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1篇)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1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2003-05-27
据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目前遍布深圳六区的各类药店已达1800多家,其中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经营的药店占总数的72%,其余28%为社会独立和单体药店。业内人士认为,深圳现有医药零售行业构成较合理,市场竞争充分,单个药店年平均销售额均高过国内其他城市。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深圳医药连锁企业在完善规范服务、物流配送、信息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向全国辐射,扩张势头强劲。
总数基本饱和 纷纷对外扩张
深圳目前拥有的药店数量已经开始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看齐:深圳现有药店1800多家,按400万常住人口计算,每1万人拥有药店数为4~5家,远远高于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药店的密度,基本上达到了每2200人一家药店。
基于现在深圳药店基本饱和,深圳的很多药品零售企业早就开始了向全国范围的扩张。由素有深圳连锁药店“四虎”之称的一致、海王星辰、三
九、中联等零售巨头带头,深圳的本土药店现已在全国各地开出连锁药店1000多家。
据一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信晓青介绍,一致药店早前曾与沈阳华邦公司合作,在沈阳开设了15家连锁药店,目前在全国已经拥有180多家连锁药店。
中联医药集团总裁徐友镇也谈到,目前中联大药房已经将连锁药店开到了珠三角、湖北、四川、浙江、福建、辽宁、湖南等地20余个城市,共200多家。
截至2002年底,海王星辰已在全国12个大中城市开设直营门店320家,销售额达4.6亿多元,进入全国连锁药店销售额排名前5位。
而三九连锁目前已在全国15个省的20多个城市拥有近800多家连锁药店。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还透露,三九连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加盟形式,在全国更大规模地扩张。
万泽医药连锁的副总陈岚女士也向记者透露,万泽医药今年准备在深圳、广州、粤东、粤西等地开设门店70~80家。
以生产西洋参保健品起家的深圳万基药业也已先后在成都、沈阳等地开设了100多间“好一生”连锁药店。
寻求多方合作 各具经营特色
在对外扩张的同时,深圳几大药业连锁巨头在扩张方式方面也似乎“互通声气”,步调一致。
1998年,中联大药房在国内开办第一家跨地区连锁药店“湖北中联大药房”,在湖北通过实行控股经营、合作经营、加盟经营,短短几年,就发展为当地拥有零售门店最多的药品连锁企业。此外,还与家乐福、万客垄好又多等大中型超市合作,随商店开药店。
2000年8月初,深圳三九与长沙医药商业有限公司宣布联手组建长沙九湘医药有限公司,一举囊括了长沙原八大批零兼营医药公司的所有药店,并将其下属包括中华国药局等“老字号”药店在内的25家直营店和111家加盟店,组建成长沙三九药店连锁有限公
司。尔后,深圳三九还在浙江宁波、江苏无锡、山西太原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使其拥有的药店总数急剧增长。
除了与国内零售企业的合作外,深圳的零售巨头们还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与国外零售巨头的合作,并随之采用了国外独特的药品零售经营模式。
中联大药房早就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签订了在中国境内的合作协议。据湖北中联大药房总经理宋燕燕介绍,目前,中联大药房已经随着沃尔玛在全国各地的商店开了“店中店”。
海王星辰更是购买了全球最大的医药零售连锁店加盟机构medicine shoppe在中国香港和大陆的加盟代理权,并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洋药房——“美信药房”。日前,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丹表示,公司将在2003年继续和medicine shoppe携手合作,争取在全国开600家以上的连锁药店,使营业额翻番达到8亿元。
与此同时,深圳三九则采取和日本零售巨头八九君泽合作的方式,引进了八九君泽倡导的“健康超市”的经营模式,初步目标是将其收购的上海胶带股份下属近100家传统药店改造成“健康超市”。
外地药店进深 相关问题凸显
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本土药店纷纷向全国迈开扩张步伐,与深圳本地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无关系。深圳本土药店一致、中联、海王星辰、三
九、万泽等之间的激烈竞争自不必说,而一些外来药店的进入更使深圳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去年年初开始,采芝林、本草、明林、广东国药等“外地虎”就不约而同在深圳抢滩圈地,与深圳本地药品连锁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上演了“虎口夺食”的市场争夺战,当时曾一度成为全国药品零售业界关注的焦点。
采芝林、本草等外地药品零售企业都有自己的拓展计划。早已抢占深圳市场的本草药店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庄得通向记者透露,本草药店目前准备采用直营、加盟的“两条腿”拓展方式,预计在深圳再开30~40家药店。某深圳药店的负责人称,深圳的药品零售行业竞争原本就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外地药店却争先恐后到深圳扎堆,无疑是“往火堆上再添一把柴”。
在深圳药店数量极度膨胀的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其中引起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是执业药师紧缺的问题。据深圳市药监局有关部门统计,在深圳平均9家零售药店才有1名执业药师。深圳市药监局人士表示,深圳执业药师的缺口3年内无法填补。然而,到2004年6月30日,驻店药师资格将被废止,届时,如果执业药师的配备难以到位,药店正常营业势必要受影响。
资料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张麟
责任编辑:伯燕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2
1 调研概况
为了了解目前药品零售业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笔者对广东地区的医药零售企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市场调查。本次调查对象选择了广东地区的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 在企业规模上选择了大、中、小型的药店, 样本的选择代表性较强, 涵盖了医药零售企业的各种类型和规模;调查方法主要为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 被调查对象在自愿的基础上, 先按要求填写调查表, 然后回答问题, 并在被调查者同意的情况下, 做好全面的调查记录。共计发放问卷173份, 回收问卷158 份, 回收率为91%, 其中有效问卷为143份。
2 我国药品零售业经营困境分析
近年来, 我国药品零售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与之同时,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和矛盾已变得相当突出和尖锐, 严重制约了药品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制约药品零售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这两大板块上, 城镇市场一直占有绝对的比例。而在城镇市场上, 药品消费人群中, 绝大部分是政府公职人员和城镇职工, 他们均享受各自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 而这两种保障系统的用药基本上是通过医疗机构来提供, 所以, 长期以来, 城镇医药市场基本超过80%的比重在医药一体化的各大小医疗单位中卖出, 药店所占有的比例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 药品零售业只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 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
调查结果显示, 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行, 处方药必须完全凭处方销售的政策执行, 广东地区零售药店普遍存在处方来源不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持卡人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的机会很小, 数量很少, 医院普遍控制处方外流, 这种现象更引人注目到千呼万唤的医药分业改革这块坚冰上。所以, 药品零售业要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或者说医药零售市场真正能形成, 需于医改和医药分业完全推开之后。
