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2024-05-19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精选11篇)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篇1

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报告

政史地组

小课题:如何提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部分学生的现状:开小差,上课就睡觉、下课就精神,听不进去;还有刚上课时如何组织教学(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课堂中如何维持学生的注意,如何达到教学目标,还有课堂纪律的维持,突发状况的处理等;学生参差不齐,分层教学是否对学生更公平,如何高效分层,且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上课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教什么,怎么教。

产生问题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采取的措施与行动: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组内共同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视频等影视资料,直观的教学工具等组织教学。

2、巧设巧引激发兴趣。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课内活动激发兴趣。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4、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及课外。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听别人讲解,兴趣就更浓了。

改进措施:(教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8)启发法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9)实习法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起来,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它在让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却有其特殊的作用 反思: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究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可以不成为负担。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兴可兴趣,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篇2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非常清晰, 就是要通过研究, 使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迅速, 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契机。

对于教师来说, 不仅需要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阳光照耀, 也需要实践性理论的雨露滋养。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使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与教育专家相比较, 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可能仅存于特定背景下, 是针对特定环境、特定学生才行之有效的经验性知识, 这些知识不及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严密, 也并不像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那样普遍地适用于所有学生, 但是小课题研究成果是一线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不断的验证而得出的理论, 这些理论异常地鲜活生动, 是完全可以作为案例被其他教师借鉴的。承认并推广小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但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 也可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 从而使教师关注自身教育实际, 并对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课题选择“小”而“精”

在一些学校举行的校本研究中, 研究课题是由学校领导或一些骨干教师确定的, 教师往往被置于教学研究的最底层, 教师对于课题的确定缺少发言权与决策权, 无论对课题是否擅长、是否感兴趣、是否有信心, 从学校领取课题而后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研究, 这样的研究效果自然受到了影响。

小课题研究在选题时, 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与实际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课堂就是教育问题的发源地。面对诸多的问题, 教师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措施。教师可以把平时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到一起, 选择其中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 继而查阅资料积累素材进行研究。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自主性较大, 例如, 可以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后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在反思中寻求课题;在与同事、专家、学生的交流中, 更多地了解了教育教学情况, 激发出教师对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的探究欲望, 也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后, 可能会发现一些方式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系统性, 值得其他教师借鉴或推广, 或能够对自身的教师职业发展有利, 就可以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并形成课题。

小课题研究从小问题、小现象着手, 以小见大, 不好高骛远, 在小问题中体现大道理。教育教学中可供教师选择的课题也非常多, 在选择课题时, 就应做到主动把关、善于筛选, 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不选, 没有研究可行性的课题不选, 不能对教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的不选, 课题的数目不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而是“越精越好”, 越能见成效越好, 越能对教育教学有促进作用越好。

三、小课题研究方式简单易操作

小课题研究的方式简单, 确定好有价值的课题后,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付诸行动。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主持的课题, 或是各个级别教育行政部门立项的课题, 在研究时要求教师采用固定的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方式灵活多样且不拘泥于形式, 可采用调查法、案例法、观察法等, 只要是切实有效地对课题研究有益的方法都可以使用。教师只需在平时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 及时记录并整理原始资料, 也可与他人沟通交流, 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 反复验证课题结论的可行性与效果。淡化过程, 强调效果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 让实际教学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 让理论研究服务于实际教学, 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服务于教育事业。

四、小课题研究过程精彩不乏味

千千万万的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这些经验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潜意识之中, 遇到什么事情怎样解决更合适往往只是心中有数, 这种潜意识只是零散地存在着, 遇到某种特定情况被从大脑中调出来使用, 并没有形成一种可供他人借鉴和学习的理论。小课题研究就是要求教师自主自觉地积极投身于教研中, 从而将千千万万教师积累的丰富的、珍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整合起来, 把零散的仅存在于潜意识中的知识构建成为有效的实践性知识, 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 以供他人分享, 使这些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体现价值。

作为教师, 看着自己的经验形成理论, 又将其与他人分享, 体现了自己价值的同时又无私地帮助了别人, 因此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感受是快乐的, 精彩的。

