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2024-07-05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通用11篇)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1

实 施 方 案

乐山小学 2012.3 实施方案

为了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学生营养午餐的安全、营养、卫生,进 一步强化对学校食堂的管理力度,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 合作、强化监督”的实施原则,采用学校主导的运作模式,以扎实的 举措,建立我校学生营养午餐管理机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 以促进儿童营养健康为目标, 将实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项 目为重要举措, 大力开展儿童营养健康教育项目, 普及疾病预防和卫 生保健知识, 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重点实施班级

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四(1班定为学校儿童营养健康教育 项目重点实施班级。

三、学校职责

1、领导机制 组 长:况顺方(校长 副组长:苟大鹏(支部书记

李显红(副校长

成 员:胡 兴 张开平杨 莎 曾永月 一至六年级各班主任。

校长是本校学生营养午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学校食堂管理负 全责,负责构建食堂管理组织架构,落实管理责任。根据实际情况选 配苟大鹏为学生营养午餐管理人员任管理长, 并统一扎口管理本校营 养午餐工作。管理长有权对食堂进行日常管理, 食堂工作人员接受所

在学校管理长的管理、指导及考核。学校承担本校范围内的学生营养 午餐的安全、数量、质量以及就餐秩序的管理责任。

2、管理环节

(1食堂工人的使用:必须征求校务会意见,经学校认可后聘 用。

(2验货:对采购员买进的午餐原料,学校管理人员要对照品 种、数量、质量及时予以过磅、验收,并形成专门签收记录。

(3加工烹饪:学校对本校食堂买进原料的加工质量进行指导 和把关,保证按食谱的要求,加工成营养可口的学生午餐。

(4安全监测:学校卫生检测人员,对原料、加工环节、午餐 成品进行安全检测,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严控进入学校食堂的 人员,确保营养午餐安全卫生。

(5分餐、送餐、就餐:学校负责学生午餐的及时分餐,安排 人员及时送到各班级,并组织安排好学生的就餐秩序。

(6信息收集反馈:学校及时收集学生、家长、老师对营养午 餐的建议、意见, 并将收集的意见汇总报送乐山镇中心学校学生营养 午餐工程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沟通、调整、完善。

3、“三权”保障

(1验货否决权:营养午餐制作分为四个过程:验货、粗加工、烹饪、分餐,下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否决上一环节操作,报乐山镇 中心学校学生营养午餐工程领导小组同意, 可启动应急预案, 保证学 生午餐的正常供应。

(2应急处置权:学校在加工、服务等环节发生特殊情况时, 有应急处置权, 食堂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应急调配, 积极配合 学校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3绩效考核权:学校按合约规定,对食堂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与食堂工人奖励性工资直接挂钩。

四、制定营养午餐规范化运作流程,建立健全员工管理、安全卫 生、监督检查制度,明确并落实操作、检验、检测制度。广泛收集和 吸纳学校、师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负责提前拟定菜谱的备选方案, 由学生营养午餐工程领导小组征求学校意见后选定。负责原材料的采 购,并确保食品原料营养、卫生和足量。负责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劳动合同的管理及健康状况的检测。负责学校食堂设施的改造, 负责 学校食堂相关设施的维护及时更换不合格食品。

乐山小学 2012.3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9月对广西35个试点县开展常规监测,抽取其中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根据学校所采取的企业供餐、学校食堂供餐、个人家庭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0% ~30%的小学和初中学校; 在3个重点监测县的监测学校中各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进行持续追踪监测。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班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重点监测学校的学生,同时参加常规监测。监测班级和学生确定后,在监测评估期间保持相对固定, 实施跟踪监测。2012年常规监测学校594所,监测学生86 054名,其中男生45 248名,女生40 806名;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9.6±1.9) ,( 14.3± 1.2) 岁; 重点监测学校19所( 共3 247名,男生1 692名,女生1 555名) 。2013年常规监测学校454所共84 915名学生,其中男生44 061名,女生40 854名;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9.7±1.9) ,( 14.3± 1.3) 岁; 重点监测学校18所( 共3 391名,男生1 718名,女生1 693名) 。年龄6~18岁。

1.2监测内容常规监测指标有学校基本情况、学生因病缺课、学生身高和体重。重点监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及学生营养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

1.3方法

1.3.1身高和体重测量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机械式身高计精确到0.1 cm,电子体重计或杠杆秤精确到0.1 kg,每年9月测定。根据监测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 kg) /身高2( m2) ]评价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缓和消瘦,按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WS /T 456-2014)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和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进行判别,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率和中重度消瘦率合计得营养不良率[2]。超重和肥胖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别[3]。

1.3.2出勤收集学生每年3—6月、9—12月每月因病缺勤的情况。因病缺课率 = 病假学生人日数/应到校学生人日数。

1.3.3血生化指标血红蛋白( HB) : 氰化高铁法,每年9月测定。维生素A、维生素D: 高效液相色谱法,3个重点县分别抽取1所重点监测小学和1所重点监测初中,每年9月份测定。以WHO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作为参考值,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贫血患病率。 蛋白质缺乏判定标准: 白蛋白<35 g /L。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 血清维生素A质量浓度<100 μg /L为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浓度在100 ~ 700 μg /L为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维生素D缺乏判定标准: 血清25 ( OH) D浓度<25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 25 nmol/L ≤血清25 ( OH) D浓度 < 50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4]。

