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文

2024-09-18

分析论文(通用8篇)

分析论文 篇1

自 我 分 析

——11美术学(师范)蔡吟雪

一、气质类型分析

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的动力特点就是气质。古希腊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特)于2500年前提出,人分四种: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和抑郁质。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大小,像普希金是典型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是典型的多血质特征,克雷诺夫有着明显的黏液质特征,而果戈理又有着抑郁质特征,但他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过,不同的气质类型确实会影响到人对工作和对他人的态度及方法。

根据课上所做测试,我的胆汁质得分12,多血质得分20,粘液质得分0,抑郁质得分-7,综合来看我应该是多血质-胆汁质的混合类型。所以很多行为找到了依据,很多性格中的特点得到了印证。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根据测试的结果,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我的气质类型:

1、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就这点而言,在小的时候我和这点是完全不符合的。在幼儿时期的我是一个沉默寡言并且怕生的小女孩,当时我的妈妈发现了我的怕生后,便经常带我参加各种活动,经常出门玩,只要她有聚会她就会带上我。渐渐的,我变得没有原来的那么内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外向,再也不会像小时候的怕生了,同时变得活泼好动,并且在新的环境里也不会感到那么拘束。我想这和我小时候妈妈的培养是离不开的。就这点我就能明显的发现,人的气质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并且可以改变的。

2、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生活中,我就特别的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并且勇于尝试。我的父亲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每次有些什么新的发现都会告诉我,和我交流。可能就是在这种交流当中,造就了现在喜欢尝试并且接受新鲜事物的我。就思维敏捷这块来说的话,我认为这里的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小时候学的珠心算与奥数,它们让我的思维变的很是活跃,可以很快的反应一些事物。

3、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就这点而言确实是这样的,我是一个特变感性的人,在看电影与连续剧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情绪感染,但是哭完笑完马上就忘了。生活中的高兴与不高兴也都写在脸上,直到现在长大一些后才开始学会控制情绪,不那么外露了。

4、体验不深刻。这点我觉得体现在我的作文水平上,上了十几年学作文一直没什么起色,平平淡淡,没有太深沉的感受,写的东西不痛不痒,就连日记也是一堆堆地记些流水账,水平欠佳,自己都看不下去。

5、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在这点上我有一部分的符合。首先兴趣广泛是真的,什么东西都会一点。一会儿学吹笛子,一会儿学唱歌,一会儿又学爵士舞,却都属于一时兴起,没有坚持下来,全都半途而废。就像我母亲说的那样,我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事业暂时还谈不上,但是学业不会不顺利就减少热情,可能在失败后的当时一段时间整个人的情绪会比较沮丧,但是我开朗的性格会让自己很快地调整过来,继续投入到学业中,并对其充满信心。

6、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在这点上可能有一部分的遗传的原因,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在潜移默化下母亲逐渐的影响着我。但是由于我的胆汁质气质并不是特别得高,因此我的脾气也没有那么的暴躁,同时也没有那么冲动。但是在有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头脑发热那么一下。

二、性格类型分析

我的性格测试得分为62分。这是一种混合偏外向的性格。外向的人更关注自己如何影响外部环境,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外部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上。外向的人最喜欢的活动是聚会、讨论、聊天。而内向的人更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内部世界,注重内心体验。内向的人喜欢独立思考,看书,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聆听比表达多。

我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开朗但有时又会抑郁、懂礼貌而不拘小节、骄傲的同时也有些许自卑的一面。内向的这点可能与我小时候的性格有关。而同时遗传因素对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妈妈的性格也是开朗的性格,有想法也有远见,我性格的大部分来自于母亲。

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慢慢形成了我现在的这种性格。

我认为我的性格总体来说是偏向活泼开朗型的。我,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喜欢和别人共同学习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

我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子,平时轻松愉快,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对人对事非常热心,但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我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但有时也会陷入幻想。

我喜欢结交朋友,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你给我一份真诚,我便给予你一份信任。有时我的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权威是忠实的追随者。一般情况下,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缺乏耐心,也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情况下,我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会比大多数人要弱一些,能够保持心情平和的去处理事情,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好。从高考的考试之中我深刻的发现了这一点,由于我的心理素质还不错,在高考之中我很少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就像

参加一次很普通的考试。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最后的成绩中考的比平时成绩都要优与我的同学要好。但是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举动,变得手足无措。

在和熟悉的朋友们在一起,我会变得异常的外向,很是活泼开朗,有我在的场合就绝对不会冷场。但是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或是和周围的人不太熟悉的情况下,我就会表现出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性格,变得异常的文静。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的亲戚的眼中我是个内向与文静的女孩。

内向时的我,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开始想东想西,甚至有时会自己想着想着便突然变得抑郁与感性,有时甚至会一个人默默地哭起来。但是文静时的我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在这时我的工作效率与专心程度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因此,当我想要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时,我便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不爱与人交谈起来。

三、完善方案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自己。

首先,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学会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选择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的去完成;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事尽量避免情绪化,同时要适时的通过适当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当面对挫折,情绪出现较大波动时,应该选择向朋友倾诉来宣泄自己的不愉快,或者是在日记中把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全都发泄出来,把受挫折的不良情绪引向更崇高的境界。

其次,尽量发扬自己的优点。用自己开朗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周围的人,诚心和亲友同学交往,用心和他们交流,表达自己的同时耐心倾听,尽力互相了解彼此最真实的意愿和想法;遇到原则性问题据理力争,但不是抱着一定要说服对方改变对方想法的心态;对周围人和事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审时度势,明白自己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从和各种不同的人的交往中学习这些人身上的优点,让自己的价值观包容度更广、视野变得更开阔。

通过对自己性格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自己性格方面的优缺点,也有了明确的完善方案,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的路途该如何走下去,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分析论文 篇2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有关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争论,而且至今仍未结束。这种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尼尔和约翰·穆勒,他们只主张实证经济学,排斥规范经济学。大卫·休谟提出“一个人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即认为不能从实证分析中推导出规范分析,严格区分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帕累托主张实证分析,认为“帕累托最优”属于实证经济学范畴,与规范经济学毫无关系。尼格尔认为经济学中存在着实证分析,但实证分析在原则上不应该受规范分析的束缚。缪尔达尔主张将规范分析作为实证分析的前提条件,规范分析是为了更好的实证分析。罗宾逊夫人主张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萨谬尔森认为经济分析中处处离不开规范分析。海尔布伦纳认为没有规范分析也就没有实证分析,并且规范分析无处不在。

