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2024-10-21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精选9篇)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1

学业分层测评(四)柳永词两首

[基础巩固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25】

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气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往前走了又走)..【解析】 B项,“三秋”译为“秋季”。【答案】 B 2.对下列词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26】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 C项,“纯用白描手法”有误,应为“细节描写”。【答案】 C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临别之际,恋人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叮嘱,却最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答案】(1)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 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导学号:91232027】

诉衷情近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

B.作者很注意上下阕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

D.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以词人“凝睇”的动作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E.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解析】 A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辞的。D项,“凝睇”是神态描写。

【答案】 AD 5.词的上阕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词的上阕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谓“词眼”,就是词中能反映词的主旨的一个词。通观全词,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春愁”而写,故“愁”可为词眼。

【答案】 词眼是“春愁”(或“愁”),全篇内容都是围绕“春愁”来写。7.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词人的“愁”因“春”而起,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到此为止,不再多说,然而又掉转笔锋,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至结尾处,词人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答案】 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止住,掉转笔锋。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转,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导学号:91232028】

归朝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

①忆。

【注】 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8.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回答本题要结合江岸、扁舟、葭苇、沙汀、宿雁、残月、白霜等意象及其塑造的意境进行分析。

【答案】 上片中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了行旅的艰辛,烘托了词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破晓,词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9.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的下片承上片的写景转入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这其中包含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等情感。

【答案】 ①“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②“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伤感。③“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语言运用层]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导学号:91232029】

①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填词,称得上是北宋第一作词“专业户”。

②但是,词在北宋的地位远远不如诗,是一种尚未被普遍承认为“正统”的文学。③众所周知,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只是为了不至失散才集外单行刊刻。

⑤在北宋著名词人中,柳永的官位是最低的一个。

⑥就连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文学家都不把词收入代表自己成就和水平的文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按照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排列,注意其中一些关联词的提示性作用,如①开头的“但”字,是说柳永的填词相对于⑤句柳永的官位而言等。

【答案】 ⑤①③②⑥④

11.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词)人再写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例句的陈述对象是柳永,句式中选用了他的名句,落脚点扣住了他的词的特点“缠绵与悱恻”。仿写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答案】(示例)①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②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了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尽显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

12.下面是某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请把这些注意事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导学号:912320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分清层级,逐级对内容进行分条列举。语言还要注意简洁。【答案】 某班研究性学习按照分组、选题、制订计划、具体实施、整理总结、分享交流的流程进行。各组要选出本组的组长,各组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计36分)

4月23日,东方网教育:从小学升入初中,意味着孩子告别了童年,进入了青春的起跑线。面对新环境,大部分孩子会感到不太适应。为此家长、老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尽快适应新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 )

A.是正常的,没必要理会 B.是不正常的,是想辍学的表现

C.会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D.是正常的,但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

2.下列做法不利于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是 ( )

A.在学习上做到自主学习B.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

C.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新老师建立融洽的关系

D.时常怀念小学同学,不愿主动与新同学交流

3.七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纷纷表示,每位同学都要以全新的面貌融入这个新的班集体中,把七年级(2)班建设成良好的班集体。下列同学的说法有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是( )

①李伟表示,要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相处 ②赵杨说,作为班级的一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③王彦说,只要是学习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一定能成为良好的班集体 ④张良说,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不做对班级不利的.事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梭子鱼、虾和天鹅一起,想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如图)。它们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可是无论它们怎样地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根本没有移动。你觉得原因是( )

A.它们都不够卖力 B.它们没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C.它们力气太小 D.它们没有发挥各自特长

5.小林看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之后,心灵上震动很大,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她的这种了解自己的方法是( )

A.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自己 B.心理水平的测试了解自己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3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í kòu pénɡ lái liú tǎnɡ jí liánɡ nù hǒu

línɡ lónɡ kòu wèn yáo tái miào yǔ zhū ɡě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绷嘴(bēnɡ běnɡ)铸造( shòu zhù )倾听(qīnɡ qiōnɡ)骨髓( suǐ shuǐ)

损毁( sǔn xǔn )悄然(qiāo qiǎo)刹那( shà chà )坠落( zhuì duì)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金壁辉煌( ) 再接再励( ) 粉身粹骨( ) 迫不急待( )

