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工作要点!(通用8篇)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1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推进平安**、法治**、过硬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实实在在、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做实职能、做精主业、做亮品牌、做优管理、做好保障的工作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创新拉动、保障驱动的发展路径,用心把握、科学摆布、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履行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监狱劳教整体工作水平
二、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制定新一轮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部署开展“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出台“星级司法所”动态管理办法。年内,全市三星级以上司法所达到80个,五星级司法所达到20个。认真抓好司法所业务工作考评,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对各县市区业务考评情况进行督导调度、通报讲评,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用好用足政法专项编制,并采取机关下派、乡镇补充、义工招聘、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等措施,确保所有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在完成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的司法局,因地制宜设立综合律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等实体性机构。在农村、社区建设一批“律师会客厅”、“法律惠民室”、“个人调解室”等永久性阵地。
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以开展人民调解“双争赢满意”活动(即“争当调解能手、争创品牌调解室、赢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实效。年内,命名表彰市级调解能手100名,推出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品牌调解室30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调处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和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依托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充实村(社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及调解员信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调解工作向物业、环保、城建、经贸、工会等行业延伸,研究探索鼓励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组建专业性调解组织的措施办法。年内化解矛盾纠纷3万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履行率分别达到100%、97%、98%。
推动特殊人群专项组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专项组领导和办事机构,健全专项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组工作会议。切实履行组长单位职责,进一步强化综治委特殊人群专项组成员单位和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通报专项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实施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着眼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研究制定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的措施办法,尽快形成“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良性互动”格局。提升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水平,指导各县(市、区)建立1-2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渠道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协调落实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措施,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全顺利融入社会。组织开展远程会见和帮教活动。进一步健全信息核查、网络预报、文书传递、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等衔接机制,确保济宁监狱、市劳教所新释放解教人员衔接率100%。全市已衔接安置帮教对象帮教率、安置率分别达到100%、95%。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在2%以下。
提高社区矫正规范执法水平。继续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智能化防控”建设,完善执法体系、细化执法标准、优化执法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部署开展“两优化、一提升”(优化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活动,突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理顺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建设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体系。落实风险评估和分级处遇制度,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低于1%,确保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善无缝衔接,加强社区矫正判前社会调查和罪犯假释前社会调查,杜绝脱管漏管现象。适时与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优化基层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开展“抓管理、强业务、促服务”活动,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强化司法所对所属法律服务所的指导管理,推动两所结合、力量互补、业绩共创,确保业务量增长30%,基层法律服务所覆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2
一、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等,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目标。简而言之,档案信息化就是由原来的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深化对档案资源内涵及精髓的管理,突破形式化,继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诚然,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现代技术,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目标。
二、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行政审批,主要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自然人等提出的申请,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发放证照等方式,允许其从事相关活动等行为。可见,行政审批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等组织与日俱增,无形中增加了行政审批工作量。而传统模式下,行政审批档案都采取人工方式、纸质文件进行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件上的字迹会变得模糊,且纸质文件较易丢失,不利于行政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中的扫描、转化等信息技术,能够将纸质文件、图片等原始档案资源转变为电子资源,并按照信息构建相应的目录、全文等数据库。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将数字资源保存在电脑硬盘、光盘等介质上,为查询、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但如此,将原本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有效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保护。
另外,实现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缩短业务办理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能够形成信息网络化,将档案信息管理纳入到局域网当中,构建完善的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同时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度。
之所以重视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具有利用价值,所以我们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改善自身,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推进档案管理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它产生的积极效果已经十分明显。如提高档案利用空间,降低人们工作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档案意识。
三、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在行政服务中心从事多年工作,深知档案信息对于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国逐渐走向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道路,但是就当前形势来看,受到观念、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具体来说:
1、网络意识薄弱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务处理的基本模式,意味着我国正式步入到网络时代中,网络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行政审批档案,已经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新型方式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管理人员难以在短时间接受新模式,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深入,网络意识十分薄弱,最后适得其反,导致管理质量及效率大打折扣。
2、缺少制度支持
任何事物的稳定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挑战,其中创新、安全及制度化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就前者来看,传统档案管理制度强调快速查询及安全性。但是技术的发展,管理系统也会进一步发展,存在系统兼容问题,需要协调系统间、软件间等方面的矛盾。另外与网络技术共同发展还有黑客、病毒等不利于档案安全的元素,一旦忽视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威胁到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就后者来说,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制度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并未发现有一部针对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现存的《档案法》还需要完善,增加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无法为实践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且影响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
