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2024-09-01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共13篇)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1

初中数学研修学习心得

在本次网上研修学习过程中,收获很多,简单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的理念

通过网络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体会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展现知识的发生,更好的传授,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现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联想、想象能力,好奇心强,侧重于形象思维。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训部门为我们安排了《几何画板》的课程,懂得了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为以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中数学几何画板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我一定要学好几何画板,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我已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水平。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2

一、数学试题的思维开放性

数学试题的思维开放性问题是指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不是单一性, 更多的是靠学生利用不完备的要素去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在思考中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相对于固定式条件要素齐全、结论唯一的封闭性练习题而言的, 思维开放性问题产生的结论更具总结性、更富想象力。

如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中设置的这样一题:

例1:16人分别乘两辆小汽车赶往飞机场, 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飞机场30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 此时离飞机检票停止检票时间还有50分, 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 连司机在内限乘9人, 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0千米/时, 这16人能赶上飞机吗?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 可以给出了三种方案:

方案一:小汽车要分2批送这16人, 如果第2批人在原地不动, 经过计算, 单靠汽车来回接送无法使16人都赶上飞机。

方案二:如果汽车送第一批人的同时, 其他人先步行, 那么可以节省一点时间, 通过合乎实际的假设计算, 这16人能赶上飞机。

方案三:如果这辆汽车行驶到途中一定的位置放下第一批人, 然后掉头再接另一批人, 使得两批人同时到达飞机场, 那就更省时。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点E、F在BD上, 要使四边形AECF成为平行四边形, 则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本题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比比谁的答案多, 这样, 学生的热情马上就被点燃了, 纷纷开始思考、研究, 并记录自己的答案, 当教师让学生展示他们想到是答案时, 居然出现那么多: (1) BE=DF; (2) BF=DE; (3) AF∥CE; (4) AE∥CF; (5) ∠AEF=∠CFE; (6) ∠AFE=∠CEF等, 这时让全班同学再讨论, 再补充。

这样的开放性试题, 充分挖掘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二、数学试题的自主探究性

自主探究性数学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善于观察和归纳、善于操作和尝试的能力, 老师应该对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文流”过程行为进行适当的评价, 创设不同的试题环境, 在重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重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 在重教师讲解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3: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

(1) 按图的方式搭1个“△”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棒, 搭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棒。

(2) 搭1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 搭100个这样的形三角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 如果用x表示所搭三角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同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

经过学生探究、小组交流, 最后总结出方法:

(1) 第一层1个三角形用3根;

(2) 第2层增加2个小三角形, 第二个图形有3个同样的小三角形, 后每一层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增加层数相同, 第n层就有n个小三角形;

(3) 第n个图形共有 (1+2+3+4+……+n) 个三角形, 则第n个图形的火柴棒的总数就是1/2 (n+1) n×3根。

例4: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按图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在规律探索题中, 学生如果能找到规律掌握了解题方法, 就能迎刃而解。

三、数学试题的学科综合性

数学学科不是孤立存在于单门功课中, 不仅要将初中数学知识相互贯通, 更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 使数学知识更加凸显实用性, 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及数学与美学的情感。新课程的课后思考题的设置打破学科间的界限, 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 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 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5:第六册《相似三角形》一章中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

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 后半段为x, 此式即成为 (1-x) :x=x:1, 也就是x2+x-1=0。

其解: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 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 G=0.618033988≈0.618, 而且G (1+G) =1, 即G和 (1+G) 互为倒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美的情感。

例6:田忌赛马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 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等级的三匹马, 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 有一天, 齐王要与田忌赛马, 双方约定:比赛三局, 每局各出一匹马, 每匹马赛一次, 赢得两局者胜, 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获胜的希望, 但是田忌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要强……

(1) 如果齐王把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 那么田忌的马如何出阵, 田忌才能获胜?

