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2024-06-09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共8篇)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1

IDC服务器的六大基础知识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对其它用户主机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对外提供FTP、WEB服务)。从狭义上来讲,服务器归根结底还是一台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普通PC硬件,服务器硬件中包含着专门的服务器技术,这些专门的技术保证了服务器能够承担更高的负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扩展能力。

2、服务器的分类?

基于结构可以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 基于应用类别可以分为为工作组级、部门级和企业级服务器; 基于处理器个数可以分为为单路、双路和多路服务器。

3、什么是塔式服务器?

塔式服务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务器。外观上为一台体积比较大的PC,机箱做工一般比较扎实。

优点:成本低于机架、刀片服务器,由于机箱较大,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和散热性能,可以配置多路处理器、多根内存、多块硬盘、多个冗余电源和散热风扇。缺点:机器重量、空间占用率相对其他两种是最高。

建议:推荐给服务器扩展、散热性能要求较高,且采购数量不多、且空间比较冗余的用户。

4、什么是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机架上的服务器”。可以统一的安装在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的机柜当中,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机柜的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mm,不同的规格在标准上面进行相乘,即:2U=89mm,4U=178mm。

优点:相对塔式服务器大大节省了空间占用,使布线、管理更为简洁,节省了机房的托管费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架式服务器有着不逊色于塔式服务器的性能,机架式服务器是一种平衡了性能和空间占用的解决方案。

缺点:由于机身的限制,在扩展能力和散热能力上不如塔式服务器,这就需要对机架式服务器的系统结构专门进行设计,如主板、接口、散热系统等,设计成本提高,所以价格一般也要高于塔式服务器。

建议:推荐给资金较为充裕,针对性比较强的应用。如需要密集型部署的服务运营商、群集计算等等。

5、什么是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结构是一种比机架式更为紧凑整合的服务器结构,它是专门为特殊行业和高密度计算环境所设计的。刀片服务器在外形上比机架服务器更小,只有机架服务器的1/3至1/2,每个刀片就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具有独立的CPU、内存、I/O总线,通过外置磁盘可以独立的安装操作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相互之间并不影响,优点:扩展方便,刀片可以进行热插拔,通过刀片架组成服务器集群,提供高速的网络服务,如需升级,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即可。每个刀片服务器不需要单独的电源等部件,共享服务器资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供功耗,并且可以通过机柜统一的进行布线和集中管理,这样为连接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可以有效节省企业总体拥有成本。

缺点:刀片服务器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刀片服务器的几大巨头如IBM、HP、Sun之间互不兼容,这样导致了刀片服务器用户选择的空间很狭窄。另外成本在前面两种来说也是最高。

建议:推荐给日常处理信息量大,服务器集群多且性能要求高的大型企业使用。

6、服务器的访问的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

A.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的类型、CPU、硬盘速度、内存大小、网卡速度等)B.服务器所在的网络环境与Internet骨干网相联的速率 C.ChinaNet的国际出口速率

D.访问者的ISP(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与ChinaNet之间的专线速率 E.访问者的ISP(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向客户端开放的端口接入速率 F.访问者计算机的配置,Modem的速率、电话线路的质量等

服务器租用的收费标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服务器租用市场的价格参差不起,不同的配置价格不一样,就算是同样的配置服务商不一样,价格也是有差别的。服务器的高度会影响租用价格

因为服务器机房是需要空间的,占的空间越大价格就会越高,总体来说,1u服务器租用的价格普遍低于2u的,双线机房的收费标准是按照1u多少钱算的。不同的idc服务商的收费标准可能会不一样,但是整体的价格标准是相差不大的。宽带的独享和共享会影响价格

宽带分为共享和独享,这两个价格是不一样的。共享的宽带一般是100M的带宽,如果想要使用独享的宽带,需要单独购买,这个也没有标准,不过带宽越大价格越高这个是不会变的,具体的价格需要看各个商家的标准。IP地址的个数会影响服务器租用价格

一般情况下,IP地址个数越多价格越高,如果是想要增加IP,就需要增加费用。电源功率对服务器租用的价格也有影响

这个虽然不是主要的因素,但是还是需要我们考虑在内的。

游戏服务器租用的几个要点

游戏服务器的要求比较高,在选择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做决定,一些小的服务商在技术方面很难达到要求。所以在租用之前要进行比较,选出最适合的服务商进行合作。

网络游戏要求网速足够快、运行稳定,这就要求服务器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高配置的支撑。服务器配置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有的时候能够差好几万,很多的公司为了节约开支就会犹豫,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一款游戏的设计要花的钱要比服务器租用费高多了,如果一款好的游戏配了一个比较差的服务器,用户体验度就会大大降低,流失很多的用户,这样一来游戏公司的损失是很大的。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要看游戏的种类,因为2D和3D所占用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所需要的服务器配置也是不同的。游戏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做好防护工作室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刚开始推出的游戏,选一个防护级别不是那么高的配置就可以了,可以降低前期的投入成本,如果是有了一定的人气,就可以选防护配置比较好的服务器。另外就是服务商的售后服务要跟得上,服务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解决,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2

1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之构建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新型的业态, 为各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提供专业服务产品的高技术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又称知识产权服务业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是以知识产权法律为基础, 以为知识产权创新主体 (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非职务发明人) 提供各类知识产权 ( 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和其他知识产权、特定领域知识产权) 确权、用权和维权相关服务, 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社会组织 ( 包括产业联盟) 为主体组成的各类机构和社会资源的系统。知识产权服务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Knowledge -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简称KIBS)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柱。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可以看作是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体系, 由服务的提供者、需求者、中介机构、自律组织和监管部门构成的系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知识产权体系为基础, 其发展完善的关键在于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1. 1 从服务对象来看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活动是为了满足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需求。服务对象主要是进行知识产权创新的主体, 如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

1. 2 从服务的提供者来看

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图书情报机构、行业协会 ( 又称知识产权服务联盟) 等各类组织是知识产权服务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1. 3 从服务的性质看

知识产权服务包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由政府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两部分构成的系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使其服务职能, 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为知识产权创新主体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产品, 也包括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是指为满足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市场需求, 主要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的个性化、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服务。

