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标准化—总结!

2024-09-16

材料标准化—总结!(精选8篇)

材料标准化—总结! 篇1

总 结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以便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事务文书,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概括出来的结论)。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3.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内容格式要求

总结一般的格式为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

标题即总结的名称,有时可以将主要内容、性质作标题,如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时,在正标题下可以再拟副标题。如《我的思想总结——学赖宁的体会》。这里便是两个标题了。

前言。前言的写法多种多样,有的概述变化情况及主要成绩;有的介绍基本情况;有的概述总结的目的、方法等等。

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一般应叙述总结事件的过程、做法、体会、经验、教训,并且要作理论的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优劣,这是决定性的部分。

结尾或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表示自己的态度。

(三)文体格式要求

标 题 : 二号字,加粗,居中; 小标题 : 四号字,加粗;

正 文 : 五号字单倍行距(或小四号字固定行距值18左右,四号字为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署 名 : 小四号,加粗,居右。

(四)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材料标准化—总结! 篇2

1 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分析

我国烟草行业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卷烟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与其配套的烟用材料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烟草行业对卷烟产品和部分烟用材料实行专卖管理,即在众多烟用材料中除卷烟纸、烟用丝束、烟用滤棒为专卖品外,其余大部分烟用材料为非专卖品。1998年以前烟用材料标准数量很少,只有卷烟纸、烟用二醋酸纤维丝束和滤棒等6个产品标准,其他方法标准和计量类标准也仅有26项。一些烟用材料生产企业的领导标准化意识淡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标准质量水平不高,烟用材料生产企业间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平衡,烟用材料企业标准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基于我国烟草行业烟用材料非完全专卖以及烟用材料作为卷烟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国家烟草专卖局为解决烟用材料领域标准“贫乏”“无力”的问题,2003年下达了制定“烟用材料标准体系”项目计划(国烟科[2003]542)。烟用材料标准体系的建立,明确了烟用材料标准化发展方向,解决了烟用材料无综合基础标准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烟用材料领域的科学分类,层次规划,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有机结合。为卷烟和烟用材料产品的生产、质量检测、科研开发、卷烟产品减害降焦以及烟草行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几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烟用材料标准化管理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标准项目经费逐年加大,标准数量不断增加,检测仪器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2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应用

烟用材料产品质量决定卷烟产品的质量,满足烟用材料产品质量取决于烟用材料标准化管理能力和方法,烟用材料标准化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项活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对烟用材料标准化管理也一样,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都要运用全球普遍采用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挖掘出来加以改进而成,现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系统。PDCA循环理论适用于所有领域,熟悉掌握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提高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个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合格评定、分析改进,以及再修订标准的动态过程,从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周而复始地顺序运作,从而实现对烟用材料标准化科学管理,不断改进的目的。

2.1 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也称制定计划阶段,即建立烟用材料标准体系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制定实现目标行动方案。在制定烟用材料标准体系过程中,确保烟用材料标准体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协调性、预见性和可扩充性。烟用材料标准体系不仅仅把现有标准集成、汇总,重要的是要从烟草行业发展的角度,对各种烟用材料进行调研分析,使烟用材料标准体系门类齐全、系统成套,不但涵盖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以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而且还要包括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计划制定的标准,从而引导烟用材料发展方向,提高烟用材料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卷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2.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也称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实施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内容。YC/T195-2005《烟用材料标准体系》的发布,解决了困扰多年烟用材料种类不清、分类模糊的问题,收集了现行有效烟用材料标准57项,提出了拟制定标准62项,已成为烟用材料标准项目申报、立项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几年烟草行业按照烟用材料标准体系拟制定的标准项目计划,有章可循、稳步推进地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1年10月,烟用材料综合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行业内控标准及管理类标准数量已达到101项,比原来增加77.19%。

2.3 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也称合格评定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步骤,是提升烟用材料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标准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定哦检验的依据,任何产品只有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检验,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受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委托,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每年都要对卷烟生产企业正在使用的烟用材料,如:烟用丝束(醋纤丝束、聚丙烯丝束),烟用滤棒(醋纤滤棒、聚丙烯滤棒),卷烟用纸(卷烟纸、接装纸、成形纸),烟用包装材料(条盒包装纸、内衬纸),烟用胶粘剂(烟用水基胶),烟草添加剂(烟用香精香料)进行1~2次市场抽查,按照各种烟用材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合格评判,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督促烟用材料生产企业整改,保障烟用材料产品和卷烟产品的质量。

2.4 处置阶段

处置阶段也称持续改进阶段,是PDCA循环的升华阶段。《烟用材料标准体系》是一个指导性技术文件,是烟用材料标准化的一个近期发展规划。在烟用材料标准体系运行过程中,加强标准体系运行指导,采用标准宣贯等方式指导企业。另外,烟草行业近年来建立了标准复审制度,烟用材料标准由烟用材料分技术委员会,不定期组织专家针对到期标准或不适宜标准进行技术复审,广泛征求卷烟工业企业的意见,提出宜制修订标准项目,鼓励生产企业申报标准制修订任务,进一步完善烟用材料标准体系,今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根据市场需求,下达《烟用材料使用卫生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为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3 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展望

