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通用8篇)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1
关于优化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成果,进一步优化作风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江宁委发【2017】21号)文件精神,结合上坊片区工作实际,现就我单位新一年作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毫不松懈抓好“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更加突出“优化作风建设”主抓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精神,重点整治“庸懒散”和“不作为”,把优质高效的服务贯穿于服务片区发展、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百姓的全过程,推动干部职工切实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上,把全部精力放在出实绩、求实效上,进一步营造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目标要求
1、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意识抓作风,把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要求的“试金石”,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推动作风持续好转,让群众看见变化、感动 1 满意、内心认同。
2、突出责任担当。强化“在岗需作为、履职要担当”的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精神,着力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问题,优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片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3、突出预防惩戒。加强作风常态监督检查,强化作风建设刚性约束。严肃查处顶风违纪的问题,对在明察暗访、检查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迅速纠正、予以警戒,对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屡教不改的行为予以严惩。
4、突出内生动力。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强化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把严格管理干部职工与真心关心干部职工结合起来,让“主动为、勇作为、善作为”的干部职工有动力、有奖励、有平台。
三、主要任务
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部署,紧扣建设“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目标任务,推进作风建设“五优化五提升”,努力打造“有担当、重实干、善创新、扬正气”的服务型部门和干部队伍,为打造南京主城南部中心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一)优化办事效能,提升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
1、力推“马上就办”作风。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精神,增强“办就办好”意识,坚持把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精神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导向和衡量标尺,快速高效推进工作落实。罗列“马上就办” 清单,按照重点任务编排,第一时间启动“办”的程序,根据工作计划,认真谋划工作思路,一着不让抓任务落实,确保片区合作开发、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均有力有序推进。
2、落实“马上就办”行动。为了避免“马上就办”流于形式走过场,必须强化马上就办的行动。做到“两抓”。一抓带头落实。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发挥标杆作用,带头强化重点事项、重要文件、重大项目的部署,做到事不过夜、桌不压件。二抓立即办、高效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要把“马上就办”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实际,把“马上就办”提升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全力提高办事效率。
(二)优化帮扶机制,提升服务意识和帮促实效
3、广泛开展“大走访”活动。按照区委、区政府“走千企入万户、助发展促富民”大走访活动要求,深入调查研究,记好民情笔记,办好民生实事。常态化开展“四走访四化解”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对接薄弱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落实帮扶措施,合力攻坚克难。及时把成功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制度保证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4、拓宽服务群众思路。牢固树立亲民意识,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群众反映渠道。认真做好信访、“12345”工单处理工作,切实解决事关片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基层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三)优化督查机制,提升担当作为和长效管理
5、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作风建设刚性约束,广泛开展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促进干部职工遵章守纪、高效履职、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作风建设各项规定,紧盯“四风”新形势新动向,驰而不息严纠“四风”,开展“防隐身、防变异、防反弹”专项行动,对顶风违纪、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一起,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党员干部,视情启动诫勉谈、调离岗位、停职待岗等问责程序。
6、强化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情况通报、问题分析、责任追究和结果反馈机制,严格按照《上坊建设关于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落实问责机制的意见》,落实考核奖惩机制。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大力整治“不担当作为、不执行落实、不协调配合”等问题,重大决策部署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每半年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年底考评重要依据,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对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对造成工作被动、影响片区发展的严肃问责。
(四)优化考评机制,提升争创意识和激励效果
7、完善作风建设综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公司作风考评、日常监督评价与作风建设工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加大对科室工作满意度考评、群众来信来访满意度测评、“12345”工单考评等日常考评力度,开展常态化作风建设监督,对日常监督 中发现的不良作风行为进行通报追责,限期整改。
8、强化作风建设考评成果运用。把公司作风建设成效与综合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抓作风建设的压力和动力。表扬先进典型,加大对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干部的宣传、表彰力度,对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硬的优先提拔重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创业热情,引导带动干部职工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中奋力创先争优,进一步强化正激励、传递正效应、凝聚正能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改进作风、提升执行力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优化教育引导,提升公司文化和队伍活力
9、加强干部作风经常性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弘扬敢于负责、真抓实干的风气,努力在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助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廉政教育,通报剖析典型案例,用好用活反面教材,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强化宗旨意识、提升道德素养和转变工作作风。
10、加强公司文化建设。以公司内刊、多媒体、宣传栏、微信群等为载体,大力加强公司文化、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发挥工会、团支部等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激发队伍活力,丰富业余生活,引导干部职工成为情趣高雅、言行高 洁、人格高尚的新时代上坊人。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公司深化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作风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督查办牵头做好工作协调与监督考评,查摆突出问题,加强协调,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2、形成工作合力。深刻理解作风建设在上坊片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形成作风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要把思想教育、纪律约束、监督查处融为一体,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惩戒并重、立规与执纪并举、自律与他律结合,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
