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模式

2024-10-03

决策模式(精选8篇)

决策模式 篇1

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

本文认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决策模式的特征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政党制度、政权体制和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我国的上述诸多因素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一与多的一体化”例如经济结构是以一种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政党制度是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等等。由此决定了我国的政策决策模式是一种“一”与“多”相统一的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既具有民主的性质,同时又保证了民主的有效性。它为科学地、合理地解释我国政策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决策模式是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在决策理论上的一种综合反映。在美国,关于“精英决策模式”与“多元决策模型”的争论,一直是政策科学讨论的热点话题。然而,一个国家的政策决策模式或政策制定模式往往是由该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以上两种决策模式均不符合中国国情。探索我国政策决策模式,对我国政策决策做出理论概括,无论对于我国政策决策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我国政策决策模式的诸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策决策模式与另一个国家的政策决策模式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别,这些差别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结构等等,下面我们将对上述诸因素及其与政策决策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政策决策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社会结构好象是一座极其复杂的建筑物,它有自己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经济结构属于基础的范畴,它在这个结构中处于决定者的地位,而政策决策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或范畴。由于上层建筑处于被决定者的地位,因此,政策决策模式也必然为经济制度所决定。那么,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具有什么特征呢?简言之,就是以社会主义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这就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一与多”并存的结构。所谓“一”,就是一种所有制即社会主义所有制为主体;所谓“多”,就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这种“一”与“多”并存的经济结构,必然地决定着我国的政治结构也有相应的特点,从而必然地决定着我国的政策决策模型也相应地具有这些特点。

第二,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政策决策模型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该国政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各国政治本质上是一种政党政治,而政策过程只不过是政治系统的一种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事实上,在当代绝大多数国家,政党在政策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策,或者是由执政党所直接制定与执行的,或者是由执政党所操纵的。在不同国家的政治系统中,由于政党制度的不同,因而政党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从而各国的政策决策模型也存在很大差别。美国政策科学家詹姆斯・E・安德森在谈到这种区别时指出:在多党制国家(例如美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党更多的是作为各种特定利益的经纪人而非倡导者存在。在某些一党制的政治系统(如前苏联)中,政党是制定政策的主导力量。”[(1)]我国的政党制度,一方面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重要区别,即不是多党制。这种区别决定了我国的政党组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是以利益团体代表的身份出现的,从而决定了我国的政策决策模式不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与以原苏联为代表的一党制相区别,所实行的是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区别决定了我国各政党组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群言堂”,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从而决定了我国的政策决策模式不是“一言堂”式的,而是民主型的。并且由于我国政党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特点,从而决定了我国的民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我国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中,正如我国的经济结构一样,实现了“一与多”的统一。这种“一与多”统一的特点,同样会影响我国政策决策模式的特点。

第三,我国政权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政策决策模式的影响。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的重大决策。在不同的国家,国家政权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一般说来,国家政权的权力主要有以下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应地现代国家政权机关也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

[1][2][3]

决策模式 篇2

1 物流外包决策的定性分析回顾

1.1 一般性的外包决策模型

Ulli Arnold[1]结合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一个外包决策的一般性模型,指出外包决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如果服务具有较高的专用性,通常交流和协商的市场交易成本很高。从经济上考虑,外包不是很好的选择。

(2)如果资产的专用性很低,但是它们对于企业的生存能力具有很关键的意义,则不应该选择外包。

(3)对企业竞争力没有贡献的活动是典型的外包对象。随着贡献的程度,逐步从外部外包到内部外包,再到自营。

把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核心能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两者相互补充,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来辅助进行外包决策。

1.2 关于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型

传统上,物流外包的决策依据是企业是否有能力自营物流,如果企业有设备,有技术就选择自营,以便于控制。如果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物流能力,就选择外包。并没有严格的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物流系统之间的关系,物流的总成本和顾客的服务水平更是放在其次。

Ballow(1999)[2]注意到了传统物流外包决策标准的局限性,提出了二维的决策模型,认为自营还是外购服务的决策主要基于两个因素: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物流外包;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较低,则外购公共物流服务;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高,且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高,则用自营的方式。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寻求企业物流系统自身的战略平衡是Ballow决策的最大特点,但是这个决策标准有一个缺陷,即没有考虑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James Brian Quinn和Frederieko.Hilmer[3]首先将核心能力概念引入外包决策过程,并提出了判断一项业务是否属于企业的核心能力的7个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战略考虑的决策框架。

田宇和龚国华[3]在Ballow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成本评价,并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物流外包决策模型。该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依次为:物流子系统(或各项物流业务)的战略重要性、企业物流资源和能力、成本竞争力。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考虑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然后将企业物流业务按功能分类。当企业有能力进行物流自营时,还要考虑自营的物流成本有无竞争力,然后再决定是自营还是采用第三方物流。

黄群、陈晓剑[4]认为:社会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水平也就成为客户关注要点,物流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因此有必要把物流服务竞争力引入决策模型。他们沿袭了田宇第三方决策的基本程序,只是考察完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后,没有贸然得出自营或外包结论。他们认为,成本有竞争力也不一定自营,还要考虑服务水平如何,自营物流服务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服务比较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服务水平不具备竞争力,明智选择仍然是外包;除非服务水平也具有竞争力,才应该自营。

王淑云[5]也提出了基于交易费用、核心能力和战略重要性相集成的物流外包决策模型,在这个模型下提出了企业物流外包必须弄清4个问题。并从成本的角度讨论了物流外包的效益和分析了外包的区域。

1.3 物流外包定性分析的总结

以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定性分析,虽然给企业一些总体上的指导,但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所列出的影响决策的因素不够全面;其次,在是否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否有该项物流能力和企业在该项物流功能上成本是否有竞争力等关键因素判断上,以上的研究并没有给出各个具体的评价指标,这给企业决策的可操作性带来一定的难度。

2 物流外包决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2.1 以往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的张静波[6]构造了一个两阶段的物流决策评价模型,第一阶段是企业的物流能力分析,找出企业的物流缺口;第二阶段即物流外包的决策阶段,把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分为两类,战略因素(战略因素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和经济因素。并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把两阶段各因素的指标具体化。最后,在各具体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最终确定企业的哪些物流活动应该外包。

