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处理论文

2024-09-06

依法处理论文(精选5篇)

依法处理论文 篇1

2013年3月初, 云南省昌宁县公安局依法对全局各部门所查获的违法车辆、依法扣留车辆进行清理, 并向社会进行了3个月公示。到7月底, 公示期满, 对车主仍未前来处理的违法车辆、依法扣留车辆, 该局决定依法进行集中报废注销, 并作拆解处理。2013年9月10日至11日, 昌宁县公安局委托保山市物资再生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昌宁分公司对此批车辆进行报废拆解, 昌宁县公安局组织车管民警到现场监督, 并进行注销登记。据统计, 此批依法拆解处理的违法车辆、依法扣留车辆共计77辆, 这些被拆解处理的机动车主要是摩托车。

依法处理论文 篇2

一、违法建设对象确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建设部门批准,或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未按规定期限拆除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其他违反城市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搭建物。

二、违法建设整治范围

纳雍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已发生的各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三、违法建设整治原则

(一)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原则;

(二)坚持主动从轻,不主动从严的原则;

(三)坚持分类实施处罚,限时补办相关手续的原则;

(四)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六)坚持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和阳光“处罚”的原则。

四、违法建设整治措施

(一)违法建设单位(个人)在20**年**月**日前主动申报并接受处罚的,按照《***县城规划区内违法建筑处理的实施意见》处理。

(二)违法建设单位(个人)未主动申报或在20**年**月**日拒不接受依法处理的,其违法建(构)筑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查封或强制拆除。

(三)已建或在建的违法建筑物必须在《违法建设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接受相关处罚。凡在限期内不接受处罚的,由县政府依法责成相关部门强制拆除。

(四)对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村干部参与的违法建设,在规定期限内已申报但不接受处罚或不主动申报的,经查实后,实行停止工作、停发工资,并追究纪律责任。

五、违法建设整治时间

从20**年*月**日起至**月**日止。

六、凡利用违法建设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卫生、文化、公安等部门不得为其发放相关证照;已经批准发放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七、阻挠或妨碍查处违法建设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城管、国土、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表率作用,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的,给予严肃处理。

九、欢迎广大市民对违法建设和非法买卖土地行为向相关部门举报:

(一)违法建设向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举报电话******;

(二)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占地向县国土资源局举报,举报电话******。

(三)拓宽搭棚、占道经营等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的行为向县城市管理局举报,举报电话******。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建设,向县纪检监察部门举报。举报电话******。

十、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依法处理论文 篇3

目前,摆在各级法院面前最为头痛的事是涉法涉诉工作。在上访总量中,涉法涉诉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央强调稳定、讲求和谐的今天,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亦是摆在各级法院面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究竟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又如何看待信访机制对司法冲击所造成危害的影响,以及如何谋求司法权威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作探讨。

一、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

不可忽视的一种认识是,当前在大量赴京上访的人潮中,近半数携带的是对法院判决不服的申诉书和对法院工作人员司法不公、违法审判的告状信。在这种现象面前,人们很容易得出一种结论,那就是司法人员的素质低劣和大量的司法腐败普遍存在,加之社会上的口口相传,部分受利益驱动的媒体不负责的放大,在从众心理的暗示下,很多人把司法机关出现的一些问题当成是整个系统的问题,在这种假象面前,唱衰司法,藐视司法,矮化司法,弱化司法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感得以增大。于是出现了一种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怪圈,在这个怪圈的缠绕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被搞得精疲力竭,为化解矛盾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当前地区差距、行业分配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涉法涉诉的量?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分析:

(1)从上访人员的诉求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作出的处理不服,在诉讼程序终结后,希望通过上访渠道来推翻原处理意见。二是对审理案件过程中审判人员没有遵守程序规定而对案件处理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是对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对人的不信任从而推及对案件结果的不信。四是纯粹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明知法律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剑走偏锋,企图通过与党委政府的死缠乱打,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对这几种诉求进一步作量的分析,按从多到少排列,则表现为四二一三顺序。

(2)我们再来对涉法涉诉上访人员的年龄作一分析:麻城市若干年来赴京上访人员中,长期缠诉缠访者绝大多数年龄在五十五岁以上,有的甚至到了迟暮之年,极少有中青年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一是中青年者肩负着创业和养家糊口的历史使命,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漫漫上访征途中。其二是对法律的解读能力年轻者较年长者强,在理解上不容易偏激和陷入极端,加之当事人上访的多是十几年前的老案,往往容易用现在的新法去理解过去的事情。

