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精选6篇)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1
卜宜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建设效能、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我乡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机构统筹,四级网格承载,五大平台对接,六大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遵照上级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展以下工作。
一、狠抓思想,全面动员,掀起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高潮
1、思想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调结构、促发展、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服务黄陂桥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新期待为主线,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目标上,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和督查考核创新,建立起全方位、动态化社会管理工作体系,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打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原则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社会管理创新置于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
理创新的根本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造,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抓好典型,整体推进,在高起点上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二、完善机制,落实责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见成效
1、逐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抓好落实重大社会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以容易引发矛盾的领域为重点,明确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评估内容、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应对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2、着力构建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业性调解组织,完善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3、加快建立信访工作三级接访工作新格局。重点抓好制定落实我乡信访工作三级接访,畅通乡、村、组三级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渠道,真心实意办实事、解难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按照“清积案、化新访、控非访”专项活动部署,抓好积案集中清理工作。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办结期限,做到法律问题解决到位、解释疏导教育到位、责任查究落实到位、困难帮扶救助到位、复查复核工作到位,直至当事人息访罢诉。
5、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乡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托社会网格化平台建设,推进村综治信访服务站建设,健全制度,落实人员,完善保障,有效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等力量,形成综合治理的大平台。
6、深化村服务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制定落实创新村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村服务管理组织,探索服务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方法,积极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组织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7、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依托派出所、计生办等部门对重要区域的流动人口实行重点管理,重要区域为辖区内4个煤矿,2个洗煤厂,2个铸造厂,2个砖场,1个镁厂等大中型企业厂矿。流动人口约为600余人。
8、落实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管理工作措施。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刑
释解教人员的衔接机制和有效安置机制。乡司法所、派出所对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定期签到和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机制,真正对全乡21名帮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9、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实行乡、村、组分级排查、三级整治,把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安全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改造建设步伐,健全基层组织,扩大管理覆盖,延伸社会服务。
10、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打防管控结合、警防民防技防结合、全方位立体化棋格型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制定落实改进和创新保安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11、健全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组织分类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建立由民政、派出所等部门对社会组织管理的内部会商机制。
12、全面提升城乡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探索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文明管理的方法途径,保持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并协同派出所对公路沿线特殊人群拦车收费的不良行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惩治与教育并举,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重点区域为靳村口、林泉口、梁家寨口、果子沟口,实行属地管理、专人监管。
13、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司法保障力度。对我乡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定点联系、主动衔接,开辟服务快速通道,深入工程项目一线和周边地区提供司法服务和治安保障,营造支持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明确要求,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
1、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抓好落实,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2、搞好组织推动。各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牵头项目的实施负总责,确定直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协调,抓好牵头项目的落实。
3、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完善保障,确保工作有人抓,各项要求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4、严格工作考核。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和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核项目、标准和方法步骤,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推动工作不断深入。
5、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成效,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诠释创新,面对问题,查缺补漏工作要有新高度。面对新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真正诠释“创新”的内在涵义,意义深远。从全县组织的多次培训会,特别是党校教授专门授课后,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针对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土地问题、两委换届、群众诉求、涉农补贴等敏感问题,更加融入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诚然,工作中还有诸多的不足有待解决、完善,更有待于今后工作中的加强学习,学习中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卜宜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2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 是党中央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社会深刻变化, 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应有之责, 是对检察业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作为基层检察院, 要责无旁贷地贯彻中央精神, 按照省、市检察院的安排部署, 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 结合检察工作实际,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
