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通用8篇)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1
一、世界纪录片:电视平稳发展,电影再创奇迹
2014年,世界纪录片发展平稳,产业持续提升,娱乐继续升温。美、英、法保持纪录片出口前三名,电视纪录片依然向前推进,而美国探索集团保持了上升势头。
电视纪录片稳定增长。美国探索集团总收入62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的大片《宇宙时空之旅》在全球全频道同时首播,并获艾美奖鼓励。但英国BBC收视率普遍下降,唯一的蓝筹大片《生命的故事》为BBC品牌注入一点信心。不过,BBC也依赖《全英烘培达人赛》之类的真人秀获得更多观众。2014年法国电视集团晚问黄金时段播出的剧情片和纪录片数量相差不大,法德合作频道ARTE纪录片播出占49%。收视冠军是法国电视2台的王牌系列纪录片《未知地的约会》。法国文化部对纪录片信心提升,宣布重点资助具有制作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科学类和历史类纪录片。日本NHK以《NHK特辑》的方式制播纪录片,2014年关于3·11大地震的作品依然反思地震之后的重建。
自从2002年重回电影院,纪录片一再创造票房和文化奇迹。2014年欧美纪录电影整体保持了平稳发展,但亚洲成为纪录电影新势力:韩国《亲爱的,别过河》成为票房黑马。
2014年美国院线纪录片达到159部,票房将近一亿美元;《熊世界》(Bears)以1800万美元成为票房冠军,但第87届奥斯卡纪录片奖授予了《第四公民》(Citizenfour)。《第四公民》是一部基于“棱镜门”事件的“政治惊悚片”。就在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因为揭露美国政府监控丑闻被通缉之时,这部纪录片在美国影院放映。同时,法国恺撤奖影片《上学路上》感动了117万观众,票房仅次于雅克·贝汉的壮丽史诗《海洋》。
2014年世界纪录电影奇迹再一次出现于亚洲:继2009 年《牛铃之声》之后,韩国479多万人去电影院观看纪录片《亲爱的,别过河》,票房一度领先好莱坞大片《星际穿越》。台湾纪录片褪去了2013年《看见台湾》的票房神话外衣,但《筑巢人》等影片却在人文内涵与美学表达上更见光彩。
二、中国纪录片频道:卫星年
2014年,中国纪录片遭遇卫星年:北京、上海两家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长期困扰中国纪录片的传播瓶颈豁然开朗,纪录片不能再作为频道特色傲视天下,细分化、品牌化成为纪录片频道必须直面的课题。
目前,中国纪录片频道暂时划分为三个阵营:一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凭借着多年的制作经验、强大的传播平台和资金优势,以及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行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阵营为地方记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凭借着多年以来在纪录片制作和传播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有望通过上星发展全国性影响力;而北京纪实频道通过产业化改革,将纪实频道、新纪实公司以及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BIDC)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完成产业化布局,视野开阔,目标宏大,产业前景和文化价值值得期待。201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3频道尝试进入资本市场,以跨区域、跨台的形式与其他制作机构展开多项合作;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则对频道定位进一步调整,主打“青春纪录”主题,向湖南卫视靠拢,从年轻人的角度,关注民生,关注个体,关注当下人群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贴近性仍然是地方纪录片频道的发展策略。第三阵营为民营制作机构和视频网站:目前,我国至少有200多家民营公司、工作室参与纪录片创作。规模较大的制作机构营业额接近1亿元,规模较小的公司营业额在一两百万元。当前比较知名的民营纪录片公司有三多堂、雷禾传媒、东方良友、大陆桥、新影世纪等,这些民营公司的纪录片项目一般与电视台、视频网站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有多渠道合作。随着自制节目的不断尝试,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又一快速发展的纪录片制播主体。目前纪录片视频提供网站主要集中于优酷纪录片频道、土豆纪实频道、爱奇艺纪录片频道、迅雷看看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网易视频纪录片频道、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凤凰视频,此外乐视、酷
六、新浪、56网等网站也提供部分纪录片视频。
2011年创立以来,央视纪录频道已然构建了高品质、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上海纪实频道携带丰厚的市场经验和品牌积淀,启动国际化、产业化之路;北京纪实频道与北京国际纪实影像产业基地、北京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实现市场组合,调整产业布局,蓄势待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央视纪录频道的优势依然明显,而从项目、资金、团队到市场的资源重新整合也将逐步开始,产业化将提速。
三、纪录片节目、栏目与品牌
2014年,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只计算卫视与纪录片专业频道),中国纪录片播出总量为75800小时,其中首播量为18000小时。与2013年相比,播出总量提升了5800小时,但首播量并未增加。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所规定的卫视频道纪录片播出时间大多被重播节目填充起来,且主要分布于垃圾时段。由此看来,仅仅数量扩大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核心问题是质量提升。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只统计卫视频道和纪录片专业频道),2014年中国开路播出的主要纪录片栏目总计110档,其中首播98档,重复播出12档。在首播的98档栏目中,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共有45档(45.9%),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26档(26.5%),完全外购的栏目27档(27.6%)。与2013年的相比,以自编自拍为主的栏目上升2.7%,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上升4.3%,而完全外购栏目下降了7%。这说明纪录片栏目更加注重打造自己的栏目品牌,并对素材进行加工以适应本土的播出。
这一年,纪录片栏目发展平稳。在价值导向上,社会影响力成为纪录片栏目发展方向。在运营管理上,纪录片栏目从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变为打造品牌的竞争力。在美学风格上,形态创新,界限模糊,泛纪实美学兴起,各类真人秀栏目火爆荧屏。
历史文化类栏目依旧占有最大的份额,品牌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如北京卫视的《档案》和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浙江卫视的《人文深呼吸》等。现实类纪录栏目成为频道核心竞争力,收视率与影响力都居前列。上海纪实频道整合推出《纪录片编辑室》,北京纪实频道改版《纪实天下》,吉林卫视开播《天地长白》,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开播《我的纪录片》等。从收视效果来看,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国际频道的《远方的家》(平均收视率为0.57%),省级卫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平均收视率为0.43%),地面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丁点真相》(平均收视率为1.56%),上星专业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为上海纪实频道的《沙场》(平均收视率为0.72%)。
2014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类型化鲜明,每种类型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与功能。宣教片引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定制片开始追求更高的审美水准与更好的传播效果。审美片继续保持着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表达。工业片渐成规模,并逐步树立稳定的品牌。
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重要的承载者,每个历史时期总会有一批宣教片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对最新国家意识形态作出诠释。自中国梦作为国家主题提出以来,一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作品在2014年涌现。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江苏省委联合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文献纪录片《中国梦·中国路》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将历史印记与现实故事交织起来,诠释着中国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制作的《国魂》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这是中国梦的另一版本,旨在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以及百姓采访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中央电视台与学习出版社联合出品的《百年潮·中国梦》、广东卫视的《追梦在路上》等作品也属于中国梦主题。
江苏卫视和风凰网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在江苏卫视播出。这是中国梦的民间版,它以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为两大主题线路,主要表现中国的古老技艺、风土人情、传奇历史、神秘物种,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该片采取全媒体策略,实现台网同步直播,借助新媒体扩大了纪录片的影响力。
审美型纪录片出现一批精品。其中历史人文纪录片表现突出。2014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瓷路》展现了一段段发生在瓷路上的关于财富与探险、人性与生死的传奇故事,揭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寻找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碰撞时留下的印痕。纪录频道与省级卫视联合制作了多部历史人文题材作品,如《大黄山》《五大道》《船政学堂》《楚国八百年》等,这些作品突出国际化理念和叙事方式,重新解读历史,突出技术美学,三维动画、情景再现、航拍成为常规手段,审美力和传播力大幅提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央视纪录频道在中国纪录片转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题材纪录片从遥远的历史转向切近的现实,冷静地观察当下中国社会。央视财经频道出品的《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深入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作品以10集的篇幅全景式呈现了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深层变革,思考并描绘互联网的本质。该片采用格里尔逊模式,结构大开大阖,叙事绵密细腻,但以论说见长。这一年,关于年轻人的作品尤其集中。纪录电影《我就是我》以电视娱乐选秀节目《超级男声》为题材,讲述华晨字、欧豪、自举纲、宁桓宇、于游等几位选手的参赛历程,尤其是他们在选秀过程中遭遇的心理波折与现实矛盾,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与感染力。与这些“放肆青春”(电影宣传语)的男孩不同,《高三16班》里的孩子们正接受命运之门——高考的磨练:成绩、感情、青春的躁动与人生的搏斗,风格冷峻、酸涩,迫人沉思。而《棉花》第一次以服装产业链为题,记录了从棉花种植、采摘、服装加工到服装贸易的全程。
