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分析论文

2024-08-27

显微分析论文(通用12篇)

显微分析论文 篇1

世纪80年代, 德国学者Buess等[1]设计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 TEM) 系统, 是利用手术用直肠镜与立体镜, 通过肛门将直肠腔内肿瘤局部放大后进行局部切除的微创手术, 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 与传统常规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比较较, TEM明显改善了手术视野, 且将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扩展到了直肠的近端, 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遇到的技术难点, 是目前盛行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方式之一。我国内地于2006年[2]开展了TEM手术, 称之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TEM手术适应证

TEM是专门用于不适合传统的经肛门局部切除及经内镜切除的直肠中上段病变的局部切除, 目前TEM的手术适应证[2,3,4,5]包括直肠良性腺瘤, 以及经直肠腔内超声或内镜超声检查除外有浸润的早期直肠类癌、直肠间质瘤和诊断不明的直肠黏膜下结节等;对于直肠癌, 目前认为直肠原位癌 (Tis期) 和T1期直肠癌中组织分化良好、无血管和淋巴浸润、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是TEM适应证。对于T2期直肠癌, 因术后有较高的肿瘤局部复发率, 故需谨慎选择

尚有报道选择性地应用TEM治疗诸如肛门直肠瘘 (括约肌上或括约肌外型) , 直肠尿道瘘, 和直肠阴道瘘等瘘管性疾病[6];应用TEM治疗直肠吻合口狭窄 (狭窄成形术) 或纠正治疗直肠脱垂 (将直肠后壁固定到骶前组织上) 等[7,8]。

2 TEM手术方法

2.1 TEM手术设备与器械

(1) 直径40 mm, 长12 cm或20 cm的两种直肠镜 (Richard Wolf公司, 德国) ; (2) 将直肠镜固定于手术台的支持臂; (3) 通常采用的光源系统、CCD摄像头、显示系统; (4) 25°斜视硬质镜; (5) 钳子类、电剪刀、注射针、电针刀、吸引管、超声刀等。

2.2 TEM手术方法

手术前一天常规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术前选择性预防应用抗生素。

2.3 麻醉与体位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并留置导尿管。术前确定病灶在直肠腔内的位置, 根据病灶在直肠内的位置决定术中体位, 原则上将病灶放置在术野的正下方6点钟位置, 如病灶位于直肠后壁则采取膀胱截石位, 病灶位于直肠前壁则采取俯卧位, 病灶位于左侧或右侧壁则分别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2.4 操作方法

轻缓扩肛两指宽后, 将已润滑的直肠镜缓慢插入直肠, 找到病灶后将直肠镜固定在手术床上。盖上直肠镜面板, 插入双目镜和电视镜, 接上各种管线并向直肠内注入CO2气体, 将气压控制在12~15 mm Hg。在显示器上仔细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 并确认直肠镜的位置合适后, 将针形电刀等操作器械通过后面板上的操作孔插入直肠。先用电刀在病灶四周电灼出拟切除界线, 如为良性病灶此线可距病灶边缘0.5 cm以外, 如病灶为恶性则须距病灶1.0 cm以外。用电刀在切线的某点加深切口 (通常选择在病灶右下缘) , 切口深度依据病情而定, 如为良性病灶切至黏膜下或深浅肌层, 如为恶性病灶则切至肠壁外脂肪, 即全层切除。切口加深处可作为病灶的起始点, 沿着已设定的切除线, 用电刀或超声刀逐渐将包含病灶在内的整块肠壁完整切除。用针线将留下的直肠创面连续缝合, 边缝合边收紧创口。严密可靠的缝合以防止术后创面裂开和创面出血, 横向行进的缝合方式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术后出现肠腔狭窄。将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用大头钉将其周边固定在小块塑料泡沫上, 浸泡福尔马林溶液后及时送检, 做精确病理分期 (T分期) 。

3 TEM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3.1 并发症处理

据报道, TEM治疗直肠良、恶性疾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31%[9,10], 围术期并发症包括:直肠镜插入导致直肠壁损伤、穿孔 (肠壁穿孔进入腹膜腔) 、出血、直肠阴道瘘、直肠狭窄、切除不彻底与缝合处裂开等。 (1) 直肠镜插入所致直肠壁损伤:直肠镜盲目深插有导致直肠裂伤、穿孔危险。直肠镜插入至直肠膨大部后, 拔除内芯, 安装观察用的密封盖、光源线、充气装置, 一边观察肠腔一边往里插入直肠镜; (2) 穿孔:穿孔进入腹膜腔, 有可能需要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穿孔的发生率为0%~9%[9,10,11], 然而, 穿孔进入腹膜腔并不总是一定需要中转开腹手术治疗;Ganai等[12]报道TEM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中, 有9例 (6%) 发生穿孔进入腹膜腔, 但所有的患者均经一期缝合缺损而避免了中转开腹手术。切除时, 见到直肠深筋膜与黏膜下层之间的界线后, 如行黏膜切除则于固有肌层表面进行剥离, 如直肠上部出现肠管穿孔, 则病变切除后, 分两层缝合缺损部位。如肠道准备良好一般没有问题, 但术者判断是否需要中转开腹手术也尤为重要; (3) 出血:据报道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在1%~13%之间[13]。直肠创面缝合后裂开或缝合不严密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切除时如涉及直肠固有肌层, 则往往可能导致出血。黏膜下层内注射稀释20万倍的肾上腺素+0.9%氯化钠注射液, 不仅有助于手术切除时止血, 尚有助于正确判断直肠固有肌层与血管, 便于止血。动脉性出血可用左手所持钳子行高频电刀电凝止血; (4) 切除不完全:切除不完全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切除不完全。切除前以电刀标记外科切缘是预防水平方向切除不完全的重要方法。垂直方向切除不完全的原因是术前肿瘤浸润深度诊断有误。如黏膜下注射时病变上抬不良, 则应考虑全层切除或行肠管切除; (5) 直肠阴道瘘:当直肠内病灶位于直肠前壁的直肠阴道相交段, 手术易伤及阴道后壁, 严重者可并发直肠阴道瘘。预防方法是术中严格掌握位于直肠阴道相交段直肠病灶的切除深度, 以切至直肠外脂肪为度; (6) 术后缝合裂开、狭窄:全层缝合后, 如仅浅浅缝合黏膜, 形成死腔或止血不彻底, 导致黏膜下血肿形成, 就可发生术后缝合处裂开, 因此, 在止血操作后, 应充分冲洗, 确切缝合固有肌层。另外, 为防止直肠狭窄, 必须沿肠管横轴方向缝合。

3.2 局部复发

TEM主要用于切除不适合内镜切除的大的直肠腺瘤, 直肠腺瘤行TEM手术后的复发率在0%~16%[9]。直肠腺瘤TEM术后局部复发与年龄、性别、类型、或腺瘤位置及距肛缘距离等无明显相关性, 而与腺瘤切除不完全、切缘断端腺瘤组织残留和阳性切缘明显相关[4], 是预测其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另一个预测直肠腺瘤TEM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子是肿瘤的大小, 直肠腺瘤直径≥5 cm者TEM术后阳性切缘率为21%, 而直肠腺瘤直径<5 cm者阳性切缘率为9% (P=0.047) , 直肠腺瘤直径≥5 cm是预测直肠腺瘤TEM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子 (P=0.007) [4]。

