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因分析论文

2024-09-06

动因分析论文(通用12篇)

动因分析论文 篇1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经历了由卖楼—卖概念—卖配套之后, 有了一个质的突变, 那就是形成了复合地产, 这种模式是在某一种特定人性化的概念主题下整合各种概念、理念, 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起来, 以房屋为载体, 整合多种产业 (农业、商业、旅游业、生态、体育产业、教育、科技等) , 创造出休闲的、健康的、人文的新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品质, 为业主创造价值, 也为城市创造价值。以下, 本文对复合地产进行分析, 探究复合地产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发展的需求与开发商能量的积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城市都在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突破点和引爆点。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投入大、规模大, 对整个城市的规划,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政府可以从中快速达成经济和政治诉求, 而开发商也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是一种政企双赢发展模式。另一方面,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由小到大, 也已具备了作为区域经济“领头羊”的规模、实力与品牌, 有能力承担起原来由政府才能推进的产业或区域开发项目。

区域开发具有规模大的特点, 这就需要房地产商具有整合各种相关资源的眼光与能力, 广泛整合各个产业要素, 一切可以利用的的资源, 都可以被整合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来。于是, 随着区域开发的逐步深入, 复合地产战略也就会逐步地普及开来, 不管房地产开发商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总而言之, 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本身就要求参与到其中的房地产商具备复合地产的战略眼光和实操能力。

二、住房需求的提高和多元化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消费者进入二次升级置业、二次换代型和投资置业等经验型购买阶段。人们的基本住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 又开始追求心理需要和社会需求, 要求全面提高住宅水平, 追求住宅的文化品位、环境品位、完善的社区配套。多元化的生活形态也催生了消费者对住宅的多元化需求, 丁克、单身、空巢等人群渐多, 人们工作流动性增大, 家庭结构趋于松散, 人的消费观念愈加丰富多彩, 呈现高度的多元化。除了居住的基本功能之外, 消费者还希望从开发商这里得到教育、休闲等附加值, 而不管是教育还是休闲的附加, 都已经跨越了房地产的行业界限, 这就体现了复合地产的思想, 而这一事实正是推动开发商走向复合地产战略的有力因素。

三、房地产竞争的同质化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 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同质化现象严重。具体体现在项目开发理念相似, 项目概念雷同, 项目开发方式相近, 产品组合和产品营销的相近程度高。在当前市场条件下, 开发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从开发流程的前期开始, 注重产品的市场定位, 加强产品的创新, 努力使自己的产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复合地产具有无法克隆的唯一性优势, 它可以从最为激烈的领域抽身而出, 另辟蹊径, 开辟自己的价值高地, 低风险的利润空间, 不仅拥有房地产项目必须具备的诸如户型、环境、位置、装修等方面的优势, 而且它整合房地产和其他产业, 并构筑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特征, 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房地产社区配套的不足

随着城市的发展, 新城区、城郊、卫星城等地带日益成为人们居住的新热点, 但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配套不足的缺陷。教育、休闲等和人们居住密切相关的配套不完善, 居住品质大打折扣。让很多从城市中心搬到郊区的业主开始抱怨生活不便利, 继而不得不重返市区楼盘。复合地产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的社会职能, 例如奥林匹克花园体育场馆的建设。恰巧这一部分是现阶段或者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尚不能完全提供和完善的, 复合地产商们正是从中寻到了市场机会, 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五、复合地产具有良好的效益

复合地产往往能带来双重效益甚至多重效益, 复合地产把可控的资源, 最大限度整合到房地产中, 做到房地产和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使得开发商的产业链得以延长, 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通过泛房地产开发, 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各个产业相互渗透和综合协调发展, 既可以多元化业务来平衡盈利组合, 降低房地产行业销售的不可预见风险, 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作, 又可实现房地产业务向多样化、纵深化发展, 避免过分依赖单一类型产品的经营风险, 实现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目标。

复合地产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创新, 为市场、为客户奉献出更先进,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 在不断细分的市场中明确定位、找准产业结合的切入点, 为客户营造舒适的空间, 同时又能使房地产开发项目与城市很好的融合、互动, 推动了城市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磊周学荣:奥林匹克花园“体育-复合地产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研究[J].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8.23 (1) :9~11

[2]王新国廖洁莹侯远峰王岭:我国体育-复合地产功效及前景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23 (1) :119~121

[3]郭梓文:解读“复合地产”[J].我国建设信息, 2002 (5) :43~44

动因分析论文 篇2

一、涉税举报的特征

掌握涉税举报案件的特征,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举报查处工作的基础。当前举报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一)举报形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

随着受理举报途径的不断拓宽,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举报形式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以我局2005-2006两年的举报案件为例:电话举报12366转办上门举报网上举报来信举报其他

2005年708251

22006年1024108216

从中可以看出,除来信举报2006年少于2005年外,其他方式均较2005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电话举报方式(含12366转办)被举报人广泛运用,这种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及时、便利,有利于时效性要求高、突发性强的案件的查处。而直接上门来访举报,举报人由幕后走向前台,更是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增强的具体表现,这种举报内容更详尽、线索更具体、方向更明确,查处更容易。

(二)署名举报数量远多于匿名举报

从我局2005年-2006年的举报案件来看,署名举报数量均远多于匿名举报。2005年,我局收到的各种类型的涉税举报案件70件,其中署名举报的52件,占受理总数的74.3%,匿名举报的18件,占受理总数的25.7%;2006年,受理的79件案件中,署名举报的47件,占受理总数的60%,匿名举报的32件,占受理总数的40%。

(三)非国有经济成为涉税举报的主体

在受理的涉税举报案件中,涉及企业的性质多为股份合作制、国有经济、个人独资等形式,其中又以非国有经济为主。涉及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业、家装业、房屋出租业、饮食服务业等。举报案件反映的主要问题以未按规定使用发票和未按规定缴纳税款为主。2006年受理的79件案件中,44件反映被举报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发票,占受理总数的55.7%;33件为未按规定缴纳税款,占受理总数的41.8%。

(四)重复、多头举报的现象较为突出

2006年我局共受理重复、多次举报17件,一方面由于举报人心态较急,首次举报后没有立刻见效,就再次举报(不排出另有新的举报人,举报同一案件),一方面是对查处结果不太满意,转化为多次重复举报或向上一级举报。重复举报、多头举报又以匿名举报为主,署名举报中虽然也存在重复举报现象,但重复次数很少。

二、涉税举报的动因分析

当前,大多数人对涉税举报动因的认识比较单一,一直存在着盲点和误区,总是认为涉税举报是民众法律意识提高的结果,都是正义之举,而我们在查处上也一直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点,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涉税举报内容虚假,动机私利化严重,稽查部门花了很大的精力,往往是劳而无功,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给相关企业带来了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如2006年我局结案的56件案件中,有18件经调查不存在举报人所反映的问题,占结案总数的32.1%。按照举报人与被举报对象的利害关系和主观需求,涉税举报的动因大致为以下五个主要类型。

(一)怨恨报复型

这一类型主要是指举报人与被举报对象之间存在个人怨恨,怀疑对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存在少缴税款的问题,于是观察收集被举报对象的一些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数据,加上自己的想象和估算。这种类型的举报有些明显的表象。一是内容丰富,数字含糊,要求直露;二是这种举报一般是信件方式,而且基本上是匿名;三是这种举报往往是向工商、国地税、质监、纪委、检察、公安等多部门写,多级别寄;四是这种举报查实率很低。

(二)利益冲突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因破产、重组、改制、清算、辞退、结算、人事变动等一系列活动,带来了当事人双方个人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又没有得到适当的利益补偿,致使原有的利益平衡框架被打破。一些心里失衡,又掌握实情和会计数据的人,就会向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执法机关举报对方在以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不法行为。这种类型的举报,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署名举报比例高,并有多人联名的情况;二是有一定的数据;三是言辞喧染,目的明确。