把“以人为本”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牢固树立“公正执法, 为民服务”的执法理念, 从维护检察机关的声誉和形象的高度, 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更新观念, 注重和谐,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强化人民利益至上的群众观念, 推动三项制度的不断深化实践, 耐心对待每一位来访者,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切实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避免在接待环节引发新的矛盾。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检察机关必须牢牢抓住服务中心大局这一关键, 紧紧围绕市委、区委“三个转型”发展战略, 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务实、高效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 全方位地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首先, 要进一步强化打击职能。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等重要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中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犯罪的查处力度, 为经济发展铲除“蛀虫”。同时, 要把执行法律的严肃性与执行政策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使对案件的处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其次, 要进一步强化保护职能。加大?“四走进”的工作力度, 不断扩充载体外延和载体内涵, 坚持以“建立联系、建立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对象档案, 为包保企业办实事, 解决实际困难”的“三建一办”方式, 定期走访调研、主动开展创新服务, 确保服务效果和质量。第三, 强化预防职能。结合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等专项工作, 积极推行和完善招投标“阳光操作”、承建单位廉洁准入和风险检察建议等制度, 把服务措施融入到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细节, 形成依法办事、按章律行的常态机制, 努力为辖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立足履行检察职能, 维护公平正义,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恪守检察职业道德, 切实做好社会公平正义守护者的职责。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腐败被视为最恶劣的腐败, 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党和国家失去希望和信心。要始终把维护司法公正, 实践“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 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组织实施素质工程, 全面提升检察干警素质, 不断激发检察干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自觉践行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对检察事业的坚守, 自觉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 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 树立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 展示检察机关队伍的良好形象。
履职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则是提高履职效能的最佳手段, 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 必须以创新的视觉和创新的思维做好当前各项检察工作。首先, 以维护稳定为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在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两抢、一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食品药品等严重侵害群众权益、影响群众安全感刑事犯罪的同时, 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 对犯罪轻微的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和初犯、偶犯, 努力依法促成刑事和解。同时, 不断完善和推行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努力减少矛盾隐患。其次, 以关注民生为焦点, 始终把查处贪污贿赂案件和渎职侵权案件放在突出位置, 深入开展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 优先查办社会影响恶劣、引发和可能引发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在认真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 积极开展行业预防、专项预防和个案预防, 积极构建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的防控机制, 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腐败。第三, 以化解矛盾为出发点, 加大对诉讼活动中的调解、疏解工作。全面推行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着力防范在办案中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切实把检察工作触角向修复社会关系、预防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延伸,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四, 以维护司法公正为宗旨, 加强“内外监督”, 努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 强化监督意识, 创新和完善监督机制, 努力维护司法公正;严格执行各项禁令、规定, 建立勤政、廉政个人档案, 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 杜绝各类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努力提高执法公信力。
三、创新、落实各项检察工作机制, 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完善和规范信访工作机制, 以职责促进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建立健全首办责任制、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检调对接机制、部门联合接访制、检察长接待制、涉检信访积案检察长负责制等信访工作机制, 做到能直接处理的直接处理, 不能直接处理的按时办结, 切实做到谁接访谁负责, 谁办理谁负责, 实现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目标。
一是积极探索检调对接机制, 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规范刑事和解试行规则的办案程序。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等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案件, 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前提下, 教育犯罪嫌疑人真诚悔过, 劝解被害人谅解, 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以民事调解促进刑事和解, 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二是推行不捕、不诉、撤案说理制度, 减少涉检信访。对每起作出不捕、不诉、撤案决定的案件都同时附理由说明。对拟不捕、不诉、撤案的案件, 由办案人对相关当事人口头说明理由;如果有异议, 由科室负责人向当事人依法释明。如果仍有异议, 再由分管检察长向相关当事人详细说明理由。通过说理, 增强了不捕决定的透明度, 减少当事人不服上访。三是建立未成年人保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 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的趋势, 通过不定期的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活动, 不断总结未成年人犯罪规律, 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办案模式, 继续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工作, 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挽救和帮教工作。
四、实践、延伸检察职能触角、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控申检察工作有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群众行为、服务大局、监督制约权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制度和政策的规范制定等重要社会功能, 控申检察工作已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大局之中, 因此把控申检察本职工作做好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把控申检察工作职责和机制落实规范到具体, 以实践不断推动工作的开展, 不断规范工作机制, 实践探索矛盾化解途径, 进而拓宽检察工作思路和领域, 延伸检察职能, 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取得成效, 取得成效的手段也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实现检察工作的新发展、新跨越, 需要不断创新方式, 不断探索当代检察工作管理的新模式, 才能不断适应和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 延伸检察工作触角, 让检力下沉到基层
去年以来, 我们在全区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建立了检察服务联络室, 通过开展走社区、进农村、送法律、送服务活动, 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近年来, 我们部门做了以下工作:
1.“蓝天·清源”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针对我区辖内农村矛盾纠纷较多、村官职务犯罪多发, 特别容易引发群体性社会矛盾的特点。我院以“创建办案新模式, 开辟管理新路径, 打造维稳新格局”为工作思路, 率先发起了以区党委为领导, 检察院为主体, 联合综治维稳办、信访局、司法局、社区、街道、经济联社等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蓝天·清源”活动。例如:邝某涉嫌职务侵占一案中因其侵占了经济联社集体财产300多万元, 导致大量村民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如果只是就案办案, 不仅不能化解矛盾, 相反会激化矛盾。针对于此, 我们制定了《荔湾区行政司法整治经济联社财务问题督察工作方案》的联合发文, 旨在从源头上治理农村财务问题。并建立防范预防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信息资源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尽早发现行政违法行为, 将维稳工作关口前移, 以最大限度发现隐患苗头, 标本兼治, 实现了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2.履行检察职能, 大力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在履行检察职能时, 我们大力开展“送法社区”活动, 深入街道、企业、社区和学校, 结合办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09年7月我院率先在石围塘街、花地街、南源街司法所试点, 设立3个检察信访工作室, 聘请这三个司法所的六名司法干部为我院的检察联络员, 以疏通申诉渠道和化解矛盾纠纷为工作重点的社区联络站。这项工作得到了人大代表的肯定、并要求我院在全区扩大联络范围, 为此我院党组决定“进一步将此做法扩大到全区22条街道”。同时, 我们还通过到学校设立“模拟法庭”、为街道调解人员讲授法律课等多样形式, 开展法律宣讲教育活动, 受到街道好评。
