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2024-10-17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精选9篇)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1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术报告会

12月17日,应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海月教授来校做专场学术报告。

报告在西区第一教学楼704教室举办。赵海月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背景考量与国际战略选择”为题,从中华民族文化内因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等国际背景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国际战略的选择。赵海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大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号召当代大学生学好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做出贡献。报告使学生们深受鼓舞并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次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学术报告的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和化工学院07级学生到场聆听了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2

一、建立三级理论学习体系

即院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班、各系团总支理论学习小组和各班级团支部理论学习小教员。2007年共青团中央提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后, 学院把三级理论学习组织改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由主管德育工作副院长、副书记担任, 副组长由学院关工委主任、团委书记和思政部主任担任, 各系团总支书记任组员。在各系成立由团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习组织和以班级团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小组。

二、实行三个层次的培养

一是核心层, 培养对象为学院大一、大二年级中的大学生精英。包括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团干部、学生社团干部, 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创新、奉献、学术科技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培养目标是引导优秀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 不断提高优秀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 使他们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使他们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精良、道德高尚、综合素质突出的杰出学生代表,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骨干层。骨干层的培养对象为学院大一、大二年级中的大学生骨干。包括各系学生干部、学生团干部、学生社团干部, 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创新、奉献、学术科技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骨干进一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 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 使他们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较强、善于学习、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强, 创新和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学生。

三是全员层, 即全体学生。全员层理论学习主要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 并利用团会组织全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成功的充分的调动起了辅导员老师和广大学生骨干的力量, 带动和影响广大青年学生, 为培养出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 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理解理论提供了平台。

三、落实三个工作制度

一是学习内容做到两个结合。即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学习, 我们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胡锦涛总书记最新讲话;把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更直接的感受到树立正确的成才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性, 只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价值观, 才能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是实行两个导师制度。即理论导师, 进行理论辅导报告, 专题讨论, 理论指导;实践导师, 指导学员职业规划、社会调研、实践体验。

三是建立两个基地。即理论学习基地, 即以图书馆为依托的大学生业余理论学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与政府部门、社区、企业、福利机构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四、团委的组织领导作用

1、加强对团干部的理论武装。

团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的高低, 会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 我们十分重视对团干部的培养和提高。团委书记参加党委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 定期请我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和德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为团干部们进行理论辅导。

2、注重培养和选树典型。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几年来, 我们在核心层普遍培养、重点选拔, 吃小灶, 再提高, 在学院选树了许多政治素养强、理论水平高、学习工作好的先进典型。靠典型的带动, 参加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的学生近千人, 通过培养和教育, 学生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而是就在自己身边, 靠自己付诸于行动。

总之, 几年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 使我们认识到:第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班的建立与坚持开展, 为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新时代大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起了基础性作用。第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顺利开展, 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分割的, 充分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时快速的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及时的学习掌握。第三, 把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能够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树立正确的成才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性, 只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价值观, 才能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摘要: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但由于其刚刚兴起, 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模式或是效仿公办院校, 或是方法单一。本文作者以所在院校为例, 较为祥细的阐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工作模式。

社会主义学院“扩能” 篇3

习近平的一封贺信,让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这个略显陌生的名字走入了大众视野。

10月14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贺信说:“60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培养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60年来共举办各类班次1500多期,培训党外代表人士和统一战线各类人才8万余人次。

在新形势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统战部长到网络大V

回忆起六个月前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康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规格很高,孙春兰部长给我们作了开班辅导报告,讲课的都是中央统战部的分管副部长。”

彼时,李康刚履新统战部长五个月。他的同学,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统战部长们。2016年4月,全国统战部长培训班举办,学员覆盖全国各省、各市及部分县级统战部长。

不过,同样令公众关注的,还有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的另一个人群。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剑峰已经两次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课堂。

“第一次是2015年春季的‘第12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谈剑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那一期研究班上的同学包括小米科技副总裁陈彤、“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爱奇艺CEO龚宇、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陈丹青等,还有网络知名人士欧阳后增、公益人士邓飞等。

此次研究班,是中央统战部第一次将新媒体从业人员成规模地纳入培养体系,学员中三分之一是新媒体从业人员。

在此之前,2014年,凤凰网CEO刘爽、奇虎360公司副总裁曲冰等,成为首批走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接受培训的新媒体从业人员。那时,来自这一领域的学员数量还是个位数。

