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2024-07-21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精选10篇)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篇1

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会计监督的理论概述

2.1会计监督的涵义、要素、职能与目的及其方法

2.1.1会计监督的涵义

2.1.2会计监督的要素(主体,客体,原则)

2.1.3会计监督的职能与目的2.1.4会计监督的方法

2.2会计监督的一般模式与必要性

2.2.1会计监督的一般模式

2.2.2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3.会计监督弱化表现与成因分析

3.1会计监督弱化表现

3.2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4.企业案例分析

4.1企业简介

4.2企业会计监督现状与成因分析

5强化会计监督对策研究

5.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5.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5.3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

5.4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6结语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篇2

一、会计监督的构成

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督促, 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我国, 会计监督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即政府监督, 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职责权限,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政府会计监督是以政府法定机构为监督主体所实施的宏观监督, 包括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及税务监督等类型。财政监督是财政部及地方政府各级财政依法对企业会计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是最主要的国家监督形式。

(二)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民间审计监督或社会中介机构, 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社会监督包括法定监督和非法定监督两种类型:法定监督主要是由注册会计师依法实施的监督, 监督目标由审计准则来设定;非法定监督的典型表现是群众监督, 《会计法》赋予了社会公众检查的监督权利, 但并未规定其监督义务。

(三)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 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二、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一) 外部监督效率不高

外部监督滞后。我国已形成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外部监督体系, 但大多为事后监督, 事前、事中监督较少, 使得有些违法乱纪现象很难消灭在萌芽阶段。

外部监督未形成合力。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 加之分散管理和缺乏横向信息共享机制, 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 达不到有关要求。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 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 对有关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 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 没有不敢花的钱。

会计人员的各种利益受制于本单位。会计人员属于单位的普通员工, 会计人员的命运往往攥在单位领导的手中。为了个人的利益, 他们往往顺从领导意图办事, 面对不正之风不敢坚持原则, 甚至与违法乱纪行为的制造者沆瀣一气, 从而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三) 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 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 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 伪造会计凭证, 办理违法会计事项, 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 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

(四) 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企业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单位注意了本部门、本单位的制度建设, 却忽视了对下属二级单位的监督控制;有的单位的内控制度只停留在现金收支管理的低层面上, 没有将内控制度全面融入到物资采购、投资和各项资产管理等较高层次的管理上来。

企业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企业由于习惯于按经验和传统办事, 或考虑个人的利益, 对自身不利的制度消极抵制, 难以实现政令畅通。

三、完善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 加强法制建设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要不断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 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 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 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 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 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 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会计监督, 除了健全《会计法》之外, 还应修订相关的刑法、公司法等其他的法律法规配合《会计法》实施, 真正树立《会计法》在会计工作中的权威。

(二) 加强国家监督

赋予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一要把监督工作融会于财政收支分配管理的全过程, 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把握监督主动权。二要切实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 建立健全记账规则、核算手段等基础管理制度, 从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管理上来。三要把加强监管与帮助企事业单位完善管理紧密结合, 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四要完善法规, 严格执法, 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 把处理事务与处理责任人结合起来, 追究责任人责任, 彻底改变过去对违法违纪部门的对事不对人, 违法单位交钱了事, 责任人安然无恙, 违法问题屡查屡犯的局面。

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及部门职责分工, 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加强监督, 并与财政部门分工协作, 互通信息, 形成合力。同时应避免重复查账, 以免影响监督检查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形象。最后, 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 执法人员要不断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和检查能力,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首先应全面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就必须从法律上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将行政权力的垄断保护改为政策、法律上的扶持。其次是注重培养注册会计师队伍, 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 建立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最后应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自身建设。加强职业道德观念和风险意识, 提高业务水平, 注重执业质量, 向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在社会上树立起使外行人信赖、内行人尊重的公众形象。认真遵循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与工商、税务、证监、国有资产管理等执法机关齐心协力严格执法, 共同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四)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实质上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产权清晰, 代理关系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 企业的所有权在股东和董事会, 经营权在总经理, 总经理受股东的监督。

2. 完善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

各单位应制订好会计监督的实施细则和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出台失控、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和违规处罚制度, 使会计行为有据可依, 会计监督有章可循, 并造成一种执行制度的氛围, 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3. 实行网络化管理, 加强会计监督。

网络化管理在规范会计行为、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方面大有可为。首先, 实行网络化, 利用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 可以提高企业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并且杜绝了业务流程中的人为因素, 保证了会计系统按业务实际情况真实完整地进行记录、核算、反映。其次, 可以采用网络财务软件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集团内部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 对分支机构的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有效实施会计监督, 同时通过网络财务软件将企业的部分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置于受保护的特定区域内。社会中介机构或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在自己的权限内实施监督, 外部会计监督的效率和作用将大为提高。