(3)从职业的角度对这类人员进行分析,大部分都是无业者和下岗职工,极少有职者。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收入微薄到只能度日。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涉法涉诉所表现出来的量,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法律问题,其间还包含着许多社会问题。从表象看,是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人在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时,企求借助法律这道最后的屏障,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实质是法律作用的有限性,难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全部救济,于是司法机关就有可能成为上访者针对的对象。

二、涉法信访对司法带来的冲击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建立涉诉信访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规范化。建立诉与访分离制度。完善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倒查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正试图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并对涉诉信访工作实行综合治理,这无疑是一种顺应潮流之举,同时也看到了在涉法信访中存在的大量非法性。“诉”与“访”本来是两不相容的东西,但在现实情况下,当事人访中有诉,诉中有访,由此而对司法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当事人的上访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诉讼过程还未完成时就开始准备上访。这种情况出现在审理阶段的较少,执行阶段出现的则较多。当审理阶段双方争执的焦点被法官作出判决后并准备付诸执行时,败诉的一方有的不是承认既成的法律事实,或者通过上诉、申诉等法律程序去解决问题,而是把怨气发泄在法院和审判人员的身上。抛开司法程序,另辟蹊径,企图通过向上级法院上访从而达到胜诉的目的。

二是在诉讼过程终结后的上访。探究诉讼的背后,有的案件当事人不仅希望得到经济利益,而且还希望得到精神胜利的满足。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的面子观念在作怪。他们一方面向上级法院甚至是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一方面则向党委、政府施压,企图通过领导机关的干预来改变法院的判定。有的甚至借助新闻媒体向审判机关施压。少数媒体工作人员在物质利益的操控下,做出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上蹿下跳,充当当事人的马前卒,对司法工作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是以上访为业,靠上访获利。有的收钱领头组织上访;有的以司法机关花钱买平安所付出的代价作资本,向其他上访人员传授上访经验,甚至提供代理活动等等,以期获得各种利益。

在形形色色的上访活动中,正当和非正当的诉求,合法与非法的形式交织在一起,使涉诉信访活动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对信访带来的压力,对司法工作带来的冲击表现在:

一是司法工作面临着艰巨的政治任务。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为维稳出台了信访包保责任制,规定凡是涉法的案件法院都要承担包保任务,在包保任务中有进京上访者除通报批评外,还要处以罚款。有的领导干部在信访任务面前,逼急了甚至说出了要“理”不要法的话,这所谓的理就指的是政治道理。摆平就是能力,扯平就是水平,成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处事原则。在信访高压下,司法机关面对的任务极为艰巨。因为司法机关所赋予的职能,是担当调节社会矛盾最后一道关口的重任,大量复杂疑难的社会问题,都通过诉讼形式涌向法院,使得法院应接不暇,并且有急剧增多的趋势。因此自然在所有的上访总量中,涉法上访会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有的领导干部不作深入的分析研究,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是法院工作出了问题,只要是涉法信访都是法院的责任,法院就有义务一包到底。使法院在承担艰巨的审理任务之余,还要承担力所不及的社会任务。在现行的权力结构体系中,法院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的审判权,缺乏人、财、物的支配权。因此,审判权在大的环境中,就显得十分脆弱和渺小,使得审判权的独立能力不强,就会难免出现司法工作行政化的情况。

二是信访对基层法院的立案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立案是诉讼程序的开始,是法院工作的龙头和窗口,立案单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对每件案件在立案审查中决定是否受理。由于信访的压力,使得法院在决定立案时变得十分谨慎,考虑案件立不立的标准,不仅仅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而且还得考虑是否存在审理后的执行难以落实,当事人是否缠诉缠访的问题等等。如果存在法院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当事人提出的立案要求就得拖一拖,放一放了。信访机制对法院工作带来的直接影响,那就是诉讼费用门槛的降低使广大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但法院在信访压力面前却不能放开手脚去受理官司,从而大大弱化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三是对司法权威的削弱,等于撼动了国家稳定的基石。当前影响司法权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为了实现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采取行贿、托人说情等多种手段,企图影响司法的公平公正。

