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2024-09-28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精选12篇)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1

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标准 YZ/HHS-03G22.05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的方法和条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部所有在线、离线设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

3、管理职能与权限

3.1车间负责本单位设备改造和报废更新计划的提出和编制。3.2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车间设备改造和报废更新计划进行审核。

4、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

4.1 根据公司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造和设备技术状态,制订设备改造、报废和更新规划,纳入企业技术改造规划中,并制订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4.2设备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通过改造恢复或提高设备技术性能。

4.3设备报废更新指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淘汰技术性能落后或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报废国家明文规定需要淘汰的设备。

4.4设备改造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和进行技术经济分析。4.5设备改造一般结合大修或单台设备大修进行。

4.6单台设备改造所需资金,一般不超过所改造设备价值30%。4.7设备改造一般符合以下条件:

4.7.1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技术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或保证不了 产品质量者,但经过改造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

4.7.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较低、经济效果差,通过改造能够提高有效效率的。4.7.3设备主体没有缺陷,通过改造可以另作他用的设备。

4.7.4设备虽然运行良好,但可以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设备潜能,具有经济效益的。4.8设备报废更新符合以下条件 4.8.1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4.8.2设备运行时,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境目标,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者。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标准 YZ/HHS-03G22.05 4.8.3虽能修理能够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设备更新可行的。

4.8.4整体遭受重大破坏、无法修复的,或虽然可以修复,但修复费用超过设备再利用价值的,应予整体报废。

4.8.5重要零部件损坏导致设备无法运行或设备性能下降达30%以上,且损坏零部件无法更换的,应予整体报废。

4.8.6起重设备关键的零部件损坏,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予整体报废。4.8.7设备达到规定报废年限,无修复价值的,应予整体报废。

4.8.8压力容器通过检测,不符合《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应予报废。

5、设备改造、报废更新工作程序

5.1设备技术改造由使用单位提出方案和资金预算,由生产部相关部门审核,生产副总批准,重要改造需要出具项目建议书,按有关规定执行。

5.2设备报废更新由车间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和固定资产购建申请单,按照有关程序执行。

5.3设备改造和报废更新要建立相关技术档案。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2

在地质勘探单位中, 设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1设备仪器总量大、类型多、专业性强;2主要专业设备连续运转, 露天作业, 搬迁安装频繁;3作业市场分散, 施工区域广, 沙漠、戈壁, 干旱缺水、人烟稀少, 自然环境恶劣;4以机台承包为生产模式, 人员多以雇佣民工。然而, 现在很多单位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设备报废管理环节, 仅仅重视设备前期使用、维护及修理管理, 而对于设备报废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设备报废处理管理更是无章法可言。为此, 分析设备报废中所存在的问题, 探讨设备报废管理的有效改进措施并给出建议, 以期可以不断提升地质单位设备报废管理理念, 节约社会资源。

一、当前地质单位设备报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设备报废、处置管理不够完善

(1) 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部分设备被随意调入、转出, 但是所需要的划转手续不是很全面, 再加之设备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处理不够及时, 使产权不明确, 账目不清楚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严重影响, 给设备报废工作也带来一定影响。

(2) 一些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 在上级管理部门没有进行审核批准的时候, 使用单位就对零部件进行拆毁和使用, 造成整套设备不齐全, 不仅使其剩余功能不能继续发挥, 而且资产评估和转让出售也受到影响。

(3) 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所以很多地质单位缺乏资金效益意识, 单位内部有着不同的利益主体, 导致单位对资产规模进行片面追求, “轻报废、重购置”的理念可谓根深蒂固。该思维定势导致两种倾向, 一是对于报废的设备低价变卖或者随意处置。因为设备报废监管手段与体制的缺乏, 使得单位从个人利益与部门利益出发, 对报废的设备随意处置, 严重浪费社会资源;二是对于报废的设备少处置或者不处置。此外, “轻处置, 重购买”具体表现在对报废设备处置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理解力不足。同时也因为在处理报废设备时手续比较繁琐, 使得单位设备处理工作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设备报废的相关措施过于简单

一些企业中虽然设有资产管理部门,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能全面的进行管理, 但某些方面却不能将职能充分发挥, 在对待设备报废及处置的时候, 不能完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不能深入地分析和探索报废的原因。单凭使用年限到期、陈旧状况和所需配件的限制, 或损坏无法继续修理维护, 或修理维护费过高, 就申请办理报废手续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实际中, 一旦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后, 通常都会获得批准。而申请单位之所以申请报废是因为想将性能更佳、功能性更好的设备购置进来。

在处理报废设备时也存在此类问题。很多报废设备中, 往往还有一些设备通过改变用途或者维修就可实现二次利用, 其使用价值依旧比较大。但是, 一些单位并未充分利用这些报废设备, 而是将其堆放于仓库中或者当废品廉价推销出去, 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

3.设备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当今, 很多单位都实行三级或者二级设备管理, 一些个人与单位拒绝将长期闲置或者短期不用的设备调配出去, 任其自身损坏, 降低了闲置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可利用价值。有的甚至因为长期不使用完全丧失了其价值而逐渐报废, 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此外, 由于设备技术迅猛更新换代等因素, 使得一些地勘单位加大了向国家申请设备经费额度, 这就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的加重。因为一时无法满足某些单位的申请, 所以产生了设备短缺现象。

4.设备非正常损坏或丢失严重

在一个企业总报废设备中, 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设备所占比例为3%。其中因为设备保管不善而导致设备丢失的比例为1%。比如, 不完善的企业设备管理安全措施, 造成设备在单位内被盗, 设备领用人因私事离开设备, 设备无人看管而被盗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工作人员维护、操作不当而出现非正常损坏的设备所占比例为2%, 很多设备因为人为的原因损坏后, 再无修复价值。相关单位对于因被盗、丢失等非正常因素导致设备报废后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追究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禁止按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设备, 但实际执行力却不够。

