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因和影响分析

2024-08-15

动因和影响分析(精选9篇)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1

一、背景分析

(一)全球背景分析

2014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出QE3,标志着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了舞台,美元指数步入长期上升的通道。央行此次降息虽然对利率冲击不大,但扭转了人们对于利率变化与美元持续升值的预期,进一步促进国内热钱的加速撤离。

(二)国内背景分析

1、房地产投资、投资建设项目、PPI、金融机构风险偏好

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需求不足正在延续,当前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房地产投资下滑;新开工项目有限,新增长动力不足;PPI连续30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领域面临通缩压力加大;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金融支持力度弱。

2、实体经济实际利率、企业投资回报率、CPI、非制造业PMI

6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8%以上,中小企业10%以上。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2012年降到2.7%的新低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07年4%下降到08-12年的-1%。CPI持续在低位徘徊。7月非制造业PMI连跌3个月至54.2%,创6个月新低。

二、动因探究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为非对称降息。10月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量下降,货币供应量不足,通缩压力不断变大,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重,市场期待政府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尽管前不久启动了SLF、PSl、MLF等一系列定向宽松政策,但仍无法对经济下滑构成有效支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亟待化解。重启降息,显然是必然选择。

三、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直接减轻了贷款购房者的压力,并与之前的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形成叠加效应,鼓舞了买房信心,刺激入市,房价有可能伴随着成交回暖出现缓慢上涨。

对股市来说,市场强劲走高,沪深两市全线飘红。上证综指收盘报2532.88点,涨幅1.85%,成交额3302亿元。深成指数收盘报8577.91点,涨幅2.95%,成交额2541亿元。券商、保险、房地产、工程建设板块涨幅居前逾5%。受降息的提振,斯托克斯欧洲600指数21日大幅上涨2.1%至345.24点,全球股市也刮起了一股旋风,原油、汇率等随即上涨,超出市场预期。

对企业融资成本来说,推动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下降,直指企业融资成本高难题。使市场通货更加充裕,进一步稳定市场、物价,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央行意外减息点燃对中国黄金需求将上升的希望,现货黄金自日内低点大幅反弹,刷新两周高点至1207.70美元/盎司。

四、存在的问题

(一)增加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

尽管央行说此次降息是中性操作,但或多或少将改变市场预期。市场或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会要求进一步降息降准。如果央行的市场预期管理跟不上,可能会增加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

(二)治标不治本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及弱势行业无法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和正规金融体系的信贷在央行降息之后也不会有所缓解。只要一个高利润或暴利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莫说是低成本资金,就是高成本资金也无法获得。

(三)增加银行体系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改进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如果融资成本降低并让其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会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进一步推高,房地产市场风险有可以转移到国内银行体系来。

五、未来趋势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已经迈开实质性步伐

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一直进展缓慢。此次央行突然放宽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1倍”,表明了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今后有关方面将结合利率浮动后各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情况,有条不紊地推动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

(二)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明显提速

自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八个方面定下金改基调后,金融改革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4月以来,每一项政策的推出几乎都是一次重大突破,整个金融改革“点”“面”结合,齐头并进:在地方,选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进行区域试点,力图通过试验寻求“点”的突破;国家金改战略规划方面,遵循八部委《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中所确立的金融国际化等多个方向和路径,在立体式改革中,力图获得“面”的拓展。

(三)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倾斜和服务力度

不对称降息政策出台体现了有关方面对实体经济的倾斜和服务力度。银行的“让利”,通过实体经济再分配,转化成了企业的利润,体现了央行为了刺激贷款需求,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苦用心。同时,降息是货币与产业、财税和监管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协调配合,是共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组合拳”。央行动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于今年2月和5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日前再次动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不对称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地方政府债务的财务成本,激活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与产业、财税、监管政策紧密配合,发出的正是更大力度倾斜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2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研究主要是为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定位,在角色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角色的形成、演化以及转换的各种形态。我们根据角色代表地位,地位网络制约个体内心互动的观念进行分析研究,也能发现角色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与揭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及地位。

2、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分析

2.1主动视角

在主动视角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动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受到组织战略的影响,另一方面的影响为组织权力。一个单位的组织能动性对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组织战略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的战略形式主要有独立性战略、防御性战略以及依赖性战略等方式。如何正确的选择企业的战略形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如果选择性失误则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组织权力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以及政治策略等方面,人力资源的管理层受到信息传递影响时,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利益价值精确的进行判断,然后依据相关的评价准则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价值感知。因此,建立在主动视角基础上的组织权力以及组织战略,如果相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产生积极方面的影响,必须要认识到企业的组织权力以及组织战略选择是否合理正确,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健康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组织权力及组织战略选择基础上。

2.2被动视角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需要经历不同的过程,常见的过程如“形成、定位以及演化”,这个过程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干扰造成的被动接受。受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这种类型的被动接受大多都与相关的技术有着一定的联系,包含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及单位的员工实施信息化的管理,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能充分的表现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战略价值。

站在被动视角的角度,很多的外界因素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产生一些影响。比如,在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由价值观代际差异造成的影响是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受雇佣模式影响也较大。因此,从被动视角的角度出发,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2.3共同演化视角

首先,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为企业的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合作方式的改变,如单位业务的外部等方式,这类的业务外包模式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到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系当中。同时,部分企业的管理层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不符,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全部的作用。其次,部分单位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上图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同关键变量两者间的交互关系,从上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管理部门社会资本及工作氛围等都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同企业组织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帮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较好的企业文化。

3、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探究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从主动视角、被动视角以及共同演化视角等三个方面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我们也从当前的成果中找到了发展动因的相关因素,但是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未来时,仍然需要注意下面的几个方面:

(1)针对某些动因影响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没有及时采取相关的分析措施进行处理;

(2)在不同时期下,没有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受不同动因影响下产生的差异性。

如初步时期、形成时期、发展实际以及成熟时期。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向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每个动因的有效性评价。不同动因产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明确动因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产生的影响效果的前提下,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提供相应的依据。因此,我们也需要企业能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的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相关研究进行实际的检验。

总结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3

【关键词】考证热动因 正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考证热的动因分析

(一)外部动因分析

1、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的政策推动

1993年起,我国开始推进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使考证逐渐在大学校园兴起。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明文写入劳动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考证人数规模以及证件种类迅速增加,“考证热”的热度升温。2001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才能准入的行业。几年间,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渐完善起来,资格证的项目越来越多。在学历教育加职业资格教育的发展趋势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准入证,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种类也就越来越多。2014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分 4 批取消了 211 项职业资格,第 5 批再取消 61 项职业资格,总计取消 272 项,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 44%。社会政策出现新变化,大学生考证和潜在考证群体应该理性对待。

2、大学扩招,就业压力大

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为了能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主观上会选择考取几个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证书,增加就业的砝码,增强自信心。

3、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许多高校制订培养方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偏差很大,往往只讲了基础知识学时就用完了,学生到就业之后才发现真正有用的部分根本就没讲,实践环节也缺乏有效的实行。

4、大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信息不对称

从用人单位来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在对一个人各方面都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唯有从这些较窄的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这也是他们迫于无奈的筛选人才的方法。企业用人单位为了能够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减少人力资本的消耗,又考虑到招聘会上短时的见面根本无法快速甄别学生的能力,而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应聘者的相关能力。因而,拥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应聘时将略胜一筹,这样一来,证书则成为学历文凭之外最有利的求职凭证。因此,有了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会有更大的把握,更容易获得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并且,在不同群体里考证的冷热是完全不同的。‘考证热’在学历不高、岗位竞争压力大的专科生中比较普遍,相比之下教育背景越好的学生对考证的热情越低。