3、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本单位与工作人员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结合自查结果和本单位实际,紧扣片区发展的难点以及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明确优化作风工作的具体措施,从严从实抓好落实,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4、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针对作风建设存在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堵漏洞。围绕管人、管权、管钱、管作风,一项项建制度、定规矩,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权力制约,努力形成行为有规范、用权有流程、工作有纪律的制度体系;充分运用公司内刊、展板、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改进作风的良好氛围,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果,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2
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指示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原则, 按照我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性质、办学功能和办学实际, 本着“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 切实发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 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类型、本专科教育的不同层次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 进行总体规划、多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 努力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 兼办专科教育, 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其类型主要为:一是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等第一线需要, 专业特点突出, 技术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知识宽厚, 专业素养较高, 具有较强科研发展潜力的基础型人才;三是培养学科交叉, 知识综合, 适应面较广, 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对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本、专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上的区别, 我院人才培养的层次主要有两个: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创新潜力的专业人才;专科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熟练掌握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
从以上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和我院的办学实际, 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指示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原则, 对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 并设计相应的培养规格及培养途径。
三、各类型、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的统一体。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思想与观念, 是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现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确立如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 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
1、应用型人才:应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受到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的专门训练, 具有实际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管理等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需要。
2、基础型人才:应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 知识面广博, 专业知识深厚;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 具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具有从事专门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的基本素质。
3、复合型人才:应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多方面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具有能够根据岗位工作的不同要求调整自我的能力。
(二) 本、专科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
1、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本科教育要注重通过通识教育的方式, 为学生搭建具有不同科类知识基础的可塑性知识平台, 强调遵循“厚基础, 宽口径、高素质”的原则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多方面的适应性;在专业培养上, 要强调通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深入的专业理论素养、宽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上, 要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能够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训练, 培养学生较强的科学研究、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2、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专科教育要注重通过定向教育的方式, 为学生搭建专业方向明确和应用特点突出的知识结构, 强调遵循“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原则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特色性、急需性和实际的应用性;在知识构建上以“够用”和“实用”为限,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严格的技术规范为基础, 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
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工作要求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各专业要根据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与培养规格, 认真研究自身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定好相应的培养方案, 并根据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做好新一轮的课程建设规划, 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结构, 搭建学科平台, 实施培养方案;要加强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建设, 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 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 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各专业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 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探索实践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使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 拓展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渠道, 逐步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要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方法, 突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创造条件增设开放性实验和模拟科研等实验, 使实验课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科研作风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科学研究、第二课堂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3、制定新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能否落实的关键。各专业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改善教师能力结构为重点,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加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研究性教学, 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制订对导师的选聘、职责、管理、考核等有关条例, 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和个性化的服务。
4、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
