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军

2024-07-25

依法治军(精选7篇)

依法治军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1]同时, 强调军队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对于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从严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精神实质

(一) 依法治军的含义

依法治军是集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它将党关于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使党的领导同依法管理军队相统一。我国宪法和国防法规定了军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坚持依宪治军的原则, 形成良好的法治状态,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依据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要用科学、严格、稳定的法规制度覆盖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 做到有章可循;用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法规制度规范部队的各项建设;用法治手段保障全面加强武装力量的建设。

(二) 从严治军的要求

依法治军, 体现了治军方式的转变, 用法律方式确认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但并不能完全体现治军的全部, 还要注重从严治军。从严治军重在“严”。严是服从客观规律的严, 《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中讲求“国容不入军, 军容不入国。”所依据的正是“在军抗而立, 在行遂而果”[2]的军事活动区别于一般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严是与宽辩证统一的严, 《孙子》尝言:“卒未亲附而罚之, 则不服;不服, 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 则不可用也。” (《孙子·行军篇》) [3]已具备了朴素的宽严相济管理思想, 值得我军借鉴以提高从严治军的科学化水平;严是自觉基础上的严, 朱德同志在《论解放区战场》中明确指出, “我们主张极其严格的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 这个纪律是建筑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官兵一体服从纪律, 绝无例外。”[4]

(三) 两者的辩证关系

依法治军和从严治军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整体, “严”是治军的核心, “法”是“严”的标准, 其关键在于“治”, 以使我军秩序运行。

1.“法”为“严”提供了执行的标准。

胡总书记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同样, 我军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特征, 这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军官兵的行为规范。这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一个可溯源、可传递的标准体系, 是“严”的依据。

2.“严”是“法”的尺度。

首先, “严”是立法尺度。要严格按照客观规律, 以严谨的态度, 制定严缜的法规法条, 以确保所立之法能反映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规律与广大官兵的利益。其次, “严”是法条传递的尺度, 要以标准溯源的精神, 建立严密的从基本法到标准法再到各项规章的传递体系, 确保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信号没有末端衰减。再次, “严”是司法的尺度, 要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1]的精神认真学习法规, 严格执行法规, 自觉维护法规。

3.“法”与“严”的辩证统一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其中重要一方面是“治”, 即管理科学有序。“法”与“严”达成辩证统一, 可以确保秩序建立严合于客观规律, 秩序运行严合于客观标准, 在处理好各个不同单元的利益关系时, 能够达到善治、和谐。

二、科学治军的有益探索———学习借鉴外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做法

放眼世界, 主要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强调通过法律确认和贯彻国家意志, 一切军事组织、军事关系和军事活动都被尽可能地纳入到了法制轨道。他们依法从严治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度重视军事法制建设

发达国家为防止军队失控, 确保国家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大多立法规定实行文官统领军队的制度, 武装部队从最高统帅到国防部甚至军兵种部的部长多为文官。由于高层文官经常随政府更迭而易人, 要保持军事战略和目标的连续性、军队建设的稳定性, 必须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如英国1689年通过的惩戒军队犯罪的法律《兵变法》, 几经修改, 沿用至今。

(二) 注重体系和机构的健全

军事法规是治军的依据。美、日、英、法、德等国已建立了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构严密、体系完善的军事法网络。而且, 这些国家的军事法规规定详细、可操作性强。如日军的条例对军人休假事宜作了详尽规定, 包括批准军人休事假的16种情况和每种情况下的天数。

(三) 注重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执法系统一般包括执法服务系统、行政处罚制度、军事司法系统和执法监督制度等。军事法规一经颁布, 即具有法律效力, 任何单位和个人只有遵守的义务, 绝无违反和更改的权利。如美国国会1986年通过决议, 规定美国的军官限额为30.2万人, 军队如欲增减一名军官, 均须经国会批准。一些国家的军队还经常组织法规考试, 把通过军法考试与个人利益挂钩。如英军、日本自卫队提升军士、军官都要进行军法考试, 合格者方能晋升[5]。

三、着眼未来的强军之策———深入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要求

(一) 要更新思想观念

军队越是现代化, 越要求我们树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观念。

1. 树立治军必须从严的观念。

一支现代化的军队犹如一部结构复杂的大机器, 要成为组织严密、协调一致、运转自如的整体, 必须通过法规制度对其实施严格正规的管理。军事法规既是军事变革成果的反映, 又是军事变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法一经颁布, 就对全社会和全体军人具有统一的指引、评价、调节和制约作用, 任何人不得违反, 违反了就要受到制裁。