(三)行业竞争型

此类型是指同行之间为了占领区域市场,达到利益最大化,而采取违反一般竞争规则,给对方造成利益伤害,导致双方矛盾扩大和升级,受损方便采取包括举报对手偷逃税在内的非常规手段,来维护自己失去的市场和利益。这种举报基本上是匿名,收集的证据相对准确,线索清楚,对被举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较为了解。

(四)维权护法型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任何偷逃税行为都是对国家利益的侵害,部分法制意识强的公民对偷逃税收这一不法行为进行举报,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税法的尊严;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向税务部门举报者也很多。

(五)获奖举报型

举报人根据举报奖励政策,为了获得经济奖励而向税务机关举报纳税人偷逃税款的行为。这类举报一般是与被举报对象有密切关联,举报的准确性较高,方向明确,基本上会有所突破。

另外,这五种举报动因还相互共存,形成复合型举报。

三、完善涉税举报工作的建议

无论涉税举报的动机如何,涉税举报反映出的是实实在在的社情民意,是群众的呼声和期盼。认真查处好涉税举报,就是构架好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因此要从立足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出发,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实名举报

通过在网站上公布信访举报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举报常识和印制举报常识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上述社会舆论宣传,使人民群众熟悉信访举报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清楚举报中心受理范围、工作流程,知道不遵守信访举报规定进行举报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鼓励他们署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根据掌握的确凿线索进行举报,不要根据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所谓事实进行检举揭发,并告诫他们不得利用举报发泄私愤、诬告陷害,从而引导举报人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举报权。

(二)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查处好涉税举报,事关税务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人民群众出于对党的政策的相信和支持,向税务部门反映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对不法偷逃税行为进行查处,是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因此,我们要带着责任和感情从事群众举报查处工作,确保“三个不发生”,一是不发生与举报人语言上的冲突和情绪上的对立,专人专室单独接待,多体谅和理解举报人的难处;二是不发生任何泄露举报人信息事件,严格落实保密制度,对发生泄密事件的人和部门要严厉重处;三是不发生举报人不服查处结果的重复举报,要确立举报无小事思想,主要领导要件件过问,要选择政策业务强、稽查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查处工作。

(三)完善制度,提高效率

针对目前税务举报管理及案件查办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涉税举报工作制度》、《涉税举报案件管理办法》以及《举报中心工作规程》。加强对涉税举报案件分析研究,总结涉税举报案件的违法现象和规律,完善相关制度。重点剖析有普遍特征或疑难复杂案件,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信访举报工作规律。要提高查处工作效率,首先要对来信内容进行甄别分析,对举报类型和举报动因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来访的,要热情尊重,耐心倾听,记录清楚,认真核对。要派专门人员从事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要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发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及时进行审理,快速定案,及时告知举报人和公示查处结果,按规定兑现举报奖金。

(四)总结案件,加强征管

美国读者购书动因分析 篇3

美国进行的一些调查数据表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这本书的封面艺术,几乎占所有购买动因的15%,其次是文字或口头书评的影响,占12%,书价因素9.7%。信息的链接比例也比较高:书评和了解书的人推荐占19%,广告6.5%,营业员推荐1%,总共是26.5%。

读者买书绝大多数是为自己购买的,2001年占85%,其次是作为礼品赠送而购买,所有书一半以上是计划好买的,因刺激而推动购买的在1997年~2001年之间也有上升,书店营业员介绍让读者购买所占的比例不太高。如在2001年,为个人买书占85%,赠送礼物买书占15%,计划买书占52%,刺激和推动买书占48%。

读者最愿意购买的图书种类

消费者最喜欢购买哪一类书?调查显示,大部分(购书者的55%)是通俗小说。这与鲍克公司发表的数据中,美国图书总产量里社会经济类书领先相比似乎有点相悖,为什么出版社出版那么多社会经济类书,而读者想买的却是通俗小说呢?非小说书一类的宗教书占10%,居第二位,烹饪类书也比较好,占9%,综合非小说书居第4位,占7%。

购书地点分布

读者在何处买书?因特网出现对图书销售有什么影响?邮购发行渠道迅速滑坡了吗?

大型连锁书店在所有发行渠道销售中占23%,图书俱乐部在市场中居第二位,20%,小型连锁书店和中小书店为15%,价格俱乐部膨胀了,居前5位,占7%,中小书店自1992年以来,遇到很大问题,预测未来不太稳定,有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书店已超出保险系数,但这一群体仍足够强大,经得住与强势超级书店的竞争。不过,中小书店的数量在2000~2002年之间开始下降,这个趋势仍在继续;邮购订书、食品杂货店售书、折扣书店、二手书店等均占3%左右。

因特网售书占8%,显然否定了在上世纪90年代有些人预测到2005~2010年间将达到占所有销售书25%的说法,有人设想如果经济状况稳步改善,并按照现有的增长率上升,到2007年有可能达到11%~12%,也有人预测到2008~2010年因特网销售将达到15%,通过电话和传真电报服务买书仍处于边际状态。

购书者的年龄差异

购买图书比较均衡的是战后出生的婴儿——“灰白发老人”,即年龄在55~64岁的成人,购买的书最多,占20%,65岁以上的一组紧跟其后占19%,位居第二位;第三大群体是50~64岁的人,为13%;以上表明50岁以上的人购买图书超过一半,这对图书业来说是好消息也是不好的消息。

原因在于:积极的方面是老龄读者将扣完所得税后的收入购书,并且有时间来读书;而消极一面是,年轻的读者却没有读那么多的书,34岁以下的读者买书仅是销售的17%,35~44岁的一组将近20%;45~49岁的为12.3%。

家庭购书受收入和教育水平影响

家庭收入是购买图书重要的人口指标,但它的重要性也不能夸大,年收入7.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在每3本书中就有他们的1本,收入6万~7.5万美元的家庭购书也很突出,占11%,5万~6万美元的家庭购书占9%,两个最低收入类的家庭,即年收入3万~5万美元和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购书分别是21%和26%,总共为47%。

家庭人口的多少也是购书的一种指标,单亲家庭购书占16%,两人家庭为44%;3人和3人以上家庭占40%,买书最多。

家长受教育程度也影响图书的购买模式。大学毕业水平买书21%,研究生家庭为17%,高中毕业水平是最重要的一群,买书超过一半,为56%,没有高中毕业水平的一类人买书很少,仅有6%。

职业影响购书

老年人是买书最多和最爱看书的群体,调查资料将“退休”和“失业”人员归入一类,因而对比较为困难。这一组似乎应包括退休和未失业的人,他们买书占所有销售书的32%。另外,专业和管理人员的家长买书占38%,其它类依次是:营业员和文书买书占9%;手工艺人14%;非熟练工买书5%;其它人2%。

购书呈现区域性

按照地区划分:太平洋地区买书份额最大,占所销书的20%;其它地区的情况是:新英格兰占所有成人书销售的6%,中部大西洋16%,东北中部17%,西北中部6%,东南中部4%,南大西洋16%,西南中部8%,山地州7%。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探讨 篇4

关键词:战略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 它用来解释创造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 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企业为了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 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 即成本动因, 以便对症下药, 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按照“作业影响成本, 动因影响作业”的观点, 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成本动因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传统成本系统是将数量作为唯一的成本动因, 其中的一些方法和概念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尤其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因这种观点过分简化了成本产生的原因, 在现代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下, 不能提供较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而成本动因内涵的扩展, 使得诸如制造费用这样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更为合理, 进而导致较为准确的产品成本的计算。

2. 有助于揭示产品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的倡导者之一卡普兰称作的20/225法则 (即20%的产品或顾客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 表明, 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 在传统成本系统下是无法分析到的, 而当企业采取多种成本动因分析时, 能够及时分析出公司的资产运用程度、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等运营状况, 从而有效地辨别出产品的盈利能力。