3.1 加强标准项目预研

过去对烟用材料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终端产品质量上,忽视了对烟用材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原材料及半成品标准质量的研究。近几年来烟草行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烟用材料终端产品、半成品、原材料标准的预研工作,为下一步制修订相应标准和制定烟用材料许可使用名单和/或禁用物质名单做技术储备和积累。烟用材料标准化研究的重点,要针对烟草行业发展,在具有引领、支撑作用和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的预研工作和相关国际标准预研工作,针对部分领域的关键性课题开展深入的前瞻性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为有效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对话与交流、为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等奠定基础。同时加大对烟用材料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监控,只有对烟用材料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严格监控,终端产品质量才有保障。

3.2 企业内控标准引领

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内部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而自行制定的标准,它具有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先进性;随时制定、发布、修订的灵活性;以及标准形式多样化的适用性。企业内控标准中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及限量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一流水平上,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烟草行业各类企业瞄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研制一批关键性指标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烟草行业各类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3 培养标准化人才队伍

烟用材料标准化人才培养,首先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标准化人才,做到各领域标准化人才协调发展。其次要制定有效的标准化人才发展规划,要积极引导烟用材料生产企业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业务熟练、认真负责、工作高效、相对稳定的标准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烟用材料标准研究和贯标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强化高素质、复合型骨干人才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努力培养一批熟悉专业技术、爱国爱岗、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标准制修订规则与程序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提升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满足烟草行业发展需求。

4 结语

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烟草行业要以《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为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为指导,依托国家标准,瞄准国外先进标准,有力支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标准化整体水平,要在烟用材料标准体系和烟用材料使用卫生标准体系的框架内,不断丰富完善标准化内涵,持续改进,在生产、使用、管理活动中达到最佳秩序。

摘要:本文介绍了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论述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对烟用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烟用材料,PDCA循环管理模式,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容整形:材料选择五大标准 篇3

第一,植入人体的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的。这包括材料本身和它所产生的分解产物,医学上叫降解产物。前文说到的“奥美定”,化学名为“聚丙烯酰胺”,危害就是其降解产物单体对人体有毒害。

第二,这种植入人体的材料必须相容性好。就是它的抗原性比较弱,没有排异反应,植入人体比较稳定。而现在不用说美容用的假体,就是肾脏移植和肝脏移植都有排异反应。

第三,手术时能比较方便地植入人体,如果出现问题或不想要时,又能干净彻底、一次性地取出。“奥美定”也违反了这一条。液态的“奥美定”很容易注射进入人体,但是一旦发生问题或是不喜欢塑造出来的外形,决不可能完全取出。

第四,材料的可塑性好,很容易让医生雕刻成他想要的形状。

第五,这种临床运用的材料必须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病例。我想,这13年,即1992年到2005年美国重新审查隆胸材料的13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定做了多项动物实验和小范围的人体实验。而我們国家这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官方重视。

可惜,目前来说符合以上五点的材料极少。

自身组织是最好的整形材料

任何人工材料都比不上人体自身的组织。因此,在手术中,首选的还是我们人体自身的组织,例如,人体骨、软骨、真皮组织或自己的脂肪等。

自身材料包括几类。第一类是自体脂肪,这点大家了解得比较多,主要是用来填充面部凹陷、细小的皱纹、鼻唇沟以及大众所熟知的隆胸、隆臀和丰唇。其优点就是上述的那五大标准,即无毒无害、相容性好、方便取材和植入、可塑性好和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实践。当然也有缺点,那就是自身脂肪的提供是有条件的,过瘦的人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自身脂肪。而且抽取脂肪时,会形成供区创伤。以隆胸为例,自身脂肪每次注入量应不超过80~120ml,过量容易导致脂肪液化坏死,使隆胸风险成倍增加,因而不能达到一次增大乳房的效果,而且由于存在着脂肪的液化及纤维化,故间隔1-3个月后,应再次注射,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

提供脂肪的供区部位最常见的有大腿、腹部和腰部,上述部位所提供的脂肪质量依次变差,即大腿为最优,其次为腹部,再次为腰部。

第二类为自体真皮组织。主要用途是用来充填面部较大的凹陷,如颞部、额头、下巴、鼻头以及面部不对称处。自身真皮的主要优点也是上述五项,除此之外,由于真皮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能形成局部体积,所以一次整形成功后基本没有后顾之忧,不像脂肪容易被自体吸收,需要多次充填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真皮在切取时会使供区产生明显创伤,而且一定会留下瘢痕。真皮的供区主要是下腹部、腋窝、臀沟、背部等不容易被留意的部位。目前自身真皮组织很少用于美容,用在整形修复手术中的机会比较多,比如车祸造成的外伤等等。

