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例分析论文

2024-07-07

个例分析论文(精选10篇)

个例分析论文 篇1

1 天气实况

受北方冷空气和南支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 2月26日8:00至3月1日8:00, 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和哈密北部普遍出现了小量的雪, 局部地区达中到大量, 北疆地区气温下降5~10℃, 部分地区出现5级左右西北风。27日午后开始, 达板城、托克逊、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出现了大风, 夜间风力逐渐加大, 达板城瞬间风力达7级, 三十里风区 (珍珠泉附近) 和百里风区瞬间风力超过12级, 致使1辆列车在行至吐鲁番的珍珠泉至红山渠间 (属三十里风区) 因狂风造成11节车厢脱轨侧翻, 南疆铁路线被迫中断行车, 吐乌大高速公路关闭, 大量车辆被滞留在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市郊。

2 环流背景及形势演变

2.1 500 h Pa高空形势演变

500 h Pa高空欧亚范围内维持经向环流, 为两脊一槽型, 欧洲沿岸至黑海为长波脊区, 乌拉尔山至西伯利亚为低压槽活动区, 贝加尔湖附近为高压脊 (图1) 。随着里黑海高压脊的发展, 脊前北风带建立、加强, 引导较强冷空气南下, 不断补充进入咸海至巴尔喀什湖槽中, 使槽的曲率加大, 低槽加深。里黑海脊顶不稳定小槽的东南下, 推动咸海至巴尔喀什湖的低槽东移, 锋区南压, 快速移过新疆, 影响了新疆北疆地区此次天气过程。

2.2 地面形势演变及3 h变压

2月26日2:00, 地面图上里咸海以北地区为一较强高压, 中心值1 037.2 h Pa, 巴尔喀什湖附近为低压控制, 中心值990.6 h Pa, 贝加尔湖一带受蒙古高压控制。随着地面高压的发展, 上游里黑海以北高压和其南部的高压合并, 形成了1个强大的地面高压并缓慢东移, 27日白天高压中心在咸海附近, 中心强度达1 041.1 h Pa, 南疆盆地受低压控制, 地面冷锋位于北疆地区, 锋区附近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8日凌晨, 地面高压达到最强, 中心值达1 043.4 h Pa, 此时气压梯度最大处位于东疆与天山南鹿, 气压差达40 h Pa (图2) , 三十里风区正好位于此地区。此时, 该区域普遍风速达20~30 m/s, 东疆风口2 min平均风速达34 m/s, 瞬间风速达41.8 m/s。高达40 h Pa的气压梯度是导致此次大风天气的首要原因。此外, 从3 h变压可以看出26日2:00—20:00有个明显加强的过程, 同一时刻地面气压的抬升和3 h变压的加强反映了天气系统的剧烈演变过程。

2.3 500 h Pa风场分析

从500 h Pa风场可以看出, 在天气过程前2 d, 北纬40°、东经60~70°附近为强的西南气流, 中心最大值达52 m/s (图3) , 维持了2 d之久, 同时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上空的风速也由弱变强, 由26日的16 m/s增至27日的30 m/s, 随后, 28日减弱至24 m/s。受动量下传作用的影响, 地面最大风速的出现与500 h Pa急流最强的时间较为一致。此外, 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 等高线和等温线交角大, 大气斜压性强, 也易造成大风等剧烈天气的发生[1,2]。

2.4 涡度分布

天气过程发展强盛阶段的500 h Pa涡度场分布特征为:26日20:00在巴湖附近有正涡度向新疆移动, 并自西向东影响新疆地区, 27日20:00涡度中心移至北疆偏西偏北地区, 与这次过程基本相吻合。涡度的发展与槽的发展强度有密切的关系, 涡度变化越大, 槽发展越强盛, 天气的变化也越剧烈[3,4]。

2.5 地形的影响

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地处东天山南侧, 下垫面为戈壁荒丘, 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下滑地形。当地的铁路线呈东西向穿过风区, 两山之间的谷口正对着铁路, 形成了“喇叭口”地形, 而由于常年风蚀构成的南北向“干沟”也正对着该段铁路。当有冷空气入侵时, 由于地势条件和狭管效应等, 使这2个地区极易出现大风, 冷空气愈强, 大风愈剧烈, 持续时间也愈强。这次天气过程中, 地面高压中心与低压中心的连线方向刚好与地势的下滑方向一致, 而且气压差达40 h Pa, 变压梯度极大, 配合当地的地势, 为此次大风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

3 结语

500 h Pa高空槽脊的配置是影响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的主要因素, 高低空槽脊的配置是影响天气强度的因素。地面高低压系统的强烈发展导致高压前部变压梯度加大, 是导致此次大风的必要条件。3 h正负变压中心值差值越大, 大风区的风速越大, 范围也越大。地面低压前部的暖平流和后部的冷平流是地面低压系统发展加深的热力因子, 高空槽后的正涡度及槽前正涡度平流使高空槽加深, 同时使地面低压加深。“喇叭口”地形以及狭管效应的作用对大风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剧烈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2007年2月26日至3月1日, 新疆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哈密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降温、降雪中强天气过程。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涡度特征及地形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大的变压梯度、大的正涡度变化和“喇叭口”的地形是有利于该地区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风,个例分析,环流背景,高空形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文献

[1]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2]张家宝, 苏起元, 孙沈清, 等.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

[3]江远安.2007年新疆十大天气气候事件[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 2 (1) :59-60.

[4]刘新旺, 廖卫江, 王晓梅, 等.新疆博州大风的气候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 :1225-1226, 1234.