教学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目标的必要条件。为保障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计划的顺利实施, 教务处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规范化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与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 使教学管理从以往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转变为研究型、精细型的管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知识结构, 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技术与手段, 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管理要求,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总体要求, 做好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
总之,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是我院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关系到我院在未来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能否进一步开拓、创新、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落实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任务, 各教学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精神, 进一步明确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认真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切实制定好具体的培养方案及落实培养方案的实施措施, 同时根据本实施意见做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
摘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实施方案, 为使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的强调拓宽专业基础学科的范围和基础教学的内涵, 同时体现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本文从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思路、规格及工作要求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进一步强调培养方案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优化
参考文献
[1]林琨智、庄志军:《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7 (6) , 26-28。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3
2015年 8月 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上海市将从应用、装备和平台建设等层面全力发展智能制造,到 2020年,上海市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把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 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按照实施意见,在发展重点上,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和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和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网络方面,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形成以“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传输网络。在数据方面,要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等工业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研发,建立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与用户数据对接的“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销售和服务模式。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4
为认真贯彻县委扩大会议和全县“爱保定、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总结部署会议精神,落实我县主要领导提出的“高效、快捷、公开、廉洁”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区域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在各地基础设施差距迅速缩小、政策优惠效应日益递减的新形势下,良好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决定生产要素流向的主要因素。只有依靠一流的服务,营造一流的环境,才可能聚集更多的资金、人才、项目和技术,不断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创新服务企业模式、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先后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特别是全市“爱保定、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更是将转变作风、推动落实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必须看到,我县发展环境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与县委、县政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一些部门和行业体制、机制运行不畅、1
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审批环节多、办事程序繁琐;作风不扎实、执行力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服务组织和机构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因开发建设带来的局部利益冲突仍时有表现,处置不当极易导致激化。对此,我县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围绕“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总体要求,努力创建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的建设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加快推进我县开发建设、打造河北省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坚实保障。
二、突出重点,务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环境意识。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创造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命力”的观念,强化分层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部门利益的条条框框,从我县的发展大局出发,直面企业换位思考。认真落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渤海我县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结合“爱保定、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和“我为我县发展做贡献”主题活动,集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在我县上下形成着眼全国找定位、立足全省看战略、服务沧州大发展、建设我县创佳绩的工作主旋律。
(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从财政金融支持、促进人才交流、支持企业投入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台、完善调整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长效性和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文件,并通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向全社会公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树立“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环境品牌。
二是建立行政审批快捷通道。在消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流程的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对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优惠政策进行统一协调。建立服务项目、企业的协调机制和联络人制度,建议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实现项目入区领办、代办制,推行项目立项、注册、环评、安评、规划建设审批等全程委托代理服务制。推进“一站式”办公,适时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三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对重点项目和投资规模大、预期创税大户以及产业链长、安排就业多的企业,确定一名区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加强对接沟通,定期与企业召开座谈会,及时有效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搜集、提供信息,指导其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深化源头治理,优化建设环境。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对土地、房地产、环境评价、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审计、安全生产评价、税务代理、会计、3