1. 4 从服务的功能看

知识产权服务包含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主要是指提供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登记复审、无效异议等代理服务, 也包括知识产权涉外代理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是指为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提供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服务, 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服务和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指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数据的深度加工、管理等软件工具和平台的研发等服务。知识产权商用化服务是指提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转化、质押融资、运营托管、保险证券化等服务。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提供知识产权战略咨询、政策咨询、专利运营咨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顾问、实务咨询等服务。知识产权培训服务是指提供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实务技能等培训服务,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1. 5 从服务提供的层次来看

知识产权服务是由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层、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服务层所提供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层是指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总称。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层主要由综合性或专业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的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法律和投融资等服务的组织。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服务层是指由创新主体自己设置的为其知识产权创新活动提供申请、跟踪、分析和策略等服务的机构。

1. 6 从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的视角来看

知识产权服务包括产业链前端的获权服务、产业链中断的用权服务和产业链后端的维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前端的获权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获权代理和培训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中端的用权服务主要是指商用化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后端的维权服务包括咨询服务、维权保护和纠纷诉讼。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贯穿于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的全过程。

2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的体系相对割裂、服务的功能较弱、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立法还比较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发展和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趋势极不相称, 需要发展和完善。

2. 1 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

2008 年6 月颁布的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扶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 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利用,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等内容, 确立了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发展目标, 中介服务机构要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 规模化的方向发展。2009 年, 《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 ( 2009 年—2015 年) 》 发布, 这是我国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2012 年的 《关于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是我国首个指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但还比较原则和笼统。通过30 多年的努力,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建立和相对完善了, 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政府主导和市场培育期, 与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期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和知识产权工作, 应由重视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向尊重知识产权创造和商用化运营方向转变。

2. 2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体系相对割裂

众所周知, 我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受到知识产权类别管理归属的制约。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行业范围是由知识产权的类别属性直接决定的。我国的专利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 版权的执法由国家版权局管理, 商标的申请授权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 植物新品种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管理, 地理标志由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负责, 更遑论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管理保护了。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体系相对割裂, 各类职能部门因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 服务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共识难以达成。

2. 3 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发展不够协调

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公益性和综合性, 但其建设还不够完善。公益性服务领域政企不分,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不分, 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 公益服务产品有效供给不足[1]。市场化服务严重不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模小、业务层次较低、服务功能较弱。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如法律代理、资格审查、纠纷诉讼; 而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 如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战略咨询、产权融资、预警分析, 还严重缺乏; 能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商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2]。我国 “走出去”战略所需要的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付之阙如。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发展的不协调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和知识产权产业的整体发展。2008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表明, 专利转移比重偏低, 转让和许可的比例均不到10% ( 分别为4. 1% 和5. 8% ) ; 实施收益低, 收益水平超过500 万元的总计为9. 8% , 不到10%[3]。

2. 4 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 ( 联盟) 作用有待发挥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员由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组成。中华商标协会的会员由有志创立驰名商标的企业、商标代理机构、地方商标协会和商标方面的学者、行政执法官员和相关司法人员组成。中国版权协会 (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 下设学术委员会、反盗版委员会、鉴定委员会、版权贸易委员会和版权产业委员会。我国的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虽然是民间社会团体, 但隶属于相关政府部门, 其 “中立性” 非常稀薄, 其服务、监管和自律职能有待培育和发挥。

3 美日韩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运作的特点与启示

3. 1 美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运作的特点

3.1.1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健全。

美国颁布和实施了《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史蒂文森一威德勒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法律。这些法律保障了企业科技计划的实施、技术转移和运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活动。

3.1.2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技术信息中心、大学一产业合作研究中心、高科技园区与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网络和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等组织[4]。1992年, 美国成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NTTC)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全国6个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 (RTTE) 提供技术评估、市场调查及技术中介等服务。

3.1.3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业协会完善。

美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业协会, 主要包括:国际知识产权联盟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简称IIPA) , 美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部 (America Bar Association, S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 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ssociation) , 国际反假冒联盟 (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 , 知识产权所有人协会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 等。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由美国出版商协会、商业软件联盟、独立电影电视联盟、娱乐软件协会、美国电影协会、全国音乐出版商协会、美国录音产业协会等7个会员组成。

3.1.4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发达, 有知名品牌和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美国有多家国际性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著名的Dialog公司、Delphion、Thomson公司和STN检索系统均提供专利信息的专业检索及相关服务。2000年成立的高智发明公司 (Intellectual Ventures) 专门从事发明及与发明相关的投资业务。高智发明的主要投资人包括比尔盖茨、杜邦家族基金、惠普家族基金, 以及英特尔、苹果、谷歌、索尼和诺基亚等知名的高科技跨国公司[5]。

汤森路透公司 ( Thomson Reuters) , 全球知识产权以及科技文献信息领域的领先者。其拥有知识产权管理平台Aureka、专利检索分析工具Delphion、世界最大专利数据库DWPI和最大的联机检索平台Dialog[6]。汤森路透结合专业知识与创新技术, 为决策者提供金融与风险、法律与财税、知识产权与科技等领域的信息服务。

3. 2 日本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运作的特点

3.2.1知识产权服务法律体系健全。

日本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为了促进研究机构与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转化, 鼓励基础研究服务产业发展, 日本制定了《知识产权基本法案》, 把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确立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3.2.2强化知识产权产、学、官合作机制。

日本支持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体制改革, 大学可以自主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技术转让部门, 充实知识产权人才信息, 明确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程序制度。日本建立知识产权产、学、官合作法规, 明确共同研究和委托研究的程序, 国立大学法人可以其开发的专利入股从而取得经济利益, 促进大学创建高科技风险企业。

3.2.3重视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交流。

日本重视知识产权的普及和宣传教育, 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图书馆, 在全国设立50多个知识产权中心, 为知识产权创新主体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同时, 注重促进知识产权项目的流通。由政府提供资金, 工业所有权综合情报馆进行项目委托, 实施专利流通促进项目。

3.2.4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

为了促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经营战略, 日本强化并支援企业实施国际标准化活动。政府部门主动向中小微型企业和风险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 接受咨询, 支持他们投资、研究开发及获取知识产权。日本政府对风险企业的优秀技术及时进行表彰, 支持其向海外发展。日本重视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

3. 3 韩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运作的特点

3.3.1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韩国制定和实施了《研发促进法》、《科技创新特殊措施法》、《发明促进法案》、《工业、教育产学联盟促进法》、《技术转让促进法》等法案, 其立法目的在于激励企业和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 促进技术的实施和转化。

