落实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死记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灵活设置,适可而止,侧重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做到了轻理论、重运用:(刘勇补充题目;殷宪国对话中的句式,刘波的标点符号。)

(5)拓展适度,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文本,不再忙乎 “思品”课的活,扎扎实实在耕自己的田:刘勇围绕怎样提高说话的艺术让学生谈收获;张慧敏用课外的资料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话中有话、言外之意”;黄帆让学生谈写作上的收获,认识到书写心灵的真实体验才能真正打动人。

3.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更是参与者。课的成败,教师负有绝大部分责任。教师应热情洋溢,倾情于文本,倾情于全体学生。教师的绝活或曰看家本领就是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呼唤学生的探求欲、表现欲。

黄帆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机巧的引导、积极的鼓动,使课堂交流从容自若,课堂气氛活而有序;张慧敏、王江波老师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快节奏的教学流程和大容量、新视点的教学内容,感召着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

老师能以自己语言的亲和力,表情的亲切感和积极参的平等意识,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读书,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2)凸显对话意识。这次评选都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虽都是与陌生的学生进行交往,对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3)关注了过程、方法的指导。如:王江波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体验”;还有的老师将目光集中在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怎么学?)、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学习方法(学什么?)这些实际问题上来。如张慧敏指导学生做批注;李毅梳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要求;吴瑞云、孙晓凡老师在运用朗读这种方法时,采用了范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矫正、评价,让学生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明白朗读时速度、轻重、节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经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注重语文的实践性性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并帮助他们获得各自认可的学习方法,才是语文教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学为主体”理念的落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课改理念已经从理论研讨到达成共识,再到自觉行动。“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不少教师已经从过去注重个人能力展示转轨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来。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充分:黄帆、孙晓凡(2)小组合作竞学:王雪莲、吴瑞云

(3)以活动推进文本解读的进程:殷宪国、马丽丽

5.教学环节的设计褪去铅华。

(1)重达标:杨昆:初读课文,读通文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研读课文,读懂人物,一步一步较为扎实地达成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人物形象”的目标;韩孝霞:初读感知—精读探究—研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2)重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比较活跃,很多教师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注意生生互动,马丽丽:正确流利读故事—绘声绘色讲故事—七嘴八舌说故事三个活动,紧扣“传记故事”深入“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杨昆老师的小组解译,你问我答的活动、吴瑞云老师的看图想象,讲故事的活动都做的很好。

(3)重当堂达标落实:张慧敏、刘勇、殷宪国、付贵丽。

二、不足:

1.文本解读——(1)浅,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充分,对文本的处理过于浅易;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够充分,“速读”“跳读”的要求过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少,思考感悟的时间少,学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不待学生认真思考,就马上提问,甚至亟不可待的将答案告诉学生,使提问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于课文的写法挖掘的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 “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

(2)散,没有体现整体意识,《黄果树瀑布》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教师只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抓住几个句子反复理解为什么不激动,为什么无聊,为什么激动。学生下课后能记住的可能就是这样几个问题的答案,而不能沉醉于作者浓浓的情感体验之中。

2.合作学习——假。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本不需要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让学生进行讨论;二是提出问题后不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三是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太少;四是对于小组学习的任务、要求不明确;五是缺少指导与评价(结束后提问一两个学生,回答有了答案就完事大吉);六是小组安排比较随意,临时分组,“前排同学向后转”的要求指向不明,不顾及场地的不适宜。

3.教师的引导点拨——硬。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布局谋篇、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的 “与众不同”之处等语言表达方法方面,有些老师或者忽视,或者关注得不够到位,或者揭示得比较牵强,不是学生自然而然获得的,不是悟得、习得的,而是教师告知的,写法修辞法的引导都较为生硬。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术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学习运用这种写法。

4.教学设计——旧。烫别人的剩饭。教学要体现扎实、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但我们的教学对象要求我们,教学要体现新意,要不断地给予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竞赛课,在大家都扎实有效的情况下,只有创新且创新的效果好的情况下才能胜出。这里的“创新“,理解为个人的创造性,原创性。有一些文本,即便是很常规的设计,但是,如果能上出自己对文本深入独到合理的解读来,能上得感性处细腻饱满,理性处深刻有层次,能有效推动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我想就算是有创造性的课。”有效“我认为应该是评价标准。有些课有耳目一新的形式,但是却未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却未能够让学生发生真实的思维,心灵没有真正的触动,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不少老师“靠”的思想依然严重,靠教参、教案,东拼西凑,不想——不是不能——自己多研读、巧设计。如:不少课的环节步骤、问题都像双胞胎(包括课件);都用庐山瀑布导入;都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是为“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做传。

有的老师教案抄袭,给我辩解说“都是我一个一个字敲上去的”,是我自己备的(凑的),看不到教师个人解读的痕迹。

5.问题设计——碎。我们感受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一问一答,课堂对话的实效性不高。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大多语言简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挤牙膏似的回答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句子,并且所交流的阅读感受很肤浅,不够深入或者单一,而绝大多数教师对此现象都是置若罔闻,没有及时的提示和引导点拨,表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淡漠。细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太多太碎,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追问,学生只要表达出相关意思,教师就接着往下走,很少关注或来不及关注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有的问题是吧目标当成了手段,“贾芸有什么性格”,应是在品味话中有话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同时也暴漏出小说中的人物如何分析?的方法指导缺失。有的偏离了目标:(“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 ”)

有的问题缺乏启思性、评价性,不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如“湿透的是作者的?”学生答“衣服”,“愉悦的是作者的?”“心”这是问题吗?这是接句游戏; 还有“这句话仅仅写的是听觉吗?不是,还有触觉”;还有“这个回答对不对?”“这是第几段(页)的内容?”

