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

2024-08-06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精选8篇)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 篇1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国际比较视阈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制度化建设。从国际视野考察发现,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今后,中国为实现完全工业化和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高中阶段教育要以实现普及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es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social democratization since the modern times, bot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nd Japan have advanced the massification and universaliz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greatly, and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review has shown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from elite period to mass period.Meanwhil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plays a main role in helping high school education realize massification and universalization.From now 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igh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take universalization as its goal,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vigorousl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should be sped up.【关 键 词】产业革命/社会民主化/高中教育普及化/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制高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认识》表明: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经济占据了绝对主体地位,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但各个地区之间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1]。这样,为了完全实现工业化,推行新型工业化战略被认为是今后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必须要采取的首要战略举措之一。与提高人力资本相关联,我国的教育要做结构性、体系性改革,其中加快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特别是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并提高其质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项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从学校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我国在世纪之交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成为接踵而至的一个棘手问题。之所以说它棘手,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普及高中教育首先要促进高中教育数量的扩张,同时还必须谋求其质量的提高,这两者是一个一体两面的矛盾关系;其二,高中教育普及化表面上看是高中教育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过程,但其背后又是一个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上是追求公平还是追求效率或者是争取两者并立的教育理念权衡的过程,这种理念权衡不光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还与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直接相关;其三,高中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格,又具有职业、技术、甚至专业教育的性格,这使得走向普及化的高中教育中的学生分流问题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普及高中教育?其四,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化,有关部门和各学校必须在设施设备整备、教师培养培训、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2]。看来,围绕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由于篇幅关系,本文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关系,从国际视野出发,运用比较的思维,集中探讨一下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普及高中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一、高中教育普及化的涵义

对于“高中教育普及化”这个概念,目前很少有学者进行过缜密的论述和严格的界定。日本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在《月刊高中教育》1978年第2期上发表的《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与选拔原理》一文,借用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对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进行了阐述。

20世纪70年代初,马丁·特罗通过考察二战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以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指标,明确地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3]这就是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藤田英典借用马丁·特罗的这一理论,以高中入学率为指标,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中教育的数量扩大和性质变化的过程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是从明治初期至大正中期(大约1872-1920年),该阶段日本中等学校(旧制中学校、高等女学校、甲种实业学校)的入学率保持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是从大正中期到昭和20年代末(大约1920-1954年),该阶段中等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入学率从15%提高到了50%;普及化阶段是昭和20年代末以后(1954年以后),该阶段高级中学的入学率超过了50%。同时,藤田英典还认识到,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中教育发展在发生阶段性跃进的过渡期,高中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920年前后的过渡期为“第一次变化”,1954年前后的过渡期为“第二次变化”[4]。藤田英典的这一创见可以称之为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本文在考察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时亦依照这种阶段区分法(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和阶段划分标准(高中入学率的15%以内、15%~50%、50%以上)。

二、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中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大体上处于从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至20世纪10年代这一段时期。之所以把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作为精英中等教育的起点,是因为从那时起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在中世纪时期的传统学术型中学的基础上,新建、改建了一批学术型中学。之所以把20世纪10年代作为精英中等教育的终点,是因为从那时起,美、日等国家中等教育的入学率超过了15%(1910年美国有15%的适龄青年进入中学学习[5]41,1920年日本旧制中学校、高等女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的入学率达15.8%[5]172)。

(一)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精英化阶段,世界中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传统的学术型中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整个中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种实科中学逐步发展起来,但是它们仅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在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双轨制,其典型代表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所以,精英化阶段世界中等教育的结构特征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双轨制。

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早期,亦即其精英化阶段的前期,基本是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术型中学一统天下。但自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并向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扩展开来以后,中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方向迈进,同时职业中学和技术中学相继建立并发展起来。1708年德国的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建立了一所实科中学,1747年德国人赫克(J.J.Hecker)在考赫斯特拉斯建立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这是世界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创设的肇始。此后,中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18世纪后期英国实科中学的盛行,19世纪中期英国实科技术学校的发展,19世纪后期法国“现代中学”的兴起和德国实科中学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实学校的蓬勃发展,以及19世纪末日本实业学校(甲种)的建立与发展都表明:在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产业革命的促动下,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发展壮大,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从自然无序状态逐渐发展到了制度化状态。

尽管在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在制度层面上还没有取得与传统学术型中学同等重要的平等地位,它们的毕业生一般不具有升入大学的资格,只得在就业市场就业。例如,德国在1901年以前大学是对非文科中学毕业生持“歧视”态度的[6],英国在1926年发表《青年的教育》(即“哈多报告”)之前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的地位是无法与文法中学相比的[7]。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中所发挥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

从学理上来考察,由于学术型中学主要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口数有限的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所以,单凭封闭的学术型中学是很难实现中等教育大众化的。当然,这一阶段学术型中学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学术型中学的发展主要是由大学教育规模扩大所带动的结果。可是,18世纪后期以来,产业革命的发展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非技术工人),而更需要中等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于是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事情,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无不与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从实际来考察,18世纪中期以前职业类中学虽然已经产生,但其力量非常微弱。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和美国等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力量仍然比较微弱。到了19世纪后期,中等职业教育才以德国为首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比如,德国于19世纪末形成了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实科中学并存的局面,美国既设有实用课程又设有古典课程的公立中学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日本在《实业学校令》颁布、修改(1899年、1920年)后实业学校取得了巨大发展。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担当着一极。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参与,中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是难以实现的。

三、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10年代以后,欧、美、日等国家相继实现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进而实现了普及化。从时间上看,大体上从20世纪10年代至50年代是高中教育的大众化阶

段,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高中教育的普及化阶段。但各个国家的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日程表是不尽一致的。

(一)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10年代以后,相继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的高中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等教育制度的分化产生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从而使高中教育实现了制度化。高中教育的制度化始于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发表的《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建议把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第二,综合中学在美、英等国成为中等学校的主流。综合中学是美国在公立中学制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中学类型,它的建立始于《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的建议,此后,综合中学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对于欧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英国在综合中学制度建设上迈出的步伐最大;第三,在高中教育综合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双轨制逐步被消除了。二战后,伴随着综合中学制度的发展,欧洲型的双轨制逐渐走向了分叉制甚至单轨制。比如,英国在经过1965年和1976年两次大的改革后,原来的双轨制(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现代中学)变成了以校内分轨(课程分化)为特征的单轨制。法国和德国的中等教育经历综合化改革以后,其后期中等教育阶段演变成了分叉制。