李电生[7]等从经济和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成因,并以此确定了物流外包的评价指标,不同之处在于,认为把成本作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评价指标是不妥的,因为成本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私人信息,很难准确得到,而报价是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因此把报价和与报价相关的因素作为必要的评价指标。另外为了避免物流提供商夸大自己的物流服务能力,从而给物流外包企业带来风险,把物流提供商的企业信誉也列为评价指标。除此之外,还有运输期限、运输可靠性、物流能力和资源状况共6个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应用熵和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应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方法对各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最后选出最优的物流服务商,并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结果。

许国兵[8]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为了便于讨论,他把企业的物流模式分为完全自营、企业间物流协作和物流外包。其中又将物流外包模式细分为分项物流外包、组合物流外包和完全物流外包三种模式。接着他比较系统地讨论了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首先是企业物流自营还是外包的决策流程和决策准则,当企业决定将自己的部分物流业务外包时,在外包模式的选择上,建立了技术性指标、风险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三个指标体系,采用了集成灰色关联与TOPSIS决策方法优点的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方法,在分项物流外包、组合物流外包、完全物流外包和企业间物流协作这4种模式之间作出选择。

谢天帅[9]针对企业物流外包能否提高外包企业经济效益这个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比较企业物流外包前后的利润水平,提出一个判别物流外包能否增加企业利润的准则。该准则表明,并非只要服务商成本低于外包企业,外包企业就能通过物流外包提高利润水平,而是存在一个阈值,该阈值由外包企业的生产、销售、自营物流成本等因素综合决定,只有将物流业务外包给成本低于该阈值的服务商,才能提高外包企业的利润水平。

2.2 以往研究的不足

在张静波[6]的文章中,从企业是否存在物流外包的需求到企业应该将哪些物流业务外包,都给出了相应的决策因素和决策流程,但只是针对某一企业做出的,不具备广泛的适应性。李电生[7]则是把物流服务商的报价和信誉加入到评价服务商的指标当中,给出了一种新的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方法。谢天帅[9]通过建立模型研究,提出了影响企业物流外包的综合因素。许国兵[8]虽然将物流外包模式进行了详细分类,并且给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方法,但却缺乏企业自身物流能力的分析。

3 企业物流模式的综合决策方案

笔者在总结前面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这些成果在物流模式决策上的优点,弥补其中的一些不足,给出了下面一个综合的物流外包决策模型(如图1),希望能给企业的物流模式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图1中,各种决策的指标解释如下:

3.1 物流能力分析指标

3.1.1 顾客导向指标

(1)关键顾客服务能力: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识别核心顾客,为他们提供特殊增值服务,从而提高关键顾客满意度的能力。这些核心顾客是企业收益的主要贡献者。

(2)顾客需求响应率:主要反映的是当需求产生时,企业按照顾客所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规格以及方式等向顾客交付产品或者服务的能力。

(3)灵活性: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处理异常的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企业的物流能力直接关系到在始料不及的环境下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的整体物流能力取决于在适当满足关键顾客的需求时所拥有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1.2 信息导向指标

(1)信息共享能力:主要反映的是企业使用条形码、射频、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相关技术与顾客和供应商分享库存、运输、需求量等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在软件上与顾客和供应商的相互兼容性。

(2)数据处理能力: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及时、快速、有效地收集、整理、检索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2 战略性因素指标

(1)不可模仿性: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物流运作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和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物流作业经验和技能。

(2)增值性: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物流系统提供的物流,通过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创造时间空间效应,促进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3)动态性:主要反映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物流作业的具体实现方式。

3.3 其它因素指标

3.3.1 技术性指标

主要从技术上衡量各模式的优劣:

(1)快速性:指物流运输过程的迅速程度;

(2)安全性: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意外,正常抵达目的地;

(3)舒适性:指物流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程度;

(4)灵活性:运载工具对物流线路的非依赖程度及采取紧急措施的可能性。

3.3.2 风险性指标

从风险管理能力角度,分析采用何种物流外包模式,包括:

(1)供应商管理风险:企业的供应商管理能力及其和供应商合作程度等;

(2)产品/要素市场风险:企业对要素市场风险的分析及其控制能力;

(3)外包可靠性:物流外包以后的可靠程度如何。

3.3.3 经济性指标

从经济、成本等角度分析选择何种物流外包模式,包括:

(1)物流管理成本:不同的物流外包模式,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小;

(2)物流交易成本: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交易成本;

(3)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外包后的人力资源投入状况;

(4)顾客服务成本:外包后客户服务的成本状况。

4 总结

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决策时,可以参考上面给出的综合决策模型。当然不同的企业情况会有所不同,决策指标可能会有所差异。本文没有给出具体的决策算法,但按上面的决策流程给出决策因素的各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或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就会容易得出企业合适的物流模式。

摘要:关于企业物流模式决策有两个重要问题: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该将一些物流业务外包;当企业决定将自己的一些物流业务外包后,如何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物流外包模式。文章概述了这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的企业物流模式决策方案。

关键词:物流模式,物流外包,交易费用,AHP

参考文献

[1]Ulli Arnold.New Dimensions of Outsourcing:A Comb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ore Competencies Concept[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2000(6):23-29.

[2]Ronald H.Ballou,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M].Prentice-Hall Intemational.Inc.4th,1999:62-84.

[3]Quinn J.B,Hilmer F.B.Strategic outsourcing[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35(4):43-55.

[4]田宇,龚国华.第三方物流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0(1):33-35.

[5]黄群,陈晓剑.第三方物流决策模型的演进[J].华东经济管理,2002(5):51-54.

[6]王淑云.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张静波.物流外包决策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8]李电生,刘凯,赵闯.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6):40-42.

