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意见(共8篇)
实施性意见 篇1
〔范例3〕实施性意见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发〔××××〕×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中央关于××××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略)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略)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略)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略)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略)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略)
七、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略)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略)
九、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略)
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略)
十一、加强民族、宗教、国防、港澳台侨、外交工作(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倍努力工作,切实完成各项任务。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抓紧制定落实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每项任务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并于4月15日前报国务院。二要增强大局观念,牵头部门与协办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三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做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要工作。四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五要加强督促检查,完善问责机制,严肃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院
××××年三月十九日
实施性意见 篇2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话语表达,意见性信息
话语表达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是其最基本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对主持人表达方法研究较多,而对话语内容,即“表达什么”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不足。就信息类型而言,表达内容主要包括“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前者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表述,后者包含观点见解、立场态度。主持人的意见性信息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为了完成其特定的角色任务,促成节目线状流程,保证节目质量,提升节目竞争力,在话语表达时传播的具有意见性质的符号。但长期以来对意见性信息的表述普遍采用了“评论”这一概念,而且认为只有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才发表评论,即表达意见。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证明对于具有话语表达权和节目掌控权的主持人而言,意见性信息具有普遍存在性和重要功能性,即对此类信息的话语表达普遍存在于各类节目的主持传播中,且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一、主持人话语表达的本质特征
话语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是具体的语言行为。话语的功能包括:报道事实和表达思想。对事实的陈述很难真空于表达者的个人思想之外。现代话语理论先驱巴赫金认为,话语的意识形态性是与生俱来的,话语便是话主的个人意识和思想的直接表现。无论说话的对象是个体还是大众,都鲜明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巴赫金这样描述意识形态化的话语特色、超语言学原则组织的话语阐述途径,“我们所清楚的话语的所有特点,就是它的纯符号性、意识形态的普遍适应性、生活交际的参与性、成为内部话语的功能性,以及最终作为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行为伴随现象的必然现存性,所有这一切使得语言成为意识形态科学的基本研究客体”。[1]罗兰·巴尔特则认为,只要是完成了的语句就要冒具有意识形态的风险。从传播的角度出发,信息的存在必然伴随着传播,而传播就是观念或者意义的传递过程,这一点符号传播学先驱皮尔士在最初的传播研究中就已明确指出。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信息就是用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也就一定包含着“意见”。施拉姆说:“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2]站在社会信息系统的高度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场域,而且社会的平衡也是靠意见性信息来调节的。这样推理便可发现,其实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说者在表达某种意见,好与坏,赞同与反对,正义与邪恶,等等。听者也同样不是在接收一堆物理性质的冷符号,而是在辨析这些符号包含的意见。话语伴随和评论着任何一种意识行为。
主持人话语属于典型的职业话语,职业话语主要是指发生在职业活动中的各类语言交流活动或行为,具有明确的与从事本职业相关的交际任务、目标指向性。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活动中身份定位明确、话语角色明确、传播目的明确。宏观审视,传播信息和完成节目中设定的角色任务就是主持人话语最根本的作用;微观审视,主持人话语在节目中起着表述事实、发表观点、传递情感、活跃气氛等多种作用。主持人话语无论有任何特征或作用都不会脱离语言本身的特质,而且因为主持人的话语是精粹的、有目的性的,所以话语本质会更突出、更集中地表现。但事实是,人们已经公认节目中主持人的话语传递了两种信息,其一是事实性话语信息,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的客观表述;其二是带有观点性的信息,主持人发出的带有明确意见指向性的信息。因此,不难推理出主持人话语表达的本质特征,即主持人的话语中一定包含意见成分,主持人的思想一定影响着信息的传播,但是在需要进行事实性信息表述的节目情境中,主持人应尽量削减个人意识对信息的干扰,以达到对信息传播客观性的无限接近;而在需要意见信息时,主持人需要尽可能表达指向明确、视角独特的观点、见解。那么在什么类型的节目中需要表达意见,意见性信息是新闻评论节目独有的吗?