第三类是自体软骨。主要用途为隆鼻、垫下巴、眼窝再造、外耳再造以及阴茎再造。此类材料的供区部位主要是肋软骨,其次是耳廓软骨和鼻中隔软骨。

第四类是自身的骨。这类材料的用途比较少,主要用于隆鼻、垫下巴和阴茎再造。供区主要为肋骨、髂骨和腓骨。

自体软骨和骨的共同优点是能永久性与鼻部组织相融合,不会有排异反应,抗感染能力强;共同缺点是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手术水平、操作要求较高,同时,骨和软骨的采取和雕塑也需要有相当的经验。自体软骨与自体骨相比,由于前者的软硬度更接近于鼻背软骨,易于雕塑,所以更加普遍采用。

第五类是自身的黏膜。这类材料大家应该听说的比较少。我们的嘴唇、鼻腔、口腔中都有黏膜。黏膜主要用来修复唇、鼻腔、口腔以及尿道黏膜的缺损。供区主要是口腔和阴道,缺点也是会造成供区创伤。优点是可以修复同类组织。

最后一类是自身毛发。毛发的使用也较少听到,其主要用途是发迹再造、秃顶、睫毛、眉毛、阴毛等修复。供区当然是头发了,缺点是有一定创伤,头皮会遗留疤痕。优点自然还是那五个标准。?

总的来说,美容整形手术应优先考虑自身组织,其次考虑固体的人工材料,最后考虑液体的人工材料。

人工材料:充分了解?慎重选择

人工材料主要指的是医用硅胶。硅胶是一种具有固体特性的胶体物质,其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硅(mSiO2·nH2O)。硅胶的物理结构是有丰富微孔和高的比表面积,在吸附、干燥、物质的分离、提纯、高纯质制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它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结构的特性,硅胶在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如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用多久都不会变质;热稳定性好;硅胶具有刚性的骨架结构,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压强度;硅胶无毒、无腐蚀性,被美国FDA机构批准可用于食品与制药工业。

硅胶的颜色有白色、粉色、肉色、米黄色等,最常用的是肉色。按硅胶状态来分,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固体医用硅胶和硅胶囊。

事先塑成各种形状的固体硅胶可用于充填面部凹陷,比如鼻、下颌、额头、腹部、颧部和眉弓等部位。上述的优点五原则中除了相容性稍差之外,都具备。不过硅胶的排异反应比较小,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但随着工艺的不断进展和硅胶纯度的不断增加,它的组织相容性也越来越好,是目前相对比较安全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材料。需要特别提醒消费者的是,如果植入硅胶假体后出现了排异反应,应立即取出。

再说硅胶囊。硅胶囊的表皮为较软的固体硅胶,内容物为液态硅胶、硅凝胶、水凝胶及生理盐水等。主要用途是隆胸和隆臀。硅胶囊可以根据需要定做成不同的形状,外观一般为半球状、水滴形及解剖形等。它的优点是可以一次性达到理想的胸围或者是臀围;缺点同样是具有排异反应,而且难以抵挡外力的作用,因为要严防暴力和锐器的伤害。比如你开车,气囊没有爆,胸被挤压到方向盘爆了,这都会发生问题。

硅胶囊的工艺也在不断进展,现在的硅胶产品在密封性、防破裂方面已经比以前的产品有了大的改进。首先是硅胶袋的密封性比以前有了大的改进,硅胶袋里的物质分子已不会从袋子里面渗出来。其次,把形状做得较好,他们把以前传统的半球形变成了水滴形。因为正常的女性乳房实际上更像一个水滴。第三,为了防止意外破裂,他们把里面的硅油分子量调大了,加入了水分子,变成了现在最为先进的水凝胶。

材料标准化—总结! 篇4

二月份,行车二车间以持续推进四级量化监督检查、车间领导安全讲堂、节日期间安全管控、冬季四防、三大危险源管控、检修期间安全管理、现场标准化整理整顿等工作为重点,深入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取得良好安全绩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节日期间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稳定顺行 2月4日-10日,车间通过车间主任大讲堂的形式,对车间及相关方全体职工进行了节前安全生产教育。在安全教育活动中,韩凯主任针对节前职工思想比较活跃、精力易分散、易发生产事故的特点,深入剖析节前影响安全行为的八种情绪(低沉、兴奋、紧张、好奇、急躁、抵触、厌倦、自大等),引导广大职工淡化节日气氛,本着“为家庭负责和为企业负责”的原则,全心身投入安全生产,以个人的安全护佑家庭的幸福和企业的和谐景象。

节日期间成立节日检查小组,重点对人员安全作业情况、有无酒后上岗、劳动纪律遵守情况、标准化作业执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要求各班组长强化责任落实,及时召开好班前班后会,对班组职工的精神

面貌做出检查判断,对存在不安全行为的职工严禁安排其上岗作业。

节后,以保证“人员思想的稳定,设备运行的稳定、人员操作的稳定”为出发点,及时开展好了节后收心教育。

二、持续开展三大危险源专项检查,严控各类安全隐患 一是要求各班组要对现使用的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做到每班一检查,确保性能发挥正常。严禁岗位人员靠近煤气烘包区烤火取暖,以防煤气泄漏中毒等意外情况发生;二是结合年修工作,要求点检班在使用氧气乙炔前,对氧气乙炔瓶分置距离、回火器、防震圈、胶管等做出检查确认,保证氧气、乙炔使用安全;三是组织对起重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附件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标准进行了整改。