[9]许国兵.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决策模式 篇3

关键词:物流运作模式、决策因素、决策标准

一、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外部决策因素

1、外部物流资源供给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很不成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美智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处于高度分散化,没有一家物流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2%。第二,物流企业服务方式雷同,竟争层次较低。我国物流市场明显存在着因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而产生的价格竞争。如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第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2、政府相关政策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涉及企业物流的法律法规有3万多件。不可否认这些法律法规是企业物流决策考虑的必要因素,也对促进整个物流领域多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现有与企业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往往带有部门或地区保护的色彩。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订有一定的滞后性,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但近年来,尤其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一体化、商务电子化的现代供应链模式,这种情况有了好转,我国正在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改变目前现代物流无法可依的局面。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3、宏观经济意识环境

经济环境是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如下:第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第二,经济改革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对物流的产业组织政策正走向成熟。第三,国民经济的发展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运行态势。第四,企业经营能力增强。意识环境不只局限于发展企业物流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的现代物流意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商品调运的增加,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步加大,并且规模经济与边际效率的二律背反规则,迫使管理者不得不从物流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方面来挖掘增加企业经济效率的潜力。

二、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内部决策因素

1、企业自有物流资源

企业现有的物流资源以及其物流管理能力对其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强,物流资源丰富,企业内部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程度高,网络技术、卫星传输以及各种功能强大的信息设备,处理软件都能灵活运用,可采用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我国许多企业现行物流资源薄弱,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装备设施利用不善,物流管理的水平还相当落后,并未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可以寻求物流战略联盟伙伴,通过它来弥补自身不足,也可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另一种基本方式就是对客户让利,让客户自己来完成物流服务,即所谓的第二方物流模式。

2、企业核心能力甄别

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通过划分企业的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来确定选择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按照供应链的理论,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物流管理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都是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的。这样做,可以使企业将全部智能和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转嫁风险。通常企业的资源总量如资金和管理能力等总是有限的,企业的经营越多样化,资源使用就越分散,厚此必然会导致薄彼,甚至是各项业务都削弱的后果。由于分工而出现的物流社会化给企业集中优势资源,专注核心能力提供了可能。首先,如果工商企业自建物流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而物流外包后,可以人量地减少企业物流的投资、建设,从而节约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其次,社会化物流可以使企业用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机构和人员大大减少,避免企业组织机构的臃肿庞大。由于管理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企业机构的精简,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决策的标准

1、经济标准

能否降低成本或成本最低。企业在选择物流运作模式时,成本标准是最直观的一个标准。企业可以在现有的物流运作基础上,寻找可以降低成本的其它运作模式。或是在可供选择的物流运作模式中选择成本最低的。对成本的分析可以细化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又可以分为决策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为制定物流战略计划,物流作业计划及故障处理,外包决策等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招聘、培训、激励物流部门相关员工所耗费的成本以及支付给员工的报酬等;沟通成本,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物流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物流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物流部门与外部顾客或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所耗费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资产专用性,主要反映的是为某一特定的交易而做出的持久性投资,它一旦形成便难以改作他用,专用性资产主要用于满足特殊的需求,一旦合约关系中止,资产的价值就很小,投资的一方将蒙受损失;不确定性,主要反映的是外部环境或交易双方的投机行为对交易的干扰,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求不同的交易选择相应的经济组织形式,以提高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交易频率,主要反映的是交易的重复程度,建立管理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是有成本的,交易频率越高,这种管理机构给交易双方带来的收益就越能抵消管理成本。

2、 战略标准

第一,能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没有客户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特别注重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才能拥有忠诚的客户,才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而物流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运作模式时要将能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放在首要考虑的地位。服务水平标准可细化为:可得性标准,主要反映的是当顾客需要存货时,企业所拥有的库存能力,可得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最普通的做法就是按预期顾客订货进行存货储备,其次就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储备政策;一致性标准,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众多的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即必须随时按照递送承诺加以履行的处理能力。

第二,能否获得物流专业技能。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是获得并维持优秀的物流专业技能,这包括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应当使其拥有这样的一些专业技能。物流专业技术技能标准可细化为:信息技术标准,主要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传真机,卫星通信等在企业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物流技术标准,主要反映的是现代物流技术,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导引小车,准时化战略,快速反应等在企业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物流运作知识标准,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长期物流作业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物流作业经验和技能。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Kun J.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Ecommerce Market the Role of Logistics Capabilitie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2001.110-114.

[2] Vanheok remkol. The Purchasing and Control of Supplementary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ol.36, no.4, 2000.35-38.

[3] 李学伟,曾建平,卢勃.中国物流交易模式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0.

[4] 苏菊宁,赵小惠,郭纪平.企业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6:76-79.

[5]汪群,韩翔,肖煜.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

Analysis of Business Logistics mode of op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act

Han Xiang

Hehai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Jiangna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tu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different logistics operation, so that our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other enterprises to emulate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per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ecision-making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two logistics operation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First, the economic criteria, two strategic standards. or in the decision-making standards

Key words : logistics operations,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论决策和决策执行 篇4

(一)决策

一、 那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决策制定?

1、swot分析。这种分析方法重点考虑了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站在纯粹理性的角度对决策进行判断,通过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配对,有利条件与优势的配对,或者有利条件与劣势的配对,不利条件与优势的配对,不利条件与劣势条件的配对。通过这种理性的方法,对事物做出决策。

2、能力。认识能力,利用条件的能力,协调资源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决策也有很大的影响。

3、心理因素,包括,你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做事的决心、信心、毅力,都是意志的良好品质,这对于决策也有大的影响。

4、欲望和需求。你要要得到什么,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这几个要素相互作用于决策,每一个决策,我们都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二、决策的过程。

1、目标,制定目标,我们的决策要转化为目标,目标是一切的根本,是决策的量化。

2、任务。制定出的目标不代表完成,我们要根据目标制定出完成目标的任务,这也是目标分解。

3、策略。针对任务和目标的分解,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一般的原则和策略。

4、方法。针对具体的事情和做事的一般原则,我们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5、步骤。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分清每一步骤,每一步骤需要做的事情。

三、决策中的心理过程

决策的过程既是理性的过程,也是心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下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我们的决策充满信心,并且要下定决心,只有有信心,有决心,我们才会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毅力,不放弃。

(二)决策执行

一、影响决策执行的因素

1、布置任务时是否清晰具体,不仅是告诉他们目标什么?更重要的做事的方法,做事的原则,要达到的具体的结果,和具体的操作标准。只有让下属不仅明白做什么?还要明白怎样去做?做到啥程度?重点强调的是标准。

2、执行者心理因素。信心、决心、毅力、耐心,这些心理因素都对决策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下属对你的决策充满信心的时候,充满决心的时候,它就会努力去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做。

3、激励和批评。就是要不断的激发下属的激情,去做事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去鼓励员工。

