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2024-10-11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共12篇)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篇1

小学德育常规细则

1、学生文明礼貌细则

(1)、早晨到校门(或在路上)遇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如说:“老师早晨好!”“老师好!”晚上放学时向老师道别,可说“老师再见”。

(2)、进入办公室(或教室)要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方可入内,向老师敬礼,然后说明来意,离开时向老师告别。

(3)、当老师走进教室说“上课”时,学生起立,目视老师,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然后老师说“请坐”,同学们方可坐下。

(4)、有校外领导、教室听课时,要全体起立,鼓掌欢迎。下课时,要全体起立,鼓掌欢送。

(5)在课堂上(或自习)当老师(或客人)问话时,要起立回答。

(6)、课间要到操场活动,严禁在教室、走廊里喧哗或打闹。经过走廊时,要靠右侧通行,遇到老师(或客人)要自觉让路并热情打招呼。

(7)、衣着打扮要端庄,风纪严明,不穿奇装异服,衣扣要齐全,不敞怀,不歪戴帽子(女学生不烫发,不穿高跟鞋,不搽粉抹红)。

(8)、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不随地吐谈,不随地大小便,不乱人扔果皮、纸屑,不在黑板、墙上乱鞋乱画。

(9)、要自觉的使用和推广礼貌用语,如谢谢、请、请原谅、别客气等等。

(10)、同学之间要互相爱护,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别人起绰号。严禁说粗话、脏话和低级下流的话。

(11)上学或放学的途中,不得在路上打架,不得随便搭车。在马路上行走要靠右侧通行;几个人同行,不能在路上横行。

(12)尊老爱幼,对老人、小孩及行动有困难的人要主动让路或让座,协助解决困难。

(13)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集体和别人有害的事,损坏东西要自觉的承认,并按价赔偿。

(14)自觉的尊守公共秩序,如在电影院不能吃带皮的东西,不喧哗,不打闹,进退场时不故意拥挤,观看影剧时不影响别人。

2、校内常规

(1)骑自行车者到校门立即下车,将车推入自行车棚。

(2)进入教室进行预习课程(默认),保持肃静,做到不指唇不动。

(3)预备铃向后要立即进教室,把本节课所须物品整齐的摆在桌面上,静侯老师上课,男同学要脱帽。

(4)当老师讲课时,要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遵守纪路纪律,不搞小动作。

(5)作业要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要规范化。

(6)拿、看书姿势要端正,视距保持30厘米左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看书。

(7)当看到校内某一地方卫生不好时要主动打扫。

(8)别人帮助你时,要一礼相待,要说“谢谢”,对方可回答“别客气”。

(9)当你给老师送东西时,要双手递给老师,接老师给你的东西时要双手接。

(10)当受到批评时,应该虚心接受批评,不隐瞒掩盖自己的错误,对批评者要表示谢意,“谢谢老师对我的帮助”、“谢谢老师对我的批评”。

(11)当受到错误批评或情况有出入时,要如实向老师说明解释,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问题。

(12)受到讽刺打击时,正确的要坚持,不泄气,并向老师反映情况,以求老师帮助。

(13)向别人指出缺点、错误时,要诚恳耐心,讲清道理。

(14)发现别人做了坏事 或错误时,主动向有关人员反应情况。自己做了错事,没有被认发现时,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错误。

(15)当损坏了学校财产或国家、单位、个人的财产时,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并主动承认错误,赔偿损失。

(16)当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要主动调解,使双方和解。

(17)听到间操铃,立刻到指定地点,站好队,认真做操,间操过后,站队按顺序回教室。

(18)晚放学一律退校,值日生要检查班级备品,室内和分担区要彻底清扫,关好室内灯,要锁好门方可回家。

(19)拾到东西要交公。

(20)衣裤要大众化,不穿奇装异服,衣扣要齐全,不敞怀,帽子要戴正。

(21)背书包时,书包带要长短适当。不要把书包挂在脖子上、搭在胸前或背后,要斜挎在背后或双肩挎好。

4.校外常规

(1)对老师、长辈要用“您”来说话。

(2)当你在路上遇见老师时,要主动上前敬礼,同时问候“老师好”或“老师您好”。见到熟人、同学要打招呼,问候“您好”、“你好”。

(3)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入在电影院或集会不乱吃带皮的东西,不喧哗,不打闹说笑。

