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动因

2024-09-13

理论动因(共8篇)

理论动因 篇1

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传统的并购动因理论, 主要从股东或者公司管理者等微观角度来解释并购的发生;二是并购浪潮理论, 把企业并购和一些较为宏观的因素联系起来, 试图从更大的视角来解释并购的发生。

一、传统并购动因理论

1、效率理论

2 0世纪8 0年代早期, 以J e n s e n和Rub ack (1983)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 获得效率增进是推动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这种效率来源可以是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存在的管理效率差别。当两个效率不一样的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形成一个企业时, 则可以形成“1+1>2”的效果。当收购公司的管理效率比目标公司的管理效率高时, 两个公司合并可以把目标公司的管理效率提高至和收购公司相同的水平, 因此企业从管理效率提高中获得价值增加。

2、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是追求私利的管理者驱动了并购活动的发生。该理论是由Jenson和Meekling (1976) 首先提出的。他他们认为, 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股份的一小部分时, 便会产生代理问题。小部分的所有权可能会导致管理者的工作缺乏动力或者进行额外的消费, 拥有绝大部分股份的所有者将承担大部分的成本。代理理论表明当管理者市场没能解决代理问题时, 企业或并购活动的市场将会发挥作用来降低由于管理者“搭便车”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3、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增大企业规模将会增大企业势力。在这个问题上, 许多人认为兼并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增大公司的市场份额, 但他们却不清楚增大市场份额是如何取得协同效应的。如果增大市场份额仅仅意味着使公司变大, 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在论述前面已阐述过的规模经济问题。事实上, 增大市场份额是指增大公司相对于同一产业中的其它公司的规模。

4、信息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研究, 认为作为内部人的经理层, 拥有比局外人更多的关于公司状况的信息, 企业并购能够表现和传递这些信息。如果一家企业被收购, 那么市场认为该企业的某种价值还没有被局外人掌握, 或认为该企业未来的现金收入将增加, 从而推动股价上涨。T u d o r和L u b eck (1 9 77) 以及B rad ley (1980) 的研究表明, 无论收购是否成功, 目标企业的股价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 原因在于收购股权的行为向市场表明, 目标企业股价被低估了, 从极端角度讲, 即使目标企业不采取任何管理改进, 市场也会对股价进行重估。

二、并购浪潮理论

在对并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 研究者们发现并购活动总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 具有明显的时间和产业聚集性特点;兼并活动总是发生在一些新机会出现之后, 比如政府对某些行业解除规制, 或重大的新技术发明。因此, 一些学者对并购浪潮的形成进行研究, 把并购和较宏观的经济因素联系起来, 从并购的总体特点来分析和解释企业并购行为。

1、市场时机理论

市场时机理论认为兼并浪潮的形成是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结果。有学者认为, 金融市场是非有效的和非理性的, 一些企业价值被错误低估, 一些企业价值被高估, 理性的管理者会利用资本市场的非理性, 在企业价值被高估时兼并价值被低估的企业。Rho des-Krop f和Vis wanat han (2004) 的研究认为, 理性的管理者只知道自己是被高估或者被低估, 但是并不能区分这种错误估价是来源于市场对所在行业本身的错误估价, 还是来源于市场对企业自身的错误估价, 导致目标企业接受被高估的投标者的接管投标。

2、新古典理论

新古典理论认为并购是对外部冲击的一种有效反应和调整过程。Gort (1969) 首次把并购浪潮和经济冲击联系起来, 认为一些重大的经济冲击改变了公司所有者和非所有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 增加了二者预期价值间的差异, 因此导致兼并活动的发生。在新古典理论看来, 引起并购浪潮的冲击因素主要有三类:技术创新 (或解除规制) , 资本流动性以及资本成本变化, 并购是对这些冲击的有效反应。

新古典理论认为, 驱动并购浪潮形成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资本成本。兼并浪潮总是发生在股价高、利率低的时候。在外部资本市场欠发达时, 通过多元化并购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以获得较低的资本成本,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多元化并购浪潮形成的一个原因。

三、其他解释

新古典理论和市场时机理论对并购浪潮的解释显然是不足的, 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没有被包含在这两种理论之中。最近, 一些学者运用期权博弈方法对并购建立模型, 发现了驱动并购浪潮的其它因素。Lambrecht (2004) 的研究发现, 在行业处于繁荣期时 (需求上升) , 规模经济驱动了兼并浪潮的形成。因为兼并的协同收益随产品市场需求的上升而增加, 因此在行业处于繁荣期时, 并购的协同收益也上升, 兼并发生的概率也非常大;在行业处于衰退期时, 兼并的协同收益非常小, 兼并活动也不活跃。

在解释兼并浪潮形成的理论中, 新古典理论和市场错误定价理论是两个主要的竞争性理论, 两种理论也分别都获得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但是二者对并购浪潮的形成都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在期权博弈框架下建立模型对并购进行的研究, 为并购浪潮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洞见, 丰富了对并购浪潮理论的研究, 但是目前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数量较少。

参考文献

[1]、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65-82

[2]、钱军.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索, 2005 (04) :86-90

[3]、Lambrecht, B.M., 2004:“The timing and terms of mergers motivated by econo-mies of scal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2:215-243

理论动因 篇2

依据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观点,对幼儿教师不同社会角色专业成长需要的内外动因进行分析,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营造生命课堂,创设人文管理环境,以不断激发幼儿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有效激励幼儿教师持续成长。快来一起看看吧!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要

一直以来,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外动因有哪些?怎样真正实现幼儿教师有效地成长?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观点阐述

