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机关

2024-07-23

服务型机关(共8篇)

服务型机关 篇1

沛残发[2010]12号

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服务型机关的实施意见

为提高残联机关行政效率和质量,建设人民满意机关,改善发展环境,提升残联形象,进一步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服务型机关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残疾人事业改革发展的机关行政效能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残联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显改进,努力创造更加开明开放的政务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促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原则。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检验成效;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促进机关效能提高;坚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总结提升基层创造,推动机关效能和政务环境上新台阶。

二、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完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

(一)建立落实首问负责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前来机关办事、衔接工作事务或咨询、反映情况的单位或个人,依照职责首次接待办理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办理、负责到底。对不属于本部门或本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引导服务。

(二)认真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各股室承办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及日常政务活动,必须在规定时限或承诺的时限内办结或予以答复。要逐个岗位、逐个环节、逐个项目确定标准时限,并以适当方式公示、告知。对紧急事项要急事急办,随到随办。凡没有正当理由超出规定或承诺时限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责任追究制,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影响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追究力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不断提升残联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机关行政行为

(一)规范行政决策和权力运行。修订工作规则,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和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社会公示与社会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防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

(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加强管理和完善制度,切实纠正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争利问题,严厉惩处利用执法权设租寻租、执法犯法的行为。要推动执法信息公开,全面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职责(执法主体、执法类别、执法依据等),以及公开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件等。

(三)精简会议文件。要严格遵守精文简会的规定,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和搞好服务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会议、文件管理,从严控制会议规格、数量、规模和会期,改进会议形式,简化会议程序,降低会议成本,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文稿、文件要注重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倡导清新简练文风。严格执行公文处理规范和程序,充分运用政务信息化系统,减少纸质公文数量,提高公文处理时效。

(四)推进政务公开。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制度、违反政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处理办法、政务公开审核办法等,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从提高公共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出发,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资源整合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四、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一)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全面加强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环节和发展环境建设中涉及效能问题的监督检查,强化对服务窗口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及时发现、受理和查处效能案件。

(二)强化重大决策督促检查。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督查体制,创新督查工作运行机制,完善集体决策督查、专项查办、结果运用和督查调研于一体的督查工作体系。高度重视事关改革发展全局重大决策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民生政策的落实,跟踪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执行情况,切实解决“谁去落实、怎么落实、何时落实、落实成效”问题,进一步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拓宽监督渠道,开通监督电话、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提供良好条件。

(四)改进机关绩效管理。着眼于转变机关职能,加强和改进目标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机关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坚持奖优、治庸、罚劣,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结束作用。

五、改进机关作风,打造服务型机关,务求取得实效 机关工作人员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履行工作宗旨,强化服务理念,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要大力改进思想作

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大力改进执法作风,为实现跨越发展、推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从实际出发,把效能建设和服务型机关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0一0年四月二十号

服务型机关 篇2

在一个企业中, 机关作为公司的日常办事机构, 机关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应有的管理技能外, 机关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一个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执行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摒弃以管理者自居的思想, 提高对事讲服务的服务理念认识, 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视为他人提供一种服务, 争做服务型机关工作人员。

二、服务意识的定位

(一) 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做一名职业化的服务人员, 将实现服务理念和实现自我价值统一起来

我们在机关工作岗位上, 这个工作岗位就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由于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岗位是面向全公司范围的办事窗口, 全公司的领导和同事都关注着我们。这些领导和同事就是我们机关工作人员的客户, 我们的职业就是为他们提供服务, 正是他们肯享用我们的服务, 从而为我们在机关所从事的这个岗位提供了市场空间, 从而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得到公司的承认提供了机会;如果我们做的不好就是不称职, 不称职是要被淘汰的, 是要被赶下这个舞台的, 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个岗位, 做一名职业化的服务人员。

这种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理念统一的定位, 这种从心灵出发的服务理念才是我们从思想上提高服务认识的源泉。

(二) 机关工作人员应该认清“小服

务、大服务”的相互关系, 摆正自身位置, 着眼大局提升服务水平

“大服务”指一线分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这是我们公司一切活动的主体, 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这个“大服务”展开;

“小服务”指公司机关人员为一线分公司或者作业部门提供的管理支持、对外联络、上传下达等保障性工作。

“大服务”创造着公司的价值和未来, 为“小服务”提供着生存空间, “小服务”是从属于大服务而生的。所以在任何工作中“小服务”必须坚决服从“大服务”, 创造一切条件和便利保证“大服务”正常运行, 公司机关人员应该投入百倍精力为一线分公司及上级领导管好一线公司做好管理保障, 解除“大服务”后顾之忧。

(三) 认清做好管理与做好服务关系

机关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是统一的, 只讲管理或者只讲服务都是片面的。做好管理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管理是我们实现服务的工具和手段, 让客户尤其是下级客户感到我们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同时我们的服务又是管理性服务, 服务必须讲原则, 一切服务要在服从管理制度约束下展开。

三、服务的重点

机关工作人员还要找准把握自身服务特点与重点, 有针对性的去提高, 我们的服务有我们服务的侧重方向。我们自身服务重点是什么?