6.预设多,生成少。(1)预习过于充分,部分课堂“演”的意味太浓,或者课堂成了预习展示课,体现不出“教”和“学”的内容。有的课堂学生带着教辅资料上课,回答问题就是读教辅资料,没有了独立思考。(2)预设环节和内容过多,课堂教学生成的东西太少,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学习体现不够充分。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关注学情,只为完成自己预设给学生的任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停地要求学生举手或直接指示学生回答问题。(3)过分注重预设环节内容的处理,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而导致教学重点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到位。(4)部分直接读教案,照本宣科,完全忘记了学生,只是让学生配合着回答个“是”“对”!(5)教师抓不住生成(课堂教学机智)。

7.教学目标——偏。(1)万能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什么文体,什么重点,看不出;(2)低级目标“了解作者及瀑布的相关知识”、掌握生字生词。

8.教学环节——形式主义。(1)导入“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出自哪部作品?大家都知道今天学《红楼梦》节选;(2)作品介绍“宝黛悲剧”,与文本学习关联甚微;(3)字词积累(预习检测):突兀出现,打破了刚刚创设的情境氛围;(4)作业。没有设计意识,反正学生也不写,老师也不检查。

9.教师基本功——(1)板书:不美,不敢写字;不规范“芸”;错别字“虚荣(容)”;小说三要素出现了“主旨”;(2)普通话:字音不准,缺少应有的抑扬顿挫;(3)情感:平淡,不能随文本情感起伏;(4)点评语言匮乏,学生习作“游上海:下高速、到市区、登明珠塔”,老师一句顺序还是很明显的,怎么明显?(5)形不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10.导学案——没有指导、要求,更不可能有检查、反馈;与课件一样。11.课件——(1)过简:30分钟过去了还只有目标;(2)多余:现代凤姐照片;(3)准备不足,音频、视频放不出来,版本不兼容;(3)不会操作;(4)成为干扰,学生朗读课文、看视频、画出精彩的句子(瀑布); 少年英雄的《命运》交响曲;跳动、闪动的小人之类。(5)明显的错误;(6)过分依赖课件,以课件的演示代替教与学;(7)作用不明——假如停电,没有了课件„„

三、建议:

1.文本解读——细致深入,静心精心;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形式多样,读、思、导结合; 3.学法指导——少分析,多揣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4.学习方式——分组有据,指导得法,调控得力,评价得当; 5.课堂评价——倾听、鼓励、适度; 6.读写结合——需要、真练、评价;

7.作业设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忌盲目随意; 8.其他——多媒体、教师素质。

特级教师李梦龙说“这法儿那法儿,教材钻研不透就没法儿。”准确地解读文本,处理好教材,正确取舍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端午粽优质课评课稿 篇2

林淑媛:没错,我也有同感,俞老师在识字教学上形象逼真、教法多样。从图片导入到创设情境学字词,以多种形式识字认字并通过多种形式读词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自由认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有层次的学词语,让学生充分体验着识字的乐趣。使得课堂充满低年级的童趣。

林丽珊:整节课体现童趣。低年级的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结构,重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俞老师想法设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识字欲望。比如闯关和糯米粽来交朋友,精美的小组比赛奖励贴纸,童趣放松的课间休,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让学生在美得感染下,唤起学习的欲望。这正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情感。

参加优质课评课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3

按上面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存在的困惑:

如何组织这样的课堂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与教学结果或课程标准相一致,并适应现在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转轨或过渡时期的要求,感觉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

微课评课 篇4

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今天观看了东台市实验小学沈晓兵老师的一节语文微课视频,收获很大。

课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清平乐 村居》,针对此次的学习,我将从小学语文微课评课的五个方面去谈谈本节课。

首先是选题方面。微课虽小,但要设计教学环节的各个步骤。但最重要的是10分钟以内要集中说明一个重点问题。沈老师抓住了微课教学的精髓,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在引导学生在多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想象并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人和”之“醉”。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沈老师没能从读入手,对于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文本这方面做得不够。

其次是设计方面。沈老师的教学设计结构完整,他重点在让学生想象画面,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词有着独特的感悟,他们丰富的想象可以从始终找到另一种美。正是如此,沈老师利用多种手段,发挥学生的想象,比如,利用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不断地品味中着力扣住一个“醉”字,醉在环境、人物中,体会和谐的乡村生活,一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过渡语丰满,层层推进,最后在乐中升华情感,突破重点。