个例分析论文 篇2

CINRAD/CC雷达冷却故障处理个例分析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基层的建设和使用,对发现局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确保雷达的.正常运行,保证资料的有效性、连续性,对设备维护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作 者:李培民 吴星霖 林月 Li Peimin Wu Xinglin Lin Yue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气象局,昭通,657000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6(1)分类号:P4关键词:CINRAD/CC雷达 冷却系统 故障处理

讹误、胡侃、杜撰的几则个例 篇3

但若媒体刊载的是一则错误资讯呢?当然也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广为传播,以致假作真时真亦假,是非难辨。而一些历史史实和掌故,一旦讹传,不要说对后人,即使对当代的某些研究工作,也会造成困难与混乱。

笔者很早就想著文批评当今某些写家引对史料的粗枝大叶,以至于在其写作中屡屡出现讹误。但每每动笔,又颇踯躅。因为对多数写家而言,文虽有讹,但尚未因讹害义。专文批评,难免有“以小错责大过”之嫌。但每日浏览报刊,眼见这类讹误有增无减,反有日趋增多之势。深感若再缄口不言,实非有良知者应有之义。况重要史实一旦以讹传讹,也绝非始作俑者的写家之小过,文中有讹,也会降低文童的信服力,这对写家本人同样不利。古人说,“玉有瑕秽,必见于外,故君子不隐所短”,故而就手头留存的报刊所见一些讹误,摘要评述。当然,笔者并未专事搜集,所举者也仅记忆所及的荦荦大端,如有不妥,还望方家教正。

手头上就有的一篇,冯东书先生的作品《谁能垄断历史》(《同舟共进》,1999年6月)不足3000字,但与史料相违者就有两处。一处称“中共‘九大’作了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开除刘少奇党籍是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的事,怎么扯到“九大”上呢?另一处说“北京郊区的一个特级监狱,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关押过中共中央高级领导彭真、彭德怀、贺龙、黄克诚、陆定一、谭政、罗瑞卿、万里、刘仁、林枫、陈再道及邓洁等一批高级干部”也不准确。因为这个“特殊监狱”显系那个闻名遐迩的秦城监狱,但贺龙“文革”中是被软禁在西山,彭德怀等军队干部是被卫戍区“监护”在五棵松某地,后又转移关押在政法千校。至于陈再道,虽在“文革”中受到批判,撤了职,但仍被毛泽东称为“同志”保了下来,并未关押,又怎么会在秦城?

还有舒展先生,他在《闲聊监督》(《随笔》,1999年4月)中称:“遇罗克就是在抓纲治国时期被判处死刑的,可见‘两个凡是’的极左势力是何等顽强。”遇罗克遇难于“文革”高潮时的1970年,而并非死于“抓纲治国”的1977年,我猜作者一定是误把李九莲写成遇罗克了。

冯、舒二公,都是建国以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经历者,近年又常写反“左”文童呼吁人们勿忘“文革”,但对“文革”中一些重要史实也生出了笔误。而如果说作者一时不免偶有笔误,那么审稿的编辑又为什么不把好文字关?

记忆所及,前些年山西的一位杂文家赵廷鹏先生出现过另一类讹误。赵先生曾写过一篇《三代教师的思考》,以为当代教师“入有楼、出有车、娱有彩电”,生活十分“幸福”。此文遭河北的廖直先生诟病后,又引得赵先生大动肝火,连续著文抨击廖先生,并坚持说当今教师“在工薪阶层与其他公务员比较……生活相对‘甜了’。”赵先生此论是否客观,我想已有众所周知的某地“公仆”训诫下属“再不好好工作,就让你当教师”的“高论”已作了很好的回答,且按下不表。类似这类讹误,还散见于某些权威报纸。如1996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时,《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均刊出一幅照片,称照片中女士们“不仅是赫赫有名的元帅将军夫人,也都是经历了长征的老战士”。但照片中所列举的薛明,即贺龙元帅的夫人,就并未参加长征,而是“三八”式的干部。

以上所列举的错讹,应系无意为之。但还有些讹误,却纯属胡编乱造所致,故由此造成了研究混乱。例如1996年8月《炎黄春秋》刊载的祁人、沙平《艾青的风雨人生路》,就有这类问题。文章内云“1975年,斯诺率美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来华访问。……接着,斯诺先生拜会了周总理……在谈到延安文艺界老朋友时,斯诺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艾青……并询问了艾青的近况和表示了‘我这一次很想见到艾青先生’……当时新华社出版的《参考消息》,以外电报道的形式,披露了斯诺先生与周恩来总理关于诗人艾青的谈话——熟悉当时‘政治行情’的中国人都知道,它实际上就是预示着诗人艾青快出来了”。斯诺当年访华文章的确都在《参考消息》上转载过(而不是“外电报道”),笔者当年就读过。但据笔者记忆,那些文童并没有提到艾青。当然,个人记忆未必可靠,故这且暂先不论。但祁人、沙平的这段文字至少还有三处谬误:一是斯诺访华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而并非1975年,当时正是极“左”路线甚嚣尘上之时,所谓“预示着诗人艾青快出来了”完全是无稽之谈;二是斯诺访华,正是当时中美严重对立之际,双方除华沙大使级谈判外,几无任何官方往来,又何来率“美国新闻代表团”一事?事实上建国以来斯诺每次访华都是以毛泽东主席老朋友的私人身份来的,而且,晚年的斯诺已定居瑞士;三是斯诺先生早于1972年年初逝世,祁人等却说他1975年还率团访华,拜会毛主席、周总理,且大谈艾青,实有胡诌之嫌。

一篇涉史之作,若作者出言无状,随意胡侃,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不要说后人,即使在当代,要想及时有效澄清都十分困难。记得80年代末期,《文摘报》曾摘发过一篇谈长征的文章,说一四方面军联席会议上因路线之争,九军军长何畏竟然开枪差点伤及毛泽东,随即被徐向前严厉制止。当时尚健在的徐向前元帅看了此文后十分惊讶和气愤,即令秘书致函该报,指出当事人尚在人世,就有人公然子虚乌有地瞎编历史,其行为实在非理可喻。《文摘报》虽及时刊出徐帅办公室来函,但此后这则所谓“长征轶事”却并未停止炒作,直至1997年,徐帅已去世七年了,“何畏欲害毛泽东”还赫然刊出在北京一家大刊上。如此讹传,一般读者若未能有幸读到当年《文摘报》上徐帅办公室的这则来函,对此“掌故”真耶假耶,又怎能辨清?可见对历史,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多么容易,而若想有效澄清这些杜撰,又是多么困难!

但愿我们的写家和编者,今后在史实的引用与核对上,严肃再严肃,精细再精细,则当代读书人幸甚!后来治史者幸甚!

