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理财

2024-07-07

依法理财(通用9篇)

依法理财 篇1

2011年XX县财政局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财政职能职责,以“依法行政、理顺规范、依法理财、制度管理”为指导思想来开展财政法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及各项法律法规,强化财政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保证了各项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贯彻实施。现将我局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行政执法、依法理财责任制。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行政执法、依法理财责任制落到实处的保证。年初我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了《XX县财政局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局各科室岗位的行政执法职责,经局党组统一审定后,由局各科室负责人对照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签定,纳入综合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程序。

为了使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我局还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行政执法公开制度、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执法廉政建设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工作有制度,有安排,行为有规范,保证了各项法律法规在我局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做好财政法制规划工作,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打好基础。

由我局法规科牵头,协调相关科室,认真总结,组织材料,顺利通过市局对我县财政“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同时完成我县财政“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对“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具体内容,为提高我局广大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构建法制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学习法律法规是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为了使全体财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办事,规范行政权力,我局多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以《宪法》、《预算法》、《会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采购法》、《行政许可法》为重点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组织大家积极参加法律、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答题活动。除集中学习外,还引导干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关政策法规,不定期的对全局干部职工学习财政法规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测评考试。

四、严格执行财政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依法理财 在我局各科室的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财政法规制度,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公正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执行公务、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利,公正履行职责,文明服务,规范办事程序和行政行为,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在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和确定各科(室)岗位目标责任时,重点强化了财政监管工作,强化了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了各科室的工作衔接职责,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收支两条线”等管理规定,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解缴力度,努力实现土地收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等各项强化措施。2、2011针对“依法理财”,重点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清理灾后减免政策执行期限后,恢复征收的相关非税收入工作程序。二是清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2011年共清理规范纳入预算内管理的非税收入2100余万元。三是严格按照税收征收计划,大力挖掘税收潜力。

3、财政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严格审核,精打细算,从紧安排,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压

缩一般性支出,积极调度资金,确保包括灾后重建等各项重点建设支出的需要。

4、一是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XX资金的监督管理。三是继续加强治理“小金库”工作。四是继续贯彻执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五是及时督促整改政府投资项目自查存在的相关问题。六是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七是加强XX县XX区建设资金监督检查。八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九是督促并协助相关科室开展各项专项资金检查。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举措

从具体工作上看、我局虽然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行政性文件的清理、管理、存档等程序上还不够完善。二是在部份行政执法的程序上还需要更加规范。三是对乡镇村级财务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还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计划在今后的工作,立足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强化管理手段,如一是制定相应地管理办法,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的抽查。二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对执法程序、执法案卷、执法档案管理等方面做的较好的公检法单位进行学习取经,借鉴先进经验。三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乡镇村级财务人员的法律

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

XX县财政局法规科

二0一二年一月

依法理财 篇2

《意见》提出力争经过五年左右努力, 基本实现财政法律制度体系比较完善, 级次有较大提升, 制度建设质量有显著提高;财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执法行为更加严格、规范、公正和文明, 法律制度执行效力显著增强;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财政法律制度执行监督进一步强化, 监督效能切实增强;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更加有力, 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律制度体系, 包括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国库及国债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推进税制改革, 完善税收制度;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 加强会计监督;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制度, 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法律制度建设质量。包括完善财政法律制度制定程序, 提高立法技术;加强财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公开和清理工作。进一步增强财政法律制度执行效力。明确财政重大决策范围, 通过规范的决策程序作出决策;按照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规范财政重大决策程序;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有效防范和控制执法风险。进一步提高财政法律制度执行的监督效能。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财政法律制度执行监督评价机制;加强财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制定财政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行政问责制度, 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重视财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继续推进领导干部法律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培训长效机制;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领导机构, 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议事协调工作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绩效考评体系;强化财政部门负责人作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把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与水平作为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厘清财政法制工作职责, 充分发挥财政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要加强财政法制干部培训, 建立一支懂财政、通法律、政治强、作风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采取各种有效形式, 不断创新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模式, 精心组织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良好社会氛围。