西方组织行为学内容型激励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由需要引发、激励而产生的行为的发生、发展。内容型激励理论认为:人是需要的复合体。人除了生理、安全、隶属与爱、尊重(分为外部尊重和内部尊重)这些基本需要外,还有求知、审美、自我实现这些成长需要。人的内在需要是激励的主要诱因,尊重和成长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和满足,需要的发展遵循“满足/激活律”,即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川。

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需要

幼儿教师作为社会专职教育者,其需要也是多元的,既有来自于生命个体的生存最基本需要,更有来自于不同社会角色专业成长的内外部需要。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角色隶属于一定的国家(或社会)、群体(或组织),扮演着社会人、组织人、教学人、家庭人、个体人的社会角色。教师通过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个体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依赖性的社会交往互动。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幼儿教师在以不同角色参与的社会互动中,获取了来自社会、群体、个人对其专业成长的观念、态度的信息,在这些外部需要与其内部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自我认识和概念。

(一)社会人―成长,服务社会,成就自己的需要

作为社会人角色,从宏观的角度看,教师与全民族、全社会、全人类的幼儿教育事业相依存。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进程,离不开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微观看,教师与其所结识、交往的社会群体(包括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相依存。教师充当着幼儿教育专家、儿童顾问的角色,对有需要帮助的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建议,优化改善微观教育环境,这也是教师作为专职教育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这一角度讲,社会的进步,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身为幼儿教师,在与社会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深刻感知到自身所承载的培育祖国未来和希望的社会重任,当社会角色期待与角色能力之间客观存在一定距离时,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更具迫切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人―成长,赢得组织认可的需要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幼儿教师所隶属的群体组织。幼儿园作为一级组织会基于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发展的进程、幼儿园自身发展与市场需要等因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学历提高有一定的规划和要求,组织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待也是身为组织成员的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客观需要。

作为隶属于组织的成员,教师有赢得组织认可、获得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主观内在需要。一方面,在寻求归属感的驱动下,教师能够积极关注自身的成长进程。另一方面,教师因专业成长而相应改善的教育质量,会为组织赢得更高的社会声誉,提升教师在组织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更利于教师实现自尊和归属感,而这又会成为教师在与组织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强大动力。相反,如果缺少了这一动力,教师就会把作为组织人所应有的专业成长看作是一种无形的负担和压力,内心惶恐不安,自卑、厌倦、疲惫,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学人―成长,体验教学的成功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与幼儿、家长是一种依存关系。教学是教师人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的专业成就更多的来源于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

对于幼儿而言,教学是其幼儿园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幼儿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幼儿好奇、好模仿,求知欲旺盛的年龄特点,加之对教师权威、学识、个人魅力的崇拜与折服,使教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成为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幼儿家长而言,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消费者”,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家长的消费提供相对“等值”的教育服务。幼儿及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的这种服务契约关系,使幼儿及家长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行为有种期待―那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教师要按照契约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和专业素养,不断充实完善教育技能,以确保自己胜任角色。

身为教学人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获得家长、幼儿的信赖和尊重,体验专业成就感,实现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内在自尊需要。在内外需要相统一的共同作用下,更能促使教师将专业提升当作是必要的和迫切任务来对待,并能将外界所赋予的压力当作动力,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中,并乐此不疲。

(四)家庭人―成长,快乐家人,幸福自己的需要

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专职教育者,还是家庭成员,都有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社会外在要求。作为家庭成员的幼儿教师,有追求,有事业,积极进取的职业形象更能使家人有体面、踏实之感,并为之自豪。勤奋上进,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的幼儿教师更能在家庭中树立起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为子女、家人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交往互动中,使教师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学习生活带来的充实和乐趣,更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教师的成长需要和动机。

(五)个体人―成长,追求身心愉悦的需要

教师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个体,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互依存,进行交流。在教师内心世界里,充满着自己能胜任工作、能独立自主的自尊需要,充满着对周围及自身环境中未知领域探索、掌握的求知需要,在精神上有追求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的强度会随着需要的满足而降低,而成长需要的强度不但不随着其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反将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在成长需要之下,个体所追求的目的是无限的。

专业的成长能使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并能在不断追求卓越的境界中体验到成功,成为教师前进的有力支撑与加速器。教师如果只是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靠毅力和责任心来疲于应付,那就意味着教师的职业使命已经终结。只有当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的终身的追求和毕生的事业来看待,才会由内心激发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知疲倦并勇于进取。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需要是多元的,需要的满足是个体成长的动力和基础。依据内容型激励理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需要是无止境的,而内在需要是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诱因,只有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创设支持性空间,才能不同层次地满足其生命个体和社会个体的需要,从而不断激发内部需要,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构建杜会支持系统,激励教师向更高目标迈进

从社会阶层划分上,幼儿园教师们喜欢将自己戏称为有别于白领和蓝领之外的“粉领”一族,一是因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既离不开脑力劳动,更少不了体力付出,是脑力和体力强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的一种劳动;一是因为幼儿教师虽然在称谓上与大、中、小学教师一样也同样是“教师”,但其社会地位与待遇却没有随着全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而改善。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待遇偏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当前影响教师队伍稳定,制约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依据内容型激励理论,人的最基本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和满足,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行为的动力。要想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使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需要有机统一,需要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可,通过健全和完善的法制保障,使他们真正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切实改善幼儿教师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将专业成长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建设,才能真正让教师个人、幼儿、家长、幼儿园、社会从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全面获益。

(二)改善专业成长环境和评价机制,鼓舞教师不断成长

师生共同的生命课堂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更加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因此,努力改善育人环境和评价机制,帮助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和文化素养,在成功的教学体验中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促使教师成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其自身的内部需要,使其不断通过满足自身的需要进而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遵循“满足/激活律”的原则,要努力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使教师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和主人,使教师在创造性地工作中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从而由迫于形势压力而无可奈何的“要我成长”转变为自身精神内在需要的“我要成长”,将专业成长的外部动力内化为内在的主观需要,为其专业成长源源不断地注人动力。