二、设备报废管理的改进措施

从根本上说, 设备报废直接影响着单位与国家对固定资产的重组与利用, 要尽可能做好设备“革新、挖潜以及改造”等工作, 所以, 必须认真、严肃对待设备报废工作。

1.科学鉴定报废设备

一般单位设备报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淘汰。设备结构过时、陈旧, 而且技术也比较落后, 技术指标与精度均不能恢复, 再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旧设备;2自然报废。超过或者达到规定的使用期限, 精度低、性能差、运行不可靠、实验数据不精准或者效能已经丧失, 维修费用与购买新产品价格持平的设备;3严重损坏。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设备零件与部件出现严重损坏, 失去了修复价值, 有的尽管能修理却依旧无法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维修费用;4设备质量比较差。单位原有设备设计缺乏合理性, 粗制滥造, 工艺不过关, 属于质量低劣设备;5影响使用安全。达到安全使用期限, 安全隐患比较大的设备;6能耗大, 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 实施改造不经济的。

2.对设备报废程序进一步加强规范

规范设备报废程序可以说是做好设备报废工作的基础与前提。设备报废处理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相关使用部门提出设备报废处理申请;2相关资产主管部门对报废设备进行技术鉴定;3单位领导与财务部门审核;4根据相关权限上报上级部门接受审批;5设备报废后, 应在《设备固定资产台账》等表单中予以销账处理, 应注明报废日期、批准报废人、报废执行人等信息。此处需要说明一点, 设备报废处理申报还包括固定资产产权与购买发票、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资产价值凭证证明。

3.对报废设备进行妥善处理

严格遵循及早变现、争创效益的设备经济管理原则, 要不断开发有使用价值的设备, 或者以合理的价格变卖出去, 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在处理报废设备时, 必须构建严格的设备报废处理审批程序, 对审批权限进行不断强化, 以加强处理报废设备时本身所具有的透明度, 严格根据单位规定认真实施, 所有个人与单位都没有擅自处理或者变卖报废设备的权利。设备报废处理管理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

(1) 设备拍卖。根据设备的组成部件、规格以及用途等, 采用分类集中竞卖的方式变卖使用价值荡然无存的设备, 先对外公告需要处理的报废设备, 并对其实施有效评估, 明确设备批量出售与单台出售的实际价格。同时还要防止经销商出现联手压价的情况, 确保经济回报最大化。且报废设备处理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对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维护。获取处理报废设备收入后一个月内, 相关单位应该上缴扣除资产评估费、税金以及拍卖佣金等后的资金, 确保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

(2) 设备整拆零用。对报废设备办理好报废销账手续后, 移出原单位, 将其运转到设备专用仓库中, 登记造册, 对设备实施规范化统一管理。企业在维修设备时, 可以拆除报废设备中使用价值尚存的机器零部件, 对其进行二次利用, 并做好设备零部件相关登记工作, 将设备剩余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4.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减少设备报废

对于一些因为小瑕疵而未获得及时性检修, 长期带病运转而导致损坏的报废设备, 必须进一步加大及时维修与定期维护的管理力度, 确保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提升设备使用完好率。对于超过保修期限的设备, 单位每年要根据实际需要与设备总价值在年度预算中下拨设备维修经费, 并对企业现有资源予以充分开发与利用。单位应组建一支设备维护与保养队伍, 主要负责普通设备的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设备使用单位还要和具有良好信誉的销售单位及厂家达成友好合作关系, 确保精密、大型设备能够获得及时性维修与保养。同时定期对设备使用人员开展设备保养与维修培训, 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 及设备现场的维护保养工作水平。从根本上说, 购置设备与报废设备两者密不可分, 所以, 为了尽可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设备报废比例增大问题, 在设备选型方面必须严格把关, 不断加强设备战略性与前瞻性选型。

三、结语

作为管理设备的最终环节, 仪器设备报废意味着设备生命周期的终结, 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自然规律。将设备报废工作做好, 能够对不良资产进行及时性清理, 及时更新设备, 有利于单位工作环境的改善, 提高地质勘探单位工作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 人们往往受旧观念的影响, 对该报废的设备延期使用, 表面看来是节约, 但实际上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 设备的磨损、老化程度不断加剧, 燃料消耗增加, 修理费用加大, 设备性能降低, 不但增大了生产成本, 安全、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和《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34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和使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专项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是指按有关规定报废老旧汽车,并换购新车。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补贴资金,是指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从车辆购置税中安排的用于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财政部、商务部根据补贴资金额度、老旧汽车数量和国家政策,于每年12月底之前制定并向社会公告下一全国补贴车辆范围和补贴标准。

第五条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指导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工作。

第二章补贴资金的申请、审核和发放

第六条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设立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联合服务窗口(以下简称联合服务窗口),受理、审核补贴资金申请。有条件的区(县)也可设立联合服务窗口。联合服务窗口设置地点应当方便车主办理补贴资金申请手续。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联合服务窗口的设置地点、办公时间、负责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七条商务主管部门是联合服务窗口的牵头单位,负责审核申请车辆是否属于申领补贴范围,相关申领手续是否齐全、真实、有效等,主要包括审核《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有效性、车主提交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申请表》(样式见附件1)等有关材料,核对信息管理系统中回收的报废车辆有关信息,录入申请、补贴信息,综合协调、汇总数据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转交财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财政部门负责对商务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补贴信息进行核对,并对符合要求车主发放补贴资金。

第八条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车主,应当于车辆报废更新当年9月1日至下一年1月31日期间,到报废车辆车籍所在地市(州)、县联合服务窗口申请补贴资金,并填写《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申请表》、提供车辆报废更新的相关材料。

车主逾期申领补贴资金的,有关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章补贴资金管理

第九条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参考各地汽车保有量、上一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等因素,于每年5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贴资金,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当年6月底前将预拨补贴资金下

达市(州)。

第十条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商务主管部门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一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工作总结和资金清算表(样式见附件2)报送财政部、商务部。商务部负责汇总全国补贴资金发放和清算情况并报送财政部。财政部根据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和清算申请与各地进行清算。

