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作文之我见作文

2024-06-26

阳刚作文之我见作文(共11篇)

阳刚作文之我见作文 篇1

阳刚作文之我见作文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长河之中,浩如繁星的文人墨客用文字抒发着自己的情怀,字里行间浮动着或豪迈,或抑郁,或喜悦,或悲伤的瞬间灵感。曹操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勃勃;李清照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她的气质豪迈;伟大领袖毛主席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诠释了内心的舍我其谁……每当我们读起这些诗句,总是仿佛置身于他们的时代,触摸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我手写我心”的力量!

然而,纵观我们中学生作文现状,广泛存在着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其中不乏许多固定模式模板,考试作文甚至千篇 一律。我们的文学作品存在的现象与五彩斑斓的青春生活是背道而驰的。很多时候,我们的作品像是揉进了江南式的哀愁,如梅雨一样连绵不绝,找不到一丝积极阳光的影子,写出自身的真实想法更是无从谈起。文章之中充斥的只是社会的潮流思想和文学的时尚方向,是一种趋附和追随,而源于作者本身的内心感想少之又少。如果用心灵之外的思路写作文章,展示的只能是浮华和庸俗,毫无个性可言,更无动人之说。他人的思想不能代表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需要一股阳刚的风气洗刷自己的文学作品,大力倡导“我手写我心”,用一颗炽热的心来浇灌自己的文字花朵,这样的文章才会经得住研读和推敲,五千年中华文学作品中真诚的.品质才能得到传承。

一篇好文章之所以能够寓意深刻,行文凝练,与作者的生活积累和文学积淀是分不开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在作文时能够准确生动的传达自己的感情,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观察生活,深刻的审视社会。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去深思和感慨。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有了个性,生活才五彩缤纷;有了创新,世界才丰富多彩。纵然,我们创新的前提,就是不断汲取文学历史的营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超越,但不是抄袭。文章的阳刚之气,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充满阳刚之气的文章是一扇窗户,通过它,我们能够欣赏青年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一篇文章想要优秀起来,必然需要积极的思想与独到的观点。没有思想内涵的地基,再怎么阳刚亦不过是“海市蜃楼”。阳刚作文的良好风气一旦盛行,必定会为文学的血管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它会如同一把利剑,斩碎四周的荆棘;如同一团烈焰,照亮的黑暗。写作一篇好作文,要深知,文字不是为文章服务的,而是为心灵服务的,好的文章是付出感情的,而感情正是源于心灵的。

文字,一如东升西落的红日,春夏秋冬的轮回,其美妙之处难以言表。文字是精灵,他不是文章本身的奴隶,而是心灵的使者,准确生动的传达作者的心声。我想,当阳刚之风吹遍文学的每一座山川,阳刚之雨洒遍我们学生心田的每一个角落,那时会是我们中学生作文迟来的又一个春暖花开!

阳刚作文之我见作文 篇2

作文,本来就应该这样“自我表述”,但长期的应试需要按部就班训练,使学生丧失自我。现在学生作文的最大弊病是格式化与成人化。格式化不是高水平的结构严密,而是类似八股文死板的程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成人化不是成熟,而是刻意模仿成人的口气,造成“学生腔”,表现在所谓的中心思想上,则是主题先行,以老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造成人为拔高。这样作文,就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当然,这不是说不要章法,而是要求多了、限制多了,难度也就增加了,令人望而生畏。能不能待到学生有写、敢写、再教他学习章法等作文规范,把作文写好? “绿色作文”教学就是按照这种思想进行的,实践证明是高效的。

一、放胆

宋朝谢枋得编的《文章规范》把文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种,并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胆小。”胆小是指细细推敲,追求完美境界;而胆大,对学生来说,是“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雅”。即不考虑文章的复杂性,只管按自己的思路写,平铺直叙也好,东拉西扯也好,写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对老师来说,要坚持“放胆”,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文论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宜限制过多,尤其是内容,应由学生选择。写典型当然好,记琐事未尝不可;写先进固然不错,写点阴暗面也应无妨。不要一开始就让学生表现“欣欣向荣”的主题,这样容易造成“假大空”而使他自己也觉得索然无味。