2.2 药品零售企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我国全面实施GSP认证, 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 但药品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仍然十分缺乏。据 SFDA统计快报, 截至2008年年末, 我国的药店总数 (包括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 为365578家, 比2007年同期的344931家增加了20647家, 增长了5.99%。2009年上半年, 我国有37.86万家零售药店, 数量上又增加了3.56%。连锁企业保持稳步扩张, 2008年连锁门店占药店总数的35.4%, 其零售额占到总体的72%。2009年上半年比2008年门店数又增加2.41%, 达到13.25万家 (见图1) , 但这一比例与美国连锁药店数量占整个零售业的60%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2.3 药品零售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2.3.1 药品零售业的药学服务水平较低
随着健康知识和医药知识的普及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健康和用药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消费者对药品的售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药店的服务水平必须不断进步。提供一些免费咨询服务、量一量血压、提供点开水、免费送些药、免费义诊等一些简单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大多数顾客真正需要的是在购药时能够得到药师的专业用药指导服务。
药品零售企业应始终以“一切让顾客满意”为经营宗旨。如设立专家医药服务柜台和热线电话, 为顾客提供免费送药上门服务、缺药登记服务,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 代邮代寄药品, 聘请顾客监督员,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行网上售药等。另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特点进行企业品牌宣传, 扩大药店的知名度。利用不同形式定期跟踪回访顾客的满意度, 向广大顾客征集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加强消费者与企业的情感沟通, 以全新的经营理念给顾客以全新的感受, 让消费者感到精神满足的同时, 提高药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2 药学人才严重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药店人员素质偏低, 零售药店的经营人员层次跨度很大, 有多年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人, 有离退休人员, 有个体户, 还有下岗职工等。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了解一些医药常识, 能做到热情服务, 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但也有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素质差, 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 难以适应当前医药体制改革的需要, 满足患者自我医疗的要求。
(1) 执业药师严重短缺, 与零售药店的发展不成比例
目前我国每10万人拥有执业药师不到10人, 而世界多数国家这一比例都在50人以上, 因此我国执业药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管理制度以来,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运作模式初步形成,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正在修订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执业药师准入门槛偏低, 注册在岗人员素质较低, 在13万执业药师中, 中专学历人员占30%。目前, 面向执业药师的基础教育不规范, 知识结构不合理, 继续教育制度有待改进, 监管也不到位。药品经营单位配备执业药师要求不明确, 处罚刚性不够。现有执业药师主要集中在药品生产和药品使用领域, 而药品零售领域执业药师数量很少, 缺口很大。
以广东省为例, 在对广东省124家药品零售门店、770名相关人员的抽样调查中, 调查结果显示, 执业药师数量仅为17人, 平均7个单位分得1名执业药师, 这与国家的要求每家药店配备一名执业药师的要求相差较远 (见表1) 。由此可见, 中国零售药房大闹执业药师荒, 无执业药师何谈药品分类管理, 又怎么能够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 执业药师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的最大障碍。
(2) 药店经营人员素质较低
①学历水平分析
广东省药店经营人员的学历偏低, 以高中和中专为主, 超过全部药学技术人员的72 %以上, 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占11%、高中学历占40%、中专学历占34%、大专学历占12%、本科学历占3%, 这一素质水平与零售药业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②专业分析
实际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经营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 其中药学专业 (不包括药学管理类专业) 毕业的人员占28.5%, 医学类专业毕业人员大约占10.6%, 药学管理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大约占3.5%, 管理专业毕业人员大约占7.8%, 其他专业 (非药学、非管理专业) 毕业人员占50.4% (见表2) 。从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药品零售企业的经营人员中有一半的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药学专业的知识;或有一部分人员为企业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等管理类专业毕业, 但缺乏对药品知识的了解。经营人员中医药经营管理专业、医药贸易专业毕业的人员严重缺乏。
(3) 医药物流人才 (药品养护人员、检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药品验收人员等) 素质较低
从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医药物流人才学历水平为大专 (包括大专) 以上学历的占8%, 高中及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38%和32%, 初中 (包括初中) 以下学历的比例是22%;其中具有药学背景的人员约占27%, 管理类专业毕业人员约占4%, 而具有医药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却寥寥无几。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大多数的医药物流操作人员并没有受过系统医药物流职业教育, 完全根据自身经验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国内医药物流企业大多在传统的仓库基础上转型而来, 因此大多数物流操作岗位的从业人员是从传统仓储的保管、搬运等岗位转移而来。这些人员很少有人接受过规范的医药物流操作培训, 大部分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 对药品知识、操作原理、各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2.4 药品零售企业营销方式落后
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经营模式陈旧, 营销方式落后, 竞争手段缺乏的情况。价格战、赠品促销方法仍是主流。价格战对药店经营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赢取市场, 但同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整个行业毛利水平。当前, 中心城市的店铺资源价格成本和人工成本的高企与行业利润水平的回落将形成一对更为突出的矛盾。由于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大部分品种的价格弹性不高, 降价促销意义不大, 如果企业把营销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价格上来是对企业的巨大伤害。
由于医药零售企业间品种差异性较小, 竞争日益激烈, 很多企业采用了赠品促销方法以赢得消费者。但药品不是普通的日用品, 该促销方式可能引起消费者大量囤积药品, 从而带来用药不安全的隐患。同时该种营销方式为国家所不允许, 因此, 零售药房应如何正确促销药品, 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2.5 药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系统支持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广东省许多连锁药店还没有自己的大型的物流中心, 有的只是规模很小的配送系统或者传统意义上的药品仓库。但是连锁药店只有建立自己的区域型物流配送中心, 才能实现规模效益, 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如美国和英国的零售连锁企业所拥有的配送中心的数量为企业本身数量的5倍, 即每个企业几乎有20个配送中心。因此, 建设大型的医药物流中心势在必行。