法律服务等与我县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中介机构的监管,鼓励有资质、信誉高、实力强的外地中介机构来我县执业,形成有序竞争,服务我县发展。
二是加强对涉企收费和检查的监管。推行“重服务轻收费、重教育少处罚”,实行涉企检查登记备案、联合执法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避免交叉、重复检查,以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创新招投标管理方式,强化对政府采购、建设领域和土地出让的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及《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全公开实施意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是营造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继续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城乡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强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采取市场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道路、供电、供气、供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同时,积极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推进购物场所、文化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深化专项整治,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信访矛盾排查。按照中央“五个坚决不发生”和省联席会议“六个到位”的要求,认真扎实开展社会矛盾隐患摸排,细化工作责任,实化工作措施,确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把隐患消除在苗头。
二是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开展重点工程和企业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扰乱破坏企业正常经营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坚持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民警派驻制、一企一警制。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和社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扰乱群众生活秩序的行为,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责任体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作为县委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以务实促发展,以实绩论优劣。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对优化环境的舆论宣传和跟踪报道,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抨击歪风邪气,营造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我县上下进一步形成凝心聚力谋跨越、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构建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社会四级监督网络。在网站、电视台、报纸公开监督投诉渠道,延续“效能服务联系”制度,保证投诉得到及时落实,打造政府与企业快速沟通的平台。建立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监测点,掌握企业在办事、生产经营、建设方面的环境情况。重点对机关作风、建设环境、重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落实情 5
况进行专项效能监察。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5
为深入推进2008年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2008年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年”活动,以查纠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根本,以坚持服务企业为核心,以加强动态督查为保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信誉最好、创业最佳、回报最快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任务
1.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实施以行政提速、服务提质为主要内容的“两提”工程,努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放开搞活,力戒收缩限制,简化审批事项和程序。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精简的程序一律精简,继续简化审批流程。对现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审定,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设定要求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做到“一门受理,并联办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二是重视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平台建设。总结经验,整合功能,解决好审批事项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体外循环、双轨运行的问题,努力争创政府工作提速工程的表率。三是继续大力推行各项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领导带班制、一次告知制、承诺服务制、委托审批制、备案审核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开办一站式服务、办事绿色通道、信息快车、网上政务等,开展街头问政、重点联系和结对帮扶、警企共建和银企协作、深入基层和现场办公等活动,积极围绕企业和群众的需要,实现行政提速、服务提质。
重点查纠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不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事项,不按承诺时限、要求办理,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
2.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规范收费、罚款、检查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收费必须报价格主管部门批准,持证收费,开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得以任何理由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不得向企业拉赞助和摊派。要按照烟台市政府《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经市法制办审核后,全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检查审核登记制度,全市性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必须将检查的法律法规依据等提前报市法制办审核备案,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实施检查。依法进行的检查要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的行政事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全部公开;不能公开的,必须作出说明。在具有审批权、执法权、收费权的管理部门推行“八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权限范围的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申报要求、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事结果、办事责任等,为群众了解政策、办事提供便利。
重点查纠执收执罚自由裁量权过大,不按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恶意执法,违规执法,执法不公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乱办班;对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重视,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违反政务公开规定、不履行公开告知义务等问题。
3.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保护企业发展和鼓励群众创业的政策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更好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政策规定和具体措施。
重点查纠对上级和市委、市政府政策规定执行不力,消极应付,落实不到位;政策不优,措施不力等问题。
4.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以创建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为总抓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重点打击危害企业生产经营、欺行霸市、寻衅滋事、破坏园区和项目建设,以及敲诈勒索、恐吓、恶意伤害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涉及企业的刑事案件、行政诉讼、合同纠纷,要坚持快审快结快执行。加强市、乡、村社会矛盾调查处理网络建设,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重点查纠依法打击损害发展环境力度不大,涉企案件审判时间过长、处理不公,执行难;化解信访矛盾不及时、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体访、越级访等问题。