(二)内在动因分析

1、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多考取一证在手,多一份就业机会”,成为众多求职者的考证格言,“考证热”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在大学校园蔓延开来。反观“考证热”现象,带来的却是很多大学生为了考证忽略专业课学习、丢失了其它提升自身素养、增强个人能力的机会和时间,考证更多地成为了找工作的砝码。在一定程度上,职业资格证书能为求职者起着一定的作用,提供工作入门知识,但是顺利找到工作之后,则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深入,更加专业,以强化个人的工作能力。反观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于考什么证,这个证是否真的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缺乏深入分析,变成了盲目考证。很多大学生为了考证,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学习,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考证中去,并且很多是报考与本专业毫不相干的热门专业证书,这种非理性的“考证热”不应该受到提倡。

2、盲目从众、寻求心理安慰

有些证书,在以后的工作中并不是很重要,但就必须要考,因为大部分的同学都有,假如你没有,只能说明你达不到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当有人问及时面子上也过不去,而且在面试或填写简历时用人单位很可能因此而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此外,家长对于考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考证行为。一些大学生反映考证的内容对自己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影响,考试之后,基本上把考试内容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学生看似是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追求者,但实质上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为了考证而考证,没有明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的,模糊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初衷,单纯地冲着职业资格证书而去,这种情况特别可悲,大学生沦为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工具。

二、证书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针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我们会学习到一些专业的入门知识。大多数工作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属于学习理论方面,等找到工作了,再结合实践,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时所学的内容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的工作做铺垫。当然,前提是你要认真学习,用心学习。这也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和理由。

(二)反面影响

为了考取職业资格证书,在与个人专业、兴趣、专长无关的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不但荒芜学习,而且还阻碍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潜能的激发。长期来说,这是不利于工作能力的前期培养和锻炼。本来有自己感兴趣并且有潜力的方向可以深入学习,但是为了工作,却本末倒置地去考与之无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长远就业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在很多人眼里,职业资格证书就像是奥运会上的一块块奖牌,让人以为有了它就可以衣食无忧,沉浸在安逸的环境中,却不知这会使人难以继续前进的步伐,更难以再创辉煌。大家以为,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一切,其他的都不重要,因而错失了许多其他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机会。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4

一、黑龙江推行农地规模经营的动因分析

1987年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005-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 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一次提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健全流转市场, 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基于国家规模经营的政策, 发展连片规模经营将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 黑龙江省农地规模经营的根本动因

1. 传统的家庭土地经营模式对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显突出。

黑龙江零散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和大市场的矛盾日趋严峻, 体现在农业生产上突出表现为:一是土地分散经营, 难以发挥大型机械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二是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实施标准化生产能力不强, 土地分散经营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三是土地分散经营, 阻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 致使单位土地资源产出能力低。家庭小规模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是影响了全省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由于家庭经营的整体规模偏小, 导致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愿望都很弱。因此, 黑龙江省要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必须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规模经营既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同时又符合黑龙江省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需要, 无疑是解决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农民收入增速放缓, 持续增收的难度。

2007年,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245元, 比1980年增加了9 825元, 增长23.4倍, 年均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132元, 比1980年增加了3 924元, 增长18.9倍, 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5倍, 年均增速相差0.9个百分点。1980年全省城乡收入差为212元, 2007年城乡收入差达到6 113元, 收入差距以年均13.3%的速度扩大。由统计数据可见, 人均纯收入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增长均速上, 农村都落后于城镇。从农民自身的收入增长情况来看, 虽然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善, 但自2000年以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始终高于0.5, 2003年达到0.62, 2006年为0.61, 在居民收入上城乡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继续增长, 但增幅下降, 特别是畜牧业收入出现负增长, 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 全省农民收入亟待提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此, 要想实现粮食生产安全,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黑龙江省迫切需要推进适宜其发展的农地规模经营。

(二) 黑龙江省农地规模经营的直接动因

1. 农民收入增长结构日益多元化, 规模经营成为众多农户的意愿。

从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构成看, 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 221元, 家庭经营收入2 363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73.3%, 人均劳务收入464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14.4%。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 855元, 家庭经营收入3 163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65.1%, 人均劳务收入917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18.9%。2008年与2005年相比, 人均纯收入增长了50%, 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了33.9%, 而人均劳务收入增长了97.6%, 家庭经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下降了23个百分点, 而人均劳务收入增长了4.5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表明, 黑龙江省农民增加收入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 兼业农户开始涌现, 放弃土地经营成为这部分农民的主观意愿。

2. 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较大规模的转移, 为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程度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增大, 区域成多元化的趋势。就全省而言, 200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 2003年转移245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49%, 2004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 2005年转移402万人, 2006年转移451万人, 转移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88%。2009年, 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212.19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户数80.17万户, 占劳动力总数的23.19%。就地区而言, 以黑龙江省阿城区为例, 截止2009年, 阿城区共有农村劳动力152 558人, 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5 392人。其中自发转移59 461人、有组织转移45 931人, 其中政府组织转移10 322人;实现劳务收入42 377.96万元。由此可见,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土地, 从而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发展空间。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加快, 为黑龙江省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条件。

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提高, 其主要受制因素就是土地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近年来, 黑龙江省积极引导农民逐步实现土地从松散型流转向紧密型流转, 从小面积、零散地块流转向集中、连片流转, 从低效益、低产出流转向高效益、高产出流转, 从无序流转向有序流转, 进而总结规模化经营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土地集中流转后的产出效益, 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据统计, 截止2009年, 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 808万亩, 比上年增加了468万亩, 占全省农村耕地总面积的21.27%, 比全国平均的8.7%高12.57个百分点, 比上年的2 340万亩增加468万亩, 增长20%。其中, 农户自行流转面积2 049万亩, 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2.97%;全省流转出土地的农户93.46万户, 占全省农业总户数的19.7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收入31.82亿元, 规模经营增加收入6.24亿元。

4. 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有利于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

近年来, 随着农村社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 农户家庭“小而全”、“兼业化”的经营格局被不断打破, 一些经营项目或生产环节逐步从家庭经营中分离出来, 成长为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业或项目。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家庭经营内容日益精简, 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二、黑龙江省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不强

(1) 当前农村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民收入中63%来自种植业, 有不少农民将土地当成最可靠的生活依托和养老保障, 因此多数农户宁可粗放经营, 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2) 一些城镇及城郊附近的农民看到土地不断增值及城市发展占地等, 怕转让土地以后征用时会失去利益, 即使自己无力经营, 也不愿将土地转让。 (3) 当前国家推行农村费税改革以来, 惠农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种粮收益不断提高, 农民更加不愿放弃耕地, 甚至外出务工农民也纷纷返乡重新开始经营已流转的土地。 (4) 承包期的延长又再次强化了农户占有土地的强烈欲望, 承包权的垄断成为农地流转的严重障碍, 甚至使农地凝固化。 (5) 规模经营投入大, 自然和市场风险较高, 农民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效益期望值较低, 农民不愿流转, 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参与规模经营的热情也不高。

(二)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程序不规范

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目前主要表现为农户的自发流转和政府为推进产业化的指导性流转, 农民自发流转比例偏高, 土地流转分散, 流转面积小、年限偏短, 使得具有规模经营能力的经营主体无法投资, 土地没有规模效应, 使流转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1.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机制还