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工作普遍较繁重,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任务已经让人非常疲惫, 再做其他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小课题研究的过程简单, 不需要教师付出过多的体力劳动, 也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式限制, 研究内容又对教育教学有促进作用, 这种研究对教师并没有产生压力, 使教师心理上没有负担并且较愿意主动的接受。

五、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多样

不同于其他课题研究, 研究成果必须要以论文或是著作的形式体现,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撰写论文, 也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心得、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经验总结、日志等等多种形式, 只要能够很好的阐述课题成果, 能够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具备教学实践意义, 都可以作为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 篇3

一、基于课题研究创建科学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

尽管课题研究非常符合学校教师的科研需求,并且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相关专家的技术理论支持,加之小学教师的工作任务较重,薪酬较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课题研究困难重重。比如课题研究不够规范,具体的研究活动时间较短等,进而降低了研究活动的成效,给课题研究的长远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小学课题研究需要构建多方互动的网络系统,校长室、专家组、教导处组成教研管理核心机构,直接组织、管理、指导学科分支机构展开教研;同时,分支机构为核心管理机构提供决策资源、实践支撑,两者互动。

由于工作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其中如果缺乏一些较为先进的理论知识,这样就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局限性,研究结果逐渐趋于大众化、形式化。因此,课题研究必须进行专业引领,其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并重。

二、 把课题研究融入校本教研平台中

(一)有机结合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创建基础平台

以往的教研模式较为落后,并且小学的科研工作往往得不到教师的支持,教师片面认为,课题研究工作仅仅是课题组成员的任务,即便完成了研究依然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兴趣,学校需要把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研究模式。教师针对自己在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分析,形成理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再展开具体研究,最后及时进行总结、应用,逐步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水平。

(二)通过创建网上交流平台加深教师之间的沟通,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所有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落实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与科学的沟通,只有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是真实有效的。为了更好加深教师之间的合作沟通,学校应该创建科学完善的网上交流平台,使教师彼此间共享信息,促进沟通,还可将这种需要彼此信任的团队合作行为方式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研究中。

(三)创建合理的指导平台,增加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学习机会

在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知识,但理论知识相对缺失,如果能够与专业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就会更加完美。学校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邀请专业的研究人员来校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增进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课题研究成效。为教师和研究人员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对新型教研理念的了解、应用。在专业引领活动中,专家重在把优点说够,把问题说透,给教师的研究以切实的帮助,及时解除教师在研究中的困惑。同时教师要敢于与专家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从而在与专家对话碰撞中,掌握理论的同时又培养反思批判整合的能力,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研究风格。

三、课题研究工作的讨论及建议

1.讨论

(一) 传统的课题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数量,轻视研究成果

由于教育部门评定学校的标准是学校课题研究的数量及水平,因此一些学校为了学校的评定不惜争取更多、水平更高的课题。至于课题研究怎样实施,会取得怎样的成果,这些成果有没有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学校领导已不关心了。

(二)传统的课题研究比较关注研究形式,忽略了研究过程

一般学校的课题研究流程如下:申请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立项——举办开题大会——结题大会。其中,学校对待开题大會非常热情,中间阶段的研究工作鲜有人问,结题工作同样是走走形式,这样得出的课题研究成果无异于“闭门造车”,实用性较差。所以要想让课题研究的成果有实效性,就应该狠抓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三)传统的课题研究过于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实践操作

教师的研究方式就是查阅资料后,经过相关的理论推理得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实践性较差,特别是那些与教学有关的实践性课题研究鲜有人问津。

2.完善对策

(一)养成带着问题去做课题研究的习惯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想做好课题研究,首先需要找到教学中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就能够提升研究准确度。

(二)充分落实每一项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不仅包含前期的调查、中期的检查,还包含后期成果的检验,每一项工作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重点为立项和开题搜集论证,中期工作要注重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后期工作主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实效性。

(三)把课题研究职责落到实处

四、结语

要想实现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之间的有机结合,首先应该协调好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关系,其次还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改善小学教学氛围,提升小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养成带着问题去研究的习惯,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成效,不断推动小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总而言之,课题研究是小学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

校本课程教研研究课题 篇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通过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一种正当的渠道把正常的、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很多都是事实,都是真问题。我们把它反馈给教师,希望教师个人能够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通过教师的大讨论,形成较好的对策和行动方案,再由师生双方面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和谐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对方,由此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师生才会在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地工作和学习,这也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初衷!

