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走班制可研性报告

2024-07-14

实施走班制可研性报告(通用5篇)

实施走班制可研性报告 篇1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关于开展走班制实验的思考

张恒柱

一、实施的背景

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快慢班,是前些年来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做法。这样分班,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事实上,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国际上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按学生成绩分班,分到好班的学生的成绩略有提升,而分到中、低层次班级的学生的发展则明显受到影响。

分快慢班时往往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快班,这种做法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侵犯了部分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慢班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遭到不平等对待而自暴自弃,快班的部分学生照样会因为找不到原有的优势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人的素质是复杂而多元的,仅仅凭总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据此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本不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真正精神,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不会因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新义务教育法明确叫停了分快慢班的做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实行分层教学。但是,普遍的大班教学让分层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学生的特长难以得到发挥和展现。要做到新课程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改变全年级几百名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做一样练习”的做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走班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教学思路,它解决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2000年,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就试行了“走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电脑派号所产生的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差过大的弊端。2007年,南京市滨江中学面对由于学校重组引起的学生成绩差异较大,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这一局面,在初三年级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学科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单科等级去选择相应等级课程上课。这种因材施教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全面提高,使优秀 的孩子更优秀,普通的孩子变优秀。

二、施行走班制的可行性

1、我校位于玄武区与栖霞区交界,城郊结合部的位置,但学生整体较单纯,学校建立5年来,通过持之以恒的习惯养成教育,学生整体行为习惯较好,秩序稳定。学校贯穿始终的德育管理、学生稳定的行为状态保障了施行走班制后学校的秩序。

2、我校的直升生源主要来自于红山小学及月苑小学的学生,生源基础相对较弱,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直升班为平行分班,班级内学生成绩差异很大,这样教师主要进行的是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又“吃不了”,教师的课堂教育陷入了“顾头顾不了尾,顾了尾又舍弃了头”的两难境地。这样的情况到了初二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也很普遍,但从传统的行政班的角度较难解决这个问题。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样的一种教育困境。

3、由于学校所处的红山街道居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比较片面与急躁,往往溺爱与打骂并存,造成了这些学生往往在心态上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潜力可挖,可由于以上因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很多学生都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走班制的实施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学生心理平衡了,心情愉快了,有利于促进中下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学生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向知识的新领域迈进,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有利于上等生的不断进取。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甚至杜绝缀学、厌学现象的产生。

4、我校区的教师平均年龄为31岁,是一所极其年轻的学校。学校中大部分青年 2 教师但普遍教学经验不足,组织课堂及分层教学的能力较弱,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忽视一些层次较差的学生,但他们活力、富有激情、勤奋、学习能力强。如果实行走班制,他们能较快适应这种方式。由于实施该方式后,特定教学班级内学生层次相当,便于年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5、我校初中初中毕业生的生源流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参加升学考升入职业高中和五年制大专水平层次的学生,另一个是参加升学考进入普通高中进行深造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不同要求对学生的现状、发展潜力等做出一个较为正确的评定,并针对他们之间的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由于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和数学学科方面,因此我们把走班的试点学科放在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进行。

6、我校经过近5年的发展,各项工作均已上正常轨道。5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在短时间内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初中验收等。而在教师创业激情有所减退的今天,如何让学校能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彰显学校的特色,走班制无疑是一种可以成为学校今后发展原动力及亮点的实施方案。

三、走班制实施方案设想

1、学校决定在2008级初一年级中实施走班制。本届初一年级暂定为10个行政班级,这十个班级中,一半的班级择校生每班控制在35~40人左右,其他为成绩较差的直升的学生。另一半的班级为较为中等的学生,这种方式主要是想让各班平均分差距不大。全年级10个行政班级中5个学生有较大差异的班级左右进行跑班。