高中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奔向普及化阶段,这一过程是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与普通教育同样的合法地位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事情。例如,英国历史上(二战以前)向来是重视文法中学而轻视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的国家,但二战以后实行综合中学制度,把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从而在制度上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法国一向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1975年哈比教育改革之后建立的两年制短期职业高中成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而且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职业高中科会考,更使职业高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日本在二战后建立了单轨学制,其高级中学既设普通科又设职业科,职业科高中的地位和普通科高中是平等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经济高度增长阶段以后,产业界和政府都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应当指出,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欧美国家和日本(除个别国家以外,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在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上,出现了以普通教育为主、以职业教育为辅的局面。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都在法律上确立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再加上这些国家都开展了新的工业化进程,所以,以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为主要目的的职业中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又直接加速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仅以日本为例,1954年是日本高中教育进入普及化的初年,就在这时(1955年)约有40%的高中生就读于职业科高中。

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普职等值”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创造了“普职双轨体系下的转换模式”(德国)、“普职整合体系下的渗透模式”(美国)和“普职单列体系下的互补模式”(日本)[8],注重使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具有同样的高等学校入学资格,从而促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样,取得合法地位、面临工业化发展需要、有大学入学资格吸引的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充当着重要一翼就成为当然的事情了。

四、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无论是中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还是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为中等(高中)教育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于这种发展变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需要作具体的“因素分析”。

第一,工业化始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宏观历史考察可以知道,高中教育的普及化过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具有同步性,而这两者的发展又与工业化进程具有相即性。这一点是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来考察工业化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的重要前提。

从历史上看,职业教育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18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产业革命席卷欧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也在欧美国家不仅数量规模上取得了较大发展,而且还达到了组织化、制度化的程度,其典型标志是欧洲双轨制中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美国综合性公立中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各个国家,更是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综合高中的形成和发展在高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战后,在经济复兴和新型工业化运动中,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欧洲国家赋予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价值和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高校入学资格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发展的前提和制度空间。这一历程表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内部机理是职业教育具有潜在的经济性。

第二,政治民主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或制衡或促进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乃至中期,政治民主化程度偏低,一般庶民阶层的政治地位十分有限,所以“近代型义务教育”基本上限于初等教育阶段,而中等教育则在各社会阶层间是不平等的,欧洲型的双轨制是这种不平等的显著体现。而制造这种不平等的正是相关国家政府组织的公共权利。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虽有发展但整体处于低迷状态的原因是受到公共权利制约的结果。

20世纪10年代以后,在政治民主化总体进步(如一战和二战后的政治民主化)的形势下,在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实现工业化并成为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情形下,“现代型义务教育”普及到了初中甚至高中阶段,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才被提到一些政府或政党组织的议事日程上。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主张把作为“民主制度的原型”的综合中学作为中等学校的“标准类型”[9],英国工党发言人托尼(Richard Henry Tawney)发表的《人人受中等教育》报告(1922年)主张把中等学校建设成为面向所有男女青少年的“普遍的中等教育”机构[10],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关于后期中等教育的扩充整顿》咨询报告(1966年)主张在后期中等教育阶段“彻底强化教育机会均等”理念[11],这些都表明,在高中教育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总体上是起促进作用的。也就是说,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又带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反过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大大推进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第三,文化传统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文化传统的涵义非常丰富,与探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相关联,不同国家人们的普通教育观念意识和职业教育观念意识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比如,同为欧洲国家的法国不像德国那样重视职业教育,其原因何在?教育社会学者约西·沙威特和沃尔特·穆勒把法国社会和德国社会分别定义为“组织空间”和“资格空间”,并认

为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两国对待职业教育的差异[12]。而法国社会的“组织空间”性质和德国社会的“资格空间”性质的形成是有其深层文化传统的原因的。

五、中国的可能选择: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通过考察欧美国家和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变化可以发现,在精英化阶段,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的双轨制是欧洲中等教育的传统,职业技术学校是双轨制中的旁轨,它们在促使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美国型的综合高中模式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又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因而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这两个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为各国高中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通过考察欧美国家和日本社会经济和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发现,但凡处在工业化发展盛期的国家,都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那么,处在工业化中期后半段的中国需要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满足我国经济现代化对中等技术人才需求的根本性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是使我国高中教育真正实现普及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另外,建设“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体现应该是深化教育民主化建设,普及高中教育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今后,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模式会有多种选择,基于继承历史和“洋为中用”式的思考,第三条道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中学)应当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必要选择,因为处在既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又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国要注重保持教育政策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此外,这种模式在制度上的灵活性、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或多重适应性可以解决普及高中教育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和主要矛盾。为此,现阶段,我国应该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认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2):35-37.[2]廖其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回眸[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21.[3]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3):13-18.[4](日)藤田英典.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与选拔原理[J].月刊高中教育,1978(2):10-17.[5]李其龙,张德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66.[7]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0-91.[8]郭杨,李晓玲.国际上几种普职互通模式及其比较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31):23-26.[9]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3.[10](日)世界教育史研究会.世界教育史大系25·中等教育史Ⅱ[M].东京:株式会社讲谈社,1976:183-184.[11](日)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后期中等教育的扩充、整备(咨询报告)[G]//(日)教育问题调查会.后期中等教育最终咨询报告解说.东京:明治图书出版株式会社,1966:196-199.[12](美)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81-584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 篇2

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中, 常会见到会计专业的身影, 然而会计专业却并非中职教育的“专利”——在不同层次 (如中职、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开设会计专业的情况非常普遍) 、不同种类 (会计专业不仅仅在财经类院校开设, 很多工科院校也都开设) 的院校中会计专业开设非常广泛。随着会计教育环境的不断变迁,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表现为学生技能水平较差、适应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 就业形势不够理想。由此也引发笔者对中职会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1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难题