(一) 对下讲服务

一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 充分认识到提高办事速度的重要性, 对各分公司提交事务限时解决, 不因为自己一人办事速度耽误群体工作或者影响一个分公司生产经营整体速度;二是提高服务质量, 对下级管理部门提交事务不可敷衍了事, 要圆满确实解决问题, 避免因自己工作和责任造成的下级管理部门二次返工;三是加强宣贯服务, 机关工作人员要成为公司政策的主动宣传者, 把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讲清楚、解惑释疑。

指部门内人员工作相互配合紧密团结, 部门间工作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办好自己事务同时, 做好工作承前启后、承上启下, 为他人工作提供便利。

(二) 对上讲服务

指提高上级或甲方交办工作任务执行力, 对接手工作和任务有条件的马上执行, 条件不足难度大的创造条件解决, 切实构架好上级命令或甲方要求下达的桥梁和通道。

(三) 同级讲服务

四、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 着眼于专业能力提升做到服务岗位达标

传统想法认为机关工作很简单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我不认同。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注重专业能力的加强。专业能力是服务的根本。比如, 我们下一步即将进行的机关岗位达标活动, 就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强化和提高, 因为只有我们的岗位达标了, 才能更熟练而快捷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我们的服务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 机关工作人员还应着力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使自己更胜任服务岗位

综合能力是服务的基础, 机关工作除了需要专业技术外, 还需要在专业技术含量这个层次以上的很多能力。会想、会说、会写、会做简单的8个字蕴涵了各方面素养, 将自身工作进行量化表达和衡量真正做起来发现困难重重, 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从事机关服务工作必须的, 我们发现自己有太多东西要去学习和完善。

我们经常感叹领导要求高, 感叹又被下边压来一堆业务, 感到了上有压力下有阻力。这说明了我们的服务能力还有问题, 我们做的不够好, 或者说还不能完全胜任这个服务岗位。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事情, 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和长时间磨练。我们要针对自身特点, 首要的是找出制约提升自我服务能力最大的能力缺陷, 抓住最需要改进的方面优先解决和克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胜任这个岗位。

(三) 软素质修养和服务技巧改进

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是服务的基础和根本, 除此之外服务技巧等软性素质也一样重要。两个具备同样能力人做同样服务, 效果可能就有差别, 服务技巧或方式更适合客户的, 人格魅力更让客户欣赏的必然得到更好的评价和支持。这些软性素质从教科书上是无法得到的, 必须根据客户特点总结改进, 根据客户习惯去总结提高, 这对提高我们的服务必能锦上添花。

五、结论

面对着企业发展改制提升等一系列变化, 机关人员服务也必须跟着转变, 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做好迎接改制挑战的准备。提高服务水平, 赢得服务对象认可, 在未来发展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是每个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借着企业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的机会, 认真梳理自己思想, 查找不足, 让我们共同提高, 实现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代飚.服务型高校机关管理模式的转换.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4) .

熊祥俭做好“服务型”机关 篇3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4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广安华蓥市考核名列全国第七位,将获国家奖励700万元。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华蓥市摆脱资源生存依赖,坚持以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转型、以全域旅游引领城市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华蓥市在转型路上的成功,只是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广安市发改委)指导和支持全市工作的一个缩影。

日前,笔者对广安市发改委主任熊祥俭进行了专访,诠释广安市发改委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参谋助手”职能,做好“服务型”机关。

坚持创新 涵养投资洼地

3月21日上午,四川省2016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广安作为全省集中开工仪式分会场,与全省10个市州同步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据了解,本次广安分会场集中开工项目共95个,投资总规模409.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67个,投资达395.9亿元,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及社会事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这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广安进一步夯实基础条件、推动产业转型、壮大经济总量、促进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5月19日至22日,第十九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上,广安成功签约25个项目,协议引资119.84亿元。其中,广安经开区与深圳市正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电子系列项目,总投资约3.8亿元,主要生产手机、音箱及手机电子配套产品,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实现7亿元,年创税收约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个以上。

广安,偏居川东一隅,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如何吸引项目投资?

