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魏书生讲座反思
观魏书生讲座反思 篇1
(一)用情感人,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感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情能使人产生一股无形的动力,从而彻底地改变一个人。例如 我班的戴斯奇同学好几次欺负小同学。于是我就对他进行家访,见到他父母,我没有直接把他在学校欺负同学的事告诉他父母,而是先表扬他进步大的事实,说他上课积极发言,作业比以前认真了许多。然后让他自己说说在学校表现出色和不足的地方,他见我没有说他不好的地方,就对我说:“老师,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于是,我就来个顺水推舟,问:“说说你那些地方做得不太对呢”?他看看我又看看父母,就把自己违反学校纪律打同学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他的父母。这时我协同家长教育他不能打小同学,希望他以后加以改正。
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和不足的地方,正如人们往往看不到优等生的缺点一样,也常常看不到后进生的优点。只不过是我们会忽略优秀生的缺点,盯紧了后进生的缺点,后进生的缺点突出一点,使人不易看出他的优点,那么,就需要班主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之树立自信心和前进的勇气。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易让人接近。只有想办法拉近了与之的心灵距离,建立平等关系,他才会打开心扉之门。
(二)色互换,互相沟通。聆听学生的心声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聆听时要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分析学生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也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心理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因为“聆听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感的融洽。我班的翁晓杰同学平时纪律松散,学习成绩差,我曾正面教育,但他总是沉默抗拒。后来,我找他谈话,从家庭生活入手进行倾谈,原来,他父母工作很忙,只是经济上支持他读书,上下学接送也是出钱请人帮忙的,平时很少关心他,他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我在聆听他倾诉的同时,让他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父母日夜操劳是为了什么?“如果他们不关心你,他们用不着干得这样辛苦?这种心理换位法,使他认识到错并非出在父母的身上,而是自己的认识有偏差。此次谈话对他触动很大,学习积极性高了,对班内活动也有了热情。其实,聆听学生的心声,就是让学生有说话和渲泄的机会,而班主任的及时指导和帮助,能使学生从困惑中解脱出来。
(三)设立目标,促进转化。设计正确、恰当的目标,能催人奋发,并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我针对班级特点,设立了后进生转化目标:凡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操行评定都达到设置要求的、有进步的,我都在班上表扬他或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分享他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期末评选出”进步奖“,对达不到目
标要求的,我指导他分析原因,要求他不要气馁,继续努力。我经常询问科任老师班里学生的情况,了解后进生在其它任科老师面前的表现,因为有的学生会”两面三刀“。后进生的”差“,一个是思想方面,纪律意识差,一个是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浓。两者都很难办。于是,在班会课上让他们说说你长大了做什么?为实现你的目标现在该怎样做?课后,再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帮他们辅导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反复性,所以耐心和爱心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教育无痕迹
魏老师的教育方法高明之处就在于教育无痕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行为得到矫正。他每天让学生们写命题日记,这些日记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如“谈学习是一种享受”谈了之
一、之二„„之一百,通过这样的日记连写,学生怎么能说学习不是一种享受呢?既然是一种享受,那么又有谁不去享受呢?又如一节题为《人生的境界》语文课上,在男生先读,还是女生先读的问题上,一位男生说,女士优先,这时魏老师却说,难道抗洪抢险,阻击歹徒,也女士优先吗?这就在很自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教育。
(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魏书生老师在教育后进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魏老师刚接班的第一次作文课上,面对有些学生(都是各班的后进生)从来就没有写过作文,魏老师就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记,不会写的字用汉语拼音代替,拼音不会写的,用“0”代替,哪有学生连“0”都不会画的呢?就这样学生慢慢地学着写作文了。在我们的平时工作中,往往会犯这样的错,对学生要求太高,要求太高,学生达不到要求,就会索性不努力了。
以上是我学习魏老师教学思想的点滴体会,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地向魏老师提倡的做法去靠拢,争取也能从中得到一点点成功和喜悦。最后我用前苏联教育家马柯连卡曾说的名言结束我的体会:”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观魏书生讲座反思】推荐阅读:
学习魏书生讲座有感05-26
学习魏书生讲座有感2011、111-09
看魏书生老师视频讲座心得体会07-01
书生05-13
魏书生演讲09-10
解读魏书生讲解07-23
魏书生谈教学08-16
读过魏书生10-14
名师讲座反思12-20
阳羡书生原文及翻译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