(2) 如果齐王把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 而田忌的马随机出阵比赛, 田忌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本题让学生重读历史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制定比赛方案,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本题既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方法分析身边的现象, 并养成一种习惯, 最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数学试题的操作实践性

数学与生活中的实践操作紧密联系, 学好数学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将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 数学操作实践题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体验, 让学生深入到社会搞一些调查, 做一些游戏, 并要求亲自参与到游戏中, 结合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把实践中得出的规律、与数学的联系、能否激发数学兴趣等问题带入课堂。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 可以将枯燥、较死板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七年级下册第3章《可能性的大小》设置了这样一题:

例7:小明和小聪一起玩掷骰子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若骰子朝上一面的数字是6, 则小聪得10分;若骰子朝上一面不是6, 则小明得10分。谁先得到100分, 谁就获胜。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显然是不公平的, 小明取胜的概率比小聪大的多。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3章《可能性和概率》设置了这样一题:

例8:调查当地的某项抽奖活动, 并试着计算抽奖获奖的概率其中一位同学通过社会调查, 给同学们编了一道题。商家为了吸引顾客, 设立了一个可以自动转动的转盘 (转盘被等分成20个扇形) 其中一个涂上红色, 其它都为白色, 并规定:顾客每购买25元的洗发水 (实际售价为5元) , 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 指针正好对准红色区域, 顾客就可以得到一辆自行车 (其价值为250元) 。请问, 如果是你, 去买合算还是不合算?虽然概率这一章内容来说是比较简单, 但它是一个新概念, 对有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理解的, 这样只能引导课后多动手做实验, 如头投掷硬币、掷骰子等游戏, 通过反复实验并记录、总结从而认识概率。

数学的问题的重要地位在于它的独特实践性价值——它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数学试题除以上四个特征外, 还具有其它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 追求数学价值取向的过程就是在问题情境下学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2]教育部教育司数学教科书内容与特征。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03、5

[3]王琦《从高考新题型---开放题引起的思考》, 北京:数学通报1999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3

1.区域推动

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已有《初中语文写作序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且有将其中“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范文序列编排与实施的研究”子课题交由笔者分项负责的有利条件,笔者力争通过研究与实施,力推我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范文序列及教学向前发展。

2.教学现状

(1)教材缺少写作系统

从当前教材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无写作知识,无写作技巧,无文体要求,无阶段作文侧重点要求等。各单元、各年段只解决了写什么,没有按写作的规律指导学生怎样写,怎样循序渐进地写。这显现了教材编写的突出缺陷。

(2)文体缺少各类范文

当前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写出了“四不像”作文。初中生没有典型例文,写作不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无从谈起。

(3)话题作文消极影响

话题作文,一用就是十余年,操作上由于曲解了原意,宽泛的话题提供了套借作文的便利,而功利的动机助推了套借作文的盛行,抄袭作文、改头换面的作文大为流行,扎实而费力的作文教学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地准备作文与作文嫁接,作文教学被边缘化。

二、研究内容

我们用比较清晰的流程图解读研究内容:

1.全面扩大范文储备——解决“有文可范”的问题

(1)细挑文本选文

挑选有代表性的可供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教学参考、而又可供学生开展写作学习与摹写的文章作为典型选文。

(2)精挑同伴选文

着眼于把“学生作品”转型成为“学生范文”,让同伴将同伴的作文当作范文。这样的范文一旦成为教师“教之范”、学生“学之范”,必将在学生习作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3)慎挑辟精选文

选择相关一部分名家短篇作可仿之文。譬如,老舍的短篇、季羡林的散笔还是被一一收入其中。经典之于写作,并不相悖;只要有补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只要学生够得着,稍微挂得高一些未必就是坏事。

2.科学编排范文序列——解决“有序可循”的问题

(1)推进年段编排

按六册三年段各自的重点与特点,进行有序编排,对教材进行二度剖析,形成列表式推进的编排基准。

(2)推进体系编排

是从“选材”“立意”等到“语言”的方法系,还是架构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到“散文”的文体系,是挑定选文的关键。以七(下)第六单元为例,“观察自然界动物(状貌),并做客观描述”成为本单元一个重点要突破的“写作基元”,于是以例文《猫》为教学范文,该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把握住了“童猫”猎奇顽皮的特点,以“抓线团”的小细节生动表现出养猫的无限乐趣。

