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2024-07-10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共9篇)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篇1

王云玲

(摘自《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2)

从教至今仅十数年的魏书生成就斐然。他的显赫名声不仅誉满教育界,而且闻名全国。年岁刚过40的这位特级教师早已进入全国劳动模范之列,并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魏书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这些较高荣誉称号的获得,不仅是他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的标志,也是他具有当代中国特点的教育理论的推行结果。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改革家,实践家,魏书生对教育理论探索的成熟性,可行性、有效性并不亚于从教一生的老教育家。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对其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坚持正确的治学、办学指导思想,即明确的素质教育,是魏书生的一贯教育思想。

魏书生走上教育讲台的十数年,正是普通教育、整个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鼎盛时期。很难说有哪些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哪些家长,甚至学生自己不是以追求升学率的标准来要求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犹似一股强劲的飓风,刮得校长、教师、学生头昏脑胀。但,正是在这种飓风式的潮流中,魏书生尽管刚刚踏上教育讲台,却以改革家的胆略和气魄反其道而行之。牢牢地统帅他的教育实践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我想的是二十年后我们国家的一代新人。”为此,他象统计师一样给学生算了一笔帐,到2000年仍有百分之九个几的人不能升入大学。“无论那时的他们和现时的你们,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祖国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因此,必须培养自载教育和自学能力。”这铿锵有力的一笔帐既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又能有力地顶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正是由于坚持把追求升学率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思想。魏书生的眼睛不是只盯住几个能升学的尖子,也不是单纯地抓住升学考试的几门学科,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苦心钻研差生心理,因材施教,满怀豪情地教育每一个学生。他大胆地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障碍,坚定地沿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路走下去。为此,魏书生采取诸如“道德长跑”;“健身长跑”,记忆力体操,智力体操,眼保健操等措施,并且每周还安排课外阅读、写日记,抄格言,唱歌,画画,游戏,观察自然,参加社会实践等诸多活动,把德,智,体,美作为一个整体既着眼当前需要,也着眼未来要求去培育学生。

二,推行科学的,民主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方法是保证魏书生教育效果的有力措施

只有端正的教育指导思想,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民主手段作保证措施,这种思想难免不成为空想。正确的思想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的。十余年的实践证明,魏书生在短期内就能获得理想的成就,其有效的法宝就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民主的手段。在科学管理方面魏书生坚持是:1,建立计划系统;2,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3、建立总结反馈系统,关于民主手段,他认为,一是教师要有公仆之心,二是学生要有自主之意。在教育教学中魏书生用民主集中的办法把学什么、怎么学,目的要求是什么,明确地交待给学生。他在教育过程中完全废除了强迫命令,以及压服的手段,坚持师生平等的合作型关系,既注重教师的指导性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自治性主体作用,大力启发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魏书生创造地总结出六步教学法以激发兴趣、引导前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切实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魏书生很形象地把科学与民主比作教育集体这只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否则这个集体是腾飞不起来的。三,教人以渔,终生受益是魏书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人们常用“授人以渔,一餐之需,而教人以渔,终生受益”这句话来表明“教给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是多年来认真而严肃谈论的话题。可是究竟怎么做,有谁做得怎么样?魏书生对此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了肯定而出色的回答。魏书生不但非常赞赏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名言,而他自己也一再强调“我从来不计算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考虑的是如何培养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十余年来,魏书生始终遵循这条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原理,按照知,情,行、恒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并且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效果。

魏书生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多次著文阐述。他所坚持的“培养习惯”的论点,好比一个几何图形,是由点到线,到面,最终形成一个自学能力的体。魏书生同时也形象地把培养自学能力的习惯比作一部机器,其运转过程即首次慢动,到逐步加速,进而控制时空,最后进入轨道。这是一个极科学而又恰当的比喻。自学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犹如冲破重重阻力进行空间轨道的飞行器,最后基本是靠惯性运行的。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作法,实践证明是非常富有效力的。他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通常是:1.、定向,引导学生画知识树,归纳知识系统,2、自学,指导学生按科学的规律和方法自学,3、讨论,解决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答疑,由教师引导解答讨论中仍未解决的问题,5、自测,依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出题、自答,自评,自检效果,6、自结,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十余年来,凡是魏书生所任教过的班级学生不管换了几轮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仅从1985—1988年这届学生为例,便可一目了然。这三年中,他既是两个班级共135名学生的班主任,又是他们的语文任课教师。这期间魏书生离校开会近三百天时间,最多一年离校达四个半月。语文课学生自学;没请人代过一节课。这段时间班级还接待过全国20多个省市的老师近万人次听课。1988年暑假升学考试时,该两个班级135名学生全部达到了上一级学校录取的分数线,百分之百的都升了学。不仅学生的及格率占全县第一位,而且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也占全县第一位。与此同时,该两个班级达到省级中专录取分数线的人数比镇内其它学校的总和还多这一年全盘锦市中学毕业生的政治,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生物六个单科考试第一名也都是他任教班级的学生。全市44所中学总分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书生班级的学生就占三分之一。不仅如此,全市总分前三名都是他的班级学生。这真是惊人的创举。

