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2024-09-13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共8篇)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篇1

x xx 县 县 0 2020 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2020 年是我县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盟委、行署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2020 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区、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上三级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为统领,按照“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保脱贫”工作思路,坚持现行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实施脱贫攻坚“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和政策落实“回头看”,集中攻克深度贫困,持续提高施策质量,进一步巩固减贫成效,实现 5300 人以上贫困人口减贫任务、66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摘帽目标,为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工作要点

按照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原则,认真做好中央第八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自治区巡视和盟委巡察等上三级反馈脱贫攻坚方面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围绕脱贫摘帽任务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把握精准识别退出标准程序。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脱贫质量不高、贫困识别退出不精准、精准识别把关不够严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错评户和错退户、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脱贫不稳定不持续、档案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1.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严格控制“四率一度”关键指标,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指标,做好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错识率、错退率、漏识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做到“零控制”。

2.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开展错退漏识和动态调整数据差错清零行动,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回头看”,及时纳入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

3.强化扶贫档案软件建设。按照“全、简、精、实”要求,加强对县、乡、村、户四级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和完善,核实更新基础数据信息,确保档案内容齐全,系统数据准确。

4.加快扶贫数据平台建设。进步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工程,切实发挥大数据平台统计、决策功能,实现大数据系统建设达标。

(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挪用扶贫资金用于平衡预算、扶贫资金管理不严格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扶贫小额信贷和资金管理、资金和项目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

1.强化资金整合使用。计划整合资金 2.9 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 2 亿元,外部资金 0.9 亿元。组织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审计行动,清查梳理扶贫资产资源,确保扶贫效益可持续。

2.推进项目库建设。完成 2018 年已实施项目和 2020 年《项目实施建议书》编制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规划审批进度,建设高质量项目库。

3.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对滞留扶贫资金情况开展自查,查出一笔、整改一笔、销号一笔。项目安排从项目库中提取,加大项目实施公开公示,开展跟踪审计和及时评审,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使用安全。

(三)深入推进京蒙协作。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不力、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京蒙协作结对帮扶推动不力问题。

1.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2018 年项目全部竣工。组织好 2020 年批复项目,做到当年项目开工率 100%,资金使用率 100%,确保 80%以上帮扶资金用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做好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强化项目公告公示,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效益。持续做好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库建设,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

2.实现北京企业落地。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县“xx 小米”“兴安盟大米”“五谷杂粮”等特色产业优势,做好“绿色”“有机”等文章,完善产业链,打造生态圈,吸引北京企业到我县进行投资考察、洽谈合作。

3.加快扶贫平台建设。以产业园区、扶贫车间为主,加快扶贫平台建设,年底前至少建成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各一个。

4.抓好农畜产品和劳务进京。积极争取北京房山区支持,积极参加北京方面的农畜产品展洽展销会和招聘会,切实拓宽绿色农畜产品和劳务进京。

5.打造亮点工作。在完成人才交流、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小康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创新,建成一批带贫成效好、市场前景好、规模效益好的典型示范项目和工作方法,至少打造 3 个工作亮点。

(四)集中攻克深度贫困。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扶持深度贫困村政策落实缓慢问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瞄准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统筹安排足够资金,提前办理前期手续,确保项目尽快建成见效。保证每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少于200 万元。危房改造、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要优先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

2.推进产业发展进程。落实每个深度贫困村 20 万产业

引导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每村再奖补 30 万元。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采取奖补资金、扶贫贷款和适当贴息“一补一贷一贴息”措施,打造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每个深度贫困村至少规范发展一个农民合作社,实现“一村一社一产业”目标。

3.搭建电商小院。在全县 26 个深度贫困村建成 100 个电商小院,大力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和服务,通过私人定制小菜园、共享经济、线上销售、订单式种植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将自家庭院种植的果蔬触网销售,努力扩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规模,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一些干部习惯于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意识不够强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群众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做的不到位、贫困户内生动力调动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问题。

坚持“智志双扶”并重,深入实施“扶贫扶志•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 xx”工程和“扶贫扶心•党群心连心”工程“三大工程”,持续开展改变生活•从庭院做起“积分争星”行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户发挥主体作用,提升“精气神”。抓好政策宣讲,通过组织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六进村”、扶贫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等,进一步宣传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抓好分期培训,充分利用农民技能培树进训基地,对农

民开展分期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切实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和“技能短板”。

(六)强化提升施策质量。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扶贫举措不够精准、部分扶贫政策未落地生效、措施到户不够精准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政策知晓度低、有的脱贫攻坚政策未能完全落实到户到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扎实推进“六清零”“四达标”行动。“六清零”:“脱贫攻坚到户政策未落实或执行有偏差清零”、“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未覆盖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清零”、“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村清零递增”、“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清零”、“实现贫困村未通动力用电、贫困户生活用电未达标清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清零”六个专项行动,“四达标”:“实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达标”、“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贫困县镇村两级卫生院(室)设备、人员、药物等基本医疗服务达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完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改造,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四个专项行动。

1.产业扶贫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产业模式单一、同质化问题突出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产业扶持没有

