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2024-10-08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共8篇)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1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日期:2011-05-10 08:42:47 点击数:

来源:互联网

西安区司法局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创新管理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开创了司法工作的新局面。法律援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西安区司法局始终把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全区现有法律援助工作机构11个,实现了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做到了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援助。西安区每年大约有4000名外出务工农民,跨区域农民工被侵权问题非常突出,为农民工维权便成了西安区法律援助机构为特殊群体服务的重中之重。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印制了法律援助联系卡,发放到每名外出农民工手中,以便他们遇到法律相关问题,随时与律师联系。3年来,共为400余名外出农民工解答相关法律知识。西安区司法局还成立了西安区法律援助工作团,聘请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和社会执业律师18人为工作团成员,无偿为全区24户规模以上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收到良好效果。

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近年来,在化解矛盾工作中,西安区司法局采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多种调解方式,重点突出人民调解,始终把握矛盾纠纷调解主动权,使一些矛盾纠纷苗头能够早发现、早控制、早消除。2003年,辽源矿务局泰信煤矿、西安煤矿由于资源枯竭,按照国家政策实施了关闭破产,将近两万名离休、退休、遗属、精减下放、工伤、工残、军残、退养等8个类别的人员分两次移交给地方管理。由于企业政策和地方政策存在接轨的问题,在人员移交到地方的同时,众多矛盾和问题也随即出现。为及时有效地化解近两万名离退休矿区职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西安区司法局成立了辽源市西安区矿区离退休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三年时间,该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退管中心调解委员会年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100余件次,每名调解员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4%;避免民转刑案件3件,制止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28件,较好地实现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为维护西安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成功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转型的需要,西安区开展了大面积拆迁工作。此项工作政策性强,一些百姓对相关政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许多矛盾。对此,西安区司法局在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成立了棚户区改造人民调解委员会。局、各司法所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三年时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保证了全区棚改工作无矛盾激化现象发生,保证了全区棚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几年来,灯塔司法所被评为省级优秀司法所、省级模范调解委员会、国家司法部“维权示范岗”称号;灯塔司法所、泰安司法所、仙城司法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西安区司法局荣获省司法厅先进单位;有一人荣获国家司法部“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矿区退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安置帮教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加强领导机构建设,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了使安置帮教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财政、民政、税务、工商、工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西安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了《西安区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刑释解教人员报到登记制度》、《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制度》,使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进一步推进了安置帮教工作。三是加强摸底排查工作,为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变动情况提供信息保障。四是加强安置帮扶工作,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提供生活就业保障。目前,西安区共有释解人员287人,有111人享受低保待遇。建立四个安置基地,为释解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全力提升了社区矫正质量。一是经验借鉴与工作创新相结合。工作中既借鉴外地经验,还结合本区工作实际,逐步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政法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大力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使社

区矫正试点工作方向明、任务清、工作落得实。二是政法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在工作中形成政法专门机关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格局。同时,聘请由社区主任、书记、退休老干部等人员参加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聘请由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参加的社会帮教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区矫正志愿者和帮教队伍的参加,大大提升了社区矫正管控水平。第三是依法矫正与人性关怀相结合。一方面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进行管理,加强法治思想、社会公德教育,让他们悔过自新;另一方面,建立了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和心理辅导中心,对社区服刑人员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帮助,为符合低保条件的矫正对象落实低保政策。目前,全区68名社区服刑人员有17人享受低保待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前,西安区司法局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开展了长年法律常识教育活动。全区掀起了数万名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潮。坚持抓规划、计划制定落实,使普法工作按、季度有序进行;抓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集中学习;抓普法教材落实工作,基本做到干部人手一套;抓经费落实,保证普法宣传需要。目前,全区有两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一人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区依法治理办公室荣获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

在新的发展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西安区司法局干部职工将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司法机关的领导下,求实创新、开拓奋进,再创更加辉煌的工作业绩,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我市“三个转型”的顺利实现贡献他们的才智。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2

信息化是一种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它以高、新、尖的信息技术为主要物质载体,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全社会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党的十七大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

1.1 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可以提高政府掌控社会整体运行状况的能力,提高和谐社会运行的能见度,以及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可以提高科技、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的管理效率;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缺医少药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们同样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使内容丰富的教学和文化资源惠及各类人群。

1.2 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

2 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近20多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信息化对各项事业的带动、引领和倍增作用日益显著。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部委局和地方省市县先后成立了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实施了“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1994年,广东省率先成立了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信息化建设。