3. 有助于解决成本管理的核心问题

传统成本系统只重视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有形的成本动因, 而忽视规模、整合、地理位置、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无形的成本动因。事实上, 如果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影响成本的因素就会发现, 一些有形的成本动因并不是影响企业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 而无形的成本动因却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 因而更需要从战略上予以综合考虑。可见, 企业采取多种成本动因分析, 能够从现代成本管理内在的深层构造上解决管理的着力点。

二、进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必要性

从广义上说, 成本动因分析既包括战术层面的作业成本动因分析, 又包括战略层面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但是, 能够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是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战术成本动因是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 如物耗、作业量等;战略成本动因包括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战略成本动因分析超出了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范围 (企业内部、责任中心) 和少量因素 (产量、产品成本项目) 而代之以更宽广、与战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成本。由于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比重较大, 可塑性也大, 从战略成本动因考虑成本管理, 可以控制住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大量潜在的成本问题。战略成本动因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 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次上的成本动因, 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成本动因, 但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 因而也更应当予以重视。在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既定的条件下, 通过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可以提高产生各种执行性成本动因的能动性, 并优化它们之间的组合, 从而使价值链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因此, 以下将从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三、结构性成本动因

一个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的决定必须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联系, 因此, 其分析不仅要从影响成本的角度去进行, 而且要从企业竞争优势的高度分别对不同的结构性成本动因进行考察。它往往发生在生产开始之前, 不仅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 而且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结构性成本动因通常包括:

1. 规模

企业规模变动将会给成本带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所谓正面影响是指企业规模扩大, 在不超过临界点时, 可带来单位成本下降, 形成规模经济。所谓负面影响主要是指企业规模增加形成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会带来生产复杂性提高,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增加, 沟通、协调成本上升, 以及投资成本加大等负面影响, 一旦这种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时, 同样会形成成本劣势, 导致规模不经济。

2. 整合程度

规模是与水平一体化相关联, 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整合是指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 将企业的业务流向两端延伸, 如生产商直接销售、零部件内制和与原材料供应商联营等。加强整合能够带来竞争优势。比如:它可避免使用市场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如采购费用和销售费用;它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相当于把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利润转移到企业内部等。整合程度的提高可能带来成本的降低, 比如整合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 特别是需要长期且固定的资本和人力的投入, 这就加大了固定费用的负担, 降低了遇事应变的能力;整合会造成企业组织弹性的降低, 容易造成组织庞大、裁撤不易、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等情况,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灵活性, 扩大企业的经营风险等。

3. 经验

经验来自实践的不断总结和学习, 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可以通过经验积累, 提高作业效率, 从而使成本下降。在技术更新,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迅速, 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加大学习力度将获得“学习曲线”的明显效果, 其影响除了经常提及的可以降低工、料、费的使用成本, 还表现为改变布置、改进生产计划、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程度和使原材料更好地适应于工艺流程等因素。另外, 企业要注意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学习的溢出问题, 尤其是学习的溢出程度将会影响企业学习的速度和相对于这个行业的竞争地位。

4. 技术

技术可以独立于其它成本动因作用于成本, 还可通过改变或影响其它成本动因间接地影响成本。新技术通常为成本优势打下基础, 大多数成本领先企业都积极进行技术投资, 通过技术投资, 采用开发低成本工艺、低成本产品设计及推进自动化等方法降低成本。但是, 技术的采用也可能提高成本。首先, 技术的开发或引用本身需支付较高的成本;其次, 技术变革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在技术革新迅速、产品日新月异的行业, 技术的先行采用者可能因过早行动而面临所引用技术迅速被淘汰而又无力更新技术的窘境。

5.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几乎对所有价值活动的成本都具有一定影响。各种活动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买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地理位置, 通常对诸如工资率、后勤效率和货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流入, 处于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地理位置对营运成本有重要的影响, 相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影响购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相对买方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企业的促销成本和销售成本 (如运费等) 。这样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厂址的选择、工业布局活动中慎重行事。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对结构性成本动因而言, 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 而是存在一个适度问题。而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就是分析上述各结构性成本动因对价值链活动成本的直接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价值链活动成本的影响, 并最终演变为一个“选择”问题:采用何种规模和范围, 如何设定目标和总结学习经验, 如何选择技术和多样性等。

四、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是以战略性强化为目标, 寻求“最佳”的效果目标。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反映出一个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决策如何运用资源去有效地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分析的过程中应挖掘潜力, 尽量找出可能的成本动因, 多角度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一般说来, 执行性成本动因通常包括:

1. 生产能力利用

生产能力利用主要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 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时, 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减少, 从而引起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然而, 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并不总是意味着企业效率的改善, 公司产量提高而销量不变会造成成本降低的假象, 因为产量提高所引起的固定成本的分摊基础扩大造成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而这部分被分摊的固定成本实际上全部转入了库存。

2. 企业内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主要是通过协调和最优化的策略, 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所谓协调是指通过改善企业内部各车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活动间配合融洽, 信息充分沟通, 从而整体的作业效率最高;所谓最优化则是通过工作流程的重整和工作品质的提高, 使工作效率提高, 进而降低成本。外部联系主要指企业与供应商 (上游) 和客户 (下游) 间的垂直联系。上下游通力合作, 互惠互利的“临界式生产管理”是重视“联系”的典范, 它同时为企业和供、销 (客户) 方获得降低成本的机会, 从而成为重要的成本动因。

3. 全面质量管理

与传统质量管理不同的是,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应是全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工序、产品设计开发乃至产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要承担质量责任。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并且最低的质量成本可以在缺点为零时达到, 因为对错误的纠正成本是递减的, 所以总成本会保持下降的趋势, 直至最后的差错被消除。故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总是能降低成本, 对于质量成本较高的企业来说, 全面质量管理会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 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重大机会。

4. 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企业的行动是众多具体个人行动的总和。企业各部门的每一名员工都与成本直接相关, 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互相配合, 共同努力, 企业才能将成本置于真正的控制中, 才能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对成本的影响具体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成本, 如物耗高、设备利用率低、废品率高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成本, 例如人员不团结、职工情绪低落、对企业漠不关心等。

5. 自主政策

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总是受到企业政策选择的影响, 对成本影响最大的政策选择主要有:产品的选型、性能和特点、所提供的产品组合与种类;所选用的工艺技术、独立性或规模、时机选择;所使用的原材料或其他外购投入的规格;生产速度安排、维修、推销队伍和其他活动的程序。其他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培训和雇员的激励;相对于普遍标准而言, 为雇员支付工资和提供的方便;所使用的销售渠道;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费用比率;所提供的服务水平;所服务的买方;交货时间等。政策选择在决定成本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政策选择能立即产生增加或缩减成本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解决配置的优化问题是基础;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解决绩效的提高问题是使其持续, 两者互为连贯配合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倘若优化问题处理不当, 那么针对绩效的持续执行就会反方向性的错误, 或者说后者的“强化”是一种徒劳的浪费;另一方面, 即使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基本合理的, 但如果缺乏强力的执行性投入, 那么达成革新控制所要求的效果目标也属枉然。

总之,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 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 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 选择与已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方法给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 战略成本管理必须重视战略性成本动因分析, 其思路应该是先结构性分析和后执行性分析, 其中, 结构性分析是起始点, 往往应在技术这个结构性成本动因上加大实施力度;执行性分析则是实质性推进, 其有针对性的实施帮助企业确立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

[2]王稼祥, 吴雯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动因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报, 2006.5

[3]张鸣.公司战略成本动因分析.《财会通讯》, 2005.9

[4]康玉梅.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探讨.《财会研究》, 2005.8

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的动因分析 篇5

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的卷入日益加深,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不断上升。日台关系逐步从台后走向

台前,其官方实质性联系更加露骨,给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制造障碍。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加强介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使然。