(五)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1. 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理财人, 掌握单位的财权和经济秘密, 稍有不慎, 就可能给国家、集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理财的思想, 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2.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政策性强, 专业性强。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会计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学习, 钻研业务, 提高技能。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 从严要求,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工作经常处于各种利益的交叉点上, 因此, 会计人员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 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已刻不容缓,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综合治理会计秩序, 加大力度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树立会计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结语

有效的会计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会计监督, 建立国家监督、单位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才能保证会计行业良好的工作秩序,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会计监督的完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建设之一,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企业会计监督的构成及现状, 提出完善会计监督职能, 必须从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等几个方面着手,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

参考文献

[1]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2

[2]林丽玲.对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9) .

关于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内部控制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Accounting Supervision),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又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监督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进行监督的职能,这是会计工作本身具有的监督作用;其次,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本身的监督,即会计工作作为被监督对象所接受的其他形式的监督,包括政府监督、社会中介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以及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这两方面会计监督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确保企业会计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

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表现在会计行业中,就是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尽管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已于200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却相对滞后,使得执法机关不能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制裁,这无疑会对企业的会计监督造成不利影响。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认识上的偏差、体系的不健全和执行力度不够。首先,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简单的将内部控制误解为成堆的文件和规章,致使企业工作人员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当前试行的颁布试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也仅仅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不能真正起到规范会计行为的作用;另外,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方面,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操作性差,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三)对企业管理者的法律约束力度不够

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对企业管理者监管力度不足的现象。许多管理者和负责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有权对企业进行操纵,他们或是为了一时贪念而谋求私利,或是为了企业短期利益而徇私舞弊,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企业会计人员只能受制于管理者,按照他们的要求伪造会计凭证、做假帐,从而既违背会计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又使会计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四)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职业道德观念亟待加强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明显偏低。跟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会计从业人员的70%持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而相比之下,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中只有7%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是中专水平,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偏低。这一方面会对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高学历的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但绝大多数在大学阶段并未系统的接受过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这是造成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的又一原因。在这种职业道德低水平下,会计人员在面对诱惑、面对生存压力很难保持公正客观。

三、如何强化会计监督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

健全的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能够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使得会计人员有法可依,会计行为得到规范。同时,应加大对经济违法案件的惩治力度,使会计监督真正落实到实处,已达到对违法人员的震慑作用,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监督的核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企业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稽核制度,已达到相互制约、职权分明的目的。另外,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从而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职业道德水平

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从会计监督主体入手确保会计监督的执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其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院校和其他会计学校机构应加大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培养其职业道德观念。企业应对本单位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其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以提升其职业道德理念,塑造其诚信品质。只有当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到新高度的时候,会计监督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谭芳艳。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5

2、郑小芳,冯秀云。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5

3、贾珍梅。关于强化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5

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 篇4

(一)监督的法律法规规定笼统滞后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出台和修改了大量会计监督法规、规章,比如重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企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等,

从现行的这些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监督中发现的大量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特别是关于民事赔偿责任规定不完备,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会计法律法规规定较为笼统,相互衔接差,可操作性较弱。

我国证券立法中关于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的规定比较完善。

比如:对注册会计师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执业、撤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注册会计师可以给予警告、暂停执业资格和吊销职业资格证书等处罚;涉及相关犯罪的,送交司法部门。

我国《公司法》中有如下规定:“相关责任人在信息披露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属于妨害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注册会计师等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罪”、“证券监督及经营机构提供虚假信息,

造成投资者的损失,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刑法中对于以上各种犯罪行为都有明确处罚规定。

(二)会计师事务所中心业务偏离审计业务

根据《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指南准则》中规定:“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同时从事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非鉴证业务可以包括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财务咨询等。

我们知道,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同时从事安然公司的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甚至非鉴证业务的收入超过鉴证业务收入。

试想,当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主要来源于报酬丰厚的咨询业务时,那么我们怎么可以期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会保持高度的独立性,高度的职业谨慎,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服务呢?这种独立性早就淹没在“利益驱动”之下。

因此,美国在安然事件之后出台了《萨班斯法案》,其中就对中介机构从事的非鉴证业务进行了限定,这一点我国是可以借鉴的。

(三)对会计人员监督的错误认识

人们对会计监督存在两种极端观念。

一种认为会计监督就是管、卡、压,处处充满着对会计工作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态度;另一种认为会计纯粹是为企业“老板”服务的,“老板”要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存在什么监督不监督的问题。