“主要的做法还是坚持创新。”在熊祥俭看来,创新项目引进机制,能够拓宽项目落户广安渠道;创新项目推进机制,能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创新投融资平台,可为项目推进提供强力支撑;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则增强项目投资工作动力。

熊祥俭向笔者介绍,在创新项目引进机制上,广安借力高端人才引项目,聘请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EMBA国际联盟理事长徐殿龙等一大批高端专家为广安高端决策咨询和投资促进专家,借助专家的智慧和广泛的资源,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广安投资;着力提高招商精准性,派出精干力量驻点招商,强化以商招商,创新以风险投资方式入股企业进行招商;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项目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全市咨询服务机构库,科学储备项目。在创新项目推进机制上,建立项目联动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项目一旦成熟就开工建设,确保每个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次;由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牵头,成立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16个重大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组,市人大、市政协班子成员全部参与重大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帮助解决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包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市场开拓等关键问题和具体困难;完善挂包联督机制,确保每个项目有人抓、能落地、进展快。在创新投融资平台上,发展壮大产业园区,搭建政府性投资平台,通过PPP模式、设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实施重点企业上市挂牌分级培育制度等方式为项目融资。

同时,广安还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把项目工作作为考核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尺,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梯次绩效考核,对重大产业组实行特殊激励,凝聚起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监管调控 加强物价管理

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必不可少,2014年的广安,就因为商用混凝土出现垄断现象,全市房地产业、农田水利、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受到影响。

广安市发改委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成立调查组,联合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耗时三个月,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涉嫌垄断的混凝土企业进行成本审查,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约谈、处罚,成功打破混凝土市场的垄断现象。

对于哄抬物价的行为,绝不妥协,而是采取硬性手段进行管理,正是有了这样的严格管理,广安市场价格环境实现了平稳有序。

熊祥俭向笔者介绍,广安市发改委在价格调控上,坚持科学透明,认真贯彻《四川省定价目录(2015版)》,调整和下放214项定价管理权限,及时放开非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气、药品价格和供水供电供气安装检查维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严格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全市共征收入库价格调节基金3146万元(其中市本级1661万元);全市CPI涨幅累计同比为2.0%,控制在四川省上下达的目标3%以内。坚持成本监审制度,先后完成10个项目的调价监审,将成本监审作为城区供水、供气、公交、出租车、教育等民生价格调整的法定前置程序,实行“凡调必审”,核减不合理成本费用3526.86万元;坚持民生价格调整事项集体审议制度和听证决策制度,全面构建民生价格决策和公开透明和监督制约机制,政府定价的透明度和权威性不断提高。

对于价费管理则严格有序。坚持实施收费单位情况和收支状况报告制度,建立收费政策及执行情况后评估制度,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5项、暂停7项,对小微企业免征“土地登记费”等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开“资产评估、部分律师服务、住宅小区停车”等7项服务价格管理,完善养老机构收费管理办法,调整水力发电用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同时严谨细致做好价格服务。围绕节日市场、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停车服务等重点,大力开展价格检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稳定市场物价秩序。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14所学校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坚持每周开展重要商品价格监测,积极主动开展应急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督。

深化改革 促发展添动力

2015年,广安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广安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广安城市综合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被赋予在产业集聚、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投融资、用地制度、城市管理、区域合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权,为全国中小城市提升城市资源聚集能力、人口吸纳能力、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提供经验示范。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改革的步子不断向前迈出,推动该市走在四川省改革开放前列。

熊祥俭告诉笔者,除了研究制定广安市2016年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计划,广安在开放合作上也全位推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化与重庆、深圳、天津滨海新区务实合作。召开渝广经贸合作领导小组第六次联席会和深广合作第二次市际联席会,深广合作产业园即将启动,广津合作正在对接,与中关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投融资方面,广安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接中、省负面清单,加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前期研究;通过减少和下放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进一步简化、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审查,最大限度缩小核准范圍,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和改革投融资统计监测工作,完善投融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投融资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和后评价机制。招标投标管理切实加强,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对市级及以下5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监理实施抽签招标。扎实开展招标投标专项检查,招标投标市场总体规范有序。

此外,广安还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在居民生活领域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建立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阶梯价格制度;在工业生产领域探索开放直供大用户气源价格,探索在企业生产中建立阶梯价格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征信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资信、个人信用、行业诚信数据库,建设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探索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公务用车改革有序推进,完成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统计数据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研究制定《广安市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保车辆处置、司勤人员安置等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 郝涛

服务型税务和服务型机关 篇4

——试论行政的“服务”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税务机关作为肩负国家财政收入职能的政府部门,必须对自身角色与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顺应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和时代需求,努力构筑“服务型税务”。