3.深入开展领导带案下访、巡访活动。多年来, 我院积极推进领导带案下访、巡防工作。既解决了个别疑难案件的办理, 也为民办了实事, 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例如:2009年李某夫妇, 由于历史原因, 居住的唯一房产被原单位卖掉, 造成其一家面临露宿街头的窘况。检察长知道此事后, 多次走访相关单位, 协调区各相关部门, 最终为其争取一套经济适用住房。当他们知道拿到新房的那一刻, 激动的握住检察长的手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唯有送一面书有“情系群众、排忧解难”的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二) 贯彻检调对接工作,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在控申、民行、侦监、公诉等检察工作领域实行调解优先原则, 建立和完善调解优先机制和操作规程, 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矛盾化解和息诉工作, 并将其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全过程。开辟调解息诉处理?“绿色通道”, 最大限度地使一些特殊、敏感和矛盾尖锐的案件得以有效办理。同时, 认真探索新时期控告申诉接访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办法, 把“源头预防、文明接访、协调处访”, 作为解决群众诉求的有效手段, 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
我们运用检察职能和手段,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把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贯穿控申检察的全过程。我们着重加强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节工作衔接, 例如:吴某某故意伤害戴某某案件, 我们在法定框架内, 在自愿公平合理的前提下, 使双方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犯罪嫌疑人一方当场履行协议作了赔付, 以调解方式解决当事人的合理利益诉求, 实现双方当事人诉求利益的最大化, 促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消除对抗情绪, 从而达到了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三) 强化科学、规范管理, 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实上级院关于开展基层人民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的部署安排, 集中人力、集中精力,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以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四个体系的规范建设, 积极构建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 以全新的管理模式, 把我院建设不断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3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将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检察院处于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第一线,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主动回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成员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基层检察院深处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应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履行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等方面,切实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落实到基层。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认真抓好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力争尽快消化解决检察环节的信访积案;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高度重视敏感案件的办理及“三个效果”的统一,防止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切实把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真正践行执法为民。
2.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要着眼实际,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监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与共青团、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密切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
3.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在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过程中,检察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整治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在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指导下,检察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1.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
(1)探索试行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由来访群众点名要求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案件承办人接访,根据来访群众要求,控申部门及时安排被点名接访人接待。(2)完善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办法》,将案件信访风险等级分为三个级别。风险等级评估为“一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本科室审批;风险等级为“二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主管检察长审批;风险等级为“三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审批。该工作办法规定,对于应当进行信访风险评估预警的案件,因案件承办部门未进行风险评估而造成涉检上访的,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案件承办人员的责任。(3)实施主动排查化解制度。重点排查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或者反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案件,全院各部门每月排查一次。(4)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院的支持与指导;加强院内各部门间的配合,做到通力合作;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重大疑难涉法案件,最大限度地做好息诉息访工作。(5)建立说理析法制度。对“三不一撤”案件在采取法律文书说理和口头说理的同时,采用“论证会”、“听证会”、“说理会”等形式让当事人明白不捕、不诉或不立案、撤案的理由,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2.建立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主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
一是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明确院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分包联络站,聘请乡纪委书记、村支书、主任作为兼职联络员,明确分包联络站人员的任务和职责,以联络站为媒介,把检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信访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工作站制度。(1)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定期派员到企业工作站进行接待,受理案件、开辟案源。通过法律咨询、法律宣传、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帮助及延伸服务工作,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2)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快办制度。对涉企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立案、快速审查逮捕、快速审查起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加大教育、矫正力度
一是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监所部门要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对此类人员的执行监督逐人建立相关检察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帮教管理,并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
二是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1)建立矫正对象信息收集管理制度。要求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每月通报矫正对象信息,主动收集监狱送达的假释、保外就医犯人的资料和外地法院对本地籍人员判处监外执行的资料,将两方面信息比对整理,形成社区矫正对象总表、社区矫正情况分类表、各地区社区矫正情况表、社区矫正情况变更表、分类监督管理表等五类表格,充分掌握矫正对象信息和每月变动情况。(2)建立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必要时随时召开、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分析交付执行、监管活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促进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社区矫正的整体合力。(3)联合开展矫正效果综合评估制度。在矫正期限届满前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联合组成考核组,对于即将解矫的社矫对象再次进行违法情况核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如果矫正对象期满行为考核评定为良好,可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及时办理解矫手续。
nlc202309022001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县域稳定
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全院参与、单位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1)建立信息传输协作配合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合作,畅通传输渠道,实现对县域范围内治安信息的动态采集、整理,实现情报等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和共享,提高动态环境中科学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积极参与防范、控制和打击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处置制度。对县域各类社会治安稳定问题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案件、重要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集体上访,以及其他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大问题,能够快速掌握、协同相关单位迅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应对措施,确保处置突发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延伸检察机关的服务保障职能。