三、加强泰东相关方培训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行车二车间渣跨、废钢跨、新维修跨共行车11部隶属泰东资源利用分公司、泰东新兴燃气公司35名行车工负责操作,是一个比较大的和比较特殊的群体,抓好岗位素质培训、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培养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加强其他相关方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其他相关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其他相关方人员的安全健康,2月份,主要完成了对泰东相关方《其他相关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的教育培训,对各班次组织进行了考试检验,明确了炼钢厂对相关方的管理要求。并与泰东资源利用分公司、泰东新兴燃气行车工负责人签订了安全风险告知书,要求35名泰东

行车工写出了安全保证书和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书。

四、开展“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大讨论,发挥安全红线的警示作用

2月1日-10日,行车二车间按照我厂《关于做好2015年第一季度安全意识教育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了一次“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大讨论活动。本次大讨论活动从职工个人、班组、车间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每名职工围绕身边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表现逐一反思列项,班组汇总后上报车间。车间汇总整理每名职工的列项,经分析、分类、融合,形成了28项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表现,分别组织各班次职工进行了反思讨论,学习逾越安全红线的预防、处罚、教育等相应管理制度,发挥安全红线的警示作用,让职工做到“不越线—从不违规做起”。

五、严密部署,扎实推进设备年修工作

为做好本轮设备年修工作,行车二车间超前部署、认真策划,与检修中心及车体裂纹处理相关方提前沟通,多次召开会议确定年修项目、研讨检修方案、明确年修安全措施、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做到事前未雨绸缪。在检修过程中,针对每一检修项目,设定现场监督监护负责人,认真做好检修现场监督监护,及时制止相关方违规作业;认真做好动态危险源辨识,及时提醒相关方规避风险,确保人身安全;认真抓好检修质量跟踪验证,对不符合起重机技术参数要求的维修、安装、技改项目及时进行纠正,主要完成了4#车主钩卷筒更换、13#行车车体裂纹焊补等9项比较大的检修项目。

六、强化“冬季四防”工作,做到检查到位,防范有力 一是根据厂有关工作安排,继续推进做好“冬季四防”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结合每周专项检查情况、天气异常变化等,对各区域暖气片、疏水阀、水管、各行车暖风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二是结合冬季煤气管理特点,车间要求各班组组织开展了煤气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急演练活动,使岗位人员熟知预案内容、掌握了演练动作要领和逃生技能。

三是及时对厂房漏雨、雪点进行排查,对雨、雪天气行车停车位置作出具体要求,严防电气遇雨雪短路;对上下行车作出具体要求,严防滑跌伤人。

四是要求各班组每班要对各行车空调、暖风机的检查确认,为行车各班组及泰东相关方维修更换暖风机及电暖器5台,为作业人员提供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持续强化四级量化监督检查,提升量化检查效果

(一)持续发挥车间第一责任人、书记、区域工程师、班长、组长监督的作用,引导各层级在做好检查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强化监督责任的落实。车间对各层级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级监督一级,一级检查一级,对监督检查情况车间利用每天的落实会进行通报。

(二)对于在四级量化监督检查中,凡班组级未检查出而被厂或车间监督检查出的问题,一律考核到具体责任人。同时车间对各班组四级量化监督检查运行情况每月一评价,纳入月度安全醒悟班组和劳动竞赛优胜班组的评比,提高了各班组量化检查的实效性。

八、做好春节前的现场集中整理整顿工作

一是要求各班组结合现场管理标准化,按照“物必有位、合理美观”的要求,及时整改现场定置方面的问题,重点对存放于各跨区通道上方的备品备件、工器具等作出进一步规范,对存放于出坯一跨的电机等备件重新进行了整理;二是要求各班组对各自负责的值班室、卫生区严格按照“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要求认真做好了清扫清洁工作,消除现场管理死角和“脏、乱、差”现象;三是要求各班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行车车体、各通廊、平台、厂房结构上方是否存在浮置物、高空坠物等进行了专项检查清理;四是车间各领导区工利用每天量化检查时间,对各班组现场整理整顿情况进行了复查验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九、做好低产能状态下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的稳定顺行

为做好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安全形势严峻、炼钢低产能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的稳定顺行,车间研讨制定了《关于做好低产能状态下安全生产的实施计划》,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好了“两个原则”要求。落实好“安全管控不能放松、安全检查不能放松、安全意识不能松懈”的原则要求;落实好“充分利用不生产时段,抓好安全学习教育、现场整治、基础优化等工作”的原则要求。

(二)做到了“三个不放松”。做到思想上不放松;做到监督检查上不放松;做到考核管理上不放松

(三)抓好了“四项重点”工作。抓好低产能生产时期的管理优化工作;抓好低产能生产时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好低产能生产时期的深度检查工作;抓好低产能生产时期的安全环境提升工作。

(四)抓好了临时性作业的安全管理。进一步优化临时性作业的管理规定,强化临时性作业互监互保作用的发挥。强化动态的危险源辨识,严格落实临时性作业的管控措施,严格落实检修管理规定和要求。