范文的合适并不在于主题的深幽,并不在于内容的新异,并不在于言辞的华丽,并不在于它有多么高雅,而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3)推进特色编排

特色编排专门指临时性的、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它在没有一定的融通的境界下也是不可轻易得之的,但对学有余力、写有特色的学生和教有个性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3.有效实施范文教学——解决“有效可证”的问题

(1)择点试验

择班试点,如果试验期成果明显,师生综合评价较佳,则可以进行全面推行。

在择点试验前努力做好三项重要的前提工作:

①精选模仿范本,在写作教学中预设模仿目标

教学过程中预设模仿目标,比如,本次教学要解决“学生不擅结尾”的问题,即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以范文促进学生作文结尾方法的习得与良好结尾习惯的养成”。于是,就应该着重选择结尾有亮彩、有余味、有哲思的范本进行教学实践。

②结合自身感受,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模仿个性

所谓个性,既指教师“教”的第一革新,也指学生“学”的第一革新,是对原有范文习得“智”和“技”的基础上,彰显的一种新的思考和新的改进。

③提升模仿品位,在反馈实践中生成模仿价值

提升模仿品位,在反馈实践中彰显模仿的综合价值,包括写作的价值观和生命力、实效力和功用性,甚至是一个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范文习写,比较全面地改变或提升自己。

(2)全面推行

可以采用“七年级做一做,八年级碰一碰,九年级闻一闻”的做法,既不是盲目推进,也不是止步不前。在此过程中生成积累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相关资料等有效“用具”。

(3)反思跟进

反思择点试验成败,反思全面推行得失,以归因法甄别分类,以实际跟进的方式调整部分序列上产生的各种矛盾、多样问题,以确保序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4)凝固升华

凝固已有的包括“教师‘教”“学生‘学”和“学生‘作品”在内的多元成果,并且升华一线教学方法、思想等,是范文写作教学整体推进的又一重要环节。

三、研究成效

1.诞生了精优初选范文

“通过了新一轮的写作教学改革,推进了我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写作教学范文序列编排与实施工作,并通过序列的编排和改革的整体推进,改善了我区已经开展相关实践工作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范文教学现状”。此举也使得初中语文开始有了新的范文序列。

2.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仅其中一个学年,即有近100人在报纸杂志发表习作,有400余人在全国及省、市、区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荣获等级奖,收获了最外显的成功效益。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学社,近年成功晋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

3.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切实提高了教师范文写作教学“编”的能力、“教”的水平,使笔者、研究教师及其所带的团队形成一种“破难攻坚”的意识、一种“系列推进”的做派。

4.创新了写作教学格局

为推进写作教学改革贡献了“智”与“力”,“点”与“面”的多重力量,不仅仅收获了“写作分数的提高”,更在于收获了“写作教学新方式变革带来的写作教学状态的绝对性变化”,创设了一种基于范文写作教学的生态化写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郭莉.初中作文序列训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范文 篇4

1、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1)第1天读了多少页?(2)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2、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第2天读了多少页?(3)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3、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1)第2天读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3)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4、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还剩6页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比第2天多读了多少页?

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第1天比第2天多读20页。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6、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2天读20页,第3天读余下的14,还剩全书的38 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7、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60千米的旅程。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问摩托车在整个来回的旅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8、车站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又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又3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0吨。这批物一共有多少吨?

9、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多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7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0、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少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11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5

一、教学常规(20分)

1.《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2012年版)》共有—六--大项、--70--个条目,其中“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反思-、六部分。(8分)

2.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指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5----小时。(2分)

3.教学常规的制定与实施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教学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试举一例谈谈学科教学如何落实或渗透“德育为先”这一原则的。(10分)

二、课程标准(20分)

(一)填空(10分)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分别是数与代数,.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二)简答(10分)

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做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的?