(4)在车上遇到老人、儿童、病残者、抱小孩的妇女主动上前礼貌让座。说„“您请坐”、“大爷请坐”、“大娘您请坐”等。

(5)当拾到别人东西时,要主动交还失主,如找不到失主,要主动交公别人把拾到的东西还给你时,要说“谢谢”。

(6)当你发现邻居或困难户家里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坚持经常做好事。

5.家庭常规

(1)放学后回到家里,要主动与家人打招呼,对长辈要问候,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零活。

(2)当老师家访到你家时,要主动上前给老师开门敬礼,表示问候。当老师或客人到你家与家长谈话时,要倒水让座,主动回避。当向你问话时,要上前礼貌回答。

(3)上学前要认真检查书包,看看学习用品是否带齐,当离开家时,要主动向家长道别,向爸爸(妈妈)说“我上学了”。“我有事出去了,爸爸(妈妈)再见……”

(4)坚持按时洗脚、洗头、理发、洗澡、刷牙、漱口,保持个人卫生。

6.学习纪律

(1)学生在校学习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向班主任请假,并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七天以内各班可准假,七天以外者必须经学校同意。

(2)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坐好,教师进教室后学生起立,教师示意后坐下,迟到或因事在课中要离开课堂的学生,要经任课教师允许后方可出入教室。

(3)上课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回答问题要起立,向老师提出问题时要举手报告,进入课堂一律脱帽。

(4)按时参加课间操和文体活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穿皮鞋和妨碍体育锻炼的服装。

(5)认真完成作业,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杜绝作弊现象。

(6)严格遵守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规定,爱护图书杂志和报刊,损坏图书资料要按价或加价赔偿。对有意损坏或盗窃图书资料者,要给予纪律处分。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篇2

一、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选拔参赛选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育背景专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北京市有中小学体育教师8047人。与2007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数6年间增加了1398人,累计增长21.03%。这是北京选拔参赛教师的坚强后盾。

教学技能比赛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突击集训的效果非常有限。好成绩的取得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我们认为这也是举办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主要目的,应该坚持。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比赛内容,覆盖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所有版本的教学内容,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查,若仅仅靠短期的突击集训,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比赛要求每一位参赛教师在2天内完成6个内容,其中,3个项目还需要集体合作。尤其是模拟上课(微格教学),参赛教师需要准备9个大项、27个小项的教学准备工作,这对每一位参赛教师都是挑战。参赛者必须是日常教学的能手和佼佼者。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够按照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认真开展各项体育工作,尤其是在日常教学中,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换句话说,在比赛中优异成绩的取得,更多的依靠教师自身在平时工作中的积累和感悟,厚积薄发。

本次比赛更是如此,因为,从比赛通知下发到比赛日,仅仅有49天的时间,留给老师准备参赛的时间只有1个月。从一张白纸开始准备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没有日常工作的积累,这样的工作难度是很大的,这可能是每一个参赛单位遇到的最大问题。从比赛现场的观摩情况来看,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加强日常工作是关键。

二、抓住历史机遇,不负历史使命,努力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体育正处在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开展各种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2007年开始,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要求,频繁出现在各级文件和各类媒体中。学校体育工作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已经被党和政府多次重申,被社会认可和接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党的十大大报告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有明确的阐述和要求。近几年,北京市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开展了许多工作。

(一)狠抓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守住体育教师的教学底线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在这里不作探讨。但是,日常的教学视导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教师不能完成动作示范,不能简单、明了地讲解动作要领,不会纠正错误动作等。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不能存在的,因为,这已经突破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底线。

2007年,针对这种现象,北京市启动针对全体中小学适龄(男教师45岁以下,女教师40岁以下)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以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内容为主,涉及田径、体操、武术和球类4个大项以及教育部颁布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要求每一位适龄的教师必须完成规定内容的示范、讲解和常见错误的纠正。对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的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操实行一票否决。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写进了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6号文件。此后,北京市又连续开展了5年,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考核了5680名适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考核人数占全体教师总数的70.6%,覆盖了北京市全部适龄教师。加上区县开展的技能考核和培训工作,北京市估计上万人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大范围、连续开展,不但有效地解决了作为体育教师的底线问题,而且提高了体育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关注程度,扩大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积极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的改革,帮助优秀的一线教师尽快成长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工作是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该项从1987年开始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13届。在过去的20多年里,北京市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洗礼和锤炼了一大批中青年体育教师,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很多教师从此项工作中脱颖而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目前,北京市许多在岗的特级教师、体育学科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均有参加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的经历,并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2004年以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采取区县推荐,市里认定的方式进行评奖。即区县根据文件规定的各个奖项名额进行申报,市级评审机构仅从程序上对区县上报课的质量进行认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工作方式暴露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开展的广泛性和覆盖面,打击了一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2003年,我市改变了原来的评审方式,采用市级聘请专家,进行统一评审的办法,一举打破了原来奖项由行政部门分配的做法,调动了区县、特别是一线参与教师的积极性。2004年,随着“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召开,北京市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每届的评审工作均从学校做起,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一线教师的参与面,每一届体育教学评优工作均由近千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15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得市级奖励。市级评审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一把尺子;质量优先、兼顾均衡”的原则进行,即兼顾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工作的品质,更好地促进了工作本身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此次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的教师,几乎都在市级层面的不同工作中获得过奖励。再一次证明了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三)通过加强研究的方式,提升日常教学研究工作的品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近几年,北京市针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了许多专项工作,并针对专项工作开展研究,尤其注重对数据的统计和研究。