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取消过多限制,规定一个大致范围就可以了。比如,《写一个我熟悉的人》,范围广一些,而写《新来的老师》,选择余地就没有了,假如学生对这个老师没有好感,又不想把这种思想表露出来,文章就难写了,或者为了应付而讲假话。因此,统一标准的严格训练也要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有个后进生非常讨厌写作文,我就让他写《我讨厌写作文》,并以设问的形式引导他的思路:1你为什么讨厌写作文? 罗列一二三;2你讨厌作文到什么程度?罗列一二三;3比作文略不讨厌的是什么? 即宁愿做什么事也不想写作文,罗列一二三;4今后打算怎么办? 罗列愿望一二三。只要按照这四个方面写,不必构思,也不必一次性完成,想一句就写一句。他反问我:“这也叫作文? ”我给予肯定,他觉得很新奇,并表示“试试看”。结果他“造”出了许多好句子“作文就像是四不像、作文课就像一个等着我的陷阱等”,虽然不像作文,但总算能写下去了。

二、借鉴

“绿色作文”虽然反对提供章法 ,但也提供积极借鉴 ,以便让学生自己在别人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发。借鉴的初级阶段是模仿,模仿是学生的天性。从模仿到创造,使学生作文的一般规律,只有善于模仿,才能有创造。有专家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但模仿不是照搬,要引导学生善于求异。你写别人生气时的“怒目而视”,我写别人高兴时“眼睛笑成一条缝”;你模仿他人的文章结构,我模仿他人的幽默语气,等等,要有所创新,否则,垫脚石容易变成绊脚石。

三、创新

创新是“绿色作文”的重点。创新思维方式有多种,对学生来说,起码应掌握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逆向思维。

1.发散思维 引导。发散思维又叫多向思维 、辐射性思维 ,即不满足已有的思维成果,一条路走到底,而是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多种可能。只有这样,才会考虑全面,反应充分。比如写“粉笔”,可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体———瘦小;质地———坚硬;属性———易碎;脾性———默然……这样逐一介绍就写成了说明文。如果写散文,则可作以下发散:由洁白联想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风范;由形体瘦小联想到一种渺小而伟大、平凡而又崇高的人生哲理;由脾性默然联想到一种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样的文章就有一定深度。这尤其适用于思路闭塞、笔头不畅的学生。

2.收敛思维引导 。收敛思维 ,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 ,就是让学生把不同渠道得到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 重新加以组织,使之明确地指向一个目标。如:学生接触的老师外表不同、个性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工作习惯不同等,可进行多种比较,但最终归结为一点:或热爱学生、或乐于奉献等,总会有一个共同点。能否找出共同点,关键要靠收敛思维的引导。收敛思维使学生能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提高认识水平。

3.逆向思维 引导。逆向思维就是从相反的角度考察问题的思维方式,要突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把问题倒过来想,甚至用一些人们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做法。比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因为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本来很有道理的观点也会存在一些“漏洞”,学生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甚至反面思考。例如“班门弄斧”,当初是取笑别人不知天高地厚,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想:不到“班门”去“弄斧”,岂能知道自己水平有多高;如果弄斧后能得到鲁班的指点,自己还有进步的机会,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联想到平时的学习,我们不要怕讲错,要敢于发言;即使讲错了,也能得到老师的纠正,我们就多一分收获。

从以上三种思维方式的分析可知创新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仅属于少数天才的“专利”。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人是创造之人。”对学生来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少,思想不保守,创新意识强,敢于标新立异,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文思涌泉,产生创新之作。

四、修改

“绿色作文”就是突破“套路”,自由发挥 ,因此难免在选材剪裁上、在谋篇布局上出问题。这时老师就要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该删的删,该补的补。其他如开头如何吸引人,过度如何顾前顾后,结尾如何有力感人,等等,都可个别指导,争取提高。比如前面所述《我讨厌写作文》交来的一串句子,严格说这不算作文。但我对他说,把你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就是作文。

作家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对小学生来说,修改的过程还是学习的过程。平时老师上作文课,是从作文的一般规律来讲的,循序渐进,似乎都懂了。真的开始动笔,才发觉捉襟见肘。而通过修改,知道自己有所欠缺,并弄懂为什么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比较才能悟出道理,获得技巧。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3

我个人认为,解决“习作难”,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抓住习作教学的全过程,重点落实“写前积累”、“写中指导”、“写后讲评”这三大环节。

一、写前积累

古人说:“立言之要在于物”。“物”,就是写作的材料,没有真实具体的材料,即便是写作高手,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平时注意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材料。积累材料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归类法:

归类法是按照不同的要求,把材料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几大类。凡是你熟悉的人,包括大人和小孩,男人和女人,平凡的人和特殊的人,高尚的人和有缺点的、错误的人,都可归入写人类,并分析他们的外貌、思想、语言、行动有什么特点,随时记录下来。凡是你熟悉的好事和错事,喜事和愁事,令人感动的事和发人深思的事,都可以归入叙事类。凡是你熟悉的动物、植物、景物、小物品等,包括喜欢和厌恶的,招人爱怜的和引人深思的,有纪念价值的和象征意义的,都可归入写景状物类。如此分类积累,到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写人,或记事,或写景状物,都可以有许多材料可供选用,就不愁没东西写了。由此可见,积累材料比写作更艰苦、更重要。积累材料是学生习作的一项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

二、写中指导

有了材料,就要考虑怎么写,包括这几个问题:选取材料,布局谋篇和用词造句。例如在用词造句方面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准确。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首先要求准确。准确是用词造句的基础,只有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谈到简练、生动。准确要求作者从掌握的词汇里,选取最恰当的去叙述描写一切事物。

2、语言要简练。简练,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例如《落花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一段话就很简练,第一句是出“半亩空地”,这是种花生的前提,不能不写,也不宜多写;第二句写母亲的建议,是事情的起因,也为后边的照应做出必要的交代。第三句写姐弟几人种花生的经过,因为不是文章的重点,就用“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概括,十分精练。

3、语言要生动。在内容正确、感情健康的前提下,如果语言不但准确、简练,而且生动形象,有色彩,有音响,就能让人产生一种美感,激发一种情趣,引导读者去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写后讲评

讲评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发扬优点,鼓励进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讲评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或提高习作兴趣,或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或学到一定的方法。

1、典型讲评

根据习作的特定要求,从作文中选择有典型性的一篇或几篇佳作进行讲评。通过深入分析,以典型指导一般,启发全班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明确佳作好在哪里,哪些写法应该吸取。一般做法是先将佳作印发给学生,或向全班学生朗读佳作,让大家讨论、评析,并找出自己的差距。

2、交流讲评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本次的习作组织讨论,交流看法。要求从每个学生的习作中找出一两处优点,并指出不足。有时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评改,在小组互改的基础上,个组交流批改情况,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朗读,师生共同比较,分析、评论。

作文评改之我见 篇4

荔城一中 李丽平

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都非常重视作文训练,因为中考作文占有很大的分值,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忽视不得。但是,作文评改并没有享受到教师同样的待遇,相反,还受到了冷落。其实,作文训练和作文评改是作文的一对孪生兄弟,绝对不能厚此薄彼。作文训练是实践,作文评改是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论哪一面受到轻视,都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这里我结合自己评改作文的一些方法,谈谈一点点体会。

作文评改包括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从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作文评改因为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更有效果。但是,有时候,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了上百篇作文,发给学生有些学生直接扔进抽屉,看不都不看一眼老师的评语;有些学生粗略看看,根本就不去思考老师在评改作文时指出的缺点,不会做到下次作文不要再有类似的错误。那么作文的评改要怎样操作呢?怎样的评改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进步?

第一,作文评改做到系统化。作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篇几篇文章就能提高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制定一个系统的作文训练和作文评改计划,这个计划应该从初一开始定下来并实行。

我是从初一开始,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作文档案,记录每次作文的可取之处,立意谋篇好,文辞优美,内容丰富,能引用所学的诗词,哪怕整篇文章只有一句闪光点的话;也记下每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一次一次作文比较,一期一期作文比较,这样老师心中就有一个数,能知道每位同学在初中阶段写作水平提高了多少。学生也能在这样系统化的作文评改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第二,作文评改做到精批略改。我不赞成语文教师“只问耕耘,不不问收获”式的评改,更反对“极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作文评改需要精批,给学生做一个样子,让他们有法可依。叶圣陶先生曾“亲自逐字逐句地批改”了肖复兴初三时写的一篇作文(北京市少儿作文比赛的获奖作文),使肖复兴感到在“写作道路上迈出的脚步方才比较扎实一些”。因此在肖复兴的儿子开始写作文时,肖复兴也“觉得应该像长辈待我一样,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在《我教儿子学作文》一书中,就有一辑收录了他具体帮助儿子修改的作