2014年,品牌力量再次显示,并带动产业系统升级。这一品牌便是《舌尖上的中国Ⅱ》。
2014年4月18日—-5月30日,两年酿造、反复被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国Ⅱ》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播出,毫无悬念地再次掀起狂澜,其收视率和影响力超越包括综艺、电视剧在内的所有电视节目,叉一次制造了传媒文化现象。其周播方式将节目效应扩展到两个月,也为各种议论留下发酵空间。以《人民Et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及时称赞节目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而有些新媒体却吐槽“煽情”“跑题”。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Ⅱ》从民间视角发掘美食,以美食涵融人性,俯仰自若,生趣盈动,为中国纪录片创立了第一个品牌,并成功地把文化影响力转换为市场效益:《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综合收益已经超过5亿,将纪录片产业链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等拓展到电商销售、电影,甚至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股票价格。在中国纪录片产业探路之际,《舌尖上的中国Ⅱ》留下一座含义丰富的路标。
四、新趋势:国际化新形态
国际化是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突出向度,而新形态成为新探索。这一年,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成果初现,不仅在中国成功播出,也在英国、法国主流媒体播出,并在世界几十个国家传播。继《非洲》之后,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BBC合作《隐秘王国》,将动物节目扩展到小金花鼠、小狨猴等一群小型超级动物组成的隐秘新空间。央视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动物星球频道、美国野生救援协会联合摄制的《野性的终结》,邀请运动员姚明去非洲考察野生动物,借姚明号召动物保护。从动物和动物保护人手,中国纪录片以合作方式进人国际主流,这是一种成功的传播策略。
然而,国际化并不仅仅呈现于国际合作,也表现于更多纪录片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2014年,一批优秀纪录片力图以国际理念和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叙事语态从宣教转向传播,表现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美学魅力。《互联网时代》远赴美、英、法、日等14国追踪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从人类高度考察互联网对于世界的改变。《瓷路》从日、英、德、法等9个国家讲述陶瓷的传奇故事,展示了一条文化大道。《五大道》赴美、英、法等国采访国际汉学家,并邀请八国联军的后代访问天津大沽口炮台,重新审视以五大道为代表的九国租界带给天津的文化记忆。《大黄山》放弃传统风光片的明信片美学,转而寻找故事,并邀请奥地利摄影师和加拿大山地飞行员一起航拍黄山的云海、峡谷、峭壁等奇观。《1937南京记忆》采访美、日、德、韩等国120多位专家、学者、亲历者和幸存者后人,一起见证南京大屠杀。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脉》也放弃简单的政论模式,去美国、巴西、伊拉克、以色列等国实地拍摄水利工程,从水与文明的关系进行讲述这一宏大工程。国际视野支撑了国际高度,国际叙事决定了美学形态,中国纪录片向国际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4年,真人秀依然是中国电视荧屏的宠儿,《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一浪赛过一浪;新媒体认真发力,爱奇艺绑定《爸爸去哪儿》,赢得眼球翻滚。从世界范围看,纪实娱乐已是趋势,美国探索、国家地理、英国BBC与法国电视台都已开播真人秀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也不再满足于在纪录圈里打转,开始探索新的可能。央视综合频道的《客从何处来》便是真人秀与纪录片的杂糅。节目邀请易中天、马未都等五位名人寻根认祖,每人在寻找过程中都发现了自己不曾了解的家族历史秘密,这秘密也是驱动节目叙事的核心动力。与真人秀的明星耍宝不同,《客从何处来》只是借重了这些文化名人提升收视,而寻找过程是真实的,人物情感是真挚的,从而呈现出纪录片的质感。
2014年是新媒体视频网站全面崛起的一年,全媒体传播已然成为关键词。江苏卫视与凤凰视频联合制作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算得上一个成功的全媒体传播案例。江苏卫视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明星主持孟非和众美女,也邀请了毕淑敏、贾平凹、谭咏麟等各界名人,以纪行方式发现藏在各地的风情技艺、奇景异观。本片由江苏卫视与凤凰视频同步播出,成功地实现了电视与网络的联姻。
五、纪录片的新媒体空间
2014年,中国拥有互联网网民6.4亿,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网络视听产业成新一代主流媒体。网络视频作为网络视听业的核心业务,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2014年,新媒体纪录片平台播放量普遍增加50%,但受到广告营收限制,整体进入盘整阶段。
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同步独家播出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冷暖人生》《我的中国心》等一大批栏目。2014年与江苏卫视一起投资出品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全视频流量突破5000万,日均播放量过百万,这是全网首个全媒体共同投资、互动运营的案例。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推出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优酷纪录片频道全身心投入自制,以项目运营为重心,以实际广告收入为考量,拿到收入后再进行内容制作。2014年主要节目是双周播自制纪录片栏目《影像录》和《行动志》。土豆为年轻人打造了两个自制栏目《土豆热》和《青春季》。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曾经推出《我的抗战》I、II,2014年推出《终极骑行:骑行印度》,但自办栏目《大视野》因为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公司业务方向变化而停止更新。腾讯以版权长视频为主要运营内容,从2015年开始和美国福克斯国际电视网合作,将播放三百多小时的《国家地理》纪录片;在自制栏目《某某某》《纪录》的基础上,7月份推出了纪录片自制周播栏目《焦点人物》;8月27日上线的第9期《念斌:沉冤得雪》创下了两项纪录:5个月时间内总播放量9270 万次,创下互联网单集纪录片播放量的最高记录,同时该片九成播放量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分享,是微信端第一个播放量过9000万次的纪录片视频。爱奇艺秉承“悦享品质”理念,引进大量高清正版片源,上线三万多集纪录片,结合网络热点打造微纪录栏目《热纪录》,制造频道差异和口碑。爱奇艺纪录片以“分甘同味”计划来收罗纪录片制作机构作为优势PGC,参与爱奇艺纪录片分成,但目前效果尚不分明。央视网纪实台立足中央电视台,聚集了全国最优质的电视纪录片资源,同时集纳省级卫视及各种媒体机构的纪录片,现有纪录片近5000部,超过5万小时,是中国新媒体平台上版权长视频内容最多的纪录片平台。它为纪录片人打造了“纪录片名人工作坊”,陈汉元、刘效礼、雅克·贝汉等业界名人入驻其中。中国纪录片网由央视网代为运营,是集纪录片创作生产、传播推广、融资交易为一体的国家级纪录片新媒体综合性运营平台。2014年“纪录中国APP”在广州纪录片节正式推出,试图以互联网思维实现纪录片创作者、投资者和播出机构的跨界交流和平等对话,以基金形式扶持创作者并支持其享有版权收益。良友新视界是第一家纪录片专业视频网络平台,推出了“良友纪录”官方公众微信平台,每日为纪录片工作者、爱好者推送纪录片资讯和行业解读,公众号用户数过万。
现象级《舌尖上的中国II》是中国目前售卖单价最高的纪录片,也是2014年严格意义上的纪录大片,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乐视、凤凰这6家视频网站购买播出,形成《舌尖Ⅱ》在互联网的再度火爆,总播放量近8亿。
然而,《舌尖Ⅱ》现象也引起新媒体的深思。过亿总播放量无法消化完广告,纪录片货币化能力偏弱,并且通过大项目来带动一个频道发展的经验并未生效。网络纪录片频道的播放量和年收入在各自网站贡献率大多低于1%,属于弱势资源频道。由于巨大的成本压力,以及电视剧综艺等其它视频门类的持续走高走红,各视频网站调整战略,集体转向娱乐,对纪录片则是“轻体量投入,控制亏损额”。从某种程度看,互联网格局里纪录片逐步被边缘化。
新媒体面临纪录片价值与广告价值错位的收入困境、版权价格与广告价格错位的价格困境,纪录片与新媒体如何共舞?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残酷的商业竞争往往令文化衣衫不整,而低俗风、庸俗风劲吹大小荧屏,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常常错位,尤其在媒介生态恶化、市场竞争无序之际。作为纯市场行为,新媒体以娱乐为主业、追逐眼球经济自在情理之中,这并非中国一家之规律。然而,这只是短期现象。当混乱的市场进入有序竞争的时候,文化品牌将成为核心价值。一个媒体如果缺乏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必将被市场淘汰。
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一种新语体,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新媒体纪录片概念已不新鲜,而成功案例并不多见。目前新媒体视频网站依旧以播放电视纪录片为主,投入既少,着力也不多。纪录片如何拥抱新媒体?这不仅需要市场的推手,也需要美学的动力。
面对剧烈变迁的技术现实与市场格局,具有前瞻性的研发将构成竞争的核心生产力。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纪录片与新媒体的拥抱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六、纪录片市场
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只计算卫视与纪录片专业频道),中国纪录片行业生产总投入约19亿元,总收入约30亿元,比去年增长33.3%。中国纪录片制作主体可分为四类,根据市场体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电视台、民营公司、国家机构(非电视台)和新媒体。
据课题组调研测算,2014年电视台依然是最大的市场主体,纪录片总投入约为13亿元,占行业总投入的 64%。纪录片专业频道生产小幅下滑,但依然是核心生产力量。央视纪录、央视科教、北京纪实、上海纪实、中国教育台3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6家专业频道的全年总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38.4%,与前一年的51.4%下降不少,这与央视纪录频道下半年项目暂停有直接关系。因此,地方频道投入首次超过央视,主要是地方卫视投入增加。
民营公司所占市场体量仅次于电视台,2014年总投人为4.11亿元(同比增长9%),占整个行业投入的 22%(略低于前一年的24.3%)。
2014年纪录片行业大洗牌,民营公司几家欢乐几家愁,进入深度调整期。资本雄厚、市场化程度较高、盈利模式多元的大公司迎来丰年,营业额不断攀升,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反之,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中小型公司则捉襟见肘;尤其是对电视台过于依赖、靠委托制作项目生存的小公司举步维艰,甚至被迫改行,与前两年生机勃发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大陆桥、三多堂、雷禾、新影世纪、五星传奇、东方良友等公司发展较快,虽有部分项目受央视纪录频道影响而停滞,但整体波动不大。然而对于那些营业额在1000万以内、依赖央视纪录频道委制项目的小公司,2014年则异常艰难,部分公司营业额几乎为零。多数民营制作公司都是多种经营,纪录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业务,甚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而真人秀等泛纪实类节目的增长速度较快。
