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2024-08-28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共6篇)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篇1

语文版七年级现代文课内阅读训练 备课资料(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课文语段阅读)

《忆读书》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进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来去干他的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了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⑤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我同时还看到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这对于我的作文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胄,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里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一,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国描写的人物,如林冲D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DD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思想?

总领全文,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的强烈。

2.举例说明作者读书人迷所达到的程度。

(1)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2)读到关羽、诸葛亮死了,大哭一场。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由此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喜欢《水浒传》而不喜欢《荡寇志》,试再举出《水浒传》中的人物。

作者是一个有正义感,爱憎分明的人。《水浒传》人物个性鲜明,宋江,林冲……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2)我决定咬了牙……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风筝》

(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樵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选文第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看到远处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不过,心头不禁悲哀。

3.选文中剥夺弟弟的爱好对我的惩罚是指什么?“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

惩罚指自己心灵受惩罚,良心受到谴责,可谓不幸。

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指“我”不许小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把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5.“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

6.“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指什么?

不仅指当时的勇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7.文中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自责的人。

(二)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爱,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同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文中画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词是(B)

A.虽然但是因为

B.不但并且因为

C.虽然但是所以

D.不但并且但是

2.第一段中写道“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对风筝入迷。

3.我为什么鄙视“放风筝”

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4.第二段中的“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突出我的专制,盛怒和蛮横。

5.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内容。

精神的虐杀。

《回忆我的母亲》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

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

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

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

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

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

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

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

能做到的。

1、写出文中概述母亲对作者教育影响的句子。

(1)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3)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2、第三段中,“离我而去”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去世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母亲的深沉的哀痛之情。

3、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创造了”和“创造着“是否重复?为什么?全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议论不重复,“创造了”是已经创造的意思,“创造着”是正在创造的意思。全句的含义:强调正是如母亲这样平凡的人民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4、“这是我能做到的”中“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指代两个尽忠的具体内容

5、作者用了两个“尽忠”,这是报答母亲的方法或行动。“尽忠”的目的是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6、文中说到的“希望”是指中国共产党

7、你的母亲有什么样的特点?用一件小事具体描述出来(不少于100字)

《小巷深处》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②我开始沉没,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④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1、第①段中“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的哪些方面?

“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2、第②段中母亲“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样说明了什么?

形象地说明了母亲在人前“以我为荣”,巧妙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深深的失落,作为女儿的“我”,虽能察出母亲心中的落寞,却不为所动,从而表现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3、第③段中写“我:住进了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母亲不辞辛苦去学校看“我”埋下伏笔。

4、第④段中“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一句中“我”为什么加引号?

穿上连衣裙的“我”不是原来的“我”,不再朴实、纯洁。

5、第④段中哪些句子表明了“我”有强烈的虚荣心?

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

6、第④段中母亲早已察觉“我”对她的感情变化,但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而是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好处: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母亲为不影响“我”的情绪,而抑制自己的感情,更有利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7、当我要求母亲没急事别去找我时,母亲沉默可好长时间,请想像描写一下母亲的心理活动。

例:“这孩子怎么变成了这样?她怎么就一点也不体谅我,唉,算了,自己吃点苦没什么,还是别难为孩子了,只要她高兴,怎么样都成。”

8、“我”对母亲与母亲对“我”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通过写“我”的虚荣、浅薄来衬托母爱的深沉无私。

《我的老师》

①但是,也就在这时候,我体会到大自然对人并不总是善的、美的。早晨从家出门时天气很好,但很热。因为走的路程较长,我们坐在树阴下休息过两三次,最后一次是停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水果树下休息。果树给人们提供一块凉爽的遮阴地,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树上去了。我一直往上爬,在树枝丛中找到一块能坐的地方。由于这块阴凉地方很好,莎利文小姐建议,我们就在树阴下吃午饭,叫我等她拿来午饭后,我再从树上下来。

②突然间天气起了变化,太阳一下子没有了。我知道天空已是乌云密布,因为我身上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还闻到一股奇异的味道从大地散发出来,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我离开了老师,一个人高高地悬挂在树枝上,我感到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单。我的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坐在树枝上静静地等待着,我想只有等老师来,我才能从树上下来,否则别无办法。

③周围死一般的沉寂。树叶子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来了。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一阵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都打断了,我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我动弹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树上。我感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来,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厉害。我想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正巧这时,我的老师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我紧紧搂住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

1、解释词语

骚动:**。

颤抖:哆嗦;发抖。

2、概括这三段要表达的意思。

我独自一人在树上,在大雨来临之前产生恐惧心理,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3、找出大雨将至时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周围死一般的沉寂。……猛烈地摇晃着。“渲染了自己的恐惧心理,为下文埋下伏笔。

4、莎利文老师是通过何种途径让我认识大自然的。

让我置身于大自然,亲身体验自然中不仁慈、不友好的一面。

5、“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这句话中“这件事”是指什么?