十、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处置应对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在异常情况下应急反应和紧急处置能力,车间一是组织各班组严格按照演练计划组织开展演练活动,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够掌握演练程序及应急措施,演练后要做好演练评价记录并存档。二是要教育职工时刻保持戒备状态,按照厂突击演练检验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演练程序、措施组织好演练活动。车间对演练整个过程作出评价,对演练效果较差的班组给予考核。

标准化汇报材料 篇5

首先我代表杨家峪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评估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时代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我校抢抓机遇,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你的帮助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硬件设施进一步更新、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档次,社会反响不断增强,学校整体工作全面提高。下面就我校的各方面情况、各项工作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杨家峪小学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杨家峪村,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619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校学生547人,双轨制,12个教学班。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2人,男教师3人,女教师29人,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校级领导2人,中层领导4人。()年被列为太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标准化建设是学校内部一次深刻的变革,是经济推动政治的一次革命,是对过去教育的一次洗礼,为此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学设备的全面配套。试想有了设施设备一个学校没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作保障,没有基础,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没有底气,没有根基,无法让人佩服。有了设施设备,要管理要使用要维护等一切,会倒逼着你管理

上台阶,倒逼着教师的教学上水平。好处多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我区标准化起步之始,我们便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方案,积极和上级沟通,表明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并请领导来我校考察。不懈的努力终于挖来了理想的结果。我校被区定位第二批十所标准化建设,上下拧在一起,力量自会迸发。

(二)科学谋现代,尽善尽美

在我们拿到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实施办法的第一时间里,我便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该办法,动员教职工为标准化建设出谋划策。学校前后修改方案5次,在充分吸收全方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创建方案。从操场的规划到教师的布置,再到学校设施设备配置的件数,质量都作了科学的谋划。为保证全面实施,所有工作都落实到了人头身上,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要求,人人有责任,确保工作尽善尽美。

(三)倾全力,打基础,掌主动。

三、主要工作成绩及经验

(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前提。为此,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领导曾多次到我校调研,为确保学校建设,优先安排资金,努力改善我校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几年来,先后筹集资金近两百万元,增加学校设施投入,新建、改建校舍,2010年1月,学校彻底告别了校舍的落后境地。拥有高标准的教学场所、读书场所、活动场所。设有微机室、多功能室、仪器室、实验室、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美术教室、美术器材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少先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多种功能室。拥有完备的多媒体语音广播系

统。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先后筹集资金一百二十余万元,增加学校设施投入,增添体育、美术、音乐、实验等教学器材,以及图书、电脑等设备,不断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教育局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每年的督导,参与到学校的规划和管理之中,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真正使得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正是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倾全力的投入,改变了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现状,同时,规范了我校的办学,使我校能够尽快达到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四、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创办学校特色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基于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确定“国学教育”为我校的办学特色,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受到国学文化的熏陶。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比赛、主题班会、营造校园氛围等活动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的身心在读书中得到健全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国学》经典诵读,诵读课重在指导和学习新内容;

(2)在每天晨检上课前10分钟,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时间;

(3)每天午检上课前时间10分钟,练习书法;

(4)红领巾广播站每周组织一次国学专题讲座;

五、存在主要问题

(一)办学条件不够完善,缺少标准运动场地及美术、体育等专用教室面积不够。

(二)教师队伍特别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与水平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三)校园环境设施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四)学校的整体工作仍需加强。

六、今后工作思路

(一)制定规划,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政府部门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与条件。

(二)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努力办出适合农村实际、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的教育。

标准化车间汇报材料 篇6

——空压站创标准化车间汇报材料

中铝山西分公司氧化铝一分厂空压站

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空压站车间全体职工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指导,验收。在山西企业上下一心,为决战60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努力奋斗之时,空压站车间以创建标准化车间为契机,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人员、设备、生产、安全、工艺、基础管理等各项管理水平。严格标准操作、标准程序办事,开展环境整治和企业文化建设,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达到了“五化、四好、三无、二低、一团结”的标准化车间管理目标,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现将空压站车间创建标准化车间情况汇报如下:

一、空压站车间概况

空压站车间现有职工121名,分为高压站、低压站、CO2站三个运行工段及高压站电工班、CO2站电工班、钳工一班、钳工二班四个直属班组。

空压站车间担负着全厂的动力用风和CO2气体的供应任务,是氧化铝生产的“心脏”。主要设备203台,其中A类设备14台,B类设备183台,高、低压风与CO2管网8618米。房屋建筑、固定资产总值约6000万元。主体设备离心压缩机具有“大型化、专业化、转速高、压力高、精密度高”的特点。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与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及全车间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空压站车间紧跟分公司生产发展和创星达标的步伐,立足自身,锐意进取,已经达到了技术管理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标准化基本达标及三星级设备管理单位标准,车间党支部和团支部均已达红旗党、团支部。车间也多次获得设备、生产、安全管理优胜单位荣誉。

