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

2024-05-24

小学德育案例(通用12篇)

小学德育案例 篇1

小学育人案例

二街小学 吴利东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若是和孩子更加亲近,让孩子喜欢上你,那么孩子自然就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听课更加专心,学习就更加有动力和激情。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走进孩子的内心,这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时间陪伴和学习上的有效监督而养成懒散、逃避和隐瞒的坏习惯。但他们的内心渴望被尊重,被表扬和肯定。同时又常常感到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蒋子旺,11岁,是我班六年级的学生,农民家庭。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蒋子旺的父母忙于种田,很少和父亲在一起,父亲是也比较放任和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一旦放错总是为孩子找理由和借口。

四、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蒋子旺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蒋子旺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蒋子旺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蒋子旺同学„„”渐渐的,蒋子旺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蒋子旺成为了班级的灯长,每天很负责得开灯、关灯,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蒋子旺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蒋子旺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多关心儿子,多督促孩子的学习,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蒋子旺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习惯不好,常被批评,令李明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鼓励他,不当众批评他,请同桌多关心帮助他。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小小闪光点。

4.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为了使蒋子旺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我们有个大家庭》„„。在主题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蒋子旺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小学德育案例 篇2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分析

1.目标分析 (如表2)

2.任务分析 (如表3)

3.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过程片段分析 (如表4)

三、反思和建议

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英语有效教学的创新点

(1) 在课堂中,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电子白板交互式功能进行英语的有效教学。白板的功能是围绕教学过程设计的, 尽量做到合理的使用白板功能, 辅助教学。电子白板把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电子白板的功能很好的创设了情景, 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整合。使用电子白板能更快捷、更直观的把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和进行练习, 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教学氛围。例如在此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白板的聚光灯效果看农场动物的身体部位来猜是哪种动物,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白板的拉幕功能依次呈现每个句子, 使学生认真的读每个句子。运用白板的直接书写功能, 更清晰的示范如何进行调查和填写, 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为他们在后面的小组调查中降低难度。插入课文对话的课件, 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课文大意。

(2) 结合学生的特点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充分发挥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尽可能创设语言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让他们多讲多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来。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现想现说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学生在实际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尽量做到人人敢说, 人人会说。

(4) 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5) 注重轻松学习氛围的营造, 以及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1) 抓住主线, 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和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此教学案例中, 广州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I Have Cute Pets》一课的教学中,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有喜欢动物的天性, 对于动物的话题, 学生兴趣浓郁, 而且学生在一、二年级上口语课的时候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名称, 因此, 课堂以常见农场动物和家庭宠物为主线, 展现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所认识的小动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聚光灯效果看农场动物的身体部位来猜是哪种动物,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让学生通过观看温馨的人和宠物相处的短片, 使他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和一起嬉戏玩耍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宠物的喜爱之情。最后在设计和分享自己宠物卡的时候,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在电子白板上设计宠物卡和现场展示及交流自己作品, 真正做到了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关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 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制作宠物卡等环节, 使学生体验到认识动物、爱护动物的乐趣, 使英语课堂充满了爱、和谐和活力的气氛,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 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2)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渗透德育

1组织学生合作。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例如案例一中, 在学习描述新的动物外貌特征时就是要小组成员一起观察并轮流描述。在这种情景中 , 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 , 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为了共同的目标, 学生们都能做到认真和投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不会的同学虚心请教, 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准备着。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尊重每个同学的练习成果, 不嘲笑同伴。课内外要学生争做“师”, 真诚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形式中, 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互勉互助, 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努力地成为最佳的自己,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活动。道德知识、观念、规范是抽象的, 必须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才能为儿童所接受。教学中, 我们要创设有移情效应的气氛, 理想的或冲突的 , 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境。在此案例中, 学生通过观看温馨的人和宠物相处的短片, 使他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和一起嬉戏玩耍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宠物的喜爱之情。其次游戏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 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 对培养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理解规则, 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3) 找准机会, 运用所教内容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 , 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 , 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 ,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关注学生的发展, 找准机会, 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 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2]。例如在此案例中, 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 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 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 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 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 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

(4) 利用媒体平台和信息技术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 , 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 , 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3]。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 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 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 使教育具有针对性 , 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实践证明, 要协调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 不能牵强附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水到渠成, 润物细无声。只有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 在新形势下, 英语教师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 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 有始有终地坚持德育渗透, 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1]。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 从而接受品德教育, 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渗透德育呢?本文选取了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具体案例, 从目标、任务、教学过程片段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02) .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08) .

