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2024-09-05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共13篇)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 张宗强

更新时间:2012-5-27 7:45:56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的特殊形式,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时添加辅助线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相互交流中增长能力,获得新知。另外,学习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好处。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数学逻辑性强、重知识运用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

(2)过程性目标:

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中心对称变换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利用图形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发展学生的美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所以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是本节的重点;尽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但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确定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

【教学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图.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实验、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

2.学法引导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设计

1、探究讨论形成概念

观察实例(多媒体演示),回答问题:

①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180o,你有什么发现?

多媒体演示课件,教师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通过动画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归纳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即: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o,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设计意图: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 o,)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2、实验操作总结性质 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多媒体演示),过程分以下三步:

(1)画出△abc.(2)以三角板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板旋转180o,画出△a′b′c′.

(3)移开三角板.在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作图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

(1)分别连接对应点aa′、bb′、cc′.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在什么位置?

(2)△abc与△a′b′c′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bc与△a′b′c′全等。

(3)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师生合作,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又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类比完善新知

比较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哪些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

有一个对称中心---点

图形沿对称轴对折(翻折180度)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重合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联系:中心对称与轴对称都是图形的变换,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都是全等形。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轴对称、中心对称,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心对称的理解,也表明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是不同的图形变换,在思辨中完成知识内化,完善原有认知结构.4、灵活运用体会涵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画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例题:画出下列图形关于已知点的中心对称的图形

(1)点

以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2)线段

以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线段ab关于点o的对称线段a′b′

(3)三角形

以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4)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你会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已知四边形关于点o对称吗?

首先画一个点的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很顺利完成,接着引导学生画出一条线段的中心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先了解画图的关键是确定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完成图形。学生准确完成第一、二个作图的基础上,画三角形的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学生很容易想到画图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这时,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四个问题:画出四边形的关于中心对称的图形。

设计以上四个题目,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这样降低了难度,分散了难点,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加强对中心对称性质的理解。

5、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

学生自己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让学生及时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向学生渗透旋转变换和类比思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生活中的对称美.

6、布置作业

课本70页第1题 74页第1题

五、教学设计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突出以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体现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规律以及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思想,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几何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几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通过借鉴史宁中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N = αG/T + ( 1 -α) S / T ( 1) , 来分析“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在《大纲》和《标准》下的难度变化, 并进一步探究难度变化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难道量化比较

( 一) 广度比较

通过对比《标准》和《大纲》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变化, 我们知道: 相比《大纲》, 《标准》增加的知识点有: 图形的旋转, 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 总体看来, 《大纲》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个数, 也即广度G1= 3; 《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个数, 也即广度G2= 6.

( 二) 深度比较

总体上, 对比《大纲》, 《标准》下对该模块内容的深度要求呈上升趋势, 例如, 在《大纲》中, 是直步主题, 即直接进入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介绍及性质的学习与探究; 而《标准》中, 则是在了解“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前, 先介绍旋转图形及探究旋转图形的性质, 再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等. 通过上述形式对《大纲》和《标准》中每个知识点的逐一分析得出: 《大纲》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模块内容的深度S1= 2. 00;《标准》中平行四边形模块内容的深度S2= 2. 17.

( 三) 时间比较

对此, 《大纲》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三章中给出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容和课时, 其中, 课时数的安排为4课时, 于是T1= 4; 《标准》下的教科书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安排了6 课时, 于是T2= 6.

( 四) 难度比较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得出的数据, 代入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 ( 1) , 可以得出: 《大纲》和《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系数分别为N = 0. 6, N = 0. 62 ( 其中 α= 0. 6) . 显然, 在这个模型下, 《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系数比《大纲》下的高出0. 02, 即该模块内容的课程难度升高了0. 02.

三、教学启发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在《大纲》和《标准》的对比分析下,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时间均有所变化, 从而导致课程难度也随着变化. 下面我们将从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时间以及其引发的课程难度的变化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其对教学实践的启发与指导.

( 一) 课程广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 相比于《大纲》, 《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模块内容增加的知识点有: 图形的旋转, 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 教科书上也相应地增加了诸如“已知线段AB和点O, 按照例题3 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 度后的图形”的课后习题. 从该题可知, 此题型是关于旋转方面的知识, 该知识点的增加, 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的基础上, 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一个渗透, 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及其图形变化的一个基础, 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一方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充分体现了课程“从生活走进教学, 从教学走进生活”的教育理念. 所以,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从实际生活出发, 利用身边存在的图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旋转”, 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利用“旋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为接下来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 二) 课程深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对“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深度的比较分析可知: 相比于《大纲》, 《标准》增加了关于“旋转”等好几个知识点, 使得知识点的涉及面变广, 因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增加, 课程深度也就自然升高.

例如, 《标准》下的教科书也相应地增加了这样一个习题: 已知线段AB和点O, 按照例题3 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 度后的图形. 该习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心对称”之前, 应先理解并掌握关于“旋转”这方面的知识, 为接下来“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作好铺垫. 针对该课程深度的变化, 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应按照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 安排适当的时间对新增加的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 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及类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接下来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服务.