依法治国与依法理财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财政领域不断打出改革重拳,其中最引人注目之举就是通过了修订后的新预算法,为政府理财再立新规。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通过对政府如何取得收入、如何使用管理支出进行详细的法律规定,管住政府的“钱袋子”,进而将政府理财置于法律规范之下。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领域内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如部分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金额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处于隐蔽状态,各部门预算的透明度不够,政府综合财务信息缺乏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新预算法明确规定,今后将实行全口径预算,即通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四本帐”,将当下所有能说得出来、形形色色的政府收入全部囊括其中,统一于预算管理之下。此举意义与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有利于控制全社会的宏观税负水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仅以税收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仅为20%左右,但如果以广义的政府收入来计算,宏观税负水平就可以达36%,这其中的差距,主要源于在税收之外,一些政府部门还以“费”、“基金”等方式取得数额不菲的收入。考虑到现在社会对于减负的呼声很高,唯有通过将各类分散于各部门的财力统一起来,清理整并,同时加强财政部门的统筹调度,才有可能在推行税制改革的同时,不增加社会的负担,保持经济社会的总体平稳。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规范发债,这也是我国财政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的一件大事。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中,进一步对地方债的发行主体、规模、债务使用方向、风险预警、债务偿还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都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地方债管理中的种种乱象,有利于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并且要求预决算支出要公开到“项”,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甚至专项转移支付,也要按项目、按地区公开。力度前所未有,前景值得期待。

新预算法还提出,要逐渐建立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简言之,即要将政府的全部资本、负债等存量性信息体现在一个报告中,如此不仅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避免有些人的“财政幻觉”。在我看来,此举因为涉及到重构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而不失一个为今后全面规范政府财务的奠基之举。

依法理财之外,还要依法治税。在我国现有24个税收法律条文中,目前仅有《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是由全人人大正式通过的法律,其它均为国务院暂行条例。对此,业界早已诟病多年。目前至少在增量层面上,可喜的变化也正在发生,例证之一是全国人大和财政部门正同心协力推进房地产税和环境税的立法。另外,财政部门正下大力气清理的税收优惠,也有利于统一税收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更加稳定的制度基础。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加强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 篇4

王文童

2012年第5期 ——政治建设

加强依法理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设法治财政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财政立法,规范财政执法,完善财政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

这些年来,我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保障重点支出、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我省财政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省、市、县预算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短缺与浪费并存,财政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与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寻财政改革规律,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全面建设法治财政,大力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一、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的实践

近年来,湖北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通过“四个坚持”推进依法理财制度建设,建设法治财政,为深化财政改革、履行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创造了良好法制环境,财政法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省财政厅被财政部评为“全国财政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并作为全国财政系统唯一的代表上报中宣部、司法部表彰,并荣获“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一)坚持以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以来,省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细节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健全了全省财政普法依法治理网络,全省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均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和法制机构,在乡镇财政所设立兼职法制员。突出抓好财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建立了全省财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定期对财政干部开展培训,举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处罚法》等讲座20多场,参加培训4000多人次。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财政“五五”普法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支点。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省财政部门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法治财政建设之中,与促进全省财政行政执法机关公平、公正执法,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相结合,与严格财政规范性管理相结合。相继出台《湖北省财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规则(试行)》、《湖北省财政部门行政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试行)》两份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规范财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制度体系,并汇编成册供全省财政执法干部学习使用。出台《省财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考核细则》等6个配套文件,实现了“六个转变”:规范性文件由分散型管理向集中型管理转变,规范性文件制定由个别参与向广泛参与转变,由以政策把关为前提向维护和巩固财政职能方面转变,由规范性文件制定向监督检查执行落实转变,由事后补救向事前控制转变,由从单一管理向全面服务转变。

(三)坚持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支撑。省财政部门在推进依法理财,构建体系完整、配套合理、现实可行的财政法规制度中,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组织专门人员对财政执法依据进行全面梳理,逐项列出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等相对应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机构、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责任等执法项目96个,并编写成《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手册》印发全省财政干部。二是严格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湖北省财政厅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并组织人员编写了《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学习读本》,将执法责任制工作与财政管理制度相结合、与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保证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到实处。三是建立财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公开制度。明确要求涉及财政收支、财政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地方财政财务政策性规定的文件,都须经财政法制机构审核、会签和备案、上报、公开,同时,编“规”字号文件,确保财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统一性。四是建立“五个一”执法机制。即一个执法主体、一个管理机构、一个执法证件、一种执法文书、统一审核备案的“五个一”财政行政执法管理机制,有效减少了财政行政复议和财政诉讼案件的发生,规避了财政行政赔偿等行政执法风险。