一是组织全市教师进行基本功展示。北京市从2007年开始组织全市教师进行基本功展示,整个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第一年,研制培训方案,对全体教师展开培训。第二年,区县在培训、选拔的基础上推荐教师参加全市展示工作。展示内容包括理论的纸笔测试、专业技能展示和教学技能展示。2007年组织初中教师基本功展示、2009年组织小学教师基本功展示、2011年再一次组织初中教师基本功展示。在总结前两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2011年的初中教师基本功进行了全新的规划:要求50岁以下的全体教师全员参加理论测试,并开展问卷调研工作。工作中,对教师测试成绩和问卷调研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是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调研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督促区县、学校和教师关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既有面向学生开展的大范围问卷调研工作,又有针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地测试,最后,将测试成绩与学生问卷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北京市通过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专项工作,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发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也是我市能够在短时间内选好人、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引领性作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束了,但是,提高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路还很长,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07-30.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S].2013.11-12.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 常规管理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既要有宏观上的理论导向,又要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既要有主观上的要求,又要有客观上的灵活;个人认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教育理念。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教学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第一,整体把握教材,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认真编写备课教案,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分条罗列,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由此类推,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洞察教育的本质,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問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35):7-9.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篇4

德育常规工作是指德育在学期或学年中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经常性的、规律性的教育活动,是实现德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工作。加强德育常规建设,有利于科学管理德育工作,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继承传统作风,建设良好校风,培养“四有”新人

一、德育工作计划1、德育工作计划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提出的阶段要求、教育内容和具体措施、方法。制定工作计划要依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德育大纲》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德育工作自身规律和我校客观实际情况。2、德育工作计划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方法与步骤、负责部门或负责人。3、政教处、团、队、学生会,年段和班级应在开学初制定好工作计划。

二、德育工作实施1、德育工作实施是指将德育工作计划付诸行为,有组织有计划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整个德育常规工作的中心环节。2、德育工作例会的任务是部署工作,总结交流,提高队伍素质。工作例会安排如下:每学期二至三次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周一次政教处处务会议,政教处每月一次年段长和班主任会议,年段每两周一次班主任会议,每月.一次团、队、学生会会议。3、德育常规工作项目⑴学校、年段、班级分别制订德育常规工作计划,做到德育工作规范化。⑵新生入学训练和军训。⑶任用和培训德育干部。⑷选举和培训学生干部。⑸每周一次升旗活动。⑹每周一次班会课,班会课要有教案和班会记录。⑺每月检查一次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⑻一学年普遍家访或信访一次。⑼加强班级管理,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⑽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议,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⑾开展创三好、创文明班级活动和学年评先工作。⑿加强生管工作,组织创文明寝室活动。⒀做好学生品德评定工作。⒁做到经常性的育人环境建设工作。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民族政策教育。

⒃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参加德育基地活动,参加假期社会实

践活动。⒄改革政治课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⒅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⒆积极开展丰富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活跃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经常性的德育活动(针对实际按月安排)

三、德育工作检查1、德育工作的检查是计划实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和验证,是对各部门、各年段班级和个人的考核和评估。2、检查内容: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情况,德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学校布置的中心任务的完成情况。3、检查方式: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题检查相结合,领导检查与 自我检查相结合,口头、书面汇报与深入现场实际检查相结合。4、政教处按规定公布检查结果,并协同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德育工作总结1、德育工作的总结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今后努力方向。2、教导处、年段和班级、团、队和学生会每学年要做一次全面的工作总结。根据工作需要,另作专题总结。3、在总结工作基础上表彰先进,学校表彰项目:文明班级和年段、文明寝室(每学年一次),德育先进工作者、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积极分子、等(每学年一次)