让我独自在树上感受大自然,经历暴风雨。

6、文中哪句话表达了“我”从这件事中得到的认识?表达方式是什么?

“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表达方式是议论。

7、第②段中“离开了老师,我一个人高高地坐在树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请合理想像我此时的心理感受。

例:老师,你去哪儿啦?为什么丢下我一个人呆在这儿?要下雨了,我真的好害怕,好孤单,老师,你快来吧!你快来吧!

8、莎利文老师可以说是改变了海伦的命运,这样的老师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好。老师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热爱自己的学生;把知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欢乐。

《春》

(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什么?

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柔软舒适。

2.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视觉、嗅觉、听觉突出了春天花朵多,花色艳,花味香的特征。

3.短文写春花花色艳,品种多,可用成语繁花似锦(花团锦簇)来概括。

4.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此句联想到一个成语是春华秋实。

5.文中写春花是正面描写,写蜜蜂等的对春花的是侧面描写。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几句话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与桃树、杏树、梨树的排列顺序一致。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写出有同样情味的一句古诗吗?

写出春意勃发、喧闹、沸腾的景象。“红杏枝头春意闹”。

8.描写春风,突出春风什么特点和暖、清新(用两个词语概括)?作者分别从哪几种感觉上来描绘春风?各举一例说明。

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视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听觉: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9.春雨,其特点是细密和轻盈。描写的顺序是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到远,这段描写所形成的意境是恬静和平。

(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本体都是春天,喻体分别是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仅限一个字)的特征。

2.这三个比喻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说春天是一年之始

春天像小姑娘,是说春天娇艳美丽。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是说春天充满活力。

3.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三个比喻句顺序不能调换。因为三个比喻句连用,从多方面,形象生动、完整地展示了春天整个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揭示了春天的个性,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若调换顺序,则打乱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本段描写的内容是雪后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

3.“山的肌肤”指的是景色

4.第一段写景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本段围绕那个字写景。

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妙”

5.“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1)“这件花衣”比喻什么?(2)为什么会产生“被风吹动”的感觉?

(1)比喻下了小雪后的小山的山坡上一道白、一道暗黄的景色。

(2)前面已有“看着看着”,表明是人久久注视后的视觉变化,对那“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波纹注视久了,以致产生了波动的感觉。

6.段中的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前文的“暖和安适地睡着”一句,运用的修辞是拟人

7.“这是张小水墨画”中的这指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的景色,这是个比喻句,本体是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喻体是小水墨画,喻词是是(暗喻)

8.试分析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粉色”一词,既写出了夕阳斜照下薄雪的容颜,又与上句的比拟句相一致,“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竹林深处人家》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确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路,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1、文段的作者从两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并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景的?

(1)远望所见: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子,其余什么都看不见了,像全被竹海淹没了,一阵风吹来,只见竹海一浪推着一浪,直涌到很远。

(2)深入竹林所见:山路两边高大的竹林很密,盖住了天空,一点也感觉不到阳光的猛烈。我们走在路上就好像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有时看到前面的竹丛像屏风挡住去路,好像走不通了,但是我们走到前面一看,另一条山路有出现在我们眼前。

(3)写景顺序:由远及近。

2、“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

极言竹子之多,“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根挨一根。

3、第二段写竹海有什么感受?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竹海的什么特点?

作者的感受是清凉、幽深、奇妙的,可从“仿佛是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看出;还可以从“那一丛竹……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看出。这些感受说明了竹林的深、密的特点。

4、以上语段写竹海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5、选文用大量笔墨写景,目的是什么?

本文虽然用了很多文字写景,但目的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意在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表现竹农丰收的喜悦,起铺垫作用。

6、“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有时看到前面一丛……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

7、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可看出作者见到竹林时的惊讶、喜悦之情。

《空城计》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1、“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如此模样”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2、司马懿“笑而不信”,他为什么“笑”?“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诸葛亮为什么笑?

