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

2024-05-13

书生(通用12篇)

书生 篇1

1.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 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 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 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 只要有信心, 人永远不会挫败。

4.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 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5.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 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6.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7.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8.“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9. 抱最大的希望, 为最大的努力, 做最坏的打算。

1 0.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1 1.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1 2.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1 3. 有理想在的地方, 地狱就是天堂。

1 4. 有希望在的地方, 痛苦也成欢乐。

1 5.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 都是微不足道的。

书生 篇2

在语文教学领域,魏书生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奇人”。成千上万的人反复地听他的报告并不感到有多少厌倦,原因何在?我以为,多半是为了领略这位教学奇人的奇特风貌。魏书生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看来,在于“巧谋”。

依魏书生的巧谋之才,似乎当语文教师是大才小用(尽管魏书生几十次申请当教师,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特别的钟爱)。当官,他一定能当一个足智多谋的官场弄潮手;经商,他也一定能成为一位商场上的“大腕”;几乎干任何一件事,他都能出色地干好,并且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凭他的足智多谋,当教师,当然能驾轻就熟了。有很多人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总想立竿见影地学一学,其实这是十分困难的.事。巧谋这个东西不是说学就能学到的;像《孙子兵法》这部巧谋之书,即使烂熟于心,也难在战场上直接搬用,以求稳操胜券。魏书生的教学巧谋也是如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边有许多的颖悟和玄机。

对于魏书生,我以为应从教学之外去认识他。在一次报告会上,我亲耳听他说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教学是雕虫小技。”乍一听,视教学为“小技”,无疑是妄语。教学是学问,究尽其理,已非易事,你魏书生说是“小技”,岂不是妄语么?然而,如果撇开教学不谈,从他这个“人”入手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称“小技”并没有错。智慧之士,运斤成风;从巧谋的高度来俯视“教学”,当然是“小技”了。岂止是“教学”,任何事,在巧谋者眼中都有一道一般人看不到的制胜之光。魏书生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就是巧谋者的慧语。

魏书生的巧谋是怎样形成和体现的呢?研究有关材料,我想可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在人生隙缝中,他练就了“游刃有余”的本领。正是16岁的花季,正是用机警的眼光窥视人生舞台的时候,他被迫停学,下乡锻炼。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无疑是十分沉重的打击;对于今天的魏书生来说,这自然又是一件好事(坏事能变成好事的“好事”),因为这种停学与下乡,把魏书生一下子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上,使他不得不过早地思考这种变幻无定的人生状态。对于一个懵懂的少年,在这样的风口上,可能有三种走向:一是参加“革命”,当“小将”,当“英雄”;二是老实务农,陷入平庸;三是向思辨型文化人靠拢。到底走哪条路?应该说魏书生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他毕竟是一个不谙世故的少年。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有一位强硬的领导者“引导”他去参加“革命”,我想,魏书生未必会拒绝,倘如此,魏书生也许就成了“张铁生”了。幸运的是,魏书生遭到的第一次“*迫”是去当“民办教师”,当时,他并未感到幸运,他说“刚听到让我去教书的时候,我并不愿去”,“尽管不愿去,但我又不敢不‘把一生交给党安排’,便服从命令去教书。”尽管是遭到“*迫”去当“民办教师”,但从今天的魏书生的人生历程上看,这件事无疑是魏书生人生之路发生巨大移位和转折的十分幸运的“起点”。魏书生对这次转折是十分看重的,他说:“教书之后,才发现学生们心灵世界的广阔”,“生活在他们之中,我感受到精神的满足,灵魂的安宁。”平心而论,这种人生初感,在当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我佩服魏书生,就特别佩服他在一个少年的时候就能具有对人生状态的特别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后来的繁杂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形成一条日夜流淌的河流,时时激荡起令人遐思的水花。得到了一份“初感”之后并未一帆风顺,他又遭到了两次打击,一次是辽宁省历史博物馆招工,他差一点去了,没想到被人挤兑了。二次是由于自学,对孔子说了话,遭到批判。这两次打击,对于缺乏生活思辨色彩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魏书生来说,则是两道人生思辨的“辨题”。打击,对于敏思者从来就是思考的催化剂。果然如此,当魏书生遭受打击之后重返教坛,终于产生了回到家园,如

书生与仆人 篇3

(淘 淘)

从前,有个富家子弟带着仆人进京赶考。

这一天行路途中,忽然起了一阵风,这书生的帽子一下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他知道仆人走在后面,定会给他拾起来,所以没有去理会,照样大步向前赶路。哪知,仆人看见后,以为主人不知道自己的帽子掉了,就挑着行李赶上来,气喘嘘嘘地说:“相公,你的帽子掉了……落地了。”他说着,一不小心,脚一滑,把挑的行李也摔在了地上,仆人傻笑一下,很不好意思的对书生说:“你看,没注意,连挑的行李也落地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书生听了仆人两次说出的话,心中大为不快。于是,他一再叮嘱仆人:“从今之后,凡有东西掉在地上,不许再说‘落地’,要说是‘及地’!”