魏书生从教的十余年中,没有让学生抄写一篇所讲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也不留作业,不考试,不批改作文,总之,在别人眼里通常都由老师做的一项,在魏书生这里都由学生自己去做,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非常出色。其奥秘就在于魏书生把学习方法真正地教给了学生,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又不能不说,魏书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独具匠心的。

四,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魏书生成功的前提

我国的人民教师千千万万,从教一生的教师更是数不清,但是象魏书生这样成功的教师,且是“马到成功”的教师并不多见。总观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实践,如同一篇完美的诗作,天衣无缝,令人折服。时间越长,越使人看得更清楚,魏书生的成功取决于他作为人民教师的素质。尽管他的学历不高,但是“自学”首先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人。这使他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本人就是他所培养的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的楷模,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典范。这里不难看出,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他自己怎样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并有所得的成功经验,他就是向学生传其所得的自学方法和科学规律的再现。魏书生的成功,还在于他不仅有“公仆之心”,而且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之行来熏陶学生。他常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在人世间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走”来自勉。他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他规定学生坚持“道德长跑”,他自己也率先写了几百万字的日记,笔记、文稿。他要求学生坚持的“健身长跑”,他自己也不辞辛劳地和学生一起做。他号召学生自学,他自己也带头自学,甚至不放过外出开会的任何空隙时间,等等。

在育人方面,魏书生还以身作则地抵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金钱冲击每个角落的时候,他的班级从不收费,更不借故乱收费,相反,魏书生还用自己本来收入不多的钱,拿出数百元给学生买书读。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却从来没要过一次补课费。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一些学生对社会及其关系的看法就容易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也难免在认识上有误区,对此魏书生想方设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同时也以身作则地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不正之风。“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这既是魏书生对自己教育思想的概括,也是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体现。

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改革的路是漫长的,中国的教育改革无论是从理论的探讨还是在实践中的摸索都是无止境的。对魏书生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改革家,要求我这样一篇短文,把他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精辟而透彻的分析,显然是不实际的,也是我力所不及的。不过,魏书生已经完成的改革业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留下的敢革足迹是清晰的。他不背传统教育的包袱,也不囿于传统教育的框子,他有独立的思维品质,他有着自己执着的追求。在教学改革中他闯出的是一条新路。他的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因为,以陶行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代教育家对他都有影响,国外,苏联的主智主义教育流派,日本的“全人教育”流派,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他都有所吸收和借鉴,然而,他走的是自己的路,他的教育教学是有个性的,已经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他是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中国的现代派,他是与日本小原国芳有别的社会主义的“全人教育”,从他身上能看到苏霍姆斯基的影子,又不全是。他的教育主张使人耳目一新,他的教育实践令人赞叹不已,他的教学效果让人折服。

为有成效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为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必要深入研究魏书生,宣传魏书生,学习魏书生,如果本文能在这方面起一点作用,我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篇2

纵观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其核心便是“民主与科学”,无论是其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渗透着“民主”思想,从而建立了一种民主型师生关系。魏书生特别注重这种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在课堂上,重要的往往不是教师要教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什么。如一次上课,按教学进度,魏书生应该讲《陋室铭》,然而在他外出开会的几天里,学生早已自学完毕了,因而在学生举手表决后,他尊重学生的意见改上另一课。在教学内容上,魏书生也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如在确定课堂任务时,他也会与学生商量,寻求学生的意见。甚至在课后作业上,他也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可以选择性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还掌握不好的习题。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比教师更清楚自己哪方面已经掌握了,哪方面还有欠缺。笔者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答案也天马行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一票否决,而是利用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互相评价,教师起引导、补充的作用。

鉴于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现在的学生在这种长期传统教学的“熏陶”下,绝大多数难以真正做到自我管理,然而他们的身心在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重视,希望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关系,却被一种无形的规定紧紧束缚着。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后,一部分学生选择屈从,另一部分学生则以与教师对着干来进行反抗。一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一种是自我放纵,与自我管理背道而驰,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的,也就是只有在师生关系平等的条件下,学生才有可能进行自我管理。从魏书生的管理体制中我们可以看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不仅限于教学上,也不只存在于一个阶段,而是应长久地融入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魏书生不仅注重教学决策的民主平等,而且注重尊重学生人格,走进学生心灵。在魏书生的教学中,有不少环节需要和学生商量,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其结果当然是学生自己做决定。对于教师来说,要明确与学生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以服务学生为己任,这种服务不同于保姆式的服务,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二、自信自立的积极心态