3. 树立依法办事观念。

不论办什么事, 都要依据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工作范围, 要依据法律法规的精神来办。这是法治社会的最基本的行动准则。

(二) 要完善法规体系

“治军先治典”。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首先要有法可依, 建立完备、科学的军事法体系。这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前提和基础。三十多年来, 我军在军事法制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尤其是在指挥领域, 需要做的工作就更多。如在海湾战争中, 美军通过《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加大联合作战总部司令官的权力, 减少他们至总统之间的指挥层次和加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作用, 加强了各军种联合作战的能力。我军今后的军事立法工作应着眼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紧紧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条主线, 统筹规划、重点推进,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6]。

(三) 要创新执行机制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有法不依, 法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法制建设就无从谈起。军事执法是军事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 也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创新执行机制, 真正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

1. 各项工作都必须体现法制的需求。

逐步将必备的法律知识列入对各级官兵的各类选拔和晋升考核、考试中;在各项工作检查中增加执法内容的检查评比标准, 提高依法治军的地位。

2. 建立法规制度审查机制。

要在各项工作中建立法规制度审查机制, 努力使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决策及行使权力等方面都要依法和受法的制约, 使军事法规成为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法。

(四) 要营造环境氛围

“法律需要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而法律信仰来源于良好的法治氛围。我们必须积极营造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良好氛围, 才能真正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方针。

1. 通过严格执法营造氛围。

军队各级领导机关的指挥、管理、保障等执法活动, 既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的实现和实施过程, 更是营造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氛围的关键过程。各级领导机关通过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中作出榜样, 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良好氛围。

2. 通过自觉守法营造氛围。

让全体官兵知法守法, 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官兵依法管理好了自己的事情, 才能有力地推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在军队各项工作中的有效落实。只有抓住了这一点, 才抓住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根本, 才抓住了人心所向与战斗力生成的核心因素, 才可能全面推进部队建设, 高标准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是我军治军方式由注重经验向依法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 作为治军方式的一次理性选择和创新, 顺应了新军事变革发展的潮流, 又结合我军的现实和实践, 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点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因此,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必将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必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7-02 (2) .

[2]骈宇骞, 李解民.武经七书[M].盛冬铃,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7:154.

[3]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 1999:203.

[4]朱德.朱德军事文选.论解放区战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7:523.

[5]李东航, 陈小菁.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体现依法治军[N].解放军报, 2011-02-25 (7) .

[6]赵东斌.西方国家怎样依法治军[EB/OL].http://www.jcrb.com/n1/jcrb249/ca146394.htm.

依法治军 篇2

在新形势下军事变革大背景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一种共识。通过本周的学习,我对我军正规化建设、科学发展,有了一些认识。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岗位的准干部,我感到贯彻条令、从严治军与我息息相关。下面就来粗浅谈谈认识:

第一,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依法从严治军,条令条例是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根本依据。只有按照条令法规抓落实,做到严之有据,才能确保部队各项工作真正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严治军并不是盲目的“严”,更不是随心所欲的严”,而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强调从严治军,就是强调以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为依据规范部队的行动,强调依法制定工作规划、依法开展教育训练、依法进行工作指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依据条令规范的“从严”,才是严之有理、严之有据的真正从严治军。

第二,干部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战士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看你是否能为人师表、能否给部属做好样子。干部模范作用好,战士就会听话服管。反之,干部说一套,做一套,道理讲得再好,战士也会反感。时下有的干部光说不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战士很有意见。因此,从严治军,带兵干部必须带头遵章守纪,不搞特殊化,凡是要求战士做的自己首先做好;凡是要求战士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属。

第三,着力提高素质。从严治军有赖于官兵素质的提高,管理者能力素质不高,瞎严乱严,方向就偏了,效果自然不会好。要做到依法从严、科学管理,就必须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一方面要强化新条令的学习贯彻,切实掌握新内涵、新要求,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搞好从严治军集训,一层抓一层,通过集训进一步学条令、理思路、听辅导、搞交流,全面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

第四,根本在于提高战斗力。依法从严治军,不只是为了安全防事故,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不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更是为了提高部队建设的质量效益。因此,我们在落实从严治军方针的过程中,应该把形式与内容、目标与过程、动机与效果很好地统一起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基础、管长远、重实效上来。如果把从严治军单纯看成防事故保安全的一种手段、一项工作,那就有失偏颇,就会导致部队走入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的消极保安全之中,部队建设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