做到精准施策、产业施策效果不明显、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1.发展到户扶贫产业。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在产业施策全覆盖基础上,继续施行“菜单式”种养扶贫产业和资产收益式扶贫模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致富能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全面巩固和提升产业脱贫成效。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业扶贫产业,“菜单式”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比例达 65%以上。发展禽类养殖项目。投入资金 300 万元,对发展禽类养殖产业贫困户进行奖补,计划带动贫困养殖户 2283 户。实施“放母收羔、放母收犊”项目。由政府提供平台,银行提供贷款,贫困户(农户)将贷款抵押给企业,企业提供能繁母畜和免费改良服务,并负责回收幼崽,贫困户(农户)庭院饲养,增加收入。发展生态扶贫产业。续聘生态护林员 879 名,带动贫困人口 2147 人,人均增收 4094 元。加大产业技能培训力度。投入资金 311 万元,培训贫困户 756 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加强产业后续服务。加强改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家畜诊疗改良 120 服务中心功能,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提升改良服务能力。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每村从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当地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选聘 1-2 人担任产

业指导员,重点在政策宣讲、技术指导协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指导服务。

2.发展村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土地延包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土地流转规模达 50 万亩以上。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示范家庭农场,鼓励依法组建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的合作社。年内培育盟级规范合作社 30 家。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完成整县推进任务,并通过自治区验收。丰富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形式,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形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鼓励临近县城村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功能服务型集体经济。扶持山水秀美村屯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打造自然资源型集体经济。帮助企业入驻村屯发挥龙头优势,优化农企利益联结,推进产业合作型集体经济。推动传统种养村屯发挥基础条件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引导空心村屯发挥资产富集优势,盘活闲置资金资产,打造资产入股型集体经济。逐步推动村集体经济由单纯土地发包向多种经营模式转变。

3.住房保障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资金拨付率普遍较低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慢、危房改造质量低、进度慢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贫困户住危房等问题。

(1)完善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开展危房清零“回头看”行动,全面加强住房监测,确保 2018 年尾欠工程全部完工,住房安全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实施农村安全住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在确保住房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贫困群众生活居住状态,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284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步搬迁人口 351 人。建设县城集中安置点 1 个,安置 1162 人,建设幸福院 4 处,安置 122 人。强化后续产业扶持,拓展配套产业形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任务清零。同时,对已经搬进贫困户进行严管,清退户收回搬迁楼。

4.教育扶贫方面。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以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教育素质为重点,实施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工程,强化工作举措,杜绝建档立卡学生辍学。

5.健康扶贫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健康扶贫工程实

施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健康扶贫政策没有做到实现全覆盖、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补偿政策,严格执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及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度。动态掌握健康扶贫对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医疗,精确施治。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贫困人口转诊转院备案制度。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 24 种大病贫困患者集中救治工作,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实现应签尽签。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6.生活兜底救助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不顾标准滥用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低保评定等生活救助政策落实还不够精准、个别脱贫户在取消了低保政策后容易导致返贫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部分取消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生活救助扶贫政策应及时纳入生活救助范围问题。

严格落实“三类人定额补”的政策,做好低保与扶贫两

项制度衔接工作,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将符合贫困户条件低保户纳入贫困户”的双向纳入要求,用足用好政策,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稳定脱贫。开展特困供养对象生活状况排查工作,将监护责任缺失、生活状态不达标的特困供养对象动员集中供养,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清零。

7.金融扶贫方面。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有的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不规范、有的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扶贫小额信贷和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宣传力度,侧重对内生动力较强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确保有贷款意愿、有产业项目、有还款能力、符合银行条件的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全年计划投放扶贫小额信贷 0.2 亿元。实现农村信用评级全覆盖、金融扶贫政策实施全覆盖、金融服务到村全覆盖,“扶贫保”全覆盖。强化风险防控,及时清缴欠款,建立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8.就业扶贫方面。

(1)实施就业扶贫援助就业行动,结合京蒙扶贫协作工作,开展 5 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

(2)实施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行动,积极沟通协调县内

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托现有扶贫车间,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结合京蒙扶贫协作,鼓励北京企业在我县落地,积极沟通已落地的北京企业,深化京蒙协作,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3)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行动,以京蒙扶贫协作为契机,利用北京扶贫的优势资源,针对我县贫困劳动力不同的培训需求,开展保洁员、养老护理员、俗厨、面点等工种技能培训。

(4)实施创业扶持带动就业行动,全方位推进创业扶持,提供针对性创业服务,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创业培训和指导、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过创业扶持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批”的目标。

9.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撤并村公路和街巷硬化项目建设,确保如期竣工。严格落实《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10.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方面。投资 2048 万元,实施东山变电站改造工程 0.3 公里。投资 6085 万元,改造、新建 10千伏线路 147.6 公里,低压线路 170.8 公里。

11.光伏扶贫方面。建设完成 25 兆瓦村级光伏电站项目。

根据我县贫困村、贫困户规模与分布,结合社会经济状况、能源资源、电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等条件,按照国家光伏扶贫工作要求,建设联村电站 10 个,关联 145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4222 户。

12.旅游扶贫方面。以“全域旅游、四季 xx”为中心,以“休闲度假游、采摘体验游和乡村特色游”为重点,以“过境旅游、浪漫花海、多彩冬季”为特色,打造 xx 旅游名片。修编《xx 县旅游总体规划》,新编《xx 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四镇八村”旅游特色小镇、特色村寨建设,高标准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 5 个以上。成立旅游协会,加强精品游线产品营销,积极参加旅游招商推介展会,举办冰雪节、采摘节等旅游推介活动12次以上,旅游收入和人数增长20%以上。