3、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针对档案的保存主要采取电子文档的形式,具有易修改、易复制等特点,无形中增加了信息资源的管理风险。基于此,为了保护档案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性,需要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但是目前针对彻底消除管理风险的措施并未被提出来,仅能够通过一些加密技术进行防范。另外,档案信息保存具有长期特点,针对载体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够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笔者经常观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细节,总结了上述几点问题,并认为只有强化细节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提高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针对上文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网络意识
思想、观念作为人们行为的先导,只有人们思想层面的转变,发自内心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和了解管理技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领导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一般来说,领导的思想、行为都会对员工产生深远影响。领导具备网络意识后,会让有关部门加强在单位内部的宣传,促使员工们能够逐渐转变工作方式,支持并参与到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来,确保该项工作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不仅如此,档案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推广过程中势必会面临诸多困难,所以领导要深入研究传统与现代方式的不同点与共通处,逐渐突破传统管理观念,形成网络意识,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经费的财务管理,充分考虑档案保存数量、存储载体形态变化等,为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新时期行政审批工作既复杂又简单,前者是工作量大、覆盖范围广,后者是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的支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格局。
2、重视创新与安全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能够逃避,更不能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最终突破困难,获得新生。同样适用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应将挑战视为机遇,促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就创新来说,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在曲折中前进。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针对行政审批面广、点多的特点,融合全新的管理概念,提高现代技术利用率,真正意义实现上行政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目标。一般来说,行政审批文件包含文档、图像及音频等多种类型,所以应加大对不同文件特点的研究,对它们进行分类保存,为日后查询和使用提供更多支持,促使档案信息能够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应积极构建有关部门及制度,利用新型理念指导工作,保证行政审批档案完整度。
第二,安全性,作为基本要求,在数字化建设趋势下,网络安全危机问题逐渐成为困扰我们工作的一大问题。为了能够确保海量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务必要树立安全意识,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资源不被外界盗取和篡改。我们在防范外部环境对信息构成威胁时,也需要注重对单位内部的管理,如制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对电子文件流转跟踪登录的管理,从根本上避免信息泄露。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结合信息安全、管理制作的等诸多因素,实现对管理系统的操作和科学细分,协调软件与工作模式,增强二者结合度,及时升级和引进安全认证、病毒查杀及防火墙等技术,从根本上为档案信息构建一道安全的屏障。另外,我们还应依托省级专网及政务信息资源内网,构建系统化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3、重视标准化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大量的行政审批工作,如果缺少规范化,将造成工作混乱。因此针对不同部门及工作特点,应制定具体性工作标准,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以此来提升工作有效性。不但如此,还需要引导基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避免各自为政等不良工作现象的产生,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兴事物,尚未达到全面普及程度,而随着它的发展,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并完善管理法律,如岗位职责、数据流转及资源整合等,促使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律庇护下顺利发展。此外,还应及时完善配套法律制度,真正做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
4、提高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管理无从谈起。随着行政审批工作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将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提高技术水平势在必行。在未来工作中,笔者认为我们要重视对技术的研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薄弱点及基本配置等都需要着手探索,如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应配置更高端的硬件设备,同时改善软件系统,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行政审批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行政审批自身具有动态性特点,而档案信息资源也多种多样,对此需要维护人员重视对系统的更新,促使确保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能够在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完成时,及时录入档案信息,逐渐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从而促进我国电子政务进程发展。
5、构建高素质队伍
虽然,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管理意识、方式的改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档案人员的支持。在新形势下,单位领导要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合工作现状,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在工作中发挥能动性及创新力,提高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档案管理者还需要增强自身服务意识,整合已掌握的知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法治社会,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学习和补充《档案法》,协调各方面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档案管理人员是该项工作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他对信息化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均将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可见,构建高素质队伍十分必要,我们必须要落实到实处。
6、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同样会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逐渐参与到此过程中。如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的云计算。所谓云计算,主要是将分散在网络上的各类存储设备有机结合到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存储空间。通过云计算技术,行政审批档案工作能够将数据库中的电子信息存储到云端,减少档案数据库的维护成本,且上文提到的安全性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诚然,我们已经做出了预想,但是理论到实践的距离还很长,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多种多样,如云端空间安全型、差异性等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云计算势必会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在此趋势下,公众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能够实现一站地服务目标,将档案信息等内容整合,并在阅览大厅设置阅览终端,为使用者提供自助服务,为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编研、综合加工等提供更多便利。
五、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人类文明进步,也预示着行政审批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在阐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后,深入分析和找到了具体问题,并结合实践工作从构建复合型管理团队、完善有关制度、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从而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渗透社会各领域,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中行政审批作为政务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方法、重点及内容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新时期下,行政工作量日渐增加,传统手工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构建行政审批档案信息体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档案信息化概念入手,分析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围绕着笔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小梅,郑添.系统论的视角:浅议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03):140-142.
[2]曲静.信息化视角下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205.
[3]何柳青.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安全工作管理方式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4(13):124-125.
[4]赵庆鹏.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的改造工作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30.