1.1会计改革对中职会计教育的影响

我国会计作为国际会计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与国际会计趋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 一方面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理论与实务不断深化和飞速发展, 会计内容越来越难, 对会计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和处理过程的复杂化使得会计教育的深度加剧, 这使得学制为“2+1” (两学年在校学习, 一学年校外实习) 的中职会计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在两年时间内既要让一点专业基础都没有的初中毕业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 掌握一定深度的业务处理方法, 同时还要突出实务操作, 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无疑增加了中职会计教育的难度。

1.2生源质量对中职会计教育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学生, 这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对社会实践缺乏了解, 生活经验也明显不足, 对过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不易理解, 学生容易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 学业成绩有一定优势的学生往往选择高中学习以参加全国统招考试进入大学, 从而导致大量优质生源流入高中。因此,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数理分析等方面能力的欠缺使得会计教育难上加难。

1.3自身缺陷对中职会计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这一理解已日进人心, 但对于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定位却不甚明朗。简单把高职教育培养规格降低、教学内容缩减、难点弱化作为中职教育的目标和手段显然无法形成中职教育自身特色。中职会计教育自身缺陷体现在:

1.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 虽然中职会计专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要求, 但比较中职会计专业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 不难发现中职会计专业所设课程至今仍深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 从课程名称到各课程的具体章节几乎雷同, 只不过教学要求略低罢了。整个课程体系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忽视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忽视职业基本技能, 没有提供学生充分发挥特长的条件, 更没有突出中职会计专业的特色。

1.3.2 各课程的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料。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材陈旧, 跟不上会计政策变动和学科发展的步伐。我国会计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 而受编著教材周期的影响, 最新的会计改革成果未能及时地纳入教材, 课堂教学内容也未能及时纳入最新改革的内容, 学生所学知识存在严重的时滞性, 毕业后难以学以致用。

1.3.3 各课程中理论与实务比例严重失衡

会计专业各课程在结构体系上是按照先理论、后实务, 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模式设计, 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 而忽视中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与认识规律。如《基础会计》课程, 开篇就阐述会计的本质、对象、特点、前提、原则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 然后再阐述会计实务。理论、原理占了教材大量的篇幅, 理论与实务的比例严重失衡。部分学生在进入实务学习之前就对会计学产生畏惧厌倦心理, 为后面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1.3.4 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严重分离

由于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 因此,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各校都引入了会计模拟实习环节, 通过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改变了现行会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但由于缺少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传统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较低、教学中总是先讲完理论, 最后集中实践, 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不少学生在实践时还要反复复习前面的理论知识点, 有些学生缺乏耐心, 对遗忘的知识点也不去钻研, 因此实践时也不认真, 大多数的实践数据就“等、靠、要”,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关于中职会计教育的几点建议

2.1以就业要求为导向

中职教育应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在开发专业课程时, 要明确所培养对象的岗位知识、技能、态度及其构成比例, 剪除高深的理论知识, 按照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规划、设计课程, 实施项目课程, 力求各门课程都能体现其职业方向。由于学历层次和工作经验的欠缺,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收银员、出纳等方面工作情况比较普遍, 可是却很少有中职院校专门开设此类课程。与其让学生学习抽象难懂的财务管理和审计, 倒不如开设诸如《收银与出纳》等与就业衔接更紧密的专业课程。另外, 涉及太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会计》课程和难度较大、涵盖太多业务类型的《财务会计》课程也可合并为《基础会计实务》课程, 学生只需就一般工业企业会计业务的填制凭证、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工作熟练掌握即可。

2.2以实践教学为抓手

中职会计教育重在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整个教学环节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技能的熟练性, 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空间上, 要善于使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 (即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时间上, 既要从整体上留足用于实践教学的时间, 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同时还要精心安排实践的时机, 以避免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所带来的问题;在方法上, 广泛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3以开发适应中职会计教育校本教材为途径

中职会计教育对理论性知识要求较低, 对实用性知识则有所偏重。目前中职院校所用教材大多沿用高等会计教育教材或教材的缩减版, 不能适应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学校可委派一线教师就当地经济情况, 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自编符合中职会计教育的相关教材。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应积极与对口岗位、用人单位取得联系, 就教材方向及内容征求意见, 同时可采集相关信息和数据作为编写素材, 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4将职业证书考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 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 “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既然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 就应当将职业证书考取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和侧重, 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 考取相应的珠算等级证、会计电算化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 2007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2009年, 招生人数再创新高, 共完成招生873万人, 在校生达到近2200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树立新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走内涵发展之路,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能力与质量能力必能实现同步提高。

摘要:由于会计改革的影响、生源质量的制约以及自身存在的缺陷, 中等职业会计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摆脱高职会计教育的荫蔽,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开发适应中职会计教育校本教材为途径, 将职业证书考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晨琴.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与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 2009, (5) :19-24.

[2]许飞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设想[J].会计之友, 2008, (7) :80-81.

谈谈中等职业教育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09-01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一直从事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工作。现在从事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在我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在多所职业学校当过老师,曾在三所民办职业学校当过七年的老师,在两所国家办学的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当过四年的老师,现在一直多年在国有企业的职业学校当老师。可以说,当今我国的各种体制的职业学校的现状,对我来说,都很了解。我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年龄小的十几岁,大的有四十多岁。学历方面,低的是小学毕业,高的是大学毕业。因此,我对职业学校的情况非常了解。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到职业教育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占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直接与当前的生产实际相一致,所以,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应该是可以直接分配到工厂的生产一线上, 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师资水平方面:在中职学校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专任教师素质不高,不大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任教师“双师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引进“双师型”复合人才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缺少承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高低由专业课,特别是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水平来决定。这说明我们中职的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是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带领学生操作实践的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这不符合培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动手能力强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例如,我曾工作过的职业学校,就以“汽车维修专业”来说,有的讲课老师,自己都不会修汽车,根本也没接触过汽车维修,那么,这样的老师讲课,怎么能把学生教会呢?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怎么能让汽车维修企业欢迎呢?由于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因此,造成了当前的社会现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企业很不喜欢,他们不会干活。这在一定的方面给中等职业学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中等职业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差。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待遇和工资水平大多都低于中小学校教师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由于中小学校教师是属于国家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旱涝保收。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民办和国企编制,教师工资没有保障,并且工资较低。另外,中等职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与中小学校教师相比差距非常大,我曾工作过的民办职业学校,每天,早上7.30上课,晚上8点钟以后才能下班,每月才有两天休息,还没有寒假和暑假。我一个人既是理论课老师,又是实习课老师,还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勞动强度极大。很多老师挤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内连走道的都很窄,条件非常艰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很难录用和挖掘到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自己已有的专业骨干教师也很难留住。中职学校录用大专院校毕业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外单位教师调入中职学校任教的,同样是下降的趋势。校内外非教师调入中职学校任教的教师中,大多是由本校的职工调整到教师岗位进行教学,这是为解决中职教师紧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中职学校教师人员不稳定,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要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努力做到职业学校办学实现与企业行业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劳动者。要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就要保证在发展规模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大力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相关的政策,要鼓励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不断地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普通院校的再培训,然后,充实到中等职业教师队伍中去,同时,努力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制度,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后,再来教学生、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来源的渠道。要不断的加大对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需求,制定出相关的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来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要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实践、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更好地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所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还要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型的转变。也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统一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教师能够取得相应专业的多项技术职称,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并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能娴熟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论文 篇4