二、主持人意见性信息的普遍性与必须性
主持人对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并不仅仅是节目类型的诉求,其角色定位、功能、意义等决定了传播意见性信息是主持人的话语常态,而受众需求是主持人发表意见的最直接动力。
(一)内因解读
第一,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功能决定了他们必须表达意见性信息。《辞源》中把“主持”看作“掌管”的同位语,做了两种解释:一是,负责掌握或处理;二是,主张。“主张”的中心意思之一就是“见解、主意”。因此,从意义解释的角度可以推理出主持人应该具有两层基本功能和任务:一是掌管控制节目,二是阐述意见。我国对于“节目主持人”的定义虽不完全统一,但却有很多相近之处。《新闻学大辞典》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定义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中以某一个人的身份在话筒前或摄像机前主持某个固定节目的播讲者,是一台节目的串联人。处于节目的主导地位,是某个节目制作群体的中心人物。其特征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具有创造性地临场发挥。节目主持人或是参与采编、制作全过程的节目的主要编辑和制作者,或是部分参与节目的编辑、制作。”[3]《广播电视词典》中的定义是:“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对受众,平等进行传播的人。”[4]《新闻工作手册》中的定义是:“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通讯和文章的播报者。主持人是以自己的身份、个性直接面对听众或观众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但也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或解答问题或介绍知识或提供娱乐,总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与观众或听众交谈。”[5]这几条定义的共识之一就是,“主持人是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主导、控制、驾驭节目的中心人物”。而这一“掌管”角色本身也决定了主持人必须通过“主张”才能驾驭节目,实现角色功能。因此,主持人这一角色在节目中的存在性就决定了他们应该也必须发表意见。
第二,主持人的角色权利决定了他们能够表达意见。主持人与播音员同样都是信息传播者,是节目的代言人,但却有很大区别。其中,学者们广为认同的一点是,播音员是播读他人的稿件,传达他人已经组织的信息,没有信息组织权,而主持人则是自我信息的传播。因此,通常认为,播音员主要传达事实性信息和他人观点,主持人则可以灵活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意见性信息。从传播的动机来讲,对于信息主动传播的动机来自两方面:一是对传播对象的信息传递,二是主观思想、观点和情绪的表达。通常情况下,播音员这一角色不能够有第二种传播动机,第一种动机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较少有个人发挥空间,客观、真实地传播事实是对播音员一贯的要求。而主持人则可能将思想动机转变为传播行为。《中国播音学》中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创作位置”对比指出,播音员是第三人称的客观述评的播音,主持人是第一人称的主导地位,同时指出了主持人的职责是:传播信息、介绍知识和评介问题。
第三,主持人与受众的对话性角色关系决定了主持人必须进行思考、判断和观点表达。广播电视是一个庞大的对话系统。虽然从直观的角度审视,主持人与受众不在同一对话空间,也不可能像打电话一样进行异空间的同步交流,但这并不违背言语的对话性。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私营广播电台中,就有由唐霞辉主持的颇具影响力的节目《唐小姐信箱》,这说明通过信件与主持人沟通由来已久,到后来受众通过电话、短信给主持人传递信息,再到新媒体时代,受众与主持人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和便捷。除了这些直接的语言交流外,“视听率”这一反映节目市场状况的指标则是主持人与受众的一种最基本、最常态的交流方式。因为“视听率”反映了受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同时也包含着受众对主持人的评价,而对主持人的评价,主要是对主持人话语表达的评价。而无论受众是以哪种方式向主持人传递信息,主持人都可以在节目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反馈。这样就形成了主持人表达、受众反馈信息、主持人在此基础上再表达,然后受众又反馈这样一个交流场。因此,广播电视节目成为传播主体与视听主体的纽带,使主持人与受众成为存在共同议题的交流体,形成实际的对话关系,可以称之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某种角度讲,这个交流场的磁场力,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顺畅度和持续性,就是“视听率”的根源。这种对话关系也就决定了主持人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者,主持人必须思考、判断传入的信息,而后组织、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传播效果,形成良性的对话关系。只要这种对话关系存在,主持人的对话状态和意见思维就不会停止。
第四,主持人话语的类型特征显示意见性信息天然性地占有较大比重。综合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内容与方式,其话语类别可以分为:事实陈述性话语、指引串联性话语、询问质疑性话语、解释说明性话语和意见评论性话语这五大类型。具体如表1:
不难看出,节目主持人的这五大话语类型中,询问质疑性话语、解释说明性话语和意见评论性话语都必须经过主持人缜密的思考和判断,都包含着话语发出者鲜明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点。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充分掌握节目主动权的主持人,一个具有丰富传播方式的主持人,占据主要话语类型的信息内容就应该是主持人的主要话语符号,也就必然性地成为主持人有效传播的保障性符号。
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猜想与反驳》一书中,将卡尔·比勒在1918年提出的有关语言3种功能的学说,补充为“四种主要功能说”,分别是:表达或表示功能、刺激或信号功能、描述功能、论证与解说功能。波普尔认为,这四种功能构成了一个等级体系,每个较高级的功能都不能离开所有较低级的功能而存在,而较低级的功能则可以离开较高级的功能而存在(如图1)。[6]最顶层的“论证与解说”是最典型的意见性信息,这也就是说主持人所表达的意见性话语是语言的最顶层功能体现,这正符合一名职业话语传播者的身份定位。
(二)外因解读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就发现广播评论员很受听众追捧,他们使用各种手法发表意见,比如在新闻评论中使用幽默、闲聊、暗讽等多种表现方式。当时最著名的评论员沃尔特·温切尔,每晚能吸引2500万听众。2002年美国收视调查发现,因客观、快速报道海湾战争而开始在电视新闻收视率上独占鳌头的CNN渐渐被后起之秀FOX追上甚至超越。研究发现,虽然CNN信息量大、传播快捷的固有特点并未改变,但对新闻的评论却不及FOX及时、到位。这说明,关于评论的信息对受众有更强的吸引力。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份对局部受众访问调查的报告《对目前优秀节目主持人的调查和评价》显示,有受众认为:“倪萍最大的优点是热情,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且主持自如,现场发挥好。她的问题是容易热情过火,爱瞎激动,而且气质有点俗,主持总像唠家常,为知识分子所不喜欢,也没有体现独立的见解和思想……”[7]这说明,当时受众已经对主持人的意见传播能力有一定的需求。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受众表现出对意见性信息强烈的需求。