二是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1)重点打击故意杀人、黑恶势力犯罪、坑农害农犯罪、企业周边的黑恶势力干扰、无偿占用企业水电资源或以征用土地、环境污染为由强行索要、敲诈企业的犯罪行为。(2)积极解决群众民生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参与平安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进检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5.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继续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维权岗”制度。配备业务素质高、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监所检察、控告申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细则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案后回访帮教制度。制定《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的对象及帮教方式。在做出不起诉决定后,公诉部门的承办人将于三日内对该未成年人建立回访教育档案,通过与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电话联系或直接会面联系,了解未成年人接受管理和教育情况,及时协助、指导家长或监护人落实家庭教育措施的工作。同时,对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也比照“细则”实行案后回访帮教。
三是组织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计划”。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每月抽出半天时间,到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行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图片展示等形式,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6.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发挥网络正面引导作用
一是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心连心”网站建设。设置“检务公开”、“工作动态”、“交流互动”、“媒体播报”、“检察长心语”、“控申接待”“检察长信箱”等多项栏目,开通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自侦案件、民行案件、控申案件在内的五大类案件内容,定期及时更新内容、不断完善栏目建设、积极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正面引导作用,杜绝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
二是完善涉检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研判,及时上报有价值情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舆情信息真正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引领网络主流舆论、敏感案件的风向指南、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等作用。
三、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各司法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地的做法不一,从目前检察机关的创新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思想不重视、创新不切实际、创新背离检察职能、创新走过场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是要强化服务职能。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反思、重构,凸现司法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服务作用。要树立牢固的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是要以办案为中心。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办案为中心,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阶段,检察机关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才有安全感;只有严肃查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才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才能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必须守土有责,其根本点就在办案,必须通过办案活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要坚持依法参与。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在方式方法上仔细遴选,科学取舍,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消极性、被动性,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
四是要注重方法创新。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深入分析当前的国情特征和当地的具体情况,掌握社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新变化,了解社会各阶层真正的司法需求,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要保证既不突破法律框架,又确实具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此项活动才能真正对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才会真正收到各方认可的社会效果。
五是要关注长期效果。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有长远眼光,对工作部署落实动作要快,但不能仓促上阵,要有较长的规划,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宏观方略结合起来,与检察机关近年来制定的检察改革、队伍建设、基层院建设等长远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4
(二季度)
全市一季度社会管理创新阶段考核后,我镇对标找差、科学谋划、脚踏实地、积极作为、全力打拼,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向前迈进。工作中坚持紧扣“重点”、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强推“工程”四个环节,二季度的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工作上,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
一、紧扣两项重点管理创新有中心
二季度我镇紧扣城乡社区管理创新试点及大调解工作两大中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㈠整合三大资源,新型社区管理抓示范
1、整合五大组织资源,新型社区管理示范工作组织到位。我镇成立了由镇党群书记任组长,政法、组织、工会、民政、妇青团等部门组成的城乡新型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指导并直接参与试点工作,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会议、试点社区全体干部会议,充分领会城乡社区管理试点的要求,分工负责,时点推进,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2、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搞好三类服务。
皋南社区根据城乡新型社区创新管理的要求,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涵盖了以民生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以居民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以满足居民多种 需 1
求为主要目标的社区社会化服务。按照“五室、两站、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的要求,对皋南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平台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并根据各岗位及职能部门的要求配齐了社区工作人员。三大超市运行正常。
3、整合社区人力资源,搞好四项管理。
根据岗位设置,试点社区利用现有正式人员及志愿者合理分工,做到事事有人抓、项项有责任。通过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三防”管控及环境管护这四项管理来实现新型社区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投入十多万元建设了小区监控系统,建设了皋南法治文化园,结合环境四位一体管护队资源建立了皋南社区综治长安队。
㈡夯实四个基础,大调解工作促和谐。
充分利用六月份大调解宣传月的契机,我镇以四个基础建设为切入口,做实大调解工作。
1、加强村(社区)调解室建设。
在建设标准化村(居)综治警务室过程中,我们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了村居调解室,各村因地制宜,或独立、或合用,都有了固定的调解阵地,按统一的要求制度上墙,工作人员挂牌上岗。
2、加强村(社区)调解员队伍建设。
我镇对全镇各村居的26名专职调解员都订立了聘用合同,明确了职责、报酬、聘用期限。并进行了专题的、实用的业务培训。通过调解文书制作入手,启动大学生村官成调解能
手工程。
3、加强村(社区)调解员信息化建设。
通过培训大学生村官,每个村(居)都发放了大调解动态令盘,各村居正在学习和逐步完善南通大调解平台工作。各村矛盾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4、加强村(社区)调解一键通建设。各村(居)的调解一键通正在安装和调试中。
六月份的大调解月宣传月中,我镇累计张贴标语12条,开展大调解培训3场次,一次大调解宣传街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
二、严格过程控制管理创新有特色
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特殊人群管理我镇严格过程控制。
在社区矫正工作上,坚持用以人为本的信念来做好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实行从行为矫正向心理矫正延伸。经常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教育、心对心的排忧解难9如困难救济、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就业招聘会等),感化他们认真改造,自学接受矫正。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在积极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市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的同时,又针对每位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三见面”、“三必访”,即每月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与社区服刑人员家属见面、与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地村居委会见面;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波动时必访、社区服刑人员生