这是一种怀疑继而轻蔑的笑,他不相信诸葛亮在大军压境之时,会冒这么大的险。诸葛亮的笑是镇定自若的笑,面对强大的敌人,为了退敌而临危镇静、自信。

3、由哪个词可看出司马懿的心理变化,并决定退兵?用原文回答,他退兵的原因是什么?

“疑”字可看出司马懿的心理变化。退兵原因,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4、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还会用吗?用了还会成功吗?

凭诸葛亮的智慧,以他对司马父子的了解,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可能会用别的计策,不可能再用空城计了,如果要用,空城计肯定会失败。因为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有可能会攻城,那么诸葛亮只能束手就擒。

5、根据语段,概括诸葛亮、司马懿的性格:

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出奇制胜

司马懿:老谋深算、狡诈多疑、自负草率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司马懿兵临西城,诸葛亮临危施计。

2、选文第一段突出了军情的危急,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诸葛亮)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

3、文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大惊失色”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尽皆“强调个个官员无一例外,更能突出情况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4、阅读选文第二段,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所施的“空城计”“空”在哪里?

藏起军旗;隐蔽军兵;大开城门,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孔明只带两个小童在城头焚香操琴。

5、城内军队已很少,诸葛亮为何还要下“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这样的命令?

因为城越显得“空“,就越能让司马懿心中起疑,令其中计。

《心声》

①“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

②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③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④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⑤“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⑥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与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⑦“‘……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⑧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⑨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1、指出⑧⑨段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

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

2、认为程老师“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和用发颤声音让李京京读完课文”是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3、京京的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读课文,这种感情是什么?

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

4、“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5、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

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6、怎么评价赵小桢和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

赵小桢在公开课的表现不好,原定好她朗读,平时又很骄傲,到关键时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诚,勇敢,虽然平时读课文不好,但这篇课文他太喜欢了,自己练过几次,又有着与课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读好,所以大胆举手了。

7、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王尊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篇2

关键词:广韵,反切,破读,虾

一、虾蟆

《童趣》 (P20) :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虾”是“蝦”的简化字。【说文解字】 (2) :“蝦, 蝦蟆也。”蝦蟆也就是蛤蟆, 学名蟾蜍。《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 而见食于蝦蟆。”描写的是蟾蜍吃月 (古人对月食的误解) 的景象。【广韵】麻韵167页 (3) :“蝦, 胡加切, 蝦蟆。”麻韵164页:“蟆, 莫霞切 (mɑ) , 蝦蟆。”【康熙字典】1090页:“蝦, 《唐韵》胡加切 (xiá) , 《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 (xiá) , 并音遐。”根据见系二等字语音演变成细音的规律, “蝦”反切的现代读音应为xiɑ, 但是现代汉语中“蛤蟆”一词和“蝦蟆”正是同一个词, 可知在表示“蟾蜍”这个词的时候, “蝦”的语音演变比较特殊, 延续旧音读为ha (匣母浊音清化为h, 声调转为阳平) 。

“蛤”字本义为蚌蛤。【说文解字注·虫部】670页, 即为蛤字, 释为“蜃属”。【康熙字典】1082页:“蛤, 《唐韵》《正韵》古沓切 (ɡé) , 《韵会》葛合切 (ɡé) , 并音鸽, 《玉篇》蚌蛤也。《礼记·月令》:‘雀入大水为蛤。’”“蛤”本义为蚌蛤。现在读ɡé音的词有蛤蜊 (ɡélì) 、蛤蚧 (ɡéjiè) 等。故, “蛤蟆”一词本作“蝦蟆”, 后来“蝦”字语音发生变化, 读为xiɑ?, 后来和“鰕”共同简化为“虾”, 用来表示鱼虾之“虾”。既然“蝦”字已不能正确表示hɑmɑ的语音, 就开始借用“蛤”字来记录语音, 就成了现在的“蛤蟆”。因此, 清人沈复《童趣》中的“虾蟆”应破读为hɑmɑ。【现代汉语词典】488页同。而教材未作注音, 恐易误导学生错读。