二、校本课程的现状与趋势

在校本教研推进过程中,各地又不同程度地出现低水平重复和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非自觉的状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这种被动状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使教师从非自觉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呢?正如有的专家所提出的那样,在校本教研制度的管理中要从刚性制度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转变,学校要倡导一种教师研修、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制定一系列教师人力资源培训和持续教育的规定培训,使培养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从非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

三、校本课程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当前,理论界对校本课程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最具权威最被认同的界定。但只要我们翻阅一下资料,上网点一下百度,还是有许许多多,零零总总的关于什么是综合实践课程、什么是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的一些定义。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些三者各自的内在的本质属性。

设臵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目的在培养初中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初中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探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定期交流研究的情况,调控研究的进程,优化研究的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等。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所以,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校本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

七、预期研究成果

校本教材,只是部分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全体学生基本无选择的条件下使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很难对学生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所以,校本教材编好了,还要作为课程来开设,要

接受学生的检验,由学生来选择。没有作为课程来实施,校本教材的编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校本课程不只是促进学科教学的,有的校本课程对学科教学无明显帮助,不是高考学科所考的内容,但它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都开设有家政、生命教育、人生规划、实践活动等课程,也不是作为高考的课程来设臵的,实际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今天,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装饰学校门面的遮羞布,学校应当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教育价值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出发,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努力办出学校自身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品位,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让学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和有影响力的世纪人才。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共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2、5——2012、6),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2、第二阶段(2012.7——2012.9),研究实施阶段。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12.10——2012.12,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2013.1——2013.2,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3)2013.3——2013.4,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4)2013.5——2013.5.,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认识 篇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新阶段的背景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究,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成为我国中小学校教科研的主流模式。校本研究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转向“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针对“教育问题”并引起?“反思和行动”的“校本行动研究”。

校本研究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将教科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重点指向了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研究又是一种基于合作、开放的教育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校际互动、合作学习和区域推进。除了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之外,校本研究也把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其核心要素,要求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团队学习,促进知识流动,推动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教学型”校本教研与“研究型”校本教研 是两种常见的形态。

1、“教学型”校本教研

——围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课”,把研究融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

——以“课”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课例”,也包括“说课稿”、“教学叙事”、“教学实录与反思”和教学论文等。

2、“研究型”校本教研

——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某个侧面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教师(的教学能力)”,把研究融入教学、教研、学习、培训的全过程。

——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案例”,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3、两者的关系

——既提倡教学型教研,打破校本研究“神秘感”: 教师都能够进行校本研究。——更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校本研究“狭窄化”:教师不仅仅只研究如何上好课。

——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改变目前的教研活动单纯关注教材教法和学生成绩的做法,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教研的重点,创导反思型教研模式,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实现从宏观理念到微观教学的转变。

4、推进校本研究的6大行动策略。即:

(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培育教师研究状态;

(2)以教师博客支持教育叙事:搭建网络叙事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

(3)以观察研究深入课堂教学: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4)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5)开展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实现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的结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6)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创新教研制度,重构教研文化,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6、“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做法

(1)建立共同愿景,开展观念更新的“破冰”行动,动员教师广泛参加校本研究;(2)以叙事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善心智模式,营造反思文化氛围;(3)以教师博客和网络教研为联结点,打开交流互动的窗口;(4)以教师需要为着眼点,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积极倡导“深度汇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协作;以组织团队学习的方式,实行专业引领;(5)以观察研究为大面积推进手段,诊断和发现教学问题;先导小组引领,教研组连环跟进,开展案例分析教研活动;(6)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促进行为跟进,改进教学设计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7)以制度建设为支撑

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篇6

为贯彻落实校本教研课时认定工作,我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在依区教研室下发的课时认定标注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讨论、研究,寻找适合我校的课时认定标注,以便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段时间里,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健全课时认定机构。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为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所有成员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2、落实责任,分工合作。校长负责组织全面工作,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学校研究的课题。教导主任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其他包级领导落实各种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跟踪指导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积极宣传课时认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汉滨区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汉教发[2011]76号)、《汉滨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陕教师[2013]31号)和《恒口镇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恒校发[2012]39号)文件。使教师扎实了解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对照《恒口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指导标准》逐条学习,让每位教师深入了解校本教研所包含的内容。让教师知道校本教研是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的。