2014年,资本市场向纪录片打开一扇门。三多堂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纪录片第一股,虽然暂未面向社会募资,但已打通和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大陆桥注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股权结构变更,由纯粹民营转变为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变成民营股份、基金股份和高管期权三类组成。新影世纪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雷禾也由传媒公司注册为雷禾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两支纪录片基金诞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为纪录片项目提供资助;“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正式设立,资金规模已达 1亿。
新影集团、五洲传播中心、军队电视宣传中心等国有机构2014年的总投人为2.41亿元,占行业总投入的 12.7%。新影集团纪录片投入略降,主要来自科影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五洲传播中心投人大约在3000—4000万之间,主要用于两部分:一是自主制作50集左右的纪录片,二是lO个左右的国际联合制作项目。2014年五洲传播中心正酝酿着新一轮的战略转型,加强与国内电视台和民营公司的合作,由制作型机构向传播型机构转变。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共有《军事纪实》《军事科技》《军迷淘天下》三个栏目和一个大片组,年投入超过3000万。海军政治部电视中心制作了6集《北洋海军兴亡史》。
2014年,纪录片市场根本缺口不在数量,而是质量。纪录片年产量已达到一定程度,但多数是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因此,衡量市场主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已经从数量转移到质量:生产熊力主要体现为品质,而非产量;传播力主要体现为影响力,而非传播量。从《舌尖》案例可知,品牌可以焕发出多么巨大的文化与市场力量。作品也好,栏目也好,可以预见,品牌将会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流方向。
而品牌也将改变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广告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也是纪录片的产业支柱。然而,广告的增长是有限的,中国纪录片天然缺少收视费这一项目,一直没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这严重阻止了产业链的形成。2014年的调研说明,广告增长放缓,天花板效应初步显示。从纪录片所拍摄的对象延伸产业链是一种现实的思路。《舌尖II》《味道中国》等产品营销都开始尝试把注意力经济转向商务合作,在吸引收视率、电影票房、广告销售之外,转向与电商合作的“T20”(TV to Online)模式。
2014年中国纪录片取得巨大进步。然而,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超越个人和集团利益,为社会、为公众担当的纪录片少而又少。崔永元自费去美国制作的《小崔考察转基因》是个特例。这部纪录片是崔永元从央视辞职之后的作品,且发布于网络,目的非常明确:美国人是否没有争议地接受转基因食品?崔永元的调查也许存在科学或方法失误,但这一行为值碍尊重。当多数媒体众口一词支持转基因之际,公众有权利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不同意见。就在此文写作期间,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在网上公益播放,第一天访问人群接近亿次,一周之内达到三亿,成为传媒热点事件。这位曾经的记者以个人身份调查了雾霾现象,犀利地揭秘雾霾背后的体制、文化与经济的纠缠。这是一部典型的行动电影,对于正在进行的事件迸行干预,她为纪录片赢得了尊严。
大众传媒日益向碎片化、感官化的互联网空间滑动,纪录片将面临一次分化:大片更大,小片更小。高品质、大制作将是电视台甚至电影院的发展方向,而贴近性、小制作将是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由此,工业纪录片和公共纪录片也将逐步分离,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
纪录片是宣教,是工业,是美学,也是思想。每当社会遭遇重大变革,纪录片往往都最先站出来,改变社会,推动历史。期待2015年纪录片更有市场,也更有力量。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2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产业化
从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国家已出台多项措施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纪录片作为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必然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毋庸置疑是我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进行一次“有效营销”的同时,也将曲高和寡的纪录片引向了普罗大众,并对各个与之相关的产业产生了连带效应,其本身就代表了我国纪录片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1《舌尖上的中国》特点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仅看名字就让人眼前一亮,这到底是一部讲诉什么主题的纪录片?正如现在流行的“标题党”,吸引着观众想要一探究竟。可形式上的“吸引力”只是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不同于之前的纪录片,能够既叫好又叫座,成为我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当然还具有除了吸引人的标题之外的其他特点。
1.1 从单纯注重写实的视角转向传播更多的人文因素
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手法侧重于记录和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所以在镜头的处理上更重视事件真实而忽略了对人物个体的关照,人和事之间的联系也是相对被弱化的,而就电视纪录片而言,它更强调的是人文精神。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强调了这种人文情怀,影片所提到的特色菜肴全都来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都是人们常见、拥有共同回忆的生活常态,这种无添加的原生态民间特色和人情味道真正打动了观众,让观众在看片的同时获得满满的心灵慰藉。对于美食的叙述,也不单单是描述食物而是用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故事来叙述,美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看似是在讲诉美食实际上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美食的制作本身就是人的行为,食物给人们带来满足,人们不断改造食物,在人和食物互动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使饮食文化得以传承。
在每一集的最后,镜头都会展现出现在本集中有故事的人的面孔,或饱含沧桑或青春洋溢,但露出的都是最灿烂的笑容,而这种笑容充满力量,让观众可以再一次回味“他(她)”的故事一一勤劳勇敢,知足常乐!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当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笑脸时,观众想起的可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就是那个最贴近自己心底的传统中国面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文关怀,使每个观众都能从影片中获得情感认同,在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菜肴时找寻记忆中的味道,激起隐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愁,就此,纪录片完成了与观众的共鸣,观众也彻底爱上了这充满中国韵味的纪录片。
1.2 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
所谓的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一个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平台。[1]网络媒体自身具有的互动操作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心理,降低了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忠诚度,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的是,但凡是人们能够接触到的社交媒体,都充斥着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讨论。有多少人是在看到大家的讨论后再去看《舌尖上的中国》的,难以确认,但是网络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并连续多天蝉联微博“热门话题”榜首,“舌尖体”也顺势走红,如“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等在网上得到疯狂转发,大家都陷入了集体回忆。而《舌尖上的中国》上线当日,在土豆网的播放量就破百万,是近年来少数收视能超过同期电视剧的纪录片,也是第一部能够在视频网站创下如此佳绩的国产纪录片作品。[2]
在当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习惯“速食主义”,,处于一个社会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受众有太多选择,面对这些纷繁复杂,“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舌尖上的中国》开播期间,在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汇聚了大量的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一名。其导演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增长迅猛,其中还有许多名人粉丝,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再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为网友解疑答惑,同网友们积极互动,外加网友自己发起的各种“舌尖上的XX”持续引发话题讨论,网友们自身也热烈配合,这些都使《舌尖上的中国》人气越来越旺。
1.3 制播分离,创作团队优秀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是央视自己投拍自己播出,但它同以往的纪录片诞生形式不同。2011年8月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制作机构进行招标,招标主题为:活力中国。这是央视第一次大规模面对社会制作力量进行纪录片制作招标。导演陈晓卿首次上报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主题,然后借助自己撰写美食专栏和“资深吃货”的经验,网罗了大批社会上的优秀纪录片创作人才。摄制团队的运行由导演负责,央视只是作为“出资方”进行监督,而非以前全是“自家人”的模式。这些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会带来新思路,而这种思维的碰撞也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新的火花。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在2011年7月正式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也长达9个月。技术方面,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采用了“微距摄影”手法,捕捉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和制作过程,让观众欣赏到从食材到美食的神秘转化过程。导演陈晓卿说:“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3]这个团队以自己的专业和热情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道“大餐”,而电视台也未强加意志,这也为纪录片的“制播分离”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借鉴。