5.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诚信招远”建设。落实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健全社会团体法人治理机制,实现自主发展、自主运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充分发挥金融主渠道作用,提高贷款申办效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非公有资本开放;凡是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重点查纠不按法律法规规定办事,不讲诚信,失信企业;融资难、效率低、服务差等问题。6.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搭建适合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的人才平台,加大创新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尽快形成人才优势群体,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重点查纠人才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支柱产业人才不足,服务业人才开发困难等问题。
7.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大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对不顾大局、影响和阻碍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要进行公开曝光。
重点查纠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机制。要健全领导体制。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同作风建设八落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科室具体抓,各方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效果。要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考评激励措施。采取广泛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定期对市直部门的执法执纪、政务公开、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情况,作综合测评,综合测评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每季度对各部门各单位投诉件的办理和影响经济环境案件以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到位情况进行考核计分。对部门和单位出现严重损害经济发展行为的、对企业和群众投诉大幅度上升的、对上级或优化办交办案件不及时处理回复的,予以黄牌警告。继续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十佳单位”创建活动,对涌现出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2、认真受理投诉,严肃查办破坏发展环境案件。一是健全投诉网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受理、公开受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纵向贯通、配合联动、分级负责、高效办结”的行政行为投诉受理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热线电话、举报箱的作用,认真接受企业和群众的各类举报和投诉的问题,真正做到让投诉渠道畅通、热线电话管用、群众投诉有门。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公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投诉地址、电话号码,拓宽投诉领域,畅通投诉渠道。鼓励企业和群众对危害发展环境行为主动进行举报。二是处臵问题要快捷。对企业和群众的投诉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臵、快速查结,确保受理投诉办结率100%,交办案件回复率100%,企业投诉反馈率100%。三是严查严办典型案件。对影响发展环境的投诉举报,在接到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终结并向投诉人反馈,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重点查处以下行为:(1)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事项,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的;(2)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推诿,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损失的;(3)违反政务公开规定、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损害企业知情权的;(4)假公济私,故意纵容或者庇护不正当竞争的;(5)利用管理和审批权限“吃、拿、卡、要、报”的;(6)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办班的;(7)执行公务不文明,工作作风生硬,态度蛮横粗暴、故意刁难的;(8)对企业的正当要求和合理意见臵之不理的;(9)不履行公开承诺的;等等。对违反上述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职权,干扰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下属人员出现问题或有案不查、查处不严、甚至袒护纵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的相关人员,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责任。并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优化环境工作的监督检查。一要明确监督重点。把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服务情况、执行优化发展环境政策规定情况等作为重点监管内容,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抓好对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等重点部门的监管工作,实行重点突破,以点促面;加大专项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查纠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认真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等问题,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二要强化监管手段。切实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管,通过调查走访、明察暗访、专项监督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深入企业、窗口服务单位及时发现影响企业发展问题。建立起优化办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对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通过《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反馈有关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整改结果及时向企业反馈。对整改不认真、问题不解决、企业不满意的,提出批评,责令其重新整改。对企业反映强烈和涉及全局的问题,跟踪督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注重发挥好优化发展环境特邀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权力,强化工作调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要拓宽监督渠道。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继续办好在电台、电视台开设的优化发展环境专栏节目,坚持以现场为基础,以企业项目和基层群众为纽带,以执行政策、优质服务、公正执法、处理投诉等为重点内容,采取访谈、专论、评议和通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开展舆论监督。定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以及基层群众代表等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部门的行风政风评议活动,评议结果向全市进行公开。对评议结果不过关,存在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公开曝光,并责令限期整改。
道德建设实施意见 篇6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建设,深入推动 “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体审计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传播身边道德故事,推动高尚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为我县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二、组织领导
成立道德建设即“道德讲堂”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领导小组负责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道德建设和“道德讲堂”组织工作,办公室负责“道德讲堂”建设具体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宣讲内容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宣传内容,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精神,重点普及“自强、厚德、崇俭、尚义、守信、明礼、报国、尽孝”等道德规范。
(二)主要形式
“道德讲堂”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机关干部职工以倡导勤政廉洁、忠诚负责、知礼守礼等为主要内容,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改进作风、提升效率、搞好服务,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率;一线工作人员以倡导诚信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提升综合素质、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主要流程
唱一首歌。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第一步骤,组织全体人员同唱一首道德歌曲,目前曲目暂定《好人就在身边》,之后再推出新歌。
看一个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个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
