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2024-10-05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共8篇)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篇1

201.大约克猪原产自()。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丹麦 202.杜洛克猪原产自()。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丹麦 203.在正常情况下,经产母猪一年能分娩()胎。

A、1.2-1.5 B、1.5-2.2 C、2.2-2.5 D、2.5-3 204.母猪一个发情期一般可排卵()。

A、5-10个 B、10-15个 C、15-20个 D、20多个 205.猪是()胃动物。

A、单 B、双 C、复 D206.中国猪的大肠比外国猪的大肠要()。

A、粗 B、细 C、长 D207.猪沉积脂肪的能力()。

A、弱 B、一般 C、强 D208.猪的嗅觉()。

A、强 B、弱 C、发达 D209.发情母猪能通过公猪特有的()找到公猪。

A、足迹 B、味道 C、气味 D210.猪的听觉很()。

A、灵敏 B、强 C、弱 D211.猪的味觉()。

A、发达 B、较发达 C、不发达 D212.猪的视觉()。A、很强 B、较强

C、很弱 D213.猪的性情()。

A、温和 B、温顺 C、温暖 D214.猪是爱好()的动物。

A、清洁 B、干燥 C、清洁干燥 D215.猪是()居动物。

A、群 B、独 C、散 D216.()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

A、马 B、猪 C、鹿 D217.()是动物对某种刺激和外界环境适应的反应。

A、动作 B、行为 C、条件反射 D218.猪采食行为生来就有()的遗传特性。A、摄食 B、饮水 C、拱土 D229.猪的采食具有()性。

A、争抢 B、集中 C、选择 D230.猪特别喜欢吃()食。

A、酸 B、甜 C、苦 D231.猪的采食行为具有()性。、软、短、很强、不发达、声音、敏感、敏感、较弱、暴躁、潮湿、混合、驴、以上都是、挑食、单一、辣 A、争抢 B、竞争 C、哄抢 D、以上都是 232.仔猪吃料时饮水约为干料的()倍。

A、1 B、2 C、3 D、4 233.野猪不在窝边排粪是为什么()。

A、干净 B、本性 C、遗传 D、避免被敌兽发现 234.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A、马 B、牛 C、猪 D、羊 235.猪的行为活动大部分在()。

A、早上 B、中午 C、夜间 D、白昼 236.猪在()的时候排泄量最大。

A、采食后 B、采食前 C、早晨 D、夜间 237.猪睡卧的姿势多为()。

A、伏卧 B、正卧 C、侧卧 D、斜卧 238.同窝仔猪睡眠休息主要表现()。

A、单独活动 B、群体睡卧 C、时起时卧 D、分散睡卧

239.母猪分娩前()小时,表现神情不安,频频排尿,磨牙,摇尾,拱地,时起时卧。A、12 B、18 C、24 D、32 240.母猪选择最安静的时间分娩,一般多在()以后,特别是在夜间。A、早上8点 B、上午10点 C、中午12点 D、下午2点 241.猪的一般活动大部分来源于()。

A、采食行为 B、排泄行为 C、群居行为 D、探究行为 242.下列是猪的后效行为的是()。

A、群居行为 B、性行为 C、探究行为 D、条件反射 243.家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便属于猪的()什么行为。

A、后效行为 B、探究行为 C、排泄行为 D、异常行为 244.生长猪饱食后约()开始排粪便1-2次。

A、3分钟 B、4分钟 C、5分钟 D、6分钟 245.猪能独自寻找固定地方居住,表现出()时习性。

A、群居 B、定居 C、散居 D、定居漫游 246.不同窝的猪并圈时在()小时内可形成明显统治等级。A、6-12 B、12-24 C、24-48 D、24-32 247.下列哪类猪睡卧的时间最长()。

A、仔猪

B、公猪 C、母猪 D、肥猪 248.哺乳母猪睡卧休息有几种方式()。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49.猪的()行为会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经济损失。A、争斗 B、探究 C、后效 D、异常 250.按饲料营养成分和用途可分为()类。

A、一 B、二 C、三 D、四 251.添加剂预混料是()的组成部分。

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矿物质饲料

D、全价料 252.添加剂预混料一般占全价料的()。A、0.5%-3% B、1%-4% C、2%-5%

D、3%-6% 253.添加剂预混料加上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即制成()。

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浓缩料 D、全价料 254.猪配合饲料中浓缩料占全价料的()。

A、5%-10% B、10%-20% C、10%-30% D、10%-40% 255.()是饲料的终极产品。

A、全价料 B、配合饲料 C、全价配合饲料 D、浓缩料 256.猪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两种。

A、化学方法 B、微生物 C、粉碎压扁 D、膨化 257.哺乳仔猪一般在()日龄开始补饲。A、7-10 B、8-11 C、9-12 D、10-13

258.公猪用的限量食槽长度为()毫米。

A、400-600 B、500-800 C、600-900 D、700-1000 259.仔猪早期补料可以促进其()的发育。A、生长 B、生理 C、消化器官 D、骨骼