仆人听了书生的叮嘱,连连应道:“记住了,记住了。”

两人继续前行。这是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书生很不放心,唯恐东西掉在地上,唯恐仆人再说出那种不吉利的话来,便不时回头提醒仆人:“你要小心挑着行李走!”仆人见书生再三提醒,就下保证似的说:“相公请放心,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及地的!”哪知书生听了,又生气又丧气,简直不想进京赶考了。

[探究与思考]

“落地”与“落第”读音相同,意思却不同,仆人不懂这两个词的意思,也不知道“及地”与“及第”的区别,两次都犯了书生赶考的忌讳。请同学们查一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看看这几个词的正确含义。

白面书生 篇4

有一天, 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 沈庆之知道文帝这个想法后, 便极力阻止文帝:“大王, 这件事万万不可, 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

沈庆之不停地劝文帝, 文帝觉得很烦, 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 我叫别人来跟你说!”于是, 文帝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

沈庆之无奈地对文帝说:“治国譬如治家, 耕当问奴, 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 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 事何由济!”这段话的意思是:“大王, 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 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奴夫, 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 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 这仗怎么可能会打成功呢?”文帝听了大笑, 但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谏言。这位皇帝佬儿还狠狠地放话出来:“你不要再说了, 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

文帝当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终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读魏书生的 篇5

-------巾帼文明岗读书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漫谈》,一看书名,觉得这是一本写给班主任的书,其实不然。魏书生不仅是一个班主任,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的理念总是会贯穿在各个教学和管理环节中,因此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任课老师,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前一段,总是为学生不听话而头疼。尤其是一上公开课,学生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耍无赖,无组织、无纪律地乱跑,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我抱怨是因为他课间跑出去玩了,上课铃声响后才不情愿地被老师叫上来,情绪不好,又一下子看见那么多老师,适应不了才以耍无赖的方式抗议;埋怨那个孩子是上节课坐得太久了,课间还没调整好;埋怨其他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受到太多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的,这些情况确确实实存在,那么完全是因为这些造成的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有办法迅速来应对这样一个局面。看到表面,认识到问题,谁都会,但是遇到问题能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历练。这种历练不仅要用心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对策。也曾和同样是教师的朋友,谈到自己的困惑,说自己驾驭不了学生,课上得一团糟。朋友马上纠正道:“你的观点错了,学生不是用来驾驭的,而是你最真诚的合作者。”没错,合作者。那么,要互相合作,首先就要有活动内容让他与你合作,并且心甘情愿,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让孩子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这一点,田老师的课,让我收获颇丰。其次就要让对方明白他该如何与你合作,我想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听指令。其实让孩子学会听指令的过程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也是一种慢慢地理解规则的过程。当然自己的指令要明确,语言要简洁明了。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 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是啊,方法少。孩子那么多,个性又一个比一个强,难道我们要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管理、教育我们的孩子,把他们的棱角全都磨平1 吗?这不是制造机器人,一个程序就可以把所有事情搞定。我们需要用心了解每个学生,找到应对每个学生该有的对策。

二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魏老师曾多次和青年教师谈心:“每月给你200元工资不变,面前放着两副工作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一副占便宜?”有的青年教师说:“当然挑100斤占便宜。”魏老师问:“为什么?”答案是省了力气。魏老师觉得不少青年人能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

没错,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到迫不得已,似乎很多事情就会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去。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且是需要激发出来的。多挑重担,多经历事情,才会把自己逼出来。就像是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次,一点面试经验都没有,遇到问题,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没有一个体系和完整的思路。但是经历了一次之后,就自觉不自觉地去思考。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面试过程中,我会怎么回答?我该怎么回答?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后来,朋友们去面试回来,经常会有一些讨论,说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考官的这个问题。而我总是能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一大堆来,而且很有逻辑。甚至有一些问题根本是我没接触过的行业,我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说了一下自己的思考角度,却同样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并且说我最近进步好大啊!我调侃地说:“这就是经历过和没经历过的区别。等下次,你们也会了。呵呵。”找工作的阶段总是会迷雾重重,山穷水复,让人一次次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不知道自己走的这些路有什么意义?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我们却会发现自己的任何一条路都不会白走,沿途的美丽风景,或是荆棘,总会给我们留下印象,并在适当的时机激发出来。我相信,只要走过了,就会有收获。

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枪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如果一个人工作量不足,有充分的剩余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闲思,或用忧伤,或用牢骚,或用闲话,或用百无聊赖的心绪,或用自责懊恼的感情,或用玩扑克、打麻将来消耗掉剩余的时间,那么,他就只能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自己低水平的工作。

年轻人不应该怕工作多,而应该怕工作不够多。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最近太闲,那么你该好好反省一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要被炒鱿鱼了。”所以,不要让自己太闲,多做事,多挑担子,才能多长经验。

三 犯错误,不用老师批评,学生自己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等。

这一条可以看出,错误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同的错误,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而且关注的不是错误结果本身,而是造成这种错误时的心理历程,好思想与坏思想的挣扎对抗。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总是能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低年级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一个孩子把其它孩子抓伤、推倒这样的问题。这时候,请不要只让孩子说一句对不起就相安无事。推倒了,至少该把人家扶起来;把人家抓伤了,就需要慢慢地帮孩子敷着毛巾,平静自己的心情,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深刻体验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有多深。渐渐地,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受到感化,也会为自己范的错误感到愧疚。

四 做事讲究效率。

魏老师的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一分钟竞赛,大扫除15分钟结束,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两分半钟收好书费等等。那么他是如何完成的呢?一是引入了竞赛机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二是很多问题都是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找到解决办法的,让孩子真正地成为主人翁。

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我们还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调动孩子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

魏老师的书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需要慢慢品读和体会。但作为教师,学生始终是我们的根,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地了解,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教师工作,从心开始!从生开始!

