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资源分享

2024-09-23

在线教学资源分享(通用6篇)

在线教学资源分享 篇1

分享在线客服话术技巧 一 避免服务不好的印象

肯定和成功的第一印象对公司带来良好的收益,而不良的第一印象所带来的危害,远比能意识到的还要严重。现在的客户有了如此之多的选择机会,又有如此之多的企业争抢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客户不但不能忍受不好的服务并因此而离开公司另寻新欢,而且会将对公司不好的印象向更多的人传播。所以,要提升服务质量,首先要避免给客户留下服务不好的印象。

弥补服务中的不足

对服务中的不足,要及时弥补,而不是找借口推脱责任。通过“服务修整”,不但可以弥补服务中发生的问题,还可以使挑剔的客户感到满意,使你和竞争者之间产生明显差别。

制定服务修整的方案

每个企业及其员工都会犯错误,客户对这点能够理解。客户关心的是你怎样改正自己的错误。对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道歉,但并不仅仅如此,还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用具体的行动来解决客户的问题。假如客户提着损坏的或者失效的空气滤清器来到汽车配件商店,应该做的则是当场退换,如果时间允许,他的车又停在你店前的停车场上,那就应该帮助他把部件装到车上去。

考虑客户的实际情况

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考虑客户的实际情况,按照客户的感受来调整服务制度,也就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价值最高的服务。

经常考察服务制度

企业制定服务制度的目的是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达到和超过他们的期望。如果因为制度问题影响了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就要及时地修改制度。

建立良好的服务制度

良好服务制度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好事好办。通过良好的服务制度,可以很好的指导客户,让他们知道你能像他们提供什么以及怎样提供。通过良好的服务制度,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老客户和新客户

即使做不到更好,也要把为老客户服务看得与为新客户服务同等重要。很多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争取新客户上,为新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却忽视了对老客户的服务,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发展新客户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客户的成本,等到老客户失去了再去争取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重视对老客户的服务可以显著地提升服务的质量。

二 在线客服系统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网络营销模式重要性的凸显,在线客服系统会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也是提示企业网站形象,加强企业与访客互动的必备工具。专业的在线客服需要优化的技术和完善的网络环境来实现,这也是以后在线客服供应商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在线客服软件有多种,分为高端技术和低端技术,如53KF在线系统,乐语的在线客服等等。随着在线客服软件的发展,在线客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线的联系方式,而更多的融入了营销分析方法和手段,将这些都融合在一起来帮助营销人员更方便快捷的进行相关的营销活动。

在线教学资源分享 篇2

整体来看发展良好, 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选择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在线教育网站——学堂在线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数据抓取发现, 该网站上提供的所有课程总量480 个, 联盟高校提供课程259 个, 即将开课有155 个, 已结课的课程有33 个, 正在开课的24 个, 可自助学习的7 个, 签字认证课程是2 个。按照课程所属科目来分, 在该网站上共分为67 个科目, 涵盖人文社科、教育心理、经营管理等学科。从现有报名人数看, 最受欢迎的课程共收到180262 位学员订阅。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 先来弄清楚MOOC (慕课) 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在此基础上, 继而分析“学堂在线”数据背后的教育资源、运营现状、知识价值这3 方面的问题。

1 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基本要素分析

1.1 MOOC的发展及特点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1因其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 已成为国内外互联网上的热点。一般认为, MOOC课程模式起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 最早课追溯到2007 年, 当时,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 Wiley教授基于wiki发起一门名为“Intro to Open Education” (INST 7150) 的网络开放课程, 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分析课程资源并参与该课程。随后, 2008 年1 月,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 Couros教授开设了一门网络开放课程, “Media and Open Education (EC&I 831) ”, 邀请全球众多专家远程参与教学, 这是MOOC的前身。“MOOC”是2008 年戴夫·科米尔 (Dave Cormier) 和布莱恩· 亚历山大 (Bryan Alexander) 对乔治·西蒙斯 (George Siemens) 和斯蒂芬·唐斯 (Stephen Downes) 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英文名“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s”首字母的缩写。这门“联通主义和连接性知识”的课程吸引了25 名在校生和2300 名免费在线参与的学生。

对MOOC课堂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视频、在线练习、答疑辅导这些表面现象, 透过多元领域内容提供, 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探讨谁来组织内容、谁来提供服务、怎样到达用户这3 个问题。国内在线教育所背靠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有传统教育背景的公司;通过优质内容, 对消费者收费;一种是有互联网背景, 本身有成熟的网站平台, 把流量作为资源换取中介或广告费。2013 年10 月, 清华大学研发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学堂在线”, 面向全球提供课程, 分为在线学习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作为高校课程的集结, 免费提供教育资源, 目前合作的伙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盟高校。

MOOC既是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发展, 也是开放教育资源所推崇的开放教育理念的新发展, 设计与传统课程有些类似。以“学堂在线”为例, 其典型特征是不提供学分, 为了相关认证, 也可以进行评估。结合该案例发现, MOOC具有如下的特征:1) 在网站平台上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 如包括课程名称、介绍、目标、主讲人、课后作业、期中/ 期末考核等, 这不同于一般视频网站上提供的教学资源;2) MOOC是一种资源和信息均开放且全部通过网络传播的教育形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3) 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 同时还兼具社交功能;4) 在MOOC上学员拥有主动权,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5) MOOC本身没有传统课堂完整的教学资料, 学员更通过主动的提问和复习, 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

1.2 MOOC的基本组成要素

Kop和Sara Ibn El Ahrache等认为, MOOC由5个主要元素组成:教师, 学习者, 主题, 学习材料和情境。2Panchenko L. F. (2013) 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对相关研究的分析, 认为MOOC对教师而言具有13 个优点:免费参与;支持在职培训;让学习者接触到知名大学的教学风格;能比较不同的方法论;从学生角度体验远程学习;体验论坛讨论;体验同伴评价;拓展关于教学方法论的视野和知识;借助MOOC增加在大学讲授课程的机会;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英语听、读、写技能的提高;建立新的专业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

根据《2013 地平线报告 ( 高等教育版) 》 (NMC Horizon Report, 2013) , 尽管在MOOC的具体实施中包含了不同的哲学取向, 但是早期和当代的MOOC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运用了大量新兴教学法和工具, 包含混合式学习、开放教育资源和众包交互 (crowd-sourced interaction) 等。这些都使得MOOC与传统E-learning (在线教育) 相比, 更倾向于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 在其中发挥教室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 不仅提高内容针对性还能调动学习体验。