-260.干湿食槽是一种用于()猪群的食槽。

A、限量采食 B、定量采食 C、自由采食 D、补饲 261.仔猪自动饮水器流量()适宜。A、1-2升/分钟 B、2-3升/分钟 A、1-2升/分钟 B、2-3升/分钟 A、乳头式 B、杯式

C、3-4升/分钟 D、4-5升/分钟 C、3-4升/分钟 D、4-5升/分钟

262.仔猪自动饮水器流量()适宜。

263.目前猪普遍采用的是()自动饮水器。

C、鸭嘴式 D、以上都不是

264.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适用水压小于()千帕。

A、390 B、391 C、392 D、393 265.哺乳仔猪自动饮水器安装高度要求为()左右。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266.培育仔猪自动饮水器安装高度要求为()。A、15-20厘米 B、20-30厘米 C、25-40厘米 D、30-40厘米 267.育成猪自动饮水器安装高度要求为()。

A、30-45 B、35-50 C、40-55 D、45-60 268.育肥猪和公、母猪自动饮水器安装高度要求为()。A、55-65 B、60-70 C、65-75 D、70-80 269.不限量饲喂通常用于()。

A、公猪 B、母猪 C、育肥猪 D、仔猪 270.()是公猪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

A、附睾 B、睾丸 C、副性腺 D、输精管

271.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一般在()月龄、体重25-30千克时达到性成熟。A、1-2 B、2-3 C、3-4 D、4-5 272.培育猪种和从国外引进猪种一般在()月龄、体重65-75千克时才出现性成熟。A、4-5 B、5-6 C、6-7 D、7-8 273.我国地方猪种,公猪()月龄、体重达到80千克时开始用于配种。A、7 B、8 C、9 D、10 274.国外引进的猪种,公猪()月龄、体重达到120千克时开始用于配种。A、7-8 B、8-9

C、9-10 D、10-11 275.母猪的初情期是性成熟的()阶段。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排卵

276.猪饲料中添加()能生产白色硬脂肪的优质猪肉,但最好不超过30%。A、玉米 B、小麦 C、大麦 D、高粱

277.在仔猪补料时加入适量下列哪种能量饲料可防止仔猪腹泻()。A、玉米 B、小麦 C、大麦 D、高粱 278.蛋白质饲料分为几种()。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279.棉籽粨属于哪类蛋白质饲料()。

A、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B、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C、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D、无法判断 280.食盐用量一般占日粮比例的()。A、0.2%-0.4% B、0.25%-0.5% C、0.3%-0.5% D、0.35%-0.5% 281.在配合饲料中使用()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畜禽生长。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常量矿物质饲料 D、饲料添加剂

282.猪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两种。

A、粉碎与压扁 B、膨化 C、微生物调制 D、蒸煮与焙炒 283.公猪用的限量食槽长度为()。

A、400-700 B、500-800 C、600-900 D、700-1000 284.()流量的饮水器适宜哺乳仔猪和保育猪。

A、0.5-1升/分钟 B、1-1.5升/分钟 C、1-2升/分钟 D、2-3升/分钟 285.()流量的饮水器适宜生长猪及成年猪。A、0.5-1升/分钟 B、1-1.5升/分钟 C、1-2升/分钟 D、2-3升/分钟

286.()饮水器是现在普遍采用的。

A、鸭嘴式 B、乳头式 C、杯式 D、以上都是 287.猪舍建筑应该根据()需要建设。

A、生活环境 B、地理位置 C、生产工艺 D、节约用地 288.()是猪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A、屋顶 B、墙 C、地面 D、门窗 289.()猪舍建筑的主要结构。

A、屋顶 B、墙 C、地面 D、门窗 290.猪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以()与害虫为主。

A、粪便 B、污水 C、恶臭 D、细菌 291.猪舍夏季通风降温时风速不能超过()。

A、2米/秒 B、2.5米/秒 C、3米/秒 D、3.5米/秒 292.哺乳仔猪要求环境温度为()℃。

A、20-30 B、21-31 C、22-32 D、23-33 293.采用地板加热每窝仔猪的加热面积应为()。

A、0.3平方米 B、0.4平方米 C、0.5平方米 D、0.6平方米 294.利用红外线灯加热一般每个哺乳栏配置一个()的红外线灯。A、100瓦 B、200瓦 C、250瓦 D、300瓦 295.猪舍的通风方式一般有几种形式()。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296.()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A、空气的质量 B、饲料的质量

C、环境的温度 D、管理的水平

297.()对神经、肾、肝和心脏有毒害作用。

A、有机氯农药 B、有机磷农药 C、真菌霉素 D、酒精 298.猪饲料中泥沙含量不应超过()。

A、0.5%-1% B、1%-1.5¥ C、1%-2% D、2%-2.5% 299.下列属于属于猪病毒性传染病的是()。

A、猪痢疾 B、猪瘟 C、猪肺疫 D、猪水肿病 300.下列属于属于猪细菌性传染病的是()。

A、猪瘟 B、口蹄疫 C、猪丹毒 D、弓形虫病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试题 篇2