13.电商扶贫方面。搭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宣传并鼓励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和公益讲座,培养电商人才。建设非遗孵化器,将剪纸、根雕、草编等非遗产品打造成爆品网货,依托企业深入村屯进行培训,有效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依托京蒙协作,建设参观及品鉴为一体的芦花鸡、斗鸡、大雁、苏尼特羊养殖基地和杂粮杂豆种植基地,打造小杂粮品牌,统一种植、统一回收,形成生产销售一体的种、养殖模式,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利用乌兰图雅代言效应,形成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品牌,举全县之力向外推介 1-2 个品牌,对接北京商标

注册企业,注册统一商标,力促品味 xx 特色商品上行销售。

(七)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攻坚责任。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帮扶工作不实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落实主体责任有差距、驻村帮扶不深不细、扶贫领域监督执不够到位问题。

1.切实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根据人员工作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发挥好全县脱贫攻坚领导核心作用。各专项推进组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分兵把口、各司其责,形成攻坚合力,纵向做好上传下达,横向建立协调联动,盯办任务落实。

2.全面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制,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遍访贫困户。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好遍访工作,建立领导组抓指挥、工作组抓推进、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抓帮扶、村“两委”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大格局。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管理机制,落实队员保障措施,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在“争星积分”活动的基础上,探索推广公共管理、环境治理、设施护理等村级事务自治管理模式,实行“务工记分、工分挣钱”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公共管理有偿服务的运营模

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经济支付劳动报酬,积极引导贫困户广泛参与,互助互帮,务工获酬,激发群众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提高村级事务自治管理能力。

3.汇聚帮扶强大合力。加强定点帮扶工作。协调中央部委、8 家厅局单位、28 家盟直单位做好定点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帮扶档案,提升帮扶成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相关工作,持续开展“百企进百村”结对帮扶活动,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强化脱贫攻坚宣传力度。挖掘选树一批自主脱贫致富、干部帮扶、驻村工作等扶贫方面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界媒体,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激励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脱贫攻坚,调动社会各界级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4.着力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将扶贫资金滞留、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作为巡察、督查工作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转型向督查和明察暗访,系统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较真碰硬压缩作风问题滋生空间,切实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开通县长扶贫信访热线电

话,及时受理和解决 12317 等信访电话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落实好信访问题处理专项考核办法。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按照贫困县摘帽验收程序,将全年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集中攻坚阶段(3 月 1 日-8 月 31 日)。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排查结果,按照存在问题类别及数量,通过实施问题整改系列行动,分类整改、分段考核。

第一阶段(3 月 1 日-3 月 31 日),集中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手机信号、产业施策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二阶段(4 月 1 日-4 月 30 日),集中推进基本医疗、生活用电、产业施策、村集体经济、饮水安全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三阶段(5 月 1 日-6 月 15 日),集中推进住房、交通、产业施策、村级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四阶段(6 月 16 日-8 月 31 日),集中推进住房、交通、村级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等问题整改工作。

(二)自查验收阶段(9 月 1 日-10 月 30 日)。组织各有关部门启动编制各项扶持政策的自查方案,开展自查查工作,上报自查报告,并向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交退出申请。

(三)迎接上级验收阶段(11 月 1 日以后)。进一步完

善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软件档案,随时准备迎接盟、区、国家各级脱皮摘帽验收评估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全县上下要坚决扛起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到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鲜明态度和坚决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问题整改。以聚焦短板、攻坚克难的工作导向,强化各级干部打硬仗的拼劲、韧劲和狠劲。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攻坚合力,层层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明确责任分工,抓好问题整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面建立起领导组抓指挥、工作组抓推进、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抓帮扶、村“两委”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织)书记抓扶贫作用,要站在一线、干在一线,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充分发挥包片、包村领导联系乡镇、村指导作用,各包片、包村责任人要带头落实包联责任,亲自带队、靠前指挥,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促整改、抓落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各专项推进组、行业部门扶贫部门参谋助手作用,要根据脱贫攻坚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向党

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纵向做好上传下达,横向建立协调联动,盯办任务落实。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驻村工作队员要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当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员、脱贫致富组织员、脱贫攻坚战斗员、项目资金监管员、志智双扶引导员、动态调整统计员。

(三)严守整改时限,狠抓督促落实。要求各乡镇、部门对照整治任务和要求,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目标,细化时间节点,倒排整改时限。能够立即解决的,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要细化整改措施、限定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治任务;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完善制度,做到常抓不懈。县委政府将以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从严考核各乡镇、部门、驻村工作队及干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常态化约谈,切实前移关口、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20 年 2 月 1 日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篇2

乔新江首先代表中共信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 此次签约充分体现了大家对信阳贫困群众的深情厚爱和亲切关怀, 必将对信阳市脱贫攻坚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 省科技厅、省科协、信阳师院非常关心信阳老区人民的疾苦, 通过多种形式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 不仅有利于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 而且有利于信阳市的长远发展。我们将全要素、全方位、全空间进行战略对接与合作,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

赵建军代表省科技厅、省科协、信阳师院对协议的正式签署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 做好扶贫工作, 打好扶贫攻坚战, 既是重要的经济工作, 更是重要的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社会各界的职责和光荣任务, 这次战略合作为开展科教扶贫和服务老区人民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条件。下一步, 我们将切实抓好协议的落实工作, 以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为切入点, 汇集河南省内的科技要素向信阳倾斜, 围绕协议的各项内容加强深度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为信阳市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仪式最后, 夏培臣、李宝红、宋争辉、尚朝阳分别代表省科技厅、省科协、信阳师院、信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实施脱贫攻坚 共建小康社会 篇3