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更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严重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由于土地流转信息的不完全和辐射面狭小, 造成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 往往出现农户有土地转让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 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出让者的现象, 导致供需双方都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 影响土地流转行为的产生。

2. 流转程序不规范, 流转随意性大, 流转纠纷多。

全省土地流转尚未形成规范的流转程序, 流转多为口头约定, 缺乏规范的文本, 统一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即使有书面协议, 大多仅有租金、年限等关乎眼前利益的约定, 流转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 大多未经村委会审批或备案, 没有建立规范的土地档案;忽视对长期可能出现纠纷的防范, 留下矛盾隐患, 导致日后的土地纠纷。此外, 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度大,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和多元化的法律救助手段。

(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比较窄, 而且层次低下、项目不全、社会化程度不高。农民普遍存在养老、失业、医疗无保障等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农民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宁肯利用成本并不高的家庭辅助劳力粗放经营, 也不愿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因此, 想让这部分人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必须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 解决他们的生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目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村最贫困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 养老保险则成了最大的问题。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 有意流转的农民担心流转后失去生活来源, 这就需要想办法加以解决, 一是制定总体规划, 设计一个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能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运行规律运作的方案。二是要统筹规划, 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项目。

(四) 配套政策滞后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

(1) 我国现行法律阻碍农地流转。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一些具体规定, 但是现有的法律规范仍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诸多制约, 不利于流转市场的形成。如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的规定, “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 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并报乡 (镇) 人民政府批准”。从规定可以看出, 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时将那些是种田能手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受让人排除在外, 致使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自由流转, 最终必然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 全省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只有粗线条的原则规定, 缺乏明确具体的政策意见。一是缺乏金融扶持政策, 使缺乏资金的农户, 即使有生产技能, 流转土地后, 难以举办其他产业。二是缺乏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利益保障机制, 影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五) 规模经营融资难制约了农地规模经营

农地规模经营的融资难是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 全省农业农村投入不足, 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担保抵押难, 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 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覆盖面小, 还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例如小额贷款最多1-5万元, 大额也不超过50万元, 这个贷款额度, 仅能满足一家一户生产资金需要, 很难培植大规模土地经营主体。目前, 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月息在9厘左右, 年利率10.8%, 邮储银行1分3厘, 年利率15.84%, 远超过城市居民贷款利率。由此可见, 融资难阻碍了规模经营的推进。

三、推进黑龙江规模经营农地的建议

1.制定黑龙江省农地规模经营的整体发展规划。针对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建议制定推进全省土地规模经营的整体发展规划, 细化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生产布局, 着力于建立增加投入、确立主体、保障利益、规范操作、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具体规划。规划的制定要以提高粮食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 科学配置农村土地资源,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的载体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稳定就业是关键, 黑龙江省应制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具体政策, 加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市场服务职能, 对各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就业等进行统一管理, 综合协调资金、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创造农民非农就业的载体和机制, 加强劳务服务,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从而形成持续稳定的增收机制, 确保土地经营权的长期流转。

3.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首先, 政府应针对全省的具体情况, 尽快出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或实施意见。各市、县政府也应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提出切实可行、具有突破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或实施细则, 把土地流转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其次, 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管理, 减少由土地流转带来的土地纠纷。

4.建立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这些制约因素其本质在于规模经营进程中农民的权益难以保障, 农民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不强, 不愿放弃土地, 推广土地连片经营存在障碍。因此, 要尽快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等, 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险功能, 为土地出让者解决后顾之忧。

5.加大土地规模经营的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资金是农业生产中仅次于土地的第二大要素, 资金逐利性质, 注定是大量资金流出农业, 而没有资金流入农业, 从而造成农业资金贫血, 而实施规模经营需求大量的资金。因此,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考虑设立专项资金, 对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 扶持他们进城务工创业;对于接受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并能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及企业给予财政支持。

6.健全金融系统, 对农民规模经营实施有偿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为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形成的专业大户、家庭农林牧渔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各级政府可考虑出资或集资建立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也可考虑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或社会进行融资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单志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黑龙江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2) :33-38.

[2]魏建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 2007 (2) :14-19.

[3]杨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N].黑龙江日报, 2008-12-15.

[4]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课题·黑龙江省特色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Z], 2008-10.

[5]张庆, 管晓明.单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缩小城乡差距[J].经济纵横, 2006 (3) .

[6]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38-42.

[7]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认识与实践的对话——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十年历程[Z].

[8]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J].农村经济, 2004 (11) .

[9]叶剑平, 蒋妍, 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4) .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5

一、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特点

随着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 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银行进入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12月, 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对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市场敞开了大门。因此, 就在国有银行全线撤退农村市场的情况下, 外资银行却开始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2007年8月6日,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 筹建成立“湖北随州曾都汇丰银行公司”。2007年12月13日, 汇丰银行在湖北随州的村镇银行开张, 这是全国首家外资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3天后, 由法国美信集团与世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南充美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2007年12月20日, 渣打银行和新疆阿克苏溢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推出小额农贷, 这是外资银行在中国第一次参与设立直接面向农民的小额贷款项目。2008年3月11日, 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大足汇丰村镇银行) , 已正式获准筹建。这是重庆市首家获准筹建的村镇银行, 也是全市首家乃至西部地区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重点地区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以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村镇和内陆地区欠发达但农村改革走在前列的地区为首选地址。如汇丰银行在湖北设立村镇银行的曾都县是湖北省的十强县, 有70多家进出口公司, 产品出口到全球48个国家及地区, 香菇、木耳及兰花等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势头迅猛, 2006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380万美元, 其中农产品占很大一部分。[1]

2.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方式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主要采取设立村镇银行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方式, 如汇丰银行在湖北设立的曾都村镇银行以及在重庆设立的大足汇丰村镇银行等, 并逐步采取参股合作的方式, 而这也将成为外资银行未来涉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形式。

3.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目标客户和业务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 其目标客户主要是区域内的农户、乡镇微型和小型企业及农产品供应方及出口方等。在业务上汇丰村镇银行主要提供企业和个人存款服务, 并向农业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以及向出口型企业提供贸易服务和结算银行服务, 未来还可能提供保险和企业银行产品。大足汇丰村镇银行提供存款和汇款等基本业务, 并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 农户个人原则上可贷10万元, 以支持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生产规模;对于乡镇企业, 该行还提供抵押贷款帮助其修建厂房和设备升级, 最高可贷200万元, 同时还提供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及其他贸易类服务。此外, 村镇银行还为农村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未来, 将拓展服务范围, 包括向农民提供直接贷款, 或通过与信用社、农村互助社以及农业企业的合作向农民提供间接贷款等。

二、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动因

1.中国农村金融存在市场缺位, 市场潜力巨大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金融改革, 使大量金融机构从农村撤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撤出并出现“三集中”的特征: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从县域大量撤出机构网点, 向城市集中;农业银行从乡镇大量撤出机构网点, 向县城和城市集中;农村信用社从村庄大量撤销信用代办站, 向乡镇所在地和县城集中。村级金融服务成为空白点, 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大幅降低。

当前, 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业务范围较窄, 与“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差距较大。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农村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需求, 但只能满足60%, 农村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仅为50%。[2]全国现有3万多家以独立法人形式存在的农村信用社, 但其总份额还不到整个银行业的15%。仅靠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资本实力、服务力量难以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农村金融需求迅速增长, 加上现有金融服务的缺位, 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为外资银行进入农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避免激烈的竞争