一、填空题2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3、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采取隔离 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的措施预防院感。

4、医院消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 灭菌、高水平消毒法、中水平消毒法、低 水平消毒法。

5、《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6、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和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7、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其和、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为主的方针。A治疗 B控制 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种。A 35 B.37 C.39 D.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 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7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 C肺结核、百日咳

8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A臵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9、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10、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11、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12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于 报告传染病管理科。A患者入院后 B患者出院后 C诊断患者为传染病病例后

13住院患者死亡后主管医生应于 报告传染病管理科。A患者死亡后7天 B患者死亡后10天 C患者死亡后14天

14使用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时重点注意 A随便 B防火、防腐、防爆 C不用防护用品

1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 的传染病预防工作。A本单位 B责任区域 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6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

17、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A、无害化处理 B、消毒 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 进行初诊。A、分诊点 B、诊疗室 C、专科门诊

19、对乙类传染病中的 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赔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 鼠疫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霍乱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CE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艾滋病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病毒性肝炎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ACE A 狂犬病 B 流行性感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麻风病 E 血吸虫病

4、符合不明原因肺炎诊断定义的有 A、发热≥38℃ B、具有肺炎或ARDS的影象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5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A 早发现 B早治疗 C早隔离 D早报告

三、判定题30分 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2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3、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餐饮具、日 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

4、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5、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6、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 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7、体温表、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8、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9、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 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10、急救中心站应当设臵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采取洗消措施 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11、手足口病易感人群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12、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 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1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14、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 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篇3

村名:姓名:成绩:

1.流行性乙型脑炎对传播途径:()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

2.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

A.发热三痛B.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

C.脸颈和上胸部发红D.以上都是

3.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虫媒传播D.血液

4.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乙状结肠、直肠B.空肠C.回肠D.十二指肠

5.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表现()

A.呕吐、腹痛、腹泻B.呕吐、头痛C.腹痛里急后重D.腹胀

6.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蚊虫传播D.血液

7.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A.高热,头痛,关节痛及肌肉疼痛B.寒战、发热

C.恶心、呕吐D.寒战高热、头痛

8.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A.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B.寒战、发热

C.呕吐、腹泻D.寒战高热、头痛

9.霍乱的临床表现()

A.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B严重失水、尿闭C、肌肉痉挛D.以上都是

1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篇4

单位(站点)名称:姓名:

一、选择题(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或以上为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法定传染病报告病种分为甲乙丙三类,共(C)种。A 37 B 38 C 39 D 40

2、甲类传染病包括(AB)。

A 鼠疫 B 霍乱 C 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 D 脊髓灰质炎

3、传染病病例分类有哪几种(ABCD)。

A 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确诊病例 D病原携带者

4、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ABCD)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为必填项。A 学生 B幼托儿童 C 工人 D 教师

5、学生工作单位填写(D),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A),工人工作单位填写(C)。

A 其所在的托幼机构、年级、班别 B 起所在镇的名称 C 其所工作的工厂、公司 D 其所在的学校、年级、班别

6、传染病报告卡中的“诊断日期”包括(D)。

A年 B 年、月 C年、月、日 D年、月、日、时点

7、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BD)。

A 脊髓灰质炎 B 肺炭疽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8、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BCD)哪些法定传染病需要选出其属于“未分型”“急性”“慢性”3种病例分型中的哪一种。A 甲肝 B乙肝 C丙肝 D血吸虫病

9、流行性感冒不能报(A)病例,流感病毒甲型通用型抗原检测阳性不能报(C)病例,报(B)病例。A 疑似 B临床诊断 C确诊 D病原携带者

10、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有效证件号”,不能填写(BCD)。A 护照 B 就诊卡号 C门诊卡号 D电子病历号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甲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传染病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疫情网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医生诊断时间之差≧ 2 小时;其它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疫情网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医生诊断时间之差≧ 24 小时,为传染病迟报。

2、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谁接诊,谁负责。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现住址”必须具体到村。

4、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病人属于”填写依据为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5、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有效证件号”(15或18位)为必填项目,有效证件号有: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暂无身份证号的儿童及残障患者填写监护人有效证件号,使用监护人有效证件号需在备注注明。

6、接诊时发现霍乱、脊灰的病原携带者需在 24 小时内报告。

7、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若患者为 14 岁以下,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为必填项目。

8、同时发生2种以上传染病时,须分别填写两张或以上传染病报告卡。

9、其他疾病转为传染病,按诊断为传染病的时间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10、狂犬病是乙类传染病,猩红热是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是丙类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丙类传染病。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及责任报告人分别是什么?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报告时限为2小时内、24小时内的分别有哪些传染病?