小学教师工作一日常规 篇5

写在前面: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任何一个教育教学理念都是通过教师来执行的,教师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一些教师对自己除了上课之外不知道还要做些什么事,有什么具体的规范,通过教师工作一日常规的制订,从而规范教师的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周一的升旗仪式,全体教师要按时到位,按要求列队,着装要整齐,重大活动要着校服,精神要饱满,展现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2、全体教师应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按照程序履行请假手续,并在网上填报。教师在校园内,自行车、电动车要自觉推行,并放在制定位置。

3.全体教师要参加课间操,教师要编队做操。

4、全面、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一天应做的工作,并积极实施。

5、按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每位教师应有一周储备课,杜绝不备课上课或课后补课的现象。

6、教师上课必须带好教案、教科书等,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课表和教案上课,克服随意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7、预备铃响,教师应在教室等候,正式上课铃声响,教师准时上课。

8、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和占用课,如需调课,务必报经教导处同意或登记。每位教师要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得在上课时间会客,不得开着手机上课堂,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

9、上班时间如没课,要求教师在办公室备课。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离开学校,离校须请假。上班时间内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10、热爱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得辱骂学生,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11、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12、课后及时写出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

13、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业按规定布置,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1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正确。当天的作业次日必须批改完毕(作文除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及时改正,并对典型问题在班上进行讲评。

15、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16、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二节上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17、下班离开办公室时要关闭用电设施,关好门窗。

上期小学常规工作督查总结 篇6

1 、校园环境育人

各校围绕教育局及学区“校园文化建设年”的总体要求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逐步改变学校环境。不仅能够坚持每天打扫,做到卫生、干净、整洁、美观,而且结合学校特点制作了永久性的文化标语,搞好校园绿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汉昌学校创建以“国学”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明德学校新建“国学”文化墙;新任、平源学校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城北学校把“校园文化年”设计方案编印成书,活动安排具体,可操作性强,并率先取消小卖部,卫生保持好,环境更洁净。

2 、各种活动育人

为认真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各学校期初都制订了德育工作计划。城北、启小在3月份安排了“感恩教育”、“学雷锋”的专题活动,活动有学校方案、班级方案、具体实施措施。在“学雷锋”活动中,启明中小学师生为患脑瘤的学生魏磊捐款四万余元。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了一批合格且学有所长的学生。

3 、班级考评规范

有关小学数学常规教学的思考 篇7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其次先要诱发兴趣,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只有我们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需要老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多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间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数学的本质是思维,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指标是思维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首先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设计合理的过程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思维训练材料,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方感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其次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与策略;要提供创设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思维,并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的意识;要不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情境,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与方法,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

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化的有力保证

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 音乐 良好课堂 常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00-01

音乐属于所有小学生最开始接触到的学科,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和别的学科保持一致,使学生在常规当中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才可以更加适应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于学生常规学习方面的培养,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下面将进一步研究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

一、小学课堂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课堂常规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音乐课堂上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当然这些规定并不是随便制定的,是通过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形成的,这些准则主要是为了确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所以,小学音乐课堂常规教学不只是教学方面提出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针对小学生来讲,若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常规对于其进行限制,将很难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并且,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也是小学音乐教改的提出的需求,因为新课改在教材当中加入了新知识,所以,必须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常规,进而不断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音乐常规培养分类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通常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课前和课中以及课后。并且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分别制定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首先课前常规,这个重点包含制定小学音乐教学方案和备课以及处理请假这些内容。其次,课中常规,顾名思义也就是上课过程中的常规,重点包含清点人数,说明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及准备活动等。最后,课后常规,通常课后常规包含收拾教学设备以及做课后汇总等内容。

三、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方法

第一,教师应该将兴趣当作教学的切入点,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电子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方式实施教学。例如,在学习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制作好相应的课件,在课件中展示出母亲对于孩子的关爱,制造母亲照顾孩子的温馨情景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学习的热情,之后再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首歌的来源,以及作者在作词与作曲时候的背景环境,同时告诉学生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多么的辛苦。这样把学生的情感感受放到了主要的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妈妈的好,从而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在常规下进行学习。

第二,应该让学生把常规学习在平时的活动中开展,教师应该利用设计课前活动的方式,把学习常规培养添加到当中,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采取猜谜语和表演唱歌或者是做小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去实现目标。例如,在学习数鸭子这首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机选取几名学生,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而没有被选中的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数鸭子,想要使学生融入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模仿动画片里小鸭子说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习常规的培养最大限度的展示出来。