[5]蔡杜娟,周贤慧.基于社会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型研究[J].兰台世界,2015(17):94-95.
[6]宋茜.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12):43.
[7]何强.关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21):80-82.
[8]王晓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意义与方法分析[J].才智,2012,(14):346.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进措施
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其中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要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仅与单位有关系,甚至还与国家的财政有着关系,因此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改革当中,需要抓住其中的要点,才能够做好改进工作,达到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利益的效果。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加强自我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改进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此在保证了会计队伍人数的前提下,才能较好的开展之后的工作[1]。首先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够有目的的敦促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不仅是关于会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习财政方面的知识,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针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做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会计人员二次学习、再次深造的机会,能够及时让自身的会计知识与技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完善,让会计工作人员从觉悟上和技能上得到双重的提升,才能够保证改变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制度是保证改进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具有完善的工作制度之下,就能够较好的约束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这个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建立在原有的工作经验之上,因此就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工作制度进行完善。整个工作制度包含较多的内容,从岗位责任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将工作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实处、细节当中去,并且充分考虑到单位员工的建议与想法,在保持原则性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做出调整,保证会计工作在改进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科学与规范。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将经济利益与行政事业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其中的经济利益也导致了各种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因此在加强其监督工作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加强其监督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只有在监督机制的保证之下才能够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对会计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思想觉悟,端正其工作态度,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
四、创建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氛围
为了保证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应的工作环境以及鼓励政策必不可少[2]。在工作环境方面,单位领带应该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督促会计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鼓励措施,例如员工在通过单位考核的情况下具体的奖励是什么就及时、按要求发放,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出现过失,也不能徇私舞弊,该进行什么形式的处罚就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坚决杜绝不良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单位的健康绿色发展。针对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有着较好或者十分突出的工作成绩,此时单位领导应该拿出来做典型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两个方面进行奖励,不仅能够在单位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竞争氛围,还能够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改进会计工作的核算方式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也属于会计工作中的一部分,再加上我国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工作量逐渐增加,对会计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现下工作量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因此需要讲会计预算工作贯穿至整个会计工作当中。另外对于改进核算方式,一方面可以将债权责任制引入其中,将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信息合理的反映出来,做到更好的控制财政支出,以及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最好是在原有的核算方式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成熟的经验实现对核算方式的改进,可以采取集中核算的制度,将会计工作中的核算、结算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有效掌控。另外利用这种集中核算的方式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结语
总而言之,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多的实现单位内部的良好运作,也为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做出了贡献。在实际的改进工作当中,既要注重方式方法,也需要考虑到最终的改进结果。不管是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工作软件、硬件环境以及会计工作中的工作制度和核算方式,都需要注重改进的力度以及其中的要点,要抓住其中的重点方向,必须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够保证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邹青萍,朱慧林,吴修.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开发企业的会计工作目标[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11(02):147.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4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落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硬任务”,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加强平安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推进法治化统领发展、信息化牵引发展、一体化集成发展、社会化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争先进位,为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坚持以法治为统领,着力提升监狱工作水平
1、贯彻“法治统领、安全为先、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监狱工作理念,完善“一个党委、两个法人”新型监狱运行管理体制,推进监狱规范管理常态化,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2、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和四道防线,全面推行民警首问责任制。加强狱情分析研判和狱内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现场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3、建立完善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急防暴队伍为支撑的监狱警务模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完善“511”模式,建立质量评估、行为矫治、循证矫正和个别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改造体系。
5、加强出监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进监帮教活动。探索罪犯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有效途径,争取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有实质性进展,打造“科学化引领、专业化保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协同、制度化推进”教育改造特色。
6、完善执法管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体系,规范执法流程和标准。建立刑罚执行协调机制,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加大暂予监外执行力度。
7、落实重点罪犯管控措施,依法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力。扎实开展推标创建活动,深化标准化监区和会见室文明窗口建设,提升监狱形象。
二、坚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平安**建设
8、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建设纲要,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六五”普法规划中期督查。