总体来看,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诸如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体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是与经济建设相比还显得薄弱,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高,信息化的整体状况处在初级水平,尤其是政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的电子政务应用仍限于信息发布为主,网上办公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②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④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必要的归类、整合及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整合应用难以实现,出现了可用信息不足和有价值的信息闲置并存的局面,信息利用整体效能不高。⑤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⑥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⑦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需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法制建设。⑧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宏观管理、经济调控不够,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从整体上影响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3 明确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3.1 科学把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

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又相互区别。它们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废。近几年,我国政务信息化工作成效明显,经济信息化工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效果也逐步显现,社会信息化建设环节则显得相对薄弱。

社会信息化是社会领域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包括: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信息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安全、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社会事业单位、社区、家庭信息化,以及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制机制及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基础建设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既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应作为重点统筹协调,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社会信息化。

3.2 努力营造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推动社会信息化工作,要着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3.2.1 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完善信息化政策体系

根据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把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3.2.2 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尽快研究和制定保护个人隐私的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3.2.3 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3.2.4 要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统计制度,开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调查,编制信息化人才规划,确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点。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积极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3.2.5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的作用,加大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整合资源,营造有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

3.3 统筹兼顾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息化体系,扎实推进各层次的社会信息化建设。

3.3.1 推行电子政务,推进政务信息化,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1)以互联网为基础,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整合资源,协同共建,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以及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管理。

(3)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强化综合监管。

(4)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完善宏观调控。

3.3.2 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社会信息化建设

(1)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务实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加快解决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坚实公众的生活保障。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探索逐步建立社会安全运行保障预警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强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协作,推动就业信息的共享,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公众的生活之源。

(4)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人口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5)着力推进公共安全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特殊药品动态监管、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药品稽查执法信息系统和食品安全信息网,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继续完善与治安管理业务相关的核心要素的信息资源体系,提高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6)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继续推进科技教育信息化,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继承、开发、整合与共享,促进教育资源覆盖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

(7)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数据中心、检测和数据传输网络以及领导决策指挥系统,逐步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面向基层,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社区服务。

3.3.3 实事求是,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息化发展道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社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加强政府和各社会事业、产业界的合作,通过大协作来解决全局性的关键问题。

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不同,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推进我国社会信息化,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量力而行;不能够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经验或妄自菲薄,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社会信息化规划,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息化发展道路。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社会事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实现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建设,务实,推进

参考文献

[1]马潮江.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五十八)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经验和趋势[J].中国信息界,2006(21).

[2]《中国信息界》资料室.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四十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J].中国信息界,2006(9).

[3]李颖新.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六十二)如何认识和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J].中国信息界,2007(3).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3

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今年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通过审计,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对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重点,其中第四个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动形成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审计工作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地方政府“父母官”的代表,张术平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他认为,审计工作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中央有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开力度”。通过审计,可以发现政府工作的一些漏洞,能够摸清政府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和改进工作。二是人民群众有强烈呼声,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发生的信用危机事件,更是引发了群众对审计工作的关切,群众对加强审计公开的呼声日益强烈。所以,现在各级党政抓审计工作,不是想抓不想抓的问题,而是非抓不可的问题。抓不好审计工作,上级不允许,群众也不答应。

张术平说,联系枣庄市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的原则。审计工作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工作,只有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的原则,审计工作才能真正统筹全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张术平同时提出,加强审计工作必须在政策和制度层面搞好设计、提供保障。第一,建立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发挥审计工作的制约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通过审计工作,揭露损失浪费;揭露贪污舞弊;揭露失职渎职;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确定和切实履行;督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督促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当保障。第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求审计部门忠实履责,审计部门要做好政府的保安员、监督员,必须各司其职,杜绝失职。第三,适应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各级审计部门应充实加强审计专业方面的知识,良好的审计专业水平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首要保障。一方面,加强审计机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另一方面,“借兵打仗”,建立一个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审计队伍,从相关的部门抽调专业的人员,以解决专业不足、力量不足的问题。第四,加强审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力度。只有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审计才有动力、凝聚力,才能形成战斗力,促进我们的审计水平越来越高,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来自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大代表,张术平谈及科技创新发展时,表示感受颇多。他指出,推进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枣庄市委、市政府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

其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枣庄市确立了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科技创新驱动的作用。目前,传统产业和骨干行业的整合重组开局良好,关停了全部立窑水泥生产线,彻底结束了枣庄50多年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张术平指出,对转型中的枣庄来说,推动科技创新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枣庄市着力培植了四大新兴产业,即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装备制造,积极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作用。