党的十六大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税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加快服务型税务的建设是各级机关为实践“三个代表”,把握机遇与挑战,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税务机关作为政府重要的组织收入的职能部门,无疑应积极响应和贯彻,在服务型政府的大框架之下构建“服务型税务”。

一、建设“服务型税务”符合社会主

义税收本质。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取得收入,纳税人缴税可以看成是为购买国家公共服务产品而付出的价格。在这种特殊的供求买卖关系的理论支撑下,应该确立把纳税人视为政府和各级行政机构“顾客”的思想观念,以“顾客”作为关注焦点,并努力为“顾客”服务。

近年来税收工作的实践也证明,优化纳税服务是从提高纳税人纳税质量入手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服务型税务”,构建一种新型的税收征纳关系,征税人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纳税人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诚信纳税,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税收职能的有效实现。建设“服务型税务”是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税务机关为不断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新的组织核心理念、确立新的发展战略,以

获得组织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建设“服务型税务”是符合组织发展要求的。

二、所谓“服务型税务”,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本质和行业职能,按照形势发展要求,为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转变过去那种以监督打击为主的管理思路,确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理念、服务型方式和服务型机制,从而更好地履行税收职能。税务机关服务的对象在这里界定为“顾客”是因为税务部门也属于公共服务业范畴,用传统的“纳税人”的称谓并不能涵盖税务部门所有的服务对象,并且公共行政改革倡导的服务理念也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建设“服务型税务”的顾客导向是以保证税收职能的正常履行为前提的,是以顾客的合理、合法的期望为导向的,并不是对顾客无原则或无限的迁就。

三、建设“服务型税务”,本质上是要构建起一种以“服务”取代“管制”的税收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税务机关要彻

底改变过去政府机关那种强调命令、强调指挥、强调管制的思维定势,树立公众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服务型思想,确立“让顾客满意”的思维观念,树立“服务型”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服务理念,这是构建“服务型税务”前提;其次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够保障服务职能落实的机制,从而从机制上实现管理模式从打击型向服务型转变;再次要优化服务方式,实现由以前文明用语、限时服务等浅层次服务向公平税收执法、简化办税手续等深层次服务转变,在服务手段上实现由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向依托信息化手段实行网络服务、专线电话服务等电子服务方式转变,同时注重引导和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实行税务机关服务与税务代理服务相结合,构建完善的税收服务体系。

四、作为税务机关的“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局的机关,又如何来适应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呢?作为一线的税收征、管、查岗位,他们要改变的

对象是纳税人,是如何为纳税人服务,而作为基层税务局的机关要转变的是如何为一线的税收征、管、查岗位的人员服务的理念。长期以来,机关工作一直都是以“管理”为重心的模式,布置工作、收集报表、听取汇报、组织考核、总结分析等等,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作为一级管理部门,机关固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日常的和管理有关的工作,但是我们要转变的是为一线干部和职工服务的理念。常年的机关“老爷作风”一直是我们强调需要克服和扭转的,实际上对此种作风的改变,本质上就是要将被强化了的“管理”转变为必须强化的“服务”上来。而这种服务必须是从思想理念到组织保证全方位的,并且是实实在在的。作为工作单位的机关各科室以及科室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痛苦”地从管理走出来,走近你所要服务的税收征、管、查一线岗位中去,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这样做并不是不要管

理,相反是要把管理做得更富人性化,更有层次性。工作是要靠人去做的,因此我们必须摆好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的位置,谁先谁后,孰轻孰重,事关“结果”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已经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比如各单位每月一报的“三个一”工作的报表为基础干部职工提供了一条下情上达的通道,可以让机关各部门及时知道我们的服务对象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比如区局领导已经制度化的调研工作,可以直接听取基层人员的呼声,更可以面对面地解决问题;还比如已经列入考核的机关职能部门联系基层的工作制度更为我们的服务开设了一趟直通车。有了制度作为保证,机关的服务职能是完全可以落到实处的。机关提供服务要处理好“服务”和“管理”的关系,机关要运用服务到管理之中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是要既讲管理又讲服务,管理要按制度办事,把严格和说服结合起来。服务应按工作规程行事,尽量做到文明、热

情、周到、快捷。这样,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能得到提高。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

论公安机关的服务型职能 篇5

作者: 指导老师: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职能正逐步由传统的以管理为主日益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更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公安机关要“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书记的指示下,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及其服务性职能的含义、误区、履行职能时的原则,乃至如何更好的履行其服务性职能。