文范例。可见修改后的作文就可以作为学生以后写作的范例,在写作时发扬自己作文的优点。

那么,精批是不是要求老师对每位学生的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呢?现在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个学生,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学生的每篇文章都要精批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满纸红字,面目全非,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能够会改。具体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启发性,“逼”学生动笔。理想的精批略改应该是这样的:老师的一个符号、一句评语,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批改不会满足于指出问题,即使打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提起笔来。“这句话不通,请改通顺”“这儿如加上心理活动就更为具体了,请把你当时炒菜时的感受写进去”“你的开头总是太长,入题慢。请你品味品味《珍珠鸟》、《春》,还有课外的许多散文佳作,思考:怎样开门见山,让开头引人入胜?并体现在自己的作文中”„„

2.要评文,也要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有意无意地把作文看作是一项技能,因而批改的重点总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如此“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的学生”(叶圣陶语),我认为再详尽的批改也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学生作文的兴趣、态度,他们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等,教师更要“精细”的辅导、指导、矫正。所以,我对写作速度慢的就求“快”(考场上要完成一篇好文章必须在四十分钟左右完成,针对此进行堂上作文训练),对性格急的就求“稳”,对懒于观察的就求“勤”(多写随感、日记),对疏于构思的就求“活”,对敢于创新的就求“准”,等等。不仅仅如此,对学生暴露的思想问题从不听之任之,而是及时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

3.“精批”要追求批改效果。我的做法是一个学生每学期精批2到3次,上下学期至少都轮到一次。其余的批改则比较粗略,要学生自己修改或者互改。教师的这几次精批以一当十,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精批的要求也比较全面,字词句方面的,思想态度方面的,既给予激励又明确问题,而且指出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几次略批,基本上就是围绕几次精批中的重点展开,力求做到“药到病除”。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效果显著。这是“伤其十

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艺术。

4.给学生成功和快乐。在我们所教的班级,能写出优秀作文的也就几个学生,评讲课如果不顾及鼓励差生的作文,那么榜上有名的也就那几个旧面孔,这样,一个班的整体作文水平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提高。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帅在批改作文时,不会老做医生,也不做难服侍的婆婆,而是像一个园丁,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他都会欢欣鼓舞,老师更要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厉”,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5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阳胜中学教师 张彦青

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作文题重复又重复,千人一腔,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下面谈一谈我个人不成熟的见解。

一、制定系统的作文教学计划。开学之初,我们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我们往往只重视课文教学计划的制定,而忽视了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往往是东一榔锤,西一棒,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既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为此我们要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循序渐进进行训练,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按照文体制订各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计划。初一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二阶段以抒情、说明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三阶段以议论表达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

二、注重作文教学的方法

教师按训练点即专题精心备课,用至少一节课给学生讲清该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或者教师当场作文围绕该专题作比较具体的示范。讲清系统知识,学生作文有章可循,教师做好示范,学生训练有“法”可依,避免了写作的盲目性。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一篇作文来表达情意,必须要有丰富的词汇,以及巧妙的表现手法,但实际上许多学生掌握的词语(或词汇)并不多,因而在写作时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用词不准确,甚至生造词语或使用方言,让人看了啼笑皆非,文章显得单调乏味。解决的方法,就是教师应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并合理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如:作好读书笔记,摘抄文中优美词语或句段、写读后感等等。通过这种训练,日积月累,努力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和知识面,这样,就一是能够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四、做好作文批改工作(1)自评互评:传统的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已是有目共睹,教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效率低下,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先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规定修改符号,明确修改程序。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

(2)快速批阅:这一步主要由教师来完成。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一篇文章的格式、书写、用语、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围绕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6

一、搞好课堂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习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择了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体裁多样的文章,且教材编排注重了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我们在阅读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应让学生知道文章的结构和一些写作方法。如《夹竹桃》这课,除了让学生了解了夹竹桃婉美、有韧性、引起作者许多想象的特点,以及体会到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还要让学生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及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体会夹竹桃坚韧特点时主要引导学生品读“从春季到秋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开,不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开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茂盛的时侯,也看不出什么时侯衰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从花期长,默默开放,不择气侯这三方面的特点去写的。

