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2024-10-11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精选8篇)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篇1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P5)

1.投资者2.政府机构3.债权人4.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5.客户6.企业内部管理当局

二、企业组织形式(P9)

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三、审计报告(P11)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会计要素和关系(P18)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利润+费用

利润=收入-费用

五、会计基本假设(P12)

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14)

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

七、会计基础: 企业(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事业部分(收付实现制)经营(权责发生制)

八、会计计量属性,即方法: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现值;公允价值

九、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P100)要求会计算: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十、固定资产折旧范围(P160)

1.空间范围: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2.时间范围:当月增加下月提,当月减少当月提;本月=上月+上月增加-上月减少

十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P160)要求会计算 1.年限平均法

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之和*100%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十二、固定资产

原值(历史成本)

累计折旧(损耗)

原值-折旧=净值(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要有减值,就会形成递延所得

十三、金融资产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

十四、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投资者投入: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十五、资产负债表(分清流动非流动)

十六、财务报告的组成(P270)四表一附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会计报表附注

十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成本法:子公司 控制(≥50%)

权益法:1.合营企业:共同控制;2.联营企业:重大影响

十八、存货的内容

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存货跌价准备;待处理财产损益等

十九、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P191)

1.短期薪酬:三险一金;2.离职后福利:养老、失业3.辞退福利:离休 4.其他长期职工薪酬

二十、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种(P201):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二

十一、收入的确认

1.销售收入(P238)五种2.劳务收入(P241)四种(跨期:满足四条件 完工百分比法;不满足四条件 能不能得到补偿;不跨期:完成合同法)3.让渡资产使用权(P244)两种 二

十二、从税收视角谈会计

1.经济事项—原始凭证:识别真假发票 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和税法差异

3.记账凭证—账册:关注电子记账系统是否可逆,是否可以进行调账 4.账簿、账册—报表:损益表(整体税负遵从度)

主观税收违法行为(少做收入,多列成本)相关会计分录

一、购入原材料

例4-2

P94 1.支付货款取得增值税发票时

2.原材料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借:原材料(金额不含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在途物资(金额不含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1.购入时

例5-1

P117

2.核算

例5-3 P118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价格-宣告尚未发放价)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手续费)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市价-成本)应收股利(尚未发放,垫付)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则作相反分录 3.卖出 例5-4

P118 借:银行存款(卖价-手续费)

同时,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价格-宣告尚未发放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市价-成本)

贷: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差额)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例6-5 P140 1.宣告分配利润

2.分派利润

借:应收股利(子公司利润*比例)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

四、固定资产的计量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例7-1 P152

3.自建固定资产

例7-4

P156 借:固定资产

购入物资(备料)

贷:银行存款

借:工程物资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例7-2

P15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贷:工程物资

贷:原材料 3)领用原材料、结算安装工人薪酬

辅助车间提供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计提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4)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剩余工程物资转作存货

借:原材料

贷:工程物资

五、计提折旧

例7-6 P161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研发支出

贷:累计折旧

六、无形资产

例8-4

P181

1.取得时

2.按年摊销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借:制造费用—专利权摊销

—商标权

—商标权摊销

贷:银行存款

贷:累计摊销

七、短期借款

例9-1

P189 1.取得时

2.预提

3.归还本金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借:短期借款

贷: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八、职工薪酬 例9-4 P193 1.造表

2.代扣

3.实发

借: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

借: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九、卖商品 例11-1

P239

例11-2

P240 借:银行存款

结转成本

交消费税时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十、结转利润

例11-20 P264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十一、提取盈余公积

例10-9

P222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篇2

其一, 非常重要。指新增的内容和近几年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告”。其二, 重要。指今年发布的新准则对实务有一定影响的新增业务, 也是近年计算题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其三, 比较重要。主要出客观题, 包括“存货”、“负债”、“或有事项”、“借款费用”、“外币折算”。其四, 不重要。主要出客观题, 分值不多, 包括“总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于“非常重要”和“重要”的章节需特别注意今年教材的新变化, 以及往年的主要考点, 做到熟练掌握计算和账务处理。以下对主要经济业务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二、中级会计实务各章重点内容

第二章存货

会计期末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所指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要点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 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2) 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 (3) 如按定单生产, 则应按协议价而非估计售价确定可变现净值。

要点二: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 出售产品有合同:持有存货量≤合同订购量, 产品合同价格作为估计售价;持有存货量>合同订购量, 合同价格和一般销售价格 (超过部分) 作为估计售价。需分两部分计算可变现净值, 然后与成本比较。出售产品无合同按其销售价格作为估计售价。 (2) 继续加工或生产耗用材料, 如生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无论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还是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均按成本计量;如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且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若材料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成本计量。