地处黄桥革命老区的江苏省如皋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老区的面貌、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93年以来,通过不断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虽有不少贫困农户脱了贫,但由于盲、聋、哑、痴、呆、傻,老弱病残,天灾人祸等原因仍有一部分相对贫困农户尚未脱贫。据全省统一组织的普查资料,至2007年底,全市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仍有23541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6%,贫困人口达54166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4.5%。

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在我国,贫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能否消除一定标准下的贫困现象,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联指标,也是事关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和小康社会质量,事关这部分贫困人口能否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可见,消除贫困事关重大、任务紧迫,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农村贫困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面对这些贫困家庭底子薄、条件差、自我脱贫能力弱,增收致富难度大等情况,如皋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意见》(苏发[2008]12号)精神,从2008年起,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共建小康这一中心任务,实施了脱贫攻坚工程,目标全市建档立卡的2万多贫困农户,5万多贫困人口到2009年基本脱贫,2010年可以全面实现贫困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完成省委下达的脱贫攻坚序时目标任务。

去年,由于全市各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员的尽心、尽职、尽力,共帮助发展高效农业种养园区497个,培训转移劳动力28300多人,扶持村集体和贫困农户生产生活资金及实物折价共4379万元。经省抽查确认,去年已有4850户贫困农户脱了贫。

今年该市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其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网络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任务艰巨。要把这一民心工程做好、做实、做成,市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组成了有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23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由市委组织部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农工办负责相关业务指导,市新闻传媒中心负责营造强烈氛围。组建脱贫攻坚督导组负责正常的督查和指导,从市级机关抽调100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锻炼,充实帮扶力量。各镇(区)、市级各帮扶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二、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该市按照中央关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精神,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整合优化帮扶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做出榜样,32名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正副职领导每人主动联系一个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3户贫困农户,市级机关和镇(区)正副职领导每人至少结对帮扶2户贫困农户,参与帮扶的其他人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农户。不仅组织市级机关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镇机关及镇属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人员参与结对帮扶,还动员组织了镇域规模工商企业管理人员、村干部、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等有帮扶条件和能力的共18083人,通过“一帮一”、“一帮几”与全市除五保户外的22046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同时,发动1009家规模工商企业,发挥其资金、技术、管理、市场销路、吸纳劳动力等优势,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通过共谋发展、合作开发、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培训就业、公益捐助、帮扶济困、文明共建等形式,采取“一企一村”、“一企多村”或“多企一村”,实行村企共建,参与整村推进,达到互利双赢。

三、因户制宜,“一户一策”

各帮扶单位,注重帮村帮户并重。一方面在着力帮助经济薄弱村改变交通、环境、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其区位、人才、土地等优势,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一方面把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重点和落脚点,参与帮扶的人员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要扶贫必先知贫。帮扶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进村入户,到贫困农户家中深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包括致贫原因、上年达到的收入水平、今年预计家庭正常的种植、养殖业收入及其他收入,对照人均2500元的标准还有多大的收入差距,在充分尊重被帮扶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发挥其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势,共同制定增收脱贫计划,目标实现资源收益最大化。

在“一户一策”实施中,注意了两个结合。一是救助(“输血”)与开发(“造血”)相结合。救助只是授之以鱼,是治标。开发是授之以渔,是治本。两种扶贫方式相辅相成,因户而异,有效衔接。对无劳力的符合五保、低保的贫困农户,以“输血”式扶贫为主,即一方面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一方面通过建立正常的供给、补助增长机制,通过财政保障渠道实施脱贫。对有劳力的贫困农户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帮助增加收入,增强自我脱贫能力,实现最终脱贫。其一、帮助发展生产。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因家庭某种原因(如家中有重病人),而不能外出的贫困农户,通过着力帮助其就地发展设施大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高效农业项目,并提供资金、技术、良种、销售等系列服务使其增加收入。其二、帮助培训转移劳动力。对有剩余劳动力,但一时找不到就业门路的贫困农户,通过帮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两门技术,实现转移并稳定就业,目标是一人外出全家脱贫。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带领部分贫困农户就地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对“零转移家庭”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其三、帮助增加土地等资源性收入。对有承包耕地的贫困农户,通过帮助推介,实行承包耕地经营权有偿流转,获得高于正常家庭种植收入的资源性收入。另外,对遭遇重大疾病、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因子女上学等突发性困难的贫困农户,该市通过充分发挥已建的村(社区)“爱心基金”、“爱心超市”的作用,建立正常的社会救助机制,解决其燃眉之急。二是扶资与扶智、扶技相结合。扶贫先扶智,帮扶先帮脑,要得富“口袋”,必先富“脑袋”。只有首先帮助一部分贫困农户换脑子、出点子、理路子,才能激发其增收脱贫的内在动力。现实中确有少数贫困农户缺乏自强、自立、自救意识,怕吃苦、怕风险,好玩耍。谈养猪,怕病(高热病);谈养鸡,怕瘟(禽流感);谈养蚕,怕苦;谈进厂,怕夜班;谈外出打工,怕

远;满足“等、靠、要”。面对这些贫困农户,首先要进行宣传教育,个别过细工作,通过身边的人和致富典型予以疏导,以增强其肯吃苦、肯动脑的精神和市场风险意识,调动其内生增收脱贫的积极性。只有被帮扶农户思想开窍了,我们扶持的资金、物资才会发挥应有效益,扶技才能被他们所接受,给他们出的点子也才会付诸实施。参与帮扶的人员,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既考虑今年,又考虑今后,防止和克服仅通过非政策性的临时救助,即靠集体或私人掏几张票子的权宜之举,来达到脱贫标准的现象。