其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枣庄市重视招才引智,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借“脑”发展、借力发展,提升发展的境界、标准和速度。注重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努力占据产业的制高点。

其三,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枣庄市政府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在财政、科技、招商、国土等资源方面优先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营造了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4

一、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局党组把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与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进程相一致,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衔接,把行政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置于有效监督之下。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围绕建设和谐承德这一主线,在总结近几年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实施政务公开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创新管理、争先超越、换位为民”的机关文化理念,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的力度,提高劳动保障行政效能和社会公信程度,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劳动保障局内部建立起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服务群众、运转高效的行政事业权力制衡和运行机制,努力达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要求。

二、坚持实事求是、便民利民,遵循五项基本原则。一是遵循依法实施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公开;二是遵循全面真实原则,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法律、法规不允许公开的以外,都要真实公开;三是遵循注重实效原则,从实际出发,简便易行,避免搞形式主义,体现实际效果;四是遵循方便群众原则,按照为民、便民、惠民、利民的要求,所有劳动保障业务都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向社会、局内进行公开,为百姓提供最大方便;五是遵循便于监督原则,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各方面监督权力的实现,让服务对象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坚持科学规范、简易明了,初步确定三十项公开内容。一是按公开范围,分为向社会公开事项和向机关内部公开事项。向社会公开的内容,重点围绕审批、承办各类专项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各类基金的收取和管理,收罚项目以及其他重要方面的权力运行进行公开,共有21项;向机关内部和所属单位公开的内容,重点围绕人员的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权,物资采购决策、分配权,以及其他重要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共有9项。二是按权力运行环节,分为决策方面的公开和执行方面的公开。决策方面,建立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决策公开发布等制度,依法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便于群众知情监督。执行方面,在履行职责或办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特别是在行使审批、收费、处罚等权力时,必须一次性全部向当事人告知有关情况,包括依据、标准、投诉方法等。执行结果必须及时告知当事人。三是每一事项公开的内容,包括11个方面,即事项名称、政策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权限、办结时限、承办科室、联系电话、办公地址等内容。

四、坚持积极稳妥、确保实效,划分三个步骤精心组织实施。第一阶段是全面清理阶段(2005年3月)。根据党和国家政策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局属各科室、单位所行使的对内对外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对于职责到位的,立即建立公开规则;职责不到位的,必须补上,建立规则;职责越位的,立即停止。在清理的基础上,编制职权目录和流程图。第二阶段是审核阶段(2005年3月16—3月31日)。对各单位上报的行政权力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初审,由局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备案。第三阶段是公开落实阶段(2005年4月)。凡是应公开的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在全局范围内分期、分批逐步全面公开,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最广范地接受内外监督。公开形式根据行政权力、项目特点,采取科室内部上墙公开、局内公开栏公开、印制明白卡和办事指南以及网络公开、报刊宣传、对外发布公告等,确保社

会及服务对象及时知晓。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5

——袁贵仁副部长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暨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局面讲话

(2004年7月29日)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经济长期的努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实力。面对大好形势,高校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立新的目标,建立新的平台,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把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

1.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体制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上,多年来虽有改进,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显著。我们现在的管理方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际眼光,先进理念,时代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创新。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口。

2.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难点也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管理产生的问题,最终要从管理上来解决,光靠热情,光靠干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相比,目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还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尽快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3.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力引导。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呼唤大师的涌现。在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我们将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回答。时代要求我们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研究科学前沿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学术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创新具有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活动和壮大力量,增强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瞄准世界社会科学管理先进水平,通过体制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研究人员聘任制,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研究机构开放和研究人员流动,形成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既能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又能发挥市场作用的新的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以社会资金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制度的建立,通过面向社会开展研究咨询服务,广开研究经费渠道;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为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产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制度基础。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突破。

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好坏的根本标准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研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科研管理的要本目标,是出精品力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定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九五”期间,高校科研管理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这些经济,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使我们在“十五”期间和“985工程”二期的实施过程中,探索和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科研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单兵作战,就是闭门写书、写论文的观念。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尊重学者的个人劳动,但在社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少数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即便是个人的活动,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确立国际竞争观念。我们讲一流学校、一流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关起门来自定标准,要把学术研究与国际上学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相联系,瞄准世界水平,立足于 说明世界,以是否科学地说明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来衡量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只有坚持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只有坚持价值性才有战斗力。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意识,不但不应该削弱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征,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宣传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二、战略设计,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要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要具备战略眼光、做好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一)通过管理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在世界变化日益迅速的情况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本本可供参照。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胆识,才能贡献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成果来。