第十一条补贴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各地结余的补贴资金,应当纳入下一补贴资金总量中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引导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合理布局、完善回收网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县延伸回收网点,鼓励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方便车主交车和办理相关手续,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承担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车辆回收工作的回收拆解企业及其回收网点名单、联系方式。

第十三条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和协调。

第十四条各地商务、财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渠道,加强政策宣传,保证车主及时准确了解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标准、申请办理程序等,并对车主在申请补贴过程中的问询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财政部、商务部指导省级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监督管理。

各地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资金发放、信息统计上报等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及时发放。

第十六条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做好补贴资金申请办理资料存档、信息统计工作。对本地补贴资金申请办理、发放资料,应当作为工作档案留存,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七条省级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情况,应当每年组织重点抽查。财政部、商务部对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对未按规定审核补贴资金申请、上报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或者所报补贴资金发放情况不真实的,暂缓安排该地区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在全国范围内通报。

第十八条对挪用、骗取补贴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对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举报。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商务部负责解释。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篇4

目的:

1.为规范公司对设备报废的管理,防止公司资产流失,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报废设备的管理

设备报废的审批

审批程序如下:

1.设备部主管将设备报废报告交财务部审批

2.财务部对报废设备审完其经济性后转呈主管副总进行审批

3.主管副总审核后转呈总经理进行最后签批。

设备报废审批权限

1.设备部经理可审批价值在5000元以下的报废设备

2.主管副总可审批价值在30000元以下的报废设备

3.价值超过30000元的报废设备由总经理进行审批

报废的相关规定

公司的生产设备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申请报废:

1.设备老化高能耗,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设备。

2.查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

3.设备存在重大隐患或出现重大故障无法进行修复的设备

4.涉笔存在重大隐患或出现重大故障且修理、改造等不经济的设备。

5.其他应当淘汰的设备。

六、当出现上述情形之一时,设备使用部门可向设备部提出设备报废申请,具体填制格式如下。《设备报废申请单》

七、设备部接到报废申请后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现场对设备进行评估,并编制设备报废报告,具体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设备使用年限2.设备损坏情况3.设备技术情况4.设备影响工作的情况

八、设备报废报告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设备的介绍

2.设备的现状,包括技术、使用年限、损害程度、预计修理费用等。

3.设备的报废原因分析。

4.设备报废的拟处理办法

九、设备报废报告经相关责任人审批后,有设备部负责任执行。

十、报废设备的处理

1.对于公司淘汰的设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转让给需要的企业或个人,但转让价格必须经过相关责任人的审批。

2.对于无转让价值的设备,设备部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拆卸,将其中完好的部件或经过修理可使用的部件取出后进行入库或修理,而无价值的部件则作废品处理。

3.考虑到经济性,设备的拆卸尽量在生产现场进行,并将其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4.设备拆卸后应尽快进行处理,清理现场,不得将拆卸后的不将留在现场。

报废设备处理完后,设备部应编制报废设备处理报告,交主管副总

或总经理审批。

并封存报废设备的所有档案。

电子设备报废管理办法 篇5

为了加强电子设备管理,完善和规范电子设备报废管理办法,提高报废电子设备再利用价值和残值回收率,防止公司资产浪费和流失,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电子设备报废处理是我司电子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报废的电子设备及回收的残值部分都是公司资产的组成部分,认真、严肃地遵守电子设备报废管理办法是我司员工的共同责任。

第二条

综合业务部(简称综合部)负责我司电子设备的报废处理和残值回收,任何单位及个人无权擅自处理。未经综合部批准不得擅自拆取报废电子设备中的部件(材料、元件)及附件;未经综合部批准不得将报废电子设备挪作它用、对外捐赠或转移;不得擅自对外处理报废电子设备,不得将其残值回收资金滞留在单位“小金库”或私分。否则将追究当事人及部门领导的责任。

第三条

对淘汰拟报废的电子设备在申报审批的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待公司批准报废后及时配合综合部进行处理。若确属工作需要须拆取报废设备中的部件(材料、元件)及附件,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领导同意,报综合部审批同意后方可拆取利用。

第四条

报废申请需要由部门领导、设备资产管理人、信息技术人员成立的电子设备报废鉴定小组审核,由部门领导负总责。审核通过后以部门为单位报公司审批。第五条 对于回收的报废电子设备要依据其利用价值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综合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充分考虑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残值回收率。残值回收资金全部上交公司财务部。

第二章 办法和程序

第六条 电子设备报废申报条件:1.使用时间已超过规定使用期,主要结构陈旧、元器件老化、性能指标降低,不符合使用的基本要求者;2.损坏严重,已无法修复或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新购同类电子设备价格;3.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技术改造困难或改造费用不经济;4.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维护使用不经济。5.质量低劣,不符合技术标准,应用中不能满足最低性能指标者。

第七条

电子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要负责管好、用好电子设备,延长其使用年限。拟报废的电子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规定使用年限。电子设备正常使用年限:1.发电机设备10年;2.一般电子设备8年;3.计算机类电子设备5年;4.网络类电子设备5年;5.核心业务电子设备3年。使用时间不到规定年限而申请报废的,须写出书面专题报告。

第八条 对拟报废的电子设备由鉴定小组逐台进行技术性能检测、鉴定、慎重筛选、严格把关,将其中符合报废条件的电子设备填制《电子设备报废申报表》,报综合部、信息技术部、财务部审批。

第九条 综合部对各单位申报表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汇总信息技术部、财务部意见,报经公司领导审批签同意后,将批准报废的电子设备进行报废处置。同时报送公司财务部办理当年固定资产——电子设备财务核销手续。依据财务已核销的报废电子设备清单核销我司电子设备帐。

第三章

综合利用

第十条

报废电子设备的综合利用是报废电子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报废电子设备进行综合利用,力争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

对报废电子设备实行分批或集中竞卖处理是综合利用的方式之一。报废电子设备和零散废件竞卖处理,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综合部、稽核部、财务部和申报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竞卖处理工作小组,以出价最高者(单位)为中标人(单位)。