9、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突出菜单式、互动型普法,探索研究式、体验型学法用法新途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知识”向“培育思维”、从“活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10、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推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12、完善法治创建及评估体系,推动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和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13、认真组织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推进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14、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推动基层维稳工作广覆盖、深拓展。
15、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16、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动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专家库和人才库,鼓励成立以调解员个人或工作特色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17、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18、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出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标准,分级、分层次组织调解员培训,克服人民调解的过度“行政化”或“民间化”倾向,提升人民调解的.中立性、专业性和法律性,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19、配齐配强社区矫正机构人员,确保每个司法所至少配备1名专职工作者,构建司法行政机关与司法所职能各有侧重、互相补充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机制。
20、推进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向实战型转变。完善社区矫正执法体系和考评办法,开展执法专项整治活动和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21、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22、大力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依托企业建立1-2个县级过渡性安置基地,推动建立政府出资、社会支持,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于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
2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落实“必接必送”要求,加强“双向联系”工作,建立信息“点对点”、人员“面对面”、管理“无缝隙”衔接工作模式。
24、落实安置帮教各项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形式地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率。
三、坚持围绕主题主线,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5、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年底前所有乡镇都要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26、加强法律服务团工作,深化服务“美好新滁城”建设、“示范区”建设措施,围绕我市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等,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
27、拓展公证业务领域,推动将政府采购、招投标、拆迁补偿安置等纳入公证事项,加强金融、房产领域公证业务。
28、扎实做好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法律体检”、“助推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等活动。
29、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组织示范点考核验收,建立和完善律师进社区长效机制。推动律师进社区工作向农村延伸,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面向一线的村(居、社区)综合法律服务体系。
30、认真做好律师陪同领导接访工作,完善律师参与信访调解制度,组织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工作,促成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得到有效解决。
31、整合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参与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活动。
32、推进法律援助社会化发展,健全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涉法信访对接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法律援助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作用。
33、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畅通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
34、加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建设,以服务窗口为依托,建立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于一体的法律服务中心,实行“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35、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完善困难群众数据库,加强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专业律师承办案件的比例,优化便民服务效果。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
36、加强法律援助管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品质,组织开展优秀法律援助案件、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评选活动,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全市法律援助事业。
37、贯彻落实滁办发[]20号文件精神,力争在公益性法律服务财政经费保障、律师人才培养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38、推动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模化建设,落实促进县域律师发展措施,增强律师事务所的综合实力。
39、全面启用律师电子印章,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律师监管。
40、制定公证业务、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开展示范公证处创建活动,争创全省公证行业示范点,全面推进公证工作标准化建设。
41、建立公证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公证业务稳步增长。树立“办铁证、创精品”办证理念,建立健全公证质量事故“零容忍”长效机制。
42、加强和改进司法鉴定管理,全面推进认证认可和能力验证工作,强化执业监管和执业保障。
43、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诚信建设和规范管理,探索建立“驻村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机制。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根基
44、加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建设,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推动县(市、区)司法局从单纯管理机关向一线作战实体转变。
45、以创建“五好”司法所为抓手,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在新的社区管理体制下司法所建设模式,做好司法所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强化对省市示范司法所的动态管理。
46、落实副科级司法所长配备,推行以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方式充实司法所力量。
47、建立律师事务所联系司法所、律师联系司法所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推动一体化集成发展,增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支撑力。
48、把信息化“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全员全案全流程应用。
49、整合系统网络资源,建立司法行政网上服务中心。推进监狱业务综合平台建设和试运行工作,推广使用远程帮教探视系统,建立司法行政专网视频会见室。
50、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考核标准,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实行“双月抽考”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员网络维护、专人进行信息发布、分工进行网络舆情监控。
51、按省厅统一部署,做好新版社区矫正信息系统上线工作,推进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房产、婚姻登记系统的对接工作。
52、落实现有保障政策,规定标准经费和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协调到位,装备配备发放到位。
53、建立常态经费保障和动态增长机制,推动实行“以奖代补、以案定补”人民调解补贴制度,建立按服刑人员数量核定经费的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律师担任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参与信访和进社区工作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培训工作经费。
54、制定装备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加强对装备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装备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着力保障司法行政事业长远发展
55、坚持政治建警和文化育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56、深化安徽司法行政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实践活动,把培育核心价值理念与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司法行政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
57、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加强工作宣传,在全系统营造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58、加强领导班子和干警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吸纳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
59、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加大对新招录公务员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进岗位练兵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执法执业能水平。
60、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分类、分层、分级教育管理,着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为民、务实、廉洁的过硬队伍。