1先进的教学理念

由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确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求知,才能促进自己发展,实现创造。要由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知识的储备、片面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得被动学习方式向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造思维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由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转变,确立开发学生综合潜能的科学的评价观。

2综合实用性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心。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关系到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各个方面。

2.1课程学时

实现四增四减:增加应用性强的课时量,删减或简化不实用的课时量;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普通课的课时量;增加专业课的技能操作课时量,减少理论课时量;增加必修课的课时量,减少选修课的课时量。

2.2课程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知识的掌握要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教学内容要朝实用方向转变,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1)普通文化课设置

在普通文化课教学中,突出记忆性知识,把生动形象的人文知识变成死板的教条,掩盖了文化知识的情感特征,导致学生对普通课不感兴趣,也不重视,教师感觉课难教,学生感觉学得烦。因此普通课的内容选择要突出职教特点和学生实际,实现职业性、应用性、生活性三统一,应用性指要突出课程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职业性指课程内容要围绕着职业活动来组织选择。生活性指课程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除此之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专业课设置

由于职业岗位的变化加快,应加强通用知识、基础技能和综合化课程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转岗能力。专业课实现两结合,一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二是专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专业实践课突出实践性、应用性、适应性,强化实践技能,实现理论知识向能力养成的有效过渡。专业活动课,从趣味性出发,突出适应性。围绕学生的素质形成和发展来组织,锻炼学生的从业能力,适应社会需要。

(3)课程结构设置

为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就业能力的需要、不同岗位的需求,必须对现行的课程进行调整,重组,实现知识的整合。

3灵活而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改革也应建立在“以就业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基础之上,教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指导学生学法,引导学生会学、乐学。

3.1理论与实践整合法

这种方法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3.2情境激趣法

问题的设置要巧,要新,要奇,要难易适度,要有艺术性,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式课堂中,用艺术化的问题激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学。

3.3活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核心展开教学,教师真正放权,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3.4问题驱动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能进一步拓展思维,教师要通过问题借助四步阶梯把学生引入生疑、解疑之门。

3.5行为导向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直接走向实际,并通过视觉感知获得感性认识,消化、领会、理解、落实所学的知识的方法。

3.6合作探究法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探究法是有效的途径。

3.7激励诱导法

也称为讨论学习法,是通过集体智慧的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激励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学习方法。

3.8角色扮演法

教师应创设不同的角色演练情境,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播,激发学生们的演练激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情景角色扮演的过程给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发现不足,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既加深了对职业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职业素质,缩短了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提高了就业能力。

4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立体音箱。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身融声、形、貌于一体,变枯燥为生动,深入浅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这种音、图、文、声、色并举的立体手段,能抓住学生的心,能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的积极性,手脑并用,激发人的情感意识。教师既可以声情并茂的讲,学生手脑并用的听、说、读、练;学生既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讨论、练习。在讲授、练习、反馈、作业整个教学环节都能派上用场,极大地调动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效果事半功倍。此外还有互联网学习的平台、多种软件等。

5科学的评价手段

科学的评价手段是师生发展、完善的裁判员。传统的课堂单一性、片面、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标准体现在:对教师,只有领导从某一方面对教师单一评价,缺乏全面性;对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权威的评价,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评价标准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严重阻力。因此,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评价标准既要考察现在又要着眼未来,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适度灵活,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推进教学改革。评加的目的不在于裁判与鉴定,而在于引导与促进。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行为,以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5.1对教师的评价

本着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研究;所教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培养、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实行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评价。

5.2对学生的评价

一是教师、家长、社会的评价。对学生评价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学时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评价。二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就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受到激励,增强自信心,维护自尊心,克服由于他人的评价造成的逆反心理。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实事求是的剖析自己、认识自己,找出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形成自主性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力求上进的信心。

6全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振兴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教师为本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全能型教师队伍。中等职业院校独具特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需求的、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依靠全能型的教师来培养,具体策略如下:

6.1构建教师培训络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中职教师。而这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构建一个系统培训网络,加强教师理论培训的强度,扩大参与学习的教师的覆盖而成为一种必需的途径。在培训交流中,要向他们阐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使中职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而且愿意将改的内容实施到真正的课堂教学第一线,并且鼓励教师的教、改、研,实践出真知,才能探索出有效的改革路径。

6.2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双师型”教师是指要既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应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教学,而且在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即既是专业教师又是高级技师,既是人师又是经师。“双师型”教师目前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需人才,加大力度发展“双师型”教师,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兼得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7比较成型的新教学模式

7.1分层教学

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指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就是指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把学生划分为水平层次小同的学习群体并区别对待,以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师生互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班内分层教学模式,“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目标分层教学模式,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

7.2互动式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途径、多方位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实现教学中认知、情感的和谐。目前,多数中等职业院校在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强调下,很多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但深入观察发现,学生能力水平的单一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低下令人担忧。有的学生知识而极为狄窄,有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非常差,有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此困难很难调整心态,有的学生而对市场就业竞争束手无策。学生的生存和从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礼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显得明显不足。中职学校尚缺乏对师生双主体的认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种互动的默契配合。因此,树立学生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教学过程的互动模式,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传递接受式为主向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转变,在教学过程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7.3一体化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篇5