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小时内的有: A、甲类(鼠疫、霍乱);

B、按甲类管理(肺炭疽、非典)上述病种的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C、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4小时内的有: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篇5

病原顺口溜

埃丝乙登森丙黄,破梭狂弹白棒流出汉;

麻腮副粘流感正,披风脊小结膜微。

注释:

埃---埃博拉出血病毒

丝-----丝状病毒科

乙----乙脑病毒

登----登革病毒 森---森林脑炎病毒

丙---丙肝病毒

黄---黄病毒属

破---破伤风杆菌

梭---梭菌属

狂---狂犬病毒

弹---弹状病毒科

白---白喉杆菌

棒---棒状杆菌属

流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汉---汉坦病毒属

麻腮---麻疹和腮腺炎病毒

副粘---副粘病毒科

流感---流感病毒

正---正粘病毒科

风---风疹病毒

披---披膜病毒科

脊---脊髓灰质炎病毒

小---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结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

微---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血清型分类的顺口溜:

麻风腮带痘甲1 艾滋2脊灰3 登革志贺均为4 5狂6布19生 脑膜球菌13群

注释:

麻—麻疹病毒,风—风疹病毒,腮—腮腺炎病毒

带—带状疱疹病毒,痘—水痘病毒,甲—甲肝病毒

1---只有一个血清型

艾滋---艾滋病毒,有2个血清型,其中95%由HIV-1引起

脊灰—脊髓灰质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其中世界各地流行以I型居多

登革---登革热病毒,有4个血清型,以II型居多

志贺—志贺菌属,分4个血清群,我国的优势血清型为福氏2a, 宋内氏1型,4群中,痢疾志贺菌引起的症状最重,宋内氏引起的症状最轻

狂---狂犬病病毒,有5个血清型

布—布氏杆菌,有6个种,19个生物型 脑膜球菌---脑膜炎球菌,有13个血清群

病毒基因型顺口溜

丙艾脊风森乙脑,单股正链RNA 麻疹单负RNA,登革正链RNA

汉坦刚果分节负链RNA

腮毒不分单负R,流感禽流正要分

剩余甲埃典为R

乙丁嗜肝DNA,水痘双链DNA

乳头器疹衣为DNA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并殖吸虫病、棘球幼病、黑热病、华支睾吸虫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

姜片虫病、隐孢子虫病(并及黑华,公旋将隐)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炭疽、布病、禽流感、鼠疫、黄热病、狂犬病、结核病、疯牛病(黄鼠禽结婚,莱炭不狂)

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 乙脑、钩体病

传染病皮疹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

通常1—6天,出疹性传染病的出疹顺序是: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注释:

风疹或者水痘:于发热1—2日出疹

猩红热:于发热第2—3日出疹

天花:于病程第3—4日出疹

麻疹:于病程第3—5日出疹

斑疹伤寒:于病程第4—6日出疹

伤寒:于病程7—13日出疹

食源性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5种主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体为:弓形虫

肺吸虫

肝吸虫

旋毛虫

猪囊尾蚴

土源性线虫病: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等。

土源性线虫有:蛔虫,鞭虫,钩虫,绕虫

人感染华枝睾吸虫(肝吸虫)病是因为摄入了含囊蚴的淡水鱼虾

肺吸虫(并殖吸虫)因为生吃或半生吃含囊蚴的溪蟹和蝲蛄

日本吸血虫是因为生产生活而接触疫水,饮用生水等感染尾蚴

姜片虫病是因为生食含有姜片虫囊蚴的水生植物和饮用生水

丝虫病因蚊虫叮咬

钩虫病农田作业是感染丝状蚴,生食污染蔬菜丝状蚴自口腔粘膜浸入

蛔虫病因为感染期虫卵经口进人体

绕虫病主要是消化道传播,食入感染期虫卵

旋毛虫病是食入含有囊包的生的或不熟的猪或其他动物肉

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是因食入含有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熟的猪肉或牛肉

囊尾蚴病是因经口感染猪带绦虫卵感染

棘球幼病因虫卵经口感染

肠阿米巴是因食入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

疟疾是因按蚊叮咬传播

黑热病是因中华白蛉叮咬 弓形虫病主要因食入含有卵囊或包囊的食物或水经消化道感染

钩体病是因直接接触钩体感染

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的8种地方病

鼠吸布克

骨碘氟砷

注释:

鼠---鼠疫

骨---大骨节病

吸---吸血虫病

碘---碘缺乏病

布---布病

氟---地方性氟中毒

克---克山病

砷---地方性砷中毒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1)经口进入人体的寄生虫:棘球绦虫、钩虫卵、溶组织阿米巴的包囊、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并殖吸虫等

(2)经皮肤直接:血吸虫

钩虫

粪类圆线虫

曼氏裂头蚴

(3)经媒介生物:疟原虫

丝虫

利什曼原虫

血吸虫

(4)密切接触:毛滴虫

绕虫

(5)吸入: 绕虫

棘阿米巴

(6)母婴: 弓形虫

十二指肠钩虫

疟原虫

(7)输血: 疟疾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有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包囊和卵囊与传播和致病有关。