三、教学设计(共60分)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6

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竞赛活动,由于领导重视,大家配合,此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九年级:第一名 张珍 第二名刘佳佳第三名 孟丽

八年级:第一名 郭朋惠 第二名 任超第三名 张明

七年级:第一名 吴月明 第二名 时素娟 第三名 刘彦彦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研究 篇7

一、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的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不仅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认知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而通过对数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全面剖析, 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采取古今相比的方式, 还能够认识到现代数学所体现出的理论。第二,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 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 就能够借助历史人物的事例作为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第三,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体系, 明确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同时还能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素材。由于数学史当中介绍的各种典型例证都是对数学思想与数学教学价值的具体体现, 除了能够对初中数学起指导性作用之外, 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文化与科学价值。因此,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显得十分重要。

二、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的教学策略

1.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 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数学的教育思想, 将学生定位为具有独立性、个性丰富且具有较高主观能动性、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 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客观世界, 从中获取知识, 从而对社会现象产生能动反应。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被动学习, 不利于知识的传播。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活动, 通过发现和加工创造, 实现教学目标。

2.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 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内在推动力, 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通过融入数学史, 采取以情引趣的方式, 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对学生进行点拨,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 许多学生都会在私下讨论为何要学习几何知识, 其意义何在?这时,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几何数学发展的整个历程, 并选取相关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 给学生讲解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几何知识原理对莱茵河进行测量的事例, 使学生在数学史中感受到学习乐趣, 从而对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产生极高的兴趣。

3. 初中数学融入数学史,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古代的数学习题, 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问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鼓励学生带着自身的疑问, 主动发现问题, 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再经过长时间的锻炼, 在其日常生活中, 就能够自觉观察和发现各种数学问题。

例如, 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这一课题时, 教师应该提前总结数学史上所有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并详细介绍给学生。远在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这本著作当中, 明确叙述了可以以勾股定理的方式计算复杂的分式以及高深远近, 合理解释了西汉时期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而学生通过对数学史进行了解和学习, 丰富自身的发散性思维, 再结合当前所需的知识, 以现代方式对勾股定理进行再次证明, 从而加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印象。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 篇8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式数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表述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目标领域)。而“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法,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正事我们要大力推广与课堂教学的一种全面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知识建构

当代数学认知思维理论揭示,生活经验是数学活动的四大要素(还有数学思维、自我方式和再创造)之一,同样表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当代中学数学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教材的设计,两者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这种概括的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达都尽可能的让学生亲自参加进来,领会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并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广泛的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提倡合作交流式的学习

一个人的思考毕竟是有其局限性,集体的智慧总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一个问题,当大多数人去思考时,常常因个人思考角度的不同,得出的解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很常规,有的可能是很巧妙,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讨论、提问是方式,让同学集体的研究一个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我本人也得到了教学相当的良好效果。如教学圆的定义可进行如下的分组实验;设计取一根绳子,把他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画板上,另一端缚一支铅笔,然后拉紧绳子并使它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那么铅笔就会在画板上画出一个圆,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数学中的圆指的是一条封闭曲线,而不是生活中的一个圆面,从而加深了对圆的定义的理解,再如教学立方体的展开图可这样进行实验设计:发给每个同学一个正方体纸盒(大小相同),沿着正方体不同的棱展开,展开成平面展开图,通过学生的不同作品,发现同一个正方体可以展开成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历实践,相互合作配合,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再创造,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彻底改变了“只讲授结果”的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大开眼界,感受了数学的丰富多彩,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的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

三、加强变式教学

在教学领域,教育心里学的“变式”的解释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即不断改变正例呈现的方式,就是说,变式首先是一种变化,它发生在同一概念之中,相对于正例概念而言其变化局限在呈现方式上,是概念外在形式的变化:其目的是帮助排除概念无关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变式探究”就是老师对数学概念、例题等不断改变呈现的方式,以引起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过程。

四、充分利用教学反思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利用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反思,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把他们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教学知识、教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教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的尽可能多的把学生脑子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过来。

总之,探究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了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有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全面培养的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有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全面开发他们的智能潜力,时期形成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9