二、禁

《紫藤萝瀑布》 (P16)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

【广韵】侵韵220页:“禁, 居吟切 (jin) , 力所加也, 胜 (读shenɡ) 也, 又居荫切。”沁韵441页:“禁, 居荫切 (jin) , 制也, 谨也, 止也。”可知“禁”表示承受之义时读阴平, 表示制止、禁止之义读去声。【现代汉语词典】656页、662页“禁”字同。教材中, “忍俊不禁”中的“禁”表示控制的意思, 故读去声。本册教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52页) “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中的“禁”字同样读为去声。

三、晕

《春》 (P53)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说文解字注】304页:“晕, 光也。”【广韵】问韵396页:“晕, 王问切 (yùn) , 日月傍气。”广韵中的晕字只有去声这一个音。【康熙字典】497页:“晕,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 《正韵》禹愠切 (yùn) , 并音运, 日傍气也。《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 日晕。”看来不独广韵, 诸家韵书都只有去声一个音, 都是作“日傍气”解。【汉语大字典】1527页“晕”注有平去二声, 平声释义很简单:“昏迷, 失去知觉, 如:晕倒;晕厥。”并未举任何文献例证。看来, 义为晕倒、昏迷、眩晕等的平声读音是近代才产生的。【现代汉语词典】与【汉语大字典】同。因此, 《春》中“黄晕”之晕当读为去声。

四、澄

《济南的冬天》 (P57) :看吧,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广韵】蒸韵198页:“澄, 清也, 直陵切 (chenɡ) 。”庚韵:“澄, 直庚切 (chenɡ) , 水清定。”【康熙字典】651页:“澄, 《集韵》持陵切 (chenɡ) , 音惩。谢灵运诗:“秋水共澄鲜。”又《集韵》唐亘切 (denɡ) , 音邓, 清浊分也。”【汉语大字典】1750页“澄”注有chenɡ、denɡ二音。【现代汉语词典】同。二者区别:音chenɡ时作形容词;音denɡ则表动词, 当“使澄清”讲。所以, “澄清”中的“澄”读作chenɡ。

五、荫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P126)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说文解字注】39页:“荫, 草阴也。”荫的本义是草阴。【广韵】沁韵441页:“荫, 於禁切 (yìn) 。”同一小韵中还有“廕”字, 释为“庇廕”。【康熙字典】1055页:“荫, 《唐韵》《集韵》《韵会》并於禁切, 音廕。《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又通廕, 《左传文公九年》:“本根无所庇廕。”又《集韵》於金切 (yin) , 音阴, 草木荫翳也, 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由此可知, 简化字中的“荫”实际上是“蔭”和“廕”两个字共同的简化字, 读yin时, 表示阴凉、树荫之义;读yìn时, 表示保护, 荫庇之义。【现代汉语词典】同。故本文中应读去声。

六、稽

《皇帝的新装》 (P137) :这也真够滑稽,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广韵】齐韵89页:“稽, 古奚切 (ji) , 考也, 同也, 当也, 留止也, 又山名, 亦姓。”荠韵269页:“稽, 康礼切 (qi上声) , 首至地也。”所以稽查、稽留、无稽之谈、滑稽等都读ji阴平;而稽首之稽读qi上声, 比如“再拜稽首”。【现代汉语词典】同。

七、予

《皇帝的新装》 (P138) :封他们为爵士,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广韵】鱼韵68页:“予, 以诸切 (yú) , 我也。”语韵256页:“予, 余吕切 (yu) , 郭璞云予犹与也。”读平声义为“我”, 读上声义为“给与”。【康熙字典】85页“予”同, 【汉语大字典】52页“予”同, 【现代汉语词典】同。故文章中的授予一词应读上声。

参考文献

[1].余迺永,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丁声树,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 科学出版社, 1958

[4].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5].张玉书等, 《康熙字典》[M], 中华书局, 1958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M],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

[7].阮元,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缩印版)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戏剧单元。学生对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的了解相对缺乏,但对影视作品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影视或影星迷,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教学时可先从师生都熟悉的一部影视作品切入,然后引出剧本的写作,介绍剧本的特点: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与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握剧本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加深对现实人生的了解与体验,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一部力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钦差大臣》是俄国杰出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示的结构性腐败被称为“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因而超越了时空,至今回响不绝。《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三个剧本,横跨中外,风格各异,有助于学生认识多样的人生和多样的文化。学生对本单元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较为陌生,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幻灯片、录像)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全剧剧情,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戏剧的特点,也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通过分角色表演和课本剧排演,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在活动中体味探究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烈的戏剧冲突,凝练的戏剧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戏剧排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总课时为10课时:《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3课时,《放下你的鞭子》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①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日出》。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街头剧。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戏剧的一般方法。故此,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把握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同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戏剧特别是对街头剧的认识。运用本单元知识,尝试自编自演小话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2.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3.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自演小话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街头剧