再说到讲解方面。沈老师的语言非常饱满,且语速适中,总结或过渡都非常生动,整个教学娓娓道来,贴近课文内容,突出文本思想。

在课堂表现方面。音视频及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要准确规范。沈老师的微课课件内容丰富,突出文本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物之间的和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班会课评课稿 篇5

班会课评课稿1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感恩教育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感恩教育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亲情较为麻木,不懂得珍视亲情,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牛老师选择了“感恩的心”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感受母爱、感恩故事、感恩调查、唱感恩歌曲、回报恩情等,让学生体验情感,体验亲情,触动学生的心灵,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讲故事、现场调查、手语歌曲演唱、小品、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讲感恩故事、唱《感恩的心》、感恩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再实施感恩大回报,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感恩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德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班会课评课稿2

一、主题鲜活,触发思考

现代社会,孩子们的节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义的安排假日,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假期,是家长及孩子最需智慧与理性的话题。今天我们三五班选择《缤纷假日我做主》作为班队活动的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德育导向明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课堂开放,提升素养

本节班队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开放课堂。课前,通过调查,将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大致分为“蜗居一族”、“学习狂人”、“活动达人”三大类,课中,让孩子们通过演小品、敲快板、讲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现回眸生活中的真实;课后,再让孩子们去关注节假日期间那些不和谐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三个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活动设计思路上的开阔与深远,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吸取心灵成长的正能量,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课堂的开放还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多维目标,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才艺、表达、合作等能力。在整个活动思路上,我们看到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交流、讨论、总结,很多时候都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虽是活动中的一员,但角色定位也仅仅是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交流的互动,看到了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鸣,看到了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真实,体验自由

班队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在本次班队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情境的讨论活动:六一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该如何来安排活动呢?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有了明晰的认知目标,不再盲目,知道学习与娱乐健身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小队上的答案既合理,又多元,有旅游、有爬山,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是对前一环节学习的检测,又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体验,最真实的考验。

其实,整个活动还有很多亮点,如小小观察员角色的安排,将思维的触角引向了纵深,还如张老师讲述的故事,简单却有深意。如果还要说点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的话,我以为,还有以下两点与大家商榷:

1、尊重全员,更应尊重个体。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合适。虽然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达成了共识,我们的节假日的安排要丰富、科学、有情趣。其实,每个个体不一样,我们尊重全员的同时,还应让孩子们有所侧重,知道因人而异,因事而为。体质弱的孩子可能更需要身体方面的锻炼,学习基础薄弱的孩子可能暂时需要放弃一些玩耍的机会,而有某些天赋而又有特殊的兴趣爱好的话,当然可以在某些特长培养上多花时间与精力。

2、创设情境,更应关注特性。

在创设情境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好的课堂生长点,孩子们跃跃欲试,将自己的体验与想法展示在黑板上,但我关注了一个细节,既然是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为什么在板报上没有看到任何与这两个节日相关的活动呢?如果孩子们没有想到,那么中队辅导员老师可以在活动的最后稍作提示:六一儿童节,我们可以以快乐主题设计活动,那么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些与端午文化有关的活动呢?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更有实效性。

总之,我以为,这堂班队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这堂课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尊重了学生的心灵,丰盈了孩子的生命,为孩子将来理性而快乐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会课评课稿3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尊师长,爱同学。为了让孩子们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把文明落实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我组织我班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队会,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以礼仪知识问答为开头引入主题

首先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仪让学生判断正误,让全体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注意哪些礼仪,然后以小记者的采访来肯定同学门对礼仪的见解和做法。

二、以具体的礼仪内容分组展示礼仪风采

1、人人参与

全班同学以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为小主题分成三组,每人都参加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

2、形式多样

用舞蹈、唱歌、相声、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学会讲文明,懂礼仪,以情景剧重现各个场景,如学校、医院、书店、电影院、公园、商店等,再现公共场合中对不同的人或处理不同的.事时如何讲文明懂礼貌,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领悟讲文明懂礼仪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形式新颖

为了提高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孩子既学到有关礼仪知识,又让孩子感到其中的乐趣,不至于使主题队会枯燥无味,本次主题队会构思精巧,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使课堂气氛快乐而不是严肃,紧张而又活泼,因此,孩子们在快乐中就轻松学到了礼仪知识,并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好评。

三、以角色的转换来推动文明礼仪的开展

本次主题队会不仅让学生自己学到了礼仪知识,做到了讲文明,懂礼仪,而且每个孩子还要做个文明礼仪的宣传员,让大家都来讲文明,树新风,增强全民素质。

总之,本次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收效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班会课评课稿4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班会课评课稿5

5月22日,XX学校组织并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研讨活动。活动中,本部的XX老师执教了一节主题为“努力才有收获”的班会课,区教研室X主任就如何上好班会课做了精彩发言。

聆听了X主任的指导和X老师的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我认为,主题班会不同于其他课,它的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如何让“主题”突出而明了,结合研讨,我觉得媒体的巧用能突显并明了班会的“主题”。