对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一些认识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孙大良730070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比较直接地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要高于单纯地进行数学知识讲解。为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多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要注重发挥初中数学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学课的喜爱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时,我们教师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数学实践活动一定是要能让学生自主参与,要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钻研的动力,要努力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设计、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等都应体现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自己对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及操作过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一、如何设置数学实践活动课。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而数学实践活动恰恰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统一,实现学生模仿老师或是同学间互相模仿的目标。因此,在设置数学实践活动课时,首先要考虑所进行的数学实践活动要能保证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反之,实践活动若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那么就不会达到上述目标。如我区的公交车由原来的普通客车改进为快速公交大车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快速公交车运行情况调查”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全班学生经历了与市民、与驾驶员、与站台售票员、与同学、与家长、、与公交公司经理等人的接触,与小组同学研究了调查计划,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公交公司的经理进行了采访(有些学生还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呢)。其间也经受了碰撞、摩擦、融合的过程,感受了多种角色的体验,体验到了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了走上社会时从胆怯到从容的心理成熟过程,体验到了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喜悦。最后,当学生写出了一份完整的“兰州市安宁区快速公交车运行情况”调查报告,经学校提交给公交公司,后来公交公司写来了一份感谢信,说同学们的建议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帮助时,全班沸腾了,学生们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喜悦。再如:我曾组织的“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以班级的春游活动为题材,让学生综

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春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之,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既要考虑到数学课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课上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兼顾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力求达到做学统一。

二、数学实践活动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活动,也会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多方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增进身心健康,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等都具有很好地作用。在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的任务是操作活动,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对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对活动的过程调控应该象渔夫撒网一样,撒得开,又要收得扰,要让活动在有效、有序的过程中完成,对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数学实践活动课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

式,在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面向全体,不应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每一个学生(包括班内的“学困生”)都能产生发言的欲望,都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相待,使学生感到安全,不能冷落、讽刺,甚至耻笑学生。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当学生都带有某种欲望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中时,他们渴望获取新知识,期望理解客观世界,期望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能得到互助组(包括老师)的承认,并且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而强烈的学习欲望会直接推动着学习的内动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10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2.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而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性;

2.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一位学生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2.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其原因是什么呢?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说明问题,使学生知道要确定结果,不仅需要距离,还需要方向.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全班交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得到以下几种情形.为了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则一共向东走了50米,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20)+(+30)= +50.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

写成算式是(+20)+(-30)=-10.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同样可结合数轴上表示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10米处,写成算式是

(-20)+(+30)= +10.

小结: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

【教学说明】在探究的过程中,始终结合数轴来进行,将数轴和式子结合起来,得到最后的结果,探究其中的规律.2.请同学们再来试一试,把下列算式中的各个加数不妨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列填空:

(+5)+(-3)=();(+4)+(-10)=();(-3)+(+8)=();(-8)+3 =().

【教学说明】在探究中,脱离数轴的具体形象,发挥想象,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3.你能发现得到的结果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思考后进行回答,可适当安排讨论交流,得出结论.4.再看两种特殊情形:(1)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20米,写成算式是(-20)+(+20)=();

(2)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没有走,写成算式是(-20)+0=().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完成,探究互为相反数两个数相加的规律,一个数和0相加的规律.5.从以上写出的6个算式中,你能探索总结出一些规律吗?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教学说明】总结出规律后,教师要特别强调进行加减运算时,应注意确定和差的正负号及绝对值.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

例计算:(1)(+2)+(-11);(2)(+20)+(+12);12(3)(-1)+(-);23(4)(-3.4)+4.3.解:

(1)(+2)+(-11)=-(11-2)=-9;(2)(+20)+(+12)=+(20+12)=(+32)=32;1123412(3)(-1)+(-)=(-1+)=-(1+)=-2;2236663(4)(-3.4)+4.3=+(4.3-3.4)=0.9.【教学说明】教师示范讲解(1),主要强调思路和解题格式,学生尝试完成其余题目,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填表:

2.计算:(1)10+(-4);(2)(+9)+7;(3)(-15)+(-32);(4)(-9)+0;(5)100+(-99);(6)(-0.5)+4.4.3.填空:

(1)()+(-3)=-8;(2)()+(-3)=8;(3)(-3)+()=-1;(4)(-3)+()=0.4.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个加数?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进一步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强调.【答案】1.略2.(1)6 3.(1)-5 4.不一定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位同学来小结一下?