2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法就是在观察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抽象法通过分析推理对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客观的指示,对有关现象将来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由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论是客观的,就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主要有小样本的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的计量分析两种方法。

(1)案例研究。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采用这种方法。例如,科斯运用案例研究为主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运用了“某工厂的烟尘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走失的牛损失邻近土地谷物”、“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曼”案、“库克诉福布斯”案、“布赖恩特诉勒菲弗”案、“巴斯诉格雷戈”案等多个案例,从中发现了“科斯定理”。诺思等人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制度研究时,更多地依赖个案的分析,从中推断出一种制度的共性和特性。这与马克思的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案例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且易于处理,从真实世界里找学问,通过个案的连续性展示达到大样本检验的效果。现实经济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许多因素是难以量化的。比如,制度不仅包括正式制度(法律、法规等),还包括非正式制度(习惯、文化等),到目前为止,非正式制度还不能完全用数量关系精确计量。新古典经济学为了做到“易于处理”而不得不假定制度是外生的,或制度不影响经济绩效,导致其理论“缺乏现实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内生的,不同的产权结构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同,但由于制度本身的复杂性,要做到“既真实又易于处理”地解释制度对经济的重要作用,采取案例研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通过现实中的一个个案例,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和逻辑演绎,用所得的知识对真实的经济世界进行解释,并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目前理论界已经开始用案例研究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张曙光主编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就是一个例证。

(2)计量分析方法。近几年来,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已经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这从近两年入选的经济学年会论文和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可以看出来。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1)发现理论,即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各种模型,拟合最好的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关系,则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即理论。(2)检验理论,即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去建立模型,然后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如果拟合很好,则这种经济理论得到了检验。(3)经济预测。将已经发生过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代入拟合得最好的理论模型,找出变化规律,并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以了解到事物发展的方向。(4)政策选择。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经济目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政策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的看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目标影响的大小,以此来选择使目标最优的政策或政策组合。

我们研究经济问题时所采用的“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等方法也都属于计量分析方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资源最优配置的学科。“成本———收益”分析法是经济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作为“理性人”,采取一项行动之前首先会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只有在成本小于收益时,人们才会采取某项行动。诺思将“经济人”作为某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的基点,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动力都源于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但是,当历史事实证明此时并不一定发生变迁时,就要转向意识形态、历史特征、权力等制度的影响,转向个人的有限理性。科斯第一次将边际方法用于分析制度,认为对于选择市场还是企业、用法律诉讼还是私下协商来解决纠纷等制度安排,取决于边际交易成本;当两者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就出现了制度均衡。契约经济学认为,一项最优的契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边际契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威廉姆森认为,当一种组织的内部边际交易成本与外部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组织就实现了均衡。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此时企业也就达到了一种均衡状态。

3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法即根据一定价值判断,提出行为标准,作为决策的依据,并制定出相应的行为政策。这种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么样”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其它学科都需要科学评判的标准。规范分析法给经济运行所指的方向是积极的,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都离不开规范分析,具体表现为:(1)文化经济建设的需要。规范的、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反之,消极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经济建设。(2)制度建设的需要。任何制度都必须是规范的。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如果没有做到规范,很多人就会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导致原有的制度安排无效率。规范的制度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形成,能够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人们积极性的提高又有利于制度的建设。(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价值观是非优劣选择的核心应追求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需要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只有多元化的价值观都规范到一元价值观———追求和谐上来时,和谐社会就指日可待了。(4)“以人为本”的时代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及其需要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人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有的人却把嫖赌等恶行作为需求,这就需要在满足人们的需要之前先规范分析,鼓励积极的精神需求,抑制消极的需求,防止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

4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各有利弊。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系统化,逻辑推理过程直观精确,能够得出客观规律,但忽略了价值判断,没有人本主义思想,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也不考虑运行结果是否可取。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考虑结果的可取性,并制定要达到社会目标所应采取的政策,但无法使理论精确表述。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应当结合,互相补充,不能只简单地推崇其中的任何一个,也没有必要分清(其实也根本分不清)到底谁会是经济学的最终立场,只能说在某一阶段或某个学派是规范分析为主还是以实证分析为主。早期西方经济学主张从规范角度分析经济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在写论文时既离不开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选题和论文最后的对策往往采用规范分析方法,中间论证部分一般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以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摘要:首先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争论;然后较详细地介绍了实证分析的两种方法:小样本的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的计量分析。规范分析是对事物的定性描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各有利弊。经济学应将两者结合,不能只推崇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简单地说谁会是经济学的最终立场。

关键词: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李增刚:《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3)。

[4]傅耀、颜鹏飞:《西方经学方法论的演变和最新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2)。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 篇3

关键词:园林史;公共园林;扬州园林;情境分析;形式分析;运河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1—0057—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扬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类型,在明末清初逐渐发展蓬勃,清乾隆年间其建造、数量和影响都达到峰值,并得“扬州园林甲天下”之美誉。《扬州园林品赏录》中记载的有二百四十余所,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游赏体验,产生了“扬州园林”这一特有名词。“扬州园林”一词在18世纪开始形成,出现在社会各类文本中,从地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地处扬州的园林”或“扬州历史上有过的园林整体”,在园林历史中可以认为是“特定时期发生的关于扬州、关于园林的现象与事实”,包括扬州一带具有相同特征的园林,以及园林中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相关内容。

追溯扬州园林的发展,可以从诸多文字、绘画记载中发现运河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扬州园林因此具有公共园林的特征,发展出了完整的水上游线和船行视角的游览体验。本文通过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外向和内向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扬州园林的嬗变,探究该时期的社会情境和园林内在发展。

1外向研究和内向研究

在园林史研究中,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将研究方法分为“外向研究”和“内向研究”。外向研究即“情境分析”,指将园林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中,基于社会、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将园林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情境来分析,研究方法和视角因受到相关背景的影响而多样化;内向研究即“形式分析”,指将园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造园要素、风格样式、设计、空间等各方面,解读园林在时间维度下的演变,把历史和设计相联系。

内向研究侧重对园林本身的研究,外向研究考虑园林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结合,从这两个互补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园林体系,有利于透视园林自身和相关领域的内在联系。