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提出,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等三方面人士是未来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从那时开始,这三类人群纷纷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课堂。

在2015年参加了研究班之后,2016年9月,作为“无党派人士理论研究班”的学员,谈剑峰第二次走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党史”课程进入主体班次

与以往相比,2016年9月开学的第36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和培训班值得一提。

“这是我们模块化教学的试点班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务长李道湘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以往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现在,模块化之后,以进修班为例,其主要内容是三部分:中国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五史合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模块、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模块。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党外优秀人才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这为社院教学科研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李道湘称,“此次大规模教改的核心就是,坚持‘社院姓社’,深化共识教育,以‘大统战’‘大文化’的理念谋篇布局。”

其中,模块教学中的“五史合一”指“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民主党派史”“中共党史”“中国政党制度史”融为一体。

李道湘称,整个教学要求以史为证、以史为例,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凝聚民主党派成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进一步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决心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等课程并未进入主体班次。

“2016年初,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到中央社院后作了个教学调研,发现政治共识教育仍缺少深厚的历史阐释和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比如,一些学员对于民主党派为什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了解。他提出,我们要让学员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由历史形成的,现在的政党制度有其必然性。”李道湘称。

“以前,我们只在短期班讲中共党史。”该院教授杜玉芳告诉本刊记者,“比如给新阶层人士讲,鉴于他们多是年轻人,我们更强调历史的趣味性、线索性和史实性。”

“而现在进入主体班,我们更注重问题导向。比如,让学员们了解执政党的初心是什么、是如何走来的、为什么在发展中出现‘文革’这样的失误,以及如何走向未来。”她说。

杜玉芳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授“中共党史”已经八年,之前在中央党校工作。她说:“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中共党史,更侧重统战和共识教育。”

“比如我们讲长征,为什么取得胜利?一是有毛泽东的用兵如神,二是有共产国际,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西南军阀的统战。”她说,“还比如西安事变,就是我们长征到了陕北后,南有国民党、东有日寇、北有大沙漠,西有军阀。正是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合作下,共产党才取得了转机。”

统战学研究生

2016年9月1日,22岁的孙阁走进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课堂,并将在此学习一个学期。

nlc202309091314

这是孙阁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第三个学期。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她和另外七名同学在山东大学学习了基础课。他们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的首批统战学研究生。

2015年,在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山东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统一战线学研究生。

按照教育部的批准,统一战线学学院每年招录博士生5名(自2016年增加至10名),硕士生20名。其中博士生培养时间为四年,硕士生培养时间为三年。

在专业课方面,必修课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统一战线学概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等3门课程;选修课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中国民主党派史、统一战线中的民族问题专题、统一战线中的宗教问题专题、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问题专题等9门课程。

至今,学院已经完成了两届招生。其中博士生招生满额,硕士生招生尚未满额。两届硕士生各有20个招生名额,第一届招录硕士生8名,第二届招录15名。

对此,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主任蒋锐表示,随着该学科知名度的扩大,下一届硕士研究生招生有望满员。

孙阁告诉本刊记者,第一批8位硕士研究生有6位是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多数读的是政治学专业,从本校看到了统一战线学专业招生信息。

她本人本科学习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在她看来,“新学科是机遇。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之后,统战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精通统战理论的教学研究型人才和熟悉统战方针政策的应用型人才都很奇缺。”

“统一战线学作为独立学科被纳入国民教育招生系列,标志着统一战线事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正式启动。”李道湘向本刊记者表示,“着力打造统战学、培养高层次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是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为何启动统战高端智库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不仅仅是一所培养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高等政治学院,它还有一个新的身份——统一战线高端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当前统战工作的形势、还是其任务、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统战理论政策和对策研究方面,专门的研究机构尚不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7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正式启动了统一战线高端智库,成立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

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负责人钟舍称,智库将在“大统战”和“大文化”的双重视角下,在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中华文明继承与创新两大重点领域,围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重点方向,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智库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钟舍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4

公告

尊敬的各界朋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友:

2012年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二十周年。4月27-28日,我院将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院庆组委会将邀请有关领导出席庆典,邀请全国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相关专家学者、北大马院的杰出校友参加论坛。特此公告并请院友和各界朋友周知。具体事宜,敬请关注网上通告,或与院庆办公室联系。

院庆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2751943,62751078,62751941

联系人:王强,李石生,李欣

电子邮件:imppaq@126.com;yuwen@pku.edu.cn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5

致辞

2017年7月12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师范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学员来#挂职锻炼启动仪式。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即将参与社会实践,破解工作难题,支持我市建设发展,##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市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县(市)。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校联系,提升科技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暑期实践中,战高温,斗酷暑,脚踏实地,勇于实践,深入乡镇一线战场,秉持“#”的校训、“#”的校风和“#”的学风,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学以致用,服务人民,为我市当前大力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有力支持。在这里,我也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各乡镇也要精心组织、周密配合,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创造更好条件、拓展更大空间、提供更优环境。

最后,祝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在##的实践活动期间生活愉快,收获开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6

LOGO 设

策划方案 2014年11月7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年“绘出自信、绘出青春、绘出学院风”LOGO设计大赛策划方案

迎六十周年校庆之际,为展示学院风采,促进学院形象建设,提升学院文化品味,优化育人环境,弘扬学院精神,特面向本院广大师生举办LOGO创意设计大赛。此次征集活动旨在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激发广大师生的爱院热情和创作激情,展示我院师生的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集思广益,为学院建设发展服务。

一、活动主题

爱国主义精神暨学院文化代言

二、活动对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一)、宣传阶段:11月20日-11月21日

(二)、征稿阶段:宣传日起-11月30日

(三)、评选阶段:12月1、2日

(四)、公示阶段:12月3日

五、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 协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七、活动内容

(一)宣传

绘制有关本次LOGO设计大赛的海报(2张)张贴在宣传栏内,从11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各班班长要做好前期宣传工作,调动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二)征稿

1、时间:宣传日起-2014年11月30日

2、主题:我为爱国主义精神暨学院文化代言

3、内容:设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属LOGO

4、要求:LOGO创意设计要符合我院教学理念,体现我院精神风貌。整体要求简洁、创新、大胆、具有传承艺术性。具有较高的特色性、延续性,个性鲜明,艺术性强,作品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反映我院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5、形式:(1)手绘画+设计理念说明稿、(2)电子打印版(推荐)+设计理念说明稿、(3)黑板画+设计理念说明稿 PS: 电子版发至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邮箱

6、投稿方式:交到9206办公室(星期一、三、五值班期间16:50-18:00)

7、其他:请将班级、姓名、联系方式写在作品背面,并且自行留备份。如作品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均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本次主办单位无关。最终解释权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

(三)评选

1、初选:团委学生会部分成员

2、复选: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

(四)作品公示

将张贴在宣传栏

八、奖项设置

(一)手绘画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二)电子图片画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三)黑板画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注:各个比赛奖项的奖金为一等奖150、二等奖100,三等奖50。

九、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好作品,防止作品破损。

(二)不得故意破坏参赛者的作品。

十、经费预算 奖金:1500元 证书:20×10=200元 宣传海报:2×60=120元宣传栏:1×200=200元 总计:2020元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7

记者:丁院长, 您如何看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

丁德科: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严肃、重大的问题, 但很少有人认为这更应是一个平常、具体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将大学生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要不断讨论、探究的问题, 但很少有人认为这是可为、可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是具备一定的品质、意志、理想、信念和能力的人。在不同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者有其普遍的共性, 也有源于具体时代特征的特殊性。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依靠的就是一大批战斗在各个岗位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引领。这些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也不可能是天生的, 不是也不可能是自发形成的。他们是在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 培养与自我培养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自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来,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计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些概念, 且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知轻看。充满了怀疑与敌意的那个时代, 尚且有无数的青年学子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怀抱, 成为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 在我国各族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并普遍认可、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将大学生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是更可能、更有必要的。

记者:您认为怎样的大学生可以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丁德科:我认为, 大学生都有可能, 也必然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大学生, 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理论, 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积极进取, 勤奋努力, 乐观向上, 精神愉快, 那么, 在大学毕业时, 他就应该成长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

记者:但是很少有人认为大学生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丁德科:现在, 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其培养问题上有误区!那就是, 很多理论工作者都在探讨、设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方案, 在为“青马”工程的实施辛勤地工作着, 大学生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基本都学业合格, 有些甚至很优秀, 但却很少有人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种认识误区的存在, 使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多是一个在讨论、在探究的问题, 而没有成为实际上可为、可及的事情。我坚持认为, 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青年马克思主主义者?