愤发图强( ) 垂头伤气( ) 永往直前( ) 悲残身世( )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花: 1植物的繁殖器官2可供观赏的植物3不实用的4颜色杂5虚伪的,不真实的

6用掉7模糊不清8形状像花的东西9华美

(1)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 )

(2)我花了三个晚上才做好?。 ( )

(3)别听他花言巧语,小心上他的当。 ( )

(4)他那三脚猫的功夫,纯粹是些花架子。 ( )

(5)我们的老师才四十多岁就头发花白了。 ( )

(6)不戴上老花镜,爷爷就没办法看书。 ( )

二、词语积学用。(共19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6分)

( )世闻名: 临危不( ): 不屈不( ):

( )首挺胸: 居高( )下: 奇珍( )宝: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_____________的一声巨响过后,大山被炸开了一道豁口。

(2)面对敌人的恐吓,他_________的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叛徒!”。

(3)每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4)喜讯传来,刚才还静寂无声的广场顿时呈现出了一派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景象。

3、选词填空。(3分)

真挚 真实 真诚

(1)我从来都对祖国有着最为( )的感情。(2)他这个人待人对事一直都是很( )的。

(3)我们要用( )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强烈 猛烈 剧烈

(1)临近考场,我的心不由得又( )地跳动起来。

(2)对自己的祖国有着( )情感,这难道还有错吗?。

(3)战士们( )的进攻,打得敌人四处逃窜。

4、在下面括号内填正确写表示看的词语。(4分)

恭敬地看( )登高远望( )向四处看( )看人外貌( )

居高下望( )极目远看( )偷偷地看( )实地观看( )

5、按照要求写出相关的成语。(4分)

(1)形容专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气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9分)

1、有关爱国的名句格言,从你内课外的积累中选两句默写在下面。(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句子加工厂。(5分)

(1)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跳下悬崖。(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战士们发现敌人又一群扑上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2分)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7分)

1、《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_______________一所乡村小学见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3、《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4、《最后一分钟》叙述了作者在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__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6分)

(一)(10分)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沉着──( ) 崎岖──( )

2、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1分)

3、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填空。(5分)

(1)这段文字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把胳膊抡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从对五壮士的这些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上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一个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7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进)入北京,闯(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瑰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黑体字换成括号里面的,行吗?为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里面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已用“∥”分为两层,在朗读时,前一层应读出______________的语气,后一层则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1分 )

6、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歌”──《中国男儿》(9分)

19春天,法国首都巴黎繁花似锦。

一天,阿里耶商业专门学校盛况空前。全校师生服装整洁,合影留念。当时正在该校学习的陈毅等三十名中国留学生也来参加。当轮到他们照相时,只见陈毅走在队伍前面,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

照相时要唱国歌,这是商业专门学校校长的决定。几天前,当中国留学生得知校长的这一决定时,纷纷向陈毅询问:“咱们有国歌吗?”

听到同学们急切的.问话,陈毅不由得皱起了双眉。他说:“如今中国军阀混战,哪有正式的国歌呀!”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学生的耻笑,我们岂不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受到损害?” “那怎么办呢?”听了陈毅的话,大家更加焦急。

“国歌嘛,本来就由国民议定。今天,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应急措施,大家商定一首歌曲,暂且当国歌唱呢?”

“对!”同学们同意陈毅的意见。

陈毅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我看就唱‘五?四’时期流行的《中国男儿》吧,这首歌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

“好极了,我们都会唱!”大家的情绪格外高涨。

到了照相那天,中国留学生果然精神振奋地唱起了“国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这“国歌”悲壮、高昂、声震四方,它表现了中华儿女为复兴中华奋战的信心和力量!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明明没有国歌,陈毅他们为什么要用《中国男儿》这首歌曲来代替国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国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画出最能够表现陈毅伟大品格的语句,说说你能够从中感受到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思想上受到了怎样的教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本单元的你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可有些同学说:“爱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还是小学生,还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你认为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真的就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吗?请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我最喜欢的爱国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1、在空线上填写“人物”“故事”“歌曲”“诗歌”……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以及对你产生的重要影响,注意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字数要求400个以上,要注意把字写工整、写规范,保持卷面的整洁。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人体器官的比喻义

汉语中,常常用人体器官来做一些比喻,如,“手足”比喻“兄弟”, “头脑”常比喻“领袖、领导”……你能指出下面的词语分别可以用人体器官中的什么来替代吗?