3 对策建议
针对药品零售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就如何提高医药零售企业特别是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实施有效的战略扩张, 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 促进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行
由于国内医药不分业的现状, 使得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推行存在重重困难。依据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 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从而在政策上保证了零售药店处方的来源, 调动了零售药店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积极性。我国应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 协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从而促进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行。
3.2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自我药疗能力
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一项调查表明, 我国居民对非处方药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认知率已从2003年的32%提高到目前的45%;据世界知名的非处方药调查公司NHC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中国非处方药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36亿美元, 并且正以11%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OTC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国家;由于非处方药的销售不需要处方即可销售, 因此零售药店可以通过非处方药的销售来弥补“限售令”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在药店购药人群中, 有1/3接受过广告宣传而来, 1/3是习惯用药, 另外1/3由于药店销售人员的推销而引发消费, 因此非处方药的销售可以通过药学专业人员的推销以达到提高销售的效果。
3.3 与各生产厂家联手, 积极主动寻找替代产品, 打造销售新热点
抗生素在国内药店全面限售后, 市场空缺可能将主要由有“绿色抗生素”之称的抗菌消炎中成药来填补。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投资上亿元用于抗感染类中成药的研发, 据万方数据医药咨询提供的众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目前该产品在抗菌消炎中成药这一领域, 综合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开辟了新的中成药市场。药品零售企业应积极主动寻找替代产品, 正确引导消费者, 打造销售新热点。因此, 扩大这类药品的经营规模, 可以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从而增加药店的销售额。
3.4 加强药学人员培训,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3.4.1 规范员工的形象和服务态度
规范店员的服装、谈吐、态度等, 以改变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零售药店的员工形象除了具有普通零售业态的作用外,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药品市场的消费者可能疾病缠身, 情绪和态度可能较其他零售业态要差很多, 因此药店员工更应该注意对这些消费者的服务态度, 减少消费者由于疾病的原因造成的焦虑感和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3.4.2 对员工进行药品、医疗知识、销售技巧、消费心理学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学知识的培训
药学人员通过医疗、药品知识、销售技巧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除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外, 还可以起到联系感情的作用和一定的治疗疾病的效果, 因此对员工进行这些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
3.5 多元化经营开辟新的利润点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 一部分零售药店尝试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开辟新的利润点, 缓解药品分类管理带来的冲击。据了解, 在美国, 多元化经营模式是零售药店非常成熟的方式, 很多药店除了经营药品外, 附带经营化妆品、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等商品, 甚至还承担了干洗、胶卷冲印等业务。中国的零售药店由于大多身处社区或是街头巷尾, 与居民百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是日常生活消费最便捷的终端之一, 完全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需求, 开辟自己的多元化经营业务。如成都同仁堂在中药材经营的基础上还推出药膳餐厅, 使其中药材经营方面的品牌成功地向餐饮业延伸。
3.6 培育品牌价值, 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药品零售业竞争强度的增加, 许多企业开始充分意识到忠诚客户培育的重要性。在药品经营日益同质化的情势下, 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培育机制, 成为零售药店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零售药店不仅需要对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进行推广, 如果要培育忠诚客户, 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苦练“内功”, 从药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优惠、购买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
3.7零售药店应向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行业的快速整合, 将规模较小的独立药店逐渐淘汰出局, 从而解决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 让少数几家大型的连锁药店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提高零售药店的集中度, 应对外资的进入。据SFDA南方所中国药品零售分析系统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 在药品零售市场上, 连锁百强的集中度达到44%, 其中连锁前十强占连锁百强的集中度达到35.15% (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 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零售药店只有规模化、连锁化, 才有可能降低成本、降低药价, 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药品质量和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高速发展, 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我国药品零售业呈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在对广东药品零售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目前药品零售业面临的经营困境, 从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群众自我药疗能力、打造销售新热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多元化经营、培育品牌价值、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药品零售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药品零售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 药店服务理念药品零售市场价格竞争