2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属于对园林史的外向研究方法,是将园林置于社会情境、历史文化情境和思想观念情境中,分析园林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特征变化,把握运河对扬州园林和园林中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作用。

2.1社会情境分析

江南园林建设主要集中于扬州和苏州,在清同光年间转移至苏州之前,扬州一直是江南园林的中心。受到经济、文化及盐商消费风气的影响,18世纪扬州的社会生活和园林具有更多的公共性。

18世纪前扬州园林有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两种主要形式,18世纪开始出现了基于运河发展起来的公共风景园林,性质接近于城市风景名胜。随着新形式的发展,扬州园林的内涵逐渐演变成为城市场景、风景园林、社会生活三者融合的综合性空间。

18世纪的扬州园林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大多认为是乾隆六次南巡引发盐商邀宠而大肆修建园林,而根据史料有关南巡和大兴园林的时间分析,当时南方水灾频发,政府为了灾后的民生恢复,选择了“以工代赈”的政治决策鼓励建园,《扬州画舫录》有描述“从香阜寺易轻舟,由新河直抵天宁门行宫,乃众商新开,既表敬公之心,且以工代赈,即此地也。”由政府推动兴建园林,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园林游览活动,以消费拉动内需,缓解灾后经济低谷。

2.2历史文化情境分析

18世纪为扬州园林发展的鼎盛期,在当时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包括选址、园林命名、记录方式、风景叙述与认知路线、园林归类等,它们的出现与运河在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一定联系,也受到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2.2.1选址

18世纪前,扬州园林的选址主要分布在旧城东、旧城北、新城南、新城北、新城东、城西北郊(图1),这6个区域均沿着被疏浚作为“御道”的瘦西湖,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依据水系、地形等因素点缀园林,此时运河是园林“因借”的外部条件。随着运河疏浚,新建园林多集中于西北郊,通过水上游线到达,运河作为支流被引入园中成为园内要素,园林之间相互因借、互为对景并被运河所串联,形成运河为基底的园林群体序列。18世纪中期,园林选址多依托于大尺度的自然景观进行集中建设,形成风景园林综合体。

2.2.2园林命名

以园主人名号命名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较为常见的,如扬州园林中的王洗马园、郑御史园、乔氏东园等。在园林选址有所改变、建园依托大型自然山水之后,出现了以周边更大的景观特征取名的园林,例如冶春诗社、竹西芳径、莲性寺林园、跨虹阁等。

2.2.3记录方式

扬州园林的记录方式在18世纪之前与其他地区相同,以文字记载为主,如顾一平的《扬州名园记》和程梦星的《平山堂小志》、汪应庚的《平山揽胜志》等都对扬州园林有着详细的记述。随着社会、经济和扬州园林的整体发展,记录方式逐渐演变为以图像记载为主,例如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赵之璧的《平山堂图志》等,绘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中繁荣的生活景象以及园林建设重点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

2.2.4风景叙述与认知路线

基于运河发展的园林建设和游赏,影响了对于风景的叙述方式和认知路线。叙述方式的转变为由点到区域、到陆路游线、再到水路游线,对风景的记叙从独立的景点到形成片区的景点、再到由完整游线串联的一系列景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在对风景的认知上,同样完成了一个从“点”到“区域”的转变,在景点较为密集的“区域”产生了具体的游览路线,游览变成了目的地和游线并重的过程。当游览的重点“区域”由山向水转移,游览路线就相应变成水上路线,即船行的游览路线,水上游线和船行视角则成为了重点。

2.2.5园林归类

扬州园林依托于运河展现出公共性,出现了城市风景名胜性质的园林,并且更多在表现创新、自身的内涵和自然,例如瘦西湖、冶春诗社、香影廊、平山堂等。在整个城市风景园林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园林整合的新趋势,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扬州园林的特色之一是“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通过直接隔墙开门、加建建筑物、隔岸轴线对齐的跨河整合等方式,将不同产权、不同性质的园林整合,包括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经营性园林茶肆;扬州园林因自然条件可分为水园、山园、岛园、湖畔园四种类型,其中湖畔园多集中于瘦西湖一代;也可按园林的游赏主题分类,如赏太湖石、赏石洞、赏水等。

2.3思想观念情境分析

在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思想观念也受到运河的影响,人们更注重在运河上的休闲活动,船行游览方式所占比重上升。船行比步行有更多的公共特征,使扬州园林更具公共性,这与当代的公共性仍有差别,可以理解为园林属性、审美趋势、活动人群、活动内容的公共性。对于公共性影响下的扬州园林变化趋势可以概括为视觉化趋势、消费化趋势、复制名胜趋势、世俗化趋势。

2.3.1视觉化趋势

以运河为基底、船行为主要游览方式的转变,更注重对沿岸和整体游线中的视觉化建设,以及视觉化的游赏体验,例如“档子”和“阁道”的产生,注重园林建筑的外观,侧重扇面的画面构成等,都是为了迎合视觉体验。

2.3.2消费化趋势

古代也存在旅游带动消费的经济现象,船作为游览的主要载体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消费场所。根据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当时船的格局可以看出,船的空间带来了多种消费可能。因此园林的游赏发生了转变,一是游览者对园林本身的关注向娱乐消费转移,二是长久以来作为主流的士大夫“自我领悟”式的体验转变成为消费娱乐式的体验。

2.3.3复制名胜趋势

消费化趋势使园林成为了消费品,园林审美受到消费需求和公共性的影响趋于大众化。18世纪中期,扬州园林中出现了大量别处园林的复制品,包括来自北京、苏州等地的构筑物、建筑、园林、名胜等,例如莲性寺白塔(图2)源于对北京妙应寺白塔(图3)的复制。而在命名方面,常以“小”命名,例如“小秦淮”“小南屏”“小五台”,可以看出扬州园林对别处名胜的复制与附会。

2.3.4世俗化趋势

孔尚任在《湖海集》中暗示扬州园林的世俗化趋势:“雅人”注重水陆游线结合的“韵游”,目的地多为适宜远眺凭吊的平山堂;“俗人”倾向水路为主的“冶游”,以扬州著名的视觉标志物红桥为目的地。船行促进了“俗人”的游览热情,进一步导致了扬州园林的世俗化。

3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属于园林史的内向研究方法,将园林视为一个主体,从造园要素、风格样式、设计、空间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园林语言及与运河的密切关联。