2 基于市场效率理论对“学堂在线”的分析

2.1 “学堂在线”平台上的效率解析

从经济学上来看, 效率主要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中, 价格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起调节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从需求方来看, 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以较为低廉的成本来获得;二就是资源是否能最大化、最合理化的提供给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或者个人到资源利用率的最高, 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最高效运作。对于整个MOOC市场来说, 评价其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MOOC平台上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效率、制度有序效率以及在整体行为效率。MOOC市场如果只是单一的在线教学资源配置问题、不完全信息、制度的限制、有限理性等都对市场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换个角度看, 要想从市场效率角度来探讨如何发展MOOC市场, 有效的方法包括, 进行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信息的显示和传递、激励机制的设计、制度的创新、有限理性的矫正都是改进市场效率的重要方式。

从市场效率这个角度看, 主要考察“学堂在线”的卖方想尽可能多的获得课程订阅, 买方 (广大网民) 想尽可能看到更多优秀资源, 同时尽可能地去听懂课程。二者通过该网站达成交易, 从其中各取所需。从经济学市场角度来看, 效率就是用来衡量商品能否成交和成交难易程度的问题。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的媒介运营效率便是指其采用怎样的手段来促进在线课堂的“交换”。借用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当市场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时, 每个“理性的经济人”从利己的角度出发, 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下, 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 可以是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 在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时,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立足整个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来看, 虽然有众多互联网教育平台与“学堂在线”竞争, 但其所有的高校资源, 本身造成一种天然垄断, 也就决定了其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另外, 不存在盈利压力问题, 直接影响了良性的市场化运作。以“学堂在线”为例, 其本身背靠的清华大学平台决定了资源垄断的特点, 这本身就产生了市场壁垒, 直接决定了其竞争领导者的地位。

尽管相对实现了教育权利普及这一问题, 但是在“学堂在线”上没有解决在线教育平台的一般性问题, 如没办法提前评估学员的基础知识, 也就很难提前预估学习效果;从提供课程的学校看, “学堂在线”上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MIT等高校, 通过在线教育这一新形态, 提高学校的关注度, 也承担了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从网站这一媒介平台看, 搭建“学堂在线”这一入口提高用户流量, 同时沉淀的学员数据, 为更好分析学生兴趣和引进什么类型课程提供可能。

扩展到整个MOOC市场看, 根据下表内容, Peter E. Sidorko研究发现MOOC的优势是对于学生来说, 没有先修条件, 也没有规模限制, 完全是开放的, 不仅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同时还是免费易得的。从学校角度来说, 实现了大学的社会使命, 推出课程的成本低, 对于声望的提高有着正向影响, 由于学生采用的是在线学习的方法, 使得在后台沉淀大量学生学习数据, 对于下一步课程改进提供依据。当然MOOC其自身的不足, 也限制了市场效率的提高。没有正式的学分认证, 几乎没有什么师生互动, 没有强制性学习时间作为保障, 因此存在高注册率、低成功率的问题。从大学角度看, 没有先修条件, 就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受到影响。还有学术诚信、第三方平台等问题亟待解决。

2.2 “学堂在线”上的“无效率”问题

“学堂在线”的研发得益于整个MOOC的兴起, 通过对该网站的分析最终发现整个MOOC存在无效率的问题。所谓无效率, 指的是卖方和买方不容易进行商品交换。对比有效市场, 卖方和买方很容易发现彼此, 并在最小价格摩擦下实现交易。为什么说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知识市场是无效的, 虽然卖方提供教育产品明确, 但对于学员来说, 因为缺少有效准确的学前评估, 加上对于自身基础认知的偏差, 他们很难判断恰当的课程信息, 即使能够获得相关信息, 但是其适用性也很难得到。

选取“学堂在线”上480 个课程再次分类, 共分布在67 个学科中。首先, 从课程与报名人数的相关性来看, 排名前十位的课程中, 除了介绍清华这所学校视频内容的吸引力外, 管理营销类课程便有3 门分别是, 营销:人人都需要的一门课 (17591 人) 、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 (17558 人) 、决胜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商业模式 (12914 人) 。尽管这类课程受到追捧, 但无法评估营销管理类课程对于学习者是最有价值的。在这十名中当然也不乏人文色彩的课程, 但是总量偏少。

其次, 从各科目课程数量看, 排名前十名的科目有:计算机学科 (80 门) 、工程学科 (47 门) 、环境·地球学科 (27 门) 、数学学科 (25 门) 、经济·管理学科 (22门) 、生命科学学科 (22 门) 、物理学科 (18 门) 、社科·法律学科 (16 门) 、文学学科 (15 门) 、医学·健康学科 (14 门) 。

在这个排名中更直观看出, 实用型课程受到媒介平台经营者的重视, 一方面, 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学员技能有直接的效果, 对于技能课程的普及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文学学科和医学学科教育资源较少。以上的数据看出, 其市场无效率体现在, “学堂在线”本身开源特性面向是全球学员, 由于信息不对称, 无法对目标国家或地区人们的需求进行准确把握, 也就没法及时进行教学资源调配。“学堂在线”的媒介平台上没法实现市场需求的评估, 也就导致最后上线的内容无法满足最大数量知识消费者所构成的市场。所以在生产导向上没有畅通渠道掌握最优的信息, 而且最佳的知识提供需要高昂的成本, 由此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学堂在线”上的高校机构来说, 最后只能舍弃小部分市场, 而采用最大众化的知识。

从“学堂在线”的运营模式看其处于市场无效率状态, 即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通过研究分类科目在总课程量的比重发现, 20% 的科目占据所有课程的80% 的比重, 呈现出“二八定律”的特点, 这个在1897年由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发现的模式在该媒介平台上得以验证。下图3 所示, 总共67 个科目中, 前21 个科目共384 门课程占480 门课的80%。

通过上述数据发现, 以“学堂在线”为代表的MOOC市场要想保持优势, 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决定了卖方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每个课程上都沉淀了大量用户时间, 学习这门课的成本同时还意味这失去学习另一个知识的机会成本, 对于只有碎片化时间的在线学员来说, 既要付出时间同时还要付出精力, 这个精力可能包括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对某个课程的接受度。每个学员自身学识的局限造成了MOOC市场资源的稀缺性, 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导致更多消费者想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本身教学资源总是供给不足, 更是造成稀缺性资源的关键。从“学堂在线”的传播内容看, 提供的产品是教学视频, 传授的是知识, 而知识分为显性及隐性的, 很多课程没有办法承诺学员在完成学习后,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尽管有“助教”和“考试”, 但由于处于网络自主学习状态, 没有办法像学校用一些限制性措施监督学员学习, 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还好掌握, 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更多思考的课程, 没有办法能实现有效转让, 这也最终产生了无效率。

