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通用4篇)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 篇1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按模块)
一、手卫生管理
1、手卫生档案材料目录
2、手卫生管理制度
3、科室手卫生培训材料及图片
4、科室手卫生设施及用品清单
5、科室手卫生考核考试试卷、六部洗手操作考核成绩及图片
6、科室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督查、自查表
7、科室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督查总结分析(包括图表)
8、科室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持续改进报告(包括图表)
二、科室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开展
1、管理目录
2、科室感染质控小组名单(包括动态变更)
3、科室感染质控小组职责
4、科室感染质控标准
5、科室感染质控目标
6、科室感染年、季、月工作计划
7、感染科督查反馈表及科室感染工作质控、整改总结
8、科室院感会议资料(可有会议图片)
9、聚集性发热事件的总结分析资料(可有图片)
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管理
1、管理目录
2、科室感染监测目录清单
3、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监测计划
4、科室感染控制措施
5、科室感染风险评估表单、培训及评估记录(有失控原因、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分析)
6、MECT感染风险评估表(与MECT室一致,一式两份)
7、科室月或季度“两重一高”感染控制自查与控制、整改及持续改进情况总结分析
8、科室医院感染信息系统“两重一高”管理、感染病例报告及感染暴发预警系统截图
四、感染管理制度、职责、流程、标准操作规程类 印制成册,科室备存备训
五、科室医院感染监测
1、管理目录
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3、科室感染监测方案(包括细菌耐药性目标性监测方案)
4、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制度
5、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机制
6、科室感染监测指标
7、科室监测目录清单
8、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记录(检验科反馈单)
9、科室监测计划
10、各种检测记录本:紫外线登记、消毒剂浓度监测登记、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抗菌药物检测登记、多重耐药和细菌耐药检测登记、“两重一高” 监测登记(详见相关文件夹)、手卫生监测(详见手卫生文件夹)、现患率调查材料、目标性监测相关材料等
11、以上监测季、年监测总结分析,体现持续改进。
六、院感培训与考核
1、管理目录
2、科室院感培训制度
2、科室院感培训计划(须包括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3、科室培训内容、培训记录、签到薄、考试试卷及成绩
七、医院感染暴发及预警
1、管理目录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流程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应急预案
4、科室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计划、演练经过及记录;应急演练预案及演练照片、演练效果评价分析报告、效果评价及改进措施
5、医院感染爆发事件预警及上报软件系统截图
6、病区暴发事件或聚集性发热事件调查报告 2016/7/23 17:20:05 1 2016/7/23 17:20:05
我们医院在奖惩方面执行好几年了,现在来看还不错,奖励方面包括:总体送检大于60%,特殊级100%的,漏报率小于10%的,手卫生消耗排名前三的,院感兼职人员考核前六(医师节、护士节专题表彰,力度很大)等等,惩罚主要是在相关指标超标很多的,比如漏报率大于20%,再就是日常督查存在重大问题的,如医疗废物、消毒产品等等,此外我们每月对兼职人员实行动态考核,根据日常督查、监测数据、活动开展等进行考核,从院感每月津贴中兑现考核,全院共110名感控兼职人员。每年医院投入津贴40w+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 篇2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议内容息化
1.2、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
2项、中医治未病、信1.2.1
制定3年工作计划《*****中医医院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要包含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1.2.2并措施落实、要有原始材料
制定《*****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学科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
3年
工作计划中要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中医药人次培养等材料现在工作计划中
要有资金投入等
1.2.3制定《*****医院中医药特色发挥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调研分析报告》
3年
每年对影响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调研分析性措施。要下发文件 1.2.4制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技术档案》
每年对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1.3、1.3.1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鼓励考核制度》
比例等件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必有须实施、要求大家知晓
★1.3.2制定《科室综合考核目标》
目标考核中必须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3制定《绩效工资管理方案》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1.4、1.4.1制定《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实施细则》、《对口支援考评办法》、《对口支援协议》、《对口支援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口支援培训教案、资料、照片、登记、签到》等
对口支援要有制度、措施、计划、协议书、影像资料、人员培训记录、签到等1.4.2★1.4.311号1.4.4广工作1.4.5第二章
★2.1*****中医药大学联合培训、制作培训证书、试卷、签
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4项中医药工作指标要求。
是否开展中医药技术下乡、人员支援、技术培训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
2012〕到、影像材料等。制作医院人员中医明细
2.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
2.2.2在医院和科室计划中体现
见医院及科室工作计划
2.2.3制定《重点专科
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制度
医院有重点专科人选要有资料、会议记录、符合该制度
2.2.42.3、2.3.1制定《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制度》、《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制定《师承教育计划》
师承制度、有计划和措施
3年
教案》、《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登记》、《中医类别考核人员签到簿》 自2011年开始进行医师定期考核2.3.2、照片、其他资料等
制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规范化培训教案》、《签到簿》、展、我院自行培训
照片等注明:中医师规范化培训2.3.3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
2.3.4查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
继续教育学分达100%手册、学分统计表、学分证 2.3.5非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有非中医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的培训档案
2.3.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
第三章
★3.1、科室命名符合规范。规范科室命名与标牌 核查荣誉称号等
3.2.1、按照《二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核查门诊、急诊、病房设备设施
门急诊、病房符合要求3.2.2建立《医院各科室人才机构一览表》
科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继承人符合要求建立完整的人事档案
3.2.3建立《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统计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3.2.4归档病历 3.2.5科室建立《病例讨论登记》
5份讨论病例3.2.63.3、★3.3.1各科室制定《XX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体现在病案书写中,要查阅本5份
按照不同职称进行继续教育。
可以考虑制定5个非中医科室至少3个
必须是科室前五位的疾病3.3.2各科室至少委派3人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备检查 3.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即诊疗方案在病历中有所体现要查阅3份运行、归档病历
3.3.4科室依照《xxxxx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每年以文字形式进行分析、总结、评估、进一步优化方案。3.3.5各手术科室制定《xxxxx科xxxxx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手术科