活困难时必访、社区服刑人员社会交往异常时必访。二是完善审前评估机制,将保证制度引入审前评估,不断提高矫正效果。三是对个别重点对象明确信息员,实行掌握行踪,预防又犯罪。四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平台的作用,定期通过信息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警示,做到了防微杜渐。
在安置帮教工作上,重点抓好衔接、安置、帮教三个环节,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三知”(知人、知情、知心)、“三包”(包教育、包转化、包安置)、“三落实”(帮教责任人、帮教任务、帮教措施落实),确保无脱管、漏管、帮教率达100%,安置率95%。具体工作上一是定期走访,通过走访一方面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忧解难。二是结对帮教,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安置帮教工作,如在全镇开展离退休干部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帮教,取得较好效果。三是以卡管人,对五年内顺归人员建立跟踪查卡制度,随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预防重新犯罪。
三、推进四项工程法治建设促发展
一季度,我镇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的理念,以继续保持南通市法治乡镇这个目标,高效运作,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四大工程。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程。按上级要求建立法制工作室,明确了一名具有法律工作者资格的人员担任法制员,凡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均进行法律审核,同时建立并完善政府及其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由于注重依法行政,今年以来成功处理陈
明华涉地行政案件,一次性撤回8起行政诉讼案件。
2、推进“公民法治驿站”工程。目前全镇已建法治驿站12家,按照皋依办[2011]5号文件的要求,由镇统一制作了各驿站的制度和流程并指导驿站对照制度、流程履行职责,切实发挥驿站的作用。福来法治驿站作为全镇法治驿站的领头羊,省、南通市、本市各级领导多次到站指导工作,《人民法院报》以一个版面进行了专题报道。
3、推进民主法治“强基升级”工程。目前我镇现有南通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12家。今年确定新创南通市民主法治村(社区)1家,新创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家,确保我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命名率达85%以上。为此,3月29日,我镇专门在皋南社区召开了民主法治“强基升级”工程现场推进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
4、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工程。强化“一镇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其中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已基本规范设计到位,40%的村(社区)已落实了法治文化建设方案,并有2个村(社区)实施到位。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5
施办法》为主线,以促进科学发展,保持全乡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把体系建设的根基筑得牢牢的(一)加强领导。把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方案》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同全乡整体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并建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党委会定期听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制度,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二)明确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当好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各支部协助乡党委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
(三)健全机制。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不准”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对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治理,继续落实“五禁止”、“十不准”专项活动。同时为深入推进全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营造反腐倡廉齐抓共管、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全乡股级以上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广泛宣传。我们把互联网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政府公众网内开辟了“政策法规”、“警钟长鸣”等宣传教育栏目,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县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任务、形势和成效,大力传播廉政文化,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声势,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发挥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来。例如教育党支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深化“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洋溢幸福”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了广大学生干净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注重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等党政纪条规,进一步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和调研文章。乡科级以上领导进行专题辅导,在宣讲内容中充实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重要内容。尤其是,我们每个周一上午,都要集中全体机关干部学习。
二、防微杜渐,把腐败的源头控制得紧紧的(一)切实加强党务政务公开。为进一步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力度,规范公开内容,增强党务、政务公开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更好的服务群众。去年,在乡纪委的牵头下,投入4万多元,打造了一条长41米,高2.5米,总面积逾100平方米的党务、政务公开长廊。公开长廊共分18块,在公开内容布局上显示出乡纪委一班人思维缜密,处处体现出为民服务的细心、贴心与用心。除公开党政领导个人资料、分管业务外,更突出了责任,体现了民事无大小原则,同时设立沟通留言板,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功能,每周一将本周工作、应办事项公之于众,同时,也将每日留言板上建议、反映问题等,列入待办事项,由纪委督办落实。与此同时,因时因事,不断拓宽公开领域,凡群众认为急需办结或群众急需了解的事项也列为公开内容,同时,公开相应的具体负责人、办结时限等相关信息。其次,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例如,今年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全面推行“阳光规划”,科级干部开通了“阳光热线”手机短信息,探索建立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投诉群众面对面对话沟通机制。我们还投资近万元购置了电脑设备,建起了党风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档案、还在政府公众网上专门制作了“廉政之光”的网页,下设反腐热点、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等3个栏目。目前我们已将政务公开栏内公开的各种信息与网站链接。例如**工商分局本着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和机关效能建设的原则,深入开展党务公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强力推行重大事项监督。目前我乡正处快速发展阶段,各项建设蒸蒸日上,保证做到“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不出事”的目的,我们把群众最关心的,往往爱容易出现问题的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点部门和大额度资金,加强监督力量。
一是严格工程
招投标制度。按照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纪律规定,我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招投中,我们全面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我们的全体干部职工:不准为招标人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方便;不准给招投标人出谋划策、泄露招投标秘密;不准明示或暗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
标专家关照某投标人;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及各项纪律。在实施中,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挪用、挤占、贪污项目资金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乡成立了以纪检书记任组长、乡财政所、三资中心及项目实施单位的财会人员为成员的财务管理小组,将项目资金设专帐、专柜、专人管理,所有帐目正规,手续齐全,票据规范,无白条入帐现象。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对扶贫资金、民政救灾资金的专款专用和享受低保人口的监管,紧紧围绕截留、挪用、虚假发放、出借、挤占等违规违纪行为,强化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目前,全乡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
三是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扎实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行教育收费申报制度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组织力量在全乡小学开展教育收费大检查。