城市金融机构林立, 竞争异常激烈。而农村面临金融机构与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竞争很不充分、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可避免激烈的竞争, 获得较城市更大的市场面,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3.国家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和政策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 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 国家强调农村金融改革并出台了一些优先发展政策。

2003年6月, 农信社改革首先启动。国家动用了央行票据、财政免税等手段, 为农信社注资近1900亿元。2005年, 央行开始推动5省市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公司试点, 意在引入竞争和推动民间金融的正规化。2006年7月, 农业银行的基本改革路径确定, 主要原则是“整体改制, 服务三农, 择机上市”等。2006年12月31日, 邮政储蓄银行挂牌, 注册资本200亿元, 不承担政策性业务, 主要定位于服务农村金融。最具突破意义的改革是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0日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同时, 国家正试图通过重组农村信用社, 增资扩股等改革将农信社转变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此举给拥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外资银行带来机会。

近几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优惠政策。外资银行在介入一些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时, 可能获得国家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的优惠, 这有利于外资银行降低成本, 增加收益, 从而促进其在中国农村市场的持续发展。

4.外资银行注重长期战略布局

尽管外资银行进入农村会面临网点有限, 对农村市场不熟悉等诸多不利因素, 进入农村的最初效果不一定理想, 但其看好的是中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广阔市场, 主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为实现其“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和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负面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我国银行业在农村的竞争力

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了多方面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农村, 需要大量的本土人才, 中资银行的优秀人才成为他们挖掘的主要对象;且因外资银行在用人机制, 收入等方面具有优势, 会导致一些中资银行的优秀人才流失, 从而削弱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其次是客户的竞争。外资银行商业性经营, 必然以优质客户为目标, 注重挖掘农村的优质客户, 会使农村信用社优质客户流失。再次, 外资银行具有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将威胁我国银行业在农村的竞争力。

2.削弱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外资银行在农村直接设立金融机构成本太高, 为规避风险, 参股合作将是它们未来涉足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形式。如荷兰合作银行正在积极筹划入股天津和辽宁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澳新银行已经出资5亿美元, 收购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9.9%股权;花旗银行则出资100万美元, 打包给1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 让它们在农村放款。[4]随着外资银行向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渗透, 以参股等形式逐步控制农信社, 使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被削弱。

3.与跨国公司联手控制中国农业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跨国公司直接参与到种植、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凭借成熟的农业产业体系挑战我国脆弱的小农经济, 蚕食我国农业产业, 有的产业已被跨国公司所掌控。成规模的大豆加工企业中, 外商独资或参股的企业年加工能力已占市场份额的85%。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压榨企业中, 也只有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一家没有外资背景。大型奶业企业, 除了伊利公司外都是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农村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为跨国公司在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等到跨国公司与外资银行在我国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它们将会联手控制中国农业。

4.构建“城乡一体”的银行网络, 构成重塑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

在农村设立金融机构, 不是绝大多数外资银行的主要战略, 至多是经营范围的一个补充。其进入农村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形象,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终构建“城乡一体”的银行网络。

外资银行涉足农村金融市场, 以根据地的方式寻求重返城市的企图。一旦外资银行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成功, 必然会挤出国内银行, 削弱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构成重塑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

5.加大金融监管难度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 如果对它们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 将加大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同时, 在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农村后, 随着银行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 将增加银行体系运作的不稳定性, 使央行对这一体系的金融监管更为困难, 导致谨慎性监管成本大幅增加, 监管效率有所降低。

四、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政策建议

防范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负面影响。当前, 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大国家对国内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在鼓励外资进入农村的同时, 积极引导和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者税收减免等措施, 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适当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促进我国金融机构恢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 巩固并提高国内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2.中资银行要作战略调整, 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

国际经验表明, 现代企业要满足需求, 赢得竞争, 必须把强化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而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加大,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外资银行正加大力度进入农村, 此时中资银行再不能抱着过去的“经验”思维, 需从战略高度, 深入思考和调整战略布局, 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 否则又可能落后于外资银行一步。

开发农村金融市场, 要从战略目标定位、进入方式、产品和服务创新、营销策略和风险防范等方面作深入探索, 以应对外资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占领。

3.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1) 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展开发性金融业务。

国家财政投入有限, 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 拓宽信贷支持领域,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应在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 继续支持国家粮棉油储备体系建设, 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的同时, 拓展服务范围, 创新信贷服务, 开办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纳入支持范围, 增加支持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

(2) 深化农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

农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的主要力量, 是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为进一步发挥其金融支农作用, 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拆机构, 形成集团控股模式, 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 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 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 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 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 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三是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 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

(3) 健全运作机制, 提升农信社竞争力。

农信社当务之急应健全运作机制, 以提高其竞争力, 首先是清晰的竞争机制。应注重培育核心竞争力, 要在网络和产品并重、服务便捷和风险易控并重的前提下, 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服务“三农”, 突出核心主业, 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次是科技运用机制。相对于外资银行, 农信社具有网点优势, 应利用一级管理组织, 运用科学手段, 解决好汇兑、结算问题, 将网点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三是风险内控机制。要在完善考核机制的同时, 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风险评估以及内部转移价格机制。四是业务提升机制。要发挥贴近农民和农村的特点, 把握市场定位, 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手段, 注重发展并形成以品牌附加值、品牌可信度为支撑的, 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独特核心业务。

(4) 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除了继续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小额贷款业务外, 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 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对于以资本金或借入资金放贷、不吸收存款的小额贷款公司, 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 重点监控其资金来源。同时政府应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在严厉打击高利贷和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前提下, 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有效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此外, 鼓励设立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 允许私有资本参股。

(5)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

一是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 如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 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 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如积极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级体系。三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

(6)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考虑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 政府对参保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农业保险业务。二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 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三是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 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贴现的条件, 调节信贷资金流向。五是推进农村金融利税改革, 县城内金融机构要将吸收存款一定比例资金投放当地使用, 对新增当地支农贷款超过60%的给予享受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4.转变监管方式,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转变监管方式, 逐步放松管制, 减少行政审批, 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环境。要改变靠管住金融机构来稳定金融的监管思路, 监管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上。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 只有适度放松管制, 才能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要强化监管原则, 对进入的外国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监管, 重点是确保只有合格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和从事经营。要提高监管效率, 还应该实施管理者补偿制度。对遵守监管标准的管理者进行必要的补偿, 消除管理者逃避监管的激励或提高逃避监管的机会成本。这样, 有助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与外资银行的适度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 共同为我国农村经济提供服务。

摘要:近年来,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动因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望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力.重庆首家外资村镇银行获准筹建[N].农民日报, 2008-03-21.

[2]刘鸿燕.外资银行进农村动静不大用意深[N].农民日报, 2007-12-28.