(四)坚持以示范单位创建为切入点。全省财政部门上下联动,确定鄂州市财政局为全省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示范创建单位,在制度体系打造、运行机制建设、理财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涉及到财政体制、财政资金、财政管理等方面的9项目标任务,制定了8项保障措施,提出了示范创建工作具体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梳理了职责权限和执法依据。示范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新路径,彰显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在基层财政蓬勃的生命力。省财政厅认真总结鄂州示范点工作经验,出台了《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基本实现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财政规章制度更加完备、理财程序和行为科学合理、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有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环境改善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29项措施。

二、加快法治财政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并对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既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财政行政行为,又要根据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构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规范财政业务管理行为,做到财政行政行为合法有效、财政业务管理科学规范。

(一)进一步明确财政法治建设目标。建设法治财政,就是要努力做到:一是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基本相适应;财政对经济运行监测、评价、调控机制健全。二是财政规章制度更加完备。适应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财政部门规范性文件与财政法律、法规之间相互配套,各项财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理财程序和行为科学合理。财政决策和预算管理等理财行为依法规范运作,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基本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四是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有力。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体系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完备,政府理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基本形成。财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程序合法,财政监督全面、有效。五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环境改善。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和能力明显提高。

(二)进一步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立法法》等立法权限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财政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今后几年要重点加强财政支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制度,逐步通过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这些工作加以指导和规范,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强化财政法治建设措施。一是强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法制约束。坚持依法编制预算、依法审批预算、依法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编制符合规程的程序和要求。二是合理界定和调整财政执法权限。科学划分、依法界定和确认财政执法职能,明确和规范每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公开、公平、公正的财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保障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切实得以落实。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财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财政执法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财政执法过程中是否依据充分;财政执法过程中是否发生重大事件、事故;财政执法结果是否客观公正。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教育。结合财政工作重点和法律变化状况,科学确定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主题,采取知识竞赛、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重点宣传《预算法》、《预算法实施细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财政领域的法律法规,使依法理财成为财政干部的自觉行为;在财政内部,要逐步建立健全以法制机构为主导、以业务职能机构为依托、纵横交错的普法网络格局,将财政普法宣传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依法理财氛围。

(五)进一步加强财政法治监督。要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鼓励和支持市、县财政结合实际调整充实工作职责,强化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强化对政府采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以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执法监督。■

依法理财 篇5

依法理财试点工作

(作者:靖边县财政局 刘学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思想、理论和省财政厅、市财政局部署的依法理财试点工作任务,建设法制财政,推进依法理财,努力构建公共财政,切实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各项工作,县财政局把依法行政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依法理财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而长抓不懈。根据《陕西省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试点方案》和《榆林市财政部门依法理财实施方案》的意见要求,结合财政部门工作实际,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加强财政部门依法理财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任务和责任,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通过开展全县财政依法行政工作,制定本部门具体规划,着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促使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全县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力求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财政改革发展结合、与依法理财相结合,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和生态文明县建设的财政保障能力。

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指导思想

靖边县财政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试点宣传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培训为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系统安排、统筹考虑、学用结合、注重实效,不断增强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制理念和法律意识,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理财、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实力财政、效益财政、民生财政、法治财政、阳光财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组织领导

根据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精神,推进全县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全县财政法制宣传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全县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靖边县财政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米靖平,副组长:刘厚芳、孙山荣、杜文杰、鲍雄。领导小组成员由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税政股,抽调预算、国库、财政监督检查局等单位人员组成。杜文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依法理财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实施工作,为做好依法行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