(三)创设人文管理环境,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理论动因 篇3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时代动因

1. 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运动反思

二战之后, 美国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运动, 分析三次改革浪潮, 可以看出, 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策略, 大都偏重于管理和体制方面, 倾向于将在企业管理中的理论与方法, 硬套于“学校改善”。只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纪律标准以及赏罚分明的物质刺激等企业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改善美国学校的低效能。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 “国际性的抽样测试中, 美国学生的成绩仍然很差;学校继续面临着大量折磨着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并没有真正的热忱, 他们的工作多半只是为了谋生的考虑。”正是看到了现实中教育改革的不足与缺陷, 萨乔万尼提出只有基于道德权威的领导, 才能把学校转化为学习共同体, 形成学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承诺、奉献和服务。

2. 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女权运动的启示

自1977年休斯敦全国妇女会议的召开, 美国女权的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大量的女性进入社会, 投入工作, 传统的领导方式, 无法引起女性的共鸣。“现代管理是一种男性的创造物, 它以强调个体的雄心和其他个人的考虑取代了对家庭和共同体的强调。”而女性倾向于强调联结的关系、归属等因素。它提倡的以价值为本的领导、构建盟约行共同体、下放权力与团队精神以及采取服务式领导都是来源于对女性领导风格的借鉴。

二组织社会学与领导学理论借鉴

1. 美国组织理论家、社会学家阿米泰·埃兹昂尼 (Amitai Etzioni) 的影响

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致谢中就专门写道埃兹昂给予他深刻的启示:一方面, 萨乔万尼在谈及学校领导的激励与鼓舞时, 埃兹昂尼的动因分析给了他直接的启示, “人类是以道德判断来审核他们自己的欲望的”, 人们所做的决定及外显的行为是可以用道德承诺进行解释的。因此, 真正能开启学校领导动机源泉, 使学校组织成为真正学习的共同体, 就需要发展一种基于专业和道德权威的领导实践。另一方面, 埃兹昂尼的“马赛克”理论, 即调和共同体与多样化理论, 在萨乔万尼领导学中, 发展成为建设“学校道德共同体”理论。“马赛克是用构架和胶水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种种要素结合起来组成的”, 埃兹昂尼用马赛克隐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共同体组成, 他们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 同时每个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具囊括性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共同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并对所共享框架的牢固性负有责任与义务。“有原则的分权”与“分层式忠诚”是解决共同体间分裂的有效解药。在学校共同体组建中, 道德权威与专业权威是有效黏合剂, 而道德权威的中心是共享的共同体成员的个体权利与价值、个体既要忠诚于自己的共同体, 同时忠诚于更大的由许多学校组成的共同体的“共同体规范”。

2. 当代价值领导理论的直接影响

领导学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 理论发展大体历经四个阶段: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及当代价值领导理论。这些领导理论都是建立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背景之上。但当代领导理论在关注领导技术的同时, 开始更加关注情感、信仰、责任、道德等因素, 趋于价值走向, 正是这一点促成了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观点的确立。以价值为本的领导主要包括:魅力型领导、转化式领导、领导替代品及自我领导理论。 (1) 在学校领导中不应该过分依赖基于科层权威与管理技能的“世俗权威”, 而应扩展教育领导的“道德权威”与“专业权威”作用, 即以领导者杰出的专业品质及对共同体的责任心与义务感作为权利要素。 (2) 萨乔万尼将“领导替代品理论”引入教育领导理论领域发展并拓展, 学校领导应该确立四种领导替身 (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工作本身的愉悦以及同行伦理) , 从而使领导从物质与控制层面拓展到文化与精神层面。 (3) 转化式领导侧重于强调内部的动机和需求的重要性。萨乔万尼指出, 实现道德领导的关键步骤就是契约式领导, 契约领导与转化式领导的高级阶段是相对应的, 意在使学校的目标和目的得到人们的认可, 使领导者与追随者结成道德盟约。

时代动因和理论背景的分析, 能够成为我们研究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也为我们探寻现代学校组织发展与变革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 (张虹译)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企业碳信息披露动因的理论分析 篇4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动因,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碳会计信息的涵盖面很广, 根据目前碳信息披露领域最权威的CDP (Carbon Displosure Project) 项目发放的调查问卷, 碳信息披露包括企业对气候变化有关风险的识别、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企业实现的减排绩效、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等内容。它是指企业按照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法律政策, 对碳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以及对外披露的过程。

二、理论分析

本文分别从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合法性理论、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碳信息披露动因进行理论分析。

1.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 人们对有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 掌握充分信息的人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可以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到企业碳信息披露领域, 企业是否履行低碳减排的责任, 是否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 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讲, 都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如果企业能够充分披露履行碳减排责任的信息, 会向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 使投资者认为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相对于没有披露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 投资者会认为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面临的环境监管成本更少。通过披露碳信息可以改善公众形象, 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进而对公司的财务与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合法性理论

合法性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组织必须与社会主流的观念、价值观保持一致的时候才能生存下去并可能获得成功。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还必须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才能维护其“合法性”, 从而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将合法性理论应用到碳信息披露领域, 在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企业充分披露碳信息能够向社会传递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信息, 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外,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由于重污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 受到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的更多关注, 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实现自身的“合法性”, 也承担着相对更多的碳减排责任。可能会更主动、更充分地进行碳信息披露, 以达到相应监管部门的要求, 同时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3. 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信息之外企业管理层主动披露的信息, 企业可能为了维护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避免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如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公司治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自愿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 对碳减排责任履行较好的企业可能为了与碳减排责任履行较差的企业相区分, 会主动进行碳信息披露, 从而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 影响投资者决策, 解决企业价值被低估的问题或避免可能的监管成本。