德育案例 篇3

关键词:德育 案例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14-01

1 在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深入德育工作以来,发现7年级住宿生也有抽烟的现象,我想过因他们在职高部学生的影响下开始了,但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管理学生?我也打听其他学校德育处领导,学校都存在学生抽烟的现象,但学校很难杜绝学生的抽烟现象,只能通过管理尽量减少。但我校学生少可以深入并帮助学生戒烟,有这个想法。因此周四我值班,晚上结束自习后就到男宿舍转,也和宿舍管理老师探讨过,严格管理抽烟现象,我们管理老师原都抽烟但戒烟过程给他们讲一讲,我们一起深入学生之中,也一个个找学生谈话,他们都说减少了不抽了。从5月份有值班领导管理午睡时,规定12点午睡铃声响不准到卫生间,可发现我了解过住宿生有五名吸烟,进进出出,问他们都说肚子疼,其实我知道吸烟,所以找他们谈吧,收集一些资料发给他们。内容是:“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嗜好,可以由个人选择与控制,通常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容易使人产生依赖。吸烟对于青少年的严重危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据吸烟学生普遍反映,吸烟后往往产生头晕现象,上课时思想难以集中,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在美国,把吸烟称为“鼠疫”、“慢性自杀”,其病理依据:青少年在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环境中的有害因子抵抗能力较弱,烟雾微粒和有害物质(其中包括铅、砷、镉等重金属,铅、砷、镉等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是确切的,三种有毒物质造成的主要伤害表现在:铅容易导致贫血、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伤;砷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皮肤黏膜损伤、致癌;镉会造成肾功能损伤)可使红细胞载氧能力下降,从而使大脑和内脏器官缺氧,组织受损,给机体留下深远的影响。调查统计证实吸烟的青少年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癌。有关资料显示,15~19岁开始吸烟的人要比20~25岁(发育成熟)后才开始吸烟的人患上述疾病的死亡率高55%,较不吸烟者高出一倍多。在我国,15~19岁在处于高中阶段的人生最美好时光。而吸烟率已近高达34~46%。国务院在《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鉴于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毒害,建议教育部门在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并作为纪律,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2 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对策

每周四中午值班我一次都没睡,就和吸烟学生谈心,做朋友,他们各个都说实话,也可爱聪明的学生,我说我儿子在外地工作刚开始好奇吸烟,但从大学到工作吸烟人越来越少,自然要戒了,他们也说刚开始好奇心就抽了,但想戒掉很难,我说我们五个人互相监督,一起想尽办法一天天减少数量,我帮你们一起戒,因此他们答应了,有一天中午我领他们吃烧烤,吃的时候他们纷纷下决心,说的我被他们感动了,吃的时候给我夹菜,车昌南说中学时不知道自己的错,班主任说我,跟班主任闹,就这样成绩下降,到职高班,这里老师们很好,班主任像妈妈一样,我说我们才一年级,好好学毕业办理留学可以。第二天早晨宿舍管理老师说发现昨晚自习结束后上卫生间次数少了,挺奇怪,我告诉管理老师我们帮他们一起戒烟。然后到操场他们几个清扫院子,过来主动和我说,昨晚没抽,实在忍不住去冲澡了,我听完很高兴,今天出去买瓜子儿给你们,他们都说不用,但我给他们买冷饮,买书夹,一次次让他们收感动,这样已经十多天了,他们几个明显在学习上、纪律等各方面都有好转。