1.4《舌尖上的中国》产业链状况《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的热播首先
带来的就是网络版权的出售,除了其自身CNTV纪实台作为官方网络播放平台外,搜狐视频2012年5月24日宣布与央视深度合作获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网络首播权,在上线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该片的总播放次数便高达近500万次,且引来了近7 000条的网友互动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其主题的共通性,也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眼光。马润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海外销售额达到226万美元。传递的不仅是中国的味道还有中国人的情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普通但有味道的真实生活。
光明日报出版社联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凤凰联动传媒公司获得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版授权,图书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在2012年6月19日首发,仅在当当网上就销售了超过20万册。
而《舌尖上的中国》DVD的发行有多火,有网友称:“从买盗版碟的地方就能看出,因为在这之前,卖盗版碟绝对是不会卖纪录片的。”而有传媒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的DVD一周之内卖出过16 000套,而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已完成了从电视平台播出到实体发行的整条传统产业链。
1.5《舌尖上的中国》产业链的不足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在刺激观众感官的同时也悄然带来了商机——在节目上出现的特色食物和调料在网上都有售卖,成交量在节目播出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很多的店家在推销食品特产时也是打出了“舌尖”的旗号,到现在去淘宝去搜索“舌尖上的中国”还能搜寻到相关宝贝1.04万件。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脚步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充分展现不同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的秀美河山,各种打着“美食之旅”的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对片中提到的既有美食又有美景的地方,游客都“蜂拥而至”。连地产商都搭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这趟顺风车,某地产商表示将以“舌尖上的南沙”为名义,举办一场海鲜美食节。以美食为“诱饵”吸引一贯讲究吃的广州人,让部分潜在客户愿意专程到楼盘一游,提升成交量。
这—切都说明纪录片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它并不是小众、文艺、看不懂的代名词,它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与之相关的各行业又对纪录片本身的传播形成一种推力,最后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挖掘的纪录片的产业链应该也会更加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表现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虽然引发了全民热潮,然而其自身的衍生产业还是拘泥于传统,局限于发行;在获取的便捷性上确实做到了“趁热打铁”,但也仅仅是利用了单一的产业线,未与其他行业合作产生合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忽视了衍生产品的开发,反而让一班“搭顺风车”的赚了个盆满钵满。所以说纪录片自己本身就要考虑到这些整合式营销,作为影视产业的组成部分可以借鉴电影、电视剧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纪录片产业纵向延伸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确实为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次“强心剂”,虽说业界也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难以复制,但笔者的重点并不是期望创造更多的同质化“产品”,而是希望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分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当前我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201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纪录片行业自身也应该有所转变。
2.1 内容过硬
中国有句古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纪录片行业也是一样,在任何时代,好的内容都是成功的基础,在现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更需要过硬的内容。这里所说的好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挖掘同观众具有情感共鸣的题材。制片方应该站在“受众”本位,寻求同观众的共振和认同,比如:挖掘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传统文化,找到能焕发出全民的情感内因,找到心理上的认同,有灵魂上的沟通和震撼。②影片技术层面的优化。传统纪录片偏向于文艺片,节奏缓慢,而近年来热播的纪录片都是采用了欧美流行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的方法,同时采用全高清拍摄,在画面精美程度上下功夫。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手段在给国人带来良好观影体验的同时也可为自身走向国际创造条件。③理念转变。一是要弱化制片干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可以更好地使“体制外”的人才发挥才能,制作出更好更贴近受众的纪录片;二是改变传统纪录片的叙述手法。传统国产纪录片要不就是宏大叙事,要不就是描述个体人生,很少有那种兼而有之的融合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的纪录片。纪录片应该突出普通人不普通的一面,展现出人和事的微妙关联,娓娓道来中让观众体味到文化和情感。
2.2 借力新媒体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要想获得最大的传播价值就需要多平台的积极联动,特别是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促进本行业发展。纪录片作为内容资源与新媒体也是“互惠互利”的,新媒体平台需要好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美誉度和点击量,纪录片也需要新媒体立体的传播平台,扩大受众面。另外,随着“自媒体”的盛行,“口碑”营销具有了更为强大的效力,极易形成“舆论场”,话题性的增加也是纪录片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纪录片产业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效用,调动网民的参与积极性,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满足观众的需求,使其参与“微话题”讨论,同网友互动,这都是其他纪录片可以借鉴的。
2.3 延伸纵向产业链
韩国的版权公司表示,纪录片的销售应该是全方位包装:“其实在韩国就会把纪录片做成全面的商业产品,比如在发行前期,还会配套出图书,以及其他周边产品,让它的盈利模式可以更清晰。”中国台湾地区的纪录片产业发展就是融合与纪录片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影视产业、出版产业、流行音乐产业等,人们将其视为电影的一种类型,以一种大电影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产业间的融合。[4]所以说,我国纪录片产业应该采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充分借鉴美国迪士尼、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经验,注重“衍生品”的开发,使“畅销”变“长销”,以纪录片创作播出为载体,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全面的产业链。
另外,广告作为现代各产业避开不了的问题,人们也要充分考虑。纪录片的热播绝对会带动片中涉及的产品的热销,因此,对于“产品植入”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很好地利用“植入”,在帮助纪录片融资的同时又不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也是需要思考的,无论如何,“植入性广告”在衔接纪录片上下游产业中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人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使用,使其获得最大价值以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3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给予人们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样的美食纪录片不仅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成为纪录片成功的典范: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纪录片做到了雅俗共赏,是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民精神风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其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方面的挖掘和创新性表达正是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所赞扬和推崇的——既得到了关注收获了附加值,同时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人们常说纪录片产业化的前提是成熟的商业化和国际化运作,而中国纪录片在产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虽说《舌尖上的中国》确实获得了成功,可是并不代表我国的纪录片就已经走向繁荣。我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尽如人意,始终在市场化的路口难以突进。所以强调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认清现实,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最终促进纪录片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许乔,赵蓉.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研究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1(2):50-54.