四是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督促教育系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督催财政部门尽快将粮食支补惠农资金全部以“一卡通”的形式及时兑现到农民手中;要求供销商把家电下乡补贴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深入对涉农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
(三)认真落实述职述廉制度。为切实加强基层站所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基层部门执政能力,依法行政,工作民主、公开,干部廉洁、公正、务实,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每半年都要认真开展一次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工作。
一是组织工(来源:好范文 http:///)作突出“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确保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工作健康、有序、稳妥地开展,力求组织领导全面。邀请乡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扩大述职述廉影响面,提高监督效果,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二是工作形式突出“活”。要求个人撰写述职述廉报告,各站所负责人逐一登台述职述廉、列会对述职述廉现场提意见建议、现场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箱、征求意见电话等形式及时反馈意见,增进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工作的灵活力。
三是工作内容突出“实”。述职述廉报告要求突出个人工作措施、特点、成效情况;兑现服务承诺,落实便民措施,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办好事情况;执法行政情况;民主评议中群众意见建议整改情况;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徇私舞弊、“四乱”问题等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力求在“实”效上下功夫。
四是整改工作突出“严”。把述职述廉现场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形式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分类排队,过细分析原因。要求认真地制订整改措施并通过跟踪督查向社会公布。对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误解,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作圆满的答复,切实取信于民;对群众反映较大的个人,要及时打招呼或进行诫勉谈话;对不适合在本岗位工作的,要作出调整;对构成违纪违法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严肃处理。
(三)强力推行“4+2”工作法。我们认为推广“4+2”工作法,有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助于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为此,我们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4+2”工作法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建立了科级领导联系村制度。各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乡统一制做了“4+2”工作法议事记录本和“4+2”工作流程图版面并下发至各村。我们从规范村“两委”工作入手,健全党员代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等制度,完善了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运行机制,为广大群众参与村委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五)强力推行财务管理制度。今年,是新机制运行的第一年,为了保证新机制的顺利实施,我们组织了两次财会业务培训;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三资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业务过硬的理财队伍;建立了以“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村财乡管”、“会审会签”等制度为主要的新机制财务管理和运行模式,形成了以乡“三资中心”为中枢、各单位为终端的“村财乡管”框架。鼓励人大代表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查监督,加强对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目前全乡财务管理方面发生了“五大变化”:自收自支被报帐制取代,粗放式支出被预算管理取代,事后审计被全程监控取代,传统的手工做帐被电子帐务取代,纸质的财务报表被电子数据取代,基本完成了财务管理的重大革新和转型。例如村级财务是村委会运行的重中之重,村级财务正常运行是村委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村级财务一旦出了问题,村委会就会失去战斗力,村干部之间猜疑,群众怀疑,对村委会失去信任、失去信心,乡纪委与财政所、三资中心一起制定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报帐制度,明确要求各村每季度必须上报一次并张榜公布,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村级财务的管理。例如,今年在试验区建设中,部分村扎实推进山林流转,村里有了收入,这部分资金我们集中放在三资中心,村里想花钱,必须申请,再办拨款手续。
(六)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规范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在乡党委督办下,我们现已建起了党风廉政建设室,完善了阵地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图、教育干部服务十项承诺、信访制度、教育干部廉洁自律十项规定等相关制度均已上墙。同时制定了《教育干部礼品、礼金登记制度》、《教育干部重大事项登记制度》、《教育干部收入申报制度》、《教育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教育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教育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教育干部行政问责制度》等制度,并汇编成册,各村各支部每位负责人人手一册,使单位负责人对自己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职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一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班子内部的监督,提高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紧密团结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班子建设和工作协调发展。二是严格执行市县“五禁止”、“七禁止”和“十不准”规定,今年市县三次到我乡进行暗访,都没有发现问题。三是规范津补贴,查找有没有节假日滥发钱物,以学习、考察、开会等名义用公款组织干部外出旅游的现象。四是狠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要求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杜绝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在具体办事中态度“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热情服务、文明执法。
四、因案施策,把违法违纪的案子办得严严的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严厉的惩治腐败分子,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一是从严惩治腐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对收受现金、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的顶风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办案能力水平。坚持惩治腐败与保护党员干部权利并重,在配合做好县移交案件办理的同时,按照案件办理的工作要求,突出办案重点,明确办案职责,注重办案效应拓宽案源渠道,强化办案纪律,严格办案程序,加大办案力度,切实抓好全镇的自办案件的处理工作,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作用,震慑违纪违法腐败分子。三是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查处案件所暴露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本镇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四是认真梳理,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开门评议,公开纳谏,采取设立征求意见箱,加强与司法机关、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置于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中,以公开求批评,以公开求公正,不回避问题,不掩盖事实。做到“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不放过,不正之风没有纠正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今年以来,共处理违纪人,其中党纪处分人。在被查处的人员中,有的是渎职,有的是乱收费,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加快发展,把为民之事做得实实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遏制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干部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党委、政府的形象大幅度的提升,干部的精神面貌及工作作风有明显的好转。特别是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全力做好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组织等8篇文章,集小胜为大胜,学会弯道超车,学会工作叠加,努力创造出可看、可学、可用的宝贵经验。
一是以土地流转为核心,把农业规模化做强。截止目前,全乡土地流转总面积2400亩,山林流转7万亩,获租金340多万元。
二是以合作社创建为突破口,把特色产业做精。目前全乡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经济组织12家,即将注册5家,入社4560户,占总全乡总户数的60.8%。全乡呈现出“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可喜局面。特别是我们的淮南黑猪合作社,已经打造成鄂豫皖三省沿边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
三是以农民增收为主线,把服务体系做全。目前全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发展8家,涉及到农机、农技、农资、畜禽、林业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当前农业服务体系“网破线断”的缺失。
四是以人才带动为着力点,把干部创业做活。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乡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创业23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2人,领办项目2个;在职乡干部8人,创办项目11个;村干部10人,创办项目14个;大中专毕业生3人,创办项目2个。