草木天香 书生富贵 篇6

想象那样一个清秋的庭院,月华沐地,翠柏投荫,小铜香炉里不断升起柏子的香气,架在泥炉上的石锅内煮着山药,苏东坡杯酒在手,对月独酌。这是《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一诗所呈现的场景,在诗中,苏东坡很有逸兴地描述了他人生中一个闲适放旷的夜晚,却惹得后人不免感喟于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感喟于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清退,恬淡,不奢华,然而也绝不粗糙,人与造化灵犀相通,大雅之道自然地蕴涵其中。这是多么让人怀念的精英文化啊!

苏轼并非不能以更奢华的形式度过这个夜晚。他的香炉里,完全可以焚炷当时流行的名贵香品。与今天的中国人不同,对于传统的上层社会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一刻如果没有香气氤氲,都是不可接受的。经过汉唐的发展,到了宋代,海外香料的进口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制香业也发达到后人难以想象的水平。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烧香诗》,讲述一次焚香的亲历: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像当时的所有士大夫一样,杨万里把焚香当作最高雅的审美享受,对于“香道”也很娴熟,因此,他亲手在炉中焚炷了一枚“古龙涎”香饼。所谓“古龙涎”,在宋代,实际是各类高档人工合成香料的一个通称。“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恰恰写出了宋代上等合成香料的原料之奢侈,更写出了这些香料在香气层次上的丰富——素馨花构成了香芬的前调,中调是茉莉花香,尾调则以天然沉香、檀香为主打,但混和有少量龙脑、麝香。今天夏奈尔香水之类所吹嘘的人工合成香水的“复合调性”,其实在中古时代,在宋代的中国,就早已建立起了非常发达与复杂、精致的体系。

宋代的合成香料,包括顶着“古龙涎”名目的各种制品,配制方式繁多,其香氛效果也各自有异,这使得我们无法完全还原《烧香诗》中所焚“古龙涎”的制作工艺。不过,相传宋人所做的《香谱》足以证明,诗中的描写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如相传宋人陈敬所著的《陈氏香谱》中有一个“四和香”方:

沉、檀各一两,脑、麝各一钱,如法烧。

正是以沉香、檀香为主料,辅以龙脑和麝香。或许无妨推测,这四样贵重香料的组合,在宋代,是一种公认为“最优组合”的经典香型。

至于杨万里所焚的“古龙涎”香饼中蕴涵着不止一层的花香,这,正是宋代制香业的一大特色、一个划时代的成就。在这个时代,茉莉、素馨等海外香花植物在广州一带广泛引植,南方地区原有的本土芳香花种如橙、橘、柚花等也得到开发,宋人便“更将花谱通香谱”(程公许《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开始了把花香引入香料制品的实践。最独特也是当时最流行的方式,是把沉香、降真香等树脂香料与各种香花放在一起,密封在甑中,放入蒸锅,上火蒸:

凡是生香,蒸过为佳。四时,遇花之香者,皆次次蒸之。如梅花、瑞香、酴、密友、栀子、末利(茉莉)、木犀(桂花)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他日之,则群花之香毕备。(《陈氏香谱》“南方花”)

树脂类香料用香花来蒸,不仅要蒸一次,而是要一年四季不停地上火蒸。凡是有香花开放的季节,就拿当令的花与这香料一起蒸上一回,这样一年坚持下来,频频蒸过的香料如果再入熏炉焚炷,就会散发出百花的芬芳: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心清无暇数龙涎。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普熏三界扫腥膻。

有意思的是, 宋人张元干的这一首《浣溪沙》,描写了与杨万里《烧香诗》中所述非常相近的一种香料制品,也是采用“龙涎”之名,并以沉香作为主料,蒸熏以花气。实际上,从宋代文献与宋人的诗词作品可以知道,那时,“花蒸沉香”是最普遍的制香方法,素馨花恰恰是用以蒸香的主力,如程公许有《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之作;而在相传宋人陈敬所作的《陈氏香谱》“南方花”一节,茉莉花也被列为蒸香的花品之一。

因此,就有了杨万里的那一次具体的体验:一枚小小的“古龙涎”香饼,衬在银叶做的隔火片上,由炉中炭火微烤,便开始幽芳暗生。在复合的香气中,首先隐约可辨的是素馨花的气息,然后,似乎有茉莉花在房室中悄然开放。接着,是沉香、檀香的主调稳定地氤氲着,但是其中还有龙脑与麝香在暗暗助力。然而,接着,杨万里笔锋一转:

平生饱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作为一生热爱自然的文人,他对于造价昂贵的高档香品并不认同,于是立刻撤下“古龙涎”香饼,改而焚炷自己一向使用的香料——“木犀”。“木犀”,是宋人对桂花的叫法,诗人舍弃沉、檀,而宁愿取桂花的天真香味。杨万里的这种态度,也是宋代士大夫在焚香一道上的普遍态度。他们并不赞成当时整个社会对于名贵香料毫无节制地放纵消费,但也从来没有试图运用政治影响力去限制、禁止他人如此享受。士大夫阶层所采取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就地取材,在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寻找价廉、省便但风味不减的天然香料,用之取代原料昂贵、工艺复杂的名贵香品。《陈氏香谱》中就记载了一种用便宜材料取代贵重原料的办法:

或以旧竹辟,依上煮制,代降;采橘叶捣烂,代诸花,熏之。其香清,若春时晓行山径,所谓草木真天香,殆此之谓。

把旧竹篾片代替降真香,作为“香骨”;再找些橘树叶捣烂,一样可以起到香花的作用。把这两样原料按照“花蒸香”的方法炮制一番,旧竹篾片就能变成可供焚的香料,而且效果还特别好,香气清新,有“草木真天香”之妙,让人一闻到,就感到如同身处在春天早晨的山道上!

