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2024-06-10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通用8篇)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A、荣格B、华生C、斯金纳 D、班杜拉

6、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

7、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

8、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 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A、l个月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A,B,C,D,E)

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B,C)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E、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

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 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心情压抑怎么办

一、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认为不必对全世界喊话。却也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选择沉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应该懂,若他竟然不能懂,还有什么话可说?生命中往往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条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真正的是与非。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二、至少平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在这种情形下,恐怕是太为难你了。毕竟,谁能在跌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还觉得高兴?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静。平静地看待这件事,平静地把其他该处理的事处理好。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

三、 学会弯腰

这会是我意外的收获和别人发生意见上的分歧,甚造成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你闷闷不乐,因为你觉得都是别人恶意。别再耿耿于怀了,回家去擦地板吧。拎一块抹布,弯下腰,双膝着地,把你面前这张地板的每个角落来回擦拭干净。然后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场冲突,所说过的每一句话。现在,你发现自己其实也有不对的地方了,是不是?你渐渐心平气和了,是不是?有时候你必须学习弯腰,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让你谦卑。劳动身体的同时,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绪。而且,你还拥有了一张光洁的地板呢。这是你的第二个收获。

四、不要想如果

当初你说,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岔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如果只是选择吃炒面或炒饭,影响似乎不大,但选择读什么科系、做什么工作、结婚或不结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深远,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你又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啊。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这种充满怅然的喃喃自语,还是别再多说了吧。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五、努力吧

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曾经美丽漫步林间,你看见一株藤蔓附着树干,柔软与坚实相互交缠,你感动于这静美的一幕。让幸福与归属就此驻足吧。你想。不知未来会有怎样一番风雨摧折?也许藤将断、树会倒,也许天会荒,地将老。你又想。那么,请时光停格在此刻吧。停格即是永恒。永恒里若有这静美的一刻,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劫难,便已得到了安慰与报偿。

六、保持单纯

因为思虑过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复杂化了。明明是活在现在,你却总是念念不忘着过去,又忧心忡忡着未来;坚持携带着过去、未来与现在同行,你的人生当然只有一片拖泥带水。而单纯是一种恩宠状态。单纯地以皮肤感受天气的变化,单纯地以鼻腔品尝雨后的青草香,单纯地以眼睛统摄远山近景如一幅画。单纯地活在当下。而当下其实无所谓是非真假。既然没有是非,就不必思虑;没有真假,就无须念念不忘又忧心忡忡。无是非真假,不就像在做梦一样了吗?是呀,就单纯地把你的人生当成梦境去执行吧。

七、偶尔“俗气”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尔你也想啃一啃鸭舌头和盐酥鸡。看多了大师名剧,偶尔你也想瞄一瞄耳光摔不完眼泪掉不完的连续剧。听多了古典音乐,偶尔你也想唱一唱爱他一百年又恨他一他一万年的流行歌曲。你知道健康食品对健胃整肠有意义,大师名剧对培养气质有意义,古典音乐对提升性灵有意义,可是,偶尔你其实并不想让自己时时刻刻活得那么有意。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绑得那么紧。偶尔的小小放纵,是道德的。灵气充满或许接近大人,但偶尔的俗气会更平易近人。

八、控制情绪,别浪费了

今天的你,是不开心的你,因为有人在言语间刺伤了你。你不喜欢吵架,所以你离开;可是你只是离开了那,却没有离开被那人伤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气。愈有气,你就愈没有力气去理会别的事情,许多更该用心去做去想去处理的事件,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烦意乱之中,被轻忽被漠视被省略了。因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气。在情绪上做文章,这是对自己的浪费,而且是很坏的浪费。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情绪控制了你,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别浪费了。”

九、抓住最好的时机绝不错过

你曾经买了一件很喜欢的衣裳却舍不得穿,郑重地供奉在衣柜里;许久之后,当你再看见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过时了。所以,你就这样与它错过了。你也曾经买了一块漂亮的蛋糕却舍不得吃,郑重地供奉在冰箱里;许久之后,当你再看见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过期了。所以,你也这样与它错过了。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上身的衣裳,没有在最可口的时候品尝的蛋糕,就像没有在最想做的时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遗憾。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该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愿郑重地供奉在心里,却未曾去实行,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与它错过,一如那件过时的衣裳,一如那块过期的蛋糕。

十、偶尔的出离轨道

某次你搭火车打算到A地去,中途却忽然临时起意在B地下了车。也许是别致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许是偶然一瞥的风景触动了你,总之,你就这样改变了本来预定的行程,然后经历了一场充满惊奇的意外旅行。A地是你原先的目标,B地却让你体会了小小的冒险。回忆起来,你说,那是一次令你难忘的出轨经验。生命中的许多时候不也如此?心无旁骛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过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离开预设的轨道,你才有机会发现其他的风景。

十一、悄悄悄悄地回归平静

曾经有一段时间,你心情低落,甚至懒得拉开窗帘,看着窗外的阳光。因此你当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喝水的玛格丽特。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总算有一天,你度过了心情的低潮,同时也想起了你的玛格丽特。天啊,可怜的花,她还活着吗?你战战兢兢地拉开窗帘,却见她迎风招摇,花颜可掬。原来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你虽然忘了喂她喝水,老天却没忘了以雨露眷顾她呢。许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视线之外进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们自己。天生万物,天养万物,一切其实无须担心……你只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遗憾……足矣。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2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有关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哈尔滨市与双丰镇某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420名学生。其中男生167人,女生253人;初一142人,初二146人,初三132人。

