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期末总结复习题汇总分解
动物营养学期末总结复习题汇总分解 篇1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1、营养: 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营养学: 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3、动物营养学: 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4、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1)元素比较
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
相同: 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
–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2)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3)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动物无;
4)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5)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6)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5、粗蛋白质:饲料中一切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6、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
7、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口腔内牙齿和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饲料撕碎、磨烂、压扁,有利于在消化道内形成多水的食糜,为胃肠中其他形式的消化作准备。
(2)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消化。
(3)微生物消化:瘤胃微生物、盲肠与结肠微生物
8、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至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各种离子等;
(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9、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2)反刍动物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10、影响消化率的因素(P34)
(1)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和品种
猪、鸡、牛、羊等不同种类动物,消化道结构和容积、消化酶种类和数量、微生物消化的位置和能力等均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不同种类的动物消化力不同。由于不同动物因消化能力不同,对同一种饲料的消化率亦不同;不同种类的饲料,因营养特性不同,同一种动物对其消化率也不同。
粗饲料 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精饲料 差异小 2)年龄与个体差异
年龄 :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个体: 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 6 % 谷物籽实 4 % 粗饲料 12-14 % 3)饲料因素
种类
化学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
反刍动物 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提高而提高 •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不明显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饲料加工
4)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水平猪 影响小 草食动物 影响大 饲养条件
饲料添加剂
11、水的作用(P173)(1)构成体组织 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参与养分代谢
1)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2)水是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介质(3)调节体温(4)其他功能
1)润滑作用 2)稀释毒物 3)产品的组成部分 4)水是化学反应的参与物
(5)缺水的影响
1)失水1-2% 干渴,食欲减退,生产下降;2)失水8% 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抗病力下降;3)失水10% 生理失常,代谢紊乱;4)失水20% 死亡;5)动物可以失去全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的一半,体重的一半,动物都能生存;
6)只饮水,可存活三个月;
7)不饮水,摄取其它养分,可存活七天。
12、体水平衡的调节
失水多 饮水后
血浆渗透压 上升 下降 加压素分泌 增多 减少
肾小管的重吸收 增强 减弱 尿量 减少 增加
此外,醛固酮激素在增加对Na+重吸收的同时,也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1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2)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运输氧 2)肌肉蛋白质: 肌肉收缩 3)酶、激素: 代谢调节 4)免疫球蛋白: 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 脂蛋白、钙结合蛋白、因子等 6)核蛋白: 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4)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肪。
14、必需氨基酸(EAA, essential amino acid):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生长猪:10种EAA----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组、精氨酸;
成年猪禽: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
生长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15、非必需氨基酸(NEAA,Non-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16、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中的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17、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P95)
(1)消化: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主要以瘤胃中微生物消化为主,真胃和小肠中的化学消化为辅。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约70%在瘤胃受微生物作用而降解,30%在肠道水解。
①瘤胃: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进一步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消化分解产物—肽和氨基酸,部分被微生物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部分氨基酸亦可在细菌脱氨酶的作用下经脱氨基进一步降解为NH3、CO2和挥发性脂肪酸,饲料中NPN化合物亦可在细菌尿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NH3和CO2,NH3可被细菌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CP)亦称菌体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发酵而分解的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质(RDP)。
②皱胃和小肠:未经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直接进入后部胃肠道,通常称这部分饲料蛋白质为过瘤胃蛋白质(RBPP),亦称未降解蛋白质(UDP)。过瘤胃蛋白质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一同由瘤胃转移至皱胃,随后进入小肠,其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和单胃动物相近,靠胃肠道分泌的蛋白质酶水解。