与之相近似,当时还有一种“小四和”香,它是相对于名贵的“四和香”而得名。“四和香”的四味配料为沉、檀、脑、麝,均是最珍贵的进口香料;“小四和”的配料也是四味,却是“香橙皮、荔枝壳”、“梨滓、甘蔗滓”,水果食用后残剩的果壳或榨浆后的弃渣被神奇地废物利用,将它们“等分,为末”,一起碾成碎末,混在一起,就做成了可焚的香品。在明人周嘉《香乘》中,还记有一种与“小四和”相近的制香方法:

以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黄连,和,焚。又或加松球、枣核。

这一香品有个很幽默的名字——“山林穷四和香”,让人闻之失笑。荔枝壳、甘蔗渣,相对于沉香、檀香,当然是太廉价的材料,用它们制作的香品,自然也与“富贵”二字无缘。但是,配料来自于天生的草木,恰恰是这种“山林”气质让古代士大夫为之倾情,在他们心目当中,这样的香品散发着造化慷慨赋予植物的原生香气,是最本真的“天香”。

在宋人那里,要论“天香”浑然天成而幽芬迷人,非桂花(木犀)莫比。《陈氏香谱》中记有三四种“木犀香”方,都是仅仅以桂花作为原料,不掺用沉、檀诸香,加工方法也很简单。其中的一种制作与使用方法,至今读来,其诗意之感仍然让人陶醉:趁桂花才开放三四分的时候,将花摘下,用熟蜜拌润,密封在瓷罐中,深埋入地下 ,进行一个月的“窨香”程序。待到焚香之时,就把一朵朵窨过的桂花放在香炉中的银隔火板上,随着炭火悄熏,桂花一边吐香一边慢慢打开,待到葩朵完全绽开,也既是其清芳散尽之时。

杨万里《烧香诗》中所涉及的桂花香料,则为“蒸木犀”,传为宋人林洪所作的《山家清供》“广寒糕”一条记有同样的桂花加工方式:

又以采花略蒸、曝干作香者,吟边酒里,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童用(师禹)诗云:“胆瓶清气撩诗兴,古鼎余葩晕酒香。”可谓此花之趣也。

按照文中所记,摘下桂花放在密封的瓷罐中,放入甑内,隔水蒸一阵,然后再把花朵取出晾干,就成了士大夫当中风行的香料。不过,《陈氏香谱》中记有的一则“桂花香”方,更具体地记载了“蒸木犀”的制作方法:

冬青树子、桂花香(即木犀)。右以冬青树子绞汁,与桂花同蒸,阴干,炉内之。

看来,真正的“蒸木犀”,还要用到冬青树子,用这种树子绞出的汁液浸泡着桂花上火蒸。不过,不论哪一种加工方式,都坚持了一个原则:用朴素的、天然的材料,以最简单的加工,追求返朴归真的气息。从《烧香诗》可以看出,蒸过的桂花恰恰是杨万里最常用也最喜欢的香料,他甚至通过诗句公开宣扬,惟有这种朴素而富有“清意”的花香才真正与“书生”的品格、情调相匹配。持这一观点的显然不仅杨万里一人,“古鼎余葩晕酒香”,在宋代文人们看来,饮酒雅会时以“蒸木犀”来佐兴,足以让醉意都染上三分幽香啊!

与桂花几乎可以并肩的另一种天然香料,就是柏树子。据陶谷《清异录》记载,早在五代的时候,就有一位法号“知足”的高僧反对上层社会焚熏奢侈香料的风气。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居住环境不经香气的熏染净化,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知足的崇奉者们一再地劝说这位僧人在禅室中焚香。知足不好太过违拗众人的好意,于是,他想出一条对策——“但摘窗前柏子焚”,从屋外柏树上摘下柏子,作为天然生成的香料。也许正是此举开创了一世的风气,在宋代,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普遍以柏子为香品,炉中静焚柏子,成了寺观中的一种常见景象,也成了清修生活的一种标志。宋人葛庆龙《赠僧》一诗描写山僧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

七轴莲经供茗瓢,一龛绣佛挂松寮。舶香亦带鱼龙气,自采枝头柏子烧。

松枝盖顶的禅室里,除了绣佛像、佛经,只有最基本的简陋生活用具。对于这位鄙弃一切物欲享受、断绝尘缘的高僧来说,“舶香”,也就是经大海船远道运来的异域香料,不免仍然带着生物的腥气,所以他宁肯亲自采柏子作为焚香的香品。于是,倘若有缘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佛寺中,便能得到如此清绝的人生体验,便有可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章:

满林钟磬夜偏长,古鼎闲焚柏子香。石榻未成芳草梦,西风吹雨过池塘。(释斯植《夏夕雨中》)

在宋代,连和尚都是这样的清新风雅!