61、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突出教育的有效性。健全完善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强化制度的预防性。
62、加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做好风险点的有效防控。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开展警务督查活动,加强对执法环节、重点工作、重点领域的监督。
63、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县司法局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篇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司法行政工作面临重大机遇。全面依法治县和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县和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学习贯彻法治思想这一主线,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牵引,坚持党对司法行政机关的绝对领导,切实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和全县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聚焦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1.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党课和终身必修课,严格落实政治轮训制度,强化理论武装。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抓实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开展“示范党组织”创建活动,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3.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4.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通过组织政治轮训、开展专题讲座、学习党规党纪、剖析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形式,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干警政治教育、党史教育和警示教育。选树先进典型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干警英模教育。
5、扎实开展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着力解决司法行政队伍存在的政治不坚定、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加强司法行政队伍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四化”司法行政队伍。
6、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安全生产、招商引资、防火防汛等中心工作。
二、聚焦法治统筹,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1.印发全县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工作方案,推动把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全县干部人才培训重点课程。
2.提请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依法治县重点工作,制定出台《法治建设规划(2020-2025)》《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3.继续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巩固提升法治示范乡镇创建成果,部署开展县第二批“法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4.完成学习贯彻落实法治思想督察、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督察和法治政府建设综合自查督察工作。
三、聚焦依法行政,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贯彻落实,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提升依法行政决策水平。
2、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打造“无证明县城”,部署落实轻微违法行为“首违免罚”清单。
3.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力打造行政执法“四全模式”,积极配合市、县关于乡镇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
4.积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法制协调工作。
5.推进五大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跟踪问效,探索推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质效考评制度。
6.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复议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办理质效,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不断提高行政诉讼案件胜诉率。
四、聚焦法治宣传教育,全力夯实法治社会建设
1.深入开展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长江保护法、党内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夯实法治社会建设基础。
2.推进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等制度,将法治教育列入干部人才培训内容。
3.制定“八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行政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
4.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一地一品”普法品牌,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数量和质量双达标,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平。
五、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1、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继续打造具有我县特色个性化的“调解工作室”。
2、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县级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医疗、劳资纠纷、信访事项、商事、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推动非诉讼纠纷的化解,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积极开展省级示范司法所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司法所“窗口式”“一站式”建设,不断提升司法所工作规范化水平。大力支持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监督。
4、严格实行社区矫正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推动精准矫正。将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稳步推进“206”系统应用,加强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落实监管责任,打造法治矫正。
5、建立县乡两级矫情分析会议制度,加大检查抽查互查力度,加强重点对象管理,加快推进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打造平安矫正。
6、对接“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区矫正项目购买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继续深入推进“三项教育”活动,争创山区特色品牌,打造阳光矫正。积极创建“智慧矫正”。
7、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的跟踪管理,落实重点对象必接必送措施,深入推进远程帮教会见系统应用。
六、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1.以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县《关于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
2.深入推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完善网上申请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和特殊对象法律援助工作。
3.持续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活动,推行公证当事人承诺制。
4.扎实开展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律师、公证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行业乱象。
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大全 篇6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2014年的司法行政工作尤为重要。2014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继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努力为“平安”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围绕经济发展主线,积极做好法律服务工作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法律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职能优势,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法律服务体系,确保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到哪里、法律服务跟进到哪里,预防和化解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法律风险。发挥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的规范、引导功能,继续为“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创建“无违建县”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探索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以法制促进和保障企业创新驱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围绕“平安”建设,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工作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承担起硬任务、履行好第一责任,积极投身平安建设,着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六查五包四化解”活动和“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推行人民调解员等级管理制度,打造金牌调解员,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指派调解员进行调解。根据张建明书记批示,在全县范围推行“跨村调解”机制,营造人民调解全县一盘棋格局。加强人民调解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健全“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人民调解员的表彰力度,激发人民调解工作的活力。二是大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以贯彻执行《省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为契机,细化制定《社区矫正人员考核细则》,严格执行《县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加强社区矫正基础设施建设,谋划社区矫正信息监管指挥中心建设。三是完善安置帮教“模式”,积极推动刑释解教人员各项安置帮扶政策的落实。大力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与人才交流市场建立过渡安置机制。四是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开展“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配强配足司法所力量。