3.1造园要素

叠山理水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重要部分,扬州园林的叠石更凸显了“高俊雄厚”的风格,建筑体量受到运河的影响也产生了变化。

3.1.1叠山理水

《扬州画舫录》有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陈从周先生在《扬州园林》中提到“扬州园林素以迭石胜”,个园的四季假山(图4)采用“分峰用石,多石并用”的方法,取材太湖石、黄石、宣石等,还有叠山与建筑相结合的处理手法,都展现了扬州园林用石品种多、叠石规模恢宏的特点。

3.1.2建筑形式

水上游线的发展促使园林建筑注重“隔江山色”的观赏效果,扬州园林中的主体建筑体量往往大于苏州、南京的园林,一是便于眺望江景、借景园外,加重运河作为园林外部景观的作用,二是为了运河上远观的良好视觉效果,同时追求个体的形式美并严格遵循工段营造法式。

3.2风格样式

扬州园林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园林体系,在建设和使用上有着与同时期其他风格园林相比更趋公共的特点,建设风格均体现出“乾隆盛世”园林的美学思想和造园手法。平面布局较为平整,动观与静观相结合形成立体交通和多层观赏线,建筑内部标高多变以适应地形,墙体成为限定空间的重要元素,山石堆叠精巧考究,注重植物栽植与搭配,兼顾遮阴与观赏,宅院与园林、庭院结合较为紧密,形成完整的体系。

3.3设计

受到水上游线和视觉化趋势的影响,设计中多考虑在行船中的扇面风景构图,以及沿岸视觉焦点的建设,园林的出入口与建设中心也发生迁移。

3.3.1扇面风景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将船的舷窗做成“便面”即扇面,从船内望出的风景如同扇面上的小品风景,将三维的风景二维化,“便面不得于舟,而用于房舍,是屈事矣”,让景色产生“图画”联想的窗更适宜于船而非建筑,说明了船比建筑更适合对风景园林的视觉化体验,在游览中更注重沿岸风景的扇面构图,形成运动中的框景。

3.3.2视觉焦点

船行成为主要游览方式之后,园林的建造更加注重船行时的视觉体验。从船上运动的视线出发,沿岸的制高点与大体量建筑往往会成为视觉焦点。船行视觉焦点的变化同样在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并进一步影响了绘画的构图和版式。1765年出版的《平山堂图志》卷首图是从船出发的风景体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无论水道多么弯曲,在运动的船上对于两岸风景的体验都是连续完整的。以卷首图为转折点,之前的绘画特点为高视点、着重表现山水的整体结构,之后的图绘几乎全部是从船出发的连续的风景体验,特点为低视点、横向构图、注重对“对岸”的表现,画面空间向水平方向延展,表现隔河而望的对岸景色,不注重画面的纵深效果。

3.3.3出入口与建设中心

船行路线占据主导,逐渐影响了进入园林的方式及其建设中心。通过观察对比18世纪前后的有关莲性寺的记录图像,可以看出船行系统对其出入口的影响。从1765年的《平山堂图志》卷首图,到1771年的《南巡盛典》、出版年代不详的《广陵名胜全图》、1794年的《扬州画舫录》、出版年代不详的《江南园林胜景图册》,再到1831年的《广陵名胜图》,有关莲性寺的记录可以看出,从步行的东入口为主,到东西入口使用步行和船行并重,到最后以西入口为主并码头化,船行作为主要的入园方式。船行系统逐渐取代步行系统与园林进行互动,从而改变了园林主次入口的关系与建设中心。

3.4空间

运河的发展和水上游线的完善共同促进了扬州园林对河岸线的建设和运河与各园林的融合,为适应地形,处理平面与立面的手法也有所变化,扬州园林在空间组织上有了更多趣味性。

3.4.1河岸线

从《广陵名胜全图》的“柳湖春泛”中可以看出注重河面视觉效果、顺应河岸线的沿河建设方式,为了凸显河岸线曲折的特点,园林建筑的边界不再规则、平面复杂化,内部空间更加丰富,强调“穿越”空间特征是扬州园林取胜的风格之一。在岸线的建设中出现了“档子”“阁道”构造和用以解决建筑复杂平面的“裹角法”木作技术。

“档子”是扬州园林河岸处理的常见手法(图5),《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为皇帝巡视而建,由树木、太湖石、亭阁等要素构成,“板墙蒲包”支撑而起的布景式立面构造,为远距离观赏而设置,是扬州园林建设平面化和视觉化的典例与开端。

“阁道”是由“档子”演化而来,将围墙改造加高,每六开间设阁,例如筱园中的阁道建设将全园游览重心由园林中心转移至园林边界,是扬州园林游赏、建设的重要改变。

3.4.2夹河

夹河是运河的小股支流,多被引入园内作为园林的一部分,例如小秦淮。连接夹河两岸的园桥为满足船行的视觉效果,多建设成为“桥亭”。趣园的“锦镜阁”由桥亭和暖阁组成,内部空间复杂,标高多样,丰富了沿岸空间的竖向变化。扬州桥亭的形式根据本地范式,同时受到北方风格的影响,例如莲性寺“莲花桥”(图6)的原型为北京北海的“五龙亭”,《扬州揽胜录》有云“观此乃至西湖之三潭映月,不能专美于前”。

4小结

通过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两个角度的研究,对18世纪扬州园林的发展背景,与园林相关的各方面新现象和趋势,与运河密切结合的园林建设和游赏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其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

1)运河疏浚工程带动园林建设,园林风格和建设重点以及城市园林体系的形成均受到影响,带动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消费、娱乐方式;

2)依托大尺度自然景观进行园林建设,与自然风景密切相关;

3)不同性质的园林通过多种手段整合成风景园林序列,形成尺度更大的园林综合体;

4)重视视觉效果的建设趋向,观光游览成为了园林欣赏体验的主要内容;

5)园林使用方式的对外开放,审美的雅俗共赏,公众参与的多种人群组成,更加凸显扬州园林的公共性。

初中生物中考考点分析分析 篇4

一、中考考点分析:

1、生物圈的组成、范围,明确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与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关系。运用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二、知识结构: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

▲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

12150米内的水层

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

▲合作关系(工蜂和蜂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P19:如深秋时节的树落叶是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水、空气、温度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44页生物圈2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三、历年中考试题精选:

1、右图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回答:(临沂)