1.2 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等2008年编制,(6)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等1987年编制,(7)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

(3)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由王极盛于1998年编制,(8)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量表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和均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2 结果

2.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从表1可以看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0642,P≤0.001),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726,P≤0.001)。

为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心理弹性的五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中考察的三个变量间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问题,面对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学习压力和其他的生活压力事件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惩罚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父母或老师在与儿童的沟通的同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少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而引发的心理症状。另一方面,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情绪控制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学校和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Ackerman等人发现那些适应能力很强的个体,即使遇到危险的环境或者挫折时,他们有较少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情绪稳定。(9)

以往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受欺负儿童、(10)农村留守学生以及吸毒人员子女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心理弹性能够使更少表现出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本研究中的得出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1Luthar LutharS,ZelazoL.B.Research on resilience:an integrative review.In:Luthar(Eds.),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1,510-549.

2Weed,K.,Keogh,D.,&Borkowski,J.Predietors of resiliency in adolescent mothers.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21,207-231.

3Cowen,E.L.,Work,W.C.,Wyman,RA.,Parker,GR.,Wannon,M.,&Gribble,P.Test comparisons among stress-affected,stress-resilient,and nonclassified fourth-through six-grade urban childre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2,20,200-214.

4吴胜涛,李娟,祝卓宏.地震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及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杂志,2010.24(4):309-312.

5Luthar S.S.,Cicchetti,D.,&Beeker,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 for future work.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6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7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4-36.

8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行为科学,1997.4:15-20.

9Ackerman,B.P.,Izard,C.E.,Schoff,K.etal.Contextualrisk,Caregiveremotionality,and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six-and seven-year-old children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J].Child development,1999,70(6):1415-1427.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3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12-03

由万素英等人组织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2日第三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0份,其中有效问卷2308份,有效回复率为93.4%)的结果显示,有25.8%和68.0%的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有心理压力。由西北师范大学张国奎等人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在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2005年4月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问卷2300份,有效问卷2164份)显示,有高达60.7%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交往和人生挫折等生活事件。这说明,大学生虽然能够切身感觉到生活事件的压力,但对于导致心理压力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而且又不能用相应的应付方法来面对,因而就难以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因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困扰。这种情况值得引起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应付心理压力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关于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咨询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和反两个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人群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总是具体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心理健康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付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着一定常模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但是,在非常规条件下,这种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出现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心理不健康,即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活动的正常范围。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般按照个体心理问题出现的时间长短、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等标准,将心理障碍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可疑神经症。它们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但仍然在心理活动的正常范围内。而心理活动一旦不正常就走向了另一方面——异常心理活动: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能保障个体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能保障个体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能使个体正常地、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以便更好地适应他所生存的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用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来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多采用郭念锋提出的心理健康水平十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二、应激适应与大学生心理压力

大学阶段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生活事件频发,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而自己又缺乏能力解决问题的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生活事件。有的是已被意识到的,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有的是尚处于潜伏阶段,如专业学习与兴趣、就业、恋爱与异性关系等。对个体的影响来说,生活事件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但是,无论哪类性质的生活事件,都要求大学生去适应,付出努力面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以便应付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这种应付,就是适应。适应,意味着个体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包括对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的评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说:“真麻烦!”体验到麻烦,就说明压力已成为现实。

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因不同的身体状况或心境而承受能力不同。这说明所谓心理压力并不单纯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更多的成分是个体的主观体验。

根据万素英等人组织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西北师范大学张国奎等人进行的一项《关于在校大学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得出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按其种类可以分为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不良、就业压力、人生挫折和情感问题等。

学习压力:西北师范大学张国奎等人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0.7%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焦虑情绪。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想放松一下;而昔日的高才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日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大学学习的特点是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对提高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习心理和方法的辅导,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进入大学后原来的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向何处发展,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在这个徘徊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如果学习压力得不到及时调适,很容易转化为心理障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紧张:万素英等人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的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占54.4%。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的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习惯的差异,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人际交往不良,社会功能弱化。

就业压力:张国奎等人的调查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我们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后的独生子女开始进入上学高峰期和就业高峰期,又由于国家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事业单位自身改革等原因,以及高校目前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万素英、张国奎等人的调查均表明,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就业方面,有45.2%的学生对目前的就业感到压力很大,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

人生挫折: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动机—挫折学说认为,个体缺乏生活目标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有生活目标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个体更容易产生心理紧张状态,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过度反应。万素英等人的调查显示,有55.5%的大学生面对挫折时态度比较消极。在挫折和困境面前,大学生一方面抱怨客观条件,把受挫归因于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又归于内部原因,导致他们的低自尊评价,产生否定自我的自卑心理,出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情感认知模式,使他们不能理性地对待现实和客观地评价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管理