4.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仅仅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还必须平衡股东、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居民、社区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否定了股东至上的传统理论, 认为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的今天, 节能减排与利益相关者的生存发展都密切相关, 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反映企业走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的道路, 维护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 企业履行碳减排的责任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与社会形象。因此, 企业倾向于披露其碳减排投入、取得成效等方面的信息, 从而能够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比如监管部门会对充分披露碳信息的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处罚, 投资者会根据取得的碳信息对企业竞争力重新评估,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

本文借鉴企业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框架, 将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合法性理论、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性的应用于碳信息披露领域, 对碳信息披露的动因进行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自愿披露碳信息的目的,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 1999 (04) .

理论动因 篇5

一、既有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

企业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产品(服务)或涉足多个行业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从多元化的相关性角度,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分类,如安索夫(Ansoff)、瑞格利(Wrigley,1970)[2]、鲁梅尔特(Rumelt,1974)[3]、王德中[4]等,其中,最为普及的是王德中将其分为相关多元化(新增产品或服务与原有产品或服务在大类别上、生产技术、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上是相似的、相关联的)和非相关多元化(新增产品或服务与原有产品或服务毫不相关)的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多元化行为,还必须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从企业的主动性和被动性角度来看,有主动与被动多元化之分;另一方面,多元化除了有其不断扩展行为,还有归核化(refocusing)、瘦身(downsizing)和重构(reconstruction)等一些逆向多元化行为。下面,将阐述各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的内容,并围绕它们对上述不同多元化类型及行为的解释效果进行评述。

(一)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

彭罗斯(Penrose,1959)倡导了资源观,她认为伴随企业的成长,企业将不断积累起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如果过剩的资源和能力由于市场的不完善而不能在市场上交换,那么企业就会考虑怎样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能力,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多元化行为[5]。根据彭罗斯的观点,只要多元化扩张能提供一种更有利的获利方式来使用它未使用的资源,它就会有多元化的冲动。然而,彭罗斯的“资源”概念非常狭窄,主要注重于对有形资源的分享和交换。

对比传统的有形资源,企业的无形资源(如品牌、形象和组织技巧等)更重要。Miller(2006)认为,无形资源投入的比率越高,通过多元化创造的价值就越大[6]。Mahoney&Pandian(1992)也认为:不能以当前未使用过的资源和剩余能力来解释多元化,相反地,多元化是为了扩展企业已经存在和被利用的资源,提高它们的应用潜能,并促使企业建立新的业务单元从而实现多元化。[7]

彭罗斯在论述其资源观时,也讨论了企业的能力,但主要是决策能力(康荣平,柯银斌,1999),而且她将资源和能力作为影响企业多元化动因的一个整体因素来看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有的作者单独将能力看作是企业多元化的动因。Vittorio和Raffaella(1997)指出[8],企业的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且不同层次的能力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多元化动因。第一个层次是系统观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能够预见其环境的演变以及将企业看作一个资源协调和整合的整体,其对应的多元化动因是使企业将其资源和能力和其预见到的环境机会相匹配,这与另外两位作者(Vasudevan&Varadarajan,1989)提出的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是一般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自身特点及多元化绩效的观点是相一致的[9];第二个层次的能力是独特能力,是指为了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知识和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配置的模式,其对应的多元化动因是企业通过转化和复制自己的有效路径而开发独特能力;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指将独特能力体现为核心产出的能力,抓住机会,使其生产出不同的新的产品和服务是其多元化的动因。显然,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而不能解释企业多元化的逆向行为,即企业为什么要归核化(refocusing)、瘦身(downsizing)和重构。

(二)市场势力观点

市场势力观点(market-power)认为企业多元化是因为其拥有一种整合力(conglomeratepower)。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交叉补助,指的是企业使用来自于一个市场的利润去支持另一个市场上的掠夺性定价活动;(2)相互容忍,指的是在多个市场竞争的对手认识到彼此的依赖性,因此竞争不那么激烈;(3)相互购买,在大型多元化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这种关系阻止了比他们的小的竞争者进入(Montgomery,1994)[10]。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格雷宾(Gribbin,1976)认为整合力并不是企业多元化的原因,相反是他的结果[11]。

(三)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情况下,当经理人在企业的股权太小或企业股权过于分散时,就无法确保经理人的行为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公司资产的配置将以有利于经理人而不是股东的方式进行(Morck,etal,1988)[12]。正如莫勒(Mueller,1969)[13]、金森(Jensen,1986)[14]等所阐述的那样,如果缺少显著的所有权激励风险,经理人会以牺牲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而行动,通过兼并、特别是混合兼并进行多元化扩张就是这样做的一种方便的手段。

总之,代理理论考虑的是经理人和企业股东的关系,认为经理人追求自身的利益即是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因此,多元化对企业来说并不是理性行为。当然,这种观点能解释企业的主动多元化行为,而不能解释企业的被动多元化。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由科斯(Coase,1937)倡导[15],威廉姆森等人继承与发展(Williamson,1985)[16]。在该理论看来,企业的本质是市场的替代工具,一项交易活动是在市场上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取决于二者在进行该项交易活动时的相对效率,所谓效率是以交易成本来衡量的。如果一个企业发现在其内部组织资源交换比在市场交易更有效率时,那么它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发展界限,实行企业扩张。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多元化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一种能够使在企业内部的交易更有效率的发展战略。尽管交易成本理论为企业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本质上来讲,交易成本理论解释的不是企业的多元化,而是企业的扩张机理。(企业多元化只是企业扩张的一种形式,企业扩张还包括数量扩大、地区扩大和纵向一体化三种形式。)