二、创建标准化车间情况 空压站车间2000年3月份通过了标准化车间基本达标验收,可以说车间管理工作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尝到了甜头,鼓起了向更高的目标----标准化车间冲刺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分公司标准化车间评定标准和分厂标准化推进计划,空压站车间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软件硬件一起抓”的创建标准化车间计划,组织召开副工段长以上的干部动员会,并通过班前会、黑板报使全体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了创建标准化车间的目的与重要意义。从领导干部到全体职工鼓足了干劲,坚定了信心,统一了认识,消除了畏缩情绪。职工发动起来后,车间领导班子加强了配合、协调和互相监督,形成了富有战斗力、团结的领导班子。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讨论,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服从、敬业、执著”的车间标准化管理理念。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确立了“抓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的管理思路,明确了管理方向和奋斗目标。

1、完善制度,一切行动有章可循

在标准化车间基本达标化后,车间对原有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标准进行了修订,高标准、严要求,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三项基本制度。同时将岗位工作标准,三项制度具体内容,点检、巡检标准以版面的形式在岗位工作桌面上体现,让职工随时对照标准规范行为。班前会、交接班实行半军事化操作,达到了“三必讲、四重点、五保证”,严格执行“七交五不接”保证了生产及设备运行正常。

2002年11月,在分厂党政的大力支持下,空压站车间率先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环境卫生、设备、安全等统计、分类、分配给每一位职工,加 强交接班,提高责任心,制定了工作标准、检查维护周期、保持方法、奖惩制度与挂钩分配比例。人人肩上有担子,车间领导及职能人员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各种会议力求简洁、高效,做到办事程序化。车间要求职能人员及工段对照精细化管理标准,每日一检查,每周一总结,每月召开一次精细化管理总结会,从车间、工段到班组实现了日、周、月工作标准化。形成了操作人员横向负责,职能人员纵向管理的新局面。2004年9月,车间自加压力,主动向国内外管理先进的企业看齐,将“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升华,提出了现场管理“6S”工程: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更加明确了现场管理工作的步骤、方法与标准,促进了车间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车间制定了合理,标准的分配制度,严格按照经济考核方案执行,以理服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激励为主,加强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工资、奖金、考勤”三公开,考核做到了公平、公正、合理,奖有依、罚有据,管理透明化,考核约束与加强管理实现了良性循环。

2、落实确认制,保证安全生产

空压站车间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特点,先后制定、施实了“四项确认”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四项确认制度”是:安全确认制度、开停车确认制度、检修确认制度、行走确认制度。领导分配工作时要想到安全、职工干工作之前要到好安全确认;开停车作业时,当班职工要进行认真、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并按要求填写开停车确认票,签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因为巡检不到位而发生事故,责任直接落实到人,避免不了扯皮、推诿现象;针对电钳检修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电钳检修时实行“检修任务单”和“检修安全确认书”制 度,对检修人员、内容、耗材、工器具、安全措施、现场卫生等内容分步确认,明确责任人,保证了检修过程安全、高效。当班职工每小时对运行设备进行一次巡检,巡检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行走路线对压缩机的油位、风压、油压等部位进行认真点检,并做好原始记录,如车间查出职工做假记录,按规定每个点给予10元处罚,保证原始记录反应的是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工段长、班组长,是职工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与模范表率,是落实各项制度的中坚力量,2004年车间创新地实行了“零隐患抵押”制度:每月对各工段、班组的隐患查除、整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奖优罚劣,在当月奖金中兑现,立竿见影。以此激励各工段长、班组长大胆管理,奋勇争先。

车间把抓安全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制定了多项安全管理措施,重新修订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继2002年11月全车间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后,于11月下旬实施了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把安全责任细化分工,落实到每一名职工的头上,职责明确、考核细化,形成了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全员关心的良好局面。车间已达《安全标准化车间评定标准》,对违章和隐患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快速解决,确保无违章、无隐患、无重大事故。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已达到了环境整洁化的标准,规章制度的落实,让工段长、班组长、职工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质量和责任心,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生产。

3、依靠科技服务生产

2004年,在山西分公司生产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车间精心组织、合理安排,1—10月份圆满完成高、低压风、CO2气供应任务,没有影响氧化铝生产,这和我们长期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车间两个QC小组每年针对生产、设备薄弱环节开展QC攻关活动,其中高压站QC小组的“延长高压机润滑油净化周期”及钳工班QC小组的“降低CO2站二期设备油耗量”两个QC成果分获分公司2002QC成果发布二等奖及一分厂QC成果三等奖,年创经济效益3万余元,设备运转率也得到了提高,QC小组注册率达到100%,计量仪表准确率100%,已达到《技术管理标准化车间评定标准》的要求;在高压站、CO2站加装油雾风机,彻底解决了润滑油的泄漏难题,且使油雾回收利用,年节约润滑油6800kg;采用北京新天天山公司的1596耐高温厌氧硅胶液体密封垫片,解决了压缩机中封面漏风难题;试用北京超声波水垢处理仪与水中填加缓蚀剂,使中冷冷却效果大为改善;采用东南大学杨建刚教授的椭圆瓦技术、转子抬高技术、现场高速动平衡彻底解决了压缩机振动及高压机系统检修难题;2002年4月压停一台低压机,仅电费一项每年可节约300多万元,在此特别感谢分厂装备科与分公司装备能源部。2003年10月14日经过分公司三星级设备管理验收,已达到三星级设备管理标准。