当前,药店经营已进入微利时代,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其直接结果是药店的赢利水平下降,而这使得药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威胁。因此,药店依据什么样的服务理念指导其经营行为,以提高其赢利水平和竞争能力,是在当前药品零售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1. 基于顾客满意的药店服务理念
药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认真研究和分析药店顾客的需求特征,从而提供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进而使顾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有满意感。这种以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是否满意作为服务评价标准并指导企业经营过程的服务思想就是顾客满意理念。顾客满意的基本衡量尺度是顾客满意度。提高药店顾客满意度的战略措施有 3个方面:一是制订和实施顾客满意战略;二是加强顾客关系管理;三是提高顾客让渡价值。在这些战略措施中最核心的就是通过提高顾客让渡价值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2. 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看药品零售市场价格竞争
2.1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顾客的购买行为,是一个对产品的选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顾客运用他的知识、经验和收入等,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价值最大化”是顾客在每次交易中力争实现的目标,也是顾客评判交易成功与否的标准。市场营销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考虑的不仅是质量和价格,而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可用顾客让渡价值表示。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整体顾客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顾客总价值是顾客购买某种服务所期望得到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和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包括货币价格、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
2.2 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途径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顾客让渡价值的药店,才有可能争取和保留顾客。总的顾客价值越大,总的顾客成本越低 ,顾客让渡价值越大。总的来说,提高顾客让渡价值,有 2种途径 3种组合:(1)尽力提高顾客价值;(2)尽力减少顾客成本;(3)在提高顾客价值和减少顾客成本两个方向上都作出努力。
实际上 ,提高顾客让渡价值有多种途径和组合方法 ,比如提高顾客总价值可以有多种选择,降低顾客总成本也有不同的组合,药店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法来提高顾客让渡价值。
2.3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药品零售市场价格竞争中的应用
在目前的药品零售市场竞争中,药店通常是通过降低货币价格的方式来降低顾客总成本,从而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这就是零售药店为什么要打价格战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价格战的结果会使得顾客产生“以前多花了这么多的冤枉钱来买药,药品的利润高得惊人!”的“震撼”,这种“震撼”又同时降低了零售药店的形象价值,从而降低了顾客让渡价值 ,进而降低了顾客满意度。降低货币价格所降低的顾客总成本与贬值的形象价值所降低的顾客总价值,孰多孰少值得商榷。
况且,价格再低的药品如果不对症,对顾客就没有价值。顾客如果购买和使用了不对症的药品,因为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顾客总成本,其顾客让渡价值不是零,而是小于零;由于不对症用药而延误了疾病治疗 ,顾客总成本就继续增加;不对症所用药品的毒副作用对健康造成损害还会继续增加顾客总成本;不对症药品加重了现有疾病的病情 ,顾客总成本还会继续增加。这样,顾客总成本 =购买和使用不对症药品的成本 +延误疾病治疗使疾病恶化的成本 +毒副作用对健康损害的成本 +不对症药品加重现有疾病的成本。如此的成本不断累加,顾客自然就不能满意。
可见,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价格并不是其选购药品的唯一重要因素。药店要用全局观点综合考虑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的各项构成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制定正确的营销决策。
3. 建议
3.1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严把药品质量关
就顾客满意度而言,最核心的要素是药品的质量,药品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命和健康。好的药品给顾客好的满意度药店应按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要求严把药品质量关,杜绝为了追求低价格而经营假劣药品,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3.2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服务方式的创新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核心途径之一。服务创新应该为顾客创造服务价值,减少顾客成本,从而提升顾客让渡价值,最终提升顾客满意度。药店服务创新的方式很多,可以在保证原服务基础上,增添免费服务项目,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可以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消费者一站购齐的需求;还可以开发新的综合性服务,满足消费者健康和美丽的需求。
3.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药店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药店服务的水平。药店对员工不仅要加强药品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重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加强店员心理学、促销技巧、服务态度、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激励、监督与管理,提高顾客心目中的药店人员价值,进而提升服务价值。
3.4培育企业文化,美化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顾客带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从而提高顾客总价值。药店可以通过理念、行为和视觉 3种基本方式来增强其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包含优秀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等方面内容,再结合高雅的店面设计、统一的药店形象和快捷方便的服务氛围,有利于使企业形成良好的整体形象,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知名度、社会影响和竞争能力,因此药店应当努力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提高形象价值。
3.5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购买成本
药店可以打造战略供应链,利用规模优势,集中进货 ,降低药店采购成本及经营成本从而降低顾客货币成本;连锁药店较密集地布点或开设社区型便利药店降低了顾客的时间成本;简捷明快的药品导购指引、良好的药学服务人员和设施降低了顾客的精神成本;电话咨询或送药上门降低了顾客的体力成本等,这些方式均可降低顾客总成本,从而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结语
药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因此以顾客满意为理念的经营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保留顾客。秉承顾客满意服务理念、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提高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表明:货币价格只是影响药店顾客让渡价值的因素之一,药店应通过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综合途径来提高顾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5~43.
[2] 程艳,马爱霞.连锁药店应对药品价格竞争的策略探讨[J].中国药房,2004,15(6):382.