1993年,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一丹话题》问世,自此以后以主持人名字命名且直接凸显主持人是核心意见性信息传播主体的节目越来越多,如《小莉看时事》《鲁豫有约》《张斌话规则》《撒贝宁时间》,等等,不少节目名称中直接凸显了“观察”“看”“说”“谈”“话”“论”“解”等与观点表达直接相关的词语,这既说明主持人话语权的不断增大,拥有意见表达的权利,也说明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高度需求。《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9]这两个定义中指示出的态度内涵也基本反映了意见性信息成功传播的过程。意见性信息传播之后首先需要从物理的角度使被传播者获知信息,被传播者在拥有信息之后能够深度理解信息,并且能够在情感上认同信息中的意见,最终能够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对于节目主持人,其意见被受众情感认同后的行为认同表现为收视行为的继续,否则有可能出现电视频道的转换。当然,一次不认同未必会发生即刻的频道转换,但会是最终行为表现的情感积累元素或者是隐性表现在某一时刻才被激活。从接收者的角度来讲,意见性信息被接收者解码后之所以有可能对原有态度产生影响,正是因为态度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来习得的,具有可被调节性。
主持人通过意见性信息实现其观点被受众认同、接受的本质是对人们思想、意识、观念的作用。这一作用是主持人传播的核心作用力,也是主持人影响力的核心要素。“影响力”是改变他人思想行动的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控制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10]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人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制造、接收、交换的主体,而人的认知、记忆、学习都是具有可塑性的。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是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这一媒介平台上,以节目核心主体的传播身份,以自身特有的大众化人际传播方式,以丰富的视听符号传播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受众思想意识的作用力。主持人影响力的价值不仅体现于节目收视率、受众忠诚度等传播方面,还体现于社会舆论、文化传承等众多社会宏观领域,是主持人重要的无形资产。主持人的影响力虽然与媒介平台、节目内容、主持人角色设计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其本质是通过意见性信息对思想意识的深层次作用力。
四、主持人意见性信息的功能与类别
语言学中有“信息性”这一概念,是指对于篇章的接受者而言它所承载的信息超越还是低于期望值的程度,即篇章中的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是预料之中的还是出于意外的,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任何篇章或多或少都具有信息性,篇章接收者随时准备且努力根据篇章内容进行解读,通常更愿意处理信息比较多的篇章,因为这虽然困难但更有趣。信息性的等级称为“信息度”,被分为三个等级。即将一组相互间界限比较模糊的选择项,按照其在篇章中的常用程度由上而下、从常用到不常用排列成一个区域,如果篇章中出现的选择项处于该区域的上位,即此选择项属于最可能被选择的一项或几项中,其信息度为一级;如被选择项处于该区域的下位,即选择了不常用的项,为二级;如果被选择项不在此区域之内,便为三级。一级信息尽管信息价值不高,但它总存在于每一篇章之中。但如果篇章中都是一级信息,虽然说篇章极其容易解读,但却失去了可读性与趣味性,因此在解读过程中,接收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比较高级的信息上。主持人话语表达中的意见性信息同样存在着“意见性”和“意见度”,如果意见性信息总是在观众的预料之中,或者主持人表达的意见重复率高,缺少创新性,观众则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完全没有常用话语和意见,也不符合角色功能。根据节目主持人意见性信息的功能和意见度,可以将主持人的意见性信息分为三大类或三个级别,其表达难度依次上升。
第一类是常规功能性意见性信息。指因节目正常推进需要而必须表达的一些常规性指引、判断、衔接、建议性信息。比如,“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我们来听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到这里”……这些意见性信息是节目的结构性纽带、流线性的保障,不可回避,也是最隐性、观点性最弱的意见性信息。虽然这也需要主持人即兴组织和表达,但信息的构成形式与传播较为简单,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因此,这类意见的表达是一名主持人角色存在的基本要求,是其基本工作职能。
第二类是必须存在性意见性信息。指主持人表达的意见是节目设计中的必有成分,不能缺少,否则,节目形态和节目意图都无法实现,换言之,此类信息是主持人必须进行的意见阐释。比如新闻评论节目、体育赛事解说,评论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目的主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必须对谈话对象进行提问(问题本身就是提问者思想的表达)甚至与谈话对象发生观点碰撞。因此,必须存在性意见性信息既是节目的必要构成,也是节目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三类是质量升华性意见性信息。主持人就节目中涉及的内容,有效把握时机,发表言论,不仅有意见,而且高度精彩,成为“节目亮点”、受众“记忆点”。例如:2008年5月19日为“汶川地震”默哀日,中央电视台进行直播,3分钟默哀之后,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仍然不愿离去,手举国旗,情绪激动地高呼:“加油中国!加油汶川!……”这时主持人康辉即兴说道:“当13亿人民为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同胞遭受的苦难,我们的泪流在一起,我们的心连在一起的时候,向世界传递出的就是这样的信号:中华民族对生命有极大的尊重,中华民族有着顽强的钢铁一般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当13亿人心手相连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我们!”在那一刻,这段话不仅是对画面的及时解说,更是一名主持人代表全国人民发出的坚定声音,是对全国人民的鼓舞,把原本应该结束的节目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五、结语
从符号学的视角考量,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传播的意见性信息是指信息符号中含有观点、见解、态度、立场等指向性的符号,包括判断、指示、解释、分析、评价等多个层面,其内涵大于传统概念中的新闻评论。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评论”显示出一定的概念局限性,确切而言,所谓的“主持人评论”只是主持人话语表达中观点最外显、最鲜明的那部分意见性信息。相较“正式的评论”,意见性话语表达形式更为广泛、灵活,一句包含着观点的玩笑,一首充满着寓意的打油诗,几句顺口溜等,都是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其信息产生缘由及效果与传统评论却无实质差别,因此,可以认为“意见性信息”就是“广义的评论”。至此可知,主持人评论或带有评论性的话语是各类节目中的必然性话语表达,且非常重要,并非新闻评论节目的专属。世界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说:“我必须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话。”这正是一名优秀主持人对意见表达普遍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周边集[M].李辉凡,张捷,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32.