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期中医药治疗
3.4、3.4.1围科室制定《xxxxx科中医临床路径》、科室人员熟记、在病历中体现、建立患者进入路径的登记簿
制定至少2个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要查病历
3.4.23.4.33.5、3.5.1---3下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中医病历情况
入院记录四诊完
整、首程、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
3.5.4---5下发《中医处方书写基本规范》
处方书写符合规范20张门诊处方
3.6、3.6.13.6.2---3张中成药处方
3.7、中医医生掌握相关理论、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掌握情况。医师3.8、建立《*****医院设备清单》3.9、3.9.1制定《*****医院中医诊疗项目表》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大于等于40种
★3.9.2志
3.9.3在50%的临床科室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门诊设立中医治疗区
考准备针灸推拿科统计表
非药物治疗大于10%
8类、设备必须使用
3名
1年10份归档病历
1年20察医院的基本配置设备、服务项目
3.10、3.10.1
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0种
★3.10.2
门诊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3.10.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方
第四章
4.1、4.1.1 设立省级重点专科一个、市级重点专科一个绍、学科带头人介绍、科室服务项目介绍床位设置
确定重点专科要有文件
不少于30张床
4.1.24.1.330张
60%
建立《中医诊疗设备清单》
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
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4.1.4重点专科中医人员达70%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要求学术团体任职证书等
带头人在学术团体任职的文件
10份运行病历或门诊病历
70%。
查上统计资料 4.1.54.1.6
100%60%4.1.7
专科服务量在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中领先增加
查三统计资料造 4.2、4.2.14.2.24.2.3现在工作计划中 4.2.4本专科收治病种前列
4.3、4.3.1疗方案疗效评价 重点专科《优势病种、常见病诊疗方案》必须要重点去做
每科3种诊
2项落实情况
重点专科要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专科工作计划》。要体现具体措施
重点专科患者人数要比非重点高
4.3.2
科室主任、责任医生、医生3人熟练本科室诊疗方案 ★4.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4.3.4
定期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4.4、3份运行病历
医临床疗4.4.制定《学术继承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个人资料》《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资料》《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资料》 本专业领域中医诊疗技术文献挖掘整理应用资料
4.5
制定《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2名医师掌握、中药制剂至少2种第五章
5.1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
中西医结XX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
中西医结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中药使用监督、评价管理办法》
5.2.1 设立中药饮片库房
立中药饮片库房工作制度
设立中药饮片调剂室
设立中成药库房度
设立中成药调剂室建立中药周转库工作制度。
设立中药煎剂室
设立中药周转库
5.2.2
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建立通风扇、吸尘设备、地漏和垫层、灭火器等设施
5.2.3
中药饮片调剂室大于80平5.2.4
中药房设备合格
5.2.5-5.2.6-5.2.7
中药房人员人事、技术档案、人员学历、资质
5.2.8
药械科要建立以中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案、培训照片、培训登记、培训签到、考核试卷、考核登记
5.3.1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饮片采购制度》档案、中药入库清单、评估记录
5.3.2
建立《中药饮片验收制度》5.3.3
建立《中药饮片储存管理制度》5.3.4
建立毒性饮片管理制度和登记
40平
5.3.5
建立《处方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5.4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 5.5.1
建立《煎药室工作制度》煎药室《质量控制和检测工作制度及记录》
5.5.2
完善煎药室布局5.5.5
建立煎药室操作记录
5.6
建立中药饮片调剂给付制度
5.7.1
建立委托加工5.7.2
5.8.1
成立专职临床药师
300种
5.8.2
建立《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和《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记录》
5.8.3
建立《中药处方评价制度》和《中药处方评价记录》5.8.4
建立《中药及中药合理应用知识宣传手册》
第六章 中医护理
时间要求: 前三年 20112012-2013近一年目前至去年同期 本--2013 上--2012
6.1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6.1.1制定落实《指南》的计划与具体措施(可体现在医院工作计划中)。2011、2012、2013年医院和护理部工作计划 医院中医护理发展规划 落实《指南》的具体措施
6.1.2明确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和管理人员职责。
护理部管理职能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护理人员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
6.1.3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的要求。
全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及病房护理人员总数 随机抽查1个病区排班
6.1.4制定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体现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定期考核,措施到位。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课程安
排表 接受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名单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课件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笔记(与课程、时间必须相符)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培训后学分证、结业证复印件
★ 6.1.5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2项。
科室开展的所有中医护理技能操作项目必须有医嘱;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一览表;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相关资料;
科室开展情况记录(中医护理工作量统计表等)
科室开展推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的工作评价、分析改进
★ 此项为关键性核心指标,资料必须齐全、符合临床工作实际、护士熟练掌握应用,病人评价满意,效果好。
6.1.6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按《中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要求; 评价原始记录、分析、改进材料;
6.1.7建立护理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定期(至少每年1次)召开会议。
有定期协调机制;
有会议记录、协调机制落实到位。
6.2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
6.2.1制定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实施。
科室有《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科室优势病种
优势病种等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全院各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6.2.2积极开展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病区根据专科特色制定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科室优势病种与中医护理常规内容,熟练应用于病人,健康指导到位,方式方法病人容易接受,将书面指导与口头宣教记录相结合。
6.2.3在入院评估等资料中,体现辨证施护内容。
入院评估、护理记录等资料中要体现与该疾病证型相吻合的辨证施护措施
6.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6.3.1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现场考核2名护士(含1名护士长)。