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使他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但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关心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有效管理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上述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往往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和不恰当的应付措施。其表现形式为否认、回避面临的问题,或采取自责、压抑隐蔽和借助饮酒、吸烟等方式应对,个别学生采取极端的攻击、自残等行为排解心理压力。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麻烦事还不是麻烦事,怎么解决麻烦事才是一件麻烦事。”大学生遇到心理压力不是一件麻烦事,关键是看他们如何对待它,如何解决它。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应付心理压力,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心理压力的成因及严重程度,积极面对,充分发挥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心理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掌握有效管理自己心理压力的知识和方法。

(一)应付的综合分析

这里所说的应付是指认识、处理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当个体面对一种心理压力事件或心理压力情境时,首先,应该做的是对它的的客观评价,这种压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再次,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知难而进还是感到大祸临头;第三,个体要对压力事件或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动,是积极解决问题,还是消极逃避。这就是心理应付技能。

(二)心理应付的方式: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

情绪定向应付是指在个体遇到压力或挫折时,情绪会做出某种反应。一般来说情绪定向反应可分为外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反应和内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反应两种形式。例如借酒消愁、借故发火等就属于前者;而“否认事实”、“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重要”等属于后者。问题定向应付是指应付或处理压力或挫折情境,或应付与处理引起挫折与压力的事件本身的一种方式。当个体面对压力或挫折时,一般而言都要寻找某种途径或办法去协调或解决它。合理的应付方法是:认识压力产生的原因,理性评价问题的产生,避免消极的断言归因,与人交流,自我疏导压力。

(三)培养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或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在品质,也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和自我的核心部分。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自信既是个体的行为表现,也是个体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个体对自己情绪、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积极体验。它包括个体对自我的接受程度和尊重程度。在心理学中与“自信”相反的词是“自卑”,它是个体对自我否定性的评价,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消极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与“自信”有关的词语“自负”,它表面上看似乎是自信,但其实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往往是过高评估了自己。

自信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它,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自信具体表现为活泼、虚心、坦诚、大度、轻松、开放、言行一致、勇敢、果断、幽默。个体的自我形象是由自己来控制的,不要让他人设计你的生活目标,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努力提高和发展自己,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

自信或自尊是个体的内在的基本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个体就会有健全的人格和充分的人生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发展成长中的障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心理变态或心理疾患的本质,是“需要”未能得到满足。在个体自信的内在需要中,包含着自信的基本要素,诸如自我接受、自我认识、自我价值感等。所以说,自信和自尊是个体内在的发展需要。

(四)善于运用社会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当个体遇到重大的、意外的心理压力或挫折时,除了凭借应付技能和自信心来应付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寻求社会支持。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对个体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支持。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一种相互依存的、可靠的纽带性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工作关系等等;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获得信任和安全,并在众多的关系中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帮助。从生活方面看,个体能够从家庭、邻居、朋友、同学和同事等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从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方面来看,各种心理咨询机构或社会救助部门也可以给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成长中要掌握一些社会支持的知识和资源。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他们抵御心理压力,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高要求和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决定了每个大学生都必然会遇到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困惑,进而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识压力,懂得心理压力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大学生应激得当,在学习、生活中不迷惑,在遇到问题时不犹豫不决,学会解决问题和调适心理,不做完美主义者,积极投入生活的怀抱,什么困难都可以战胜。

[参考文献]

[1]万素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6-6-22(3).

[2]张国奎.关于在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J].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通讯,2005,(6).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美·Phillip L.Rice压力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答案库二 篇4

1、哪项不是情绪的三要素()答案:(A)

A、情绪的客观体验B、情绪的主观体验C、情绪的外部表现D、人的生理基础

2、哪项不是情绪的分类()答案:(B)

A、激情B、感动C、心境D、应激

3、哪个不是情绪的最基本的表现()答案:(D)

A、喜悦B、愤怒C、悲哀D、兴奋

4、哪项不是健康情绪的标准答案:(D)

A、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B、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引起它的情境相适应

C、情绪反应能够随客观情境的变化而转移D、情绪反应有环境变化而转移

5、挫折感()答案:(A)

A、指个人在认识到自己的活动受到阻碍后引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B、指人从事活动没成功的感觉C、指人的信息活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D、指人的一种心理反应

6、哪项不是常见的积极性挫折反应()答案:(A)

A、适应目标,循序渐进B、坚持目标,继续努力

C、降低目标,改变行为D、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7、哪一项不是内郁的压抑形式答案:(B)

A、冷漠B、无情C、焦虑D、逃避与幻想

8、哪项不是根据个人特质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程度将其分的类别()答案:(D)

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次要特质D、非常特质

9、哪个不是艾森克的三因素人格理论()答案:(B)

A、外倾性B、多血质C、神经质D、精神质

10、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将人分为六种性格类型,哪一项不是的()

A、权力型B、社会型C、随便型D、宗教型答案:(C)

11、哪个不是意识的结构()答案:(B)

A、意识B、有意识C、潜意识D、无意识

12、哪项不是人格的机构组成部分答案:(C)

A、本我B、自我C、完我D、超我13、哪项不是人格测验的应用()答案:(B)

A、心理咨询B、社会活动C、人事选拔D、教育评价

14、哪项不是自我意识子系统构成()答案:(D)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决定

15、哪个不是职业心理健康的标准()答案:(C)