车间按照《三星级设备管理评定标准》的要求,认真开展设备管理创星达标活动,设备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压缩机运行稳定,设备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车间四个变配电所均达到“红旗变配电所”标准。经过认真整治,“三线”井然有序,分类摆放挂牌。尤其七配和一分配经过设备大修,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大为增强,同时经过环境整治,七配基础设施已达到一流配电室标准。成本费用控制方面,车间坚持力争节约的原则,针对生产实际和费用计划严格控制,坚持材料、备件、检修一支笔签字制度,加强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利用率,坚持随用随领,物尽其才,少领少备的原则,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降低库存。物料、备品备件领用、消耗手续规范,统计资料齐全,严格按分公司、分厂下发的消耗定额领用。每月召开一次由工段长以上干部参加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详细分析备件、材料、检修费的使用、消耗、去向、用途等情况,备品备件及材料费用的利用率得到加强,确保了成本费用不超计划,消耗费用有节约。在整体可控费用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车间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2004年1—9月检修费节约10424元,备件费节约52559元,三项费用共节约62706元。

4、紧抓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车间把职工技术培训当作大事来抓,车间职工人手一本培训本,每周由各技术人员出一道培训题,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试,同时结合每月一期的专题讲座和安全案例分析,给职工全面、高质量的培训。通过每周的安全、技术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水平和管理技能,进一步拓宽了职工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问题的立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快工段长、班组长由“苦干型”向“管理型”的转变,通过考核,现场操作模拟演练,现场抽查等多种形式,检查培训效果,职工整体素质大为提高,应知应会合格率达98%以上。

5、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保障。空压站车间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努力做好企业文化建设。车间十分注重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 锋模范带头作用,每一个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六个一”标准,自找差距,无私奉献,遇到急、难、险、的生产任务冲锋在前,为职工做表率。

对各部位环境卫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并进行物品摆放定置管理,大到机房、设备卫生,小到工具箱、门窗、桌椅、地面卫生都严格要求无浮灰、无油、无损坏,要求节假日跟平时一个标准;各工段的软件分类规范管理,一目了然;职工着装整洁,劳保穿戴符合“四紧”要求,即:领口紧、袖口紧、帽带紧、鞋带紧;接待来访和电话业务联系等均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大力开展“上安全岗、讲文明语、写仿宋字、干标准活”等活动,红旗青安岗己达100%;车间通过自身努力及寻求上级帮助等途径,绿化厂房及周边环境、更新空调、制作操作桌、更新操作椅,自己动手搞设备色彩化等,为职工生产、工作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

三、创建标准化车间的成效和体会

通过创建标准化车间,安全、生产、设备、技术及基础管理都得到了 加强,车间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1、理顺了管理秩序,车间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标准化。

2、领导的工作有目标、有思路;职工的工作有标准、有动力。

3、培养了团队精神,带出了一支团结、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和高 素质的职工队伍:各班组“三长三员”各负其责,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

4、加强了精细化、6S管理,理顺了管理渠道,明确了管理职责,环境卫生整洁、定置摆放有序。

5、责任、权利、义务更加明确,管理更加细致,考核更加透明,形成了“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 据可查。

6、加强了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确认制和“互爱联锁”的实施,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安全员”,为安全文明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7、加强了设备“三星级”管理:资料规范,零故障控制体系有效运 行,“查隐患堵漏洞”认真,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生产任务和技术指标控制更趋于优化并名列前茅。

8、规范了各工段的软件:各种记录、台帐、文件分类入盒,使管理工作更加有条理,落实更到位。

四、车间今后工作的发展思路

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是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把标准化达标的工作精神贯穿于以后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永不满足,巩固现有的劳动成果,借鉴国内外管理先进企业的经验,针对生产实际、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使车间各项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山西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再立新功!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光临指导、验收!

材料标准化—总结! 篇7

美国能源部前期举办的稀土矿产活动强调了与稀土材料相关的3个主要问题: (1) 开发新领域 (材料互换性) ; (2) 供应链多样化; (3) 减少、循环和再利用。与会者在讨论中表示需要制订一个标准来解决稀土生产过程和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这次会议于5月16日在位于华盛顿的ASTM办公室召开, 参会者来自政府、学术机构、行业和专业技术协会的利益相关方, 他们提出了包括稀土矿产的性能、生产效能和安全 (化学、物理、运输和处理) 在内的一系列潜在的标准议题。

来自行业、政府、学术机构、贸易和专业技术协会的30多名代表一致投票赞成制定新标准的工作, 确定的题目和范围如下。

题目:稀土材料相关活动

范围:这一活动范围包括推广知识、激励研究以及通过制定稀土材料标准推广技术。新技术委员会不得重复现有技术委员会工作。此分技术委员会工作应与ASTM其他技术委员会及其他有共同或相关兴趣的国家和国际机构相互配合。

与会者还提出了一系列潜在的标准议题, 它们最终可能成为实施细则或性能规范。这些议题有:

特性及替代品;

材料互换性;

回收利用 (标签一致) 、再利用和回收;

催化;

荧光、发光;

颜料;

保证有效生产的产品设计;

矿产的生命循环信息;

可持续性 (环境) ;

安全;

化学;

物理;

运输和处理;

术语;

关注产品和材料;

新使用:磁制冷。

这次会议的议题将在由ASTM国际标准组织和矿石、金属和材料协会共同举办的工作组会议上继续讨论。这次会议于2012年10月9日召开, 工作组会议主要针对以下问题:

(1) 为什么标准与稀土材料行业息息相关?