3.3.2公共服务比较完善。

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的主要政策工作在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为知识产权的创立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韩国通过知识产权信息的系统使用形成高效的研发能力。目前, 韩国有69家受到批准成立的技术转让中介机构, 其中32个是公立的, 37个是私立的。在2010年56.5%的专利是通过企业进行交易, 30.3%的专利是通过高等院校和公立研究机构进行交易[7]。

3.3.3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

韩国通过建设专利技术市场, 从而促进技术的实施和转让。韩国政府竭力扶持专利信息服务机构, 给予其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 通过筹建“数据库振兴基金”, 主要用于资助数据库加工生产, 促使韩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3.3.4知识产权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2009年之前, 韩国把知识产权工作的中心放在知识产权供应方上, 而现行韩国的知识产权转让系统以需求方为中心, 建立了专利拍卖系统, 围绕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市场需求进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根据知识产权交易的增加量来帮助并且推动知识产权交易的完成。

3. 4 对中国的启示

从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运行的特点来看, 其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政策体系健全;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商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政府开发的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政府积极主动为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知识产权行业协会, 发明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突出; 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发达, 有知名品牌和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或专利信息分析师为高科技公司提供着高端的知识产权服务。在建立和运行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方面, 上述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4. 1 尽快健全知识产权服务的法律政策体系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 一方面受到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另一方面与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的健全与否休戚相关。在重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的同时, 更要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建立不同层次、内容详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法律体系。加快修订 《专利代理人条例》等法律法规, 强化产业、科技、区域和贸易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及时制定有利于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 切实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享受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

4. 2 建立部门之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协作机制

针对目前知识产权服务业体系的相对割裂, 应当从筹划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发展的高度, 建立部门之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协作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要因地制宜, 制定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9个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政策, 这是建立部门之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协作机制的明证。2013年1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是由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文件, 对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沟通协调。

4.3构建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4.3.1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现阶段, 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应当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2009年11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确立了三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框架, 该框架由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组成, 设想到“十二五”末期, 建成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不断提升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应当实现有序开放共享。政府应当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建设和管理好全国性专利技术运用转化平台。此外, 行业协会、高校、图书情报机构等机构可以提供知识产权公益性服务。

4.3.2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建立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体系。

政府和社会应当积极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和服务机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品牌和国际影响力。建立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和运用机制。政府应当支持有条件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试点改革。在公共服务领域, 实施政府采购, 由政府和社会合作供给公共服务, 促进服务主体的多元化。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机构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以实现知识产权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4.3.3应当重视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发达国家无不重视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的运营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必然选择。应当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运营资金, 该资金可由国家引导、社会多方参与构成, 其目的在于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应当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和投融资服务。政府应当支持金融投资机构对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的投资, 推进知识产权创业, 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易、许可和转化。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保险和知识产权经营等新兴服务模式。

4. 4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 ( 联盟) 的作用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知识产权行业协会 ( 联盟) 的服务、监管和自律。知识产权服务业行业协会应增强其服务功能。知识产权行业协会 ( 联盟) 应当支持和鼓励专利信息服务、知识产权预警、资产评估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国家应当赋予知识产权行业协会 ( 联盟) 在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及其资质认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 知识产权行业协会 ( 联盟) 应当在行业自律、标准制定、产品推广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知识产权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评价体系, 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设立区域性服务联盟。

参考文献

[1]刘菊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关键问题与政策研究[J], 知识产权, 2012 (5) :67-74

[2]刘菊芳, 马斌.我国急需加快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 (5) :55-56

[3]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研究报告[J], 专利统计简报, 2010 (22) :1-24

[4]赵意焕, 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6) :36-40

[5]刘彬, 粟源.Intellectual Ventures是机会还是威胁一关于“高智发明”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 2009 (5) :58-6

[6]曹星晶, 罗凌云.依据专业特色选购Dialog与STN系统[J], 现代情报, 2005 (9) :64-66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3

【关键词】知识地图;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用户的需求从以文献为单元向以知识为单元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界的服务内容也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移。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

1.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产物,它也被看作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新的生长点。目前,有关知识服务方面的文章虽然很多,但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对知识服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确切统一的认识。

张晓林认为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1]。

戚建林认为,从知识服务本身内容看,知识服务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一切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包括:提供普遍知识服务和专业知识服务等);从狭义上讲,知识服务应是指针对用户专业需求,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筛选、研究分析并支持应用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智力服务[2]。

罗彩冬等人认为,知识服务是通过整理、组配、提炼可以利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使之有序化从而方便使用的知识来解决特定实践应用问题的服务[3]。

综上所述,知识服务一要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取、组织、整合和重组为基础,二是要以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为目标,三是追求知识服务对问题解答的价值效益。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知识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针对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依托数字图书馆平台,采用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服务手段对数字资源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和再造,为用户营造开放的知识环境,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有效支持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服务过程[4]。

2.知识地图的内涵

有关知识地图的定义和概念,是由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率先提出来的。

Vail将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它促使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知识。在这样的地图中包括的知识项目有文本、图表、模型和数字。”[5]

在情报学研究领域,英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在他的经典著作《情报学基础》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布鲁克斯所提出的“知识地图”是从知识网络的形式出发,说明知识单元发展变化过程,促进知识的变化过程向理想的状态发展[6]。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知识地图并不涵盖知识内容本身,它起到的是指南和向导作用,即对个人或者组织的知识资源和知识分布的地点位置进行标注,帮助使用者对其所需的知识迅速确定来源,减少盲目的寻找知识来源,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

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括组织知识资源的类型(如文档、系统、经验等)、存储媒介(如纸质媒介、电子化文档等)、所处位置、所有权人、有效性、关联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及使用渠道等等”[6]。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领域本体知识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明确体现资源的语义结构,建立领域知识的有序结构,便于查询。

3.知识地图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3.1 整合资源,便于知识获取

数字图书馆有着丰富而完善的知识资源,借助知识地图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在知识获取中,基于知识地图的资料挖掘可在具有语义的规则上产生挖掘结果。知识地图可以看做一个知识网络,网络的节点代表不同主题的知识,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主题间的联系。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组织起来,并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同时,每位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对领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借助链接和寻址技术,从所熟悉或有兴趣的主题出发,查询所需要的领域内相关联的知识。