中医护理技术目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详细标准
6.3.2护士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按照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进行打分,每项操作得分≥85但<90分,每人扣1分; ≥80但<85分,每人扣3 分; <80分,每人扣5分。
6.3.3护士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现场考核2名护士。
护士不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不得分; 内容不完整,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 0.5分,最多扣2分。)第七章 略第八章
8.1、8.1.1
见医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8.1.28.2、8.2.1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
8.2.28.2.3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
中医健康评估设备
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
健康宣教宣传栏
选择配置4名人员
中医3人、至少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健
备及信息网络系统等设备
健康干预设备
各类针灸、拔罐、刮痧板等器具中医治疗设备等
8.2.48.3、8.3.18.3.28.3.38.3.48.4、8.4.15项 局合理
8.4.2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一、医院设置
1.1.1、1.1.1.11.1.1.★1.1.2
按照1994年标准
备医疗机构许可证、人员名单、执业证、设备
二、医院服务
1.2.1、1.2.1.11.2.1.21.2.1.31.2.1.41.2.1.51.2.2、1.2.2.11.2.2.21.2.2.31.2.3、1.2.3.11.2.3.21.2.3.31.2.4
营养、配餐、煎药服务
1.2.5三、应急管理
1.3.、计划、标识
部分合作制度、流程
3年统计资料
1.3.21.3.2.11.3.2.2、总值班室有职责、工作流程图、各种突发事件流程
1.3.3、1.3.3.11.3.3.21.3.3.31.3.4、医院有应急指挥系统或应急预案
1.3.5、1.3.5.11.3.5.2四、临床医学教育
1.4.1课件、设备、经费、签到、培训证1.4.21.4.31.4.41.4.5第二章 患者安全
2.12.1.1★2.1.22.1.3
建立专科交接登记制度2.1.42.2、★2.2.1麻醉医生、护士
2.2.2核2位医生
2.3、2.3.1员各1 2.3.22.3.3流程
考核2名医师
2.4、2.4.12.4.2第三章
医疗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3.1.1人
3.1.23.1.3记录
二、医疗技术管理
3.2.1技术项目审批、管理流程
3.2.23.2.3
管理、有档案
有文件
2级医疗质量管理机构
2为护士
5项处理记录
3.2.3.1
有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3.2.3.2
制定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一)3.3.1.130
3.3.1.1.3
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分钟出报告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3.3.1.1.4
检验项目、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管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标准的要求。3.3.1.2.1
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3.3.1.2.2
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分区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3.3.1.2.3
个人防护
实验室制订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预案、措施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
3.3.1.2.4
实验室制定消毒措施品的有效性
3.3.1.2.5
无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废弃物、废水的处置符合要求
3.3.1.3
由具备临床检验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证件
3.3.1.4
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3.3.1.5
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和院内比对实验参加室间质评
(二)务满足临床需要
24小时急诊影像服
资质
定期监控各种消毒用
3.3.2.1.1
《放射诊疗许可证》务
3.3.2.1.2
放射人员档案
3.3.2.1.3
制定科室无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3.3.2.2.1
建立健全各项放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
3.3.2.2.2
有定期校正和维护记录3.3.2.2.3
采用多种形式3.3.2.3.1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时、规范3.3.2.3.2
有重点病例随访制度并落实年材料
3.3.2.4.1
制定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放射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395%
通过环境评估
3.3.2.4.2
有受检者和工作人员防护措施
3.3.2.4.3
制定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
(一)3.4.1.1
制定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制分级授权管理
手术医师对授权知晓率100% 3.4.1.2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
3.4.1.2.2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案 1年3份手术病历
1年3份手术病历
3.4.1.2.3
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3.4.1.3.1
有重大手术的手术目录
3.4.1.3.2
有急诊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3.4.1.4
有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3份手术病历
3.4.1.5.1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于术后即时完成完成手术记录
1年3份手术病历
24小时内
诊手术绿色通道
1年3.4.1.5.2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有明确的规定与流程
100%并记录
(二)能力评价3.4.2.1.1
制定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和再授权机制
3.4.2.1.2
麻醉科人员档案
3.4.2.2.1
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近1年3份手术病历
3.4.2.2.2
由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3.4.2.3
履行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
3.4.2.4.1
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3.4.2.4.2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3.4.2.4.3
有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
(三)果评定
3.4.3.1
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3.4.3.2
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设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传染病防治专家组
3.4.3.2.2
人员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传染病防治专家组
3.4.3.2.3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完整
3.4.3.3.1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3.4.3.3.2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
3.4.3.4
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有相关制度
3.4.3.5.1
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
3.4.3.5.2
开展常见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
(四)输血管理
3.4.4.1 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供血液行为
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 3.4.4.2.1 开展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3.4.4.2.2
执行输血前相关检测规定
血型及感染筛查
1人
3年
五项、HCV、HIV、梅毒抗体、查5份输血病历3.4.4.2.3
建立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务人员输血适应症掌握3.4.4.3.1
制定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 3.4.4.3.2