二、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1、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让学生按新课标标准:“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还可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摘抄本。把所学课文以及课外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篇摘抄下来。定期检查。可以给这个本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采蜜本”。让学生像蜜蜂一样勤劳,采取知识的花粉,酿造人生之蜜。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学生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不会观察,对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往往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印象不深,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眼看、耳听、手摸、用心去体会,引起他们的想象和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知道:对同一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细心观察。观察不仅要仔细,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并且要善于思考,发现特点,在突出特点上下功夫。如:现在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梧桐树叶一片片落下来了。让同学们观察后,有同学可能只会写,“树叶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了。”而不会抓黄叶和落下时的特点。而有同学就会写“到了秋天,梧桐树叶黄了,像一只只黄蝴蝶随风飘落,给大地铺上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这样让学生随时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天气等,并写下观察日记,积累生活素材。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三、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写作老师都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进步,比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的段落,好的开头或结尾,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树立自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

2、可以改变以前的修改作文的方法,以前很多老师完全由自己一人包干,从字、词、句、段到审题、立意、中心全方位修改,这样即浪费了教师的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好。可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或同学之间互改。这样既能及时地反馈,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通过培养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积累习作的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由怕作文到想作文、爱作文。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7

一.立足学生的生活, 写纪实性作文

1.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训练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有效的训练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秘密, 心底的话语, 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现。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写日记, 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 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习惯得以巩固。

2.学写人物传记。我曾经要求学生练习写家里所有的成员、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以传记的形式记叙所写的人物, 在写每个人的时候, 都要根据自己的了解给每个人概括出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结果, 学生的习作让我大加感慨:学生的思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创造力是如此的无止境。

二.放飞学生的思维, 写想象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课标中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 小学生作文, 虽不是艺术创作, 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

1.睹物想象——依据直观性、具体性的事物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睹图想象。看图作文的图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 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 然后用笔画出来, 最后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画, 写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教师给定多幅图, 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续上结尾的幅图。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学生可以自由地想, 自由地写。再如:看到一滴墨水形成的图案, 学生就可以把它看成一幅画, 在头脑中想象、构思就可以写成不同的文章, 看到一张获奖证书都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 写出自己的文章。

2.听录音想象——依据一段优美的音乐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听鸟鸣, 想象茂密的森林的美丽影像;闻水声, 想象泉水丁冬的溪流, 波光粼粼的湖面, 汹涌澎湃的大海;听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宽阔的马路、热闹的街市……四年级有一次作文是运用象声词写作文, 我就是播放了一段有声有色的公园美景让学生观赏聆听, 让学生在听声音的过程中, 展开丰富的想象, 说说当时的情况可以是怎样的。学生很快就用上几个象声词写出一篇有声有色的文章来, 真是太让我惊喜了!学生的想像力真是太丰富了!只要你给他创设适当的情境。

3.假设想象——依据一个假设的事物或情节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练习写《假如我是校长, 我将……》《假如我是一名护士》《假如我是国家总理, 我将……》《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等。

4.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童话、寓言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时应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无限的幻想力以及独有个性的创造力。学生创作的一篇篇充满童趣而又富有一定人生、生活哲理的习作, 让我赞不绝口。如:《馒头的自述》、《地球的自述》、《小河的哭泣》等等, 学生写得都非常好。尤其是《小兔逃家》的续写更是让我赞不绝口, 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三.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练笔

1.仿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小学生作文必须通过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并有所创造。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真意切, 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值得我们借鉴。如: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让学生仿写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子, 写几段话。学生能把诗写得生动形象, 把整个秋天写活了。结果是他们写得可带劲, 可感兴趣了, 人人笔下生花, 个个都争着展示自己的大作。我当时真得觉得班级就是一个大花园, 百花齐放、桃李争妍。

2.续写。有些课文耐人寻味,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 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如学完《虎门销烟》一课后我引导学生:此时你来到林则徐塑像时, 你想说…… (可从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的功劳、联系自己等等) ;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你会和她说些什么?你会为她做些什么?等等。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做人 生活 作文 看法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现行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在摸索写好作文的途径、方法。这些途径和方法一旦被激活,学生便会顺渠引水成作,作文水平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裹足不前。因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明白为什么写作,缺少原动力的作文教学就会失去活力止步不前。

一、学做人

作文先做人。俗话说“言为心声”,作文就是落在书面上的“心声”。“作文能够满足我们倾吐心声的需要”,学写作文就是学会把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用恰当的、生动的文字真实地表达出来。而这些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正反映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观、品质和情操。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对生活漠不关心、毫无爱憎的人,会对写作文产生莫大的兴趣。但一旦生活的热情被唤醒,对周围世界关注的视角变得广远,思想的触觉日渐灵敏,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他们必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并会把它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自我发展的工具,进而逐渐形成持久稳定发展的内部动力。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丰富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让学生内心世界活跃起来,并以此内化为激情和活力,而主动求作。