关键词:公安机关,服务性职能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在客观上要求政府的职能必须实现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且这一要求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更为迫切。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更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和优质的服务。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在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代表座谈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公安机关要“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更好的理解和履行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公安机关服务性职能的界定及含义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服务蕴含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从抽象意义上来说,他是公安机关的指路明灯,是评判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恰如江泽民同志为济南交警的题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将“服务”和“执法”并列为公安工作的两大方向,更是明确肯定了“服务”是凝聚和升华公安精神的主流渠道。具体来说,他又是公安机关所承担的重要职责,是公安机关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满足公众心理需求的一项职业活动,亦是我们通常所狭义理解的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即公安机关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并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且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效能。

二、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服务经济建设

(一)、服务经济建设是由公安机关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虽然改革开放已三十几年,国家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发展不够,甚至这成为严重制约其他工作的瓶颈。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可视续发展。在举国努力发展的形势下,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部门,必须服从发展这一大局的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担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即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要履行这三大历史使命,却离不开发展。故而,公安机关要树立“经济发展我发展”、“经济发展我先行”的牢固观念,一切以发展为主题,切实把公安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全局中去,不辱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服务经济建设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内在要求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成熟的市场经济,即规范的秩序经济,是以社会治安秩序为保障和基础的。古今中外,更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紊乱不堪的治安秩序下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因此,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甚至社会治安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而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社会管理机构,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法律明文规定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其重要的职责中的一项。因而,公安机关要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更广阔的发展。

(三)、服务经济建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更多的交给市场调节。而政府则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事实也同样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此,公安机关应当积极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同时,积极构建公安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新型互动关系,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公安机关服务性职能在履行时应遵循的原则

公安机关面对新时期、新变化,要树立新思想、新观点,并通过对“四项原则”的学习和把握,达到社会要求的新高度、新层次,完成公安机关谋求的新发展,实现向服务型职能转变的新跨越。

(一)、责任原则。就今天的中国而言,经济建设仍是政府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全党、全国工作中的一个子系统。面对政府积极发展经济的新形势,应该主动替政府分担,更应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在举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大浪潮中起到表率作用。具体地说,公安机关要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主题,按照“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警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公安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积极承担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固有责任,并且最大限度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出力。

(二)、公平原则。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而公平也位列其中。公平地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并为其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是社会对政府的新要求、新需要。而公安机关具有维护和稳定市场秩序以及社会治安的职责和使命,自然也要为这一新要求服务,同时,这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此,公安机关务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打击犯罪,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不厚此薄彼,努力创建公平平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效率原则。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率为前提,而公安机关面对这一潜在的市场定律,更应在工作中以效率原则严格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并把其当做自身行为的评价标准。具体而言,公安机关要端正态度,深刻审视和反省自己,找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并认真加以完善;要在保证质量和完成数量的前提下,努力在服务、管理、打击等各个关节都达到公平平等、效率至上的要求;要以“服务经济建设”、“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鉴别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最大限度的将警力资源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实实在在的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满足百姓民生对公安工作的热切期盼和基本要求。

(四)、有限原则。说到有限原则,就不得不提到“全能政府”的观念。其实,这种观点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是不现实的,甚至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难以办到。因为任何一个政府的职能都是有限的,有边界的,根本不可能担负起为社会无限服务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亦是如此。对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公安机关应该准确界定自身职能,摒弃在职责履行时无限扩大、不受制约的错误观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正确观念,完善该强化强化、该退出推出的积极思想,真正完成“全能公安”向“有限公安”的有利转变。此外,在公安机关规范执法的同时,为减少某些民警盲目执法、随意执法现象的出现。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制定各警种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保障警权不越位,并令公安机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公安机关服务性职能的认识误区

与现实要求相比,公安机关的服务观念上还存在诸多误区。它是制约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跃的根本因素,甚至有可能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辅业”的错位观念。过去,一些人认为公安机关就是打击犯罪,强调服务经济建设,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不只不应把打击犯罪和服务经济建设分裂成两个方面,反而应该联系起来分析。其实,打击犯罪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经济建设才是其根本目标。公安机关要从大局出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为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促进公安机关职能的强化和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服务经济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必将越来越体现公安机关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能。

(二)、是“机械服务”的缺位观念。一些民警认为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就是表面上的笑脸相迎,文明用语等。的确,这些都是公安工作开展的基础,但是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还远不止这些,我们要着眼于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追求。即公安机关如何使生产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面对新要求的现在,公安机关更应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理念,积极融入大局,把履行职能的目标定位于为发展生产力的服务上,把更多的公安资源投入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去,以促进区域经济井然有序的推进。