依法治军 篇3

关键词:十八大;依法从严治军;强军

党中央除了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依法从严治军这一理念之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对广州战区视察的时候,也反复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近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愈发严峻,而只有做好军队的建设方能有效保护我国的诸项核心利益。目前,依法从严治军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强化军队建设的基本目标。如何推进依法从严治军无疑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课题。那么,究竟如何推进依法从严治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若干看法。

一、科学的构建具有特色的军法体系

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搞好军队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的军法体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军事立法并不是十分科学,所构建的军法体系也不够完善。这一点对于推进依法从严治军的进程过程当中也是一项重大阻碍。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目前必须要尽快完善军事立法,构建起更加科学、完善的军法体系。笔者认为,我国在完善军事立法的过程当中,必須要始终以《国防法》以及《宪法》为灵魂,要充分结合军队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法体系。除此之外,在军法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我国还需要吸取别的国家在军事立法方面的有益经验,摒弃一些过时的、不合时宜的军事立法,构建起更加符合我国现代国防需要的军事立法。构建起更加科学的军事立法体系之后,依法从严治军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二、有效提升全体部队官兵法律意识

依法从严治军简单理解即是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军队的相关制度规定对军队进行管理和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有效提升全体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唯有部队官兵真正的懂法、守法,依法从严治军这一目标方能真正有效的实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军队官兵的法治教育并未真正的落实到位。不懂法、不守法的官兵并不在少数。为了有效提升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对部队官兵实施更加有效的普法教育,各个部队应该专门开设普法课程,让全体官兵有效参与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中来;②树立遵法守法的典型,倡导全体官兵向榜样学习;③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法治座谈会以及辩论会,让全体官兵有效参与进来。总而言之,对于部队官兵的普法教育应该落实到每一位官兵,只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部队全体官兵的整体法律意识方能有效地以提升。

三、有效提升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有法必依,为了实现依法从严治军这一强军目标,我们还需要有效提升相关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在我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陋习长期存在。这种陋习的存在对于推进依法从严治军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让依法从严治军这一目标能够真切的执行下去,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各军队在处理日常军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始终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相关法律严格办事,做到法不容情。为了提升各部队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党中央应该尽快建立起军事法规执行力监督小组,另外在下属的各个部队也应建立起专门的军事法规执行力监督小组,且军事法规执行力监督小组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直接受党中央军事法规执行力监督小组领导,对于各部队中违纪违法的行为和个人应该严格进行处理。在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监督小组的监督之下,相信各部队的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一定会大幅提升。

四、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一个能够做到依法从严治军的部队一定是一个廉洁的部队,上至军队领导下至部队一线士兵均应该守法奉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的军队中存在很多违法乱纪分子,这部分人的存在对于我国的军事立法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亵渎,对于军队的依法从严治军目标的实现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侮辱。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很多军队领导也在这一轮的反腐风暴中纷纷落马。可以说,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于推进依法从严治军的进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在未来,要想让依法从严治军这一伟大目标能够长期执行下去,军队反腐工作也必须要长期执行。只有反腐倡廉工作长期、认真、切实的执行下去,才能够将军队的违法乱纪分子这一毒瘤真正的清除,才能真正让依法从严治军这一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在未来要想真正有效的推进和实现依法从严治军这一重大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科学的构建具有特色的军法体系;有效提升全体部队官兵法律意识;有效提升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反腐倡廉工作应继续执行下去。只有真正做到上述几点,我国的依法从严治军目标方能真正实现,强军之基方能真正得以夯实。

参考文献:

[1]徐继龙.着眼夯实强军之基 努力构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常态[J].国防.2014(12)

浅谈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 篇4

关键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意义,制度

随着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大国作用的逐渐凸显, 军队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国军队建设的重要法宝, 是我军能够从容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分裂势力的根本保证, 是实现强军目标、保持我军政治先进性、不断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途径。