为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理财试点工作。我局对现有的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整理后,编印一套《靖边县财政部门依法理财制度汇编》,指导和规范全县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并制定出下一步依法理财制度体系的建议和规划。以转变财政职能,履行财政职责,规范财政管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建立有关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四位一体”的税源监管机制和体系。着力打造“实力财政、效益财政、民生财政、法治财政、阳光财政”五大财政,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惠民补贴资金“直通车”等改革步伐,力争经过二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把靖边财政“打造一个制度体系,建立一个运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基本实现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化,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的总体目标。按照榆林市政府、榆林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组织机构班子,搭建工作平台,建立管理制度,设计监控流程,加强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尽快组织实施,力争在短期内建立起“税源清、税收明、税基实、税负统”的税源监管机制体系

四、统筹安排,科学筹划,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首先在《靖边报》、靖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办靖边县财政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宣传栏,刊 登《宪法》、《预算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依法理财工作动态等。以宣传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规划实施“百年战略”,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制作县委、县政府、县财政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改革创新的宣传电视专题节目或公益广告,并全年在靖边电视台滚动播出。在县政府、县财政局门户网站专门开设靖边县财政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有关工作解读栏目。在县财政局办公楼电子显示屏全年滚动播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宣传标语口号。采取召开研究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进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财政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举办财政法律知识图片展览、法制专栏、知识竞赛等宣传形式的活动。积极参加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县法制办等部门组织的各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宣传培训活动。力争通过市财政局法规处协调,邀请市财政局、高校调研组专家教授来我局举办一期《科学发展与依法理财》专题报告。其次加强规范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审管理,严格预算执行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审批制度,规范部门收支行为,实现部门账户年底零余额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实现项目库管理制度;继续加强财政支出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继续清理整顿各类账户,规范资金拨付渠道,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健全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体系内集中支付。强化财政资金的风险意识,达到县委、县政府要求财政部门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的要求。全面开展实行惠民补贴资金“直通车”发放。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各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补贴、城乡低保、优抚救济补贴等惠民补贴资金等,由财政部门按照相关程序,委托代理银行直接兑现到享受补贴对象的手中,确保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加强各类非税收入管理,加大收缴力度。严格执行《榆林市级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理顺出资人关系,确保国有资本收益足额缴库。县级土地出让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以及处置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最后全面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确保政府采购规模较快增长,以制度建设推进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充专家数量,做到科学管理与使用专家,加强对政府采购日常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使政府采购工作更加“公平、公开、公正”,规范采购操作程序。充分发挥财政综合职能作用,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统筹各方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县本级各类资金与中省市专项资金对接捆绑使用,集中用于经济社会重点项目建设;创新理财观念,放大财政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尽财力可能扩大政府融资规模,提高政府融资贷款的使用效益;通过财政与金融、社会资本的有益对接,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投入,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职能。

五、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

县财政局各股室、单位按照《实施细则》中具体要求进行自查考评,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新要求、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职能变化,重视制度建设,结合机关作风建设、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建设等工作。县财政局组成检查组,按照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考核验收标准对各股室、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做出考核和评价,总结试点经验,奖励试点工作中搞得好的单位;制定规划,巩固试点成果,并将试点成果用制度的方式予以肯定。根据全系统自查、检查的情况,认真总结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巩固试点成果,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责任,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大法制监督的力度,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财政改革和各项工作当中。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摸索出切实可行的经验,探索出高效便捷的路径,促进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六、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的开展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篇6

以拉小学,位于以拉村东面。学校占地面积 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24人,在校学生550余人。

我校在依法治校理念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开展建章立制,规范办学,民主管理,师生权益,法治建设等工作,构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现就我校依法治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领导,有力突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成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依法治校工作。几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部署、协调和督查落实等。法制办公室的设置,推进了依法治校,实现了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解决了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聘请大槐树派出所副所长为法制辅导员,为我校的法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二、依法建制,以制治校,规范学校管理

我校重视学校章程制定工作,组成了专门起草小组,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将章程草案印发学校。

三、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监督机制

为使学校的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完善了校委会、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机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学校充分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的权利,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规章制度等重大决策以及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而每年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更是成为教职工当家作主、依法维权的大会,深受教职工的肯定和欢迎。