3 全球环境下的在线教育市场

3.1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模式

由“学堂在线”来看整个中国在线教育市场, 它已经突破传统教育资源照搬到网络平台的模式, 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 把基础课程、技能培训等作为传播介质, 国内高校或培训机构为传播内容的生产方, 每一个网民作为所面向的受众。除了在传播模式上, 完全呈现出双向反馈, 在整个行业中还表现为一种削弱“知识鸿沟”的传播责任感。根据i Media research数据, 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保持每年30% 以上的增速, 到2015 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 亿元。同时具备精品化、垂直化、互动化等特点的在线教育市场, 竞争以日趋激烈, 在定位精品教学水准的基础上, 根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定位自己的经营战略。

“学堂在线”按业务模式界定, 属于“教育机构类”, 其他3 种模式包括:社区与工具、垂直教育服务、教育平台。 (网易有道CEO周枫) (见表1) 在图表中我们看到, 比如“100 教育”可以归为社区与工具模式, 类似于一个“淘宝店家”, 该平台上的老师可能没有教师资格, 也没有上过讲台, 但由于拥有专业技能, 通过出让培训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收费;比如教育平台-“网易公开课”, 凭借泰勒·本·哈沙尔《幸福课》大获成功, 使千万网友意识到, 在该平台可以看到哈佛、牛津、剑桥等名校的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经营, “网易公开课”已积累庞大用户量;又比如垂直教育服务网站, 主要是在线上提供与线下类似的教育内容和服务, 以收费课程为主。

3.2 国外在线教育对比分析

在线教育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发展。从政府到学校都将在线教育提到战略高度。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MOOC这一“革新的潮流”能够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降低教育成本。[4]

以美国为例, 其本身有着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灵活、多元的教学形式, 通过推进数字资源, 用电子教材取代传统纸质资源, 把固定的面对面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2012 年, 美国的顶尖大学设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目前, 美国在线教育品牌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老师为核心要素的传统讲授课程为主, 另一类是没有老师讲授, 以动画演示加互动为主的在线教育软件。更多的还是第一大类。2012 年4 月, Coursera与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80 多所名校合作, 采取共同招生形式, 创新推出结业证书和就业服务项目, 部分教授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就业项目是向参与的雇主提供一个学生名单, 该名单显示某个特定地区、特定学科的优秀学生。如果有满足要求的学生, Coursera会先询问学生是否有意被介绍给公司, 合作高校也可以参加这个项目。

英国在2003年便出现在线学习平台School Jotte, 为英国上千学校提供在线平台和软件建设。高校在自身发展中也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为师生服务, 提高教学质量, 如英国约克大学, 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网上教学系统, 同时还有为在职人员提供执照类培训的课程。在英国, 2013年1月创立的垂直在线教育服务网站My Tutor Web, 其提供定制的在线课程, 一对一为学员提供教学服务。My Tutor Web上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对比荷兰发现, 由于其移民局规定, 通过任何形式要在荷兰定居的人, 都必须参加荷兰语考试, 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居留资格。因此针对荷兰语学习的在线网站抢占这一市场资源。移民局的网络荷兰语学习平台“Naar Nederland”, 学员需购买在线课程及材料, 便可以获得学习资格。相较于其他国家, 荷兰的在线教育语言类平台最多。

4 结论

以“学堂在线”为代表的MOOC在线教育, 作为一个媒介平台其传播目标是便于受众获得知识。从媒介市场的竞争看, 内容选择、拍摄制作到技术维护等, 都耗费了高昂的成本。以哈佛大学的《公平与正义》为例, 授课地点是在哈佛著名的桑德斯剧场, 有1166 个座位。分为上下两层环形排列。公开课视频由哈佛大学与WGB公司联合制作。不仅在拍摄环境上斟酌再三, 在视频拍摄中更是应用广播级高清摄像。多支的专业话筒现场收音, 不仅保障老师讲课的录制, 还能很好的还原现场感。据现有资料看,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每年的资金预算大约为700 ~ 1000 万美元。学校自身承担一半, 基金会与个人的社会捐赠承担另一半, 还有全球开放课程联盟CORE、OOPS的支持。相较于中国的MOOC市场, 同样不考虑盈利问题, 由于资金赞助的有限, 怎样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 还能够实现整个平台的市场化良性运作, 当开放性的MOOC遇到市场无效率问题时, 教授选择的课程怎样用“最优效率”转化给学生?怎样使得课程开设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让尽可能多的学员获得收益?到底是讲授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是介绍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市场有无效率的角度无法解决那么多问题, 但是却可以带来很多思考, 正如Keith Button在High Education上发表的《关于MOOC的十个经验教训》所说:“MOOC对传统大学的颠覆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此, MOOC绝不是传统课堂的照搬, 而是一种“混合式学习”, 它让在场的学习与网络的讲授相结合, 在实现社会公益性的同时, 把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当做一种生命力, 让每一个课程承担起文化表达和市场诉求。

摘要:目前, 在线教育市场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束缚走向网络平台,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用多元的教学内容面向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 或免费或收费的进行知识资源的分享和传播。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与知名学府合作的形式, 免费向全球各地学员提供课程。能够看到, 对于MOOC的研究还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的分析, 很少从市场效率角度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上67个科目共480门课程进行分析, 探究该媒介平台上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效率、制度有序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在线教育,MOOC (“慕课”) ,市场效率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2) .

[2]Rita Kop, Fiona Carroll, 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Learning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http://www.eurodl.org/materials/special/2011/Kopp_Carroll.htm.

[3]Panchenko L.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as an Alternative Way of Advanced Trai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 Professors, 2013 (6) .