1.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大意义

第一,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与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相适应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设专门的章节对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出了要求, 可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顾历史, 在面临危险、困难、改革等重大问题上, 人民军队历来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因此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中, 军队有责任行在社会的前列, 而在军队中,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是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体现。第二,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可将我党的决策、主张、思想注入到军队建设中, 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军队中得以顺利贯彻, 有助于保证军队的先进性和对党的绝对忠诚, 做到令必行禁必止, 打造一支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严明纪律的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师。第三,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局限性, 使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侵入到军队中, 滋生了军队腐败, 例如近年来查处的徐才厚、谷俊山等军队高官, 为一己之私而贪污受贿、卖官鬻爵, 严重影响了人民军队的形象和战斗力。新的历史时期, 军队反腐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 在内忧外患日益激烈的今天, 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条件。因此, 应当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予以重视, 对于违法乱纪现象坚决查处, 并从严处理, 起到震慑的作用, 确保军队的纯洁。

2.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相关策略

2.1 加强制度建设。

当前, 虽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具有我国特色的军事法规体系,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我军也在面临着战略转型, 既有的法规体系无法有效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这就势必需要不断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 要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唯一标准, 提高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要确保军队法规制度的科学性、适用性, 针对当前军队建设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 不断推进军队制度的改革, 制度的制定要确保有理有据, 以维护法的权威性, 围绕强军目标, 重点加强军事体制、人力资源管理、多样化军事任务等方面的立法, 在军队中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 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制度支持。

2.2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令行禁止历来是我军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制度的制定是前提, 制度的执行是关键, 因此一旦制度已经形成, 就必须严格执行, 对于军队中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要“零容忍”, 严禁打擦边球、攀关系、搞变通等现象, 制度就是一道红线, 一旦违犯, 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 这也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于依法治国的要求。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是“从严治军”的体现, 也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 军队在执行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但从以往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到, 我军内部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管理松散、纪律松弛、官本主义等现象, 阻碍了法规制度的执行。随着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化, 军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因此就要求军队对于制度的执行要更加严格和高效, 为打赢一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做准备。

2.3 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军队的特色, 历史证明, 军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否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主要取决于法的制定方向是否正确, 法的执行是否有足够的政治保障, 而在我国, 党的领导代表了国家意志, 因此只有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的发展方向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才能使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到实处。习近平主席指出:“从严治军, 关键是要从严治党。”因此要加强党的建设, 从严贯彻党章的要求, 不断学习、艰苦创新, 永葆党的先进性,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 使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自身战斗力。

2.4 从严治官。

习近平主席指出:“从严治军, 首先是从严治官。”所谓“上行下效”, 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于下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只有广大军队干部以身作则, 发挥示范作用, 才能保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说服力, 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从严治官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加大惩治力度, 尤其对于有实权的军队领导, 要做到严格监督, 惩治从严, 杜绝军中腐败滋生。

2.5 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基层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所在, 因此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我军成立以来, 广大基层官兵之所以能够立场坚定、不计得失, 始终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其原因就在于良好的基层工作。为做好基层建设, 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要严格按法规、条例的要求办事, 明确基层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 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是要加强对广大官兵法制观念的培养, 如对法规、条令条例的学习, 从而规范官兵的行为, 只有基层的素质普遍提高, 才能使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现如今国内分裂势力日益猖獗和境外国土纠纷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军队的战斗力是保证国内稳定、在国际上有发言权的主要后盾, 新的历史时期, 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也是推动我国国防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宏伟, 亓成章.依法治军从严治军[J].求知, 2015, (1) :10-12.

[2]李新月.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J].求实, 2014, (1) :160-161.

[3]王林, 黄琨.论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 :290-291.

依法治军 篇5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全面依法治国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保障,是确保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和高度集中统一的坚强保证。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建立一整套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规律、体现我军特色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新航程。《决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作出战略部署,必将引领我军在法治轨道上朝着强军目标阔步前进。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决定》精神,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推动全军大力提升法治化水平,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一、在强国强军征程上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决定》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乘依法治国的时代东风,更加坚定自觉地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实践。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是我们党治国治军方略的重大创新和强国强军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继往开来,以中国梦凝聚意志力量,高举群众路线大旗、改革开放大旗,这次四中全会又高擎起依法治国大旗,展示了我们党立党强党的新理念、执政方式的新变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安身立命之本、执政兴国之基;坚持改革与法治并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将助推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快前进,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强国强军呼唤强法。法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支现代军队的鲜明特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军队。建设法治军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历来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贯彻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军队必须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决服从服务于建设法治中国大局,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障。