1.3.4学生营养问卷和学习成绩每年9月底对重点监测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重点监测初中的学生开展学生营养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解,学生自填完成。营养知识和行为10项,答对1项计1分,满分10分。每年9月份收集重点监测学校学生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成绩。2012年共收集3 590名重点监测学校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问卷,其中男生803名,女生1 787名; 小学生2 281名,初中生1 309名; 共收集2 357名学生成绩,其中男生1 205名,女生1 152名; 小学生1 558名,初中生799名。2013年共收集2 552名重点监测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问卷,其中男生1 276名,女生1 276名; 小学生1 544名,初中生1 008名; 共收集2 775名学生成绩,其中男生1 399名,女生1 376名,小学生2 042名,初中生733名。

1.4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表格收集、实验室人员均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监测的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监测目的和意义、表格填写方法、体格检查方法、生化测定方法、质量控制、数据收集和录入注意事项等,所有参与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1.5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导出为Excel格式,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2012和2013年监测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4 656,5 150元,监测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率分别为54.7%,65.7%。2012和2013年初中建有食堂比例分别为99.2%和100.0%,均高于小学的81.5%和90. 7%; 初中食堂供餐比例 ( 79. 0%,79. 6%) 高于小学( 61.8%,89.4%) 。学校有食堂比例由2012年的84.2%提高至2013年的92.3%,其中由学校食堂每天提供三餐的比例由48.2%提高到62.5%。配有餐厅比例由55.4%提高到73.7%,小学配比率由49.2% 提高到70.8%,初中由81.5%提高到86.8%。

2012年学校食堂供餐比例为64. 2%,企业课间餐/加餐为27.6%,个人家庭托餐为0.6%。其中7.6% 的学校实行学校食堂 +企业课间餐/加餐混合模式。 2013年的学校食堂供餐比例上升至81.3%,企业课间餐/加餐比例下降了9.0%,其中9.3%的学校实行学校食堂+企业课间餐/加餐混合模式。

2.2学生膳食摄入情况重点监测学生每天吃三餐的比例2012年与2013年分别达到91.7%,90.2%,小学生( 92.9%,91.6%) 高于初中生( 89.8%,88.0%) ,男女生无明显差别。每天上午第3或第4节课都感觉饿的比例由2012年的7.2%下降到2013年的4.4%,初中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

2.3身高、体重变化见图1~2。

2013年广西农村营养改善6 ~ 18岁男女生身高和体重与2012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身高、体重水平均低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水平[5]。2012年、 2013年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身高差值分别为( 1.1 ~ 18.7) ,( 0.8 ~ 12.6) cm,体重差值分别为( 0.5 ~ 13.3) , ( 0.4~11.9) kg。随着年龄的增长,广西农村儿童的身高、体重水平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的差距逐渐加大,初中差距大于小学,男生差距大于女生。

2.4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2013年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率( 27.8%) 较2012年( 28.7%) 下降0.9百分点, 生长迟缓率有所上升,消瘦率下降; 其中轻度消瘦率明显下降,而超重、肥胖率轻微上升。2 a来,男生的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亦高于女生,总体营养不良状况男生较女生差。监测男、女生的营养不良率均高于2005年全国乡村男、女生水平 ( 15.3%,15.5%)[6],较2005年广西农村男、女生水平有所改善( 33.3%,48.2%)[7]。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见表1。

2.5血生化指标

2.5.1血红蛋白和贫血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2012年( t = 3.283,P<0.01) 。男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女生( t2012= 3.308,t2013= 3.421, P值均<0.01) ,初中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小学生( t2012= 12.541,t2013= 10.990,P值均<0.01) 。见表2。 2013年监测学生的贫血率总体较2012年降低了2. 2百分点( χ2= 7.966,P<0.01) ,较2005年广西农村学生水平明显下降[7],以小学女生下降为主,男生变化不大。2012年监测学生女生的贫血率总体高于男生( χ2= 9.854,P<0.01) ,小学和初中的贫血率较为接近( χ2= 1.263,P>0.05) 。2013年监测小学生贫血率下降明显。见表3。

2.5.2血清白蛋白2013年与2012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接近。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血清白蛋白缺乏率除小学组高于2012年外( χ2= 5. 257,P < 0.05) ,其他各组间均较为接近。见表3。

2.5.3血清维生素A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A总体水平较2012年增加了66 μg /L( t= 8.404,P< 0.01) 。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较2012年下降。2012年男生的血清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略微高于女生 ( χ2= 6.653,P<0.05) ,初中生高于小学生( χ2= 71.659, P<0.01) 。见表3。

2.5.4血清维生素D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2012年增加了10.65 μg /L( t= 18.098,P< 0.01) 。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D不足率较2012年上升,缺乏率下降 ( χ2= 331. 101,P < 0.01) ,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初中生缺乏率高于小学生( χ22012= 71.659,χ22013= 48.860,P值均 < 0.01) 。 见表3。