TEM在T1期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 中的应用仍有争议, 主要是因为TEM不能进行充分的淋巴结清扫。T1期直肠癌行TEM切除术后复发率在0%~26%之间[4,5,6,7,8,9,10,11,12,13,14]。研究表明[14]阳性切缘、肿瘤直径 (肿瘤大小) 和黏膜下浸润深度的T分期是T1期直肠癌行TEM切除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子。通常认为T1期直肠癌病灶直径>4 cm是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 因其与增加了阳性切缘有关。T1期直肠癌切除前, 在癌灶周边黏膜容易标记出外科切缘, 是预防水平方向切除不完全的重要方法;而TEM直肠壁全层切除则减少了垂直方向的阳性切缘率。黏膜下 (sm) 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最强预测因子之一, 局部复发伴随淋巴血管浸润, T1sm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率非常低 (0%~3%) , 但在T1sm2-3期和T2期直肠癌则分别增加到15%~25%。Morino等[14]回顾分析了107例直肠癌TEM切除的结果表明, 平均随访54个月, 48例p T1期直肠癌总体局部复发率为10.4%, 其中26例p T1sm1期直肠癌中无一例局部复发, 而22例p T1sm2-3期直肠癌中5例局部复发 (22.7%, P=0.036) , p T1sm1期直肠癌在60个月时100%无病生存;多因素分析表明, 黏膜下浸润深度>sm1是独立的局部复发预测因子。当T1期直肠癌TEM切除术后标本的病理检查评估出现诸如肿瘤浸润深度>p T1sm1、肿瘤分级为低分化、淋巴血管浸润或阳性切缘等时, 原则上推荐行补救性根治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 以降低局部复发的危险。

Lezoche等[15]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TEM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70例T2期直肠癌分别采用TEM手术 (35例) 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35例) , 所有病例均接受新辅助化放疗, 发现在5年的随访中, 局部复发率或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然而, 研究表明, 与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T2期直肠癌比较, TEM具有较高的5年局部复发率, 两者有明显性差异 (19.5%vs9.4%, P=0.035) , 但该组患者均没有接受新辅助化放疗。Perez等报道对连续36例直肠肿瘤行TEM切除术后30天的结果, 其中23例直肠癌接受新辅助化放疗后行TEM手术切除, 13例 (直肠腺瘤4例, 早期直肠腺癌6例, 直肠类癌2例和胃肠道间质瘤1例) 仅行TEM手术切除, 与仅行TEM手术切除组比较较, 接受新辅助化放疗后行TEM手术切除组明显有较高的直肠缝合处裂开发生率 (60.9%vs23.1%, P=0.032) 和再次住院率 (43.5%vs7.0%, P=0.025) , 两组间有明显性差异;直肠缝合处裂开者无1例需开腹手术修补;另外, 两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性差异, 但每组各有1例有症状的直肠狭窄者需进行直肠扩张治疗。现有资料表明, 接受新辅助化放疗后行TEM似乎增加了直肠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认为, 对于接受新辅助化放疗治疗有明显反应或者病理上完全反应的T2N0期直肠癌患者为TEM适应证, 对于此类患者, TEM在多学科联合治疗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TEM将包含病灶在内的整块肠壁全层完整切除, 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评估, 做精确病理分期 (T分期) , 选择治疗方案。TEM在T2期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尚处于临床研究探索阶段, 尚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结果进行评估检验。

显微分析论文 篇2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立足于偏光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偏光显微镜行业环境、偏光显微镜产业链、偏光显微镜市场供需、偏光显微镜价格、偏光显微镜生产企业的详尽剖析,以使投资者达到对偏光显微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全面、深入掌握;同时为使投资者把握偏光显微镜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我中心还对偏光显微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预测;另外在投资分析部分,针对企业投资决策依据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综合给出投资建议。

第一章 2013年世界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3年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走势

二、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分布情况

三、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重点国家和区域分析

一、北美

二、亚洲

三、欧盟

第二章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

第三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四节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第三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的有关概况

一、偏光显微镜的定义

二、偏光显微镜的特点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的产业链情况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偏光显微镜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 上下游行业对偏光显微镜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第三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状况

一、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二、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三、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

三、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六章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节 行业最新动态分析

一、行业相关动态概述

二、行业发展热点聚焦

第二节 行业品牌现状分析

第三节 行业产品市场价格情况

第四节 行业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七章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探针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探针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八章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行业周期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三节 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九章 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分析

二、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三、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政策投资风险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

二、技术发展风险

三、市场竞争风险

四、原材料压力风险

显微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显微镜;常见故障;故障排除

在生物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对于显微镜的使用非常频繁,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显微镜的保养和维护,会使显微镜产生故障和问题,影响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所以必须对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所了解,及时将显微镜的故障排除,保证显微镜的工作质量。

1.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1.1 显微镜的载物台自行下滑

载物台是用于承载需要观察物品的平台,载物台只有处于恰当的位置并保持平稳的状态才能够保证科研人员在进行观察时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认真地观察,但是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的问题,这也是显微镜常见的故障之一,载物台自动向下滑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观察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当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动的故障时,经常是观察人员把显微镜的焦距调试完成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物体放大之后的物像,但是这种能够清晰的物象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载物台就会自动向下滑动,导致原来调试的焦距不能够使被观察物体呈现清晰的物像;当出现显微镜的载物台出现上述问题时,一般利用下述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首先,可以用适当旋紧锁紧手轮以增加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间隙;或者用定位手轮固定平台,使之不会下降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其一或者结合使用上述两个方法之后,载物台不再自动向下滑落,而是稳稳地停留在原先的位置,则调试完毕。然而如果经过上述的调试之后,载物台自动向下滑落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应该通过调整弹片的高低的方法来加大摩擦,进而稳固载物台,具体做法是把微动手轮拆卸下来,拉出齿轮箱部件,拿出波纹弹片,适当调整波纹程度后重新安装即可。但粗微动调焦机构,结构精密,不建议自行拆卸。检验调试是否达到最佳程度的标准是可以轻松转动手轮而且也可以灵活地调整平台的位置,同时平台又不会自动向下滑落。为了增加转动手轮过程的顺畅程度可以在齿条和齿轮之间涂抹适量的润滑油。

1.2 显微镜的镜头内的视野不清晰

显微镜的镜头内部视野不清晰是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故障,导致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显微镜的镜头受到污染,如镜头内部产生了霉斑或者尘埃,需要对目镜和物镜等进行清洗,清洗目镜和物镜都需要把镜片拆下来再清洗,对于目镜而言,把目镜直接拆下来并清洗即可,但是对于物镜而言,拆卸的过程就比较复杂了,原因是物镜的内部结构很复杂,物镜内镜片的叠放层次和顺序都有自己的规律,显微镜生产厂家在出厂之前都会对显微镜物镜的位置进行专业和精确地调试使各个镜片处于最佳的位置,因此清洗完物镜的镜片之后,必须严格按照物镜镜片原来的位置重新安装物镜镜片。在清洗和擦拭显微镜镜片时必须使用清洁程度非常高的丝绸,脱脂棉球或者毛笔清洁镜片,其他材质的清洁工具可能会在镜片上留下划痕,破坏显微镜镜片上的透光膜,降低镜片的透光率,使显微镜的镜头内部模糊不清,其中毛笔用于清扫镜片上的灰尘,脱脂棉球用来蘸取擦拭液擦拭镜片,清洁镜片上的霉斑,对霉斑清洁效果较好的擦拭液一般是由一定比例的酒精和一定比例的乙醚配置而成,其中酒精含量约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乙醚的含量约为百分之八十,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洁镜片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擦拭霉斑,而且也应该擦拭镜片的其他部位,否则会使显微镜的镜片曲率不均匀,影响被观测物体成像的清晰度。并且该操作一般是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仪器的精度。以上是当显微镜镜头内部被污染时的处理办法,当显微镜镜头外部被污染导致视野模糊时,第一步应该利用清洁程度达到一定标准的丝绸蘸取适量温水清除污染物,再用干松的丝绸将温水擦拭干净,第二步利用脱脂棉球蘸取适量的擦拭液再次清洁镜头并及时擦干,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够让液体渗入进物镜。100X的油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有渗油的现象产生,也会影响镜头内部视野的清晰程度,因此应该用二甲苯定期或者是在每次使用之后擦拭100X油镜。