阿米巴的生活史的几个形态阶段:包囊—滋养体—包囊

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共4级,各病毒组织培养分级如下

BLS-1:无 BLS-2: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乙脑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登革病毒,EB病毒,肝炎病毒,黄热病病毒,风疹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BLS-3: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疯牛病病毒,SARS病毒,甲型流感H2N2亚型,狂犬病毒,沙拉热病毒

BLS-4: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

细菌,大量活菌操作:

BLS-2:霍乱弧菌,其余大部分细菌

BLS-3:炭疽芽孢菌,布病菌属,结核分支杆菌,鼠疫杆菌,立克次体菌属

各种病毒的血清型: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有: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回归热,蛔虫病,绕虫病 ,猪囊尾蚴病

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蝇类,蚊子,蝶类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蜱类,蟑螂,臭虫,螨类

预防接种反应

1.局部反应:

部分人在皮下或肌内接种疫苗后12—24小时,在接种部位出现红晕、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红晕平均直径< 2.5cm 为弱反应;2.6—5.0cm 为中反应;>5.1cm 为强反应。个别人除局部有红晕、浸润外,可能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也称为强反应。以上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内消退,很少持续3—4天。接种某种活疫苗,可出现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皮内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局部化脓,偶有同侧腋下淋已结肿大,一般要在2个月左右结痂,形成 疤痕。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少数人局部可出现硬结。

2.全身反应

部分人在接种疫苗后8—24小时体温37.1—37.5℃

为弱反应;37.6—38.5 ℃

为中反应;>38.6℃ 为强反应。发热一般持续1一2天。少数儿童接种麻疹或风疹疫苗5—7天左右可有发热、一过性皮疹。在发热的同时,部分人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和周身不适。个别人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胃肠道症状。

蚤类能传播的最主要疾病是:

A 乙肝

B 霍乱

C 艾滋病

D 鼠疫

E 布病

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是:

A 预防母婴传播

B 预防性传播

C 预防接触传播

D 预防输血传播

E 预防针刺传播

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

A 发现并治愈肺结核患者 B 通风和空气消毒 C 接种卡介苗 D 预防性用药 E 隔离传染源

一下何种疾病不能作为根本死因:

A 冠心病

B 自杀

C 慢性肾炎

D 继发性肿瘤

E 交通事故

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有3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者抗原主分,免疫原性相差不大。

恶性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种有:

(1)婴儿期高峰型:发病率以婴幼儿时为多,以后明显下降,如,肾母细胞瘤(2)持续升高型:发病率随年龄持续升高,如,胃癌,食管癌

(3)上升后下降型:发病率上升到一定年龄后下降,如,肺癌,死亡率在75岁后有所下

(4)双峰型:发病率在人生过程中出现两个年龄高峰,一个高峰在青春期,另一个高峰在更年期,如,乳腺癌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总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到2002年,阻断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遏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势头;力争把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到2010年,实现性病的年发病率稳中有降;把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年病例数超过2亿,其中500万例需住院治疗,年死亡病例达65万。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培养及生化反应 大小为0.5~0.7?m×2~3?m革兰阴性的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24小时生长,形成直径达2mm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志贺菌属中的宋内志贺菌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迟缓发酵乳糖(一般需3~4天)外,均不分解乳糖。故在S.S 等选择鉴别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在克氏双糖管中,斜面不发酵,底层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阴性,动力阴性。可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区别。

抗原构造及分类 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分群特异抗原和型特异抗原,藉以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种)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K抗原在分类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O抗体的结合。从生化特性看,除A群外,B、C、D群志贺菌均能发酵甘露醇;除D群外,A、B、C、群志贺菌均无鸟氨酸脱羧酶。

A群:即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有10个血清型,其中8型尚可分3个亚型。是唯一不能发酵甘露醇的一群志贺菌。

B群:即福氏志贺菌(S.flexneri)。有13个血清型(包括变型和亚型),各型间有交叉反应。

C群:即鲍氏志贺菌(S.boydii)。有18个血清型。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1 篇6

201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农

问题

【背景链接】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2010年1月31日发布,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

【标准表述】

[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把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

[原因]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措施]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确保粮食安全。

第三,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第五,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疾控中级传染病考试题 篇7

刘勇 2009-04-21 10:05 点击此处邀请自己的同事或好朋友加入我们这个卫哞平台

传染病考试题、选择题

1.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行日期()

A、√2004年12月1日 B、1989年9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乙类、丙类

3.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流行性感冒 C、√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淋病

4.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A:√2、6、24小时 B、6、12、24小时 C、12、24、48小时

5.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①早发现 ②早治疗 ③早隔离 ④早报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6.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A、置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7.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伤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A、食物中毒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传染病事件

8、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潜伏期感染者 D、慢性感染者

9、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10、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A、救治 B、诊断 C、√预防

11、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组成。

A、法院 B、√各级政府 C、军队

12、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起病缓慢 B、高热 C、头痛、乏力、全身酸痛

13、人禽流感预防措施不包括()

A、加强疫情监测 B、封锁禽流感疫区 C、对疫区周围5公里内的禽类进行强制性免疫 D、√对人类进行免疫接种

14、流行性感冒是()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1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禽流感、霍乱