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典范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同步的,或者说,它们是整个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支撑的。理论创新必然呼唤管理创新;管理创新 又需要有新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现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综合性不断加强。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学科重叠,文理互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近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几科都是在学科交叉、学科重叠的地方,或综合运动文科和理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而获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内容、新形式需要新的学科观念和新的科研载体。如果以传统的学科观念和研究载体来评价或规定科研的新内容或新形式,就可能限制学术的发展,扼杀其创造性。传统的学科观点以单一学科为主,研究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而现代研究越来越需要综合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人才,出现了研究中心、创新基地这样的新载体。如果不能采用新方式,调整评价方法,找到新的评价机制和新的连接点,就可能削足适履。我们要善于发现现实问题 背后的学术问题,推动学术增长和对策贡献,促进理论创新。

评价成熟学科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往往并不适用于评价新兴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眯。所以,建立鼓励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的机制和评价标准,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创设合理的空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论创新的大敌是心浮气躁、争功近利。现在讲创新大家都同家,但怎样创新,怎样才能创新,却考虑的较少。积沙成塔、聚木成林,创新成果并非一日之功,重大的成果更需要很多人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过于注重研究的功利目的,其结果是著述不少,新意不多,而我们的一些评价机制又在有意无意地鼓励这种倾向。建立怎样一种机制,形成追求研究的高质量、厌弃粗制滥造的良好风气,是科研管理创新的迫切课题。教育部连续出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与鼓励与国际规范相应的引文评价系统(CSSCI)以及即将出台的“985工程”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等政策和措施,都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的有力措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更多的措施、更多的办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的不断涌现。

(二)积极组织引导,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做出回答。如何引导和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经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及时的理论回答;如何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学科,而且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特征,善于整体看世界,综合看社会,加强综合性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为造就一批专业精通、视野开阔、善于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社会与人生综合思考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战略科学家,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对管理一个小课题,管理分散的、独立的课题,我们比较熟悉,比较有经验,对于管理重大项目,管理联合项目,我们就不是很熟悉。如果我们把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课题简单地分解为小课题管理,那就削弱了重大课题的意义,甚至把重大课题肢解了。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科研管理也要与日俱进。

(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关注国家利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和价值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侵略,叫嚷“为价值观而战”,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我们不仅要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也要强调文化安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对思想文化的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正确与否,内容先进与否,关乎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关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哲学社会科学落后,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不战而败。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从方向把握、课题设计、内容安排、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政治意识,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认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非常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做出回答;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对社会重大变化的反应。今天,没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回答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要从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切实研究和回答社会现实问题,在回答现实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真正有用的成果。

(四)要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强化对策研究,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积极推进理论向技术、理论向政策的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强调它对社会进步的实际功效,又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国家、学校、个人都有一个如何合理安排和布局,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关系的问题。

蔡元培先生把学术分为“学理”和“术用”两个方面,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简练地阐明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深厚的理论就没有应用技术的可持续可发;没有应用价值,理论也就暗淡无光。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博大精深,深刻严密;在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实践上又极具操作性。它既经得起严格的理论推敲,又能够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民大众所理解,进而付诸行动。马克思曾经说过,最深刻的理论可以还原为最具体的实践。伟大的理论一定是最能反遇社会需要的。一切强调理论的抽象性而忽视理论的实践性的辩解,都是站不住脚的。当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是可以不重视基础研究,恰恰相反,原创性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先导和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制高点。但是,基础理论的价值、基础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基础理论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政策、转化为方案,它的竞争力、先导性才能表现出来。

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强大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说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是出哲学社会科学大成果、大专家的时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科研管理不仅仅是填表格、组织申报材料、组织总结材料,我们应该把推进理论成果的转化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应用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不断提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科研管理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目标分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比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属同一大部类,具有许多共性,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不同之处,它们的特性、功用、成果显现形式,都不能用一个尺度、标准来衡量。再比如,基础性研究,主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原创性的成果为目标;应用性的研究主要以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切实的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为目标;对策性研究主要以有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为制定或完善政策起咨询作用为目标。对不同目标、不同特性的研究就不能简单地使用同一尺度、标准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狠抓落实,完善机制,努力营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环境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等重要”,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这使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意义和地位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高认识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但知难行更难,关键在于落实。

中国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地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以改革的姿态、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相关机制。