第十二条 参加竞价购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购买方(中标者)在完善财务手续后,才能提货放行。

宁夏农机具报废更新研究 篇6

一、现状与问题

1. 报废更新现状

农业生产主要的动力是拖拉机和收获机械, 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寿命期是否结束是评价其是否应该报废的依据。经济寿命指产品从购置投入使用到继续使用, 在经济上维修、燃油等费用追加投入大于产出而停止使用的时间。技术寿命是指产品因使用时间长、技术状况恶化或技术过时不宜继续使用而作废。目前我国拖拉机报废更新主要是依据国家产品技术标准和地方管理规章进行, 截至2009年, 宁夏区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2 500多台, 小四轮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10万台 (其中使用年限达15年以上的6.5万台) ;使用年限达5年以上的稻麦联合收割机1 970台。按技术状态和经济寿命评价, 宁夏区应执行报废的大中型拖拉机近万台, 小四轮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十余万台。由于目前许多机手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 对农业机械特别是动力机械缺少维护、保养能力, 造成机器的技术状态下降很快、使用性能低下, 许多农业机械尚未达到机具设计的经济寿命期, 机具在技术上已到报废更新水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 农业机械已由过去自家的农业生产工具转变为既是自用农业生产工具又是经营生产服务的设备。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修、大修已不适应形势发展, 连年的修理投入已远不及购买新型机械经济。因此现实中农民自发形成了更新, 但多不作报废处理, 仍然在农机部门统计的保有量中。特别是小麦、水稻跨区作业服务, 使机械一年相当于计划经济时期5倍以上的作业量, 使得过去使用十几年的农机使用6~8年后便终结了经济寿命。

2. 老旧农机使用存在的问题

(1) 老旧农业机械的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据江苏省对达到报废年限的小型拖拉机耗油率和尾气烟度等技术指标抽样检测, 小型拖拉机的平均油耗达292.36 g/k W·h, 超出标定功率油耗值11%。依此推算, 仅2009年宁夏区农机作业耗用燃油达9万t左右, 而全区每年超经济使用寿命期的拖拉机要消耗燃油3 000 t, 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还加重了环境的污染。

(2) 老旧农业机械的使用不利于农业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 平原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将逐步退出主导地位, 作为大中型机械的补充, 特别是拖拉机、收割机使用年限长、功能老化后, 多达不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作业效果难以实现节能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目标。

(3) 老旧农业机械的使用存在农机安全隐患由于拖拉机、收获机械使用年限较长, 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差, 不少机手不愿到农机部门办理牌照, 不愿意参加农机驾驶操作技术培训和参加农机安全检验, 不愿依法办理交强险, 存在着较大的农机安全隐患。

3. 报废更新难度较大

(1) 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欠缺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欠缺, 特别是南部山区, 因其经济欠发达, 农民投资购买农机能力十分有限, 即使家中十几年的小型拖拉机已超过经济寿命期限, 但因无力购买新机, 修复投资尚能承受, 这样拖拉机的正常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 而按标准年限报废没有合理性, 令农民难以接受。

(2) 回收成本周期长由于购买拖拉机、收获机械一次性投入大, 回收成本周期较长, 自筹更新资金困难, 农民一般不会主动对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进行更新报废。

(3) 缺乏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 对安全性能无法保证的、应该淘汰的机械, 没有强制报废的手段。更新报废机械没有鼓励政策。

(4)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国家政策文件, 均未明确农机部门对报废农业机械回收报废的监管主体地位, 农机部门缺乏对报废拖拉机的全程监管, 导致部分报废拖拉机不能及时拆解, 让违法使用者和倒卖报废拖拉机者有机可乘, 违法拼装拖拉机销售, 牟取暴利。

(5) 缺乏经费农机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经费, 无力购买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设备, 据对宁夏全区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调查, 全区仅银川市农机安全监理所一家具备了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设备, 其他各市、县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在对拖拉机、收获机械年度安全检测时只能靠眼看、耳听、手摸进行经验性检测, 难以对其进行量化评定, 也是报废更新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对调研情况的分析

结合宁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次对拖拉机、收获机械报废更新研究工作的开展, 主要是通过对19家区外农机管理部门、23家区内农机管理部门、5家大型国有农场、45户农机合作组织及使用者、10家生产企业及5家区内规模农机经销企业等进行实地调查和了解。经过统计汇总得出调查结果如表1。

从调查结果来看, 单从农机使用性能和经济使用年限方面考虑, 农机生产企业建议或希望更新年限最长, 其次为农机管理部门, 相对而言大型农场和合作组织或个人使用者建议和希望农机更新的年限就短点。分析其可能原因一是理论与实际的差异造成的;二是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不同造成的;三是农机具是否在饱满或者是否超负荷运转状态下工作造成的;四是维护保养是否及时, 方法是否正确等。基于这些影响因素的考虑, 每个独立体的参考建议都有一定局限性, 通过调查了解, 现在进行跨区作业的谷物收获机械作业量是过去的3倍, 小麦跨区作业要出征2月, 从南到北作业近50 d, 相当于5倍作业量, 单从工作量上考虑机器的使用寿命会有所缩短;又如玉米收获机械和马铃薯收获机械, 在使用质量和性能上与理论差距较大, 在确定更新年限时应特殊对待, 应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方面重点下手, 因为提高这类过渡性产品使用寿命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其次对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小型拖拉机为农田作业的主要农业机械, 使用时间和作业量都非常之大, 在标准和管理部门中对小型的报废要求就相对要高, 年限短。而在近年来,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农民购买拖拉机的热情高涨, 拖拉机保有量增长迅速, 大中型拖拉机成为农田作业的主要当家动力, 小型主要集中于山区和土地较少的农户, 年使用量大大缩短, 据调查其作业量不到以前作业量的1/7, 其次小型拖拉机在80年代, 国家实行生产标准化管理, 产品配件标准化程度非常之高, 加之已普及使用20~30年之久, 配件质量较高, 易购买, 维修点也普及或机手自己也能解决处理一般故障, 因此延用过去年更新限显然有失合理性。