《陈氏香谱》记载着采制“柏子香”的具体方法:

柏子实不计多少,带青色、未开破者。右以沸汤焯过,酒浸,蜜(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烧之。

把新摘的柏子用沸水焯一下,然后浸在酒中,密封七天,再取出,放在阴凉处慢慢晾干,显然,这是一种便捷而又节俭的制香之道。正如《赠僧》一诗所显示的,彼时柏树处处可见,人们在房外窗前,伸手就能摘到制香的材料,加工又这么方便,真是何乐而不为?有了它,宋代士大夫们的清雅生活中又多添了一丝独特的风味。有一位隐士邹登龙,平生隐居不仕,住在远离喧闹的郊外,房前屋后遍置梅花,他曾写有《幽事》一诗,描写自己生活中最富幽趣的四样乐事:

闲携小斧删梅树,自缚枯藤补菊篱。烧柏子香读周易,滴荷花露写唐诗。

魏书生育人九诀 篇7

在班级的黑板右上角, 每天都由学生写上一则格言。魏老师说:“我常觉得格言警句, 像一盏盏心灯, 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 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 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请看如下格言:“人生只有进取, 满足就意味着死亡”;“最大的罪过, 莫过于自暴自弃”;“吃苦是人类的第一财富”;“你经常和什么人一起, 那么, 你就是什么人”;“九尺高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等。试想, 从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 天天点亮“心灯”, 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 天天受到“心灯”的照耀, 会收到不可想象的效果。

二、确立“座右铭”

要求全班同学, 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立“座右铭”。座右铭上写清三部分内容:第一, 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第二, 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第三, 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第一个内容起到“精神充电”作用, 第二个内容可以激发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积极性, 第三个内容更重要, 是学生自我完善、实现第二个内容的最好办法。

三、自我“精神充电”

魏老师的学生, 心目中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 书桌内放有这位伟人的传记。有时, 在语文课前三分钟, 进行“集体充电”, 全班同学起立, 各自想着自己最崇拜的人, 以及自己就是这位伟人, 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都和自己崇拜的人一样。想象得越逼真、越形象、越生动、越细致, “充电”就越成功。有时进行“个体充电”, 当学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 他们就想像到这位伟人, 看看伟人传记, 学习这位伟人是怎样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的, 于是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四、主办“班级日报”

魏老师的班级是从1984年1月, 经全班同学讨论一致同意后, 开始轮流主办“班级日报”的。办班级日报有若干规定, 如: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要占60%以上的版面, 主要设有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必须设有文章病院专栏;对班级纪律、卫生、出席、课间操得分情况, 必须及时报道;为昨天的值日班长开辟一小块工作失误及补救的分析园地, 及时分析班级工作失误的原因及制订补救的措施;每期报纸必须有图画点缀, 黑白的可以, 彩色更好;报纸必须在当日上午12时之前夹到报夹子上面, 不能拖为晚报等等。办“班级日报”, 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如写作能力、书法绘画能力、版面设计能力等。

五、坚持“道德长跑”

魏老师的学生每天都需要写一篇日记, 天天坚持, 魏老师称之为“道德长跑”。学生们写日记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有的是教师命题, 大多是学生自命题, 但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摄影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风土人情、崇拜的人、喜欢的书、感人的事时刻影响着学生, 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进取。

六、加强“体育锻炼”

魏老师的学生每天要坚持长跑5000米, 做仰卧起坐、俯卧撑100次, 男女生同样。这是多么大的体育运动量啊, 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而魏老师却认为:“这样做, 更重要的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 而且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 在现代社会, 这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践证明, 魏老师的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意志, 都是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

七、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

魏老师的学生, 如果违犯了班级常规, 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 那么, 这名学生就要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书的字数不固定,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说明书不同于检讨书, 因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 所以, 写的情感及其效果固然不同。魏老师的一个学生说:“我爱淘气, 小学时常写检讨书, 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 越写越恨自己!”写说明书的目的是说明之所以违犯了班级常规, 或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的原因、过程、结果。让同学、老师或家长知道, 以得到其了解、理解或谅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写说明书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写说明书, 是让学生做自我心理裁决, 让学生心平气和地思考这样做的利弊关系。这样有利于将师生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矛盾, 学生“新我”与“自我”斗争, 正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

八、行使“主人权力”

行使“主人权力”是魏老师最高明的办法。他常说, 教师是学校公仆, 学生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让学生们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们才能把学习当作是耕种自己的“责任田”, 而不是为老师或家长“打工”。魏老师班级的学生, 每人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如, 轮流承包的有:担当“值日班长”、抄写“每日格言”、主办“班级日报”、教唱“每周一歌”等。固定承包的有:收发各学科每日作业、检查学生日记、监督老师“发火”、课间纪律、花盆、鱼缸等等。总之,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田地, 都是主人, 都有机会行使主人的权力, 都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九、享受“快乐人生”

期望多一些书生台长 篇8

一不留神, 到了可以给人写“序”的年龄。前段时间, 就给无锡广电的掌门人严克勤干了这样一次“赶着鸭子上了架”的事情。

“虽为官多年, 但骨子里是个文人。”一直以来, 我把这句话视为人物评价的某种极致。

不知为什么, 看到克勤的《解析城市广电》的清样, 并受任写一篇“序”时, 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是中国第一个广电集团的掌门人, 而是——他骨子里是个文人。

可能有些矫情, 但正像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那句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些年来, 围绕中国广电的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我们已经说得很多了, 我想从一个文人的视角, 以克勤为例, 说说这些“化”后的“人”。

文人是要有气节的, 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琴棋书画的严克勤, 气节体现在他的清醒与责任。“作为中国广电集团化改革试点第一方阵, 我们怀着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使命感, 积极探寻传媒改革之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 我们决意坚守宣传导向主阵地, 当好文化产业主力军。正确引领社会舆论, 尊重新闻事实, 尊崇职业操守;坚持以人为本, 以情感人, 以德育人;倡导理解与沟通, 实现感动与感悟, 抵制低俗与庸俗;真诚、真心、真情推动中国广电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把克勤的这番话理解为身不由己的官话, 我以为那是片面和误读。在他的书中, 作为引领和统领的关键词是“品格”、“境界”、“精神”……