(2) 目前哪些标准应用于稀土材料行业?

(3) 未来各利益相关方应制定哪些标准以有效满足稀土材料行业的需求?

工作组会议议题如下:

特性及替代品;

关注性能和互换性、产品设计和纳米技术;

回收利用、再利用和回收;

关注生命周期和产品设计;

可持续性、环境和安全;

相关行业包括但不局限于:

能源;

电子学;

军事。

ASTM为美国及全球的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一个管理体系。一个行业的所有相关方 (生产商、用户、消费者、政府和学术机构) 共同参与这一信息的开发以确保所有的技术观点都被体现。ASTM力求确保所有相关方坚信其公平平等地参与一致性标准的最终制定。ASTM为143个制定多个行业的12, 000余项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提供领导和管理支持。

更多信息, 欢迎您联系ASTM中国办事处, 刘斐, 电话:010-51096033;电子邮件:fliu@astm.org

材料标准化—总结! 篇8

[关键词]工程材料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17-02

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为了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出的工程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由于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迫切需要改革。

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工程人才及其执业资格的互认都是通过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标准进行衡量的。2012年7月修订的新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明确工程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思想。为此,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目标等都应围绕着学生、围绕着能力培养来组织。

工程材料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构建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新要求,构建完整的机械类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一、工程材料的教学现状

首先,传统的“工程材料”课程体系是把材料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进行浓缩,在材料基础理论上提出了过高或过多的内容要求;在教学重点上,对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材料、正确应用材料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重视不够。

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赶课时,灌输多,学生理解掌握的少,特别是目前广泛采用PPT教学,短时间内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快,学生思维跟不上,未能真正吸收。

再次,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考前突击,为考试而考试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设想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之间距离较大,特别在培养学生从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和社会道德伦理等方面来对待工程技术项目的素质教育上还很欠缺。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工程材料课程教师不仅要传授材料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材料应用能力,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材料学教育,正确处理材料选择和应用与人类文明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材料。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和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观、教学艺术、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管理艺术均需与此相适应,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要紧扣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当淡化教材中过于深奥的理论,减少繁杂的公式推导,倡导“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理念,培育学生大工程观。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特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的新要求。为适应工程材料内涵的变化,对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增加了学时,同时还增加了功能材料的内容,并注意介绍与高新技术或产业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先进知识。此外,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失效分析的内容。

教学内容强调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要精心组织,讲深讲透,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例如:在金属的结晶一章,过冷是金属结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始终抓住“过冷”这一主线,将过冷和过冷度贯穿全章,使学生明确:只有过冷才能建立结晶的热力学条件,才能使已形成的晶核得以生成和长大;通过控制过冷度的大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性能。经过反复强调,学生就会认识到:结晶的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过冷;结晶的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满足一定的临界过冷度。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要面向工程实际,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设计、小组学习、项目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将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

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多,理解记忆困难,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综合采用启发式、导入式、问答式、案例式、场景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实现师生思维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和实验现象的结合。例如:结晶的概念及现象,学生在物理等教学中虽然已有接触,但一般认识不够深刻。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概念,根据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规律,可以首先向学生交代两个实验结果:一是不同冷速下金属结晶的冷却曲线,二是金属结晶过程实验观察结果。通过实验结果使学生掌握:1、晶胚和孕育期的概念;2、形核和长大的概念;3、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金属结晶为什么需要过冷?晶核是怎样形成的?是如何长大的?通过这样一些过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对结晶理论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再对结晶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这种由实验结果引出结晶理论分析的讲解方法,教师讲解较方便,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较好。

课堂讨论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绝好方式,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在工程材料教学中需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设专题讨论课。课堂讨论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提前将讨论的要求和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过程需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除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例如:金属的晶体结构较为抽象,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晶体结构,但若借助于各种晶体结构的实物模型,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就可以使学生对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有非常直观的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感知,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轻松愉快,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六)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和形式。基于“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了“闭卷笔试+实验环节+综述性报告+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模式。闭卷考试适当增加主观性、应用题试题比重。撰写综述性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这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过程,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述几方面是我们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新形势的要求对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认证标准明确提出工程教育应服务于社会需求,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构成毕业生工程教育知识能力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其改革仍需不断推进,这需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符合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教改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孙禺,孔钢城,雷环.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0-15.

[2]罗尧,马立红.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趋势、特色及启示[J].继续教育,2011,196(12):32-36.

[3]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4]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左芸]

上一篇:2023—2024年度学校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下一篇:乡镇新农保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