要点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 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 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 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应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 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转回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涉及实际利率问题应重点掌握, 另外重点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处理问题。

要点一: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 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二: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注意待摊支出的分配方法。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要点三: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应当按照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现值计入相关油气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 不属于弃置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

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 同时满足有关条件的,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 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也应重点掌握。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要点一:企业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 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计量。在成本模式下, 应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 还应按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应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将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 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调整至期初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要点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 在成本模式下, 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 应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 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其他业务收入) 。

第六章金融资产

要点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公允价值, 变动计入权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并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收益) 。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摊余成本, 差额计入损益。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4) 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后续计量——摊余成本, 差额计入损益。计提减值准备, 可转回。

要点二:主要会计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委托贷款——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委托贷款损失准备。

要点三:主要账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要点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发行证券手续费冲溢价收入;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调整为权益法。 (2)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所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合并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调整为权益法。

要点二: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 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重组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等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合并中的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不编制合并报表。 (2) 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重组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等计入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不调整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调整投资成本;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发行证券手续费冲溢价收入;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不编制合并报表。

要点三:主要会计科目。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特别需要注意属于什么情况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重点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 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权益法。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要点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

要点三: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3) 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九章资产减值

要点一: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只要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中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要点二: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 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算公式如下: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Σ[第t年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1+折现率) t]。

要点三:主要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资产组减值测试;总部资产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

要点四:主要账务处理。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第十章负债

要点一: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下称“辞退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企业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

要点二:计量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计量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要点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 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四: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日一般不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计算截止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 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可行权日之后, 企业不再调整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要点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有所变化 (摊余成本计量) 。其他负债重点掌握“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

要点一:以现金清偿债务。债权人:收到现金<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收到现金>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应全额冲减) 。债务人:支付现金<原债务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

要点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人:公允价值即受让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 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人:支付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税费<原债务,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 (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税费) 与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

要点三:以债务转资本清偿债务。债权人: (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税费) 即股权投资成本, 股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人:原债务账面价值>股权公允价值, 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股权公允价值>股权份额 (股份面值) , 差额记入资本公积 (溢价)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记营业外收支。

要点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债权人:新债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营业外支出”;新债权不含或有收益, 新债权公允价值>原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资产减值损失”。债务人:新债务公允价值<原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或有支出计入预计负债, 或有支出发生时, 冲减预计负债;或有支出未发生, 结清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要点五: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 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章或有事项

要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业务。

第十三章收入

要点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有五条, 结合教材例题掌握收入的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要点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要点三:特殊销售商品业务。代销商品;预收款销售商品;售后回购;售后租回;房地产销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重点掌握;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

要点四: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完工百分比法的具体应用,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混合业务。特殊劳务交易的确认:安装费、宣传媒介的收费、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特许权费、定期收费。这部分经常出选择题或判断题, 也可含在综合题里, 特别注意每种收入的确认时点。

要点五: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要点六:建造合同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合同收入的构成、合同成本的构成, 合同收入、合同成本的计量, 要特别注意收入、毛利、成本确认的顺序。

第十四章借款费用

要点: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开始资本化时点、暂停资本化时间、停止资本化时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重点掌握教材的计算公式, 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第十五章所得税

要点一:重要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要点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要点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基本核算程序: (1)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2)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3)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确定暂时性差异; (4)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5)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要点四:主要会计科目。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费用;应交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要点一: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 (1) 法规要求按相关规定办法变更; (2)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 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3)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要点二: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方法——未来适用法。

要点三: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第十七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主要概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要点一:调整事项:日前存在, 日后发生, 做相关调整账务处理, 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 调报表, 不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处理如下: (1) 涉及损益的事项,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核算完毕, 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 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3) 账务处理完毕后, 必须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提供比较会计报表的, 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调整会计报表附注有关项目的数据。考生在复习时, 需特别注意: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是调整当年的会计报表, 还是调整上年的会计报表, 或者不调整会计报表。还需注意有关所得税的调整问题。调整事项举例: (1)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 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 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 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 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 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 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 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的所得税。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 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 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 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4)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要点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日前不存在, 日后发生不做调整账务处理, 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 不调报表, 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 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负债, 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第十七章财务报告

要点一: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的填列。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要点二:利润表的编制。 (1) 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3)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要点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具体构成内容经常出客观题。填列现金流量表采用分析填列法, 所需要的资料:年度资产负债表;年度利润表;有关明细账及补充资料。

要点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该表是新准则规定编报的一张新表。 (1) “上年年末余额”项目, 反映企业上年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 (或股本) 、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 (2)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项目, 分别反映企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金额和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的会计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3) “本年增减变动额”项目, 包括“净利润”项目、“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目、“利润分配”项目、“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项目。