( 三) 课程时间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对“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实施时间的比较分析可知: 相比于《大纲》, 《标准》下该模块内容的课程实施时间增加了两个课时, 虽然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都增加了, 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分析, 所以,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因课程广度的增加而快速地给学生灌输新的知识点, 相反的, 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新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速度,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去理解, 让学生们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 四) 课程难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课程难度的比较分析可知: 相比于《大纲》, 《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总体系数上升了. 接下来我们还是从前面所举的例子出发来进一步说明: 已知线段AB和点O, 按照例题3 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 度后的图形. 该例子表明, “旋转图形”的增加, 使得“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广度上升, 而且新标准下还要求学生在理解好“旋转图形”的基础上, 采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学习“中心对称”并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 可见, 课程深度也上升了, 再加上课程时间也增加的基础上, 课程难度也就自然随着上升, 而且从上述对比分析所显示的数据进一步探究表明, 主要是课程广度的增加导致了课程总体难度的升高.

因此, 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广大一线教师,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所调整, 适当降低教学速度, 课堂上不要一味按照自己的老套路用一些难题、怪题来讲解额外的知识点, 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相反的, 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落实基础的课程目标, 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利用身边存在的事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并学以致用,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课程“从生活走进教学, 从教学走进生活”的教育理念得到全面的诠释.

摘要:本文通过借助史宁中教授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 对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11年版, 以下简称《标准》) 与《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 (1998年版, 以下简称《大纲》) 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内容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来考察我国初中几何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发展, 希望此探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启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难度,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中心对称”与中考设计题 篇3

一、一般设计

这类设计主要考查同学们一些基本的作图技巧,或者结合图形来判断解决问题,只要按照题目要求即可完成.

例1(2008年·湛江市)下面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分析: 本例先设计好了图案,然后考查同学们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能力,以及让同学们研究设计过程.

解:观察四个图形,易知只有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应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以及读图、识图的能力,要仔细观察.

二、网格设计

这类设计主要是利用网格上的小正方形进行动手操作.

例2(2008年·荆州市)正方形绿化场地拟种植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种植的花卉能组成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案.下面是三种不同设计方案中的一部分,请把图1、图2补充完整,使其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并画出一条对称轴;把图3补成中心对称图形.(图案中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分别表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卉.)

分析:首先仔细观察各图形的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从对称性等方面来考虑,根据要求设计图案.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4、图5、图6.

点评:本题属于结论开放型问题,答案不唯一,重点考查同学们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创新设计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创新设计

此类设计融知识、技能和丰富的想象于一体,它需要根据材料进行加工、创作.

例3(2007年·福州市)为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决定在一块正方形的空地种植花草,现向学生征集设计图案.图案要求只能用圆弧在正方形内加以设计,使正方形和所画的圆弧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种植花草部分用阴影表示.请你在图7(3)、图7(4)、图7(5)中画出三种不同的的设计图案.(注意:在两个图案中,只有半径变化而圆心不变的图案属于同一种,如图7(1)、图7(2)属于一种.)

分析: 这道题,只要同学们动手操作一下,问题便迎刃而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8.

点评: 最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已增添了探索、操作、创新的新颖题型,本题就是结论开放型题.在作图的过程中,应仔细体会对称图形的特点.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是建立在“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图形旋转――中心对称,主要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中心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为了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鉴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通过了大量课件,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的概念与旋转的定义、性质。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①请观察左图(课件)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观察△AOB的变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63页探究,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学生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OB与△A′B′C′全等。

3、应用新知

(1)讲授64页例1。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两个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4、归纳小结

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收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一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尽量使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性质和画法,效果较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1、从旋转定义引入中心对称的概念。先让学生弄清旋转角等于180°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引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关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学生要体会到以下三层意思: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3)也就是说,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可以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进行对比:

轴对称中心对称区别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均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联系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心对称是旋转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心对称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角是固定的180°。第一个性质很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

(1)对称中心在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两个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4、例1是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此内容易于理解,可让学生自己摸索得出画法,教师稍做归纳即可。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探究的方法,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通过学生动手、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性质;会判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一、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为6个环节:

第一环节:呈现素材,情境引入 第二环节:类比思考,归纳定义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寻找性质 第四环节:互动游戏,巩固提高 第五环节:总结新知,再现重点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呈现素材,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现五幅图片,有正六边形的地砖、风车、太阳、风扇及紫荆花。让学生回忆有关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回答前三幅图的共同特征,再与后两幅图比较。

活动目的:由于这些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学过了图形的旋转的内容,因此,很容易说出这些图形都是绕着某一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仍与原图形重合,进而追问,这几幅图能否都旋转一个相同角度后与原图形重合,经学生讨论得出前三幅图都可以旋转180后与原图形重合,从而引出课题——中心对称图形。

注意问题:对于提问这几幅图能否都旋转一个相同角度后与原图形重合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风扇和地砖都可以旋转120与原图形重合,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继续进行引导。

第二环节 类比思考,归纳定义 活动内容:

(1)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风车,通过旋转自己做的风车来归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能够指出对称中心在哪里,并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2)通过多媒体呈现三幅图片,提出问题:下面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中心,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第三环节 合作交流,寻找性质 活动内容:

(1)通过多媒体呈现平行四边形ABCD。提出问题: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你又是如何判断的?如果是,它的对称中心在哪?通过旋转180后,点A将与那个点重合,点B呢?如果把对称中心记为点O,那AO、BO、(2)通过多媒体再次呈现飞机的双叶螺旋桨。提出问题:点A绕对称中心OCO、DO四条线段中,又有那些相等的量呢?