2.6因病缺课2013年重点监测学生总的因病缺课率为6. 15人日/万,其中9—12月的因病缺勤率较2012年有所上升( χ2= 5. 114,P < 0. 05) ,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因病缺课率上升,而其他疾病因病缺课率降低。 2013年9—12月的因病缺课率高于3—6月份 ( χ2= 297.405,P<0.01)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的因病缺课率均上升。2013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因病缺课率分别为6.71人日/万、5.48人日/万。其中监测小学生9—12月的因病缺课率由6.77%上升至2013年的7.52%( χ2= 48.329,P<0.01) ,而初中生则由7.34%下降至6.04%( χ2= 55.219,P<0.01) 。见表4。

2.7学习成绩2013年重点监测学生的语文、数学、 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为( 74.8±15.7) 分,2012年为( 73.2 ±17.0)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2. 559,P = 0. 011) 。 监测小学生的平均分由2012年的( 75.5±15.5) 分提高到2013年的( 79.6±13.2) 分( t = 5.079,P<0.01) ,而初中生则由 ( 71. 8 ± 17. 8) 分降至 ( 66. 2 ± 16. 3) 分 ( t = 6.042,P<0.01) 。

2.8营养知识和行为2012年重点监测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的平均得分为( 4.1±2.1) 分,2013年为( 4.3± 2.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145,P = 0. 002) 。初中生从2012年的( 4.4±2.1) 分提高到2013年的( 4.7± 2.3) 分( t = 3.267,P = 0.001) ,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178,P>0.05) 。男生得分由( 4.0±2.1) 分提高到( 4.3±2.3) 分( t= 3.200,P = 0.001) ,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19,P>0.05) 。

3讨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 a多以来,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消瘦等营养不良率下降,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的水平有所提高,贫血、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维生素D缺乏均得到改善,学习成绩、营养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营养不良依然存在。

实施“计划”各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校食堂,使学校食堂拥有比例大大提高,食堂配有餐厅比例也明显提高,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学生的就餐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食堂提供三餐比例提高,为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改善提供了客观条件。

由于实施“计划”地区均为贫困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5 000元左右,父母外出打工比例较高,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看护。监护人营养知识缺乏,没有认识到儿童合理营养供给的重要性, 是导致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消瘦的原因[8]。广西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高达22.8%[9]; 生长迟缓反映儿童过去较长期或慢性营养不良状况, 改善和纠正生长迟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0]。随着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加入监测队伍的冲击,及11 ~ 14岁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对营养的旺盛需求与现实长期供应不足,可能近期暂时出现一个累积现象。

广西农村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虽然较2005年明显改善,但仍高于2005年全国乡村男女生水平,同时也高于2012年安徽省[11]和河北省[12]农村学生水平。 其中生长迟缓占营养不良的1 /3多,提示改善生长迟缓仍是今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改善工作重点,改善措施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发育过程,而 “计划”主要以降低消瘦率为主。“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因病缺勤影响不大。“计划”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监测学生的维生素D水平,但是维生素D缺乏情况仍较严峻,且营养知识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使儿童患佝偻病,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3]。因此,“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师生营养知识教育,及加强体育锻炼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等的健康宣教。

摘要:目的 了解和评价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对贫困地区进行学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西2012—2013年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追踪监测,评估监测学生体格发育、微量营养素、贫血、膳食营养、营养知识和行为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学校有食堂比例由2012年的84.2%提高至2013年的92.3%,配有餐厅比例由46.1%提高至67.4%。与2012年相比,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率由28.7%下降至27.8%,贫血率由11.3%下降至9.1%,维生素A缺乏率由0.3%下降至0.1%,维生素D缺乏率由75.9%下降至42.0%;2013年学生营养知识与行为得分(4.3±2.3)高于2012年(4.1±2.1)(t=3.145,P=0.002)。结论 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但仍不容乐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很有必要。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3

摘要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成效取决于实施过程的管理水平。陆续出现的一些食品和资金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舆情监测滞后、舆情管控乏力,表明舆情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多数学校只重视营养餐的制作,忽视了利用营养餐加强营养教育和劳动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教育管理亟待加强。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 安全管理 舆情管理 教育管理

2011年底开始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至今已有5年时间,这一计划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一是通过营养干预,学生的饮食得到优化,体质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二是通过当地采购,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成效取决于实施过程的管理水平,这一计划的运作主要涉及到安全管理、舆情管理和教育管理,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制度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等。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免费营养餐的制作不能只注重效益,还要确保营养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数量安全涉及资金使用,质量安全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应该是坚持“防患未然”,管理部门需要事先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参与生产的人和物进行有效控制,并能通过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有关手段,来消除安全隐患。

1.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意义

营养改善计划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低、自我保护意识弱、身体抵抗力差,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营养餐安全事故通常是群體性的,涉及成百上千的家庭,一旦发生,影响深远,将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

资金安全也是营养改善计划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滋生腐败,影响资金使用效益。营养餐资金如果没有足额用到食品的制作,必然会导致营养餐份量减少、营养不足,甚至出现假冒伪劣食品,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

2.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

(1)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模式主要有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等。部分地区认为企业成品供餐更安全,又好管理,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误解。营养餐成品不仅要保证源包装的食品安全,还要保证食品运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破袋、超过保质期、霉变都是营养餐成品的安全隐患。而食堂供餐能保证食材新鲜,营养餐温热可口、营养充足,是保证食品安全最好的供餐模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是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规定了食品采购、贮存、烹饪、留样等环节的管理措施。食品采购是从源头上对食品进行把关,大宗食品一般采取县里招标和配送的形式,新鲜食材由学校自行采购;食品贮存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有些食品需要冷藏保鲜,注意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烹饪时应烧熟煮透,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留样的时间为冷藏48小时,以便万一发生中毒事件,能够及时查明原因;食品分发应及时,注意餐具和用餐环境的消毒,并防止学生分发食品和吞咽食品时被烫伤。学校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强调学校老师陪餐制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校应该采取应急处理办法。