(三)围绕“法治”建设,努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法治的目标任务,切实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肩负起法治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一是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努力构建“法治”。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推广和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用法工作,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精心组织“法治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法制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持续、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二是大力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拓宽普法宣传范围。积极探索手机平台、户外电子屏等普法新载体,扩大普法宣传影响面。积极谋划“法治公园”。三是启动“普法微影”——法治微电影校地合作项目,与传媒学院电影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普法新思路。四是继续加强“民主法治村”、“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围绕过硬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围绕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司法行政队伍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二是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个严禁”,大力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改进作风、文风、话风,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第二篇
1.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重点加强人民调解能力建设,充实调解员队伍。加强与卫生、环保、城建、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快专业调委会建设,有效化解劳资、医患、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好诉调衔接工作,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避免和减少群众集体上访。
2.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建立有效的社区矫正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机制,强化社会教育改造罪犯的功能。加大走访力度,通过教育学习、心理咨询等方式增强矫正效果。逐步建立完善罪犯劳教人员刑释解教时狱(所)内外“无缝连接”机制和帮教机制,切实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延伸工作,适时组织探监,最大限度减少重新犯罪。
3.大力加强律管、公证工作。加强对律师、公证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组织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拓展公证业务范围,特别是要加强房地产登记领域的公证拓展。不断强化公证人员素质,提高公证质量。继续组织引导律师事务所对结对企业进行“法律体检”,并争取为更多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服务。
4.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主题活动,做好普法农家院创建工作,提高创建质量。着力开展外来务工人员、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消除法制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加大对维稳法制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基层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第三篇
面对我县奋战“提速之年”的总基调,对面“平安”建设夺银鼎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开拓思路、敢于创新,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做好下半年的司法行政工作。
(一)认清形势,强化意识。我市“绿色崛起,科学跨越”这一主题;我县奋战“提速之年”总基调;“平安”建设夺银鼎目标任务,都为做好下一阶段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位了职能目标,拓展了服务空间。一是不断强化学习意识,把党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刻领会形势新任务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化对司法行政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明确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司法行政工作机制。二是不断强化规范意识,把工作实践中符合司法行政工作规律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指导工作的规范性制度文件,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以制度规范工作,以制度落实责任,以制度促进发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提升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和措施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更加自觉地履行法律服务职能,着力在服务经济上有更大作为。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工作,为政府部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推进最优政务环境县、生态美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不断拓展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12348”法律服务平台,简化审批手续,畅通便民渠道,为群众就近申请、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提供方便。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加强对公证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证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更好地树立司法行政窗口形象。积极开拓公证服务新业务,不断拓展公证服务新领域,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范围,把公证业务拓展到房地产行业,参与商品房、二手房买卖的经济交易中,通过规范、专业、便捷和高效的公证服务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公证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公证收费。
(三)创新管理,维稳保安。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促进特殊人群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推进“平安”建设。一是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履行好维稳第一责任。加强司法干警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业务培训,组织一次相关业务考试。二是深入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做好社区矫正档案规范化建设,切实保证各项数据一致性。完善电子数据库,使档案调阅及时、准确。加强与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发挥基层矫正站作用,拓宽信息来源,掌握特殊人群动态,严防特殊人群脱管失控和重新犯罪。三是继续落实“大排查、大走访、大安帮”活动,根据前期大排查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归正人员的就业帮扶和生活保障各项政策。按《县2014年度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标准》,对乡镇(街道)进行2014年度安置帮教工作考核,符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一票否决制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固本强基,深化排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一是要加强基层调委会建设,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社会覆盖面。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深入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指导,充实人民调解队伍力量,积极谋划利用明年村级组织换届这一契机,把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同志选任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发展专业人民调解员队伍。三是加强沟通,做好衔接。主动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在做好一般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等领域纠纷的调解。