魏书生的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参与管理的机会。不同于一般的考试,魏书生的试卷是由学生自拟的,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自己出试卷。而其班级管理也采取“学生个人承包责任制”。这些学生如何把这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做好呢?一是来自于学生的自信自立,二是来自于教师的信任与放手,三是来自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信任。魏书生曾说过:“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人永远不要骄傲;从微观的角度看自我,人永远不要自卑。任何一位平凡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人性中最美好的资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发现、开发人性中这些最美好的资源,并帮助其成为可再生的资源。”有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是帮学生把一切都准备好,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但实际上,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有时只需教师一个点拨、一个刺激,就能引起学生潜能的爆发。而这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以及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师的帮助下,一些自信的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一些原本缺乏自信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优点后逐渐变得有自信。而自立的形成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放手,教师把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权利给予学生自己,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这种承包制的管理体制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笔者目前任教于二年级,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积极性却很高,例如笔者将浇花的任务分配给一个内向却十分认真的女生,在浇花的过程中,为了解花草的习性,她不得不主动向花草的小主人请教,在一番悉心照料下,花草长得格外茂盛,她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自信心随之而来。此外,在交流中,她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又如笔者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男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是想通过捣乱来引起教师的关注,因而笔者让其担任纪律委员一职,一方面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另一方面也督促他自身守纪律,以身作则,并协助教师管理好班级。然而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尚小,所以这种“责任承包制”必然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帮助的。心理学中,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位于成长需要的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而需要又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也就是说在承包制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积极性也被带动出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

实现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任何半途而废、放低要求都不是自我管理的体现,当然也不能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是在不断克服困难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那又如何来克服这种困难呢?首先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实践证明,目标越明确、对目标的意义和结果理解越深刻,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积极的行动,学生越具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也越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坚韧性等品质。魏书生曾带领学生实行“自我强化训练”,其中有一项是俯卧撑训练,通过一步步地制定目标,一步步地完成,学生能做俯卧撑个数从刚开始的3个到最后的120个。每一次的进步都预示着这个阶段的困难被成功克服,所形成的成就感更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笔者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时,首先从常规入手,例如课堂上的坐姿,要求学生每天多坚持5分钟,并给有进步的学生贴上一朵小红花,久而久之变成40分钟,一天,一个月,鼓励他们慢慢坚持下去。其次是榜样的作用,无论是名人事迹还是座右铭都对学生有一定的榜样作用,榜样之所以能成为榜样,那就是学生在认识上必定是认同它的,在情感上也必然受到它深深的震撼,因此达到心灵上的崇拜和与之无限接近的欲望。尤其是自己身边的榜样,更便于学生学习、比对,从而形成一种不服输的竞争意识,这样自然能够坚持下来。再次离不开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坚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坚持的道路中有不少学生因为收效甚微而选择放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担当鼓励者的角色。魏书生曾用一句话来激励他的学生:“苦是一剂灵丹妙药,我们要想强大起来,就得天天吃它。”除了宏观的鼓励,教师还要做好微观的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甚至是学生自己也未曾发觉的进步,使学生在漫长的坚持下保持充足的自信心与动力。

四、公正有序的监督机制

魏书生的学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学生个人承包责任制”,在这个机制中,班规班法有三十多条,每个人都承包一部分工作,上一级对下一级进行管理,下一级又对上一级负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另外还配有监督检查系统,“监督检查有五道关口:第一道叫自检关,第二道叫互检关,第三道叫责任人检查关,第四道叫集体舆论关,第五道关口才是教师、班主任、校长出面抽查。”在这五道关口中,前四道都是学生的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可以说是教师放权、学生自治的最佳体现。其中学生有很大的自由与权力,但由于这种严密的监察机制,学生在行使权利时又不得不依照相关规定约束自己。如班长没有按体育委员规定的时间到场,而是迟到了一分钟,然后班长甘愿受罚,在操场上站了半个小时。虽然魏书生反对体罚学生,但是学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正是他们的这种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才使得这个“学生个人承包制”得以正常运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被概括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在多数学生融入这个机制中后,少部分偷懒懈怠或是将要半途而废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与焦虑感,随后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大多数人所影响,自觉加入到大部队中去。

摘要:魏书生作为语文学界的一位名师,在其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他更注重管理,这种管理不是教师的专制独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另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自信自立的积极心态、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以及公正有序的监督机制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可或缺的四个条件。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 魏书生教学法

一.指導原则

魏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整体结构主要是

1、 定向。定向就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形成、德育熏陶等方面内容。确定重点的方式,有时是魏书生自己提出,有时是由学生提出,也有时是学生的讨论而定。定点确定之后,魏书生常常都把重点写在黑板上。

2、 自学。学习目标已经确定,同学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去深入学习内容,可采用自己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去探讨,去找答案。

3、 讨论。经过自学后,大部分问题能够解决,解决不了的,自己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个人组成讨论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