(2)资金安全管理措施

从2014年11月起,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由3元/人,天提高到了4元/人/天,达到每生每年80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监督等作了详细规定:中央财政每年9月按教育部核定的学生人数向省级财政拨付资金,然后由省级财政在2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县级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纳入国库,分帐核算,集中支付;营养餐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购买食品,不得用于水电煤气费、劳务费、宣传费、管理费、运输费等,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不准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县要加强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核准营养餐受益学生人数;资金落实到学校,要求学校有专(兼)职财会人员,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并定期公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明细帐目,接受学校膳食委员会或有关社会机构的监督。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管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地区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舆情分析,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焦点问题、重大事件,要及时正面回应,公布真相,避免造成被动局面。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切实解决好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五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把“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解决好舆论引导问题”作为五个突出问题中的一个,再次强调了营养改善计划中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状况

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是各地营养餐舆情事件集中爆发的时期,镇雄县、织金县、洛宁县、石门县、大通县等地先后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那坡县、凤凰县等地营养餐资金被克扣等,瞬间将营养改善计划推到全国舆情的顶端。以凤凰县营养餐严重缩水事件为例,据美亚舆情网监测统计,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该事件的网络信息总计3259条,其中新闻1665篇,微博631条,论坛560篇,博客35篇。2013年6月之后,全国性的恶劣舆情事件大幅减少,媒体关注较多的主要有2014年7月滕县营养餐问题招标事件。

2.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

全国多地爆发出来的营养餐食物中毒事件及营养餐资金被侵夺事件,使部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产生怀疑,营养改善计划的公共话题由政策的宏观面转向执行的微观面。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集中在:营养餐食品和资金安全中的漏洞;政府渎职和政策执行力危机;舆情当事人的安全保障;营养餐事件处理结果的暗箱操作;营养餐制度建设。

3.政府应对营养餐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

(1)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是对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互联网时代,公众的议论和观点经常在网络上发布,因此,舆情监测的重点是要加强网络上的舆论监测。有些地方政府处理营养改善计划舆情事件时,没有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导致信息不全面、发现不及时、分析不准确,为舆情管控留下隐患。2012年10月30日,凤凰县支教教师梁栩哗在新浪网上发布一条微博,指责营养餐严重缩水,侵犯了学生利益,微博迅速被转发5141次,评论1007条。舆情已经达到一定的强度,但当地政府毫不知情,没有任何应对措施。11月20日,梁老师再发微博,称“两天的营养餐都未送达,山区的孩子们饿肚子”。25日,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报道,网民言论纷纷,舆情达到危机程度。第二天,凤凰县教育局才出面表态,努力平息舆情。从舆情形成到政府表态,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政府错过了管控舆情的最佳时机,最后被媒体批评,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2)舆情管控

如何平息舆情或引导舆情走向是考察政府舆情管控能力的重要表现,从多起营养餐舆情事件的处理经过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对舆情的管控能力较弱,无力引导舆情走向,只能任由舆情非理性发展。

2012年3月29日,贵州省织金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最后得出结论,排除了人为责任事故,认为疑似中毒事件的原因为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2014年10月11日,江西省石城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调查的结论与织金县如出一辙,是天气变化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两起调查结论不仅没有平息舆情,反而让舆情再起波瀾,网民质疑心因性反应怎么会导致大面积的学生头晕、呕吐、腹泻甚至昏倒等症状。遗憾的是,织金县和石城县在公布调查结论后,都没有作进一步解释,对网民的质疑置若罔闻。

舆情管控的目的不是压制舆情,面对舆情危机,政府应以人为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明确权责,及时处理。对群众的疑问政府应选择易于接受的措辞,反复耐心地解答。舆情管控得当,政府才可以把“危”变为“机”,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教育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学校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在学生营养餐的制作、食用、清理等环节对学生强化营养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

1.营养和养成教育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后,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与此不协调的是,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学生的营养知识并没有明显提高,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爱喝碳酸饮料等行为依然普遍,这种情况恐怕和学校疏于进行营养教育密切相关。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养成,极有可能重返头晕、贫血、消瘦、体弱等亚健康状态,而且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可能并非贫困。

农村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营养和养成教育,必须落实每两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此外还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教学资源,采取“寓教于餐”的形式。比如老师带领学生到食堂去参观,现场讲解食物制作过程中营养搭配和营养流失的有关知识;学校食堂推出“自助餐”,让学生自己选择饭菜的数量和种类,学会营养均衡;在用餐时间,老师要强调用餐礼仪和用餐习惯,让学生互相检查是否有挑食偏食、吞咽过快等毛病;对个别有厌食症、食物不耐受症或盲目减肥的学生,学校要安排营养老师进行专门指导;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避免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饮食习惯到了家里又变了样。