五是以“五化”标准上台阶为抓手,把中心集镇做亮。2010年,按照“五化”标准上台阶的要求,投入60多万元,对和美乐园进行了改扩建。在两条主街道上栽植桂花树450株,打造街头小品6处2000平方米,同时对主干道两边的人行道全部进行硬化,疏通和新修下水道1750米。为改善老街道脏乱差状况,投入5万元,硬化长100米、宽6米的水泥路。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板栗专业市场。另外,我们还以新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改变农村面貌。幸福新村规划长200米,街宽20米,一期工程可安置60家、240多口人,第一层作为板栗专业市场的门面房,第二、三层用作搬迁户的住房,目前正在建设之中。黄泥榜新村规划长300米,可安置85家、340多口人,现已初见雏形。
六是以卫生室建设为根本,改善农民就医条件。目前全乡22个村级卫生室,除卫生院驻地的幸福村免建外,其余21个村正在建设之中,保证在9月底以前全部竣工验收。
七是以资金投入为着力点,解决资金缺失。先后争取到300万元的国家基本粮田改造项目,128万元的国家公路建设项目,170万元的国家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30多万元的库区移民建设项目,6个村获得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社会捐资16万元,改善一中办学条件,近期还将争取到1000万日元的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6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为高效推进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印露局长为组长,党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及各分局局长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按照创新工作项目书的要求,把握重点,逐项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创新基层化解消费纠纷矛盾新模式,推动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全面对接
我局在基层分局设有9个基层分会,在184个行政村和164个社区居委会聘请了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348名,在具备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了消费投诉处理站112个并培训上岗112名联络员,实现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的全覆盖。基层维权网点做到了统一挂牌、统一制度、统一聘用、统一培训和统一台帐,达到了规范受理、规范调解和规范接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已建网络的功能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维权网络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我局积极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创新思路,主动推动消费者组织主导的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对接。
1.创新思路,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发挥长效作用的新途径。消费纠纷矛盾近来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呈逐步上升的发展态势。针对制约基层稳定和消费维权事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将推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与相对已经发展完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接轨联网。全市社会大调解体系,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基层全面落实了机构、场所、设施、人员、网络、经费和考核,形成了规范的运行体系。消费纠纷本属于社会矛盾的范畴,其调解工作与社会大调解的本质相同、程序相近、目的一致,纳入大调解体系不仅必要,也很现实。消费者组织主导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已经初具规模,自成体系,具备与社会大调解接轨的一切条件。新农村建设也要求全面落实村(居)社区包括纠纷调处在内的配套便民服务。尤其是市委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更加为实现消费纠纷调解与大调解的全面对接,创造了更好的有利条件。“消调对接”机制,必将成为健全基层消费维权的长效机制,成为创建平安如皋的创新举措。
2.整合对接,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范畴。
在统一思想在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主动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司法局加强协调沟通,通过机构整合、人员整合、职能整合、保障整合和考核整合五大对接动作,完成对消费纠纷调解融入大调解的全面整合工作。一是机构整合对接。将如皋市消费者协会纳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其成员单位,以利各级消协在大调解机制下开展工作。消协基层分会纳入所在地镇(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站纳入所地村(居)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并合署办公。二是人员整合对接。消协分会人员加入所在镇的大调解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合并进村(居)调解室。全市消协基层分会人员和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全部融入大调解系统,达到了每个镇(区)不少于2名专职的镇级111名调解员,每个村(居)不少于2名专职、平均达到4名专、兼职调处员,总数达到1500人的融合消费纠纷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队伍。三是职能整合对接。将大调解的综合调解与消协专业调解全面融合对接,互补互济,实行各有关部门综合业务指导和综合职能的协调配合,充分保证调解的及时和高效。四是保障整合对接。首先是调解业务保障,与上述相关部门联手,联合各自的基层组织,共同对调解人员就消费纠纷调解业务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规范调解流程,保证调解职能的顺畅。其次是办公条件保障。镇、村(居)两级调解中心和调解室的设施和条件,从办公场所、经费、设备(包括必要的摄像、录音等工具)各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大调解的活动经费由市财政予以拨付,每个专职调解员每年享受政府三至五千元的补助。五是考核整合对接。对消费纠纷调处工作的绩效考核,与综治平安创建和社会大调解一并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镇(区)的考核,各镇(区)对村(居)同样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综治总考核和奖惩挂钩,计入总分。
3.不断深化,把“消调对接”推向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我市将消费纠纷调处与大调解对接以来,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展现了明显的效果。今后将从八方面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一是整合资源。从市级机构到各镇(区)、村(居)领导,将更加重视消费维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融合消费纠纷调解的大调解体系,无论是组织领导资源还是调解工作人力资源,都将进一步增强。二是提高效率。提高村(居)消费纠纷调解率,让消费者在村(居)家门口就可以进行消费投诉,大大方便消费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调解,减少向12315投诉频次,方便基层特别是农村消费维权,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效率。三是丰富工作方式。将过去的消费纠纷调解只能依靠消协单一的调解,转变成融入社会大调解的实现各部门联动的综合调解,让调解的威力和效果更加显现。四是规范程序。建立消费纠纷调处情况登记台帐,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互通信息,规范争议额达到一定数额消费纠纷的调解采用人民调解程序,调解过程制作的材料和调解协议书,大额争议的调解协议书提交司法确认,以保障效力。五是扩大影响。通过媒体加强对“消调对接”工作的宣传,收集整理典型案例,向广大群众进行以案说法,弘扬“消调对接”中的先进典型,获得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同时,各相关部门实现消费维权联动,产生消费维权社会化的总体影响。六是完善体系。把原有的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与社会矛盾大调解的各项制度整合规范完善,扩大社会矛盾大调解对消费纠纷调解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实现消协专业调解与社会综合调解的全面结合,使大调解体系更趋完善。七是提升水平。全面实现对接后,在社会大调解体系下,达到在充分发挥综合调解力量的基础上,融合专业调解的技术要素,促进消费纠纷调解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消费纠纷的调解质量,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满意度。八是增强效果。实现“消调对接”后,要全面按照大调解的运转体系运行,各镇(区)、村(居)调解机构不但及时受理调处消费纠纷,还将定期分析排查消费纠纷矛盾苗头,加强消费纠纷矛盾的事先防范工作,助动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社会监督,让消费维权的理念深入人心。
“消调对接”,是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尝试,也标志着我市消费维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举必将为全市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我市创建放心江苏省放心消费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登记注册窗口努力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员信息社会化采集和互动机制。
1.加强外来人口投资创业信息采集机制
凡是到我局申请登记的我市外来人员,我局各登记窗口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表,以便为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的信息库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积极推进外来人口信息登记软件的完善工作。开发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来人员信息数据对接软件系统,提高外来人口信息采集的科学化。
3.建立和强化外来人员登记注册的绿色联动机制 凡到我市登记注册的外来创业人员,以颁发“绿色服务卡”形式的一证通通行证,通过公安、工商、教育、卫生、文化、人保等各部门建立的人员数据库共享机制,加强外来人员在我市居住、就业、就医、子女上学、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为打造和谐、美好的新如皋而做出我们工商部门的应有努力。
三、创新举措,扎实有效开展平安市场创建工作
始终坚持把维护市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平安”做文章,在落实平安市场创建责任,建立建全各项制度方面狠下功夫。