4、 答疑。分组讨论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解答,如果全班同学解答不了,则由老师解答。若遇到疑难问题具有普遍性,教师可以予以回答,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一些深奥的问题下课后与学生讨论研究解决。

5、 自测。学生自我检测,检测方式不同:有的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有的请一名学生出题,大家解答。有时也有每组出一道题,其他组抢答。学生自测完之后,教师拿出红笔评卷,这样自测,既明确了自己当堂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又明确了经过课后努力又有了哪几点进步。

6、 自结。即学生自我总结。学生自己回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环节;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让。自结的形式是采取每个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七嘴八舌的大声说。

二,英语的结构特点

英语是个重视句子结构、逻辑思维的语言,但英语又不象德语或俄语,句子结构没有那么复杂,英语的“语法”性别和“天然”性别相一致,现代英语没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复杂的格的变化,而德语和俄语仍大量地保存着这些变化。英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结构逻辑思维强。英语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词汇非常丰富,因此它的表达能力特别强。英语词汇包括的单词超过一百万,居世界各语种的首位。英语的构词手段也很多样,因此英语不断产生新词。

三课堂模式的宏观构建

要想学好英语关键让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逻辑结构。如何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学习英语结构?如何能让学生真正的把握学习英语的关键——结构。

第一,设定目标。目标就是要把这节课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让学生清晰。让学生明白该学什么。这就使目标要求显得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富有趣味性。目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英语教学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一方面是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目标。如何设定“任务”就很关键。

第二,探索结构。学生自学之后,有收获,有困惑。老师要在这“黄金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点拨和帮助指导,解决学生自学中未能理解、掌握的问题。然后老师把知识点做总结,结合学生自学问题适当的引申扩充,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把知识有机结合。比如讲解名词复数,可以列举大量的复数变化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有针对性的练。通过学和教,学生对重点内容已基本掌握,这时候教者要整合资源,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练习,巩固新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尤其要掌握学情,调整策略,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练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秘诀,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四,及时评价。,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让他们从评价中受益,为他们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让课堂和谐融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

(一)表扬

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但老师不能全部都表扬。赞美时又不能误导学生

(二)批评

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1.运用关切的语气,让学生感到温暖

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2.运用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震撼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疑虑心较重的学生,我们可用提醒、启发或提问之类的语言与学生交谈,也可用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暗示性地批评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反应较快、脾气暴躁的学生,则可采用"商讨式"的语调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3.运用灵活的语词,让学生感到诚服

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有创造性的补。对课堂的不足或者遗漏点,教师要进行及时地补充说明,使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补充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补充要力求形式多样,有新颖感和吸引力、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六,学生自结。通过自结,能看出学生这节课掌握情况。同时能发现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特点,有助于老师因材施教,也给学生时间复习了课堂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这六个点,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结构教学要兼顾了激发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学习;开展小组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氛围,能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加强师生交往,能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篇4

魏书生,作为教育思界的同仁,此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纵观他的成长历程,无不折射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最近,拜读了其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心灵又经历了一次震撼,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净化现将心得体会总结一下。

一、为学生服务

“教师是公仆,要为学生服务”,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这就是魏书生眼里的民主。他说,“我当班主任时提出民主管理的口号是:“同学能管的事,班委不要管;班委能管的事,班长不要管;班长能管的事,老师不管”。从魏书生的民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际的融洽,工作的和谐,权力的下放,人格的尊重。因此平时老师应该多下班,多跟学生谈谈心,多了解学生困难,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待我们自己。这样你就会善待学生,才会有一个博大宽容的胸怀。而且由于你与学生接触多了,对学生的脾气有所了解,也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教育。

服务于学生的思想,也可是说是老师思想上的一次革命,中国“师道尊严的作风”延续了上千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老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培养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二、制定责任明确的规章制度

魏书生身兼数职:教育局长、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讲学,但他能把学校管好,班带好,把课讲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绝对不是靠管、卡、压、勤、严、细创造出来的,靠的是他在民主、科学思想指引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创造出来的。

魏书生认为,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道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提高了管理实效。哪么怎么管理最有效呢?最有效就是确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主任管理学生不是让班主任一人去管理,应依靠学生去管理教育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是学生间的互相教育管理,班干部的教育管理,最后才应是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正如魏书生说的那样:“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

三、保持静怡平和、朴实无华的简淡心态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困扰着每个人,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一直在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守住,守住,再守住”,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正是有一颗平和,朴实无华的简淡心态,让魏老师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细想自己在平时就是急于求成,因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过于粗暴,缺乏耐心,从而教育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懊悔。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教育失误,推动学生的发展。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 篇5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现代教育阶段,在现代教育百花园中,有这样一朵奇葩,那就是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艺术纷繁复杂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在现代教育中,他被尊称为“现代孔子”,这是为何呢?就是因为他有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具体深化在教育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教学思想与艺术,教育方法与手段,深深地启发着教育者,影响着当代的教育者。也正因为如此,当代教育者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为师当学魏书生”的震撼。从走近魏书生、学习魏书生到研究魏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也时常在这样思考:在现有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当魏书生走近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他什么?