三、抓好落实工作

1、制定课时认定的工作方案。校委会成员积极召开会议,在研究上级下发的认定方案基础上制定我校的工作方案

2、做好引导工作,由于校本教研学时认定工作刚开展,大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够,我们在积极组织教师了解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逐条学习课时认定的12条具体内容,并让教师理解这些就是贯穿我们平时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内容。避免教师的一种抵触情绪。

3、做好辅导工作。在课时认定工作中,辅导教师完成各类材料的归类整理。及时组织大家学习。如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案例分不清。对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分不清。学校及时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积时解决随时遇到的问题。

4、完善档案及汇总工作。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建立课时认定专档材料,教师按材料顺序整理后装入个人档案袋。学校课时认定小组对每位教师的材料进行审查,以确保材料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最后予以打分。

四、以后工作待解决问题

1、完善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2、还有部分教师教研意识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3、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多数教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但没有理论做支撑。

4、课时认定档案材料的归类整理还需细化。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逐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以确保校本教研常态

化,同时使课时认定工作更加客观。

2、印刷校本教研个人材料集,使个人档案条理化,便于保存及管理。

3、将校本研修工作渗透与日常教学管理,使校本研修工作常态化。

建安九年制学校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篇7

关键词:校本小课题研究,有效研究,行动中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研培的一种新形式。它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和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的整合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研修活动。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立足学校, 从学校实际出发, 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同时更强调学校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全面管理。

“小”并不是说研究的问题无足轻重、不关痛痒, 恰恰相反, 小课题研究应该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如新时期教学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 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等。这些问题都是关键问题, 也是大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自己的特长及兴趣, 寻找“小”的切入点, 从而在实践中, 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学校实际出发, 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真实的、具体的问题, 转化为课题加以研究的活动。它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从研究的对象上看, 可分为教育问题研究和教学问题研究;从课题的来源上, 可分为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总课题分解出的子课题的研究等等。

一、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课题研究中, 一提到研究, 教师就望而却步。其实我们所倡导的小课题研究, 是围绕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 做一番学习、设计、思考和总结, 这其实就是研究, 并且是最真实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研究能力自然得以提升。有些教师, 一提到课题, 首先就有一种畏难情绪, 认为缺乏研究水平, 无法进行课题研究。从另一角度说, 也正因为我们“缺乏”研究水平, 我们才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二、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问题涉及德育工作中的问题、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等;教学问题涉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问题, 如情境创设的问题、板书设计艺术性的问题、提高提问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性的问题、练习及评价有效性的问题等等。有效的问题研究, 才能支持并生发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 有助于澄清自身课堂所遮蔽的种种问题, 并做出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如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包括选题、学习、设计、实验、总结等基本环节。这个过程也正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即在行动中反思和学习, 为了行动而研究。这个过程中“选题”是研究的起始, 也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关键。选题的来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原有研究课题的分解, 二是教育教学中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实践证明, 要想把大课题落到实处, 必须细化目标, 明确分工。而教师根据实际, 确立相应的具体的子课题, 并把这些子课题作为校本小课题去研究, 是最具有成效的。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篇8

中考体育成绩在升学中占50分的比重,对于每个同学来说也是一门主要考试学科,成绩的好坏,对升学有一定影响。近几年随着中考体育的逐渐深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非常重视,中考体育总体成绩逐年上升,优秀率也在提高。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保持更好成绩呢?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分析总结如下。

一、训练方法

1、从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抓起。

身体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成绩的提高。素质能力强的同学通过系统训练后适应能力强,成绩提高快,相反提高较慢。因此,在初中各年级段都应该抓素质训练,使学生身体素质逐步提高。为后期升学系统和强化训练提供保障。如:50米项目的起跑练习、步频练习,可以安排在初一年级教学训练;排球、中长跑基本技术安排在初二年级教学训练;实心球及综合强化练习安排在初三年级教学训练等。通过阶段教学训练,使学生基础扎实,成绩提高快。