1.3 显微镜的物镜转动困难或者不能够准确定位

显微镜物镜的转换器具有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以转动的功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物镜转换器会出现转动困难或者不能够准确定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螺丝拧的太紧或者太松造成的,当固定螺丝太紧时很难转动物镜转换器,如果强行转动很可能会损坏相关的零件;当固定螺丝太松时,内部的轴承弹珠会由于重力的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也会导致转动困难。当发生显微镜的物镜转动困难或者不能够准确定位的故障时,应该调节相关螺丝的松紧程度,既保证转换器可以灵活转动,又可以精确稳定地固定在某个位置。但是如果物镜转换器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请不要轻易拆装,最好将其请寄回原厂进行修理。

1.4 显微镜照明不均匀

显微镜的视场应保持亮度的均匀,并确保整个视场没有明暗差异。但是在对灯泡进行更换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对观察的准确产生影响。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灯泡规格不符合原显微镜的要求,灯丝偏离照明中心。二是没有正确安装到位,导致灯丝偏离照明中心。此时就需要严格按照显微镜说明书对灯泡进行更换,从而确保灯泡安装到位,不存在左右偏离误差。

2.显微镜的保养和维护

2.1 显微镜的整体保养和维护

对显微镜进行整体的保养时,首先应该注意使放置和使用显微镜的环境达到要求,放置显微镜的环境必须是干净整洁,阴凉,干燥的地方,这是保证显微镜清洁的必然要求,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室当中,但是实验室也是存放其他化学药剂的地方,因此在保存和放置显微镜时应该注意把显微镜与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剂分开放置,以免化学药剂腐蚀显微镜,最好是利用防尘罩把显微镜盖上并存放在显微镜橱里。其次,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使用显微镜时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检修,检查显微镜镜片是否配套,具有转动功能的部件能否正常转动,螺丝螺母是否处于最佳的松紧状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不仅能够保证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不受影响,而且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显微镜的使用时间,减少科研部门的投资和成本。

2.2 光学元件的保养和维护

所有镜头均经装校调整,请勿自行拆装。在保养显微镜的镜片时,不同部位的镜片应该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养:在清洁和擦拭目镜和物镜镜片时,应该使用清洁程度高质地柔软的毛笔、丝绸、脱脂棉球等进行清洗和擦拭,清洗液中酒精和乙醚的含量应该控制在最佳范围;在清洁镜头外部时必须保证清洗液不会渗入物镜内部;而集光镜和聚光镜的清洁步骤比较简单,只需要擦干净即可;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在需要观察物体时把灯泡的亮度调节到最大,其他对于亮度要求不高的环节,应该把灯泡的亮度调节在最低程度。

2.3 机械元件的保养和维护

对于显微镜的机械元件应该及时保养,以便于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发挥到最佳状态,为此应该及时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机械元件,保持显微镜整体的干净整洁,定期在需要转动的部位涂抹润滑油。在清洁显微镜的机械元件时不能使用乙醚或者酒精等液体,会对显微镜的机械元件产生腐蚀。如要清洁,请使用中性去污剂。

2.4 电器元件的保养和维护

电气元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此时要做好该元件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常见的故障有:(1)接通开关之后,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有,灯泡未插入、无电源以及灯泡已坏等,此时需要对灯泡好坏进行检查,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2)灯泡突然烧坏掉了,可以能是因为电压过高或不稳定,此时要对电压进行检查;(3)照明亮度不够,可能是因为电压不稳或太低以及未按照要求选用灯泡,此时需要调整电压,并选用制定的灯泡;(4)灯泡闪烁,可能是因为灯泡插入不正确,或灯泡快坏了,可以对灯泡插入部位进行检查,或更换一个新的灯泡。

3.结语

显微镜在研究人员工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对于显微镜经常出现的显微镜的载物台自行下滑,显微镜的镜头内的视野不清晰,照明不均匀,显微镜的物镜转动困难或者不能够准确定位等故障,应该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王芳.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保养[J].实验室科学,2007,(2):171-172.

[2]叶卫京,杨保俊.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及日常保养[J].蚕桑通报,2006,37(1):65-67.

[3]李红花,李英信,孟繁平等.浅谈生物显微镜的规范化管理与日常维护[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66-267.

作者简介

经鼻蝶垂体瘤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篇4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外科,经鼻蝶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类型之一, 发病率居于颅内肿瘤第三位, 约占总患病人数12%~13%[1,2]。外科手术被认为是垂体瘤治疗首选方式[3]。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逐渐发展及临床医师操作熟练度提高, 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得到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21例临床诊治资料,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总结手术操作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21例, 其中男8例, 女13例;年龄30岁~68岁, 平均57.7岁;患病时间3个月至6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2.3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9例, 视野缺损11例, 体重增加13例, 头晕头痛7例, 闭经泌乳15例, 肢端肥大6例;患者经CT及磁共振成像 (MRI) 扫描显示, 肿瘤体积小于1cm 1例, 1cm~4cm 16例, 大于4cm 4例;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生长激素腺瘤6例, 泌乳素腺瘤11例, 混合细胞腺瘤4例。

1.2 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行详细螺旋CT及核磁共振扫描。三维重建病灶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鼻腔常规消毒2d~3d, 修剪鼻毛。全麻, 碘伏消毒面部皮肤及双侧鼻腔, 经术侧鼻腔用剥离子寻早蝶窦前壁及前壁中线外侧的蝶窦开口, 沿此方向将牵开器放至蝶窦腹侧壁, 并使牵开器前端下缘位于蝶窦口附近。用牵开器前端自鼻中隔根部向对侧折断鼻中隔根部梨骨, 再向外侧折断同侧中鼻甲, 撑开牵开器扩大术野。咬除鼻中隔少许骨质进入蝶窦, 切开蝶窦黏膜, 修正牵开器方向, 扩大蝶窦开窗, 注意保留后下部梨骨为确定中线标志。依据蝶窦分隔与蝶鞍的关系, 确定鞍底开窗位置及大小。长针穿刺鞍底硬脑膜, 以排除鞍内动脉瘤。X形切开鞍底硬脑膜, 用不同大小的刮匙分块切除肿瘤。残腔填塞明胶海绵, 见无渗血。撤出牵开器, 清理鼻腔分泌物, 复位鼻中隔。双侧鼻腔填塞油砂条。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 2d~3d拔除油砂条。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出现术中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28min~65min, 平均42.1min;住院时间4d~8d, 平均5.7d;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8例, 视野缺陷改善6例, 体重增加改善13例, 头晕头痛消失6例, 闭经泌乳消失14例, 肢端肥大改善6例, 临床改善率分别为88.9%, 54.5%, 100.0%, 85.7%, 93.3%, 100.0%。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 经有效治疗后消失, 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并发症发生率为4.8%。