(五)瑞德-拉夫曼模型

瑞德-拉夫曼(Reed&Luffman,1986)集前人之大成,以模型形式归纳了影响企业多元化的主要因素为三个方面:资源利用、适应需求和企业成长。按照他们的模型,多元化通过资源利用、适应需求和企业成长,带给企业协同效应,再通过抵御利润与市场下跌,抵御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抵御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所发生的不利变化和保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带给企业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因此,追求协同效应、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基本动因[17]。该模型不仅能解释企业的相关多元化,也能解释企业的不相关多元化;不仅能解释企业的主动多元化,也能解释企业的被动多元化。但它未能有效说明逆向企业多元化行为。

(六)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

庄贵军(2005)提出了“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他用剩余能力、新的机会和链接(指的是一个企业内多项业务或战略经营单位所共同使用的资源或能力)来解释企业多元化。他认为,剩余能力是企业进行相关多元化的主要动因,新的机会是不相关多元化的主要动因,而链接则不但为企业多元化提供动力,而且从长期来看,它还提供企业相关与不相关的平衡机制:由剩余能力推动的相关多元化在达到一定的阶段后,要通过链接这一平衡机制引导到不相关多元化;而由市场机会拉动的不相关多元化,在适当的时候,也要通过链接这一平衡机制引导到相关多元化[18]。该模型虽然能解释多种多元化的动因,但是,相关多元化的链接切断只能表明企业停止相关多元化,并不能说明企业就会进行不相关多元化;而且外部新的机会也并不必然引致企业的多元化行为。

二、既有理论的比较与总评

上述理论中一部分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来自于企业内部,如客观上企业过剩的资源和能力、主观上管理者认为进行多元化的整合势力及自身利益的获得,(笔者将其称为内因论,)它主要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另一部分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不仅来自于内部,也来自于企业外部,他们认为,企业多元化是企业在权衡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的战略选择,(我们将其称为内外因结合论,)它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安索夫的观点、瑞德-拉夫曼模型以及国内的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各传统理论虽能各自解释部分企业多元化类型动因,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现列表比较如下。(见表1)。

由表1可知,既有的理论都不能完整地解释企业的多元化行为。从战略角度看,多元化是企业的经营战略之一,目的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什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独特的知识(余光胜,2000)[19]。既有理论虽然都全部或部分地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但还没有系统的从知识视角来理解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下一步部分,笔者将从知识视角阐述企业各种多元化类型动因。

三、知识视角的企业多元化动因

知识已被认识到是影响技术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Breschi&Lissoni,2003)[20]。技术知识是指如何把各种投入品经手和脑(以及手和脑的延长也就是机器)的加工,变成所需的产出品,一般来说技术知识相对易于用语言表达、文本化或符号化,因而相对容易转移、交流和共享[21]。另一些学者指出,企业多元化的决定是企业向自身经验学习的结果(Johannes&Barkema,1994)[22]。经验类知识,就是指人们头脑中尚未表现出来的知识,也就是经验、技能、决窍及灵感等,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他人所理解和掌握。正是企业的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经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主导了企业多元化行为。

米勒(Miller,2006)认为,每一种知识都存在于一个知识网中,而且在这个知识网中可以表示出知识间的联系。技术多元化不仅来源于一种主体知识的固有宽度,而且来源于一个企业追求的这种知识在知识地图中和其它知识的距离和方向(Dosi,1984)[23]。有时候,一个发明者不仅仅追求技术轨迹,而且通过跨越不同领域知识的新的组合“而寻求一种创新”(Schumpeter,1947)[24]。而且,随着企业的演进,他们将会遇见新的知识,并将他们结合到他们的技术组合中去,这样,更高程度的多元化导致了更高程度的技术多元化,反过来,更高程度的技术多元化又激励着企业进一步的多元化。Breschi和Lissoni(2003)认为,影响技术多元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知识的相关性,并且他用知识的接近性、共有性和互补性三个维度来衡量其相关程度。他们认为,企业不能发现那些最好的、最有潜力和获利最大的技术,相反的,他们总是从事一些在知识上具有相关性的技术领域。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不是随机的,而是通过具有相关性知识的技术而扩展到他们的创新活动,且更高程度的多元化企业在技术活动中具有更“滞着”的知识相关性。可见,企业技术的关联性主导了企业的相关多元化(而且是主动多元化)。

随着企业技术知识主导的相关多元扩展,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间不断转移,企业拥有的独特技术知识也逐渐外溢,外溢的知识和市场上技术知识的日趋成熟导致众多竞争者的出现,基于原有的技术知识的竞争优势就会逐渐丧失。为了生存和维持竞争优势,企业要么对现有技术进行持续改进,这可能导致更高程度的相关多元化;要么整合现有业务单元,这可能引起企业“瘦身”行为;要么开发和吸收新知识,或者利用前面积累的经验知识(主要是有关管理和市场知识)进行不相关多元化。

可见,从知识角度既能解释企业的相关和主动多元化,也可以解释不相关和被动多元化,还可以解释“瘦身”等逆向多元化等行为。更重要的是,经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很好地解释了江浙一带小企业成功的非相关多元化,因为企业依靠的既不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也不是技术知识,而是在前面经营中积累的有关管理和市场方面经验知识。

总之,从知识角度探求企业多元化的本质不仅对完善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解释多元化扩张路径以及企业战略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当然,这种认识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实证检验。

摘要:目前,对企业多元化动因解释的论述众多。可以将这些论述归为两大类: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论,前者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后者包括安索夫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瑞德-拉夫曼和庄贵军的理论。对这些理论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研究综述 篇6