2、我校实施走班制是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的基础上,全年级将学生按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程度,分别编成A(提高)、B(中等)、C(基础)三个层次A1、A2、B1、B2、C个班,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室分别教学,学生则依照课表从原有的行政班出来,进入各自所属分层教学班走班上课。除了此两科之外,其它学科和教育活动,学生仍然回到原行政班进行。一学期后,再根据学生数、5个班英语 数学B2CA1A2B1B2CA1A2B1英学科的测试成绩和综合评价,重新调整划分。扩大B层次班,A、C层次班小班化教学是提高“走班教学,分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根据各层次班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经学校建议推荐,由学生自主定层,填写《自主定层意向表》最后协商后为每个学生确定层次班。

4、师资和硬件配备:配备合适的教师,加强管理,是开展走班制的根本保证。设想英语和数学老师每人各带一个走班和不走班的班级。走班的授课时间为上午2-4节课。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对任课老师提高要求,要求教师加强责任心,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监督、调控;在教学班中,重新组织新的班委会(由每个行政班的课代表组成)负责该教学班的正常教学秩序,如考勤、课堂纪律、卫生、公物保管等班级事务。每个行政班级内配备供每一位行政班级内学生的用于摆放书和文具的柜子,学生走班时,只需带走相关教材即可。

四、走班制实施预期问题及解决方案

1、做好分层的准备工作,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帮助家长及学生找出自身切合实际的“最近发展区”。

义务教育阶段“分层”本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政策宣传得不到位,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容易陷入分好、中、差班的误区使得家长误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择校的学生,更要耐心地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否则就会带来负作用。我们在操作前和实施过程中都特别强调要做好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寄予热切的期望。

2、广泛征询意见,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并具有易操作性的分层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规范。

在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改革前我们需特别关注在“分层”的方法、师资的配备、各层次学生人数的配备、各教学环节的优化设置等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心的中心环节方面,形成完善、科学的 “分层”方案。

在 “分层”时遵循的原则是“参考考试分数、看重发展潜力,尊重学生合理愿望”;分层的标准、“分层”的标准和方法:综合考试、评定分数(其中、期末为主,参考平时分数,结合教师的发展潜力评定值、学生的自我发展潜力评价值);学习态度评价分数(从听讲、作业完成相互协作、竞争向上意识等方面 4 由教师评定);操守、行为习惯遵守的分数(依据相关记录)。根据这三者相加所得的总分数划定下一阶段学生学习所处的层次(班级)。

3、需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以适应走班制

在“走班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也很大,这是一个较突出的矛盾。另外,原有行政班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也同时变得困难。因为相当多的学生不在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难度也很大。

(1)为分层教学班设立班主任。班主任为该教学班的任课教师(上文已提到)。辅导员负责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层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同时管理上课教室的公物设施。(2)为分层教学班配备班干部。每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与教学班的班主任共同协商选定课代表1名,这样保证在每个教学班里都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是班主任和各教学班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行政班班主任。

(3)我校有比较成熟的对于新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式。学校将在暑期对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室进行合理规划,相对就近,以保证走班教学时学生的有序流动,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各自的分层教室。(教室最好进行专门的桌椅配置)。学校可在暑期利用军训及开学前培训的契机,进行走班的初步模拟。帮助学生在开学前熟悉该模式的运行方式,保证开学后能顺利进行走班。

(4)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对实施“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年级和班级包干负责,及时了解在教育教学一线所发生的情况,对产生负面效应的偶发事情及时予以处理。

(5)学工处有专人负责配合C层次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尤其对班级教学秩序进行专项督查和管理;另外,建立问题生档案和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后进生、问题生能正常进班学习。(6)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责成各行政班班主任实行跟踪管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建立健全任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及责任心,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1)学校任课骨干教师,制订切合实际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保持教学进度一致然后各有侧重,A1、A2层次班增加难度拓宽加深,B1、B2层次班稍有难度稳步提高,C层次强化训练补缺补差。

(2)注重分层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定期组织考核落实,教师在课堂训练和回家作业的设置上应适合5个层次班学习可能性水平和梯度,在阶段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对A层次的同学: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注重方法、思维模式的培养;促成提问、辩难、质疑习惯的养成;增强其自学能力和竞争、挑战意识。对B层次的同学采取“多讲多练”多 “点拨”的方法,重视对其基础知识的夯实;加深拓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向A层次学生挑战、永不服输的的精神。对C层次的同学加强情感投入,重视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采取学生多练习,反复练习,集中进行训练的办法,以强化基础内容的巩固。主张教师面批、详批,重视讲评与订正。坚决刹住少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的不良风气。促成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自信心、逐步剔除学习过程中的惰性和畏难情绪。