比如“境界”, 他强调学习和修养, 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来激励他的团队。克勤归纳了城市广电的五种精神: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坚守本色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

比如“品格”, 文化品格和品位的缺失正是“三俗”的本质特征之一。克勤在书中这样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低俗不应是城市广电的选择”;管理和创新是抵制低俗的两柄“利器”;做强宣传主业, 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的理念……

比如“精神”, “我们需要激情, 也需要理性”;“主持人要有宗教般的虔诚”;“播音员、主持人是社会活动家, 也是艺术家, 他们的气度、智慧远比容貌、声音珍贵”……写到这里,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生动的细节:在无锡广电集团的一次主持人培训班上, 克勤显示了诗人与画家的气质——他专门从家里带来了两幅东汉石刻人像的拓片, 向那些帅男靓女们表达注重修养、秀外慧中的精神与境界。在提笔忘字的今天, 在收视率压迫下电视连裸奔的心思都有的现状下, 我们越发感到“品格”、“境界”、“精神”的难能可贵与弥足珍贵。

这里, 我想到了一桩历史公案:当年, 毛主席批评过书生办报。“新闻工作, 要看是政治家办报, 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 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文革”期间, 还有一段“最高指示”记忆犹新:“切不可书生气十足, 把复杂的阶级斗争看得太简单了。”共和国的历史上, 确有一个把“书生”搞得相当臭的时期, 那个时期的报纸, 也真的没人敢当书生。现在我所担心的, 恰恰是中国媒体的书生气太少了。中国媒体人经过世纪之交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过程, 常常更像个商人而不像个文人, 不屑于做个书生。人们更乐意谈论发行量、收视率、排行榜、市场份额、广告收入……没有《读书时间》, 读书没有时间。当然, 这似乎更符合中国电视的“视情”。

小书生巧对服秀才 篇9

他七岁那年, 已读乡塾。天资聪颖, 过目成诵, 群童没有一个赶得上他的。每一次考试, 他总是名列前茅。因此, 常常受到塾师的嘉许, 乡人都把他看作“神童”。

有一日大清早, 梁储挎着书包上学, 哪想到刚刚走到祠堂门前, 一不小心, 踩着别人扔在地上的香蕉皮, 摔了个四仰八叉。

这时刚巧有一位老秀才经过, 看见梁储摔倒在地上, 哈哈大笑起来, 随即说出一联嘲笑他, 联云:

跌倒小书生

梁储蓦地站起身, 拍了拍身上的泥, 向老秀才扮着鬼脸对曰:

扶起大学士

老秀才大吃一惊, 想不到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才思竟如此敏捷, 不禁暗暗称奇。心想:对仗工整, 可能让他碰巧了, 等我再出一联试一试他。老秀才便对梁储说:“我还有一上联, 你如果能对得上, 我重重有赏。”梁储点了点头, 答应下来。

老秀才缓步踱了一会儿, 突然昂首远望, 看见对面的池塘岸上种了很多荔枝, 正逢荔枝成熟的季节, 果实累累, 把树枝都压得快挨着水面了。老秀才触景生情, 于是借题发挥, 出了一上联:

荔枝枝枝枝吊水

梁储听他说出上联, 几乎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

菱角角角角朝天

老秀才又是一惊, 觉得很没面子, 又出一联曰:

七岁孩童, 未老先称国老

这联明显是有意讽刺梁储的, 老秀才以为这样一来, 就一定可以难倒他了。殊不知梁储听后很不高兴, 他也不甘被讥笑, 脑子一转, 就想出了“以牙还牙”的下联:

八旬叔父, 无才枉作秀才

老秀才听了梁储的答联, 对仗颇工, 如天衣无缝, 实在无懈可击;既气愤, 又不得不佩服。

这以后, 老秀才逢人就讲:梁储这孩子, 日后肯定不得了。

魏书生的懒字哲学 篇10

我们不要小看了开头的这个课前铺垫。师生彼此陌生, 魏书生实际上是巧妙地以此自然地完成了师生的情感对接, 使得陌生的学生对老师、对学习内容有了认同感。

接着, 老师说, 按照你们一般上课的方法, 我们学这篇课文, 怎么学啊?学生说, 先介绍作家, 再解释诗词含义, 再背诵。老师说, 好啊!哪个同学能把这几个步骤写在黑板上吗?一个学生走上讲台, 用粉笔写上了上述三个环节。

这个安排, 实际上是师生一起确定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以便有的放矢。

然后, 老师说, 谁来介绍作家啊?有学生说, 老师不用介绍, 书下注解有!哦!那你来读一读。学生读后, 老师说, 谁来解释诗词含义啊?学生说, 老师来!老师说, 同学们, 你们不知道, 老师教书有一个习惯, 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谁知道啊?一个学生说, 我知道, 就是“懒”!老师说, 对, 就是“懒”!那我懒了, 你们怎么办啊?学生说, 我们要“勤”!老师说, 对呀!你们太聪明了!赶快准备, 看谁解释得最好。

后面的教学程序不再赘述。

据课后学生和听课的家长反映, 孩子们从未像这堂课那样学得那么投入, 学得那么有效。就该堂课说, 先抛开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陌生学生对老师的新鲜感不谈, 单就他的“懒”字来说, 就大有深义。