(一)要建立确保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管理体制,从制度上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

要切实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就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一起进行全局规划、全程规划、全面规划,整体把握,总体决策,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落实到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氛围营造的各个环节。同时又分工负责、做到职责、权利分明,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要求、有条件,有措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经费不断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四个同等重要”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切实体现。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关系,促进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培养人才的共同发展。

在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方面,科研的方向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特别是研究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科学研究经过长期发展,会形成若干个学科和研究方向。这些学科和研究方向纵深发展,又会与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区别更加明显,形成较稳定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这是学科通过分化不断深化的一种形式;通过综合是深化学科的另一种形式。对一个复杂现象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中,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后一种形式更值得我们重视。要坚持以科研为龙头,整合、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培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尤其要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科研与培养人才关系方面,要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反对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要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在教学中及时反映科研新成果,使科研成为教学改革的动力,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人员不仅是对科研本身的管理,还要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通盘考虑,建言献策。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与团队等关系,促进科研水平与人才素质的共同提高。

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没有一定的数量不可能有高质量,没有质量的提高数量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的重复多,高质量的精品少。我们要建立起保证数量、引导和强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在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学术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把握方向、战略设计、宏观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改变个体分散、零敲碎打的局面,形成人才梯队、学术团队,形成科研联合攻关的能力。要尊重科研人员独立研究、自由研究的特点,有总有分,有分有合。要加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四)要形成有效机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6

今天上午,“中国庭审公开网”开通活动暨全国法院推进庭审公开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活动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庭审直播,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加快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切实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审判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周强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对司法公开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司法公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建成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今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公开开庭案件的庭审原则上均通过互联网直播,实现了庭审直播常态化。全国各级法院不断加强司法公开工作,司法公开基本覆盖审判执行工作重要节点,人民群众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更加多元,对司法公开的要求和期望更高。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深化对司法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有效地接受人民群众全方位监

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推动人民法院改革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周强强调,要通过互联网直播等多样化形式,全面推进庭审公开。庭审是审判工作的核心环节,加强庭审公开有利于充分展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成效,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参与和监督司法,有利于更有效倒逼法官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能力。庭审视频直播是互联网时代司法公开的重要创新,是推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的重大举措。作为全国法院统一、权威的庭审公开平台,中国庭审公开网是继中国审判流程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之后建立的司法公开第四大平台,标志着司法公开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抓好庭审公开平台的建设与联通,不断扩大庭审直播覆盖面。要不断丰富网站功能,提升网站性能,有效实现庭审视频与裁判文书、审判流程信息、执行信息的有机关联,实现庭审公开平台与办案系统、科技法庭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为社会各界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各级法院领导要亲自推动、率先垂范,主持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原则上都要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要坚持多样化公开形式,全面运用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和群众旁听等形式,进一步创新司法公开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多元需求。要坚持依法公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切实把握好司法公开与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关系,依法保护刑事案件被害人、证人、未成年人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周强要求,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庭审公开的新形势,努力提升庭审公开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要充分发挥庭审公开对司法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促进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推进庭审实质化,加快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庭审质效。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庭审公开督促法官严格诉讼程序,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倡导司法文明,维护庭审秩序,促进提升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实现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要用足、用好、用活庭审公开平台汇聚的宝贵资源,汇集、分析、利用各地法院以及新闻媒体的审判公开视频资源,实现法院内外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要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注重在审判公开大数据中研究发现制约审判质效、影响司法公信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规则,更好地服务法官办案,服务人民群众诉讼。

在今天的活动中,周强正式启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线运行。会上播放了人民法院庭审公开工作宣传片,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有关负责人汇报演示了中国法院庭审公开网建

设情况及功能。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7

天津市东丽区司法局在新形势下, 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抓住有利时机, 推进基层司法所建设再上新台阶。

抢抓机遇打基础

一是以创建“五好司法所”为抓手, 大力推进司法所基础建设。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和支持, 制定下发了《东丽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区分管领导带队, 多次到各街就司法所建设开展调研, 沟通协调, 司法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二是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为契机, 大力推动司法所队伍建设。东丽司法局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紧密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区主管领导多次召开社区矫正成员单位协调会, 就如何加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等问题反复研究探讨, 经过长达6个月的努力推动, 于2013年1月份为司法局招聘公益岗20人 (10月又增补4人) , 3月份招录司法助理员9人, 有效缓解了基层司法所人员不足的压力。目前我区基层司法所干警达到33人, 辅警24人, 每所均达到5-6人。