1.发挥组织体系作用,积极推动平安市场创建 积极发挥组织体系的领导作用,统筹安排,具体部署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一是围绕创建平安市场活动的要求及考核细则,各职能机构按照其法定职能,各司其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条抓块包、齐创共建,为平安市场的创建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进一步落实基层工商分局创建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主动抓、监管责任区人员具体抓的责任体制,坚持属地化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落实。三是进一步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平安市场的责任,全市43个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平安市场”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全部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做到组织、人员、场所、经费、制度的“五落实”。市场主办单位作为创建第一责任人,努力抓好索证索票、公示、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安全管理,与经营者分别签订“平安市场”创建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
2.狠抓“六个结合”,夯实平安市场创建基础
一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规范市场主体资格相结合。我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结合每企业年检,对照平安市场建设的要求,对不具备条件的已登记市场,发出责令改正书至当地人民政府和市场主办方,并暂缓通过检验。二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落实市场开办者第一责任相结合。认真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三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市场信用建设相结合。按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采集录入市场及市场内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认真做好信用等级的划分,各市场主办方认真落实市场内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季对经营户的信用等级对照标准进行评定,并进行摊位公示,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内经营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意识。四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新“六城同创”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如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卫生镇的契机,努力推进城区及镇所在地市场及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高标准建设,市场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提升,市场安全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档次明显提升。五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通过确立市场主办单位、食品经营户责任,进一步整合基础信息台帐,切实加强食品经营户的进货登记和索票索证,加强以食品经营户为重点的巡查监管、食品质量监测和后续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六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相结合。在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紧扣放心消费活动的主题,制作了大型《如皋市放心消费教育巡回图片展》在各市场巡回展出,印发了《百万居民消费教育宣传手册》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知识问答50题》让广大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来。3.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平安市场维稳机制
一是将消防安全纳入平安市场建设的正常轨道。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市场负责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加强制度建设,指导、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健全、完善、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措施到岗,责任到人。加强对消防设施安全性检查,经常联合组织开展对市场主办方消防安全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和行政指导。二是市场与辖区公安分局共建市场安全体系,群防群治。加强市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装监控系统),增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打牢创建基础,确保市场内不发生打架斗殴、聚众闹事、被盗、被抢等刑事案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将市场纠纷调解纳入社会矛盾调解中心体系。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横向协作网络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市场内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快速处臵。
四、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 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以加强食品经营单位信用建设为核心,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1.全面建立食品经营户诚信档案。南通工商局对全市食品经营户建立诚信档案,涵盖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监督检查记录等多个方面,并对食品经营单位诚信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如实记入信用档案。同时,根据《南通市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一般食品经营户每年进行一次、特殊食品经营户(指经营专供婴幼儿主辅食品和散装食品以及从事食品批发经营户)每半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价,包括履行自律制度情况、监督检查结果情况等内容,划分A、B、C、D四个信用等级。根据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监管频次、突出不同监管重点,对守信单位实施宣传鼓励、示范引导,对失信单位进行曝光评议、严格惩处。目前,全市已建立食品经营户档案18437户,占全市食品经营户总数的75.3%,预计年底可达95%以上。
2.设立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站。为加强经营者自律意识,构建市场监管的第一防线,在全市大型超市和大型综合农贸市场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明确专人担任站长、副站长。每个食品卖场均细化为生熟肉食品区、散装食品区、预包装食品区和自制食品区,责任分工细化到管理、销售人员,工商部门可通过“倒查制”追责发现问题食品。工作站实现了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对接”,可以对消费者质疑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现场公布检测结果。
3.组建可靠的食品安全协管监督队伍。在全市乡镇(街道)、村居都设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联络点,各(行政村)社区均配备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平时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并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居)工作人员担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各类食品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食品安全监督网。
4.推行食品安全“约谈制”监管方式。工商部门创新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约谈制度》,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约请食品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负责人到进行面谈,共同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来,南通工商局已与“双汇”南通总代理、食品添加剂批发商、台湾进口食品总代理等食品经营单位约谈28次,发放行政建议书27份,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5.成立“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今年5月,我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如皋市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协会以督促、帮助流通环节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为前提,以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为关键,前移食品质量监督关口,构筑商业流通领域中牢固的诚信基石。协会成立后,已有1800名食品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自律承诺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1.继续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将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社会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高效处臵。
2.以标准化建设为推手,着力推进市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将紧紧抓住升级改造这一环节,进一步推动城区及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城区主要市场和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监控系统安装率100%。
【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社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10-24
绿春交警大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纪实09-08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10-08
某乡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汇报08-27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妇女维权维稳工作06-20
乡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07-14
(经验材料)推进社区矫正_维护社会稳定06-26
以信息化为引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10-27
整乡推进典型材料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