第十八章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要点一: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 应编制的调整分录: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 贷记“投资收益”。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 上述相反的分录:借记“投资收益 (当期收到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要点二:主要经济业务的抵销处理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有关抵销分录) 。 (1)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抵销处理。其一,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如为全资子公司, 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如为非全资子公司,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 其差额作为商誉处理, 应按其差额, 借记“商誉”项目;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 其差额在企业合并当期应作为利润表中的损益项目, 合并以后期间应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营业外收入”。其二,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如为全资子公司, 则借记“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 (包括转作股本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如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借记“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 (2) 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连续编制分录如下: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或相反) ”。如存在投资收益, 则借记“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贷记“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借记“应付债券”、“投资收益 (差额) ”,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差额) ”。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抵销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 贷记“财务费用”。 (3) 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成本 (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存货”。连续编制分录如下: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上期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收入 (本期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借记“营业成本 (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贷记“存货”。 (4) 固定资产原价和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销处理: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固定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 (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 贷记“管理费用”。以后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多提折旧) ”,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本期多提折旧) ”, 贷记“管理费用”。内部无形资产交易抵销处理:借记“营业收入 (销售企业无形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收入) ”, 贷记“营业成本 (销售成本) ”、“无形资产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当期多摊销的无形资产) ”, 贷记“管理费用”。以后会计期间会计处理: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无形资产——原价 (期初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多摊销费用) ”, 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本期多摊销的费用) ”, 贷记“管理费用”。

要点三: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抵销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主要的现金往来包括以下内容: (1) 其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2) 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3) 其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4) 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5) 其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

要点四: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2) 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如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 借记“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 (包括转作股本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如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 借记“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

第十九章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包括31项) ;分部报告。该部分增加了许多例题, 特别注意报告分部和地区分部的确定;关联方披露。该部分应掌握关联方关系的判断, 新准则对此进行了修订。在第十九章“财务报告”后面的思考题中专门列举了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的练习题, 说明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应引起考生的注意。该部分内容可以出客观题。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英语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及要求 篇3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4)。考虑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词汇表所列词汇及其在教材中的复现率,本说明所附词表(见附录5)共收单词3519个,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词汇表未列词组和短语,部分可根据构词法推导出的副词、名词等亦不单列;缩略词、月份、星期、数词,以及洲、国家及地区名称、主要大洋名称在词表后单独列出)。(词汇表所列词汇的具体词义、用法参见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湖北省新高考英语词汇学习手册》)

二、语言运用

(一)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关于一般性话题的英语对话或简短独白。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查项目。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二)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文章讲究使用主题段和主题句。主题段通常在文章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句可能在一段的开头,也可能在中间或末尾,作用是交代该段的中心思想,再由全段展开或讨论这个意思。各个段落通常由某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连接,以使文章行文连贯。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三)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准确使用英语语法词汇、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汇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IV.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试卷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关于一般性话题的英语对话或简短独白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运用英语词汇知识的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在一篇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5分钟。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测试考生理解关于一般性话题的英语简短文章的能力。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5篇短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准确使用英语语法词汇、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一个不完整的英文句子,要求考生根据该句的中文意思,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此句,使其完整正确。

第二节:共1题,满分3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和相关要求,用英语写一篇12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提示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示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

试卷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化学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范文 篇4

1)

2)

3)

4)

5)

6)准备工作:酸管、碱管的洗涤,最主要的是滴定之前别忘记要润洗。液体转移:酸碱滴定管中的液体直接加入,一定要从0刻度开始。锥形瓶中的液体需要借助移液管。移液管要会正确使用,这可能是考试的一个重点。标液转移到滴定管,被标定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后,注意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酸滴碱用甲基橙,碱滴算用酚酞。开始滴加,可能考察你左右手操作是否规范:左手滴加,右手摇动锥形瓶,快接近终点时,(酚酞颜色褪去较慢/甲基橙接近呈红色时),要一滴一滴滴加,边滴加便摇,复习一下课本上逐滴滴加和半滴滴加动作。

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单臂分析天平使用:看一下视频 1)

2)

3)准备工作:取罩,叠放,并且要叠好,想取得好成绩就得把细节做好。检查水平:看气泡是否在中央,不在的话找老师。一般老师会说没事。天平归零:不管在使用前还是你自己称量完要走人,都要让天平归0,否

则,有的老师会扣你分,天平归0:从十位开始归位,一直到投影壁上的刻度线为0.(注意什么状态下归0)

4)实物称量:

1)休止状态:加入待测样品,关好门。

2)半开状态:加减砝码,从大到小。投影壁为负时,下一个刻度变为正确称量值。

3)全开状态:调动微动手扭,使投影壁上刻度位于夹线之间。

若投影壁无光亮出现,此时说明减去砝码的质量已超过被称量物的质量,应

回一位。

5)记录数据:若称量准确,全开状态下,调动微动手扭,使得投影壁上刻度

位于夹线之间,记录数据。

6)休止状态:取出物品。

7)归0.(什么状态下归0)

8)休止状态:使天平停止工作

9)关闭太平:开关处于水平状态。

10)清理天平,盖上罩子。

上面这十个步骤都有可能成为考试考察点,望大家认真复习,做到胸有成竹。实验考试复习内容总结-考试中的口试题目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篇5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一、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计算机可按多种尺度分类。从用户应用角度,一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权衡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1)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光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兆赫(MHZ)。如通常说的“486微机”、“586微机”就是计算机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标记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才能。一般个人计算机字长以32位、64位为主,服务器的字长一般都在64位、128位以上。

(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应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才能。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每1024个字节称为1KB,每1024KB字节称为1MB,每1024MB字节称为1GB.(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盘算机对信息进行记载、收拾、统计、加工、应用、传布等一系列运动的总称。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重要的运用范畴,包含办公主动化、治理信息体系、专家系统等。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处置利用范畴。

(2)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讨和工程技巧等领域中涉及的庞杂的数据运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3)进程控制。过程掌握是指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敏捷对掌握对象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有效的节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帮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人类完成相干的工作。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帮助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联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热血高校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讯应用领域的典范代表。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敏捷普及,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计算机通信运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涯。

(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仿人类的智能运动,如断定、懂得、学习、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问题求解等。

二、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们由各种具体的器件组成,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资基础。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把持器五部分组成。

(一)输入装备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程序、文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等。在会计电算化领域,会计人员一般用键盘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干信息的输入工作。

(二)输出装备

输出设备是指用来输出盘算机处置成果的装备。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会计报表、账簿等一般可以用打印机按请求打印输出。

(三)运算器

运算器是指在控制器掌握下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断定的计算机部件。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装置之一,在计算进程中,运算器不断从存储器中获取数据,经计算后将成果再返回存储器。

(四)存储器

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寄存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一般只寄存急需处理的数据和正在履行的程序;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履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会计资料一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五)控制器

控制器是全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断定后发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往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持续地工作。

三、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文档材料。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用于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监控和保护,以及对各类利用软件进行说明和运行的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系统软件重要包含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支持服务程序、数据库治理系统。如目前很多会计电算化软件采取的Windows操作系统,即属于系统软件。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撑下,为解决各类具体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计算机用户日常使用的尽大多数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都是应用软件。会计核算软件也属于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沟通的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等语言三种。计算机软件一般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会计核算软件也是用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

四、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联合的产物,它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定控制下,将地理地位疏散的很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资源共享、信息传送、散布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常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内使用的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广域网也叫远程网,是由相距较远的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三)因特网

1.因特网

因特网也称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

2.因特网的应用

因特网的主要运用范畴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消息组、万维网、电子公告板等。从使用者角度,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有阅读网络信息、运行网络应用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

3.网址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Internet网址是因特网的主要标识,阅读网络信息、运行网络应用软件都必须输入Internet网址。Internet网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IP地址。Internet衔接无数台网络服务器,为了明白区分每一台主机,就要为每一台入网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IP地址是用一个32位二进制数表现,为浏览便利将其分成四组十进制表示,组间用圆点分隔。例如:172.17.1.4代表中华国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机服务器的IP地址。

(2)域名。由于IP地址不便记忆,所以一般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域名来表示网址。域名一般用通俗易懂的缩写字表示,其格式如下:

(4)电子邮件地址。每个收发电子邮件的用户都必需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主要用来标识电子邮件用户,以便于处理用户的电子邮件业务。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般格局如下:

<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zzz.@yahoo.com.cn表示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其中:zzz是电子邮件用户名,yahoo.com.cn是电子邮件服务器地址。

五、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1)系统故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呈现故障而导致系统数据丧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内部职员道德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人员对信息的非法拜访、改动、泄密和损坏等方面的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抄袭数据、损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业等所发生的风险。企业关联方包括银行、供给商、客户等与企业有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4)社会道德风险,是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

(5)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才能并可以制作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藏性、沾染性、埋伏性、破坏性的特色。

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对策有:不断完美计算机安全立法,不断创新计算机安全技术,不断增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增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是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最有效道路。

(二)计算机病毒防备

防备计算机病毒的最有效办法是切断病毒的传布道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用非原始启动软盘或其他介质领导机器,对原始启动盘履行写维护;

(2)不随意应用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对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必需先检讨,后使用;

(3)做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文件备份,供系统恢复用;