坚持开门办学,积极吸纳社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始终坚持校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以校务公开栏的形式及时全面地将学校各项工作情况和涉及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示,并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校还以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保证联络渠道畅通,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值班领导接待日制度的实施,不仅成为开门办学、民主监督的窗口,而且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架起了沟通互助的桥梁。

四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依法指教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严格执行上级要求,无乱补课、随意停课调课、无乱征订、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通过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等多种形式,设立社会监督员,定期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规范的办学行为,严格的制度约束,人文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我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铸就了“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五、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处处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科研条件,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与培训,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聘任和职称评定,严格遵循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相关制度,整个评定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1、学校依法聘任教师,按规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

2、保障教师应得的福利待遇、工资足额发放,保证教职工的婚假、产假等。

3、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聪明才智,真正做学校主人。通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交提案,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4、建立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为了让教师心情舒畅,对学校不合理、有损教师权益的事进行申诉,校长要随时接待、受理。对提案在教职工大会上作公开答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全校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树立了良好师德形象。

1、学校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准讽刺、挖苦、污辱学生等。

2、学校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利,保证任何教师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歧视学生、不准以任何借口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能剥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权利。

3、不许向学生乱收费,对乱补课、乱定学习资料的教师进行举报,如果查实,学校要进行公开处理,所以,我校无乱收费现象,接受群众监督。

4、建立并实施学生安全和伤害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能妥善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家长要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要落实治安保卫、防火、防盗等工作,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5、建立并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校设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烦恼,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为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逐级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依法履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建立健全了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增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为进一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教师和学生申诉制度及教师和学生申诉办法,为妥善处理师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纠纷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校园的和谐,为师生维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1、加强法制教育学习,使师生做到知法懂法

建立了教师学法制度和普法考试制度,制定了教师学法计划,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并定期参加法律知识考核,教职工的学法参考率和普法合格率均为100%。

把学生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课时、教材、师资、考核“四落实”,保证了学生法制教育的学习效果。

充分发挥校外法制辅导员作用,共同做好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警校共建”活动从2000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学校的校外法制辅导员经常深入学校开展法制讲座,指导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印发法制宣传资

料,开展“带法回家”活动,让学生把法律带回家和家长共同学习,提高法律素质。

2、丰富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守法用法自觉性

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素养,增强师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利用班队会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学法用法主题班队会;坚持办好法制教育手抄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七、彰显校园民主法治文化建设

在努力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我们充分重视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

依法理财 篇7

一、首先乡镇财政人员应具备依法理财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乡镇财政人员是依法理财的主体,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具备依法理财的能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建立牢固的思想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镇财政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及近期中央的重大经济工作部署,特别是与财政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深刻把握乡镇财政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务求在思想及认识上有新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政治的高度看待乡镇财政工作,为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熟知财政法律法规,练就“硬本领”

乡镇财政人员要经常学习《会计法》、《预算法》、《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夯实法律法规功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理财贯穿于乡镇财政工作的始终,确保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践行宗旨,深化服务,提升“软实力”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财政干部,要时刻牢记“服务”是财政人员工作的灵魂,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为国理财,为民服务”是财政人永远的宗旨。在新的形势下,乡镇财政干部始终要做到宗旨在心,情系民生,立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饱满的奉献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架起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永恒的桥梁。

二、乡镇财政人员要找准依法理财的方向

(一)培植税源增收入

作为乡镇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乡镇财政尤其是财政所长应建议乡镇政府把经济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乡镇财政在财源建设上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须有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一方面,协助乡镇政府认真论证,分析地域、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和招商引资力度,变资源优势为财源优势;另一方面,应抓住目前推进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为乡镇争取项目资金,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支持和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聚集,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乡镇财政提供新的不竭的财源。

(二)强化支出抓管理

乡镇财政要协助乡镇政府按照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整合财政资源,统筹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优先保证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量力而行地安排项目支出,绝不搞“形象工程”。同时,帮助乡镇政府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尽量堵塞开支环节的漏洞,不断完善支出管理,力争做到“支出按预算、开支按标准、审批按程序”。

(三)健全监督建机制

乡镇财政要协同乡镇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乡镇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分类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尤其是对惠农强农及民生工程资金的监管,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同时乡镇财政自身也要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岗位责任制,并对人员定期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形成依法理财的全面监督体系。