制定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制度与流程
1名医务人员
3份运行或归档输血病历
3.4.4.3.3
制定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血病历
3.4.4.4.1
制定输血申报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息记录完整
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10U履行报批手续
3.4.4.4.2
制定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3.4.4.4.3
制定紧急用血预案
2人
2人
3份运行或归档输3.4.4.5.1
制定输血前检测和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
3.4.4.5.2
做好相容性检测质量管理测室间质评
(五)3年
3.4.5.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院感管理工作
1准备医院的感染质控小组一览表、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名单。
2科室质控小组及科室质控医生、护士的职责
3定期召开会议 有会议记录
3.4.5.1.2
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落实院感预防与控制措施。1准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报告和反馈、环境监测、在职教育、医院感染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相关制度。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流程
3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院感监测及监督检查反馈表。
3.4.5.2
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1培训制度、计划、大纲、教材。
2科室院感管理知识培训本,有本科室的培训记录。
3.4.5.3.1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监测设施配备符合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
1重症医学科(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展目标性监测,要有监测方案,工作流程。
2细菌耐药性监测:检验科每季度为临床科室提供耐药菌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3科室准备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本(及时登记医院感染病例、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例,同时报告.)
4全院的医院
感染病例监测情况统计表(院感科每季度为临床提供)3.4.5.3.2
开展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
1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血透室、导管室、重症医学科、肺病科、手术科室)准备手术部位、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3.4.5.3.3
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
1医院感染暴发流程
2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
3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措施
4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重点部门)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3.4.5.4
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1手卫生管理制度
2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3手卫生监测制度
4手卫生培训记录
5手卫生调查、考核情况
6洗手池旁配干手物品.治疗车、病历车配速干手消毒剂。
3.4.5.5.1
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3年资料)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3常见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
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流程
5建立多重耐药菌登记薄
3.4.5.5.2
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1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制度
2科室准备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本(及时登记感染病例并报告)
3提供耐药菌的趋势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每季度),重点科室:重症医学科(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肺病科、血透室、口腔科、感染科、导管室的医生要掌握前五位的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
3.4.5.5.3
开展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培训笔记 培训记录 3.4.5.6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
1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4抗菌药物监管的协作机制
5Ⅰ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
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规定 3.4.5.7.1
制定全院及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1结合本科室要求,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准备紫外线空
气消毒,物表消毒,消毒剂浓度监测登记本,医疗废物转运、交接登记本,空气、物表、手的生物监测报告单。
3.4.5.7.2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要求
1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监测原始记录与报告
五、病历(案)质量管理
3.5.1
从事医疗或管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病案科/室
3.5.2.1
对门、急诊患者至少保存包括患者姓名、就诊日期、科别等基本信息
为急诊留观患者建立病历
3.5.2.2 每位住院患者有姓名索引系统
每位患者有唯一识别病案资料的病案号
3.5.2.3
患者出院后踪记录。
3.5.3.1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目标盖率≥95%
95%
3个工作日内归档率≥903.5.3.2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制度及记录
3.5.3.3
建立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的质控医师
3.5.3.4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历质量总结、分析、评价
3.5.4.1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与手术操作分类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
3.5.4.2
建立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功能
第四章
药事管理
4.1.1
制定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定 “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4.1.2
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
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
4.1.3
制定相应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专”管理
4.1.4
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急救室用药4.1.5
制定药品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录
4.2.1
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应留样备案 4.2.2
医师开具处方规范完整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处方用量和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规定
4.2.3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定期对西药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4.3.1
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
4.3.2
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行奖惩管理
4.3.3
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4.3.4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2小时
30%
使用率≤60%
3各科
“麻、精”药品未实行三级管理和“五4.3.5
制定目录外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相关制度与程序
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向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4.4.1