四、过程控制,严格考核

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计划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规范、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方针,坚持县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霍邱县的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带领村干部和党员认真宣传好、贯彻好、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村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继续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培养农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

二是抓紧抓快协调霍邱县扶贫办对__村岗东水泥路建设的资金投入,计划年内完工,工程总投资50万。

三是积极向霍邱县水利局争取__村南小湖排灌站工程项目,总投资50万元,力争年内解决该村500亩农作物排灌用水问题。

四是监督今年我委局5万元扶贫帮扶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是通过协调霍邱县组织部及其他渠道为__村村室修缮,办公桌椅更新,硬化院内道路及地坪等基础设施。

六是结合我县陈埠职高、霍邱驾校的热门教学专业,大力向该村初、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群众宣传、积极推荐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

七是春节前,委局组队深入__村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老党员及退职干部,送去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爱。

全镇脱贫攻坚清查工作方案 篇5

一、总体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清查行动,对标对表查找“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弱项短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为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向党中央和省委、市、县委以及全镇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清查范围、目标和任务 本次清查覆盖全镇 26 个行政村、20xx 年底 4785 户 16497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工作目标和任务是:

(一)行政村。逐村逐项填写《行政村普查表》,对标对表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 月底前整改到位。

(二)建档立卡户。核准贫困户基本信息,逐户逐项填写《建档立卡户普查表》,对标对表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认真核对,摸清脱贫攻坚各项情况,督促加快“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工作进度,按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的原则,6 月底前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三、进度安排 (一)动员培训(4 月 30 日前)。具体工作任务是:一是制定清查工作方案。起草制定全镇脱贫攻坚清查工作方案,明确脱贫攻坚清查工作任务目标和具体安排。二是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召开脱贫攻坚清查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三是开展人员培训。对全镇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及所有帮扶责任人开展培训,镇级培训到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成员、大靖镇所有帮扶责任

人及各村村干部。各驻村工作队负责培训到市县帮扶单位的各帮扶责任人。

(二)清查入户(5 月 1 日-5 月 15 日)。具体工作任务是:各村、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要按照《清查工作方案》要求,进村入户开展清查工作。依据“省精准扶贫手机 APP”信息(账号和密码由镇扶贫站提供),检查核准贫困户基础信息,填写所帮扶户《建档立卡户普查表》,镇上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的成员联系户要求在 5 月 10 日前核实完成,市县部门帮扶干部联系户于 5 月 15 前入户完成核实,并提交签字后的清查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具体负责本村清查工作组织实施,做好入户协调工作,审核各帮扶责任人填写的《建档立卡户普查表》,梳理发现问题台账,细化工作责任,督促整改落实。清查资料报乡镇梳理、汇总,安排整改问题。

(三)清查检查(5 月 10 日-25 日)。具体工作任务是:各清查督导工作组做好统筹协调,按照入户核查的方式,集中督导核查《建档立卡户普查表》填写是否完善,填写信息是否准确。特别是入户阶段发现的问题要跟进督促落实,确保整改到位,入户核查比列不少于贫困户的 30%。

(四)汇总分析(5 月 20 日-31 日)。具体工作任务是:坚持问题导向,清查督导工作组通过入户检查,整理发现问题,总结清查入户工作,梳理问题清单,移交各村,各驻村工作队,各村要即知即改。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分类推进整改。

(五)整改提升(5 月 1 日-6 月 30 日)。具体工作任务是:承担清查工作责任人,要对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梳理问题清单,边清查、边反馈,及时反馈各村整改落实。要做到细查快补,针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村逐户采取有效举措进行整改和查漏补缺。可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不等不靠;需一定时间整改的,制定详细整改措施,落实责任,推进整改;需协调镇级层面整改的,及时反馈镇清查督导工作组协调整改落实。各类清查问题务必在 6 月底前整改到位,坚决杜绝敷衍应付和弄虚作假。

四、清查内容 以普查表为主要内容,围绕建档立卡户家庭基本情况、人均收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及增收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进行全面清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核查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信息。全面核查贫困户基本信息,看姓名、人口、身份证号等信息是否准确,针对贫困户家庭人口变化、户籍变更等情况,查动态管理工作是否按时到位,是否存在家庭常住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因婚嫁迁户人员、死亡人员、户籍迁转人员未及时进行自然减少和因新生、婚嫁、户籍迁入未进行自然增加的情况,系统人口与家庭实际人口是否一致。

(二)“两不愁”情况。围绕农户收入达标、人人实现吃穿不愁的标准,查有无增收产业;查收入是否达标,是否人人吃穿不愁;查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协议是否规范,分红收益是否按期落实;查培训就业、务工流向及收入情况,培训是否精准,公益性岗位协议是否规范齐全。

(三)“三保障”情况。

1.义务教育保障。围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学上、在上学、上得起学、上好学、人民满意的目标,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是否在校接受教育,是否享受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政策;查是否对适龄残疾儿童采取适合的方式送教上门,且学生和家长满意;查是否对特殊困难家庭适龄儿童就学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关爱措施;查适龄儿童就学率、资助覆盖率、政策知晓率是否达到“三个百分百”。