丁德科: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的素养论述较多。在团中央关于实施青年马克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文件中有这样的阐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 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段话,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句话, 可以说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最基本、最精炼的定义。

记者:您能具体阐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养内涵吗?

丁德科: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应该是具有科学宗旨、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科学人才。

科学宗旨, 是基于理性信仰的为民宗旨。理性信仰, 指先进、开放和切实的信仰, 而不是落后、封闭和虚幻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最为开放和最为切实的信仰。基于共产主义信仰, 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古代社会尊崇“仁”的宗旨, 如今提升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两者一脉相承, 后者是中华民族宗旨的伟大、崭新、革命性发展。

科学方法, 是基于先进文化的思想方法。从历史的中华人文精神到今天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 是人类最为先进的文化。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 是最为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能力, 是基于良好知识结构的专业能力。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要经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 既要具有作为一个普通的有知识的人应有的基本知识, 更应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有的至少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并且具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合格的高等教育经历和能力水平是具有科学能力的标志。

科学精神, 是基于进取奋斗的乐观精神。一个心系百姓的人、为百姓幸福而进取且奋斗的人, 无论遇到成功还是失败, 都要始终保持意气风发、意志坚韧、甘于奉献、充满快乐、乐观奋斗的状态。

记者:丁院长, 您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素养或者说本质是什么?

丁德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素养、本质, 应是坚定地创业创新。这是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特征中提炼、推演出来的逻辑观点, 更是全面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坚定、顽强奋斗的历史得出的结论, 也是我这几年考察、研究渭南师范学院校史和渭华照金精神得出的结论。这里作个解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 说到底就是坚定的创业创新。之所以说“坚定”, 是因为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党经历革命与建设, 根本的表现是创业, 创中国革命成功大业、创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 以及在创业基础上的创新。渭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23年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 这所学校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渭华照金精神是指在这所学校、渭华起义、照金革命根据地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工作作风, 其核心理念也是坚定地创业创新, 基本内涵是忠党为民、教育引领、务实求真、快乐奋斗。前段时间我们发表的文章中, 对渭华照金精神基本内涵第一点的表述是“忠党爱民”, 我觉得改为“忠党为民”比较确切。

记者:丁院长, 您的观点使人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群体一下子清楚了, 让人眼前一亮, 受益匪浅。至少, 您的思考为大家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一个方法, 一个可以信服的观点。请您谈谈渭南师范学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具体做法。

丁德科:在团中央2007年下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2009年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中, 对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基本的要求。“纲要”中提出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五种方法, “细则”则在总结各高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红色教育、能力训练和交流研讨等六种更具体、更复杂、更细化的方法和要求。按照团中央的要求, 针对大学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要通过组建中央、省级和高校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来进行。我校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2011年年初成立, 取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都应该、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养教育。我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一是拓宽培养对象, 以大学生骨干为主, 辐射全校学生;二是拓宽培养方法, 以团中央的要求为基础, 开发新资源、创造新条件、探索新路径。渭南师范学院的“青马”工程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记者:那么, 请您稍加详细地介绍一下。

丁德科:一是挖掘、整理、创造思想文化资源, 突出精神教育。精神教育是指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精神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2011年以来, 我们建成渭南师范学院展览馆、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和渭南师范学院科学馆, 师生可以就近、直观、随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还与渭南市辖区的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样, 我们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就有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与此同时, 我们确定了代表中国思想文化核心内容的“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 并将渭南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的名言“天天奋斗、天天快乐”作为学校精神, 以此铸造、引领全校师生的精神追求, 使之成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状态。随后, 我们还设计确定了既反映学校上世纪90年历史又包含校训和学校精神的新校徽和校旗。

可以说, 这三个教育场馆、校训、学校精神和校徽为师生提供了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 也是师生遵循的精神准则。在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 正引导、激励、规范着全校教职员工为社会培养和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专家人才。