3 反思

中学、职高生吸烟是目前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起来很容易,治理起来也不难,但是要治理出效果,让学生吸烟现象从校园禁绝,却很难。难点一,难以抓到有力的证据,像案例里那些学生,没有证据,就是训斥也没用;难点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仅靠学校领导、学生干部监督是不够的,学生之间要有互相监督约束的机制;难点三,社会、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多,研究表明,父母不吸烟,子女吸烟的几率就低,父母吸烟,子女吸烟的几率就很高,很多的孩子吸烟完全是受父母和社会影响。本案例中,我在德育工作透过对待吸烟学生这一问题的处理很有特点。我的行事风格很讲兵法,和学生的对话采取迂回战略,使学生不知不觉就吐露了实情,既避免了冲突,又给予其必要的心理压力,而且借此初步构筑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较好的实现了德育工作的目标。总之,控制吸烟,消除吸烟危害也是世界性的趋势和历史性的潮流。对学生进行拒烟教育,杜绝吸烟现象是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要求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特点,有的放矢的采取一些措施,以激励高中生将拒烟行动进行到底,做到标本兼治,使学生以“不让吸”的被动行为变为“我不吸”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傅宏.咨询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刘俐.试论加强技校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08(4).

[3]李忠华.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塔式模式探微[J].消费导刊,2008(14).

[4]乔宪胜.谈德育评估中的几个原则问题[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2).

[5]薄明华.我国德育评估研究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篇4

语文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永远的学校》。这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当拿到教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将课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提前到开学初来学习,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尊师爱师的德育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课文第三小节有这么一段‚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你你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我当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还记不记得老师什么时候是‘疲倦’的呢?

同学们顿时变得很安静,我有点失落。过了一会儿,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记得上个学期的一天,你本来就有两节语文课,但是那天刚好老师外出,由您来代课,那天你上了四、五节课,而且还要管理班级,我觉得那天你特别的疲倦。‛

听到他的回答,我特别的惊讶,没了任何言语,有的只有红红的眼眶,天哪,孩子还能这么清楚得记得是哪天,当时是怎样的情况,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接着,又有同学发言了,‚老师,您每天第一个到教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您每天都特别的疲倦,我多想为您捶捶背呀!老师,您辛苦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似乎懂事了不少,下课了,‚老师,我为您捶捶背‛吧;作文里,‚老师,我不再惹您生气了,我知道您也是为我好。‛…… 【案例思考】

通过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对学生进行‚感受老师的爱,回报老师的爱‛的教育还是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在思索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挖于‚深‛处。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但是要能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如,本课中就可以挖掘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抓住‚疲倦‛,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勤,从而培养学生要感受、感谢老师的爱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深‛挖掘,从一切可以探寻的点,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立足‚实‛处。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总是以书本为中心,学校的道德教育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目标极为‚理想化‛,可教育效果却微乎其微,有人称之为两张皮现象:学生在尊师爱师的报告会上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可会后依然‚涛声依旧‛,很多学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谈不上发自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的爱。如果我们在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中不能联系学生实际,那么这德育就是无效的的德育,有时甚至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小学生德育案例 篇5

陈绪兵

对于小学生,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德育重于智育。如果一个人道德沦丧,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只会做危害社会的事,所以自从教以来,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视。经常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些学生模样的孩子举止粗野,出口成脏,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痛心。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学生思想转变方面,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时效果良好,下面我就通过一个实例谈一下我的体会。

去年我执教的三(3)班,有个学生叫肖文博,从小父母外出务工,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他十分溺爱,结果这个孩子变得非常顽劣,作业不做,经常逃课不上学,老师批评他听不进去,还顶嘴,有几次逃课了是我和班主任肖秋红老师找回来的。家长也意识到了孩子问题的严重性,他妈妈特意从打工地方回来陪读,我和肖老师都和家长谈了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也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来管理好孩子。就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开始时要求不能太高,我们先不谈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他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就是进步了,通过对孩子慢慢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孩子真的有所转变,不再逃学了,而且很少迟到,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当全班同学面表扬他,这样孩子就有了进步的动力,慢慢地在课堂上也能够静下来了。虽然他学习成绩依然很差,但是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为了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我和肖秋红老师想了不少办法,经常对他个别辅导功课,为了鼓励他,还把他提为小组长,培养他的责任感和担当和参与的能力。这个孩子在后阶段精神劲头很足,只是学习落下太多,一时难以赶上来。六一前夕,学校举办文艺汇演,我们三(3)班安排了两个节目,肖文博热烈报名参与,在节目中扮演反派角色,孩子兴高采烈,老师也甚感欣慰。