2.基本医疗保障。围绕农村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病方便、看病能报销和基本政策落实,查农户是否按期限、分缴纳医疗保险,是否有缴费凭证,是否漏保或异地参保;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一二类低保户、五保户、孤儿、计生两户、重度(一二级)残疾人、优抚对象是否按政策落实参保缴费补贴;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否达到全覆盖;查住院家庭成员是否按现行政策报销医药费用,是否有报销凭证;查家庭成员是否患有慢特病,是否办理慢病证,是否正常使用;危重病人是否得到及时救治。

3.住房安全保障。围绕农户住房全覆盖鉴定、居住安全、政策落实、危改需求等方面,查农户主要居住用房是否经过鉴定,户内是否有住房鉴定报告;查农

户房屋现状,墙体或房屋主要承重构件是否存在开裂现象、屋顶或墙体是否渗(漏)水、地基是否存在塌陷;查看房屋鉴定报告与房屋实际是否相符,鉴定结论是否规范;核对农户信息、房屋照片、判定级别等是否与实际相符。

(四)饮水安全。聚焦农户水量够用、取水方便、水质达标、供水保证率、用水方式和运维管护六个环节,查集中供水是否进行水质检测,村级是否有监测报告,是否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有关规定;查水窖、小电井、引泉、大口井等其它用水是否干净、无杂质,用水方式和取水是否方便,符合饮水安全标准;查是否存在季节性断水现象,累计缺水时间是否超过一个月;查村级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应急抢修等保障机制是否建立健全。

(五)易地扶贫搬迁。围绕搬迁入住、旧房拆除、宅基地腾退复垦、安全隐患排查四个环节,查搬迁户是否实打实搬迁入住、是否存在“两头跑”现象;查搬迁户是否存在“占新”不拆旧、房屋空置;查搬迁入住后房屋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供水、排水不畅问题;查搬迁后是否有稳定增收产业或就业增收门路;查是否有第三方《住房质量安全等级认定(鉴定)表》或《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工程验收移交表》。

(六)兜底保障。围绕全面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政策,查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否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落实兜底脱贫政策;查是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查鳏寡孤独、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标,是否落实关爱帮扶措施;查各类兜底保障和救助资金是否按期足额发放到位。

(七)精准帮扶。查贫困户各项扶贫、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将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管理,是否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实施精准帮扶;查是否精准制定“一户一策”脱贫(巩固提升)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并进行动态更新;查对有需求的贫困户是否落实扶贫小额贷款续贷政策,是否存在贷款逾期和使用不精准等突出问题;查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是否按要求落实“四个不摘”,帮扶工作是否断档。

(八)到户资料。查贫困户户内档案资料是否按照目录清单整理规范齐全;

查到户资料数据信息采集填写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及时进行动态更新;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清单填写是否完整,是否存在错项漏项;户内档案资料相互之间、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清单之间、与贫困户现场询问信息是否一致、是否相互印证;查农户大门醒目位置是否悬挂“农村安全饮水标识牌”和“安全住房标识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脱贫攻坚清查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进行。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包片领导包抓村责任制,各包村领导要统筹安排,靠前指挥主动担责,推进落实;落实清查督导工作组监督职责,督促指导,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镇上统筹成立 6 个清查督导工作组,各包村领导担任清查督导工作组组长,工作组成员由县上派驻督导组成员、镇扶贫站及相关站所干部组成,督导组全程开展督促检查,若在国家普查期间发现问题同时追究督导人员责任。同时督导组督导期间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防控工作。落实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清查工作具体责任,深入农户,核实情况;镇扶贫办业务指导。

(二)强化统筹衔接。各村、各驻村帮扶工作队要统筹安排,把握好重要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压实推进各项工作,不走弯路。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清查工作要侧重发现问题,逐村逐户逐人核查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是否有保障。要把清查工作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理清关系、精心部署,一体谋划、协同推进,避免出现“两张皮”、工作重复开展,减轻工作负担。要把清查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考核、督导、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脱贫攻坚清查各类问题整改到位。

(三)靠实工作责任。各村、各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强化责任意识,吃透领会精神,准确把握工作意图,站在为群众负责、为脱贫攻坚大局负责的高度,认真扎实开展清查。清查督导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工作组成员自觉服从工作安排,自觉履职担责,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坚决防止走过场、图形式,客观真实反映村组、贫困户在“两不愁三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弱项短板,确保清查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四)严明纪律要求。实行“乡镇党委政府负总责,驻村帮扶工作队对村,帮扶责任人对户”的清查责任体系。清查过程中,镇扶贫站负责提供各村建档立卡户国扶系统打印的基础信息简表,坚持以“询问、查看、对比”的方式看实际、问实情,同时与信息简表和户内资料相互印证。按照“谁清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清查人员对清查工作负责,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各村对整改落实负责,清查后若被国家或省市县督查发现同类问题,镇上将严肃问责,同时倒查追究清查人员的责任。

全镇脱贫攻坚清查工作方案 2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新部署新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条件;聚焦“三精准”、“三落实”,巩固提升工作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帮扶,对建档立卡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从严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所排查出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整改清零、对账销号,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时间安排

20xx 年 3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

三、工作内容

(一)2014 年以来脱贫攻坚“回头看” 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主要收入来源、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2015 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行政村“双基”建设情况等。具体分为两大类 3 个方面:

1.贫困对象“回头看” (1)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主要包括①核查错评、错退,户内多人、漏人和漏评情况和基本信息准确性;②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和保障质量;③核查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落实情况和帮扶措施、政策落实情况;④核查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分析贫困户收入来源结构,收入是否有长期稳定性。⑤核查脱贫户脱贫质量和后续帮扶情况,未脱贫户重点核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能实现稳定脱贫。

(2)村居脱贫攻坚工作“回头看”。主要核查①脱贫攻坚档案整建。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③村级组织建设。④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联系单位)。⑤扶贫项目建设和管理。⑥村集体经济收入。⑦人居环境整治。⑧村干部业务能力。贫困村除了核查上述 8 项目内容外,重点围绕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有 1 项特色产业且运营情况、带贫减贫情况良好;村集体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年收入不少于 5 万元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等出列 4 条标准,核查贫困村出列后巩固提升情况。

2.扶贫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回头看” 核查 2015 年以来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带贫减贫等情况。一是核查项目政策落实、资金监管、摘帽不摘政策等情况。二是核查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后续管护等情况。

(1)项目申报方面,是否流程规范、材料是否齐全。

(2)项目实施方面,是否程序规范、档案是否完备。

(3)项目效益方面,是否产生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质量如何。

(4)项目带动方面,是否带动村集体、贫困户增收,增收质量如何。

(5)项目后续管护方面,是否合法合规、是否落实监管机制,是否管护到位。

(6)项目库建设方面,是否符合实际、质量如何。

(二)20xx 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核查贫困户 20xx 扶贫手册填写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落实情况。

2.逐户核查 20xx 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情况,核查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情况,未脱贫人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3.贫困村 20xx 年帮扶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

4.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 20xx 年项目谋划及建设情况。

5.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完成情况。

四、工作方法

(一)数据来源。贫困对象“回头看”数据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基础,对系统内涉及的贫困户、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全面核查。数据截止时间 20xx 年 12 月 31 日。

(二)操作方法。以自查和核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3 月 1 日—8 日。①对 2014 年以来建档立卡户的自查,由村(居)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按照帮扶、联系名单逐户自查。②对村居进行自查,由村居“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自查。③贫困县退出自查,由村居“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自查。④对 2015 以来扶贫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自查,由镇项目核查组负责。⑤对村居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自查,由镇扶贫资金核查组负责。

第二阶段:镇级核查 3 月 9 日-14 日,由镇扶贫工作站和涉及的相关部门对第一阶段自查情况进行核实,各村居、部门和责任人同步整改;3 月 15 日-31日对核查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3 月 31 日前整改完毕。

第三阶段:县级核查 4 月 1 日—15 日。由县核查组进行实地核查。

五、工作保障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镇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推进大排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明确职责,分工落实 1、镇班子成员对联系村居工作推进落实负领导责任,签字确认表格上报,督查推进工作开展,督促落实问题整改。

2、包村干部和村居党组织书记对本村居工作开展负主要责任,统筹组织推

进工作的开展落实。

3、镇工作站和各村居扶贫专干分别对镇村两级的业务工作负直接责任。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篇6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攻坚工作水平,夯实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基础,推动教育扶贫基础再上新台阶,围绕“精准资助、精准帮扶、控辍保学”等提高教育脱贫攻坚能力,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精神,始终坚持将教育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工作来抓,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有关安排部署,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抓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社会各项助学奖教项目,发挥好教育系统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

围绕“精准资助、精准帮扶、控辍保学”,持续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方式,举全局之力,集中攻坚,确保义务教育段学生“零辍学”,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工作重点

(一)加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加强学习各级文件精神,领会其内涵实质,在积累2018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四个一”宣传工作力度,(一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单,一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明白卡,一学期一次专题家长会,一学期一次专题家访)。深入乡镇、村委、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彻底知晓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责任单位:资助中心、各级各类学校)

(二)认真开展精准资助工作。认真核查农村建档立卡和城镇脱贫解困家庭学生信息,确保不漏一人,资助精准到位,规范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台账,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到户到人,推广“一生一档”管理法,把开展帮扶工作作为重要载体,从思想、心理、学业多方面帮扶,重点突出扶“志”和扶“智”。(责任单位:资助中心、各级各类学校)

(三)强化控辍保学工作。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水教字〔20XX〕X号)文件要求,加大对贫困家庭儿童、少年的控辍保学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救助贫困家庭适龄适学儿童少年,确保不让一个少年儿童因贫辍学。(责任单位:教育股)

(四)进一步落实好“三定向”招生倾斜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划定总计划的20%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师范“三定向”,充分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作用。(责任单位:中招办)

(五)提高“送教上门”服务水平。对因残因病无法到校就读的少年适龄儿童,要健全送教上门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为每名送教学生制定一份个别化教育方案、签订一份送教服务协议,形成“一人一档”,确保重度残疾儿童少年100%享受到“送教上门”服务,力争取得良好效果。(责任单位:教育股、义务教育学校)

(六)用好省市精准资助系统。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省市精准资助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活动,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根据大数据平台系统信息,逐一核查比对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确保资助信息准确无误。(责任单位:资助中心、各校扶贫专干)

(七)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一是大力发展村级公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以及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三是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水平,完成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吉水二中迁建步伐,有效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责任单位:校建办)

(八)加强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优先补充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新招聘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学校持续输送优秀人才。二是有序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段教师的统筹管理,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着力保障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责任单位:人事股)

(九)创新职业教育扶贫方式。结合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确保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职业技能再教育,优化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高铁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修等专业,做到精准施策,多点培训,真正实现“培训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全力打造“造血式”扶贫新模式。(责任单位:教育股、井冈山经贸学校)