一、网络资源的巧妙引用,轻松导入“主题”。

以X老师的课为例:课前热身,课件出示从网络上搜集的动画片《小蜜蜂在采蜜》,大意是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采蜜,一只蜜蜂在睡大觉,结果冬天到了,睡觉的懒蜜蜂没吃没喝真可怜;接着课前导入,课件出示从网络上搜集的刘翔再度夺冠的视频,还有经老师整理加工的关于刘翔的简介。于是,老师带领学生成功导入主题“努力才有收获”。尽管这些资源的使用在内容上的选择还有待商榷,但这种形式,我是非常赞同的。其一,动画富有童趣,能引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二,对偶像的关注符合现代学生的时代特征――关注偶像、追星,偶像刘翔的事迹能激发他们关注的热情。其三,作为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视野不够开阔,了解不够多,网络资源的的使用,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能增长他们的见识。鉴于此,网络资源我们应乐而用之!

二、传统媒体的恰当使用,深化拓展“主题”。

还以X老师的课为例:导入主题后,老师组织学生模拟表演《冬冬成功的秘密》,随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画一画,拼一拼,做一做。进而提炼出主题并利用小黑板强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有秋天的收获。”其实传统媒体(如皮球、跳绳、彩笔、剪刀、粉笔、小黑板等)有传统媒体的优势:(一)、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二)、它简单易操作,便于学生掌握。(三)、在农村小学,它占据着主打地位……可以说这些传统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如果说学生由刚才网络资源的导入对班会主题有了的感性上的认识,那么传统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对班会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进而内化,形成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所以说,在农村课堂上还真不应该忽视传统媒体的功劳!

三、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整合,凸显强化“主题”。

X老师的班会课由网络资源的使用所带给学生对于“主题”的感性认识,到利用传统媒体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所带给学生对于“主题”的拓展延伸,无疑是睿智的,但教学中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整合,更加凸显和强化了班会“主题”。仍以汪老师的课为例:如,情境导入后,小黑板及时出示主题;实践活动后,课件出示相关格言……如果说传统媒体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那么现代媒体的穿插使用便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中队课评课稿 篇6

聆听了两节中队主题会,感慨颇多。下面我结合我们中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在思考,我认为一节成功的中队主题会,不在于节目多精彩,而是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懂得了什么。这是情感与价值的目标,我还是很喜欢给孩子上班队课的。每逢星期五的班队课,班委们自己制定主题和计划、布置黑板、写主持词、组织表演节目??我认为这既是对班委能力的锻炼,也能够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其次,我认为每节班队课是一次机会,一次班主任不用高高在上,而走进孩子们内心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辅导员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掌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出现的现象进行及时的评议。

比如姚老师的班队课“献给母亲的歌”让我感慨良深,由一开始对孩子们的不了解到了解,到产生共鸣。孩子们在泪水里长大了,懂事了,懂得了感恩。而老师也有了心灵的触动。在我们中队也搞过关于母亲节活动,孩子们那充盈着泪水的眼睛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我要多谢这样的课堂,因为它让我知道了倪回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她每年的新年愿望不是新衣服,不是巧克力,而仅仅是看爸爸一眼。我要感谢这样的课堂,它让我知道王忠祥和于成海的爸爸每天三点就起床去工地捡铁皮卖钱,手经常被刮伤。于成海为了和爸爸争取去综合实践基地的170元费用,整整跪了一夜。我要感谢这样的课堂,它让我知道谢超很早就失去了父亲,靠妈妈打工把他拉扯大。我要感谢这样的课堂,它让我知道刘梦欣、刘梦茹妈妈一胎生两个的艰辛。能够陪伴他们左右,给他们关怀;能够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不希望我在他们眼里仅仅是老师,而是朋友、亲人?? 当于成海和何志锦说我是他们第二个妈妈的时候,我是欣慰的;当我早饭没吃,孩子们递上牛奶的时候,我是欣慰的;当孩子们不好意思的将自己做的贺卡小心翼翼地送给我时,我是欣慰的。

爱是相互的,当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自然也会喜欢老师。通过华老师的课,我看到了她对孩子们点滴的爱,是那么无微不至,如和风细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孩子们的表现,言行也像极了老师,可见华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是多么亲近和崇高的。

其实,班队课是一个很好的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阵地。我们不需要每次精心准备节目,不需要主题多么富有深意,只需要班主任能走进孩子中去,只需要孩子们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就足够了。我相信,只有我们辅导员的坚持,平时点滴的渗透,孩子们终有懂事的一天,这比学到知识更重要。篇二:中队课弟子规评课稿20120519 《弟子规》教育活动评课稿

开展《弟子规》的教育教学已经有一个多学期了,我在开展《弟子规》的教学中身心体会到《弟子规》中的感染力。现就这堂课谈一些体会:

一、这堂中队课主题选的好。

“百善之中孝为先”蔡老师抓住《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来教学。更贴近生活,学生易于就身边的事进行表现,现在在生活中提倡孝心的人和付诸行动的人太少了,孩子娇惯一般都是父母对孩子早晚问候,捂被窝、扇扇子、盖被子,都是父母为孩子尽“义务”。孩子都不知道尽孝道了。所以选取孝心作为主题,我觉得很好。