3 讨论

显微外科经鼻蝶治疗垂体瘤是目前最为成熟神经外科微创治疗技术之一, 其通过人体已存在鼻腔间隙操作, 避免开颅以及鼻腔损伤[4], 能够有效保存正常鼻腔及蝶窦生理解剖结构, 减少术中出血, 且术中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少。经鼻蝶垂体瘤切除临床指征包括:病变局限, 无转移;无周围浸润粘连;微腺瘤等。对于蝶窦畸形, 合并炎症者应当避免此术式。临床医师显微外科经鼻蝶垂体瘤治疗不需要人工进行腔道建立, 采用人体生理间隙, 减少术中损伤及术后疼痛。垂体瘤治疗关键在于彻底清除肿瘤;显微镜下经鼻蝶切除术可直视观察病变位置, 肿瘤切除顺序为邻近鞍底-近海绵窦壁-鞍后上方-鞍前上方[5];术中一般应彻底暴露鞍区底部及斜坡, 注意重要解剖结构辨别, 特别是颈内动脉。临床医师术前应当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明确诊断;加强自身操作技术熟练程度, 熟悉操作部位解剖结构, 避免术中视神经及颈动脉损伤, 确定蝶窦位置后方可行鼻中隔及中鼻甲折断;手术多采用右侧鼻孔入路, 且保持患者仰卧位, 头高脚低约20°左右;同时为扩大手术视野, 多需切除梨骨根部, 以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风险;微腺瘤应当在显微镜高倍放大下仔细辨认辨认肿瘤及肿瘤周围残存垂体, 并进行扩大切除, 以达到根治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出现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2.1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7.7d;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8例, 视野缺陷改善6例, 体重增加改善13例, 头晕头痛消失6例, 闭经泌乳消失14例, 肢端肥大改善6例。术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本组患者中出现1例一过性尿崩症, 这可能与术中切除时碰触垂体柄或者术后局部出血压迫诱发, 采用垂体后叶素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综上所述, 显微外科经鼻蝶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确切,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且操作简便、微创,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加强术中规范操作, 显微外科治疗可作为临床垂体瘤治疗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Jho HD, Lee SH.Endoscope-transsphenoidai surgery[M]//Sekhar LN, Fessler RG, et al.Atlas of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Brain, New York, NY:Thieme, 2006:1030-1040.

[2]纪涛, 林恒州, 何毅.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43例临床治疗[J].海南医学, 2011, 22 (7) :78-79.

[3]Li KW, Nelson C, Suk I, et al.Neuroendoscopy:Past, present, and-future[J].Neurosurg Focus, 2005, 19 (6) :E1.

[4]王雷, 李俊, 陈文, 等.经鼻蝶入路分期手术治疗巨大垂体瘤2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8) :2213-2214.

显微分析论文 篇5

摘要

硬化水泥产生相变是由于其暴露于外界从而受到动态负载和静电动态负荷作用。我们以20年的住宅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红外频谱技术对硬化水泥浆体在不同负荷下的成键特征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扫描电镜照片表明,微观结构有一个具体的形态差异。红外光谱的分析,为我们了解初期和后期的相变特征提供了信息。这促成了水合物石灰反应及硬化水泥浆体相互之间建立微观模型。随着我们对水泥浆体(HCP)硬化的了解和认知逐渐增多,水泥浆体的硬化被广泛以图解的形式被接受,再加上先进设备和软件的一起分析帮助,更多的HCP微观结构的准确模型得到发展。然而,大多数的这些实验结果只是获得了实验室规模的测试,并没有多少进行了实际的应用。

在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支持下,结构动力学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已开始这项研究。几年前,研究旨在了解该HCP组织在台风影响下的演变及相变。通过红外(IR)的频谱分析对HCP的初期和后期进行了研究。这是值得研究的。因为成键特征的改变可能有助于HCP的机械性能的变化,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了采用扫描电镜法(SEM)和红外光谱分析来研究长期受台风影响而处于动态中建筑物的混凝土微观结构和相变。此外,对于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来描述HCP的微观结构有重要意义。

1。实验过程

此HCP样品是采自于有20年了的26层高双塔住宅楼的钢筋混凝土。两个方环型分区塔的连接通过一个共享的电梯大堂。天空中有两个方形塔楼开口在中心。此混凝土除了受正常负荷,在夏季台风季节也经历了严重的结构动态负荷。由于此建筑结构是剪力墙式的类型,在台风季节的降雨量通常在这方面高。

图。1。示意图中的具体的过渡地带。一,合计2,中Ca(OH)2,3C-S-H,4钙矾石[1,13]。

混凝土样品收集到的位置标有A,B和C,如图2所示。选择他们的差异反映在台风下的动态负载压力。据估计,最大应力是A然后是C最后是B。从三楼和第二十五楼钻墙取得直径为150毫米的圆柱形混凝土芯。取心过程是缓慢的,以防止过热引起水量的变化。在样本收集过程中,注意避免碳化作用。通过认真准备排除碳化的影响。薄板从内部被切断,需要与混凝土表面保持超过70毫米的距离。被打碎的薄钢板弯曲,断裂面镀金用来扫描电镜检查。利用日本JEOL的JSM-820能量色散分析仪进行扫描电镜成分分析。样品的具体组成如表1。分别在15千电子伏的二次电子模式加速电压下和和5-9毫米工作距离下,对混凝土的样品形态进行检查

红外光谱使用红外20 SX的红外分光光度计(Perkin Elmer公司)。红外谱分析的结果被用来解释在SEM观察到的微。红外和扫描电镜分析,成为微观结构模型建筑的基础。

图2

图3

图4

2。结果与讨论 2.1。扫描电镜分析

图 3(a),3(b)和3(c)显示的是三层凝结物的SEM形貌,而图 3(d)显示的是二十五楼的凝结物。第二十五层混凝土地板施加的静电和动态应力要低。通过比较图第3(a-c)和图3(d)项,显着的形态差异可以观察到。针形晶体几乎完全消失在图第3(a-C)上,这是由于三楼的混凝土受高应力集中。图3(A至C)也显示一渐变的形态,可能是由于所受应力的不同。施加应力较高时将有较少的针形晶体。从EDAX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晶体主要是由多种硅酸盐类化合物组成。这使我们相信,这些晶体是HCP。目前的调查还这表明,针状晶体体积分数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它可作为在此HCP相变的标志,胶凝材料的亚稳相在合适的条件转化为更稳定的阶段。2.2。红外光谱分析 2.2.1。水在混凝土中分析

图4给出了经过20年的混凝土样品相应的红外光谱。在图 4(a),4(b)和4(c)中,伸缩振动的特征峰位于3440厘米处。这些特征峰相互分散和重叠;这代表了-OH的强大的变形振动。图 4(A至C)的样品是从第三层不同的带点才来的。图(a)施加的压力最高,图(c)最低。

在图4(a),4(b)和4(c)中-OH键特征峰有一个红外吸收的梯度变化。施加动应力越小,红外吸收越高。区别可以归结为在混凝土材料中变异水分含量和水的-OH键的位置。在不同的条件下,水(包括结晶水,化学结合水,和地表吸收的水分)将会转变并与其他物质反应。

总之,在不同的相变应力下,水发生了结晶转变和相位变化。根据不同变化和的转化率征收。这种转变主要受初期和后期的变化影响。静电和荷载成为这种转化的条件之一。

2.2.2。氢键的分析(氢键)

氢键之间可能会在分子与其他原子或更高电间或分子内形成氢原子。一个氢原子结构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只有一个电子轨道围绕原子核。当氢原子与其他有较高的电荷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氢原子的电子会被该原子占用,氢原子核变成暴露(或发现),形成强大的H-键的元素具有较高的负电。H型键长相对较长,与摩尔150-500千焦共价键比较,他是个具有20-40千焦耳摩尔的弱电子。不过,他是远强于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吸引力。