(2)法官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使法官在判定某一案件时,被物质诱惑和感情因素所左右,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3)基层法院是地方法院,人、财、物受地方控制,有些缺乏法律意识的领导把法院当成政府的一个部门,任意批转指示和发号施令,严重干预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这几种情况的存在,对司法权威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司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最后一道关口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司法功能弱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大量社会矛盾摆在党委政府面前,造成了党群对立,干群对立,也就出现了信访中产生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奇怪现象,从而也使社会稳定受到了严重挑战。

三、司法与信访矛盾冲突的求解

当前,中央为了维护司法的既判力,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使信访和走访既成为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条重要渠道,又能使之平稳有序地进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在贯彻落实好的同时,就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一、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维护司法权威和尊严的表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通经济、会管理的领导干部,对我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些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对法制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权欲膨胀、自行其是的情况屡屡发生。行政权力的滥用,势必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危害。当法院用法律赋予的司法权予以救济时,却会遭遇有形和无形的干扰。在这种干扰面前,法制观念与组织观念势必要打架,有时往往前者要服从后者。

法院工作无疑要坚持“三个至上”的观念,但也必须坚持按司法规律办事。不能在强调司法为民等观念时就丢掉了法律原则,否则将会损害司法权威,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

要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笔者认为:

一是要坚持司法机关的宪法地位。在地方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司法机关应有的地位,不能矮化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违宪行为,导致了司法机关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限制,所谓有威才有位,有时也可以讲有位才有威。这里讲的威和位不是用来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的,而是通过权威的树立使司法机关能更好地做社会矛盾的调停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国家法制的捍卫者,成为好人喜欢,坏人畏惧的国家权威机构。

二是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司法工作者。现实情况是党政机关在使用干部上有更大的优先权和话语权。党政干部的仕途如同放射状线多面广,而法官、检察官则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是一岗定终身。而司法工作人员又承受着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双重压力,在缺少职业荣誉感的鼓励下,司法人员的精神状态难有饱满的时候。很多好的措施,比如职务与待遇分离制度等“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严重影响了对法官职业的尊敬和热情。

三是政法机关的经济支撑力。很多年以来,经济问题是制约政法机关的瓶颈,近些年才有所缓解。中央、省级财政对基层政法机关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苦于地方财政的拮据,这些资金很难完全足额到位,搞饭吃仍然是基层政法机关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这些问题应该能够解决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政法机关的形象将大打折扣,也势必对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完备的司法终结机制,使司法权与行政权泾渭分明。

司法权与行政权本来在立法上是十分清晰的,但非常奇怪的是,很多司法工作需要党政工作的支撑才能进行下去。比如清理执行积案工作,涉法涉诉工作等等。究其原因:

一是与司法机关的弱势地位有关。在一些当事人的心目中,司法裁决不是最终裁判,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裁判,仍可向党委、政府申诉,并把这种所谓“不公”裁判臆测为是法官的循私所造成的。冀图引起党委政府向司法机关行使案件的领导权,而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政领导以批转件形式签到法院,法院不得不进行审理之外的汇报和解释工作。有鉴于此,党政领导者要有较强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法院审理案件的相对独立性,使当事人能正确区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限。从而能体现出司法的权威性。

二是与司法程序的繁杂、冗长有关。在现实生活当中,经过一审、二审、再审的案件不少,特别是发生法律效力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因多种原因久拖不结的情况比皆是,一件案件一拖数年甚至是十几年,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心态在扭曲、变形,“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在这种失掉正义本质属性的事实面前,当事人在法律面前得不到解决的就得寻求其它的渠道和形式。除不休不止的上访外,近年出现的暴力袭击法官的事件在不断增多,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司法公正之外的效率的思考。在司法体制改革中,要不要三审终审制,抑或对审判监督程序实行时限上的限制,从而从法律制度上来提高司法效率,应该作为司法改革中法院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混同,当前最突出体现在信访机制对审判程序的冲突上。当前有大量的民事案件处在审理之中,只要当事人闹访就被定为信访案件,对案件审理带来很大冲击。更有甚者在案件未予立案时就被界定为信访案件。如某地有一金融诈骗案,涉及受骗者有一群人,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后,受骗者要求政府协助退钱,本来是涉及追赃的事,而法院却被定为信访案件包保责任人,试图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来解决损失问题。