“懒”字背后有学生。在教学中, 师生各自应处于什么地位有多种理论, 我认为, 即使普遍认同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也有讲究。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 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首先也应该从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的确立, 都要以学生能够有效接受为前提, 即使如魏书生这样有教学个性, 讲解课文如行云流水者也不能够抛开学生, 不管不顾。所以, 魏书生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 引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懒”字背后有目标。魏书生的“懒”字教学, 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 所有环节, 包括课前的铺垫, 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 草蛇灰线, 形散神聚, 看似无意, 实则有心。其实, 成熟的教学, 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 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但其中一定有“象”一定有“声”, 有象外之象声外之声, 有“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一样的意境。

“懒”字背后重生成。有时候, 教师对一堂课的把握有如军事指挥家对一场战争的掌控, 既有明确的目标, 又要充分考虑并利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后者就是指要特别关注教学主体学生的知情意行, 要大胆地给予活生生的学生以最大化的思考、交流、参与空间, 灵活而智慧地演绎课堂, 不断激发创造的潜力和激情, 使师生不断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 不断流淌智慧和真理的诗意。这种临时生成的快意, 不是只按既定目标死板推进的产物, 而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相互欣赏、自信勃发而绽放的创造性花朵。新课程也有一个重要的理念, 那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资源。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可激发、可创造的再生资源,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遇”。

“懒”字背后重过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要学知识, 更要重体验。书山学海获得知识的自悟自得体验, 文学殿堂觅得人生之美的审美愉悦;讨论辩驳激发的求真务实, 朗诵涵咏产生的音韵之妙……都是语文课堂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光靠教师单打独斗地表演, 纵然你有千般气力万般功夫, 也无法替代学生独到的体验和感悟, 必须把它融入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态语文教学过程中, 才可能习得、悟得, 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懒”字背后是挑战。如果真正尊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 看到他们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之人的喜怒哀乐和潜在的学习动力, 那么, 我们的教学本应如魏书生那样“与生同乐”。不过, 这客观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上讲,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教师即使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出现遗漏。这样, 教学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但也正因其挑战性, 使得这样的课堂能够处于真实状态、生成状态, 对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和诱惑力, 更能激发师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更能实现语文课的体验感和审美愉悦。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 迎接来自学生、来自课堂生成的各种挑战, 以此来分享学生学有所成之后的喜悦。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 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课前长期的勤奋努力,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除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烂熟于心、潜心把握外, 还需要教师对课堂可能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时政、天文、地理乃至于社会世相、甘苦人生等等, 都要有所涉猎。你既要有文学家的诗意和文采, 又要有政治家的胸怀和胆略;你既要有美学家的敏锐和潇洒, 又要有哲学家的机智和深邃。有时你是主持人, 有时你是戏剧演员, 有时你是时事评论员……总之, 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以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勤奋学习, 勤奋思考, 勤奋研究, 勤奋总结, 等等。作为教师的魏书生身上, 有他几十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有他训练表达苦练成语连句的虔诚和追求, 有他借鉴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功力用于课堂而活色生香的喜悦和成功……

明季书生 篇11

相传明代有个书生。某日,他心事重重地独行在旷野中,忽听远处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书生心中不免奇怪:“这鸟不拉屎的旷野里,怎么会传来如此整齐的读书声呢?难道是自己幻听了?”于是书生带着满腹的疑问,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开始寻找。

没走多远,就看见前方的树林中出现了一大片墓地,中间坐着一位老先生和一群毛茸茸的物体,好生奇怪。于是又向前走了一段,再定睛一看:那老先生身边端端正正跪坐着的,竟是十几只捧着书本的狐狸!正当书生惊诧的时候,老先生发现了他,很有礼貌地起身相迎。而那些狐狸竟然也像很乖巧的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拿着书本,像人一样站了起来对书生行礼。

书生看着眼前的景象定了定神,心中暗想:“既然它们都会读书,说明是有文化的狐狸,应该不会做出什么野蛮的事情吧!”书生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压抑了一下不安的情绪才开口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荒郊野外读书呢?”

老先生看了看书生说:“既然你我能在这里相遇,说明有缘,我就告诉你吧,我们是在这里修仙。”

“动物也懂修仙?”书生现在怀疑遇到马戏团了。

老先生点点头,神秘地说:“一股情况下,狐狸修仙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深山老林里采集天地灵气,独自修炼,当然,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成精以后也得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继续修炼,直到获得天地认可才算修成正果;另一种,则是先修炼成人形,然后像人一样学习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老先生指着面前的狐狸们说:“它们正是在用第二种途径修炼。”

这可真是世间奇事!看着老先生一脸正气的样子,不像在说谎。书生不免心生感慨:狐狸要想修炼成仙,那是需要何其漫长的时间和付出多大的精力啊!我读书的耐心和这些狐狸相比真是可以忽略不计。老先生似乎能参透人心,看着眼前沉思的书生说道:“这个途径虽然漫长,但比较安稳。这样可以用思想控制形态,多看人类圣贤的书,就会明白很多人生道理,对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很有帮助。”

“这些狐狸还真不容易,还没有变成人形,就得先了解人类的文化精髓。人类的文化它们能明白吗?”想到这里,书生便借狐狸们的书看了一下。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古籍,而且还是原版未翻译的……就像我们现在看文言文一样。让狐狸理解文言文?是不是有些强狐所难了呀?书生忍不住问道:“这些书它们能看懂?”

老先生笑了笑回答道:“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圣贤们的至理名言,我只是稍微讲解一下,其中的道理还得靠它们自己理解。”

“难道这些狐狸是天才吗?”书生大为吃惊。

“读书的重点在于自我理解,注释一般都带着后人自己的想法,他们又不是先贤们肚子里的虫子,他们理解的未必就是先贤们的初衷,要注释岂不是多余!”