[4]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词典[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212.
[5]于厚礼.新闻工作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630.
[6]张宇丹,孙信茹.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58.
[7]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187.
[8]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99.
[9]克特·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242.
实施性意见 篇3
2015年 8月 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上海市将从应用、装备和平台建设等层面全力发展智能制造,到 2020年,上海市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把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 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按照实施意见,在发展重点上,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和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和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网络方面,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形成以“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传输网络。在数据方面,要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等工业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研发,建立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与用户数据对接的“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销售和服务模式。
实施性意见 篇4
实 施 意 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大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力度”的要求,巩固和扩大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试点工作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跨越发展,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经省委同意,决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在全省深入开展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现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开展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村工作机制、推动农村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关键举措,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做好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对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省委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做好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要着眼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积极探索以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破解制约
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科学规划,超前布局,使这项工作常态化,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每个行政村都派驻过第一书记,逐步实现对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要坚持省委“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扎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选派办法
(一)选派单位。省一级从省直机关、中央驻豫单位、省管企业和省属院校中确定,进一步扩大选派规模。各省辖市、县(市、区)参照省选派单位范围,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选派单位数量,适当加大省派、市派单位比重。要突出选派重点,党委部门、综合部门和涉农部门优先选派。选派单位一般不得把选派任务转交给下属单位和二级机构。
(二)派驻人员。各选派单位要选择政治素质好、工作思路清、开拓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要贯彻民主、公开、择优、自愿的原则,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由选派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提出初步人选;经单位党组(党委)研究确定,报组织部门审定。要着眼于培养锻炼干部,优先从后备干部、实职干部和新提拔干部中选派。
(三)派驻对象。选择派驻村应坚持以下原则:(1)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形不成核心,战斗力不强,在“基层组织建设
年”分类定级中排查出来的后进村;(2)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的村,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较差,社会治安比较混乱,群体性上访较多,封建迷信等问题突出的村;(4)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毗邻产业集聚区或小城镇,农民积极性高,适宜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村。
(四)任职形式。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以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为主要形式,任职期限一般为3年。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驻村任职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而应以解决村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的,以使派驻村通过帮扶,在经济发展、组织建设、改善民生、和谐稳定等方面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村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合适的派驻单位和驻村干部,以及灵活多样的驻村形式,如派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工作队、工作组、单位包村等,驻村的时间也可长可短。各地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成效为主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驻村任职形式。省直选派的驻村干部仍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期限为3年。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建设。第一书记是村党组织的“班长”,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按照“选优训强一个好书记,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健全落实一个好机制”的要求,建设好
村“两委”班子,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造就一批农村工作骨干,为派驻村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大力发展经济。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形成富民强村好思路。通过带动面大、见效快、进入门槛低、适合农民经营的好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格局。通过股份合作、龙头带动、科技示范等方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
(三)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变村容村貌。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探索建立帮扶困难群众长效机制。注重生态建设,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加大教育文化投入。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服务网络。
(四)维护和谐稳定。通过察民情、听民意,排查不稳定因素,认真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祥和稳定、安居乐业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社会环境。
(五)建好新型社区。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尽力而为的原则,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依托产业集聚
区和专业园区,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加强技能培训,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教育、社区医疗、社区治安、社区保障,发展社区服务,培育文明、诚信、互助、和谐的社区文化。
四、管理激励
(一)人员管理。(1)驻村任职干部实行各级组织部门(帮扶办、选派办)和选派单位双重管理,以组织部门(帮扶办、选派办)管理为主。省派驻村任职干部的选派、培训、督查、考核、表彰等,由省委组织部和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办公室负责。驻村任职干部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日常管理由所在县(市、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负责。各级组织部门(帮扶办、选派办)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驻村任职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驻村期间,与原工作岗位脱离,由选派单位发放工资,享受选派单位的各项奖金、福利等待遇,保留编制和职级,不影响正常的职务晋升、调资和职称评定。(3)驻村任职期间,由选派单位发放一定的生活安置费,每月给予固定生活补助,报销往返路费,并负责解决办公经费。省派驻村任职干部,每人每年安排5000元办公经费和每月900元生活补助。各省辖市、县(市、区)驻村任职干部的办公经费和生活补助,参照省里的标准确定。
(二)考核奖惩。各级组织部门(帮扶办、选派办)要制