4、监督和检核是执行的保证。任何人都有惰性,要保持员工的激情,就是要有检核和监督。这样保持员工的压力。

5、榜样的力量。作为一线主管,自己要勤奋,自己要努力,这样才能带动下属努力,自己不努力要求别人努力,这是很多人所不服的。

二、决策执行的过程

1、分解目标,定出小任务。把总目标,按照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进行分解。每个阶段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每个人要完成哪些任务。都有具体的目标。都有具体的操作手段。

2、执行过程。

3、纠偏的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要及时指出问题的所在,找到解决错误的方法和步骤。

4、继续执行的过程。Pdca的循环过程。

决策和决策执行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过程。

决策模式 篇5

2012年2月23日

近年来,我镇依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法制办等法制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落实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着力抓好各级班子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工作得到有力提升。特别是在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我镇始终高度重视,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决策的民主性得到有力体现。简要汇报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决策制度是民主决策的核心内容,民主决策机制大量的内容形式都体现为制度形式,因此,我镇通过建立“五项”制度,全面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党委会旁听制度。为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接受各界监督,我镇适时提出建立党委会旁听制度,邀请各界代表参加党委会旁听,了解工作的具体内容,并对工作进行征求意见和满意度测评,有效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自重大党务政务听证制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实施以来,共召开重大党务政务听证会4场,发布探讨会议议题20余项,全镇村(社区)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计300多人次参加了听证会,采纳听证人员合理化意见建议80余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0余个。二是建立重大党务政务发布会制度。为了让群众及时了解镇党委、政府的决策,围绕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

1问题,实行了重大党务、政务发布会制度,相关领导通报工作情况,并当面接受代表质询,及时答复,每年举行两次,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进程。三是建立机关干部“下厂下村日”制度。为加强对村企实际情况的了解,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支持村企发展,我镇制定了机关干部“下厂下村日”制度,并规定每周一为“下厂下村日”,了解企业情况,及时填写情况反馈表汇总到镇政府,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设立了挂厂挂村联络员、镇有关干部驻厂特派员、纪委领导监督员,实行“三员化”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建立镇党政工作月报制度。为提升镇党政工作实效,我镇建立了党政工作月报制度。每月初召开镇三套班子(扩大)会议,邀请基层各界代表参加,详细了解党政条线每月工作决策内容,月末进行月度工作总结,使工作内容与基层进行了有效衔接并接受监督,把工作抓到了实处。五是建立村干部履职承诺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战斗力,提升村级干部决策水平,夯实基层民主建设基础,我镇各村从前年开始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履职承诺制。村干部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出承诺:一是内完成的具体工作目标;二是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具体事项;三是深入联系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服务措施;四是在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勤政廉政等方面提出自我要求;五是表明完成各项履职承诺的态度。通过政府积极指导,采取合理定诺、公开示诺、积极践诺和公正评诺四个环节,积极有效地提高了村级干部的决策、服务水平。通过近三年村干

部履职承的实施,村干部履职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及活动效果,村干部责任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农村干群关系得到很好改善,特别是在村级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提升、综合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制度的完善,我镇建立起了与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纽带,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了程序化决策机制,使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更加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镇工业园建设控制性详规、荣文农民集中安置小区规划的制定都是近几年我镇逐步规范、创新、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中的典型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规范决策行为,确保科学民主决策顺利推进 一是规范决策主体。明确镇政府是民主决策的领导核心,各村、社区、站办所是民主决策的桥梁枢纽,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是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任何一项关系民生的规划、管理、建设、审批等事务都必须在镇政府领导下,由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民主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民主监督能力,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是规范决策内容。以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规定对建设规划、土地流转、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岗位人员聘用等重大事项必须以党政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议事,同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会议并

发表看法和意见,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充分行使。三是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规则及其操作运行机制,明确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立项审查、调查研究、听取民意、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六个环节,真正把行政决策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决策前,坚持做到不比选方案不决策、不调研分析不决策、不听取意见不决策。在集体讨论时,要在听取其他相关人员及群众代表的看法后,主要负责人再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坚持做到无记名表决。对决议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政务公开网、镇信息网等有利平台,(二)强化督导机制,确保民主决策贯穿于服务群众的始终

决策监督、决策评估和责任追究是决策制度机制的延伸,也是保障行政决策执行效果的关键。一是强化督导检查。由镇纪委书记负责督导工作,加强对各村召开民主决策会议情况的督促和检查,重点对决策制度、程序、规则情况和执行力进行监督,确保民主决策严格内容、严格程序进行;建立投诉举报网络,充分利用镇化纤信息网、市民信箱、便民服务中心等平台加强群众监督。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特邀监督员队伍,对实施过程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推动决策规范高效执行。二是强化决策评估。

引入公众评价机制,通过不定期召开代表会议、填报表格等形式积极做好决策的评估,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决策成效的基本标准,加强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失误。三是强化责任追究。明确主要领导对民主决策负直接责任,实行领导责任制,广大群众对民主决策全过程负责监督,对实施情况全过程进行跟踪,不断强化政府各部门的执行力。凡因民主决策不到位,造成群众上访或不良影响,以及集体资产流失的,对有关责任人将严格问责。

决策模式 篇6

同月

决策法制化就是用法制手段规范、约束决策行为,将公共决策纳入法制化轨道。决策法制化能够使公共决策更加合理,更加公正,避免重大决策失误。从转变决策观念、规范决策程序,到完善决策方式、强化决策监督,法制化都是重要的动力和保障。总之,制度化、法制化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保证。

决策法制化的核心是规范决策程序。规范的决策程序,应该从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拟定方案,到信息公开、咨询论证、最终集体决定,都以制度和法律为依据,实行程序化地运行。为此,我认为十分有必要制定《行政程序法》,只有将政府决策程序法制化,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才能合法地介入决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共决策才能在程序中得到“刚性”过滤,才能更好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才能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实现。

在具体的决策实践中,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五种制度,并纳入法制化实行强制性规定,即决策公示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问责制度。

一、决策公示制度

决策公示就是让公民享有获知政府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权利。只有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决策内情,决策行为才有可能得到公众广泛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行政务活动的内容公开,尤其是公共决策过程的信息公开化、作出公共决策的背景和资料与理由的公开化、公共决策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公开化,以提高公共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形式上可以采取公开征求意见(书面或网上均可)、公众旁听、自由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提高公共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要尽快制定《政务信息公开法》,为决策公开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最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民旁听办法”