三是信访机制该不该介入正在审理的案件,该不该试图决定法院的受案范围,在维护稳定和维护司法权威上,靠削弱司法功能去求得一时的安定究竟合不合算?这是当前应该有所认识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只要是正在审理中的案件,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就一概不予受理,以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终结后对案件判决不服,经上级法院界定为无理诉求的,对当事人的教育、扶持、稳控等工作就应该由社会相关组织来进行,法院机关无力从事此类社会性工作。

三、审判机关要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使审判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的社会属性在于法律作为一种工具对社会问题的调整和解决。我们在借助法律这种工具去解决社会矛盾时,不能让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套用法律,而是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功能去解决问题。如果是前者,就有可能犯机械主义、教条主义,有可能法律是法律,问题还是问题。把法律作为一种工具,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利用工具去解决它,才能够做到用足法律,用活法律,从而也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在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可以举出大量例证,那些造成上访的案件,很难说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有什么错误,当事人不服可能问题就出在没有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用法律去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正于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四、整体联动合力破解涉法信访难题。

依法处理涉法信访问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机制,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首先是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信访群众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弃诉转访”、“以访压法”,其心理预期是希望通过党委政府施压以信访途径解决其法律问题,这就需要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来合理引导,使涉法案件转入法律的途径予以解决。其次,要明确涉法信访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政策研究和统筹指导,帮助法院协调解决信访救助、教育疏导、案件出口顺畅等问题。第三是要加强全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法治文化,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敬法,正确理解法律,理性对待纠纷,自觉接受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裁判。第四是司法机关也要加强阳光司法的力度,以阳光司法为最好的防腐剂,消除司法神秘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公开树立公信,以公信促公正,努力使人民群众自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无理访 篇4

和非法访的工作意见

(2010年5月17日)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

为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规范信访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就依法处理涉法涉诉无理访、非正常访和非法访行为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无理访、非正常访和非法访的界定

(一)无理访是指,经中央政法部门或省直政法部门作出终结认定后,仍继续上访的行为。

(二)非正常访是指,上访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周边、外国驻华使馆区和中央领导人住地及其他敏感地区上访的行为。

(三)非法访是指,上访人在上访活动中违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对无理访、非正常访和非法访实行分类处理

(一)对无理访的处理

上访人坚持无理访,但尚能有序活动或仅有越级上访等行为的,以批评教育为主,着重疏导情绪,化解心结,转变错误思想和认识,实行教育稳控。

上访人坚持无理访,并有明显违法行为,尚不够行政处罚的,依法进行训诫、法制教育,责令有关部门对其教育稳控。

上访人坚持无理访,并有明显违法、犯罪行为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二)对非正常访的处理

对非正常访人员,第一次予以训诫,训诫后再次非正常访的予以警告;对警告后继续非正常访人员,予以行政拘留;

对行政拘留后再次发生非正常访的,予以劳动教养。上访人到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周边地区、中央领导人住地等敏感地区上访,实施过激行为,或到外国驻华使领馆、驻华相关机构实施“告洋状”造成恶劣影响的,可直接予以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

对非正常访,有关部门尚未对案件做出终结决定的,依法处理其违法行为与解决所反映问题同步进行。

(三)对非法访的处理

上访人在上访活动中缠纺、闹访,有过激行为,威胁到接访人员或接访场所安全,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接访地县级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对以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上访或者以上访为名借机敛财等行为的,可以直接予以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

上访人上访过程中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非法访,有关部门尚未对案件做出终结决定的,依法处理其违法行为与解决所反映问题同步进行。

三、责任主体

(一)教育稳控工作的责任主体为上访人户籍所在地乡镇党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属于“人户分离”的,责任主体为经常居住地乡镇、街道。

(二)对被教育稳控的上访人,要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案,协调指导做好相关工作。辖区派出所和上访人所在单位(村、居)要积极配合。设区市、县级维稳办负责督导协调。

(三)教育稳控责任主体不明确或有特殊情况的,由设区市维稳办协调或指定。

(四)非正常访、非法访行为的处置主体为政法机关有关部门。

对非正常进京访,由上访人反映案件的办案单位将人接回,省公安厅负责与北京市公安机关接洽,收集、固定证据,并向有关公安机关移交,由信访人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依法作出治安行政处罚决定。“人户分离”的,由经常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处理。

在省内发生的非法访,由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制止其违法行为、带离现场、调查取证;信访人反映案件的办案单位负责接回;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依法处理。