A、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B、良好的自控力C、积极的心态D、很好的环境适应性

16、哪一项不是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体现方面()答案:(D)

A、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B、适应工作,乐于工作,而不是把工作当作一种累赘

C、适应各种人际关系D、适应任何领导

17、哪项不是造成“上班恐惧症”的原因()答案:(B)

A、对工作本身的恐惧B、对工作环境的恐惧

C、对角色转换的畏惧D、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18、哪项不是克服“上班恐惧症症”的方法()答案:(A)

A、自我安排调节B、调整自己的认知C、学会适当放松D、有意识地适应人际交往情境

19、哪项不是慢性疲劳症()答案:(D)

A、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

B、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C、有时淋巴结肿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症D、全身肢体动作放慢

20、哪项不是“假期综合症”的发生的原因()答案:(C)

A、长假扰乱了平常的活动规律

B、长假产生惰性,产生精神疲惫C、长假可以出去旅游D、饮食不规律,导致危害

21、哪个不是预防“假期综合症”的方法()答案:(C)

A、假期前的心理调适B、休息要适当C、多和朋友接触D、多想开心事

22、哪项不是“职业厌倦症”产生的原因()答案:(B)

A、长期的工作压力B、人的欲望C、对工作缺乏兴趣D、疾病

23、哪项不是描述“职业倦怠症”的()答案:(C)

A、又称“职业枯竭症”B、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

C、源自身体的疲乏D、源自心理的疲乏

24、哪项不是职业倦怠症的特点()答案:(B)

A、情绪衰竭B、复杂的工作环境C、非人格化D、低个人成就感

25、哪项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答案:(B)

A、缺乏支持B、缺乏领导C、缺乏奖赏D、缺乏控制

26、哪项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是()答案:(C)

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

C、情绪衰竭D、个体成就感和生活态度

27、网络综合症()答案:(B)

A、人们在工作和爱时,怎样正确应用强迫机制控制性欲和攻击性

B、人们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生理心理障碍的总称

C、人们因生活工作产生的心理生理障碍D、人们对网络的依赖

28、网络综合症产生的原因()答案:(C)

A、工作、心理原因B、工作、生理原因C、心理、生理原因D、心理、身体原因

29、哪项不是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途径()答案:(D)

A、尽量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B、培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兴趣

C、灵活的适应,不仅是对新工作的适应,更主要是对新环境的适应

D、平时和同事之间多交流接触

30、哪项不是应对“职业厌倦症”的对策()答案:(A)

A、适时换工作环境B、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

C、利用升华技巧D、合理地安排工作

二、多选题

31、职业倦怠症()答案:(ABD)

A、又称“职业枯竭症”B、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

C、源自身体的疲乏D、源自心理的疲乏

32、职业倦怠症的特点()答案:(ABC)

A、情绪衰竭B、非人格化C、低个人成就感D、复杂的人际关系

33、导致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是()答案:(ABD)

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情绪衰竭D、个体成就感和生活态度

34、防患“职业倦怠症”组织方面的对策有()答案:(ABCD)

A、避免让一个人处理麻烦的问题B、不要让员工工作太久

C、为员工提供表达情绪的渠道D、提供在职训练

35、“网络综合症”的应对策略()答案:(ABCD)

A、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B、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C、重视心理保健D、注意保护眼睛

36、职业适应的内涵包括心理适应还有()答案:(ABCD)

A、生理适应B、岗位适应C、知识技能适应D、人际智能适应

37、引起对职业不适应的原因()答案:(ABCD)

A、观念与职业的不适应B、对职业变化的不适应

C、对新职业提出的新要求产生的不适应D、新的环境变化使人产生不适应

38、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途径()答案:(ABC)

A、尽量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B、培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兴趣

C、灵活的适应,不仅是对新工作的适应,更主要是对新环境的适应

D、平时和同事之间多交流接触

39、员工帮助计划的心理管理技术:进行专业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还有答案:(ABCD)

A、搞好职业心理健康宣传B、对工作环境的设计与改善

C、开展员工和管理者培训D、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

40、造成“上班恐惧症”的原因()答案:(ACD)

A、对工作本身的恐惧B、对工作环境的恐惧

C、对角色转换的畏惧D、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41、上班恐惧症的特点答案:(ABCD)

A、上班前不想上班B、焦虑C、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D、烦躁

42、克服“上班恐惧症症”的方法()答案:(BCD)

A、自我安排调节B、调整自己的认知

C、学会适当放松D、有意识地适应人际交往情境

43、慢性疲劳症()答案:(ABC)

A、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

B、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C、有时淋巴结肿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D、全身肢体动作放慢

44、慢性疲劳症产生的工作原因()答案:(AC)

A、快节奏的工作B、繁杂的工作环境C、长期紧张工作D、复杂的人际关系

45、治疗“慢性疲劳症”的对策答案:(ABCD)

A、寻求病源,“对症下药”B、保持心情舒畅C、善于劳逸结合D、坚持锻炼身体

46、“假期综合症”的发生有哪几个原因()答案:(ABD)

A、长假扰乱了平常的活动规律B、长假产生惰性,产生精神疲惫

C、长假可以出去旅游D、饮食不规律,导致危害

47、预防“假期综合症”的方法()答案:(ABCD)