2、技术训练要细讲多练。

运动成绩是由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结合产生的,只有这两个方面结合到位发挥最好,运动成绩才会取得最佳。只有熟练掌握运动技术,身体素质潜能才能得到发挥。首先,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素质特点,除了普遍掌握的技术外,还要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特点得到体现。其次,技术讲解详细,环节清晰,学生容易听懂,动作能够掌握。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练习和体验,即提高兴趣,又提高成绩。第三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阶段学习和练习,学生成绩都会有效提高,使90%以上学生多项成绩达到满分。

二、应试技巧

1、体育组在考前一段时间进行一至两次模拟升学考试,使每个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及项目特点,并了解自己实际成绩,制订努力目标。保持满分项目成绩,多加强低分项目练习,尽可能提高成绩。

2、学生要思想重视,临场放松。对待考试要和平时练习一样,不要紧张,做好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穿适合运动衣和鞋;吃饭不宜太足,否则影响运动成绩;充分做好各项目准备活动,防止影响成绩或造成受伤。

3、近几年来升学考试体育,用仪器测试。准确率高,对每个学生都很公平,但也存在不足。如50米起跑发令节奏慢,学生难以掌握,造成起跑慢;终点感应标志杆对学生视觉造成影响,而冲刺不够,因而影响整体成绩。排球对墙垫球,在40秒内完成有效次数,学生必须以较快节奏垫球,学生很难控制反弹节奏,加之心理紧张,往往也会影响成绩。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必须落在扫描区域,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影响最后用力。中长跑的呼吸方法、步频节奏、克服极点和体能分配等每个环节对成绩的影响。根据以上现象,在平时练习中除体能、技能外,要让学生了解仪器测试原理,消除心理障碍,注意各测试项目的技能与技巧掌握。如50米项目,要集中精神,听发令信号,争取迅速起跑,途中沿跑道中间跑,终点加强冲刺。排球垫球要控制好球的方向和力度,注意放松,注意力集中。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两脚前后分开站立,身体重心后移,双手持球头后成弓形,充分利用下肢力量。中长跑项目要掌握呼吸方法、步频节奏、克服极点和体能分配要领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每项保证最高成绩。

校本教研小申报表课题 篇9

一、情感交流,激励鞭策,感受老师的爱心 学生普遍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后进生更是如此。教师必须与学生产生和睦、平等、积极的共鸣关系,才能产生良好的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作业评语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它能无声地给以学生恰当鼓励、正确引导和善意的鞭策。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二、严格要求,积极鼓励,感受评价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都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You haven't made any mistakes,but try to make your handwriting neater,OK?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可写Great!/Perfect!/Good!/Wonderful!/Correct!/Excellent!Well done!/Neat and tidy!That's OK!/What a good job you have done!/You make a good example to others.实践证明,英语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指导方法,调动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写好作业评语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师生的情感。作业评语不仅可以评价作业,而且能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语言,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学困生的作业,在评语上要多加鼓励。如:Good habits make a good life./ No pains,no gains./ I hope you will make more progress in the future./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work harder./Come on!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对中等学生作业评语要多一点督促,并鼓励上进。例如可以写:Be careful!You will do better./You have done a good job.Keep working hard./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作业评语中要表扬,同时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更上一层楼,可以写: How clever you are!I believe you can give us more surprise./ Practice makes perfect./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You have improved a lot.I am proud of you.四、积极引导,自主创新,体验成长的快乐 作业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作业评语”这一平台,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建构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课题申报表填写说明 篇10

封页

1、课题类别:按数据表里的分类填写,即应用对策研究、常规课题、后期资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长三角课题、重大舆情调研、涉台研究。

2、学科分类(指南条目号):按照课题指南申报的填写指南条目号;基础研究自主申报的填写学科分类(按申报书数据表中的学科分类填写),基础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有课题指南,只需填指南条目号。