三、结论和建议

1. 农机更新年限的确定

合理确定拖拉机、收获机械更新年限对有效保证广大农机户的利益和加强农机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宁夏区实际情况和经济的发展状况, 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和征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 综合机具使用条件、工作量、技术成熟性、配备保障能力、售后维修服务等因素, 建议现阶段拖拉机、收获机械更新年限具体为:58.56 k W以上拖拉机更新年限8年;36.60~58.56 k W拖拉机更新年限7年;小型轮式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更新年限12年 (因其标准化程度高, 结构简单易修复) ;谷物联合收获机械更新年限7~8年;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更新年限5~6年;大型牧草收获机械更新年限7~8年;马铃薯收获 (挖掘) 机械更新年限4~5年。

2. 报废年限确定的依据

据调查, 各地制定将拖拉机、收获机械报废年限一方面是参照汽车的使用年限标准确定, 另一方面是采用技术状态管理来确定, 如GB/T 16877—2008《拖拉机禁用与报废》、NY/T XX—2009《谷物收获机械禁用与报废》规定。而在实际调研中发现, 现阶段农业机械作业情况和发展情况存在诸多如上述论述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确定报废年限时, 应结合技术状态管理办法进行, 凡是国家明令淘汰的;经过检查调整后, 功率降低值大于出厂规定值15%的;经过检查调整后, 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高于出厂规定值20%的;严重损坏, 经测定一次性修理费超过同类机型新购价50%, 或者技术状态恶化, 经修理、调整后仍不符合农业机械安全运行相关标准, 影响安全使用的;经修理、调整后噪声、尾气排放仍然超过规定标准的, 当达到上述条件之一时, 应对其进行报废处理。

3. 建议

(1) 尽快出台国家更新报废政策 (1) 强制性报废规定。国家需要统筹考虑对何种机型机具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并要及时出台跟进更新报废管理的相应措施和办法; (2) 实行报废补贴政策。国家已有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进行补贴的先例可以参照, 农机更新报废的东风和软硬件已兼备, 及时报废老旧机械, 更新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具, 对于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拉动农机工业生产, 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步伐, 促进大型、复式、多功能农机具的快速发展, 推进农机化事业尽快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 不断提高农机装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规范报废工作申请补贴报废的拖拉机、收获机械等必须是纳入农机部门牌照管理的机械, 以促进农机“三率”的提高。报废的农机具, 由农机部门及时收缴牌照, 统一进行注销。

(3) 妥善处理报废的农机具报废的机械由农机部门认定的报废农业机械回收企业, 进行定点回收, 进行统一监督销毁, 而对于可重复回收利用的农机具和配件, 应提高其利用价值, 经修复后重新利用, 以实现其经济价值。

仪器设备报废处理管理办法 篇7

随着学校十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速度加快,早期使用的仪器设备报废量也在增加。为了加强学校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管理工作,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证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员工学习、生活。根据国管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及技术物资工作的规定、意见和《国防科工委委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校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报废处理的管理机构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该处是代表学校依法监督管理学校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的直接责任者,有权按照上级和学校有关法规、要求管理学校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的报废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学校有关仪器设备报废处置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制定学校仪器设备报废的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向主管校领导和校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财务处汇报学校有关仪器设备报废管理的情况,接受指导。受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范围

仪器设备类国有资产范围是指学校各单位(包括校办产业及经济实体)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仪器、设备、材料、车辆、建筑物附属设施设备等各种物资资源的总和,包括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本建设拨款等拨款形成的仪器设备类资产;包括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运用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等收入形成的仪器设备类资产;包括学校校办产业、各种经营实体在经营中形成的仪器设备类资产;包括学校校誉形成的仪器设备类资产;包括接受捐赠和按照国家法规确认为归属学校的仪器设备类资产。

三、报废条件

仪器设备报废,指经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不得随意扩大范围。仪器设备报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设备使用年限已过(指折旧年限),并已无使用价值;

2、设备老化,机型淘汰,技术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率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经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实验精度和工艺要求,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进行维修改造不经济;

3、设备长期失修,重要零部件遭到毁损,且无法补充;

4、重要部件严重损坏,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合算,或修理费用接近同种新产品的设备;

5、有关规定不准使用,被国家列入淘汰产品。

四、审批权限

1、单位价值5万元(含)以下的,由学校最终审批。

2、单位价值5-20万元之间(含20万元)的,报国防科工委审批。

3、单位价值20万元以上的,报经国防科工委审核后报国管局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五、申报程序

1、由设备使用单位或设备秘书填写《设备报废凭证》一式四份,按校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使用部门、原值、报废原因等要求填写,原值不等的需分别填报“凭证”。经实验室及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室管理科。

2、单位价值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报废,还须填写《仪器设备报废鉴定表》,由使用单位组织两名以上有关技术专家进行鉴定并签署鉴定意见后随《设备报废凭证》一同上报。

3、单位价值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报废,学校将分期分批写出报废处置国有资产的书面申请报告、并附报废处置设备清单、报废的技术鉴定等有关资料报国防科工委办理审批手续。

六、报废设备处理

1、对申请报废的仪器设备,应贯彻先利用后处理的原则。能调剂使用的尽量转帐,物尽其用。

2、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送废品库或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派人上门回收入库。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留用或处理。原则上按整机上交,不得擅自拆卸,特殊情况需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批准。

3、仪器设备报废处理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必须有具备资质、三家以上的投标单位参加,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增加此项工作透明度,公平竞价,争取优价处理,力争为学校多增收残值。如报废设备过重、拆卸搬运不方便且不经济,或设备报废量较大,具备一个(或以上)处理单元(一卡车以上),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领导批准,方可现场处理。