超声风传感器故障排除个例分析 篇4

1 超声测风原理

WS425型风传感器应用超声波探测水平风向风速 (图1) 。测量原理基于超声传输时间, 超声波从一个探头传送到另一个探头所需时间与风速及超声通道有关。该型探测器有三个探头, 每个探头既是发射端也是接收端, 双向测量传输时间, 超声波在探头之间的实际传输速度在逆风时是超声波理论传输速度加风速, 而顺风时的传输速度则是理论传输速度减去风速, 零风速发送和返回的传输时间相等。通过对两种传输时间的测量, 从而计算出通路间的风速 (图2) 。

2 技术指标

WS425有两种型号:标准型和加热型两种。WS425超声风传感器工作电压12V, 加热性的传感探头内配备恒温控制加热器, 加热装置需要36V电压。风速分辨率0.1m/s, 准确度±0.135m/s;风向分辨率1°, 准确度±2°。其性能指标均优于长臂单叶风向传感器和三杯风速传感器。

3 故障发现

由于超声风传感器利用声学方法测量, 较传统有旋转部件测风仪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及故障率低等优点, 因此, 在青岛区域自动站中太平角、奥帆基地以及海岛站等较为重要的测站都采用超声风传感器。

2011年8月26日, 奥帆基地自动站无数据。经现场检查, 原因是市电断路, 测试备用电源电池的电压为11伏, 远低于正常值。分析原因是在无市电供给的情况下, 备用电池电量殆尽, 无法带动设备工作。给自动站加市电后, 温度、湿度、气压等测量要素恢复, 但风向、风速数据仍没有。

4 故障分析

测量超声风传感器输入电压12V, 说明设备供电正常。通电后, 可以听到超声波的声音, 初步判断超声风硬件无故障, 故障原因可能是超声风传感器断电, 造成传感器内部设置信息丢失。由于超声风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 因此可直连电脑进行调试。

5 故障排除

对照WS425超声风传感器接线 (见表1) , 选用一根RS-232串口通讯线缆, 将计算机、超声风传感器与电源连接。

在计算机显示桌面上, 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选项, 建立一个“新建连接”, 选择连接选用的端口, 参照表2所给的参数修改“端口设置”并确认。

连接后, 在超级终端界面下输入OPEN命令, 没有任何信息输出, 说明计算机与超声风传感器未建立通讯。通过更改不同的波特率, 发现当波特速率设置为2400b时, 可进行通信连接。用O P E N命令打开与WS425的通信链路, 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对照超声风传感器参数信息表 (见表3) 。逐项进行比较, 发现Average Interval (seconds) 项以及Baud Rate项数值发生变化, 按照本站参数值进行修改后, 选择菜单12, 存储当前配置, 选择菜单14退出配置界面。输入CLOSE命令, 关掉命令模式。重新加电后, 故障排除设备恢复正常。

6 结语

WS425超声风传感器虽然无转动部件, 具有抗腐蚀和防污染的特性, 故障率大幅降低。但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停电或其它一些不明原因会造成设置参数的丢失, 需要在维护工作中注意。

摘要:WS425型风传感器由于其探测原理先进, 探测精度高, 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易于维护等特点, 广泛用于气象、航空、公路、铁路以及能源等领域, 在我国的气象观测中, 该型产品已成为标准的测风仪器, 使用非常普遍。由于该设备比较精密, 采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 因此一旦出现故障, 维修起来比较复杂。该文通过对一次超声风传感器故障维修, 简要介绍了超声风传感器原理、参数设置方法及故障排除的流程, 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超声风,传感器,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VAISALA公司.VAISALA WINDCAP ULTRASONIC WIND SENSOR WS425USER’S GUIDE[M].VAISALA, 2010:31-40.

[2]张学虎, 干兆江.升级后自动站测报软件的新功能及易出现的问题[J].山东气象, 2004 (2) .

个例分析论文 篇5

从极涡位置、土壤湿度、地温等探讨了甘肃中西部地区沙尘日差别的.原因,指出冷空气是产生沙尘天气的首要因素,高温少雨、土壤干层厚是发生沙尘天气的有利气候背景,并用合成分析法得出西北路径型和偏西路径型两种类型沙尘天气的平均流场;“0408”强沙尘暴过程实况资料对条件对称不稳定度(CSI)和锋面次级环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发生前存在深厚的条件对称不稳定,锋面次级环流和沙尘暴有较好的时空对应关系.

作 者:任余龙 寿绍文 REN Yu-long SHOU Shao-wen 作者单位:任余龙,REN Yu-lo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临夏州气象局,甘肃,临夏,7311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寿绍文,SHOU Shao-we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个例分析论文 篇6

1 CAWS 600型自动站工作原理及特点

CAWS 600型自动站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供电系统、主控微机、打印机和通讯部件等几部分组成, 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实时控制和采集处理。随着气象要素的变化, 使相应传感器输出的电量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由数据采集器所采集, 并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 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及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预处理后得出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时值, 通过标准RS 232通信口传送到主控微机中, 并实时显示。传感器将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相应变化, 以便于完成自动测量。温湿传感器可同时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传感器供电电源为+7~35 VDC。感应部件位于杆头部, 外有1层滤膜保护。测温部分为标准4线制铂电阻测温, 并满足PT 385测温标准, 测湿部分为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输出信号电压为0~1 V, 所对应的湿度为0~100%RH。

湿度计算公式:

K为常数、RH为湿度、V为湿度信号电压。

测量范围为0~100%RH;输出为0~100%RH, 对应0~1VDC;精度 (+20℃) 为±2%RH (0~90%RH) 。

2 故障个例分析及解决方法

2.1 相对湿度误差太大

2007年下半年在承德县自动站试运行期间, 通过对9月1—24日14:00相对湿度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 发现自动站数值明显偏大, 25 d平均误差为26%。从25 d的相对湿度趋势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两者的误差虽然较大, 但是变化趋势却趋于一致, 均在13—14日、18日出现大值和极大值 (图1) 。

首先分析认为是自动站湿度传感器的湿敏元件测输出值超出误差范围, 导致自动观测数据过大, 于25日下午更换了温湿传感器。

更换温湿传感器1个月后, 发现两者的误差不仅没有减小, 而且明显增大了, 9月26日至10月30日14:00人工和自动站测得相对湿度日平均误差偏高达到了48%, 而且从变化趋势对比看, 自动站测得数据曲线明显偏离了人工观测数据曲线 (图2) , 最大值、最小值无法显示, 缺乏了气象观测最基本的准确性。