(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巡视问题整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整改脱贫攻坚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在实践中研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效。(责任单位:局脱贫攻坚整改小组办公室、资助中心、各级各类学校)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学校是教育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亲自抓,确保扶贫工作有担当、不推卸,全面、积极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认知度、满意度,按时完成省市县安排的任务。

(二)强化考核监督。县教体局每学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交叉检查,对全县XX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从教育资助政策落实、资助政策知晓率、明白卡填写、“一生一档”等方面检查排名,并对排名靠后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要紧盯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领导依规依纪进行责任追究,从而确保全局上下形成强大扶贫攻坚工作合力。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篇7

2月22日至24日,省委书记强卫深入九江市考察调研。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虹,副省长李贻煌,九江市市委书记杨伟东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彬杨陪同。

在听取九江市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后,强卫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九江的目标、思路、部署十分清晰,要持续地抓好落实。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工作提出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其中一个“坚持”,就是要把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同步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真正把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强卫强调,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打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攻坚战,在九江东部湖区、西部山区“两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和生态旅游,实现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篇8

一、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确保培训“精准定位”

玉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下发《玉林市“精准脱贫,就业先行”就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组织开展贫困村劳动力大调查。以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摸底调查对象,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3个贫困县、442个贫困村、42.6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摸清了每个贫困村贫困劳动力数量以及贫困户的就业状况、培训需求等信息,建立培训需求数据库和培训档案台账。将每一个贫困户的劳动力数量、就业状况、培训需求、就业意愿等信息统一在村委上墙公示,落实专人对口帮扶,实行动态管理及跟踪服务,培训就业一户销号一户,实现培训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培训、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全市共识别出有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3.2万人,逐个建立培训台账、科学拟定培训计划。

二、搭建平台完善网络,构建基层培训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完善基层就业培训服务网络。一是推进基层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统一部署,玉林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基层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上升到政府层面推动,明确要求今年6月底前在全区率先完成基层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并下发文件列入市政府5月份督查工作重点。目前全市110个乡镇(街道)中已有110个乡镇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达标率100%,并且统一建设了办事服务大厅,在大厅内设置就业培训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建立村级就业培训服务站。围绕精准扶贫目标要求,玉林市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贫困村就业培训服务站,依托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优势,明确由第一书记担任站长,镇包联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副站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制定了具体工作职责、帮扶措施、培训计划等上墙公示,服务站每年为每位有就业意愿的扶贫对象提供2次以上的就业培训服务。目前,已在所有贫困村建立了村级就业培训服务站442个,服务站开展就业培训服务1.6万人次,成功转移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9085人。三是建立村级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筹集资金360多万元,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村一级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在442个贫困村建立了远程视频服务平台,力争年底前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村级就业培训服务站负责人根据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定期与平台连线视频互动,随时随地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培训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成功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通过平台成功转移就业3980多人。

三、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充分尊重贫困劳动力主体地位,把用工企业的需求与贫困劳动力的需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领域贫困劳动力的特点确定培训内容,科学拟定培训计划,分类指导,因人施教,激发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缺乏或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本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原则,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在55个重点贫困村建立职业培训示范点,春节期间结合“春风行动”,开展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3953人。另一方面,针对贫困劳动力创业门路窄、创业能力不强的实际,委托技工院校围绕本土产业特色,实行“公司+基地+订单”培训模式,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培训,形成了以培训促学用、以培训促创业的良性机制。2015年至今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76期培训2310人,引导帮扶497名贫困人口实现创业。

四、创新方法丰富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

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培训“消化不良”、内容与实际脱节、重培训轻服务等问题。一是开展“一帮一联”活动。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开展“帮扶贫困户、联系贫困生”活动,要求处级干部每人帮扶贫困户不少于2户,科级及以下干部帮扶不少于1户。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和“一联一”“一联多”的帮扶形式,每位干部每年至少走访、看望贫困户2次,为贫困户提供免费就业培训服务。二是开展“集中式”规模培训。依托村级就业培训服务站,集中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定岗、订单、定向培训85期,培训贫困劳动力7336人次。三是开展“自选式”在线培训。充分发挥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功能作用,通过平台推送培训内容,贫困劳动力可随机点击自选内容进行学习。全市参加在线培训8500多人次。四是开展“示范式”巡回培训。组织全市8所技工院校30名就业毕业生组成巡回培训团,到贫困村现身说法,用鲜活的事例引导贫困劳动力学技能学技术。深入贫困家庭现场指导、讲解就业技能。全市开展巡回培训29场次,现场培训贫困劳动力767人。

五、整合资源集中投放,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能优势,深化拓展定点帮扶、定向培训模式,积极整合相关部门的师资、信息和经费资源,集中打包向贫困村集中投放,开展多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联合市农委围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开展生產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1个班次,培训725人。二是联合商务部门开展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以留守妇女为重点,组织贫困家庭妇女开展家政、育婴、保育等技能培训25期,培训1252人,并有序组织外出就业。三是联合组织部门开展农村党员技能培训。在产业行业企业设立“行业党校”,通过厂房“现场学”、基地“手把手”教,提高农村贫困党员的实用技能,让农村贫困党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全市1050多名农村贫困党员实现了从苦力型“农民”向技能型“蓝领”的华丽转身。

上一篇:潍坊的风筝广场小学作文下一篇:计生党支部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