一、国家免学费政策

针对全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一、二、三年级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免学费资金统一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补助学校;对于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二、国家助学金政策

针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同心县、海原县)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每生每年资助2000元。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在校生20%计算。

学生本人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户口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或由当地民政、扶贫、残疾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公示。

以下学生优先资助:

1、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资助标准:每生每学年免除住宿费800元、书本费400元、增补生活费500元。

四、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中职阶段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针对我区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从而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实习单位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顶岗实习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中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步骤。

五、校内资助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篇6

(2010—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年11月27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其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生产技术革新、民生改善以及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会议要求,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要制定具体措施,确立目标,分步实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改革措施,使职业教育质量、规模、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挥更大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和技术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结构性调整的历史过程,新一轮的国家能力竞争已见端——

倪,为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教育科技投入,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工业化进程一刻也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样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2009年又启动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进一步体现了中央的新期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一、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服务中深化改革、在贡献中加快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质量、规模、结构、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突出表现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事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支撑,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保障机制欠缺,许多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升;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不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不畅,社会吸引力不足;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因此,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突出重点、整体规划,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

切实把握时代特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

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长期目标,落实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二)主要目标

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

1.事业发展目标

——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校均在校生规模达到1800人左右,办学效益明显提高;3年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经营培养2000万中级以上技能型人才。

——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支撑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超过1.2亿人次,3年累计完成4亿人次的培训任务,使城乡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逐年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数量,力争使全国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达到20︰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量比例达到25%;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得以实施,师德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稳步提高办学质量,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数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基地。

2.服务产业目标

——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整合、重组和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数量充足、能支撑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适应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再制造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课程和教材,培养一批基础性技能型人才。

——对接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扶持农业职业学校发展,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办好涉农专业点,多种形式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养250万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按照企业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虚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培养800万技能——

型人才。

——跟踪现代服务业调整、升级与发展趋势,应对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特别是新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高标准安排课程内容,有效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培养950万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3.改革创新目标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为基础,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各方深度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局面。

——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基本形成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校企一体”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专业建设管理规范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和在职继续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

——创新职业教育评价考核制度,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基本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4.基础能力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办学标准,生均校舍面积、图书和仪器设备总值逐年提高,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重点支持建设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2000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现行省级重点学校建设标准;2/3的学生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

——重点支持建设1000个设备对接企业生产、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装备先进一流、人员配套齐全、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国家重点产业升级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基本形成以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学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为基础,相关政策制度、执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相配套,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基本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依据,以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等为主体,以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制度为基础保障,支撑中等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的基本制度体系框架。

(三)指导原则

1.坚持问题入手,突出改革重点

以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职业教育针对性不强和吸引力不足等各界共识的突出问题。

2.坚持近期突破,着眼长远发展

着眼三年发展,立足一年开局,每年突破若干关键环节,三年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中长期目标和整个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坚持整体规划,抓住关键环节

以提高支撑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战略构想,在保证——

规模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任务目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

4.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

着力建设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试验区、示范校和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其资源开放共享;以加大扶持、多方投入、合作办学、对口支援等方式,重点扶持农村、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扶持涉农、民族工艺等专业和薄弱学校发展。

二、重点任务及主要内容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实施以下“十大计划”,在相应的重大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带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办出特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中等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计划

加快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在“十一五”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形成一批优质资源,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1. 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支持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的示范,成为国家和区域产业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方式加强建设,推动规模化办学,建成实力强、规模大、声誉好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依托示范性职业学校、行业组织和覆盖行业的企业组建“行业型”、“区域型”和“特色型”职业教育集团,促进集团内部学校、企业、行业等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同时带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质量评——

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环境。重点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创新专业设置。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面向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民族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创新教材应用。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更新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学习的平台,支撑随时学习;创设生产服务模拟场景,特别是通过数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技术和生产服务岗位。创新队伍建设。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着力提升学校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完善招生、教学、资助、免费、就业、财务和资产等学校业务管理办法。

本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评审、予以重点支持和实行评估验收,联合制定印发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地方有关部门和学校举办者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学校提出改革创新规划,按照评估验收标准落实建设任务。

2010年,发布总体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支持第一批300所左右的项目建设。2011年,支持第二批400所左右的项目建设;研究制订示范学校验收办法。2012年,支持第三批300所左右的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建设并进行验收;评估总结示范学校建设实施工作,并开展成

果展示活动。

2. 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建设

支持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在“十一五”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一期项目成效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2010—2015年),重点加强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教学实训仪器设备,使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进一步健全。

坚持提高质量、示范引领。以扩充优质特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为重点,提高办学质量,促使学校在办学理念、深化改革、机制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地方为主,分级负责。规划和建设任务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为主,中央予以专项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省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市、县政府积极安排投入,鼓励行业部门和企业支持职业学校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地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技能人才结构和劳动者就业需求等因素,将项目建设与职业教育事业规划、地方资金筹措、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等工作相衔接,统筹协调、综合规划,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建设。

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重点支持有特色、质量高、效益好的职业学校,重点支持主要招收农村学生的职业学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支持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对口支援、联合招生的职业学校,重点支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的职业学校。推动改革,创新机制。以改革促发展,对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学校,给予优先支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各地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要加强地市政府统筹,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等因素,——

统筹职业学校布局,在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规划项目学校建设。

本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规划、予以重点支持,联合制定印发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办法,审核确定各地建设规划。地方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提出本地区建设规划,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项目学校提出具体建设需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建设任务。

2010年,制定总体方案,编制需求规划,研究相关管理措施,支持第一批项目建设。2011—2012年,支持第二批和第三批项目建设;研究制订管理办法。2012年,阶段性总结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实施工作,并开展相关成果展示活动,为之后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规划落实和项目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3. 继续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继续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再重点建设1000个装备先进一流、设备对接产业、技术对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能力。

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和确定建设重点。服务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对应若干重大产业和关键行业,确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专业领域,特别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纺织、石化、现代农业和民族文化等产业相关的专业领域。引导项目学校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以及生产和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支持校企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以企业生产和服务流程为导向,设计、建设实训场地和设施。配置对接产业、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先进设备。配备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使基地成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场所。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技能教室建设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实行各地按照遴选条件申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核确定,分实施;建设经费一次确定,逐年考核建设情况、严格质量评估和成果验收。