4、报废的设备残值变价收入归学校,属国家所有。除支付必要的清理、搬运等劳务费用后,统一交由学校财务部门管理使用。

5、以旧换新以报废设备作价购相同设备的,原则上按收支两条线办理。特殊情况(收旧供新为同一厂家)需基层单位领导同意,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财务处批准后,才能进行。但报废手续照办,且要连同商(厂)家注明旧设备折算价格的购新发票复印件进行产权注销。

6、报废设备要在设备管理部门监控下装车,凭学校加盖财务专用章的“出门证”方可出校门。

7、仪器设备报废处理后,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设备科凭《设备报废凭证》或国防科工委批复,会同财务处做好固定资产产权核销手续。并留存凭证,做好善后归档管理工作。

8、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每学年对各单位的仪器设备打印出设备明细表存档备查。

七、奖惩

分管仪器设备报废工作的院领导及设备秘书,是代表学校依法监督管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直接责任者,有权按照国家、学校有关法规、政策管理本单位仪器设备。对各单位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工作的评价,作为考核其负责人和设备秘书业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各单位要加强对仪器设备报废的全过程管理,防止和制止设备报废处置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仪器设备报废管理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弄虚作假,随意扩大报废范围;使用人或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或保管不力,导致仪器设备发生被窃、遗失;擅自处置学校仪器设备等均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实施责任追究,没收其处置收入,分别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行政处分。

八、附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凡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本办法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28生产设备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篇8

一、目的和范围

为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应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管理。

二、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本制度。

三、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设施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方面的安全管理。

3.2 使用部门对分管的生产设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生产设施运行中的动态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安全。

3.3 生产设施的检维修由生产设施的“包机”维修部门负责。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对检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3.4 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由各使用部门负责。各使用部门负责人应对拆除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报废、拆除过程的安全工作。3.5 管理部负责对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四、控制程序

4.1 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4.1.1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4.1.1.1 生产部每天进行生产设施安全运行检查,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1.2 生产部每天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1.3 操作工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表及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4.1.2 生产部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与监督

4.1.2.1 日常检查:生产部巡检人员每天对生产设施进行认真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4.1.2.2 对主要生产设施的检查:生产部巡检人员每周一次对主要生产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设施的压力、温度、声音、振动、油压、油温、油位、电流、电压及轴承润滑点、防腐保温、主要泄漏点等,如发现问题,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一同会诊处理。

4.1.3 生产设施隐患的处理

4.1.3.1 各部门领导根据查出的生产设施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详细说明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

4.1.3.2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在接到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返回各部门领导。

4.1.3.3 隐患整改通知单返回各部门后,各部门将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签署复查意见。

4.1.3.4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不及时整改或组织不力逾期不完成的或整改不彻底者,按未整改对待,除加倍经济处罚外,还要拿出处理意见,并纳入年终考核。4.2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4.2.1 特种设备的采购

4.2.1.1 管理部接到采购特种设备计划后,应对特种设备供方资质进行审查,核实其是否具有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4.2.1.2 特种设备进厂时,管理部应核查特种设备随机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并将符合要求的资料保管好。4.2.1.3 应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将资料入档。4.2.2 特种设备的安装、注册

4.2.2.1 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核实委托的特种设备安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4.2.2.2 特种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管理部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或报检。

4.2.2.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4.2.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

4.2.3.1 管理部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4.2.3.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应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写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管理部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参加培训、取证。4.2.4 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 4.2.4.1 生产部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台帐。4.2.4.2 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4.2.4.2.1 使用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并作出记录。

4.2.4.2.2 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进行自检,如需校验,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于需外协校验的,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相关部门实施。4.3 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 4.3.1 维修前的准备

4.3.1.1 设备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4.3.1.2 根据设备维修项目的要求,检修部门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维修人员、维修组织、安全措施。

4.3.1.3 设备维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等,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4.3.2 维修前的安全教育内容

4.3.2.1 维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

4.3.2.2 维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4.3.2.3 维修作业中身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4.3.2.4 维修作业项目、任务、维修方案和维修安全措施。4.3.3 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4.3.3.1 安全检查和措施应详细填写在《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上。

4.3.3.2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4.3.3.3 转动设备维修前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4.3.3.4 对维修中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4.3.3.5 对维修中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4.3.3.6 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有冲洗水源。4.3.3.7 应将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物等影响检修安全的杂物清理干净。4.3.3.8 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障畅通无阻。

4.3.3.9 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4.3.4 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4.3.4.1 参加检修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3.4.2 检修作业的各工种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公司《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各种设备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4.3.4.3 严禁涂改、转借《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

4.3.4.4 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设备检修时,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当班班长联系沟通,防止异常情况发生。4.3.4.5 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4.3.5 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4.3.5.1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

4.3.5.2 因检修需要而转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措施应恢复正常。

4.3.5.3 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

4.3.5.4 设备检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所在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

4.3.6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使用

4.3.6.1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公司管理部负责管理。4.3.6.2 维修前,设备所在部门应制定设备交出的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4.3.6.3 维修时,设备维修部门应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4.3.6.4 设备所在部门、维修部门应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

4.3.6.5 管理部只对主要/关键设备的检修审查《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并填写审查意见。

4.3.6.6 设备所在部门负责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自留一份后,交管理部、工务担当各一份。4.4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 4.4.1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

4.4.1.1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拆除部门应该对拆除设备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拆除方案,落实控制风险,经联合签字批准后,方可施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4.4.1.3 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员的统一领导下和监督下进行。

4.4.1.4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应将电线、水道、供热设备等相连接部分切断。4.4.1.5 生产设备中若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介质的,应先清洗干净,经化验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动火拆除。

4.4.1.6 工人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该有脚手架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方可操作。4.4.2 生产设施的报废

4.4.2.1 生产设备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4.4.2.2 由归口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4.4.2.3 报部门经理和总经理批示。4.4.2.4 报批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4.5 特种设备的安全作业 4.5.1 特种设备的维修

4.5.1.1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需外协维修,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分管副总批准后,通知设备处,由设备处组织外协维修。