(三)、是“无限服务”的越位观念。某些民警受“全能政府”观念的影响,认为公安机关应当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但这种观点是不现实的。对于管得过多、过宽,,只会挫伤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负面效应。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更应摒弃这种观点,准确界定其服务性职能,始终遵循“有限原则”,最大限度的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职责和义务,从根本上解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真正实现从“全能公安”向“有限公安”的转变。

五、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确立新时期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一)、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实现新的思想大解放

首先,公安机关应当树立“发展第一”的观念。面对迅猛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局势,社会要求公安机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而一个国家的崛起也在于发展。因此,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甚至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故而,公安机关要站在新高度、新视角,一切以发展为主题,强化自身观念,积极适应飞速的发展和不断的变化,找准公安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和提高其工作水平及专业素养,切实做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其次,公安机关应当树立“服务中心”的观念。服务经济建设是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那么树立“服务中心”的观念也就势在必行。特别是面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化的大趋势,公安机关必须坚决克服“服务辅业”错位观念和“机械服务”的缺位观念,牢固树立同舟共济“零距离”的正确思想,始终坚持公安工作的四项原则,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其核心工作和根本目标,并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切实把服务中心的思想化为我们的灵魂,融入我们的血液,植根我们的头脑,以确保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顺利的地进行并取得广阔的发展。

最后,公安机关应当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法律的制定最大限度的反映了人民的意志,而公安机关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因此,依法办事是公安机关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的前提和保障,更是市场经济和人民大众最根本的需要和要求。具体地说,公安机关要先于律己,努力做到遵纪守法,严禁权力的乱使滥用,始终反对奢侈消费,坚决克服拜金主义,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切实做到和做好廉洁勤政乃至依法办事。其次,健全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体系,并自觉主动地接受其监督。另外,在依法办事的同时,公安机关也要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积极思想,以确保为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服务。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营造新的发展大环境 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浪潮中,公安机关因其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更好地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对服务于经济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作用

首先,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保护作用。而保护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面对违法犯罪乃至道德缺失的现象,公安机关应当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积极帮助需要援手的弱势群体,切实做到违法犯罪活动再小也要追究、人民合法权益再小也要保护。另一方面,在面对市场经济主体差别对待、不平等境遇时,公安机关应当以公平平等、效率至上为原则,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调解解决为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社会治安环境,努力营造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新平台。

其次,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打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公安机关应加强在预警方面的建设,树立信息观念,关注信息资源,注重信息搜集,建立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信息指挥中心,以加强对情报信息的的分析和研判。第二,公安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把握对与错、是与非、正当活动与违法犯罪间的界限,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切实做到定性准确。第三,公安机关要快速反应、严厉打击,以保证违法犯罪分子落入法网,不再危害社会和人民,确保经济建设顺利地进行,最终实现办案工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最后,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而管理作用无非就是对社会的管理,对组成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人的管理。这就要求公安机关真正做到“有限公安”,突破“全能公安”对思想的束缚,改进管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提升管理社会的层次和水平,切实做到调动起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敏,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服务职能的发挥,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张普华.公安机关服务职能刍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1999,(1)

[3]刘孝云.试论我国警察职能的转变.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区民政局争创服务型机关工作汇报 篇6

自“三服务一争创”活动开展以来,区民政局以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为工作落脚点,努力实现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五创五提高”加强组织建设

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提高综合素质。区民政局将上级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抓好学习。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坚持周一学习制度,形成了讲学习的自觉意识、讲正气的政治意识及讲廉政的忧患意识和讲务实的亲民意识,全面提高了全体民政干部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创造好的调研风气,提高决策水平。该局领导班子坚持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从解决“庸懒散奢”等问题入手,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建议,查摆问题,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当作第一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好的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民政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推进问题解决等方面作出承诺,并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内设科室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程序及标准。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民政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创造好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实效。在民政干部中积极推行《民情日记》制度,确保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可追溯、可检查、可考核。在工作中,坚持重大决策问计群众、重点工作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重,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困难群众寻求出路、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创造好的宣传机制,提高典型影响力。在全区民政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向“孺子牛奖”获得者吕绪兰学习活动,与先进典型“比纪律”、“比作风”、“比态度”、“比责任”、“比奉献”,形成了“比、学、赶、帮、超”,人人争做服务群众的“孺子牛”的良好局面。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得到有效改善,先后涌现出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全市模范敬老院长顾长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服务百姓争创一流民政工作