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是建军治军铁律和打造现代化军队的必然要求。刑起于兵,师出以律。法制源于军队,无法不成军。《孙子兵法》就把“法”列为兵者五事之一,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古今中外军队,都把严明法纪作为治军通则,无制之军不堪一击。120年前甲午战争清军惨败,纪律涣散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军一贯重视纪律建设,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向胜利的,是秉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走向正规化的,也是在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我军正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加快战略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人民军队。转型不仅是装备和技术升级,更重要更深层的是人的理念、素质转型,是军队组织形态、管理模式的重塑。只有强化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注重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制度引领、制度规范,才能以法的权威性强制力保障转型发展,以更高水平的正规化推动现代化升级,胜利实现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目标。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增强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坚强保证。习主席指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法是一支军队对内规范秩序、巩固团结统一,对外服务打仗、保障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支撑。当前,网络等新兴媒体高度发达,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传导军营,官兵民主意识、法治诉求增强,部队建设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随着我军使命任务拓展,由传统守土卫疆向更广阔空间范围遂行任务转变,由维护传统安全向维护综合安全转变,对抢占法理制高点、依法遂行多样化任务提出更高要求。必须看到,我军法治化水平总体不高,官本位、家长制、人情观念影响根深蒂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甚至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影响公平公正的不良风气在一些单位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型安全领域还有法律空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建设人人遵章守法、处处依法办事的法治军营,锻造律令如铁、威武文明的钢铁之师,有理有法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当前,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武器装备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部队体系结构、力量编成和组织运行相对复杂,官兵民主法治观念越来越强,部队教育训练、安全管理的要素增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需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法规制度,不断提高部队管理的质量效益,实现部队管理精确化、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牢固确立法治理念。确立法治理念,就是尊重法律权威,坚持法规至上、法治为本,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规制度的特权。当前在部队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土规定”“土措施”,应着力破除传统的管理模式,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做到依据法规作决策、干工作、办事情。基层领导干部头脑中应始终绷紧法规这根弦,努力养成决策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定力,增强依法开展工作、管理部队、完成任务、推动发展的自觉性。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反对“四风”问题为契机,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结合不同情况、不同事项、不同对象,深入查找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以有力的举措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工作做实、做细、做深,防止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形式化、虚浮化。坚持依法开展工作。把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作为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安排部署工作、组织完成重大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严格坚持按法规制度办事,绝不能抛开法规制度自行其是,切实把指导和开展工作从靠习惯、凭经验转到依据法规制度这把“尺子”上来,把思想和工作的侧重点从管具体人、具体事的随机式管理转到靠法规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上来,实现部队管理制度化法规化,使领导和机关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全局、管根本、谋大事上来。

依法严格执纪,坚决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和尊严。法规制度,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严格按照条令条例抓管理,依据规章制度办事情,把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到部队各项工作中,落实到部队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扎实抓好法规制度学习教育。适应官兵知法守法用法的现实需要,大力开展法规制度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常态化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官兵原原本本学习部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和促进官兵严格履行职责义务。要结合实际,组织法律法规宣讲团,成立法纪服务小组,经常深入官兵中开展巡回宣讲,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搞好法纪宣传,增强官兵的法规意识,强化法纪观念,打牢依法办事的思想基础,提高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加大对落实法规制度的检查监督。坚持靠制度抓管理,靠机制促落实,健全完善执行法规制度的监督机制,着力在全面落实、长期落实、有效落实上下功夫。把机关对部队的检查指导与执法监督结合起来,强化业务部门的对口监督,充分发挥纪检、审计等专门机构职能,切实保证其有效行使监督职权,实现执法检查监督的职能化、经常化、制度化。采取自上而下、分项分类、逐级逐人的方法,加强对重点内容落实的检查,搞好指导帮带,增强法规制度落实的规范性,不断提高部队落实法规制度的能力。硬起手腕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法规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打擦边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突出问题,尤其对官兵反映强烈的违规违纪行为,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严肃依法依纪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利用好内部信息网络平台等媒介,为官兵提供申诉和举报违法违纪行为的渠道,对大案化小、隐情不报的单位和个人,除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