规定,公民可以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此举是一个好的开端,必将促进决策民主的发展。再如恩施州委、州政府近两年承诺为全州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事先通过媒体(报纸和电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在这种公开透明的过程中,充分反映民意,最终选择的实事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愿望和利益的,这也是民主和科学的。这种公示制度一定要用法制的手段将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采纳、反馈等明确的规定下来,让决策者依规执行。

二、决策听证制度

决策听证是指政府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或实施之后,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听取与该政策有利害关系的目标群体的意见。通过决策听证程序,使政策目标群体(或代表)有对拟制定的政策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政策制定失误,清除和化解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潜在的不满情绪,增强其对政策的认同感,减少政策顺利执行的阻力。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领域实行的价格听证(票价、收费标准等)、规划听证(园明园防渗工程)等,通过听证,让决策者与决策目标群体对决策的理由、依据在争论和辩析中面对面的发表意见和看法,趋利避害,最终选择一种双方都认为较为合理、都能接受的科学方案,以此提高决策的执行效果,减少决策阻力。在听证制度法制化上需要对哪些决策必须听证、听证代表人数、听证程序、听证成果运用等予以明确规定。

三、决策咨询制度

决策咨询就是咨询专家根据决策者的要求广泛收集相关决策信息、提供决策信息咨询,或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个政策方案,提交决策者选择。199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 l17项被否决103项说明什么》的文章引起了轰动。这篇文章说,沈阳市沈河区决定立项 l17个工程项目,后经专家论证决策,最后竟被否决了 103项工程,仅有14项工程可以立项上马。

这个事件告诉人们,决策科学化已经刻不容缓,不能再凭“怕脑袋”而决策了。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都有高级专家组成的为决策主体服务的智囊团——咨询机构。我国近几年,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也正在逐步兴起。一般来说,政策都有很强的专业性,政府官员作为管理者,并不一定都是专家,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认真咨询专家的意见,对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社会反映,做出评估论证,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专家治国”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成都市组织咨询专家围绕本市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长期性、综合性问题进行战略研究、对策研讨,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最后将这些成果反映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也成为一种惯例,这种做法是明智之举,值得提倡。不过,政府出面邀请专家开展政策咨询论证,前提是要让专家都能认真负责地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进行论证。需要明确的是,请专家论证,不是要为政府即将出台的政策唱赞歌,不要搞成为论证而论证。相反,需要造成一种宽松的氛围,让专家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要重视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专家也要尽职尽责,讲究科学道德和专业操守,不要成为“御用”。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深刻教训。比如,文革时期,就曾发生过著名的科学家在报上公开论证“亩产万斤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荒唐事情。要知道,荒唐的决策,一旦披上科学的外衣,误国误民的危害程度将更深更重。

四、决策评估制度

决策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决策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检讨决策得失,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决策。首先,必须搞明确“什

么样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决策”这一评判标准,即把一项决策是否科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尺度下进行正确的评价。科学的决策评价标准我认为要看:决策是否符合发展规律,是否代表大多数的利益,是否有利益于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那些违背发展规律、代表少数人利益,或者只顾眼前利益的决策是不科学的决策。比如我国建国初期的大跃进,我州前些年有的地方推行的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乡镇企业,还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一哄而起、照抄照搬的作法,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有的只是决策者为了谋求自己的政绩所做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实事证明,这些决策最终是失误的,代价是沉重的,为此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其次,要突出评估内容。主要是对决策进行有效性、效益性、影响性评价。有效性是评价是否达到了决策最初确定的目标,效益性是评价决策执行的成本高低,影响性是评价决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对决策的评估就是要看决策是否追求了利益最大、成本最低、影响最小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再次,是要充分发挥评估效用。即发挥评估成果对决策者监督约束和责任追溯力。因此,要强化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决策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我国应逐步建立公共决策绩效评估法定化的机制,以便在此基础上实行决策问责制度。

五、决策问责制度

就是行使决策权力者必须对其作出的决策负责,如果因错误决策导致某种不良后果,损害公共利益,决策者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政治、法律、行政、道义责任,并依据相关制度和法律受到应有处理。据统计,2003年,全国审计署共查出2002年问题资金超过2000亿元,其中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仅由于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就达72.3亿元。但是因决策失误受到追究或处分的干部确寥寥无几。在现实中,某些政府官员对决策失误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听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嘛,是要付出学费的”,但这种学费照样是公共财政在埋单,对决策者而言是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不心疼。据报道,某市一个副县级干部在与外商打交道中,私交

决策模式 篇7

1 旅游决策过程

旅游决策过程实际上是旅游者自身面对众多旅游机会而进行抉择的过程, 是一个宏观连续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程序。Mathieson (1982) [3]提出旅游效果取决于旅游决策, 认为旅游效果随目的地特征、旅游活动特征、旅游者个人和行为特征的改变而不断变化。Um和crompton (1990) [4]建立旅游目的地选择程序, 认为潜在旅游者经过外部输入刺激、主动信息搜寻、内部输入以及限制条件的过程步入旅游目的地的最终选择和实地旅游阶段。本文将旅游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旅游动机和需求的产生, 信息的搜集和评价、旅游决策、旅游评价。旅游者受个体因素的影响, 产生旅游动机和需求后, 有意识的需求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 最终做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在实现旅游购买和消费行为后对本次旅游做出评价, 这又决定了旅游者再次出游的意愿和行为。

2 来杭入境游客旅游决策行为调查

2.1 调研内容和方法

本项目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以在杭的外国入境游客为调查对象, 历时两个月, 以杭州的主要景区、酒店、购物中心以及城区主要干道为调查地点, 对入境游客的个人特征因素、影响旅游决策的可控因素以及旅游消费偏好等进行提问, 问卷共发放458份问卷, 回收425份, 有效问卷为400份。

2.2 调查结论

2.2.1 样本特征

旅游者的人口特征, 是影响旅游购买决策和旅游消费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不同人口特征的旅游者进行细分和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不同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在本次对入境游客个体人口学特征的调查中, 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旅游者的国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六个方面。