(4)盘算机体系要专机专用,要避免应用其他软件,如游戏软件,减少病毒沾染机遇;

(5)接受网上传送的数据要先检讨,后使用,吸收邮件的计算机要与系统用计算机离开;

(6)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讨,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应安装实时检测病毒软件,以防止病毒传入;

(7)如发明有计算机沾染病毒,应立即将该台计算机从网上撤下,以防止病毒蔓延

(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备

计算机黑客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防止黑客进入的主要办法有:

(1)通过制订相关法律加以束缚;

(2)在网络中采用防火墙、防黑客软件等防黑产品;

(3)树立防黑客扫描和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被黑客攻击,敏捷作出应对办法。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篇6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重点)

理解:植物细胞的主要组成。识记:细胞器及其类型与主要功能。

2、细胞后含物主要类型、显微特征,细胞壁构成及特化。(重点)识记: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显微特征,细胞壁的组成。理解:纹孔及纹孔类型。

3、植物细胞的分裂。(一般)理解:植物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功能;维管束的基本组成。(重点)理解:植物组织的功能,维管束的基本组成。识记:植物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类及其活动结果、植物成熟组织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维管束的类型及其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次重点)

理解: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类及其活动结果、植物成熟组织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

识记:维管束的类型

3、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类型和细胞学特征。(重点)

识记: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类型和细胞学特征。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 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重点)理解:根的‘三性’。

识记:植物器官概念、类型;根的类型、根系的类型;变态根的种类。

2、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沟造。(重点)

理解: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向次生沟造转变的过程。识记:根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3、根的异常构造。(一般)

第二节 茎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茎的形态。(重点)

理解:茎的外部形态特征;茎的变态(地上茎)。识记:茎的类型;茎的变态(地下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重点)

理解: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中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

识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及构造特点。

3、裸子植物茎的构造和茎的异常勾造。(一般)

第三节 叶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叶的形态。(重点)

理解:确定叶形的原则;叶片的分裂(浅裂、深裂、全裂);叶的变态。识记:叶的组成(叶柄、叶片、托叶);叶脉和脉序(平行脉序,网状脉序);单叶与复叶以及复叶的类型;叶序的概念及类型。

2、叶的内部构造。(重点)理解: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识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

第四节 花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花的形态。(重点)理解:花的含义及功能。

识记: 花的基本组成;花萼和花冠的形态特征及花冠的类型; 雄蕊的组成和类型; 雌蕊的组成;雌蕊的类型(单雌蕊和复雌蕊);子房的位置(上位子房、下位子房、半下位子房);胎座概念及类型(边缘、侧膜、中央等胎座);胚珠的构造及类型。

2、花的性质。(重点)

理解:花的类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被花和重被花、两性和单性花、整齐和不整齐花)。

3、花程式和花图式。(一般)

4、花序。(重点)

理解:花序的概念、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定义。识记: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类型。

5、花的生殖(传粉、受精)。(次重点)理解:双受精的过程。识记:双受精的定义。

第五节 果实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果实的发育来源及果实的构成。(重点)理解: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组成和构造。识记:真果和假果的概念。

2、果实的类型。(重点)

识记:单果的类型; 聚合果的组成和类型;聚花果的组成。

第六节 种子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种子的形态特征。(次重点)理解:种子的发育来源。

识记:种子的构成;种皮上的种脐、种孔、种脊、合点、种阜、假种皮。

2、种子的类型。(重点)理解: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识记:胚的组成。

第五章 藻类植物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门;常见药用藻类。(次重点)识记: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门;常见药用藻类。

2、藻类植物的世代交替。(次重点)理解:藻类植物的世代交替。

3、海带的形态特征及其药用部位。(一般)

第六章 菌类植物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重点)识记:共生、寄生、腐生的定义。

2、菌丝组织体及其常见类型。(重点)

识记:菌丝组织体、菌核、根状菌索、子实体、子座的定义。

2、真菌营养体的主要特征,真菌的分门。(一般)

3、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冬虫夏草、茯苓、灵芝、马勃等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次重点)

第七章 地衣植物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地衣的构造。(次重点)

理解:地衣中藻类与菌类的共生关系。识记:地衣的类型。

2、叶状地衣的构造。(一般)识记:同层地衣和异层地衣。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苔藓植物基本特征以及苔纲和藓纲的区别。(次重点)

理解:苔藓植物基本特征;苔藓植物与其它高等植物的区别;苔纲和藓纲的区别。

2、地钱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般)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主要的化学成分、蕨类植物门的分纲依据。(一般)

2、蕨类植物体的形态特征、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以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次重点)

理解:蕨类植物体的形态特征;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以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