4.5.1.2 在联系特种设备维修、维护时,应先审查维修、维护单位有无相应资质。

4.5.1.3 特种设备维修、维护单位在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4.5.2 特种设备的检验

4.5.2.1 设备处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提出定期检验要求。4.5.2.2 使用部门应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做要相应工作。

4.5.2.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在检验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4.5.3 特种设备的报废

如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部门应及时按相关规定予以报废。由设备处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9

本刊讯2012年我省投放2700万财政资金, 选取章丘等20个市县开展了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工作。

每个试点市县安排报废更新补贴资金额度为150万元, 共报废机械2150台, 更新2500多台套。其中, 报废资金279万元, 更新资金2511.66万元;报废拖拉机1801台, 报废联合收割机349台;更新拖拉机1989台, 更新联合收割机170台, 更新配套机具364套。该项工作的开展, 显著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机化生产质量, 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 推动了农机节能减排, 促进了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试点情况来看, 我省农民参加农机报废更新的热情和积极性相当高, 报废更新需求旺盛, 试点县反映安排的报废更新资金额度不能满足群众报废更新的需求, 其他市县也要求进行报废更新试点。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废旧仪器设备处置工作程序,做好仪器设备的报废管理工作,特做如下规定。

一、仪器设备报废的界定

因技术落后、损坏等原因不能修复使用或维护修理费用过高,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废,具体规定如下:

(一)产品技术落后,质量差,耗能高,效率低,已属淘汰且不适于继续使用的;

(二)使用年限较长,严重磨损,精度和性能严重下降,已属不能正常运转并无修复价值的;

(三)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原仪器设备价值的;

(四)主要附件损坏,无法修复,而主机尚可使用的,可作部分报废;

(五)由于污染或腐蚀严重,运行时对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没有保障的仪器设备;

二、废旧仪器设备报废程序及有关规定:

(一)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报费申请表”报设备处。由设备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并签署鉴定意见。

(二)经专家鉴定确定报废的仪器设备,原价值在800元以下的,由设备处审核,报主管院长审批;原价值在800元以上的,由设备处审核,报主管院长同意后,呈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5万元以上(含5万元)需报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

(三)由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办理报废仪器设备的注销手续,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三、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

(一)经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全部交学院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处理。

(二)交回的报废仪器设备须保持其完整性,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拆除报废仪器设备部件。确需拆除有用部件,须经管理部门同意。对 所拆零部件,应办理有关登记手续,说明用途。

(三)对可转作它用的仪器设备,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调剂,并办理转帐手续。

(四)经检查确无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外竞价拍卖或作其他处置,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收益。

四、废旧仪器设备处置收入

废旧仪器设备的处置残值,一律由学院财务部门如实入帐,并做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专项经费。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11

一、报废申请

市农机监理站工作人员统一登记《山东省农业机械报废申请表》;申请表要按规定内容如实填写,准确无误,并由监理站工作人员签字;机主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张、申请表、行驶证、拖拉机牌照等到市农机监理站,经监理业务部门审验审核无误并经监理站站长签字后,自留一份,第二联由机主本人交农机回收单位,同时与回收单位双方协商,按照公平交易原则,参照省农机局、财政局规定的报废回收指导价格,农机回收单位与机主双方共同确定报废机具残值。

二、机具回收

机主先将报废的机具到市农机监理站进行整体拍照存档后再交售农机回收单位,回收单位对照报废申请表核对机主信息及报废的农业机械信息,审核无误后,当场向机主出具《山东省报废农业机械回收证明》;

三、注销登记

机主携带〈回收证明〉到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农业机械报废手续,注销农机牌证,并建立农机报废台帐。

四、申请更新

机主凭〈回收证明〉到市农机管理部门填写《山东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表》,并凭《山东省农业机械报废申请表》、《山东省报废农业机械回收证明》、《山东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表》到补贴办办理更新手续

五、新机注册

机主购置新机后,应立即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购机发票、合格证书等到市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新车的注册登记。无驾驶证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两张,一寸彩色免冠照片7张,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后,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证。

六、机具拆解

设备更新报废管理 篇12

医疗设备是医院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精、尖医学技术及生物医学工程在医疗领域中快速地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加速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1]。每年各家医院报废的设备均在几十台甚至上百台[2]。新设备的应用,旧设备的淘汰,成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3],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非常强的工作。目前,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设备的报废淘汰只是简单地反映为经审批同意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而没有将医疗设备报废从申请→鉴定→报批→审批→处置及再利用等各环节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完整地体现。因此,完善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使其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就必须对设备报废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使报废工作更加严谨,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又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2]。

1 医疗设备报废的管理现状

1.1 医院各部门对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工作从使用部门到管理部门都未得到有效重视。设备的管理既可以理解为物的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管理。目前,各大医院一直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实,尤其是对设备报废的管理,更是认识不足,认为报废设备没有必要作为工作重点,导致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不严密,缺乏程序性、科学性操作。

1.2 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未实现精细化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使得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对资产的增减及调配全过程信息管理。不仅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未实现报废工作精细化信息管理。设备的报废处置管理只反映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功能,没有对设备报废处置全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监督,从而形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2 如何完善医疗设备报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

完善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使相关部门掌握医疗设备报废的全部信息,可以在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增加以下四大模块。