在线视频分享你的精彩 篇3

这是一个互联网新贵辈出的年代。

根据Alexa的最新数据,YouTube.com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著名的社交网站MySpace.com。而在此前,美国网络流量研究机构Hitwise的一份调查报告曾宣称,MySpace的访问量全美第一,把雅虎、google甩在了后面。且不说互联网新霸主的头衔花落谁家,比较这两大网站,不难看出,视频共享成了两者吸引点击率共同的杀手锏。

认识YouTube

YouTube是一个视频共享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分享、评论、观赏由用户上传的各种视频片断。

比起MySpace,YouTube更专注于做视频这块蛋糕,并且一直做到了在线视频市场的老大。根据Hitwise日前的统计,YouTube抢占了60%的市场份额。同时,YouTube也是视频搜索市场的霸主,以43%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者。

注册成为YouTube的用户,你就可以免费享受网站上的所有服务。通过关键词搜索,或者在分类中查找,你会发现,在这个海量的视频数据库中,从Sony机器人,到布什演讲; 从超女PK,到后舍男孩模仿……几乎无所不包。你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能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浏览者。

你可以对每段视频进行评论、打分;可以将视频加入到收藏夹、引用到博客里;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如果你不满足仅仅当一个看客,那么可以编辑自己的频道、上传视频、创建播放列表等等。如果你想网罗志趣相投的网友,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组群,邀请他人加入,一起分享同一个主题。正如网站的口号“Broadcast Yourself”,在YouTube上,你不但可以分享别人的精彩,更可以秀出你自己。

YouTube成立于2005年的情人节,12月起正式提供视频分享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YouTube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公司市值超过20亿美元,续写着互联网时代的神话。如今,YouTube网站仅仅有30多名员工,注册用户却超过2000万,每天在线浏览视频总量超过1亿次。YouTube的用户遍布世界各地,这其中不仅有你有我,还有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他曾经公开承认,工作之余,喜欢到YouTube上观看盗版视频。

成功法宝

根据Nielsen/NetRatings研究公司的数据,在过去半年中,YouTube的美国用户数增加了297%,如此飞速的增长,得益于用户的参与和互动——YouTube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视频共享的平台,网站内容都是由用户提供的。

对于YouTube用户的爆炸式增长,评论家感慨:YouTube遇到了发展的良机。HitWise高级调查分析师LeeAnn Prescott认为:“在过去的半年里,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说明网民的行为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互联网正迅速由静态网页向由用户生产多媒体内容的互动环境转型。”网站不再是内容的主要提供者,而只是一个交流的平台,Web2.0环境下的网站比以往更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

YouTube的老用户不断和家人、朋友分享网站上有趣的视频,介绍新用户注册,而一些新用户在观看后决定自己制作、上传视频,从而保持了视频总量的增加。丰富的内容又不断吸引着新的用户,组群等虚拟社区对老用户产生了“黏性”,于是网站的规模越做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除了用户因素,技术因素也推动了YouTube的壮大。首先,宽带的普及为YouTube的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由9.8%上升至11.4%,带宽使多媒体网站的流行成为可能。其次,Adobe Flash技术的采用,使共享变得更简易。由于其普及率高,大部分用户在线观看视频既不需要下载播放软件,也不需要安装插件,而且播放缓冲时间短,画面流畅。用户上传视频文件后,会自动转换成Flash视频,方便易用。

短板

和其他Web2.0网站面临的问题一样,YouTube无法完全控制用户上传的内容,因此侵权、暴力和色情问题非常严重。

2005年12月,YouTube先后播放了NBC“星期六晚现场秀”栏目中的“慵懒星期天”、奥运会的片段和其他电视剧的片段,节目大受欢迎,获得很大成功。然而,这给网站也带来了很多麻烦,许多制作人控诉YouTube侵犯版权。最后,在NBC的强烈要求下,YouTube撤下了涉嫌侵权的视频节目。

就在最近,一名直升机飞行员兼记者控告YouTube鼓励他人侵犯版权,缘由是他1992年在洛杉矶暴动中的影像,在没有得到他授权的情况下被上传到了YouTube网站上,并且被浏览1000余次。YouTube很快将这段视频从网站撤掉,并声明,其控告是“毫无依据的”,YouTube并没有违反美国数字版权法案。

为了减少盗版现象的发生,YouTube采取了一些举措。首先,将上传视频片断的时长限制在10分钟以下。其次,一旦视频的原作者或版权拥有者举报网站上侵权的视频片断,就立即移除这些片断。然而,对于这样巨大的视频资料库,几乎不可能完全确保侵权视频彻底移除,也不能避免用户再次上传侵权作品。况且,由于视频的提供者通常是匿名的,人们很难鉴别上传内容的真伪和来源的可靠性,也很难判断它是原创还是侵权。

同样,由于任何视频都可以上传到YouTube,包括录像机、DV、手机、摄像头等设备摄录的影像,暴力和色情视频也普遍存在。有些色情网站甚至用短片作诱饵,引诱YouTube的用户前去浏览。这些包含暴力、色情内容的文件不仅存在于公共目录中,也存在于私人目录中。虽然只限于被邀请的对象观看,但实际上,这种共享方式被上传带有暴力、色情内容的人普遍采用。

虽然YouTube的使用条款中规定禁止上传带有暴力、色情、种族主义的内容,但松散的管理方式很难保证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都能遵守法规。

除了上述的两大问题,YouTube的赢利模式也一直是公司发展的软肋。目前,YouTube收入的来源,一是投资和捐助,二是广告,而服务器和数以百G计的带宽运营成本确实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本来,具有数千万双眼睛关注的网站并不缺乏广告的受众,但是,想让习惯了免费的用户为视频服务付费,着实让YouTube的两位创始人Chad Hurley和 Steve Chen煞费苦心。已经有用户反对YouTube的页面添加广告,不恰当的广告模式更可能造成用户的流失,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倘若YouTube不想成为第二个Napster,那么它在赢利模式确定的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并且要有所创新。

毕竟,成功才刚刚开始,YouTube任重而道远。

谁是中国的YouTube?

YouTube身后不但有着MySpace、Yahoo!Vedio和Google Vedio这些大块头竞争者,更有来自中国的一家又一家的效仿者。目前,国内宣称专注于视频分享领域的网站已经接近上百家,国内一批优秀的网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从TVix.cn,到土豆网、我乐网、六间房、优酷,再到UUme等等,都明里暗里地争当“中国的YouTube”。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全国有2800万人经常写博客,占网民总数的23.7%。同文字记录生活相比,视频记录的生活更真切。随着宽带和摄录设备的普及,中国的视频分享市场会逐渐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播客”和“视客”的行列中来,分享视频,分享生活。

关于视频分享的商业前景,UUme 网站CEO刘健说,“要在用户和客户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把网站的超强人气转化为利润。拥有最广泛的、忠实的用户群,必然能够产生健康的、持久的收入模式。用户、销售、客户作为突出的优势,这三个强势资源的结合必然就是收入。”在他看来,网站的重点是服务好受众,增强用户忠诚度。用网民们喜爱的服务吸引住用户,其他的自然就会到来。比如TAG等新技术,使得广告主能够更加精准地在互联网上寻找到自己目标的客户,从而实现最有效的投放。