根据数据情况和原来换下的温湿传感器在其他自动站能正常使用情况, 判断可能是采集器出了故障。在更换采集器时发现, 原来采集器的湿度输出线和供电线, 在安装时接反, 把5线和6线换接后, 湿度值恢复了正常, 两者的误差小于3%。

2.2 相对湿度数据跃变

在审核承德县2010年1月自动站相对湿度分钟数据时, 发现相对湿度分钟数据出现跃变现象严重, 在1月20日3:11—3:21的1 min时间间隔内, 相对湿度由86%跃变至97%后又跃变为82%;另外在1月24日20:01—20:15也出现了相对湿度由49%跃变至75%、由72%突变为51%的现象,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影响了自动观测的精度。根椐温湿传感器工作原理可知, 输出电压值对应相对湿度值, 因此对电非常敏感。首先分析可能是电源、线路或电磁干扰的影响, 但通过仔细检查线路, 并未发现问题;随后考虑到可能是温湿传感器出了故障, 更换了温湿传感器, 经过2 d以上的观察, 仍有相对温度跃变现象发生;又考虑到可能是采集器出了故障, 于是又更换了采集器, 数据恢复正常。总结导致采集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 传感器和采集器连接处氧化或接触不实;二是采集器接地连接松动;三是浮尘较多导致偶尔连电现象发生。

3 自动站安装维护建议

以上2个故障案例均是软故障, 并非硬件故障所致, 可见正确维护和高质量安装对设备正常运行及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 在自动站的安装与维护过程中, 提出以下建议, 供参考。一是正确安装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3]。安装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 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确保自动站正常运行, 获得准确数据;设备主管部门尽量要建立合理的安装、检测、验收程序, 保证自动站的正常安装。二是定期检测和日常维护非常必要。以前的人工观测是定时的, 维护起来比较方便, 只要避开定时观测和不影响极值便可随时进行设备维护, 但自动站数据连续记录和存储, 测报人员为确保记录准确, 基本上是看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和记录数据是否正常。从设备运行状况和现实情况上看, 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元件、设备连接、线路等定期检测、维护、更换非常必要, 不应在出现故障后才去维修。三是加强基层台站自动站维护人员的定期培训, 提高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只有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敢于实践, 敢于动手, 敢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而不是只对指示灯进行观望。

参考文献

[1]樊改娥, 高香元, 刘培娥.浅析自动气象站故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23) :217-218.

[2]张绍明, 陈方.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J].黑龙江气象, 2008, 25 (2) :32-33.

[3]罗凤明, 邱劲飚, 李伟权, 等.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排查及典型实例分析[J].广东气象, 2008, 30 (3) :51-52, 60.

个例分析论文 篇7

(1) 感应器故障。

一般情况下, 某单一要素数据异常或缺测时, 原因大多是要素感应器故障所致。可通过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来确定, 故障确定后采取更换备用器件的办法解决。

(2) 电源故障。

当监控主机显示所有数据缺测或监控软件SAWSS初始化始终失败时。

首先检查采集器内的电源保险管是否失效, 可更换新保险管。

空气开关跳闸断开。当市电过压、短路时都有可能使其跳闸断开, 使采集器内UPS单独供电而不能充电补充, 一旦电能耗尽, 采集器就无法采集数据。值班员每天应检查采集器内电源, 发现问题视故障情况及时检修。

(3) 防雷隔离板故障。

夏季雷击较多, 防雷隔离板极易被击穿损坏。一旦击穿, 感应器采集的电信号无法到达采集器内, 可用万用表测量防雷板各端口间有否短路、端口对地是否短路, 故障确定后可更换防雷板。

(4) 信号转换串口 (防雷隔离串口) 损坏。

因雷击, 信号电缆的信号转换串口 (防雷隔离串口) 极易被击穿, 导致监控主机不能与采集器进行通讯。检查时可卸下该串口, 让传送信号的电缆接口直接与采集器或监控主机的外接串口直接连结, 如系统恢复正常, 说明故障部位在此。

(5) 各连结插座头脱焊或通信电缆损坏。

各连结插座头要拆开检查, 脱焊处要重新焊牢;电缆一般不易损坏, 但应通过测量法排查, 如果损坏只有更换。

(6) 插头松动。

连接监控机和采集器的各串口一旦松动, 数据信号就不能正常传输, 发现后应重新接好插头, 使两者连结稳固牢靠。

(7) 监控机计算机故障。

监控主机无法启动时应视故障情况及时修复, 如无法修复时直接更换备用计算机。

(8) 采集器故障。

当监控软件显示数据全部异常时, 排除通讯故障外, 一般可能是采集器本身故障。可用DETERMINAI终端或用采集器维护终端对其进行检测。当确认采集器有问题时, 首先应重启一次采集器电源, 使采集器内部微机复位一次, 否则应申请报修采集器。

(9) 自动站参数设置错误。

自动站参数设置的各项内容正确与否关系到采集监控软件能否正常运行, 一旦出现监控软件SAWSS初始化始终失败时, 可先检查参数设置各项内容是否与厂家要求完全相同。

2 故障个例分析

2.1 出现“信道A通信错误”, 经过对计算机和采集器进行重新启动后仍不能排除此故障

分析:出现“信道A通信错误”, 通常由状态参数设置错误、计算机COM口损坏、采集器不工作、通讯电缆损坏等几方面造成的。

检查排除:检查通信口的状态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4800, n, 8, 1) 和采集器机箱右上角的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每3秒钟闪烁一次) , 正常闪烁表示采集器正在工作。如果采集器不工作, 请检查自动站的供电系统。DY—01电源板左上角的直流输出灯 (绿色) 是否正常?如不亮, 请查看电源板右下角的交流输出指示灯 (绿色) 是否正常?如不亮, 请测量220V交流电输入是否正常?如正常, 请检查变压器、电源防雷器有没有问题?如果都没有问题, 用万用表测量DT采集器RS232口的l、3针是否有~9V的电压。如果没有, 故障可能出在采集器上, 需要更换采集器;如果有, 请去掉通讯线上的串口隔离器, 看能否正常通讯?如果可以, 更换串口隔离器;如果还不行, 用万用表检查通讯线是否正常?如果正常, 请更换电脑的COM口或重新换一台电脑试试。做了这些检查后, 故障通常就会被排除。