2.从上面练习中你能总结出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经验教训吗? 3.使学生明确:(1)运算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2)两数相加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2)11

(2)16(3)2

(3)-47(4)-9(4)3

(5)1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 篇11

【关键词】深本数学;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深本数学学习法正是一种能让孩子爱学、会学、乐学的好方法!深本数学学习法深入问题本质,抓住了重点,让学生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目标,进而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那么深本数学教学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转变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

深本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实现三个转化:①知识上的转化: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科学概念;②能力上的转化: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③情感上的转化: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教师从要我教到我要教(从职业上升为事业)。华罗庚说过,读书应有个过程——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规律。很多人认为,要学好数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做题,熟悉不同的题型。但深本数学却反其道而行之,题不在多而在精,通过一道题,贯穿起数学知识里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透过本质掌握规律,从而做到一通百通,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可以通过深本数学中的四大解题规律来解答,这四个规律是:弄通情景(把题目的意思彻底弄明白);知识联想(联想知识,用知识思考解决问题);顺逆推理(从条件和结论两头推理);运动思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二、让孩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深本数学是一项很好的技术,他给我们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也告诉了我们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长远来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学生只要学会了深本数学的思想,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抓住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本质,那么,就会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变得更聪明。邹华权老师说过:“其实,学习能力是天生的,只不过在以老师为主的被动学习过程中渐渐弱化了。很多家长埋怨学生马虎、笨、不开窍,甚至厌学,归根结底,都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而经过适时点拨,孩子的潜力就会迸发出来,对于一个爱学、会学的孩子,一切皆有可能!”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无味和艰深难懂,而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头等头疼的问题。深本数学通过一题多解,启发思维来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打开了学生思维的万千视角

深本数学的教学主要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在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②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造成学生总是想在老师前面、向老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氛围,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一个个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了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传染。③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上指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比较初中习新知识,站在哲理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联想。④在解题中指导学生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多解归一,归纳共性,分离个性,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在思维的根源上具备了面对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打开了思维的万千视角,让学生将这种领悟延伸到未来,受益终生。

总之,我们要充分体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就得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转变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开发学生思维,就能实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梦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浅析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 篇12

一、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和一种解题方法, 旨在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周密性和全面性, 分类讨论问题也属于创新性问题, 此类题综合性强, 难题较大, 在历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压轴题出现, 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具有很强的选拔性。

解析:由题意可得x-2=0且y2-5y+6=0, 分别解这两个方程, 可得满足条件的解为x=2, y=2, 或x=2, y=3。

由于x, y是直角边长还是斜边长没有明确, 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在教学中, 对于复杂的计算题、证明题等,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处理, 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严谨的思考和分析, 从而获得合理有效的解题途径。同时, 通过加强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科学性, 这种优良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未来必将产生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二、化归转化思想

化归转化思想, 是一种把未解决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的转化, 归化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遵循的原则是化未知为已知, 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直观, 进而完成数、形之间的转化。

例如, 已知x2+y2+2x-6y+10=0, 求xy。对于初中生来说本题无法直接解出关于x, y的二元二次方程。但是如果从完全平方公式着手, 已知条件可以转换为 (x+1) 2+ (y-3) 2=0。又因为偶次幂具有非负性, 即 (x+1) 2≥0, (y-3) 2≥0, 所以 (x+1) 2=0, (y-3) 2=0, 从而得出x=-1, y=3。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总之, 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是我们学习数学和解题的一种重要思想, 我们应该抛弃“题海战”的教学模式, 加强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方程函数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 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 再运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 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 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 (-1, 7) , 且在x轴上截得长为3的线段, 对称轴方程是x-1=0,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式x=1, 且在x轴上截取的线段为3, 所以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 (-0.5, 0) (2.5, 0) 。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2.5) (x+0.5) 。