制定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按照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
4.4.2
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制度、程序
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
5.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制护理措施。
5.1.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并实行考核。
有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召开护理管理会议,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有改进措施。有目标管理相关支撑资料
有各层次护理岗位职责并有考核原始资料
5.1.2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相关工作方案。
有护理垂直管理组织体系及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
5.1.3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定并落实分级护理岗位职责,护理人员知晓本岗位的职责要求。
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有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
5.2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5.2.1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依据护理人员能力、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体现护理人员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
护理人力配置原则,实地查看护士分管患者护理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
护理人力弹性调配方案 人员紧急调配预案
5.2.2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方案。
随机抽查护士长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 各层次护理管理部门有权限紧急调配人力资源;
有护理人员有储备,对储备人员有培训、有调配记录。
5.3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定期评估。
5.3.1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
有分级护理制度相关内容;分级护理内容公示;有护理级别标识、患者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
随机抽查护士知晓分级护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5.3.2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查阅近1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进行定期检查或无记录,不得分; 记录不全面,扣1分。
5.3.3主管部门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查阅近1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定期检查、评价、分析记录,不得分; 少于每月1次,扣0.5分。
分级护理检查标准及记录 分级护理质量评价
5.4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5.4.1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保障措施,措施要切实可行。★ 此项为关键性核心指标,资料必须齐全、符合临床工作实际。
5.4.2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30%。
优质护理病房要按优质护理病房建设要求开展工作; 每名护理人员负责病人数量符合要求。
5.4.3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实施方案,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
护理人员对实施责任制护理知晓、理解程度; 本科室、本岗位职责要求与履职情况; 抽查护理人员,检查所管患者病情诊疗信息基本掌握程度与基础护理措施到位情况,结合病人实际,给予患者康复和健康指导情况
5.4.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护理措施到位,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有完善的护理交接制度,护士在各种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
有健全的身份识别制度,危重患者佩戴腕带,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应至少同时使员工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知晓患者护理常规、能准确、连续、有效地为患者实施护理 对危重患者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病情危重患者转运有医护人员陪同,并有交接记录 高风险、有创性操作有风险告知制度
及时客观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符合书写要求
5.4.5护士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测量血压、吸氧等)。
护士对本科室常用基本护理操作要熟练掌握
5.5有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监测措施。
5.5.1建立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常规,有考核及记录。
手术室相关制度、工作职责;
手术室相关安全核查制度、标本管理制度、交接制度、安全用药制度等; 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手术室质量管理监测记录评价; 有考核原
始记录。
5.5.2消毒供应中心(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有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符合追溯要求。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 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
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制度; 消毒供应室质量标准; 检查记录与持续改进措施。
第六章
医院管理
6.1.1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进行医疗机构校验
6.1.2 根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6.1.3质证
6.2.1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 篇3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今天,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莅临我院,对我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考核复评。在此,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院事业发展的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医院等级评审是对医院管理、规模、功能设施、人员技术、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科学、客观、准确评价,是医院上档次、树品牌、促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省卫生厅启动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工作以来,我院结合医院管理年和效能年活动,严格对照《江西省中医院评审标准》,积极开展了“二甲”创建准备的各项工作,力求通过评审使医院的管理能力、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现就将我院基本情况及一年来的等级医院创建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
瑞金市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6亩,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20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0人。
医院设有11个职能科室,8个一级中医临床科室,医技科室11个,2个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烧伤科),一个瑞金市级重点专科(针康科)。医院编制床位数150,开放病床12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1人,人员配臵合理。开放床位数与卫技人员比为1:1.43,中医师32人,占执业医师60.4%,中药人员8人,占药剂人员62%,一级中医临床科室 主任6个是副主任中医师,2个为主治中医师,3个重点专科主任均具备副主任中医师职称,药剂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和各科护士长都具备大专学历,两年来立项课题14项,发表论文9篇,引进新技术项目13项。大力推广和开展针、灸、火罐、推拿、理疗、熏蒸、中药外敷、刮痧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年门诊量9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200余人次。医院现有核磁共振、亚螺旋CT、CR、彩超、彩色经颅多普勒、电子胃镜、日立7020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麻醉呼吸机、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血液透析机等一大批先进设备,拥有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