A、假期前的心理调适B、休息要适当C、提早进行“角色转换”D、多想开心事

48、“职业厌倦症”产生的原因()答案:(ACD)

A、长期的工作压力B、人的欲望C、对工作缺乏兴趣D、疾病

49、应对“职业厌倦症”的对策()答案:(ABCD)

A、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B、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C、利用升华技巧D、合理地安排工作

50、应对“职业厌倦症”的对策()答案:(BCD)

A、适时换工作环境

B、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C、利用升华技巧D、合理地安排工作

三、判断题

51、职业规划是指从业者进入职业角色,履行职业角色义务,享受职业角色权利,遵守职业角色规范的发展过程。答案:(不正确)

52、职业适应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人们通常把职业性质和职业环境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决定着个人的安宁、幸福和前途。答案:(不正确)

53、人际智能具体地说是指一个人与他人良好相处、有效调节关系、协同工作、发挥人际效能的能力。答案:(正确)

54、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独占欲望而产生的。答案:(不正确)

55、所谓单调作业是指那些千篇一律、简单、快速、高度重复、跟着设备机械地运动、无精神活动余地的工作。答案:(正确)

56、男性的心理误区多来自于她们特灵敏的第六感觉。答案:(不正确)

57、自我挫折指对已经建立的爱情关系的自我怀疑,动摇感和对对方的苛求导致的烦恼。答案:(正确)

58、自我评价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对自身的认知过程,而是包含情感和意志过程在内的综合性的心理过程。答案:(不正确)

59、个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答案:(正确)

60、自我意识是人类区别于低等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成熟的里程碑。答案:(正确)

61、成功期望就是与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自我的发展目标相关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在一定的成就动机驱动下朝向目标迈进的心理准备状况。答案:(正确)

62、不同的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有着很小差异。答案:(不正确)

63、理想的目标与虚幻的目标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有合情合理的基础,是基于对现实的预测,理想的目标是行为的有力动力,因为理想目标本身包含着达成目标的手段和能力的规定。

答案:(正确)

64、角色扮演的方法有助于维持选择平衡,使人们较为全面地评估选择的方案的优点与缺点,防止片面化。答案:(正确)

65、“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光环心理”。

答案:(不正确)

6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答案:(不正确)

67、“打预防针”法是针对心理准备不足而制定的一种预防策略,它是角色扮演技术的典型化。答案:(正确)

68、所谓“首因心理”,就是人在相互认识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正确)

69、心与身无法分开,是一个整体,人的心理变化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生理上的变化也会产生心理的变化。答案:(正确)

2015届文化与生活含答案 篇5

一、单项选择题(3*24=72)

()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吟咏杭州的佳句。柳永曾在杭 州生活过一段时期,他游历杭州山水名胜,感受杭州风土人情,深深爱上了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创作了脍炙 人口的《望海潮》。这说明

①文化来源于实践 ②文化反映社会 ③文化由文人创造 ④文化引领生活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2.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③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近年来,H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系列文化工程。对此有人提出质疑: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工作,经济搞好了,文化自 然而然的就会发展起来,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这一观点 ①看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 生物和附属品 ②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否认了文化建设需要 物质载体,看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看到了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引导,忽视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4.不管是“元芳,你怎么看?”,还是以前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你幸福吗?”等等 网络热词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些词汇,它并没有一个很深的内涵,网友喜欢它们,第一个感觉就是 觉得好玩,有趣。同时也正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内涵,就可以让我们任意在赋予它含义。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文化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是因为

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关键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7.2013年7月,针对暑期档有13档同步播出的歌唱选秀恶拼并缺乏原创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出通知,批评当前荧屏歌唱选秀节目存在总量偏多、形态雷同、铺张奢华、夸张做秀等问题,提出要坚持少 而精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跟风模仿,要实施总量控制。人们称之为荧屏“限歌令”。由于执行“限歌令”,2014年黄金档歌唱选秀节目全年将不超过四档。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传媒的商业性会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③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流行的经典文化 ④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坚决抵制和取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当前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主要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总 开关”的问题。由此可见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看漫画,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 ①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促进传统思想的继承,引导人们遵守传统道德 ③推动新传媒的发展,加速旧传媒的消失

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建设文化强国,不单是多建一些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去润泽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设施的建设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③要用先进文化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只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才会给人以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近年来,杭州涌现出吴菊萍、吴斌、黄小荣等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型,他们用爱心和善举,用勇敢和坚强,感动了杭州,感动了全国,被人们誉为“最美人物”。在他们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学习“最美人物”、争做“最美人物”的行列中来。这表明

①文化氛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行为和方式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 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 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 ②一国的综合国力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 ③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④现 阶段我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发展,道德背负着太多的“罪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从塑造道德标兵开 始。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当代雷锋郭明义等等,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公民的道德自觉。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④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皇皇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了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也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舒婷《献给我的同代人》这段优美的话语 ①发挥了首创精神,肯定了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陶冶了人的情操,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③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似春雨般润物,激励人们塑造美好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4年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5周年。这个15年,西部地区腾飞的一个重要秘诀在于文化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完全同步的关系 ③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截至2010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有人在阅读欧洲思想史时,惊讶地发现,书中不仅有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名字,竟然还有音乐家的名字。下列观点中,有助于我们解释这一现象的有