⑴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⑵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或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⑶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兔以及昆虫与兔的关系分别是捕食、竞争(顺序颠倒不得分)⑷与其他消费者相比较:兔在生殖发育中的突出特点是胎生、哺乳 ⑸尝试将图中的消费者进行分类一类是昆虫;一类是食虫鸟、食草

籽鸟、鹰和兔,你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其他只要能进行较为科学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即可得分)

2我国的古典诗词,隽永典雅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06山东)

⑴“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树木的这种自然更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如右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

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

引起(C)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的数量增加,相对

丁的数量下降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数量都增加

4、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着阳光

和水肥,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偶尔还可以看到蛇在追田鼠……,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有,非生物因素有 ⑵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⑶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杂草和水稻的关系是

⑷请用文字与箭头右框中绘出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所形成的食物网图解。

⑴杂草、蝗虫、三化螟、蛇、鼠;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⑵水稻、杂草⑶竞争关系

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今天贪玩——明天后悔;今天享受——明天受罪;今天拼搏——明天收获;今天努力——明天成功;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人生亦如此。祝你把握自己,走向成功。

5、太阳能

⑴图解中的太阳能、H2O、CO2、N2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⑵细菌和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二者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是

⑶该生态系统能构成条食物链,其最长的是,消费者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从进化角度说,最高等的是

⑷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螳螂全部消失,蝗虫的数量将会绿色植物

H2O、CO2、N2

蛇细菌和真菌黄雀蝗虫螳螂

第5题解析:本题属于以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试题,题目具有一定的跨度、梯度和难度,表现如下:

①问题设置的依据是抽象的图解;

②考查的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作用、生态系统发展的推测、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比较、动物物进化、食物链的表达。所以本题在某一问题情境下,考查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具有问题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题所给图解中的太阳能、H2O、CO2、N2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绿色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供自身和其他生物所用,属于生产者;蝗虫、螳螂、黄雀、蛇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自己无法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异养腐生型生物,能将植物的尸体和残枝败叶、动物的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尽管都具有细胞结构,但二者却有明显的区别,主要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消费者,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其中蛇是最高的营养级。

螳螂和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类,蛇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黄雀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黄雀是消费者中最高等的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若螳螂全部消失,蝗虫因缺少天敌而数目增多,一段时间后,因绿色植物受到严重损害而限制蝗虫的数目,即蝗虫的数目又由于食物向缺少而数量减少。答案:⑴非生物部分⑵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有无成形的细胞核⑶1;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蛇;黄雀⑷先增加后减少。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成玻片标本(装片、涂片和切片)▲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擦→滴→撕→展→盖→染→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4、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细胞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擦→滴→刮→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将化学能释放成其它形式的能。

6、据图回答:

(1)图中细菌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3)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中考考点分析: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玻片标本的种类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3、绘制生物图的要求。

4、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其主要结构的异同点;、5、辩析细胞核、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

6、细胞的分裂过程及细胞分裂和生长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7、细胞分化的过程,组织,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8、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二、知识结构:▲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今天贪玩——明天后悔;今天享受——明天受罪;今天拼搏——明天收获;今天努力——明天成功;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人生亦如此。祝你把握自己,走向成功。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是一定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植物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65题3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病毒:结构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动植物的活细胞里。

三、历年中考试题精选

1、临沂: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片时,先用10╳的物镜观察,再换用40╳的物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D)

A清晰、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模糊、变暗

2、临沂: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C)

A.10X和10X B.10X和40X C.5X和10X D.15X和40X

3、临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常在盖玻片下放几丝绵花纤维,这样做的目的是(A)A.限制草履虫的运动B.为草履虫提供营养C.有利于草履虫的呼吸D.供草履虫附着

4、临沂: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A.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B.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C.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D)

5、威海: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C)A细胞质B液泡C细胞液D细胞核

6、烟台: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叶绿体(C)

7、烟台: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

8、烟台: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C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D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C)

9、滨州:吸烟有害健康。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是烟叶中的尼古丁。在生活的烟草细胞内,尼古丁主要存在于A细胞膜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C)

10、湖北宜昌: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③D②和⑥(C)

11、宜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不易观察清楚的结

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B)

12、宜昌: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显微镜视野中

细胞数量最多的是A.5X、10X B.10X、40X C.15X、10X D.15X、40X(A)

13、宜昌: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右上图解中正确的是(C)

14、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 ⑤转动转换器

(CA③一⑤一②一①B④一③一②一⑤C③一①一④一⑤D③一⑤一④一①

1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细胞位于右上方,应如何移动装片才能

甲乙

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A)

16、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A、B、C、D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7所示。你认为B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其他三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规范操作,请你给操作不规范的一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

今天贪玩——明天后悔;今天享受——明天受罪;今天拼搏——明天收获;今天努力——明天成功;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人生亦如此。祝你把握自己,走向成功。

他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同学,建议是:。(A盖盖玻片时尽量避免盖玻片下[]⑺某同学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发现在草履虫的体内存在一些浅绿色的结构是[]面出现气泡C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刮取材料D材料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应涂抹均匀A、C、D任你推测的理由是;同时发现⑩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选其中一组作答)

24、阅读资料回答:目前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禽流感,其致病病毒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该

1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病毒具有高致病性,会造成大批鸡鸭等禽类死亡,而且已经出现了人类被感染而死亡的现象。⑴引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起禽流感的生物是,它属于动物病毒⑵禽流感病毒的寄主是。病毒的结构很特殊,血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个物镜与载没有结构,只有和⑶有人认为,在禽流感患者(人)居住过的环境中,存在玻片的距离如图示,其中哪组视野中看到大量的禽流感病毒,即使经过消毒后,病毒还会大量繁殖,你对这种看法有何认识?(病毒;禽类;的细胞数目最多(D)细胞;蛋白质;核酸;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

18、05宜昌: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列细胞如图,此时目镜和物镜

25、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分别是10、10。如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是A1个B2个C4个D32个(B)异。右图A为伞藻的嫁接实验示意图。

19、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⑴可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和⑴该实验所作的科学假设是可使镜筒作很小范围的升降,从而使⑵图示的伞藻嫁接实验有没有对照实

B A

⑶当调节[]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验?⑶对伞藻A和伞藻B进行

[],以免碰到玻片。细胞核移植,可以更直接地证明细胞核⑷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在遗传中的作用。请画出伞藻核移植实⑸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用低倍镜观察,验示意图,并画出实验结果。(控制伞在视野中所见的图像是,如果图像位于左上方,帽形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细须将标本向方移动,图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胞质不影响伞帽的形状);有;见图B)