3.2 搜索导航功能,方便信息浏览

知识地图通过主题、关联及资源出处等可以使知识序化,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通过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将知识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当某位用户在查找一位专家的论点,但却不十分明确所查询内容的学科范围时,他既可以检索这位专家的论著,又可以先查询专家所承担的课题,然后再快速浏览这位专家的相关主页。而用户浏览时,知识地图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确定有关同一个主题的相关对象,从而继续下一步的浏览。依次通过多层次的主题关联,领域内的知识结构便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从最高层次的主题出发,依据关联关系给出与用户所选中主题相关的同层主题以及下一级主题,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他感兴趣的主题逐级浏览,直到最后的具体资源。这种引导用户的浏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偶然发现相关信息的机率。

3.3 知识检索

知识地图改变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上升到基于语义的检索。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相关领域的知识地图,根据知识地图收集的信息进行标注,用户的检索请求按照知识地图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在知识地图的帮助下匹配出符合条件的资料集合,返回给用户。由于这种基于语义的检索方式,检索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思维去检索,充分体现检索者的主动性、灵活性,数字图书馆检索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易用界面,将获得和掌握的信息内容组织好,并优化信息结构设计,使用户用自己的检索语言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使用检索系统的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评论,其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获取者,还应该是知识的发布者和分享者。

3.4 知识共享

在数字图书馆中实施知识地图,可以让图书馆内知识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充分展现,图书馆馆员和专家具备的隐性知识也能通过知识地图得到找寻的途径,按照相关专家间联系构建的隐性知识地图,主要体现每个专家相关的知识背景、擅长领域、研究成果、联系方式等寻找获得隐性知识的线索,便于知识地图的使用者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获取和使用。

知识地图能够将各主题相关知识通过内在的关联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清晰呈现图书馆知识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员工和用户直接传达了一种知识共享的观念,馆员在浏览图书馆知识结构图时可以发现图书馆中知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会就自己熟悉的领域主动填补知识空白。在利用知识地图进行隐性知识标引时,对于专家节点的建立和评价也会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共享,同时也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积极使用知识地图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在图书馆中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3.5 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

知识地图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服务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的个性化定制模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栏目,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知识,轻松过滤掉读者不想要的信息,而对于用户检索、浏览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历史,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保存在个人知识地图中,从而既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又节省了检索时间。

同时,知识地图可明确各馆知识的分布以及分布于不同空间的知识资源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各馆知识资源的可视化配置。请求管理器根据知识地图就可以顺着知识资源的分布网络快速找到相匹配的知识结点,进而将咨询请求提交给匹配度最高的知识资源所有者,比如图书馆馆员和知识专家,以达到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4.结论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得到了强化,知识地图这一知识管理技术为知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在知识服务模式中,构建图书馆知识地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图书馆馆员自身、图书馆自身所蕴含的知识,如知识地图可提供不同图书馆馆员的检索专长和馆员具有的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知识,读者可与某一馆员进行相关专业的信息检索等方面问题的探讨,进而读者可以要求馆员为其提供翔实的、个性化的、“点”对“点”知识服务知识地图,可提供各类知识的存储地点、存储媒介、使用渠道与范围等多种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可以揭示存储于不同地点、不同介质的各类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更有效地帮助读者获取、掌握知识地图,可更明确地提供馆藏特色资源与图书馆特色服务。利用这张地图可以充分挖掘图书馆馆员与图书馆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价值,将图书馆知识资源与读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更为人性化、专业化的支持服务[8]。

而如何把信息内容恰当地表达出来,快而准确地传递给用户,使用户清晰明了信息内容是知识地图绘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保证知识地图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在开展合作知识服务的中心馆和所有协作馆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运作环境;知识地图的知识目录应尽可能地周密细致,采用合理的知识分类方法,便于请求管理器遵循一定的知识分类体系找到合适的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必须随着知识库内容的增加变化和删改而随时调整,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保持服务的连续性,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罗彩冬,靳红,杨咏梅,等.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运营思路和方式之探讨[J].高校图书情报,2004,23(11):86-88.

[3]戚建林.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2):37-38.

[4]刘佳.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Vail E F.What is A Knowledge Map?.http://www.km-review.com.

[6]张敏霞.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J].图书馆学刊,2008(3):128-131.

[7]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0(3):15-17.

[8]汪艳艳,贾彩莲,王伟.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的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增刊),2010(2):241-244

作者简介:龚雪琴(198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篇4

知识管理是开发知识价值的工具和保障,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在动力。因而知识管理成为一种备受社会推崇的管理思潮。这种态势巩固了知识作为社会战略资源的地位,增强了社会开发利用知识的信心。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的环境问题,从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战略。从狭义上讲,指对信息加以管理,信息是被管理的对象;广义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信息管理的目标有效满足信息需求,并通过资源的配置来实现其目标。而知识管理则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社会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目标上均有所拓展和改进。

1.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1)知识创新管理。发展图书馆学必须进行知识创新,因创新思维对图书馆学进行学科更新和重建。数字图书馆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土壤,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图书馆形态,是有与传统图书馆完全不同的理念追求,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要有效地从事数字图书馆实践,必然要求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展图书馆学研究,发展和创新图书馆学便成为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还未走向成熟。在当前充满变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学面临着学科更新和重建的艰巨任务。图书馆员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数字图书馆实践,通过捕捉,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对其加以创造性的研究,为发展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增砖添瓦。从事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的重要使命。

(2)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不仅应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开发,而且要重视知识需求与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国际互联网虽然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速、便捷的信息通道,但是用户需要的信息却不能自动到达手中。因此,图书馆应开展基于信息网的知识服务。

1.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技术。

知识管理天下论文的实现必须以恰当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其运行也必须以信息技术框架为基础。知识管理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因特网、存贮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技术、数据获取与收集技术、传播技术、通讯信息技术、推拉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决策机构,科学研究课题组成研究者个人,它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知识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的特点是:①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时效性的服务。②知识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③知识服务是利用现代设备对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

2.1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挑战。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使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和大众化。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成长起来。图书馆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图书馆收集、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基本职能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高低的首要条件。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2)网络冲破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网络是一个十分自由、广阔的空间,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它越来越多的吸引个人和企业涉足网络信息服务业,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展开竞争。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很有余地选择信息机构。网络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图书馆的“中介”地位和“专业”作用也受到挑战。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对策。