二、品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该句生动地告诉我们,生活与作文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生活永远是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然而处于生活中的群体——学生面对生活,在写作时却常感无“米”可“下”,老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诗中评价陆游的诗写道:“入妙文章本平淡,待闲言语变瑰奇。”那么如何能使生活中的“闲言碎语”走进学生的作文?如何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得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呢?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人生百态。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就某些话题、某些事情或某些事物、某些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当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思想的触觉变得更加广远之时,他不会再用“简单”的眼光看世界,他会为某些人的某一句话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生活就犹如那源源活水,流淌于学生的作文之中。

三、做作文

做作文又区别于写作文,它是长期地而非一次、两次。而让学生养成时时写作,处处写作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按照常规教学的安排,每半个学期即半年时间,要求学生完成六次作文即可。这样的教学任务远不能达到训练作文这一教学目的。俗话说: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况且每次作文训练不一定每位学生都能写成功。针对写作技能还不熟练的学生,作文的素材、心灵独特的感悟都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学生养成用作文来记述自己心灵历程的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练笔或随笔,并进而养成习惯。也许开始很难,但不能轻言放弃。当习惯养成之日,也就是学生主动求作之时。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它不允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带一点急功近利的色彩。我们应该明白我们要想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功在平时,应落实在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上下工夫。以上仅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浅陋看法,仅供大参考。

参考文献:

1.韩文生.《作文教学从是记抓起》〔j〕.《中国教育科学》.2006/3-4,83页

2.张德芳.《对作文的一点认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2月上半月27页

作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9

几乎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教学,可以说是教得都非常认真,也非常辛苦。但有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要么不清楚,要么是不满意,要么是事与愿违,因而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新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但在我们周围,就存在着个别学校平时语文老师不写作文、期中期末考试不考作文的异常现象。究其原因,有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有与生俱来的惰性问题,有久教生厌的疲倦感问题,有工作负担重,忙不过来的问题,更有引导和管理的问题。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十分茫然,不是不愿意教好,而是不知怎么教。

“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以“生”为本,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把作文教学放到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内展开研究,才能找到作文教学成功的答案。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师彻底改变错误的观念,如何让学生的写作步入正常的轨道。下面我想结合本人从教以来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兴趣――老师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学生只有真正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乐于作文,也才能有所得益。现代中学生好奇、好胜,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欲,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帮助其提高写作兴趣,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当他们苦尽甘来心情愉悦时,对作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方法固然很多,以下我以两点为例:

1.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效的体验生活。

为了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言可发。比如劳动、参观、游玩、采访、演讲、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动腿,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的感受生活时,生活肯定也会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内心。

2.以成果为基石,让学生激发自信的火花。

可以建立习作交流平台――网上博客,随时上传发表学生的优秀作文;在教室建立“美文驿站”,公布“榜上有名”的学生,张贴他们的优秀作文;利用自习课交流优秀作文等等。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成功,又便于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另外,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争取发表,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二.习惯――法宝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五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坚持练笔”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学生专设一个本子,题名“与经典同行”,再在扉页上写上“把握瞬间的心灵颤动,用感觉的天线呼吸、吐纳,入微入微再入微,瞬间的顿悟会凝结为永恒的人生箴言”,坚持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成文于胸”的习惯。郑板桥画竹,总是先到竹园里仔细观察,等到“胸有成竹”了,然后到书房一挥而就。作文同样如此,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左思呕心沥血,10年写成《三都赋》,使洛阳为之纸贵。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5.“文面整洁”的习惯。文面是作文的门面。一篇作文倘若能做到文面整洁规范,它就能先入为主地给阅卷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能心情舒畅地评阅试卷。所谓文面整洁规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卷面整洁,书写清楚。书写清楚是指字体端正、不潦草。这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有赖于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是行款规范,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作文的行款格式,应包括文章的标题、正文,若是书信体还应包括落款(署名、日期),这些都要规范地书写。

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三.积累――粮仓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平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素材积累簿”,在扉页上写上“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将本子合理地分为几个部分,如“经典素材”、“成语长廊”、“妙语放送”、“焦点访谈”等等,具体的积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另外,我们的作文素材还可以从电视、电影、网络中的新闻中来,积累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记者是如何随时随地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还要学生学会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分析,通过观察,有所发现的方法。为以学生自己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为主的素材积累打下基础。