二、教学设计实例典型生动,环节紧凑。《弟子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用来做的不是单纯用来背的。今天,蔡老师精心设计,花费了好多时间,通过朗诵,讲故事,表演小品,谈感想等等一环紧扣一环,就是告诉学生从小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长辈的话,懂得感恩,把我们古代优秀的品德传递下去,孝心是人最可贵的基本品质之一,是无法用金钱、物质来衡量的,因此孝心并不因给予长辈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多寡而价值不同,一个人只要心中时常念着长辈、真诚关心,尊敬长辈,力所能及的孝敬长辈,就是尽孝了。作为学生我们要孝敬父母,体贴父母,体谅父母的难处,好好学习,满意的分数就是对辛勤工作的父母的最大回报!

《弟子规》里面是教育学生懂得生活、待人接物的礼节,基本做人的规矩。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不光要背过而且要做到。爸爸妈妈叫你的时候,不可以慢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命令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看似简单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你还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为人父母所做的事,要讲出来,让他知道尊重父母的劳动,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的劳动,只会认为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感恩,小品《孝顺》就是在知道父母的付出,发自内心的去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孝心的体现。

三、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践行者

学习弟子规,其实一句话就是:“改自己的过,感别人的恩”,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做到,我们要慢慢改,一句一句的地对照着去做,做错了的就一条一条的去改,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们学校日常生活以《弟子规》为准则,通过学习、讲解,感觉非常踏实。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每位儿童,我们作为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教育孩子为目的,让孩子们的性格融入到道德的海洋里,让他们成长在善行善语,善心的世界。

也希望各个学校的老师帮我们指出不足,传经送宝,让我们更好的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会感恩的人!谢谢!篇三:中队活动说课稿

现雏鹰本色 争做四好少年 北垣小学公主府校区 侯建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61号参赛选手,侯建芳。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活动主题:学做“四好少年”------展现雏鹰本色 争做四好少年

活动目标:学习“四好少年”的要求,了解几个“四好少年”的事迹,帮

助队员掌握应该怎样做的内容和切合自己的目标。让队员们懂得要从生活

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阳光少年。

活动确立依据: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少先队活动课分年级活动建

议,在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成长取向这一项里,要帮

助少年儿童获得基本的涵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设计:设计这节活动课,从阅读《四好少年漫画故事》开始,让学生

并结合音乐课学习歌曲《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准备:

1、阅读《四好少年漫画故事》。

2、学唱《争当四个好少年》。

3、牢记胡爷爷贺信中“四好少年”的具体要求。

4、要求学生搜集四好少年的事迹材料,更坚定地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活动辅导: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历史的巨笔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封信。胡爷爷“争当四好少年”的号角

吹遍祖国大地。又如涓涓的细流流淌在每个少先队员的心间。中华民族自

古以富有理想,追求光明,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活泼开朗,作为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今天就让我们用宏亮的嗓音,用精彩的故事来表达我们争当四好少年的决心吧!下面我宣布“展现雏鹰本色,争做四好少年”二(1)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过程:

第一项:各小队报告人数。(各小队长报告中队长,中队长报告辅导员。)第二项:出旗。(旗手:王超。护旗手:杨轩轩 夏笑阳)

第三项:唱队歌。第四项:唱校歌。(《北垣之歌》)

第五项: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

中队长:和谐校园新风尚,好少年 爱祖国,好少年 爱集体,好少年 爱助人,好少年 爱学习,好少年 尊师长。二(1)中队“展现雏鹰本色,争当四好少年”中队会现在开始。

1、让我们齐声朗读胡爷爷贺信中 “四好少年”的具体要求吧!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2、请队员们讲一讲你搜集到的关于四好少年的故事。

3、我们学校本学期也在各个中队开展了征章活动,它是对“四好少年”的诠释,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四好少年”理解和感悟吗?下面我们就听

听队员们的心里话。(表演各小组准备的节目)

(1)第一小队表演三句半《四好少年》 表演者:王宇涵 李航 高祎婷 王选

(2)第二小队:小队长和队员带领全体队员玩儿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建队 60 周年人欢喜。你拍二,我拍二,胡爷爷贺信记心怀。你拍三,我拍三,争当“四个好少年”。你拍四,我拍四,勤学上进好孩子。你拍五,我拍五,追求上进好少年。你拍六,我拍六,理想远大有追求。你拍七,我拍七,童心向党志不移。你拍八,我拍八,体魄健壮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团结友爱手拉手。你拍十,我拍十,亲身实践要落实。

(3)第三中队 诗朗诵《种下好习惯》

《种下好习惯》

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事—— 这是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一有空闲就看课外书—— 这是爱读书的好习惯。我每天早晨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这是爱运动的好习惯。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攒起来——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课堂上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习惯和我们朝夕相处,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传统美德应该发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

(4)第四中队小合唱《争当四个好少年》

4、让我们做一个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全班诗朗诵《诗歌朗诵展风采》。

诗歌朗诵展风采,争当四好新少年。强健体魄身体好,天天锻炼要记牢。活泼开朗情商高,宽容谦让是法宝。品德优良行为先,道德欠佳怎得了。团结友爱不吵闹,和谐互助惹人爱。勤奋学习是本分,在家在校要认真。追求上进很必要,学习成绩节节高。热爱祖国热爱党,报效祖国是目标。理想远大志气豪,脚踏实地最重要。党关爱下我成长,不负众望争四好。少先队员热情扬,齐心共当好少年!