[2]外滩画报.《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媒体热议令主创措手不及[EB/OL].(2012-06-07)[2016-04-07].http://discovery.163.com/12/0607/10/83D07QD8000125LI.html.
[3]吴敏.质朴和温情,纪录片打败热播剧[N].南方日报,2012-05-22.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3
晚九点,中国纪录片导演徐童的纪录片《算命》准时开始。放映过程中偶尔有人走进来,很多人还是习惯到影院后再买票进场。但也并非每场都有票,此前六点四十五分放映的日本纪录片《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几天前就订光了票,想看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在地上坐了一个半小时。
三小时后,灯光亮起,导演徐童出现在几乎满座的剧场中。王滨还就影片中的兴趣点提了问。其实,林业专业大三的王滨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爱好者,他只是在网上找感兴趣的电影时,凑巧发现了这两部影片。“反正都是看电影,也都是在电影院。”对王滨来说,这和买一张剧情片的电影票没什么区别,吸引他的终究是故事和人物。6月7日至15日,汇集了世界最知名五大纪录片节和前沿导演的44部纪录片在上海万裕国际影城、上海环艺电影城、世纪大上海电影院、上海UME新天地国际影城公开放映,有部分影片的票在活动开始就销售一空。而这只是今年MIDA活动的一部分。
融合了“纪录片竞赛、纪录片展映、导演基金、跨界工作坊、欧美纪录片论坛的”的MIDA——上海电视节纪录片单元以十分国际化的阵容开幕。著名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崔明慧,纪录片和电影导演、作家彭小莲,纪录片导演王小龙,纪录片导演康健宁,资深杂志媒体工作者刘炳森为导演计划特邀评委。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纪录片电影节(HotDocs)、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DOKLeipzig)、新西兰纪录片电影节(Docu-mentaryEdge)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YIDFF)的主席们带来了精彩纪录片,更带来了EAA(欧美亚)纪录片论坛。MIDA要做的当然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展映和学习交流,作为2010上海电视节的主体单元,MIDA要打造的是一条全新的纪录片产业链。
看纪录片:请买一张电影票
对于一部分中国的纪录片导演来说,免费放映曾是其作品在国内首选的交流方式,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南京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都会汇集中国本土几乎最好的体制外影像和导演。这些活动更像朋友聚会,“交流”和“观影”更多是导演之间的互换作品。如果有人想让自己的影片被更多人看到,最多也不过是把影片送到有国外电影节或基金资源的策展人手中。
但即使是举着保持艺术独立性的旗号,提出类似“纪录片本来就不是拍给观众看”借口的“行内人士”,也会在“观众不足”这个问题上底气渐弱。因为多数活动是与各大高校联合举办,放映场地常常是大学的某个教室中,除了导演相互学习之外,更多的观众是校内大学生。2007年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上,当有作者表示要讨论“纪录片的市场问题”时,现场立刻反对声一片,因为“独立影像一旦考虑市场问题就会失去自己的自由意识”。
2008年,已经向独立导演们发出两次提案征选计划的CNEX,在这一年开始做全国高校巡展,因为这里总会有观众。固定观众群的匮乏和不成熟的观影文化仍然是整个纪录片市场上最薄弱的环节。虽然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也曾经发生因为观众太少而取消放映的情况,但是,随着大众对纪录片的逐渐接受,观影群体也似乎在各地渐成气候的小型放映会中形成规模。
现在,“花钱买票看独立纪录片”似乎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早已开始收费观影。2010年5月在北京通州宋庄举办的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也不再是免费观看的形式,而改成“单场门票10元,通票100元”的标准了。艺术空间的放映仍然是专业观众占主流,虽然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小千认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影展影片质量不错,但也不可否认观众匮乏的事实。“晚上7点,来看片子的不超过10个人。”
和艺术空间中多半抱着公益性质做的展览展览不同,MIDA选择播放纪录片的这四家影院都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地段——淮海路和南京西路。显然,主办方希望借此机会,能让观看纪录片成为一种“文化消费”。
三年前,于广义第一次把他的《木帮》在安徽的独立影像交流周上放映时,就有人说,他的作品有很强的“消费”潜质,但终究没人为这个片子买单。而今,在上海这个繁华地段的电影院里,徐童毫不避讳自己影片的可看性:“我觉得片子不管拍什么样都要有针对的观众群来看,只是商业片的观众群更大一些,而独立纪录片因为思想性较深,所以观众群会小,但也要有观众。我们来参加这次的活动,确实也希望能找到更多关注的人群。”徐童的影片每次放映常会满场暴笑,但让人更记忆犹新的是影片所体现的社会意识。
不过在这些影院消费者看来,看纪录片可能和看《精武风云》或者《画皮2》依然不太一样,毕竟这个更小众,也更与众不同。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艰难处境依然显而易见。
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仍然是以体制内作者在电视台播放的形式为主。独立纪录片如果能在国外获奖,被人看到的机会相对多些,但也多是在学者和策展人的小范围流传,以及在小型活动上放映。即使有机会进入院线,市场对纪录片接受程度有限。更多时候,纪录片要和剧情片抢市场,比如2009年末进入院线的《小人国》虽然安排了500多家影院,实际却只有不到50家放映了该片。但独立纪录片也并非没有市场化的可能性。这一届的MIDA或许是一线希望,至少也会让部分投资人感到兴奋。除了影展所放映的纪录片在近两年各大影展放映时所积攒的口碑外,观众群也是SMG纪实频道与多家影院长期合作培养的结果。
MIDA执行主管、SMG纪实频道副总监干超表示,MIDA电影票销售的情况远比想象的好。事实上,SMG纪实频道的“真实中国·导演计划”自 2006年创立以来就开始与影院合作,俱乐部采取隔周放映,在电影院以“电影”的方式放映和销售门票,导演到场交流的放映形式,打破以往小范围放映的状态。三年下来,果然形成了一部分固定的纪录片观影人群,参与俱乐部的注册会员已经达1500人。和SMG纪实频道的目标群体为35-55岁,消费能力、知识水准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中年男性为主不同,俱乐部的人群则是30-40岁左右的女性白领为主。而这一次,在MIDA影展上,观众们积累的热情得到统一的释放。
虽然干超仍把它看作一次尝试,而能让纪录片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消费的文化产物,这也是纪录片导演出身的干超一直希望的。正如他强调的那句话:“如果你不喜欢纪录片,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最好的纪录片!”