定驻村任职干部管理考评办法,量化考核指标。根据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认真做好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建立健全驻村任职干部工作档案,全面反映驻村任职期间工作情况。对工作实绩突出、表现特别优秀、群众反映良好的驻村任职干部,要进行通报表扬并向派出单位推荐;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意见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要通报批评并向派出单位反映,限期整改或调整。任职期满时,对在驻村任职期间两年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要作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三年考核评为优秀等次、表现突出的,应当提拔重用,特别突出的可破格提拔。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驻村任职工作,及时研究分析驻村任职工作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根据形势变化及工作需要,将原“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河南省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这项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各省辖市、县(市、区)也要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发挥选派单位作用。选派单位要按照“党员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明确一名领导
班子成员作为联络员,帮助解决驻村任职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做好工作。要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对驻村任职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要把所驻村作为本单位机关干部“接地气”、转作风的窗口和平台,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经常到村里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经常了解检查驻村任职干部到岗和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与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办公室沟通联系,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各级发展改革、教育、国土、财政、水利、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和事业经费,要向派驻村重点倾斜。要建立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对派驻村帮扶的各项机制,拓宽资金渠道。
考核机制实施意见 篇5
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把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河南发展新跨越、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现就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下简称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举措。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存在着日常管理不够严格、监督不够及时、组织处理不够有力等薄弱环节。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干部。
(三)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迫切需要。干部考核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干部考核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但应当看到,目前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 1
常性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考核结果运用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有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规律,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二、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着眼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健全考核制度,着力选拔自觉坚持和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五)基本原则。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必须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立足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突出考核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党性修养和勤政廉政。
——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贯彻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考核评价干部,充分体现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讲求实效,力戒繁琐,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
(六)工作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以综合考核评价为载体,以考核结果运用为导向,通过认真贯彻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地方考核实施办法》、《部门考核实施办法》、《考核实施办法》),着力把平时考核、考核与换届考察、任职考察结合起来,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结合起来,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行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促进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点任务
(七)完善考核内容。在已有考核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突出考核发展的实绩,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考核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热和谐相处情况,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注重考核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实绩;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抓紧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突出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坚持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工作思路、工作基础、精力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过程性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考核分析。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突出考核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执行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坚持党性原则、带头廉洁自律等情况。
——加强考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突出对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实践中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效的考核,激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突出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干部任用、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发展。
(八)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加强平时考核。通过个别谈话、专项调查、巡视组巡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日常情况的考核。特别是在发生重大灾害、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组织实施中以及涉及个人利益时,要及时跟踪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态度、负责精神、处理能力、自我要求等现实表现。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系统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加强平时积累和综合分析,完善考核的基础性资料。
——健全考核。围绕考核完成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严格管理,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能力和水平。实行主要领导评价、领导班子成员评价和干部群众考核评价相结合,明确考核要求,规范考核办法,增强考核效果。结合考核,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在召开考核测评会议时,党委(党组)在述职报告中要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同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注重分类分项对考核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对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完善换届(任期)考察。围绕领导班子届期目标或任期目标,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情况的全面考察。在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
析、综合评价。加强实地调查和延伸考察,客观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工作实绩。针对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民意调查,注重提高调查对象的关联度、知情度。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要求,把定量分析作为重要手段运用到各个考察环节中,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形成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意见。