履职尽责求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 积极抢抓科学发展机遇。司法局经常主动深入区内的两个经济功能区———东丽湖和东丽开发区进行调研服务, 将司法行政职能充分引入, 如协助开发区成立专职调委会, 引进律师事务所, 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助推经济发展。2013年东丽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东丽湖是我区刚刚批下街道建制的街, 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主, 区域内有华侨城、恒大等多个著名企业, 我局多次和这些企业接触, 协助东丽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司法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这两个区域对司法所建设非常支持认可, 在祖局长的亲自过问下, 2013年8月按优秀司法所标准新建了东丽湖和开发区两个司法所, 现已开展工作。

二是主动为基层街道排忧解难, 谋求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最大支持。金钟街是全区区域比较复杂的街, 又是城市化的重点区域, 近几年, 司法局多次参与金钟街的重大活动, 2012年的欢坨村选举关键时刻, 刘晔局长亲自协调指挥, 配合北方公证处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保证了选举的顺利完成。近期的新市镇分房工作, 我局公证处全程参与, 保证了选房过程的公平公正, 得到了街道党委的充分认可。金钟街主动在新市镇为司法所提供办公场所, 面积达280平方米。

加强管理促规范

一是狠抓干警学习培训, 提升干警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司法所长工作例会, 组织司法所干警学习, 提高干警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业务培训,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组织干警学习法律法规和工作技巧, 有效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健全制度建设, 强化对基层干警和司法所的考核。以执法业绩档案为基础,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基层干警、司法所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建立综合接待大厅, 规范日常接待受理工作。在有条件的司法所建立标识显著, 标准统一, 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等功能一体的接待大厅, 规范接待用语, 受理登记等流程, 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时效性和功能性。去年9月份, 市委政法委纪检暗访组对新立司法所进行了暗访, 在外观标识、制度上墙、群众接待等方面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篇8

社会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互益性或公益性四个特点。社会组织按照组织运作方式、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运作型社会组织和支持型社会组织。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指专门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一类社会组织,致力于社会组织的创建、推动社会组织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布朗(L.David Brown)和坦顿(Tandon)在1990年首次提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概念。支持型社会组织除具备社会组织的一般属性外,其特殊性体现在公益或互益服务的间接性,即不直接为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或互益服务,而是通过为社会组织服务间接提供社会服务。

支持型社会组织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资源保障功能。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获取资源,整合社会中的资金、智力、信息、场地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将这些资源提供给有需要的社会组织;二是能力培养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战略管理能力、内部治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三是专业服务功能。为社会组织提供管理咨询、财务托管、法律咨询、网络技术支持、营销推广等专业服务;四是规范沟通协调功能。倡导和推动社会组织自律互律,发挥行业规范作用;承担政府与运作型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向社会组织宣传政策导向,代表社会组织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在重大事件、灾难来临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简称社联)是一个代表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联会组织。社联于1947年成立,负责统筹及策划日趋多元化的各种救济和福利服务,是政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伙伴。社联有420多个机构会员。社联于2007年成立惠施网,目的是推动及提高慈善机构的问责性和透明度,对象除社联会员机构外,亦包括香港所有获税务局免税地位的慈善机构。

北京支持型社会组织从社会组织的举办单位看,分为官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和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目前,官办支持型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的市、区(县)、街道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孵化器。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民间自发成立的,为运作型社会组织服务的社会组织。

从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领域看,分为资金支持型、专业服务型、枢纽型、孵化器等四类支持型社会组织。

资金支持型社会组织是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以基金会为主。

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是指为社会组织提供包括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培训、法律咨询、财务托管、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推广等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同一领域、同一地域、同一性质、同一类别的社会组织的联合体,便于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主协调。一方面在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本领域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开展党的工作;代表社会组织向党委、政府反映社会组织的诉求、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为社会组织提供会员服务、进行自我监管,支持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影响力和公信力;加强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组织孵化器是指提供特定的场所和空间,通过资金支持、服务提供和能力提升等多种形式,以培育和扶持初创期社会组织为目标的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孵化器功能更加细分和专业化,出现了面向高科技机构、艺术机构、宗教组织、社会组织的孵化器。全球第一家社会组织孵化器是1982年在费城建立的“新起点非营利孵化器”。