20、根据细胞结构图回答:竞赛决赛:下图示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⑴这个细胞是细胞,因为细胞中有[]、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普通小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1倍。[]、[]⑵不具有生命,但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的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⑶犹如细胞的门户,凡上进出细胞的物质都要由此构造进行选择的是[]技术。⑵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⑷枫叶秋天变成红色,是因为在枫叶中叶肉细胞的[]中溶解有花青素的缘故⑸一个细胞的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你认为注入的部位应该控制中心在[]⑹洋葱、大象和小蚂蚁都是由相同的基本是。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内发育成新个体结构单位即构成的。

⑶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控制这个

21、在用白菜剁饺子馅时,人们喜欢先把白菜切成小块,然后撒性状的基因是。

⑷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上盐再剁碎,最后用笼布包上拧。请问在白菜上撒盐的目的系是。(1)转基因(2)输卵管子宫(3)

是,拧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白菜细胞的,这种食用蔬菜的方

鼠的个体大小生长激素基因(4)基因控制性状

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是否科学?为什么?(使白菜细胞

27、(2009东营)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失水;细胞液;不;因为很多营养物质都随细胞液一起丢失了。)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像从图中的左图转

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

22、右左图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回答:⑴图中①过程表

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标

示②过程表示③④过程表示⑵通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看出,本。(D)A.①→②→③→④B.④→⑤→③→②

细胞是组织形成的必需过程⑶③过程形成植物的组织,④过程形C.②→①→⑤→④D.⑤→④→②→③成植物的组织。

28、(2009聊城)下列能正确表达动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23、右图为草履虫结构图请回答⑴草履虫的运动靠[⑵排出食物残渣的是[]⑶能收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含氮废物的是[]⑷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⑸进行呼吸的结构是[]在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时,应该在培养液的去取,原因是⑹排泄的结构是[][]

今天贪玩——明天后悔;今天享受——明天受罪;今天拼搏——明天收获;今天努力——明天成功;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人生亦如此。祝你把握自己,走向成功。

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中考考点分析: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植物种子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芽的发育;根尖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花的结构和作用;影响开花的环境因素;传粉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受精过程及果实的形成过程。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对绿色植物生活的影响;叶的构造;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原理和产物;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调控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绿色植物为生物圈提供食物和能量举例;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设计绿化家园活动方案。

二、知识结构:

1、吸收作用:根尖的结构:①根冠:保护②分生区:细胞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③伸长区:使根迅速伸长④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输导作用::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途径:水分→根毛→根导管→茎木质部中导管→叶脉导管→①叶肉细胞(光合作用)②气孔(蒸腾作用→大气)

筛管(位于韧皮部):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机物→叶脉筛管→茎韧皮部中筛管→①茎②根③花、果实、种子(积累、储存)

32个精子:1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1个精子与2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的现象叫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生理现象。

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如西瓜籽(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葵花籽(果实)由子房发育成的。一个果实中有很多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很多个胚珠。

4、A天竺葵的实验P119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并溶解叶片中叶绿素。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C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D意义:制造有机物,是绿色工厂,为自身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也是人类和动物食物的来源;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作用。E表达式:

5、呼吸作用

A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B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C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6、蒸腾作用:

⑴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⑵主要在叶片进行⑶意义:①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②降低植物体的温度③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④促进植物体

物,并储存营养物质)B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称为单子叶植物)、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9、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10、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并有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导管和筛管);(其中含有叶绿体的是保卫细胞、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气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三、历年中考试题精选

1、临沂: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D)

2、临沂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A较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B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C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B)

3、临沂: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右图所示)。置于阳光下,4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A.H20和C02B.叶绿素和阳光C.H20和阳光D.H20和叶绿素(C)

4、临沂:右图示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提示:果树的韧皮部位于树皮内)(1)在A、B处环割前后,该校条的 蒸腾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2)该校条环割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3)如果在果树主干C处进行环割(如圆圈中所示),果树的生长状况是原因是。[环割树皮并没有伤到木质部,水分是通过木质部(或

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2)甲发育良好,乙停止发育(3)果树会慢慢死亡;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死掉(或无法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死亡]

5、临沂: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

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无机盐不足D.传粉不足(D)

6、临沂: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是A.均生长良好B.均生长不好C.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D.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C)

7、临沂: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得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地产量。右图

(一)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地一些生理活动;图

案例分析:交通案件分析 篇5

医疗费11万余元。该事故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乙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甲负事故的次要责任。乙的伤情经鉴定为8级伤残。因双方协商未果,故原告乙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甲按责任赔偿17万元,但考虑被告实际承受能力,只要求被告赔偿7万元。

案件分析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属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的保险费的两倍罚款。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建议 篇6

1.关于教材分析

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案都是课堂教学前至关重要的环节步骤。总体来说,是指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不仅对教材内容,而且对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理念都要全面理解。这样才会清晰其整体目标,继而结合考虑所针对的对象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宏观上对教材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再从微观角度对教材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哪些内容可以先讲,哪些内容应后讲,教师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调整,使每个模块的内容清晰。

2.关于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指的是我们要清楚所教学生的程度。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我们学校而言,虽然生源大部分是从我校初中部考上来的学校,质量整体水平较好,但是由于原来每个学生所在班级的快慢程度不一样,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不一样,以及知识掌握的差异性等等,都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尤其在高一阶段,一定要尽量使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梯度性,使优中差三类学生在课上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具体做法有:首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再次,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教师可以按照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i+1原则,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目标。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完成适量并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从而保持其学习动力。

3.关于教学建议

如何把“课标”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英语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八条“教学建议”: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台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分析论文 篇7

变形监测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变形监测的仪器和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同时,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完善[1,2]。为了切实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需要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通过分析处理发现变形,寻找变形发生的原因、分析变形特征,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

一般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流程是较为简单的,主要包括数据的预处理,选用适当的模型进行处理,获取最终结果三个步骤。其中,数据的预处理部分包含数据检验,数据剔除和数据标准化等操作;模型的选用中一般包括模型的确定、参数的估计和定阶等步骤;最终的结果,则是根据模型处理后的数据还原或者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 时序分析法数据处理流程

时序分析法在变形监测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流程也符合三大步骤,其基本流程图如图1所示。