旋转将与哪个点重合?AO、BO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将中心对称图形的一对对应点与对称中心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

第四环节 互动游戏,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现26个英文字母,找出其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第五环节 总结新知,再现重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课本上的议一议,并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1)必做题:第134页,1,2(2)选做题: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请你找出至少5个字是中心对称的。

二、教学设计反思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评课稿 篇6

周五我校进行了初三年级的第一次“一课两讲”的教学教研活动,分别由王老师和李老师授课,两位老师的讲课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都很成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如何能把学习的主动性交回给学生,如何上一节高效的数学课。

以下是我对这两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见谅。

首先,从教材来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在学习旋转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因此本节的课程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旋转概念的基础上的。教学中重点在于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作法。难点就在于性质的理解。

其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继《轴对称》之后图形的又一变换。在中考中二者常常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突出中心对称的.定义与作法外还应结合轴对称让学生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突出了重难点,抓住了课程的根本,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李老师:

李老师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教师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学生探究了方法,掌握了知识,受到了美的熏陶,尝试了美的创造。

1、引入自然,能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轴对称》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引入《中心对称》 ;

(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用教材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心对称图形》是继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后,对旋转变换的特例──中心对称所做的进一步探究。它是综合运用各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重要基础,与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但教材上内容比较少,看得出李老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做了一番细心的揣摩,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内容合理、充实而且实用。既让学生认识了中心对称图形,又通过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把中心对称的性质迁移到中心对称图形,还让学生在欣赏中心对称图形美的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

3、动手操作,感受对称。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给展示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让学生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操作的方法,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4、评价自然,恰到好处。教师评价学生不矫揉造作,朴实自然。

王老师

1、语言饱含深情,善于鼓励沟通,教态亲切优美。

常言道:“不会赞美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流露出对学生的肯定、赏识和鼓励。这些即时的激励性的评价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展示自我、各抒己见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收获探究成果的同时,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快乐。

2、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王老师关于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知识的板书罗列层次清晰,富有创造性。

3、本课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题,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匀称美,学生积累了感性经验。

4、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由此归纳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5、能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互相讨论,能很好的把学习的主动性交回给学生:成绩好的学生的讲演能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很好。

7、讲得少、做得多: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怒江赛格大桥是蒲缥~赛格公路改建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桥梁。现有蒲缥~赛格公路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和杨柳乡境内, 起于蒲缥镇320国道, 终于规划中的怒江左岸赛格水电站坝址上游2km处, 目前无跨江桥梁, 仅依靠轮渡载人过江, 交通极为不便, 大桥位于蒲缥~赛格公路改建工程的终点位置附近。

该桥还将服务于拟建赛格电站的施工交通和物资运输, 亦是规划中怒江下游其他各梯级电站的物资及重大件运输通道。

2 自然地理环境

2.1 地形地貌

桥位区左岸坡角相对较陡, 地形坡度高程730.0m以下一般10~35°, 江边分布基岩陡坎, 高程730.0m以上坡度35~40°, 分布浅薄的坡积物。右岸为芒牛河冲洪积扇前缘与怒江交汇带, 地形相对平缓。

2.2 气象水文

工程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气候复杂多变, 干湿季节分明。5~10月为雨季, 雨量充沛;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降水稀少, 气候温热干燥。垂直差异及南北差异比较大, 气温随海拔的高低而升降, 一般每百米下降0.6℃, 年平均气温13.2℃~21.4℃, 最热为6月, 最高气温达40.4℃, 最冷为1月, 无霜冻, 年平均降雨量为748mm~2095m m, 最大为2300m m, 80%以上集中在雨季。

2.3 地震

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50年超越概率10%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88.6gal。

3 主要技术标准

1) 环境类别:Ⅰ类;

2) 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3) 汽车荷载等级:汽-60级, 挂-300, 人群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 第4.3.5条规定取值;

4) 桥面横坡:双向横坡1.5%, 人行道设1%反坡;

5) 桥面宽度:0.25m (人行道栏杆) +1.5m (人行道) +9.5m (机动车道) +1.5m (人行道) +0.25m (人行道栏杆) =13.0m;

6) 设计洪水频率:以两岸桥头路线为控制点, 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

7) 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50年超越概率10%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88.6gal。

4 桥梁方案设计

桥跨布置为 (50+125+90)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2×30 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桥梁全长332.50m。

4.1 上部结构

主桥上部结构由1个90m T (1号T) 和1个160m T (2号T) 组成不对称连续刚构, 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 顶宽13.0m, 底宽7.0m。

1号T箱梁根部梁高6.0m, 端部梁高3.3m, 其间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分别为0.8m和0.6m, 其间在1个节段按直线过渡。顶板厚0.3m。底板厚由端部的0.32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0.585m。

2号T箱梁根部梁高9.0m, 端部梁高3.3m, 其间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分别为0.8m和0.6m, 其间在1个节段按直线过渡。顶板厚0.3m。底板厚由端部的0.32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0.95m。

箱梁采用纵向、横向、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采用大吨位群锚体系, 两端张拉;横向预应力采用扁锚锚固, 单端张拉, 束间距0.5m;竖向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锚固体系, 单端张拉, 束间距0.5m, 与横向预应力错开布置。

4.2 下部结构

主桥下部墩身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实心墩, 1号墩单薄壁截面尺寸为7.0m×1.25m, 双壁净距2.5m, 2号墩单薄壁截面尺寸为7.0m×1.75m, 双壁净距3.5m。