所以实际上,会计人员往往会被牵向企业中实际权力较大的一方,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力度。

因此,会计监督能否步入良性循环,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敢不敢监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被监督的态度。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如何造就一个被监督者能主动接受和欢迎会计监督的氛围,显然是强化会计监督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内部稽核制度是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才能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才能使各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

而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内容实施再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上,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应分别独立,同时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会计监督的内容实施再监督,

才能严肃财经纪律,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经营实现良性循环。

所以,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保证经济活动的真实完整,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运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在国家监督中,各级财政部门

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型企业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

一旦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

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

其次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具体来讲应依据有关法规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坚决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

情节严重的要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责令其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型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

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

会计人员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

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

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才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企业会计政策的内部审计监督论文 篇5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在多种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采用某种方法的决策。它总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之中,并体现于其财务报表所表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核算不是采用这种会计政策,就是采用了另一种会计政策。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会计政策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政策监督的必要性。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内部审计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反映在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和财务收支真实性上时,特别是反映在加强内部管理和维护单位合法权益上时,必然与企业如何选择和执行的会计政策相联系。

目前,由于企业执行会计政策过程中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因而,强化对会计政策的审计监督,是当前内部审计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会计政策的监督,还可以达到纠正会计核算中的差错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内部审计对企业进行会计政策的监督,促进企业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正确制定、执行企业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社会各方了解企业经营的现状,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对企业会计政策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的基本要求可如下述。

(一)把握会计政策正确制定的原则。

把握好会计政策正确制定的原则是对会计政策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的关键。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的定义是在基本会计假定即持续经营、一致性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遵循审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其要求和所持的标准,可为我们制定企业会计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笔者认为,可归纳为:

(1)准确性:能够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制定企业会计政策;

(2)合法性:制定的会计政策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3)合理性:制定的会计政策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发展水平、产品结构等企业环境相适应,合理地遵循谨慎性原则。

(二)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控制更正的差别。

会计政策变更是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都是正确制定的符合准确性、合法性、合理性原则的会计政策。若变更前后有一个是错误的或不符合上述原则的会计政策,则属会计差错或会计差错更正:如以正确的、一般公认的的会计政策变更为错误的会计政策则属会计差错,以正确的、一般公认的的会计政策取代错误的会计政策,则属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完全不一样,内部审计在监督会计政策方面务必注意这一点。

(三)一般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

企业会计政策内容十分广泛,每一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存在会计政策的问题,从而组成企业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企业会计政策有多种分类方法。笔者认为,按会计政策重要性程度分类监督比较科学,容易操作。按会计政策重要性程度进行监督可分为一般的企业会计政策监督和重大会计政策监督。

一般的企业会计政策监督范围和内容,主要看是否符合企业应遵循的法律规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重大会计政策监督范围和内容为《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指出的企业应当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合并报表的`基础、折旧的方法、外币政策、存货的计价、长期建造合同、利润的确认、专营收入的确认、收入的确认、所得税的核算、长期投资的核算、坏帐损失的核算、借款费用的处理、无形资产的计价及核销方法、财产投溢的处理、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等的会计政策。

(四)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

企业会计政策的静态监督,主要检查企业会计政策制定有无错误,同一会计核算对象有否几个或相互矛盾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是否存在由于选择余地过大和由于几种会计政策并存而导致随意变动引起的错误。

企业会计政策的动态监督,主要是对会计政策的变更的动态监督,以及在静态监督的基础上审查有无现有的企业会计政策需要变更;财务报表上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即是否符合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的要求。

(五)定性分析监督与定量分析监督相结合。

(1)定性分析监督:审查会计政策是否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法令、政策而制定;具体的会计政策是否结合实际情况,符合企业的经济结构、生产特点和组织结构;有否超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允许选择的会计政策的范围;会计核算是否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方法进行;按照会计政策计算的会计指标是否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是否一致,是否随意更改;监督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

(2)定量分析监督:企业会计政策定量分析监督是对依据会计政策的会计计量的监督,如对存贷计量方法的监督,从审查并计算证实核算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着手,看引用会计政策是否恰当、有效和正确,并确定这些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政策、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保证财务和经营的记录和报告所包含的是正确的、可靠的、及时的、完整的和有用的资料。同时,监督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否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了正确计算。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做好对会计政策定量分析的审计监督工作,对企业制定的重要会计政策的正确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六)内部会计核算监督与外国投资监督相结合