“_________”比喻为“口才”。 “_________”比喻为“侦探”。

“_________”比喻为“宝贝”。 “_________”比喻为“线索、条理”。

“_________”比喻为“精力”。 “_________”比喻为“身份、光彩”。

“_________”比喻为“亲信”。 “_________”比喻为“中坚力量”。

“_________”比喻为“亲人”。 “_________”比喻为“手段”。

“_________”比喻为“内心”。 “_________”比喻为“欲望”。

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篇4

2C

3Ab Bc Cd Da

4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示例:讲原则才显得有个性。

6(1)xiāng (2)rù

7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还草色还亮着。

8仿佛令我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了。

9前者写雪薄的特点 后者写雪厚的特点。

10略

11(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叶上雪的样子。12略

13朱自清 《春》

1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花里带着甜味儿。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5上 下 树上的花 地上的野花 上 下 雪野中的花 雪下的杂草

16艳丽、繁多 滋润、美艳

17比喻 拟人

18 ⑴相同。都写出了蜜蜂的多与采蜜的忙,侧面烘托了花的怒放,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⑵先抑后扬,以暖国雨的单调,反衬江南雪的滋润美艳。⑶雪野中有色彩艳丽的花草,还可能有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的蜜蜂。

19因为“随着暮色浸染”,秋林落日美景逐渐消残,让人叹惋唏嘘,即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出“美景剩时不多让人生愁”意思即可)

20.美在:明澈 飒爽 秀逸 淡悠 闲逸 纯净(不加修饰) 澹泊……(从秋叶、秋林、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秋色等方面概括选取特点,每点1分,答4点即得全分)

21.①作者羡慕秋的“洒脱”和“不加修饰”,向往这样的人生态度(或正视客观规律,坦然面对人生的生死悲欢)②“启迪”必须由文章内容生发而来,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示例:为人处事不可过分计较,不妨洒脱一些,自然会感到生活的美好。22.①内容:从全文来看,作者不仅仅是颂秋,更是歌颂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第⑵段这样写则凸显了作者的这层意思;改后意蕴全无;②结构:第⑵段和第⑾段前后照应,第⑵段是为后文伏笔;改后则缺少这种前后照应的结构美。

23.胸怀豁达,淡泊名利,洒脱为人,内心宁静,了无杂念……

8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总分:_____ 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B)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B)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B)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C)

A.开平煤矿

B.湖北官办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5.“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 “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D)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6.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B)

A.他是洋人的密探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8.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

A.《马关条约》的签定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C)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 D.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0.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②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 ③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④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就“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皇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12.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C)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A)

A.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帝制的斗争 C.有得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D.试图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 1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15.广东有中山市,不少城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请问这与哪位伟人有关(A)A.孙中山 B.黄兴 C.毛泽东 D.鲁迅

1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A)A.《新青年》 B.《革命军》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民报》

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C)①林则徐、魏源── 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并发表在(B)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19.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①公车上书 ②武昌起义 ③创办《万国公报》 ④中国同盟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二、材料分析题(33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3分)(1)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孙中山 22.阅读下列材料: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1)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事”指的是哪些?(3分)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2)这些事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3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2分)2)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3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有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四幅图,写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2)根据图二,说说图中两位人物领导的运动在当时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学习两位人物什么精神?(3分)

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以天下为已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就行)

(3)综合以上图文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中国人民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斗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探索、牺牲精神等。(言之有理就行)

三、简答题(27分)

25.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分)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26.孙中山是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孙中山参与的主要革命活动,并谈谈自己的看法。(9分)...........