浅谈机关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 篇7

一、机关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 档案为机关工作提供查考依据

所谓的档案, 就是对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真实记录, 能为机关工作带来不少的便捷, 提供查考的依据。档案为机关工作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档案是在参与社会活动时直接产生的, 而不是他人根据第二资料撰写出来的, 即真实地记录了过去的工作和历史的情况, 相对来说比较可靠。第二, 档案上有着最贴切的历史痕迹。比如说机关领导人的亲笔签名和批示, 当事人对事件的笔稿, 录像、录音照片形式而保留了下来都作为凭据使用。

(二) 档案为宣传教育提供现实素材

在最近几年, 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解放思想、创新改革, 一步步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利用档案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来。随着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 档案管理更加有序、合法, 加强了档案管理的宏观管理和控制。由于档案非常重要, 作为机关档案工作人员, 就需要管理好、保护好档案, 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定期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检查, 及时接受新档案。

二、实现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探讨

(一) 构建新的管理制度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就为档案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及管理制度来确保档案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为我们新中国的各个时期的档案保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档案的管理就需要更加完善的体制, 以确保机关机密不被窃取, 应该跟上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脚步。因此,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对传统的纸质化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 即要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对过去繁琐、复杂的管理制度进行革新, 简化操作步骤。

管理方式的创新不仅仅指理论知识和管理思想的创新, 还要求在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一次全面创新。相关人员应该将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和管理体制贴切地融入到档案管理的事业中去, 为机关档案管理带来全新的动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将机关档案管理引领到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中去。

(二) 加强档案的服务管理

档案服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服务内容和范围的创新, 而另一方面就是指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的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核心, 也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所在, 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也就是说, 档案管理只有通过档案服务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表现出其精髓所在。因此,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档案的服务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 使档案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服务渠道, 而是打开更多的服务渠道, 使需要者能够更快、有效地截取信息, 从而为更多的人服务。

(三)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潮流, 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更加全面, 并且更加专业、强硬的科学知识来应对快速的社会发展。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相关人员会随时遇到各式各样的棘手问题, 这也就需要他们拥有相当过硬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会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 从而, 相关档案人员要跟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扩宽视野, 掌握新技术的运用, 以此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能够更好的现代化管理机关档案。

三、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意义

随着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执行, 档案的管理效率有了明显的强化, 档案的服务水平也有了相应地提高, 也推动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创新与服务模式对档案的管理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 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相应地贡献。

(一) 强化档案的有效管理

自从提出了机关档案的创新与服务模式后,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筛选、归档的过程中, 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强化了档案的有效管理。除此之外, 档案管理也变得井然有序, 分类清晰。一当需要查找档案时, 可以通过对资料的分类查找, 快速寻得需要的档案资料, 不仅节约了工作时间, 还为下一步的工作作出了良好的奠基, 不耽误事情的进程。

(二) 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

档案管理的创新与服务模式, 提高了档案的服务水平。在此模式中, 通过对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 使得档案事业朝着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道路上发展, 为档案的管理做出了基础性的建设作用, 还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里程碑的作用。

(三) 推动档案的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的创新与服务模式, 推动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创新与服务模式使传统的管理制度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健全了管理制度, 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示范, 也为新的档案管理制度起了实践作用。随着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 机关档案的管理也必须赶上潮流, 推进创新与服务模式, 在挑战中不断推陈出新, 完善档案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发扬新中国的创新精神和服务精神, 保证社会能朝着预定的发展轨道前进。对机关档案管理的模式改革中, 我们清晰的认识到, 创新与服务模式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金.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管理现象, 2010 (15) .

[2]姜浒.我的档案观[J].档案与建设, 2012 (01) .

服务型机关 篇8

关键词:服务型;机关党组织

一、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等四方的内容。

(一)服务大局。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就是要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和形势任务教育,围绕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准确把握,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围绕党委、行政中心工作部署机关党建工作,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抓落实、惠民生。

(二)服务基层。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强化“基层为上,基层为重”意识,努力克服“只开药方不抓药”的工作作风,对于看准了的难点问题要敢于啃“硬骨头”,坚持抓一个全过程,不抓出成效不放手,尤其要在机关大力营造敢于到基础较弱的基层单位改变面貌、到问题相对较多的基层单位解决棘手问题的良好氛围;要与基层员工一起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克服掉,使基层建设在固强补弱中谋求新的发展;对基层的实际困难,有条件的要不等不靠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积极协调,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与基层单位全力解决。

(三)服务群众。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认真研究服务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要多到群众意见大、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去,到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当中去,开展调查研究,征求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掌握群众的愿望,并根据群众的所想、所盼,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对策,帮助群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服务党员。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求机关党组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关爱服务党员、党员关爱服务群众的格局。