MIDA:不是形象工程
如果说,今年分散在MIDA纪录片竞赛(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奖单元)中的几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参选,一点没受周浩《龙哥》去年在白玉兰社会类纪录片获得银奖的启示,那肯定是不客观的。最终,顾桃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获得了“MIDA自然类纪录片金奖”。
“其实到底谁能拿奖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只是以前的白玉兰纪录片单元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如果电视台的人获得了这个奖,可以拿来评职称。但我是做市场的,这跟我没关系。我们要做的是电视台与独立制片人之间的桥梁,本来这就不应该是对立的。”干超并不在意最终谁获了奖,但是在他看来,这些独立导演送来的作品,确实很棒。
颁奖的当天,王小龙导演对干超表示很高兴看到现在的结果,那一刻,两代纪录片人神会心融。“因为我们没去干涉评委们的任何想法,基金和竞赛的获奖者完全都是评委的意见。我们要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奖,有了纪录片奖,我们就有了对好纪录片发言的标准。”干超说,SMG纪实频道所要做的只是搭台子,然后请来最好的纪录片人,至于怎么唱就是台上人的事情了。“创作者只要做好作品,至于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就好了。”
MIDA!大米!
除了“白玉兰”变成“MIDA”,从2006年起推出的“真实中国·导演计划”今年也成为了“MIDA导演计划”。今年导演计划的主题定为“亚洲下一秒”,视野范畴从中国扩展到了亚洲领域。这国际化的变化对于独立纪录片导演来说并不重要,他们更关注能否拿到钱。
顾桃说:“原本不知道MIDA是什么意思,但我发现MIDA倒过来读就是‘大米’,有了大米就能生存下去。”因为没有市场化,一直以来独立纪录片给人的印象就是“缺钱”。可能做个艺术装置有人会投几百万,但做纪录片却连十万元都很难。因此,更多的独立纪录片人一直将“自救”的目光投向国外的电影节或者基金会。有钱,这意味着下一部影片将以何种状态进行。
上一届获奖的周浩这次坐在了评委席上:“说到自己,我更愿意来参加竞标,毕竟这奖金是丰厚的,它对未来的创作都有帮助。”来参加的没有不愿意争取到这笔奖金,毕竟在发布平台和投资机构都比较匮乏的环境中, MIDA导演计划提供的基金对电视台以外的纪录片导演们是一笔不小的支持。事实上,近20年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已经培养了相当多优秀纪录片导演,他们并非具有电视台背景。本届获得“ 亚洲提案奖”的丛峰、顾桃、徐童、于广义和曲江涛都有在国外获奖的经历。“虽然有些独立导演们没有精美的PPT,但其实这些导演本身是专业和细致的,比如徐童在发给大家文件时,给我的是中文,但给崔明惠的却是英文。”周浩表示,在竞标时谁能胜出这很难说,但是很多独立纪录片导演在现场本身就表现出很强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如果想拿别人的钱拍DV,可以选择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中的栗宪庭基金、南京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这种出自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的基金;也可以选择CNEX这种纪录影像项目基金;还可以去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寻找一个国际买家。而MIDA,则是一个由生产到制作到播放完全统一的官方平台。
“我们在纪实频道上看到了这个活动的广告,每个片子还有剧照。”丛峰表示,如果机构有需要,作为导演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版本。“SMG纪实频道有很好的广告收入,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支撑,因为纪实频道的定位是中年男性,自然有很多汽车广告。这让我们在资金上不用太担心。”干超表示不会因为经费的问题而对作者提出更多要求,因为这些作品未来是在院线放映。
曾多次参加国外电影节的干超,也希望MIDA能够吸引更多中国独立纪录片人参与。用周浩的话说:“如果MIDA想要做成亚洲最大的电影节,只有大家互相借力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纪录片的种子:从完成一个作品开始
和另外五位出自亚洲提案单元的作者不同,来自上海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刘跃之前的作品都是校园短片,但这次他的《求职进行时》在来自全国十所高校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新面孔单元提案奖。“资金投入是要有回报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商业运作的模式,需要看到商业回报。我们也会让这些作品参加国外的电影节,拿奖,但新面孔单元和亚洲提案单元影片的最终用法不同,学生拍的纪录片我们则更注意他能否完成。”
新面孔单元评委之一,上海纪实频道“经典重访”制片人叶蕾在谈到新面孔单元的评选时说:“其实这次有不少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选题,却由于承载量太大,一般的成熟编导做起来都比较困难。学生们的想法很多,但纪录片恰恰要反映一个点,如果要反映的事情太多,反而会表达不清。把一个东西想透就好,毕竟纪录片是走深度的。而从社会角度来说,《求职进行时》这类选题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其实我们很想知道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生活的。”
采访过多家电影节主席的叶蕾将目前中国的纪录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主流媒体制作的,另一部分是独立纪录片人制作的。“从主流媒体来讲,我要的片子肯定是观众能坐下来看的。比如社会热点,比如‘蚁族’和‘大学生就业’这类话题;另外一个就是故事性。叙事的方式,内容的生动,都是我们需要的。”叶蕾也承认因为拍摄周期等原因,很多主流媒体的纪录片思想性被削弱。
架一座合理化的桥
过去几年中,SMG纪实频道通过种种方式与独立导演们进行合作。从2009年开始,SMG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曾邀请范俭、毛晨雨、黎小锋等独立纪录片人与电视台内部编导一起进行选题竞标。独立纪录片人苏青、米娜拍摄的关于聋人的纪录片《手语时代》便因此得到了投资,并参加了这届MIDA的竞赛单元。
干超承认,独立导演的项目往往比体制内编导的项目更受到欢迎, 因此,在导演基金计划的入选择上,也对独立导演有相当的倾向。
SMG纪实频道希望能在MIDA和导演计划的平台,为独立导演们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以及世界各国电影节、电视台的平台。对于国内大部分设备状况依然还停留在标清阶段的独立导演来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所有频道投资的纪录片,将在五年之后将所有权限归还导演。为了吸引更多的独立导演与体制内机构合作,除了资金上的帮助,SMG纪实频道对导演们在创作上并没有限制,这也让不习惯电视台风格的纪录片导演们有了很大的创作空间。
而从导演自身来说,相比去年获奖的范俭、姜、陈富等具有丰富与电视台合作经验的年轻独立导演,今年获得“亚洲提案奖”的丛峰、于广义和徐童可以说做出的努力要更难,突破也更大。
干超说:“其实人们一直有一个误会,认为这两者要对立,我就要寻找这两者之间的融合点。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需要对立的事情。当然这个过程就像婚姻一样,看上去是美好的,但经历了就知道这其中是有痛苦的,而这要做过了才知道。”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篇4
这部纪录片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关于新中国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曾被中国政府猛烈批判,认为它看到的是“不正确”的中国。从客观的角度讲,一些不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镜头,放在今天恐怕也有人接受不了。话又说回来,或许安导本人的态度并非如此。他所拍摄的普通百姓明显比中国自己拍的那些纪录片更生动活泼,甚至更纯真快乐。
只是,他的中国之行,不是为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更不是为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是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敌意,采取别有用心的、十分卑劣的手法,利用这次访问的机会,好像专门搜罗可以用来污蔑攻击中国的材料,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镜头集中起来。侮辱了我们中国人民,更是丑化了当时的新中国。
其实,作为一个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中国观众,一眼便可以看出什么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
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
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如果不是有着特许,这样的拍摄毫无疑问存在个人隐私的问题。也最为让我们揪心。
中间有大部分可以好的镜头拍摄,却都是一代而过。例如,在林县,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这部纪录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诋毁和污蔑是多方面的。从城市建设到人民生活,从文化教育到体育运动,从医疗卫生到计划生育,以至幼儿园,统统没放过。
影片再现当时的外交政策,中国观众也从这部影片中还可以了解到那个时候外国人是怎么看中国的,某种看法也许至今也没有改变,那就是“谜一般的国度”。在影片中对中国人民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进行了令人不能容忍的丑化。他企图通过影片制造这样的假象,似乎中国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地位,没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得到解放,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也是没有热情的。
全世界都看到,已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安东尼奥尼却把中国人民描绘成愚昧无知,与世隔绝,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不讲卫生,爱好吃喝,浑浑噩噩的人群。将当时的人们生活,精神,思想,描写的一无是处。如果是为了两国的友谊。那些好的发展趋势,好的环境,也同时应该出现在安导的镜头里。可是,让我们后代人,看到的更多是对当时新中国的丑化。这
也证明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是经历多少的冷眼污语,才得已成功的。
现在,之所以让这部纪录片呈现出来。我想,是告诉人们。在目前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下,必须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世界上总有敌视中国人民的势力,还存在着尖锐复杂的斗争。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当然,中国人民也将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姓名:蒋琪
学号:200908050099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5
从开始大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深层的含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习俗,甚至是一种信仰。美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留给我们伟大的财富,比如家传秘方。美食除了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还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拍摄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乡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钢精水泥包围的大城市人群,渐渐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质,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理想,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高低成为了衡量我们成败的标准。看着影片里乡村人们单纯的生后,相比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与勾心斗角,很让人开始怀念家乡。离开家乡久了,总有种味道让人嘴馋,这种味道让背井离乡的人在外总是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亲和力,生活的平淡却趣味十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大自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与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当我们走进乡村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我们一种安静舒适的亲和力,能安抚我们浮躁凌乱乃至受伤的心。当你走进宽阔的田野中,生活的许多烦恼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平时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一下子都变得舒坦。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本质上也就是在消灭自己。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永久不变的话题。