去年以来, 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渭南的早期革命活动过程中, 提出渭华照金精神这一命题, 并对渭华照金精神的内涵作了阐述概括, 这在前面已经提到。渭华照金精神是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文化的根源, 是我们履行文化继承与创新职能的起点, 更是动力和源泉。它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教育、感染作用。

刚才我还提到, 我院的前身是赤水职业学校, 后来改名为赤水农业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我党早期重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摇篮。这一历史贡献对学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更增强了他们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 抓好科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思想培养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如果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课程, 就具备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科学思想。我们把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加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这种结合, 一方面是组织上的结合, 学工部、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都是实施“青马”工程的平等主体。另一方面是内容上的结合, 学工部和团委提出理论教育要求, 思政课部调整优化思政课, 将“青马”工程要求融入课堂。

三是重视方法的深层次研究, 理论与实践有机互动。我院重视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开展科学研究。我们申请承担了国家和省上有关课题, 成立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基地, 出版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专著、编著、教材, 对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队伍中有很多青年教师。研究工作对他们来说, 是研究的过程, 也是学习的过程, 是为培养他人工作的过程, 也是培养自己的过程。在高校, 青年知识分子, 也就是青年教师既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中坚力量, 也是重要的培养对象。

“青马”工程的理论研究和“青马”工程的工作实践, 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推动的。在实施“青马”工程期间, 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 作了不少大胆的尝试, 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材料, 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分析材料,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最终形成的科学结论、科学方法有力地推动了“青马”工程的深入发展。

四是鼓励师生开展内容上的学术研究, 在研究中教育或接受教育。这个方面的研究有两种:一个是教师专门针对“青马”工程实施开展研究。围绕如何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学校的一些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等, 从特定的角度、范围更为细致的研究。为此, 学院还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研究中心两个科研机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了我校专家《坚定不移地创业创新———论渭华照金精神》、《弘扬渭华照金精神, 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党早期重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摇篮———渭南师范学院前身“赤职”“赤农”办学历史考察》等文章。这是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思想资源和研究党的精神宝库的生动之举。

另一个是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校设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新研究计划项目”专项资金, 鼓励、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三年来, 已有400多名学生受到或正在接受共计约20万元的资助, 批准了40多个马克思主义创新项目, 发表了70多篇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这种研究, 对培养大学生初步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效果非常显著。

五是开展理论研讨, 营造学术争鸣氛围。近年来, 一大批大学生先后前往包括国外的多所高校, 互访交流, 开阔视野, 提高境界, 增强修养。在校内, 教师特别是参与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教师, 也利用这一平台经常性地讨论、交流。校内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 坚持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干部举办马克思主义学术讲座。今年四五月间, 我们举办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 先后有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多位专家, 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这一主题, 作了总时长达20多个小时的报告。研讨会取得重要成果, 《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等23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六是开展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 培养大学生科研水平, 使之成为能够运用科学观点、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记者:渭南师范学院开展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 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有哪些作用?

丁德科:我院自2011年决定并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 每年立项100项, 其中20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每项主持人1名, 参与者15名。四年后, 将保持每年级1500人、共计6000人参与;同时, 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 每年奖励100个人 (组) 。由于我院在全省以至全国较早、大规模、切实开展本科生科研工作, 2012年国家开展这项工作时将我院列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 当年已有28项国家项目, 省级项目每年30项左右。大学生申请承担或参与创业创新项目, 作用很多、很大。大学生科研, 能够逐渐树立科研意识, 培养科研能力, 凝练科学思想, 锻炼科学精神。一些项目实施转化, 被企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采纳, 对学生有明显的鼓舞激励作用。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 得到家长的重视支持, 不少家长出力、出人、出智, 形成共鸣态势。大学生完成创业创新项目和获奖, 得到就业单位和研究生录取院校重视和肯定, 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再者, 大学生在科研中, 会碰到好多困难和挑战, 克服一切障碍, 坚持完成, 成果既出, 喜出望外, 奉献、坚韧、乐观的科学精神就在大学生心田生根开花了。其实最重要的是, 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会自觉地心系百姓、研究解决好问题, 促进实际工作, 干出好成绩。这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成长的路径和轨迹, 也是未来的马克主义者的良好开端。

记者:学院实施“青马”工程的成效如何?