1.1 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部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目的在于,将时间序列变为适合AR模型的平稳、正态、零均值的序列。标准化的内容一般包括数据的平稳性检验、零均值检验、零化处理、正态性检验、粗差剔除及系统误差检验、标准化处理等。

(1)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是采用提取趋势项和周期项后的残差序列进行检验。平稳性数据识别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一阶和二阶统计性质不随时间改变,即均值和方差为常数。

(2)正态性检验。正态性检验主要是检验序列的三阶矩(偏态系数)和四阶矩(峰态系数)是否满足正态随机变量的特征。但是大多数工程问题都具有正态分布的特性,在实际中,为了简化可以省去对时间序列的正态性检验。

(3)零均值检验。零均值检验就是对时间序列的均值μx是否为零进行检验,当μx不为零,而又不知其真值时,需要进行零化处理。否则处理后的序列将改变原序列的某些性质。如数据序列不满足零化条件,可按式(1)处理:

(4)标准化处理。当观测序列满足均值为μx、方差为σx2的正态分布时,进行如下标准化处理:

经过处理后的序列满足标准正态分布。

1.2 沉降观测数据预处理

以下结合某变形监测点的实测数据[3]进行分析与预测,该实测数据是等时间间隔观测的,见表1。数据共20期,先采用前18期的数据为基础,预测第19期的变形趋势,再使用前19期数据进行一步预测第20期数据。最终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准确性比较和评价。

将全部20个数据走势以曲线图的形式显示,如图2所示。

由曲线的总体走势,能够看出数据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不属于平稳的序列。因此,要对原始数据前18期进行相应的数据预处理,以使得数据能够满足AR模型对于数据的要求。对上述序列前18期数据进行二次差分处理,以去除趋势项和周期项。获得二次差分残差值曲线,再利用标准化处理式(2)进行处理,求得标准化序列,如图3所示。

1.3 AR模型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报

等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便可用AR模型对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如下:利用预处理序列对AR模型进行阶数的确定,并用相关准则对阶数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出AR模型的系数,调整预测模型;再将模型与系数相结合,并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值进行还原处理,以得到最终的预测值。

本文首先利用预处理序列的方差和FPE值,对AR模型进行阶数的确定,并用Akaike信息检验准则中的另两项AIC准则与BIC准则对阶数进行检验,根据Akaike信息检验准则,选取曲线最低点对应的n值作为模型的阶数,该模型应该为AR(8)模型。然后用AIC准则和BIC准则曲线图来做检验。

根据所选定的阶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出的系数矩阵为:

根据系数矩阵,能够得到一步预测公式如下:

其中,t为所要预测的一步的期数,与其相对应的变形预测值则是第t+2期的数据,系数F(a,b)是与系数矩阵相对应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时序还原求得第19期变形数据。数据还原的具体做法是先将之前所求得的一步预测值Y(t,1)进行标准化还原,然后再进行二次差分还原,等到一系列的数据还原步骤结束后,便得到了所需要的变形预报值,见表2。最后,通过预报值与真实测量值进行准确率检验,以检验变形预测效果。

从两组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预报值与实测值分别相差约0.2~0.8cm,总体的预报准确率平均在92%左右。能否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呢?作者将频谱分析引入时间序列分析中对数据进行联合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

2 频谱分析结合时序分析数据处理

变形监测按其时间特性可以分为静态模式、运动模式和动态模式三种。动态模式变形的显著特点是周期性,频谱分析是动态观测时间序列研究的一个途径,将时域内的随机序列通过傅里叶级数转换到频域内进行分析[4]。监测这类变形一般采取连续的、自动的记录装置,所得到的是一组以时间相关联的观测数据序列,分析这类观测数据时,变形的频率和幅度是分析的主要参考[5]。我们拟尝试将频谱分析作为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对数据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处理,从理论上来说,应该能够进一步提升预测的精度和准确程度。

为了将频谱分析与时间序列法相结合,把频谱分析部分添加到时间序列法的数据预处理部分,将其作为数据处理的一个工具。结合原来时间序列分析法的数据处理过程,就得到了新的处理流程图,如图4所示。

2.1 频谱分析数据处理过程

首先,采用多项式拟合函数,对原始序列的走向趋势进行大致的拟合。若数据离散程度不明显,多项式拟合的阶数一般在5左右,能够保证曲线光滑,同时残差值较为平稳。在此实例中,由于原始序列有较为明显的趋向性,且离散程度不高,所以可以用较低阶数来拟合,采用三阶函数拟合,拟合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原始序列的趋向性还是较为明显的,而多项式拟合的曲线趋势性也很强,这对于后期数据的预测是较为有利的。同时,可以求出残差值范围在-0.25到0.25范围之内,也符合残差值的条件。因此可以认为曲线的定阶是合适的。

利用能量函数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函数对残差值进行分析,得到能量—频率图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明确得出,两个能量最高点所对应的频率值正是函数的主要频率值。这两个函数主要频率值在三角函数拟合中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结合频谱分析法三角函数参数的求取,可以得到如下的拟合函数:

上述函数是一定程度上对残差序列近似的拟合。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残差序列的趋势。

由此,我们联想到,对于数据的预处理中,多项式拟合也是一种很好的去除趋势项和周期项的方法。经由频谱分析不但能够找到影响变形的主要频率,还得到了三角拟合函数,这样的话,可以将频谱分析与时间序列相结合,把频谱分析作为时序分析预处理部分的重点,对数据进行处理。

2.2 联合频谱分析后的时序分析处理结果

将经由频谱分析的上述残差序列添加到时间序列的预处理部分,按照AR序列数据处理的过程,继续处理下去。在最后的数据还原部分,添加上三角函数还原部分。最终,将还原值与预测值再进行一次比较,得到结果见表2。

从两组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总体的预报准确率平均在94%左右,比单独的时序分析及AR预测有所提高,单独每一期的预报也有0.3%~3%的增幅,可见将频谱分析融入到时间序列分析并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预测效率的方法。对于其准确率提高较为缓慢,其中可能的原因有:(1)原始数据序列步长较短,基数较小;(2)数据序列预测的一定范围自然振动,有一定的偶然性;(3)预测模型精度不够完美,对数据的预处理、模型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3 结论

在变形监测的信息处理方面,AR(p)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变形趋势,并且对其进行预测。频谱分析能够有效地揭示隐藏在数据序列背后的一些信息,通过频谱能量图的分析,获取到对变形影响的一些主要因素。利用时间序列法和频谱分析法对变形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对于变形预测是十分有效的。结合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数据进行的处理可以找出变形观测的分布规律,提高了单纯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准确度。

摘要:变形监测技术和理论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很多优秀的方法被应用到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面。本文是基于时间序列法和频谱分析法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如何使用时间序列法和频谱分析法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短期内的变形趋势进行预测。首先从时序分析法入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及预测;然后再将频谱分析法融入到时序分析法中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最后将两种方式得到的预测结果与真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将两种方法联合可以提高变形预报的准确率。

关键词:时间序列,频谱分析,变形监测

参考文献

[1]刘大杰,陶本藻等.实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0.