记录片中震撼我内心的是讲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当我们渐渐的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再难以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了,过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挤车回到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吃个饭,唠叨唠叨几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车。虽然现在的过年让我们失去了儿时的味道,但是春节团圆的蕴意没有丝毫变化,老一辈的人就是多么渴望有这么几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不在乎物质上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参与,只要人参与,精神上就有一种平和的圆满享受。现代的生活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压力让过春节的味道变了。还记得儿时,那是多么渴望春节的来临。春节以来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与一起长大的伙伴玩耍。但是现在,逐渐长大的我们,尤其是还在为事业摸索中的年轻人,一想到春节就害怕,春节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喜悦。我们的心态渐渐的被扭曲,价值观渐渐被误导,生活作风渐渐走向浮躁。有时,当我们远离大城市而走进深林或者高山时,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还需要更多的色彩。细节决定成败,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现。历史遗留下来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与文化,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好好的传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00字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6
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
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
《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
《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
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
《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
《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
《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
《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
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
《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志愿者》广东电视台《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
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
《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
《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
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
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
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
《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
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
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
《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
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
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
《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DVD9、《许江·一米的守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沙漠人家》天津电视台
DVD10、《天堂的摇篮》新疆电视台
《变脸——至安东尼奥的一封信》广州电视台
DVD11、《运河民谣》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推荐耿达乡 九人敢死队》广东电视台
《我的珠穆朗玛》广西电视台
DVD12、《2009大阅兵》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军事部
《最后的梯田部落》云南电视台
DVD13、《鸟巢》中央电视台
《尼勒克纪事》新疆塔里木电视台
三、短片优秀作品 5DVD
DVD1、《新伞兵日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
《孤独的纪录》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风雨彭门》湖南经济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哭泣的海龟》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DVD2、《接管大上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在自己的房间》大连电视台《用爱牵手》广东电视台《六十年后,我送你回家》山东电视台《黑颈鹤栖息的地方》云南电视台
DVD3、《绿野余生》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聚焦索马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小乞丐的意外人生》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一个老军人与他的七千个孩子》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姐弟》四川省古蔺县电视台
DVD4、《丹飞的穿行》广东电视台
《花花的故事》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百年藏寨》甘肃卫星频道、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失色的天堂》华风气象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DVD5、《武大爷的广播站》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 篇7
1. 外国纪录片的传入
1895年12月28日, 法国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记录影片, 这成为电影诞生的标志。1896年8月11日, 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茶楼, 放映了“西洋影戏”《马房失火》等十四部短片, 当时的上海《申报》做过详细报道, 表明外国纪录片传入中国。[1]纪录片随即又传入, 北京、台湾和香港等地。
2. 我国独立拍摄电影纪录片的开始
(1)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
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胶片就是纪录片。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台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式摄像机和十四盒200尺一盒的电影胶片、一片白色布景墙, 利用日光, 露天拍摄了三天, 最终制作出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三场戏。这三部短片都是对演员表演的直接记录。同现在严格意义上的电影不太一样。摄像机一直对着全景拍摄, 摇完一盒胶片才停, 这样一盒一盒的拍, 直到全部拍完为止, 原封不动地把演员的表演记录在胶片上。也就是影片是对谭鑫培表演的纪实记录。
(2) 纪实手法的出现
早期拍摄内容以娱乐为目的, 但随着电影事业在中国的起步, 热心电影事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社会时事, 更加乐于将重大历史事件拍摄下来, 后来的两部重要的史实纪录片《武汉战争》《上海战争》就属于这种性质。这两部现场纪录革命史实的中国纪录片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问题, 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3) 早期的商务印书馆的电影纪录片产业
早期中国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并未形成产业。外国人在中国也大量拍摄电影纪录片, 中国人的拍摄多为个人行为。当时的商务印书馆认为电影产品同样可以像图书一样发挥启发民智、弘扬民族文化、介绍西洋文化、沟通东西, 促进整个国家文化发展。其主要拍摄的内容有时事片, 主要纪录影响人民生活和历史进程的一些大事, 目的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片, 从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到军事教育、卫生教育、生产教育等。风景片, 系统地记录山河、历史古迹文化等。[2]
二、纪录片产业发展及其特点
1. 电影公司发展迅速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 当时的各种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 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其中北京两家, 天津四家, 镇江一家, 杭州三家, 成都一家, 汉口四家, 厦门两家, 上海142家等, 共计179家。影片公司的大量涌现, 必然带来激烈竞争, 这也导致拍摄质量和拍摄成本不尽相同。
2. 拍摄题材逐步多元化
纪录片的纪录内容丰富多样。当时五四运动、北伐革命遍及全国, 正值形势瞬息万变, 战争和变革自然给纪录片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出现了战争题材的纪录片, 以陈铿然的《五卅沪潮》为代表, 摄制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全部实地拍摄的正面反映民众反帝激情的影片。该片结构完整、代表了中国早期新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历史意义重大。还有民主革命类纪录片。以中国电影界第一个提出“电影救国”的人黎民伟为代表, 他是最早的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将正在进行的大革命全部记录在胶片上载入史册, 为后人留下宝贵形象档案的艺术家。[1]44以及有关孙中山的纪录片, 如《孙大元帅观操授旗典礼》《孙中山生前与死后》《孙中山陵墓奠基记》等。还有一些北伐战争类的题材, 体育运动和比赛类纪录片, 反映其他方面生活内容类的新闻纪录片。此外, 这时拍摄的纪录片不仅题材广泛, 而且拍摄主体多元, 不仅是国内的影视界人员, 还有一些是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生的拍摄制作, 这说明纪实电影的制作不仅是专业人员的专利, 它已经开始走向民间和大众的闲暇制作中。
3. 拍摄技术日趋规范化
这时拍摄的纪录片运作上更加有章法。如就事件或人物先拍成短的新闻纪录片, 争取时间快速推出及时公映, 以获得相当的社会效应。同时保存好素材, 一旦有机会, 再集多年之积累, 总体串成一部完整的长纪录片。以《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为典型代表, 充分考虑了观众观看效果, 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使作品起伏跌宕, 很有气势。拍摄技术上也有所创新, 孙中山发表的演说曾被灌成蜡盘录音唱片, 将蜡盘录音唱片随同纪录片一起放映播送, 将场面宏大有孙中山本人声音的韶关誓师镜头放在片头, 造成影片一开始就气势磅礴, 引人入胜。[1]47