把 (-1, 7) 代入, 解得a=4。

所以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4x2-8x-5。

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有三个参数a, b, c;运用待定系数法求a, b, c时, 则需3个独立条件, 已知3个点的坐标, 但如果已知对称轴方程, 或者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 或截得线段的长时, 仍可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 转化为这个基本条件, 只需掌握这个转化就可以了。

方程函数思想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 函数和方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学好数学, 我们始终要掌握这种融合各种知识、各类方法的意识能力, 教师努力思考, 不断理解演练, 才能在教学道路上走出辉煌、走出特色。

四、数形结合思想

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裂分家万事非。”在数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使几何图形的问题数量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 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 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

初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篇13

学 院:

理学院 专业班级:

数学132班 学 号: 2013212108 姓 名:

王倩倩 实习学校:

文海实验学校 实习时间: 20160919-20161125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徐春华 高校带队指导教师:

斯海霞

2016 年 11 月 28 日

个人总结参考格式模版(此行请删除):

教育实习个人总结(黑体三号)

专业班级: 数学132班

时间过的很快,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真的是一笔很珍贵的财富,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但却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体验到很多不一样的事情,也成长了很多。我们13级的实习生在9月19日来到文海实验中学,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在11月25日结束了实习。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

一、教学工作

(一)听课篇

我是被分配到文海实验学校八年级五班进行教育实习工作。第一次来到学校见学生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激动很紧张的,因为我觉得毕竟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们可能不会很容易去接纳一个新来的实习老师,所以还是比较担心的。不过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的经历还是比较开心的。学生们都很可爱很活泼,所以我们也很快就熟悉了。因为按照学校的规定,要先听几个礼拜的课积累足够的经验后才可以上课。所以在刚到学校的两周我都只是在听课。

我在文海实验学校的指导老师是徐春华老师,而且他也是八年级的数学组教研组长,而且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将近二十年了,所以真的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第一次听许老师讲课,我就感受到了徐老师很深厚的数学能力了,他讲课看似漫不经意的提出一个问题,其实仔细思考起来,他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值得认真思考,他其实是在顺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而且如果不是像他这样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候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真的会处理不好的,但是徐老师总是能快速的处理这些情况。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徐老师可以把学生提出很奇怪的问题迅速转化为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觉得在听徐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反思了很多。我们的带队老师斯海霞老师也经常和我们说,不要只是听课,在每一次去听课之前都要自己好好想一想,如果是自己讲的话,会打算怎么样去讲。然后再去用心观察指导老师的讲课方法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地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如果想真正的做好教育工作,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首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也要努力提高数学素养,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教好学生,对学生负责,不断地进步,成为一名好老师。

(二)备课篇

在实习的第二周,指导老师徐老师告诉我可以准备讲一节课了,他说听了那么久的课了,应该要实战一下了。我当时听他这么说的时候,真的有点方的。因为还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讲过一节课呢。徐老师给了我几本参考资料,他建议我把这几本资料好好看一下,首先理清楚这节课的教学主线,要清楚那些是教学重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他还说,对于你们没有经验的新手来说要备

学号: 2013212108 姓名: 王倩倩 好一节课,至少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准备呢。事实证明真的是这样,我第一讲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也就是HL定理。虽然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觉得这就是一个定理啊,符合条件的题目,就是直接应用就可以了。当然讲课的时候绝对不能这样和学生去说。所以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要怎么样循序渐进的和学生讲清楚HL定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所以开始准备的前两天完全没有头绪的,对于怎么样去讲这节课也没有框架的。所以就和徐老师讨论了很多次,他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同时还鼓励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讲,让我先把教案和PPT做好,然后也给我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所以第一次讲课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教案和PPT在经过很多次修改后,还是特别成功的。