从客源地看, 杭州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市场仍是亚洲市场, 占39.00%, 美洲列第二, 占28.50%, 欧洲仅占24.50%, 大洋洲占8.00%, 这说明杭州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欧美市场等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 竞争力还很不够;从性别看, 由于男性本身的性别特征, 其出差机会较多, 社会压力较大, 旅游动机和需求较强, 比例略高于女性, 占54.50%, 而女性占45.50%;从年龄分布看, 年龄25~44岁的旅游者占最大比重, 为46.00%, 其次是45岁以上的旅游者, 占33.25%, 14~24岁占15.25%, 14岁以下占5.50%, 25岁以上的游客总数占到79.25%, 是收入高消费、欲望强烈的年龄阶段;从教育程度看, 受教育程度以大学学历的旅游者偏多, 占样本总量的46.75%, 其次是高中及以下的游客, 占40.25%, 硕士学历的旅游者占13.00%, 这说明旅杭的外国游客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从职业来看, 旅游者的职业分布较广, 且比较平均, 其中商贸人员占39.75%, 排列第一, 其次是学生, 占14.25%, 以此类推分别为:职员 (11.75%) 、政府人员 (10.25%) 、服务销售人员 (8.75%) 、其他 (6.25%) , 专业技术人员与退休人员各占4.5%;从家庭结构看, 单身青年由于约束较少, 而处于热恋或者新婚的情侣与拥有成年子女的家庭负担较轻, 比例都较大, 分别为19.50%, 23.75%和37.25%, 而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负担较重, 务实精神强, 仅占9.25。

2.2.2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背后的内在驱动力, 诱发旅游者的旅游购买行为。旅游动机可以成为市场细分的基础, 可以帮助市场开发人员更好的了解旅游者为什么消费某种旅游产品和服务, 可以帮助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和市场细分。国内外专家对旅游动机的分类有很多, 本文运用目的分类法, 将旅游动机分为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会议会展、休闲度假、探亲、宗教目的、文化交流、其他八类。

统计结果显示, 商务旅游的旅游者在来杭外国游客中的比例最大, 占33.50%, 观光旅游的入境游客次之, 占30.25%, 以其他旅游目的来杭的游客所占比例都较小, 其中会议占9.00%, 文化交流占5.25%, 休闲度假占7.75%, 探亲访友占3.25%, 宗教游客占2.25%。来杭外国游客之所以以观光客和商务客人为主, 主要由于杭州围绕西湖打造出以观光为主的旅游资源一级旅游产品最为有名, 且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杭州, 其政治、经济地位又使其吸引了来浙考察、经商、商务洽谈的客人, 而与此同时, 西湖周围适合高档商务洽谈的相关会所也为此提供了条件。然而, 杭州目前仍没有可以承办国际性会议的场所和具有国际标准的度假休闲地, 而作为南宋古都的杭州, 关于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不足, 也不是具有明显宗教特色的旅游城市, 因此, 在会议会展、休闲度假、文化交流以及宗教几方面的游客市场缺失严重。

2.2.3 旅游信息的获得

旅游信息来源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源于旅游者自身的经验, 另一方面来源于旅游者所在地各类旅游信息渠道,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好友推荐、旅游指南等。旅游者旅游信息的获得直接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所以这对杭州在旅游的宣传促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显示, 海外游客通过网络媒体而获得杭州旅游信息的旅游者人数最多, 占样本的28.25%, 作为近些年突起的传播媒体, 因特网便利、及时、信息量大的优点使其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截至2007年年底, 韩国家庭互联网使用率为94%, 冰岛与荷兰的家庭互联网使用率分别为84%和83%, 世界发达国家的家庭平均互联网使用率达到58%。

19.00%的来杭游客表示通过旅游指南获得杭州的旅游信息。海外旅游者偏好于旅游指南, 因为其内容翔实丰富, 在宏观上介绍中国以及杭州的概况, 包含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 微观上介绍杭州具体的景区景点、特产、美食、特色街道、娱乐场所、住宿、购物等信息。但是, 由于内容详细而书籍本身更新速度慢, 所以容易造成过时信息的出现。

与其他旅游信息来源相比, 亲友的推荐是一种可信度很高的宣传方式, 调查中, 17.25%游客的旅游信息来自亲友。而实际上, 对旅游信息渠道的使用并不是随着目的地决策的结束而终止, 旅游者在出行过程中, 会不断丰富其自身对此旅游地的认识和经验, 即使在旅游结束后, 游客也会对旅游地的认识不断扩充, 这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信息渠道, 即旅游者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这又决定了旅游者对身边亲友的推荐, 以及其自身再次出游的意愿。

2.3 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因素

旅游者在时间和金钱的制约下, 往往会根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满足其最大需要的旅游目的地。来杭旅游游客选择杭州为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在问卷调查中罗列出十个 (价格、距离、时间、目的地天气、服务水平、设施、旅游吸引物、好客程度、交通条件、出入境手续) , 并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法进行分析。其中5分表示有很大的影响, 4分表示有影响, 3分表示有一定影响, 2分表示影响很小, 1分表示无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 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影响最大因素是旅游吸引物, 平均值为3.69;好客程度次之, 平均值为3.63;价格排第三, 平均值为3.41, 其余各项值分别为:距离 (2.75) 、时间 (3.35) 、目的地天气 (1.55) 、服务水平 (3.35) 、设施 (3.27) 、交通条件 (1.17) 、出入境手续 (3.39) 。

旅游吸引物是影响海外游客来杭最大的影响因素。杭州因为西湖美景而闻名, 而西湖作为国家级别的旅游名胜景点, 是吸引海外游客来杭的最直接原因。东道主的好客程度作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既包括了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国游客的服务态度, 也包括了当地居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公共窗口部门和服务部门对待旅游者的态度。心理学家表示人们外出旅游就是为了寻找一种广义的爱的满足性补偿, 而友好热情的东道主给旅游者的, 正是一种额外的享受, 是旅游者在目的地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价格作为第三的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 主要因为价格对于部分旅游者来说, 特别是收入水平不高或者无收入的旅游者来说, 是进行旅游目的地决策时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3 展望与建议

3.1 树立鲜明的杭州城市形象, 扩大海外媒体宣传力度

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在国外的知名度却不高, 这直接影响了杭州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要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 首先要树立起杭州鲜明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定位, 使杭州区别于其他旅游城市, 并具有自己城市精神烙印, 杭州作为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 又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那么在各类宣传和营销中就要突出杭州的江南文化和幸福感, 以获得消费者的感知和价值认同。除此之外, 要形成国际声势, 这也迫切地需要杭州充分利用各种旅游信息渠道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的力度, 以宣传带动市场增容, 来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区别不同细分市场, 灵活运用营销手段