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形成良好氛围。严下先严上,治军先治官。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能不能落到实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只有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样子,基层官兵才会跟着学、照着做。必须坚持依法从严教育管理干部,以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带动和促进部队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带头学法守法。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加强部队建设,领导干部既是决策者,也是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领导干部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成了一句空话。采取集体学习、办班培训和问题研讨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法规制度学习活动,了解掌握法规制度内容和要求,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高中级领导干部要在安排部署工作前就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在检查指导工作时严格按法规制度要求,努力做学习法规制度的带头人、熟悉法规制度的明白人、执行法规制度的领路人,不断提高依法领导部队建设的能力。依据法规用权。坚持以教育为本,以管理为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基层干部发生问题,往往是“思想”先出问题,必须坚持把法规制度教育贯穿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全过程,增强法纪观念和纪律意识,引导基层干部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要以法规制度为准则,抓好经常性教育管理,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监督,切实把各级干部约束在组织管理之内,把权力关进法规制度的笼子。严格选人用人。严格依规选拔任用干部,既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体现,也是从严治官的源头和关键。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官兵信得过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切实落实干部考核制度,把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情分析和考核、巡视监督、关键时刻考验等考核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走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路子,促使干部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勤勉之心、慎行之心,以身作则为部队官兵做出表率。

依据法规制度履职尽责,着力提高贯彻力执行力。“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在提高贯彻力执行力上下功夫,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劲头,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贯彻到底、执行有力、落实到位。依法履行职责。要反对和纠正执行法规制度上的实用主义和随意性倾向,不允许在法规制度之外另立规矩,坚决废除各种“土政策”“土规定”。要坚持依法带兵,依法管理部队,公平公正对待和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情,按照法规制度解决部队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防止和纠正落实规定不到位、一阵风和搞过头现象,努力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管理、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坚持按级负责。分层次管理,讲各负其责,把当前工作与长远建设、原则要求与具体落实、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切实把自己的事情干好,把本级的责任尽到。主官应进一步强化号令意识,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身作则抓落实。严肃责任追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履职尽责不力导致本单位发生问题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进行责任追究,把板子打在具体人身上。对职责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查究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惩处,强力促使各级各负其责、各守其职、各尽其力,切实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把这个强军之基夯实打牢。

依法治军 篇6

一、对军校研究生管理现状的分析

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 军校研究生群体在任务要求、身心年龄、成分来源等方面与其他管理对象不同,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管理上存在自身的现状和规律。

(一) 研究生学员的特点分析

军校研究生学员由军校应届毕业学员、部队在职干部、国防生、直接接收地方大学生四类组成。总体来讲, 该群体人才济济、各有所长、优秀全面,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军政素质较好。大多数学员已经接受过四年以上军政基础训练, 对军队的宗旨性质、法规制度以及军校的生活模式都比较熟悉, 作风养成普遍比较扎实。2.认知水平较高。学员年龄大多处于22~30 岁之间, 成长经历和知识储备普遍多于年轻战士和本科学员, 理解、分析、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较强。3.思想比较超前。学员通过层层遴选和激烈竞争脱颖而出, 普遍思想觉悟高, 思维开放活跃, 民主意识强,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创新和实践能力突出。

(二) 研究生学员对管理存在的模糊认识

研究生学员对管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误区, 大致可以归结为:1.“管理无用论”。认为严格管理对于研究生素质培养来说用处不大。有的研究生认为“学习科研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 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 有时还会影响人才的培养”。2.“冲击学习论”。认为管理与学习科研是对立的。有的认为“管理冲击学习, 管理要为学习科研让路”, 思想上不愿接受条令条例和校规的约束, 在行动上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不愿意落实一日生活制度。3.“管理非科学论”。认为以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研究生进行管理不科学。有的认为管得太严、限制太多, “占用”很多时间精力, 有的认为过于“正规”导致思维视野受到局限, 等等。

(三) 管理干部存在的普遍问题

当前, 管理干部普遍工作责任心强、表率作用好, 但是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相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还存在一定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严格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管理干部仍习惯于用权力压制的思维方式管人管事, 有的推崇“摆平就是水平, 搞定就是稳定”的思想认识, 有的还存在随意“开口子”、讲特殊、搞例外等现象, “法”的观念树立得不牢固。2.对研究生管理规律的研究把握还不够。有的对研究生的工作生活状况了解不深入, 有的管理干部自身是非研究生学历, 对研究生成才规律心里没底, 在严格的“度”上还把握不准。3.对法规制度要求的执行还存在打折扣现象。有的管理者不能跳出感情的圈子, 不能做到感情服从原则、法规重于关系, 有的缺乏务实管用的规范措施, 导致在条令条例落实上“搞变通”“降标准”, 影响了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提升军校研究生管理水平的途径方法

“小智者治事, 大智者治人, 睿智者治法。”只有充分发挥法治的优长, 加大依法从严管理力度, 军校研究生群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