(1)图书馆知识服务精品化。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用户对知识的利用程度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增强而不断加深,尤其是从事高科技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用户,他们已不再满足为其提供一般性的知识服务,而是需要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核心知识内容。这就需要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创新思路,形成重要的“知识精品”,供其使用。

(2)建立丰富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图书馆要进行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必须建立丰富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才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各种需求。①建立管藏书目数据库。②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③建立特色文献数据库。④建立馆藏文献信息开发数据库。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5

校园网提供了比较多的网络应用服务,如:办公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开始使用校园网提供的服务,他们希望校园网提供一些常用软件的下载服务,同时教师们也希望把一些教学资料放到服务器上,以便教师间交流,学生在课后能下载学习。

随着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不少教师建设了课程网站,把教学资料放到网站上。还有一些教师建设了个人网站,以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了让这些网站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于放置这些网站,供学生访问。

=========== 二。ftp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定义了一个在远程计算机系统和本地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文件的标准。ftp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 应用层,利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在不同的主机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FTP服务是internet最早应用于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服务之一。它的特点:(1)ftp协议简化了文件传输的复杂性,弄够独立于平台,不受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类型的限制。无论是PC、服务器,还是Windows、linux、unix操作系统,都可以作为ftp客户端和服务器。

(2)ftp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ftp是运行在TCP上的,这就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并在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修正。

(3)支持端点续传功能,极大方便用户并减少CPU和网络开销。

FTP有两种常用的操作:

从ftp服务器上复制文件到本地计算机,成为“下载(download)”,若将文件从本机复制到服务器上,称为“上传(upload)”

=========== 三。FTP的传输模式 有两种:

(1)主动模式(PORT模式)。主动模式的ftp客户端发送PORT命令到ftp服务器。(2)被动模式(PASV模式)。

主动模式:ftp客户端随机开启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N向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发起连接,通过这个通道发送PORT命令,port命令包含了客户端用于接受数据的端口N+1.在传输数据时,服务器通过TCP 20端口连接至客户端的N+1端口发送数据。在此模式下,数据传输通道是由服务器主动建立起来的。

被动模式:在建立控制通道的时候,ftp客户端随机开启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N向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放弃连接,但建立连接后发送 的是PASV命令。ftp服务器收到PASV命令后,随机打开一个高端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并通过port命令通知客户端在在这个端口上有传送数据的请求。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此端口,然后ftp服务器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传送。

=========== 四。FTP的用户

根据ftp服务器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将ftp服务的使用者分为3类: 本地用户,虚拟用户和个人用户。

如果用户拥有提供ftp服务的服务器上的本地账号,则为本地用户。本地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口令登陆服务器。当授权访问的本地用户登陆系统后,其登陆目录为自己的主目录($HOME)。本地用户既可以下载也可以上传。

如果用户仅拥有登陆服务器的远程账号,且此账号只能用于文件传输服务,则称之为虚拟用户。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口令登陆ftp服务器。当授权访问的虚拟用户登陆系统后,其登陆目录为服务器指定的目录。通常,虚拟用户既可上传也可下载。

如果用户在远程ftp服务器上没有账号,称此用户为匿名用户。若ftpfuwq通过匿名访问功能,则任何用户都可通过输入账号(anonmous)和口令(一般为用户自己的邮箱)进行登陆,登陆只能访问指定的目录。一般,匿名用户只具有下载功能。============ 五。FTP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1)ftp服务器软件。

linux下最常用的服务器软件有Wu-ftpd、Proftpd、Pureftpd和vsftpd等。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内置了vsftpd windows下使用最广泛的ftp服务器软件是Serv-U,设置简单,功能强大,性能稳定。(2)ftp客户端软件

linux和windows都提供了登陆ftp服务器的命令行根据,linux下是lftp,windows下是ftp。windows下还有许多图形化的ftp工具,如CuteFTP, FlashFxP等。

另外,无论是linux还是windows,都可以在浏览器中通过ftp协议访问ftp服务器。==============六。安装和启动vsftpd服务

linux 5中的vsftpd不会默认安装,安装之前需要查看一下 #rpm-q vsftpd 若没有安装

#rpm-ivh vsftpd-2.0.5-10.3l5.i386.rpm 启动服务

#service vsftpd start #service vsftpd status 或者

#/etc/init.d/vsftpd start

可以使用ntsysv 让vsftpd服务在开机时自动加载 #chkconfig-level 35 vsftpd on ========== 七。配置vsftpd(1)vsftpd的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vsftpd的主配置文件 /user/sbin/vsftpd

vsftpd的主程序 /etc/rc.d/init.d/vsftpd

启动脚本

/etc/vsftpd/ftpusers

禁止访问vsftpd的脚本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允许或禁止访问vsftpd的用户列表

文件

/var/ftp

匿名用户主目录

/ var/ftp/pub

匿名用户的下载目录,此目录需赋

权限 chmod 777 pub /etc/logrotate.d/vsftpd.log vsftpd的日志文件

========== 八。主配置文件vsftpd.conf

vsftpd的主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包含了很多配置选项,每个选项设置为一行,格式为“option=value”,注意“=”两边不能留空格。vsftpd.conf 文件以“#”开头的是注释行。

常用的配置选项有:

listen_address=ip address 提供FTP服务的IP地址

listen_port=port_value 控制连接的监听端口,默认为21

ftp_data_port=port number FTP服务器传输端口值,默认为20

port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使用主动模式,默认为YES pasv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使用被动模式,默认为YES ascii_upload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使用ASCII模式上传文件,默认为NO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NO

max_clients=value FTP服务器最大的连发并列数,默认值为0,表示不限最大数 max_per_ip=value 每个IP地址最大的连接并发数目,默认值为0,表示不限最大数 anonymous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匿名登陆,默认为NO

no_anon_password=YES|N0 匿名用户登陆时是否需要密码,默认为NO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YES|NO 是否只允许匿名用户下载可阅读文挡

local_enable=YES|NO

本地用户是否可以登陆vsftpd,默认值为YES

guest_enable=YES|NO 虚拟用户是否可以登陆VSFTPD,默认值为NO

userlist_deny=yes|NO 禁止还是只允许由user_list设置文件中的用户登录FTP服务器。此选项在user_list=yes时生效。yes,默认值,禁止文件中的用户登录,同时也不向这些用户发出输入口令信息。no,只允许在文件中的用户登录

write_enable=yes|no 是否可以使用任何可以修改文件的FTP的指令,比如,STOR,DELE,RNFR,RNTO,MKD,RMD,APPE以及SITE,默认值为no

dirlist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用户列目录,默认值为yes

download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no 是否将本地用户限制在家目录,默认值为NO

anon_max_rate=value 匿名用户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是B/s,默认值为0,表示不限制

local_max_rate=value 本地用户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是B/s,默认值为0,表示不限

data_connection_timeout=value 空闲的数据连接超时时间,默认值为300s

idle_session_timeout=value 空闲用户的超时时间,默认值为300s

tcp_wrappers=yes|no 在vsftpd中使用tcp_wrappers远程访问控制机制,默认值为yes------------------架设允许匿名用户上传的FTP服务器