(五)深化普法,优化环境。从法治领域探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将普法工作与“平安”建设共同谋划、共同推进,为奋战提速之年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着重做好“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自查及迎检工作。认真抓好县普法教育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等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普法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六五”普法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及时改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二是积极筹备“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与综治、教育等部门协作,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法治教育资源,创建综合性、常设性、功能齐全的法制教育基地。基地建设整体规划将充分考虑青少年成长及培养其法律素质的需要,通过实物展示、模拟法庭、案例分析、互动游戏、多媒体测试等形式从法律知识、法律实践、法律价值的认同再到法律素质提升青少年法制意识。三是编印县“六五”普法系列读本—《农民学法漫画书》、《青少年学法漫画书》,免费发放给每一个村(社区)、学校。通过身边真实的案例,向市民宣传法律知识,让群众从鲜活的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精髓。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形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四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教育工作。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在干部学法建档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尝试网上考试模式;在县管领导轮训班开设法制课,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协助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邀请省、市法律专家为县管领导干部举办1-2次法制讲座;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第四篇
一、综合目标
1.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措施、有实效。
(1)确保全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率、漏管率控制在1.0%以内。
(2)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再犯新罪率控制在0.5%以内。
(3)确保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无赴省进京上访、闹访事件;无参与聚众闹事的严重群体性事件;无严重恶劣的刑事犯罪案件;无社区矫正相关工作人员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件;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率和再犯罪率控制在考核指标内,达到上述的“四无一控制”考核目标。
(4)结合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室建设,凡是有5名(含刑释解教人员)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社区)帮教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体现。
(5)按照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不低于1:1的配置比例和社区矫正监督考察小组不少于3名成员的要求,建立一支热心社区矫正工作、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志愿者队伍,配合司法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日常帮教工作。
2.深入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3.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充实、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职能职责进一步落实。建立一支具有一定数量规模、适应工作需要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4.高度重视帮困扶助工作,着力将帮困扶助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提高社区矫正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帮困扶助工作。
5.全面深化“五大工程”建设,狠抓“六个规范”为重点,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二、具体任务
1.春节、全国、省“两会”期间以及党的十八大等重大节日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大排查活动。掌握情况,摸清人数,加强防控,确保重点时期、敏感时段、重大节日活动的安全稳定。
2.春节前后开展一次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困难,以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
3.按照省矫正办[2012]3号文件精神,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实施“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4.三月份,召开全县开展实施“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推进会。
5.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对《刑法修正案
(八)》、《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解决“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6.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搞好“五个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帮扶和依法监管相结合;坚持分类管理和分阶段教育相结合;坚持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坚持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相结合;坚持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相结合。
7.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转化改造典型案例的宣传。对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监管期间助人为乐、有重大贡献等突出表现的,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同时,对在矫正期间不服从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矫正制度的矫正对象,予以一定的惩处,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三、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贯彻《刑法修正案
(八)》、《刑诉法》修改后的相关内容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刑法修正案
(八)》、《刑诉法》修改后的相关内容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依据。县乡两级社区矫正机构要精心组织,扎实地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努力提升社区矫正队伍的执法素质和能力,提高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2.深化监管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开展“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高队伍监管安全能力;发挥手机监控平台作用,做好跟踪考察、警示告知、短信提醒、网络帮教等监管安全工作;完善“三支队伍”、村帮教工作站、监督考察小组等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第一防线”作用;充分利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风险预防;认真总结“三防”工作经验,继续实施“三防”监管措施,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再犯罪,杜绝发生严重刑事犯罪。
3.深化教育矫正工作,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积极开展建设集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执行、教育培训、心理矫治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社区矫正中心的实践探索活动,推进教育矫正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完善“定人包案”制度,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教攻坚活动,提升个案教育矫正质量;加强“三支”队伍培训,提升教育矫正工作质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用好政策,创新方法,提升帮扶帮困水平。
4.密切协作,履行职责,提升矫正管理水平。加强公、检、法、监狱、乡镇司法所、派出所之间衔接协助,提升矫正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结合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社区矫正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建设,完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提升矫正队伍建设水平;完善基层装备和设施建设提高保障能力。第五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着力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氛围。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重点加强人民调解能力建设,充实调解员队伍。积极筹建调解中心,加强与卫生、环保、城建、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推进专业调委会建设,有效化解劳资、医患、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好诉调衔接工作,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避免和减少群众集体上访。
2.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做好农村法律顾问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在农村的知晓率。加强与法院的协调配合,认真做好法律援助与司法救济的衔接工作。积极推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模式,发展完善“一小时服务圈”,方便农村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仍应继续关注玩具企业民工讨薪讨债以及企业向公民个人借款引发的纠纷,及时给予群众最基本的法律帮助。
3.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建立有效的社区矫正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机制,强化社会教育改造罪犯的功能。加大走访力度,通过教育学习、心理咨询等方式增强矫正效果。逐步建立完善罪犯劳教人员刑释解教时狱(所)内外“无缝连接”机制和帮教机制,切实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延伸工作,适时组织探监,最大限度减少归正人员重新犯罪。
4.大力加强律管、公证工作。加强对律师、公证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组织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拓展公证业务范围,特别是要加强房地产登记领域的公证拓展。不断强化公证人员素质,提高公证质量。继续组织引导律师事务所对结对企业进行“法律体检”,并争取为更多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服务。
5.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主题活动,在做好“六五”普法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创建及审核命名工作,提高创建质量。着力开展外来务工人员、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消除法制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加大对维稳法制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基层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试析采访准备工作要点 篇7