2.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励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劳”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学生歧视体力劳动,实际的劳动技能也非常低下。因为体验不到劳动的艰辛和幸福,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成果,营养餐随意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2015年7月,教育部强调用3—5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营养改善计划中的营养餐是一项很好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制作、食用、清理等整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劳动教育。在营养餐制作阶段,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厨房参加简单的劳动,如挑水、劈柴、烧火、拣菜、洗菜、切菜、烹饪等,先观摩学习再亲自动手;在营养餐食用阶段,可以安排全班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负责把全班同学的饭菜和餐具从食堂端到教室,然后分发给大家,并监督同学不能浪费;在餐后清理阶段,要求值日生整理餐具、清理垃圾,帮助食堂做好清洁工作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可以建立蔬菜或家禽基地,学生在老师或农户的指导下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开展集体劳动、分组劳动竞赛或蔬菜、家禽认养活动等。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考虑到中小学生没有劳动经验,而且活泼好动,在学生劳动的时候,老师应该精心组织、亲临指导,防止出现安全意外。

3.感恩教育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行为。有些享受了免费营养餐的学生对国家给予的帮助缺乏感恩意识,他们认为营养改善计划不是专门为自己一个人努力付出的,没必要特别去感激国家。事实上,由于缺少感恩教育,有许多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比较淡漠,缺乏正向感恩体验,平时对社会抱怨多,施恩和报恩行为少。

学校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及“两免一补”政策,在食堂、教室、寝室等对学生现场演示教育;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以讲故事、演讲、辩论、唱歌、小品等形式宣扬感恩品质。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创设人文关怀的氛围,避免单一说教,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生活化,必须让学生明白要感恩什么、为什么感恩和怎样感恩。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工作管理制度

西安市东元路学校

东元路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工作管理制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体育组要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全力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全面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负责测试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安排,各教研组全力配合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的工作。

3、全体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准备工作,认真负责地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组织与成绩统计计算。

4、保持测试场地的环境卫生,杜绝疾病的传染。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设备随时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过程中,学生应爱护测试仪器设备,自觉维护测试场地的次序和卫生。对不听从指挥,造成仪器设备人为损伤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5、测试小组要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召开测试工作会,不断总结,提高测试工作的时效性与科学性,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5

方案

在感恩的日子里,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让你刻骨铭心,欲传感恩之情;让你没齿难忘,欲诉感激之情;让你收益匪浅,欲诉感激之言。也许,你一直心存感激,但碍于种种原因,未能表达对ta的感激之情。现在,借着西方感恩节即将到来之际,经济与管理学院生活部、健康促进分会将携手举办感恩节活动,希望借此活动能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生活。

一、活动目的:此次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表达心意的平台。让同学们能够把心中对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甚至对对手的感激之情通过参加活动表达出来,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温馨,充满感恩,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感恩,时时处处存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同学们无限的想象力,增进学院同学们的友谊。

二、活动主题(名称):“心灵手巧show感恩”礼物DIY大赛

三、活动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健康促进分会

三、活动时间:初赛:2012年11月19日晚上19:00-20:00(初定)

决赛:2012年11月25日晚上19:30-21:30(初定)

四、活动地点:青年舞厅(决赛)

五、活动对象:经济与管理学院10、11、12级在校学生

六、活动嘉宾及评委:

初赛评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分管主席、宣传部部长、健康促进分会会长,共3名

决赛嘉宾及评委:校生活部部长、各二级学院生活部部长、美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学校健康促进分会办公室主任、生活部分管主席、各二级学院健康促进分会办公室主任

七、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11月13号(初定)

2.报名方式:接受单人或小组报名,小组人数在1~2个,且每班上交作品不能低于3件,并附上班别、姓名、联系方式(长短号)、作品说明(200字以内),并且注明回不回收作品。

3.作品上交时间:2012年11月19号下午17:30-18:30(初定)上交作品地点:院办4楼乒乓球桌旁

负责人:吴雪仪 联系方式:***(633682)

八、作品要求:参赛者必需上交一份原创、自主手工制作作品(不接受卡片类作品),且作品要求立体、不宜变形(尽量用比较硬质的材料),进入决赛的参赛者需制作有关作品制作过程和花絮的PPT或录像,所以参赛者在制作过程要做好拍摄工作。

九、活动内容:

1.方式:初赛在本学院进行,通过初赛后进入决赛,决赛在优秀作品中评选出奖项。

2.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精美大礼品一份 二等奖:2名,精美大礼品一份 三等奖:3名,精美大礼品一份 最佳创意奖:1名,精美礼品一份 最高人气奖:1名,精美礼品一份 优秀奖:7-9名,精美小礼品一份 3.评分标准: 初赛——100分 作品创意度(30)作品整体美感(20)作品切题度(30)作品书面介绍(20)决赛——100分 作品创意度(20)作品整体美感(20)作品切题度(20)

作品制作过程及花絮PPT或录像展示(10)作品解说及作者感言(30)

十、活动流程: 1.初赛:

(1)参赛者自主设计一份手工制作作品并上交到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由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分管主席、宣传部部长、健康促进分会会长担任评委,根据初赛评分细则公平公正地评选出15份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2)评选出15份优秀作品后,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通知进入决赛的参赛者