会计政策的内部会计核算监督是会计政策具体运用公认性、适用性、谨慎性的监督。例如,监督会计政策能否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能否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交易的客观性,是否符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规模、组织结构、经济发展、技术含量、资本结构和资金来源等情况;监督会计政策是否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能作出审慎性抉择,既不高估资产和收入,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这些会计政策能否正确地、充分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所有重要的经济事项都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了出来。

会计政策的外部投资监督,即监督企业所控制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信息以及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变更,并据此进行反向逆查。

经过会计、审计事务所审计验证的财务报表,无疑是社会各界据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政策信息披露,更能佐证这种经营业绩的可靠程度。作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需要将财务报表作为进行评估和财务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于投资的公司来说,需要对以往了解的财务情况进行证实,以便对这些事项作出可靠的判断。通过财务报表,可以监督子公司的经济业务哪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是否有以前没有了解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重要程度;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变更是否符合于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共同利益,有否不利于投资公司的会计政策在运作,从而作出对被控制的子公司的一系列财务决策。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篇6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混乱性,导致会计监督工作难以真正落实。虽然在经济与制度不断改革的推动下,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由于会计监督制度的缺乏,以及观念认知上的不重视,导致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仍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文章就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相关开展分析和探讨,总结和阐述了企业会计监督的释义和作用,以及当前企业会计监督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藉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监督实践;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对于企业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杜绝贪腐现象的产生。近年来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监督所涉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比如,会计监督重视程度的不足,以及会计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会计监督效率低下,同时加剧了企业贪腐风险。对此,本文就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企业会计监督的理论概述

(1)会计监督内涵

企业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部分,内部监督是指内部开展的对企业会计主体,即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活动;外部监督则是由国家政府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针对企业主体所开展的监督工作。具体地说,会计监督是会计的重要职能,也是以保证资产安全,其能确保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并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和控制风险为目的所形成的一套会计监督方式。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体系逐步向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综合监督体系发展,以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综合水平。

(2)会计监督特点

企业会计监督首先是以满足企业内部预算管理需求为主要目标,并在其基础上针对企业信息需求以及内部管理需求开展必要的`会计监督工作。其次,企业会计原则上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注重的是对企业内部人员收支的合理性予以监督,而企业会计监督则更多的是强调收付实现制,这也是企业与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区别。此外,企业会计监督并不针对企业的盈亏实施核算,而是主要针对资金的收支结余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会计监督对企业发展的主力作用

(1)符合企业内部管理所需

企业管理制度的滞后,导致内部财务问题频出,资金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虽然,部分企业已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制度完全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督,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明确企业各部门职责,杜绝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的发生,能够显著推动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2)有助于协调内部关系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企业肩负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企业实施会计监督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和落实,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此外,企业会计监督也是对国家和法律负责的直接表现。因此,加强会计监督,不仅有助于协调企业内部关系,更有助于实现对国家、企业和员工个人利益关系的三方共赢。

三、企业会计监督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够

现实中,多数企业认为会计监督就是对企业会计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利用会计监督工作限制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因此,为保证经济效益,企业会计部门无法履行实际职责,会计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而正是由于企业对会计监督的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企业财务问题非常严重,大量财务数据无法一一对应,企业内部资金无端流失,时常呈现出一片混乱,甚是狼藉的会计管理局面。

(2)监督效果不显著

在监督实践中发现,部分企业部门管理工作往往都是由某一管理层进行具体监督和管理,许多问题的解决以及结果的审批,完全由领导层“一人做主”,由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虽然企业在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背景之下,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会计监督部门,但是会计监督工作极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直接干预,导致会计监督结果缺乏足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监督制度不健全

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监督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会计监督制度的缺乏,将直接导致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无法真正落实。近年来,企业会计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部分企业会计活动由单一的会计记账逐步转变为会计审核制度。但是这种只依靠单据进行审核的会计监督,却给企业会计工作埋下了巨大隐患。与此同时,多数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并没有真正的从会计管理制度中独立出来,会计监督制度内容仍停留在不清晰的范畴,最终导致企业会计工作始终停留在低效率、低真实性、高风险的形势下。

四、优化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1)加大监督队伍建设力度

会计监督人员作为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对象,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决定着会计监督工作的实际水平。就目前企业会计监督队伍而言,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使得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阻碍重重。为此,企业必须要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从会计部门之外选择监督人员。其次,为充分保证会计监督实效,企业要适当调整和提升企业会计监督岗位的薪资待遇,积极引入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会计监督人员参与到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当中,以显著增强监督队伍的综合能力。同时,应组织企业会计监督人员定期开展定期培训活动,依靠全面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会计监督方法,端正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态度。此外,会计监督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国家会计法规的研究和分析,明确国家法规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要求,以确保企业会计工作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