(四)立足岗位讲奉献

乡镇财政的特点就是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工作任务纷杂繁重,所以首先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牢固树立依法、为民理财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更多地照耀农村,润泽农民。

(五)为民服务求质量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乡镇财政人员应该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始终记住:我们财政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政府机关的窗口,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特别是涉农补贴工作人员,能办的事,抓紧时间办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一时办不好的事,也应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给人民群众以好的印象。提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努力营造一个亲切热情的服务环境。同时利用宣传栏,公开工作职责、办事流程等,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通过上门、走访、设立咨询台等形式,主动灵活地做好服务,方便人民群众,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准确把握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乡镇财政的依法理财水平,不断加强乡镇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综合管理职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乡镇财政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冯世斌.乡镇财政应当依法理财[J].审计文汇,2001

[2]李炳军.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职能建设[J].安徽财会,2006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 篇8

经过25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有残余。

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是这些领导干部不懂法吗?不是!从1986年至今,我国连续实施了5个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一直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各地也都推出了诸如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各类法律知识竞赛等措施,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说“不懂法”只是一种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在他们眼里,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百姓的工具,而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依长官意志执政天经地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走向法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主管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无视法律,甚至违法,其危害程度比普通公民违法要严重得多。

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

将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不仅仅是让他们知悉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约束手中权力,自觉践行依法行政。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尊重法律的神圣。如果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就算百姓守法,久而久之法律在群众心目中也会失去尊严,甚至出现信暴力而不信法律的恶果。只有让领导干部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没有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手中的权力,才不至于总是习惯依靠长官意志和简单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敬畏法律的威严。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责任,缺少有力的约束和强制,违法成本过低,甚至用权可以抵罪,敬畏法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只有对领导干部的违法滥权行为真惩处、真治理,让他们权衡得失,放弃侥幸心理,才能杜绝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扰法。

依法治国当自依法治“权”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今天,加快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在领导干部中培养“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确已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当务之急。

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教案 篇9

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一、教学设计思路: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依法治国”“宪法”已经不再陌生,已经

有了相关内容的零星的记忆,因此,对于简单的重复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并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深化,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五大版快:观察与思考(引出课题)-----理性剖析(回归教材)-----《话说宪法》(深化、提升)------事例分析(政府依法行政意义)-----作业展示(践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及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四、教学设计:

导入:观察与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43课本材料:法制建设巡礼。

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

(2)我国实施的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引出课题。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

教师介绍“人治”和“法治”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依法治国”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并提问:(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

(1)、什么是依法治国(板书)

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以下内容: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治”的含义、所依据的“法”是什么。回忆初二思想品德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并出示A、今日说法-----“孙志刚案”始末,请同学围绕着“违宪审查”这个中心,谈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B、阅读感悟-----阅读课本P48(我国宪法第四次修订内容)相关链接,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宪法的修订程序这么严格?为什么要做以上这样的修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宪法修正的内容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并通过选择,让学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生理解“十六字”的要求。

(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板书)

学生通过自学理解。

承转:我们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

教师提问:我国政府的性质?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学生看书P46-47

(1)我国政府的性质?(板书)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板书)

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举例说明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板书)

采用事例教学法,收集政府不依法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案例:湖南嘉禾事件、温州“效能革命” 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承转: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展示作业:《意见书》,对小组进行评价。

板书: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

(1)我国政府的性质?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练习:温州市长专线自2005年1月1日,改号“12345”开通以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来话26972件次,其中投诉举报9975件,已答复和办理8876件,总办结率89%,并开展领导接听日48次,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据此回答:

1、让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交流,主要体现了(A)

A.政治文明的进步B.物质文明的提高

C.法律意识的增强D.道德水平的提高

2、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并来电投诉,这主要表明

(B)

A.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B.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3、下列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②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④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B)

A.(1)(2)(3)B.(1)(2)(3)(4)

C.(1)(2)(4)D.(2)(3)(4)

4.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C、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五、附录:

1、“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

3月17日,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大学生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逛街时,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月18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3月20日死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事件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事亦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此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涉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3名在此案中渎职的工作人员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