二、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湖南石油基地服务中心机关党总支以服务为导向,以“四强四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以强化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核心,积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对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强化服务理念。

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一是抓各种学习与部门职能特征相结合,全面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机关把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和政策方针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与机关部门职能特征结合起来,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党委中心组(党小组)学习会的作用,通过不定期的各项知识竞赛,组织“读书月”活动,加强学习制度化建设,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及全体员工的业务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机关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不断提高和发展。二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争优的要求,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体现先进性,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化解基层各类复杂矛盾中体现宗旨意识;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沈浩、杨善洲、郭明仪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等活动,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

(二)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机关党总支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入手,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为载体,以提升机关党员综合素质为目的,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

一是优化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规范机关党组织设置方式、换届选举、届中调整等工作,选好配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专兼职党务干部,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机关作风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党性教育,自始自终抓好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廉洁从业教育,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在作风养成上从接一个电话、说一句问候、让一把椅子、递一杯热茶等一个个细节做起,来体现机关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几年来,从搞好岗位服务、爱心服务、责任服务到战略服务,一步一步地推进,不断取得了新的进步。另一方面,对于机关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力加以整顿,通过“党员示范岗位 ”、“优秀员工”等评选和岗位示范活动,提升了机关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不断打造特色化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涵。

在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中,以“五型机关”(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文明型)建设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型党组织。一是机关总支在制定“五型机关”实施方案与考核办法中,对“五型”都提出了具体内容和检查考核打分办法,在机关各支部(科室)开展竞赛活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二是在“五型机关”建设过程中,机关各支部(科室)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高招备出、特色纷呈。如“首问负责制”;如“三个一”服务承诺,即对群众或基层单位反映提出的事项,按照部门业务范围内、中心范围内和需要向局反映的问题分类分别在一天、一周、一月内解决或做出答复,为机关作风形象建设做出了表率;再如“六字工作原则”(想、查、找、改、析、整)和“五项工作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抓好政治业务学习、加强沟通协调、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总结激励)。三是通过阶段性的总结考核,不断改进“五型机关”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随着“五型机关”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机关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机关作风建设和服务意识得到了有效加强;二是政治业务学习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机关员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四)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在破解难题中创新服务方式。紧扣找难题、定难题、破难题,组织机关干部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走访活动,切实做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及“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老干部必访”,与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及时化解、解决影响基地发展与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二是以“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契机,在机关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岗位学雷锋活动,大力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不断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如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知识传递、扶贫帮困、信访稳定等方面的服务;争做岗位标兵,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

(五)不拘一格、贴近民意,实行多元化服务方式。

一是创新“快捷式”服务,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实施“一站式服务”,能当即给予答复的立即答复,如不能当即办理的,应向来人“一次答复”有关情况。二是创新“前瞻式”服务。建立了机关干部职工定点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经常走访服务对象,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实际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转变服务观念,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以往的被动等候服务对象为主动送服务上门,切实提高了效率效能;而如信访稳定办公室等部门则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把服务举措前移,认真分析形势,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服务对象发出提示,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创新“菜单式”服务,面对服务对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机关各支部(科室)立足本职、立足需求,积极推行“菜单式”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根据服务对象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面对面、心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按照特事特办、难事尽力办的原则,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非常规服务项目,在不违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办理。

(六)组织开展服务型党组织理论研讨,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围绕机关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机关党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把了解掌握的真实情况,不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建立了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工作例会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任期届满换届选举制度,发展党员公示、联审制度等等。

三、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湖南石油基地服务中心机关党总支努力提高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创建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对“服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机关党组织和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一)把强化“服务”理念作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

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要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化服务理念,解决“想干事”的问题,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党建工作理念,使服务意识、廉洁从业意识等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二是准确把握机关党建工作定位,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创造性地履行好职责,自觉把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把服务寓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三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基层群众负责的关系,始终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把认清“服务”内容作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前提条件。

机关党组织要引导教育,建章立制,使广大党员干部清楚,党组织为党员服务主要是关心党员的思想进步、成长成才和解决困难,为党员搭建参与党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舞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给党员以发展的机会和情感的归宿;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主要是答疑解惑和排忧解难;为基层服务主要是适应基层的要求,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

服务能力的大小、水平高低,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素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是基础。要着力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从抓班子、干部、党员三个层面,对基层党组进行壮骨、强筋、活血,解决“有人干”问题。一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务干部和能力强、作风正、群众公认的党务干部。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把学习融入工作运行的各个阶段、创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环境。三是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作风上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四)把创新“服务”方式作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永恒话题。

上一篇:人事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报告下一篇:浅析GIS多源数据集成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