经过一年的教育,孩子的行为得到了矫正,学习成绩正在逐步上升,在此期间,我们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不断鼓励孩子,给孩子以信心,付出了很多汗水。当然也少不了家长的配合。

小学德育优秀教育案例 篇6

教过一批又一批学生,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被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孩子总是让我们头疼。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叫陈易隆,调皮爱动,手很欠,总是打这个打那个,平时告状的的多数也是因为他。一次,我因为他把一个女孩打了,把他舅妈找到学校,孩子的舅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接着,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后来,我了解到这学期开学,他的爸爸妈妈同时到外地打工,把他交给舅妈看管,舅妈也感到头疼,在家经常打自己家的表弟,怎么说也不听。他爸爸妈妈放话说使劲打没关系,结果他舅妈就开始管教,可越管越完。又有一次,我去他家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从以上两事例,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点尝试,

这孩子虽说爱动淘气,但我知道,该生数学成绩较好,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语文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他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安排他看中午吃饭时的餐盘摇摆放干净又整洁,结果他兴致很高,每天都认真看管,态度认真,竟使他淘气的时候明显变少,有时还会开心地笑了,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了,随后我赶紧写了家校联系的卡片给他舅妈。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小学德育案例 篇7

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困境, “德育孤岛”现象以及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

(一) “德育孤岛”

根据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提出“德育孤岛”概念。它包括两层涵义:外部孤岛和内部孤岛。外部孤岛是指各个学校各自开发案例和开展案例教学, 同行之间缺乏横向交流。内部孤岛是指在同一个机构和单位内部, 教师相互很少在德育工作案例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各自耕耘各自的一片德育园地, 同事之间缺乏横向交流。

(二) 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灌输很多理论和原理, 在真实工作中却派不上用场, 这是德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德育工作中充满了未知数, 遇到问题时不是简单套用理论就能应付过去的, 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 判断力和决策力都显得很弱, 迫切需要了解怎么样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去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做出专业的判断。

因此, 构建一个管理有序、使用便捷的案例数据库, 开发、搜集相关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实现案例信息服务功能, 为教师德育工作提供有实战价值的参考, 更好地为中学德育工作及德育师资培养服务, 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

二、德育工作案例库前期相关研究梳理

(一) 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以“德育”、“案例”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共得到119条结果。经分析, 这些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分别是具体案例分析 (84篇) 、案例教学 (17篇) 、基本理论探讨 (12篇) 、案例撰写 (2篇) 。从分析结果看, 目前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大多仍局限于具体案例分析的层面。德育案例教学研究在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情况下, 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德育案例基本理论的探讨大多也仅停留在“德育案例研究的价值”、“网络时代德育案例的特点”等层面;针对案例撰写的研究仅有2篇, 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二) 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研究

以“德育”、“案例库”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没有任何返回结果。将两个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引擎, 也没有符合要求的结果, 只返回了“德育案例”、“德育工作”以及其他领域案例库等模糊匹配的结果。再加上“中学”关键词后, 检索结果更不尽如人意。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分析结果反映出, 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较为薄弱, 亟待加强;而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检索结果则反映出, 严格意义上具有开放性的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建设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急需填补。

(三) 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与德育工作案例研究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情况不同, 我国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却较为充分。

1. 其他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自1919年哈佛企业管理研究所沿用并创新了案例教学法后, 之后六十多年间, 逐渐从美国推广至英、法、加、德、意、日本等多国, 除了商学、法学、医学教育外, 其他专业教育领域也纷纷提倡案例教学法, 并且建立了案例发展及交流中心, 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中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从国外引进案例教学法的, 在管理院校受到比较多的重视。在全国MBA教指委支持下,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出版了16部案例教学指导书籍、《管理案例研究》刊物, 举办了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学术研讨会及40多期案例教学法培训班, 拓展了与国内外知名商学院的合作交流。2007年成立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在开发本土化管理案例、传播案例教学成果、促进案例教学经验交流、MBA院校间案例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