[3]苏曼丽.外资银行掀起“下乡”运动[N].新京报, 2008-01-07.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6

一、美国TPP战略的动机

了解美国TPP战略的动机, 关系到对TPP性质及发展前景的判断, 更关系到对中国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一) 实现美国出口翻番是目标之一, 但不是主要目标

2008年美国加入TPP之际, 正值次贷危机, 美国出口额大幅下降, 失业率上升。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五年出口翻番”的目标。亚太地区一直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市场。2012年,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额为5550亿美元, 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大约280万个就业机会。虽然美国对亚太地区出口总额呈增长态势, 但所占份额却是下降的。TPP这一新贸易议程, 有助于美国企业获得亚洲市场准入机会, 促进美国产品出口, 分享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的收益。但出口翻番应该不是美国的主要目标, 因为美国的出口翻番战略跨越时间是2009-2014年, 而TPP原计划要到2015年才完成谈判。

(二) 争夺未来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是最主要目标

1. 一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获得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

国际经济规则的确立能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各国福利。但在制定过程中, 主导国还可以获得额外收益。20世纪90年代之前, 以GATT/WTO为核心的多边机制一直是国际经济规则形成的主要平台。但是多哈回合谈判一直难产, 导致现在的国际经济规则难以适应商品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要求。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的竞争舞台逐渐转向以区域协定为主体的区域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锥共同体、东盟、海合会等后面都有大国的影子。大西洋两岸的一体化实际进程和计划时间高度吻合, 充分说明了美国和德法等国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对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展开竞争。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世界还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但是由于日本在其后没有参与和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强大区域一体化组织, 导致日本在此之后的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弱。另外, 大国间难有区域贸易协定 (美日欧、中日、美国和巴西等) , 也反证了大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动机在于争夺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

2. 美国存在丧失亚太经济规则主导权的风险

第一, 经济实力处于下降期, 市场规模被赶超。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能向世界提供多大的出口市场, 是一国获得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当前世界各国生产普遍过剩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历史上英国和美国的主导权更替就是由于美国比英国为世界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国家通过区域一体化克服了单一国家市场规模较小的局限, 在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上对美国构成了挑战。21世纪以来, 随着美国实力削弱和中国经济崛起, 美国市场大国地位很快会被中国赶超。事实上, 2013年中国进出口额达4.16万亿美元, 在货物贸易方面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第二, 东亚一体化进程未包括美国。目前东亚形成了以东盟为核心、中国为主要推手的10+X合作机制;中日韩三个大国也走上了制度化的区域合作轨道;“东亚共同体”概念提出后成为东亚国家的共识。同时, 东亚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机制稳步发展,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成立, 亚洲货币合作在扎实推进。上述东亚一体化进程, 美国都被排除在外。美国一贯积极倡导和支持的是APEC, 但是由于成员国间在经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及合作机制缺乏约束力等原因, APEC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的进展有限, 最终形成有约束力的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 也非常困难。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缺少美国的参与, 意味着美国在东亚失去了规则制定的影响力。一直以来, 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防范另外一个新“欧盟”的出现对自己构成威胁, 深感处于实力下降期的美国急于在亚太地区先制定一个有利于自身的游戏规则, 力图通过TPP将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到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所以说, 美国TPP战略谋求更多的应该是国际经济新规则的主导权, 试图在美国经济规模被中国赶超之前, 确立好新的国际经济规则体系。毕竟, 在核武时代, 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大国竞争日益演化为国际规则主导权的竞争。

二、TPP的特点

其实, TPP呈现的特点也反映了美国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

(一) 从内容看, TPP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开放性。只要满足TPP的进入门槛, APEC成员和“其他国家”都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二是高质量。除完全削除关税, 实现货物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传统领域外, 还要求具有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环境保护规则、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等。开放性说明了美国并不满足于在几个国家间推行这些经济规则, TPP只是美国通往更大的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 的“入口”;“高标准和高质量”则体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已明确表示要用TPP条款作为与其他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 并可能用TPP标准来重新整合已有的FTA。这都充分说明美国拟借TPP重新构建新世纪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 进而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转为全球经贸霸权。

(二) 从区域一体化推进方式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两种推进方式, 即合并和扩张

前者的代表是东亚一体化安排, 通过“10+X”和中日韩自贸区等各种次区域和双边协定, 最后整合成区域协定;后者代表则是TPP, 一开始成员少, 通过设立高标准的进入门槛, 慢慢吸收成员加入。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中美两国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一般而言, 处于实力上升期的国家青睐合并方式。它不会急于在大范围内确立经济规则, 而更希望在将来实力更强时签订大范围的区域贸易协定, 因为将来对于经济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更大。处于实力下降期的国家刚好相反, 更偏好扩张方式, 先确立符合自身利益的高标准的经济规则, 再一个个吸纳新成员。美国搞TPP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加入, 让中国接受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 锁定中国“世界工厂”的低端制造业地位。

三、美国TPP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一) 贸易方面

1. 冲击外贸额。

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 目前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5%来自亚太地区。TPP达成将对中国形成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 出口和FDI缩减。一直以来, 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对中国外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中国人工成本的上升, 很多低端加工业已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更低的亚太国家, 如越南、墨西哥等。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 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根本性提升的背景下, 投资转移对中国外贸造成的冲击将更严重。

2. 冲击现行贸易制度和规则。

TPP是新世纪自由贸易协定的标杆, 包括农业和服务业更加开放、环境和劳工标准的强化、国企经营约束的加大等, 体现了深度一体化。这些高标准规则的实施, 将加快我国各领域的开放步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实施的通关便利、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各种开放政策的实施就是一大体现。

(二) 区域合作战略方面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是周边区域,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TPP的发展将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 尤其在东亚地区FTA的发展进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1. TPP减缓了中国FTA战略布局进度。

中国与现TPP谈判国或已签有协定 (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秘鲁等) , 或正在谈判 (澳大利亚、日本等) 。包括政府和民间的谈判资源转向TPP, 直接影响到目前正在落实或者正在建设中的中国FTA战略布局进度。同时, 由于TPP协定的高标准, 可能会加大FTA谈判国在环境、劳工和知识产权等原来被作为例外暂时搁置方面的要价, 增加中国与这些国家的FTA建设难度。

2. TPP可能会架空中国目前参与的各个东亚一体化制度安排。

目前中国在亚洲参与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 随着TPP的不断壮大, 这些机制甚至APEC都极可能被代替, 东亚地区将会更加分化。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对中国的崛起心存疑虑, 美国可以安全因素为诱饵吸引更多的东亚国家加入TPP, 这进一步降低了东亚国家对“10+X”等各种机制的需求, 东亚一体化向心力减弱。目前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日本都已参加TPP谈判, 韩国、菲律宾、老挝和泰国也都已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

一直以来, 东盟通过“10+X”机制主导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加入TPP, 会分化东盟的凝聚力。过去十年中国所致力推动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可能因此而发生逆转。本来, 中国通过参与一系列合作机制如“10+1”、“10+3”、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和东亚峰会等, 越来越凸显出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美国的TPP战略打乱了中国现有的FTA战略进程和一体化推进方式 (合并方式) , 严重影响中国在下一代贸易和投资规则中的主导权。

3. 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选择以及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

未来亚太一体化规则的出现将在东亚一体化进程和TPP进程的竞争中产生。一方面, TPP会增强中国领导人推进东亚一体化的决心, 今后中国与美国在东亚地区争夺盟友和建立贸易集团的斗争更加激烈。但另一方面, 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重心也可能会从东亚调整至亚太区域。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目前在和美国争夺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的博弈中, 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 中国并不占上风。

四、中国的选择和对策建议

(一) 加入问题

中国是美国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的主要市场, 离开中国, 即使TPP达成, 美国出口额也不会根本性增加, 贸易逆差不会出现明显好转。因此, 美国是欢迎中国加入“高标准、高质量”的TPP的。中国不是TPP成员, 目前也未透露出加入的意愿。中国加入TPP能有效地扩大出口;较早加入也能在新的经济规则制定中获得一定的发言权。但是, 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目前不是加入TPP的最佳时机。