答案见基础训练册

2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10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新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

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月考答案 篇6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9),长路漫浩浩。

(10)羁鸟恋旧林。(1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

(1)(D)(2)(A)(3)(B)

三阅读与鉴赏

【小题1】D “就”,靠近,走近。

【小题2】A 第一句中的“以”是介词,“用”;第二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关系,“来”。B项两句中的“之”均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之后”或不译。D项两句中的“尔”均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小题3】B “有器局”即有器量,有见识;“善绥抚”即善于安抚百姓、部下等。A项①句以表现李远“有器局”,②句不能表现李远“善绥抚”。B项①句能表现节远“有器局”,②句能表现李远“善绥抚”。C项①句不能表现李远“有器局”,②句能表现李远“善绥抚”。D项①句不能表现李远“有器局”,②句不能表现李远“善绥抚”。

【小题4】D李远主张立为继承人的是嫡子,而不是“坚持立有德行的长子为继承人”。【小题5】(1)等到成年,粗略地阅读书籍,(只求)略知大意罢了。(2)(现在)正是忠臣建立忠节的年代,(是)义士们建功立业的日子,大丈夫怎么大丈夫怎能临难逃避一时?应当在绝境中求生存啊。

参考译文:

李远,字万岁。幼年时就有器量,气度恢弘。曾经和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意气雄壮,他指挥分派,便符合军阵的方法。郡守看见后便觉得他与众不同,说:“这个小孩儿将来一定会成为将军,不是一般的人啊。”等到成年,粗略地阅读书籍,只求略知大意罢了。

魏正光末年,天下**,贼人胡琮进犯原州,他的党羽很多气势很大。李远兄弟率领勉励乡人,打算坚守原州,可是众人疑惧,意见分歧很大。李远就手握宝剑说道:“近年以来,朝廷多难。这正是忠臣树立节操之日,义士建立功勋之时。大丈夫怎能临难逃避一时?应当在绝境中求生存啊!再有异议的,请让我用这把剑砍下他的头!”于是众人都吓得两腿战栗,没有敢不听从命令的。于是众人一起歃血盟誓,从此深沟高垒坚守原州。

(北周)太祖见到李远,和他交谈后很喜欢他,让他做自己的部下,很是亲近厚待。太祖对李远说:“孤有了卿,就像身体有手臂供它使唤,怎能离开一时?”任大丞相府司马。军中和国家的机密事务,李远都参与谋划。当时河东刚刚收复,人尚未安定,太祖对李远说:“河东是国家的重要地区,除了卿无人可以安抚治理它。”于是授河东郡守。李远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督促百姓种田养蚕,肃清邪恶势力。禁止为非作歹,同时整治防守御敌的设施。到任还不满一个月,就受到百姓的拥戴。

李远善于安抚人心,有才干有谋略,攻守的设施,无不精巧锐利。常常厚待安抚境外的人,让他们做间谍,(所以)敌人有什么行动,都能事先知道。甚至有事情败露被杀的,也不因此而后悔。曾打猎,看见丛蒲中的石头,以为是潜伏的野兔,一箭射中,箭头深入一寸多。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太祖听说后觉得神异非凡,赐书信说:“当年李广将军有过此事,您如今又这样,可说是李家世代传有这种美德。”

当时(北周)太祖的继承人尚未确立,明帝年龄居长,已经成年;孝闵是嫡子,尚在幼年。于是召集群臣,对他们说:“孤想立嫡子为继承人,又担心大司马起疑心。”大司马就是独孤信,明帝敬皇后的父亲。众人都默不作声。李远说:“确立继承人要立嫡子不立长子,《礼经》上说得明明白白。略阳公(孝闵)是世子,诸位还忧虑什么?如果是忌讳独孤信,请让我立刻就杀了独孤信。”于是拔刀而起。太祖也起身说:“何至于到这种地步!”李远才停下来,于是群臣都附和李远的提议。李远出外拜谢独孤信说:“面对大事,不得不这样。”独孤信也感谢李远说:“今天全仰仗您,决断了这件大事。”

(二)诗歌阅读 7.()

8.通过描写一个老兵回家的情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冷酷无情,也表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意思大概正确即可)

(三)名著阅读 9.(B)(E)