(2)强化监督体系的独立性

前文已述,企业各项管理事务都受企业管理层干预,导致会计监督结果存在较大问题,会计工作监督水平受到严重约束。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必须要增强会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确定企业会计监督部门的工作地位,降低管理层面对监督工作的实际影响。首先,要实现财务上的相对独立,确保企业对会计工作具备监督独立审核、权利,明确其他部门不能够直接干预和影响会计监督工作。其次,应强调企业会计监督部门是独立于会计部门而存在的,企业的管理层面无权直接干预、指挥和阻碍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只有在提升企业内部监督独立性的基础之上,会计监督工作才能够在真正自由的条件下开展,保证监督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

在加强对会计监管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企业会计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的建设工作,积极制定和健全监督制度,为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由于企业缺乏对会计监督的认识,导致会计监督制度非常滞后,会计监督制度依附于会计管理制度而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切实将会计监督制度予以独立,制定统一和严格的会计监督标准,构建会计账簿管理制度,丰富会计原始凭证审核制度,优化会计记账监督制度等。同时,明确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监督人员工作内容采取科学化的划分。明确当会计监督工作出现问题后,能够真正执行“责任到岗”和“责任到人”的监督原则,及时找到主要原因,纠正监督人员的工作行为,为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提供可靠支持,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

五、结语

综上,根据会计法中相关条款的规定,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即企业实施会计监督是法律制度对企业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企业的法律义务。由此,实践中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监督的关注和重视,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履行义务,认真开展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春梅.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5).

[2]李继楼.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中小企业会计行为的对策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1).

[3]李晓梅.浅析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J].现代商业,2011(14).

[4]伍金庭.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

[5]伍金庭.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研究 篇7

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督促, 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我国, 会计监督主要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部分构成。

1.1 国家监督

国家对于会计活动的监督体现了国家的整体意志, 有强制的不可抗拒性, 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强制管理, 是所有监督构成中最为核心与主要的监督部分。政府对于会计监督有着专门的监督审计机构, 主要负责财政、税务与审计的监督, 其中财政监督在所有监督项目中作为重要的部分, 它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安全, 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因此, 也是国家监督最主要的部分。国家监督的意向直接影响着整个会计监督行业的动向, 是会计监督的风向标, 其对于会计活动的监督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1.2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民间审计监督或社会中介机构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社会监督作为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的会计活动有着实时、广泛的监督效果, 社会监督的广泛存在对于维护会计活动的正常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监督中由注册会计师为主体构成的法定监督对于会计行为进行依法监督, 其对于会计行为的准则有着专业性的建议, 对于监督的深入开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以群众为主体的非法定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很多会计违法行为中, 都是群众的举报或是从群众当中获取的信息才得以实现监督效果的, 群众对于会计行为的监督有着多维度的优势,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因此,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有利于严肃会计行为, 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

1.3 企业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 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企业的内部监督作为会计监督的末端部分, 对于会计监督起到细致、微观的监督作用, 是所有监督构成中最为具体的, 对于会计监督的效果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企业的内部监督一般有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实施, 监督部门配有专业的会计监督人才, 从而使会计监督能够深入的进行, 为会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2.1 外部监督效率低下

国家的外部监督对于企业实现会计监督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对于会计行为的规定对于社会与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外部监督的不力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会计监督行业标准混乱, 不能为会计监督提供良好的准则作为依据, 这就大大降低了会计监督的效果。当前,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很多方面仍不健全, 法律对于会计中的行为与活动没有给出完善的明确规定, 这给会计监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会计监督的很多措施都趋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其次, 国家对于违反既定法律法规的会计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明确惩罚措施, 这就使得会计监督在发现问题与漏洞时不能很好的行使监督的惩罚机制, 对于违规的行为不能进行惩罚, 从而降低了会计监督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2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自主性不高