一、知识储备, 厚积薄发
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在摄像机前的每分钟, 都是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知识技能积累的表现, 在新闻细节的获取上, 机会更是只给有准备的人。要想在新闻机遇到来的时候, 能够迅速反应过来, 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平日认真学习, 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要做到专业知识有深度, 社会知识有广度, 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县级新闻工作者, 更是需要在这一环节上加强, 这些平日的日常准备工作包括国家政策的学习和科学理论的掌握, 都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来获得, 而不能仅仅是在采访活动前进行准备。
须知, 记者的采访活动是一种通过主观视角对客观事实进行理解和传播的过程, 在这一传播过程中, 如果身边传播者本身的新闻工作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缺乏清楚的认识, 或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及知识指导, 就有可能在理解过程中出现偏差, 甚至会误导观众, 更不用谈如何进行有深度的总结性报道了。又或者对于地方新闻工作中的摄影人员, 虽然本身不需要负责采访职责, 却也需要掌握美术、音乐、艺术、电影等摄影外围知识, 把摄影工作做好。
除了平日的学习积累外, 注重日常的相关领域资料积累也非常的重要。因为资料的积累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积累经验, 也有助于在报道新闻时增加其厚度, 例如国家新近出台了一项农业生产政策, 新闻报道者在进行报道时, 可以将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农业生产政策进行梳理, 从而使观众对于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政策方向性有着一个连贯性的把握, 县级电视台面对的受众, 是以广大的农民朋友为主, 农业政策的把握更需要上一个层次。资料的积累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政治性的, 也就是国家的政策文件方面的收集;二是知识性的, 常识性的资料;三是专业性的资料, 例如其他同行的相关领域的优秀作品等。通过平日对这些资料的收集,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对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在我国各大电视台, 这一工作做的比较完备, 而对于县级的新闻机构, 则需要在资料方面加强收集工作。
二、做好采编计划, 有备而行
新闻报道时, 虽一方面要强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性, 能捕捉突发新闻, 但另一方面, 突发新闻只占新闻的较少一部分, 更多的时候, 需要强调工作的计划性, 做到有备而来, 胸有成竹。因此, 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熟练的新闻工作者, 制定完备的采编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采编计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要点:
明确目的:采访工作的目的性很强, 不是随意的, 每一次新闻采访工作, 都需要配合整个编辑部的思路, 因此, 采访对像如何确定, 顺序如何, 采访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都需要在采访行动之前确定下来。
准备资料:在采访工作开始前, 要准备大量的资料, 一是采访对像的背景资料, 例如曾经有一次, 笔者作为采访工作组成员之一, 负责为主持人员收集提供采访对象的家庭背景和行业政策法规, 采访对象是一名国营工厂的厂长, 通过对其多年带领职工在市场上拼博、盘活工厂的事迹进行采访后, 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 在节目中插入其曾在大年三十坚守生产线进行测试的背景资料,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二是行业相关政策的资料, 这能使得观众一边了解事情的进展, 一边了解大环境的构架。这两者的资料准备工作不可或缺, 否则新闻采访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做好提纲: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 提问要采用一定的方式, 有时是直奔主题, 开门见山, 有的时候则需要采用一些迂回的方法, 问题先从外围问起, 因此, 在采访前制定提问提纲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时保持思路方向, 从而避免在交谈的过程中, 谈话不能围绕主题展开, 导致跑题, 偏题等。
准备摄影方案:在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 通常都要采用摄影作为方式来强化视觉效果, 因此, 在做准备工作时, 一定要把摄影工作也写进计划中去, 确定采访的表现形式, 选择采访的背景地点, 考虑画面的内容, 如果能有多台摄影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摄影, 还要设计机位及运动方向, 因此, 就需要规划一整套摄影计划。、
以上数点意见, 为笔者多年工作在地方新闻一线的一点心得, 将其总结出来, 一为鞭策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为抛砖引玉, 有不妥之处, 还请指出。■
参考文献
[1].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切实做好司法行政工作 篇8
一、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平安江苏建设中的优势。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把“调解优先”更好地体现在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这是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有效途径。司法诉讼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明确判定,但程序复杂,审判和执行周期较长。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见效快,但强制性强,容易留有后遗症。从当前形势观察,因金融危机和农村改革发展引发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新型矛盾纠纷,社会影响大,纠纷解决成本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群体事件,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具有“东方经验”之称的调解制度,既解当事人之间的“法结”,又解当事人之间的“心结”,调解自动履行率高,后遗症少,成本相对低,能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以和为贵”、“和谐”、“和解”,本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的比较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大调解领导管理体制已经基本理顺,由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也已经纳入省委评价考核体系。我们要牢牢抓住当前的有利局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各行业、各部门深刻认识司法行政职能在调解上的比较优势,形成“有纠纷找调处中心”的共识和氛围,使之在新一轮平安江苏建设进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认真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有效降低行刑和执法成本。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这既是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审视司法行政职能的新视角。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不从监禁期间就加强思想改造和技能培训,少数人可能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使落实“首要标准”比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要深刻认识监管改造工作规律,坚持多措并举,使劳教人员从思想意识和就业能力两个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降低行刑和执法成本。一要着力构建监狱劳教场所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监管安全长效管理水平,保证监狱劳教场所可持续性常态安全。二要探索完善教育改造标准化体系,努力把劳教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既在惩罚上体现正义,又在改造上体现正义。三要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运用政策的感召力和法律的震慑力,激发和调动劳教人员的自我改造积极性。切实减少社会对抗。四要进一步深化监狱劳教体制改革,纯化监狱劳教机关职能,使监狱劳教企业更好地服务劳教人员改造,提高其职业技能,促使他们为回归社会做好能力准备。
三、对法律服务业加强引导,保障市场机制高效运转。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注重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做有利大局的工作,在困难时刻为党和政府分忧,在法律服务行业树立正确执业导向。当前司法部门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认真落实省司法厅部署开展的“双千百日”活动要求,组织1000名律师、1000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金融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积极参与经济竞争与合作。二是抓紧筹建政府法律顾问团,为各级政府应对经济危机作出的经济决策、开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决策评估和风险防范。三是深入开展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帮助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因经济政策调整和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此外,各地还应针对我省律师党员比例偏低的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把这一比例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充分发挥律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筑坚强的组织基础。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2022年沁县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09-13
司法局长司法行政工作讲话10-21
司法局外宣工作要点08-27
司法局政工工作要点08-11
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宣传工作方案11-18
切实做好司法行政工作论文11-25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11-07
司法局2010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计划11-09
全市司法行政半年工作会议总结07-02
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自查报告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