(三)讲课篇

虽然之前备课很充分了,可是第一次走上讲台还是很紧张很兴奋的。其实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接触,同学们和我已经很熟悉了,我也特别喜欢他们,感觉他们还是一群很单纯可爱的小孩子呢,所以相处起来也没有什么顾虑,感觉很舒服。但是真正要给他们讲课了,还是会觉得有点感觉紧张的。他们好像也看出来了,在正式上课之前还安慰我,老师你不要紧张啊,我们会很配合你的哦!哈哈,这群善良可爱的孩子们。有了他们的安慰之后,感觉自己状态好一点了。上课时,我就尽量按照自己之前试讲的节奏,引入题目啊,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然后讲解,提问,等。因为备课比较充分了,所以讲课的时候还是很轻松的,也没有遗忘什么重要的知识点,不过一节课下来整个人都感觉虚脱了,可能是因为比较紧张吧,而且对于教材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讲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吃力。

(四)反思篇 在第一次讲课之后,徐老师就和我说了一下讲课的情况,他说内容主线把握是对的,但是还是对教材不够熟悉,而且讲课略紧张,对于课堂的把握不够好,比如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暂时跳过,课下在讨论,而不是一起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等。经历了第一次讲课我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经验,以及体会到完全不同的经历,真的很有用,也很宝贵。

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一名优秀教师的艰辛。因为要上好一节课你必须要经历认真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巩固复习,写教学反思等等一系列环节。这些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小细节,不仅要认真钻研,还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尤其是上课。首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其次,在写教案前,必须整理课本的脉络,然后认真的研究该上的这一章节,分析教材。在板书方面,我时刻提醒自己,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这些错误将会给他们造成及其深远的影响。批改作业,纠正学生错误也是很重要的,我在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上都写上对应的评语,在评语中体现优缺点,改正方法等,并根据各个学生情况加以鼓励。在课后也需要经常和学生交谈,问他们能否理解所讲的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些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很有帮助。

教学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课,之前也有过一些培训的活动,但真正的教学活动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教案,课后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旁听其他老师的课,虚心请教其他老师的经验以及教法,真的特别重要。

二、班主任工作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既是八五班的数学实习老师,也担任着八五班的班主任实习工作。所以在听课之余,我也会经常到班级,比如早上七点半到班级,督查班级早读情况,课间操时间陪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实我很喜欢课间操的时间,因为在那个时候,相当于是在课下活动,和学生们相处起来也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和他们一起跳绳,扔铅球。不过作为班主任更多的是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也会经常和他们的班主任宋老师讨论,班级最近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到学生们有了进步和成长也是真的特别开心的。我作为一名实习生,但我仍以一名正式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监督早读情况,没有课时,也要到班里查看一下上课情况。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很累但是也很充实。短短的几个星期内,我就与这个班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以前,我只是知道班主任工作很累,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可是自从担任了实习班主任工作后,我才知道,当班主任,更累的是心!因为我们需要与学生心连心,要想方设法的把全班同学的心都凝聚在一起。我们必须关心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班主任就相当于学生的家长,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负责。但作为老师对待学生必须要严慈相济,既不能过于苛刻,也不能总是慈眉善目,要跟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到彼此尊重。

通过这半年的班主任实习工作,让我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除了收获了一群孩子的敬重与爱戴外,还获得了大量的管理班级的经验,这些经验我将受益终身。

(三)、课外活动

我实习的学校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学生们所接受的教育也是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的丰富,并且都是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的活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很多实践活动,带领初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参加了全校性的秋游活动,和学生们到中国科技馆去学习那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老师有事的时候,偶尔还会成为代课老师。通过在文海实验学校中学实习的两个多月,我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也学到了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

(四)、个人心得

首先,我深感知识的无穷无尽,使我不得不刻苦钻研。如果我们只是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要能够为学生补充课外的知识,所以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要广。其次,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他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授课方式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再次,我清楚地懂得: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通过这次实习,我的教学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名老师;这种美好难忘的师生之情将永驻我心。在这段时光中,我付出了很多,但得到学到的更多。不管将来我是否成为一名教师,这些都使我终身受用。

上一篇:责任心不强,诚信失守,履职不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下一篇:送给父亲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