随着杭州国际游客的多元化和旅游营销的国际化, 区别不同消费者进行灵活应变的旅游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 根据著名的“pull-push”理论, 根据旅游动机不同分为两种消费者, 一种是旅游者内心存在旅游愿望, 存在拉动作用, 另一种是旅游者的环境影响因素推动旅游行为发生。因此, 我们可以将旅游市场按照旅游动机这样分类:一类是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亲访友为目的的主动旅游市场, 一类是以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朝拜等为目的的被动旅游市场。针对前者, 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充分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 从参与者出发;针对后者, 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抓住活动的策划者做出相应的营销计划, 假使营销成功, 便可收获以一当百的效果。又比如, 杭州作为单一的旅游城市已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的需要, 这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推出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组合旅游线路, 以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

摘要:本文以2010年在杭州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 通过对样本特征、旅游动机、旅游信息获得、目的地选择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系统分析了杭州入境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的特征规律。

关键词:入境旅游,旅游决策,旅游动机,旅游信息获得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旅游局官方网站.2009年浙江省旅游业基本情况[EB/OL].http://www.tourzj.gov.cn/zww/ShowNew.aspx?type=56&id=32452&href=fgAvAGwAeQB6AGwALwBsAHkAegBsAGwAaQBzAHQALgBhAHMAcAB4AA%3d%3d, 2009-03-02.

[2]周国忠, 王昆欣.杭州入境游市场有待扩展——杭州入境游市场现状与特征分析[J].论丛, 2004, (24) .

[3]Mathieson A, Wall G.1982.Tourism: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New York:Longman.

英国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与决策模式 篇8

摘 要:英国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包括决策、咨询、拨款、教学监管、证书考试、行业团体六大部分,贯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具有类型多样、各司其职、专业互补等特点。职业教育决策兼顾多元利益诉求,提升科学性和普遍接受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特点;决策模式;英国

一、管理机构及职能

(一)决策机构

在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和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BIS)是职业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政府决策部门。其中,教育部负责16~19岁人口的职业教育,商业、创新与技能部负责19岁以上人口的职业与继续教育。这两个部门负责制定、执行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关的宏观政策;同时,统筹协调各咨询机构、拨款机构、教学监管机构、证书考试机构和行业团体的工作,在整个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二)咨询机构

在咨询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下属的就业与技能委员会(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UKCES)。该委员会的宗旨是服务工商企业界,促进就业与技能发展。其职责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为工商界提供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咨询,帮助其科学决策;协助雇主优化员工培训工作;为职业培训类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咨询建议。就业与技能委员会的成员多为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咨询顾问和工会代表,既是各工商界从业人员,也代表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公共政策学理论认为,制定一项完善的政策既有赖于科学规划也有赖于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而就业与技能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决定了它既发挥着“专家智慧集合体”的功能,又扮演了“利益诉求集合体”的角色,有助于提升政策的科学性。

(三)拨款机构

在英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拨款由教育部下属的教育拨款署(Education Funding Agency,EFA),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下属的技能拨款署(Skills Funding Agency,SFA)和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负责,这3个机构在职能上各有侧重:教育拨款署侧重于服务针对19岁以下人口的职业教育机构,技能拨款署侧重于服务针对19岁以上人口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则侧重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经费拨付形式方面,这些机构采用了基于质量监控的模式:职业学校(学院)每年的经费收入将取决于其上一年度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对于那些年度审核不合格的学校(学院),拨款机构将推迟或取消其拨款,从而鞭策其达到标准要求。

教育拨款署是教育部下属的拨款机构,其针对的职业学校类型主要包括大学技术学院(university technical colleges)和工作室学校(studio schools)等。教育拨款署在每个财政年度都会公布拨款计划、标准、百分比、计算公式、生均经费标准等指标,引导各校申请政府拨款。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拨款署2013-2014年的重点拨款方向之一是学徒制项目的推进。

技能拨款署是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下属的拨款机构,其资助范围是19岁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技能拨款署的主要职责是为职业学院、培训机构和雇主提供经费,帮助未就业或技能程度较低的人士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技能拨款署每年提供37亿英镑经费,惠及超过1000所技术学院、私营培训机构及其雇员。技能拨款署每年都会发布年度拨款计划方案,依据相关标准、公式、目标人群等考评标准,对各类机构的经费申请进行规划和审核。与教育拨款署相比,技能拨款署的工作更侧重于高阶职业培训,为就业者提供更为实用的技能培训,其工作重点包括为未就业或未在教育机构中接受培训的青年提供职业训练;推进国家学徒制服务项目(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为雇主与学徒提供资金和协助;推行国家职业咨询服务(National Careers Service),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咨询建议;提供24岁以上人士进修学习贷款(24+ Advanced Learning Loans),为学习者提供资金支持;推进地方企业合作伙伴关系(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s),与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满足其对于相关职业人才的需求。

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下属的另一个重要拨款机构是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经费,同时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监管。作为英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也属于该委员会的资助和监管范围。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该委员会的具体管理职责如下:对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在经费的拨付方面,保证客观、公正和透明;扮演政府与业界间的“桥梁”,协助政府有效推行政策。

(四)教学监管机构

教学监管机构也是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英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监管机构多为独立且中立的机构:一方面,这些机构协助政府部门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并不依附于政府,而是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通过专业化的研究与分析,提供具有较强科学性的调研报告。

教育标准局(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机构,其报告可直接呈送至英国国会。其主要职责是对英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其中就包含针对16~19岁人口的职业教育机构。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标准局的工作主要涉及对各类学校、教育机构以及独立的专业项目进行监管;公开出版研究报告,以便职业教育机构和从业者获取权威数据;为决策者进行政策咨询。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标准局实施的监管是基于充分调研基础上的,该机构每周都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百次视察与调研,并在其网站上公布调查数据,供社会大众使用。同时,该机构还特别针对表现欠佳的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辅助,监控其办学活动,帮助其提升教学质量。2015-2016年度,教育标准局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重点包括对职业与继续教育机构进行定期的、细致的监管;强化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各方参与度。