一、谋求地缘政治利益

台湾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环境中,战略价值非常突出,台湾海峡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北有琉球群岛,可通往日本,起着联系日本本土的作用,南有巴士海峡,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极为重要的国际航道。从地缘政治上看,台湾是辐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最为理想的战略支点。1994年,时任美国海军部部长的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就曾说过:台湾是未来太平洋最关键之处,谁控制了台湾,谁就控制了亚洲大陆整个海岸。

在日本看来,台湾问题关系到日本根本的地缘安全利益,涉及到了日本的核心国家利益。台湾扼日本生命线之要冲,位于日本的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范围之内,是其南下东南亚,进入波斯湾,前往欧洲的必经之道,日本每年在这条航线上的运输量达5亿吨,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石油的90%和核燃料的100%。事实上,从甲午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战略部署,日本都是以台湾为战略跳板的。

当前,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钓鱼岛、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等问题上的争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而这些争端又大部分牵涉到台湾问题。特别是钓鱼岛主权之争,对于日本而言,尤其具有地缘战略意义。因为钓鱼岛涉及中日两国大陆架的划分和东海经济专属区特别是石油开采区的划分等诸多问题。钓鱼岛与台湾岛在地理上具有共生性,一旦台湾回归祖国,中国将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对日本将形成绝对优势,这是日本极不愿看到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在《台湾是日本的生命线》一文中指出,台湾对日本的安全来说是最后的生命线,如果台湾与中国大陆合为一体,那么尖阁列岛(即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周边就将完全成为中国的海域,冲绳海域和东海就将成为中国军舰的演习之域,日本的船舶和飞机将被赶出这一区域。此外,来自中东的石油被视为日本的生命,而这些油轮和运粮船的海上通道几乎都经过台湾周边。如果台湾被中国大陆统一,那就意味着日本的出入口将被中国完全堵死,日本只能对中国惟命是从,日美安保条约也将有名无实。这是一篇带有浓厚右翼色彩的文章,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台湾海峡对于日本地缘安全的重要性。

二、浓厚的台湾情结

日本对台湾的觊觎可以说由来已久。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就不断染指台湾。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把台湾割给日本,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培育出日本人斩不断的台湾情结。许多日本人的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强占台湾为殖民地的旧时代,对台湾的眷念之情难以释怀,明里暗里与台独势力相勾结,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其媚日、亲日的言论和活动,以及加强对日务实外交等,更加重了日本人的台湾情结。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和狭隘民族主义抬头,皇国史观在日本颇有市场,为日本过去的侵略历史翻案已渐成气候。日本有一部分人对台湾在二战后回归中国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仍未放弃台湾归属未定论。他们认为统一的中国将是对日本的威胁,一些右翼势力甚至公开鼓吹肢解、分裂中国。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写作出版的《台湾纪行》,公开为日本在台的殖民统治唱颂歌,竟成为日本十大畅销书之一,反映了日本人对台湾的眷恋。稍后日本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的连环漫画书《台湾论》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混淆是非,美化殖民侵略,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台独势力叫好。

在日本文化长期渗透下,台湾社会中存在着一股亲日气氛,这又反过来促使日本人在心理上亲近台湾。在台湾,日据时期的皇民化教育培养出一批像李登辉那样的亲日派,他们也具有很深的日本情结。如李登辉认为自己20岁之前是日本人,甚至反对日本就过去的侵略战争向中国道歉。吕秀莲不时为日本殖民者评功摆好,散布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幸福等谬论。这两种情结结合在一起,使日本介入台湾问题,提升对台关系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

三、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

从20世纪50年代起, 日本经济界就打出了重返台湾的旗号,加紧经济渗透。70年代时,日本是台湾除美国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1972年台湾对日本的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2%,日本对台湾的出口额占台湾进口总额的42%。90年代以来,台日双方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渗透日渐加深。日本不仅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进口国,第二大出口国,也是其最大的投资国和技术来源国。日本九大贸易商社控制了台湾外贸总额的66%以上。日本金融界的几大银行也非常重视在台拓展业务,均在台设有分行或办事处。日本的钢铁、电子、机械等产业与台湾相关产业的关系极为密切。有统计表明,日本控制着台湾岛内it产业60%以上的加工生产,在21世纪最被看好的办公自动化机具领域,日本商品在台湾也保持着90%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台湾政要曾多次指出,当今的台湾在经济上仍然是日本的半殖民地。台湾地区已成为日本获取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市场。2001年,日台贸易额达386.1亿美元,其中台对日出口127.6亿美元,进口258.5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达130.9亿美元。2003年,日本与台湾的年贸易额为440亿美元,比1972年增长了约30倍,日本顺差达200亿美元。日本长期保持对台贸易巨额顺差,可谓获利甚丰。

密切的日台经济关系为日台政治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日台经济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台大财团关系的进一步密切,这对日台政治关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日本在台湾的这种重要的经济利益,也使一些日本人不愿意两岸实现统一,担心会使其经济利益遭受损失。

四、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变化的推动

日本国内政治因素是日本对台政策调整的内在推动力。近年来日本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打台湾牌,与日本国内政治变化密切相关。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在严重挫伤日本自负和自信的同时,也助长了日本民族主义思潮与政治的右倾化。日本国内政治趋于保守化、右倾化。企图修改和平宪法,主要是针对第9条关于禁止日本拥有常规军和剥夺其宣布战争的权利;鼓吹日本要成为普通国家,实际上是追求外交、政治和军事的大国化;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日美安保体制重新定义;1999年日本国会正式通过国旗国歌法,把象征日本侵略亚洲历史的日之丸和君之代作为国旗和国歌;一些日本政治家、学者以及媒体不断地鼓噪中国威胁论,等等,都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

企业广告行为的经济动因分析 篇6

[关键词] 广告市场经济促销买方市场

一般认为,企业(非垄断企业)广告行为与企业的经济利润直接相关,二者存在互相促进关系。即只有当企业的经济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促使企业进行广告投入;企业的广告投入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企业的广告行为有很大差异。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广告投入与企业利润、企业数目、价格——成本差额、竞争对手广告的负作用、市场集中度等外部因素有关。我们从内部因素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广告行为。

1.诱导消费,提高市场占有率

传统企业广告行为的动因较为单一,传递信息更直接具体,更具有导向、说明功能。现代企业广告行为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其广告行为对于加强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较为惯用的重复性广告行为,已不再是提醒消费者记得该产品的存在,而是通过重复性的信息诱导,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往往消费者对信息性广告的分析能力有限,因为在对信息性广告的甄别过程中,必须付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时,消费者对于消费的选择更多的基于认为广告能为商品的质量好坏负责任的认识。消费者一般认为,进行广告行为的企业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自信和经济实力。消费者在购买一次后,会引起重复购买行为。这样,企业广告行为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额,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2.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企业广告行为可以为企业建立商誉,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群,形成行业进入的广告壁垒。对于一个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劝说消费者们相信它是一个讲信用高质量的厂商。面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未知,认为产品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引导消费者去尝试对他来说的新产品。然而与已存在的企业的相比,新进入者在广告方面存在劣势。消费者一般认为企业大量的广告支出是企业长期承诺的一个证据。一个长期的承诺意味着企业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获得重复性购买。这样,要建立高质量产品的声誉需要大量的促销广告,这些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都是进入成本,最终形成了行业进入壁垒,而利于已存在企业的对行业的控制。

3.影响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广告行为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产品处于成长期阶段,大量的广告行为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促使企业对产品的不断改进,使产品从成长期更快地过渡到成熟期。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由于受到替代品或同业竞争者的影响,会出现波动。此时,企业广告行为对于稳定消费、延长成熟期时间起到明显的作用。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广告行为可以尽量使衰退期平缓,以便于企业转产或转变经营性质。