几年来,医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院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下,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赣州市群众满意医院,2006年被授予江西省示范中医院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省中医系统先进集体,宣教信息科被瑞金市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2008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行风先进单位”,针康科被赣州市卫生局评为“医德医风先进科室”,骨伤科护理单元被评为“赣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2009年6月瑞金市委和卫生局党委分别授予我院党支部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支部”,卫生局党委授予1人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为优秀共产党员、3人为医德医风标兵称号。
二、积极动员,广泛宣传,逐步推进创建工作
(一)工作部署 1、2008年9月医院成立了等级评审创建领导小组和督 查考评组,由院长担任组长,领导班子其它成员担任副组长,并指定一名副院长具体负责,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责任状、奖惩规定等。2、2009年1月8日,召开了医院创“二甲”工作动员大会。院长在动员报告中指出全院职工要明确创“二甲”的各项要求,对照自身情况,查缺补漏,缩短与标准的距离。2009年8月6日,针对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为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再一次召开全院性的总结布臵再动员大会。
3、为积极有效推进创“二甲”工作顺利进行,在创“二甲”动员大会上,各创建工作组组长向院长递交了责任状,责任状明确了各组的创建标准和目标,对创二甲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各项工作细分,落实到人。
4、为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制定了《瑞金市中医院医院等级评审创建工作奖惩规定》,明确对积极工作、业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中推诿、拖拉、导致工作不能完成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
(二)狠抓落实
1、工作、责任落实。将全院科室和人员分组,成立与评审专家组相对应的创建工作组,各组设立责任领导、组长、成员科室、联络员,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创建工作。
2、任务落实。对照《医院评审标准》,将一、二、三类指标逐条划分到各创建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分值。各组将任务逐项分解,责任到人,确保创建工作与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
3、进度落实。制定了自查自评进度表,由各组自行开 展全面自查,并根据自查情况进行自纠整改。同时制定《职能科室工作进度表》、《重点专科和医技科室工作进度表》、《临床科室工作进度表》,由医院等级评审督查考评组对各组的进度进行三次督查,全面考核各组的创建成果。
4、培训、考核落实。各组根据《医院评审标准》,将涉及的规范、制度、培训及其它要求的内容整理成册,下发至各科室,内容涉及服务规范、行业纪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质量、技能操作、院感知识、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各科室通过每日晨会,也定期进行科室内的各种业务学习。自2008年9月以来,医院组织全院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5次,院感知识培训7次,护理知识培训13次,安全教育6次,医护人员理论操作考试考核8次,中药方剂考试4次,院长和分管院长亲自监考。
5、硬件投入落实。为达到《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加大和改善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添臵了一批必须的医疗设备,增加了各种指示、公示标牌,提升了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紧扣标准,全力创建,医院管理、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创“二甲”工作,是一项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医院更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加强学习,强化管理,全院职工全力以赴,开拓进取,医院在管理、技术水平上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1、院务管理方面:
(1)医院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政策,坚持以 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和总结,并由医院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目标是通过强力打造中医特色科室,以针灸康复科为重点建设科室,扩大骨伤科建设规模,力求将我院建设成为“赣南东部、赣闽边际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2)医院认真贯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建立医院管理制度并依据上级新政策及时更新,对医院管理年确定的核心制度定期检查督导。
(3)医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督促执行落实。制订医院会议制度,坚持召开职能科室每日晨会、每周一次院长办公会、中层以上干部周会和每年不少于1次的职工代表大会。总值班人员能正确记录、及时汇报并规范处理问题。值周领导每周例行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工作纪律、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后勤保障等进行全方位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院内事件请示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有效应对各类紧急、突发情况。建立信访制度,热情接待信访人员,详细记录信访内容、处理结果等,并建立院长信访接待日,公布监督投诉电话,通过意见箱、征询表或电话回访,广泛收取社会的建议和批评,并及时落实整改。
(4)充分发挥专家管理作用,合理配臵人员结构,成立各个管理委员会,涉及学术、医疗质量、病案、院感、临床用血等多个专业。
(5)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多次组织农村巡回义诊,对乡村医师进行中医药适 宜技术推广指导,接纳乡村医师来院培训进修等。争取了中医门诊慢病农医保直报政策,新农合的患者看中医门诊慢病使用中医药(包括中药、针灸、拔罐、熏蒸、牵引等),可以直接获得50%的经济补偿。
(6)实行院务公开制度。通过公示牌、电子屏、触摸屏、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医院及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就诊流程、医疗服务价格、医德医风建设规定、投诉方式等,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接受群众咨询或监督。为住院患者提供每日清单,为门诊患者提供药品价格清单,按规定程序向患者提供病历复印服务。及时向医院职工公布医院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财预、决算主要情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重点监控使用情况。
(7)充分发挥信息管理优势。医院采用多种信息管理系统,有医疗管理系统、影像传输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等,大大提升了各环节工作的资源利用率,整体提升了工作效率。
2、医疗管理方面:
(1)强化医务管理力度。建立完善会诊管理、技术准入、医患沟通等制度,严格审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设立宣教信息科,及时收集整理各类医疗数据,并将需要网络直报的内容及时、准确上报。
(2)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院长能切实履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决策职能。院领 导每周例行的业务查房,及时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价。严格住院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尤其注重对中医病历的书写,印发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并组织学习,定期对各科病历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医院不定期组织医院职工进行医疗服务安全教育培训,晨会及时反馈医院安全情况,提高职工医疗安全意识。医院两年来未发生医疗事故,亦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事件。
(4)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以体检中心为导引,对每位体检对象建立了个人永久性健康档案,并提出相应的医疗和饮食调理的建议;结合针灸康复科优势,推行“冬病夏治”理念,针对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以及冬季、冷天发作或加重的疾病,都达到良好的“治未病”效果。
3、注重教学培训和中医传承。医院设立阅览室、示教室、配备投影机供各种学习培训使用。新员工入院全部接受岗前培训,定期在临床人员中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督促全院人员参加卫生厅、人事厅的继续教育。医院4位医师被评为赣州市名中医,医院推荐、指定中医传承人跟随学习。