识记:大型叶与小型叶;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叶与异形叶。

3、卷柏、紫萁、海金沙、绵马鳞毛蕨、石韦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一般)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重点)理解: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在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重点科及其常用的药用裸子植物。(次重点)

理解:重点科及其常用的药用裸子植物。

识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在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

3、松科、麻黄科的主要特征;银杏、马尾松、红豆杉、草麻黄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一般)

进行论述)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被子植物的分类和分类系统。(次重点)理解: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

识记:被子植物的分类;分类系统的种类。

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与合瓣花亚纲的主要特征;重点科属拉丁名及其主要特征;常用药用植物的学名及其入药部位。(重点)理解: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及区别;离瓣花亚纲与合瓣花亚纲的主要特征及区别。

识记:重点科拉丁名及其主要特征;常用药用植物的学名及其入药部位。

3、以下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内的重点药用植物及其入药部位:(重点)

(1)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亚纲:蓼科(掌叶大黄、何首乌)、毛茛科(毛茛、乌头、黄连)、木兰科(厚朴、五味子)、十字花科(菘蓝、独行菜)、蔷薇科(龙牙草、掌叶覆盆子、皱皮木瓜、桃、)、豆科(合欢、决明、甘草、野葛)、大戟科(大戟)、锦葵科、五加科(人参、三

七、细柱五加)、伞形科(当归、川芎、柴胡、防风)。

合瓣花亚纲:萝藦科(萝藦)、唇形科(丹参、薄荷、益母草、紫苏)、茄科(宁夏枸杞、洋金花)、玄参科(玄参、地黄)、茜草科(栀子、茜草)、葫芦科(瓜蒌)、桔梗科(桔梗、沙参、党参)、菊科(红花、白术、苍术、蒲公英、)。

(2)单子叶植物纲。

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篇7

1.概念表述不符合逻辑的要求。

对概念的表述也称为对其下定义。下定义作为揭示内涵的逻辑方法, 要指出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可是, 按照上述规则去分析现行基础会计的概念就会发现, 很多概念并不符合这些规则。例如, 将会计要素表述为“是企业交易、事项的具体化, 是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也是账户的归集和概括。”而反过来又将会计账户定义成“是指根据管理需要和信息使用的具体要求, 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的科学的再分类, 并给每一类别以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的结构。”这就犯了交叉定义的逻辑错误。

2.理论内容前后矛盾。

理论内容必须前后一致, 才能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可是, 现行“基础会计”的个别理论内容却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 不能自圆其说。例如, 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并进一步定义收入和费用都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和总流出;而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是, 在介绍会计等式时又指出“收入-费用=利润”。显然, 如果前述的会计要素组成和定义无误, 那么后面的会计等式就不能成立。再例如, 在分析所得税费用的性质时明确指出“所得税作为企业取得可供分配的净收益 (即税后利润) 所必须花费的代价, 是企业的一项费用, 而不是收益的分配。”可是, 所得税符合费用的定义吗?能够参与营业的计算吗?这显然又是前后矛盾之处。

3.割裂会计工作基本过程。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在很多地方割裂了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 或者未能科学描述各项工作的继起关系。例如, 将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分别放在两个章节中介绍, 就会导致初学者的误解。再例如, 介绍对账的内容时认为对账包括账证、账账、账实、账表核对, 可是在对账、结账之前会计报表尚不能编制, 财产清查尚未讲解, 这些核对就会让学生费解。

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

基础会计作为向初学者传授会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 就必须采用符合逻辑的严密推理过程和贴近生活的事例向初学者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像学习数学和物理学那样建立会计的基本概念逻辑, 培养通过逻辑推理自行得出会计概念和方法的技能, 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外, 作为教材, 必须依据自我教育的理论进行写作, 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去阐述新的知识, 避免用后面的概念解释前面概念、使用后续理论说明先行内容的情况, 使初学者容易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易于形成完整的内容框架体系, 易于理解和学习, 进而提高接受效率,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 笔者认为应对基础会计所涉及的理论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按照理论逻辑展开, 通过对会计发展史的分析, 研究其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得出会计是一个提供信息的工作系统;“提供信息”必会出现信息生产者和阅读者, 为防止阅读者对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发生误解就必须对信息生产前提、信息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信息生产的基本工作要求等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出先行约定;有了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就必须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应该提供哪些信息、应该使用怎样的工具、方法和工作流程来生产这些信息, 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可靠生产。第二部分按照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展开, 将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工作分成平日业务的会计信息记录、期末业务的会计信息记录和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报告三个阶段, 分别介绍每一阶段的工作过程和方法。第三部分以一个具体企业的一期经济业务为例介绍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这三个部分紧密结合, 完成了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具体工作技能和方法讲解、应用实例展示三项教学内容。