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老先生的观点,可看着眼前的众狐狸,好像很赞同老先生的理论……顿时觉得老先生又神秘了不少,便开口询问老先生的年龄。

“年龄嘛,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开始学习经文的时候还没有印刷术呢。”

这简直可以登上吉尼斯最长寿纪录了!于是书生又好奇地问道:“既然老先生经历了这么长的时光,那一定见过一些新奇的事吧?”

没想到老先生却只是平静地说:“基本上每个朝代也都差不多。但是只有在唐朝以前才有了不起的儒者。北宋以后,那些被称为圣贤的,也就是说了几句有用的话的普通人嘛。”

圣贤怎么可能和普通人差不多呢?在读书人心中,圣贤的形象都是高大而光辉的。老先生的话可和书生这么些年来受的教育大相径庭了……顿时觉得自己和眼前这位老先生之间有些无法沟通,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便与老先生告别了。

路上,书生反复思考着这场奇遇:“难道,所谓圣贤所说的话,如果被翻译了,就带有翻译者的个人色彩了?可是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就不会产生误解吗?”

没想到,在家门口书生又看到了这位老先生,书生正想走上前去和老先生再讨论一下,没想到老先生却掉头就走,从此再没出现过……

故事讲完了。圣贤曾经说过:“看上去巧妙的方法必定存在不稳固的地方,做事只有一步步踏实地进行,即使有那么一点失误,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学习魏书生自我教育的方略 篇12

为什么会产生魏书生现象?我们向魏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每一位希望迅速自我发展的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魏书生现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自我教育!他的自我教育有两条成功的路线:一条是自身的自我教育, 一条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魏书生是自身自我教育的杰出榜样。读了魏书生希望当上教师的申请书, 我们一定会为之感动。他在申请书中这样写道:“进厂6年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中, 我对学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是一天也没有中断过, 即使在‘四害’把教师地位压到最低点的时候, 我还是以极其羡慕的心情向往着这个职业。”他在工厂的6年提出了150多次志愿当老师的申请, 平均每半个月写一次!他这种对教师的热爱和追求的精神, 真是感天动地!这是他对教师职业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自我体验之后, 激励自我决不放弃的现实行动。“他自1966年初三毕业, 从此再也没有进正规学校学习过。但是, 他的学习从未停止过, 不同的是, 他靠的全是自学……”他的自学不是他我教育引导下的一般意义的自学, 而是建立在“自教”基础上的自学, 是自教与自学统一的体现, 他说“为着有一天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 把教师工作做得好一些, 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钻研有关教育的知识, 常学到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地步。即使身患重病, 也还是不愿间断, 为此度过的不眠之夜是难以数计的。”想想看, 他我教育能使魏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吗?绝对不可能!只有自我教育才具有这样的魔力!他的人生追求和教育信念, 他的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 他的民主与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他的六步教学法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 以及一份份厚重的科研成果, 都是他长期自我教育的结晶。可以说, 自我教育是他自我发展的秘诀, 是他走向成功的秘诀!

魏书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杰出榜样。请看他的教育效果:“魏书生任教和当班主任不到一年, 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突然之间成熟了, 懂事了。过去家长喊破嗓子督促学习也不肯沾书本的孩子, 过去家长恨不能扒着耳根子千叮咛万嘱咐仍不知道自觉管理自己的孩子, 到这个班不久, 忙起来了, 对书本亲了, 时间抓得紧了, 坏习惯开始改了。”请看他的教学效果:“初一时语文24分的学生, 升学考试取得了72.5分的好成绩, 升入了高中。升学考试全县35所中学总成绩超过500分的考生共72名, 魏书生一个班就占了19名。”“1982年魏书生又带了两个新的班。在3年中有314天外出开会, 从未请人代过课, 全凭学生自学, 他回校后也从不用自习或假期补课。在这种情况下, 他的两个班的学生1985年升学考试语文平均成绩比经过选拔的好学生还高出12.5分。全县43所中学超过500分的考生共41名, 魏书生带的班占了9名。”奇迹!是什么帮助魏书生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是自我教育, 是魏书生在教育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结果!想想看, 假如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他的班级能做到“班级的事, 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 人人有事做”吗?魏书生能做到同时带两个新班, 3年外出开会314天而班级不乱吗?显然不能!万万不能!想想看, 假如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他的学生在“不教”的情况下, 能取得那么好的学习效果吗?显然不能!万万不能!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不教之法”, 是教学中的自我教育之法。“魏书生班的学生知道每天干什么, 每月干什么, 每学期干什么, 知道他大脑这部车到哪儿走, 到哪儿停;知道半路哪儿出了毛病, 怎么修;知道自己的“驾驶技术”还有哪儿不行, 怎么提高。所以, 有好多事情, 不用老师教, 不用老师督促, 他自己就主动学、主动干了。而且你想不让干, 或者谁想不让干, 学生都不同意。”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成功学习的境界啊!

既然我们知道了魏书生自我发展的秘诀, 走向成功的秘诀, 既然我们知道了魏书生是自身自我教育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杰出榜样, 向魏书生学什么就不言而喻了。怎么学呢?机械的模仿甚至照搬是不可能的, 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或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受制于教师的素质等多方面的条件。我想, 学习魏书生就是要站在宏观的高度, 方法论的角度, 结合自己的实际, 扎扎实实学习他通过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方略, 扎扎实实学习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略, 落实到我们的自我发展规划之中, 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路桥工程计量下一篇:道德审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