看来,中国的YouTube们信心十足,视频分享领域的竞争刚刚才开始。而中国的互联网有自己的“国情”,简单地复制YouTube,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国外视频网站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一些视频分享网站正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和国内传统媒体合作,将网络的互动和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

视频网站的发展壮大,丰富了网民的网络生活。我们期待着中国的视频分享市场能够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的视频网站同样有自己的精彩。

链接:关于Adobe Flash Player 9

如今大部分视频分享网站,都采用Flash平台播放用户上传的视频,而目前网上最流行的Flash播放器非Adobe Flash Player 9 莫属。

在视频播放页面上,播放器的右键菜单中显示的是“关于 Adobe Flash Player 9”,而不是“关于 Macromedia Flash Player 9”,这是Macromedia被Adobe收购的一个体现。

Flash Player 9从7、8.5版本一路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一些重要新特性:

1. 构建更加强大的编程模型;

2. 与行业标准更加贴近 ;

3. 带来全新震撼的视觉表现。

本次Flash Player 9发布中的引人瞩目的是一个全新的高度优化的Actionscript虚拟机(AVM2)。AVM2是为了下一代的ActionsScript 3.0协同工作而建立的,可以满足广大Internet 程序开发者们的要求。这个新的Actionscript虚拟机运行效率显著提高,支持全运行时错误报告以及行业标准的调试,简化Flash的调试。 同时Flash Player 9也含有AVM1,保持和现有产品的兼容性。

教学故事分享 篇4

——从《给家乡孩子的信》迈出第一步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改大背景下的主流口号,确实,落实教学的有效性,便如同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下来,师生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每节课都有收获,但不代表有效。说来易,行动难,真正落实课堂的有效性,是老师们不断探索的话题。而我,仅凭三年多的工作经验,确实还不够水平拿出一个“最得意的有效教学故事”,仅以一次印象深刻的教学案例,说说自己思考、反思的全过程。

以往一遇公开课,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课时,为什么?因为第二课时能根据文章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预设、自然会收获精彩的生成。而第一课时,似乎只能做些固定的事——识字、写字、朗读、概括、初读感知,这些,在我看来,是一篇课文第一课时必过的关,也大大的影响着第一课时的模式化。自己也是围绕这些给每篇文章的第一课时定下流程,可是,孩子依旧错字、别字连篇,也依旧不知道什么叫“概括”……一些最基本的语文功底,孩子们似乎很难以具备。看来,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哪。

正巧,在学校准备上公开课,选定的就是《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一课时,原是为了第一课时教学的流程简单,思路清晰,现在看来惭愧之余需要多做些思考与尝试,得为孩子们在第一课时中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做些简单而实效的事。

导入。孩子知道学到哪儿了,所以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创设情境,摆上些矫揉造作之态,有时,不妨开门见山些。

预习的检查。以往都是让孩子自由读,读过后出示词语,读词学词,再逐段读文,这真的是“检查”预习吗?我们到底需要孩子在预习时做哪些事?怎样的检查才是有效的?

课文的朗读。学生需要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但进入六年级,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朗读的指导可以重点落实在重要的或是典型的一两个段落中。

概括。曾一度被淡化了的概括能力如今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的确,孩子学习语文需要训练其概括能力。概括,非一日之功,长期的训练最能体现效果,老师的指点可以让其学会把握要点。

其实,还是原本那些简单的事儿。只是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收到训练的实效,而非走个过场。

上课开始了,流程如下:

导入是开门见山的,因为已经布置了预习,上什么已不再是悬念。

预习的检查:打开《补充习题》,完成本课第一项“看拼音写词语”,指名一生上黑板写(该生平时写字错别字出现频率较高)。反馈时集体订正黑板所写词语,交流“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写法”,同桌互换批改,并订正两遍。告诉孩子:生字词应该是预习时自学掌握的。

初读感知,读懂信的格式:信应该怎么写?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直接点出各部分名称,老师加以点拨:这叫什么?这叫正文。

过渡引入正文的初读概括:给学生3-5分钟时间,默读正文五个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并写在书上。老师巡视、指导。通过随机点评一些学生的概括指出学生在归纳段意时把握不准、把握不全的问题,渗透概括的要点。如学生概括第二自然段:“巴金爷爷说他很想念家乡和家乡孩子。”老师提醒这段有两层意思,他只归纳了一层。学生概括第五自然段:“巴金爷爷的希望。”老师点拨:巴金爷爷的希望是什么呢?你得用简洁的话写出来。学生写好后指名交流,再由学生根据交流修正自己的概括。

整体感知,为第二课时教学铺垫:由巴金爷爷给孩子们的信推测孩子们给巴金爷爷的信的内容,并找出相应依据。引导认识什么是“回信”,怎样回信。

课后反思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2005年,南京市的小语界就率先提出“一篇课文两课时”的教学思想,目的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要求是合理地安排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一般而言,第一节课时引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初步感知,整体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弄清楚课文的段落层次,教学课文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的主要部分,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主要细节和场景,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朗读、咀嚼、品味、揣摩。

弄清了第一课时教什么,还得琢磨第一课时怎么教。

1.回归原点,删繁就简

语文教学的原点在哪里?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需要凭借文本,在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语文教学大力“倡简”,认真“务本”,努力“求实”,讲究“有度”。

求实,就是追求实效,追求质量与效益。追求有效高效的语文教学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真实、朴实、扎实是我们应该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原则。务本,就是教师要潜心教材,并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文本,不能因课外资源而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甚至脱离文本。不能因学科间的整合而淡化语文、削弱语文。倡简,就是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简洁。理解教材要“深入”,设计方案要“浅出”。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简单的,第一课时该做的,一项项予以落实。

2.训练回归课堂

语文课堂,莫要“勤师培养了懒学生”,学生需要动脑,更需要动笔,让训练回归课堂,显示实效。训练不是被异化了的“应试”手段,不是单纯的做习题,而是综合地进行技能、智能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在语文学习中的熏陶感染。

教学中,检查预习摒弃以往惯常检查字音、再检查字形、接着检查字词意思的做法,而是利用《补充习题》写生字词不仅是写字的训练,也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促使学生在预习时加强对于关键词语的关注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概括段意倡导学生动笔,让学生学会用笔思考,并在学生思考出现问题时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一个自主思索、自主发现、自主修正、自主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过程中得到修正,在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任务,安排足够的时间,并且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模仿创造,练习说话,引发想象,才是朴实、扎实的训练,长期坚持,相信我们能够听到学生成长的拔节声。

3.彰显文体特点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语文课本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编入了各种体裁的课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丰富的语言,使学生逐渐接触各种文体。由于各种文体的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上必然也有不同之处。教学不同文体的课文,注意体裁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对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研究较多,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办法。但是,我们对应用文的教学研究还不够。在教学这类文体的时候,应该要有文体意识,彰显文体的特点

对于《给家乡孩子的信》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关注书信在形式的特点,更让学生关注书信,尤其是回信在内容上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概括正文自然段意,猜测孩子们写给巴金爷爷信的内容等形式使学生懂得读信一定要读懂人家告诉你什么,回信应该写哪些内容,如何措辞等等。让学生加强感悟书信的对象感,而不是把信的正文当成了一般的记叙文。

4.持之以恒,方显真效

什么是分享式教学 篇5

寻找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 ——关于分享式教学的问答

1.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它的内涵是什么?