5、中队长:让我们再次齐读胡爷爷“四好少年”的具体要求,让大家铭记于心。(齐背口号)今天我们 “展现雏鹰本色,争做四好少年”主题中队活动即将结束,下面请辅导员讲话。第六项: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同学们,在大家的认真准备下,我们 “展现雏鹰本色,争做四好少年”主题中队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你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争当四有少年的标准,展示了阳光少年的风采。老师真心希望,队员们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热爱祖国,勤奋学习,都成为新时期的阳光少年!

第七项:呼号。

第八项:退旗。

三、活动结束篇四:队会评课小结

做出来的特色 沉下来的精神 ——2011年主题队会竞赛评课小结

感谢:

感谢各位评委!花费时间、公正评判。

感谢各年级组!认真组织、通盘协作。

感谢各位老师!大力支持、全力配合。

感谢各辅导员!用心指导(各队)、精心点评(每课)。

感谢各班主任!诚心对待(竞赛)、爱心面对(孩子)、精心准备(队会)、展现耐心 体现细心 凸现真心

你们幸苦了,我代表我们大队部,代表学校,向你们真诚的鞠个躬!谢谢你们!

有人说:我们和外面学校的差距,用量来尺度,差的不是一点;用时间来衡量,差的不是一天。(我个人觉得此话差矣)我们承认外面的学校在长期发展中沉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以及艺术教育特色和以点带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气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但我们的思维理念和创造能力,以及我们敬业的态度和我们坚守的传统绝不亚于别人。

我们的亮点

亮点一,学校领导、各部门都大力支持、着力指导、通力协作,彰显了我们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校领导亲自参加听课和评课,我们的校级领导和校委会领导为了此次活动能顺利高效的开展,他们出谋划策,全程关心、指导、帮助我们,促使我们活动圆满结束。

亮点二,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正用辛勤、用爱心引领着工作,彰显了我们辅导员的心血和智慧。

这次队会中共产生100多个节目,简直是节目大聚会,文娱演出大盛会,我们精彩的节目有:《小哎哎》、《坐公汽》、《咱们从小讲礼貌》、《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文明礼仪拍手歌》、《失物招领》、《神秘的邮包》、《不讲公共卫生》、《校风好》等等,举不胜举;(我个人建议学校能否整合这些优秀的文娱节目,为六、一的文娱演出增添些新鲜的特色)。培养了100名主持人,简直是群星璀璨、个个主持人光彩夺目、惊艳照人;德育小故事的收集整理推动了班级文化的建设,推动了队知识的普及,推动了校本活动的发展。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活泼可爱的表演,流畅优美的主持,我们更看到了辅导员老师的辛苦劳作、精心考量、认真策划、完美展现。孩子的每一个掌声,每一声欢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蕴含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细心辅导。每一节队会结束后我们的评委都异口

同声的说:“出乎意外”。向老师在活动虽然结束了说:“本次活动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所有参与的老师都被一年级同学们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规范的活动程序,积极参与的热情所深深吸引。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但是今天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的带领下活泼健康的成长。”是的,是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用爱心、用辛勤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参与人生历程中的体验,体验我们身体力行的魅力。我们感动了他们,我们最终教育了他们,这是我们的心血,也是我们的智慧。

亮点三,本次主题队会竞赛,旨在规范队会程序,普及队知识,培养队员能力,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兴趣空前高涨、能力突飞猛进,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彰显了我们孩子的潜能和智慧。本次活动中节目形式丰富多样,小品、相声、舞蹈、快板、三句半、表演唱、诗朗诵、知识竞赛悉数登场;活动手段先进多样,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音乐等形式多元渲染,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活动能力彰显老道,活动中大多数队员积极主动、精神饱满,主持人口齿伶俐,大方自然,将整个活动组织的有条不紊;活动效果空前良好,辅导员老师的组织策划能力充分体现,通过主题中队会这个平台,少先队员们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

一年级各主题队会程序规范,井然有序,活动内容充实丰富,队员们的参与率极高,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队员在属于自己的队会中得到了锻炼。辅导员参与队员活动自然、贴切、恰当,一(3)三中队辅导员老师与队员们在《考考你》的互动环节中真正融入了活动中,充分带动了队员们活动的积极性,也让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年级各主题队会将知识趣味化(二(1)中队的舞蹈《让座》把一些日常礼貌用语趣味化的融在节目中);将问题情感化(二(2)中队以“安全知识竞赛”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紧急电话的同时设计“谁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这样一个问题。可惜全班没有一个知道班主任的电话,这不怪老师,期间还有一个笑话,有位孩子说我妈妈知道刘老师的电话,可见我们刘老师还是经常和家长联系的);将设计精细化,(二(3)中队在课件中为呼号都设计了以队旗为背景可见考虑的多细);将生活问题化,(二(4)中队把日常好习惯、坏习惯设计成知识竞赛的必答题和抢答题。)