开一场讲座。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主旨讲座。读一段经典。组织全体人员诵读一段中华经典语录、时代理论格言。
讲一个故事。宣讲员讲一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
做一番评议。参与者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学一个礼仪。全体人员共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礼仪,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和礼仪规范。
送一份吉祥。向群众赠“道德讲堂”小礼物,如道德宣传图书、扇子、书签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讲队伍建设。以“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为标准,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宣讲时要挂牌上岗。
(二)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行”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设计多样化宣讲形式,使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7
《实施意见》指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创新、政策引导、改革驱动,迫切需要健全水利决策支撑体系,以科学咨询支撑水利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水利科学发展。要站在完善现代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大力加强水利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水利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水利大局,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推进水利政策及战略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及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到2020 年,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宜的现代水利智库体系,着力打造水利行业国家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水利智库制度保障和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水利智库决策咨询、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
《实施意见》对构建现代水利智库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强调要建立水利决策意见征集制度;完善水利决策评估制度;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改进并创新研究机制;创新成果评价与应用转换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 篇8
《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加快构建周边自由贸易区。力争与所有毗邻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结合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
加快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提高货物贸易开放水平。坚持进出口并重,通过自由贸易区改善与自由贸易伙伴双向市场准入,稳步扩大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坚持与自由贸易伙伴共同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开放货物贸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对外文化贸易方式,推出更多体现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与自由贸易伙伴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谈判,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与时俱进,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放宽投资准入。大力推进投资市场开放和外资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谈判。在自由贸易区内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各项试点,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加强与自由贸易伙伴货币合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新议题谈判。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原产地管理,推进电子联网建设,加强与自由贸易伙伴原产地电子数据交换,积极探索在更大范围实施经核准出口商原产地自主声明制度。加强关检等领域合作,逐步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受理。加强与自由贸易伙伴海关的协调与合作,推进实现“经认证经营者”互认,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规制合作,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配合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自然人移动便利化,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人员出入境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适当纳入产业合作、发展合作、全球价值链等经济技术合作议题,推动我国与自由贸易伙伴的务实合作。
解读:截至目前,我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其中已实施12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国也正在推进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等多个自贸区谈判。此次《意见》是我国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以来的首个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对我国自贸区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明确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加快现有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提升已有自由贸易区的自由化水平,积极推动与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自由贸易伙伴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或超过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中长期目标是,形成包括邻近国家和地区、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辐射五大洲重要国家的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使我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实现自由化和便利化。
“2015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瑞士第一 中国列29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世界著名学术机构联合此前发布的《2015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瑞士已连续5年位居第一,英国则从4年前的第八位跃升至第二位。其后依次为:瑞典、荷兰、美国、芬兰、新加坡、爱尔兰、卢森堡和丹麦。亚洲国家中只有新加坡进入前十名。
报告显示,2015年排名前25位的都是高收入经济体,与以往相比变动不大。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约旦、肯尼亚和乌干达等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中脱颖而出。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排第29位,马来西亚排第32位,已经非常接近许多高收入国家。
在创新质量方面,一些经济体表现出众。其中美国和英国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其拥有世界级的大学;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德国和瑞士。在创新质量上得分较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有中国、巴西和印度,其中中国正在不断拉开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的距离。
解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共包含141个经济体,使用了79个指标,并以此来衡量创新能力、创新表现和创新结果。专家分析认为,欧洲国家能够在创新领域保持领先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对于新兴技术采取更具前瞻性的立法;二是使公司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新的政策调控;三是改进监管协调,使标准更容易得到支持采纳。
《福布斯》:经济最依赖中国的10个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居首
美国《福布斯》此前发表的文章列出了经济上最依赖中国的10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居前三位。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出口业务依赖中国的国家和地区将在某些关键产业内感受到利润空间遭受挤压。无论是必和必拓所在的澳大利亚,还是鸿海精工所在的中国台湾,10个国家和地区必将很快直面中国经济放缓。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甚至可能受到出口需求减少的冲击。10个对中国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为:
1.澳大利亚。铁矿石已使中国占澳全球出口比重高达34%。这一份额约占澳GDP总量的6%。
2.中国台湾。中国台湾26%的出口流向中国大陆,高达16%的经济产值依赖中国大陆。