任景业:也有人问我,分享式教学是教学方式、模式,还是教学思想?我不想搞模式,方法,希望是一种理念。是关注人的天性、人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理念。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先从《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入手。它对分享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按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

这样说可能太抽象,从方法实用的角度说简单一些,就是在教学中,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2.一种教学方法或思想的提出往往与一定的背景相关,任老师您提出分享式教学是基于什么背景?又是怎么考虑的?

任景业:课程改革十多年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绩。我们开始关注学生了,课堂教学出现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以展示、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杜郎口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全国的教育,其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各地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创造和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学校的不同的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类杜郎口中学现象”。但他们名称各异,有的叫三二六,有的叫四二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雷纳说过:“科学的最初起步是对命名的贡献。[1]”从名称上看还需要我们深入地透析“类杜郎口中学现象”的实质,抽象其精神,选取一个可供理解的名称使其更好地发展。

3.也就是说,分享式教学的方式早就存在,是你给这个方式选取了一个名字叫分享式教学。这样看分享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了。

任景业:可以这样理解,但也不全是这样。先说为什么说可以这样理解。不要认为我提出的分享式教学是完全来自于我个人的独创。正如你说的一样,分享式教学的方式早就存在,这是课改十年间我们取得的很大的进展。这种“类杜郎口现象”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我国的独创,有的专家评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是开创性的,是有道理的。很多专家也在思考其独创性在哪,合理的成份在哪,我不过是偶尔想到了这样一个大众能接受的名字:分享式教学。

我不想把分享式教学做成教学模式。更不希望大家把它等同于一种教学模式。我想叫它一种理念或思想也许更合适。

4.为什么叫理念或思想更合适呢?

任景业: 2005年我到北京,有的专家知道我有杜郎口中学的背景,便问我“杜郎口中学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在哪?”我答不上来,也尝试着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类杜郎口现象。结果发现,我所知道的现有的理论都无法全面解释“类杜郎口现象“。当然,这样得出两个结果。一是得到“杜郎口是教育中的怪胎”,一是重新为“类杜郎口现象“构建理论。我最终选择了后者。道理很简单,就象大树的分支,现有的理论只能解释它下面分支的部分现象,不能解释全部,要寻找能解释全部的现象的理论,我们只能往根部寻找。往上流寻找,显然,我们需要思考人的天性是什么?人是怎样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这些应当是本初的东西。

5.你提到人的天性是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的思考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于是认为分享式教学是顺应人的天性的教学。

任景业:是的。人的天性的论述,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找到22大天性。有人说杜威提出过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交流”,我没有查到,在这个基础上,我把交流改为分享。我认为在教学中分享比交流更合适。另外,这四大天性是有内在逻辑的。

人们对未知的世界是好奇的,产生了好奇心,总希望自己以探究竟。那么,这种探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到自己能够理解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感到世界在一个统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够解释了,心理得到一种慰藉才肯罢休,这体现了人们的求真、求善、求美,追求的是一种对世界的真理解。简单说,人生来是讲理的,讲公道,论公平,求平等。当人们经过思考,得到对未知世界的解释或产生的新的疑惑,人们会把这种思考的经历分享给别人,以取得社会成员间同伴的认可,品尝成功的喜悦,或在同伴间的分享中将自己的思考再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既可以看成是人的四大天性,也可以看成人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四个过程。由分享得到的成功喜悦又会成为人们进行新的探索的动力。

6.那么,人的思考单元怎么理解呢?

任景业:我认为人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刚才,你已经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了。提出这个问题:“人的思考单元怎么理解呢?”在提问题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思考吧?思之不得,或思之有得,又与我在一起讨论分享,不就是这三个过程吗?

当然。有的人质疑,向我要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的理论依据,要人的四大天性的出处。我说是我琢磨的。有的专家不屑,我无语。我想自己寻找公理,构建一个公理体系,而不是只在已有的公理体系内做推理。我想,哪怕我提出的“人的天性”、“人的思维单元”内涵是错的,但我的思路应当是对的。这种想法也是受数学的公理化思想的影响。

7.分享式教学在理论上应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逻辑体系中?

课堂教学的形态我分为告之式、启发式、探究式、分享式四种。告之式,是把学习的结论和内容一并告之学生;启发式,也可以称为有引导的发现法,是老师通过设计系列问题,步步引导学生发现结论的方法;探究式或说发现法,是学生独立发现结论的方法。前三种形态,从知识的获取方式上,从完全依靠别人告之,到半依赖别人,到完全摆脱对别人的依赖,自主性渐强,依赖性渐弱。可以看成是分别对应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学说的三个阶段。

从分类法看,前三种教学形态,似乎已能涵盖所有可能的教学形态,无法将“类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形态放于其中。难怪,不少人说杜郎口中学是教育的“怪胎”!

我们尝试对其分类和阐述如下。

前三种教学形态主要是从知识的获取角度来区分的。而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封闭的吸收系统,它还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对外交流的系统。这又如计算机,不仅有输入单元,还有输出单元。考虑到知识的始端输入,我们还要考虑知识的过程处理和终端输出。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当今课堂形态,我把过去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类,是“为将来的教育”,是把知识的终端处理寄希望于以后应用的,是暂存的,是自储式的。而把分享式教学作为一类,是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做“即时”处理的,是动态的,开放的。

见下表:

过去的课堂教学较少关注知识的终端处理,是以“为将来”的教育为目的,“当下”的学是为了“将来”的用。而“类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终端处理,让学生即时学到的知识能及时在同伴间分享,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由此,我认为 “类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区别于过去自储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或新的教育理念),它以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一种教学形态而正被大家所关注、应用和推广。这是产生于中国大地的、本土性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更接近孩子天性、更符合人的一般思维规律的教学形态。

8.这样看,分享式教学是与过来的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了?