第三,采取制造情景的方式,在课堂活动当中设置学习常规,因为小学生十分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的将其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养成常规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舞蹈方面的兴趣,在上课之前制作好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在让学生观看小兔子跳舞的过程中,将这首歌曲播放出来,让学生不仅能够观赏舞蹈还能够倾听音乐,之后教师可以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动作,让学生一起跳。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注意力充分集中,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去,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下学会这首歌。还有就是在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室外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到校园草地上学习,教师可以制造相应的场景,把学生比作为黄鹂鸟,给他们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同时通过模仿黄鹂鸟叫声的过程中,将学生们引入音乐学习当中,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这样学习常规的培养效果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的进一步研究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于学生常规学习方面的培养,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更加适应学习。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相关问题的阐述,希望能够给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确保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兰花.小学音乐良好课堂常规培养策略分析[J].北极光,2015,09:254-255

[2]薛金.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05:12-13

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篇9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制订本常规,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要求,以及新的课程理念,并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制订的教学工作规范。建立与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第四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范文《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第五条 本常规遵循如下教育教学理念与策略:

㈠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㈡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㈢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的改革,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条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 程 计 划

第七条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学校、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九条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不断改进。

三、课 程 标 准

第十条各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下同)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是管理与评价教学工作的基矗

第十一条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各学科科的课程标准,学校领导应学习和了解的课程标准。

2016中心小学常规工作总结 篇10

小学工作总结 常规工作总结

我校本着“对所有孩子负责,促全体教师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管人”的管理策略,提出“以质立校,以研促教”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在《郁南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指导下,各项制度日臻完善,分工明确,管理到位,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现对我校的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明明白白做工作

学校采取层级管理的办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对教师实行“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通过完善的制度,明确的责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使教师们明白《郁南县中小学常规管理》49条是指导我们怎样“教”与“管”的标尺,从而在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

二、扎扎实实抓常规

1、备课要深入。推广电子备课,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集体备课由科组长组织,集体备重点课、疑难课,研究教法、学法,再由一名教师执笔整理教案。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重视二次深入备课,课后能写好教学反思,保持有一周的备课储备。

2、上课宜浅出。在课堂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机会;努力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尊重学生人格,没有将学生赶出教室外罚站等侵犯学生权益的错误做法。

3、作业求精,批改要勤。作业要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有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作业要适量。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正确,批注提倡运用鼓励性语言加等级,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同时,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4、辅导要细。学习辅导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辅导要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当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

5、考核要严。坚持做好月考摸底工作,严格抓好考纪考风,实行单人单桌考核,每次考核成绩输入电脑存档,便于进行培优辅差跟踪。

三、实实在在搞教研

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贯彻“以研促教”的理念。

1、领导带头投身到教研工作中去,以身作则上好示范课,把我校的教研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2、中心教研组成员真抓实干,积极探索适合本土的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结合新课程理念,从中找出本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关注学生的基础,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先由骨干教师在中心小学本部上示范课,再分点组织公开课,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气氛,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3、要求教师每期做到“三个一”即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著作,写一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上一节优质课,鼓励教师自觉参与教学研究,勇于改革课堂教学,让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同步,让精彩课堂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

4、每一个学期搞一次公开周活动。各级科的分开课要在某一个主题或内容上有新的突破。

四、认认真真抓落实

加强关注中小学的常规管理 篇11

学校对于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学校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发展,还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学校的引导,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

在新课程教育的指导下,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现在学校提倡对学生进行减负的教育,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校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学习内容的安排及设计,这样的话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试的时候,也要加入一些实践的部分,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然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整理,根据的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方式的开展。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在课下对学生再进行差异性作业内容的布置,这样会让学生能够不断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渗透在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多进行实践方面教学内容的布置,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出一个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学校的责任情况也要分清,尤其是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责任人,必须以身作则,不断监督学校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以及关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带领学校不断地进步,保证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自己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匹配,这样才能让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开展,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传递给学生。

学校不仅要做好教育工作,还要在外界的服务中做好良好的榜样作用和形象工作,树立起良好的服务者的形象,为社会做出贡献,输送人才。并且,学校还要加强对社会各个机构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建立一个相互沟通、互相支持的流畅的沟通平台,让学校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好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篇12

一、趣味认知

虽说一年级新生活泼好动, 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持久性弱, 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 只不过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说教而已。如果教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 生动有趣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期望表达,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歌谣式认知