1. TPP没有构成实质威胁。

第一, TPP谈判技术议题和标准过高, 短时间内不会达成。TPP谈判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但成员间经济差异大, 在农产品 (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之间) 、纺织品 (越南与美国之间) 、知识产权 (智利、秘鲁、越南、文莱、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之间) 、政府采购 (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文莱、智利之间) 、劳工和环境条款 (美国与其他国之间) 、国有企业 (国企众多的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和美国之间) 等议题上, 各国分歧严重, 博弈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 TPP进程受政府主导, 缺乏市场力量的参与, 中短期看前景不明朗。第二, 中国已经与智利、新加坡、新西兰、越南、文莱等TPP谈判国签署了FTA, 部分缓冲了TPP谈判达成时的贸易和投资转移风险。

2. 加入TPP存在现实困难。

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不能适应TPP规则。目前TPP谈判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基本上是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 且各国间的平均关税率已经很低, 对过渡到最终零关税的贸易完全自由化目标有着一定基础。中国不仅在贸易完全自由化上存在压力, 在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国有条款等方面与TPP规则标准的差距更大。同时还面临台湾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否被美国承认、中美两国的政治互信、美国一贯奉行的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以及南海问题等。而且, 申请加入TPP, 需要和现有12个成员国进行双边磋商, 取得同意。按照TPP目前进程, TPP已进行了多轮实质性谈判, 中国几乎不可能在TPP谈判完成之前加入谈判。

3. 如果现在就选择加入, 将使东亚经济合作前功尽弃。

现在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方式竞争中, TPP将会提早胜出, 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将丧失未来亚太地区经济规则的主导权。目前中国处于实力上升期, 不是加入TPP的最佳时机, 应在国际影响力大大超过美国时再考虑加入TPP。

(二) 应对策略

1. 区域合作战略方面

第一, 对于东亚和中国比较合意的亚太一体化路径应该是坚持合并方式, 先东亚后亚太, 而非一开始就被动加入TPP;采取分而治之策略, 巩固中国与东盟、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贸合作关系, 获取轮轴国收益。由于美国不会和中国签订FTA (都是大国, 都想谋求经济规则主导权) , 因此与TPP成员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起到的对冲作用有限。今后区域一体化重点是:东亚地区的双边、次区域和区域合作, 重中之重是推进中日韩合作。具体而言, 加强现有的论坛与磋商机制。积极推动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深化各个领域的实质性功能性合作, 如统合三个不同的“东盟+1”原产地规定, 签订技术标准和检疫合作协议, 海关通关便利协议等。

第二, 深化对东盟主导权的认识。东亚经济合作需要强有力的区域领导者和推动力来打破格局, 协调参与各方利益。虽然仅依靠东盟“小马拉大车”来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显得力不从心, 但是目前东亚的现实情况还不允许中国承担起区域领导权之责, 日本则没有意愿。所以应坚持以“10+X”作为目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基础, 维护东盟在该机制中扮演的核心地位, 使其专注于东亚一体化建设, 打消日本和东盟国家的防范心理。长期而言, 中国最有可能承担起东亚区域一体化的主导权。中国能提供区域化市场这一稀缺公共物品, 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 影响和改变它们的决策。

第三, 正视美国因素在东亚地区的长期存在。TPP使得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美国因素进一步强化,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再也绕不开美国。今后要加强中美区域合作的沟通与对话, 增进双方彼此政策的透明度, 寻求共识, 弥合分歧。可以在“10+X”、RCEP等东亚合作机制中吸收美国为观察员国。在东亚一体化后把美国纳入, 最终实现亚太自贸区。这对东亚和中国而言是最优的路径选择, 在其间充分参与并主导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2. 国内政策方面

第一, 扩大内需。长期看, 扩大内需是克服TPP负面影响的根本出路。今后要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过度依赖。做好加入TPP的各项准备工作, 积极进行改革。太平洋两岸的一体化方式之争尚不知谁能胜出。中国应做两手准备。在TPP压力下, 推动中国的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改革。与之前的WTO、FTA等自由贸易协定相比, TPP更加强调规则。事实上, 在环境、劳工、国企、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条款方面, TPP规则与我国调结构、促改革具有一定的同向性。因此, 要深化改革, 打破垄断,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贸易政策和管制措施, 培育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劳工保护体系, 实行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9) .

[2]刘昌黎.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与困境[J].国际贸易, 2011 (1) .

[3]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 .

[4]沈铭辉.东亚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例[J].太平洋学报, 2010 (6) .

[5]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南开学报, 2010 (4) .

[6]Peter A.Petri, Michael G.Plummer.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Asia-Pacific Integration:Policy Implications[J].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o.PB12-16, June 2012.

[7]Shintaro Hamanaka.Institutional Parameters of a Region-Wide Economic Agreement in Asia:Examination of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ASEAN+FTA Approaches ADB[J].Working Paper No.67 November 2010.

蒙牛收购雅士利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篇7

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广大消费者人心惶惶, 消费者纷纷质疑国产婴幼儿奶粉的质量。特别是“激素门”、“皮革奶”等事件, 再一次敲响了国产婴幼儿奶粉安全的警钟。据相关部门的权威统计, 2012年进口婴幼儿奶粉占据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80%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中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在一些乳制企业纷纷转向“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时, 蒙牛也做出了许多收购举措, 比如收购了现代牧业、欧洲阿拉, 并剥离了酸牛乳制品业务与达能合作, 这一系列的活动, 对蒙牛进一步促进乳业奶粉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收购拉开了奶粉行业整合的序幕。充分分析蒙牛收购雅士利的协同效应, 进行财务分析, 对乳制品产业的重组、分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收购双方背景

2.1 收购方蒙牛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 成立于1999年8月, 在开曼群岛注册, 2004年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蒙牛主要经营的项目包括生产、销售液态奶、冰淇淋以及各种乳制品。受“三聚氰胺”的影响, 蒙牛2008年被撤销了液态奶中国名牌的称号。中粮于2009年收购了蒙牛20%的股权, 继而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

2.2 被收购方雅士利国际

1983年, 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简称雅士利 (01230.HK) , 并于2010年正式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广东潮州的雅士利主要以经营、销售各类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品为主, 当前已经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奶粉品牌。一个为雅士利和施恩。截至2014年其奶粉市场率跃居我国第八位。这也为雅士利成为我国引领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奠定了基础, 连续多年获得国内婴幼儿奶粉十大品牌之一的荣誉。

3 收购的过程

2013年8月13日, 蒙牛收购了雅士利发行股本的89.82%, 收购雅士利31.967亿股股份, 完成对雅士利的收购。

2013年11月11日, 为了保持雅士利的继续独立的上市资格, 蒙牛乳业向五家投资方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4.71亿股雅士利股份, 持有股份由89.82%下降为76.58%, 现持有雅士利股份27.3亿股。

4 收购动因分析

4.1 完善全产业链模式, 补充奶粉业务短板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国内的一个知名品牌, 蒙牛在其领域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了, 蒙牛的报告中披露, 蒙牛共有3个可报告的经营分部:液态奶产品, 冰激凌产品和其他乳制品 (主要为生产和经销奶粉业务) 。但奶粉部分一直是蒙牛的比较薄弱的环节, 即使在其牵手阿拉福兹以后, 其发展弱项也尚未得到很好的缓解。奶粉方面, 无论是销售业务还是市场份额, 都未见上涨。在收购雅士利之前, 蒙牛旗下的奶粉品牌主要有欧世蒙牛, 爱氏晨曦, 相比相对竞争对手伊利的旗下奶粉品牌金领冠和伊利婴幼配方奶粉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方面都有所不足。收购雅士利可以促进蒙牛各项业务的平衡发展, 能够壮大其奶粉业务,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一的经营风险, 补足产品真空, 实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4.2 奶粉销售渠道优势互补