丁德科:近年来, 学院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积极进取、奋发努力的优秀大学生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入选“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邓健, 坚持志愿服务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传媒工程学院的马生福, “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获得者、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智飞, 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胡翔, “陕西省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暨青年突击手标兵”、音乐舞蹈学院的吴垠, “敢于用生命铸造爱心”的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韦远志, “果敢正义、见义勇为”的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刚, “义务抚养90岁孤寡老人”的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张坡坡, “发奋苦读, 而立之年圆大学梦”的外国语学院的李晓莉等20余名在陕西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青年代表;学校3000余名毕业生在“振兴计划”、“特岗教师”、“从医从教”、“西部计划”、“预征入伍”、“乡村教师援助计划”等志愿服务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30000余名毕业生奔赴西部、奔赴基层从教、从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活动竞赛中, 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800余项, 省级奖项1900余项, 获奖的质量和数量呈现连年增长趋势。学校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应届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年大幅增长, 每年都会传出诸如整个宿舍成员全部考上“985”、“211”院校研究生等喜讯;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增长, 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可以说, 我们的桃李满天下, 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 各行各业,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愉快!

采访结束后, 记者谢绝了丁院长和校方的陪同, 在校园随便走了走。

漫步在美丽的渭南师范学院校园, 和散发着青春与活力的青年学子交谈, 所见、所闻更为亲切, 更受鼓舞。一个地处陕西东部的地方师范高校也如此厚重, 如此深邃, 如此富有创业创新的活力, 让我们倍感欣慰。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建构主义 大学物理 目标维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50-03

大学物理在高校理工科学习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具有延伸和辅助的作用。很多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要求较高,对物理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升。不过,就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而言,大学物理的教学具有其特殊性。独立学院一般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基础类课程往往不太重视,大学物理课程也在其中。如何在有限时间、空间和资金的基础上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是当前独立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中,能有效地改善独立学院学生大学物理的学习状况。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可追溯到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结合,其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在世界,而只能利用内部建构的基本认识原则组建经验,从而发展知识。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教育思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都深受建构主义思想影响,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20世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使当代学习理论研究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成为现代理论学习研究的现状和走势,推动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次重大革命与突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积极地去建构知识,由被动变成主动,从而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适用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它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在独立学院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安排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因而,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需要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

传统大学物理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输的方式,老师在黑板前板书,学生在下面记录,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在现实中很多独立学院为了节省经费的开支,大学物理课程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一个老师面对上百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精力难以顾全,更谈不上引导学生的学习了。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知识基础相比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是比较薄弱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低于其他本科学生。大学物理的教学情况和条件使他们更加拒绝接受相关知识,只能维持低水平的吸收状况。但是作为基础课程,大学物理的学习直接决定了一些理工科学生的知识成长。知识系统的基础如果没打好,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更提不起兴趣,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因此,我们可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中心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氛围得到改善。学生要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师生都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从而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以此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目标维度的探讨

在传统思维和教育教学理念下,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经常忽视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萌芽、发展和形成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培养;忽略了教育应具备教书育人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兴趣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教育的渗透。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大学物理教学中,也应将其渗透到物理教学的三大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中。

(一)知识与技能维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背景经验。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体系并不完整,对大学物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被限定在一定的程度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忽视和抹杀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先前学习中形成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而应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领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中拓展、派生出新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经验并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在教学中协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搭建其合适的立体的认知框架,并在其中不断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新旧知识在框架中不断地转换,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偏重于技术型、应用型。学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但独立学院学生的相关能力却是较弱的。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用物理学家探究物质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过程来指导、引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索、发现、探讨和思考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看到物理问题是怎样被提出、发现和发展的;学生还能够看到,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思考问题,有利于最终解决问题;并由此真正体会到在探索与发现并存的学习方法和环境下,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动性及其乐趣。除了在教学中渗透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外,物理实验也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学物理实验一方面可以巩固提升物理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为以后的专业实验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的训练,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素养。但是,大多数独立学院物理实验的基础并不牢固,很多实验由于设备不足不能完成,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通过实践来巩固,间接地导致了实践知识的欠缺和薄弱,这样物理知识系统的构建就会出现瑕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兴趣相比其他本科院校而言较为薄弱,如何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变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其实物理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却又不是纯理论的,它与实际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无不透露着物理的奥妙。因此,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学生生活中能见到的例子或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时将物理知识隐含在这些情境设计中,并和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了解。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拓展学生逻辑思维、开阔学生视野,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物理新知识的适应力也增加,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原有知识的拓展作用。