16、下列不属于未及时报告的()

A、√ 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生产时间-诊断日期)<2小时

B、乙丙类传染病(除SARS和人禽流感):(报告卡生成时间-诊断日期)>24小时

C、未及时报告率:当月未及时报告数/当月报告卡数

17、报告乙肝实验室确诊病例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脏肿大、肝区痛等明显表现

②血清HBsAg阳性伴血清抗-HBcIgM≥1:1000 ③血清ALT(GPT)升高正常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18、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①性传播 ②母婴传播 ③血液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19、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时,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不填写家长姓名 B、报告未痰检(肺结核)时,用临床诊断来报

C、√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可不再进行报告

20、伤寒和副伤寒的传染源是()

A、病人 B、带病菌者 C、√病人和带菌者

21、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通常()

A、1~3 B、√14~46 C、47~52

22、()是霍乱患者的主要特征。

A、√腹泻 B、呕吐 C、腹痛

23、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1 B、√2 C、3

24、人被传染禽流感的途径主要有()

①直接接触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经消化道感染;

②接触者皮肤有破损,经血液直接感染;

③病禽的羽毛可携带病毒,若有气溶胶的条件,可经呼吸道感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25、人禽流感是禽流感的一种,是指由禽流感病毒()亚型中某些毒株在人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①H5N1 ②H9N2 ③H7N7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26、下列病种中会出现杨梅舌的()

A、麻疹 B、风疹 C、√猩红热

27、报告丙肝实验室确诊病例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脏肿大、肝区痛等明显表现

②血清ALT(GPT)升高正常值

③血清抗-HCV阳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28、下列属于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是()

A、√出血热 B、痢疾 C、伤寒

29、我国防治AIDS的方针是()

①预防为主 ②防治结合 ③综合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30、AIDS会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A、会 B、√不会 C、不知道

31、AIDS最重要传染源是()

A、HIV感染者 B、AIDS病人 C、√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和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

32、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水 B、食物 C、苍蝇

33、下列属于痢疾预防措施()

①对传染源的措施 ②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③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34、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消毒管理办法》中的第四、五、六、七、八、九条规定,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元的罚款。

A、1000~3000以下 B、3000~5000 C、√5000~20000

35、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B、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但不必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36、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病传染病监测信息外,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不得泄漏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B、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如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应按有关规定时限内报告,并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记录,保存期限3年。

C、√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不必进行订正报告。

答案 A 11 B 21 B 31 C 2 B 12 A 22 A 32 A 3 C 13 D 23 B 33 C 4 A 14 B 24 C 34 C 5 C 15 A 25 C 35 C 6 C 16 A 26 C 36 C 7 B 17 C 27 C 8 B 18 C 28 A 9 C 19 C 29 C 10 C 20 C 30 B

三、最隹选择题 .哪一项 HBV 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染性强A.HBeAg(+);

B.HBsAg(+);

C.抗-HBe(+);

D.抗-HBs(+).A)(2 .具保护作用的乙肝病毒抗体是(C)

A.抗-HBc ;

B.抗-HBe ;

C.抗-HBs ;

D.抗-S1 ; E.抗-S2.3 .缺陷病毒是指(D)

A.戊型肝炎病毒;

B.甲型肝炎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重症化的指标(C)A.血清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B.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E.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5 .以下那一项不是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E)A.极度疲乏;

B.深度黄疸;

C.有出血倾向;

D.恶心呕吐;

E.大量腹水.6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指标(D)A.ALT>10 倍增高;

B.TBIL>85.5 umol/L ;

C.A/G ≤ 0.9 ;

D.凝血酶原活动度(%)71-79.7 .淤胆型肝炎的黄疸属于(B)

A.溶血性黄疸;

B.肝内梗阻性黄疸;

C.肝外梗阻性黄疸;

D.体质性黄疸.8 .淤胆型肝炎除血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外,临床症状特点为A.黄疸重,自觉症状重;

B)(B.黄疸重,自觉症状轻;

C.黄疸轻,自觉症状轻;

D.黄疸轻,自觉症状重.9 .哪种药物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病原治疗?(E)

A.氧氟沙星;

B.利巴韦林;

C.吡喹酮;

D.氯喹;

E.干扰素.10 .导致 HBeAg 向抗-HBe 转换,但 HBV-DNA 在血清中维持阳性的原因是 A.S 区变异;

B.前 C/CP 区变异;

C.C 区变异;

D.X 区变异;

E.YMDD 变异.11.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炎症重度活动的指标:(D)

A.ALT >10 倍增高

B)(B.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四、多项选择题

1.乙肝病毒复制的表现为(BDE)

A.HBsAg(+);

B.HBV DNA(+);

C.抗-HBs(+);

D.HBeAg(+);

E.HBcAg(+).2.患者,男性,发现肝硬化3年,近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B超示:中量腹水。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比重1.019,蛋白25 g/L,细胞数600×10E6/L,多形核细胞80%。最可能并(C)