(3)在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中采取同一试卷有所选择的灵活措施,加强平时的分层学习检测,尽量淡化期中、期末考试。使学生明确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使得各层次班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都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喜悦。

(4)定期(每学期)实行层次间的流动,为各层次每个有进步的学生创造一个向上一层次递进的机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对不适应本层次教学的学生进行诊断分析,提出建议,重新定层。

(5)我们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采用分层试题和结构评分。根据每一层面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对应层次的试题,有助于每一层面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对任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各自的奖励标准,都给予同考同奖,有超层的,更给以奖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升层或降层,6 不能作为一种单纯的奖励或惩罚的手段,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设置在其最近发展区水平上,促使其递进。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

实践中采用分层而不定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认定恰当的分层目标。学生在完成上一层次教学目标时,将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功感,并在自我学习目标认同中,重新定位。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某种机会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以及得到别人承认所带来的激励作用。采用分层而不定层,适当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目标,学生在目标达成中看到自己的潜能,也使一些学生找到了自信、激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分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潜能。

5、保障到位,措施落实

鉴于“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班的老师教学压力加大,备课量增加,可能还有部分教师超负荷和跨头教学,所以必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鼓励,加发超课时补助,在先进评选和每月的奖金中,给予适当倾斜。

五、进一步完善“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几点想法

1、“走班教学,分层教育”实施后,如何加强对实验室、计算机室和各教室的利用;

2、如何调整课程计划,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动情、动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

3、尝试各种有效时间,建立有效机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

4、分层流动的周期能否考虑适当缩短,多长时间流动更合理;

5、走班上课的教学形式,行政班班主任和分层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如何进一步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使分层教学班形成更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6、如何建立走班和非走班的班级、走班及不走班的学科的比较机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种模式的效果

7、教导处建立学习冒尖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跟踪档案,定期进行质量诊断分析,和教师共同研究对策

走班制的启示 篇2

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的受教育者所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少,自主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多。走班制就是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谓走班制,就是学科教师和教室固定,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和教师。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需求,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的权利的范围愈来愈广。打一个不大准确的比方,就像我们吃自助餐,各式各样的菜品和主食摆在我们面前,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满足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施展,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走班制意味着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班级,科目,教师固定,学生也是固定的。上了小学,几年下来,都是相同的同学,同样的教师教着同样的学科,相同的教师意味着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和固定不变的学习方法。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无所谓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所谓学生自主的选择的权利。无论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所定的科目是必须学习的,对授课的教师当然更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便学生心目中早已有了喜欢的教师。

进入中学,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学生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选择的权利根本就没有。中考高考的科目,是必须学的,不管你喜欢与否,愿意与否,而且是必须学好的。比如在初中这一阶段,面临着中考,语数外理化是必考科目,必须要学的,而且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用到了这几科上。中考的科目高度重视,包括师生家长在内,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忽视考试科目,这个责任是谁也承担不了的。

这就是目前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教师,没有选择。家长,没有选择。学生的选择就更无从谈起了。为了应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漠视。一些学生,可能根本就不喜欢某一考试科目,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同时也牺牲了喜欢的某一科目。

为了应试,有多少学生的天资,喜好和意愿被无情的剥夺和泯灭了,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相信并可以确认的是,有些学生为了应试,而牺牲了自己内心的喜欢的某一学科,从而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因为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学生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走班制模式的探索(一) 篇3

(一)──记2012年南充十一中的走班教学记实

当走班教学的思潮波及到南充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时,差不多已经是2011年年底了。我校校长根据考查学习,结合自己对走班教学的理解,根据十一中生源实际,提出了走班教学的号召。全校师生沸腾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走班教学热潮在十一中展了。