(一) 注重观念深化, 强化法治思维

强化法治思维, 要求管理干部要自觉学法遵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 需要实现“三个转变”:1.从“治事”向“治法”转变。坚持以条令条例、校规院纪为依据, 自觉养成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的习惯, 确保研究生学员旅、队各项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从“经验型”向“法治型”转变。推动单位建设科学发展, 不能单凭主观意愿和个人经验抓工作, 不能违背法规制度搞“土政策”“土规定”, 要把功夫下在抓建章立制、抓法规执行、抓执法监督上。3.从“重行政”向“重法规”转变。按条令条例抓工作搞建设, 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安排, 防止随意性, 综合运用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抓单位建设, 使工作行为符合法治精神和法规要求, 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 科学完善制度, 明确规范要求

坚持紧跟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 依据条令条例及时健全完善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一整套管理制度体系, 搞好配套衔接, 做到彼此呼应, 增强整体功能。1.结合实际细化完善。要结合工作和单位实际把原则方针具体化、笼统要求明晰化、弹性规定刚性化, 制订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和制约性比较强的措施办法, 切实做到以具体求深入、以具体求落实。2.紧跟形势及时完善。着眼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试点的新情况、新问题, 适时做好制度“废、改、立”的工作。注重总结借鉴兄弟院校和外军院校涌现的新鲜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搞好融合, 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 促进经验成果的吸收、深化、转化。3.针对短板补充完善。要及时分析管理中发生问题的原因, 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解决办法, 有针对性地搞好补充完善。

(三) 坚持严字当头, 扎实执行落实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也会形成“破窗效应”。研究生学员学历层次较高, 军人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强, 但管理仍然必须严字当头, 严格落实“硕士博士首先是战士”的要求, 坚持抓在平时, 严在平时。1.严格督导检查。定期开展各类检查和讲评, 组织战备演练, 督促强化日常养成和正规化意识, 把纪律建设作为核心内容, 强化研究生学员号令意识, 培养学员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良好作风。2.严肃教育惩处。把较真从严、奖惩分明作为重要标准, 坚持一视同仁、一抓到底, 使落实规定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 对将指示规定当作儿戏,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将命令视为“耳旁风”的学员, 严肃批评教育、惩处处理, 绝不迁就纵容, 确保制度规定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不可逾越的“底线”。3.纯正良好作风。坚持日常秩序坚持高标准常态化, 原汁原味迎接领导视察、上级检查和各类参观调研。坚持严格的作风建设, 尤其是在处理学员评功评奖、推荐考博、毕业分配等敏感事务上, 绷紧法规制度这根弦, 自觉公道处事、正派做人, 确保热点问题降温、敏感事务脱敏, 带头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 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作风。

四、利用信息手段, 提升管理成效

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加大信息化管控和自动化办公力度,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辅助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 从技术手段上为依法从严管理压缩“人治”的空间。1.信息管理。建立对研究生学员的性别、年龄、专业、导师、性格、兴趣、特长、入伍后简历、立功受奖、婚恋情况、家庭成员、个人困难等信息的全面录入与实时更新机制, 便于管理者针对具体条件全面查询、筛选有关人员, 以及准确获得各类统计信息。2.动态管控。将日常统计、权限审批等工作与人员信息库关联, 实时汇总显示人员在位、军事体能考核、学分获取、学术论文发表等动态管理情况, 通过可视化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强化对学员一日生活制度坚持情况的掌握。3.量化评估。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军政基础素质、参加大项任务等工作的量化, 实现分级量化考评和排名, 统一度量衡, 增强评比竞争的公正透明, 激发“学在平时、干在平时、比在平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福会.军校硕士研究生协同管理教育初探[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5 (5) .

依法治军 篇7

一、部队公函现状分析

梳理分析部队公函的问题现状,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涉及环节多, 工作效率低下。部队公函不具备强制力和法律执行力, 涉及点多面广, 经历多个部门协调解决, 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和部门没有及时处理回复, 就会导致部队公函杳无音讯, 许多部队公函需要邮寄多次才能得到答复, 导致一些部队公函变成“空函”。驻宁某部队战士小彭父亲因宅基地与邻居王某发生纠纷并遭殴打, 造成轻度伤害。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 法院审理判决王某犯故意伤人罪, 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并处民事赔偿8万, 但对方就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赔付。小彭将情况反映后, 部队相关部门多次给其家乡政府发去公函, 但就是没有结果, 后来部队不得不派专人赶赴小彭家乡政府协调处理。从这个典型案例显示, 部队公函处理效率低下, 往往需要专人协调, 这牵扯了部队许多精力, 部队公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精力聚焦难, 调查取证不力。部队公函处理官兵涉法问题, 往往不能进行实地调查, 缺乏客观公正的调查资料, 造成了少数部队公函有失公允。例如驻宁某部战士小刘家属, 因宅基地与村支书发生冲突, 双方都受伤住院。小刘添油加醋向部队反映, 相关部门没有实地取证就草率地向当地政府发去了公函, 但不久后得到当地政府回复公函与事实不符, 特意寄来了20多页的询问笔录, 证明小刘的父亲动手在前从而导致矛盾激化。在此案例中, 部队受制于地点、时间、人力的限制, 不能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事实资料, 造成部队公函没有协调解决问题, 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发展。