4. 抗日战争时代拍摄技术实现有声化
正当中国纪录片逐渐走向自觉发展道路的时候,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对华战争为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制作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面对战争, 电影人表现出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义无反顾地投入拍摄战争的工作。
如果说此前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都是无声的, 那么中国第一批有声电影纪录片就诞生在抗日的烽火前线, 这是纪录片制作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因为都是现场拍摄, 听起来感情真挚, 达到了较高的艺术质量, 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潘孑农剪辑的两部纪录片《我们的南京》和《活跃的西线》, 以比较精细的摄影、流畅的剪辑、音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而独具一格, 引起广泛好评, 充分展示了我国电影纪录片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评论道:这部电影的拍摄更加合乎“电影文法”, 每一幅画面的长度都做到了不能少一格, 也不能多一格的境地了。此外, 令人满意的是片头片尾的字幕卡通, 充满了煽动性的宣传效能, 也创制了一种新的形式。在音响方面所配的中国音乐, 也与全片情调合拍。[3]
5. 人才培养专门化
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纪录片宣传工作非常重视, 延安电影团举办过两期训练班, 每期学员三十余人。第一期1944年在延安开办, 教学内容以普通摄影为主, 学期6个月。第二期从1945秋至1946年春季, 学期一年, 分别在延安和绥德两地举办, 主要进行电影制作训练。训练班的主讲教员是电影团的负责人吴印咸。开设的课程有照相构图、摄影技术、电影制作等。限于当时的条件, 电影团训练班没有留下任何教材。[4]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电影摄影队摄制了《解放东北的最后战役》《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百万雄师下江南》《淮海战役》《红旗漫卷西风》等纪录片, 摄制这些纪录片的摄影师大都出自延安电影团训练班。1948年, 西北电影工学队来到“东影”参加学习, 此后东北文工团140人也参加了“东影”工作。1947-1949年期间先后举办四期电影训练班, 培养各项电影专业人员650人。[5]
6. 新中国建设时期
1953年7月7日中国正式成立了专业纪录片拍摄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简称新影) 及其他专业制片厂。从1950-1957年, 全国科教片产量达138部307本。科教片成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奖最多的电影片种。
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电影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都开办了国家电视台, 开始正式播放电影节目。世界范围的电视热和电视成果的不断出现,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期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不够完善, 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 专业人员少, 资源严重不足。但是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 宣传记录明显, 只是一种报道形式, 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政治事件。[6]
三、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引领纪实微视频新时代
1. 数码时代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手持电子照相机”问世。1981年, 索尼公司生产出了第一架商用无胶卷电子相机, 实现了把图像记录在磁盘里可以在电视上观看的功能, 摄影从此进入无胶卷时代。到1991年柯达公司研发出利用一块1.3M像素的CCD的新技术, 世界上第一款专业数码相机进入市场并开始大量生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电影界也开始全面进入数码改革发展期。纪录片领域的创作理念、技术、队伍、运营方式等均呈多元态势。
2. 纪录片制作走向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 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 纪录片的制作更加走向开放。首先, 思想内容更加广泛多元, 从国内问题到国外问题, 从国家重大事件到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 从突发事件到爱心救助, 从衣食住行到旅游休闲, 从求医问药到百姓问责等等, 可谓全方位多视角地记录社会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是需要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 而且需要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家的发展繁荣推向世界。因此, 要求纪录片制作的专业人员更加专业化, 更加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专业水准上的国际视野。所以在制作上开始走向开发, 开始与国际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合作, 共同打造精品。典型代表作是《丝绸之路》《话说长江》。通过国际合作, 直接借用了国际先进的拍摄技术和制作理念, 并同时对本国的纪录片制作有更深入的思考。大大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 更通过片子的播放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其次, 创作理念彰显人性。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确定的主要工作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因此纪录片镜头开始对准平常百姓, 用传媒学者常仕本博士的话说:“此时中国纪录片人已经意识到粉饰性的拍摄违背了纪录片纪实的本质, 由此中国纪录片向真实和本性的回归迈出了一大步。”[7]代表作《望长城》被誉为是“中国纪录片的分水岭”, 其最大贡献是实现了音画合一的创作模式以及大量使用长镜头记录拍摄过程。再次, 叙事上了将“真实”作为纪录片生命的共识, 人的主题、平民视角已成为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代表作是《沙与海》。
3. 在开放中实现技术多元创新
在“记录过程、再现原生态、声画并重”方面采用纪实主义手段。1991年辽宁与宁夏电视台合作的《沙与海》荣获“亚广联”纪录片奖, 这标志着中国精英文化纪录片的隆重登场。随后中国纪录片开始与世界平等对话。特点是真实描述人们生活的原生态, 用小角度、情节化的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在镜头与声音的运用上, 则强调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 打破了长期以来“画面+音乐+解说”的表现模式。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制作技艺也在不断进步。从中央到地方, 各电视台纷纷设立固定的纪录片专栏节目, 成为这段时期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标志。
纪录电影的制作同样上水平。1998年的《周恩来外交风云》票房收入达到3 000万元, 与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并列榜首, 成为纪录片票房奇迹。该片全面展示了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的伟大功勋。首次在纪录电影创作中采用立体声。其创作策划思路和影片结构形式具有文献纪录片新的里程碑的意义。
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故宫》, 制作中运用了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 这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制作手法。
4. 智能手机使纪录片拍摄大众化
纪录片的制作不再是国家各电影制片厂、国家和地方级的各电视台的专利, 而且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机构、学校、厂矿以及个人的拍摄活动, 用以发挥宣传、推介以及休闲娱乐等多种作用。因此,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逐渐出现了以个人形式出现的独立制作人。他们大多是画家、诗人、音乐家、艺术摄影师、未成名的作家、实验戏剧导演、矢志于电影又热衷导演的人, 他们出没在电影、电视、广告、艺术等不同行业之间, 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居所, 以自己的创作工作维持生活和创作。如吴文光拍摄的第一步个人制作的作品《流浪北京》在香港电影节得到国内外的好评。进入互联网时代, 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普及, 2013年2月26日, 全球首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iphone参拍电影《寻找小糖人》最终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8]中国也出现了首部iphone手机拍摄的微纪录片《电影是梦, 我在做梦》, 各种题材的手机视频、微电影更是得到校园大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2]潘孑农.舞台银幕六十年[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390-391.
[3]鲁明.中国电影七十载:亲历.实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2:38.
[4]苏云.忆东影[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128.
[5]岳英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浅析[J].青年记者, 2010 (9) :94-95.
[6]李燕宁.烙印中国——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纪录片发展之路[J].中国电视:记录, 2009 (12) .
新媒体将加速改变纪录片产业形态 篇8
蓝皮书认为,一方面,新媒体为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推广作品的宽广平台,此外,纪录短视频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提升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提速,纪录短视频这种适应新媒体形态出现的纪录片样式,在未来将会大有可为。另一方面,新媒体将加快重塑纪录片的产业链,开发纪录片的潜在市场;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将发生新的变化,播出纪录片的电视台和网站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视频网站的出现让纪录片发行公司多出了许多新的客户,纪录片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蓝皮书预测,随着竞争的加剧,视频版权的价格将水涨船高,新媒体发行将成为纪录片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纪录片专业网站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独家制作或者独家版权的纪录片在竞争之中愈发重要,这也将促进纪录片行业的发展。
蓝皮书认为,从产业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出现,让纪录片的产业链发生改变和重构,纪录片在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也在摸索中前行,可能会出现“网站独家版权-用户点击付费-制片方与网站共同分账”的营利模式,纪录片创作者和视频网站将可能实现长期共赢。
(摘自新华网2011年11月9日)
【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早期纪录片09-13
美丽中国(纪录片)12-08
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09-23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12-06
中国纪录片之我见07-31
西方纪录片里的中国07-30
看纪录片领悟中国战役心得07-07
辉煌中国纪录片观后感09-24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10-17
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11-22