四.序列――桥梁

近来,笔者深入实际,对七到九年级作文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带共性的问题,从而使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共6个学期,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48次作文,而每次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内容、方法、目标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指向,往往是无目的训练的多,重复训练的多,学生抄袭的多。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

初中作文教学与训练共有48次,分解到3个学年6个学期来完成,每次训练都应该有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技能。如果能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48次训练,就能掌握48个写作的基本方法,再加上学生自己的积累,其写作水平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因而,学校必须组织各年级教研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系统的初中作文训练序列,形成48个训练重点。训练序列一旦形成,就能使每次作文训练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明显的梯度,学生每次上作文课都能学到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收获,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新鲜感。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无目标的重复的教学与训练。

五.反馈――保障

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十分能力,三分导,四分写,三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3-4天、最多一周左右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在批改作文时,不管是背批还是面批,教者都应该在笔记上作比较详实的记录,为作文评讲积累丰厚的原始材料。准备作文讲评课时要注意: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

3.评讲要多加肯定。肯定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一种诱导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也好,书面表达也好,在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评改也好,都要尽量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使学生能过教师的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段舒心的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切实引进作文有效教学的清清泉水,那写作园地里一定会开满芳香的奇葩。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10

这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回顾自己这三年的作文教学,个人觉得,高中写作教学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写作体系;三是要进行及时针对性地讲评;四是要督促学生养成勤于练笔和反复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除了生活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源头。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对学生写作的贡献不亚于生活。一个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写的文章总会给人干巴巴的感觉。没有阅读,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水。因此,要想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高中语文老师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至于原因,高中语文老师和其他关注此事的人都很清楚,在此不作赘述。但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事;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介绍、推荐一些书目和文章。包括一些经典的作品,也可以是当代的一些名家名作。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迟子健的《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伤怀之美》,鲍鹏山的《天纵圣贤》等。当然,也可以推荐一些期刊,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创新作文》《独唱团》等。三是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读书交流会上,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或文章,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把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社写

到黑板上。会后,老师要把学生介绍的书或文章做一个梳理归纳并核实,附上作者、出版社,然后再告知全班学生。四是每周留一节课专门给学生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广泛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的都行,但必须是健康的。阅读地点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图书馆。这节课上,老师既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也要适当监督,不能变成“放羊式”教学。保证学生在忙于学习数理化英等科目的同时,有时间阅读。五是及时表扬优秀者。优秀者可以是读书读得多的,阅读面广的,也可以是写作文时引用很丰富的。另外,老师要坚持这种做法,即使到了高三也不能放弃。

这一工作如果落实到位,学生写的作文肯定不会差。

二、设计科学高效的写作体系

高中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体系,至少每一学年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必须科学、高效。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必修阶段时,可以按照教材本身的体例来操作。如高一第一学期主要掌握记叙、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征,选好记叙的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写出波澜;掌握写景的方法技巧;会写抒情散文。高一第二学期主要掌握议论的表达方式。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基本的论证方法、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反驳等。高二第一学期巩固议论文的写法。另外,掌握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的四个能力

点:学习写得深刻、充实、有文采、新颖。这部分,老师还得适当补充相关内容,而且每个点可以写两篇作文。

高二第二学期一般已经进入了选修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学校一般会选择《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但是这本教材里没有写作教学。因此,这个学期的写作教学需要老师自己把握好方向,必须要有一个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最好还包括高三一年的。换句话说,针对后三个学期的作文教学,老师要有一个整体规划,要制订一个科学、高效的体系。如果考虑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上可能有一定的作文复习体系,那么至少高二第二学期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要跟高三的体系能够衔接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二第二个学期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阶段训练如何拟好标题、如何写好开头、如何写好结尾;第二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阶段)巩固如何写规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作文升格、作文审题(初级)。高三这一年是这样设计的:作文审题(高级),重点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审题;议论文的结构(横向、纵向),重点是如何拟分论点;议论文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符合文体特征,适当巩固记叙文的写法;巩固深化如何写得深刻、丰富、新颖、有文采;全面升格;积累作文素材。

这一体系,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三、进行及时针对性地讲评

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批改方式,都需要进行及时针对性地讲评。学生作文交上来后一个星期内应该批改完成并进行讲评,否则效果就会打折扣。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抓紧时间批阅,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讲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指出典型问题、讨论出正确的审题立意、列举典型的分论点、范文共赏共评或作文升格。在范文共赏共评时,可以采取作者本人朗读或全班印发两种形式,但后一种效果明显好于前一种。作文升格要学生先指出问题,可以叫作者本人回答,也可以叫其他同学回答;然后在旁边修改,并抽查展示,再点评。写一次,及时针对性地讲评一次,学生才会有一定的收获。