10.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四)阅读理解

11.奇幻瑰丽的夕阳图 热情绽放的菊花图 漫步花径的少女图

12.在作者看来,黄昏时分,夕阳、菊花、少女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作者从眼前的美景得到了许多人生的启发。(1)作者感悟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都经历了一个新生初现、充分展示生命力、走向平淡衰亡的过程;太阳、花草、人,无不如此。(2)作者认识到,如果人在生活中曾像骄阳一样献出过自己的热力,像春花一样展现过自己的热爱,那么,他就可以欣然地、毫无遗恨地面对自己的一生。(3)作者感到,人的一生是整个自然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宇宙(大自然)同在。(4)作者感悟到,他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晚年,接受晚年的沉静和平淡。

13.①作者感悟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都经历了一个新生初现、充分展示生命力、走向平淡衰亡的过程;太阳、花草、人,无不如此;②作者认识到,如果人在生活中曾像骄阳一样献出过自己的热力,像春花一样展现过自己的热情,那么,他就可以欣然地、毫无遗憾地面对自己的一生;③作者感到,人的一生是整个自然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宇宙(大自然)同在;④作者感悟到,他完全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晚年,接受晚年的沉静和平淡。

14.因为“我”与世间万物同样存在着,“我”与世间万物融为了一体。

(五)语言文字应用

15(1)(A)抓住“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特殊的能力”这一句就可得出A项正确。

(2)(B)由前面的“眼睛”可找出③句在前,由“耳朵”可找出①句接着③句,由“审美的感受”当然得出②句在最后。

16.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或: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而演变成了京剧。)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7

一、1、竹中窥落日②明月来相照

③凭君传语报平安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斑斓 九曲回环 亦复如是炽痛3.B4.D5、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二、(一)

1、D2、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②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磨刀霍霍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①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

②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4、A5、B

(二)1、①更加②这样

2、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3、《哀溺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身名利场中。或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件东西已到了成为痼疾的时候,就会完全丧失理智,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连性命也不顾了。(意思对即可,3分)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千文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的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结果淹死了。

我很可怜他。如果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于是写下了哀溺这篇文章。

三|

(一)1、(1)B(2)C2神态动作语言

3、、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4.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从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式理解先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才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或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二)1、活泼;用野蔷薇苔充饥,以度春荒。

2、对童年的事,永远怀着美好的回忆;

在过好日子时,不要忘记苦难和饥饿。

3、形成抒情式议论,点明珍惜来之不易生活的主旨。

4、.A、C、E、五

1、《童年》,阿廖沙

2、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8

一、祸患 咀嚼 惭愧 妨碍 妩媚

胚胎 蓑衣 陶醉 寂寞 贝壳磨灭kébō剥削pū铺开mó橙子窘迫绞刑

二、 

三、  

o地壳bāo剥莲蓬pù当铺mò石磨qià澄清地窖狡猾

四、恼—脑 倔—屈 皮—疲 精—惊 遇—欲 秒—妙

五、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2.丝绸之路是通道。3.祖父的园子留下了我儿时美好的回忆。

六、2.(1)B(2)A(3)B

七、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八、1.君子以自强不息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3.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 怪不得没有雨都撑伞,原来不是遮雨,而是用伞来使风让船前进 5.溪头卧剥莲蓬 顽皮、淘气 顽皮、可爱的小儿子,他正趴在溪头,悠闲地剥着莲蓬

九、《牧童》——吕岩 《舟过安仁》——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祖父的园子》——萧红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

十、1.比喻 2.夸张 3.对偶 4.比喻

十一、1.√ 2.√ 3.√

十二、1.,:“。” “。”。“ ? ? ?” “!”,“!、、……”

2.因为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如果水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们就会干死的。3.第7自然段和短文的最后一句话。前一处是小男孩捡鱼时说的话;后一处是教师演讲时说的话。w

第二单元测评答案 篇9

2. D解析:A即—既; B激—急; C 糜—靡。

3. D解析:D古、今义均为:尊贵的客人。A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B可怜,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惜。C教训,古义:教养; 今义:教育训诫。

4. A解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B宾语前置;C表反问语气的疑问句;D一般陈述句,非特殊句式。

5. D解析:D“勉为其难”指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用在此处恰当。A“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C“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

二、

6. D解析:信:确实。

7. B解析:B定语后置标志;主谓之间。A介词,表处所,在。C介词,把。D语气词,表停顿。

8. 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之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