A 结核

B 肿瘤

C 自发性腹膜炎

D 肠梗阻 E 内出血

3.患者,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2年,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肝性脑病I期

B肝性脑病II期

C肝性脑病III期

D肝性脑病IV期

E 以上都不是

4.患者,肝硬化腹水,大量利尿后,出现四肢抽搐,查血气:pH 7.50CO-CP34mmol/LHCO 32 mmol/LBE+5.5尿pH 5.0PaCO 7 kPa血k 3.0 mmol/LCl 90 mmol/LNa 145 mmol/L诊断为(E)

A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

B肝硬化并呼吸性酸中毒

C 肝硬化并肝肾综合症

D肝硬化并代谢性性碱中毒

E肝硬化并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A HBV合并HDV重叠感染

B 急性重型肝炎 C 甲型病毒性肝炎

D 肝肾综合症

E 肝硬化并出血

下列病人都有肝炎的相关症状,请选择最可能的答案:

5.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逐渐加深至浓茶色,实验室检查抗-HAV阳性。近日体温降低,巩膜皮肤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C)甲型病毒性肝炎

6.某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多年,近日病情加重暴发型肝炎,检查抗-HDVIgM阳性,该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是(A)

7.29岁,女性,发病一周,巩膜重度黄染,肝界缩小,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血清总胆红素310umol/L,ALT200单位,凝血酶原活动度为19%,最可能的诊断(B)

8.男性,45岁,肝硬化伴腹水,利尿剂使用后仍少尿,血BUN18mmol/l,可能并发(D)

9.患者,男性,平素健康,昨夜晚饭后腹胀,2小时后呕血300ml,柏油样便3次,血压90/60mmHg心率112次/分。腹平软无压痛,肝未及,脾肋下2.0cm,最可能的诊断(E)

10.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原理是E A 感染病毒的数量多

B 感染病毒的毒力强

C 机体免疫麻痹 D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E 自身免疫紊乱

11.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原因是B A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

B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D X、XII因子减少

E 维生素K吸收障碍

12.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改变是 A A 丙氨酸转氨酶值升高

B 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升高

C 血清胆固醇值升高

D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 血清白蛋白值减少

13.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C A 增加肝脏营养

B 补充能量 C 减少氨吸收

D 减少肝细胞坏死

E 增加肝细胞再生

二.最隹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C)

A.病人

B.蚊虫

C.猪

D.鸟

E.鸡

2.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C)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3.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中凶险症状为(B)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B.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C.高热、昏迷、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E.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4.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检查是(D)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

5.流行性乙型脑炎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D)A.外观混浊度

B.细胞总量

C.细胞分类

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E.蛋白质定量 6.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度的主要区别在(E)A.年龄大小

B.发病季节

C.意识障碍

D.脑膜刺激征

E.脑脊液变化

7.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因(E)A.过高热

B.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中枢性呼吸衰竭

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并发症(D)A.肺不张

B.败血症

C.尿路感染

D.支气管肺炎 E.褥疮

9.男性20岁,患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E)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静脉滴注甘露醇

1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D)A.空气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累及较少的部位是E A 基底核

B 中脑

C 桥脑 D 延脑

E 脊髓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原因是A A 脑水肿,高颅压

B 脑实质细胞软化坏死

C 高热

D 痰阻后缺氧

E 低血钠性脑病

1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极期阶段体温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吸衰竭,恢复期有运动性失语,该病人属于乙型脑炎的哪一型?C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暴发型

14.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疝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D A 降温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呼吸兴奋剂

D 脱水剂

E 镇静、解痉剂

15.10岁患儿,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L色透明,细胞数0.1×10E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 mmo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E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D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中毒性菌痢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篇8

主讲人——张乐乐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法概述

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间、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世界上曾出现的3次鼠疫大流行,夺去了1亿多人的生命。我国解放前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为各种死因人数的首位。

我国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2.具有流行性;3.具有反复性;4.具有死灰复燃,如性病;6.具有回升趋势;7.出现新病种,如SARS。

传染病防治法是指调整(高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颁布的与传染病有关的法律有:

1.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2.1955年卫生部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办法》;3.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4.1989年2月21日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5.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6.2003年5月4日卫生部颁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7.2003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同年5月9日起施行。上述法律的颁布实施,系统地确立了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与分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始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一切单位包括我国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一切个人即我国领域内的一切自然人,包括中国人、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和无国籍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外交人员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所有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也必须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三、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对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时可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规定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是传染病管理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就能减少、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一)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让群众掌握预防传染病和识别传染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减少或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早期发现传染病人的重要环节。

(二)消除各种传染病传播媒介

传染病都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的,例如蚊、蝇、蚤、虱等虫媒通过叮咬吸血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鼠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因此,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农牧、林业、卫生、城建、水利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灭鼠、消除各种病媒昆虫以及传播传染病或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禽畜等宿主动物的防治管理。

(三)加强管理和改善公共卫生状况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四)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

预防接种(人工免疫)