药品零售实习报告 篇4
云南英茂药业有限公司是云南英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当时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之初主要从事药品的批发,零售和采购供应.但由于缺乏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水平不高和分销通路工作存在失误,英茂药业公司错过了98年,99年介入制药领域的关键时期,没有发展壮大,反而亏损连连,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坎坷.2000年7月英茂药业公司重新进行战略调整以后,6000万元增资扩股到6准备立足于自产OTC药品市场,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产业链体系,构建集科科工贸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格局.实习内容:
本人以2002年5月至8月期间,进入英茂药业公司实习,对该公司的OTC分销通路管理的现状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与企业有关领导,销售部门,企业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了解了整个分销通路建设过程中的通路发展规划,经营现状,业务流程,通路成员和销售人员的基本情况,并深入到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与企业销售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进行接触,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分销通路建设过程中的成绩是突出的:
1,分销通路的长度和宽度在大部分区域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根据企业现阶段生产的药品为普通品种,价值低,中间环节不能过多,分销通路费用不能太高,同时企业销售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区域市场经销商分销通路特点,初步三级分销通路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产品快速流向市场,广泛覆盖市场的问题;并通过寻找不超过三家的省级经销商,弥补了分销通路之间的盲区,保持分销通路的稳定,减少冲突,最大限度地在稳定分销通路的同时完成较广泛的市场覆盖.2,分销通路网流走势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在分销通路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松懈对管理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合同审核,经销商信用额度评估,发货审批,货款风险控制,退换货等制度和流程规范,为分销通路的正常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3,分销通路的市场覆盖面得到较大提高.英茂药业公司通过对省级区域经销商的选择,较为合理地建设分销通路的长度和宽度,使英茂药业的产品分销通路从原先仅局限于云南省到达了西南,华南的十几个省份,并且市场覆盖面在各个省级区域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忠诚度在逐步提高当中.4,分销通路布局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将省级分销通路建设发展规划暂时限定在长江以南区域,集中精力做好这些省级市场,以达到锻炼销售队伍,积累经验和对现有市场深耕细作的目的.5,建立了“双赢”分销通路关系的雏形.英茂药业公司在分销通路建设中采用了由经销商负责送货,回款和客户拜访;企业销售人员负责分销通路终端工作和市场生动化的工作,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良好.虽然英茂药业公司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到分销通路的安全,并有可能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危害,具体存在问题有:
药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药品零售行业也迅猛发展。然而,零售药店的迅速增长在给市民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近期,我们对全市药品零售行业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0年10月,全市共有药品零售企业(包括连锁门店)511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数量较2000年底的85家增加了五倍多,在苏州各县(市)区中列第一位,涉及药品从业人员1500余人。目前,全市药店已基本覆盖了市区、各镇(街道)、村,群众出门十分钟内就能找到一家药店,购药十分方便。同时,药店数量多形成的竞争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的零售价格,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表1:东安市药品零售企业分布情况表(共511家)
二、我市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药品零售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实施《药品经营质-1-
量管理规范》(简称GSP)。然而,我们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发现,部分药店存在执行GSP表面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药品验收、养护工作形式化,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温湿度记录、设备养护记录、陈列药品定期检查记录不真实,处方审核不严格等。
2、药品零售企业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药店存在药师长期不在岗现象,销售人员销售药品时不能提供正确合理的用药咨询服务,仅以追逐利润为目的,推销高利润药品。部分药店销售人员将不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或消杀用品当做药品推销给顾客,牟取暴利。销售处方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时,未能认真审核处方,存在滥销现象。
3、药品零售企业布局不合理
经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存在着药品零售企业发展过快,数量严重过剩,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如市区二环路以内有128家药店,##、##等镇区和街道均有十几家药店以上,且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几条中心街道上,如上海南路一条短短几百米的街道上就有9家药店。难怪有人戏称,“东安的药店比粮店、米店还多”。药店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了部分地区药店密度过大,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4、对药品零售企业的行政管理效能存在不足
由于我市药品零售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现状,因此给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市各有关部门每年都在药品零售企业监管方面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面对面广量大的零售药店,各部门依然感到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行政管理上还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特别是对于部分药品零售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从非正规渠道购进、销售假劣药品,不保留购销记录搞体外循环,乱刷医保卡,发布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就显得相对落后和低效,行政管理效能不足。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经调研分析,导致部分药品零售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目前,除质量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外,大部分药店营业员都是没有医药专业背景的低学历人员,仅仅通过了短期的上岗培训即参加药品销售工作,其指导群众安全用药的能力和水平十分有限。同时部分药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药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诚信经营意识。
2、药品零售企业合理布局未能真正落实
虽然《药品管理法》中具有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的相关条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条款落实起来有较大难度。目前《###市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细则(暂行)》中并未对药店布局做出明文规定,因此我市相关部门在实际审批过程中无法真正对药店布局进行控制,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市部分地区药店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各部门多头管理,未能形成合力
药品零售企业的主要监管部门有工商、卫生、药监、人社、税务等多个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各部门往往各自为阵,各管一块,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监管信息得不到共享,监管资源大大浪费,监管效果事倍功半。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1、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针对目前存在的药品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适当增加定期培训的频次,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促进我市药品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更好地为群众用药安全服务。
2、构建诚信体系,提升药品零售企业的服务水平
诚信是商家立足之本,对于零售药店也同样如此。主管部门在进行行政监督的同时,应大力构建诚信体系,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定期给药品零售企业进行诚信等级评定,努力营造“关注药品质量,诚信合法经营”的良好行业氛围。
3、完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有关部门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积极筹划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我市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4、完善网络远程监管系统,提高监管效能
我市药监部门目前已启用了“东安市零售药店GSP系统”对
零售药店进行远程监管,接下来应进一步完善系统,解决好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使远程监管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5、加强各部门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美国市场服装零售业考察报告 篇6