雅士利有着几近成熟的营销渠道, 在中低端市场的定价策略比较迎合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 雅士利的销售与分销网络是十分庞大的, 几乎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的地区。在发展中雅士利集团始终坚持不断渗透, 开拓一、二、三线城市市场。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二线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雅士利在奶粉销售渠道方面, 有超过1500家一级经销商、超过10万家零售点 (其中包括超过20000个中大型零售点、强大的销售体系, 取得了市场的高渗透率。总体来说, 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特别是有利于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4.3 技术资源优势互补

在全球乳业大融合这样的发展机会下, 所有乳制品企业都一方面积极引入国际资源, 另外一方面结合市场的需要, 主动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相较而言雅士利具有较为简单的产品结构, 除此之外其应对危机的能力也相对较薄弱。与此同时, 相较于国际集团而言, 雅士利固有的奶源并不多, 客观上说这也进一步制约了集团的发展。

4.4 行业及政策驱动因素

近年来, 检验部门频频检验出各种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产品。特别是“新西兰恒天奶粉事件”更是让广大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国内的奶粉有问题, 国外的奶粉, 进口的奶粉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简而言之, 消费者对海外代购已经不再那么痴迷了, 与此同时各大超市纷纷推出了“限购令”, 进一步制约了进口奶粉的发展, 特别是在运输环节, 快递时间、维权困难等各种现实问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进口奶粉失去了信息, 而这些问题都给国产奶粉提供了巨大商机。

从某一方面来说蒙牛收购雅士利开启了我国乳制品行业重组的先河, 对促进整个乳制品的行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收购风险

5.1 资源和信誉风险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 施恩曾对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产品进行了无条件召回并销毁, 此次事件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之后雅士利施恩又陷入“假洋奶”风波, 其宣传举措存在着严重欺骗消费者嫌疑。事实上在2008年施恩创下了10亿多美元的好成绩, 但是由于“假洋鬼子”的影响, 其销售业绩年年下滑, 特别是到了2012年其年销售总额不到8亿元。

5.2 整合风险

众所周知, 蒙牛的企业文化偏“激进”, 蒙牛的营销模式一直以“快、短、平”为特点, 中粮比较“稳健”, 蒙牛收购后对雅士利管理团队的安抚和文化的整合适合与否,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行。

蒙牛收购成本超过百亿, 有很多专家认为蒙牛的收购成本过高并存在较大的整合风险。针对雅士利这样的收购对象, 不少专家表示, 蒙牛斥资32亿港元收购现代牧业的股份, 现又需逾百亿收购雅士利, 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蒙牛的现金流健康, 资金压力加大。再次, 蒙牛乳业有自身的品牌, 雅士利也有自身的奶粉业务, 两者需要避免竞争, 分享市场。这样高收购成本势必带来比较大的整合风险, 这些整合风险会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会慢慢显现出来。

蒙牛对雅士利的收购是截至目前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收购, 完成收购只是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模式, 但蒙牛在收购雅士利后在财务资源、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优化生产网络及减少生产费用, 减少重叠的资源, 包括将奶粉入板块彻底归入雅士利旗下。

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 婴幼儿奶粉成为最大的刚需, 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收购作为扩大业务规模的工具, 集中生产和资本, 实现企业规模和业绩的增长。中国乳业已经进入新的拐点, 乳制品行业的自身战略收益正随着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逐渐凸显。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途径是进行行业间的收购重组。产生协同效应对衡量企业的收购活动是否取得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8

一、股票更名的概念

股票更名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寻求发展, 以主动更改或被动更改的方式对公司股票简称进行更改的过程。其中主动更改主要是结合公司的实际需要, 通过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请和批准, 来实现对公司股票名称进行更改的行为。而被动更改主要是指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异常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 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异常和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 证券交易所需要对公司股票的较易行为迅速的做出处理。

二、股票更名原因分析

(一) 股权结构变更

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股权转让、兼并收购和资产置换活动, 导致企业的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革, 企业的股东出现变更, 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当新股东出现后, 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通过股东的作用, 来实现对企业主营业务调整的过程, 导致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生变革, 新股东和旧股东之间的转换行为, 影响着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 通过公司主营业务之间的不断转换, 促进了企业重组业务的重新构架,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实现质的变化。上市公司由于股东不断转换的过程, 能够深刻的体现出企业的发展特征, 通常在选取公司名称的时候, 会选择公司名称的中心词作为企业的名称的简称, 该种股票更名的形式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

(二) 主营业务更改和产业升级

要想促进企业主营业务的更改, 加快企业产业升级的步法,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在保证上市公司控股权在不发生转移的背景下, 应该对当前公司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了解, 采取适当的措施,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控股股东在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过程中, 应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的整合, 加快控股企业的产业升级, 以促进企业的重组为主要目的。在主营业务更改和产业升级过程中, 没有导致公司股东发生转变, 但公司需要结合实际的经营情况, 对企业的各项行为进行不断的整合和发展, 在不断调整过程中, 促进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上市公司通过股票更名的方式, 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反应。

(三) 其他原因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制度和所属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受行业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因素, 导致企业股票出现更名现象。另外, 有一些上市企业为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采用了违法的手段, 因此而受到罚款, 为了消除企业的不良影响记录, 企业采取更名的形式, 来消除企业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突出公司的形象, 而进行的更名行为等。

三、上市公司股票更名效应分析

(一)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股票更名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可知, 公司股票在更名数天后, 会对企业的收益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并且收益率的波动呈现出较为剧烈的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在公告前一日, 就出现股票收益率上升的情况, 并且会在公告当日达到最大的峰值。在股票信息公布之前, 相关的人员能提前对股票的信息进行获取, 为了营造市场的提前反应情况, 主要是采取炒作的方式, 对股票的各项状况进行了解。通过不断检验的过程, 表明企业的更名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股价的波动, 导致企业出现超长收益率的情况。在公告日之后, 企业的股票收益率会出现负数的情况, 导致股票下跌, 应该对公告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反应做出分析。

(二) 不同更名原因引起的市场反应分析

通过对企业不同更名调查研究可知, 在股东更名中, 占有比例最高的是第一股东股票更名, 其次是主营业务变更型。各公司为了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纷纷采取了以股票更名的形式, 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当前, 第一股东股票更名情况呈现逐年减少的情况, 公司的股票更名情况, 不能够通过主营业务变更的形式来实现, 要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式来变更企业的经营范围。该种改变股票名称的方式, 比较适合一些大规模的企业, 能够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促进公司经营领域的整合。因此, 股票更名的较大比例主要体现在控股股东易主方面, 成为股票更名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对某一公司2000到2003这4年间更名的股票进行了分类, 其显示的数据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 比例最大的是第一股东变更型, 其次是主营业务变更型, 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其他类型。股票更名较为火热的要素2000到2001年间, 股票更名达到了高潮, 2001年美国经济泡沫破灭, 中国的更名还处在热潮中, 但第一股东更名较少, 主营业务变更型的上市公司控股权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自身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达到经营的目的。