2011年,发布总体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支持第一批项目建设;研究制订验收办法。2012年,支持第二批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建设并进行验收;评估总结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工作,并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二)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同步推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共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机制。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4. 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等社团,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行业组织,重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建立经常性的对话协商机制和工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密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联系,为有关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立教育与行业对话协作机构,下设专家工作组;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若干教育与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研究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探索建立行业人才职业能力认证体系;研究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组织特定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安排实习就业。

——

2010年,发布总体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成立对话协作办公室和专家工作组;举办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汽车、装备制造、软件服务外包等5个行业的对话论坛;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工作。2011年,举办与5个行业的对话论坛。2012年,举办与5个行业的对话论坛;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工作;举办总结表彰和成果展示活动。

5. 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强化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建设,推进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项目学校和3000家合作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校企之间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项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取得双证书比例达到95%;每个项目学校受益学生达到3000人,3年共计培养300万名支撑产业振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新校企合作制度,通过实施专业与岗位衔接,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鼓励政府主导下,行业、大中型企业和示范性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组建职教集团,合作开展集团化办学,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2010年,出台校企一体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管理措施,确定项目学校和合作企业,启动合作项目;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2011年,继续实施合作项目;研究制订验收办法。2012年,开展评估总结和成果展示活动。

6.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以加强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为导向,以加强职业指导为重点,以构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公告制度。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评估检查,表彰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宣传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典型。依托现有职业教育网络,整合人才供需信息资源,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国家、省、地市、县区、学校五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2010年,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公告制度;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评选职业指导先进单位。2011—2012年,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成立合作办学组织、开展订单培养、设立就业联系点等形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

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合作办学、对口支援和特殊扶持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布局,特别是要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等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使其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7. 积极推进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

加强东西部之间有关省、市、县教育部门的合作,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以结对子的方式建立工作平台和定期交流制——

度,积极推动东西部、城乡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走合作办学之路,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与交流、联合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共创双赢。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发挥东部和城市职业学校优势,扩大面向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招生,采取多种方式安排学生到东部或城市学校学习,并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支持。针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的实际需要,从东部和城市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支教任职;吸纳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连锁办学,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合作学校具体情况,从计划制订、招生录取、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经费扶持、教师和管理人员交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争取把东西部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活动纳入国家确定的对口支援政策范畴。

2010—2012年,东部和西部省市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之间,基本建立稳定的对口合作关系,支持300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作,每年东西部联合招生60万人,培训与交流教师2000人次。

8. 加快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推动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扩大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纲要要求的水平。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办好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在云南、甘肃、青海等省推广四川面向本省藏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9+3模式,举办一批面向本省民族地区招生的中职校(班),加大对来自困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

和免学费力度。加大有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面向本地区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的专业。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增加特岗教师人数,聘请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承担教育对口支援任务的东中部省份,要在相关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专业援建、教师支教、干部支援、内地培训等措施,帮助受援区(县)职业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为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家庭脱贫致富和现代农牧业发展服务。

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省市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支持的力度,保障规划和项目的落实。

2010—2012年,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内地新疆中职班,每年从西藏、新疆困难地区、新疆兵团选派初中毕业生到东、中部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

9. 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建设

扶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改革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化,增强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技能发展的活力,推动民族特色学校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带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加强建设和加快发展。

民族特色学校的建设要坚持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间工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技能人才的方向;重点加强民族特色专业建设,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的需要,体现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特点;加大“技能教室”建设,构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技能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搭建学做一体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技能教学平台,形成与传承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等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能够依托特色专业开展技艺展示以及艺术创作活动,具有发掘、保存——

和研究民族文化艺术与民间工艺原始资料、实物等的能力,在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引领作用。

本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印发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地方政府对学校特色专业的校企合作、兼职教师聘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要有政策措施和制度保证;学校主管部门或举办者对学校特色专业发展有稳定的经费投入。

2010年,开展项目设计。2011—2012年,推动项目学校开展建设工作。

10. 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大政策制度建设需求,对若干重大制度、政策、体制和机制进行先试先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以点带面,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探索新途径,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继续推动各有关方面落实天津、河南、四川、广西、三峡库区试验区协议,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加强对试验区的指导和管理,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支持措施,有重点地推进试验工作深入实施。总结提炼改革成果,通过编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促进试验区经验向全国辐射。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产业形态特征和职业教育优势,新增一批试验区。

2010年,抓好现有试验区已有各项任务的落实;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若干省份和地区,共建一批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2年,总结验收试验区工作,召开全国试验区成果交流会。

(四)中等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计划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

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11. 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农业类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为抓手,以点带面,注重内涵,扎实推进农村、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粮食等部门的合作,召开全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办好一批农业类职业学校和1000个涉农专业点,努力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林类专业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作用,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鼓励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加强与农业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协作,探索建立对口帮扶、互惠合作和共同发展机制。研究制定《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标准》,开展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

2010年,召开全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1年,发布《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标准》,基本形成农业类高等院校与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对口帮扶机制。2010—2012年,创建300个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12. 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培训。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为目标,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为抓手,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

术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工培训,累计完成2.7亿人次的培训任务。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

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争取每个乡镇和多数行政村办好一所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加强师资培训,建立适应新型农民培养的师资队伍。研究制定有关文件,明确新时期教育系统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在总结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原则,开展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

2010年,完成8000万人次的培训任务。2011年,完成9000万人次的培训任务。2012年,完成1亿人次的培训任务。

(五)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以依法办学为基本要求,逐步建设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13.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

制定和完善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经费管理等领域的规章制度;持续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创新工作载体,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健全学校建设标准,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意见》,推动各地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和布局结构调整,扩大校均规模,提高办学水平。修订《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继续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

业学校评估。发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处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动态发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学校改革发展的经典案例,建立“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库”并通过印刷出版和网络广泛宣传,逐步积累、动态更新,形成典型示范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

建设和运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学生学员、教师队伍、办学经费、基本建设、条件装备、教学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基本业务管理提供现代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2010—2012年,继续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逐步开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学费等七个功能模块的信息系统,并进行升级改造。

14.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制度,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深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

