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魏书生(精选4篇)
读过魏书生 篇1
读魏书生工作漫谈有感
厉山三中 曾艳
从我担任班主任那年起,我便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艺术性,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搞好班主任工作,于是,我就在书店买了一本魏书生编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该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作为主体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的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使用。每当闲暇之时,翻开读上几页,都会使自己从中得到丰富的营养,总有爱不释卷之感。
读过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书中所呈现的教育理论,人生阅历,教学智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学、可学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分为八章,其中有关于给班主任的建议,也有如何培养学生,特别是如何对后进生转化的建议。通篇看来,魏老师的管理班级的观点就是要平等、要民主。他从来都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和每一位学生对话、交流,总是用“商量”贯穿他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从心底认同这个班级,认同班主任,自主的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班级处于“自治”的状态。魏书生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强烈地震撼了我。他是确确实实地在育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魏老师对班级的定义很精辟: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着她„„这怀念的感情经过滚滚滔滔的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经年累月越积越深。许多人逾到老年、晚年,对其思之逾切,念之逾深。
班级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可以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里长很多,一个星期有5天的时间在学校,班主任就是班级50个学生的家长,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所以在真正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前先要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好、很切实的建议: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人定胜天,人改变了,环境也就改变了。魏书生老师刚开始也埋怨过环境,但后来他首先改变了自己,然后学校彻底改观,成为省重点学校。想想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魏书生上两个班的语文课当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魏书生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 治班。在他教的班级中,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科代表的职责,从物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让我想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仔细,一定要务实,一定要有耐心,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我知道了班主任和学生是朋友的关系,不是敌对的关系。正如魏书生所言“天天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天天把学生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魏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很多的成功经验。魏老师认为,首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还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来影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集体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教育中多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入手,多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高度着手,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进步的开心。如此一个全面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老师,学生们怎能不爱呢,这也是我们班主任需要学习的地方。
一个魏书生顶得上一群人。他靠什么获得成功?那就是高效率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系统管理,质量管理。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事迹。魏书生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在他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三十多项多都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他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物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
魏老师在书中提到“人的能力强是工作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细细地读这句话,真是精辟之极。压力正是引发人不断上进、不断提高的动力。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埋怨环境的不尽人意,而其实,这种抱怨是毫无意义的。魏书生初踏讲台时的境遇也并不尽如人愿,学校环境比较差、所带的学生基础也不扎实,他也埋怨过、灰心过、等待过,然而结果是事情更糟糕,他“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了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可谓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后来,他体会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的确,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而通过不断的努力使社会环境朝着理想的状态不断改进。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随着经验的累计而更加驾轻就熟,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初出茅庐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都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若干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那么压力来自何方呢?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自我”,成就“自我”。教师对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最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魏老师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如果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魏书生也是这么做的。他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
我想,教师只有用心去教育学生,去关爱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不能再表面地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社会的熏陶,我们已经带有浮躁、功利心态,没有把教育事业看做神圣的职业,身处在这个行业已是一个悲哀。作为一名教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虽有点夸张,但魏书生老师的“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家园”应该是我们教师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抱着一个虔诚的心,用无私的爱投身于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将工作做好。自然,我们就守住了心中的宁静,一个精神田园诞生在什么心灵里,那样是何等的幸福家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团结共事,才能有蓬勃生机的共同事业。我们的工作环境,有太多的不可调解的小事,有太多的私心不能宽容待之,宁静的教育家园便有了紧张的气氛。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用惯用的角色去面对问题,有时恰恰是因为如此,使得问题解决产生了障碍,或者问题解决得有些牵强。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样我们会有更多把握成功的机会。
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学生在各方面有所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改进,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学无止境,教育的魅力也永无止境。
这是我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一点感悟。当然魏书生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相信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起很大帮助和指导作用。我真是受益匪浅。
展望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我需要进一步潜心领悟魏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民主与科学、爱心与坚持,更需要不断的改变自我,努力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基,为自己的事业与人生添彩。
我读过的一本书 篇2
——“我读过的一本书”主题班会 班级:五(1)班主持:朱丽桦
目标和设想:
通过本次班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读书的名人名言,提升学生的阅读高度;讲述一些名人的读书小故事和读书方法,给学生的阅读树立一些榜样;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学会选择,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终目的旨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班会过程:
一、中队辅导员宣布班会开始。(出示主题)
开场白:
阅读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虽说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阅读,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二、名人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三、名人读书小故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华罗庚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四、学生交流:
1、学生分六组,各组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
2、六名代表发言。
3、辅导员总结性讲话。
五、好书推荐:
《海底两万里》、《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
名人传记类、科学探索类、中外故事类、中外名著类。
六、发出号召: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生读好书,可以让你的人生变得精彩纷呈。让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我读过很多神话故事 篇3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远古时代,人间有一个太阳神叫炎帝。他做事勤劳,头脑聪明,慈祥仁爱。他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杂粮,还教会人们如何运用草药的特性治病。
为了体验不同草药的药性,神农总是亲口尝药。他尝过千千万万种草药,掌握了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后世的人们以“神农尝百草”的说法,来形容并赞扬神农尝的药草之多。后来神农在尝一种名叫断肠草的药草时,不幸中毒身亡。
神农用一颗爱心和超人的智慧,给人类带来了饱暖和康泰,而他自己却为他人的幸福献出宝贵的生命。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皇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 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 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
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我读过的一本书作文 篇4
我读过不少的书,其中,最让我记忆的,是汤素兰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和爸爸一起读的。书的`封面画着一头小狼,他就是主人公:笨狼,它很笨,他住在森林镇里的一个小木屋里,上面写着“笨狼寓”,这是他爸爸妈妈造的房子。他上学后认识了很多的小伙伴:聪明兔(他),伶俐兔(他),聪明兔是伶俐兔的哥哥,还有横行霸道的棕小熊,还有黑猫警长的独生女儿——猫小花,还有小浣熊等。他们的老师:牛博士,眼镜蛇小姐,校长是鹅太太。只要笨狼在,班级里的每节课都会笑翻天,或者老师偷偷溜出去教室的情景。比如,眼镜蛇小姐问笨狼:“一减一等于几?”“零”“四减四等于几”“八!”为什么?“”因为昨天聪明兔撞到了我的桌角,我把桌脚割了,然后成了八个角。“然后,淘气猴喊:”八减八等于十六!“,然后他们继续割桌角,眼镜蛇小姐就溜出去了,最后,割成了一个圆圈,答案水落石出,就是零!
笨狼去旅行,被鹰妈妈叼走了,给鹰宝宝当玩具。到了深夜,笨狼就偷偷地跑了回来,笨狼的这次旅行又惊现又充满了艰辛。
笨狼的故事让我和爸爸捧腹大笑,也让我懂得了:笨,也要有笨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