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文混排的作业

2024-10-16

计算机图文混排的作业(共2篇)

计算机图文混排的作业 篇1

第四节 图文混排的设计与制作

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设计的需要在文档的合适位置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文本框等对象;

2.能对插入的对象属性进行设置;

3.理解不同的环绕方式的设置效果并能熟练运用对象的不同环绕方式的设置来完成文档的图文混排效果;

4.能完成图形对象的组合;

5.能根据需要调整对象的叠放次序。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来体会图文混排作品的一般制作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图文并茂作品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设计水平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体会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3.使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

1.设置对象的环绕方式;

2.各种对象的插入和属性的设置;

3.让学生学会对操作中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对象的环绕方式和叠放次序的设置来实现图文混排的效果; 2.尝试总结各种对象的插入和设置的一般操作规律。教学过程:

一、艺术字的插入

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方法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格式的设置:选定→格式→图片→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自选图形” →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四、页面设置

页眉页脚的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页码的设置: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页面格式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型→纸型小三角选型号

五、上机操作: ㈠文件要求:

1、在C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重命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高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新建word文档,文件名为“班级+学号”(例如:3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

㈡设计板报:

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使用适当的艺术字体并居中。2.版面要求:设置纸张大小为16K,页边距上下各2厘米,左右各为1.5厘米;并是图文并茂。

3.段落设置:把本文分为三段,将文章段落设置为四号楷体字,并进行合理的排版; 4.图片设置:Word剪贴画中找一幅合适的图片,并插入到右上角适当的位置,并将该图片设置为四周型环绕;

㈢文字材料:

一直以来,我都坚定——我是一名环保主义者!这样的想法,很早了吧,应该是在上小学时吧!那个时候,我老在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总是有很多人在往家乡那条叫西江的河里灌清水……做了那个梦,我就想我要环保,我是环保的,一直都是!肇庆—四会—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正如你所想,比起别的城市,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个美丽的地方。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座美丽的城市正慢慢失去她昔日的风采:污染问题已不再是新闻,市中心的空气也越来越污浊……目睹这些总是我让我心痛不已——我想我是该做些什么的——是时候了!

计算机图文混排的作业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 是高职院校各学科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奠基者, 为新时代高职学生走向职场奠定了基本能力。翻转课堂构筑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 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引进翻转课堂并将其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当中, 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困扰教师的问题, 为高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从本质上实现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深化改革, 从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现以“制作图文混排的文档”为例, 来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在教学中。

1 学情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一年级开设, 其中任务“制作图文混排的文档”教学单元经分析, 其知识特点如下:操作步骤多, 用语言描述枯燥, 不便理解;知识点较多且零散, 逐个讲解演示没有连续性。而高职各专业一年级学生, 对信息方面的新事物充满好奇, 形象思维强;主动学习精神欠缺, 喜欢动指不愿意动笔;职业素养有待加强。因此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此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结合教学单元的知识特点, 基于易学、趣学、乐学、活学的学习理念, 可将本课设计成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网络课程为平台、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增强学生创意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2 教学设计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课前及课后, 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将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有机联系起来, 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能顺利地组织和实施。

课前一周老师通过QQ群或者二维码下发学习资源和案例, 引导学生在无限 (Uniximize Universe, UMU) 教学互动APP中学习微课视频等, 并在线交流探讨, 完成课前练习—制作通号学院学报, 使学生在课前初步掌握用Word进行图文混排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微信公众号、小组互助以及空间课堂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后, 能对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初步认知和基本掌握, 协助教师以信息化手段完成重难点的确认。

课堂部分是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 可分5个环节来进行课堂的组织实施。第一环节课前练习评价:采用分组互评的形式对学生课前练习的学报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抽选小组讨论分析案例。在互评中能进一步梳理课前任务的各要点。学生互评后由教师进行详细点评。第二环节作品推优演示:邀请课前任务获得优秀评价的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即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此时老师结合图片、视频、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示范操作, 将知识形象生动化, 帮助学生实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作品完善提升:经过前两步的提升铺垫, 学生在课前作品的基础上进入升级版学报练习, 对课前作品进行完善练习。练习完毕教师抽查作品进行前后对比评价。第四环节分组课堂实战:此时学生已具备制作图文混排文档的能力, 因此教师可开放网络, 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素材,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文混排类型, 进行实战创意作品创作。学做结合, 能全面培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第五部分实战作品评价:学生对本组的实战创意作品从设计思路、应用方法、完整性和艺术性全方面进行讲解介绍, 以微信公众号投票的方式实现互评, 最后教师点评将所有知识点贯穿起来, 进行有效的课堂回顾与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模式,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图文混排的实际问题, 以此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

课后教师可通过空间课堂课程平台下发课后任务, 给出图文混排延伸拓展任务—制作毕业设计封面。除了巩固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还可以设计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部分, 例如如何实现背景图片的插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群组讨论, 自主对课上知识进行巩固, 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

3 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一般要紧紧围绕教学设计的思路来实施。根据设计的思路, 恰当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配置。课前教师下发的任务, 应当根据本节课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进行设计。

例如“制作图文混排的文档”对学生要求的能力目标是:学会页面的布局及设置;学会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设置图片的格式;学会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设置艺术字的格式;学会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图形。那么设计的课前任务—制作通号学院学报就应当包含这4个知识点, 并且最好将这几个知识点设计得稍微容易些。因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 虽然教师会下发微课链接进行指导, 但难以完成任务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难易得当, 既要涵盖必须掌握的部分, 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只有让学生刚刚好能完成任务, 但又不那么完美, 才有下一步课堂解决问题的必要。

又例如在学生互评投票的环节中, 要考虑到有没有可实施的环境。如果采用的是微信公众号的投票功能, 就要关注实训室是否具备Wi Fi环境。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将评价贯穿始终的方法。笔者认为, 评价虽然往往在单项任务中是最后一个环节, 但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无论是课前作品评价, 还是完善后的作品评价, 以及实战创意作品的评价, 都把评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以做为主的模式。评价以自评、互评、师评3种主要方式为表现形式, 其中互评以微信公众号的实时投票系统为实现工具, 科学地设计了本堂课的评价体系。学生在本堂课的考核结果就是由各种评价得分构成的, 因此在做中不但有学, 还有评, 而且是全面详细地评。

4 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 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 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 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 (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 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

例如“制作图文混排的文档”中, 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兴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手段向学生发布任务、素材和学习资料, 这就是结合翻转课堂的需要应用合适的信息化手段。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UMU教学App中精心制作了一个“制作学报”的微课,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方便的登录观看学习。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是翻转课堂成功实现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又如为了更真实客观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使用了微信公众号发起调查投票, 能清晰直观地看到投票结果;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以及提供各种素材资源以职教新干线的空间课堂作为媒介;这些都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更好的实现翻转课堂。

5 结语

上一篇:关于《活着》经典小说的观后感600字下一篇:第一次做问卷调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