我国的会计监督在企业中都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的, 这种形式的开展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讲减少了不小的工作压力, 对于企业来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督促。但在会计监督实践中, 会计监督部门由于受到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控制与约束, 这就使得企业的会计监督在很多情况下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 更有甚者, 企业的会计监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护身符, 通过造假账来展现自身的工作业绩, 使得会计监督沦为管理者的管理工具, 失去了监督的本质功能。会计监督部门的这种工作自主性进一步导致了会计监督人员职业素质的下降, 尤其是在中小企业, 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很多会计监督者为了讨好上司, 故意通过弄虚作假来赢得领导的赏识, 这对于会计监督的正常开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3 会计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很多的企业中根本没有专门的会计监督机构或部门, 会计监督的职能都是由其他部门进行机制管理, 在企业中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 专门的监督机构没有建立就很难使得会计监督实施得正常化、制度化。由于传统的会计观念的影响, 监督制度的执行机构隶属于其他的管理部门, 监督机构没有足够的工作自主权, 这就大大限制了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不能使其正常行使监督的权力。传统的会计观念没有对监督机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对于监督缺乏足够认识, 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建立对会计监督的科学理解, 这就造成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监督机构没有独自进行监督的权力, 其工作甚至要听从上级管理者的要求, 这就大大降低了监督的效果, 使监督成为管理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护身符, 使监督制度趋于形式。

2.4 会计监督人员的准入资格不健全

当前, 由于缺乏相应完善的会计监督准入资格的规定与要求, 很多的会计监督人员很多都是通过各种人际关系进入到监督职业当中, 这些会计监督人员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知识储备, 不能应对会计监督中的各种行为, 不能胜任会计监督的工作。在会计监督中, 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会计监督顺利开展的基础性条件, 对于会计监督机制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 经济活动形式的日益复杂, 给企业的会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失真现象严重, 会计违规行为的隐蔽性越来越强, 这对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 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使自身的能力能够适应当前会计监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 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业务道德与素质仍然较低, 距离现实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监督人员掌握的现代技术手段还太少, 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会计监督的需求。

3 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对策

3.1 转变会计监督理念,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制度的不断转型, 会计监督理念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 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督职能的实现。传统的会计监督往往是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与总结, 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正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会计信息与参考, 不能给企业管理者发展的科学建议。这种传统的会计监督理念虽然大大减少了会计监督的工作量, 但收效甚微, 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会计监督的价值, 导致企业上下不能给予会计监督足够的重视, 使会计监督的发展缺少动力的源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会计监督只有树立全新的会计监督理念, 将会计监督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者高度重视自身的工作, 建立顺畅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渠道, 将会计监督的信息与内容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层, 实现会计监督参与企业决策, 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这样会计监督工作必然会受到企业的重视, 有利于会计监督实现跨越式的长期发展。

3.2 加大会计监督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会计监督从业人员对于会计监督活动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是影响会计监督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对于会计监督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高度重视会计监督人员素质的提升, 不断加大会计监督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 对其进行适当的再培训, 创造更多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让更多的会计监督人员接受最新的会计监督理论知识教育, 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增强其业务能力, 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 利益的诱惑会导致很多违规会计监督行为的发生, 由此可见, 会计监督人员的道德素质对于会计监督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企业不断重视会计监督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定期举办思想道德培训, 在企业内部树立道德先进模范榜样, 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模范作用, 让更多的员工进行学习, 使其改进自身的道德行为, 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这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促进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谁在竞争中拥有最先进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因此, 加大会计监督人员的在职培训就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隐性投资。

3.3 加快现代科技与会计监督的融合

现代科技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对于会计监督同样也是如此, 如何将现代科技更好地融入到会计监督当中是企业会计监督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会计监督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技术的媒介作用得到了各界日益重视, 技术优势是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开发, 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将技术的研发纳入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 不断强化现代科技与会计监督的融合, 使现代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监督。加大技术研发与运用的激励机制, 不断激发有能力的员工进行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从而获得更多的技术自主权, 赢得市场竞争的先机。企业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会计监督人员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 为会计监督的跨越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会计监督的完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建设之一,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在监督观念、人员素质、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因此, 探索会计监督的完善措施对于会计监督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参考文献

[1]金峰州.企业会计监督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07 (11) .

健全完善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对策

企业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实体,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的优劣,不仅牵涉到企业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而且与社会公众的切实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国有资本已大幅度地退出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从目前的企业所有制形式上看,大部分企业是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其会计监督工作与改制前的国有企业的相比,无论是会计部门设置、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是内控制度建设,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这不仅影响到本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还对市场经济秩序产产生了不良影响,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一、当前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到位

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根据会计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具备实际,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应该建账的没有建账,缺乏书面会计资料。二是物资的采购和消耗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控制,主要是由企业负责人或相关经办人员个人去实施。三是对现金等货币资金管理不够严谨,未能按照规定使用。四是对企业产成品的入库、出库,未能建立规范的记录。五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对客户信用评价的制度和科学的收账政策等。六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在执行上存在一些差距。部分企业确实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大,存在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现象,甚至出现企业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现象。