1.人工自动免疫:指以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①活疫(菌)苗:结核,鼠疫,脊髓灰质炎,流感等疫苗; ②死疫(菌)苗:霍乱,伤寒,副伤寒,乙性脑炎等疫苗; ③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人体内,使机体马上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疫血清: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治疗预防均可。

②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甲性肝炎。3.被动自动免疫:指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

如给接触过白喉传染源的易感者注射白喉抗毒素,使他马上得到抗毒素被动免疫的保护,同时接种白喉类毒素刺激其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得到自动免疫的保护。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防六病: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

(五)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 1.健康检查制度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水源管理、整容、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宾馆、饭店、浴池等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此类工作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是指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必须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采取强制措施。处理要求如下:

(1)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②彻底消除鼠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必须焚化;

③疫区内啮齿类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下焚烧。

(2)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⑤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按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处理。处理要求如下: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处理要求如下: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使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进口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隐形眼镜、人造器官等不得使用。

3.菌种、毒种管理制度 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

(1)分类

①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4种);

②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8种);

③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17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菌(霉)种的种类。(2)管理

①保藏 由中央卫生部指定的单位负责。

②供应 一、二类菌(毒)种,由中央卫生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三类菌(毒)种,由专业实验室或者中央卫生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③使用 一类菌(毒)种,由中央卫生部批准;二类菌(毒)种,由省卫生厅批准;三类菌(毒)种,由县卫生局批准;

④运输 一、二类菌(毒)种,派专人直接到供应单位领取,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持邮寄单位证明,按照菌(毒)种邮寄与包装的有关规定办理。

(六)做好专业人员的防护和医疗保健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七)自然疫源地建设项目的卫生调查 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并根据卫生防疫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定专人负责工地上的卫生防疫工作。

(八)充分发挥预防保健组织作用

预防保健组织是指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以及专业防治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它们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履行业务技术指导职能,并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地与病害作斗争,同时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找出并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一)疫情的报告

1.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疫情报告人分为义务报告人和责任报告人。义务报告人是指城乡居民、机关团体、车站、码头、机场、饭店职工及其他人员。上述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卫生院、医院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责任报告人是指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上述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依法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另作疫情登记备查。同时应尽快采取传染病防治措施,以控制疫情传播。

2.疫情报告时限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同时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二)疫情的通报和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开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三、传染病的控制

传染病控制,是指当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为了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病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在实施以上传染病控制措施时,传染病病菌人及其亲属和有关单位以及居民或者村民组织应当配合实施。

(二)紧急措施

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必须在规定的24小时内做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三)疫区封锁

疫区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疫源地:指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的所能波及的范围。疫点: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传染源。疫区封锁就是限制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可采取前述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由于封锁区关系到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安全等问题,《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镜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第三节 传染病监督的法律规定

一、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职权的机关是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如铁路、交通部门)卫生主管机构。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职权是:①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②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③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二、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及其职责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传染病管理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传染病监督管理任务。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由合格的卫生专业人员担任,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证件。

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的职责是:①检查、监督、指导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需的检验标本及查阅、索取、翻印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等,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书面报告;③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检查执行情况,对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处罚建议;④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任务;⑤及时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措施的建议。

三、传染病管理检查员及其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设立传染病管理检查员,由本单位推荐,经分管该医疗保健机构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发给证件。

传染病管理检查员的职责是:①结合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具体情况,宣传《传染病防治法》;②检查本单位及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和疫情报告执行情况;③对本单位及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④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对本单位及责任地段提出的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⑤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汇报工作情况,遇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第四节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一)行政处罚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有造成传染病流行危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采取强制措施:

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①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②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③未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卫生设施

致使生活“三废”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④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

⑤对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未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的;

⑥造成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 ⑦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隐性眼镜、人造器官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

⑧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工作的;

⑨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的;

⑩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拒绝进行隔离治疗的;

⑾招用流动人员的用工单位,未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未采取卫生措施,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⑿违章养犬或者拒绝、阻挠捕杀违章犬,造成咬伤他人或者导致人群中发生狂犬病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情节较严重,可以处20000元以下的罚款:

①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②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 发、流行的。

③造成传播病菌(毒)种扩散的; ④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⑤拒绝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屡经教育继续违法的。有下列情节的可分别处以罚款: ①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建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即进行施工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②出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和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菌原体污染的皮毛、旧衣物及生活用品的,可以处出售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根据情节,可以处相当出售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危害严重,出售金额不满2000元的,以2000元计算。

③非法经营,出售用于预防传染病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可以处相当出售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危害严重,出售金额不满5000元的,以5000元计算;

④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当事人对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出诉讼又不履行的,做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行政处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行政处分:①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情节轻微的;②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③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④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拒绝执行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调集其参加控制疫情的决定的;⑤对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负有责任的部门拒绝执行政府有关控制疫情决定的;⑥无故阻止和拦截依法执行处理疫情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的。

二、刑事责任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330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①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②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③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④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上一篇:202314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计划下一篇:销售年初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