4.促进和支持企业的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

企业的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存在有限的效力,无论是从个人信誉还是从对消费者吸引力上,都无法与广告行为相提并论。广告行为不仅具有自身的优势,同时它可以借助于媒体的威信或明星代言,即所谓的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媒体的威信或明星代言对广告造成的影响。媒体的威信可以提高广告的效果及广告的说服力,主要体现在威信高的媒体,消费者认为在这样的媒体上的广告更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而明星代言,同时利用了消费者对明星的喜爱以及追星心理,爱屋及乌。这样,在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时,在高威信媒体上的广告及明星代言就可以成为说明和说服消费者的有利证明材料。同时,先于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的广告,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范围广,可以为后进促销活动做铺垫。

5.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现代公众在消费生活中,追求个性、新颖相差异性,讲究品牌形象的心理效用。这为品牌形象形成价值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后,人们高度重视品牌形象的整体化策划与宣传,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手段和工具,是宣传品牌形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有深入的了解,加深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识别;另一方面,通过精细的广告策划,在消费者心理树立企业的形象。可以说,现代广告已成为企业形象塑造与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精神文化等正是通过广告传达给消费者以及与企业有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使企业获得社会认同。

6.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加速企业商品流通

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识别是有局限的,消费者一般会把广告作为质量识别的参考因素。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原因,往往存在商品积压,积压商品占据了企业资金,使企业生产或者转产受阻。利用广告,诱导市场需求,可以缓解这种积压。即使不存在积压现象,企业利用广告的形式的不断出新,向消费者传递企业活力的信息,促使消费者提高对企业产品的信赖,维持重复购买,加速企业商品的流通。资金在流通过程停留的时间越短,它在生产阶段发生作用的时间就越长。节约了流通时间必然会加速资金周转和扩大商品生产。

基于以上动因的分析,作为理性的企业主或管理者,在进行广告投入时,都是力求广告效应最大化。现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广告行为日益重视。企业广告行为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动因也将随之变化,但其基本动因是不变的。在未来企业的经营中,广告行为在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以及经济生活中的其他环节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国股份回购的动因分析 篇7

关键词:股份回购,背景,动因

一、背景分析

股票回购作为上市公司调整其资本结构、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 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美国股市曾在9.11后的低迷时期大力鼓励股份回购, 并成功地活跃了市场, 增强了市场信心。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 企业也不是股份公司, 无所谓的股份回购活动。改革开放后, 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上市公司意识到运用股份回购作为有效的资本运营手段;尤其是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 股份回购在我国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逐步被上市公司重视和采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 股份回购在我国的实施也分为不同阶段。最早期主要采用定向协议的方式以自有资金回购国有股再注销, 目的在于实现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转移, 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早在1994年陆家嘴就开始收购国有股, 申能股份、云天化、冰箱压缩等也相继以回购国有股并注销的方式实施减持。以2001年的青岛啤酒和科龙电器以及2002年深高速在香港交易所回购H股为代表, 我国股份回购的中期阶段主要是境外上市公司采用要约回购形式, 2005年6月《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 (试行) 》的出台恰逢A股市场的极度低迷时刻, 产业资本大举出手, 掀起了又一轮股份回购的热潮。邯郸钢铁、华菱管线、九芝堂等一大批个股回购潮的涌现, 对阻止下跌势头和确认底部的利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选择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 目的是稳定和维护公司股价, 抑制股市过度投机行为,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建立公司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也是为了面对急待解决的股权分置问题。这个时期的股份回购在政策面的信号比较明显:如中国石化于2005年底实施全面要约回购时就收到中央财政的100亿元补贴, 充实的现金流为其回购扫清了障碍。08年注定是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年度, , 中国股市在内忧外患中从年初的五千点探底到年末不到两千点。在“救”股创新手段迭出的浪潮中, 股份回购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的扭曲。香港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回购, 在08年二、三季度, 其公布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创历史新高。天音控股是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新规以来, 第一家公布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之后就是海马股份。9月18日, 国资委表示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体现了政府的信心。回购行为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显而易见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不仅仅促进了短线反弹, 更是长期具有投资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有分析人士称, 在这次呈“U”型波动且底部跨度较宽的金融冲击中, 如果更多的A股公司也像海外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大力回购, A股也许能够更快地走出目前的低迷状态。由此可见, 回购在我国有着不同于国外资本市场的现实意义, 承担着调整股权结构, 减持国有股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公司处于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换的过程中, 股份回购作为证券市场的新亮点和新思路, 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会极大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

二、我国企业股份回购的动因剖析

股份回购是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新生事物, 它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以及上市公司自身资本结构调整具有特殊的意义。宏观上, 促进了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 将不流通资产转化为可流通资产, 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微观上, 既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改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提升剩余资金的利用率, 又可以完善经营管理, 实现反敌意收购。具体说来, 股份回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特殊问题的解决。

1、国有股“一股强大”

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 这种特有的股权结构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特定背景相呼应的。不少上市公司最初设定的国家股比重过高, 持股比例甚至可高达80%, 远远超过了达到国家控股的需要。通过回购增大非国有股股份的持股比例, 能有效促进外部市场监管作用的发挥;同时, 国家对企业的干预大大减少, 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发挥才智创造了空间, 调动了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但赵华和孙伟在《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影响因素分析》中特别提到, 由于资本结构、杠杆比率和治理结构等公司运营要素都具有相应的行业特征, 股票回购决策受到行业结构特征的影响。在我国, 在把股票回购作为国有股减持的一种重要方式的同时, 要考虑到国有股回购的数量和比例必须和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类型和地位息息相关, 把战略性产业和竞争型产业分开化。

2、流通瓶颈

一方面, 国有股回购的参与方之间形成“多赢”的局面。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流通的瓶颈制约, 资金难以及时变现, 结果公司内部人治理结构混乱不堪, 既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又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通过股份回购, 国有股和法人股股东可以收回部分投资, 随着“吐故纳新”将非流通股逐渐转换为流通股, 解决公股流通的问题。国有股回购使国有股东盘活了手中无法变现的资产, 取得了现实的收益。回收的资金不仅可以以配股形式再投资于上市公司, 还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其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 改善了投资结构和周转效率, 最终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转移。另一方面,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 大量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上市流通, 会使市场的股票容量短期内大幅增加, 从而引起股价下跌;这个时候允许回购流通股, 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市场扩容的压力, 稳定了流通股数量。

3、大股东负债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都因为大股东的高额负债难以收回而给正常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以资抵债”是比较常见的清偿方法, 即大股东用其资产来抵偿应承担的债务。但实践往往不尽人意, 这些抵债资产要么价值上相对于债务额严重缩水“缺斤少两”, 要么本身就是盈利能力颇低甚至毫无盈利能力可言的劣质资产以“滥竽充数”。相对于“以资抵债”这种不但不会带来债务上的任何转机, 反而会再压上沉重包袱的偿债方式, “以股抵债”要显得优越不少。徐宝华在《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利弊研究》一文中指出, 在大股东无力以现金还债的情况下, 其掌握的最具含金量的资产可能就是他所持的股份;允许上市公司此时回购大股东所持股票用以抵消先前负债, 可以化解坏账风险并改善股本结构, 如果再能将该部分回购股份重新转让给有实力的新股东以获得宝贵的现金, 将是一举数得。

4、分割市场存在价差

我国股票市场被人为的分割成A股、B股和H股市场, 股票在不同的股票市场进行交易时存在较大的价差。B股市场本来就属于政策主导市场, 它本身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在某种程度上附属于A股市场。由于同股同权的AB股仍存在较大价差, B股估值水平一般低于A股, 在其他相关因素趋于一致的条件下, 拥有B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会更倾向于回购B股。B股回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回报股东以及表明公司信心, 同时给市场提供解决B股遗留问题的新思路, B股市场已被边缘化, 回购B股比较回购A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来说更显经济效益。在A、B股市场都发行了股票的公司可以在沪深市场之外的股市购回股票, 同时在国内市场增发A股, 从而调整股权结构。