三、基于三大目标维度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提升和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相对于老式教学设计,更要考虑学生知识系统的建构过程。但由于学生一直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突然接受新式教学方法可能会出现难接受或抵触现象。这样,既不能完全照搬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固守传统的单主体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融合传统教学的优点,创造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激发兴趣,精彩导入。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课题导入环节,设计好课堂的铺垫。课堂导入是对学生以前知识的巩固和系统整理,通过导入,引出新的知识点,在新的知识高度上帮助学生优化知识。课程的导入可以和生活相结合,组成一个情景环境,使得学生身入其境,引发共鸣和兴趣。还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使得学生明白大学物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大学物理教学还应该和人文教育结合,将物理知识与人文素质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利用人文事例,寻找其中的物理知识点,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物理课堂上。例如,学习动量定理时通过“最美妈妈”的事例引入课题,“那一刻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让我们敬仰,相信也会让学生感动;学习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让学生计算物体从高处下落的动能,体会高空坠物的危害,“拒绝高空坠物从我做起”,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有文明有道德的公民。总之,课堂可以从兴趣、专业和人文三个方面出发,组成一个新的课堂导入方式。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取决于教学理念的改变。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要求教学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以学生自学为主,善于提问和思考,并学会批判思维。将教师板书、学生听取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学生参与教学中,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专业和所学内容,采取情景式、合作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所谓情景式教学,就是创设一个更容易让学生建构新知识的情境,让学生在与周围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蕴含相关物理学原理的社会或者生活情境在内化知识时进一步提炼加工。所谓合作式教学,就是通过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或实验,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所谓研究式教学,是指将课程的内容转变成生活、生产或科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帮助下按照科学研究的模式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提升学生自己的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大学物理教学课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大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教师控制教学中的精讲与点拨。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知识体系的特点,选择重点讲解和浅层分析。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专业需求,加深专业相关知识的讲解,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教师在控制教学同时,一定要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鼓励学生收集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与当前的课堂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巩固与转变,利用实践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巩固与转变是教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想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必须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境界。在课堂传授知识后,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如何将这些知识巩固、升华和运用。独立学院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巩固知识的环境,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申请创新创业活动,参加自己的课题研究,参与各种相关竞赛和调查,使得他们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同时也开阔了学习视野和创造精神。独立学院可以为这样的良性循环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制度保障和人员保障,给予学生和老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培养下,充分吸收知识理论,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构建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在这个知识体系上面,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各学科知识,完成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自主性学习。

总之,作为公共必修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方法,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及创新精神。教学中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熔于一炉,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季颖,林波,李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10)

[2]马保科,常红芳,孙琳,等.建构主义逻辑下大学物理教学学生素质的科学培养[J].科教导刊,2015(1)

[3]张晓艳,王青狮.基于转变学习方式的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思考[C].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58-160

【基金项目】2015年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教改项目(JYJG20150003);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424)

【作者简介】杨达莉(1978— ),女,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 篇9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闵维方

(2007年4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在这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15周年庆祝活动,并借此机会隆重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北大党委和学校行政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应邀参加院长论坛的各位领导、兄弟院校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5年前,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北大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更好地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德育教育,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15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研究和宣讲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党中央组织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仅为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快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而且全国不少高校中也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进一步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全国25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共同就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学院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相信,大家在研讨中一定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研讨中一定会产生出思想理论的闪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开拓思路、做出贡献。

同志们!再过6天,就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伟大的革命先驱、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80周年纪念日。李 大钊同志在敌人的绞刑架前曾经无比坚定地说:“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80年来,我们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显著。实践证明,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指引我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其中包括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是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认识,放在当今急剧变革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去思考,对于北京大学来说,还要放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部署中去筹划。希望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以方永刚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建设一个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目标,总结经验,弘扬传统,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同兄弟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道,努力取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业绩,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李白带来的感动下一篇:木耳镇城区流动人口集中清理清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