为了做好走班教学,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教科室制定了高中各年级每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部落实各班的课表安排,后勤部为走班教学提供教室等保障,学工部提供学生管理保障,督查室制定了师生督导评估方案。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校高2013级从2012年3月开始了走班尝试。

根据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以学科成绩排位,筛选出需要进行走班提高的学生名单,在不打破行政班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主选择重新组合教学班,利用星期

六、星期天上午试行集中走班。

刚走班时学生兴趣高,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师很投入,学校领导很高兴,认为改革可以进一步深入了,于是从4月份开始,高2014级也正式加入了走班的行列。可是好景不长,4月底的期中考试让我们感到了压力。学生虽然是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的科任教师,学习激情又很高,教师又很投入,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没有上去呢?

通过期中考试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学生的走班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走班,每周仅两天,没有真正收获走班应达到的学习效果。第二、学校对走班教学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完善,不利于提高老师教学的责任感。第三、作业的及时处理和讲评不能到位。这几个方面的主要矛盾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继续走下去呢?新的改革总会有新的矛盾,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才能向好的方面发展。经学校反复研究,各教研究组认真讨论,大家针对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又继续进行了尝试。

5月收假后,教导处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再一次按学科排名,根据成绩重新确定了走班学生名单,每人从升学学科中选择两科进行走班,并选择该学科自己喜欢的教师,进行一周内全时段走班。一切都按学校预设好的模范发展,全校师生都充满了激情。下课后各班学生立即奔赴下一堂课的教室,这情景给人的感觉是欣欣向荣,活力四射。教师们都被这场景感动了,不时的在QQ群中晒出那感人的场景。家长,社会,兄弟学校都象看稀奇一样来学校观摩,我们的成就感十足,大家都舒了一口气,认为我们学校的改革终于成功了。

当别人的赞许还在耳边吟绕时,新的问题又来了。第一、学生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自习课和非升学课在本班,走班课在教学班,班主任的管理很难到位,学生放纵的现象较普遍。第二、教师的授课得不到充分落实。虽然,各班都建立了学习小组,建立了自管委员会。但学科教师很难对来至不同班的学生进行有效撑握。第三、学生下课走班,工具书的佩带很不方面,经常出现拿错书本的现象。第四、由于教师的差异性较大,个别教师一周下来几乎没有学生上课了。第五、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越来越不好,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用来搞实验,从而牺牲学生的未来。诸多问题让学校董事会难以承受。东天有转学的,西天有调班的,个别优秀教师甚至要求离开我校。一连串的问题无法调和,终于轰轰烈烈的走班教学在2012年上期期末考试前一周停止了。

虽然此次探索以失败告终,但我们坚信,走班教学的改革必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跨越。学校经历了这次探索,既培训了师资,又为未来学校的革新积累了经验,我们不后悔,我们还需更多,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

可研性报告 篇4

项目名称:内蒙古磴口华润金牛2×600M发电(二期)项目

项目简介:华润金能工业园主要依托已建成的2×33万千瓦热电联产建设项目,重点发展电力工业、煤化工业、高载能工业、发酵工业、林纸工业等。该工业园将立足当地、周边地区和蒙古国的资源优势,力争用3—7年的时间把该工业园建成我市最大的煤电、高载能、煤化工产业基地。现在磴口县建设华润金牛2×600MW发电(二期)项目具有良好的条件:(1)煤资源优势:第一,与磴口毗邻的鄂尔多斯境内储有极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总探明储量为1674亿吨,约占全国的1/6;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预测总储量的1/4。第二,与磴口相距70公里的乌海市是北方著名的“煤城”,煤炭运输与加工非常方便。第三,磴口西南、北、东北毗邻的对蒙常年开放口岸,每年均大量进口蒙古国煤炭,口岸均有铁路和公路与磴口相通,项目用煤能够得到保障。(2)运输优势:磴口地处华北和西北结合部,境内包兰铁路、临策铁路穿境而过,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临哈高速公路等横贯全境,境内等级公路与周边地区四通八达。(3)原材料价格优势:本工程所需煤电在毗邻的乌海本地价格约180元/吨左右,加上运费和其他因素,到厂价在230~250元/吨之间。(4)供水条件:本项目用水由园区统一供给。(5)送电条件:园区内已建有500kv输电线路(至乌海北500kv变电站),另外,园区内建有110kv、220kv变电站,可满足项目送电需求。(6)土地条件:项目厂址在磴口工业园区内,毗邻磴口热电厂,本工程需要土地120公顷,已完成道路、给水等基本建设。