基础1号墩采用4Φ1.8m桩基础, 承台厚2.5m, 2号墩采用6Φ1.8m桩基础, 承台厚2.5m, 桩基均按嵌岩桩设计。

5 结构计算

5.1 计算模型

本桥静力分析将结构离散为124个平面杆系单元, 采用桥梁博士V3.0.3分析程序进行计算。

5.2 计算参数

混凝土:主梁C50混凝土;薄壁墩C40混凝土;承台C30混凝土;桩基C30水下混凝土。重力密度:26kN/m3。

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σcon=930MPa的精轧螺纹钢筋 (J L32) , 张拉控制应力fpk=837MPa, 设计张拉吨位568kN, 单端张拉。在进行结构分析时, 竖向预应力以均布荷载作用在箱梁腹板上。

孔道偏差系数、孔道摩擦系数、梯度温度、荷载冲击系数等均按规范要求取值。

5.3 计算结果

在桥梁结构计算过程中发现;

1) 本桥1、2号T构差别较大, 按左右对称连续刚构考虑, 1号T构相当于主跨为90m连续刚构, 2号T构相当于主跨为160m连续刚构, 在进行截面设计时, 主要由2号T构控制, 很难为了满足1号T构的经济要求而减小2号T构的截面尺寸, 本桥1、2号T构的主梁根部高跨比分别接近于1/15和1/17.8, 跨中高跨比分别接近于1/27.3和1/48.5。

2) 结构应力最不利位置出现在小T构边跨, 由梯度温度引起的应力较难控制, 在桥面铺装选择上建议采用沥青混凝土, 以减小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

3) 经统计比较, 桥梁的主要材料用量指标略高于对称连续刚构。

6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6.1 施工方案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墩身采用滑膜施工, 主桥采用挂蓝施工。

6.2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时除严格遵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外, 还应注意:

1) 由于1、2号T构节段数不一样, 施工时需先进行2号T构的施工, 合理安排工期, 以便于中跨合龙顺利进行。

2) 应高度重视桥梁的施工观测和施工控制, 使竣工后桥梁符合设计内力和线形要求。必须对每一梁段各施工阶段的轴线和高程、现场温度做定时观测, 现场记录、及时汇总, 为箱梁的高程调整提供依据。根据计算分析和调整的数据, 确定下一梁段的立模高程, 通过不断的复测和修正, 实现结构施工控制, 为中跨合龙时的误差能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提供技术保证。

3) 施工中挂蓝及全部施工荷载重量不应超过最大悬臂浇筑梁段重量的50%, 并保证挂蓝具有足够的安全度。挂蓝经试拼和安装后, 为检验挂蓝设计的可靠性, 需对挂蓝进行静载和预压测试, 以保证使用安全和消除非结构变形并获得调整数据。

4) 各悬臂施工梁段在浇筑、挂蓝移动、拆除等阶段, 均要求保持对称同步平衡施工。连续墩的墩旁支 (托) 架施工期间可能要承受不平衡荷载, 为保证施工安全, 需进行支 (托) 架的强度、刚度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5) 三向预应力管道相碰时, 保证纵向移动横竖向, 用作后锚的竖筋不容许偏位;横竖向相碰时, 保留竖向移横向, 但横向扁管最大偏移不应超过10cm。

6) 为保证施工期间结构安全, 连续墩T构悬臂施工完毕后, 应立即进行边跨合龙。

7 结语

非对称连续刚构桥由于受大小T构跨径不同影响, 结构内力较对称刚构桥复杂, 温度应力、恒载、活载在各T构上的效应不尽相同, T构间的刚度差也对桥梁的内力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时, 中跨合龙技术及施工控制要求也相对较高。目前, 国内已完成设计、施工的较少。在山区、西部高原冲沟深豁等地形、地质布置成严重不对称且主河槽水流湍急需一跨跨越的情况下, 可以很好的与地形相融合, 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桥型。

参考文献

[1]邬晓光, 邵新鹏, 万振江.刚架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2]潘文跃, 陈孔令.三界怒江大桥非对称连续刚构桥的设计[J].公路, 2005.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对应线段叫做对称线段。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而不是线段

3.轴对称的性质: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线段垂直平分线:

(1)定义:垂直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注意: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这一特性可以推出: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5.角的平分线:

(1)定义: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2)性质:①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注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1)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除三线合一外,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性质,如: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7.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并且在每条边上都有三线合一。因此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而等腰三角形(非等边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容易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相等。

二、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另外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3.中心对称的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三、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

有一个对称中心点

图形沿对称轴对折(翻折180)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 后重合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四、几种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

对称轴的条数:角有一条对称轴,即该角的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三边上的垂直平分线;菱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矩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组对边中点的直线;

中心对称图形:线段、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圆

对称中心:线段的对称中心是线段的中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圆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说明:线段、菱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它们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五、坐标系中的轴对称变换与中心对称变换: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为(x,-y),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P3的坐标是(-x,-y)这个规律也可以记为:关于y轴(x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横坐标)相同,横坐标(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原横坐标的相反数,纵坐标为原纵坐标的相反数,即横坐标、纵坐标同乘以-1。

常见考法

(1)判别某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对称轴的条数、判别某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能找到对称中心;(2)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一些结论;(3)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证明线段相等、线段垂直;(4)直接证明某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如镜子中的轴对称问题、解决一些折叠问题、还有求几个线段之和最短问题)。

误区提醒

初中数学课件《旋转-中心对称》 篇9

师: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完成“课前小测”。

生:(学生独立完成)。

师:时间到,***同学来说一说你的答案。

生:、、、、、、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今天我们学习第九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出示课题),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的要求,利用5分钟完成自学。

生:(学生边阅读课本边用笔在重点处作记号)。

师:(全班巡视)。

师:时间到,刚才同学们再一次自学了课本上内容,现在我们看下面的问题,谁有解题思路、?(课件出示“问题”,并给学生1分钟思考)

生: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旋转角。

师:很好,请看幻灯片,议一议、、、,

(课件出示“议一议”,并给学生1分钟思考)

师:哪位学生能解决?