三、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要调整

1.概念的调整。

为了解决前述的现行基础会计概念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建议对其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做出调整, 例如: (1) 将会计要素定义为:财务会计所应提供信息的指标大类, 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与结果。 (2) 将会计科目定义为: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科学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3) 将会计账户定义为: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具有一定的结构 (格式) , 用来系统、连续地核算经济业务事项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4) 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依次定义为:决定某一项目是否记入财务会计要素以及何时记入哪个财务会计要素的过程;在某种标准单位下确定某项应确认的财务会计要素数额的过程;将已确认应在现在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项目以所计量的金额采用特定方法记载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具体财务会计工作;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5) 将账项调整定义为: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期末对持续进行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累积影响进行了集中会计核算的行为。

2.理论分析的调整。

由于上述的概念都要由理论分析推理得出, 所以就必须对现行的一些理论分析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理论分析调整总的要求是:采用严密的理论逻辑, 利用已知的概念和原理推导出新的概念与原理。 (1) 关于借贷记账法。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 并未将其与会计的发展、经济业务导致的会计要素金额变化规律、会计账户结构设计原理等联系起来, 或者联系得并不紧密。这就导致学生的费解。笔者建议应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阐述, 形成一个必然的逻辑体系。具体说来, 从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资金由单一来源走向多种渠道, 说明记录经济活动的方法必须要从单式走向复式;从经济活动的每笔具体业务必会引起反映该业务的至少两个会计要素的数额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 说明需要从两个方向上记录一笔经济业务;从会计要素数额只能发生增减变化, 说明会计账户的结构应设计成两个记录数额变化的方向;从方便标识的角度说明需要为记录会计账户数据变化的方向起一个名字, 而这个名字因为历史的原因被定义成了“借”和“贷”。这样, 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来区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账户数据变化方向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就是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了。 (2) 关于账项调整。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在介绍账项调整的原因时通常表述为: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导致经济业务的权责变化和资金收支处于不同的会计期间, 为了贯彻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基础, 就必须在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可是, 这必然带来逻辑上的问题。因为, 所有权责变化和资金收支处于不同的经济业务的核算都受到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的约束, 可是我们并不将这些核算全部称为账项调整。例如, 企业销售商品未收到货款, 我们要在销售时而并非期末记录收入和应收款, 也不说这是账项调整。为消除这一问题, 笔者建议将账项调整的原因作新的表述。具体说来, 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分为两类:一类经济业务导致企业的权责变化是非持续的, 例如赊销产品、支付承兑手续费等;另一类经济业务导致企业的权责变化是持续的, 例如提供持续的劳务、负担借款的利息等。这些经济业务都需要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但对第二类经济业务每天均进行核算显然会非常繁琐。这时, 会计分期假设为我们提供了方便, 使得我们可以在会计期末对持续经济业务的累积影响统一进行会计处理, 这就是账项调整。

3.具体内容安排的调整。

具体内容安排的调整是依据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进行的, 除了在内容体系调整中已经体现出来的一些调整 (如将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种类介绍和会计账簿的登记分开安排在不同章节, 将财产清查安排在对账和结账之前) 外, 笔者还建议对个别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1) 在会计要素中增加利得和损失要素。关于是否增设利得和损失要素的争论已有很长时间, 虽然从理论上说, 学者们基本倾向于增设或按国际会计准则将收入与费用要素改为更广义的收益和费用要素, 但我国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于受已发布的更高层次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限制, 仍然规定会计要素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而将利得和损失作为二级要素使用。这并不能解决收入、费用与利润要素在数量上的不等关系, 也无法将“所得税费用”科目归入一个会计要素之中。故此, 笔者建议增设利得和损失要素, 并明确定义他们反映的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导致的经济利润流入或流出, 从而构成“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的新会计方程式, 并为将“所得税费用”科目归入损失要素开辟了道路。 (2) 将会计分录的讲解调整到记账凭证的填制之后。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基本上是在介绍借贷记账法时就讲解会计分录, 然后在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时再说明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要填写的内容。应该说, 这样的讲解也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问题在于, 受教学手段等的限制, 我们日常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是编写会计分录, 而不是填制记账凭证 (甚至有些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编写的会计学教材干脆删掉了会计凭证的填制的内容) 。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将编写会计分录和填制记账凭证割裂开来, 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为此, 笔者建议在讲解借贷记账法时只介绍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等内容, 而将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后置于填制记账凭证之后。这样, 就可以使学生理解会计工作的正常内容是填制记账凭证, 而填制记账凭证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将经济业务记录到会计账簿上所应借记和贷记的会计科目与金额。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和会计人员进行演算等实际工作过程中, 如果完全按格式填制完整的记账凭证, 将导致需要大量的表格或单据, 浪费时间和资源。所以, 在这些过程中, 人们会将记账凭证中的核心信息抽出来, 按照一定格式做成简单的记录形式, 即会计分录。笔者认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形成会计工作的整体概念。