3、成果形式:在“专著、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工具书”选择。

填写成果形式要特别注意申报要求中各类课题的成果形式(具体要求详见文件),此外还要注意课题结题时对成果形式的要求:成果形式为论文的,要求公开发表,并注明是省哲社课题成果,否则不予结题。成果形式为著作的,要求公开出版,并在扉页或其他显眼处注明是省哲社课题成果,否则不予结题。因为著作出版有一个周期的问题,所以允许课题负责人拿完成的书稿加上出版社正式的出版合同申请结题,对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课题完成,但不发结题证书,也不拨付后续经费。著作正式出版后再办理正式的结题手续。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之一,否则不予结题:(1)有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2)相关实际工作部门使用采纳。(3)送交相关部门领导批阅。以上三种都需要盖相关部门的印章。博士生课题如果在计划完成时间内,成果已出版发行,可以拿出版物来结题;如果没有出版,可以拿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前专家的评审意见来结题(以博士生毕业论文申报课题的)。申报时最终成果形式选择为多项的,需同时达到相应成果形式的结题要求,否则不予结题。如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论文要发表,并且研究报告要满足结题要求。

4、联系电话填写能直接与申报者本人联系的电话,不要填写学院办公室电话。

5、申报青年课题者,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年龄均不得超过39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2页

申请者(签章):申报者本人亲笔签名。

数据表

1、“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博士生课题、学科分类、预期成果、成果去向”等栏目直接在相应序号前打上“√”,选择相应选项后不用删除掉其他选项。

2、“是否同意转为学科共建课题”、“是否同意转为自筹经费课题”栏目不用填写

3、最后学历为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以下;最后学位为博士、硕士、学士。

4、担任导师:填写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

5、工作单位格式为“浙江师范大学XXXX学院或XXX研究所、中心”即可。

6、字数(篇数):成果形式为专著、译著、研究报告、工具书的填写字数,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填写篇数。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由学校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活页

1、“预期成果、成果去向”栏目直接在相应序号前打上“√”,选择相应选项后不用删除掉其他选项。

课题校本教材封面 篇11

2011-03-24 09:41 阅读(994)评论(0)寿县正阳中学市级课题

校 本 教 材

寿县正阳中学语文市级课题校本教材

编委会主任 王永山

副主任

杨维胜

沈素安 朱士唐 戴绍波 余森

王念玲

尚西中 胡寿 周若冰 曹传雷 姚军

主 编 邱家诚

辑 语文组全体老师

地址 寿县正阳中学

邮政编码 232281

电话 0564—4330060

◇ 第一单元 礼仪修身

1.《论语》节选 „„„„„„„„ 1 2.《孝经》节选 „„„„„„„„ 6

3.《家训》四则 „„„„„„„„ 9

4.训 俭 示 康 „„„„„„„„ 15

5.古今师训二则 „„„„„„„„ 19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6.古诗词两首 „„„„„„„„ 22

7.指南录后序 „„„„„„„„ 26

8.《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30

9.月是故乡明 „„„„„„„„„33

10.想 北平„„„„„„„„„35

◇第三单元 天人合一

11.悠然亭记 „„„„„„„„„38

12.秋 声 赋 „„„„„„„„„40

13.我 的 四 季 „„„„„„„„„43

14.江南的冬景 „„„„„„„„„46

15.听听那冷雨 „„„„„„„„„49

◇第四单元 民族精神

16.孔孟之道 „„„„„„„„„54

17.非 攻

„„„„„„„„„60

18.与高司谏书 „„„„„„„„„63

19.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66

20.我 的 母 亲 „„„„„„„„„70

◇第五单元 民俗文化

21.北京的春节 „„„„„„„„„74

22.更 衣 记 „„„„„„„„„76

23.看 社 戏 „„„„„„„„„80

24.故乡的婚礼 „„„„„„„„„84

25.说不尽的狗 „„„„„„„„„86

◇第六单元 审视传统

26.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90 2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93

28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 „„„„„„101

29.大唐的太阳,你沉沦了吗? „„„„„„107

30.中国人的性格(节选)„„„„„„110

编 写 说 明

“民族文化”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价值体系作用和影响于人,而人作为文化的主体适应和创造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依赖于语言文字符号系统,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就是要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文化的营养,使学生在文化的熏染、陶冶中感受和体验文化,在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创新中发展自身。

语文教学究竟主要抓什么?一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让学生扎下中华文化之根。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与民族文化对话的过程,如对以仁为本、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族观念,尊师重教的传统,注重道德礼仪的个人修养等文化传统的了解大都是从语文课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必须着眼于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语文教学,从而使语文教育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化创造行为。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抽屉原理问题及真题解读下一篇:商业告知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