例如:我把《舒家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第二条:听到上课铃响, 要快速、有序地来到操场, 整整齐齐地集合排好队, 安安静静等待老师上课。

改编成:

上课铃声响, 立即到操场。

快快排好队, 立正不能忘。

嘴唇紧紧闭, 两眼向前望。

身体笔笔直, 比比谁最棒。

不但教学生背诵, 还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示范, 指导学生练习, 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 轻松愉快地记住了常规的要求。在讲课过程中, 如果有几个孩子忘了常规的要求, 开小差、讲空话, 我只要打着手势, 有节奏地说一句, “嘴唇紧紧闭”, 全班学生就会有节奏地附和:“两眼向前望”, 并立即站好, 仔细听讲。避免了点名批评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也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但歌谣式的使用, 一定要适时、适度, 有的放失, 不可滥用, 否则学生也会厌烦。还要注意有节奏, 最后一个字必须上扬, 如果无精打采地背诵就没作用了。

2. 故事式认知

对学生的认知指导, 也不能全用儿歌, “讲故事说道理”的方法也不错。例如, 为了养成学生仔细听讲和安全锻炼的习惯, 我经常利用室内课给学生讲教学小故事, 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理, 在故事中受到教育:

“同学们, 我们在体育课中不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 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踊跃发言, 有的说会不知道怎么练习, 有的说学不会老师教的动作, 有的说会影响课堂纪律……“同学们都说得很对, 下面请你们听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有一节体育课, 热身活动时同学们一会儿学马儿跑, 一会儿学小鸟飞, 一会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做操, 玩得可开心了。热身活动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两人一组复习前滚翻动作, 并向同学们提出了前滚翻练习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前面同学离开垫子后, 下一个同学才能开始。可是周鲁森和李跃同学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之中, 根本没听老师提出的要求, 在练习前滚翻时, 周鲁森翻过去后故意坐在垫子上不起来, 而李跃不等周鲁森起来就进行滚翻了, 只听见‘啊’一声, 李跃的脚砸在周鲁森的脸上了, 周鲁森手捂着脸, 痛苦地叫着……”

听完这个故事后, 我让学生想一想, 议一议, 在课堂上不仔细听讲, 不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还会发生什么意外?最后, 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 让学生把课堂常规铭记在心。这样通过故事的形式上了一节较成功的课堂常规教育课, 加深了学生对遵守课堂纪律和体育安全练习重要性的认识, 这远比枯燥乏味的说教有效。

二、榜样示范

教师除了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外,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 发掘优点, 树立榜样。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立“声音洪亮小教练”、“团结协作金鹰奖”、“课堂交往小专家”、“集合迅速小骑兵”、“立正规范小卫兵”等称号, 来表扬学生的优点, 具体细致地挖掘他们的长处。好学生在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 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 越学越来劲;其他学生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 同学的拥护, 从而在相互学习、竞比中渐渐养成良好体育课堂常规。

三、行为演练

习惯是练出来的, 不是说出来的。新的环境, 新的要求对一年级新生来说都感到既新鲜又陌生, 还有一点点压力。怎样才能使教学常规很快为小朋友所接受呢?我从最基本的师生问好、着装、整队入手抓起。

1. 抓师生问好。

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师生问好。如:课前问好, 课后说再见, 并要求集体击掌后才能解散。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 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第二, 密切师生感情,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三, 强调组织纪律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

2. 抓着装。

在期初, 我就和全班学生用拉钩形式来个师生承诺:每节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和运动服, 不带任何与课无关的物品。假如违约, 不管是谁都要受罚。并随时与班主任或家长取得联系, 请求配合。期初前几堂课学生偶有忘记, 但随着反复提醒和严格要求, 学生逐渐记住了每周上体育课的时间规律, 建立了习惯意识, 课堂常规意识也就慢慢养成了。

3. 抓整队。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厌静好动, 自控能力差, 又刚从幼儿园升上来, 快速集合整队的概念还没建立, 不能把高年级的标准强加到他们的身上。我采用“带”、“比”、“练”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集合整队的意识, 提高他们快速集合排队的能力。“带”即在教师的带领下, 排成上课队形;“比”, 根据学生的整队、着装的准备情况进行以表扬为主的讲评;“练”, 讲究从易到难地反复练习, 先练立正、稍息、师生问好, 后练看齐、报数、四面转法, 采用个人分散练习, 同伴一起练习, 小组练习, 全班整体练习等形式。

四、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 我经常用激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满足感,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课堂常规。

上一篇:关于表彰2009年度农村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下一篇:光纤通信技术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