我们要看到分享式与自储式的不同,还有想清楚告之式、启发式、探究式之间的关联。告之式,师生双方信息最不对等。我在这里没有用“不平等”一词,而是用“信息不对等”,教育、教学中的双方信息失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且是产生教育的原因,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应当是社会中出现了信息失衡现象,出现了人与人在经验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教育的实质是分享前人、同伴和社会成员的智慧。

有人针对教学中的“不平等”,提出对话式,但在实际的大多数的对话式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理想的“政治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多数成了一对一的对话,而冷落大部分学生。现在看大多数的课堂,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我认为叫做“有引导的发现式”,或说启发式更为妥当。

讲授式教学并不是落后该打的教学方式,更不能从“平等与否”的角度去评判教学方式的是非。我们不能为批评或树一个新的典型而故意树一个靶子。任何教学都应当体现人格的平等,也都有可能导致人格的不平等。一种方法被异化,被过度使用,错不在法,而在人。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欣赏、是创造、是人之为人的高级智慧的分享。分享式教学并不排斥讲授、对话、告之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但它倡导人格平等,尊重、理解、认可和欣赏,并视此为前提条件,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以分享他人智慧,启迪思维,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是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的一种教学思想。

这种教学理念与过来的教学区别在于一种它起始的意识和心态、不同的动机及精神状态。看你的教学中有无分享的理念,我们要看它的讲授、对话是基于双方的分享,还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给予和强制接受;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欣赏与认可,还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说服与劝戒。分享式教学要尊重双方的思考和建议,尊重对方的取舍和不同需要。

美国“平息数学战争”的建议是“沟通、交流和尊重”。(孙晓天教授,2012年8月1日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北京昌平静之湖度假酒店)因为两方都想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分享不是,它不能存在有违心愿的命令和服从。

9.那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落实分享式教学呢?

分享式教学在操作中有几处关键点,即“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

在实施分享式教学前,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中要参与分享,要树立参与分享的意识。我们都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分享的过程,有可分享的内容,需要学生先有思考成果,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带着分享的意识,带着任务和职责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分享。人人都有投机心理,人人都会分外关注自己的事情,当分享不能成为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人们会抱有投机心理“反正老师不会叫到我”,而影响思维的投入。

让学生有分享的成果,需要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来创造。为此,老师要让位。我在广西省“国培”培训前,问史宁中校长和顾冷沅先生,我准备的讲学主题是“让我们的孩子会想”,求他们二位给我支招。他们两人不约而同的都说到老师要让位。在告之式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思考,或在问题引导下一步一引的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小,学生在分享时很难有积极的表现。

分享式教学关注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观念,是否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考,而不在于思考的对错。我曾访谈过北京几处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杜郎口与差别。杜郎口的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的原因就在于有“参与无错”的课堂文化。

10.如何实施分享式教学?您能不能为老师提供实践操作的建议与案例呢? 任景业: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是学习行为、思维行为的规范过程,这一过程伴随一系列的规则的破坏和重建。我们正在试图建立分享式课堂的规则。下面是我们拟定的实践操作的流程建议。

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开课】 教学行为

1.播放录像:让学生看一段分享式教学的录像片断1-2分钟。2.教师提问:他们上课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期望:

通过这段录像让学生明确各自职责及上课的规则、注意事项。如:

台上的同学在讲。不是老师讲。台下的同学在听。

台下的同学有时打断台上的同学的话,可以插话。„„ 如:

不举手站起就说,发言可以不经老师允许。„„ 如:

要认真听,否则没法发言。3.教学行为跟进:

引导:我们能不能也象他们一样上课?

动员:指出每人都要分享,且将参与做为评价内容。

分组:一般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4——6人为宜。学生可以下位自己选择交流的同伴。

规则:发言不需要举手,站到前面,面向全体同学。其他同学可以即时插话。发言语言模板: 我有表扬„„ 我有疑问„„ 我有补充„„ 我有提示„„

看录像的目的是让学生分享的意识前移,转变角色,重新定位学习者的职责。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自己讲,学生自己评价、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答。这样上台的学生必须要思考才能讲清道理,台下的学生只有倾听了、思考了才能判断、补充和质疑。

提供发言模板是为学生提供可仿效的语言规范,也让学生知道了思维的可能角度。

我提出分享式教学后,得到很多学校的认同,他们表示愿意做实验。11.分享式教学不就是类杜郎口现象吗?为什么还要实验? 任景业:分享式教学是对类杜郎口教学现象的反思。很多学校在践行杜郎口中学理念,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诠释和假设。但同时我们又遇上一系列问题:杜郎口中学的教学为什么学不来?杜郎口教学的合理成份在哪?最本质的地方在哪?它为什么可以解决那么多重大问题?哪里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实践和理论上去实验,去探讨。12.你认为分享式教学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

任景业:前面说过了,这种教学,由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一节课就是这样由若干个“问题——思考——分享”的单元组成的。教师最关键的是封口,少说。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分享”环节。还学生把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分享的权力。

“分享”这一环节,从形式上看也是分享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点。13.那么,分享式教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任景业:没有系统思考过,我想也很难说清他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从理论上说,我想可以解决下面的问题。

(1)学习效率问题:分享式教学应当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of Learning)”或 “经验之塔”,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分享是把自己的思考说给别人听,效果比听讲、视听要好的多。

有人担心这样的教学会影响成绩。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2)是学会到会学的可行的途径。我们教学是让孩子聪明的,有人说人惟一聪明的途径就是和别人多交流。因为在和别人交流中才能学到别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

(3)能培养学生“会学”,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尝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商界有言,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带来财富,学习一样,只有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才能体会到思考的价值。这又有助于自信心的形成。

(4)有助于平等、民主、自由课堂文化的形成。要分享他们的智慧,心中就要有他人,要理解、认可和欣赏他人的创造,这有助于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文化的营造。

如,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老师在第一节分享热身课上提炼出来的几个关键词语有:“平等、诚实、尊重、开放、大度”。(5)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我想这一条是最主要的。一项改革不能推行下去,主要有三条:理念不认可,方法不实用,行动无效果。分享式教学把课堂给学生了,老师教的轻松了,顺了孩子的天性,学生学的快乐了,这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主要原因。

成都武侯区红专西路小学贺老师给我留言:“用你的方法教,我轻松了很多。”成都芳草小学赖杉老师给我一篇她的学生写的日记,形容他们的课象是小蚂蚁争食,要大蚂蚁(老师)靠边站。师生的言语中都透着幸福和快乐。