三年级各主题队会设计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来自学生的实践,贴近学生的实际,活动仪式严谨规范,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活动气氛热烈有度。四年级各主题队会准备充分,队员们自主能力强,搜集整理的资料能紧扣活动主题,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五年级各各主题队会主题都十分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健康,活动形式多样、新颖、活泼、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队员们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得到亲身体验,实现了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目标。活动效果良好,全员参与,人人受教育,充分发挥队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六年级各各主题队会中队员活泼开朗,自信快乐,全员参与,组织能力强,整个班队活动组织有序,过程完整,首尾呼应,很有整体性。整个活动的内容中涉及了习惯养成、名人故事、国学经典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编自演、齐读诵读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了活动中去,教育的内容很有整体性和全面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陈鑫老师在总结本次班队会时说:“班级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为个性特长的发挥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有了机会,他们的特长就能得到发挥。在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良好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认为:孩子的智慧促进了班队会的发展,班队会的过程创造了孩子更多的智慧。所以说:我们在用爱引领孩子去“感悟、体验、反思、分享”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实现“意识”内化为“修养”转化为“行动”的同时我们自身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我们的不足

今天我们汇聚经验,我们也寻找不足,通过评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呈现如下,予以共勉:

一、规范性方面:

会标还有不规范的地方,主标和副标的关系不清楚,主题和单位不明确。礼仪规范方面:队礼普遍不规范,老师学生敬队礼都有不规范的现象,队礼不规范显得队会不严肃;报告时动作不规范,辅导员回礼不到位;列队不规范,不美观,过于呆板;队歌的演唱还待进一步训练,高年级有些班级的队歌唱得还不准,走调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中队辅导员没有佩戴红领巾。程序规范方面:有的班级活动程序不流畅,前后连贯不自然,过于形式,象走过场;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单调,时间不足。(主题中队会的辅导员、中队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不明朗,人员可以兼职,中队长可以兼节目主持人,但角色转换要明朗。辅导员是主题队会的组织者、中队长是主题队会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负责节目的主持)。

二、教育性方面:

我们的节目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有些中队在内容上偏离主题、流于形式、喧宾夺主、重了娱乐、轻了主题,注重了形式新颖、没有恰当合 理的利用节目为队员开展讨论、探索、感悟、批评自我批评而服务,损失了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有效性方面:

部分班队的队员们搜集资料的面过于狭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造成活动教育意义不够深刻;活动气氛不够活跃、队员素养有待培养,队员表演后,其他队员没有给予及时的掌声鼓励;在活动中不能合理、恰当的进行指导,没有真正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真正意义,每一个辅导员老师当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就要把自己融入到活动中去,与队员们一起参与和互动,我们不仅是指导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我个人的收获

我感叹。少先队工作是一份用能力和爱心才能成就成功的事业,是否我们就只强调善于和能于就行了?我们(机制)对利益的尊重和赎犊,对心灵多元化的标榜和践踏,好像都影响着我们的揣度和付出,我们在调和“德育为先”的贯彻与现实“智育为先”的需求间的矛盾时是否影响我们“德智同行”的坚守,也许我们在“德、智”均衡发展的道路中自己都把握不准方向。

我感触。我们的(大、中)辅导员凡事着眼于平凡、对工作充满着爱;我们眼于关爱孩子的思想健康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成长;我们经营着只有爱才能经营成功的不平凡的事业。

我感悟。我们从事的少先队工作,为了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时刻准备着,我们在享受工作中坚守着用爱心演绎的人生信念,在坚守信念的辛勤劳作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并在分享喜悦中推动着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

我感动。我们的老师辛勤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奖;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时刻准备着都不是敷衍搪塞,人生的精彩是因为心足而存在,人生的幸福感是因为有不懈的追求而展现的。我们的老师正让我感动着。

我坚定。因为爱而走进,因为走近而更爱,我们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情绪,真挚的爱交融在课堂内外,为了孩子全员参与,体验快乐,孩子笑容洋溢的参与活动中的快乐是我们的幸福,把时间交给孩子实际上是把辛劳交给了自己,好像都是孩子在做,实际上是老师的心血在流,为了孩子在舞台的一分钟,我们老师做足了一辈子,我们在朴实无华中让学生彰显他们的纷繁精彩。有了这些,我坚信少先队事业一定蓬勃朝阳,学校发展一定欣欣向荣,我们老师也一定天道酬勤。对本次活动我总结为一句话: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完成了一系列事,培养了一群人,值!当然也辛苦了一帮人,这一帮人就是你、我、他——为共产主义事业时刻准备着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们痛并快乐着!谢谢!