2.2 地温值出现异常, 1 5 C M地温值出现负值, 明显与1 0 C M、2 0 C M偏差太大

分析:地温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铂电阻, 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Rt=R0· (1+At+Bt2) , 其中R0为100Ω, A、B为常数。可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值进行故障判断。

检查排除:首先打开地温变送器, 查看对应发生故障的地温传感器的接线是否松动。用万用表测量该传感器l、2线的电阻值是否介于1Ω~8Ω之间, 3、4线的电阻值是否介于1Ω~8Ω之间, 1、3线之间是否有80Ω~120Ω的电阻。如果是地温传感器故障, 请更换地温传感器。如果地温传感器正常, 更换地温变送器上对应的4066芯片。如果仍不能排除故障, 可考虑更换整个地温变送器板。

2.3 风向标摆动正常, 但采集数据始终为“0”, 重启采集器和计算机均不能排除故障分析:

风向的输出信号是模拟量, 在0~2.5V之间变化。

检查排除:打开采集器, 用万用表的20VDC档测量15、16脚之间的电压, 该电压为风向风速传感器的工作电压, 正常值为12V。用万用表测量17、16脚之间的电压, 该电压为风向的输出信号, 介于0~2.5V之间。如果没有输出信号, 又能确定风向风速电缆没有故障, 那么可以考虑更换风向传感器。

2.4 湿度采集值始终为100%RH, 处于异常状态

分析:测湿部分的感应元件采用芬兰Vaisala公司的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输出信号为0~1V直流电压, 所对应的湿度为0~100%RH。工作电压为7VDC~35VDC。

检查排除:检查采集器内防雷板上的5~7线插头, 用万用表20VDC档测量6、7脚之间的电压, 应为12V, 是湿敏电容的工作电压。再测量5、7脚之间的电压, 应为0~1V, 是湿度的输出信号。如果工作电压正常, 而输出信号的电压不正常, 则怀疑为湿敏电容损坏, 建议更换湿敏电容。如果5、7脚输出电压正常, 而采集到的湿度显示不正常, 则可能是采集器故障。

3 结语

要使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正常, 主要需加强对仪器的日常维护。出现故障后, 要根据传感器和采集器的工作原理来逐步缩小故障产生的范围, 找出问题的所在, 针对具体情况来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个例分析论文 篇8

1 2012年 9月 18-19日桓仁地区降水实况

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 15 号超强台风“布拉万”的影响, 15 号台风影响辽宁省时段主要从 18 日 11:00 开始, 至 29 日 13:00 基本结束。全县 13个站点累积降雨量超过了 50 mm 以上, 有 3 个站点累计降水量超过了100 mm。其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大恩堡, 为 111.5 mm (图 1) 。

2 降水过程特点

此次降水主要以短时的强降水为主, 降水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一般为几个小时, 但是降水强度比较高, 使得降水的量级也比较大, 主要是减弱后的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水, 并且伴有阵性的大风天气。

3 天气形势特点

3.1 高空和地面系统演变

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前期生成于2012年9月11日8:00, 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的 2012 年第 16号热带风暴, 称为台风“布拉万”。2012年 9 月 16 日 14:00, 台风“布拉万”中心位于浙江舟山东南偏东方向约 600km 的 东 海 海 面 上 , 即 28.8° N、128.1°E, 中心气压 930 hPa, 近中心最大风力 16 级;9 月 17 日 10:00 前后在韩国南部近海减弱为台风, 11:00前后在韩国庆尚南道西南部一带沿海登陆, 并于 9 月 17 日减弱为温带气旋, 从此之后对辽宁省的这次暴雨产生了主要的影响。主要的天气现象就是短时强降水以及大风天气过程。

500 hPa图上 (图2) , 17日20:00, 自100°E 以东的中高纬地区主要为两槽两脊的形势。在贝加尔湖附近有一深厚的高空槽, 在该省的东南部有一个低压系统, 即 台风“布拉万”, 在该低值系统的东侧有副热带高压的维持, 形成了一个深厚的高压脊, 在系统的西侧, 也有一个弱高压脊的维持, 与中间的低涡形成了一个倒“Ω”型[1]。到了 18 日 8:00 的时候, 低涡迅速东移并且中心值在加强, 中心已经移到该省的中部地区, 台风的中心也移动到了该省的东南部, 而北部的冷空气迅速东移南下, 该省的东南部已经处在东南气流的控制中, 东南部的降水于17 日夜间就开始并且随着低涡强度的增加, 偏西气流加强, 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2]。伴随着整个低值系统向偏西方向的移动, 该省的整个东部地区在 18 日白天最为强烈。从图中可以看出, 低涡中心的强度从17 日夜间到 18 日白天一直在增大, 从 568 hPa 发展至 564 hPa, 又增加至560 hPa。同时在高空 200 hPa 引导气流作用下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另外, 位于此低涡东部的脊略有北进, 位于西部的弱脊略有南压, 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槽在向东移动并且向南伸。正是由于这些槽脊系统的共同影响, 使得此次暴雨的过程没有影响到辽宁省的西部地区, 但是由于几个系统的强度相对较强, 整个系统影响该省的时间虽然不长, 不足 24 h, 但是降水量相当可观。18 日 20:00, 低涡系统的中心移到该省的北部, 虽然中心值为 560 hPa, 但是台风的中心已经基本移出了该省, 到 18 日 20:00 的时候降水过程已经基本结束, 只有在该省的北部还受此次低压系统的影响, 降水强度相应的减弱了很多, 基本以小到中雨的量级为主。伴随低涡前部的偏东风, 为此次过程的水汽供应作出了很大贡献。19 日 8:00, 随着低涡的北移, 影响此次暴雨的系统已经基本移出该省, 只有在北部的部分地区还有一些降水, 但是量级相对比较小, 此次暴雨过程结束。主要影响该省的时段还是集中在 17 日夜间和 18 日白天, 此次暴雨过程的类型为台风暴雨。

注:a 为 9 月 17 月 5:00 至 18 日 5:00 的 24 h 降水量;b 为 9 月 18 日 5:00 至 19 日5:00 的 24 h 降水量。

注:a、b、c、d 分别为 2012 年 9 月 17 日 20:00、9 月 18 日 8:00、9 月 18 日 20:00及 9 月 19 日 8:00 的 500 hPa 高度场。