建设内容:新建2×600MW发电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由园区内统一规划建设配套。

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

效益预测:本工程全部投资的财务净现值为13342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为13.40%,全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8.19%,大于基准收益率8%,全部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为11.72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前期工作: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篇5

当人类昂首步入21世纪的时候,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这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化社会使终身学习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未来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正是要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为目的,最终达到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影响每个人智力发展的三种因素,特别是外在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个人发展和表现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进行改革,以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能力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就是实施走班制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行走班制,学生能因材择学,学生拥有更多选择学习的机会,有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主攻方向,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继承和再创造是实施走班制教学的价值所在。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走班制就是在尊重独立人格,尊重人的复杂情感,尊重人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能紧紧地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生命个体的固有特点,体现了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的观点。

二、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做法

(一)制定走班制教学的学习目标

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主动适应学习过程,学会获取信息,拓宽知识,发现、解决问题。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出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

(二)实施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条件

首先,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以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中,我校选取了化学与体育学科进行走班实验;学校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任选课与研究性课程全部为走班制教学,包括《智能机器人》,《单片机工作原理》,《交际英语》等十余门。

其次,要有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这是走班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加强在职教师校本培训,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研究意识及研究能力,促进个体专业发展与个性化形成的必由之路。走班制教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校本科研的主题,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这一载体提供实践的主阵地。

第三、资源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它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化建设。我校在2000年易地搬迁重建成现代化的寄宿制学校之后在校内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已经达到了省内一流学校的水平,在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宿舍、食堂等不同的楼体,不同楼区设计成主题内容鲜明的科技长廊。教学楼设置的是诺贝尔获奖者及其成果的简介,让学生置身于当代科学的最前沿,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在智能机器人活动室,电工电路教室,汽车模拟驾驶室,手工制作室等活动室中,学生走出课堂重新找回自我,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实践天地中畅游,充分发挥着个人的创造力;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和自然资源做为硬件设施补充;信息化资源不容忽视,标准的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听音室,多媒体互动教室,直接上互联网进行教学正标志着人类进入21世纪学习的革命的到来。

软件系统建设则是注重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内涵的基础上,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做为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可以以此弥补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

总之,在实施走班制过程中,应使学生成为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并且提高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它的功能,使其与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三)建立走班制学习的管理机制

1、改进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推进走班顺利进行的前提。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选配高素质的实验教师担任班主任,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职责、权利、工作程序以及与原固定班级班主任的分工,这样的教师不仅要能胜任走班的教学,还要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走班的班主任工作。此外全体走班教师要强化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意识,实施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职责。

2、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走班制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教学检查,提高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在自我和群体的不断反思中,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实验室管理,全天候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发现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入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加强校本培训,使教师自觉地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主动调整课程结构,端正教学态度,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追求教学效果,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学生,在面临被学生选择的激烈竞争中找准 自己的位置,延续自己的教育生命。

3、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使学生在形成合理化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发展。首先要下发课程计划包括本学期、本年级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注明必修和选修,每门选修课要配置选课指南。其次配备选课指导教师,在学生自己设计出学习计划的同时,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负责解答学生选课过程中的疑问;第三,课程选择后的确认要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反馈选课结果,填写确认书。如有变更需延时结业或改修,需向教务处备注变更。

4、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走班制实施的有利保障。采用学生学业成绩档案袋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事实,包括学生活动、实验、制作、研讨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以发展有所提高,即达到了评价的目的。

三、实施走班制教学的体会。

上一篇:关于入党誓词体会下一篇:农办服务窗口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