(2)吸收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瘤胃和小肠。瘤胃壁对NH3的吸收能力极强,瘤胃蛋白质的降解产物—NH3,除用于合成细菌蛋白质外,瘤胃壁粘膜扩散吸收进入门静脉,据测定当瘤胃中NH3的浓度不超过10mg%时,细菌对其利用性很高,当达到0mg%时,大量氨被瘤胃壁所吸收,被吸收的NH3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大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排出,部分可进入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或通过瘤胃壁由血液又扩散回瘤胃,再次被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由于这一过程是反复循环的,所以称之为“瘤胃—肝脏的N素循环”(或称“尿素循环”),瘤胃亦可吸收少量的游离氨基酸。
小肠对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同单胃动物一样,亦是氨基酸。
进入盲肠和结肠的含N物质主要是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来自血液的尿素,在此降解和合成的氨基酸几乎完全不能被吸收最终以粪的形式排出。(3)代谢特点:
1)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2)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而且也能很好地利用氨化物。3)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进行较大改组,通过微生物合成饲粮中不曾有的氨基酸。
4)反刍动物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来源于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和饲料过瘤胃蛋白质。5)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品质好,仅次于优质动物蛋白质,与豆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而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质。
18、合理利用NPN的途径(1)延缓NPN的分解速度
选用分解速度慢的NPN,如双缩脲等
采用包被技术,减缓尿素等分解
使用脲酶抑制剂等抑制脲酶活性。(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
提供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提供足够的矿物元素 N:S =15:1 , 即100g尿素加3g S(3)正确的使用技术
1)用量:不超过总氮的20-30% 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 不超过精料补充料的2-3% 每100kg体重20-30g 2)适应期:2-4周 3)不能加入水中饲喂 4)制成舔砖
5)不与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混合 6)尿素青贮
19、粗纤维的作用 1.营养作用:(1)优点
填充消化道的作用,产生饱感。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单胃动物CF在盲肠消化,可满足正常维持需要的10—30%。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降低饲料成本。(2)缺点:
适口性差,质地硬粗,降低动物的采食量。
消化率低(猪为3-25%),且影响其它养分的消化,与能量、蛋白的消化呈显著负相关。影响生产性能。2.影响CF利用的因素
动物因素:种类、年龄、健康状况。
营养因素:能蛋水平、CF、微量养分(矿物质,维生素)。
饲料加工:物理粉粹;化学加工(高温、高压膨化),煮熟、生物发酵等。
20、必需脂肪酸(EFA, essential fatty acid)的概念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或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供给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
21、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 亚油酸(C18:2n-6)• 亚麻酸(C18:3n-3)• 花生油酸(C20:4n-6)
22、能量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脂肪次之
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
23、总能
定义: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24、消化能
定义: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5、代谢能
定义: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ME = DEFE-UE – Eg 26、1.常量元素(Macro-element):动物体内的含量在0.01%以上的矿物元素。包括钙、磷、镁、钠、钾、氯、硫共7种。
2.微量元素(Micro-element or trace element): 动物体内的含量在0.01%以下的矿物元素。包括Fe、Cu、Co、Mn、Zn、I、Se、Mo、Cr、F、Sn、V、Si、Ni、As共15种。
27、矿物元素的营养特点
矿物元素具有两面性:营养作用与毒害作用,取决于剂量。(1)缺乏到一定低限后,出现临床症状或亚临床症状;
(2)生理稳衡区,其低限为最低需要量,高限为最大耐受量;(3)超过最大耐受量出现中毒症状。
28、钙、磷缺乏症与过量(1)典型缺乏症:
1)佝偻病:是幼龄动物软骨骨化障碍,导致发育中的骨骼钙化不全,骨基质钙盐沉积不足的一种慢性疾病。2)骨软病(溶骨症):骨软病是成年动物钙缺乏的一种典型疾病。骨软病是骨基质进行性脱钙,未钙化的骨基质过剩,而使骨质疏松的一种慢性骨营养不良病,临床上以骨骼变形为特征。3)产乳热(乳热症):是高产奶牛因缺钙引起内分泌功能异常而产生的一种营养缺乏症。(2)过量
1)反刍动物过量
Ca抑制瘤胃微生物作用而导致消化率降低;
2)单胃动物过量Ca降低脂肪消化率; 3)过量Ca、P干扰其他元素的代谢。
29、Na、K、Cl缺乏 异嗜,啄羽
食欲下降,生产性能降低。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30、Se缺乏症状
Se缺乏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1.营养性肝坏死:3~15周龄动物易发
2.渗出性素质:发病年龄一般为3~6周龄的 雏鸡。症状为病鸡胸、腹部皮下出现大块水肿,积聚血浆样液体,特别是腹部皮下可见蓝绿色体液积蓄。3.胰腺纤维变性:1周龄雏鸡易发。缺硒可致胰腺纤维萎缩,胰腺消化液明显分泌不足
4.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以3~6周龄的羔羊和犊牛易发,缺硒后可致横纹肌变性,肌肉表面出现白色条纹。
5.桑椹心:主要发生于60~90kg的肥育猪,特征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心肌出血,主要是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呈紫红色点彩,状如桑椹。6.繁殖功能紊乱:
31、碘缺乏症状
缺碘可致甲状腺肿
饲料或饮水中钙含量过高;
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甘蓝、苞菜)以及大豆、花生中含有促甲状腺肿物质,如恶唑烷硫酮、硫氰酸盐,可抑制酪氨酸的碘化作用,抑制甲状腺中甲状腺素的分泌。
32、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C、B1、B2、B6、泛酸、烟酸、胆碱、B12、叶酸、生物素
33、VA缺乏症:
A.一般症状 上皮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受损,出现角质化。B.特异症——部位不同而异 a.眼部 角膜脱落、增厚、角质化;泪腺分泌停止,产生干眼病.b.呼吸道和消化道 生长动物下痢、肺炎 c.尿道 产生结石
d.生殖道 母畜子宫黏膜病变,常导致流 产、胎儿畸形、死胎及产后胎盘滞留.34、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骼疾病(佝偻病、软骨病等)、降低蛋壳质量、产蛋率、孵化率。
35、维生素E缺乏症状
1)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2)渗出性素质 3)营养性肝坏死 4)脑软化(疯雏病):3~8周龄雏鸡易发。5)繁殖机能紊乱
36、维生素K(VK)缺乏症
凝血时间延长、体内出血、死亡
37、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38、动物的采食量内容
39、营养与环境内容
40、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动物营养学期末总结复习题汇总分解】推荐阅读:
动物营养07-13
水产动物营养10-28
饲料与动物营养11-14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26
食品营养学复习要点06-18
动物检疫复习10-19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练习题06-12
2024年二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重点06-29
小学4年级期末我与动物的故事作文06-03
动物检疫复习资料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