每年的11月与12月通常是一年当中最繁忙的购物季节,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s)4日公布,全美22家大型连锁零售商的9月零售销售成长3.9%,低于8月的成长6%
尽管近年来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仓储商店(SPA)等新型零售业态纷纷对百货商场形成巨大冲击,但是作为国内最老牌的零售模式,百货商场开始以结构调整和转型来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百货商场放弃了自营多类商品,以联营租赁模式引进专业品牌企业进驻,开始趋向专业化,精品化,时尚化的发展方式,不再以大而全为卖点,而是追求商场在某个消费领域的层次感和专业化,以此吸引目标消费群,实现高毛利,低周转。
随着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调,我们公司内蒙古大盛业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为了更好更多更有效适应适合深入与国际贸易接轨必须研发生产规模大、成本低、毛利低、以消费者自我服务为它的商店。仓储式商场是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及基本服装为主,实行储销—体、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的商店。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销售的服装以低价的大众服改为大体,所售服装以口常便装、休闲装及各种围巾为主,大型超级市场或仓储式商店„般也都没有试衣间和改衫员.超级市场的诞生超级市场作为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产少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当时,其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市场经营理念。在社会商品日益丰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条件下,传统百货商店的购物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在零售市场激烈的竞争小,超级市场作为新顺起的…种零售方式,改变了传统零售店的商品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采取了开架式、自助式的购物方式,并扩大营业面积,适应了消费者购物需要的变化。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一开始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迅速从美国向发达国家普及,超市经营也从独立超市发展到连锁超市,并逐渐成为零售业中一种主流的零售形式。美国零售企业以位活世界500强前三名的“沃尔玛”为代表.商家必须在价格特点上迎合各层次消费者的眼球,商家要降低售价必须先降低成本,超市,特别是仓储式商场一般建在场地租金较便宜的地区,其装修简单,服务设施少,采用自选式购物,只提供少量的服务人员的形式,同时减少进货环节,实行大批量集中采购,使商品价格便宜。低价格必然导致销量大,而销员大、周转快又反过来保证了低价格,由此形成美国市场就服装零售业考察报告
良性循环。以遍布全球的山姆会员店为例,其商品售价仅高于成本8%左右,这种定价是其他商店根本无法实现的。
抗肿瘤药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篇7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相对较少呢?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占药品销售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各处销售药品的价格高低不一,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抗肿瘤类药品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到药店的购买比例会较高;而在医院购药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医保可以报销的。所以,现阶段企业要做好药品市场,一定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同时也要关注医疗改革。
另一方面,药品渠道的选择还与抗肿瘤用药的特点有关。抗肿瘤用药大部分为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因此,患者前几次看病或服药一段时间复查都需要到医院,在诊治后就地购药;但是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吃药,在医院得到确诊后,一般病人都会考虑自己去药店购买相同的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渠道的选择对医药企业来说很关键,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主观方面和我国的医药制度客观方面。
二、从药品性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购买的各种抗肿瘤用药中,西药占到七成以上,达73.3%,而中药只占26.7%。这表明在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对于中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具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的副作用小是一大优势。对于医药企业来讲,选择做消费者认可的药物种类,可以使企业减少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样,好的药品命名策略、传播策略等也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运营成本。所以,详细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尽管西药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场空间,仍然有商业机会。
对于本次调研,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调查出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西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位列后面的中药将来就没有商业机会,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药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且既然西药竞争已经趋近红海,那么另僻蹊径开发中药的蓝海压力就会小很多。虽然同时会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在其他企业涉足尚浅的时候率先造势,有利于企业打造领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能够抢占先机,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消费者的购药主要依据分析。调查询问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各种抗肿瘤用药时所想到的首要根据,结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医生推荐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是由于抗肿瘤用药多是处方药,患者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了解有限,服用什么药品受医生的专业推荐影响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据过去的使用经验来购买某一抗肿瘤用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横向角度解读这组数据。在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决定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人员依次是医生、家人和朋友、药店店员,在所有原因占比中,分别是89.9%、8.3%和1.8%。这一方面反映出医生对于抗肿瘤用药的销售是何等重要,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多么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需要企业加强对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
过去的使用经验也是决定患者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实际反映了医药企业实现产品的一次销售和多次销售问题。很多医药企业只关心重点渠道中的关键因素,如医院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多次购买的。鉴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患者往往要长期服药才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第一次购买后,医药企业更要关注他们的二次购买以及重复购买问题。企业同时还要关心产品每次销售后的患者使用情况,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相对于医药企业实现第一次销售,是一种投入少而销售效果更佳的营销措施。所以,企业不要只关心产品的前期销售,还要提供药品的售后服务。
过去的使用经验是患者对过去该药品疗效的一种肯定,这实际和占比6.9%的药效可靠是很相关的。在决定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关于药效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直接提法,如药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质量好、有持久功效/长效,如果将其合并则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隐含药效较好的原因,如医生推荐、过去的使用经验等,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药效是消费者在购买抗肿瘤药品时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另一方面,药品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调查中显示,如果制药企业发生药品安全问题,则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并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再仔细解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医药企业是不是知名企业对于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重要原因,它明显地排在功效、推荐等因素之后。那么,对于医药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知名度的推广,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产品名之间权衡一下呢?或者说企业是否要有阶段性的传播重点呢?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数据显示,对肿瘤药品,促销的作用不大,这说明这类药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药效为主的一对一的专业产品,同时也说明它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了解这些药品特性后,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调查时间:6月26日——7月5日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任意消费者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8