摘要: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存在着概念表述不符合要求、理论内容前后矛盾、割裂会计工作基本过程等问题, 不利于向初学者传授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不能使初学者得到会计学理论思维的训练。为此, 文章就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逻辑重构, 分成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具体工作技能和方法讲解、应用实例展示三项教学内容, 并对其中的一些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和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形成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 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教学内容体系,逻辑分析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刘峰主编.会计学导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8)

[2].葛家澍主编.会计学 (财务会计分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

[3].陈信元主编.财务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

[4].薛洪岩主编.基础会计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7)

[5].李泽红, 张惠如主编.会计学基础.科学出版社, 2005 (8)

会计考试内容总结 篇8

[关键词]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测量和监控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等方面的测量,甄别和评价教学效果。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因此考试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经管类本科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通常包含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分两学期授课,属于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下将结合黄河科技学院自身做法,对《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1、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是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的考试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最常用的考试方法。它着重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具有命题简单、阅卷准确方便、易于组织考试等优点。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允许学生带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3、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的内容与开卷考试的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考试时先做开卷考试,然后收开卷部分答案,再做闭卷部分试题。闭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学科论文,题目既可自拟也可由教师出题,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论文质量评定成绩。有时在学生完成论文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书写论文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大量资料,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并加以分析、综合,所以这种考试方法不仅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促进学生增强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种有效手段。

5、实验操作考试、技能操作考试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技能操作,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包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穗现行考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记忆,轻运用

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题型上多为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简答、计算和论述。前5种题型应该是检验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但经常所命题目在课本上能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只要背下来即可。而论述题重点体现的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命题中所占分值也不高,最高只有10%。因此,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考核。而实质上,我校采取的这种考试模式,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谁的记忆力好,谁的成绩就好,使学生形成了考前背一背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习惯,很难将学生学习的优劣真正的区分开来。

2、重教材,轻就业

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来看,考研率和录取率比较低,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考试内容上,应该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联系。但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考核,尚缺少对技能和能力的考核。目前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开设时设置6个学时的实践课时,但这种实践并不能体现于就业方向的联系。在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若所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若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内容,就会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脱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该课程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仍然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3、重卷面成绩考核,轻素质考核

在我校,该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卷面成绩一般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卷面成绩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作业来衡量。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学生上不上课与期末考试学业评价的关系不大,导致学生缺课、逃课,甚至忽略学习的规律,造成知识的掌握不牢,基础不稳,也难以全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重结果,轻过程管理

在我校,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涉及到多个专业,通常是多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得在过程管理中存在着对学生考核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不仅是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不一致,在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也出现不一致。这种过程管理的不一致,使得很难真正公平的考核学生。

三、《西方经济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改革

1、由注重理论考核向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考核转变

《西方经济学》的考试不应该仅仅是对书上某些问题的照抄或者照搬,也不仅仅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的考核,而是要在考核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当前相关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的分析能力,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出考题时,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适用性的原则。考试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符合培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可操作性的原则。无论在考试的内容上或手段方法上,都应既有科学性,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以反映和掌握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2、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实践能力考核转变

尽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但在注重知识考核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1)做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的内容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书本知识的拓展;能锻炼学生。(2)组织课堂讨论。就书上某个知识点或者经济现象进行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事前准备或者即兴发挥两种方式。事前准备给学生较长的准备时间,主要考察学生利用查询到的信息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兴发挥则侧重考察学生自身学识素质、语言组织及逻辑分析能力。(3)撰写小论文。可以采用自由选题或者指定选题的形式,借助于资料的查阅,通过自我的理解、吸收和分析,形成一篇小论文。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3、由相对单一的考试向多元化考试形式转变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在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同时,要尽量丰富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对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将作业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外,还可将出勤、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平时测试、调查报告等作为考核项目。此外,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不以一次考试的优劣来评判学生,将对学生的考核在一个过程管理中体现出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

4、考核标准由相对随意向统一性考核转变

对学科性质和地位基本相同的《西方经济学》的考核,应该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1)统一命题。打破谁上课谁命题、同门课程不同专业各自命题。(2)统一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组织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讨论,确定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3)统一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分值比例。任课教师共同确定两者之间的适当比例。(4)集体阅卷。保证阅卷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如何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其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J]_理工高教研究,2003(6):100 [2]卢旭升,夏国宏,考试方法改革与探讨[J],高校招生:学科指导版,2008(9):69

上一篇:2023三合中心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下一篇:与七夕节相关的诗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