4、加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以针灸康复科为重点,继续发挥骨伤科传统优势,强化烧伤科,完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针灸康复科是我院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医疗科室,主要采用针剌、艾灸、推拿、火罐、小针刀、理疗、膏药穴位贴敷、中药熏蒸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结合多功能三维牵引,并发挥中药“简、便、验、廉、效”的优势,在治疗脑外伤 后遗症、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综合症等病症上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受到患者的普遍赞誉。作为江西省骨伤治疗中心,骨伤科是我院的传统、优势、特色科室,中医中药诊疗率高。该科以良好的声誉,吸引了广东、福建、会昌等邻近十余县市的病人,病床使用率一直保持95%以上。烧伤专科是江西省中医院重点特色专科,采用我院开展的省级科研课题烧伤涂膜剂、中药油纱膏等独特外敷药,使大面积烧伤治愈率显著提高。近年来在烧伤后整形、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努力探索,形成了包括院前急救、临床治疗、肢体康复、后期整形一系列完整的治疗体系。
5、狠抓医技人员的三基考核培训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切实按照二甲复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考核、考勤、奖惩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保证了培训不走过场。通过考核培训,医技人员的操作水平、诊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等更加规范。
四、形式多样,突出特色,推动医院行风和文化建设
1、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医院设臵了医德医风警示牌、定期开展医德医风示范、警示教育讲座;发放意见征询表,并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提供各项便民、惠民服务,公示医保各项政策及报销结果等,普遍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2、积极开展中医文化建设。医院以图文、影像、媒体等各种传播方式为依托,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医院于去年12月以建院50周年为契机,推出了自己的院歌、院徽和院报,形成了瑞金中医人自有的医 院文化;采取制作院内墙报宣传栏、向媒体投稿、电话访问、开办中医保健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宣传、印发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不断向社会各界普及中医药知识和养生保健常识;坚持每季度1-2次进行农村巡回义诊服务,免费为乡村医师提供进修培训。今年9月,更是配合市卫生局,圆满完成“中医中药中国行”在瑞金分会场的活动。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院内职工增强了发展中医事业的信心和动力,促进了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同时赢得了社会对中医药更多的理解与认同。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我院在上级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干部职工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医院环境得到优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员结构渐趋合理,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健全,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上级的要求,仍然还有差距。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评审,给予我们热情的帮助和具体的指导。
今天的目标是明天的起点,现在的不足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院将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明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瑞金市中医院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 篇4
一、临床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一)临床组共分五组检查,检查时间为二天半。
(二)检查范围: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门诊部、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病案室、血液净化中心、康复科、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科、中医科、医务部、质管办。
(三)五组分工:
甲: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血液净化、肿瘤和放疗、康复、中医; 乙: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室;
丙: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 丁: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手术室、麻醉与镇痛;
戊:医务部、质管办、门诊部,病案室、三基及法律法规考试。
二、时间安排
(一)第一天上午:先集中听取汇报,汇报会结束后甲乙丙丁检查内外各一个科,另一个组组织三基考试(1小时),考试结束后查病案室;
(二)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五个组分头检查,完成其他各科室检查工作,包括追踪检查;
(三)第三天上午:五个组集中查病历,核对必备技术指标达标情况和相关统计指标(包括病历评分和统计甲级病历率);对未完成的指标补缺补差。
(四)第三天下午:集中汇报检查情况,并进行评分,撰写检查总结。
三、检查内容
(一)第二章 医院服务 第一节、预约诊疗服务 第二节、门诊流程管理 第三节、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第四节、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第六节、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节、投诉管理
(二)第三章 患者安全
第一节、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第二节、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第三节、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第六节、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第九节、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一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第二节、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三节、医疗技术管理
第四节、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五节、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分析材料→查职能部门相关规定→查培训资料→查监管记录→查全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组、专家组名单及活动记录→现场从HIS系统中调阅该病种前1年出院病例数,统计入径率。
(二)门诊:
(1)诊疗环境:能否落实消毒隔离、尊重病人隐私,相关信息公示、病人就诊流程、诊室分布等。
(2)诊疗质量:①抽查门诊病历50份进行评分;②多学科会诊制度落实情况。
(3)病人安全:有无突发事件的预案、医护人员对预案的知晓率、相关急救设备的配备及落实情况、输液室安全管理等。
(4)预约诊疗:不同类型病人预约方法、比例、记录及管理制度。(5)门诊相关管理制度,门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6)方便病人的相关措施。(7)感染性疾病综合门诊设置情况。(8)健康教育资料。
(9)门诊病人的投诉管理渠道及记录。(10)门诊分诊与导诊情况。(11)无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
追踪检查方法之七:门诊病人就诊流程:随机选取一门诊病人,追踪其排号(三长一短)→分诊与导诊(岗位职责知晓)→候诊(环境与健康教育)→就诊(诊疗质量)→检验(时间与质量)→收款→取药等全过程,询问该病人就医感受。
(三)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
(1)现场询问:急诊科设置、人员配备与职称结构、岗位职责、急诊与急救流程、相关急救知识、院前急救(与120联系协作情况)、急诊病人转运、多学科协作等情况。
(2)现场查看:急诊科布局、诊室分布(至少设置内外妇儿)、相关检查科室分布与流程、急诊分诊与接待、急救设备及其完好、医护人员使用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及效期、应急电源、观察室设置。
(3)文字材料:相关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包括成批急诊病人处置预案、主要急救病种的急救流程、专科诊疗规范、与多学科协作抢救病人的记录、急救病人的登记本(统计抢救成功率)、观察病人的观察记录、专业人员培训记录、专业人员培训证书、急诊转接病人的交接记录。
(5)追踪检查之八,急诊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夜查):随机跟随一急诊病人,从分诊、挂号→候诊→诊疗接待→急诊检查→取药或住院或留观等全过程,并询问相关医护人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
(6)模拟现场:模拟严重复合伤病人就诊,了解医院管理、指挥系统以及多学科合成机制。
(四)重症医学科:
(1)文字材料:管理制度(含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收住病人的范围、转入和转出的标准与流程、工作人员的培训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等,其他记录本参照临床科室。
(2)现场询问:对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核心制度以及相关流程的知晓率、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危重病人诊疗规范的掌握情况、ICU的人员配备、职称结构、床位设置等。(3)现场查看:布局与流程、设备配置与完好情况、应急电源和气源、急救药品储备情况、医护人员使用急救设备情况。
(4)检查病历:了解多学科联合查房与管理病人情况、了解危重症评分系统的运用,了解合理检查、合理诊断与合理治疗等情况。
⑧新技术准入制度和管理档案。⑨医疗纠纷处理档案、公示和点评资料。
⑩培训资料: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三基训练、诊疗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急救医学技术等。
⑾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资料、伦理委员会资料、病案管理委员会资料。⑿近2年的信息报表。
⒀输血审批、大手术审批管理资料。⒁单病种质量管理资料。
⒂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专题会议资料。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资料。⒄医务部和质控办工作计划和总结。⒅对临床医技科室的监管资料。⒆专科技术分类管理资料。
⒇手术分级管理以及授权管理资料、麻醉、内镜等侵袭性技术考核与授权资料。(2)现场考核:医务部、质控办人员配备、信息化管理、投诉管理办公室设置。
(3)现场询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及其方法、措施,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含DRGs),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4)追踪检查:
追踪检查之十三,新技术管理:选取开展的新技术一项:查申报书填写情况(申报人资质)→查科室讨论记录和审批意见→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批记录→查职能部门质量追踪和动态管理记录→评价该项技术的先进水平和安全性→调阅该项技术的2份病历,检查适应症掌握情况。
追踪检查之十四: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选取核心制度一项:评价该制度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与可行性→查相应培训资料→查考核记录→查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情况→抽调相应病历资料,检查落实状况→查职能部门督查资料→查定期分析反馈资料→查再培训资料。追踪检查之十五,危重病人管理:随机从临床科室选取1例病危病例→在医务处检查有无上报记录→查危重病例上报与管理制度→询问临床医务人员对制度的知晓率→抽调该病人病历,检查危重病人抢救与管理情况。
(九)感染病科管理:
(1)同一般病区检查内容和方法。
(2)现场查看:病区设置是否符合消毒隔离要求,个人职业暴露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情况。
(3)现场询问: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4)文字资料:当地CDC对该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的通报,调阅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核查疫情上报情况。
(5)追踪检查之十六,传染病管理:抽查传染病科1例病人→检查相应疫情上报单填写情况→检查专职人员网络直报情况→询问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询问培训情况→检查培训制度→追查培训资料。
(十)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医务处查材料:
①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资格分析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②手术医师、麻醉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与程序;③手术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及培训材料;④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与程序(包括手术、重大手术、高值耗材使用、药品、输血、病
考核。康复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和质控标准、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和流程。康复治疗训练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和综合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法规定与流程及康复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价制度与流程,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4个方面)。康复医学科质量与安全培训计划、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定技术操作规范。
(3)追踪检查:
门诊急性运动系统损伤和住院颅脑外伤或中风后遗症、脑瘫各1例—→康复医师对每个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体现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落实康复计划—→康复计划的各种程序与训练目的、方向性、期间、预后预测、禁忌、预期目标、患者承受能力等各情同意落实和家属参与康复治疗,有详细记录—→规范的医疗文书(诊疗标准与规范、按规定实施的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和训练过程记录规范)—→康复治疗与治疗效果评定(4个方面)记录——患者及家属评价记录。
(十二)中医科管理
(1)现场检查:中医科为一级临床科室(人事科资料+医疗信息报名)—→有无独立病区—→床位数(病床使用率及中医治疗率)—→有中医门诊(专业设置)。医师、护士资格,科主任、护士长资质。中医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及培训、教育材料。中医会诊制度、转诊制度及会诊记录本。中医三级查房制度、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范。
规范的中药房、中药煎药室(如实行外包需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合同书)。中药质量管理制度(采购、验收、调剂、煎煮等质检),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中医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方案、评价考核制度。中医科质量管理小组及活动记录、能否体现质控持续改进。
(2)抽查不同级别医生护士查以下知晓率达100%。
中医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中药房及煎药室岗位职责。质控小组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质控指标、方案、评价考核制度。
(3)抽查5份住院两周以上病历:查会诊、转诊制度落实,中医三级查房制度落实,中医治疗情况,病案等级评分。
(十三)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1)现场检查之一:麻醉分级授权与定期能力评价再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麻醉师材料。执业麻醉师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材料及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材料。手术麻醉人员配置合理(平均日手术台次按上1:1护2:1计算)。
麻醉科主任、护士长职称,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含4项内容),麻醉术前讨论制度(高风险、新手术等),麻醉前知情同意制度,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科室质控小组的组成,质控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完善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有无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如有再按4个内容查)。科室质量与安全培训计划及培训材料,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价 —→评价方式与工具。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控制作为评价质量与安全的重点内容的材料,“手术安全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评价,执行情况。
麻醉质量数据库的建立-麻醉质量安全相关数据(各种麻醉例数、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实例数等工作量,麻醉意外死亡、误咽误吸引发梗阻、出复苏室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等严重并发症例数,各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CPCA)。有无定期分析指标:数据变化趋势和原因,麻醉质量报告。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等级评审材料档案】推荐阅读:
医院临床科室岗位职责10-05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05-19
医院临床科室兼职统计员岗位职责12-25
临床科室12-18
临床手术科室05-11
临床医技科室11-01
临床科室质量11-22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介绍06-03
临床科室药品管理12-19
临床科室停水应急预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