<一> 外语系的老师为了共享教学资料,需架设一个FTP服务器,允许所有老师以匿名用户登录FTP服务器,可以浏览文件,上传文件和创建文件夹,但不允许删除和修改文件。操作步骤如下:(1)

打开vsftpd主配置文件vsftpd.conf #vi /etc/vsftpd/vsftpd.conf(2)添加匿名用户支持

在主配置文件vsftpd.conf添加一行,打开vsftpd服务器对匿名用户的支持

anonymous _enable=yes(3)设置匿名用户权限

write_enable=yes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4)添加匿名用户本地写权限

在/var/ftp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share德文件夹,并添加写权限。#mkdir /var/ftp/share #chmod 0+w /var/ftp/share(5)重启ftpd服务器 #service vsftpd restart =========================================== <二>架设用于维护网站内容的FTP服务器 软件系为了维护ftp服务器,需架设一台ftp服务器,希望通过这台ftp服务器远程上传文件,创建目录,更新网页内容等操作。ftp服务器设置设置两个账号soft1和soft2。要求仅允许soft1和soft2账号登陆ftp服务器,但不能登陆本地系统,并将两个根目录限制为/var/www/web,不能进入该目录以外的任何目录。

步骤如下:(1)

建立维护网站内容的soft1和soft2,并禁止本地登陆,然后设置其登陆口令。#useradd-a /sbin/nologin soft1 #passwd soft1 #useradd-a /sbin/nologin soft2 #passwd soft2(2)打开主配置文件vsftpd.conf(3)

配置vsftpd.conf 设置允许本地用户登录,禁止匿名登陆,并设置本地用户的根目录。anonymous_enable=no local_enable=yes local_root=/var/www/web chroot_list_enable=yes //文件中的名单可以调用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Chroot_list_file=/任意指定的路径/VSftpd.chroot.list(4)建立/etc/chroot_list文件 #touch /etc/vsftpd/chroot_list #vi /etc/vsftpd/chroot_list

添加 soft1 soft2(5)开启禁用SElinux的ftp传输审核功能 #setsebool-p allow_ftpd_anon_write #setsebool-p ftpd_disable_trans on(6)重启

#service vsftpd restart(7)修改本地目录权限

浅谈知识管理的信息服务论文 篇6

数字档案馆建设环境下不仅要加强馆藏实体档案的数字化,更要注重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深度,本文介绍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了其服务类型与模式,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特点

(1)“以人为本”,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知识服务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信息活动,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为追求是知识服务的根本原则。数字档案馆的一切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搜集选择各种档案信息,为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提供索引指南。因此,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一切都要以用户为核心,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服务策略。

(2)注重发现“档案隐性知识”,提升档案潜在价值数字环境下用户所需信息中所隐含的潜在知识内容对档案知识服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用户提出的问题,再根据集成现有或历史数据发现并找出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对这类信息进行分类、组织与加工,分析各类信息内容结构间隐含的知识链,最终找到与用户需求相吻合的档案信息,并对外提供利用。

(3)以“服务创新”为根本目标知识创新是数字档案馆服务的潜在动力,因此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这一方面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收集提供相关档案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分类与重组,使得这些档案信息变得更加有条理性、针对性,进而使用新方法新方式将这些档案信息对外提供利用。

(4)强调“服务内容个性化”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太过单一,无法解决利用者的实际要求或深层次的档案信息需求,而基于知识的服务则以用户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5)基于档案资源的“综成”数字档案馆背景下的知识服务是要将各类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数字档案馆在人力和智力、信息与技术等资源方面的整合优势。“综合集成”的档案资源将基于开放式的对外服务模式,并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服务类型与模式

数字档案馆资源利用服务方式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基于站的档案服务利用方式,基于档案信息发布利用平台的自助式方式,基于现代通讯手段的档案信息咨询服务方式,基于电子阅览室和传统查阅室的本地服务方式等等。

1、高校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条件性、自助式服务高校存在的最普通的档案查询服务。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不同权限查询本单位历年归档的档案,还能查询开放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全文。实现广大教师员工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到开放档案目录及数字化扫描全文。同时还提供在线预约、电话、电子邮件等条件性的档案服务。

(2)及时性、浏览式服务针对广大一般不了解馆藏,但又有利用需要的普通用户。根据用户需求,按档案专题分类,进行自动化组织,形成专题汇编等深层次的档案信息产品。通过网站等多样化形式的展示,比如很多高校在档案网站上设有毕业照、专题汇编、干部任免、教学奖、管理奖、科研奖等专题栏目。

(3)科研性、推送式服务对档案查询有一定要求的学校科研人员。档案工作人员通过编研陈展平台,组织用户感兴趣的.档案信息,按照专题深层次研究为基础,挖掘馆藏相关信息,提供深层次的档案信息,例如档案网站推出的专题汇编服务。

(4)涉民档案服务主要针对广大学生群体。历届毕业生可通过档案网站提交学位学历认证的申请,上传相关的证件,并经审核通过后予以办理,大大方便了用户。

(5)陈展性档案服务陈展性服务是以档案数字化成果为基础,围绕大学文化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利用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以专题展览形式,举办主题明确的网上展览,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2、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服务模式

(1)档案信息整合服务模式随着数字档案馆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惊人,不同形式的数字档案资源库也应运而生。档案利用者获取档案信息的方式增多,导致信息过量无法正常选择,这就要求数字档案馆必须向广大用户提供集成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按来源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并有序整合,将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归纳为一个有机整体,再向广大利用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2)档案信息增值服务模式数字档案馆环境下形成了巨大的信息体系,为了使得档案用户体验到无差别的信息服务,档案工作人员需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生成有一定价值的全新档案信息资源,使得档案用户获得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增值。