5、产业调整

我国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处于弱势地位, 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下, 难以单独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同时, 国内各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 非但没有实现“多赢”, 反而制约了原有的发展力度。通过回购对公司进行重组, 进而锻造高效率、专业化的产业链, 能够有效避免内部同业的恶性局部竞争, 以一体化的战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实现我国产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最终打造国际竞争力。乔玲在《回购上市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举措》一文中以中石化为例进行了相关阐述。2006年中石化回购了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石油大明和中原油气四家上市公司, 通过母公司的大规模扩张成功地增强其竞争能力, 向国际一体化能源化工企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相关建议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经济大背景下证券市场有自身的发展特点, 我国上市公司当前实施的股份回购也相应具有了浓郁的中国特色, 远远没有实现股份回购本身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中应该发挥的调节和促进功能。这就要求在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改进监管体制的前提下, 完善证券市场, 充分正面利用股份回购这柄“双刃剑”,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让股份回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 我国法律建设要积极跟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及时有效地对股份回购事项做出必要合理的规范, 以保障股权回购这一资本运作手段始终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和核查作用。独立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配合政府监管部门, 对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持续监督, 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 以坚决杜绝信息披露中的“掺水”行为, 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乔玲.回购上市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举措——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9)

[2]、孙莉, 刘旭东.完善我国股份回购制度的若干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 2006 (2) :58-59

[3]、徐宝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利弊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 篇8

所谓并购是Merger&Acquisition的通常译法,即企业兼并和收购的合称,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并购企业取得控制权为目的,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资产购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资产为实现方式。在现实经济中,人们往往把它与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联系在一起,或者用“大鱼吃小鱼”来形容扩张中的强者并购弱者。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寻求自我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并购和跨国并购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企业并购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并购,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并购,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并购,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更需要并购。特别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并购的浪潮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更为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并购市场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并购的气息,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引导和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二、从目标企业角度分析原因

1、企业并购可实现技术创新与转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目标企业,即是指被并购企业。通常目标企业总体规模较并购企业要小,效率要低,技术不够先进,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在很多行业,尤其是对生产技术或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中,经验是一种有效的进入壁垒。其中的经验包括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这时目标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直接分享收购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管理制度等经验。这样就减少了目标企业为积累经验所付出的学习及研发成本,减少企业的发展费用。并购企业可以吸收被并购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可以让更有效率的机制和更有能力的人来控制企业。如前所述,企业间的并购就是企业间的产权交易,这种交易直接的导致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化。相应的其智力结构也会得到完善。

这种并购动因在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利用国外跨国公司并购来提高国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手段。尽管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仍不具备全球性行业的领先水平,其资产规模也相对较小。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可以使上市公司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与国际接轨,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本优势,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的运转。

2、企业并购是消除亏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机制

一般而言,企业之所以被并购多是因为其在市场中居于劣势地位。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占用,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事实上,我国企业并购最初就是在解决亏损企业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为实现资源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引入了企业并购机制。其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合理流动,并且有效地带动劣势企业的发展。

3、企业并购是一种对破产的替代机制

破产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希望的。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人才市场不健全等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它不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运行,而且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一个企业的破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如果哪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出现不利的后果。所以对于大多数效益低下以至资不抵债的企业,仍然要从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出发,给予救助,而不是轻易让其破产。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可以解决濒临破产企业的债务,职工安置及相关医疗、养老保险及住房等问题,既壮大了优势企业又可以帮助困难企业,既不会使企业破产又可以减少社会动荡。所以并购是一种政府、企业、职工三方都能够接受的对企业破产进行替代的有效机制。

三、从收购企业角度分析原因

1、通过并购取得上市资格及其它特殊资产

通过并购取得上市资格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买壳上市”,即非上市公司通过控股重组上市公司而取得上市地位。在我国,“壳”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是有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壳”的价值在于:具有证券市场筹资的优势;广告效应;政府扶植优势;资本放大效应;资产变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机制优势明显。这些优势会给企业带来无限机遇,所以买壳方主要是为了用壳来间接上市达到与直接上市相同的功效,其次才是获得壳公司的其它优质资产。“买壳上市”的大背景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证券市场不断完善、企业资本运营意识加强以及政府的扶持,所以它是国有经济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长期看,中国企业上市额度会逐步放宽,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直接上市融资,届时买壳上市就会逐渐从并购舞台上退出。

此外,并购企业可从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那里得到自己没有但又很重要的特殊资产,如土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研究人员或者专门技术、商誉、品牌等。而且,由于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这可使并购企业获得巨大的名誉效应。

2、利用价值低估效应获取潜在高价值资产

当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其真实价值时,就会有企业对其进行并购。因为,尽管目标公司可能拥有优良资产,但却无法被发掘,这时候并购方就可低价收购目标企业,然后将自身较高的管理效率投入到管理效率低的目标企业,以此“激活”目标企业的原有资产,从而实现管理资源与生产资源的有效组合。这是推动有实力、有前途而难以扩展的企业进行并购的关键因素。通过并购对双方的存量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降低进入新行业壁垒实现行业战略性转移

当企业寻求不断发展却面临所处行业市场萎靡、低于正常收益运营时,可通过并购将资金转移到其他高效益的行业或市场,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这比通过重新投资进入该市场有更大的优势,其最大的优点是低成本。另外,并购方式还可以获取战略机会。一方面,避免了工厂建设延误时间,另一方面省去了产品研发时间,可以使并购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生产经营走上正轨,抢占市场先机。

采用直接新建的方式往往会受到原有企业的激烈反应,还可能面临原有企业拥有的专门技术、丰富经验、获取原材料及销售的有效途径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不利因素。而通过并购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其进入的障碍就可以大大降低。因为企业并购并没有给这个行业或市场增添新的市场能力,短期内该行业和市场内部的竞争结构不变,所以引起的价格战或报复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并购方企业可以获得已有的原材料供应及销售渠道,可以沿用目标企业的厂房、设计人员和技术,这样就保证了企业持续不断的盈利能力。收购企业的其他产品也转入该目标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销售渠道,这样自然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缩短了企业规模扩张的时间,降低了成本。此外,多样化的经营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投资风险,稳定收入来源,增加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4、优势企业扩大市场势力

近几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些行业迅速涌现出一批大规模的企业集团,行业的整合速度非常快。企业之间各种竞争使一批批的中小企业被优势企业所吞并,行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产业集中度也大大提高,逐渐出现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典型是汽车和家电行业。一些优势企业总是采取企业并购的方式跨地区乃至跨国兼并其它企业,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势力,从而使各地工厂生产的产品在当地直接销售,节约了流通成本,扩大了产品的势力范围。

摘要:企业并购的概念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逐渐在我国流行开来。所谓并购, 就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两者之所以合称为并购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动机, 都涉及了企业所有权的改变, 并且兼并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就是并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并购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其经济及财务目标,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也迫使企业或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 通过并购整合达到双赢的局面,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及财务角度分别阐述了企业并购的动因。

关键词:并购,财务动因,重组

参考文献

[1]、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第十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44-152.

[2]、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110-113.

[3]、李俊芸, 夏传文.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动因及绩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6) :69-72.

[4]、[6]江苏.浅析企业并购的动因[J].发展论坛, 2003 (6) :5-8.