魏书生是一个教育家,也是一个教学改革家。他不拘于形式,以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教学改革之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他的教学无论是用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还是现代的评价体系,无一不说明他的教学成功。在他的《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他谈到他提高教学效率主要靠边教学、边研究。那么他在教学中,研究的是什么呢?就是教学改革。

改革就是改掉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改革概莫能外。魏书生在一边教学实践的同时,一边研究教学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革,然后又把改革运用到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改革,魏书生自己也有过论述:“教育是研究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 眼光。”他说:“科研式的劳动施加于焊接、种菜这样平凡普通,看似千篇一律的职业,也会使人感觉常干常新、兴味盎然。”基于这样的思想,在他的教学中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理论用于实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也就不难理解了。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改革也就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魏书生认为:“就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点来说,教师的认识都是一致的,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方针,愿意执行,愿意开展教学改革„„可是,社会上却不是这样。普遍做法是起早贪黑地补课,学生们整天抠书本,几乎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动员起来,在升学率这条羊肠小道上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愿意执行全面发展方针、愿意改革的老师,也不得不卷入到这个潮流中来”。事实上魏书生所提出的就是现行教育体制中,在开展教学改革时,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那么,魏书生的教育观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他的教育观是:

第一、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坚持正确人才观。魏书生站在新的起点和时代高度,以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去进行教学改革。从他的语文教学可以看出,他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灌满知识的“集装箱”,而是立足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方向,使教育真正承担起教育所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魏书生说:“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校、社会、家庭衡量学生好坏的尺子只剩下一把了,就是单看能不能升学。不能升学的,都被视之为笨蛋、无能、不堪造就之辈;能升学的,不论其多么刁钻奸滑、损人利已,都被恭为人 才。”魏书生经常教育学生:“不能说只有升上大学的人是人才,而不能升大学的就不是人才。我们都将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照样可以做出优异的成绩,照样可以受到人民的尊敬!”基于这种人才观和质量观,魏书生在教学中也就摒弃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注重对人的素质培养,去设计教学改革的目标。

2、实施大教育。

在魏书生的教学过程中,他首先是一个语文教师,首先教授的语文知识。然而在他的教学中,却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教育立足于现代,却又面向未来,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他在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实施大教育就在于形式的不拘一格,时时、处处都在教育学生。

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是为了不教,用在魏书生身上十分贴切。为什么呢?魏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但他在语文教学中相对于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来说,教学时间可以说少得可怜。一个学期,他很多时间用在开会或作报告,只用30多个课时就完成教学任务,而一节课他讲得也是少之又少。这正是魏书生的教学艺术所在,“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魏书生的“教”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教学的目的。这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理念,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他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4、走进学生。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得主动,也就是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学改革同样离不开学生。魏书生正是抓住学生,掌握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他不但走近学生,而且走近学生的心灵。在他的眼中,学生就是学生,没有“优生”与“差生”之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机械的模式,而是良师,更是益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进入学生的心灵,并在学生的心灵中辛勤耕耘。”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5、培养学生的能力。

魏书生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他曾写过三篇文章:《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三篇文章都谈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从这些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你是否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去培养。

魏书生的语文 篇6

第一堂课:

定向:(1-2分钟)向学生介绍本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并板书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1.列出要掌握的每一个字词。

2.语言特点,写作风格等。

3.本文的深远意义等。

4.„„

自学:(15分钟左右)

1.字词。给字注音,查词的释义。

2.快速阅读课文。

3.复述课文的意思。尝试回忆,检查速度的效果。

4.划分文章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讨论:(12分钟)

1.关于作者。

2.写作特点。

3.细节处理等方面。

答疑:(5分钟)有针对性的回到。

自测:(7分钟)

1.自学的字词。

2.文章中的精妙文字细节等。

自我小结:(4分钟左右)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舍地总结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过程。

第二堂课:

定向:(2分钟)深入展开第一节的教学目标。列出目标,使之视觉化。

自学:(10分钟)精读。对第一堂课里从书中画出的学习目标,更精更深处理。默读,分析。体会。讨论:(15分钟)

1.朗诵精彩段落。

2.统一对教学目标,或精彩部分的认识,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3.命题口头作文。文中运用上面提炼出来的写作技巧。马上运用,立即体验。学生分组,竞赛比较。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

答疑:(8分钟)老师从文中提出问题,引导出教学目标。有学生提出更好。如:某个符号的特殊用法,修辞的特别之处等等。

自测:(6分钟)