(3)自助式服务模式这是一种以用户为主体的服务,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点击档案馆的网站来寻找自己所需相关档案信息。这种模式需要用户具有一定的档案基本常识及自我服务的能力。

(4)个性化服务模式又称为定制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做的服务模式,它以用户满意为根本出发点,提供主动服务,通过研究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与用户进行双向交流,从而设计出用户期望的个性化服务模型,主动提供满足用户的特色服务,最终实现用户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1、建立“主动交互式”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最重要原则的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高校档案馆要按照层次划分用户类型,再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1)普通档案用户,是档案信息服务中的一般用户,档案知识层次不高,所进行的档案信息利用基本是查阅纸质的、直观性的档案信息。(2)科研型档案用户,一般指高校的科研人员或承担科研的教学人员。他们的利用目的是为了科研或教学,目标性很强,一般是围绕某个科研主题或教学内容查询档案信息。(3)业务型档案用户,一般指归档的各个部门,他们主要是为了复印档案原件来满足日常工作上的需求。(4)社会档案用户,往往是高校历届毕业生,他们的利用目的是为了工作需求而开具毕业证明,成绩翻译等。

2、构建并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库

档案信息的知识管理要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内容丰富的的信息资源库是知识服务的源泉。数字档案馆要为社会提供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就必须构建内容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库。例如各类档案目录级信息库、多媒体档案资源库、名人档案信息库、论文系统信息库等。

3、健全档案信息服务法律法规

档案信息环境安全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档案信息录入安全、档案信息存储安全、档案信息传递环境安全,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环节制定不同的安全制度。例如,针对档案数字化扫描和档案信息网站等制定的一系列制度:①《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元数据实施要则》;②《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③《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著录与标引规则》;④《档案馆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病毒防治手册》;⑤《档案馆站管理暂行办法》等。

4、加大档案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人才是知识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知识服务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做好档案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关键。档案人员要有计划地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培训,使得档案工作人员既懂得档案管理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的引进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添砖加瓦。

5、建立档案知识共享平台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共享和创新,档案信息只有在利用与共享过程中才体现其社会价值。档案信息服务的意义就是为广大利用者的信息需求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要加强对档案隐性知识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创造能够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构建数字档案馆内部共享的知识库和信息交流平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转换为服务产品,

6、建立档案信息服务评价体系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7

关键词:知识服务,知识网格,数字图书馆,服务管理

一、知识服务的概念

知识服务:是指一切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服务, 为他们提共所需所求的知识 (包括日常知识, 科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 利用而服务的, 而从小的方面来讲, 则是针对科研人员、专业人员需求服务的, 以便利服务为目的解决问题为目标, 针对相关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进行搜索、筛选、研究分析, 并且为各种用户支持应用的一种较为学科深层次的智力智能而服务的。总而言之,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搜索、组织、分析, 重新组织知识和转换能力为学术基础的, 依据所求用户的需要, 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持和应用知识创新所需服务。

二、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

目前, 我们国家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我们高校群体里,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 大多由学科馆员来提供服务的, 高校学科馆员不但要具有各方面学科知识背景而且要深入到某一学科领域知识进行服务的高素质人员, 更需要有相当强的知识信息的挖掘、知识信息的分析和知识信息的处理能力, 以及要有强劲的亲和力、口才能力和强大的沟通能力, 便于更好的收集文献信息, 负责各个渠道学科的师生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和信息应用的满足和利用, 和对我们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提出有效见意和更高的学术需求, 我们科馆工作人员通过各个渠道宣传传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服务, 更好的为他们解决问题。

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局限, 主要表现在过于依赖现代化图书馆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水平与高性能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能力, 如机器智能化不全, 处理解决信息问题时间较长, 这样就会限制信息知识更快的输出服务, 限制了信息知识的长期发展, 降低了我们走向社会服务的速度。现代知识网格新技术更快的更新, 帮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 在我们信息知识服务工作中的一些缺陷, 并且促进了时代信息知识服务的发展。

三、知识网格的概念

现代化网格时代将是:世界高速互联网的高性能的计算机与超大型数据库传感计算器的远程传输设备等联合, 更好的实现了计算机资源, 数据存储功能的资源和知识信息资源的全面联全共享, 便于消除信息传送的鸿沟与信息资源的孤立, 这样便是继承传统的英特网Web之后, 信息革命的第三次信息资源传输的更好利用的大浪潮, 现代化网格计算技术最早利用, 大多集中在高瑞性能的高科技计算的区域, 其主要在于提升网络计算的能力, 它们并不是关联信息资源的语言义意, 这样就不能够更有效的管理信息知识。

四、知识网格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推动

现代化知识网格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我们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 提供了更先进更有利的检索条件。

1.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知识的智能化

现代化知识网格软件应用是:一个由读者需求和用户群体的服务, 构成了现代化高速虚拟社区, 从知识信息资料的存储到客户瑞的浏览服务, 现代化信息知识网格, 纵向地为读者客户提供了一组集成一体的组织方案。为客户瑞通过网络浏览器, 在某单一语义的映像状况下, 根据客户不同权限来管理各种信息知识资源, 并且用不考虑信息知识资源的具体位置与成在的形式。读者把所需要的信息知识提出交给知识网格软件, 网格软件便会根据读者需要, 一求自行自动组织, 并进行信息自行自动的匹配与自动应答信息反映, 以高速最佳可行的方式方法智能化地, 快速传输推动给读者。

2.促进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实现知识发现

现代化网格知识的生产特性是:现代化网格和高速因特网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于因特网本身不产生信息知识, 是人们把现有的文献信息知识放到网络上, 提供给广大用户来利用和查找的。现代化网格软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 自行自动地对有关的信息数据源, 提高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 更多知识信息的收集和发现, 更新转换形成新的信息认知。各方面知识的发现, 就会促使知识信息不断更快的更新和创造新知识, 能够更好的为我们高校图书馆提供更新更广的信息知识服务平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促进图书馆知识资源共享的真正实现