三、

9. A解析:异: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0. A解析: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关系,“来”;B两句中的“之”均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之后”或不译;D两句中的“尔”均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11. B解析:“有器局”即有器量,有见识;“善绥抚”即善于安抚百姓、部下等。12. D解析:李远主张立为继承人的是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孝闵”,即尚在幼年的“世子”“略阳公”,而不是“坚持立有德行的长子为继承人”。

四、

13. (1)等到成年,粗略地阅读书籍,(只求)略知大意罢了。(2)这正是忠臣树立节操之日,义士建立功勋之时。大丈夫怎能临难逃避一时,应当在绝境中求生存啊。

(3)李远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督促百姓种田养蚕,肃清邪恶势力,禁止为非作歹,同时整治防守御敌的设施。

【参考译文】

李远,字万岁。幼年时就有器量,气度恢弘。曾经和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意气雄壮,他的指挥分派,便符合行军布阵的方法。郡守看见后便觉得他与众不同,说:“这个小孩儿将来一定会成为将军,不是一般的人啊。”等到成年,粗略地阅读书籍,(只求)略知大意罢了。

魏正光末年,天下**,贼人胡琮进犯原州,他的党羽很多,气势很大。李远兄弟率领勉励乡人,打算坚守原州,可是众人疑惧,意见分歧很大。李远就手握宝剑说道:“近年以来,朝廷多难。这正是忠臣树立节操之日,义士建立功勋之时。大丈夫怎能临难逃避一时,应当在绝境中求生存啊。再有异议的,请让我用这把剑砍下他的头!”于是众人都吓得两腿战栗,没有敢不听从命令的。于是众人一起歃血盟誓,从此加高壁垒坚守原州。

(北周)太祖见到李远,和他交谈后很喜欢他,让他做自己的部下,很是亲近厚待。太祖对李远说:“我有了你,就像身体有手臂供它使唤,怎能离开一时?”就任命李远为大丞相府司马。军中和国家的机密事务,李远都参与谋划。当时河东刚刚收复,人心尚未安定,太祖对李远说:“河东是国家的重要地区,除了你无人可以安抚治理它。”于是任命他为河东郡守。李远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督促百姓种田养蚕,肃清邪恶势力,禁止为非作歹,同时整治防守御敌的设施。到任还不满一个月,就受到百姓的拥戴。

李远善于安抚人心,有才干有谋略,攻守的设施,无不精巧锐利。常常厚待、安抚境外的人,让他们做间谍,(所以)敌人有什么行动,都能事先知道。甚至因有事情败露而被杀的,也不因此而后悔。

(李远)曾打猎,看见丛蒲中的石头,以为是潜伏的野兔,一箭射中,箭头深入一寸多。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太祖听说后觉得神异非凡,赐书信说:“当年李广将军有过此事,你如今又这样,可说是李家世代流传有这种美德。”

当时(北周)太祖的继承人尚未确立,明帝年龄居长,已经成年;孝闵是嫡子,尚在幼年。于是太祖召集群臣对他们说:“我想立嫡子为继承人,又担心大司马起疑心。”大司马就是独孤信,明帝敬皇后的父亲。众人都默不作声,没有说话的。李远说:“确立继承人要立嫡子不立长子,《礼经》上说得明明白白。略阳公(孝闵)是世子,诸位还忧虑什么,如果是忌讳独孤信,请让我立刻就杀了独孤信。”于是拔刀而起。太祖也起身说:“何至于到这种地步!”李远才停下来,于是群臣都附和李远的提议。李远出外向独孤信道歉说:“面对大事,不得不这样。”独孤信也感谢李远说:“今天全仰仗您,决断了这件大事。”14. (1)诗人的心理经过了由寒到暖、由恐惧到欣慰的过程。(2)诗人选用“怪禽”“旷野”“落日”等具有萧条、冷落特点的景物,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写山区萧条、阴森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气氛,让读者体会到诗人旅途的辛苦和由此产生的愁思。15.(1)虽九死其犹未悔(2)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5)今我来思雨雪霏霏(6)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五、16. 端午节——感谢先人,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了崇高伟岸的风范,爱国爱民,忠贞不渝,志洁行廉,刚正不阿;五四青年节——感谢年轻的伙伴,让我们共同享受友爱的欢乐,永葆青春的情谊;国庆节——感谢祖**亲,为我们创造了和平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17.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18. 荆轲:一剑,承载国之重负;一歌,咏尽生死别离;一笑,彰显英雄本色。他有勇有谋,重诺守信;他睿智沉着,用大智应大局;他忠义刚直,视死如归。然而纵使他豪情万丈,逆不过历史潮流,大势所迫。时势造英雄,亦能亡英雄。