2.会计人员执法难度大

一是企业会计人员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虽然《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权利,但是,在实际上,因为会计人员是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的员工,其各方面的利益都是由企业负责人所决定的。如果企业负责人非法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就难以真正行使监督职权。一旦会计人员按照原则办事,极有可能被企业负责人刁难、打击报复。因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手段较为隐蔽,且多有正当理由,处理起来很麻烦,而且政府部门也无法有效地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这就会挫伤会计人员严格执法的积极性,尤其在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职权和地位更加难以得到保证。二是企业会计人员故意违规。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个人利益的驱使,不仅不顾及自己的职守,或知情不举,或通同作弊,甚至还监守自盗,以身试法,其后果是大量违法违纪的企业经济活动顺利通过了会计监督关,使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3.外部监督不到位

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属于内部监督的范围。对于企业会计的监督,除了内部监督之外,还有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由于企业改制的原因,国有企业数量大为减少,经济主体组织形式出现多元化趋势,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和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也比计划经济时代大为减少,联系也相应地减少,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了解,甚至还停留在会计报表、会计报告上,难以掌握到第一手材料。从社会监督上看,由于社会上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进行社会审计时,容易丧失原则、立场,不据实出具审计报告,或者与企业联手参与做假。

二、健全完善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针对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对策,以求让会计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1.加强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会计监督要发挥作用,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必须得到健全完善。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已修订达十年之久,但会计法规体系仍在建设之中。要按照《会计法》的规定,结合会计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修订完善与《会计法》配套的各项法规,如《经济法》等,使会计监督具备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明确法律法规中会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违反会计监督的处罚和执行办法,对企业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依法处罚,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没有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造成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信息不真现象不断发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形成企业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运行机制和改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对于会计监督能力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为会计监督营造很好的内部环境。如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按照建设现代企业的要求,形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公司管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都要切实发挥出自身作用。二是形成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参与企业经营业务过程的员工要分工负责,互相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三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会计监督中完全可以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规范会计监督行为等方面发挥优势。

3.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在企业会计监督中,除了内部监督,还应当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有效作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财政、税务、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管理职责,对相关企业的会计材料进行监督审查。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机构,是政府部门开展会计监督的主要部门,必须认真承担起应付的职责,妥善处理在企业会计监督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加强对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业务指导。社会监督主要是注册会计师依据委托,按照相关规定,运用独立身份对委托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依法公开披露的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承担责任。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和指导,监促注册会计师认真开展企业审计监督,使社会审计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明确企业会计责任主体

在企业的会计监督中,要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这是确保会计监督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重要责任。企业负责人不仅要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依法管理,而且要制定与企业业务特点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实施意见,并做好实施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积极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执法自觉性,防止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非法干预,保障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负责,要确保内设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认真履行好职责,不能让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有关事项。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企业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应当具备相当的管理、业务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对企业负责。

5.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要依法强化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必须大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加强和重视企业会计监督的关键。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具备较高会计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有效,使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得到执行。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不断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宋 薇:如何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J].会计师,2009(7).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篇9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逐渐多样化,对企业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就是一项为了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对于避免各种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减少国家资财的损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支出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新的《会计法》中明确要求企业要建立起由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组成的会计监督体系,这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至关重要。

(一)相关概念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范为准绳,以会计作息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评价,规范经济单位的会计行为,并据以施加限制或影响的过程。会计监督按监督主体和对象可分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的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二)综述范围

本文参考了2000年至2013年发表于《财政监督》、《财会研究》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现状、成因以及改进措施有了总体把握。

(三)相关主题及研究焦点

我国企业由于企业基础工作薄弱、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内部监督不力。国外已经通过现代科学管理、现代化的电脑等手段来进行内部会计监督。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现代化的内部监督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期完善和促进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发展。

二、主要观点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朱英在《浅谈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一文中之处,加强会计监督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经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加强会计监督,对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有着重要的作用。

边塞、潘宇欣等人在《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监督》一文中提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企业的法定义务,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阮江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一文中提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呈现为: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或者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一些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并且一些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着权势领导的行政干预。这些现象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失控,费用管理失控,舞弊欺诈,违法乱纪行为层出不穷。

王玉华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还存在着监督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导致监管水平低下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贾素青在《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监督问题研究》中指出,导致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很多,例如管理当局认识不足、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

汤有谨在《浅谈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中指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有:国家会计管理部门以法规制度进行会计的宏观控制失灵,企业内部会计机构难以发挥其监督职能,社会监督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制环境不健全、执法不严等。