2. 师资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案例教学法在师资教育中的运用和研究起步较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学者, 此后研究力量有明显增长。案例教学法运用及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教育心理学、多元文化教育、教材教法、职前教师实习、专业伦理等方面。第二, 将案例教学法置于师资教育这一新领域, 突破了案例教学在法学、商学、医学的传统运用。第三, 未形成系统的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法学说, 理论范式并无显著出新。应该说, 师资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是从成熟的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成功借鉴和移植。

综合来看, 我国近年来案例教学法研究的兴起正与当前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薄弱以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空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侧面反映出加强研究, 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必要性。

三、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破解当前德育困境

(一)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假设桥梁

在德育师资培养中, 经验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一些宝贵经验因为没有一种好的形式保存下来而流失, 更多的经验则是分散的、原始的, 潜在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在某种意义上, 案例就是经验的载体, 是对经验的整合和保存, 可以反复供学习者分析和反思。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一方面可促进单位内部教师分享心得,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间德育经验交流提供平台, 有利于打破“德育孤岛”的孤立性。

(二) 有助于教师了解德育工作实务

对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案例有较多详细生动的描述, 便于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案例教学较多关注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揭示比较典型的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 分析教师行为和采取措施的理由。这种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在真实背景中学习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获得感性认识。

(三) 有助于教师模拟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可使缺乏经验的教师思维模式逐渐靠近有经验的教师, 学会像有经验的教师一样去思考。德育实践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但是可以借助案例这种工具, 使教师在真实的、多层次的问题情境中思考, 理解变得更清楚, 认识变得更深刻。案例教学侧重于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讨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

四、结论

总之, 从应用层面来看, 对于学校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对于在职教师, 案例开发和案例使用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工作反思, 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对于职前教师, 案例教学法运用真实生动的案例, 引导自主学习,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有利于高工作水平。从这个意义出发, 本研究与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密切相关, 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中学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构建过程中提炼出的理论思考将丰富案例教学理论, 检验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人本主义”理念,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从操作层面来看, 数据库技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 而案例库在其他领域也早有应用, 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 存在“德育孤岛”现象以及理论无法有效指导实践等困境。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架设桥梁, 帮助教师更快掌握德育工作实务, 破解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困境。

关键词:中学,德育,案例库

参考文献

[1]央青.工商管理案例库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3 (10)

德育生活化案例研究 篇8

关键词:德育;回归生活;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11-1

在学校思想品德不好的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特征:学习生活上有不良习气、不遵守校纪校规。这些学生会故意顶撞老师,以此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达到彰显个性力量的目的。作为老师,切忌斤斤计较,必须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允许他们犯错误,但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加以纠正。

一、德育生活化案例

新学期的第一天,教室往往是乱哄哄的,等我走进教室后,同学们立即安静下来。只有一位学生站在最后一排的座位旁,不停地摇着头,大声叫嚷:“我没有地方坐?”我示意让他先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待会再给他安排座位,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旁若无人地大声叫嚷。我把他叫到走廊,让他稍微等会,待会找他单独沟通。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后,他竟然同其他班级的同学混在一起高谈阔论起来,在我交待完开学的一些注意事项,准备安排座位时,他已经不知所踪。等我基本安排好开学的各项工作,带着学生领取新书时,却在路上遇到了他,谁知他却对我视而不见,大摇大摆地从我身边走过。于是,我叫住他,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听要到办公室,他的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非常的不情愿。

到了办公室以后,找了个凳子安排他坐下,我看到他不是那么紧张了,我就开始和他交流。先是问他暑期里的生活情况,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难忘的经历。开始他什么都不愿意说,我就讲了些我上中学时暑假里的一些趣事给他听,渐渐地他开始和我讲了起来。随后我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谈到这个话题我发现他的眼神又黯淡了下来,不愿意说话了,直接夺门而出,这真的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于是我在第二天晚上到他的家里做了一次家访。到了他家,我发现房子很破旧,而且家里只有一位老人在。经询问,原来是他的奶奶。和他奶奶交流中得知,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根本没机会和时间管教他。但是,这孩子很孝顺,因为害怕年老、孤单的奶奶为自己花钱,经常帮奶奶一起干家务、陪奶奶聊天。