(3)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者在决赛中的编号

2.摆摊宣传:将进入决赛的15份作品在校道上进行展示宣传,并由全校同学进行投票,所得票数最高的将被评为最高人气奖,获奖者名单在决赛时公布。

投票时间:11月20日中午12:00——13:00;16:30——17:30(初定)(注意:在投票时间规定以外的票数均无效)3.决赛(青年舞厅):

(1)参赛者进场时播放感恩节视频(5min)(2)主持人简单介绍进入决赛的作品(3min)(3)工作人员表演开场秀(3min)(4)由1-8号参赛者展示ppt和介绍作品制作过程,并说明感恩对象以及发表感恩节感言(每人3min以内)

(5)有奖问答(5min)(6)后9-15号参赛者展示ppt和介绍作品制作过程,并说明感恩对象以及发表感恩节感言(每人3min以内)(7)评委点评(10min)(8)游戏环节(5min)(9)评出获奖者名单: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最佳创意奖和最高人气奖各1名,优秀奖7-9名(5min)

(10)颁奖(5min)

十一、前期准备:

1.召开生活委员会议,宣传活动具体事宜以及注意事项;并由各班生活委员到本班进行宣传,组织初赛作品的收取及上交;

2.邀请本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分管主席、宣传部部长、健康促进分会的会长当初赛评委,评选出15件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3.申请好摊位、摆摊宣传用的桌椅,制作宣传横幅、海报; 4.准备装作品的箱子; 5.场地布置; 6.填写邀请函,邀请初、决赛的评委,决赛的嘉宾; 7.购买奖品、礼品,包装礼品;

8.邀请信科部协助,财经人进行跟踪报导; 9.邀请活动决赛主持人;

10.制作初赛、决赛评分表、投票用纸; 11.制作有关感恩节的视频;12.准备表演节目。

十二、经费预算:

1.饮用水 152.邀请函 353.打印纸 1004.麦克风 205.场地费用 506.包装纸 157.气球 18.彩带 39.奖状 2010.奖品 19011.观众奖品 3012.白色本子(投票)4 瓶*0.8元/瓶=12元 张*1元/张=35元张*0.2元/张=20元元元张×1.5元/张=22.5元包×15元/包=15元捆×5元/捆=15元张×0.5/张元=10元 元元本×2.5元/本=10元共:429.5元

(注:由生活部和健康促进分会共同分担)

十三、应急措施:

1.如果参赛作品出现损毁,及时跟当事人沟通进行补救;如若损毁程度较严重,则由当事人决定重做或放弃

2.如果在摆摊期间出现下雨情况且雨势较小,则应尽快把作品保护好,避免淋雨;如果雨势较大且连续几天都为大雨天,则考虑把摆摊期间的全校性投票改为比赛现场的观众投票

3.若决赛过程中出现停电情况,应让信科部尽快找出问题根源 4.若出现仪器问题,则把事先准备好应急仪器替用

十四、工作人员:经济与管理学院生活部和健康促进分会11、12级全体成员

十五、活动负责人: 学生会生活部:吴雪仪(633682)、肖恒(631556);

健康促进分会:许学敏(633196)、林欣娜(633229)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健康促进分会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篇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与与成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优秀的心理素质。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而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惯任性,心理脆弱,依赖性强,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为适应这一大气候,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杭五中政教处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1、要求全体教师采取形式多样,灵活的方式,抓住一切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要求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具体情况,召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帮助他人,教育自己。

3、政教团委以教室板报、宣传橱窗,印发“心理健康小报”为阵地,向学生介绍有关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确定良好、健康的心态。

4、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可组织一至两次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征文活动,从中选择有益的文章,以广播、墙报的形式在学生中间大力宣传,引导。

5、政教处积极筹备心理咨询室,委派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设立“心理导航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对存在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这些学生解决问题,渡对难关。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7

古语云:“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讲的是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而心理健康是“本”,是主宰人生之本。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健康的良好的心态方能拥有美好的人生。但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飞快,社会压力加剧,人们面临学习、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和重负,难以释放,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学生心理问题普遍 期待人性化关怀教育

最近,太原15岁的女孩刘兰经常感到头疼、心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眼看快中考了,母亲很是焦急,带刘兰去咨询心理医生,医生诊断其为“焦虑症”,分析是由于中考前紧张、忧虑所致,需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否则后果将更加严重。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徐勇表示,这种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遍,也很典型。应试教育、就业压力等因素让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增高,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负担重,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将问题扩大化,导致心理疾病。

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容易出现混乱,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形成,多动、网络成瘾以及逃课等不良行为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无论社会能力、身体等方面,都在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家庭和校园,对孩子都有着无处不在的影响。因此,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学习观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人性化的心理关怀教育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鸡汤”。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重视程度不高

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那么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呢?连日来,记者对太原市的多所中小学进行了走访。结果表明,我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渐渐形成体系,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太原市的很多中小学也都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有的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少学校建立起了心理咨询室,旨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充分体现出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人文的关怀,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向全省校园推广。但是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记者发现,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却不尽如人意,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有的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的老师,少人问津,发挥的作用有限。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少之甚少,通常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心理咨询辅导变成了附加的职责,大多数教师把心理咨询看成是工作的“副业”,重视程度不高。

在采访中很多校长表示,“心理咨询室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专业人才,专业的教师队伍匮乏”。而家长则担忧:非专业的兼职老师精力不够,专业知识达不到要求,有的非但不能帮到学生,反而因为方法不对,给学生带来伤害。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阵地———校园心理咨询室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名无实,着实让人遗憾。