1 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有两大基本假设, 一是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是每个人都是完全理性人。该学派在这两大假设基础上强调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时跨国并购的最根本动因, 并认为跨国并购的实行是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帮助公司达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新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并购动因的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学说、市场势力论和交易成本论。

1.1 规模经济学说 (economics of scale)

规模经济学说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重新配置达到最佳经济规模。在经济规模下, 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该理论的隐含前提是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生产经营达到经济规模、未取得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学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和我国目前较为流行。学者们在跨国并购领域内的研究均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能很好地解释跨国企业的横向并购。但从一些事实验证表明跨国并购并没有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纽博尔德 (1970) 的研究指出, 只有不超过20%的公司认为规模经济是并购的原因之一。

1.2 市场势力论 (market strength theory)

市场势力论认为企业并购能够增强市场控制力, 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能力, 其体现在两个方面: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通过横向并购减少行业内竞争者数量, 降低产业内竞争激烈程度, 巩固市场占有率, 实现规模经济。同时, 横向并购能够解决产业整体生产能力扩张速度和市场需求扩张速度不一致之间的矛盾, 减少行业的过剩能力。对于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行业, 并购能降低退出壁垒。另一方面, 通过纵向并购能帮助企业实现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控制, 降低买主和供应商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讨价还价能力, 以此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

有学者对市场势力理论有质疑, 如有学者认为企业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势力使企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产业内集中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关于市场势力论的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1.3 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交易的代价, 即获取信息、谈判、签约等交易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交易成本理论最早由Coase提出, 后来由Williamsion等学者发展。

根据Coase (1960) 的观点, 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机制。市场交易发生在企业之间, 由市场来调节控制。企业边界是指某一生产环节是否应保留在企业内部。企业并购就是确定企业边界的过程。企业通过并购是市场交易内部化, 同时将较高的交易成本转化为较低的内部管理成本。纵向并购的边界条件是企业边际交易费用节约额等于边际组织费用增加额。在竞争市场条件下, 实现纵向并购的这种均衡能导致企业生产和分配的有效组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Williamsion (1975) 进一步发展了Coase的理论, 他深入研究了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他认为, 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以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企业跨国经营时交易活动的复杂性, 从而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更高的交易成本成为企业将外部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的动力, 即跨国企业对外国企业进行并购。

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成本理论从企业边界来考虑跨国并购问题, 为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理论范式和工具。然而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忽视了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地带的组织形式, 并且没有考虑并购后的额外效益问题, 同时对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不能提供有力的解释。

2 金融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2.1 价值低估理论

Han nah.L和Kay.J (1977) 最先提出价值低估理论, 他们认为企业的真实价值未能被充分反映。后来学者Pedro, Geraldo和Richard (1998) 的研究证明了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是跨国并购的动因之一。托宾q比率又称Tobin Ratio, 即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企业重置成本之比。当q<1时, 跨国并购的可能性大。相反, 当q>1时, 跨国并购的可能性小。

该理论提供了被并购目标企业的一种选择方法, 应用的核心是目标企业的价值是否被低估。现实中目标企业价值往往被高估。同时该理论也无法解释第五次并购浪潮中西方国家股票市场整体价格快速上涨与跨国并购浪潮共存的现象。

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市场具有不确定性, 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 企业应该进行混合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通过并购与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 使企业整体在不同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当某个领域经营失败时, 整个企业由于获得其他领域内的经营收益而得到整个企业较平稳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企业基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考虑而进行跨国并购。

多元化经营理论曾经十分流行。但21世纪以后, 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价值链更加倾向于专业化的经营模式。Seth (1990) 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系统风险不能通过混合并购降低。所以用该理论解释混合并购也显得不够充分。

2.3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在支付了所有的净现值为正的投资后所剩余的现金量。Jensen (1986) 的研究表明, 股东和管理者在自由现金的配置问题上会产生冲突, 从而产生代理成本。当代理成本很大时, 并购活动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比例, 从而增加产出, 提升公司价值, 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因此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上的冲突而产生的代理成本是造成并购的主要原因。

3 管理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3.1 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由Jensen和Meekling (1976) 首先提出, 他们认为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股份的一小部分时, 便会产生代理问题。当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时, 将企业的管理与控制分离, 有助于降低代理人损害股东利益的可能性。在目标公司存在代理问题的情况下, 并购是一种解决目标企业代理问题的外部机制。通过并购获得控制权, 可以弱化代理问题。

3.2 管理者自大假说 (Hubris Hypothesis)

Roll (1986) 根据拍卖市场特性提出的自大假说认为, 并购决策者由于过度自信在评估并巩固机会时过分乐观或过高估计其对目标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 从而进行并购活动。Mueller和Sirower (2003) 的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并购产生了协同, 反而有相当的证据是被管理者的自大所驱动。这一理论的提出, 用决策者的行为来解释并购现象, 加深了人们对企业并购动机的认识。

3.3 协同效应

A n s of f (1965) 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理论, 即是指并购双方资产、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为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 即合并后公司的整体业绩会大于合并前各自原有业绩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 以Jensen和Ruback (1983)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 获得效率增进是推动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财务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等方面。

4 结语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创新。现有的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跨国并购的动因。一些学者采取了并购的视角, 将并购的动因理论加入国际化因素用以解释跨国并购动因。另一些学者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这两种分析体系的差异很大, 难以融合为系统的理论。因此, 就目前而言, 理论界关于企业并购和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均较为成熟。但是对于跨国并购即将企业并购和跨国直接投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加以研究, 这个领域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模型。

从本质上来说跨国投资动因理论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笔者认为影响跨国并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复杂多变的。因而, 如果想实现飞跃必然涉及不同学科知识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双重整合。就学科知识而言,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应该跳出经济学的范围, 融合金融学、管理学、行为学、应用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必须突破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束缚。只有如此, 这一研究领域的真正飞跃才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邵桂兰, 刘铁军.跨国并购的理论评述[J].经济师, 2007, (5) .