学资源库。加强班主任工作,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整体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努力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艺术节、文化节、技能节、运动会、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促进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

2010年,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开发工作。2011—2012年,印发修订后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

(六)校长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在继续实施和完成“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基础上,加快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补充步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校长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5. 健全教师队伍基本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

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为抓手,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和企业实践并重,编制标准、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

相配套,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制度环境。

完善职教师资培养规划,落实职教师资培训政策和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设在普通高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的作用,扩大职教师资培养规模,探索职教师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完善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构建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支持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平台。

积极推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国家基本标准和实施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实行分类指导、定期调整、动态管理。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设置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2010年,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制定《关于加强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2012年,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工作,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16.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全面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一期),启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以教师队伍数量补充和能力提高为重点,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继续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立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加快教师补充步伐。推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补充项——

目,遴选一大批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到企业进行一年实践,并在接受专门培训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上岗任教;每年招收3000名应届本科生,通过免试推荐方式攻读硕士学位,定向培养高层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每年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4万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兼职任教。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每年培训5万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国家级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

2010年,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一期)任务;2011—2012年,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的各项工作。

17.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题培训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通过专题研究、高级研修、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提高校长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团队。

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副校长为重点对象,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采取国内培训与海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有条件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推进校长培训信息化建设,开发校长培训资源。

2010年,举办8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完成2000名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举办6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完成200名国家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培训。2011—2012年,举办16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和12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

4400名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18. 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行政领导者专题研讨

通过开展市长、教育厅(局)长培训,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增强统筹规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促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环境。

面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厅长(主任),举办职业教育专题研讨班;面向副省级和地级市市长,举办职业教育专题研讨班;面向市(县)教育局长,举办职业教育专题研讨班。

按照中组部调训计划,2010年,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建设专题研讨班”,培训50名地市级(地、州、盟)政府市长(专员、州长、盟长)、副省级城市分管副市长;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1期专题研讨班,培训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厅长(主任、局长)、地级市分管教育工作副市长(副专员)。2011—2012年,继续举办地方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职业教育专题研讨班。

(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

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19.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和信息化。

——

修订、发布和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专业设置标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通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开展国家示范专业点建设,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国家示范专业点。

2010年,印发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011—2012年,开发321个专业设置标准,研究建立专业设置需求与预警机制,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完成1500个国家示范专业点的遴选工作。

20. 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

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一体建设,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探索人才培养与行业、区域产业、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与方法,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模式和经验范例。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遴选500个专业点,按照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100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创新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010年,确定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学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遴选专业改革试点学校。2011—2012年,完成100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开发,对专业改革试点学校进行跟踪指导和评估检查。

21.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根据新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其中,制造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150个,现代服务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100个,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50个,现代农业和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100个,苦脏累险行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50个,新职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50个。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探索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2010年,成立工作组织机构,制订工作方案。2011—2012年,完成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究课程评价体系。

22.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对接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需求,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开发建设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苦脏累险行业,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创新示范教材,引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

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组织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其中,组织开发量大面广、规范要求高、对产业振兴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教材500种,扶持开发量小面窄,开发难度大,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教材200种,指导建设地方、行业特点鲜明的教材500种。

2010年,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教材出版基地。制订创新示范教材组织开发与扶持开发方案。2011—2012年,制订创新示范教材指导建设方案,启动并完成创新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工作。

(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23. 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的平台

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的平台,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开发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资源获取、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依托有关单位建成4个国家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

遴选300所学校,支持其拓宽网络带宽、改造硬件、充实资源、培训教师,建设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

2010年,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2011年,建成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2010—2012年,分批设立4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和改造建设300个数字化教室。

24. 建设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开通面向公众的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共享机制,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方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决策的信息化水平。

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站实时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职业岗位与专业目录对接信息等方面的业务要情。动态更新中等职业教育时事新闻、国家重大职业教育工程项目进展、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动态、东西部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科研、职业教育园区化建设、地方经验、国际动态、职教专家库等方面的信息。

依托有关单位建设教产对话协作系统平台、校企合作系统平台、改革创新成果展示系统平台、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技能大赛信息系统平台、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的平台、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等若干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

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推广中心;充实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基地;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指导各地、行业和学校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开展全——

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创建与评选。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件资源开发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建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信息主管培训与认证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普遍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0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着手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2011年,启动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工作;开通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发布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2012年,信息系统平台投入使用;开展相关技术培训。2011—2012年,开展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创建与评选活动。

(九)中等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依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基本形成以《教育法》为依据,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制度为基础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25. 落实《职业教育法》,制定和实施配套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依法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督促各地落实《职业教育法》及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

按照《职业教育法》第27条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的规定,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原则意见,指导和推动各地依法制订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逐

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财税优惠等政策,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以修订、颁布和实施新的《职业教育法》为契机,合理吸收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法规、政策制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研究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加快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健全实习风险管理机制;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办学条件等领域的专项管理规范;制定实施政府承担实训设备适时更新专项资金的政策;制定实施政府购买实习实训岗位的专项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校企合作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办法、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办法等。

健全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和免学费政策。切实加强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监督管理,保证学生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完善免学费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督导检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学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国家政策落实。

积极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重大制度和保障措施。

2010年,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指导各地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

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原则意见。2011年,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等专项规范,促进校企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办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办法。2010—2012年,参与修订《职业教育法》相关工作。

26. 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机制

针对长期存在的部分法律、规章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执行机制建设,增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依法治教的意识和水平,以有效机制保障各项法律、规章和政策落到实处,依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督导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编制并发布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建立和完善督导评估工作机制。会同各级人大、政协机关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执法检查和调研督察。通过专项调度、分区片会、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健全经常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督促机制,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2010年,出台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发布《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督导报告;开展专项调度工作机制试点。2011年,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2012年,开展重要工作领域的绩效公示。

27.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评价考核制度,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为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的形成打下基础。

扎实推进评价考核制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导各地和职业学校健全技能竞赛制度,加快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为学生展示能力、施展才华和走向社会提供平台。

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逐步形成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通过先行试点,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对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推动建立将其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优先录取条件的制度。

2010年,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计划方案。2011—2012年,完善方案,开展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0—2012年,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8. 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对话,借鉴世界先进理念,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实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水平。