①“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

②“在音乐中,巴赫发现了永恒,亨德尔发现了光辉,海顿发现了自然„„”(海涅)③“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舒曼)

④音乐能给煳情感鼓舞和思想力量,从而“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通过设立“环境日”、“海洋日”、“无车日” 等活动来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氛围。上述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读漫画《坐着说话不腰痛》。有人说:漫画中的两位男女青年是没有文化的。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B.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 C.人们的言谈表现 D.人们的行为表现

()21.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在喝下午茶,有人向她报告说,中国电视机销往英国,言外之意应当重视中国的竞争力。但撒切尔夫人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省的话:这算什么?等中国电影大片进入英国时你再向我报告。材料表明: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应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4年3月14日至22日,巴黎的雅克-巴黑尔画廊(Jacques Barrère)推出“中国古代楚国艺术”作品展。展览展出了一组精选出的木雕和漆器艺术品,是楚国曾经繁荣的文化和经济的见证,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为人了解的另一面。材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身边的感动》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体现当今社会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尚与追求,媒体以此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因为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4.漫画《启蒙》说明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二、主观题(28分)

25.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9分)

26.围绕着“美丽广东”这个主题,2014年广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某校积极响应建设“美丽广东”的号召要打造“美丽校园”,就“美丽校园人人共享,美丽校园人人有责” 展开讨论。如果你是该校同学,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8分)

27.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亮点纷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进行试验性应用,为开发深海资源创造条件;“天河”超级计算机能帮助新材料的研发、飞机的设计制造;亩产988公斤的超级水稻,促进我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发展;3D打印技术推动制造业的革命;“翼龙”无人攻击机等高科技武器,为维护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如虎添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1分)1-5CCCBD 6-10AADCD 11-15ABABC 16-20ABCDA 21-24DADB 25.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承良好家风,(2分,答出交往活动、交往方式可以替代给分)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1分)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1分)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分)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1分)

2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我们要创设一个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美好校园环境。(3分)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3分)

③自觉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和别的学校交流、借鉴,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2分)27.①科技作为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超级水稻及3D打印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3分)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6

1.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不包括(D)

(A)自我估计不当

(B)抱负水平过高

(D)目标未能实现(C)动机冲突而引发挫折

2.(A)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A)挫折(B)书本

(C)金钱

(D)努力

3.不是导致报复者孤独的原因有(A)(A)变态心理

(B)阴暗的心理状态

(D)从不与人畅快交流(C)报复心驾驭去心灵

4.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是(B)

(A)经济状况

(B)政治体制

(C)科技进步

(D)工作压力

5.对看不惯的事或不称心的事,习惯直露心事,而不大考虑效果是(B)的表现

(A)狭隘性格

(B)急躁性格

(C)火暴脾气

(D)脾气好

6.常见的心理亚健康不包括(D)

(A)虚荣心(B)攀比心理

(C)猜疑心理

(D)乐观主义

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B)

(A)人格的他控性(C)人格的可变性

(B)人格的稳定性(D)人格的自控性

8.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B)

(A)待人以诚

(B)八面玲珑

(C)直抒坦言

(D)坦荡处事

9.人格的特征不包括(A)

(A)人格的不可塑性(C)人格的整体性

(B)人格的社会性(D)人格的稳定性

10.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D)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A)10%(B)20%

(C)30%

(D)50% 11.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A)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A)弗洛伊的

(B)罗素

(C)马克思

(D)赫尔巴特 12.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C)升华和补偿

(A)表同(B)投射

(C)升华和补偿

(D)反向作用

13.(C)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

(A)行为疗法

(B)支持性心理治疗

(D)家庭治疗(C)生物反馈疗法

14.体力节律的特点不包括(C)

(A)体力充沛

(B)动作敏捷

(C)情绪高涨

(D)充满活力

15.自由选择程度较低、内在动机较弱的活动称为(B)

(A)休闲活动

(B)必需的非工作活动

(D)必须的工作活动(C)自由时间的活动

16.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C)

(A)外貌(B)幽默

(C)坦诚

(D)乐观

17.完美主义者的表现是(B)(A)做事缺少恒心

(B)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

(C)对他人要求严格,挑剔,不留情面(D)遇到这些失意时,觉得一切都不如人意

18.睡眠前过饱、饥饿、口渴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属于(B)失眠

(A)心理因素

(B)生理因素

(C)物质因素

(D)年龄因素

19.自卑心理的表现不包括(D)

(A)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意(B)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C)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D)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20.易激惹,沉不住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是(C)的主要表现

(A)狭隘性格

(B)急躁性格

(C)火暴脾气

(D)脾气好

21.(C)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A)人格和谐健全(C)和谐的人际关系

(B)人格和谐健全(D)热爱生活和工作

22.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C)开始的

(A)自己(B)别人

(C)别人的评价

(D)自己的评价

23.(C)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A)信念(B)理想

(C)世界观

(D)价值观

24.事实表明,(A)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

(A)认识(B)意志

(C)情感

(D)理性

25.合理变通的方式中的(B)是指改变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减少关注反倒自然

(A)回避(B)淡化

(C)转视

(D)换位

26.精神分析疗法不适用的症状是(B)(A)焦虑症(B)行为障碍

(C)抑郁性神经症

(D)心理创伤

27.(C)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心灵的晴雨表,反映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A)挫折(B)意识