资源环境审计理论动因分析 篇9

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资源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目标是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发表意见。其中,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是解释审计产生、发展的最本质理论,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解决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理论依据。环境责任强化的关键是事前强化,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有益于我们对环境和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解。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概述

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社会公众委托从事各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时承担的义务,是受托责任的延伸与发展。公共受托责任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全过程。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戴维·费林特教授所说“受托责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杨时展教授认为,受托责任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责任。公共受托责任源于受托责任,它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性特征,是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合法性所在。公共受托责任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审计发生、发展的本源力量,它的核心在于对公共资源管理状况的评价,主要发展方向是政府、企业更好地承担公共受托社会责任。

1. 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

公共受托责任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美国审计总署(GAO)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报告管理这些资源及其有关的规划、控制、财务的责任。王光远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及管理当局作为受托方接受公共资源的所有者社会公众的委托,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并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从上面的定义来看,在公共领域,政府及管理当局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受托责任关系,即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2. 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在于对公共资源管理状况的评价。

公共受托责任来源于权力的公共性。社会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是政府及管理当局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是其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前提。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在于社会公众(或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作为受托方——政府及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并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即按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公共资源绩效评价标准,安全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等公共受托社会责任标准,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公共受托人履职行为标准,监督和评价受托方管理公共资源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受托方。强化公共受托责任,对于受托方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向委托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向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提供良好的信息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承担公共受托的社会责任是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发展方向。

政府审计的公共受托责任是一种在政府与公众间存在的动态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有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三种不同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公众希望作为公共受托人的政府及管理当局在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同时,应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及促进公平正义等社会责任,保障社会公众生活在稳定安宁、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中,并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政府及管理当局更好地承担起公共受托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前公共受托责任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公共受托社会责任的履行

公共受托的主要责任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公众委托依法管理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并为公众提供各项社会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民生需求,不断满足公众改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即运用公共资源建设发展民生事业,提供优良的民生服务是受托方政府及管理当局必须履行的主要公共受托责任。

1. 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民生需求是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职责。

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涉及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因此,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民生需求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最基本、最关键的职责,也是政府作为受托方接受公众委托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职责。

2.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是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

公共资源是具有公共性质的自然资源,政府为公众提供的交通、卫生、教育等公共物品及由此向纳税人征收的税金,它是政府及管理当局接受委托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因而,在一定区域内,运用有效的行政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益,最终达到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公共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是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

3. 改善民生状态是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社会公众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期望得到更多的民生服务,享受更高的福利水平。因而,民生及公共受托责任的范畴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大。这是我国发展民生的新任务,也是政府及管理当局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发展与提升。

(三)资源环境审计是监督与评价公共受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有效途径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是由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利益目标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委托方需要有一种独立的第三方手段,以客观地了解、监督与评价受托方的履职情况,维护自身利益。“审计基于‘受托责任’,基于所有者授权之后‘不放心’的心理,也就是说当所有者不具体行使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时候,就请独立的、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即审计人员来实施监督,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此便产生了以财务收支监督检查为基础的审计活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的核心职责在于保障与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因此,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公共受托责任方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资源环境审计既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产物,也是促进受托经济责任中的环境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责任等)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公共受托社会责任是受托方接受公众委托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社会公众希望了解受托方是否将公共资源及时、足额地用于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反映国民经济热点问题、农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民生领域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这表明,社会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要求受托方接受监督,以确保其依法行使管理权力,正确地尽到管理和建设公共民生事业的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89年5月联合国召开了联合国环境署第七届理事会,经过反复讨论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共识包含的内容很广,既包含当代人的需要又包含后代人的需要,既包含国家主权,国际公平,又包含自然资源,生态抗压力,环保与发展相结合。”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展开了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对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在我国,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1992国务院转发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十大对策之首。按照《21世纪议程》的要求,国务院于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议程包括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容、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四部分。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后,我国于2003年1月发布了《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确定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六个重点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要充分尊重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界不能竭泽而渔。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有不同角度的主张。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持续性原则,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公平性原则,是指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整体性原则,即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协同行动,在国际间开展联合行动,建立巩固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发展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如何以最少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措施。

(三)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

1. 资源环境审计能评价政府和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并在改善人类社会经济福利的同时,又不损害将来必须依靠的生态系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对环境实施管理和整治。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对政府、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和企业也需要通过资源环境审计解除自己的环境责任,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2. 资源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分析 篇10

随着“安然”、“世通”的破产与倒闭, 社会各界对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质疑, 而内部审计在“世通”案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令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寄予了厚望。内部审计作为公司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公司认识到由于成本的限制, 他们不能在业务范围的每个方面都保持一流水平。外聘专业人员为公司提供内审服务正成为一种趋势。

二、内部审计外包涵义及产生背景

(一) 涵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方法, 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 从而帮助公司实现它的目标。”按此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 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其目的在于增加公司价值。

而内部审计外包, 指组织将其内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

(二) 产生背景

外包实践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专业化分工的产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了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的外包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当公司无法顾及业务经营所有方面时, 只有将主要精力、资源用于核心业务, 同时借助外界人才、技术优势发展非核心业务, 它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通常, 公司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来实施审计职能。但近年来, 国际上将内审职能外包的做法己经屡见不鲜。

三、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分析

(一) 外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 指通过市场机制公司进行交易所支付的成本, 包括收集交易价格信息, 为了达成交易而进行谈判和签约, 及监督合约的履行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科斯认为, 公司和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无论市场还是公司, 都是有成本的。采用公司还是采用市场配置资源, 主要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当一笔交易的公司运行成本低于市场运行成本时, 这笔交易将趋向采用公司, 实现公司对市场的替代;反之, 可以实现市场对公司的替代。据交易费用理论, 当公司外部存在内审服务供给时, 公司会将由自己完成成本较高或效率较低的内审业务推向外部, 寻求更好的服务, 包括等效低成本、等成本高效或者高效低成本。

(二) 外包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 而它成立的目的是力求契约成本的最小化。两权分离下, 公司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签订雇佣合同, 即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 负责使用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詹森和麦克林 (1976) 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 认为代理成本的存在是由于管理者与股东动机不完全一致, 双方将最大化各自财富, 这样就会发生契约成本。从委托人角度看, 为了让代理人行为与自己目标的偏离尽可能最小, 他必须花费矫正成本, 如财务报表经由外部审计而发生的成本。而代理人为了向委托人证明其有效履行了受托责任, 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 让股东充分了解其行为, 使股东其更加信任, 然而此举会产生内审费用。这样看来, 既然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生, 目的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最大化企业价值, 那么就可以推断, 只要外包审计形式比内部审计能更降低成本, 内审就可外包。

(三) 关于外包“独立性”的讨论

独立性在审计界一直备受关注。越来越多因独立性缺失所导致的审计失败案例, 引发了对有关“形式独立”和“实质独立”问题更深入的思考。

形式上看, 内审不可能达到绝对独立, 只能追求尽可能相对独立。如果企业自置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 其独立性程度虽然相对比较高, 但由于它始终是企业的内部组织, 不可能真正地完全独立于企业。因此当内审业务外包给独立的外部会计公司时, 由于外部公司与企业没有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从形式上看, 其独立性提高了。这种形式独立性的提高, 可能会带来两大好处:其一, 公司管理者比过去更重视内审工作。当企业花了高昂成本去聘请外部机构为本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时, 出于成本的考虑以及外部公司带来的先进审计技术和审计管理理念, 管理层可能会比过去更加重视其内审工作。其二, 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信任度会提高。当企业外聘公司进行专门管理咨询等服务时, 将会给外界传递一个重视管理、重视监管的信息, 从而赢得更多支持和信任。

摘要:内部审计外包动因的研究, 对解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公司价值增值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安德鲁.D.钱伯斯, 陈华等译:《内部审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年。[1]安德鲁.D.钱伯斯, 陈华等译:《内部审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年。

[2]徐政旦、谢荣:《审计研究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2]徐政旦、谢荣:《审计研究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 《审计研究》, 2005年第2期。[3]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 《审计研究》, 2005年第2期。

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动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整体上市;企业边界;关联交易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80-02

“央企整体上市”是由国资委在2005年底提出。国资委于2006年12月颁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意见中,国资委明确表示将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注入的方式可以选择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途径”。而在今年国资委已将“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定位为“努力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十二五”为契机,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突破口,“整体上市“无疑成为了国资委新时期的重头戏。

一、整体上市概念界定

就整体上市概念而言,邓晓卓(2004)认为整体上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自己母公司的资产,或者采用自己的母公司通过重新发行股票的方式,从而注销原上市公司的股票,以促使母公司整体上市。