从 850 hPa 风场 (图 3) 可以看出, 此次过程期间, 于辽宁省的东部一直有一股很强的偏东风急流存在, 风力平均可以达到 16 m/s, 甚至更高, 为该省降水过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 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水汽通道, 形成了达到暴雨量级最先决的条件[3]。另外, 此低涡中心的南部有比较强烈的西南风与西北风的风向辐合切变, 并且在台风的中心处辅合切边更为强烈, 在低涡系统的东侧有很强的偏东风, 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很好的辅合抬升条件。由于台风影响该省的路径偏东, 因此此次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该省的东部地区, 后期路径往北偏西方向移动, 所以对该省的北部地区也造成了影响, 但是考虑到低涡系统在移动的过程中强度会快速减弱, 因此从850 hPa 高空图上可以看出, 从 18 日20:00 以后, 低涡系统在减弱并且向北移动, 因此到了该省北部的时候, 包括水汽条件, 动力抬升条件都快速减弱, 因此在 18 日夜间以后, 对该省北部降水的影响就会快速减弱, 一般以小到中雨的量级为主。暴雨过程也基本结束。从地面图上 (图 4) 可以看出, 在该过程中, 从 17 日 8:00 开始在该省的南部偏东地方有一很强的低压系统, 这个系统在向北移动, 并且低压系统一直在减弱, 到 17 日下午的时候开始影响辽宁省的东南角, 从此时以后开始对辽宁省产生影响。在此次降水过程中, 辽宁省一直处于低压的顶后部, 并由加密站提供的资料可知, 降水的过程中还伴有平均风速达 8 m/s 以上的大风天气, 由此可以得知, 在低压前部的东南风风速也是非常大的, 由此带来了充足的暖湿空气使得高低空均为湿层, 为此次降水提供了风场充足的水汽条件, 并且在地面上西北风和西南风的风向辐合区域降水区吻合得很好, 低层的辐合也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到 18 日20:00 以后, 地面的低值系统已经很弱, 并且也在向辽宁省的北部移动, 此次降水过程基本结束。

注:a、b、c、d 分别为 2012 年 9 月 17 日 8:00、9 月 17 日 20:00、9 月 18 日 8:00及 9 月 18 日 20:00 的 850 hPa 高度场。

注:a、b、c、d 分别为 2012 年 9 月 17 日 8:00、9 月 17 日 14:00、9 月 17 日 20:00及 9 月 18 日 5:00 海平面气压场。

3.2 高低空配合

东部的低值系统本身属于深厚型, 内部具有强烈的抬升动力条件, 来源于海上, 低空的偏东风急流从日本海上带来了充足的水汽, 同时由于北部存在一相对较强的槽脊系统的东移和南伸, 使得此次降水集中于辽宁省的东部, 没有继续向辽宁省的西部地区移动。辽宁省的高低空配合比较好, 虽然降水持续的时间不是太长, 主要是由于台风过境的影响, 但是也给该省的东部地区带来了非常强的降水。

3.3 急流

在这次暴雨期间, 低层一直都有偏东风急流从日本海吹向辽宁省东部地区, 并且该省东部地区一直处在整个急流出口的左侧, 该省东部地区左右两侧都存在比较强的急流, 呈气旋性旋转, 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抬升条件, 有比较强烈的辅合抬升作用。而高层的风力并没有达到急流的标准, 但是也有比较强的偏东风从日本海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吹向该省的东部地区。由于低空急流和高空大风的影响使得这次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道也非常好。也为这次台风在该省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卫星云图 (红外)

由图 5 可以看出, 在主体云团的东南部有一明显的水汽通道, 从东南部的海上源源不断地给该系统输送水汽, 在系统的上部有东北气流的输送, 在辽宁省的东部地区形成了很好的辅合条件。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云主要为种地云系, 并且在辽宁省的东部地区云层也相对较厚, 在该省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云层相对较低, 并且云层也比较厚, 可能就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原因。到了 18 日此次过程也基本移动到了辽宁省的北部地区, 到下午以后东南部的水汽输送相对减弱了很多, 水汽通道基本被截断, 此时对该省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北部, 并且降水量减少了很多, 以小到中雨为主, 暴雨的过程也基本结束。从云图上还可以看出, 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台风减弱后北移带来的降水, 所以说降水的强度比较大, 但是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

注:a、b、c、d 分别为 2012 年 9 月 17 日 8:00、9 月 17 日 20:00、9 月 17 日 23:00及 9 月 18 日 8:00 卫星云图。

注:a、b 分别为 2012 年 9 月 17 日 20:00 及 9 月 18 日 8:00 的 850 hPa 水汽通量散度场。

5 水汽条件

由图 6 可以看出, 在 17 日晚上, 于辽宁省的东南部地区有一散度为负值的很大的区域, 说明此时低层还在辅合上升, 该系统还在发展, 有利于暴雨的形成, 水汽通量辐合的区域与整个系统的演变是相当稳合的, 也与雨区的变化有相当好的对应关系, 且经过中尺度的分析可知, 该省东部地区由海平面至 600 hPa 整层大气均为湿区, 可见水汽条件非常好。到了 18 日后期该省的东部地区逐渐转变为辐散区, 降水强度渐渐减弱, 这与高空以及地面的天气形势非常吻合, 都证实了这场暴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发展与减弱, 影响的时间虽短, 但是降水强度比较大。

6 结语

(1) 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是受到了台风减弱后温带气旋的影响, 以短时强降水为主, 持续的时间不长, 主要降水阶段在 24 h 左右。

(2) 随着低涡系统从南向北的移动, 低空偏东风急流从海上带来了大量的暖湿空气, 再加上低涡南部的辐合切变作用, 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

(3) 位于低涡东部的高压脊稳定的维持并且加深以及贝加尔湖附近的槽向西移动并且向南伸展, 使得此次低值系统在不断的北移过程中又向偏北方向移动, 由于到达辽宁省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迫使系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 但是由于移动速度较快, 没有对该省的西部地区带来特别大的降水过程, 在移动的过程中迅速的减弱, 并没有太好的维持, 到该省北部地区以后降水量级明显下降, 在该省北部以中雨量级为主。

摘要:利用2012年9月18-19日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雷达、数值预报以及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2年9月18-19日桓仁地区大范围强降水的形成和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得出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副热带、西风带、热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及时总结预报经验, 提高暴雨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降水,天气形势,卫星云图,水汽