(C)情绪

(D)人际关系

28.在行为上,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属于什么性格的人(A)

(A)狭隘性格

(B)急躁性格

(C)火暴脾气

(D)脾气好

29.(B)是一种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A)焦虑(B)忧郁

(C)冷漠

(D)易怒

30.自我意识产生于(B)

(A)婴儿(B)幼儿

(C)少年

(D)成年

(二)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情绪的特征有(BCD)

(A)应激性(B)两极性

(C)感染性

(D)情境性

2.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ABCD)

(A)功利性(B)面子问题

(C)不会说不

(D)交往的封闭性

3.人的身体健康观和保健工作模式先后经历了(ABD)三个发展阶段

(A)单纯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的发生(C)过度悲观(D)注重强身健体

4.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包括(BC)

(A)失恋(B)亲人的离去

(C)夫妻不和谐

(D)婚外情

5.完美主义者的心理特征包括(ABCD)

(A)追求完美

(B)自尊心脆弱

(C)自视甚高

(D)控制欲极强

6.马斯洛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ABC)

(A)生活理想切合实际(C)能充分地了解自己

(B)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D)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7.中国专业技术人群的心理压力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来自(BCD)

(A)生活环境

(B)社会变迁

(C)经济环境

(D)竞争程度

8.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困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ABC)

(A)工作(B)人际关系

(C)健康

(D)心情

9.缓解焦虑放松方法有(ABC)

(A)调息放松法(C)肌肉放松法

(B)纵情想象放松法(D)摔物品放松法

10.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际关系概括讲包括(ABC)(A)家庭(B)工作

(C)其他社会

(D)自我

11.一个人对挫折的心理感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AC)。

(A)心理素质

(B)处事能力

(C)心理健康水平

(D)魅力

12.(A)和(B)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

(A)幽默(B)自嘲

(C)嘲笑同事

(D)打架

13.外部环境对有哪些刺激?(ABCD)(A)物质的(B)生理的

(C)精神的

(D)心理的

14.专业人员交往的艺术有(AB)

(A)语言艺术

(B)非语言艺术

(C)行动艺术

(D)非行动艺术

15.人格的构成主要包括人格的(ACD)

(A)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心理素质

(D)智能素质 16.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的方法论应该做到(BCD)的统一

(A)实践活动

(B)生物因素

(C)自然因素

(D)社会因素

17.人格的基本特征是(ABCD)

(A)人格的社会性(C)人格的稳定性

(B)人格的整体性(D)人格的独特性

18.人与人的吸引建立在(ABD)

(A)熟悉(B)个人特质

(C)喝酒

(D)相似互补

19.沟通能力要注重(ABCD)的培养

(A)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C)思维能力修养

(B)心理素质修养

(D)沟通技巧修养

20.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哪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ABC)

(A)认知层面

(B)表达层面

(C)生理层面

(D)心理层面

(三)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人际关系好的人一定心理非常健康,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否)2.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是)

3.对于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把个体放在人际关系中研究,关注他们心理上同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在帮助个体社会化的同时,特别注重个体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的平衡与潜能的发挥。(是)4.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自私(是)

5.仅仅为打发闲暇时光的无聊活动、疲于奔命的跑马观花旅游等,对心理调适未必有多大的积极作用。(是)

6.体弱多病或有生理缺陷的人比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对挫折更加敏感,容忍力高。(是)

7.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因此也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是)8.激情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否)

9.交流是与人竞争的一个方面,要把在交谈中占上风当作交谈的目的。(否)10.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整合式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的特质的总和(是)

11.社会化的程度,包括掌握了多少生活知识技能,是否有正确的生活目标,能否遵守社会生活规范,顺利融入社会群体,承担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等。(是)12.平等和互益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

13.某企业总经理曾在其办公室内设一大沙袋,每当感到怒不可遏时,便挥拳猛击沙袋,以宣泄心中的怒气,直至精疲力竭为止,这也属于合理宣泄。(是)14.恣情性心理休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的宣泄来释放压力,放飞郁闷。(否)

15、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16.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是)17.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进行换位思考(是)

18.急躁性格的人,对看不惯的事或不称心的事,习惯直露心事,而不大考虑效果(是)

19.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否)20.教育在人格培养中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不仅要继承先天因素,适应外在环境,而且能够有效地干预环境,发展后天因素(是)21.人格的独特性既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不能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否)22.心理和思想两者含义不同,但内在的联系,它们同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23.嫉妒是看见别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而产生恼怒的情绪体验(是)24.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中,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25.,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更易患病或产生病感。(是)26.扩大交往是矫治狭隘性格的有效方法(是)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均为宫颈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40—71岁,平均(54.3±3.8)岁,Ⅰ期13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10例为小学学历,28例为中学学历,5例为大学学历;对照组年龄42—73岁,平均(54.5±3.6)岁,Ⅰ期12例,Ⅱ期19例,Ⅲ期12例,11例为小学学历,26例为中学学历,6例为大学学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有严重合并症;无配偶;文字理解能力及视听觉障碍;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状态评估