家访之后,我找了个时间和他谈话。首先将他奶奶对他的表扬告诉了他,他听了之后竟然满眼噙满了泪水,强忍住没让眼泪流出来。他说,奶奶为了照顾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什么好吃的都省给他吃。从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于是就趁机表扬了他的明理与孝顺,同时提出了我的建议:既然你那么喜欢奶奶,那就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有个美好的将来才能给奶奶提供幸福的生活。见我态度诚恳,他非常不好意思地向我道歉。然后我趁热打铁,对他说:“你是懂事的孩子,有困难就来找我。”此后我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加以关照,及时肯定他的成绩,现在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对案例的研究与反思

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学生失意时的鼓励、成功时的祝福,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德育的魅力所在。正是由于我的宽容,让王某心有所感、有所悟,逐渐学会了知荣辱、明优劣,渐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思想品德教育效益低下,最终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现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德育脱离了生活实际,大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让德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德育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从而以情优教,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优质教育。

三、德育回归生活的重要性

德育“回归生活”,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将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要将德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德育活动。

“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存在严重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现象。从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到江苏徐州的违纪学生疯狂地砍死校长的四位亲人……面对这些案件,我们不禁要问:这与我们一些脱离生活的教育方式没有关系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单纯地空洞说教、严厉管教、甚至冷嘲热讽和横加指责,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且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其教育效果只能是无效或负效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融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小学生个性德育案例 篇9

小学生个性德育案例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今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小学生也是如此。其实我就很有个性。比如我若是定下来的事,谁也不能改变。就像上一次,我有一个表演活动,可是家里一个化妆品也没有,怎么办?只好去买了。结果我的姑姑只带了10元钱。这哪够啊!姑姑便跟我说:“那明天再买吧,早上早起就好了。”“不行!那不是耽误事吗!今天就必须买!大不了回家拿钱!”“早上买也可以啊!又不差那一会儿,明天吧,好不好?”“说不行就不行!大不了我自己回家拿钱!”姑姑奈何不了我,只好回去拿钱。有个性是好事,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个性太过也是不好的,会给人带来一种另类的感觉,如若你对家长太过个性,别人也会感觉你冲撞家长,不懂礼貌,少教。所以说,个性也要分对谁个性,什么时候个性,要有分寸,要分清个性与耍脾气,区分开来。个性要给人们带来一种正能量。并不一定说个性必须要凸显在衣着上,其实它也是一种心灵上的美。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精选 篇10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对于寓言故事,孩子在之前就已接触过,而且是他们喜欢的题材。 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很吸引人的。而通过课堂教学,是希望孩子认识到故事背后的含义,在这篇文章中两只水罐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尤其是那只破水罐。但这样的道理,由老师说出来就显得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想象的过程让他们自己读出文本背后的文字含义。在学生回答中,有较多学生认为缺点也就是优点,这一点我马上指出这是不对的,缺点不是优点,这是不等同的,要引导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在课外延伸方面,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哪只水罐?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都能围绕文本来回答。但课堂结尾,有一同学说:老师,我更喜欢挑水工,因为他不仅勤劳,而且他懂得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个回答是我没想到的,但却是真实的,我即时表扬了他。也让我感觉,在班里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以后,我更要注重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

德育案例:心的交流,爱的天空 篇11

然而,在我平凡的教育生涯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所蕴含的魅力,即作为教师,对待学生要用心去交流,用爱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2009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跨出大学的殿堂,迈上三尺讲台。如今,我已在三尺讲台度过了四个春秋了,时间虽不长,但是充实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颇深,其中有着亲眼目睹学生成绩上升时的喜悦,也不乏被淘气学生气出的泪水。

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班主任工作其实也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对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该站在新的高度为学生规划人生,为班级设计蓝图,与时俱进,与班级体共进退。做好一个班主任,其实不难,关键在于要有爱心、责任、耐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这几个字,把每个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尽心尽力去做你该做的,你就是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2010年9月,我担任了舒兰市第六中学七年一班的班主任。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基本已经了解班级里的学生。有一天,有这样的一个女孩子竟走进了我的视野。