参考文献

[1]丁一汇.高等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2]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个例分析论文 篇9

1 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概况

2011年11月11日下午所做的未来24 h (11日20:00-12日20:00) 温度预报:朝阳0~12℃、北票-1~11℃、建平-1~10℃、凌源-2~11℃、喀左1~12℃。12日实况温度:朝阳6.6~13.7℃、北票5.5~12.9℃、建平4.0~13.1℃、凌源4.0~12.9℃、喀左3.7~14.4℃。其中, 最低气温仅有凌源站预报准确, 其他4个站均超过±2℃检验范围;最高温度建平站和喀左站超出预报范围, 出现比较大的预报偏差 (表1) 。

2 天气尺度系统分析

2011年11月11日8:00 (图1) 500h Pa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为两槽一脊型, 蒙古地区至黄河流域为较宽广的高空槽, 吉林到山东半岛以西为较深厚的低槽区, 该区受低槽后部高脊控制。未来24 h高纬地区贝湖附近高压脊形成弱阻塞高压 (图2) , 中纬度蒙古地区至黄河流域宽广高空槽继续东移与高纬度高空槽合并加深, 11日20:00至12日20:00 (图3) , 该区由槽前脊后控制逐渐转变成槽后脊前控制。

11日8:00 (图4) 在辽宁西部和蒙古地区有两个弱切变存在, 未来24 h (图5) , 由于高空槽加强影响该区, 850 h Pa位于蒙古地区横向切变东移, 辽宁西部弱切变加强, 该区位于强风向风速切变东侧。

11月11日14:00 (图6) , 受蒙古气旋底前部影响, 该区为多云天气吹偏南风, 未来24 h (图7) 受500 h Pa高空槽前西南气流引导, 蒙古气旋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 随着蒙古气旋东移入海, 辽宁省逐渐转为气旋后部高压控制, 地面风向由偏南风逐渐转为偏北风, 天空状况也由多云天气转为晴好天气。

结合高低空形势场可以看出, 冷暖空气配置不好, 低空没有明显的急流向该区输送暖湿空气, 高空冷空气强度较弱, 不利于降水的出现, 该区上空仅出现了多云天气, 地面图蒙古气旋向东北移动过程中, 气旋后部系统调整缓慢, 该区附近等高线疏密程度变化不明显, 24 h内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 风速变化不明显。

从红外云图看, 11日夜间 (图8) 该区上空受蒙古气旋云系控制, 呈多云天气, 由于地面长波辐射被云系阻挡后返回地面, 地面辐射降温不明显, 而12日白天 (图9) 由于受高压系统控制, 该区上空为晴朗少云天气, 太阳辐射对地面有加热增温的作用, 与11日白天的多云天气相比, 最高气温有所上升。

综合以上因素, 考虑夜间朝阳地区上空多云天气, 在11日实况最低气温基础上预报12日最低气温升高2℃左右, 考虑12日白天, 天空晴朗, 低空偏北风, 在11日最高气温基础上预报12日最高气温降低3℃左右, 数值预报产品也提供同样的预报结论。但实际预报效果很差, 结合分月预报模型所建立的预报方程进行分析, 得出最低、最高气温除与云量、风向和风速有关系外, 相对湿度对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 结合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温度

通过表2可以看出, 最低温度与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好, 个别站最低温度与风向、风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表3可以看出, 最高温度与相对湿度和风矢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得到回归式:

式中, TD为地面最低 (高) 气温;T2为850 h Pa气温;r为相对湿度;c为总云量;cd为低云量;x为10 min风向角度;v为10 min风速;ni为表3中各要素的系数;b为常数项。

1 1 日夜间由于吹偏南风、多云, 空气湿度较高, 12日白天天空晴朗少云, 加上偏北风带来的较干冷空气, 空气湿度较低。表1中, 通过多元回归方程订正后的结果, 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误差基本在2℃以内, 订正后结果准确, 证明方程具有可用性, 相对湿度在今后的温度预报中应作为重要影响因子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段文广, 周晓军, 石永炜.数据挖掘技术在精细化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 2012, 01:130-135.

[2]李国翠, 连志鸾, 赵彦厂, 等.石家庄温度预报检验及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1) :15-18.

[3]到马学款, 普布次仁, 唐叔乙, 等.人工神经网络在西藏中短期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 2007 (3) :491-495.

[4]应爽.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温度预报中的释用[J].吉林气象, 2007 (2) :21-22+40.

[5]段荣, 李莉群, 何海燕, 等.利用天气数值预报产品建立贵州黔西南州分县温度预报方程的方法及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S1) :67-70.

[6]贾旭轩.基于误差订正、MOS方法的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在辽宁冬季温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5.

[7]李恩莉.数值预报产品在宝鸡市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 (3) :39-42.

[8]吴扬.RH真空精炼温度预报与控制模型的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014.

[9]丁建军, 胡文东, 丁永红, 等.宁夏区域精细化温度预报业务平台[J].气象科技, 2005 (3) :283-288.

[10]张淑杰, 孙立德, 马成芝, 等.日光温室番茄低温冻害指标确定及温度预报模型建立[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4) :98-105.

[11]刘东明, 张鸿, 张微玮, 等.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地表温度预报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17) :222-227.

个例分析论文 篇10

1.1 石灰处理系统的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水资源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大型火电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回收利用成为火电厂水处理的重要课题。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中, 耗水最多的是循环冷却水系统, 其耗量约占全厂总耗水量的60~80%。为了节约新鲜水的使用, 必须考虑充分利用城市污水。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排水的回用有多种方案, 其中石灰处理方案较为节水。笔者为了进一步推广该系统, 对北京高碑店电厂进行了调研, 通过对石灰处理特点的分析, 提出一些能促进该技术稳定合理应用的观点, 供同行参考。

1.2 石灰处理方法及特点

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石灰处理法是将熟石灰乳加入水中与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发生反应, 生成CaCO3和Mg (OH) 2沉淀, 降低了水中的硬度和碱度, 同时, 利用石灰的碱性调节功能, 辅助加絮凝剂、加氯、加缓蚀剂等手段, 以达到防腐防垢的目的。