红外特征峰的H-键位于650厘米。从图5中,我们发现,氢键在混凝土负荷了20年的时间里受到了影响。负载较高时,H-键数量在减少。这意味着,许多氢键因动态负载强加给HCP上而被破坏。破损H-键导致自由氢质子扩散活动的增加。增加氢离子浓度可能会增加Ca(OH)2和水分子反应。随后,微晶相变和热力学平衡中的凝胶体状结构将被加强。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显然,通过阻尼现象做功所产生的能量被结构材料所吸收,从而促进其化学反应和相变。如果阻尼现象导致的温度上升不考虑,则阻尼产生的能量全部用来相变和化学反应了。目前,虽然这些能量师父被用来分配促进化学反应和相变还未知,然而,这并不会削弱结论成立。2.2.3。碳氧单键和碳氧双键分析

利用红外光谱记录对前期的碳氧键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碳氧双键的震动峰在1760厘米。在应力条件下碳氧双键行为与-OH键相似。在重应力下混凝土中的碳氧双键的红外吸光度是最低的。这意味着在在混凝土材料中,碳氧双键随着动应力的增加而减少。从下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CaCO3 + H2O«CO2 + Ca(OH)2(1)

这是一个可逆吸热反应。静态和动态加载可以促进这样的反应。换句话说,对混凝土材料做功或者吸热都会促进这个吸热反应。显然,混凝土材料的在动态加载的能量消耗(或振动运动)还应促进了混凝土材料的阻尼能力。部分机械能(动能与弹性应变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能量被存储在物质内部。材料的载荷大小和微观应力与此反应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C-O键的特征峰在1036厘米为拉伸状态,1010厘米为竖立状态。分别通过比较图5的C-O相关峰。可以得出结论:相同系统的红外吸收率下,C-O键与C=O相似。

人们注意到在图 5中碳化现象,峰间的梯度变化很明显。这是奇怪和矛盾的因为到顶端70mm的土芯被切除。这种碳化可能性第一被排除。此外,碳化现象不应该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因为取样相同。当前还没合理解释,有待以后深究。

该反应也导致了原材料体系均衡的破坏。这将导致氢氧化钙在混凝土的形成和累积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碱性。随着氢氧化钙逐步增加,可以使得结晶度提高和影响HCP的稳定。这种反应对混凝土的碳化率的影响还未知。进一步的调查需要澄清其意义和可能的相互关系。由于反应处理速度非常慢,可能的csh和CH共同结晶,形成了复杂的联合连锁微晶形态。我们称之为的槽口影响(RE)。

图5

2.3槽口影响

槽口影响为描述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观察提出了一个假说。该转换机制将是很受关注而且也很复杂。在图3(b)可发现,一个微型晶体CSH吞没/入侵一大块的CH晶体。槽口影响表明,所施加的部分动态能量会消散,协助晶体转变。形态转型显示在SEM中CSH和CH微晶的凝胶类化合物组成。在CSH和CH微晶中联锁微晶结构的形成在以一个很坏满的随度进行。因此,一个强大的更好的凝聚力,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立在复杂的晶体结构。这与在多重压力不变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由于槽口影响产生其他后果包括在微观的孔隙度致密化和结晶条件在HCP的降低。范德华力在CSH=CSH and CSH-CH有所增加。这种后期的增加和改善进一步提高HCP的密度和强度方面的特征条件。微结晶会降低HCP的孔隙率及并具有类似致密化的影响。然而,微结晶会同时也降低了断裂韧性,由于表面晶界增加而增加材料的脆性。

槽口影响的结果不一定是统一的和各向同性的。这将导致复合结构内部残余应力存在,它可能导致裂纹的形成和传播。微裂纹可能进一步结合,形成宏观裂纹。因此,槽口影响应该是一种对于已建成数年的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形成的一种解释。虽然我们对槽口的形状形成机制和槽口现象的影响并不理解,更详细的调查是将会进行。2.4。微观结构

几项研究已经被用来进行描述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发展,详细说明这些结构的讨论将被证实。然而,这些实验结果,大多数是从实验室规模的测试中获取,仍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是参照假设在只有有限的变化下对水泥早期水化浆的硬化状态。在事实上,在由于台风而长期处于动态应力下的实际尺寸的建筑中,硬化胶凝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是一种持续过程。因此,根据从描绘HCP的IR和SEM分析结果得出次微观结构是可行的。

图6

图6是组织演化在过渡区模型示意图。在高施加动态负载,三个CSH结构变化会发生:(1)针形晶体的体积分数降低;(2)有板状晶体增加;(3)未水化水泥材料的部分将进一步的水化。

3。结论

取自一个存在20年建筑物的混凝土样品的SEM照片证明了在外部动态负载下HCP的形态方面的转变的存在。在更高的动态应力下,针形晶体转变为片状晶体。从前期和后期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应力条件,混凝土粘接将进行晶体变化和相变。红外吸收越高,动态应力越低已经被证实。这是显然,台风施加的外力促进了转化。高层建筑物中的低层建筑物的混凝土承受更多的外应力这个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在静电和动态应力中。从IR和SEM分析中得出的微观模型示意图确定为分析混凝土过渡区的显微结构演变。致谢

笔者要感谢大学教育资助香港会提供资金这个项目(批准号:904058)在香港城市大学。

参考文献

显微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3] 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99-200.endprint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3] 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99-200.endprint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显微输卵管吻合160例临床分析 篇7

关键词:输卵管吻合,显微手术

我院自1990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做显微输卵管吻合术160例, 经输卵管造影, 除1例失败外, 其余全部成功, 复通率达99%以上,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因子女伤亡经县级以上计生部门批准后复通的, 其中干部3例, 工人1例, 农民156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33岁。吻合距结扎时间:最短7d, 最长12年, 一般2~5年。

1.2 手术方法

待月经净后1d入院, 妇科常规术前准备。在麻醉下, 取下腹部耻骨上3cm处一长约3cm的切口, 逐层切开腹壁, 打开腹腔;探查子宫、附件有无异常, 提取输卵管, 寻找结扎部位, 观察有否炎症及粘连。用生理盐水在输卵管被膜下注入, 以便于游离残端输卵管, 将输卵管游离, 同时将疤痕组织切除。根据结扎的部位及两端管腔的直径, 采取不同的吻合方式。用0/8-0/9的无损伤缝合线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具体方法如下表1:吻合完毕后, 输卵管被膜包埋;并用庆大霉素针4万U, 氟美松针5mg, 利多卡因针5m L, 生理盐水5m L, 混合后从伞端给予通液实验;以吻合口无漏水或渗水较少, 近端输卵管膨胀良好为标准。术后如发现输卵管过短或伞端距卵巢过远, 可以将伞端与卵巢皮质固定1针, 以便伞部拾卵;术后7d拆线, 并给予通液一次, 隔日再通1次, 出院。

2 手术效果

本组病例术后近期全部给予造影检查, 除1例失败外, 其余全部成功, 复通率达99%以上。经术后随访, 术后1个月受孕1例, 3~6个月10例, 6~12个月122例, 1~4年18例, 受孕率达93%, 另有5例经输卵管造影完全通畅, 但至今未有受孕, 考虑可能有其他情况。