——改进任职考察。围绕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个别提拔考察对象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考察。坚持根据民主推荐结果,结合平时考核、考核掌握了解的情况,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把群众意愿和组织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改进考察方法,实行差额考察和考察公示,扩大考察范围,认真听取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的意见,加强综合分析,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九)扩大考核民主。加强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丰富民主形式,改进民主方法,提高民主质量。以扩大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采用民主公开的方式确定考核项目的目标值与权重,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完善考察对象推荐提名程序,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以票取人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推荐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推广运用二次会议投票推荐方法,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全委会在推荐提名、党委(党组)在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时的作用。坚持把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本单位评价、基层群众以及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评价干部。探索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深入了解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实际成效的直接感受和现实要求,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反馈。对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以及完成约束性指标方面发生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要进行工作调整;对因工作失误、失职造
成损失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必要时进行组织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处理。考核结果要及时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反馈。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强化组织协调,整合考核力量和信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重视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贯彻实施好《地方考核实施办法》、《部门考核实施办法》和《考核实施办法》。要根据不同考核对象、考核任务,合理使用考核方法,使考核工作更加切合实际、简便高效。
(十二)严格管理监督。健全完善考核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证考核工作公平公正。严肃考核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考核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加强考核人员队伍建设,选配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的人员组成考核组,特别是挑选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担任组长。注重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考核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干部考核工作质量和成效的评估,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公信度,保证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
实施意见 篇6
关于2011小学(幼儿)高级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
通
知
沁河镇各小学(幼儿园):
根据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治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1中学一级教师、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长人社发【2011】225号)精神和沁人社发【2011】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小学(幼儿园)实际,现就2011我镇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沁河中心校、全镇各小学(幼儿园)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在本次评审范围。
二、评审条件
申报参评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任职资格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学历、资历要求
1、大学本科毕业后,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4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后,取得小学(幼儿)一级教师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取得小学(幼儿)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8年以上。
4、任期内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后取学历)且与所任教学科专业一致,任小学(幼儿)一级教师的任期需顺延2年。
5、凡属转聘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转聘后任期需满一年。上述学历、资历要求,需提供毕业证(学位证)、现任职务评审表、任职资格证和聘书。
(二)、其它要求
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勤学乐教,廉洁奉献。提供本单位党组织师德考核合格证明材料。
2、具有与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教师资格,提供教师资格证书。3、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须二级甲等以上。
4、任现职期间参加教育部门继续教育培训,修满规定学分,提供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证书。提供人社部门2008年以来公需科目培训合格有效证书。校级干部按规定参加岗前培训和提高培训,提供校长培训证书。
5、提供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及以上模块)合格证,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教师暂免。
6、提供两张一寸红底彩色照片。
7、正常晋升者,任现职以来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破格晋升者,任期内考核须有两个以上优秀。提供任现职以来的考核表。
8、县城学校教师须具有一年以上的农村支教经历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支教经历需提供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备案登记表、受援学校及所在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教教师的考核评价意见。农村学校任教经历需提供原始证明材料。
三、教育教学业务要求
(一)正常晋升
为加大对教育教学过程性内容评价比重,强化以教师工作业绩为主的评价体系,符合正常晋升的教师须提供如下材料。
1、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和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学生社团的辅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方法指导以及配合家庭教育方面有思想、有实践、有成效,工作尽心尽责、成绩突出,所带班级、教研组、社团及本人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提供表彰奖励的证件及相关资料。
2、具有所教学科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学校提供参评教师近3年的课程安排
表。
3、教育教学工作述职报告。要求教师提供任现职以来的教育教学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出勤情况,业务完成情况,所带班级学生教学成绩的分析说明,本人对提高教学质量所做工作的追述,对本人教学业务能力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和评价,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等。
4、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成绩优秀,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提供学校对其教学水平的评价材料。
5、提供上学年的规范教案。因课程计划、学校性质和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偏少的,学校要出具相关原因的证明。
6、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对教育和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或产生积极影响。提供一篇任期内撰写的能体现本人学术水平的材料,可以是论文、论著、译著、经验总结、教材或教参、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等,其中论文或总结、报告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论著或教材、教参字数不少于2万字。
7、提供一篇所教学科的教学案例,案例须经市中评委审定达到合格以上(C等)。
(二)破格晋升
对师德高尚、深受学生家长拥戴或教学业务精湛、成绩特别优秀的教师可破格晋升小学(幼儿)高级教师职务。破格是指破学历或任职年限要求,不允许同时破学历、破任职年限。40周岁以下人员不得破学历,破任职年限提前不得超过2年。破格指标每县(市、区)不得超过2人,同一单位不得超过1人。
小学(幼儿)高级教师破格晋升除符合正常晋升的其它条件外,还须具备一下三条中的两条:
1、在学科教学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形成较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任期内获县级及以上教学能手称号,同时获得县级及以上名师、模范教师、师德标兵、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需提供获奖文件并证书。
2、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任期内在正式出版的报纸、刊物(带有CN标志)上发表有专业对口的论文2篇,每篇在1500字以上,本人是唯一作者。需提供发表论文的报刊原件。