深圳市场调查: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是根据目标顾客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生产者流转到目标顾客,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定价、促销、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二、企业文化对市场营销的促进作用
(一)提升产品社会影响力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正是文化的一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意识,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产品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吸引群众的认同感。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化只能是适得其反。比如曾经鼎鼎大名的三鹿奶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他们没有正确的消费观、诚信观,苦心经营的企业骤然间倒塌,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市场营销就显得事半功倍。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表现为创新与文化,其中,企业文化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一旦正确定位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得到相应地提升。因为,企业文化体现着公司的整体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基础,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引导者企业的经营行为。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全体职工凝聚起来,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促进企业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实践,将自己的知识才能主动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与产品的销售中去,同时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还可以将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国家利益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断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把发展企业文化置于战略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市场营销。
三、挖掘企业文化,助推企业营销
(一)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市场营销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能够提升企业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现阶段,各大企业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模仿甚至是照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为此,要在认识企业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产品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创新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在坚持企业核心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时代在发展,不同时期富裕企业文化不同的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营销功能。日本松下公司的成功就在于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使员工有新鲜感,易于自觉接受,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从而实现了企业的长久不衰。
(二)提升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9
——来自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调查
网络结构促进优势互补
在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过程中,跨越行政区划的网络结构促进了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的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了农产品产业集群效应。1989 年,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率先闯出“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路,被业界誉为“布吉模式”。
随后,他们顺势扩张全国性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先后在深圳、南昌、上海、长沙、西安、成都、南宁、天津等 19 个城市投资管理经营 28 家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形成全国性农产品交易、物流及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并与东南亚、南非及欧美市场建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形成了新时期农批市场网络化建设的“深农布吉模式”。
“‘深农布吉模式’走向全国,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农批市场大量涌现,让我们意识到农产品物流走向大吞大吐且流通网络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群告诉记者,在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过程中,这种跨越行政区划的网络结构促进了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的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了农产品产业集群效应。
首先,形成多个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2009 年农产品销售量达 260 万吨,销售额达 138 亿元。来自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0 多种农产品汇集到这里,销往华南、华中乃至全国各地。上海农批市场已发展成为上海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整个华东地区。其次,网络内各批发市场以其独有的特色,促进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如西安果品中心批发市场是西北地区销量最大的水果批发集散地,果品年成交量达到
3.4 亿公斤,年成交额达到 4.46 亿元,这一批发市场有力地促进陕西及西北地区水果产业的发展;广西柳糖市场的食糖成交量每年超过450 万吨,其实发量居全国三大食糖批发市场之首,这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和西南地区甘蔗及榨糖业的发展;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作为成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当地优质特色蔬菜产业的形成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深农公司率先创新了农产品交易商业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他们探索的以电子结算为核心的现代农批市场信息化交易模式,让网络内各批发市场真正连锁起来。“将单纯的收商铺租金,变为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客户服务、第三方服务、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陈少群表示,通过建立批发市场信息数据库和集团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批发市场的有效信息集中,各批发市场间的横向联系强化,形成了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的协同管控模式。
2006 年初,上海市场部分品种实施了电子交易模式,到2008 年底已超过10 家市场探索应用,而多年来交易量和交易额雄踞国内榜首的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也从玉米、瓜豆、冬瓜等品种开始探索电子结算的新模式。
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平台的作用更为明显,农产品在网上成交后实现异地交割,摆脱了大宗农产品交易的时空限制,更加有效地实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成为国内外农产品流通的纽带。
资源整合发挥多重效应
在一个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货源、市场、销路、信息、检测等各种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往往能够发挥单个专业市场难以企及的作用全国性网络的形成和交易模式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目前,沈阳、北京、合肥、南昌、深圳等地市场已连接形成南菜北运及北果南运的物流通道,而东西线银川、成都、西安、合肥、上海等市场也打通了西菜东输的通道。每天,网络内熙熙攘攘的各大批发市场,进场交易人数达20 万人,为4 万户批发商、超过5000 万农民创造了财富大平台,解决了10 多万人就业。2009 年,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总交易量超过2225万吨,总交易额超过911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近10%。
深农公司旗下批发市场为上亿城市居民供应了安全优质丰富的农产品。如深圳的布吉、福田市场,农产品供应量占深圳市场的90%左右。各类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有效地平抑了各大城市的农产品价格。为了保障消费者“吃得放心”,深农公司下大力气投入,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公司旗下批发市场仅检测设备投入总计已达3000 余万元,拥有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全自动高感度大量样品农药残毒速测仪等一大批检测设备。此外,网络内各批发市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通过建立经营户信息档案,签订《食品安全协议书》,确保经营户守法经营;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全面建立安全追溯体系,从源头堵住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强化抽检工作,确保质量安全监管到位,把好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