3讨论

3.1显微外科技术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在输卵管吻合中的应用, 避免了普通吻合方法出现的并发症, 成功率高, 已为临床所证实[1]。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能够使视野放大, 能看清输卵管各层次的细微结构, 有利于解剖对位;并且应用显微外科器械及无损伤逢合针线, 对组织损伤小, 不至于形成吻合口狭窄。本组160例, 复通率达99%, 受孕率达93%, 未有1例形成宫外孕。

3.2输卵管吻合的方法

应根据结扎的部位及两断端直径的大小, 采取不同的吻合方式, 不应固定一个模式, 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总的目的, 应使两断端解剖对位良好[2]。

3.3对输卵管粘膜缝合问题

我们认为:不给予单独缝合, 对峡部粘膜较少, 可给予单肌层或全层缝合。对于壶腹部, 因粘膜较多, 可以将膨出的粘膜给予剪除, 然后行两断端全层等距离缝合, 并给予等距离浆肌层加固。

3.4手术时机的选择

我们认为:应在月经净后的3~5d。因为, 输卵管的内膜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期 (增生早期) 雌激素分泌量不足, 输卵管的蠕动减弱, 输卵管内膜的上皮细胞分泌减低, 有利于吻合及吻合口的愈合。

3.5输卵管的通液问题

本组病例在吻合完毕后的同时, 从伞端给予通液试验, 以便于观察吻合口的通畅情况, 同时, 还可以清除血肿、预防粘连。对于术后通液, 可以起到清洗细小凝血块, 细胞碎屑和纤维蛋白凝块, 冲开轻微粘连的作用。我们于术后第7天, 第9天各通液1次。术后1个月再给予通液1次, 获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元军, 王顾德, 李一民.直视下显微器械输卵管吻合术31例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3, 11 (4) :252.

显微分析论文 篇8

关键词:角膜测量,裂隙灯,Canny算法

0 引言

人眼前部的许多组织都是屈光结构,如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正常情况下它们都是透明的,这种特性为眼部的可见光检查提供了条件,因此使裂隙光源检查成为目前眼科最普遍的检查手段。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裂隙灯显微图像的采集进行分析。

1 裂隙灯显微图像的采集系统构建和采集方法

裂隙灯显微图像的采集是参数提取的基础,首先构造“眼前节图像采集和归档系统”。在PC上通过视频采集卡接收来自于CCD摄像头的视频信号,然后通过PCI接口把视频数据传送到主机上。

利用VisualC++所提供的VideoforWindows库函数所提供的函数、宏、结构以及回调函数实现实时视频捕获,并将采集得到的视频流存储到文件或者直接对视频缓存进行处理,获得裂隙光源检查的序列数字图像。

系统中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取眼前节图像:

1)将采集的视频进行回显的同时,从采集的视频流中分解出一帧图像;

2)在进行视频回放时,将比较满意的关键帧提取出来。

归档功能将所得到的眼前节图像存储成BMP文件,并有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类、归档的模块,将获得的图像转换成DICOM格式,存入数据库,实现病历及图像数据库管理。

2 裂隙灯显微图像的去噪处理

根据以上所述的裂隙灯显微镜图像采集方法,获得的图像中含有噪声,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外界光源等引起的伪信号。

2)主要是由于裂隙光线在虹膜表面的反射造成的伪信号。

3)来自于采集和传输设备本身以及其他随机的干扰,将这类噪声近似地认为是白噪声。

对于这三种噪声,相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去除。前两种噪声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直接由眼球表面的镜面反射形成的。而要提取的信息都是由眼球组织的内部表面或光切面反射形成的,如虹膜的反射和角膜的切面反射。因而,噪声区域的亮度远比其他区域的亮度大的多。所以,用灰度阈值法就可以将亮斑区域去除,再根据周围的灰度值进行线性插值,填补去除的部分。这样使得噪声去除后与周围环境缓慢过渡,不会在提取边界时产生伪信号。对于白噪声的去除,采用高斯滤波,但滤波尺度的选择要配合边界提取方法。

3 裂隙灯显微图像边界提取和拟合

3.1 显微图像边界提取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梯度的Canny算法。Canny算法[3]是CannyJ.在1986年提出的一种边缘检测方法,它选取高斯函数的一阶导数作为阶跃型边缘的次最优检测算子,具体的做法是:

设二维高斯函数为:G(x,y)=12πσ2exp-2σ2x2+y2。

对它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求导,获得两个一维的行列滤波器:

将上式分别与图像f(x,y)卷积,得到两个方向上的高斯梯度:

令反映了图像上(i,j)点处的边缘强度,而则是图像的(i,j)点处的法向矢量。

这样就可以在每一点的梯度方向上判断此点强度是否为其邻域的最大值来确定该点是否为边缘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运算量不大,而且在很多场合应用效果良好。

从上述对Canny算法的描述可以看出,算法的关键是两个方向上的梯度算子。梯度算子的尺度是根据高斯函数的方差σ确定的,它决定了能够检测的边界的宽度。在基本的Canny算法中,σ的值是给定的,边缘检测的性能取决于σ的大小,如果σ足够大,则对斜坡边缘来说,梯度算子的输出即等于边缘高度。但遗憾的是,大的模板尺度会造成边缘间严重的相互影响,裂隙灯显微图像同时存在着边缘较平缓和边界点距离较接近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梯度算子,很难获得较好的结果。

类似于形态学多尺度梯度的定义,采用多尺度的算法计算梯度,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多尺度梯度定义如下:

设σ取值范围为:σ(a,b),(a,b)Q,有:

用这种算法计算图像的梯度具有更强的抗噪声能力和很强的抗边缘间相互影响的能力。

3.2 裂隙灯显微图像边界拟合

提取出的角膜边缘是一些不连续的点,并且由于裂隙光线的长度有限,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因此为了获得完整和准确的特征参数,需要进行角膜曲线拟合处理。

根据角膜特点,提取拟合的模型,因为角膜的曲率比较大,中心近似椭球型,周边比较平,故选用抛物线拟合角膜的前后表面。因为采集时的图像中角膜前后表面成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沿水平方向,故选取抛物线函数f(x)=c0+c1x+c2x2,曲线拟合的过程用来确定系数c0,c1,c2的最佳取值,使得该抛物线到给定点的误差在均方差的意义下最小。本文采用伪逆法来求解系数c0,c1,c2。首先构造包含给定x值的矩阵X,包含y值的矩阵Y和包含待定系数的矩阵C:

那么,表示每一个数据点误差的列向量可以写作:

其中,矩阵的积XC就是由抛物线方程算出的列向量:

上式中对C中的元素进行微分并令导数为零可以得出:C=BTB-1 BTY,这样,求得角膜前后表面的拟合模型参数c1和c2,为了减少分类误差的影响,根据得到的抛物线方程,再进行一次迭代运算,即将得到的边缘数据各自代入抛物线方程,去除其中误差较大的点,利用剩下的边缘点再进行一次抛物线拟合。这样可以去除一些距离比较远、误差比较大的干扰点,从而提高拟合的效果。

4 结语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基于裂隙灯显微镜角膜采集系统,利用VisualC++开发环境开发了裂隙角膜序列图像的处理系统,通过对采集角膜的图像预处理、边缘提取以及曲线拟合,得到角膜前后表面的二维模型。本设计控制方法简单、实用,已在某系统中得到验证,结果稳定可行。

参考文献

[1]李海亮.裂隙灯显微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鞠颖,王博亮,谢杰镇,等.一种新的基于模型的图像配准方法及其在裂隙灯图像眼前节三维重构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3):21-22.