(四)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王爱芹在《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一文中提到,加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措施有:要正确认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地位,切实做好内部会计监督;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坚实基础;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和社会监督职能,形成有效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滕蕾在《浅析企业内部监督弱化的诚意及对策》一文中认为,降低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对策有三种:一是完善降级监督体系,明确各方经济责任;二是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三是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三、总结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现状并参考以上专家的观点可知,虽然会计监督已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只能够仍出现各种各样的的监督失控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完整的会计监督职能。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要从企业内制度设计、员工素质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同时改进,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江,2013:《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财政监督》第21期。

[2]

王玉华,2011:《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财会研究》第11期。

[3]朱英,2011:《浅谈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知识经济》第22期。

企业会计监督的论文大纲 篇10

2013-4-11 9:21 史国妮

1.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1.1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所谓财务管理,就是为企业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区别于经济管理中的其他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抓管理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基础。

1.2企业经营决策依靠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经营决策主要包括:产量决策、定价决策、促销决策。做到科学决策,强化财务管理,依据财务管理系统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财务管理系统是以决策为主的计划体系与组织为主的协调体系和以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联,并要求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层次,具有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之功能。因此,企业经营决策必须依靠财务管理系统。

1.3现代企业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但是,市场犹如魔方瞬息万变,潜伏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尤其是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政府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而相应调整其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并在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西方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合资和联合公司、大型公司对理财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规范和更广泛、更复杂的理财范围和方法。比如在企业筹资和用资方面,发展了创新金融工具(如票据发行便利互换交易、外汇期权、外汇运期和期货交易等),从而给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多元化的关系,以及直接和资本市场建立商业关系提供了条件。同时运用创新的金融工具也带来了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不仅显得重要,而且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

2.如何使财务管理发挥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

要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真正发挥核心作用,就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1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首先是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观念,充分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理财;还要求熟悉国家法律,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和预测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2.2理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权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根据产权明晰的原则和企业财产委托经营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是必须分设的,前者是理财,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后者是核算,侧重于对外会计报表。当然,两者存在着不少的联系,但有联系并不韵味着意味着必须合为一体,同样地,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明确划分与企业管理、生产、销售和决策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形成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管理网络系统。

2.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笔者认为应考虑围绕以下“六个中心”。即

1、企业管理制度以建立指标考核机制为中心;

2、经营管理以预算为中心;

3、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4、成本管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

5、非经营性开支以期间费用管理和技改投资管理为中心;

6、促销管理以资金回笼为中心。分别制定实施细则。

3.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一是核算,二是监督

这些年来,大多数对会计核算相对重视,但对会计监督方面比较松懈,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像财经违纪、违法现象,乱收、乱摊、乱罚等等,因此,加强会计监督工作非常必要。

3.1改革会计人事制度。由于现行的会计人事制度的欠缺,会计的人事权归单位管理。这样,会计的监督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有些会计人员已经变成了领导的驯服工具,会计监督作用实际难以发挥。曾经有人提出,成立会计局,会计人员的人事编制归会计局所辖,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设想一时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会计人员编制可以改为归口管理,会计人员由各系统、各行业进行调配。并规定会计人员在一个单位任职期不得超过2到3年。这样,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就容易得到发挥,会计监督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做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均有益无害。

3.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也是一种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方式。首先要加强财会人员政治思想教育,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各项会计法规,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够自觉的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同时也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没有熟练的业务知识,会计监督工作也是为作不好的。此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于揭露违纪、违法现象的财会人员给予表扬和嘉奖。从而,促进会计监督工作。

3.3健全财务机构。目前,有些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机构仍不健全,特别是乡、村一级的会计核算单位,有些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出纳有一人监管,不利于会计监督工作。所以,要尽快的健全会计机构,配足人员。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起码应有一名主管会计和一名出纳会计,同时还要确定一名政治素质强、业务精通的主管审批财务负责人。只有健全的财务机构,会计监督工作才能正常运行。

3.4完善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制度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会计制约制度,制约制度的核心是钱和物应有二人以上监督管理。这里,主要讲讲倾向资金管理的两个制约制度。首先是财务印鉴管理。财务印鉴管理十分重要,各会计核算单位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它要有两人以上保管;其次是票据领用制度。票据领用制度也是会计监督的一种重要制度,各会计核算单位的空白票据(含银行支票)应有专人保管,领用时必须登记。只有严格的监督制度,会计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3.5财会人员要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会计监督,会计是主体,要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广大的财会人员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财会人员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首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学习会计法规,增强职业道德,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要敢于坚持原则,对于一切违纪、违法的经济活动一不参与、二要抑制。在工作中一切要按照会计法规和国家政策办事。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上一篇:部门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研究生中期检查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