四、督促学生养成勤于练笔和反复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练出来的。老师指导得再好,批改得再认真都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练习。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曾有这样的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总结得确实很有道理。另外,现在的学生普遍吃不起苦,惰性重,文学积淀不够,所以更害怕写作文,更不想写作文。因此,就需要老师的督促。老师可以每两星期布置一篇大作文,每周布置一篇周记,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以此来督促学生勤于练笔。当然,对写得好的大加表扬,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勤于练笔,有的学生甚至会养成主动练笔的良好习惯。到那个时候,老师就不需要费很大的劲来做这事了。

在老师整体讲评之后,一般的学生都不太愿意去修改自己的文章,而是丢到一边。而很多老师也是讲评完之后,又开始讲授新的作文知识,布置新的作文题目,学生开始另写作文。这种做法,效果并不显著,会让讲评的内容无法落实。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考试时写的作文题是他们之前练过的,他们写出的作文跟第一次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老师讲评不到位,而是学生在老师讲评完之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者说老师没有督促学生进行修改。因此,老师在讲评完一次作文之后,最好的做法是要全班学生对照评语修改,修改之后,再交上来,批阅之后再讲评。对于个别写得不好的,要求他再修改,然后要他仔细比对,学生就会在反复的修改中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变得越来越好,写作能力也就无形中提高了。如果第一次升格之后,总体上仍没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以进行第二次升格。作文升格之后,再布置新的作文,如此循环。

做好这样的工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一般会令你满意的。

作文写作之我见 篇11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作文就是需要,一种表达的需要,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学生只有产生这种需要,才会去写。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呢?主要就是强化学生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的观念。在教学中,对教材中已有的文题进行增、删、改,对强化学生的生活作文观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会观察积累是写好生活化作文的前提

“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仔细认真的习惯,是一种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源头,在实际生活里训练思想,培养感情,要让学生有意接触外界世界的事物,能够常常对外界事物持一种观察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我反复告诫学生:你生活的领域有多大,观察范围就有多大;处处留心,作生活的有心人;把观察纳入生活,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当然,观察决不仅仅局限于“用眼看”,还要将人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遇事多思考,多感悟,多追问。观察过程中,还要用好“烂笔头”。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随时用笔记下来。

观察跟感情有很大的关系,丰富的情感使我们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饱含感情看”要求我们带着感情观察。朱自清先生就是带着很深的感情在看父亲,本文作者最后写道:“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简短的抒情,写尽了对父亲无尽的思念,言简而意丰,情真而意切,充分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及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正是带着这种感情,作者才观察得这样具体,描写得这样仔细,文中才饱含了深深的情感。

三、学会恰当地表达是写好生活化作文的保证

1、选好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作文中你可以直接切入对生活的描写;也可以缓缓抒情,以情切入;你还可以先声夺人,让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你还可以采用触景生情的写法,巧妙设置与生活事件相似或有某种联系的情境,引出生活事件。总之,要精心经营好文章的开头,力求让读者一看开头就情不自禁,爱不释手。

2、浓墨重彩绘片段。紧扣文章中心,精心选择那些曾经打动过你的镜头或难忘的片段,将欢乐或悲伤、喜爱或憎恨种种情愫聚集在片段描写上,并着力营造好这个“动情点”。精彩的片段可以是告别的一挥手,可以是平时的千叮咛,可以是欲言又止的眼神,也可以是细腻缠绵的心理描写。要写得感人,就要不惜笔墨,细腻地刻画人物神情,着力刻画人物心理,不惜笔墨选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总之,让人物走上前台对话,让人物上台表演……并工笔细描地一一刻画出令人震撼的细节,使文章弥漫着令人心动的真情。

3、仔细经营好情节。“文思似看山不喜平。”写好生活类作文可以采用多种手法。倒叙手法,能增强文章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插入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文章主题,使文章行文变得曲折有致;还可以写写事情的由来,为下文做好铺垫;还可以写写周围的环境,景物衬托人物,营造氛围,巧妙地烘托人物心理。这样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又可以让文章情节曲折、摇曳生姿。

上一篇:杭州之旅作文450字下一篇: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