街头剧又称活报剧、广场剧,多以大众关注的政治时事为题材,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烈火燃遍中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激起了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从整个剧情和相关台词入手,探究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编写小话剧

语文版七年级上《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品味大自然,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审美情趣。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重学生在小学时学过的知识衔接)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 应和hè 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晕yùn 第一节 迎接春天。(第一段)第2至7节 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至10节 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水涨 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眨 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馥郁,鸟的呼朋引伴──叫朋友,引伙伴,短笛的嘹亮。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三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

“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3.第三段:颂春。(1)朗读8、9、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作业:

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2.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教学反思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篇5

1、春

2、济南的冬天

3、白鹅

4、海燕

口语交际:说风景

写作:写一处景物

第二单元

5、空城计

6、美猴王

7、最后一课

8、心声

口语交际:说一说,猜一猜

写作:编一则故事

综合性学习:

本校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三单元

9、鲁迅自传

10、邓稼先

11、列夫托尔斯泰

12、第一千个球

口语交际:自荐

写作:写一篇我的自画像

第四单元

13、苏州园林

14、蜘蛛

15、珍奇的动物--针鼹

16、网络表情符号

口语交际:介绍你喜欢的事物

写作:写一篇事物说明文

第五单元

17、诗词五首

饮酒

登幽州台歌

次北固山下

雁门太守行

天净沙秋思

18、陋室铭

19、爱莲说

20、黔之驴

口语交际:说说你的座右铭

写作:解读一则寓言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

迢迢牵牛星

渡荆门送别

春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

22、河中石兽

23、古文二则

伯牙善鼓琴

郢人

24、口技

口语交际:说友情

写作:写我和朋友

综合性学习:民间采风

语文版七年级字音训练 篇6

1。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

2。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①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②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二)难点

掌握文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达到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的目的。

三、课型:教读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的形式

五、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解题。

2。提出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3。朗读全文。

二、教学程序:

(一)导语:

ァ∧赴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板书)

(二)导读

ァ1。题解

ァ≌馐且黄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ァ2。生字正音

ァ §拧≈黝荤揶揄

xuàn zhuó yǒu hūn yé yú

哽孽颊蹒跚

gěng niè jiá pán shān

憧憬瘪

chōng jǐng biě

ァ3。学生朗读全文

ァ√崾荆孩僮⒁獍盐瘴闹“我”的感情变化。

ァ、诨出文中刻画养母外貌、神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ァ4。概述课文内容

ァ∏1—2位同学发言

ァ√崾荆喝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ァ5。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ァ、倏挝闹心男┑胤奖硐至四盖自缫巡炀“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方法?

ァ、“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ァ、壅馄散文的主线是什么?

④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6。布置作业:

①回家后细读课文。

②思考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归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由于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从本文主旨中去拓展、升华,并展开讨论。

二、教学程序:

(一)导读

1。让两位同学把刻画母亲外貌、神情的句子读出来,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

A。“毒辣的阳光……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P38)

B。“在风中,她无助……又光又亮的竹棒。”(P42)

C。“在风中,她的脸……又仿佛在等候。”(P43)

总结:以上三处是对母亲外貌、神情刻画的句子,它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同时,也抒发出了“我”被母爱打动,有深深的自责的思想感情。

2。讨论归纳上节课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讨论

提示:①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P40)②“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间接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更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第二个问题讨论

提示:第一问:满足——厌恶——淡忘——悔悟。

第二问:“我”的虚荣。

第三个问题讨论

提示:“我”的感情变化是此文的主线。

第四个问题讨论

提示: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3。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去拓展、升华并讨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自古就有一句朴实的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教我们要去爱自己的母亲。ァ∥侍猓和学们能从“爱自己的母亲”这一基点,去怎样拓展、升华这种感情?(请同学发言)

上一篇:申论写作——文章八法下一篇:爸爸帮助我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