三是教育引导少, 法律意识淡化。一些部队对官兵如何维权、如何正确运用军队公函处理涉法问题的教育缺较为缺乏, 例如在驻宁某部队官兵进行法律知识调查结果显现, 超过4成的新战士表明“不知道公函的作用”, 个别甚至直接挑明“一纸公函虚无缥缈, 家里出了涉法问题还是尽早回家花钱找门路‘摆平’来得现实。”可以看出, 部队在关于处理涉法问题教育引导上, 谈制度法规的多, 谈具体措施的少, 官兵不懂维权不会维权的现象还比较明显。

二、部队公函问题根源

从维权的有力武器到一纸空函的尴尬境地, 部队公函的分量正不断缩水, 究其原因, 部队公函需要跨越三道门槛:

一是执行力缺失的门槛。部队作为身份特殊的群体, 没有关涉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的权利, 其单方面所发的公函就会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应, 造成一些地方政府默然视之。例如官兵宅基地纠纷案件, 往往涉及民政、公安等部门, 一份小小部队公函需要得到如此众多部门关注和处理, 缺乏法律效应的部队公函是很难得到及时处理的。

二是特权作弊的门槛。部队公函为官兵及家属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让少数官兵滋生了“特权思想”, 家人遇有涉法问题, 不管谁对谁错, 首先想到用军人的特殊身份来谋取特殊权益。同时部队受财力、物力、地域等条件的限制, 只能单方面从官兵口述、电话联系军属等方式展开调查, 容易造成取证融入大量个人主义色彩, 在这种条件下“盲目出招”发去公函, 就会缺乏客观公证的判断。

三是观念淡薄的门槛。少数官兵尤其是90后的新战士在处理家庭涉法问题时容易产生维权不如“维钱”, 发函协调不如靠关系摆平的错误思想, 忽视了公函等法律武器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最有力的工具。同时用违法手段来维权, 一旦处理结果达不到要求, 一些人还会走上了以暴制暴、以恶惩恶的违法犯罪道路。

三、提高部队公函效能的意见建议

部队公函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承载着部队为解决官兵军属涉法所做的不竭努力, 担当着为官兵维权的重要责任, 必须注重发挥部队公函应有作用。

首先是地方政府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 正确对待部队的公函。地方要积极、妥善处理部队官兵及家庭的涉法问题, 应认真按照军地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要求, 积极、妥善处理好部队官兵和家庭涉法问题, 切实维护军人家庭合法权益。同时各级人武部应担当起联系部队与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 携手为官兵建立起一条快速便捷的“绿色维权通道”。其

次要全面客观地调查案件, 维护公函的权威性。部队机关职能部门在发函前应多方采集信息, 除了与官兵及其家属取得联系, 更要尽可能与当地政府、人武部等组织进行沟通协调, 对涉法问题的诸多细节认真核实验证, 在确保军属有理的情况下, 实事求是地起草公函, 真正做到保护官兵的合法权利而不是“特殊权利”, 为地方政府调查案件带来便利。

最后要加强对官兵法制教育, 掌握运用的法律武器的能力。广泛开展“学法律、用法律”活动, 上好普法教育课, 让官兵学习和了解各种法律常识特别是军队公函的相关知识, 引导官兵树立遇有家庭涉法问题依靠组织解决的正确法纪观念, 同时依托政工网法律论坛和军营148热线, 为官兵反映家属涉法问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确保各种涉法问题的及时处理。

摘要:当前部队正在加快依法治军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 发挥好部队公函在维护官兵合法权益上的作用, 构建军地协作解决涉法问题的长效机制, 完善部队公函解决涉法问题的制度规定, 对于提升部队建设法制化水平至关重要。

上一篇:通信企业下一篇:初三历史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