[2]张维, 齐安甜.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述评[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2) .

[3]R.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New Series, Vol.4, No.16 (Nov., 1937) .

[4]Michael C.Jensen.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 (2) .

理论动因 篇7

一、交易成本理论对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动因的阐释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提出, 他认为经济活动存在交易, 而交易过程总是要花成本的, 包括寻找市场交易的成本, 谈判成本等等。有两种可以相互代替的制度来协调和配置资源, 在企业外部, 价格运行指挥生产, 它通过一系列在市场上的交易来协调。在企业内部, 这些市场交易被取消, 由厂商内部的协调来代替。所以是企业代替市场还是市场代替企业, 取决于哪一种协调机制的成本更低。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等人又提出了人的有限性与机会主义行为, 资产专用性等理论观点, 初步形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他认为, 企业选择不同的制度安排目的是使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

知识转移的动因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进行阐释。按照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观点, 市场是完成交易的最有效方式, 借助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 具有交易动机的经济组织可以搜索到所需的最佳资源, 基于这一观点我们似乎可以认为, 如同商品交易那样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知识产品是最经济的。但是实证研究表明, 知识产品市场存在着较多的市场失灵现象。对于隐性知识而言, 交易双方对采用市场形式交易都极为谨慎, 过高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谈判成本似的隐性知识的交易几乎不可能进行。交易成本理论对此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交易成本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商品和劳务跨越技术上可分离的界面进行转移的过程。交易纬度 (资产专用性程度、风险和交易频率) 的不同将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 随着资产专业化程度、风险的提高以及交易频率的下降, 交易成本不断提高。科维斯等人进一步指出, 交易的不确定性较高, 交易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将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 因而在交易中存在着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 也使知识产品难以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交易。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 知识和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存在高额交易费用商品, 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完成知识的生产和整合, 必定会产生巨额的交易费用。

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半内部化的组织形式, 可以克服知识产品的市场失灵。国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最显著节省的就是知识交易成本。信息经济学表明,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交易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 而且是非对称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契约关系,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在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的条件下, 有效地弥补市场运行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因为联盟伙伴在长期的交往中容易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 获取较为完全的信息, 经常的沟通也能使信息非对称现象得到缓解, 即使由于信息失灵出现利益损失, 也可由联盟方通过协调和交涉进行弥补。这种战略联盟的运作是一种高效的知识积累的联合化过程, 创造了知识进行“半内部化”转移的条件, 即知识转移在联盟中低成本而高效地实现, 因此成本优势是知识在战略联盟内部进行转移的动因之一。

二、企业知识理论对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动因的阐释

从企业知识理论的角度分析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原理角度分析

经济学家阿瑟在分析高技术市场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原理。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观念、技术、和生产等方面的知识领先而获得市场领先, 从而获得知识投资的报酬递增。因此, 企业缩短知识创新、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时间, 是实现与提高知识收益的关键, 而一旦领先市场, 根据学习曲线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 新产品开发的投资收益会不断的提高。

国际企业与其他企业结成不同形式的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重新整合, 形成新产品上的资源优势, 克服产品创新和商品化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 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与效率, 提高市场领先的能力。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就是对这一原理最好的实证。

2. 知识能力过剩原理角度分析

市场中不同规模的企业, 由于技术、经济和政府管制等方面的变化, 将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显著的资产上有不同的投资和管理积极性。像国际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往往有投资于规模经济的积极性。由于独立的经济人无法根据个人效用来估计专门性资产上的投资带来的外部成本和利益的增长, 一体化的企业机制比市场结构更有优越性, 但是企业机制具有投资甚至是过分投资的强烈愿望, 与市场结构相比, 其在专门性资产的有效运营与管理上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市场多变、知识极易贬值的情况下, 大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资产投资和知识能力的过剩。

解决大企业知识能力过剩问题的主要出路是提高知识的有效扩散能力与扩散速度, 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而利用战略联盟的形式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许多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就是为了解决知识能力过剩, 提高知识利用率的。

3. 知识缺口理论角度分析

各个企业的知识系统具有异质性, 同时具有有限性。在利用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和实现战略目标时, 企业现有的竞争能力不能够达到战略目标, 这样在战略目标和企业现有竞争能力之间就存在一个“能力缺口”。之所以出现能力缺口, 是因为现有知识体系与企业所要求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 即“知识缺口”。而外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能弥补这一差距时, 那么企业之间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则能够有效利用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国际企业要实现其全球发展战略必然会出现知识缺口。比如, 缺少在东道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相关知识, 这就需要他们与东道国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获取当地的营销知识。国际企业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就需要实现技术创新, 但是研发所应具备技术知识可能并不充分, 则就需要与其他的国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获取伙伴的知识一同进行创新。

三、结论

在一个战略联盟内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 对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获得一定的知识收益。所以国际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内, 不论盟友是同等实力的国际企业还是东道国的不对等企业, 双方都可以从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获利, 只是可能各自得到的优势类型是不相同的。此外, 既然联盟双方都得到了对方企业的一些知识, 那么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也有可能会出现自身核心知识优势减弱的危险。欧洲学者列维特和马奇认为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有可能使自己的知识转移给他的盟友, 这种知识的扩散可能会造成危害, 使自己的竞争优势减弱。但是, 企业同时又会受益与这种转移, 因为它自身的正统性得到了加强。美国学者Baughn Denekamp Stevens&Osborn在对美国、西欧、日本两百多家多种形式的国际企业联盟参与者做了调查后, 认为企业联盟对企业造成的知识渗漏的危害远远小于通过知识转移得到的收益。