三位博士上书的主要内容及媒体的相关评论集中在三点:

一是收容遣送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应予废除。

收容遣送制度使得民工、流浪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身自由极易受到侵犯,有违法治精神。从依法治国的精神出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制度不应长久存在,对收容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范围作不适当扩展的越权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即使是出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也应该重新依法制定相关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如果民工在城市中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按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而不应当用强制的方法将其送回户籍所在地。

二是《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应予改变或撤销。中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立法法》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而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收容遣送办法》是1982年制订的行政法规,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相抵触。《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于“超越权限的”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可见,《收容遣送办法》属于应予改变或者撤销的行政法规。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三位公民依法“上书”,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意识增强的表现,对启动违宪审查制度有重要意义。从法律逻辑上讲,既然赋予公民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该项权利就应当有法定的保障。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对该建议进行研究并给予

答复,是法律上的当然义务。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并将审查结果及时通知建议人和媒体。

因《立法法》并未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以及回复时间、期限等作出具体规定,三位上书人一度深为担心建议书会因无法启动审查程序而被无限期搁置。但日前有消息说,此份建议书已经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办理之中。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只要办理过程启动违宪审查机制,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来源:《瞭望》周刊)

2、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第一次:(1988年)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次:(1993年)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第三次:(1999年)主要有六处修改: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至三十一条,共有14条,涉及13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第四次:(2004年)主要有十三处修改:.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组成的规定;将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增加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3、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湖南对嘉禾事件处理结果(节选)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意湖南省对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建设中违法违规有关责任人所作出的严肃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湖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责成有关方面按规定程序撤销周余武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撤销李世栋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并依法撤销其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给予李水福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引咎辞去中共嘉禾县委副书记、嘉禾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职务;给予中共嘉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贤勇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给予雷知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嘉禾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城关镇党委书记职务。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做出决定。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问题,将由有关部门继续调查处理。

嘉禾被捕拆迁户获得国家赔偿(节选)

时间: 2004-06-02 10:12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曾鹏宇

备受媒体关注的“嘉禾拆迁事件”日前又有新进展,记者6月1日获悉,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日前派出律师赶赴嘉禾,向当地拆迁户提供法律援助;5月31日上午,两名律师代表三位因反对当地政府强制拆迁自家房屋而被捕的拆迁户向当地有关部门递交了国家赔偿要求申请书;结果有关部门在一天后就将全部赔款送到拆迁户手中,赔付金额约每人1700元人民币。

4、“效能革命”在温州

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 张和平马玉瑛 朱立毅 编辑 陈晓明 监制 何玲玲

2003年夏,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风暴席卷温州。

这是一场特殊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机关干部,革命的对象也是机关干部。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之宣称为:“效能革命”。

“效能革命”如何实施?温州市决策层同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他们“切口小、挖掘深”,先从小做起,从易做起,从“底线”做起。为此,实施广大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可操作的“四条禁令”,其中也包括 “工作日午餐禁酒令”,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易导致办事拖拉、态度刁蛮甚至误事。当“四条禁令”一铺开并为广大干部所接受,温州市决策层即有步骤地将“效能革命”引向规范,实施以制(度)保禁(令),建立“效能革命”的规范机制,这些制度就是:办事公开制、“窗口式”一次性办理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类似演员A、B角接替制)、办事时限制、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与此相“咬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制订了机关效能监察制度、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开展“效能革命”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温州共辞退机关工作人员29人,撤职或降级、降职29人,行政告诫90人,此外还有260多人被通报批评……

(2005—2006)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项目名单

(共14名,排名不分先后)

河北省青县县委:“青县村治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公众全程监督政务

安徽省芜湖市政府:“政府利用网络实行政府与市民互动”

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效能革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政府:淮海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教育券制度”

北京市大兴区妇联:“巾帼维权岗”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服务承诺制

浙江省武义县委县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

湖北省秭归县政府:杨林桥镇“撤组建社”村民自治新模式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委乡政府:“八步工作法”

教学反思:

1、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很好体现了情感教育

2、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上一篇:职业安全培训心得下一篇:习惯与未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