[2]黄声享等.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史玉峰,孙保琪.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变形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4,(8).

[4]尤炀,黄腾,李桂华.频谱分析在大坝变形影响因子选择中的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8,32(4).

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分析 篇8

关键词:便携 煤质分析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84-01

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我国的煤炭仍然按照灰分分级,不同煤产地煤质有着很大的差别,产地相同的煤,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煤质也不一样[1]。煤质是煤炭分析的主要经济指标,并且直接影响发热量。用煤单位为了防止供煤单位以次充好,需要对煤质进行分析,煤质分析对于一些煤矿、燃煤电厂、洗煤厂、焦化厂和钢铁厂以及水泥厂和码头等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该文就对一种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进行研究。

1 概况

一些产煤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采用核方法进行煤炭灰分的测量,利用光电效应为基础的低能γ射线反射,这种方法有着很高的测量精度,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粒度要求较高,需要的设备较多,比较不方便,检验的效率不高。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学者研究除了一种双能γ射线穿透方法和电子对湮没辐射法,能够测量高度运行煤流的灰分,对高低灰分的煤都能有良好的测量精度。之后对煤质的测量逐渐向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的研究,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技术优势,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进口仪器多数来自澳大利亚,但是澳大利亚的设备非常昂贵[2]。

2 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

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主要用于对煤质测量、存储和输出测量结果,其测量的主要参数是灰分。

测量是指对煤分矿标定之后测量煤分矿,把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的测量主机深入煤堆中,10 s内测量煤的灰分,并给出结果,在便携式煤质分析仪显示面板上显示出来,要求测量误差要在5%以内。

存储则主要有两个环节,分别是便携煤质分析系统测量主机存储和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的PC端存储,其中主机存储是在测量结束之后主机显示屏显示出结果,操作人员能够选择继续测量还是存储,此时选择存储测量结果能够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PC端存储则主要把测量数据记录在PC端管理软件数据库中。

便携式煤质分析仪主要有两部分,分别为便携式煤质分析测量主机和PC端管理系统,二者之间为了方便使用,可以实现无线通信。

2.1 系统总体设计

(1)测量主机。

使用γ射线反射为测量原理的主机要求放射源和探测器在被测物质同一侧,主要部件有放射源,NaI和光电倍增管组成的闪烁探测器,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数字模拟电路板和辅助电源以及通信模块。

硬件是主机的主体,主机需要在硬件资源的支持下,使用闪烁计数器探测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闪烁计数器输出信号,采用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系统显示在液晶屏上。

闪烁计数器主要有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两部分,闪烁体能够把射线的能力转变为光能,光电倍增管能够接受闪烁体发生的管子转化为电子,还能够把电子倍增放大成能够测量的脉冲。射线进入闪烁体,会导致闪烁体发射电子,电子被光电倍增管收集,最终发射出光子,光子在电场加速下被光电倍增管阳极吸收,形成电流脉冲,电子线路对这个电流脉冲进行放大记录,通过脉冲数率就能够求出射线强度。

闪烁体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有固体、液体和塑料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银或者铜为激活中心的硫化锌和硫化镉闪烁体。

光电倍增管能够接受光子转变,并将电子放大,阳极用于接受电子,同时形成电压脉冲。在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之间需要涂一些硅油,用以对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的光学接触,削弱反射。

(2)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计数率和闪烁计数器输出信号的特殊性,还要注意阻抗匹配问题,保证信号波形不失真,保证计数精准度。信号处理对象是光电倍增管的输出脉冲,需要经过微分、放大、基线恢复、甄别、分频等处理,最终整理成矩形波用于计数。

微分电路主要由于削弱脉冲重叠效应,采用RC微分电路能够缩短脉冲持续时间,跟随电路用于输出后第一级后续电路设计,跟随电路主要用于使阻抗匹配和输入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相互隔离。

放大电路主要对电路进行放大,因为后续处理电路对低压处理难度很大,因而加设了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电阻选择使放大倍数为15倍,控制输出脉冲幅值在3 V左右。

(3)单片机处理单元设计。

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的测量主机核心就是单片机,主要用于进行计算和控制。单片机为核心中枢,配合辅助电路进行计算、存储、交互和通信,硬件主要有单片机、辅助电路、存储电路、电机控制和通信模块等。

单片机系统最小系统是指最少原件组成的单片机能够工作的系统,通常由单片机本身、晶振和复位电路等组成。人际交互则主要有矩阵键盘和液晶电路,液晶显示刷屏和按键操作分开,不会出现冲突[3]。通信功能主要通过单片机的串口实现,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系统使用16 V电池供电,使用集成式电源转换模块实现。

2.2 测量主机软件设计

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测量主机软件有整体逻辑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两方面。功能模块程序主要有测量计数模块和标定算法模块两种方法算法。整体操作逻辑是指仪器应用过程中根据操作人员的交互制定不同功能,由功能模块程序组成。

整体操作逻辑程序设计基础是仪器的应用,操作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按键操作,才能执行相关功能,主要的操作功能有测试、参数修改、标定、时间显示和修改等,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及时刷新参数传递和相关指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

3 结语

该文讨论了基于γ射线反射测量原理的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的设计,研究了γ反射测量的理论基础,并完成了系统结构的设计过程,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这种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还能够和PC端的管理软件相配合,能够完成很多更高的功能,便携式煤质分析系统有着很多的优势,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候益铭,任延明.TN-2000型快速煤质监测仪在柳林电厂的应用[J].热力发电,2013(10):91-95.

[2]馬永和.低能γ射线反散射法测量煤灰分的线性处理[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10(6):331.

上一篇:云教学设计下一篇:我热爱的故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