生:旋转中心是“O” ;A、B旋转到了D、E;旋转角是∠AOD;AO和DO相等,BO和EO相等;∠AOD=∠BOE

师:好,谁有疑问的举手问。请继续看探究,同桌之间合作完成。进行探究,观察每组图形中

①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有什么关系?

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合作完成)。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你的答案(稍等,让学生举手)。***同学请回答

生: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师:很好,这就是旋转的性质,请在书中找到并作上记号。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例题。

(课件展示例1)请同学们试完成

生:(学生完成,)

师:(全班巡视,从中发现问题所在)

师:本题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即它们旋转后的位置。,看老师示范。

(在黑板上示范)

师:会了吗?

生:会了。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问题。

(课件显示巩固练习)

师:时间到,请某同学把练习展示。

(把学生的答案在投影上投出,与学生一起对照答案评讲)

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课件展示图形)

生1: 600

生2:1200

生3:2400

师:很好,也就是可只要是旋转600的倍数就可能,那么香港区徽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生1:72 0

师:只能是720吗

生2:可以是720倍数。

师: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完成P58练习。

(学生完成后,老师评讲)

师: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生:、、、、、、

师:请利用10分钟完成练习册达标体验1-5。

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完成“课前小测”。

生:(学生独立完成)。

师:时间到,***同学,拿你的试卷答案上来给老师投影给大家看看你的答案是否真确。他做对没有?

生:答案对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课件出示课题),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下面几个图片。

生:(学生与老师一起看图片)。

师: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美丽的图片,这上面的图片与我们学习的旋转有联系吗?

生:、、、

师:答案是有的,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两个图画的形成。

(课件动画显示图形的形成)

师:请同学来讲讲这两个图片是经过什么过成形成的。

生: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绕一个点转1800得到。

师:很好,那这样一个图形我们也给出了一个名称,(课件展示出概念)

师:现在我们来探索一下一个图形旋转后的性质。请每人准备一把三角尺自己旋转一下,并将旋转前的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都画下来,然后进行比较。

生:(学生各自完成)。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旋转前后两图形完全一样。

生2:旋转前后三角尺的位置变了,但是有一个点还是连着的。

师:是的.,很好,那是旋转中心

生3:三角尺的一条长直角边原来是竖着的,后来横着了。

师:很好,通过大家的探索我们可能发现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师:现在我们得用这以上的特征来试试画一画旋转后的图形请,画出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

师:(利用课件演示如何画旋转后的图形)作图关健是作出对应点。

师:下面由同学们来试试画出△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20°后的对应的三角形。

生:(学生在下面动手)

师:。***同学来拿试卷来展示你的答案。对了没有?

生:对了。

师:很好,接着看我们的来那两个巩固题。10分钟后(实物投影一个学生的练习卷)看这位同学的答案,对吗?(学生给予判断,老师用红笔在练习卷上批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生1:会作旋转后的图形。

生2:作图重点是找到对应点。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关键词:铣削,质量,效率

0 引言

在铣削加工中, 要想保证产品质量, 这与工件的找正方法是否正确和加工后工件尺寸测量是否准确是密切相关的。

1 找工件中心加工45H7的槽确保对称度的方法

如图1所示, 在加工数控单柱立式车床的刀杆时, 要求加工45H7的槽, 槽的A、B两面与ф50H7内孔的对称度为0.015 mm。

按常规方法加工, 先把百分表固定在铣床主轴上, 用手轮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ф50H7孔的表面接触, 用手转动主轴并调整工作台, 使百分表转动1周后, 百分表的读数不变, 这时便找好ф50H7内孔的中心, 也就是铣床主轴的中心与ф50H7内孔的中心重合。输入此时机床屏幕的坐标值, 并启动程序进行加工。加工此形状的工件要求槽与孔对称, 用千分尺测量对称度是很困难的, 只能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对称度, 但由于机床丝杠存在间隙, 刀具齿刃切削时产生让刀等因素, 加工后对称度往往达不到图样要求。

解决方法如下:因为前面已经找好ф50H7内孔中心, 把机床工作台移动到ф50H7内孔中心位置, 然后看一看45H7的槽是在横向与ф50H7内孔对称还是在纵向与内孔对称, 经查看所加工45H7的槽是在纵向与ф50H7内孔对称。然后把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 横向移动工作台, 纵向不动, 使百分表置于45H7槽的上方, 如图2所示, 用手转动主轴, 使百分表的测头分别与槽的A、B两面接触, 并观察百分表与A、B两面接触时的最大读数, 例如表与A面接触时的最大读数是60, 表与B面接触时的最大读数是63 (63-60=3) , B面比A面大0.03 mm, 再用量块试着往槽里塞, 如44.97 mm的量块能塞入 (45-44.97=0.03) 槽的尺寸还差0.03 mm便合格, 所以把B面铣去0.03 mm即可, 此种方法即简便又准确, 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找工件中心加工四周台面保证对称度的方法