(三) 不同规模公司股票更名的市场反应分析

通过对不同规模的公司股票更名行为进行分析可知, 市场对出现大规模股票更名行为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 通常在公告发布当天就会出现平均超长收益, 导致股票价格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市场不能对该行为迅速的做出反应, 过后对该项行为的反应情况也相对比较微弱。因此, 说明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的过程中, 所采取的投资行为是相对比较理性的, 能够明确表现出公司的具体收益。而对于中等规模或者小规模的公司, 在对超常收益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在对股票进行更名时, 常因为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 容易被当成炒作的对象。

(四) 不同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更名的市场反应分析

通过对不同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更名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可知, 可以看出该公司存在着提前反应和过度反应情况。在公告当天, 股价主要表现为逐年上涨的趋势, 应该对股票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以此来分析股票更名对市场造成的反应。通过对两个公司更名的样本进行分析可知, 两个企业具有相似的特征, 能够呈现出非有效的市场变化。通过对两个企业的年度样本进行分析, 能够判断出当前市场的变化趋势和股市的发展状况, 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情况的了解, 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结论。

四、结论

通过对上市公司股票更名效应实证分析可知, 上市公司出现的更名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进而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产业选择, 实现了企业的政策导向, 加快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当前我国的市场长期处于非有效的时期, 并且向着成熟和有效的发展趋势进行迈进。通过股票更名可以说明, 更名不会改善公司的经营现状, 也不能反应公司的真实需求, 但是随着财务指标的不断上升, 展现出了股票更名的重要意义, 并且适应了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 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实现了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钰莹.上市公司股票主动更名效应探析[J].价值工程, 2015, 32:1-5.

动因和影响分析 篇9

货币国际化, 一般是指一国的货币超越本国国界, 在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中得到认可并可以自由流通、交易、兑换, 最终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人民币在境外享有高流通度;第二, 以人民币进行国际标价;第三, 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其中, 货币国际化的核心在于计价和结算, 而这正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中成为自由使用货币进程中的不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SWIFT) 2014年12月份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已经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全球贸易融资货币、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的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1月30日宣布, 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 (SDR) 篮子, 决议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既能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 又有减少汇率风险、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等优点, 这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要看到, 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素, 如: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经济更易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影响, 管理和检测难度提高等。因此, 要正确看待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体来说,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利大于弊, 但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趋利避害, 降低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动因

可作为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 是国际货币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 价值储藏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在官方机构中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第二, 在民间作为私人机构的金融资产。国际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在官方机构中作为外汇干预载体货币;第二, 在民间领域被用作贸易和金融结算工具;同样, 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第一, 在民间领域被用作通用的贸易报价、金融交易的标价货币;第二, 被其他国家官方当作 “锚货币”使用。

从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来看, 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需要充足的现实货币, 这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和支撑——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分量和地位决定了该国货币的国际影响力。现阶段国际货币中, 发达国家 (和经济体) 的货币占据统治地位, 尤其是美元, 在国际贸易中计价和结算的覆盖面超过70%。虽然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人民币也获得了相比之前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认可, 但如何继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得国际认可, 依旧有一定挑战。同时还应注意到, 国际货币的使用具有惯性, 打破美元的霸权货币地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准备。国际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主要表现为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一般有着币值稳定和市场流动性的特点。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货币的稳定性。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发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 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际地位、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作为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坚强的后盾。从目前的国际货币 (主要是美元、欧元) 的国际化历史来看, 一国 (或经济体)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前提。目前, 我国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 已稳居世界第二,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共同的需要。过去, 中国作为出口大国, 贸易顺差是多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然而, 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导致人民币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加深, 在客观上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另一方面, 出口导向型模式由于国外市场的饱和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打压, 已不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聚焦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对外直接投资, 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和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必然需要国内金融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虽然,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化还存在一定缺陷, 例如金融市场垄断程度较高、金融效率较低、市场化的融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形成确立、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需要更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应对风险的能力还相对较弱等一系列问题, 但这些问题都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得到逐步解决。如何建设一个更加自由、流动、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对中国来说,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解决好这个问题, 是人民币国家化进程中的必然需要, 也有利于发挥资金的价格、资本的自由流动性优势,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

近年来, 我国针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和深入, 同时也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1月份发布的《2014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指出:2014年, 金融市场各项改革和发展措施稳步推进, 产品创新不断深化, 市场制度逐步完善, 金融市场对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2016年1月份发布的《2015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指出: 2015年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 公司信用类债券同比继续增长;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 债券指数有所上升;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明显, 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 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利率衍生品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从两份报告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不断爆发出新的潜力和活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三元悖论”, 也称“三难选择”, 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汇率的稳定性,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然不可能同时实现, 最佳的策略是战略性放弃其中一个目标, 以换取其他两个目标的同时满足。如图所示。

根据三元悖论, 若中国选择实行固定汇率制, 则必然出现两种实现途径:第一, 实行资本管控, 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 以期保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二, 则是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 以期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然而, 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对于第一种路径, 在资本管制条件下, 当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造成影响时, 国家会根据市场情况作出反应, 实现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 而由于资本无法在国内外市场自由流动, 封闭条件下价格无回弹动机, 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该国货币造成贬值或升值的压力, 从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调节会对冲原有货币政策的作用, 因而从长期来看, 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对于第二种路径, 在资本自由流动下, 当汇率波动时, 资本会依据汇率波动的情况迅速作出调整, 货币政策的调整赶不上资本的转向速度, 从而货币政策也是无效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 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由原始的金本位体制、到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再到后来的牙买加体系三个历史阶段。在此, 对金本位体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做详述。在二战会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给予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认定, 进而世界各国相继实施浮动汇率和更加自由化的经济政策, 这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自由流动, 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2005年,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进一步放开了对汇率的管制。这都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因此,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然要选择这样一条路径:实行浮动汇率制, 战略性牺牲汇率稳定性, 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在资本自由流动下, 各国汇率发生波动时, 资本随着市场迅速完成转变, 而浮动汇率制与资本的回弹方式一致, 此时货币政策的效果最佳。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以货币政策独立、浮动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为目标,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体的经济合作。

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向而行。“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各合作国之间的货币流通, 而我国在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有理由相信, 人民币在区域经济中的计价和结算比重将会得到不断提高, 这将有助于各合作方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金融效率, 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提高各合作方的协同发展水平, 也能够为各合作方提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有效防范相应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 在亚投行的正式运营、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我国应发挥中国作为世界主要进口国的优势, 积极同各合作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消除贸易壁垒, 扩大以人民币进行贸易计价和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同时,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以资本输出的方式提高人民币境外接受度。现阶段, 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的财务援助和补贴贷款以及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 这为其他国家和经济组织 (如非盟、东盟等) 对人民币的认可和接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铺垫了又一个优势, 我们应以此为基础, 不断努力提高人民币在其他经济体中的计价和结算比重。从当前世界和经济形势来看, 不断增加以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为主的人民币资本输出, 不仅能向世界提供人民币的有效流动性, 还可以缓解我国因“双顺差”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之,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应根据中国国情、国家战略协调推进, 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 同时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体的区域化金融合作为契机, 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梁锶, 王汉儒.外围国货币国际化困境深层次原因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3 (2) .

[2]邵华明, 侯臣.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 2015 (11) .

[3]陈雨露.“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 2015 (19) .

上一篇:数形思想下一篇:小型制造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