六、

19. “朴素的感情”指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20. ①《诗经》中民歌的悲伤,不仅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而且融入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不能割裂的渊源。

②思妇的叹息饱含对征夫朴素而真挚的思念之情,让人们看到愤怒豪壮的劝战宣传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面前都成了谎言。

21. 通过现代与古代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对比,揭示在《诗经》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情感丰富纯真;启示物质生活充裕的现代人应该做一点精神反思。

22.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生动地描述了《诗经》的主要内容,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七、

23. 提示:正确理解“感恩”内涵,“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要重于感谢,两者差异在于感恩是视对方的给予为恩情,因为这种给予对“我”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杯水、一个嘱咐……本不需要感恩,只需感谢即可,但一旦出现在“我”极端困难之中,这一杯水、一个嘱咐……对“我”产生了巨大推动力,这就可以感恩了。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有着“施恩不图报”的传统美德。但也不乏“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父母教导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父母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心存一颗善良、感激的心。

【例文】

母爱,爱中之至爱

朋友,当你呱呱坠地时,是谁带着满身的伤痛脸上却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当你蹒跚学步时,是谁牵着你的小手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又是谁花了那么多时间,教你慢慢地用汤匙、筷子吃饭,教你穿衣服、系扣子,教你刷牙、洗脸……对,是妈妈!

自从牵着我们的手迈出了第一步,母亲就没有放开过那只手,因为她要看着我们细细地走人生的每一步。

听着那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大海就是我故乡……”不经意间,思绪便随那平和的声调在记忆的深处徜徉开来。

的汶川大地震,人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在地震发生时那天崩地裂的一瞬,许多年轻的母亲,把孩子紧紧地护在怀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钢筋、混凝土、砖石、瓦块把她们砸得皮开肉绽、筋断骨折,而她们的孩子却毫发未损,虽然许多生命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还是有个别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奇迹般地生还。

在这个令人震撼的事实面前,你怎能不承认是母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无独有偶,《读者》第18期一篇名为《母亲的姿势》的文章记载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0月的一天,黑夜寂静,一家人熟睡着,而此时大火正在蔓延……等他们惊醒时,生命已危在旦夕。绝望之余,父亲砸开了天花板,夺路而逃……高墙内,大火离母亲和五个孩子越来越近。五个孩子中,最高的也仅有1.54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别怕,踩着妈妈的手,爬上去!”母亲毅然地说到,她蹲在地上,吃力地把孩子一个一个举过了墙。当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时,母亲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而此时大火已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将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女儿托过墙头,而她却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了。墙外,五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却再也听不见了。大火扑灭后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依然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亲者痛者,悲者哭者,人们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置自己生死于不顾,用双手凤凰涅槃般地托起了五个鲜活的生命!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深圳,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英雄的母亲!

有人常说女人是脆弱的,但这一评价从来就没有用在母亲的身上。母亲的形象总是高大和坚强的。故事中的卢映雪母亲就是最完美的诠释!她托举的姿势是全世界最优美的舞蹈。她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母爱的丰碑!

母爱,生命的保护神!母爱,生命的绿洲!母爱,人类之爱中最为纯洁,最为恒远的爱,爱中之至爱!

母亲节那天,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了记者采访作家刘墉的一段话。刘问大家有没有准备好给妈妈的礼物,他建议大家回去拥抱一下自己的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是啊,朋友,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你的妈妈了呢?

有空常回家看看,没空也多打几个电话,母爱并不需要什么昂贵的回报,孩子的一个笑声,一声问候,一个拥抱就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愿我们用一生去呵护这一份浓浓的亲情!(有改动)

上一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护理文化建设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