综上所述,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国际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在理论上是有动因的, 它可以为联盟成员带来许多收益, 但同时这种知识转移也可能导致联盟成员企业知识优势的削弱。在得与失得权衡中, 一般情况彼此都是得大与失。因此, 我国企业只要能够理解联盟知识转移的动因, 确保双方的信任关系, 选择合适的战略途径, 可以在联盟中获得国际大企业的先进知识并保持长期合作。

参考文献

[1]苏小华张数军: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演变及中方学习机制的构建.科研管理2006 (1)

[2]Iris Berdrow, Henry W.Lane,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Creating Value Through

理论动因 篇8

1 成本动因理论和过程成本控制理论的内涵

1.1 成本动因理论内涵

成本动因, 即成本驱动因素, 主要指的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 它是一种动态因素, 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和依据。但成本动因理论除了围绕企业作业成本的动因 (即执行性成本动因, 包括作业成本和资源成本两种) 外, 还包括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 (影响因素有企业决策、企业规模、企业选址、生产工艺技术、企业学习等) 。在实际工作中从这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和管理, 能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 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内涵

过程成本控制理论, 顾名思义, 就是对形成成本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其控制对象为过程和其属性, 通过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成本控制总体目标为依据, 明确成本控制子目标, 各部门通力合作, 对企业进行整体全过程成本控制, 提高过程成本控制管理水平, 从根源上降低成本, 增加企业的盈利。

成本动因指的是引起成本变化的因素, 过程成本控制主要是以过程为对象的成本控制方法, 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 能大大地降低企业成本, 为企业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

2.1 执行性成本动因和成本控制策略

执行性成本动因作为现代成本动因理论的一部分, 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业成本动因和资源动因。其中, 作业成本动因主要指的是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多项作业, 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根据各项作业成本计量间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 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直接数据。如某工业企业涉及到产品生产、生产工艺、产品供应、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有些是可以量化的, 像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等, 而有些是无法量化的且往往对成本的影响较大, 如企业生产规模、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等, 资源动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等, 对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成本动因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

具体来说, 主要有三点:一是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二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整体计划和重点突出, 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三是成本控制要尽量减少成本动因, 降低成本。企业要自主创新, 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执行性成本动因进行分析, 帮助企业明确哪些产品效益高, 要加大生产, 哪些盈利低或者亏损, 要减少生产量或停产, 优化产品配置看,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 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成本控制策略

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企业业务范围、企业学习创新能力、技术、企业位置等内容。其中, 企业规模主要指的是规模经济效益,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产品生产量扩大, 降低产品平均成本, 二是企业固定成本扩大, 产品平均成本未降低。因此在进行规模计划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因素: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二是通过战略调整, 将效益好的扩大生产, 效益不好的淘汰, 保持固定成本不变, 降低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三是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模式, 实现专业化生产, 降低成本。此外, 要对市场进行动态监测, 及时获取竞争对手相关信息, 避免出现盲目生产现象。对企业业务成本控制来说, 主要措施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 扩大收益来源;实行产、供、销一体的生产链和网络营销, 减少供销商环节, 降低成本;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系统, 及时掌握市场、客户最新动态。对降低企业学习成本来说, 主要成本控制战略有:通过实践提高生产工艺;向专家咨询, 提高生产技术含量;根据市场和客户信息反馈调整产品设计。对于企业位置来说, 要考虑到交通、地形、经济、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企业技术来说, 主要成本战略有:自主创新, 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和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优势。

2.3 过程成本控制策略

过程成本控制的对象是过程, 关键在于过程重构。过程重构, 主要是对成本过程中形成的机构进行优化升级, 减少影响成本过程的因素,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对成本过程进行重构,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过程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不同生产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一是生产前成本控制策略。在进行产品生产前, 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如产品设计成本、产品材料选购成本、劳动力资源成本、生产工艺和技术成本等, 这些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 在60%左右, 因此做好这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且这阶段的成本控制属于事前控制, 决定成本的用途和产品的成本水平和质量。二是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这一阶段是成本实际产生的重要阶段, 如生产材料的消耗、生产设备的使用、劳动力工资等, 大多数的成本支出在这一阶段产生, 要严格按照生产前的成本控制策略执行, 将生产成本控制在成本目标中, 同时要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 保证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三是流通中成本控制策略。在产品生产完成后, 就要对产品包装、运输和销售, 其中销售涉及到线上线下营销方法, 如广告、网络策略等,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为客户提供质优的产品, 采取正当的竞争手段和多元化的销售策略, 降低销售成本, 提高销售量, 给企业带来利润。

对于大型工业企业来说, 成本控制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工业企业涉及到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技术、劳动力资源、企业业务、企业位置等多方面的内容, 给成本控制带来难度, 成本核算较麻烦, 因此在进行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时, 要严格按照上述所说的过程成本控制和成本动因分析法完成成本控制任务, 对生产涉及到的各环节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 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性, 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束语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频繁与世界经济接触交流, 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企业必须想尽办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成本动因理论通过对影响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 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与依据, 过程成本控制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严格的分析, 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成本, 两者的结合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促进企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目前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模式还不是很完善, 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企业必须加强现代财务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 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 在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此分析了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 旨在给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成本动因理论,过程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

参考文献

[1]史磊.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3, (15) .

[2]门峰, 王今.基于战略成本动因理论的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1) .

[3]彭涛.基于结构性成本动因理论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0) .

上一篇:技巧技术教学下一篇:考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