2.1 医疗设备报废申请模块

医疗设备报废申请模块主要包括临床设备报废标准和设备报废信息记录2种内容。

2.1.1 医疗设备报废标准

医疗设备报废必有原因,报废得当与否,不仅体现了设备是否充分利用,而且也体现设备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4]。因此,明确报废鉴定标准是做好医疗设备报废工作的重要前提。医疗设备的报废标准与估计耐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5]。设备估计耐用寿命包括物理耐用寿命和经济耐用寿命。物理耐用寿命是从其物质形态上看其使用年限[1]。常见的医疗设备报废原因包括:仪器设备经过长期使用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折旧期限(一般为5~10a);仪器设备的零部件与结构已经严重老化,其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指标经过维修检测已达不到基本使用要求;虽然设备还能继续使用,但是由于技术落后,性能较差,无法满足使用科室的基本需求等[6]。以上标准均属于自然淘汰报废。经济耐用寿命是由高效、先进、经济等观念决定的[1],常见的医疗设备报废原因包括:现有医疗设备已被效率更高的设备所取代;随着就医需求及服务规模的扩充,现有设备由更大服务能力的设备取代,继续使用现有设备将导致经济效益不佳[5];个别设备虽未达到规定折旧年限,但由于维修费用过高(超过设备原值的70%),继续使用会增大经济核算成本等。除上述2种基本鉴定标准外,还有因为操作人员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造成设备无法继续使用;严重污染环境或不能安全运转,可能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经计量检测或应用质量检测不合格,由工程师维修后仍然达不到使用要求;特殊设备强制报废;城市规划或医院建设需要拆迁的设备;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设备;国家规定需要进行处置的其他情形等。根据上述标准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报废技术鉴定。

2.1.2 报废设备信息记录

申请报废医疗设备的使用科室,根据固定资产科室分户账内容,填制“医疗设备报废申请单”,详细内容包括:申请科室、申请日期、设备品名、规格型号、主要附件、购置日期、数量、单价、总金额、仪器编码、设备条形码、申请报废理由等。其中,申请报废理由应由责任工程师根据医疗设备的物理耐用寿命和经济耐用寿命以及特殊原因等标准进行填报,填报的相关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2.2 报废技术鉴定和评估模块

2.2.1 技术鉴定和评估功能

医学工程处是主管医疗设备的职能部门。设备的安装验收、检修、维护保养、报废技术鉴定等都由专业工程师负责。报废设备技术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医疗设备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环节[3]。使用科室申请报废设备首先要由责任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报废技术鉴定,依据报废相关规定将报废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保养费用、零配件供应情况等信息进行整合并提出技术性建议。对于未达到物理耐用寿命提前报废的设备还需要由技术鉴定小组(由3位以上专业技术工程人员组成)出具报废鉴定意见,最后由医学工程处主要负责人审核。

2.2.2 权限、审核和查询功能

报废设备技术鉴定审批应根据信息化管理的多级权限控制设计操作功能。采用逐级授权方式,细化权限设置,实现权限动态配置,更加灵活高效地对系统进行权限访问控制。自定义不同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菜单工作权限,以及相关的审批权限[7]。经医学工程处鉴定确需报废的设备,单价或批次报废设备总金额未超过20万元,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由财务处上报主管部门(卫生厅)审批,并到财政厅备案,审批同意方可进行处置;对于报废设备单价或批次报废设备总金额超过20万元以上(包含20万元),由医院资产管理委员会上会研究讨论通过后,由财务部门上报卫生厅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财政厅审核,经审批同意方可进行处置。目前,报废审批过程历时较长,申请科室对整个报废审批信息进度无从知晓,经常咨询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方可知道资产报废的审批进度。所以,增加报废审批与审核进度查询功能,可以提高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也使相关信息得以公开透明。

2.2.3 医疗设备报废流程图

医疗设备报废流程图如图1所示。

2.3 报废处置模块

设备管理科应设专人管理报废设备,对报废设备回收情况进行登记、编号、分类,力求使废旧设备发挥其应有作用,变废为宝。经审批同意报废的医疗设备,设备管理科由专人回收,并在报废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后,交固定资产会计将设备信息进行账务处理。相关的技术鉴定资料和报批文件整理后交由档案员进行归档保管。报废设备不能继续利用的,可作为废品公开处理,所得收入一律按“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不得擅自使用,由医院的财务部门缴入自治区财政专户,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报废设备中的零部件具有放射性有害物质的,需管控好,不得擅自处理,应会同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做好处置工作。在处置模块中,分为可利用设备和不可利用设备2个部分。可利用报废设备需详细登记残值利用去向,实现可追溯性,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再利用,具体再利用情况可到残值利用模块中进行查询;不可再利用的报废设备需登记变卖的详细情况,包括变卖的地点、时间、参加人员、数量(质量)、金额、各种费用支出及变卖收据的电子版,作为处置原始资料进行留存。

2.4 残值利用模块

目前,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比较闭塞,只有申请科室和审批部门清楚,具体情况其他科室无从知晓。医疗设备报废中可再利用设备信息应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公开说明,鼓励科室申请利用旧设备进行科研、教学等辅助性工作。对于报废设备可利用的配件,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办理相关拆卸手续后,仍为现用的同类设备提供配件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旧物新利用。

3 完善医疗设备报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3.1 提高了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通过完善医疗设备报废信息系统工作,提高了设备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报废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不能轻易报废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等检查管理工作,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调动医院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技术工程师,使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技能,厉行节约。让每一位参与报废管理工作的员工,都能认真地履行起自己的职责,确保报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地落实[8],实现设备价值的最优化,保障医院建设更好地发展。

3.2 体现了精细化科学信息管理模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医疗设备报废工作涉及国有资产保护、环境保护、市场秩序以及医疗安全等多个领域[9],信息是手段,管理是关键。通过对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将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中零散、耗时及重复的琐碎工作,串联组织成为一套有序、高效的工作整体,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7],相应地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杜绝资产浪费与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王克奇.医疗设备报废的管理举措[J].民营科技,2008(6):123,126.

[2]叶细锋,李双齐.关于现代报废医疗设备处理的初步探讨[C]//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2011:185-186.

[3]万胜春,李仁春.医疗设备报废工作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3):61-62.

[4]蔡明芳.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及再利用的探讨[C]//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2011:221-223.

[5]谢晓梅,汪学文,李丹霞,等.加强医疗机构设备报废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72-173,175.

[6]吴斌.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建设对策[J].武警医学,2013,24(6):537-538.

[7]陈绵康,沈正海.关于医疗设备报废工作的几点思考[C]//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杭州: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2008:307-309.

[8]张国群.刍议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7):231-232.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随笔下一篇:副总裁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