她在班级里是团支书,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文静而开朗的女孩子,学习上求上进,课上积极发言,平日里主动的帮助同学,老师交代的任务也能主动承担,如班级的黑板报,是她组织同学进行设计;每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即使自己的家庭不富裕,也能够慷慨解囊,组织同学完成任务。

可是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发生了变化:上课无精打采的,不愿意发言;课下就趴桌子,也不愿意和同学玩了;最重要的是成绩也下降了。一天,女孩子找到我说:“刘老师,我不想读书了。”王同学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但我并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神情,而是很冷静的和她聊了起来,才知道家里姐姐出车祸了,以至于无心学习,面对着父母亲疲惫的身躯以及家里的负担,在看到自己成绩的下降,内心感到是十分的内疚。于是,产生的辍学的想法。

了解情况后,我给王同学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告诫她只用成绩来回报父母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非小小年纪选择放弃学业,来解决问题。经过了一番讲解后,王同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往日那灿烂的笑容。那段日子,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王同学也走出了自己成为家庭负担的阴影。那一刻,我们又重新看到了那个充满自信、乐观的女孩。

如今,王同学的成绩又是名列前茅,每每看到她,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欣慰之余,也体会到了班主任的细微之处,它需要班主任用细心去观察班级,然后耐心的去感受去倾听学生的心语,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可对这些学生来说却是大事,是关于成长的烦劳,只能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当然在这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班主任德育案例——心理教育个案 篇12

2007年9月, 我任教的初三 (1) 班有个女生沈同学。这个学生我是从初二带过来的, 所以她的秉性脾气我是非常了解的, 她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活泼可爱的乐天派女孩。正因为如此, 一上初三我就觉得很反常, 上课走神、发呆, 老师讲笑话她也没反应;下课独自一人出出进进, 整天耷拉着脸, 好像别人总是欠了她什么东西似的, 不理睬任何人, 包括老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 沈同学出现这种情况, 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进入初三学习后, 由于学科的增加以及任务的加重, 导致她心理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直觉告诉我, 理科已明显在走下坡路的她对于进入初三学习已经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压力。如何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 走出这个阴影呢?作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 (本年度苏州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培训合格) 的我决定会同其他科任老师, 还有家长组成“攻关小组”, (当然, 以我的心理疏导、心理面询为主) , 力争形成教育合力, 尽快帮助她走出来, 使她尽早体验成功的快乐。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心理面询、心理疏导居然起作用了。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耐心疏导、启发和沈同学自身的努力, 她已经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 慢慢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 从她脸上稍微可以看到一丝微笑了, 组长的工作也开始正常起来了, 课后也能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了, 从几位学生那里得知她还去问过他们自己没弄懂的问题, 当然, 这所有的表现和原先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毕竟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无疑是既给了她自己和父母足够的信心, 同样也给了我这位工作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以加倍的信心和勇气。

二、个案分析 (面询记录)

预约时间2007.9.16

面询时间2007.9.23

咨询老师李正华

来访者情况:

女, 16周岁, 刚上初三, 几次测验成绩尤其是理科均在倒数, 不时有听到同学的嘲笑, 心理压力非常的大, 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 晚上失眠, 精神比较差, 有调班的打算。

接受咨询目的:

希望老师能帮忙缓解压力, 并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来改变这种令人窒息的局面, 是留在本班上课还是调班, 希望老师帮他出出主意, 如果调班, 希望和他一起来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

面询过程及相关印象:

第一次来到咨询室, (印象:精神萎靡)

问:能具体谈谈你上次跟我在电话里讲的那个问题吗?

答:老师:我最近一阶段时间里的几次小测验成绩在班里均处在倒数, 我对自己很失望, 总有人在背后嘲笑我, 我更加气愤, 我不想再待在这个班级里了, 我想调班, 你能帮我吗?

问:能具体说说他们在嘲笑你什么吗?