责任主体和管理权限有异议的,由行为发生地和人员归属地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确定。

四、工作程序

(一)依法处理非正常访、非法访工作程序,按照有关

法律、法规和规章办理。

(二)教育稳控程序

转办交办。省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服务中心确定需教育稳控人员,向省维稳办发教育稳控转办函,省维稳办向有关市维稳办发出《教育稳控督办函》。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确定教育稳控工作对象。

工作反馈。各市维稳办接到到省维稳办《教育稳控督办函》后3日内,向有关县(市、区)党市、政府通报,提出稳控工作要求;10日内,向省维稳办反馈县级包案领导和稳控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以及采取的工作措施。各地确定的教育稳控工作对象的情况自行掌握。

五、责任追究

(一)对转办交办后。因教育稳控工作不力,发生重复无理访、非正常访或闹访、缠访的,省维稳办每季度通报一次。对一年连续二次被通报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警示”。经警示后整改效果不明显,再次发生非正常赴省进京上访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对因教育稳控和处置工作措施不当,授人以柄,引发炒作,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依法处理论文 篇5

问:为什么要制定《办法》, 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确立了经营者集中事先申报制度。《反垄断法》第48条规定了违法实施集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包括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罚款等。

自《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 截至2011年底, 商务部共审结382起经营者集中案件, 其中禁止1起、附条件同意10起, 其余的均无条件同意。但我们也注意到,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仍有经营者集中未依法申报的情形。为了提醒经营者要及时依法申报, 更好地贯彻实施《反垄断法》, 商务部决定制订《办法》, 以进一步明确界定未依法申报的情形和调查处理程序, 规范调查处理行为。

问:什么是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发生在境外的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办法》是否可以适用?

答:《办法》所称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 是指经营者集中达到《规定》设定的申报标准, 经营者未依照《反垄断法》的规定事先向商务部申报而实施的集中。是否属于未依法申报, 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相关交易是否属于经营者集中。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和《规定》第2条的规定, 经营者集中是指以下情形: (一) 经营者合并; (二)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 (三) 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是经营者集中是否达到申报标准。根据《规定》第3条, 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 经营者应当事先申报: (一) 参加经营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 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4亿元; (二) 参加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 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根据《办法》, 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营业额的计算, 适用《金融业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计算办法》。

三是经营者集中是否未向商务部申报, 且已经实施。

根据《反垄断法》和《规定》, 无论该经营者集中行为及相关经营者位于我国境内还是境外, 只要其营业额达到了规定的标准, 均有义务向商务部申报。因此, 商务部可以对发生在境外的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实施调查处理。

问:除应举报发起调查外, 商务部可否自行发起调查?调查过程中, 被调查的经营者如果不配合将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经调查认定属于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的, 被调查的经营者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根据《反垄断法》和《办法》, 商务部启动调查有两个途径, 一是应举报发起, 二是依职权自行发起。

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商务部依法履行职责, 不得拒绝、阻碍调查。《办法》第16条规定, 对商务部依法实施的调查, 拒绝提供有关材料、信息, 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或者隐匿、销毁、转移证据, 或者有其他拒绝、阻碍调查行为的, 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可以责令其改正, 对个人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反垄断法》第48条和《办法》第13条规定, 经调查认定被调查的经营者未依法申报而实施集中的, 商务部可以对被调查的经营者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可责令被调查的经营者采取以下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 (一) 停止实施集中; (二) 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 (三) 限期转让营业; (四) 其他必要措施。商务部在依据前述规定进行处理时, 将考虑未依法申报行为的性质、程度、持续的时间, 以及依据《办法》第8条第3款作出的竞争效果评估结果等因素。

问:在商务部调查过程中, 被调查的经营者有哪些权利, 是否可以对商务部的处理决定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答:根据《反垄断法》和《办法》, 在调查过程中, 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有权陈述意见。《办法》第14条规定, 商务部在作出处理决定前, 应当将调查结论及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告知被调查的经营者。被调查的经营者应当在商务部设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意见。

根据《反垄断法》第53条和《办法》第18条, 对商务部依据《办法》作出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问:对于在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 商务部是否有保密的义务?商务部工作人员未尽到保密义务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答:根据《办法》第19条规定, 商务部、被调查的经营者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保密, 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披露的或者事先取得商业秘密权利人同意的除外。

上一篇:情感教育中历史教学下一篇:课堂作文命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