3、连续在山区复式小学任教10年以上,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需提供原始证明材料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清况说明。
破格晋升人员要求任期内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考核优秀,讲课、答辩双优,教学案例评价为A等。
(三)非一线教师晋升
从事教育管理(指学校校长、副校长等校领导干部)工作的非一
线教师,参加小学(幼儿)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在具备相应教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须符合下列要求:
校级领导干部申报评审小学(幼儿)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提供下列材料:
学校主管部门提供写实性评价和推荐意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的评价意见;近一学年标有工作日期的50节课听课笔记;任现职以来每年对本校教师所作的业务专题讲座6次以上的讲稿;分管工作的业绩(附证件和相关材料);3000字以上的述职报告;教育教学案例3篇(经市中评审定均在B等以上)。
提倡校级领导代课,校级领导代课的可按教师条件参加评审,教学工作量可按教师二分之一计算。
四、评审时间及工作步骤
(一)工作步骤
2011的中级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于10下旬开始,11月底结束。按照市人社发(2011)225号文件精神,评审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申报名额。各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缺岗职数先提出本次推荐数额,连同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后,组织教师进行申报。
2、各单位在考核申报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基础上提出推荐人选,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后确定参评人员,并在校内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参评人员准备评审材料。
3、各单位要认真审核参评教师提供的资料,校长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第一责任,经参基审核签字后报中心校审核。县教育局与人社局对申报教师的业绩和资料进行初审并确定参评人员。
4、县教育局在“中小学职称申报系统”中录入各单位推荐的参评人员信息并将数据报市教育局。
5、市教育局对参评人员进行汇总,并组织安排讲课答辩及非一线教师的考试。
6、县教育局向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提交讲课、考试合格教师的档案材料。
7、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组织市中评委会进行评审。
8、市教育局向各县(市、区)通报评审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后,报送市人社局审核批准。
9、市人社局对评审通过的中学一级教师、小学(幼儿)高级教师资格复核后行文,市教育局人社局完善有关手续。
10、市教育局向各县(市、区)退还评审材料。
(二)时间安排 1、2011年10月25日—27日,各单位传达贯彻初审文件和相关政策。2、10月28日—31日,各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并进行公示。3、11月1日—2日,各单位将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等额上报县
教育局(填写推荐花名表)。4、11月3日—10日,以单位统一向教育局上报参评教师的档案材料。5、11月11日—13日,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对各单位参评教师进行公示。
五、有关工作责任
1、中心校长是推荐参评教师和客观评价教师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各类材料、证件、考核、写实性评价意见的真实性负责。如出现假材料,要追究校长的责任。
2、客观公正地评价同行同事,是广大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对推荐、评审工作有知情、监督、举报权。举报电话:7832164、(县教育局)7832356(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对举报者的单位、姓名保密。
3、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评审:
(1)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和承担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校外组织补课,举办补习班;
(2)工作严重失职或在教育教学中有重大事故,或者屡出一般事故而无悔改表现;
(3)伪造学历、资历、荣誉等证件,夸大工作业绩,剽窃他人成果;
(4)任职期间无故旷课半月以上或因故请假连续半年以上;
(5)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编写、推销商品性教学、教辅资料、学具,组织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考试竞赛;
(6)强迫在校学生假期、假日参加各种有偿补课或培训,不平等对待学生,以各种借口和手段驱使学生辍学、转学、退班、留级。
(7)以不正当手段拉拢、贿赂或诬陷、中伤评委与评审工作人员。
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对各单位推荐的参评教师名单将通过有效途径公示后,方可予以上报。发现评审材料失实,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评审过程中的任何舞弊行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
实施性意见 篇7
一些延续的基本内容
这些基本内容基本上与2013年无异,却也是用户所关心,应当了解,以确保您在选机购机时有所依据和准备。
2014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种类范围不变,仍为12大类48小类175个品目。各省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在农业部确定的175个品目中,缩小范围,选择部分农业生产急需、农民需求量大的品目,作为本省域内中央财政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对于价格较低的机具可以不列入补贴范围。考虑到各地特色农业发展需要,2014年继续允许各省在上述175个品目外,可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其他品目的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鉴于一些省内各县补贴需求不同,2014年不再强调省域内补贴种类范围保持一致,明确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可结合本省实际,分区域确定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也就是说,省内各县都可能在补贴范围种类内有所区别,但以省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不得随意缩小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用户购机时还应确认仔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指导意见》中在不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的产品类别中删除了“农用航空器”,部分省份应该会对其进行中央补贴,对于想购买该产品的用户来说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多关注本省出台的补贴政策。
补贴额方面:一般机具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5万元;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0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可提高到25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30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提高到40万元。单机补贴限额并没有变化。
2014年继续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宁波、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对已经报废老旧农机并取得拆解回收证明的补贴对象,可优先补贴。据统计,2013年这11个省(区、市、垦区)全年共报废老旧农机超过1.5万台。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对象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机购机,允许跨县选择经销商购机。
与2013年的区别之处
(1)财政部已于2013年9月27日提前下达2014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0亿元;而2013年同期是200亿元。提前下达金额的减少并不意味着2014年总补贴额降低,相反,据专家预计,2014年总补贴额将比2013年的217.5亿元略有增长。这种情况表明,2014年将有更多的资金来补贴下半年的农机产品。
(2)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资质条件,自主确定补贴产品经销商,但已列入黑名单的经销企业和个人不允许经营补贴产品。根据“谁确定、谁负责”的原则,农机生产企业应督促补贴经销商守法诚信经营、严格规范操作、强化售后服务,并对违法违规补贴经销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农机生产企业确定经销商后,不再报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备案,省、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只负责汇总公布并监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补贴经销商。这样一来,流通环节将更加市场化,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户的可选择性也扩大很多。
(3) 2014年选择1个省进行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即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除被明确取消补贴资格的农机产品外,符合条件的购机者选择购置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目录外的产品,也可申请补贴。具体方案报经农业部、财政部同意后实施。此举鼓励了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和用户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促进农机化科技创新,虽然试点省份还并未确定,但相信如果实施顺利,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4)提倡有条件的省份选择部分粮食生产耕种收及烘干等关键环节急需的机具品目敞开补贴,满足省域内所有申购者的需求。传说中“普惠制”,在2014年终于开始初露眉目。补贴的作用将被弱化,更加趋近于市场化。事实上在有些“补贴用不完的省份”,早已实施,当然还要走一些“过场”。而这样在《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应该还是首次。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重点在于对补贴过程的监管,而对于购机者来说,则会有很多的益处。但还是会有用户担心,敞开补后,万一补贴额不够怎么办,在《指导意见》中已有铭文规定:因补贴资金规模所限当年未能享受到补贴的申购者,可在下一年度优先补贴。免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5)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手续。为简化程序,减少农民往返奔波,2014年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明确,补贴对象先申请补贴再购机还是先购机再申请补贴,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并要切实加快补贴资金兑付和结算,补贴启动实施后农机化主管部门至少要按月提交相关资料,财政部门至少按月组织兑付和结算工作,确保兑付和结算进度高于时序进度。