深农公司及各下属批发市场致力于帮助市场经营者与农产品产地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顺畅。2009 年,深农公司与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合作,举办陕深港果品企业对接会。
为了拓宽市场客户融资渠道,深农公司于2009 年专门成立了农产品担保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签署小额贷款合作协议,借助国家开发银行在小额贷款领域的技术和系统优势,共同开创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深农公司还着力打造高端服务品牌。高标准打造客户服务平台,是公司推行网络化战略海吉星标准中的重要环节,2009 年完成呼叫中心启动和客服在线系统联网运行,实现公司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第一家开通全国客服专线的企业。海吉星客服中心联网顺利启动,将企业服务对象的范围从批发市场内的客户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上的客户,同时实现了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通过该系统将全面反映各市场服务响应和处理能力。
流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流通方式的创新引导着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在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中,处于网络化流通体系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往往能发挥特殊的作用。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深农公司下属成都市场作为指定的灾区农产品专供市场,及时组织货源,确保供应。在 2008 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时,长沙马王堆市场第一时间将 40 万斤蔬菜调送到
受灾极其严重的郴州。再如,上海世博会开幕后,深农公司下属上海市场作为指定的世博会农产品专供市场,确保了世博会所需的农产品供应等。
早在1997 年6 月,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敲响了我国大宗鲜活农产品拍卖的第一槌,在物流配送上,其“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链条,使广大农民生产的产品便捷地进入消费终端,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便利。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就专门成立了生鲜配送中心,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场外加工配送企业进场经营,并迅速培育成行成市,整个市场
蔬果加工配送和出口业务初具规模。
连接成网的专业市场还通过发挥商品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各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扩大了农产品流通范围,增强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带动功能,使农产品从产地及时进入全国大流通环节,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对优质农产品产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产销衔接和农业结构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深农公司网络内各地批发市场通过构建“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达170 万户,户均参与产业化经营收入约3500 元。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的的日益恶化及渐增的工作压力的,始终牵绊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困扰。就此鸣鸿医药作出以下市场调研解决此问题。鸣鸿医药创建于2011年,是一家致力于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的生产与销售的药品企业。公司秉着“利民康健,恒久真诚”的企业经营理念,与“医德人心,健康全人类”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开拓。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心脑血管患者,满足患者的需求,鸣鸿医药策划小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做本策划,策划书结构如下:
目录
一、调研目的二、调研对象:威海市中老年人
三、调研方法:非随机抽样调查(任意抽样、判断抽样)
四、调研内容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总目标,是为了产品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营销策划,提供充分的市场依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产品定位:确定目标消费群;
产品诉求点:以区别竞争产品;
推广方式:从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出发,发现他们最易接受的推广策略。
二、调研对象
威海市中老年人
三、调研方法
四、调查内容
市场现状
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的发病率
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的用药情况
竞争态势
竞争对手的数量
消费者的使用情况
消费者对药品的认知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产品的了解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药品需求特点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各产品的评价 消费者药品消费习惯
对产品概念的信任度 对产品包装的喜好度 对产品质量的感受 对产品价格的接受度 对产品广告的评价
消费者药品消费习惯
购买药品考虑因素
购买药品主要途径
药品信息的获知渠道及受广告的影响程度
2011年药品零售整体形势 篇11
8月19~20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2011全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暨中国医药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三亚会”)上,主办方中康医药资讯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也为这种感受提供了一个注脚。
由中康资讯旗下的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MDC)提供的关于全国药品零售业系列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药品零售整体形势并不十分乐观。
一是增速放缓。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药店终端市场总规模达1761亿元,增长率为15%,相对之前,增速放缓非常明显;而2010年医疗终端市场总规模为5283亿元,增长21%,连续3年增长高于药店终端。2010年,药店终端在药品终端市场占比回落至25%,为近5年来的最低点。2010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达39.72万家,较2009年增长2.28%,药店总数增长率同比放缓。二是连锁率下降。2010年,我国药店连锁率为35%,相比2006年降低3个百分点。按目前趋势,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配套,到2015年,连锁率将下降为32.48%。这与全国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3的药店要在2015年实现连锁经营(连锁率66.67%)的目标相去甚远,与美国当下50%的连锁率也差距较大。
三是销售额增长放缓。2010年连锁药店百强企业销售额实际值增长率为11.97%,同比下降5.26%,降幅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经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2010年连锁药店百强企业的租金费用、人工费用以及营销费用等三项费用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同比上升2.66%。
“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行业的现状。”参加“三亚会”的多位药店经营管理者对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认同。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总结出药品零售业面对的共同难题:随着新医改的深化,进药店的顾客群在不断分流,价格也不再是药店与医疗机构展开竞争的有力武器,单纯卖药必然要面对营业额缩水。虽然各地不少药店都在尝试多元化经营,但目前往往是既找不准方向,更谈不上找到可行的模式,同时还受到不断变化的医保定点政策的制约。在一线城市,药店发展往往是高度饱和;在二三线城市,药店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在现有市场环境下,一些地方的连锁药店甚至没有单体店的日子过得滋润。有的连锁药店自拆连锁,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医保定点,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药店一线工作人员收入偏低,与健康
守护行业不匹配,导致人员流失频繁、招工困难。连锁药店因为找不到员工而不得不被迫关掉门店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并有蔓延之势。
医药行业是受政策影响度极高的行业。药品零售业的发展近年来多次受到来自政策层面的影响。比如发改委多次出台的降价令,新医改大力支持基层医疗改革,尤其是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实施,都给药店经营形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新医改的深入不仅有利于医药市场秩序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药品零售市场的规范和竞争力的提升。“医药分开等‘四个分开’是党和政府确定的新医改措施,今后一定会实施。药品零售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三亚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解读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时指出,零售药店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整个药品零售行业面临着闯关。零售是药品产业链上最为市场化的一环,发展的出路和机会,或许只会留给积极参与竞争,充分接受市场考验的企业。
【深圳药品零售市场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深圳市药品零售监督管理办法》08-27
药品零售企业自查报告10-19
药品零售企业的自查报告05-16
药品零售连锁10-15
浙江药品零售09-05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05-23
某药品的市场分析报告10-20
药品零售业发展论文07-04
零售药店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0-17
申请开办药品零售企业详细流程介绍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