英国资格与考试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Ofqual)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类证书、考试和测评工作进行监管,因为职业资格证书是英国教育证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该机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监督管理。与教育标准局相同,资格与考试监管办公室同样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机构,其报告可以直接送达英国国会。在职业教育领域,该办公室的具体职责如下:对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规范管理,使这些证书项目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学业成就;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测试和评估;增强社会对于各类职业证书的认同;帮助学生和教师全面掌握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信息,理性地进行选择。资格与考试监管办公室近期推出了2015-2018年工作重点,其中包括提升各类职业证书的有效性,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证书考试机构

英国的证书考试机构涉及教育和培训的各个领域。在职业教育领域,考试机构的工作主要围绕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展开,提供证书门类的设计、各科考试的运营以及相关培训业务。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证书考试机构是城市行业协会(City & Guilds),这是一家专门提供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机构,其合作伙伴包括约8500个职业学院、教育机构与雇主,所提供的证书涵盖了28个门类的500多个种类,其中包含建筑工程、制造业、信息技术(IT)、商业、保育、看护、创意设计、看护、体育运动等领域。

(六)行业团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除上述官方与半官方的管理机构外,行业团体也在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行业团体虽然并不直接参与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办学,但汇集了各方利益相关者代表、凝聚了多元利益诉求,通过其在职业教育院校、政府部门、半官方管理机构中的代理人发挥政策影响力,因此,成为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桥梁”。

在行业团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行业技能与标准联合体(Federation for Industry Sector Skills & Standards,FISSS),该联合体由21个产业技能协会(Sector Skills Councils)组成,与超过7500个培训机构和超过55万名雇主合作,涵盖了工商界各个部门约90%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各产业技能协会的联合体,该机构由市场主导,旨在组织业界各主体进行自我管理、提供市场化解决办法,并作为企业的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以整合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具体而言,行业技能与标准联合体的主要职责有:确定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制定技能标准;提供技能需求解决方案。该联合体之下的各产业技能协会涵盖了以下领域:物业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工作、零售业、媒体、建造业、食品、健康、创意产业、能源环境、公共安全、IT、交通、体育休闲等。

二、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英国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管理机构类型多样、各司其职、专业互补,形成了完善的机构体系。如上文所述,英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包含了决策、咨询、拨款、教学监管、证书考试、行业团体六大组成部分,涵盖了政策制定、专业咨询、质量监控、利益整合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各部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形成环环相扣、专业互补的格局。

第二,管理机构横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为有志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完整和多样化的选择。在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始于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3,并在关键阶段5①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亦有专门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与此相对应,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也贯穿了基础教育(教育部)与高等教育(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以及附属于二者的一系列咨询、拨款、监管和考试机构。

第三,管理机构内部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度高,促进了专家智慧与多元利益诉求的深度整合。在英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各重要咨询机构、证书考试机构与行业团体注重吸收各方利益相关者代表(如企业界代表、教育专业人士、政府代表等)。而这一制度也有助于各方实现“多赢”:企业界能够将自身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反馈给管理机构,从而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教育专业人士能够将教学上的需求与问题反映至决策层;地方政府也能够透过理事会成员及时掌握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情况、需求和问题,并通过这一机制与学校进行互动和协商,从而避免了对学校的直接外部干预。

三、决策模式

英国的教育决策活动通常包含以下核心环节:政府针对某一政策问题委托现有的咨询委员会或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研;委员会向政府提交或发布调研报告,内容包括特定社会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政府结合报告书内容形成“绿皮书”,并向社会公布,以供大众进行政策辩论;政府综合政策辩论的各方观点以及专家咨询意见,在“绿皮书”的基础上形成“白皮书”,并提交议会进行批准,最终以政策文本或法案的形式呈现。不难发现,英国的教育政策是多元主体间不断博弈和利益整合的结果,而咨询委员会作为一个极具特色的决策主体,在整合多元利益诉求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职业教育领域的决策活动同样符合上述特点。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高,咨询机构、管理机构、证书考试机构与行业团体中的各利益相关方代表均能通过其所在机构传达自身利益诉求。其中,作为职业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咨询机构,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就业与技能委员会中共有22位委员:有16位委员为各工商界资深代表,涵盖了零售、住房、设计、酒店服务、旅游观光、建造、食品、健康、咨询、培训、电信、安全、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有5位委员为英国各大工会的代表,各大工会包括公共服务人员工会(UNISON-the public service union)、总工会(Trade Union Congress)、联合工会(Unite the Union)、苏格兰工会联盟(Scottish Trades Union Congress)、英国工业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有1位委员来自英国残障人士工会(Disability Rights UK),代表残障人士的工作权益。

就业与技能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举办成员大会进行政策研讨,并基于研讨的成果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委员会一年会召开3~4次会议。以2015年2月的会议为例,共有17位委员出席,另有来自威尔士政府,苏格兰政府,以及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等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员出席。会议内容包含对上次会议决议的评审,对上一年度工作的回顾,以及对下一年度工作的规划。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做出若干决议。决议将上报政府教育部门,并作为咨询文件,向社会公开。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职业教育的决策模式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发挥“专家智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由于该委员会的成员均为来自各行业的资深人士,因而能够结合自身专长提供行业资讯和专业建议。

第二,汇聚多元利益主体,提升政策的普遍接受性。通过召开全体成员大会的形式提供一个讨论与博弈的平台,实现各行业利益的整合,从而提升政策的普遍接受性,减少实施环节中的阻力。

第三,搭建一个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交流的平台。政府官员通过列席会议,得以获取各利益相关者有关诉求的第一手资讯,及时调整政府政策方案。同时,通过参与讨论,能够传递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并对可能的政策方案进行宣传和完善。不难发现,咨询委员会本身便是政府对政策方案进行“试水温”的一个重要机制:通过在非正式场合进行小范围的、多元主体间的交流,政府能够及时获取各利益相关方对于政策方案的态度与建议,对于各方意见、冲突较大的条目进行反思,及时对政策方案进行调整,使最终出台的政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多元利益诉求,从而顺利实施。

注释:

①在英国,中小学教育可分为5个“关键阶段”(Key Stage)。其中,关键阶段1、2为小学(5~11 岁),关键阶段3、4、5为中学(11~18 岁)。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幼儿饮水安全》含反思下一篇:团队精神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