与使用股票方式不同,蒋卫平(2007)曾认为,企业整体上市应是一种金融创新“回整上市”的模式。整体上市的方式具体首先采取分拆上市方式实现企业部分上市,之后通过关联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例如武钢以及TCL的整体上市,他们分属于两种不同模式的整体上市方式,但是就效果而言,都成功的实现了企业的整体上市,并在整体上市之后,都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与此同时,何志强(2006)站在产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整体上市就是企业对其边界进行调整。按照降低交易费用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为目的,通过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业务关联交易,转换成上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

本文认为,整体上市可以是股权运作,也可以是资本运作,只是方式有所不同,整体上市是相对于分拆上市而言的。所谓分拆上市是指从一个集团公司中剥离部分优质资产,并对其进行重组,成立相应的子公司上市,同时集团公司中尚余大量未经上市的资产或业务。而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进行整体改制,最终成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所有资产都上市。整体上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资产运作模式。整体上市路径可以大致分为股票置换+吸收合并、公开募股+吸收合并、再次融资+资产收购、集团改制+首次上市等四种模式。

二、整体上市动因分析

(一)从理论角度来说: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认为市场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也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市场体系中,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不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进行配置,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而存在是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企业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在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一支“看得见的手”来协调,资源的配置通过行政指令来完成,不是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不断通过讨价还价签订契约的交易被取消了。

科斯认为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组织成本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差异。如果市场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的组织成本,那么企业的规模会扩大,如果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大于市场的交易费用,那么企业的规模将缩小。企业的合理边界是企业内部再进行一次交易的费用等于同样交易在市场上完成所需的费用。因此企业的规模可能因为两种原因而变大,一是市场的交易费用变大,另外一个是企业自身组织成本缩小。科斯在文中进一步指出,企业不能无止境地扩张下去。由于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存在一些额外的管理费用,当这些管理费用的数量,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近乎相同时,企业的边界将会趋于平衡,企业将不再试图扩大边界。整体上市就是企业对其边界进行调整,使其趋于合理。把在整体上市之前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业务关联交易,通过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途径,绝大部分都转换成上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从而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

陈晓、王坤从对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到2002年的历年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统计中的得,我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着关联交易。而从关联交易的角度来看,与控制股东的关联交易占总数的50%以上;从金额来看,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占总额的70%以上。从这些有关联交易的统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关系,商业联系较为紧密。而如此多的关联交易同时也增加了集团企业的交易费用。从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说,母公司倾向于对子公司采取集权化地控制模式,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绝大部分都转换成了上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这显然有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而这正符合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特征与要求,从而形成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之一。

(二)从现实角度来说

1、政策推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由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央行、商务部五部委,于2005年8月2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可以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继续支持大型绩优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一年之后,于2006年12月,国资委又发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在该意见中,国资委积极支持具备条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在两份意见中,国资委都按照“成熟一家、推动一家”的原则,更积极地推动央企整体上市。而现在在“十二五”规划中,“整体上市”又再次提上了日程。国资委的两份意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几天企业整体上市的决心,对改革国有大型企业相关制度的信心。这不仅为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指引了方向,更为集团企业如何整体上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成为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行动指南”。整体上市因为有了如此巨大的政策的推动,使一场关于整体上市的改革深入人心。

2、优化结构:按照整体上市为目标,以形成符合上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和现代产权制度度为方向,我国如果积极推进集团公司采用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会实质性地改善企业治理结构。通过重组和优化集团公司内部的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凸显主业,以增加上市公司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通过优化结构后的集团企业,规模更加壮大,产业链更加完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整体上市后,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源整合,进而使该上市公司的经营范为更加专一和明确,经营效果更加显著,同时,由于整体上市,将促使企业上下游范围更加完整。同时,这样也就有效减少了上市企业与母公司企业之间可能的同类竞争,同时由于整体上市,集团的统一,也就减少了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的那个不正常交易,进一步可以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合理运行,促使我国资本市场正常规范运转。

3、筹集资金:集团企业整体上市,与单个部分上市相比,在筹集资金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整体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融资的机会,以及直接融资的平台,从而增加了企业直接融的资金来源。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有效的资本筹集场所,有利于整体上市企业改善资金现状,吸纳更多社会闲散资金,增加了企业投融资的机会。而集团整体上市之后,一方面可以进行扩大生产等方式,增加现有能力;另一面,从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可以使企业开发研制新业务,投资新项目,培养企业的后续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现在已经获得整体上市好处的TCL集团以及武钢集团,他们都有效的利用了整体上市所筹集的资金,进行集团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一方面为企业减少了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结束语:值得肯定的是整体上市是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潮流的,特别是在国企股份制改造,全流通不断推进的今天,国内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必将成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的首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推行整体上市,集团公司主业资产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将导致大股东(主要为国有股)对上市公司持股数量和比例上升。而考虑到将来股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这一必然趋势,市场能否承受因国有股减持而带来的扩容压力成为关注的重点。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l]邓晓卓.整体上市的方式比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2]蒋卫平.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动因分析 篇12

(一)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由于一些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较长,企业的实际管理权没有控制在股东手中。一方面,有些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科学,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部分股东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在企业预期收益不稳定的环境下就会偏好股权融资。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将企业内部的人员待遇和企业规模挂钩,而在企业的盈利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增发股票或配股的方式来获得“资本增值”。

(二)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较方面

债务融资的主要特点包括了企业必须按期支付利息,这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同时加大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而且贷款门槛高,债务融资的难度较大。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比较容易,筹资较快。此外,股权筹集的资本属于长期资本,股权持有者只能转让其控股权而不能撤回,企业也不需要向股东定期分配利润,股利支付比较灵活,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盈利预期方面

一些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盈利前景不被看好,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期盈利不足以支付到期的债务利息,为了减小财务压力,避免企业面临破产困境,企业就会尽可能选择增发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四)股权融资对财务指标的改善方面

很多企业存在股权融资偏好,除了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金融市场不完善、委托代理关系等人为因素影响以及我国的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股权融资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举债过多,就会造成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这是衡量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较高意味着企业偿还债务的风险加大,即财务风险加大。(主要是说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依然是利润,所以凡是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的行为通常会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利润是一个会计概念,在实际中对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区别对待:债务融资成本,也就是利息是作为费用在计算企业利润时扣除;而权益融资成本则被作为股利支付或利润分配计入利润。所以很多企业倾向于股权融资,这样就人为地“创造”了一部分利润,从而提高了经营业绩。

二、降低股权融资偏好不利影响的建议

股权融资偏好给我国的企业发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这些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股权融资的方式给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造成了阻碍,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率偏低等,这种现象也不利于提高企业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第二,有些上市公司急功近利,但是过度的资本扩张反而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在增发新股或配股后,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呈负增长。第三,显而易见,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会造成企业的融资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有些企业在融资方式上盲目跟风和创新,在选择投资项目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降低这种融资偏好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可以从四方面着手:

(一)强化约束监督机制

加强对企业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行为的监督约束,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严格企业对于增发股票和配股的审查制度等。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独立董事、建立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等,这样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融资成本意识,有效避免盲目投资引起的过度股权融资问题。也可以通过给管理层配股的方式来将其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挂钩,从而提高其融资的谨慎性和合理性。

(三)优化融资结构

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全面考察市场环境,立足企业实际,通过合理的预测和计算来确定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融资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优化资本结构的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促进企业的多元化融资等。

(四)改变传统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应该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因此要改变过去以“报配股”资格为核心的经营目标管理方式,大胆创新经营理念,认识到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上升。

三、结束语

企业的融资方式决定了其资本结构,而资本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企业财务指标。所以,企业应该树立合理的经营目标,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融资方式及资本结构,为其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世辉柴君婷.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基本动因分析[J].商业时代,2007(36)

[2]邹博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5(5)

上一篇:教师教育政策特点下一篇:版权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