二、发展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有利于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按照国际惯例,1%的社会组织是支持型组织。虽然现阶段北京社会组织整体上还比较弱小,支持型社会组织更是相对薄弱,但是社会的需求日益强烈,不仅需要大量各类运作型社会组织,同时也需要支持型社会组织,建立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二)促进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支持型社会组织与运作型社会组织构成一条完整的公益产业链,支持型社会组织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运作型组织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过去,大多数上游组织,如公募基金会往往集筹集善款、运作项目、项目评估等功能于一身,自己筹款自己花。这一方面源于基金会的心态,认为让别人花钱不如自己花钱放心,只有基金会用自己的项目或官员设计运作自己的公益项目才觉得安心;另一方面源于草根组织自身能力有限,发育缓慢,无法完全承担起从项目申请到实施的全过程。这种状况恶性循环,造成草根组织一直处于缺钱、缺人、缺项目的困境。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出现,可以缓解社会组织资金困乏的局面,缓解社会组织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等困境,有助于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实现专业化发展。

(三)促进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有利于更广泛地动员社会资源

一方面,各类支持型组织可成为其他社会组织的利益代表,增强社会组织对外谈判的力量,类似于行业协会之于会员的作用,其间力量的扩大并不是简单的算术相加,而是呈几何倍数的提升。比如,一些由行业领军的具体服务型机构转变为该领域的支持型机构后,可以作为该领域的代表,发出倡导,影响公共政策,从而扩大该领域社会组织的声音。另一方面,有些类型的支持型组织搭建了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平台,最典型的就是孵化器。浦东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社会组织孵化器,先后与南都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想集团、英特尔、诺基亚等19个不同行业与领域的基金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接受它们的资助。2011年,浦东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近2000万发展资金。支持型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能力和智力的支持,就是培育公民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有形的物质财富还是无形的精神财富都将成百上千倍的扩大,因为每一家社会组织都有可能成为拥有一定规模资金的、具备一定社会公益精神的社会组织,它们的总和将成为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构成公民社会的组织基础和精神灵魂。

nlc202309030942

(四)促进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有利于创新政府管理

社会发展与建设有其客观规律,社会组织发展与建设也有其客观规律。从社会组织发展模式而言,应该从行政培育机制向社会培育机制拓展,改进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和引入社会组织竞争机制,培育公益支持型社会组织和自律性组织,完善公益产业链和公益孵化园,推进公益产业集聚和形成社会硅谷效应,探索社会组织市场化运作和联合行动模式,从而推动形成社会领域自我发育、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体制机制和组织体系以及生态环境。

三、北京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初见端倪

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各级社会组织共计9600多家,其中中央级社会组织1520家,市、区(县)两级社会组织有8100多家,另外还有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5000多家。从北京社会组织总量、发展水平看在国内属于一流。驻华使馆、一半以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一些知名国际组织都设在北京,而且北京云集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北京受国内外社会创新理念、思潮影响较深,北京社会组织发展较活跃,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在北京初露端倪,而且提供的各种服务辐射全国。

资金支持型社会组织。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允许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资助其他机构实施公益项目,做社会组织中的资金支持型机构,成为非公募基金会的新选择。位于北京的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三大资助方向之一是资助支持性机构和引领性机构,自2012年南都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机构伙伴景行计划”,到2013年9月景行计划共资助了7家机构。南都“机构伙伴景行计划”是以创新的资助模式对支持性或引领性的社会组织进行资助的长期计划。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公益运作模式是通过资金支持和资源配置等多种方式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实施友成主导的公益项目,或者指导和资助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独立实施符合友成理念的公益项目。目前友成已资助100多个社会组织。

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翟燕,是一位资深的公益人士,根据多年的公益从业经历和对社会组织的调查,提出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六大能力欠缺,即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信息技术运营、财务管理和法务管理。北京涌现了各类专业服务型社会组织,并面向全国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北京有北京市倍能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等10多家提供能力建设的社会组织。英国文化协会(在北京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运作)自2009年发起“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将英国在社会企业领域最佳的实践和创新方法引进到中国,5年来为1300名中国社会企业家提供了基础培训和深度培训。心创意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为非营利机构提供专业的营销及传播服务的社会企业,已为南都公益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会等国内知名非营利机构及社会企业提供营销及传播服务。北京恩友财务是向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财务管理服务和支持的机构。北京明德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北京德诚社会组织评估与促进中心等机构开展社会组织评估业务。

社会组织孵化器。2010年12月30日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简称市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是北京市第一家社会组织孵化器。市孵化中心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社会组织支持项目,一是针对社会组织创办人,通过开展系列能力建设培训、管理咨询、专题沙龙交流等活动,解决社会组织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问题;二是对公益项目提供辅导、咨询、交流、点评及优秀项目展示等服务,同时开展项目落地社区、项目资源对接等推荐活动,提高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市孵化中心按照功能作用不同,初步建立市区街三级组织孵化与培育联动机制。