推进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对话。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安排海外考察和组织引进出版国际政策信息等方式,着力推进中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国家制度领域的交流。

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大力推进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开展—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政策评估;实施与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技术应用、教师和校长培训等领域的合作项目;继续开展与有关跨国企业的技术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对外技术援助。鼓励和指导各地区、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活动。

加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专家人才库、成果案例库;开发国际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国际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国际会议资料、学术报告和论文等。定期发布国际职业教育动态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 篇7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质任务的迫切要求。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表示:职业生涯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 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个体的职业倾向, 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及其有效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 是实现学生发展和人职和谐的共同需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行业不断调整, 出现了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能很快过时, 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岗位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约翰·纳斯比特曾说过: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 没有一种或一组技能和知识能为你服务一辈子。在这种形势下,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能只满足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 而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安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和社会变化结合起来,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者, 尽量减少“毕业即失业, 上岗即下岗”的尴尬局面。因此,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轨迹的设想, 是对个人前途的预见与展望, 是个体努力奋斗的加速器, 它有利于个体了解社会, 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将来面向社会岗位的职业技术人才, 然而多数学生是以学习的失败者身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 他们对自己缺少合理认识, 对中职学校态度淡漠, 对未来职业缺少正确的认识, 学生学习劲头不足, 缺少上进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通过职业导向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情况, 同时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平时学业和生理、心理表现以及职业兴趣、爱好、才能和体质特点,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职业。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确定未来职业方向, 设定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职业理想。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需要

2001年2月,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试行) 中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明确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 提高自我就业能力, 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 将职业生涯规划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从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发展与需求、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自我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学生就业与创业, 与德育教育紧密相联, 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平台。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1. 课程开发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 本土化是传统文化结合外来文化而迈向现代化的中介与桥梁。教育受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在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 如果生搬硬套别国的教育经验, 哪怕是成功的经验, 其结果可能导致失败。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 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既要借鉴国外成功的课程经验, 又要根据我国国情, 结合就业形势, 人才需求规格变迁, 学校办学条件状况, 学生实际需求, 师资力量分布等多因素,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2. 课程实施主体多元化

课程实施主体是一个广阔的群体, 从学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学生家长、学生到社会人士。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对专职任课教师的培养力度, 本着“走出去, 请进来”的原则, 促进专职教师能够迅速成长, 担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指导者。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应发挥主体的作用, 他们应与教师一样, 成为课程的创造者, 在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上与教师展开对话。社会人士的参与有力地加大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使学校教育不是孤立于社会, 而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的工作也不仅仅需要教师尽职尽责, 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大力支持。

3. 课程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发展, 有利于教师提高, 有利于改进教学实践, 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有利于个体的一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应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评价, 评价模式可实现多样化。但是, 在评价中应充分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形成三维评价体系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了关注成果外, 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课程评价应遵循以下评价原则:

参与性原则。在评价中重视学生亲身参与程度, 力求学生全员参与, 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做出考核,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性。

自主性原则。学生既是课程活动的参加者, 又是课程活动的设计者, 学生应该学会科学地评价自我。

激励性原则。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施展自己的才能, 积极进取, 勤于实践, 不断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过程性原则。评价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及实践体验, 重视在过程中评价学生。评价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工作, 要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评价时家长、同伴、教师、社会共同参与, 采用教师评、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社会人员评等。

摘要:当今,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经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就业创业为主题, 以生存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其重要性已突显出来。本文从社会、学校、个体三个层面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从课程的视角构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一敏.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与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2]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初步构想[D].西南师范大学, 2004.5.

[3]黄饶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7.

[4]王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 1999, (3) :85-90.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管理 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种技能教育,但也是我国高中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所以在我国教育水平的现有基础上,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研究是很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

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学生个人的需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所有配备的设备、技术、教师都要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以保证学生个人的发展。二是社会需求。学校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社会的总需求来安排,课程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来安排,保证学生个人与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才能使中职教育更具有意义。

随着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明确目标,建立长远的教育规划,促进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

1.前期的管理建设

(1)对专业进行合理设置。无论是高等学校还是普通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的专业设置过程中,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且还能够进行合理预测,保证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其专业的学习还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专业设置是教学管理的首要环节,要将其放在首位,及时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2)对课程进行开发。在对课程进行开发管理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大纲的设置。构建系统的教学模块,分阶段设置中职课程教学结构,保证课程方案的综合化、合理化以及阶段化。二是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每一学期的开始,要将这一学期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细化,保证让学生学习到理论、技能等各项方面的内容。三是对教材的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材,要做到适宜、适度、适量。

2.教学过程管理

(1)对于生源的监控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生源监控。首先,如果所招收的人数少于计划招收的人数,学校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以保证生源的充足。其次,要注意与本地区的同类学校进行对比,根据生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以后的就业率来进行合理监控。最后,要进行本校学生自身的生源监控,分析历届学生与现在校生的区别,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2)理论课程学习管理。考查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果,需要建立硬性的考查指标,在出现40%不合格学生比例的情况时,要进行预警处理。学校应该组织教师以及学生代表探讨学生成绩改进的措施,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3)技能课程学习管理。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技能的培训,所以技能课程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校主要通过技能课程学习、实习岗位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等形式实施管理,对于技能考查不合格的学生,需要进行重修教育,重修的学生需要达到各项考核标准才能毕业。

3.毕业与就业管理

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成绩均已及格,准许毕业。在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学校需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此来判断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并根据这一结果及时地调整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4.资源管理

(1)师资力量。对师资力量的管理主要是分析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然后根据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来决定教师现有知识水平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符合要求者,学校也要鼓励其提高自身技能;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学校需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并进行考查,以保证师资的质量。

(2)经费管理。学校的经费主要包括科研费用、财政拨款、学生学费、社会资助、专项费用等,对这些费用的管理,学校需要建立透明的费用流向系统,以方便教育部门的检查,杜绝资产腐败的现象。

(3)设施管理。首先要保证学生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都能够接触到学校的教学资源。设施一般包括硬件与软件设施,所以在进行设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硬件设施的保护和软件设施的合理使用。

三、小结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需要根据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忠林.三元学分制: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蒋乃平.中等职业教育多种课程模式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项目部印章领用管理承诺书下一篇:学生会招新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