显微术后61例脑胶质瘤治疗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例患者, 男37例, 女24例;年龄23~65岁, 平均42.5岁;病程1个月~3年, 平均11.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功能障碍、癫痫、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CT扫描显示低密度或等密度灶, 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 肿瘤周边多有水肿;MRI检查均呈不规则的长T1、T2信号, 注射对比剂后肿瘤实质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肿瘤部位:额叶30例, 颞叶18例, 顶叶9例, 丘脑4例。所有患者经显微手术切除后随机分为3组, A组21例给予放化疗, B组20例给予放疗, C组20例给予化疗。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切除。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设计手术切口。采用冠状入路、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后正中或旁正中等手术入路。全麻下开颅, 显微镜下操作。选择距离肿瘤最近的脑裂或脑沟进入, 沿瘤周水肿带分离, 尽可能全切。对分界不清且较大的肿瘤先行瘤内切除, 内减压后再分块切除。血供丰富的肿瘤, 先找到供瘤血管电凝切断后再行处理。位于丘脑等功能区的肿瘤不强求全切。术中用棉片保护正常脑组织, 小功率电凝止血。

A组术后给予放化疗:放疗每周放射5次, 每次放射2Gy, 治疗时间为6周, 总放射剂量约60Gy;同步口服75mg/ (m2 d) 剂量的替莫唑胺 (TMZ) 。放疗结束后间隔4周再接受6个疗程的常规TMZ治疗。首程剂量150mg/ (m2 d) , 空腹口服, 连服5d, 28d为1疗程。若治疗周期内测得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血小板计数≥100×109/L, 下周期计量可增加为200mg/ (m2 d) 。在任何治疗时间中, 若绝对中性粒细胞值≤1.5×109/L, 血小板计数≤100×109/L, 则下一周期的计量将减少50mg/ (m2 d) , 但最低不得低于100mg/ (m2 d) [2]。B组术后给予6周上述的放疗法。C组术后3周左右开始给予6个疗程的TMZ化疗。

1.3 观察指标

定期检查3组治疗中的血象和肝功能;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1次, 1年后改为6个月复查1次;对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 观察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分析

术中肿瘤全切除34例, 次全切或大部切除22例, 部分切除5例。经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50例, 其中Ⅰ级10例, Ⅱ级23例, Ⅲ级15例, Ⅳ级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

2.2 3组随访结果分析

对所有患者均连续随访2年, A组在18、24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A组2年内复发8例 (38.1%) , B组复发14例 (70.0%) , C组复发15例 (75.0%) , A组复发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之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目前, 手术切除是胶质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 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经系统功能, 是手术治疗胶质瘤的根本原则[3]。虽然胶质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 但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与脑组织无明显边界, 除早期肿瘤小且部位适当外, 难以做到全部切除, 故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 即术后配合放、化疗。放疗和化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放射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或控制肿瘤的原位复发, 化学治疗是为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但尚未有真正成熟的方案。

注:与A组比较, ▲P<0.05

本观察结果显示, 术后放、化疗联合应用, 患者在18、24个月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而在6、12个月时其差异不显著, 且放化疗患者的2年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单纯的放、化疗 (P<0.05) , 而放疗和化疗的预后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表明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 可有效杀灭瘤腔残余肿瘤,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进行脑胶质瘤显微术后治疗的预后评价。方法 将61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 (手术+放化疗) 、B组 (手术+放疗) 和C组 (手术+化疗) , 观察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A组的18、24个月生存率高于B、C组, 2年复发率低于B、C组, 其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B、C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P>0.05) 。结论 脑胶质瘤术后尽早行放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发病率, 优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放疗,化疗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74-586.

[2]李新桂.脑胶质瘤术后行化疗同步放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4) :48-49.

显微分析论文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7月收治颅脑外伤出血患者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13~61岁, 平均 (45.2±10.3) 岁;致伤原因:钝器击伤4例, 高空坠落或跌伤12例, 车祸致伤24例;临床表现:昏迷、偏瘫、双侧瞳孔不等大、抽搐和头痛。本组40例患者镜颅脑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硬膜下血肿4例, 硬膜外血肿9例, 露骨骨折25例;40例患者中出血量>30 m L 14例, 出血量>50 m L 4例。

手术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根据患者的颅脑CT资料定位血肿, 找到血肿量最大平面并以此为中心选取距头皮最近的地方做好标记, 选择不同手术的切口入路。根据是否需要减压进行颅骨钻孔开窗, 然后采用十字形切口切开硬膜, 避开血管, 切开皮层, 打开通路位置, 吸引器到达血肿腔内, 将血液和血凝块全部吸出, 并采用显微镜对边缘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 以保证最大程度地将血肿清除。需要特别注意一点的是, 在该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以免出现新的出血状况, 对于一些清除难度比较大的血凝块, 可以进行选择性的保留, 确认血肿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后, 对患者进行止血包扎, 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否放置引流处理以及去骨瓣减压。所有操作完毕之后, 于手术后24 h对患者行CT复查, 并控制患者的颅内压, 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中存活患者共计36例 (90.00%) , 根据ADL评定标准为基准, 其中Ⅳ级7例, Ⅲ级10例, Ⅱ级11例, Ⅰ级8例;4例患者死亡 (10.00%) ;术后复查CT, 显示本组患者经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均超过80.00%, 整体治疗效果高于预期, 见表1。

讨论

结合文献记载资料来看, 强大的外界暴力因素造成患者的头部损伤称为颅脑外伤, 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差异可以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血肿[2];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抽搐、呕吐和头痛。就目前的临床研究程度来看, 关于该疾病的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清除血肿压迫和水肿, 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危险, 防止出现脑疝等严重不良后果。结合本次研究来看, 脑出血6 h后, 患者脑组织就会出现海绵样变性并逐渐坏死[3], 如果此时实施手术,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脑功能恢复, 因此, 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 应该尽可能安排在脑出血发生后的早期,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开颅显微手术能够借助CT定位血肿部位, 了解患者脑部血肿的压迫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 以快速降低颅内压并消除血肿, 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围脑组织损害, 以改善患者预后。另外, 在镜下直视状态进行手术, 能够帮助手术者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出血的部位, 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再出血风险。

术前准确定位血肿是开颅显微镜手术的关键, 如无需减压, 尽量选择最大血肿面的近头皮位置做切口, 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避开血管功能区。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地保持耐心, 尽量做到每一个动作都轻柔, 以从中心向四周的顺序在显微镜状态下清理血肿。其次, 颅脑外伤出血患者常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 手术过程中还应该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地监控[4], 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 应优先进行针对性处理, 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研究表明, 大多数患者在脑出血发生30 min内就会形成血肿, 并停止出血[5], 但依然会有少部分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 因此,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观察, 不仅要彻底清除血肿, 还要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止血。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开颅显微手术的另一大优势是能够使得医务人员在患者受伤后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这样就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抢救的时间。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也对提高患者的抢救率有很大的帮助。其次, 开颅显微手术相对于同类型的其他手术方法来说, 操作也相对交单, 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开颅并清除血肿减压。再者, 该方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也相对较小, 运用于一些特殊年龄阶段的患者, 如老人、小孩、孕妇等也不会造成过大的伤害, 而且患者手术过后的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 客观上来说也降低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患者又提供了更多一层的保障。

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我国颅脑外伤出血的患者近几年也明显增多, 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界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 我们得出结论, 在颅脑外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不仅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 而且血肿清除率高, 综合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该方法经过临床试验,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韦树德, 韦廷求, 蒙智恩, 等.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 6 (11) :801-802.