加工数控曲拐车床四工位夹罐时, 如图3所示, 要求加工A、B、C、D四面, 使A、B、C、D四面与ф110h7外圆柱面的对称度为0.015 mm。

加工时可把ф110圆柱面向上放置, 用压板压住B、C两肩, 先加工A、D两面, 方法如下:把百分表固定在铣床主轴上, 用手轮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ф110外圆接触, 用手转动主轴并调整工作台, 使百分表转动一周后百分表的读数不变, 这时便找好ф110外圆的中心, 输入此时机床屏幕的坐标值, 并启动程序加工A、D两面, 加工完毕后用深浅千分尺测量时发现A面到ф110圆柱面的尺寸与B面到ф110圆柱面的尺寸不一致, 对称度不能达到图样要求, 经分析原因可能是:1) 用深浅千分尺测量时存在误差, 因为用深浅千分尺测量时测量杆必须与ф110外圆的最高点接触, 否则容易产生误差;2) 铣床的丝杠存在间隙;3) 加工中铣刀切削时产生让刀现象。

解决方法如下:如图4所示, 把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A面接触并记下百分表的读数。例如读数是30, 同时记下机床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380.5, 用手轮纵向移动床身,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ф110外圆柱面接触, 再横向移动工作台, 寻找ф110外圆柱面的最高点, 适当调整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ф110外圆柱面的最高点接触时的读数也是30, 同时也记下机床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445.55, -445.55- (-380.5) =-65.05。

用同样的方法, 如图5所示, 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D面接触时百分表的读数同样是30, 并记下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670.5, 在移动工作台使百分表的测头与ф110的圆柱面的最高点接触时的读数同样是30, 并记下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605.51, -670.5- (-605.51) =-64.99, 百分表与A面接触时的机床坐标值与百分表与ф110圆柱面接触时的机床坐标值的差是-65.05。百分表与D面接触时的机床坐标值与百分表与ф110圆柱面接触时的机床坐标值的差是-64.99, 两数相减-65.05- (-64.99) =-0.06只要把A面铣去0.06 mm即可。A、D两面便与ф110外圆对称了, 然后使用串压板的方法压住A、D两肩, 再用上面加工A、D两面的方法来加工B、C两面, 这种百分表与机床屏幕显示的坐标值结合的方法很直观准确, 避免了千分尺测量时带来的误差, 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3 在直径较大的工件上找中心加工36H7槽保证对称度的方法

要加工的工件如图6所示, 要求在准300js 7的圆柱面上加工36H7的槽, 槽与准300js7外圆柱面的对称度是0.015 mm。按常规方法在圆柱面上铣槽, 常采用刀具齿刃与工件侧面相接触的方法来找工件中心,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损伤工件表面, 当遇到直径较大的工件时, 也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加长铣刀。解决的方法如下:如图7所示, 将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 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 百分表的回转半径要小于工件的半径, 用手转动主轴, 并横向移动工作台直到百分表在工件中心两侧的最小读数相等为止, 此时便找好工件的中心。此方法适合加工直径较大的工件。

但是启动程序加工完毕后, 由于此形状的工件用千分尺测量对称是很困难的, 只能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槽的对称度, 但由于机床丝杠存在间隙、铣刀切削时产生让刀现象, 加工后达不到图样要求。

解决方法如下:如图8所示, 把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移动工作台, 使表的测头与ф300外圆的侧面接触后用手轮使主轴上下移动, 使表的测头与外圆的最高点接触, 并记下百分表的读数, 例如是60, 同时记下机床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300.5, 再使百分表测头与A面接触, 然后横向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的读数也为60, 并记下此时的机床屏幕的坐标值, 例如是-132.5, -300.5- (-132.5) =-168。用同样的方法, 用百分表测试B面与外圆的读数, 如图9所示, 使百分表的测头与B面接触时的读数也是60, 并记下机床屏幕的坐标值, 例如是-510.5, 再使表的测头与准300外圆的最高点接触时的读数同样是60, 并记下机床屏幕的坐标值, 例如是-342.53, -510.5- (-342.53) =-167.97。ф300的一半是150, 36的一半是18, 外圆的最高点到槽边的尺寸值是150+18=168, 168-167.97=0.03, 说明B面到ф300外圆最高点的尺寸比图样要求的尺寸小0.03 mm, 再用量块试着往槽里塞, 如35.97 mm的量块能塞入, 36-35.97=0.03, 槽的尺寸还差0.03 mm, 说明A面已铣到尺寸, 只要把B面铣去0.03 mm便合格, 此种方法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4 用V型铁装夹工件找中心法

如图10所示, 把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 用手轮移动工作台, 使百分表置于V型铁的上方, 用手转动主轴使表的测头分别与A、B两面接触, 并移动工作台, 直到百分表的测头与A、B两面接触时的最大读数相等为止, 这时便找好V型铁的中心, V型铁有自定心作用, 只要把圆形工件装夹在V型铁上, 工件的中心便与V型铁的中心重合, 也就是找好工件的中心了。

5 在铣刀杆与工件间塞入量块来找工件中心的方法

如图11所示, 在加工直径较小的工件时用铣刀齿刃与工件侧面接触的方法对刀找中心易损伤工件表面, 下面介绍铣刀杆与工件间塞入量块来找工件中心的方法, 方法如下:

把已知外圆直径的刀杆安装到主轴上, 用手轮横向移动工作台, 使工件靠近刀杆, 同时在刀杆与工件间塞入量块, 直至刀杆与工件能把量块含住, 但又不能太紧, 便停止移动工作台。并记下机床屏幕显示的坐标值, 例如是-600, 则

例如刀杆的直径为ф50, 工件直径ф80, 量块尺寸10 mm, 则

把-525输入到机床中, 便找好工件的中心了。

参考文献

[1]周炳章.铣工:技师技能·高级技师技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申晓龙.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胡瑢华.公差配合与测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篇11

给定矩阵Y, X和B,得到了矩阵方程YAX=B的`反中心对称最小二乘解.利用矩阵的标准相关分解给出解存在的充要条件及其解的一般表达式.

作 者:周硕 吴柏生 Zhou Shuo Wu Baisheng 作者单位:周硕,Zhou Shuo(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吉林,13;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长春,130012)

吴柏生,Wu Baisheng(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长春,130012)

党群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篇12

一、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

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依托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进行改建,必须具备六个基本功能室和必要的内外部软硬件设施。

(一)基本功能室

1、综合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主要用于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人口学校等,提供会议、学习、培训和活动的场所。主要作用是经常开展党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开展村民民主议事决策活动,全面实行村级事务“421”管理模式,提高村务管理水平;举办各种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用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培训。应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配备投影仪、电视机、音响等电教设备、满足需要的会议桌椅,室内墙面悬挂党组织职责、村委会职责、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党员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图版。

2、为民服务室。主要用于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和处理村级日常事务。主要作用是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属于本村范围内的服务事项。为民服务室布局为开放式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一般要设立党群服务、民生工程、计划生育、代办服务等窗口。党群服务窗口主要用于党员关系接转、流动党员证办理、党费收缴、政策咨询等;民生工程窗口主要用于由村级经办的社保、低保、医保手续办理,涉农补贴办理等;计划生育窗口主要用于生殖保健证、二孩准生证、流动人口证办理等;代办服务窗口主要用于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代领证件等。要安排村干部值班服务,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室内墙壁上公示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内容,做到简明清晰,方便党员群众办事。根据工作需要,各村应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休息等候设施等服务设备。除村书记外,一般不单独设立办公室,其他村两委干部都要在为民服务室集中办公。

3、计生服务室。主要用于育龄妇女环孕检、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应配有药具柜、手术床、制度图版等。

4、社会管理室。主要用于司法调解、警务、信访排查、综治维稳等工作。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维护村级和谐稳定。应配有相关制度图版、办公用品。

5、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主要用于党员群众阅读学习。应配备书柜(书架)、阅读桌椅、及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党建、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生活保健等类书籍。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开通电子阅览服务。室内墙面可张贴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读书名言警句等。

6、文化娱乐室(妇女儿童老人关爱室)。主要用于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主要作用是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群团组织,组织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经常开展活动。兼备妇女之家、青年之家、留守儿童之家、老年之家的作用。应配备制度图版、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二)拓展功能室

各村党群服务中心除必须设立以上六个基本功能室外,也可以结合本村实际,创新设立其他功能室,如:

1、医疗卫生室。主要用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2、谈心说事室。主要用于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说事和谈心谈话。室内布置装饰应简洁舒适,室内墙面可张贴问候语和说事谈心的相关制度。

3、档案资料室。主要用于存放村级各种档案资料。应配备档案柜、档案盒等设施,对村级各项工作、各类人员等规范建档,并定期整理。

4、专业协会室。主要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开展办公、提供服务等,选准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兴办产业、增收致富。配齐制度图版、办公用品。

(三)必须具备的设施

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还必须具备其他软硬件设施,具体要达到“六个一”。

1、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XX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或XX村党群服务中心”标识,做到醒目、美观。

2、一套村级组织标识。在服务中心大门两侧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标识牌。村级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等需要挂牌的,一般制作成尺寸较小的方型牌匾,集中悬挂于室外墙面。注意防止村级组织挂牌过多过杂。各功能室都要制作标识牌,悬挂在各功能室门上。

3、一面国旗。在服务中心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升挂一面国旗。

4、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定期公开村级党务、村务,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及时反馈村民群众反映问题和事项的办理情况。公开栏建设要用铝合金框架,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封面。

5、一个活动场地。在服务中心周边规划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根据村实际情况,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和召开村级大型会议需要。

6、一个服务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任务主要由村干部承担,村干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可以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或吸纳热爱公益事业的群众、离退休人员等方式,让他们义务参与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

二、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计划

采取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的办法。今年“七一”前,李楼村先行建立示范点;十月一日前,土北、李集、东周、西周要完成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其他各村确保20XX年底全部建成使用。以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律按照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标准设计、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实施

乡党委成立土陂乡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韩永辉担任,乡党委副书记刘峰、韩学勇担任副组长,成员有组织委员姚迪、宣传委员李宗义、纪委书记刘泉、乡党政办主任李明海、财政所长姜永明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韩学勇担任。各村要把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安排,形成工作合力,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出击不推不卸,勇于作为不等不靠,直接推动任务的落实。同时,要求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各尽其责”的原则,整合各部门项目和资金用于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各支部要依托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进业务工作,服务基层群众。