山西省教育学会高级心理咨询师李志杰坦言,我省中小学校,50%左右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80%左右的老师存在心理压力,但这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欠缺。

形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机制下“重升学率、轻健康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现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但其重视程度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还不完全匹配。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督导落实的办法和措施还不得力,至今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督查体系。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导致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盲点,教师压力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纠正。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目前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尚不健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盲点”多 观念需转变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环境除了学校以外,就是家庭。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素质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发育与行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王惠梅说,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幼年时期,特别是6岁之前,让孩子在家庭中有安全感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心理就会形成影响。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证明,一个人心理素质好不好,有遗传影响,但主要是后天培养,其中家庭教育最关键。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已趋于弱化,也缺乏心理锻炼和意志磨炼,急需我们关注。但是现实中家庭暴露出的问题却十分突出。许多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通过对多个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才是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只有1/4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高达75%的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高达80%的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位家长都应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其作为教育重点是家长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家长在孩子心理问题初现端倪时就能予以注意,防微杜渐,那么孩子们就会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快乐成长。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篇8

过去,我们对道德行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情、意三个方面,道德行为是人们行为共性上累积沉淀的产物,受支配于人的意识形态和素质涵养。而一贯的道德行为研究都缺乏内在驱动力的发掘。恰好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在这一缺陷中弥补了学生内心驱动力的良好表现,可谓心理健康促进良好道德的养成。例如:通常在心理品质方面的认知表现为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情感心理品质方面,重要体现在学生的责任心,集体主义感以及爱国和人道主义情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情感观;心理品质的标准一般表现在培养学生判断事物坚决果断、顽强自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个性特色;个性心理品质方面表现为培养学生崇高个人理想、爱国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等健康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教育对道德行为的功能,是理解、认识其重要意义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心理实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实质性内容具有很大的德育培养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行为的跟进。我们一般认识事物,都是从感官效应进入意识,进而通过判断分析客观或者主观的反应这个事实的存在。这种反应既属于德育反应,也属于心育的表现。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我们在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时,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以家庭背景作为相互攀比的资本。这种攀比造成学生强烈的虚荣心膨胀,其后果不一定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但是,会埋下可怕的隐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凡是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无论他站在什么岗位、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质”是同等的。记得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价值观在“质”上的统一。

以德育为根本。 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溺爱、娇宠的歧途。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也逐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局面。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困扰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教师所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复杂。 前些年,社会上曾掀起过“大学生张华为就一个农民而牺牲,值得吗?”的讨论热潮。这就说明,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却在这种关键时刻放松了,紧紧抓住“分数”不放。无形当中,纵容了消极观念的孳生。 “以德为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价值观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德育。“世间没有一种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得到的。”爱迪生如是说。假如我们的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永远是句空话!

二、注重课堂心理教育的渗透

课堂教育活动既有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油然而生意识上的深刻思索,从而有效达到从感性升华到理性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教师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应注意在恰当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形成适当的心理意识,让他们在交流中提升、在学习中感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自我减压和释放不良情绪

如今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不只是单纯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只包括无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也包括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和愉悦的情绪。中学生基本上都曾遇到过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是如何摆脱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改变不良情绪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过分的谨慎与尽责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会紧得阻碍你的思想的运转。例如:连续几天的考试迫在眉睫的时候,也要有休息的时间。考试期间过度的紧张气氛会破坏你事先所用功准备的一切。如果你想考得好,就要在考试前一天将书本抛开,对自己说:“我不再在这东西上花费一分钟时间,我一点也不在乎考试结果的好坏。”诚心诚意地这样说,并且从内心体会一下这句话,然后出去玩一玩,或躺下来睡一觉,保证你第二天的考试结果一定会很好。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篇9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张学勤

组员:廖泗发邓锡棠廖冬梅 李仕芳张伯清张健松 张花梅张振华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投沙包、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仰卧起坐、跳绳。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往返跑、仰卧起坐、跳绳。

三、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体育教师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百分制记分,每个测试项目得分之和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最后得分。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评定。

8.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学校汇总上报学区,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

9.体育教师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各班级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体育教师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专人进行上报(12月10日全部上报国家体质健康网)

2.班主任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

五、具体要求与措施

1.学校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我校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但要避免将体育课变成测验课。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三操、二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0

为认真实施中小学生营养计划,改善我乡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14号)文件和《甘孜县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关注民生和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加快我县教育发展。对全乡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教育全面发展。

基本原则:加强监督、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社会满意。

二、实施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形式

实施范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对象为全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其中:全寄宿制19人;半寄宿制57人;非寄宿制43人。

补助标准:营养改善计划经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补助时段按学生在校就读时间计算(按照国办发[2011]54号文件规定,全年学生在校时间按照200天计算)。

补助形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按照季节变换制定相对固定的食谱,对学生进行营养直补。确立了早餐营养餐 模式:牛奶加熟鸡蛋,牛奶加面包等形式。

三、实施办法

(一)、营养计划实行食品采购、配送、库存、加工、分发登记和签字制度,确保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采购:根据实际需求按周填写上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物资需求表》报教育局,由县教育局统一采购;