[2]汪翔.Ⅲ~Ⅳ级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 (续) [D].暨南大学, 2012, 3 (10) :198-100.

[3]孙立.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 1 (10) :139-141.

[4]仪新锋.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Ⅲ-Ⅳ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D].暨南大学, 2012, 3 (12) :111-112.

显微分析论文 篇11

材料和方法

涂片来源:2006年3月~2006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疑有尿路感染,并做尿细菌培养尿标本300例,均为中段尿,女性均要求清洗外阴后留取标本。

仪器和试剂:尿11项化学分析仪为桂林产优利特-200A型。试纸条为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革兰染液购自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细菌鉴定:选用杭州产天地人-A型细菌培养鉴定仪。

方法:标本接种、细菌培养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取送检中段尿10μl,无菌接种血平板上,置35℃孵育24小时,进行菌落计数及菌种鉴定。剩余的尿取10ml于试管中进行尿干化学分析,然后以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渣自然干燥,火焰固定,革兰染色,镜检。

结果分析:白细胞酯酶(LE)阳性或亚硝酸盐(NIT)阳性即干化学分析阳性,壁片镜检≥2个细菌/1000为阳性,有意义细菌及菌落数≥10或10cfu/ml为细菌培养阳性。以此为标准分别计算,当LE阳性或NIT阳性,以及LE和NIT同时阳性,镜检阳性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PPV)和阴性预示值(NPV)。

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率比较X2检验。

结 果

若以菌落计数≥10cfu/ml为细菌培养阳性标准,55例有检出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29例(占53%),葡萄球菌10例(占18%),肠球菌5例(占10%),其他细菌占19%。若以菌落计数≥104cfu/ml为细菌培养阳性标准,则有65例检出细菌,细菌成分及比率与上述大致相同。

干化学分析与中段尿培养比较:300[LL]例中段尿标本,干化学分析LE阳性78例,其中30例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为阳性。若细菌培养以菌落计数≥104cfu/ml为阳性标本,共检出55例(占18.3%)。检出阳性41例。单一参数LE阳性,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 分别为79.2%、86.6%、38.5%和96.6%;若细菌培养以菌落计数≥104 cfu/ml为阳性标准,阳性检出例数为29例,PPV有较大提高,达到53%,但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NPV为70.9%、88.7%及95.0%,与前相比无显著变化。单一参数NIT阳性以及LE和NIT合并阳性,菌落计数标准从≥105 cfu/ml放宽至≥104 cfu/ml,PPV也从73.1%、41.1%分别提高到84.6%及53.3%,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NPV同样变化不大。

涂片染色镜检与中段尿培养结果:300例中段尿标本均按要求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以涂片2个细菌/油镜为阳性,细菌培养以≥105cfu/ml为阳性,或以104cfu/ml为阳性,两者结果见表1。

讨 论

值得一提的是,NIT敏感性比LE低,但特异性与PPV均比LE高,这可能是因为UTI多与细菌相关。其敏感性低是由于NIT试验只能查出带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等),但引起UTI的细菌不仅仅是大肠菌,如本实验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只占70%左右,仍有其他许多细菌,如肠球菌属的细菌、真菌等。由于缺乏硝酸盐还原酶,故虽有感染症状,但NIT检测阴性;另外,NIT试验还受尿液在膀胱的留置时间、低的尿pH值、尿胆原量以及食物中是否含有适量硝酸盐等因素的干扰。

因此我们认为,随着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的标准放宽,干化学分析的PPV也将相应提高,但由于各参数的敏感性与PPV不大稳定且偏低,所以不能作为筛选UTI的指示参数。

从表1可见,涂片染色镜检敏感性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标本混匀不充分,涂片量不足或染色过程中没有充分固定而导致细菌丢失,也可能由于沉渣中有大量杂物掩蔽难以辨认细菌所致。几例标本涂片检测阳性,但接种血平板在需氧环境培养时不能生长(培养阴性),可能是由于载玻片本身已被细菌污染所致,也不能排除非需氧性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的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单一参数LE或NIT以及涂片染色镜检均不能单独作为评价、筛选UTI的依据参数,诊断UTI需进一步做细菌培养。

参考文献

1 吕苏成.联合应用瑞氏及革兰染色方法快速筛检泌尿道感染.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370.

2 邓家德,陈蕃,等.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在泌尿道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147-149.

3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2-261.

青海:城市低保对象看病有了“双保险”

新华网:青海省决定从今年起实施一项新的政策:城市低保对象在享受特困医疗救助的同时,还被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围。

显微分析论文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均经脑CT扫描检查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其中男43例, 女27例;年龄38~59岁, 平均年龄 (48.2±1.2) 岁;出血量36~103 ml, 平均出血量58 ml;脑出血患者内侧型29例, 外侧型32例, 混合型9例;患者瞳孔散大一侧者为15例, 双侧者为8例, 瞳孔正常者为47例;术前无脑疝者47例, 有脑疝者2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出血后6~12 h进行手术, 血肿30~40 ml, 采用小骨窗开颅, 铣刀铣开3 cm骨瓣, 术后放回骨瓣;大于40 ml, 采用颞瓣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对于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中显微镜下操作, 找到出血点, 手术彻底清除血肿, 双极电凝可靠止血, 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加做脑室外引流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术后死亡10例, 病死率为14.3% (10/70) 。血肿30~40 ml, 采用小骨窗开颅为28例, 死亡1例, 病死率为3.6% (1/28) ;血肿多于40 ml, 采用颞瓣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共27例, 死亡3例, 病死率为11.1% (3/27) ;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共15例, 死亡6例, 病死率40.0% (6/15) 。术后再发出血3例, 均为术后血压不易控制者, 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3~30 d, 平均 (18.7±1.2) d。

3 讨论

基底节是临床上脑出血的常见部位, 其中以高血压脑出血最多见, 大多数患者是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 颅内压急剧升高时引起动脉破裂而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 该疾病也成为高发病之一,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3]。传统上通常采用非显微技术清除血肿, 要求清除血肿的2/3即可, 剩余部分自然吸收。由于出血位置深, 缺乏合适的照明设备, 未完全清除血肿, 出血点不易看到, 不能达到可靠止血的目的, 术后血肿扩大或再发的概率很高, 患者容易发生继发性脑损伤, 病死率高。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 显微镜下操作由于创伤小、完全清除血肿成为可能, 并且可以发现出血点进行可靠止血, 有效减少了血肿扩大和再发生率[4]。通过研究分析以上不同手术方式, 总结得出临床上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要具备以下思路: (1) 首先根据出血量及中线移位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出血量大于30 ml, 中线移位大于5 mm者, 可采用手术治疗;出血量小于30 ml, 中线移位小于5 mm者, 可采用保守治疗。 (2) 根据患者有无脑疝以及出血量大小决定手术方式, 血肿30~4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 铣刀铣开3 cm骨瓣, 术后放回骨瓣;血肿大于40 ml采用颞部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合并脑疝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5,6]。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 彻底清除血肿, 找到出血点, 双极电凝可靠止血, 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直接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 止血可靠, 术后并发症少, 患者恢复快。

总之, 显微技术操作在脑出血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彬, 高志波, 梁卫东, 等.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附36例临床分析) [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 25 (3) :158-159.

[2]刘海波, 窦长武, 田复明, 等.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 53 (S1) :621-624.

[3]万刚, 刘虓, 黄勇, 等.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0 (5) :305-306.

[4]张国平.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7) :28-29.

[5]万晓强, 郑念东, 张道宝, 等.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 2013, 34 (3) :410-412.

上一篇:原发高血压下一篇:线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