(6)倡导各地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兑付方式。《指导意见》中规定了已经实施的省份继续巩固完善,已经在部分市县开展该试点的省份,2014年要在全省范围内试行。确实不具备试点条件的,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农业部、财政部审核。由此可见,“全价购机”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应该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变化。实施“全价购机”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出现资金筹集难的问题,《指导意见》中还首次明确了要协调当地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服务,缓解农民筹资压力。对于购机用户,尤其是采购大型农机设备的用户来说,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能减缓自身的经济压力。现在不仅是当地金融机构,还有很多企业都推出了金融信贷服务,像迪尔等国外企业的金融信贷机构就有很成熟的运作经验。这就要求用户在购机前应主要考虑收益情况,并选择优质、高效的产品,才能顺利地偿还贷款。此外,购机者的购机款可与农机产销企业按市场规律,自主商议、自行确定,并提倡农机生产企业采取直销的方式直接配送农机产品,减少购机环节,实现供需对接。这些规定给予了购机者更多的自由空间,笔者建议购机者可以联合多位用户集中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甚至直接对接厂家,也就是所谓的“团购”,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7) 2014年将在东北地区和华北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发放作业补助,补贴对象、作业面积要进行公示。由此可见,深松作业应该在这些地区会有更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是农机服务者的商机。
(8)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审核,经与同级财政部门联合确认后,交申请购机补贴农民。补贴指标确认书和政策告知书不得明示生产企业和具体产品等信息。笔者理解,补贴指标不应该对购机方面做出限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购机品牌和产品,无疑对市场化的推动更加有利。
(9) 2014年年底前,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须按规定开通完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全程全面公开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今后补贴工作将更加透明,笔者还请用户对补贴工作多加监督,及时发现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举报,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实施性意见 篇8
一、实施内容
(一)补贴对象
全国所有饲养能繁母猪的场(户),包括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种猪场和散养户。纳入补贴范围的能繁母猪是指产过一胎仔猪、能继续繁殖仔猪的母猪,又称成年母猪或基础母猪。
(二)补贴标准
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补贴资金由国家承担。其中,东部地区由地方财政负担;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的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有条件的地方,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9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补贴发放方式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暂时不具备实行“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地方,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
二、实施程序
(一)根据农业部审核数据,中央财政先行拨付资金
今年中央财政根据农业部审核的2010年底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将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拨付省级财政部门,再由农业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2011年存栏数量统计核查的结果进行审核后,报中央财政予以结算。
(二)统计核查能繁母猪数量,兑付补贴资金
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牵头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的统计与核查工作,此次统计结果将作为2011年能繁母猪补贴发放的基本依据。
1.县级摸底,挂标建档。由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和乡(镇)政府组织,对此次统计时养殖场(户)的能繁母猪的实际存栏数量进行逐场逐户核查,填写县级能繁母猪统计表。县级统计核实能繁母猪数量必须做到“四见”:一见猪。由村级防疫员和乡村干部逐场逐户逐头调查,对于拒绝核查的养殖场(户)和现场核实后增加的能繁母猪,不得纳入补贴范围。二见人。现场调查的母猪数要经母猪养殖户和统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三见标。对母猪佩带耳标的畜禽标识实行一猪一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四见榜。统计结束后,尽快在行政村张榜公布养殖场(户)能繁母猪饲养数量,接受村民监督,数量不实及时更正。统计人员和养殖场(户)要对统计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确保统计真实可靠。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汇总审核无误后,会同县级财政部门上报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
2.省级汇总,审核把关。各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各县登记汇总的基础上,填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统计表,并对全省汇总数据进行审核把关。对数据明显不合理的县要进行复查核实,修正错误。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审查核实后,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将统计表联合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3.向養殖场(户)兑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各地要根据此次统计核查结果,及时向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兑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并实行村级公示,由乡(镇)政府组织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将养殖户姓名或养殖场名称、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等情况在补贴场(户)所在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1.农业部审核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向中央财政提出资金结算建议。农业部结合此前年度行业统计数据和相关部门统计结果,对全国上报的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进行审查核实,对数据明显不合理的省份进行抽查。在汇总上报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总量水平基本合理的情况下,将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汇总报财政部,并根据核实的中西部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向财政部提出资金结算建议。
2.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财政部根据农业部审核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后提出的资金结算建议,与中西部省级财政部门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三、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能繁母猪补贴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做好能繁母猪补贴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的实施成效。
(二)要组织好能繁母猪数量核查工作,落实核查责任
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牵头,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好此次能繁母猪数据统计与核查工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核查责任,充分调动基层各方面的力量,在确定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数据统计核实工作,确保能繁母猪数据真实可靠。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对县级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对于虚报、多报、重复报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停拨虚报县补贴资金,并在下年度安排资金时扣减所在省的上年虚报数补贴资金。当年所需资金由地方垫付,根据整改情况中央财政再予安排。对虚报统计数据的省、县予以通报。
(三)要加快政策执行进度
各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财政部门要将本地区能繁母猪统计表和各县统计表联合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畜牧兽医部门要及时将补贴兑现到养殖场(户)。
(四)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实施性意见】推荐阅读:
实施意见落实06-16
党建实施意见11-22
道德建设实施意见10-19
厂务公开实施意见12-01
创建节约企业实施意见10-20
《实施意见》公务员06-12
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05-25
平安家庭创建实施意见05-26
河长制实施意见05-29
“三个一流”活动实施意见》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