枢纽型社会组织。北京市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以人民团体为骨干、自上而下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截至到2014年底共认定了36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覆盖85%以上的市级社会组织。到2013年底16个区县认定了208家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多数区县覆盖了80%的社会组织。2013年7月北京市社会工委提出开展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建设。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在街道区域内的联合型或者综合型的社会组织,到2013年底,认定了143家街道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经过几年的努力,市、区(县)、街道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已初步形成。

四、北京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支持型社会组织数量严重不足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参与的中国全球公民社会指数的研究表明,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网络、联盟、伞状组织等支持性机构的不足,是我国公民社会一个显著的结构弱项。美国的社会组织中有为数众多的支持型机构,已经建立起由资助型基金会、能力建设机构、公益行业协会、会员制组织、公益研究与教育机构、专业服务机构、认证机构等组成的政策研究、资金支持、智力支持、专业技术服务(法律、财务、咨询、研究)的公益支持链。英格兰有323家地方志愿者中心,仅伦敦就有34家志愿者中心,志愿者中心为地方社会组织提供服务。

目前,北京市社会组织基本上是运作型社会组织,提供资源的资金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偏少,社会组织孵化器就更缺乏。

(二)社会组织孵化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模式单一,以政府主办为主

社会组织孵化器发展模式有三种。第一,政府主办——民间运营模式,政府投资提供场地和资金,政府委托民间专业团队运营模式;第二,政府主办——政府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建立孵化器,由下属事业单位或自己举办的民间组织运行;第三,民间主办——民间运营模式,一般由基金会、企业、科研院所主办。目前,北京市孵化器建设模式采用前两种的较多,以政府主办为主,纯粹由民间主办的孵化器还没有。

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性质看,27个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以人民团体为骨干,如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14个人民团体,具有很强的政治和行政色彩,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和行政编制。市志愿者联合会、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市体育总会、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市律师协会、市民族联谊会等7家组织是典型的官办社会组织,虽然身份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但是由政府部门或人民团体发起,是他们的直属机构。

nlc202309030942

建设模式单一、政府主办为主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是不利于带动大量的社会资源、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孵化器、枢纽型社会组织大量依靠的资金是财政资金,尤其是枢纽型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是影响支持型社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政府主办的支持型社会组织能较好地满足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的需求。

(三)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需要增强

支持型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服务意识差。社会组织孵化器专业化细分程度低,只能在组织共性上对社会组织给予指导,难以为不同类型的组织提供专业服务。

五、北京大力发展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政府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支持型社会组织,为支持型社会组织创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放手发动社会力量完善社会组织体系。

(一)破除支持型社会组织登记障碍

支持型社会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它不像传统的运作型社会组织,直接为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服务,而是通过为社会组织服务间接提供公益服务。所以,支持型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时往往因为无法判断属于哪类组织而普遍遇到障碍,有的支持型组织多年申请登记未果,而一直以商业企业的身份运营。北京公旻汇咨询中心、北京恩友财务两家支持型社会组织都是在工商注册的商业企业,但在章程中都明确是非营利组织。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登记,建议北京市政府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时应明确支持型社会组织成立可以直接登记,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登记松绑。

(二)加强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扶持

以支持型社会组织和运作型社会组织为分类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统计,摸清北京市支持型社会组织底数,对初创的支持型社会组织优先给予扶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支持型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转移或委托职能。

(三)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孵化器

目前,北京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发展处于一种自发探索状态,尚不能满足全社会对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扶持孵化器的发展。

1.社会建设主管部门应出台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对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

2.对社会组织孵化器出台有关税收优惠、运营资金补贴、建设扶持资金的政策;

3.制定政策,鼓励非营利性的企业孵化器向社会组织开放;

4.目前,北京市孵化器专业化水平低,可以鼓励现有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办孵化器,培育扶持同行业社会组织。

(四)科学放开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

北京认定的27家枢纽型社会组织以人民团体和官办社会组织为主,具有很强的政治和行政色彩。随着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应认定一些民间自发成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发挥引领作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有些支持型社会组织联系了众多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积聚了正向影响力。而认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后,将赋予他们更多的职责,更好地发挥传播公益理念、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的作用,以此丰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主办模式,提高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黄荔)

上一篇:以干代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圆柱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