3.韩国。中国约占韩国出口的25%,约相当于其11%的GDP。
4.智利。中国在智利出口市场中的占比高达23%,对华出口约占智利GDP的8%。
5.日本。中国也约占日本出口的19%,相当于其3%的GDP。
6.秘鲁。中国占秘鲁出口的19%,大约相当于其4%的GDP。
7.巴西。中国占巴西出口的18%,是“巴西制造”最大的海外市场,对中国出口约占巴西GDP总量的2%。
8.马来西亚。中国约占该国出口的12%,相当于其10%的GDP。
9.泰国。中国约占泰国出口的12%,相当于其7%的GDP。
10.印尼。中国约占印尼出口的10%,相当于其2%的GDP。
解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家,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减速对外贸出口较为依赖中国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稳定中国经济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商务部:努力早日达成中日韩自贸协定
中日韩自贸区第9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此前在日本箱根举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对此回应表示,中日韩自贸区协定谈判2012年11月启动,三年来已经举行了八轮。三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领域深入交换意见,谈判取得一定进展。此次在日本举行第九轮谈判是司局级磋商。
沈丹阳指出,中日韩同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合计都占世界20%以上。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挖掘提升三国贸易投资水平的潜力,促进区域价值链进一步融合。三国共同认为,一个全面、高水平的自贸协定符合三国整体利益,有利于本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前不久,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努力加速三国自贸区谈判,中方愿与日本、韩国共同努力,为谈判早日完成作出努力和贡献。
解读: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的2/3以上,2014年三国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世界经济增量的36%。而中日韩相互投资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左右,也显示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目前,中国已是韩日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国和投资来源国。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国贸易投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5年内可能实现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
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委托经济学人智库撰写的报告《微妙关头:人民币作为全球性投资货币之前景》,此前在北京发布。
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人民币突然贬值等事件,并未改变人民币的长远发展方向。根据对202位境内外金融服务公司高管的访问调查结果来看,63%的境内受访者以及78%的境外受访者认为,人民币将在约5年内不受限制地实现全面自由兑换及交易。多数受访者还认为,人民币成为全球性投资货币可能需要花费7年到10年时间。
报告认为,“许多需求动力已很明显”: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经济体和出口国;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同时,也希望以人民币做交易;外国在华投资企业也希望通过使用人民币减低交易成本。中国政府目前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和倡议提高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亚投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推动亚洲、中东及非洲贸易合作的前景都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国还努力把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储蓄货币。
解读: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应该只是时间问题。目前,经常项目中国已经放开。如果资本项目实现可自由兑换,意味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对于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央行认为已经成熟。首先,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次,国际收支稳定,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第四,银行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低,拨备率高。第五,我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体量已经很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打算通过各方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亚马逊:中国跨境消费实现井喷式增长
亚马逊中国日前发布的《2015跨境电子商务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在全球众多市场业务发展迅猛,并不断打造全球品牌;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跨境购物总额在2015年实现了井喷式增长。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亚马逊全球站点购物花费总额同比2014年增加了6倍多;仅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消费者在亚马逊海外站点的购物花费总额已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亚马逊从“海外购”和“全球开店”这两大平台的海量数据分析中发现,中国消费者的“海淘”足迹不断拓展、品类愈加多元化,跨境购物已成为新风尚。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一是跨境网购用户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的特征,近八成消费群体集中在35岁以下,充分体现了网购人群年轻化。
二是价格和品质是跨境网购用户关注焦点。从性别角度,男性用户最关心商品价格,而女性用户则最关心所买商品是否为正品。
三是跨境网购中一线城市和南方城市占主导地位:海淘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一线城市持续领跑,沿海发达地区更热衷于跨境网购,但同时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也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四是跨境网购品类日趋多元化:自去年亚马逊“海外购”上线以来,鞋靴和个护健康是最受中国跨境消费者欢迎的两大品类;另外,今年玩具与户外产品成功跻身亚马逊“海外购”最受欢迎的十大品类。其中,玩具由2014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8位,而户外产品则从2014年的第14位上升至第10位。
2012年亚马逊“全球开店”项目正式在中国发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拓展国际市场、中国卖家业绩强势增长。数据显示,相较2012年,2015年借助亚马逊中国“全球开店”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13倍。2015年中国卖家销量增速迅猛,前三季度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翻倍。在刚刚结束的2015亚马逊“黑色星期五”促销季,中国卖家在北美市场及日本市场的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5倍。
数据同时显示,中国卖家所在地由东南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辐射,东南沿海地区依然是“全球开店”的主力军,但内地中国卖家的活跃度逐步提升。2015年中国卖家分布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安徽、湖北、湖南与山东。中国卖家所售商品的品类与选品数量不断扩张,对产品品质与创新技术的重视度显著提高。与2012年相比,2015年中国卖家所售选品数量增加了87倍。海外热销的中国商品也由最初的服饰、电脑配件类不断扩充,目前很多热卖单品集中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蓝牙耳机、无人机等更具科技含量的高端优质商品。消费电子、无线设备、服饰、家居户外是目前中国卖家的畅销品类。
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平台直接将商品销售给亚马逊全球2.94亿活跃用户,其中包括不断增长并具有较高消费力的Prime 优质用户群体。与去年相比,今年全球范围内亚马逊付费用户增长比例超过50%。亚马逊全球123大运营中心帮助中国卖家将商品配送至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亚马逊物流(Fulfillment by Amazon)和Prime帮助中国卖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优惠的价格地把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到11月,使用了亚马逊物流服务的中国卖家销售额增速是所有中国卖家销售额平均增速的近2倍。
【优化作风建设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开展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10-24
蚂蚱王小学开展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10-20
富源县农机局关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05-27
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发展环境10-28
抓作风建设就是抓优化发展环境10-06
立足岗位 聚焦四风优化作风11-25
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工作汇报08-16
县转变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验材料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