现代化知识网格利于高校图书馆和各色图书馆资源知识共享的有机整合, 这样就将网格知识分布在各个不地理位置的文献资源, 再通过高速的互联网进行知识资源集成, 并形成全面知识的网络虚拟的计算机, 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性能全面的计算机功能, 来管理信息与为读者提供高性能的信息服务。并在各个分布式的图书馆中各种异构环境下, 现代化网格软件能够以一种全面全新全局命名的方式, 更加有效快捷管理着数量繁多的数据名字与不同属性, 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信息的关系与联合, 并能够把大量信息处理精确定位, 根据所需数据进行集成, 能为以后继续处理数据源信息提供利用的支持与发展空间, 实现了各项命名, 各项定位与各种访问信息量的透明性和可K的性能, 并且负载信息平衡性能的能力。网格技术能够支持对异构信息数据资源的访问, 为我们广大读者提供统一规格的访问和链接口, 为读者选择更多的适当访问协议, 更好的实现读者访问数据的请求。

五、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应解决的问题

现代化知识网格在图书馆及新兴的各个研究领域中, 图书馆在这样的时代下, 信息知识服务的存长应用更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图书馆在网格技术方面和信息元数据访问方面, 图书馆的服务作为构建信息知识服务的平台起着重要作用和支撑技术作用, 需要我们图书馆在大规模的信息数据和知识网格环境中, 有效地对不同位置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 数据信息存储与数据信息处理表达元的异构性, 及特色特征进行保证, 并且保证数据分布环境中的元数据访问的效率提高, 当代我们利用XML来表示信息量应用数据, 并将适应信息数据知识网格的扩展, 并支持大量信息规模的各种知识信息资源。有待网格标准化问题和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者我国知识信息的网络安全政策与法规, 总体水平标准都不够健全, 我国图书情报工作方面, 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尽人意、不太完备, 这些方面的政策跟不上国内外的先进水平的发展需求。而我国的知识信息产权, 法律问题知识服务的要求更要我们去完善和去发展, 这样就影响了我们国家图书馆信息知识服务水平, 以及对图书馆方面的重视成度与投入的多少。

参考文献

[1]夏秋萍.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现.现代情报, 2010 (1) .

[2]郭琳.利用知识网格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情报资料工作, 2005 (2) .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数字档案;管理;知识发现与服务

在进行数字档案管理中,由于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导致数字档案管理存在一定难度。由于这种档案管理是在国家基础上进行,所以人们会加强对档案的利用。在整个社会里,加强数字档案管理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数字档案管理不断加强。文章通过对于数字档案管理中的知识服务和知识发现的探索,为数字化档案管理提供借鉴。

一、知识服务是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的瓶颈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可以提高利用档案信息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对于用户来说,通过网络信息查询技术,一方面可以快速获得所需档案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准确性。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数字档案资源较多带来的阻碍,还可以提高资源检索的效率。由于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导致其在数字化信息管理中重要地位。不过对于用户来说,要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对信息的需求在广泛的数字档案信息中获取所需知识离不开技术方面的支持。对于用户来说,得到的信息可能存在分散性,所以并不会完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也就是说,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数字档案信息中,要想真正获得有用的信息,就要加强知识服务水平,提高科技水平。

二、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相关理念

(一)知识发现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知识发现概念是在1989年的美国,在底特律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知识发现一词。六年后的加拿大举办了相似的国际学术会议,具体阐述了知识发现的理念。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提出知识发现这个概念的是1996年的Fayyad。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知识发现就是通过档案来寻求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在档案里,知识就是有效的数据。所以要把数据转化成有效的信息。提高知识的利用价值,供人们决策,提高知识的发现率也就是对于知识利用程度的提高。

在现在看来,数据的挖掘和知识发现主要有三种关系:第一种关系中知识发现以数据的挖掘为前提。第二种观点里知识发现和数据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任何时间里可以实现数据服务和知识发现的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知识发现是数据挖掘的拓展,是更深入层次的数据挖掘。

(二)知识服务

在1999年,学者任俊为的一篇论文里提出了支持服务这一理念。后来人们普遍认为,在知识服务中,重点就是服务,更深层次上讲,是利用信息进行服务。而要想有效开展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服务的过程里,通过一定的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信息需求者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里快速找到有效信息。通过这种观念可以得知,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拓展和延伸。不过在现阶段的发展里,人们对于知识服务的看法仍然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知识服务就是为需要知识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实现信息有效提取和重组。换句话说,就是按照知识的不同内容和人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而还有一部分人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服务就是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发展过程,在创新中实现数字档案管理的发展。

三、数字档案管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的一般模式

(一)数字档案信息空间

在管理数字档案的过程中,要进行知识服务就要加强对数字档案信息空间的理解。它是宏观信息空间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数字档案软件和硬件空间、时间和技术空间,还有服务空间等多种空间构成的组合体。对于信息空间这一概念来说,最开始是用于描述计算机应用系统。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描述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就是信息,而数据则是对信息的编码。在应用系统运行时,借助于数据的处理和加工,实现系统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数据共同发挥作用,构成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信息空间。

(二)数字档案信息空间组织模式

系统运营的内外部环境及其结构就是数字档案信息空间的组织模式,另外它还包含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构建数字的信息空间组织模式,就要和数字档案实现有机结合,同时实现和知识服务的有机结合。全面建设网络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安全体系和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多方面的完善实现,有机整体的高效运转。一般情况下,数字档案信息空间主要包含了网络音乐的空间,知识服务的空间,还有数据管理的空间庞大子空间。

(三)基于数字档案信息空间的支持服务系统

1、数字化管理。对于数字信息存取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有实现数据库和相关系统的连接,另外还要建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在科技水平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数字化管理,构建完整的信息收集和存储系统,完善数字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体系。

2、知识服务。要提供知识服务的前提是进行数字管理。对于数字档案的处理来说,可以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划分,在了解用户所需要信息种类时,通过有序的数字管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四、总结

文章通过研究数字档案中的知识,发现和数字档案中的知识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对数字档案的综合研究。不过,本次研究仅仅是表面上的探究,还有一些方面没有提及。举例来看,技术层次和档案管理人员上有所欠缺也会导致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服务和发展工作受到阻礙。不过,在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研究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研究可以探索其中的隐藏资源,促使资源为社会所用,提高利用率,推动社会发展。所以,要想达到高层次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就要加大研究力度,实现知识服务和知识发现能力的提高,建设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冯惠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版.

上一篇:铁塔公司应聘简历下一篇:文化产业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