1.第一节的字词的复习自测。

2.课后习题的回答。

3.所学内容的回顾。

4.把本节回答的问题与标准答案对照找差距,补不足。

自结:(4分钟)

1.回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和简要地回忆学习过程,并七嘴八舌地复述两三分钟。

2.简要说一下自己在两节课上的得与失。

3.作业。讲口头作文整理成一篇日记。

王飞的认识:

一个标准化的语言学习流程。

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篇7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曾被授予全国特等劳模、“五一劳动勋章”、全国优秀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先进人物。他勇于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引进语文教育,从而使语文教改切实地建立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他首创“课堂教学六步法”。

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从转变差生的学习开始的。他认为,差生的先天并不差,之所以差于-般,是由于差生缺乏定向、规则、紧张的智力活动造成的。他做差生的工作,从思想教育入手,培养他们高尚的学习动机、无畏的胆略与坚强的意志,以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灵之火。针对学生的弱点,魏书生加强了对差生的定向活动、规则活动与习惯性活动的训练,以提高差生的智力水平。

与此同时,魏书生把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结合教学,引 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分析综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记忆、想象等方法。又如,在定向训练中,魏书生每学期都引导差生画语文知识树,使学生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再如,为改变差生智力活动的不规则,就引导他们把训练内容与时间联系起来,并为差生规定了经过半年训练所要达到的一般效率标准。同时,为使差生智力活动形成习惯,就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而且制定了严格的自检、互检、教师检查的制度,以及严格的补救、帮教制度。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逐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民主化 教学民主化,是魏书生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魏书生教学轻松,而且外出的时间不少,而他所教的班依然秩序井然地进行自学,丝毫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是为什么?魏书生本人道出了个中真谛:“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魏书生的民主化教学所以能见成效,得力于他的语文教学建立了一套教学管理的机制,这个机制包含三个系统,即计划系统、监督系统与总结反馈系统。这三个系统,显示着教学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就以“计划系统”中的“4.每学期做一次的九件事”为例:”①确立座右铭;②出考试卷;③重视知识结构图;④写教材分析;⑤再复习一遍同一类文章的读法,⑥再复习一遍一篇文章的读法;⑦写作文;⑧批改作文;⑨作业检查,这九件事,过去基本上由教师完成,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完成。当然,学生在完成这九件事时,并不排斥得到教师的指导。但只要教师肯放手让学生去做,就终究能从实践中把握工作规律,学生掌握了工作规律,意味着从中获得了某种自学的能力。从教师的教学工作角度看,这显示着:第一,把某些教学工作下放给学生,体现着教师教学思想的民主化;第二,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学工作,意在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第三。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实行“六步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六步,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是魏书生与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学民主化的产物,而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也是实行民主教学的过程,比如,“定向”“出自测题”“课堂总结”,均由学生轮流或共同完成。

解读魏书生的教育理念 篇8

2006年3月18日,有幸在衡水汇龙中学聆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报告,他精彩的演讲给我们带来了对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一、什么是教育

历来不同年代,不同的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词典》、《词海》等对“教育”也有不同的定义。教育到底是什么?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习惯的行为。”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就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社会人的地方。”当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自然人来到世上时,学校需要教会他一些良好习惯,让他走到社会上时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学校只教会学生知识那是教育的错误;如果学校只教育学生会学习那是教育的失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他步入社会后知道如何做人,怎样做事,这才是教育的醒悟。

二、如何做教师

1、保持充沛的精力。魏书生做了31年教师、22年班主任、20年校长、9年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坚持每天跑早操。如今他每周一到周五到局里上班,周末两天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做报告。尽管他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但他站着一口气做三、四个小时的报告却没有疲惫感,这种精神状态,或许比他年轻二十岁的人也没法比。魏书生称自己是“经活”的人,得益于他多年如一日的锻炼。人要有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去工作,无论做教育还是别的行业都需要如此。

2、“干一行,钻一行”。魏书生的报告中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没有一句动听的口号,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真真实实的自己的经验。魏书生在专题报告会上给初二年级的学生讲授了高三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孟子见梁襄王》。在正式上课前他与学生们的亲切沟通让人感觉那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聊天。整篇课文中的字、词、句、译文,他只讲了三个词、一句话,其余全部由学生们自己解决。他戏言自己无论是上课还是做班主任都“偷懒”,在他“偷懒”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世间行业种种,世上工种万千,当你坚守着自己的这一方教育天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特点,当你全心全意,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时,那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正走进教育这片沃土,你会发现自己有无可限量的潜能。

3、“干一行,爱一行”。教育是一种清苦的工作。他告诫老师们:当你无可选择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与其闷闷不乐地被动难受,不如心情愉快地主动接受,然后津津有味地去享受。“当一个困难你必须面对的时候,你应该以苦为乐”,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的态度,当我们言传身教地把这个态度传给学生们,他们就会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为世上诱惑太多,如果没有坚持自己的爱好,那么你的灵魂会在一片无边的空间流浪,于是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守住一颗心,让“精神不再流浪,思想不再飘泊”,学会“闹中求静、苦中求乐、失中求得、忙中求闲”,其实苦与乐仅在一念之间。洗尽铅华,退却浮躁。我们在“欣赏别人喜欢那个”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喜欢这个”。当教师真正明白了“教学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

了自己的生存而去努力工作呢?当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时,他怎么会不为了自己的生存去努力学习呢?