如何评价一堂主题班会课

1,班会要有针对性,要能符合当下班里的实情进行。2,班会要有适时性,要及时地组织进行。3,班会要有实效性,要具有具体意义,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4,班会要有预知性,要提前做好准备,要预计到班会的效果,以及班会后该采取的行动及措施。

5,班会要有持续性,不是只开班会而已,而是要延伸班会的意义到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

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主阵地,班会课更体现出班主任教育思想、管理理念。本学期,我们将提高班会课的质量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抓手。前几天,初二(6)班的季凯老师面向全校开了一节题为《一路书香伴你行》的主题班会。27日下午全体班主任进行了评课,我很受启发,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进行主题班会的评课?

班会既然成为一节课,我认为也应有评价的标准和体系。根据班主任们的发言和自己的思考,我想,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1、主题突出了没有?

主题可以说是一节班会课的“魂”,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主题的,如果偏离,则是无效的。所呈现的教育素材和过程也应是围绕主题的,无论是小品还是竞赛还是演讲等,都应该是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学生形成某一认识、统一思想的载体。

2、班主任的主导性体现了没有?

有人说,班会课学生是演员,班主任是导演。我是基本同意这一观点的。但我不同意的是,班主任完全让学生去开主题班会,自己只是充当观众。正如一部戏,导演是关键,演员要按照导演的意愿来进行表演。班会课是不能缺少班主任的主导的。即使班主任不上场,也必须让人感觉到这是班主任的“作品”。

3、学生发展了没有?

无论班主任如何精心策划,班会课的教育目标还是学生。如果一堂班会课,学生只是演员,而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再诠释自己的角色,这堂课我认为还是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要考虑好过程、构建好平台、选取好场景,尽量地让学生这个“演员”更多地去体验,从而理解导演,甚至超越导演。

我也想,我们能够也做个改革。原来的班会课总结,通常由班主任去做,能不能改由学生去做。让他谈谈,这节班会课,我究竟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今天的观摩,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不论多么完美的课,总有不完美的地方。在这里,我也提点自己的小建议:

1、三年级的队员还是非常天真,充满童趣的孩子,我们在开展队会活动的时候,是否能从队员的角度出发,多增加一些充满趣味的节目,让队员们在趣味十足的节目中明白节水的重要,同时也感受到队会活动的快乐。相信通过此次队会,队员们一定会懂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滴自来水都是来之不易的,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珍惜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谢谢大家!

学校组织一次优秀主题队会观摩活动,我们全体班主任都参加了,听了这三节优秀队会,使我受益匪浅。

刘志勇老师的《养成良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这节主题队会开得非常篇五:团队赛课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 10月26日,我和几位老师一起观摩了由麻布三中林海燕老师执教的一堂美术课,收益颇多。特取其中一课进行分析,讨论,反思。如下: 林海燕老师执教的《瓷器风韵》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首先,林老师从备课、教具的准备来看,准备的相当充分,每个环节安排得有条不絮,丝丝相扣,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林老师语言幽默、风趣,课堂中随机应变能力强。导入时,用一段青花瓷的演奏视频做导入,这里的兴趣导入,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欣赏课,让人耳目一新。

一、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林老师采用了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初中美术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并符合时代和联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林老师带来了一个碗并让学生敲击用碗和青花瓷器的声音对比,再用课件展示了用青花瓷器的演奏场景,这样就准确抓住学生活泼、好玩、好动的心理,在活动开始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为整堂课的集中进行提供了一个前提保障;其二,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图片和视频资料大多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三,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教学设计的创新

林老师的这节欣赏课摆脱了一般欣赏课的教法—学生听老师讲的模式,使学 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对于一节欣赏课来说是非常难的,并且在这节课中安 排了欣赏课中甚少的技能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带动了课堂的气氛。也 使我们教师感受到了欣赏课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完美搭配。实现了美术课中的创 新,达到了新课程标准里的精神。三,认真的教学态度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林海燕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些许的不足

1、林老师对于问题的提出过于笼统,以至于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拿出一个盖着布的碗问学生:“同学们能看到老师手上有件东西吗?”是件什么东西?学生当时有回答毛巾的也有回答是抹布的,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是自己预期的那样,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了。另外林老师在敲击碗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声音。老师自己说是乐器,感觉学生既没有回答出答案,而老师说出的答案又很突兀,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所以在一节课中,问题的提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提的好,学生就能很快的回答出来,师生就能互动的很好。反之只会冷场破坏了课堂的有效进行。所以一堂课的设计,如何提问是关键,要设计出恰当的问题。

2、评价过于笼统,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应该选择丰富并且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语言进行评价,并且要有肯定的或鼓励的言语出现,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活动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作品,应该加入学生自评,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林老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只是单一的提问学生是使用什么方法去制作出来的,我想可以在造型上加以评价,这样可以更加的让学生懂得泥塑的趣味性。

3、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只顾到了一部分的学生,这可能和当时黑板所在的位置有关系,当一个男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由于上课过于投入忘记了叫他坐下以至于学生站了很久都不敢坐下,这个问题就说明了教师在上课投入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一举一动,并且要全面的照顾到学生。

上一篇:读《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有感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黎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