石灰处理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残余的悬浮物和胶体的含量;降低二级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有机物含量;去除大部分的无机盐类 (如氮、磷、重金属等) 及微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去除色素;杀灭细菌及病毒等。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物处理主要功能只是去除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微生物和悬浮物, 其缺点是对污水中的硬度、碱度、细菌和重金属均无法去除。此外,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控制的生化指标只是满足排放标准, 尚不能满足火力发电厂工业用水, 主要是循环冷却水的要求。因此, 电厂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还必须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

石灰处理系统环境污染小, 且不向水中投加大量的可溶性盐量, 中间产生的废水都可以回到处理系统前端作为原水, 除去污泥带走的水分, 没有向外排放废水, 废弃物为固体, 便于处置, 不污染自然水体。经石灰凝聚澄清、加上其碱度的调整, 能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硅化物, 铁等杂质。

2 案例

2.1 北京高碑店热电厂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排水的背景

华能高碑店热电厂是以热定电、热电联产的火力发电厂。工程新建四台俄制汽轮发电机组。1999年6月, 4台机组全部投产, 1999年7月正式供热。

1、2号机组凝汽器冷却水量:13 500m3/h;铜管牌号:МНЖМц30-1-1。

3、4号机组凝汽器冷却水量:27 000m3/h;铜管牌号:МНЖМц30-1-1。

1995年, 承担首都重要供热任务的华能北京热电厂一期工程面临水源选择的问题, 当时电厂有潮白河水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2个水源。但因河水水量不能满足电厂用水量的要求, 因此, 电厂循环水补充水只能利用一墙之隔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排水。

2.2 石灰处理系统的流程

根据对水源的分析,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来水组成中工业废水比例高, 其中碱度较高、需要处理的水量较大等, 经有关单位考察和现场试验, 最终确定石灰凝聚澄清过滤处理作为该厂的污水深度处理主体工艺。该工艺具有水质适用范围广, 可去除磷及部分钙、镁、硅、氟, 可去除某些重金属、降低细菌及病毒及悬浮态无机物和有机物等优点。

石灰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运行控制参数是:

熟石灰250~350mg/l, 聚合硫酸铁70~75mg/l, 浓硫酸50~70mg/l, 液氯3.0~3.5mg/l, 单台澄清池出力800~1200t/h。

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连续加氧化性杀菌灭藻剂, 维持余氯含量0.2~0.5mg/l, 不定期加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100~150mg/l, 缓蚀阻垢剂2~4 mg/l。

3 主要问题总结

3.1 石灰处理后导致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铜腐蚀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循环水中铜含量高的问题

系统从投运以来一直到2002年10月, 各种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循环水的水质要求, 循环水中铜离子的含量也较低, 但从2002年10月以后, 循环冷却水的pH逐渐趋于7.0而不再上升到7.5, 铜离子的含量也逐渐从30μg/L上升到150μg/L,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2003年6月。

2) 原因分析

经过详细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循环水中的氨氮含量由2001年的1.29mg/L上升到2002年10月以后的25mg/L, 造成循环水中氨氮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污水处理厂的来水中氨氮含量, 因生化处理原因, 从2001年的不到5mg/L增加到了40mg/L, 由于氨氮含量的升高, 使得加氯杀菌的效果减弱, 参与硝化过程的菌藻含量增加, 消耗的碱度增加, 循环水pH下降, 同时, 氨氮含量升高本身就加速了铜材的腐蚀, 这几个因素造成了循环水中的铜离子含量很高。

3) 解决办法

为了控制循环水系统的腐蚀, 该厂采用了以下处理方法:

加入非氧化性杀菌剂。在循环水中冲击性加入100~150mg/L的非氧化性杀菌剂, 循环水中的细菌总数可由杀菌前的105个/ml下降到100个/ml以下, 但一周后恢复到杀菌前的水平, 循环水的pH由加药前的7.0~7.3上升到了7.5~7.8, 铜离子含量也由150μg/L下降到了100μg/L, 2004年尽管浓缩倍率已到设计的2.5倍甚至接近3.0倍, 铜离子含量仍然维持在50μg/L以下, 平均为39.04μg/L。

考虑到污水水质恶化, 在二级污水中掺入向阳闸水, 掺入比例为2:2~3:1, 循环水的pH可维持在7.5以上, 铜离子含量可下降到70~100μg/L, 掺入比例提高, 可明显降低循环水中的铜离子含量。

除了在水稳剂中复配一定量的BTA铜缓蚀剂外, 还复配了较多西安热工研究院研制的200号专用铜缓蚀剂, 使铜管的腐蚀速率有显著降低, 对延长铜管的使用寿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辅助的措施是采用冷却塔清淤, 可以减少循环水中的悬浮物, 从而减少带入凝汽器的粘泥量, 降低腐蚀速度。

3.2 水质的控制要求

通过华能北京高碑店热电厂的实际运行, 建议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作为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补充水应达到如下标准:SS<10 mg/L;BOD5<5 mg/L;CODCr<30 mg/L;NH3-N<1 mg/L;细菌总数<1000个/ml。

3.3 石灰处理系统前后需要通过加氯控制粘泥的生成

通过现场工业实验表明, 通过对补充水即系统前端加氯, 可以使水中的细菌总数降低到零, BOD5也降低至接近于零。如果能配合循环水的连续加氯处理, 定期再添加筛选出的非氧化性杀菌剂TS807, 可以使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得到较好的控制。

如果能使胶球清扫装置正常运行, 并增设旁滤过滤装置, 粘泥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3.4 控制碱度和浓缩倍率从而使系统结垢得到有效控制

循环水补充水采用石灰凝聚处理, 辅助加酸处理。使出水酚酞碱度降低至零, 并添加一定量的水稳剂, 在循环水浓缩倍率小于3的情况下, 实践证明可以有效防止凝汽器结垢。

摘要:随着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日趋紧张,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作为重要的污水回用资源, 也得到重视, 目前电厂采用的石灰处理工艺, 因为其投资相对较低, 没有废水排放, 处理效果好, 国产化程度较高,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石灰处理系统, 并以北京高碑店热电厂为例对火电厂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

关键词:火电厂,城市污水,石灰处理,个例,总结

参考文献

[1]曾德勇.二级排水经深度处理回用作循环冷却水.中国给水排水, 2005 (7) .

上一篇:开发校友资源下一篇:假日体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