三、如何做教育管理者

魏书生在报告中举了一些例子,看得出他对教育问题看得通、想得透。他对教育的研究可谓登峰造极,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训练都与众不同,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学生在他眼里都是可塑之才,在他别具一格的管理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可以从他对“人”字结构的认识上来理解。他以为“人”字结构有三层含义:一是“长短”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总盯着别人的长处,也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使之发扬光大才是做人的真正意义。二是“上下”结构,每个人都有上坡之日,也都有下坡之时。人都有年轻、胜利、快乐的日子,也会有年老、失败、痛苦的时候。正确认识上坡时的得,正确对待下坡时的失,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彷徨迷茫。把你遇到的一切困难和磨难都看成是对你的帮助,你就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快乐。三是“协作”结构,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合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那么这个世界将会灭亡。

在他做了校长和局长后,他把对人的管理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民主、科学”。他在管理过程中实行民主管理,积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所有人都主动参与到管理中来出主意、想办法。他还特别注重科学管理,即制定切实的计划和目标,抓好监督检查工作,搞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使多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进行。他说“科学的管理就是让责任无法推诿”。他对教育、对人的认识透彻从而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四、如何看待新的课程改革

2005年在全国铺开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些新的产业、新的行业而产生的。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些教育者迷惑了,有的教师迷茫了。课程改革从哪儿开始?魏书生认为:“课程改革从每个学生的行、走、座、卧开始,从眼前此刻开始,从每位老师的心灵深处开始。当每一次新的东西来临的时候,守住你成功的经验,保住你昨天的成果,发现你可发展的空间,每位老师的心灵深处都有与第八次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观念和看法,不要失去自我的去参加培训,静下心来和它融为一体,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陌生。尽到自己的责任,你就是教育改革前进路上的一块铺路石。”

我们做教师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也都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新课改不是洪水猛兽,它不是对先前教育的全盘否定;新课改也不是救世主,它不可能解决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切问题。我们只有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找到与新课程改革相链接的地方,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保持自己的个性。

魏书生的有效学校管理 篇9

教育教学2009-04-28 14:37阅读40评论1字号: 大大中中小小今天我在土豆网上偶然搜到了魏书生先生所作的“和谐教育,幸福人生”学校管理艺术讲座,顺便留意了一下,不过受益匪浅。

在盘锦的学校随处可见诸如“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等标语。这种教育精神也就是魏书生精神。简单概括便是:求实、研究、奉献、创新。这种魏书生精神,首先是魏书生老师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

魏书生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时间管理,空间管理,效率管理,信息管理,威信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

民主管理

魏书生认为充分发扬民主,有助于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有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魏书生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做了类似规定:党支部应加强学校的民主化建设,在全校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教职员工都要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体谅人。校长负责制必须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家长委员会应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学校评议教师制度。魏书生在实施民主管理时建立的观点是:人人参与管理的观点、教师是主体的观点、民主管理制度化的观点、平等和尊重的观点。

要运用好“民主”管理的思想,就应该因时、因事、因人灵活机动地开展民主管理,这也是魏书生所说的“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的体现。但目的往往只有一个,就是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这里决不是用什么手段让他人为你干活的事,而是让职工把“要求”变成自身的“需要”。让职工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树立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各尽其责,这样的单位就会形成蓬勃发展的势头。

开展好民主管理的问题,首先是领导班子做人、做事的问题。重在心要(静、净)。领导的工作方法和观念要使职工有满足感,同时从中让职工看到单位发展的希望,什么事有了希望,就能去奋斗和奉献。其次,领导要为民意做主,坚持权为民所用。只要是符合民意,适应学校发展的事,就要坚持,大家商定了的事,就要“一不做,二不休”,决不动摇。

科学管理

如果说“民主”是解决做事公平的问题,那么“科学”就是解决公平做事的方法和程序的问题。魏书生认为学校管理要遵循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手段,从学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各种管理问题。它旨在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魏书生认为科学管理的核心是:

1、重视科学研究,探索规律。魏书生提出增设教改办公室,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都对科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2、加强制度建设,以法治校。魏书生认为如果学校的规章制度定得科学,符合人们的心理,那么不用人盯着、监视,人们也能自觉遵守。在学校管理的科学程度上,根据本校的实践经验建立