手术前,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1]。

1.2.2 心理护理干预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细致讲解宫颈癌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并将成功的案例作为鼓励患者的手段,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放松心情,积极地接受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并向其强调在患者治疗期间情感支持的重要性[2]。同样,要加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将经验进行分享,以达到互相鼓励和支持的目的,更加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健康宣教

宫颈癌相关知识由专业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讲解,将治疗方法的相关情况,比如目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说明,并要对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生理变化告知患者,并针对这些变化该如何面对向患者进行说明。同时要使患者明确在治疗中一个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可提升治疗效果,否则会影响治疗,一定要用乐观与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前者分数越低心理状况越好,而后者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7.35±13.55、69.15±5.29;对照组分别为58.41±12.34、60.21±4.15,两组干预前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一种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妇科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承受很大的痛苦,而且治疗时间长,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病情有直接的影响[4]。患者良好的心理状况在其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保证配合治疗,积极地面对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治疗中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心理变化,针对不良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鼓励,消除其不良情绪,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而且对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彩莲.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96-97.

[2]叶世敏.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154-154,155.

[3]程春梅.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92-94.

心理学与生活答案 篇8

[关键词]哲学教学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00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乐观热情、活泼开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坚定顽强、有恒心、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胆量、富于想象等。本文主要是从利用教育教学中一切可能的因素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笔者在高二《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切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世界的本质看法。因此,哲学与学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准教材中哲学理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如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节课中,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构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心理素质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引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在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时,可引入“甲同学与乙同学在讨论问题,甲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乙同学则坚持与甲同学相反的观点,双方互不相让,两个好朋友从此反目。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待?” 有的学生回答:“他们都有不对之处,当认识正确与否很难判断时,应该把它回归到实践,由实践来检验!”有些则认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观点是正确的,当发生分歧时应该据理力争!”从学生的不同回答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在总结不同看法的基础上,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这两位坚持自己意见的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真理并不是仅由自己的认识来检验的,而要由实践来检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和谐的关系,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只是列举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个别事例,教材中还有很多可以切入的角度和发挥的地方,值得我们研究。

二、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心理素质

1.进行时政播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在授课班级进行时政播报活动,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收到不错的效果。时政播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近期发生的时事政治进行播报,并结合课本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的活动。具体做法是:第一,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但人数最好控制在3-6人之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第二,合理安排。每周安排一个小组负责收集相关的时政资料,周末组员讨论、修改,下周一上课时让该组成员或其代表在课堂上用3-5分钟时间进行播报、分析。(每周抽出一节课进行)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协调好人际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自我调节能力和胆量。有些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播报时,情绪很紧张,言行举止很拘谨,而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播报活动中,这些学生渐渐适应,情绪和心理状态都有所好转。这说明时政播报在锻炼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及胆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播报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政播报的内容主要以最近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为主,除此以外,一些与哲学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寓言、成语、故事、文章等,也在我们播报的范围之列。时政播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本组人员或时政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形式进行。如有些播报组模仿一些新闻栏目的形式,一个组员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另一个组员扮演专家的角色,用访谈或对话的形式进行;有些播报组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把寓言、成语故事很直观地展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然后由点评员进行点评。这些形式都是由组员自己设计、想象,然后讨论决定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2.举行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辩论赛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有一种独立思辨的能力,不能先入为主,靠喜好,凭感觉,无根无据,胡言乱语;不能不尊重对方观点,肆意歪曲,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辩论赛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养成一个习惯,一种凡事都要问为什么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一种本领,一种通过分析、思辨找到真理的本领。它要求辩手不能只是装有一些固定软件的机器人,而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尊重他人的不同的个体。在哲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一次在某个班级,笔者组织学生进行“顺境易出

人才”还是“逆境易出人才”的辩论,在自由辩论的阶段双方辩手情绪都很激动,眼看一场辩论赛即将演变为吵架赛,这时笔者马上让主持人提醒辩手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超越规则。经过主持人提醒,辩手们恢复了冷静,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使辩论赛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辩论赛在锻炼辩手心理素质和情绪调控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三、注重与学生之间的课外交流

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可以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疏导,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课外交流可采用与学生个别谈心或通过周记、纸条等方式进行交流。有一学生,因父母吵架准备离婚而遭受重大创伤,她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一种极端消沉的情绪,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父母都不要自己了,不关心自己了,正是这种心理支配下,原本比较喜欢政治课的她上课老是走神,成天精神恍惚,毫无活力。后来在与她的一次课后交谈中她讲出了反常的原因,并希望老师帮帮她。在征得她的同意后,笔者把这件事告诉了该班班主任,班主任和笔者通过给她父亲做工作,让她父亲多关心她,此后该生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渐渐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在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挑战,而且要在贯彻执行教育赋予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基础上,注重和正确处理好社会赋予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养、情感影响、道德教育等多层面的教育功能和角色,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造就一批在知识经济时代独领风骚的人才。

[参考文献]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超市2011年冬季防冻防凝工作安排下一篇: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