————————————

【链接】蚂蚁之乐

“给你看下学生的分享本: 印象•数学课

现在的数学课有点另类,在小组的交流变多了,赖老师说的变少了,不过我喜欢。

我对小组内的分享用一个词概括出来,“蚂蚁抢食”。呵呵,我并不是说我们组员是蚂蚁,而是夸奖组员们很积极,那个场面就像“蚂蚁抢食”似的!争这说,没轮到说的还会生气,他们有时会忘记,高手往往是最后出场的。

有时,在赖老师抛出一个情景,大家争相恐后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堪称一群“麻雀”!可当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教室里时而寂静思考,鸦雀无声;时而爆发出“我明白了的----”叫声,这时,如果有人冲上讲台,侃侃而谈,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真够威风!还有王文杰和周文睿。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屡次举手,屡次失败,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

总之,在数学课上虽然我们是小蚂蚁,赖老师是大蚂蚁,但数学课就是小蚂蚁的舞台,大蚂蚁,靠边站!”

我一打眼知道,这是学生写的。他们用了分享本,至于为什么叫分享本,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研究他们的分享本与练习本的区别。再则,深圳福田姚老师正和我联系参加他们的活动的事宜,没有立马回复赖老师的信息,这也是常事,她也理解,我的QQ好友已是934人了,不回复她是理解的。

但,这次不行了,她第一次给我发了一个窗口抖动。这是催我了。我给了一个回复。她又发来几句话:

“看到没有,开心哇!居然说我是大蚂蚁。还靠边。” 我回:“好!”

我同时要发给姚老师我去深圳福田的行程。赖杉又发来信息:“跟着你,每天要记录的东西太多。幸好我有几个小秘书,打字记录的速度超快。我又在写,种蒜苗的的实践活动。”

我回:“你要赶在我前面出书呀。”

杜郎口崔校长让老师们出书时,我就想,一个农村学校的老师人人出书,那会是什么样的书呀?能出吗?质量能有保证吗?而现在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做到了,一人不止一本书,有的老师出了三本!因此,我在这次去成都时,提出实验老师要做好材料的积累,也要象杜郎口的老师们一样出版自己的专著。

赖杉回说:“我和你一样,只往前看。不想沾沾自喜!”

好一个不沾沾自喜!但言中之喜,行中之乐却是尽数分享给我了。我且记之,也分享给我的网友们。(选自任景业的QQ空间,网址

http://user.qzone.qq.com/331867541/blog/1356335688)

当然,有的人对分享式教学给了很高的评价,如,芳草小学的王晓东从心理医学的角度说,分享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从社会学角度说,有助于一个种族的繁衍发展;四川省德阳冯晓玲校长说在现有的几种教育理论中只有这一种方式能解决“四能”的问题,这都是没有想到的,也是有待考证和实验的。

14.您对分享式教学的前景有什么期待?

任景业:第一,“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发展,让我能行成为孩子坚定的信念。”这是我在杜郎口中学对教育基本任务的理解。

这里的行为习惯规范不仅是指饮食起居、坐卧行走的日常生活行为,还有学习读思练达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应当是思维的规范,以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这些任务靠传统教学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分享式教学应当在完成这三大基本任务方面有所突破和作为。让大家说一说,我们会发现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并不一样,这就是在构建好的思维结构了。说到思维结构,就不会是单一的途径,而我们一分享,就能把思维的盲区补上了。这是其一,其二,我希望能尽量规范一下我们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哪些话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哪些话又是以后每节课都会用到的?这些常用到的话怎么说?我们能不能把每一节课都要说的话,统一规范一下。也就是说,把一些零散的要求变成规则,用以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形成习惯,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思维环节,也会省去老师在课堂中的许多絮叨,学生在思考时也会少了许多的羁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节省完成一项任务的思维环节。

第二、问题——思考——分享,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但我们却很少关注自己的问题,也少自己的思考,也常常忽视和大家分享思考的快乐。希望以此关心重视我们自己的经验,重视自己的问题,主动地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智慧。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先进文化的需要。

第三、分享式教学是不限学段和学科的,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实施。第四、我不希望单独地做分享式教学实验,希望有一个高站位、大视野、全方位、新要求的顶层设计。

我们不缺打工仔,我们缺少商业大亨、企业高管、科学泰斗,我们缺少能在一个领域中振臂一挥能召令天下的领袖人物,我们缺能在世界上产生独树一帜的科学家、发明家,„„,王国维早就指出:“异日发明光大我国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太封闭,只在书堆中打圈子,这样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这需要我们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观点,拓展视野搞教育。将世界、社会、经济中先进的智慧引入课堂,用分享的理念进行操作,以此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能分享社会成员间的智慧,当然,这样的教育不是引进这些人,而是要把先进技术以及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引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最终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结构。

我很欣赏下面的两段话:“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心,而是需要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美]克罗韦尔《思维的新形式:未来的挑战》)”;“科学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卡尔·萨根《布洛卡的大脑》)”教育的价值是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

第五、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探索出可行的教学方式,构建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最后要重申,分享式教学并不是我为研究课题凭空而来的东西,是广大一线老师在改革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在各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已有其雏形,甚至于已近成熟。我不过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而已(也许并不是我先找到)。

提出后分享式教学后,各地希望做课题实验的单位很多,现已涉及小学、中学各个学科,激动之余倒有点应接不暇了。自己并不习惯做课题,希望有能力者助之。

高中化学教学经验分享 篇6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结合我实施新课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上化学教学的舞台。

二、利用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边讲边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未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课堂教学

我在一次化学观摩课上接触到多媒体教学。看着平日向学生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的微观分子结构在屏幕上被直观呈现、化学反应被制作成渐变动画放映的那一刻,我一下子被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所折服,并暗自盘算着,在自己的课上,也要出现多媒体的身影。很快,机会来了。学校要组织一次公开课交流,把课堂是否采用了多媒体作为有无先进教学手段的评判依据。为了能给自己量身定做合适的课件,我参加了“闪客论坛”的网络教学,学会了FLASH课件制作,虽然,初期只能做些简单的动画,但毕竟是自己的,在课堂上,这个课件是按我的意愿安排、展现的。我觉得,自己又一次回到了讲台,回到了用自己做的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讲台。从《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历史讲述,到《化学平衡》探究的情境创设,从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到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我得心应手地操作着自己制作的课件。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荣誉。

上一篇:迎接调研汇报材料下一篇:男生节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