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用统筹方法制定计划、安排进程、设计程序,就能将每件事落到实处。魏书生强调校风的培养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任务。魏书生认为科学管理的境界就是:从空间上讲,学校的事,事事有人做;学校的人,人人有事做,从时间上讲,整个学校,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我感到“科学”管理是“民主”管理的保障。学校除制定细则、制度、按教育规律办事外,更重要的是执行细则和制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我体会到,科学管理,就是艺术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感到教育是一种艺术,才能把工作助人当成享受。

时间管理

魏书生认为时间是学校管理的特殊要素的制约性条件。做好时间管理首先要强化时间管理意识,严格自我时间管理。要提高工作效率,一要巧妙地利用惯性,二要引入竞争机制,三要抓今天,抓即刻开始,克服犹豫、拖拉和自我原谅,最好在度过每一天时,运用时间统计法,细心地分辨哪些是无效劳动和有害劳动,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魏书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记录他每天所做的工作及其占用的时间。根据时间记录,具体分析做了哪些工作,花费多少时间,是否与计划相吻合,并进一步分析哪些工作劳而无功,必须省略;哪些工作事半功倍,足以发扬。通过分析比较,明确自己时间利用率的高低,消除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空间管理

魏书生管理学校的又一管理策略是创设一个尽量美好的学校空间,家庭空间和社会空间,为老师和学生更好从事工作和学习提供条件。学校空间管理是为学生创建一个尽量美好和谐的校园空间,班级空间,情境空间和无休止的竞争空间。家庭空间管理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友爱和谐的精神生活空间,管理办法是: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社会空间管理: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一些社会,对社会有初步的认识。管理办法是:安排学生到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回来写作文,让学生参加劳动,锤炼意志,增长才干。

当步入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门时,就会有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当步入该校的每一个班级时,都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当和该校每一个学生相处时,会感觉受到一个互助互爱、互相尊重理解的情境空间;当和该校老师在一起工作时,会感觉到一个自强不息的教师竞争空间;当和该校学生一起学习时,会感觉到一个自学为乐的学生竞争空间;当翻开魏老师的学生们的日记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心灵深处最要紧的也是最可贵的珍宝,那就是具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他们谈学习是享受,助人是享受,写日记是享受,被老师批评也是享受等等。

效率管理

魏书生重视效率约束自己,效率管理班级及学科教学,效率管理学校。他做每件事情都要事前想好此事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切合实际,节省时间,效率最高。他对学生说:“假如我们学生都懂得劳动前分析一下劳动产生的效率如何再做,就知道计算时间的利用率,做到四点:一是减少犹豫时间,明确任务;二是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三是利用生物钟的规律;四是定计划做总结。全校教职工通过民主讨论后,制定出分门别类的各项计划、各种职责,然后把这些规章制度公布于众,让大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效率。

魏书生老师的效率管理非常高明,他并不是靠简单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他人,而是靠自己的模范影响,千方百计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兴趣,养成追求效率的习惯。

信息管理

魏书生老师主办三报:周报,日报,板报,通过三报,把校内外、班内外的一些教育教学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全校的师生员工。魏书生设立两个信箱:校长信箱,家长信箱,让校长能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信息,及时、准确、无误地做出决策,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收到理想效果。魏书生办校园广播台,把一些有用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全校师生。魏书生认为信息管理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管理策略,它的基础在于信息收集,它的关键在于信息传递,它的重点在于信息反馈。学校若能在信息管理方面达到一定高度,那么这所学校是一所非常有影响的学校。

威信管理

魏书生认为校长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事业心、责任心、品德、能力、作风如何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管理还需要非权力性的影响力。魏书生认为校长首先要具备德、学、能、体的综合素质,然后做到坚定信仰,执着追求,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甘当公仆,无私奉献,廉洁奉公,艰苦创业,威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良好的管理者素质所形成的崇高的威信,使魏书生老师在管理中无往而不胜,魏书生的人格魅力在他的管理实践中充分显示并发挥巨大作用。

教学管理

魏书生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校长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魏书生在教学中总是把每个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事事与他们商量,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魏书生在教学中总是把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魏书生在校长工作中,总是把继承与创新协调发展;魏书生认为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改革、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魏书生在制定学校教学目标时总是和全体教师商量,结合学校实际,结合老师学生实情,考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分层性,充分考虑学科特点。魏书生充分考虑分层管理,每个人只做自己该干的事,干完干好。

教师管理

1、做人的管理:魏书生强调老师要想做好自己的事,必须先学做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职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

2、主人的管理:魏书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让教师明确主人身份,竭尽主人职责,行使主人的权利。

3、仆人的管理:魏书生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全新的人才观,积极的苦乐观。魏书生认为作为一名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一定要抓住人这个核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魏书生不像有些校长那样忙忙碌碌地管理教师,而教师却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

上一篇:食品微生物课程论文下一篇:5s管理竞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