乡党委委将把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纳入20XX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并落实目标管理、阶段通报等推进机制,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格局。在规定时间内建成并验收掉的村,乡党委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村适当补助,进度缓慢,没能按要求时间完成任务的,将对村支部书记直接问责,并在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中直接扣分。

科创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篇13

第一章 项目简介

一、项目由来

这么多年来,邛崃作为一个60多万人口的城市,却没有一个能够代表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技活动的中心,这将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为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培养其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科学思想,提供更利于科学成长的校外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全市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课外科创活动的需要,特提出该项目建设方案。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邛崃市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总投资额: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其中房屋装修整治约120万元、科普设备购置费约80万元)

4、项目地点:玉带社区

5、资金筹措:政府资金,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6、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各类科技展示区与体验区、互动区以及设备用房等共2500平方米。整个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主要设有培训科创区、展示区、公共服务区、体验活动区、辅助功能区和办公区等六个功能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1楼设置儿童游乐园、婴幼儿早教、少儿文化教育培训、少儿艺术培训、少儿活动策划、少儿图书馆等。

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创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有青少年宫、少年宫、科创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6000多个,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积极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等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邛崃市少年儿童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发展层次较低,多以游击队、民房式存在,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具备较高硬件条件的一站式青少年科创中心。

因此,项目的创建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而提出。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处更加现代化、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创活动场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创建是邛崃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青少年科创中心作为专业的科普场所,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所相对偏少,从而导致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的机会很少,不少科技创新教室设备因此“沦落”为高级玩具。

“科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国策,青少年是科学事业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科普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是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科创中心建成,旨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娱玩之中,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技乐园。

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纲要》提出,要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2、项目建设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科创中心具有教育功能、体验功能、素质拓展功能、学习功能、娱乐功能,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活动平台,是促进全市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体验式教育的活动场所。可以说,这种体验式教育是传统教育无法触及的,其目的就是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3、项目建设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党的教育方针是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校内教育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由于双休日工时制的实行而达到160多天,加之近两年来许多中小学实行“减负”教育,家庭作业减少,使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幅度增加,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使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活动丰富、有益、多彩,成为广大青少年普遍关心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社会上一些网吧、电子游戏场所和歌舞厅等青少年禁入或限入的场所虽经多次整治,但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不少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和网吧无视青少年禁入或限入以及扫黄打非的有关规定,屡屡犯规,引诱青少年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许多家长反映他们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公害”。我国青少年学生现大多为家庭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少家庭对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溺爱型”、“高压型”、“放纵型”教育,一些青少年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明辨是非能力软弱的现象,难以抵制某些文艺影视作品中渲染言情、武打、暴力、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十分重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重要阵地之一,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思想的侵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创建该项目,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教环境环境,使他们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对于培育青少年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拓宽邛崃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其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章项目定位与实施方案

一、项目定位与目标

1、总体思路

邛崃市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以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要求培训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馆体验区的设施,让学生们在参观学习、动手动脑的玩科学中,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热情,既从中巩固所学习的科学原理,又无束缚地开拓对科学领域的兴趣探究。

2、总体定位 项目总体定位:以创新性、广泛性、参与性、艺术性相结合,提供一流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基地。3、发展目标

目标:经过去3-5年的时间将项目打造成邛崃市青少年主要综合素质培训与活动的基地。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好的启发心智、激发潜能、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的校外阵地,必将成为全市开展青少年素质培训、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要服务对象:学龄前儿童;6-18岁的青少年学生。

二、功能布局及主要建设分区

1、占用面积与功能布局

项目功能区设置:科创区、展示区、公共服务区、体验活动区、辅助功能区和办公区等六个功能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积约为2500平方米。

功能细分:创意编程教室、多功能教室、创意美术室、陶艺制作室、动漫创意室、影视厅、科技室、电脑房等一应俱全;网络中心、监控、闭路电视、多媒体终端、学术报告厅等全方位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创培训基地。

表7-1: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类别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设参数

备注

主要功能区

培训教育区

500

展示汇报区

500

公共活动区

500

辅助功能区

500

办公共服务区及其他配套

200

总用面积

2500

2、主建设内容介绍

⑴培训教育区

培训教育区主要开设机器人、青少年编程、创意数学、创意美术、棋类等的学习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动室10个各80平方米。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⑵辅助功能区

电脑活动室: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学生实用编程教学和创作活动。

建筑要求:电脑美术活动室可安置电脑40台。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棋类活动室:开展学生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五子棋等项活动。

建筑要求:器材室设在活动室墙壁内。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⑶科普体验区

展示活动区:该区分为运动规律展区、光影之魅展区、电磁探秘展区、能源利用展区、机器人展区、VR设备系列,为学生们进行科技类作品展示和人机之间互动。

⑷科创活动区

主要功能:设置多项具有时代特征的娱乐项目,为学生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包括小舞台、搭建展示区、编程拼装区、制作区(利用建筑、机械、车辆、航模、舰模、电子、通讯等多种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创意区(动画效果图、软件设计、玩具制作)和学生作品展示区。

⑸办公共服务区

主要是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行及管理工作服务的。包括管理控制系统、活动中心办公管理区和服务中心等将青少年活动区的行政管理、人事财务总务管理、教科研、安全保卫部门集中设置。可根据部门人员的组成分配面积。

四、运营模式

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通过第三方机构或社会组织,负责运营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活动中心项目。

附件一:科普产品清单

附件二:科普产品清单报价

上一篇:英文求职信写法下一篇:物流行业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