配送:由县教育局招标确立的供货商按时配送到校。供应商与学校之间清点数量、确认签收,签收单一式三份,供应商、学校各一份,一份教育局备案;接收物资时,供货商须向学校提供相关物品的产品合格证,学校对照产品合格证验收物品。

库存:学校设置专用的营养餐物资储藏室,确保物资储存卫生、安全、质量过关。

加工:严格按照食品加工要求,学校食品加工人员对鸡蛋进行清洗,做成熟食。冬季对盒装牛奶进行加热处理。

管理: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甘孜县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要求,严格加工、留样、分发、建立台账等程序。

资金结算:由县教育局与供货商进行资金结算及资金支付。

(二)、管理要求

1、学校校长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第一责任人,学校营 养改善计划工作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

2、严格校务公开,准确认定享受对象。按照公开、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的监督,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均能享受到政策规定的营养补助。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4、按照工作流程,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物资的签收、储藏、加工、食品留样、登记等工作,并对食品的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5、学校要设置发放窗口(固定发放点),每天营养加餐时间按时把食品加工好,由各班班主任领取并统一发放给学生,并督促学生食用。

6、要对每天发放的营养食品建立工作台账,每月汇总公示一次。

7、强化工作流程的监督管理。学校负责人要对学校落实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流程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保障措施

(一)认真履行职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食品留样工作;根据工作流程要求,填好各种管理表册,规范建立营养计划工作档案。

(二)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1、建立安全责任制。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2、加强从业人员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有关法规要求和行业规范。

3、加强食堂安全管理。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区和食品原料存放区,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4、加强食品采购管理

(1)建立食品供应准入制度。

(2)所有营养计划食品和其他物资全部由教育局统一招标确定飞商家配送。

(3)对进入食堂的原料进行检查和验收。(4)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5)加强食品存放管理。(6)加强食品加工管理。(7)加强食品就餐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宣传食品卫生和科学饮食知识的教育过程,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

学生营养健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篇11

一、开齐上足课程,抓好两课两操及大课间活动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1~2年级的4节体育课,3~6年级的3节体育课,严格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对挤占挪用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的现象进行严格限制,纳入教师考核机制。

2.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体育组老师和卫生保健教师利用课堂上的部分时间,复习巩固两操,保证每一个学生动作的正确性。制定学校广播操管理条例和出收操队列方案,安排好学生做操的进出场的路线,教会学生进出场直角转弯的方法。

3.积极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充分发挥体艺的多功能性,保障在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艺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将利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25分钟左右的大课间活动。为了保障“大课间活动”的长久开展,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并将方案下发到各班,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二、加强课内外结合,不断推进体艺2+1项目的实施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平台

1.不断推进体艺2+1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艺素质。学校体艺组集思广益,根据季节和学生年龄的不同,结合我校的民族教育特色,为各班提供了多个可选择的活动项目。其中既有民族体艺类的跳短绳、踢毽子、抖空竹、跳皮筋、投沙包、滚铁环、剪纸、民歌、民舞等活动,又有体育艺术教学基本技能类的乒乓、小篮球、小排球、书法、绘画等活动。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使孩子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2.加强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重视体、艺课程,校行政不定期巡查,保证体艺课的正常开展。学校还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学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了解测试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测试方法。制定《穆源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实施计划》和《穆源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安全工作预案》,规定在体育课中,体育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测试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班主任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组织进行练习;对于练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体育老师要加强指导,分水平阶段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强练习,严格控制及格率,提升优秀率,及时发现体育艺术类优秀苗子,向校专业队输送。学校还规定,“三好学生”评选条件中的体质健康检测是否达到合格为一票否决。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要求体育教师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每周开设1~2次的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练习,家长协助。体育组定期组织检查,可通过随机检查家校联系本和每班随意按学号抽查两种形式展开,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对完成作业出色的孩子,在学校大会予以公开表扬;对尚不能完成的孩子,要利用学校、家庭的双重合力,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学校将推出“体质健康标准”项目,通过班级之间的比赛进一步检验体育家庭作业效果,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三、坚持抓好体育节艺术节,精心策划群体类竞赛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措施

举行校园体艺节,展现学生体艺才能。每年4~5月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校园体育节和民族艺术节。针对民族学校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实际,为学生展示艺术才能搭建舞台。活动内容包括体育类的:跳皮筋、抖空竹展示活动及跳短绳、踢毽子、乒乓、小篮球、田径比赛等;美术类的:书法、绘画比赛,民族特色剪纸、手工制作大赛等;音乐类的:民歌、民舞和民族服装秀表演等;戏剧小品类的:课本剧、音乐剧、童话剧、相声、小品等。以单项和集体比赛为活动形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体艺活动,做到个人、小队、中队、全校层层深入。

四、通过宣传形成氛围,抓好教师量化考评并形成合力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1.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加分,以引起全体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改进评价,增加量化权重,鼓励师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师量化考评中加大活动类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估,可以在常规管理和教学统考的基础上,专项考评教师活动类课程的使用成效。今年重点对体育课的教学进行新的标准尝试。对鼓励参加课余文体活动的、积极配合运动员训练的班级给予加分,列入中队评比和教师月考核内容,可累计加分。每个班级的学生参加文体活动获奖可累计加分。各班文体活动所得分值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

上一篇: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题研究取保候审若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