答:他们有的笑我初二期末考试是作弊的, 所以才考到了班级中游水平, 还有的在一起嘀咕, 看见我就不做声了, 肯定是在说我坏话。

问:那你自己怎么看你那次初二期末成绩呢?

答:我没有作弊, 那次考试我准备的比较充分, 复习也很全面、周到, 再加上发挥得比较好, 所以就幸运的考到了班级中上游。

问:为什么要用“幸运”二字呢?

答:因为我就这一次考得这么好, 所以有点幸运。

问:好, 既然你刚才自己都说你很努力, 复习很全面、周到, 那我觉得你考得好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你大可不必把他们的嘲笑放在心上,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吗?至于别人的嘀咕, 那更不必记在心上了, 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纯属偶然。你说对吗? (印象:脸色有些好转)

答:老师, 话虽如此, 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我真的受不了了, 我想调班, 你能帮我吗?

问:调班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 你真的想就此逃避现实吗?你愿意承认你是靠作弊才考出好成绩的吗?那同学的嘲笑就是真的了。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呢?

答:我不知道——————— (印象:很茫然)

问:你最近的状态和你父母交流过吗?父母又是怎么看待你要调班的事的呢?

答:有交流, 他们只是要我在学习上再努力一点, 在任何一个班级学习都不容易, 只要你努力了, 你成绩好了, 别人自然就不会说什么了。他们哪知道我已经很努力了, 他们还是这样嘲笑我, 我只有调班了。

问:这些日子以来, 除了调班, 你有没有想过一些办法来改变呢?

答:我很努力的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要相信自己, 不要被嘲笑所打败, 一次一次地说, 努力了好多次, 我每天告诉自己, 要自信, 但是不行, 我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的尝试, 又一次次的失败, 我快撑不下去了, 我只有调班了。

问:你前面的努力我觉得非常好, 不要被嘲笑所打败。我对你的遭遇很同情, 但是, 环境是外在的, 而前途和成长都是属于自己的, 不要轻易说放弃, 好吗?

答:可是———

问:给自己时间, 也给老师时间, 让我们共同努力想办法, 今天时间有限, 我们约好, 下周同一时间再见面好吗?

答:好! (给以下几点建议)

面询建议:

1. 多寻找自己的优点, 闪光点, 每天对自己说:我真棒!我真行!

2.希望下周能再到这里来谈谈;

3. 如果下次再遇到嘲笑你的事情, 要勇敢一些;

4. 私底下和她的家长联系, 希望家长能多与她交流, 平等地听听她怎么想的, 多鼓励鼓励她, 多在学习上开导开导她。

备注:

1.由于第一次时间有限, 并不能确认她问题到底有多么严重, 还需要进一步深谈, 因此再约下一次。

2.是否可能有另外的原因在她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使她坚持要换班, 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三、个案结论 (自我反思)

1. 放开“缰绳”, 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 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常遭到别人嘲笑的时候, 她自然不自在,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 对这些学生的转化不是马上去只抓她的成绩提高, 固然这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 只有先治好“心病”, 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 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她的成绩, 而是更多地关注她的思想倾向和她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 多投入精力, 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 别人的接纳, 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 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就像沈同学这样, 你若眼睛只盯着她的成绩和表现, 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长, 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 像她这样, 只有从心理方面去暗示, 去疏导, 让她的心情变好了, 学习变主动了, 其他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就为转化她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 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 自我检讨, 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 它还包括学生父母, 原来科任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 (包括我自己) , 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他这两年的成长历程, 我们这些人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 或好或坏, 现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 在辅导小沈的过程中, 我发现以往教师 (包括我自己) 和家长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她身上烙下了深印。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 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 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 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 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对沈同学, 我们先不谈成绩和名次, 以“先让她开心起来, 克服自卑心理”为突破口。“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 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 这次采用了心理疏导、心理面询的方法来做转化工作, 结果, 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 力求合力, 树长久竞争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 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 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 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扎实的工作热心。从本文的教育个案来看, 沈同学由原来的自卑、缺乏学习动力变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全是我一个人的, 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 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 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其三, 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四, 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学生的心态变好了, 学习动力强了, 求知欲强了, 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 学生将受益终生。

上一篇:校园安全采访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学籍管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